城镇化理论

2024-07-15

城镇化理论(共10篇)

城镇化理论 篇1

1 相关概念界定

在理论界和实际工作中, 由于对“城市”和“城镇”概念的混淆, 出现了“城市化”和“城镇化”两个概念都广泛使用, 但用法较为混乱的现象, 有必要将这几个概念加以解释和区别。

1.1 城市和城镇

目前, 对“城市”和“城镇”大致包含以下几种理解: (1) 狭义的城市只包含市不包含镇; (2) 广义的城市既有市又有镇; (3) 狭义的城镇含市和建制镇; (4) 广义的城镇含市、建制镇且含集镇。

由此看来, “城市”和“城镇”两个概念并无严格区分, 对城市应作广义理解, 我国1989年通过的《城市规划法》明确指出:“本法所指的城市, 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把建制镇纳入城市范畴。对“城镇”一般作狭义理解, 与对城市的广义理解完全相同, 只包括建制镇不包含一般集镇。若在实际研究中涉及城镇体系的形成和发育过程, 会延伸到一般集镇, 这时可对城镇作广义理解。

1.2 城镇化和城市化

两个词都来源于英文单词“urbanization”, 只是在具体译文时, “城市化”、“城镇化”、“都市化”, 三种译法都有。

译法上的不同造成了人们在理解和使用这两个词语时有了争端, 中国城市与区域规划学界和地理学界于1982年在南京召开的“中国城镇化道路问题学术讨论会”上, 明确指出城市化与城镇化为同义语。并建议以“城市化”替代“城镇化”, 以避免误解。而1991年, 辜胜祖先生在他的《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一书中广泛使用了“城镇化”的概念, 并产生了广泛影响力, 2001年国务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首次提出:“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这是近50年来中国首次在最高官方文件中使用“城镇化”一词, 为了与国家公布的正式文件的提法相一致, 建议都使用“城镇化”。此后, “城镇化”一词得到普遍使用。

2 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

工业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动力, 城镇化的推进反过来推动工业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 农村的土地边际收益率不断下降最终为零, 农村产生大量富余劳动力, 这些人口开始由农业地区流向城市的工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 传统农业社会开始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 城镇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工业化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 城市的各项基础设施在不断完善, 为吸引资金、人才和技术创新等提供了更好的环境, 工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城镇化反过来又推动了工业化的发展。城镇化进程是与工业化紧密联系、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的过程。

经过多年工业化发展, 我国基本形成以省级区域为单元的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的四大经济区域, 以工业化发展的地域差异为基础也形成了城镇化发展的区域格局。当然我国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历史政治因素也造成了城镇化发展的不同, 但主要还是受工业化发展的影响。一般说来, 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要先后经历滞后于工业化、与工业化基本协调、快于工业化3个阶段。目前,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城镇化速度处于与工业发展水平基本协调的状态。

3 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一般规律

纵观世界各国城镇化历程, 都要经历发生、发展、成熟三个阶段, 这三个阶段的基本变化趋势是:初期发生阶段城镇化进程缓慢, 中期发展阶段变化速度加快, 后期成熟阶段又开始减慢, 并呈现出由缓慢———加速———缓慢, 直至停滞不前的诺瑟姆“S”形曲线, 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规律也不例外。

初期缓慢发展阶段, 处于这个时期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10%以下, 其特点是文明普及率低、城市化与城市经济发展联系较弱, 并且初期阶段经历的时间相当长;进入中期加速发展时期,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20%~30%, 在这一阶段, 城市文明普及率加速, 城市数量迅速增加, 出现大城市超先增长, 如我国的上海、北京、广州等超大型城市的出现,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互相促进, 由于城市规模的盲目扩张, “城市病”也会逐渐显现;到第三阶段为成熟阶段, 城镇发展速度放缓, 城镇人口达到70%以上,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城镇人口比重的增长日趋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城市文明全面普及、城乡差别近于消除, 大城市超先增长停止、并出现郊区化和逆城镇化、都市圈和都市带。

4 我国城镇化模式

4.1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背景

4.1.1 城乡关系复杂。

我国面临复杂的城乡关系, 我国的城镇化起步较晚, 其工业化所需要的资金积累主要来自于农业, 农产品价格明显低于工业品价格, 并且随着农村土地边际生产力的下降, 大量乡村人口流入城市, 呈现由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 从西向东流动的趋势, 不仅人口流动数量大, 而且由西至东的空间跨度也相当大。如此规模和空间跨度的城镇化进程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4.1.2 区域差异较大。

由于我国各地区在自然地理、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文化方面存在差异显著, 导致城镇体系的发展存在空间分化现象。东部沿海地区, 由于经济发达, 小城镇数量多, 城镇体系较为完整;西部大部分地区经济相对落后, 城镇化进程缓慢, 地貌起伏多变, 城镇化的发展建设受限。随着区域经济差异化的进一步扩大, 这种空间分化现象还会持续下去。

4.1.3 制度因素。

特殊的制度因素也导致我国城镇化模式多种多样。不完全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状决定了我国在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的同时各方面的配套工作还未完成, 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 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和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制度等制度的不完善都制约着城镇化健康发展。

4.2 我国城镇化模式

目前, 我国小城镇形成以下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发展模式: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模式、温州模式、苏南模式、工矿企业集聚型模式、风景旅游型模式等。

珠江三角洲模式是指以广州、深圳等为中心的14个市县在政府引导下, 大量引进外资, 使民营经济快速市场化, 达到国内国外市场的有力联动, 大力发展当地经济, 以此为动力带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模式, 它是以新工业化发展道路集聚形成的一种城镇化模式。

温州模式的城镇化道路是以个体、私营经济为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动力, 这种动力表现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是自下而上的, 以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依靠几个大的专业市场带动, 发展小商品起步的发展模式。

费孝通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便提出了经济发展的“苏南模式”, 它是指苏州、无锡和常州等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非农化发展的方式, 城镇化的苏南模式是指以这些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与集聚布局为主要动力引起的快速城镇化, 集体经济发展和乡镇企业的积累是城镇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

工矿集聚型城镇化模式是某一地区以较大规模的矿工住宅区为基础, 建设配套的交通运输、生产生活等基础设施, 发展成为城镇。在我国这种模式有两种形成类别:一类是依托矿业城市, 即原已有城市, 后因矿产开发使其原有的城市不断发展壮大, 具有了矿业城市的主要特征;另一种是本来没有城市, 因为发现了矿产资源, 因开发而产生的城市, 如:攀枝花、大庆等。风景旅游型城镇化模式是以区域内高价值的风景旅游资源为依托发展城镇, 通过开发旅游资源, 发展与旅游业相关的休闲、娱乐、餐饮、购物等行业, 建设旅游主导型城镇, 适度开发或延伸旅游产业链, 发展旅游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

5 结语

我国正处于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化的重要时期, 城镇化是解决这个过程中产生的诸多问题的重要途径, 更是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 我国现代城镇化建设从20世纪80年代兴起至今已有30个年头, 但我国自然地貌多样、经济发展不均衡、国情复杂, 城镇化进程还存在诸多问题, 城镇化建设在把握一般规律之外还应该联系中国实际, 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参考文献

[1]朱杰堂、席雪红, 城镇化战略与城市化战略取向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

[2]李国平, 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关系分析与评估[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8年10月.

[3]段禄峰、张沛, 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 2009年第7期.

[4]周一星, 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年.

[5]张杰庭, 我国小城镇的发展模式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3年第12期.

城镇化理论 篇2

21世纪,伴随着高新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扩展,一场席卷中国农村大地的新城镇化浪潮,正在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战略轴心。城镇化,不仅仅是农民居住空间形式的转换,而且是一场伟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它不仅意味着城镇数量不断增多,城镇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人口由分散的农村向城镇集中,大量的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变,而且意味着城市文明、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农村地区不断渗透和扩散,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将发生巨大的转变,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双重推动下,人口、资本等经济要素更加健康、高效地在城乡之间流动和重组。在这场社会变革中,BB着眼于对城镇化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对国际国内城镇化进程的经验总结,着眼于对BB地理人文环境和经济发展情况的系统分析以及对小城镇发展条件和基础的认真审视,以发展小城镇为战略重点,正在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一、城镇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战略轴心

城镇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和基本特征,近现代以来,世界城镇化进程实质上是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一体化进程。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九亿农民的农业大国来说,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它为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以及农业现代化包括农业产业现代化、农业环境现代化和农业主体现代化提供了一条根本途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城镇化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乃至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战略轴心。

(一)城镇化为促进农业产业现代化提供了必然条件

农业产业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和关键一环。小城镇作为农村地区资金、技术、信息的聚集地,是农业产业化向深层次发展的载体。过去,很多为农业产前产后服务的龙头企业由于没有城镇作依托,企业经营环境恶劣,市场信息不灵,资金技术不足,经济效益欠佳,难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大力发展小城镇,加强小城镇连接大中小城市和辐射农村的功能,可以有效拓展农业产前产后发展的空间,促进各种市场中介组织和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为龙头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孕育和培植大批龙头企业和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为促进农业产业现代化提供必然条件。另一方面,农业产业现代化必须以一定的经营规模和经营组织体系为保障和前提,通过牵引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可以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迁移,将使一部分农民依法、自愿、有偿地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使农村土地的科学规划和集中化、规模化经营成为可能,为实现农业产业现代化创造条件。

BB是一个有着346.86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占76.4%的农业大市,从1994年开始小城镇建设试点工作至今,已建成和发展了97个建制镇、128个乡集镇,小城镇的集聚效应和幅射功能开始显现,有效拓展了农业产前产后发展的空间,孕育和培植了一大批龙头企业和农副产品交易市场:2003年,全市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到125家,比2002年增加25家,其中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40家,新增18家;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34万户,带动面达到45%,比2002年提高15个百分点;成立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60个,会员总数11.45万人;建成年交易额100万元以上的茶叶、蔬菜、中药材、茉莉花、水果、林竹等专业批发市场12个。如今,BB的城镇化率已经提高到26.04%,全市农业产业化进程也随之加快。2003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15.56亿元,增长13.3%,三大产业的产值分别为43.81亿元、104.5亿元和67.26亿元,分别增长5.6%、18.6%和11%。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5年前的50:40:10优化为23:44:33,粮经饲种植比例由5年前的83:10:7优化为60:29:11。可见,BB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促进农业产业现代化提供了必然条件。

(二)城镇化为推进农业环境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农业环境现代化即农村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小城镇作为一定区域内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为农业环境现代化提供了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加快小城镇建设,不仅可以形成一定区域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交换中心,为农村经济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提供新的空间环境,有效带动农村种植业、养殖业、服务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改善农业种植业结构、农村产业结构和农民就业结构,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并且通过充分发挥小城镇的集聚效益,可以有效减少对耕地等农村自然资源的占用,防止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达到资源、环保、规模效益、公共设施等综合优化理想效果。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小城镇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体系,带动农村的市场化、城市化、文明化、现代化水平,使农村全面融入现代文明的潮流。

五年来,BB小城镇建设总投资9.8亿元,全市部、省级小城镇镇区内道路骨架基本形成,道路硬化638公里,道路硬化率达75%;自来水供水管道铺设600公里,自来水供水普及率达到65%;排污管理铺设249公里,小城镇生活污水进入沼气池净化处理率达到60%;新建公厕147座,新建小城镇农贸市场134个。小城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938万平方米;公共建筑面积达到289万平方米;生产性建筑达到319万平方米。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得到大力发展,居住环境和投资环境得到优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体系逐步形成,功能日渐完善,为推进全市农业环境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城镇化为实现农业主体现代化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我国是有着九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农业主体现代化即农民的知识化、智能化是农业现代化乃至整个国家现代化的根本和前提。目前我国广大农村,由于社会环境、文化氛围、教育设施、教学资源等条件制约,还有相当数量农民的文化素质、思想观念和生产技能落后。加快发展小城镇,可以打破原有城乡隔绝的格局,把先进的思想观念、科学技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迅速传递到广大农村,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使农村由封闭逐步迈上开放发展的道路。同时,随着小城镇基础设施、居住条件、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教育、文化、卫生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将为农民提供优越于农村的设施建设、生活环境、文化环境和经济环境,使农民知识化、智能化有了实现可能和条件。

BB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不仅倾力打造“硬环境”,同时也注意优化“软环境”,促进农民的知识化和智能化。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市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各类教育全面推进,文化体育等事业蓬勃发展。经国家科技部、农业部等六部委共同批准建立起BB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为加快农业科技化的总抓手。农村“普九”成果得以继续巩固,创建“文化先进县”、“文化先进乡镇”和“特色文化之乡”等活动深入开展,种种举措为实现农民的知识化、智能化奠定了基础。在犍为等地,以创建学习型县域为载体,掀起一股“学先进、比先进、争先进”的热潮,形成了“不学习就要落后”的共识,学习之风盛行,更是极大促进了广大群众的知识化和智能化。城镇化所带来的这些先进的思想理念、科学技术、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所创造的更好的生活环境、文化环境和经济环境,为实现农业主体现代化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二、以发展小城镇为战略重点,是BB立足市情的现实选择

实施城镇化战略,要遵循客观规律,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循序渐进,走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镇化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在现阶段多元城镇化的道路中,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各具特色地担负着不同的功能,发挥着相应的作用:以人口、经济、科学文化高度集中为特征的大城市,对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参与国际经济竞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小城市积聚了相当的经济能量,人气、市气、辐射力开始显现,帮助中等城市加速扩容,对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具有战略意义;小城镇作为城市与农村的连接体,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是现阶段农民、农业、农村全面参与国民经济有效循环的重要桥梁和连接纽带。无论是发展大中小城市,还是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都是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现状不同,应当因地制宜,实施有差别的城镇化战略。从总体上分析,东部地区有着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幅射带动能力,应走集约型的以大中小城市为重点的城镇化道路。如以北京为核心的京津唐城市圈,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圈,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珠三角城市圈等等成为近年来我国农民的重点流入地区。西部地区自然地理条件差,农村人口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应当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逐步形成城—镇—乡三级梯度结构。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据测算,改革开放以来,小城镇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达到58%,对农村劳动力的带动作用为46%,对农民收入的带动作用为44%。BB作为一个地处内陆的西部城市,对自身城镇化的定位,是以发展小城镇为战略重点,通过建设和发展小城镇推动整个城镇化的进程,这样的一个战略抉择,是立足市情的正确判断。

(一)以发展小城镇为战略重点,是BB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现状所决定

1、对BB城镇建设的地理人文环境分析

BB位于川西平原西南边缘,北靠成都、东邻内江和自贡市,东南与宜宾地区接壤,西南与凉山彝族自治州相连,西与雅安市交界。幅员面积12826平方公里,山区面积高达856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7%,丘陵面积269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1%。如今,BB已经形成了以成昆铁路、成乐高速公路为主通道,国道干线公路为主骨架,岷江、大渡河水运为辅助的比较完善的交通网络。尽管如此,作为一个以山区和丘陵为主的西部内陆地区,在地理环境和交通方面是无法与东部地区相媲美的。同时,从人文环境来看,全市总人口约347万,农业人口就有近265万,占76.4%,少数民族人口约11万,占3.56%,农业人口、少数民族人口的文化素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产技能等普遍落后。在这样一个缺乏地缘和人文优势的地区进行城镇建设,是不可能以发展城市为重点的。地理人文环境的制约,决定了BB做出以发展小城镇为战略重要的现实选择。

2、对BB城镇建设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分析

对一个地区来说,新建城市或者对原有城市进行扩张和发展需要很大的经济成本。改革开放20年来,BB虽然在经济建设方面得了显著成绩,但经济发展仍然滞后,建设资金匮乏决定了BB不可能以发展城市为重点。作为四川重要的老工业基地,BB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5户,上市公司5户,已形成以生物技术、新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精细化工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格局,电子工业、医药工业、建材装饰工业和旅游业四大支柱产业初具规模,但结构矛盾还比较突出,国企改革的任务仍然繁重而艰巨;农业后备资源充足,发展潜力较大,但基础比较薄弱;旅游资源丰富,境内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XXX——BB大佛为中心,呈放射状相对集中地分布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森林公园,但旅游业开发深度不够,在全市国民经济份额中所占比重较小。2003年,全市经济总量仅位于全省第八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排第七位。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0.3:48.5:31.2,二、三产业优势不明显。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发达,决定了BB必须以发展小城镇为战略重点,发挥小城镇“短、平、快”吸收和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优势,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进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BB已经具备加快发展小城镇的条件和基础

1、小城镇发展的主体已经成长壮大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BB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农村中的一部分剩余劳动力采取就地转移模式进入乡镇企业从事生产活动。同时,农村中的相当一部分富余劳动力以流动人口的形式进入全国各大中小城市务工经商。近年来,甚至有不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国外找到了就业机会。2003年,BB已转移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58.85万人。这部分农民已经具有从事非农产业的经验和适应城镇生活的能力,他们中绝大多数人向往城市生活,迫切希望成为城镇中的一员。他们作为小城镇发展主体已经成长壮大起来,成为推动BB小城镇发展的直接动力。

2、小城镇发展已经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

改革开放20年来,BB农业发展已经形成林竹、畜牧、茶叶、蔬菜、中药材五大优势主导产业。全市拥有永丰纸业、竹叶青公司、井研食品公司三户国家级龙头企业,建成年产值100万元以上的加工型骨干龙头企业51家,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60家,引进外资举办了吉象木业、天成实业、振静皮革等一批高科技、外向型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并建成年交易额100万元以上的茶叶、蔬菜、中药材、茉莉花、水果、林竹等专业批发市场12个,直接带动了小城镇其他非农产业的发展,为BB小城镇发展奠定了一定的产业基础。

3、小城镇发展已经积累相当数量的民间资本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连年增长。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又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渠道。近年来,BB更是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着力实施农业标准化,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推动农村经济扩大规模提高效益。2003年,BB实现农业总产值69.3亿元,实现劳务总收入21亿元,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45.86元。一部分农民家庭已经积累了相当数量的民间资本,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小城镇提供了初始资本。

4、小城镇发展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BB小城镇发展具有自然资源优势,BB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30多种,其中磷、岩盐、石灰石等非金属矿品质优良,储量居四川省前列。有大中小河流50多条,水能可开发量达473万千瓦。截至2001年底已开发近200万千瓦,包括龚嘴(70万千瓦)、铜街子(60万千瓦)两座大型水电站,是四川省重要的能源基地。森林覆盖率为45.9%,拥有桫椤、银杏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

5、小城镇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城镇体系基础

1994年BB就开始了小城镇建设试点工作,1998年以来特别是近两年来,小城镇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到2004年,BB已有97个建制镇、128个乡集镇,经国家建设部批准的全国重点镇6个:五通桥区牛华镇、犍为县玉津镇、井研县研城镇、夹江县焉城镇、峨边彝族自治县沙坪镇、XXX市桂花桥镇,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省级试点镇38个,省级重点小城镇6个。同时,为同步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小城镇,BB市政府还确定了3个市级试点小城镇。一批初具规模、功能不断完善、经济快速发展的小城镇逐步形成,成为带动、幅射BB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为BB进一步进行小城镇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立足实情,遵循规律,走具有自身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加快推进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涉及到经济问题,也涉及到政治和社会问题;既涉及到农村居民的利益,也涉及到城市居民的利益;既要解决社会管理体制问题,也要解决就业岗位问题。可以说,它在重组城乡结构的同时,也在加速引发一系列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冲突。BB在推进小城镇建设进程中,已显现出许多不足之处:一是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2003年全市城镇化水平仅为26.0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个百分点,城镇发展的集聚效应难以实现;二是有一部分小城镇规模偏小,辐射能力较弱,仍然保持着原始的农副产品集散地的角色,真正的城镇体系尚未形成;三是不少小城镇功能相近,产业聚集程度低,出现小城镇“空壳化”现象,发展缺乏后劲;四是城镇建设资金来源单一,部分小城镇建设相对滞后,等等。我们在发展小城镇的过程中,决不能规避这些矛盾和问题,而是必须遵循小城镇发展的客观规律,立足自身实情,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一)遵循城镇发展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规律

城镇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着城镇的兴衰和存亡;而城镇的形成和发展又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因此,城镇发展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人口城镇化进程必须与经济现代化进程同步,方能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一旦人口城镇化步伐超越或滞后于经济现代化进程,都必然会互相掣肘,既不利于经济顺利发展,又不利于城镇健康发展。

遵循这一规律,就要把发展小城镇与形成特色产业和合理的产业布局结合起来。产业集聚是农村城镇化的关键,只有以发达的产业作支撑,才能充分激发城镇经济活力,扩大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空间。每个小城镇都应根据自身城镇资源、区位、产业和经济结构特点、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立足比较优势,突出特色,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确立小城镇的先导产业,强化支柱产业。农业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加工主导型小城镇;地处高科技产业区和邻近试验基础的地区,可以引进高新尖科技人才和科研成果,发展科技主导型小城镇;地处交通干线、市场发达的地区,可以举办专业市场,发展交通依托型小城镇或商贸流通型小城镇;具有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资源的地区,可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壮大一批旅游企业,发展旅游开发型小城镇,等等。

第二,要把发展小城镇与合理集聚、扶持、提升乡镇企业结合起来。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开始,许多乡镇企业出现了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下降、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小城镇应当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加强生产生活服务和社会治安管理,并制定优惠政策和措施,为乡镇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引导乡镇企业进镇集中、连片发展,提高聚集效益和综合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发展后劲,从而壮大小城镇经济实力。

第三,要把发展小城镇与发展民营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最重要、最现实的途径就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不发达、集体经济比较薄弱的地区,更要把民营经济作为小城镇的主要经济支柱。小城镇应当通过创造出优美的生态环境、优良的社会环境和优雅的生活环境,吸引民营经济到小城镇投资开展各种经营活动,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事业发展,使小城镇真正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

(二)遵循城镇的性质和规划相互区别、互相补充的规律

任何城镇的形成和发展,都必然受到一定的地理环境、区域条件、自然资源、人口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因素的制约。任何地区的城镇体系,应当由性质各异、规模不等的城镇组合而成,形成合理的功能分工和梯级的规模结构,并在实践中做到不同功能、不同规模城镇互相合作、相互补充,才能有力推动整个区域城镇的经济社会共同发展。如果每个城镇都盲目追求扩大规模,或者追求某一种性质,就必然会使整个城镇体系失去合理的平衡,阻碍城镇的顺利发展。

按照这一规律,就应当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要求,编制和完善小城镇发展规划。第一,小城镇规划要突出科学性。发展小城镇应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打破原有乡镇行政区划的限制,立足于本地区域的比较优势,在布局上确定好每个小城镇的性质、功能和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注重实效,突出特色,形成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发展目标,从而达成小城镇合理的功能分工和梯级的规模结构,互相合作,相互补充,协调发展。

第二,小城镇规划要注重超前性、协调性。小城镇建设规划事关农村现代化的百年大计,必须处理好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的关系,在对小城镇建设定位时,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和不可预见性,有前瞻意识,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统一规划,适度超前。同时,又要全面协调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协调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的关系,协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量力而行,分步实施,保证整个城镇体系的平衡发展。

(三)遵循城镇规模与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规律

任何城镇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包括土地、水源、大气、动植物等自然环境以及供水、排水、道路交通、居民住宅、文化设施、服务设施等人造环境的支撑。城镇规模与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城镇的经济社会就有可能得到较快的发展和进步。一旦城镇盲目膨胀,城镇规模超过了环境承载能力,就会出现资源大量消耗而严重短缺、生态环境被破坏等问题,阻碍城镇的顺利发展。如果城镇规模过小,环境承载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和利用,就会造成浪费,城镇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长期以来,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问题重视不够,甚至有部分小城镇以掠夺性开发利用资源、污染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致使小城镇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遵循城镇发展规律,就应当正确处理好人口适度增长、经济社会稳步发展、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绿化美化城镇环境,搞好城镇公共设施建设和社区服务。无论是城镇经济发展,还是市政工程建设,都必须注意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对污染的项目合理安排、慎重开发,对严重浪费和污染严重的企业坚决淘汰和关闭。小城镇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加,走上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经营小城镇 引得源头活水来

小城镇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目前,建设资金主要通过财政渠道、税收渠道和经营城镇所得。所谓财政渠道是指政府从财政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专门投入可持续发展建设,这部分资金将非常有限,主要用于进行样板工程的建设、城镇建设启动资金和建立对有功之人的资励基金等。所谓税收渠道是指两个方面情况:一方面对非可持续的消费行为、建设行为、经营行为课以单独的费税,并专管专用;另一方面对国家税收地方留成中划出一部分专门用于可持续发展建设的有关项目。所谓经营城镇是指以经营城市的理念对城镇资源加以培养、增值,并通过市场实现城镇价值,在中国经济和财政现状下,这是最现实有效和主要的资金筹集渠道。

通过经营城镇获取城镇建设资金,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扩大城镇规模,提升城镇竞争力和对生产要素凝聚力。城镇经营有两方面内涵,一方面是把城镇资源当作“原材料”,通过科学特色规划、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提升城镇形象等等方式,提高资源价值或使资源的潜在价值显现化;另一方面,把城镇资源当作“产品”,经过整合、包装、宣传,扩大其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通过出租、出售等市场方式筹集建设资金。

由于城镇在功能和结构上类似城市,其可经营的资源与城市相近,大体有:一是土地等自然资源;二是基础设施及其延伸权力;三是人力资源,城镇接壤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四是人类文化遗产资源;五是制度资源又叫行政资本资源;六是良好的形象资源。有些资源能直接通过市场筹集资金,有的只能依附于前者,增加其价值,如行政资本资源和良好的形象资源。这些资源直接或间接决定着城镇价值,可以通过市场把资源变为建设资金,缓解工业化和现代化对城镇化的迫切需求与建设资金短缺的矛盾。

从1995年我市建立试点小城镇以来,城镇建设稳步推进,城镇化水平达26.04%,基础设施得到迅速发展,功能日渐完善,居住环境和投资环境得到优化。这得益于各级政府利用市场机制,悉心经营城镇,多方开辟筹资渠道,为城镇建设提供了有力资金保障。经营城镇出现了许多有益探索,取得了较大成绩,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去分析研究。

一、特色规划提升城镇价值

城镇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基础工作,也是小城镇发展“龙头”,指导小城镇各项建设的科学依据,是经营城镇的第一步。因地制宜、独具特色的规划将带来广阔的市场前景,及良好的投资预期,将引领具有前瞻性的资本进入城镇投资领域,为城镇带来强劲的资金吸引力。目前,全市共投入170多万元编制小城镇的各类规则,完成7个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97个建制镇的总体修编工作。

犍为县玉津镇位于川西南岷江河畔,依山傍水,一直着力打造精品县城。基于经济发展及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对城南新区着力打造特色规划,以“显山露水、迎风接水、依山临水、护山营水”为城镇新特点,规划开辟6平方公里新区,新修3.5公里分洪壕,集防洪、休闲、景色居住为一体,新区建成后,城镇面积达10平方公里,人口预计15万,绿化率达40%。规划一出,预示效益初步显示出来,临近地块增值,地价上涨,地产商踊跃而至,位于黄金口岸的206亩土地经挂牌交易,募集城镇建设资金864万元。

XXX市九里镇地处二峨山麓、临江河畔,离XXX市区仅12公里,BB市区43公里,成昆铁路横贯镇境,103省道、峨九二级公路等贯穿全境,交通十分便捷;境内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有铁矿石、石灰石、重晶石、石英砂、玄武岩等,储量大、品位高,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工矿企业林立,有国有大型企业川投峨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省属企业岷江发电厂等等。根据显著的区位优势和地方特色,XXX市把九里镇规划建设为“工贸型集镇”:城镇分为工业区、居民住宅区、商业贸易区、农产品市场四个区域,同时按照“顺路小街”系列把农民建房规划为15个建房点。明确的城镇功能分区和以工促贸、工贸结合市场结构,促进九里镇经济实力和城镇规模不断扩大:2003年,社会总产值达120604万元,是1994年的7倍;乡镇企业总产值达37570万元,是1994年的9倍;镇财政收入达428.4万元,是1994年的3倍;个体工商户853户,比1994年523增加户;兼顾二、三产业人口约9198人,占该镇劳动力的70%。

犍为县罗城镇立足于享誉中外的“船形街”古镇建筑和周边山水(诸葛亮曾炼铁的铁山和BB市最大水库之一的新店儿水库),科学性和超前性结合编制建设规划,形成“北城南景”,既按历史风貌完整保留了船形建筑布局,让小城镇的历史文化内涵更好地体现,又做到开发古镇、铁山湖、铁山观音阁旅游线相结合,为广大投资者展现了一个川中南BB到罗城游览为一体的建筑蓝图,成为吸引投资者重要因素。已有多家投资方接触、洽谈投资古镇开发建设事宜;进镇务工经商从事二三产业人员日渐增加,屹今为至已有4000余人。2003年底镇区常住人口13000余人,比94年增加5000多人,城镇建设面积扩大到1.2平方公里。

BB市在城镇规划时注重突出经济效益,突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突出地方特色,突出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原则。为各项城镇建设及城镇经营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经营城镇,提升城镇内在价值

城镇基础设施是居民生活、企业生产的前提条件,是对生产要素吸引力强弱和决定城镇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区域价值的主要标志。正是因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城镇环境不同,城市比小城镇区域价值高,小城镇比农村区域价值高。由此可见,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城镇环境,对提升城镇价值具有决定意义,直接关系到小城镇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和可持续发展程度。到2003年底,全市小城镇建设累计投资9.8亿元,全市部省级小城镇区内道路骨架基本形成,道路硬化638公里,硬化率达75%;自来水供水管道铺设600公里,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5%;排污管道铺设249公里,小城镇生活污水进入沼气池净化处理率达到60;新建公厕147座,新建小城镇农贸市场134个。小城镇基础设施得到大力发展,功能日渐完善,居住环境和投资环境得到优化,有力地促进了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井研县马踏镇位于国道213线和省道自雅公路交汇点,是井研县南部中心城镇和工商贸重镇,具备较强的区域辐射效应。近年来,马踏镇投入3000多万元于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和改造供排水系统,新修了10公里长的自来水引水工程和年产5000吨的自来水厂,铺设自来水管2680米,改造了旧城供水管网,供水普及率达98%以上;新建和改建下水道5580米;架设和履行城区供电线路6.5公里,新增变压器4台,架设街灯100盏;硬化城区道路道路4.5公里;架设光纤电视线路,实现了村村通电话;新建天然气供气站,用户达650户;绿化美化城区,完成城区绿化面积300亩,人均绿地25平方米。完善基础设施和便捷的生活环境,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民举家到集镇落户生活,兴办二、三产业,几年来,农民到集镇修建门市400余个,总建设面积10万平方米。城镇人气急升,地价上涨,对周边要素吸引力剧增。该镇以功能齐全、基础设施完善的小城镇为载体,大力进行招商引资,极大促进镇域经济发展。近年来,共引资上亿元,发展投资千万元以上的企业4个,300万元以上的企业5个,工农业总产值由93年的9464万元增加到2002年的3.07亿元;财政税收由93年的136万元增加到2002年的908万元。

竹根镇为五通桥区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该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岷江、涌澌江、茫溪河纵贯全境,国道213线穿境而过中,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水陆交通。2000年以来新建城镇干道6.8公里,人均道路面积达6平方米;城镇日供水能力提高到3.6万吨,自来水普及率达98%以上;城区“水、电、气、路、话、视”六通目标全部实现,实施绿化、净化、亮化、美化四大工程,城镇面貌大为改观。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美环境,为企业经营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伴随其它投资软环境的改善,个体工商户和民营企业发展迅速,工业园区迅速扩大,目前全镇共发展个体私营经济4290户,年创利税1200多万元;振静皮革、明宗稀土、永祥树脂、锐丰冶金等10余家民营企业落户新华工业园,极大地促进了镇域经济的发展,2003年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6.25亿元,镇财政收入完成1600万元。

BB市各重点镇及试点镇积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优美环境吸引了包括劳动者在内的各类生产要素进入城镇,给城镇发展带来强大动力和持续发展潜力。

三、经营城镇,多元化获取建设资金

城镇经过有效经营,生地变熟地,地价因为城镇区域价值提升而增值,城镇其它资源也随着城镇价值的提高而提升,政府根据规划及市场需求适时出让土地及其它资源换取建设资金;运用市场手段,以独特的城镇优势、特色科学的城镇规划、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美的生活环境为基础条件,积极包装、宣传小城镇,吸引国内外企业集团和乡镇企业在中心镇集中建设,吸引农民务工回流资金建设小城镇。

犍为县在科学规划、完善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多方筹集小城镇建设资金。一是对区域内土地严格实行“七统一”,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2003年1-10月土地供应总收益7900多万元;二是对犍为、罗城两个水厂和天然气公司实行经营权有偿转让,向社会公开拍卖,有偿转让达8000多万元。三是市政公用设施实行有偿使用和转让,实现三轮车、公交车、出租车经营权转让,户外广告设置有偿使用、人行道占地经营收入达285万元。仅此三项,政府获得经营城镇收入1.7亿元,为该县进一步建设城镇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良好的城镇环境吸引民间资金参与玉津镇旧城改造,2003年1-11月共吸引资金8365.5万元,新开工面积达18.59万平方米。

金口河区永和城关镇过去采用财政出一点、社会集资一点的资金筹集方式,小城镇建设资金较为缺乏,基础设施不配套,功能不完善,严重阻碍了城镇经济发展。1998年后,运用市场机制经营城镇,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2000年,争取国债资金200万元,向银行贷款100万元,自筹资金100万元,建成一座日供水能力达8000吨的水厂,基本解决了该镇生产、生活用水供需矛盾;通过招商引资对旧城进行改造、建设和经营,政府未出一分钱,启用民间资金3979万元,改造旧城3.9万平方米,建成商用门市2.33万平方米,住房12.71万平方米,道路5条。经过6年经营,永和城关镇基础设施已趋近完善,为镇域经济发展和城镇规模扩大奠定了坚实基础。

沙湾区嘉农镇地处XXX市、市中区、沙湾区交汇处,大渡河、成昆铁路、省道103线、苏沙公路纵贯全镇,构成便捷的水陆交通网络,有“金三角”之称,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试点前城镇规模小,建成区仅0.2平方公里,人口2309人。1995年被列为四川省第二批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以来,形成了“以大渡河岔河为界,在‘旧城设立中心,河心舟坝设副中心’的总体规划”,并多方筹集资金经营城镇。积极争取省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落实税收返还乡镇;抓住苏沙公路改扩建契机,融资420多万元,打通了宽30米,长1.1公里的嘉兴大道;根据政策,积极争取“农转非”指标,筹措50万元用于旧城街道的整治改造;抓住外出返乡热,适当降低收费标准,提供便捷服务,吸引个体户进入城镇市场经营;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出让土地使用权收益达900万元,全部用于自来水厂、街道修建及绿化亮化等附属设施工程;对镇政府投资兴建的自来水厂公开出让所有权,实行公用设施企业化经营;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公用项目,燎原村、王场村筹措社会资金250万元兴建总面积为100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经过9年城镇经营,目前嘉农镇建成区面积已达2.1平方公里,增长近10倍;城镇人口增加到5865人,增长1.5倍多,城镇化率达到23%。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城镇面貌得到较大改观。

我市大部分小城镇,尤其是各重点、试点小城镇积极经营城镇,出让土地使用权、公用设施所有权使用权、特许经营权获取建设资金,或是直接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到城镇建设中,缓解了城镇建设中的资金困难问题,促进城镇建设的顺利进行。

四、目前我市经营城镇存在的问题

整体来说,我市城镇经营属于初步阶段,区域发展也极不平衡,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大部分城镇底子薄,基础设施薄弱,经营起步难;部分地方缺乏经营城镇的理念及方法;不按经济及市场规律经营城镇等等,在我市较为突出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整体薄弱

由于经济基础原因,我市部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缺少必要的配套设施,城镇辐射能力不强,吸引力不大,难以起动城镇经营。市中区26个乡镇中8个乡镇的基础设施体系较完善,投资环境较好,而其余18个相对边远的乡镇基础设施残缺,投资环境差,城镇体系发展极不平衡。沐川县城镇化水平仅有17%,城镇基础设施薄弱,缺乏相应的水、电、路、环卫等配套设施,甚至有62.2%的乡镇以路代街。

(二)失地农民保护有待提高

在城镇建设中,按规划因法定项目征用农民土地实属必然,但同时必须做好对失地农民的补偿工作,针对土地对于农民具有生产资料和生活保障的双重作用进行补偿。目前,我市在对农民征地补偿工作还有待加强和改进。XXX市在修建乐峨路对农民征地时,由于赔偿依据的文件过早,造成部分农民失地、失业、失家园,“脱富致贫”。但在实践中,已经有有益的尝试,市中区高新区着力解决区域内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组织农民工进行岗前技能培训,10家企业陆续建成投产,将新增一批就业岗位。高新区已与今年下半年投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好靓公司达成协议,为区内失地农民提供400个就业岗位,其中30名技术骨干岗位将从这批骨干岗位将从这批农民工中产生。

(三)城镇经营缺乏产业支撑

经营城镇必须立足于经济状况、地理条件等等客观因素,尤其是镇域产业支撑。缺乏产业支撑,一方面城镇无力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容纳较多的城镇人口,极大制约城镇规模扩大。另一方面,没有产业基础,难以吸纳资金进入镇域兴办企业,缺乏投资吸引力,无力形成经营城镇之必要条件。但大部分乡镇经济中,农业仍以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工业停留在小作坊类的加工业,第三产业因分工不足而导致市场容量有限,造成集镇只是单一的农民交换产品场所,没有强有力的产业支撑,无法进行城镇经营活动。据BB市城镇数据资料统计,97个建制镇与排名后30名建镇平均数比较如下:

(略)

城镇化理论 篇3

关键词:包容性理论;城镇化;中原经济区;路径

一、 引言

2010年底国务院把中原经济区纳入国家重点开发区域,强调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城镇化作为引领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的主线对于中原经济区的高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中原由于其经济基础、产业结构、以及人口、资源、环境等历史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制约,造成其城镇化的过程比较曲折,再加上近几年中原经济区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缺乏包容性理念的渗入,领导好大喜功,过分追求进度和形式,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现象严重。新建城镇功能残缺不全、对城镇后续工作的忽视,非但没有实现城镇化让人生活更美好的初衷,还造成“农民上楼致贫”的奇怪现象出现。这些问题不仅阻碍了城镇化的后续推进,而且还成为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因此如何有效、有序的推进城镇化成为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和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 包容性理论内涵

包容性理论最早起源于权利贫困理论和社会排斥,1990年世界银行又把其扩展为“广泛基础的增长”(Broad-based Growth)和“对穷人友善的增长”(Pro-poor Growth),后来亚洲开发银行在世界银行的基础上提出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并指出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基本核心是追求机会和权利公平。本文中我们所说的包容性理论主要包括权利、机会平等和利益共享三个层次:权利平等指的是享有平等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权利;机会平等主要包括接受公共文化教育的机会、就业机会平等;利益共享即是在政府调控下使每一个自由人在机会平等的前提下不分贫富贵贱都能够享有“相当水平”的公共经济成果。用包容性的理念来指导城镇化,就是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人人平等”的基本思想,不仅注重“物”的分配,而且还要体现对“人”的关怀;不仅强调同代人之间权利、发展机会、和成果共享的均等,而且还注重代际之间的均衡,注意环境的保护,为子孙后代留一片青山绿水好家园。这一理念引入的根本目的是让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城镇的所有阶层,实现城乡和谐发展,最终促进中原经济区城乡一体化和经济发展。

三、 中原经济区城镇化推进中出现的问题

1. 同代人之间的不均等。中原经济区城镇化过程主要通过农村城镇化,城镇城市化,城市现代化三种方式来进行。农村城镇化主要途径是新农村建设,城镇城市化主要途径城中村改造和建设城市新区,城市现代化主要通过郑汴洛等大城市的一体化来实现,在新农村建设、城中村改造和城市一体化过程中同代人之间的不平等表现在城乡居民的权利、发展机会、和成果共享的不均等。

(1)城乡居民享有权利不均等。

①用地方面。在新农村过程中很多土地都被置换为工业用地,少数基层干部过分强调村容村貌的整洁,没有预留中心村用地,造成耕地紧张,忽略了对农民的生产发展的基本权利的保障。在河南省部分地区的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对于农民土地的征用和撤村建居,规定户口转入非农业户口的农民不能再享受“两免一补”等优惠政策;对于被拆迁和被征用户补偿只有两种选择:一是按市场估价给予补偿,二是被拆迁人可以选择产权调换,按拆1平方米还1平方米的标准给予安置,对于被征地农民的后续生活缺乏保障。另外还有些地区征地用地的程序不够透明,有些人投机取巧,钻法律的空子,有些干部对征地补偿费用截留和克扣,在城镇化过程中为自己谋取私利。

②社会福利方面。农民工在城市没有福利分房的权利,他们购买商品房也不能享受政府的补贴,他们只能临时租房或者借居单位住房,或者住在搭建的简易住所。农民进城后在医疗、失业保险及劳动保障方面也不能享受和市民同等的优惠,例如在河南省鹤壁市,农民将农业户口转换为城市户口后,却不能享受城市医保,只能加入农村合作医疗,在城市卫生部门指定的卫生医疗点就医。而且农民工在工作单位生病时,看病的费用完全是自己掏腰包,用工单位基本上不会垫付任何费用。城镇居民在暂时失去工作时,政府部门会给予一定的失业补贴,农民工失业了,政府部门并未给予任何帮助或补贴。农民工工作条件相对恶劣,经常会出现工伤事故,但相关保障制度却很欠缺,事故赔偿时农民工常常处于弱势地位, 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保险及最低生活保障对于市民和农民也是区别对待。

(2)城乡居民发展机会不平等。城镇化过程中给予农民的失地赔偿只能解一时之忧,失去了土地,没有农村的优惠补贴,也没有城市的相关制度保护,这些农民以后该以何为生?他们的就业和子女入学等发展问题该如何解决?中原经济区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很大,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向城市涌入,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教育、培训等也面临巨大的压力,很多录用农民工的企业都没有按国家有关规定为其录用的农民工提供就业培训和签订就职合同,大部分只是临时工,岗位歧视和同工不同酬现象很普遍。在农民工子女教育方面这种不平等现象也很明显,农民工子女被排斥于公办学校之外,不能和城市孩子享受同等的教育资源,有时还要缴纳比城市孩子更多的额外借读费用。

(3)城镇化成果共享不均衡。城镇化成果共享不均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收入差距方面:根据河南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1年,河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 195元,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6 604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76∶1。由这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很大。第二个就是城乡财政支出的不均衡,政府的财政支出侧重于城市,大部分的资金都用于城市建设,只有小部分才应用到小城镇和农村的基本设施的完善,“以农哺城,以农扶城”的政策让小城镇和新农村的环境,基础设施和城市相比悬殊很大。小城镇和新农村图书馆、电影院、娱乐健身场所很少,居民闲暇生活方式单一,消遣娱乐型方式单调,居民的卫生、科教、信息、法律和文化生活贫乏。

2. 代际之间的不公平。代际之间的不公平主要表现为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剥夺子孙后代的利益来满足当代人的发展。在中原经济区城镇化的过程中,由于过分追求城镇化进度,没有正确处理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对空间和资源的利用没有合理规划,造成土地资源、水、能源、矿产的浪费,损害了下一代人的利益。

(1)环境污染严重。中原经济区的重工业多为高能耗、高污染、粗放型的产业,再加上乡镇企业布局分散、规模小、技术工艺落后,经营粗放,管理和各种制度不健全,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工业三废不能进行及时清理和有效利用,也对周围环境造成了污染。有的小城镇规划不合理,没有合格的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造成废水、生活垃圾任意排放,垃圾围城现象普遍。城镇化的持续推进使得城市人口越来越多,特别是郑州、洛阳等大城市交通压力增大,但公共交通体系设计却不尽合理,例如郑州市的城际公交,虽然价格合理但是公交车站过于偏僻,城市内的公交线路也存在换乘线路过长问题,导致很多人不愿意乘坐公交,而选择自驾车,私家车和建筑的增加,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如今郑州、洛阳等大城市人口膨胀、交通拥挤和大气污染、环境恶化等问题非常严重。

(2)资源浪费严重。城镇化进程中乡镇企业的遍地开花,水资源、能源、矿产资源浪费严重。有些地方为了加快城镇化进程,盲目拉大城市框架,大兴土木修建政绩工程,乱设开发区,不断扩大城市面积,造成土地的浪费和农业的减产。另外集体土地使用权租赁现象使集体土地自发进入市场不仅加剧了城镇开发建设无序等问题,而且使耕地锐减,如河南省的回郭镇和米河镇都是通过租赁方式把集体土地租赁给企业使用,租金根据商议情况双方一起制定,这导致回郭镇和米河镇耕地面积锐减。

四、 中原经济区建设特色城镇化的路径

中原经济区城镇化应以包容性理论为基础,兼顾发展和公平,统筹当代和代际之间的利益,以最终促进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发展为目的来探究一条低污染、高效率、均衡发展的道路,具体可以从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发展机会、户籍管理、分配制度、产业升级、环境保护几个方面来进行,构建路径为图1。

1. 改革土地制度。城镇建设要走集约、节地的道路,这样既节约了土地资源,又能使城镇建设错落有序。在新农村鼓励现代化农业,实行耕地集中化、规模化,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新农村和城中村改造过程中,集体租赁土地须由政府部门批准,统一征地,对于被征地农民,允许采取出租转让、转包、投资入股来行使自己的土地使用权,还可以按一定比例调换城镇土地。征地和拆迁要公开透明,让被拆迁群众熟悉了解拆迁政策,听取群众和开发商意见,科学制定城区改造方案。征地补偿可以采取土地使用权换社保或者实行土地股份合作制,土地使用权换社保的制度也就是政府在征地补偿的过程可以采取为失地农民办理社会保险方式来补偿农民。土地股份合作指的是农民可以用自己的土地使用权来入股企业或者政府筹资兴建的一些项目,农民根据股份拿相应比例的红利。

2. 加强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救助体系。适当提高城镇居民、下岗职工最低生活保障和失业、工伤、医疗保险标准,解决低保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和大病救助问题,实行积极的福利政策。在劳动权益方面,成立专门的农民工权益保障中心,加大对农民工劳动权益的维护。住房方面,改革购房的户口限制政策,健全住房救助制度,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提供、分配针对迁移人口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加快城镇棚户区改造。各级政府为居民的迁徙、居住提供引导、服务,废除城乡的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二元制管理模式,形成“一元化”城乡户籍管理制度。促进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确保新迁移人口享有和原城市户口同等的户口附加利益。

3. 重视农民自身发展。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保证农民工子女能够享受同等程度的城市教育资源。健全教育救助制度,免除低保家庭的孩子的上学费用,保障子他们的义务教育入学率,取消城市义务教育段户口限制。积极向中原经济区的其它市区推广驻马店市平舆、新蔡等地集中办学的经验,促进基础教育覆盖面,提高教学质量。鼓励兴办教育, 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和素质,加强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根据中原经济区市场需求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针对性地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和竞争力,设立相关机构为公民工进行免费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废除有关限制农民工就业的规定,打破城市职工对就业岗位的垄断,加强就业融合,保护迁移人口平等就业。加大新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增加图书馆、健身设施,提升居民身体和文化素质。

4.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取消针对进城农民的各种不合理收费和政策限制,加大政府调控,缩小收入差距,严格执行同工同酬。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对中低收入阶层采取政策倾斜,加大对城镇贫困群体的帮扶和救助,鼓励和引导高收入者捐助城市公益,加强政府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充分发挥税收调节收入再分配的作用。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发挥贫困地区的地区优势,兴办手工艺和农产品加工业等产业。在全区推广河南省新乡市的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双轮驱动”模式来带动全区农民增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5.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推动农业向高产、绿色的生态农业转化;用新能源、新技术推进第二产业向高能、高效、低耗方向发展;用地理特色、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来发展特色第三产业,使中原经济区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促进,为实现中原经济区城镇化打下良好的经济基础。鼓励全区各市根据自身特点和区位条件发展优势产业:一是发展农产品及其加工业,如焦作的四大怀药,信阳的茶叶、纺织品,西峡的菌、果、药等农产品加工等;二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在郑州以南规划建设食品和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群;三是传统的资源加工型产业,加大河南煤化等矿产开采集团的矿产加工。四类是旅游服务业,开发洛阳、焦作、开封、新乡等地的旅游资源,发展特色旅游、文化旅游。

6. 注重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建立相应的环境管理制度。政府根据情况制定相应的环保法律法规,如采用排污交费制度和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来控制生活和工业污水排放和垃圾的处理。鼓励污水深度处理,实施中水循环利用,推进垃圾分类处理,促进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2)重视节能减排。鼓励居民低碳出行,加快中原经济区各个省市的电动汽车和节油汽车的使用,加快城区交通基础设施改造和规划管理,制定和实施严格的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加强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控制私人汽车无节制增长,加快对城际和城市公交的支持和改进,坚持公交优先发展的原则,加快郑州、洛阳等大城市的自行车免费租赁系统,并将其纳入城市公交体系。

(3)加大绿色城区建设力度。秉承见缝插绿的思想,建设以道路绿化、城中绿岛、环城林带、城郊森林为主的城镇森林防护体系、提高城镇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城市规划采用公开透明竞标方法,以绿色环保和经济适用两者优者选用。

(4)资源合理开发和应用。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严格监督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平煤神马集团等大型资源开发企业的资源开采和利用,提高其资源回采率和三废利用率。鼓励河南中州铝厂、神火集团、中孚实业、安阳钢铁等高能耗企业淘汰落后的设备和工艺,在资金和政策上支持企业开发和使用低能耗、高效率,节水、节电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新技术、新设备。加强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管理,积极推进可再生资源和洁净能源在建筑中规范化应用。通过公益广告的宣传教育,培养社会大众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 结束语

中原经济区城镇化的建设必须站在广大人民的角度,以包容性理论为指导,吸取借鉴其他经济区城镇化过程中的教训和经验,改进中原经济区城镇化初级阶段的不足,探索一条适合中原经济区城镇化的特色路线,实现中原经济区城乡的和谐发展、经济的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的致辞.人民日报,2010-09-17.

2. 邱耕田,张荣洁.论包容性发展.学习与探索,2011,(1):53-57.

3. 张宇钟.城市发展与包容性关系研究.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0,(1):85-95.

4. 梅红霞.社会保障: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路径选择.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15(2):66-69.

5. 刘宗龙.包容性增长视角下的城乡一体化研究.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1.

6. Ooi, Giok Ling. Urbanization in Sout- heast Asia: Assessing policy process and pr- ogress toward sustainability.Journal of Indus- trial Ecology,2007,11(2):31-42.

7. 林宪斋,喻新安.河南城市发展报告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8. Omer, Abdeen Mustafa. Energy,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newable and Susta- inable Energy Reviews,2008,12(9):2265-2300.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号:09CJY040);教育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号:10YJ000009);河南省哲社委托项目(项目号:2011GJJ048) 。

作者简介:徐君,博士,河南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国社科院管理学博士后;张娜,河南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生;王素萍,河南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城镇化理论 篇4

1.1、体育锻炼的需求化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民的自我健身意识提高了, 他们越来越要求提供更多的体育技术服务, 提高体育锻炼的科学性, 从而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 社会办体育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全民健身工程”将陆续走进每一个人。由此, 加快了农村体育的快速发展。

1.2、体育活动趋向普遍化

但随着城镇化农村的建设, 农民的生活得到很大改善。当人们劳动效率提高后, 闲余时间多了, 拥有健康身体的意识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他们, 从而就会进行体育锻炼。并且随着农民对体育观念的了解进一步深入, 体育锻炼趋向普遍化, 从而提高农民参与活动的数量和质量。

1.3、体育锻炼走向规范化

农村体育的规范化是提高农民体育活动质量的关键。在开展农村体育活动时, 对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方法手段的创新、规范、重要一环, 这项工作将在体育规范的指导下开展起来, 逐步形成一个适合农村现况的、具有民族传统健身活动特色、内容丰富多彩、健康的方法手段体系。

2、城镇化建设中农村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展模式

2.1、农村全民健身活动发展模式的构建原则

新农村全民健身活动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展模式应该从当前农村的民情出发, 遵循坚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坚持乡镇为主、梯度发展;坚持模范引路、自觉参与;坚持新旧融合、多元并存等构建基本原则, 把握长远性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统一, 标准由低到高, 切忌顺应形势搞突击、一暴十寒。

2.2、农村全民健身活动发展模式的设计与构建

根据当前农村和农民体育健身活动的方式, 农村传统习惯和场地特征, 结合农民的生活规律、劳动特点, 从调查研究入手, 设计新农村全民健身活动“一体两翼”的发展模式, 即:以建设“健身服务体系”为“主体”, 以构建“体育生活圈”和打造“特色健身项目”为“两翼”的新农村全民健身活动发展模式。

2.3、以组织建设为重点, 健全健身服务体系

农村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包含了“体育组织”、“体育经费”和“体育指导”三个子系统。目前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较低, 农民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能力还较欠缺, 这就决定了农村的政府体育管理部门还要扮演重要的角色。尤其在城镇化建设的起步发展阶段, 全民健身应以组织建设为重点, 健全农村各级全民健身体育组织;同步以经费投入为基础, 铸造农村体育硬件环境;以体育指导人才为保障, 组织专门队伍和专业人员, 对新农村全民健身活动予以指导。

2.4、以区位环境为参考, 构建体育生活圈

在不同的时间状态下, 农村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空间范围和活动内容也有所不同。由“日常体育生活”、“农闲体育生活”、“节庆体育生活”构筑而成的“体育生活圈”, 为农村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上的保障, 是农村全民健身活动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受居住环境的影响, 农民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一般以居住地为主。因此, 以所处区位环境为参考、因地制宜, 充分利用农村现有公共设施;以农村平时日常、农闲时令、传统节庆三个相对真空的时间窗为切入点, 以村民小组为单位, 开辟小型健身场地, 建立小型的体育协会, 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拓展到村、乡镇, 由此发展壮大为农民体育健身基地。

2.5、以科学健身为基础, 打造特色体育项目

“特色健身项目”是根据农村传统文化和习惯, 以农民兴趣爱好、身体素质为基础, 在传统项目、新兴项目和派生项目中有重点、有倾向性进行挖掘、改造和发展而形成的体育健身项目。“特色健身项目”是吸引农民参加健身、保持健身习惯的必要手段, 也是农村全民健身活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积极打造一批具有现代气息的全民健身活动精品, 以精品推普及, 以精品促提高, 不断地为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增添活力, 全面提升全民健身活动的整体水平。

3、城镇化建设中农民健身活动发展对策

(1) 社会层面:国家相关方针政策陆续出台, 指明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方向。将农村体育置身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研究, 提高认识,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村体育事业, 注重发展对策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2) 管理层面:从管理上说, 发展农村全民健身活动, 需要健全领导组织, 加大宣传力度, 保证管理切合农村实际;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体育组织网络, 并加强对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领导。

(3) 经济层面:农民经济的增长是农村体育发展的基础, 是经济的发展为农村农民体育的发展和消费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条件。只有大力发展经济, 才能为农民参与体育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条件。发展农村经济, 引导农民树立体育消费观念, 并且增加资金投入, 改善农村体育健身硬件条件, 解决农村社区体育配套设施少的问题, 大力开展农民的健身活动。

(4) 教育层面:农村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 离不开有知识、有文化的农村劳动者。农民文化素质的提升, 有利于提高农民群众对全民健身的认识水平。因此, 从教育的角度来说, 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强化农村的健身舆论氛围;加强农民健身意识的培养, 树立科学健身观念;加强农村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 发挥农村体育教师的作用是发展新农村全民健身活动的关键。

(5) 环境层面:发展农村体育当前最重要、最迫切的工作是解决农村群众体育场地器材匮乏问题。所以, 需要通过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 为农民健身活动提供物质保障。另一方面, 开发农村特色体育项目, 形成体育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局面, 也是促进农民进行健身活动的方法。

4、小结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全民健身活动“一体两翼”的发展模式, 对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展, 提升全民健身活动的水平, 引导农民形成健康、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 进而为增产增收和改变乡容村貌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发挥体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塑造“新农民”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不能一蹴而就, 在其发展与实现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问题。应注重其实践中的动态性, 根据社会的发展与需要, 及时地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对研究进行定期检验、评价、修正和完善。需要各级政府和全体体育工作者牢牢树立为人民谋福利办实事的理念, 扎扎实实开展工作, 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庞会岩, 李维华, 陈斌.河北省农民体育健身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3, 10 (2) .

[2]王小娟, 郁俊.农民体育健身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2, 31 (4) .

[3]姜娟.城镇化进程中满族传统体育传承的困境与出路[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1, 30 (3) .

城镇化理论 篇5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小城镇建设;统筹规划;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041-01

一、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概述

城乡关系即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关系,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现象,任何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都会面临的问题,城乡关系是否处理得当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城乡对立理论,农业基础地位理论,城乡融合理论和统筹城乡发展理论。论述了城乡建设的一般规律,还预测了城乡关系的发展趋势,对城乡关系做了科学的分析、界定。因此,用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坚定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信心。本文旨在从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入手,系统的梳理城乡关系理论,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中国化进程的回顾,总结我国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探寻城乡关系发展中的有益经验,来研究现阶段我国小城镇建设面对的问题以及分析其原因,并探讨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来做我国小城镇建设的路径选择。

二、当前时期我国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小城镇规划缺乏科学性,协调性差。规划前赡性不够远,中心区规划不够明确,导致规划无法适应城镇化的要求。尽管近年来我县通过实施土地整治、未利用地开发等措施,开发出了一大批耕地,解决了部分建设用地指标,但由于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对农村自建房缺乏有效管控的措施机制,导致近年来农村新建房屋数量激增,且普遍标准较高,造成建新易、拆旧难、代价高,制约了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步伐。

二是小城镇建设缺乏合理性,缺口多。城镇建设对用地指标的需求较大,但由于国家加强了土地的宏观调控,每年上级下达的用地指标较少,而且项目建设用地申报程序多、时限长,很多招商引资项目无法及时供地,直接制约了城镇化发展。土地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根本载体,包括农村土地流转、土地规模化经营和节约集约利用、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等等。一是农村土地流转进程缓慢。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流转行为还不够规范,土地规模化经营水平还比较低,农业生产还是以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农场式经济转变还需要进行进一步探索发展。农民群众土地流转的意识不强,对土地流转心存后顾之忧,担心土地流转后失去生活依靠,即便自己没有精力和能力经营好承包耕地,宁可粗放经营,也不愿将土地流转出去。二是建设用地指标约束较大。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市场供需矛盾日益尖锐,仅仅依靠上级每年下达的用地指标,难以满足城镇化发展建设所需。特别是小城镇的商贸建设、园区建设以及工业企业落户,受土地指标约束的影响尤其大。

三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完善。居住是人民生活的最基本保障,人口的转移,不仅是劳动力的转移,更是居所的转移。一是县城房地产开发不够规范。开发管理不够完善,部分房地产项目品位较低,造型单调,质量不过硬;开发进度参差不齐,部分项目施工多年不能交工;企业开发行为不够规范,个别企业私自改变规划设计,甚至违背购房合同私自涨价。这些问题,导致一大批长期在县城就业的农民,没有能力或不愿意到县城购房定居,大部分农民过着在城镇工作,在农村居住的生活,成为“走读”的“城镇居民”。二是保障性住房建设覆盖面不够广。尽管近年来我县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解决了部分城镇困难家庭的居住问题,但整体来看覆盖面仍然不够广,特别是乡镇一级,始终未能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上取得突破。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我国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种原因导致。一是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运用没有与时俱进,对小城镇发展的战略定位不明确,以及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不完善。二是政府管理僵化,缺乏科学性和前瞻性。城镇户籍制度、社会保障体系、农村土地的流转及置换等方面也对城镇化的发展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加速发展我国小城镇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是科学编制小城镇建设规划。组织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评估,适时启动城市总体规划调整修编。编制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新城区范围内部分未开发利用地块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县城区防汛排涝综合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城市色彩规划、公共卫生规划、城市景观规划等专项规划,协调指导好城市供水、电力、通讯、教育设施、养老服务设施等专项规划编制报批工作,逐步建立起科学完善的民生规划体系。一是对乡镇城镇化布局的规划,要着眼于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既要照顾眼前,更要立足长远,坚持高起点规划,确保今后30年甚至更长的时期不落后。二是各区、县、镇情况差别很大,建议根据不同地方城镇化发展水平,确定不同的发展方针和目标,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条件的不单要求增加数量,更要注重提高质量,注重增强小城镇城市功能和辐射功能;发展欠缺的,要千方百计提高城镇化水平。

二是拓宽融资渠道,运用市场机制推进小城镇建设。加快城镇化建设,资金是瓶颈,要积极探索国家、地方、集体、个人相结合的“多渠道筹集、多元化投入”的办法,充分利用好市场机制。同时,要将城镇化建设作为一项公益事业来做,由政府来主导,切实做到在市场化条件下的便民、利民。

三是推进小城镇的体制改革。在城镇化建设中必然会面临的巨大的资金压力,成为制约城镇化发展的瓶颈,希望上级政府在项目选址、信贷资金以及惠民政策上多向乡镇倾斜。化解资金难题。

参考文献:

[1]马小均;我国小城镇建设的障碍因素及相关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8-10

[2]闫恩诚;小城镇规划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04

[3]贾丽霞;小城镇规划实施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5-06

[4]周宝兴;我国小城镇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小城镇建设2012-02

作者简介:黄乙晨 ,学校:吉林农业大学 ,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城镇化理论 篇6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在20 世纪70 年代后已注意到新型城镇化的必然趋势,也加快了新型城镇化的实践。对于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和社会结构转型的中国,坚定走新型城镇化之路则是最佳的选择。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将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也赋予了城镇化建设的新内涵。习近平(2013)曾予以通俗概括:“(城镇化)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 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发言)国内外对新型城镇化也给予了其他注解,将新型城镇化加入一些社会性要素,比如生活环境和幸福指数等指标。总的看来,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前者更能体现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新型城镇化与金融合作的理论模式

(一)诺瑟姆“S”曲线论

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Ray.M.Northam)在1979 年通过对英美等国100—200 年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发现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进程为一条稍被拉平的变体“S”型曲线(即诺瑟姆曲线(如下图所示))。根据诺瑟姆“S”曲线理论,新型城镇化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城镇化水平较低且发展缓慢的起步阶段(Initial Stage),即城镇化率为30%以下区间(部分研究将此定义为20%~25%区间,但总体趋势是一样的。现有共性的研究结论普遍认为将其定义为30%区间以下)、城镇化水平急剧上升的加速阶段(Acceleration Stage),即城镇化率为30%~70%区间、城镇化水平较高且发展平缓的稳定阶段(Terminal Stage),即城镇化率为70%以上区间。

经过后期研究演化,标准的诺瑟姆“S”型曲线模型可表示如下:

在(1)式中:Y为城市化水平;C为积分常数,表明城市化发展时间早晚程度;k为积分常数,表明城市化发展速度快慢程度;t为时间。过去的欧美发达国家同现在的中国一样,面临着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的转型,城镇化“S”曲线也应运而生。在新型城镇化已基本成型的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城镇化“S”曲线仍被用于对本国城镇化发展规律的刻画。因此,虽然诺瑟姆“S”曲线早期用于传统城镇化的研究,但其指导意义对当今仍然存在。

在新型城镇化处于不同阶段,城市经济会产生不同的金融需求。当城镇化水平处于30%~70%的区间内(加速阶段),此时,人口与产业积极向城镇集聚,新型城镇化进程会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金融需求集中迸发,融资缺口进一步加大。

(二)金融深化论

金融深化的原因与动力来自信息不对称与交易成本的存在,而新型城镇化进程下的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现象普遍存在,这就产生了政府与金融机构共同推动地方金融深化的间接动力。20 世纪70 年代,美国麦金农(Mckinnon)和肖(Shaw)提出针对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的金融深化理论,此理论伴随着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在此理论框架内,存在金融抑制的发展中国家需要加大金融发展改革和服务力度,可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腾飞提供契机。反之,当工业化进入到一定阶段,可加快金融抑制地区的金融深化进程。现有研究表明,金融深化理念在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中更能体现支持作用。

为研究金融深化的具体量化指标,更好地衡量金融支持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戈德·史密斯(Gold Smith)曾在1969年站在金融结构的角度提出金融深化评价指标,分别是货币化率与金融相关率。从指标含义来看,加快城镇化进程与提高区域经济的货币化率、金融相关率是正相关的。伍艳(2004)曾对中国金融深化与西部城镇化进程进行实证研究,结论显示金融深化与城镇化水平有着显著的正相关性。部分研究也从农村金融体系的深化角度提出了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观点,如袁怀宇和陈文俊(2011)等。

从中国现有城镇化发展路径来看,中国城镇化建设过程的同时也是对金融抑制地区进行深化的过程。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的研究观点,为中国新型城镇化金融服务模式提供理论基础。

三、发达国家金融支持城镇化的经验启示

(一)市场与政府调控共存模式:以西欧为代表

西欧发达国家较早发起工业革命,其城镇化建设进程也于全球最早推动。受民主政治和市场主义思潮的影响,西欧发达国家城镇化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辅助以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即市场主导和政府调控共存共用的模式。

1.在产城融合下拓展金融市场服务。由于西欧国家城镇化战略是一种同步型城镇化战略,让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即实现产城一体化,此时城镇金融机构则采取“跟随战略”,根据产城融合原则实施金融服务的布局。反过来,由于西欧金融业的高效服务,推动城市产业经济不断升级转型,进而引导大量就业人口向城镇集聚。对于西欧等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建设,其进程已从加速推进阶段进入到稳定发展阶段,产城融合不仅强化了城市经济的集聚作用,而且扩展了金融业发展的市场空间。

2.在政府调控下金融扶持农村城镇化。西欧国家在起初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与当今中国现实一样,遇到了农村城镇化建设滞后的问题。由于西欧工业经济主要集中于城市经济带,城乡经济存在着“剪刀差”现象,故而需要政府进行政策调控。英国、德国、法国等主要工业国对城镇化建设进行必要的政策干预,用行政、财税、规划等手段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在金融政策服务方面,德法等国为农村城镇化提供投资补贴、低息贷款等融资方式,支持采用农村金融合作社的形式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进行集资(法国利用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体系为法国城镇化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比如国家农业信贷金库和农业信贷机构。前者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国家预算以及法兰西银行,但省级农业互助信贷银行和地方农业互助信贷合作社则属于民间金融机构,农民参与资本投入。法国农业信贷机构则是一个官方金融机构,依据政府农业政策重点来调整农村信贷政策和资金项目投向)。为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推进农民向市民转型,德国和法国一直向农村和农业倾斜巨额贷款,开发建设农村区域基础设施,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

(二)市场主导下优惠金融模式:以美国为代表

美国目前已进入高度城镇化阶段,其城市化之路存在以下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市场机制在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绝对主导作用;二是城镇化与信息化、工业化同时进行。美国城镇化之路与其前沿的金融意识相结合,使得金融服务城镇化建设的模式别具特色。

1.市场主导思想下采取优惠金融制度,推动市场与政府的互补。一是以市场竞争来促进优惠金融的实施。美国经济发展史证明,市场机制对经济关系的调节比政府调控更具效率。美国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是市场需求,城镇的兴起都是经济发展的自然选择,因此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也呈现市场自由主义特点,即“城镇化市场引导金融资本的利益驱动”,以市场利益诱导金融资本。二是政府协助建立优惠金融体系。在尊重市场的主导作用之余,美国政府构建一个优惠金融体系。美国在农场主土地、中间信贷银行(再贷款人)、公益性农贷机构等领域建立了优惠金融体系,各司其职,共同弥补金融市场在推动优惠金融制度的不足。

2.以发达完善的城市金融反哺相对落后的农村金融。众所周知,美国城市金融市场特别发达,一直引领全球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发展潮流。美国在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中,采取城市金融反哺模式,用以提高城镇化的金融服务效率,一是发达的城市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在资本逐利的驱动下进入到美国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二是城镇建设的信贷资金、合作性的协会与银行资金来源于城市债券融资。以城市金融反哺农村金融或社区金融,是城镇化建设过程的一种必然路径,这对我国城市金融“虹吸”农村资金的城镇化现状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摘要:通过梳理城镇化金融服务理论,发现诺瑟姆“S”曲线和金融功能论等两种理论模式与城镇化建设结合更加紧密,对中国金融支持城镇化具有指导作用。研究表明,金融需求在城镇化加速阶段会集中迸发,金融政策与服务可引导城镇化建设方向,国外不同经济环境下存在着不同的城镇化金融服务模式。总体来说,欧美国家的城镇化金融服务模式,尤其是政策性金融具有前瞻参考意义。

关键词:金融,城镇化,模式,经验

参考文献

[1]Northam R.M.Urban Geography[M].New York:J.Wiley Sons,1975:65-67.

[2]郑燕洪,雷连鸣.美、日、法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比较[J].福建金融,2005,(8).

[3]刘吉双,衣保中,张思宇,韩越.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极化效应”理论和“辐射带动”理论支撑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0,(10).

[4]袁怀宇,陈文俊.中国农村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作用渠道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2011,(11).

[5]雷蒙德·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6]王曙光.金融发展理论[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56-57.

[7]Shaw E.S.Financial Deepening in Economic Development[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9.

城镇化理论 篇7

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历程表明,工业化和城镇化是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双核动力引擎。自1978 年实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依靠工业化主导推动实现了30 多年的高速增长,近年来,工业化动力的弊端日益凸显,保持经济较快增长面临极大压力。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经济需要寻找新的增长动力。

当前,一种讨论广泛而热烈的观点认为,城镇化是新时期推动中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社会不断和谐发展的最大潜力和动力所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 “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强调 “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并对土地、财税、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城镇化建设的关键因素提出了改革路线。可见,城镇化已经成为我国 “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重要抓手,扩大内需和拉动经济增长的战略抉择。

从历史数据来看,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城镇化率始终在20% 以下;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城镇化水平也稳步提升,由1978 年的17. 92% 上升到2012 年的52. 57% ,年均提高1 个百分点,特别是进入21 世纪以来提速明显,年均增长近1. 4 个百分点。中国城镇化和经济增长具有怎样的关系,城镇化能否肩负起中长期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角色,是具有重大意义的研究课题。

1 文献综述

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历来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话题,目前国内外研究已经有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

1. 1 国外研究

国外关于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成果可以总结为 “S”型和 “U”型两种情况。Northam( 1975) 通过对美国、英国等工业化国家的城镇化历史过程考察发现,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并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加速和减速特征初始阶段( 城镇化率在10% 以下) 、起步阶段( 城镇化率在10% ~ 30% ) 、加速阶段( 城镇化率在30% ~ 70% ) 和后期阶段( 城镇化率在70% 以上) ,由于该过程用曲线表示呈现 “S” 型,因此,后来的学者将之称之为城镇化与经济增长“S”型曲线。与城镇化和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互动关系不同,城镇化与经济增长 “U” 型观点包括“正U”型和 “倒U”型两类: “正U”型是指一些学者针对非洲、拉丁美洲和南亚部分国家阶段性出现的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负相关的现象总结,这些国家由于长期处于政局动荡不安、贫富分化严重、农业生产条件恶化、工业发展落后的不利境况,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过度集中在城市,大量农民被迫涌入城市,造成贫民窟泛滥与城镇化水平虚高( Fay,2000; Poelhekke,2011; Fox,2012) ; “倒U” 型主要针对 “大城市病” 而言,是指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中心城市,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出现市民生活成本攀升、生活质量倒退的现象,突出表现在交通堵塞、空气饮水质量下降、公共资源过度拥挤等( Hender-son,2002; Timmins,2006 ) , 这种情况不可持续,当达到一定的峰值后,人们会纷纷选择 “逃离城市”,出现 “逆城市化”。结合中国实际,中国正处于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 “S”型加速阶段,但个别地区存在 “正U” 型 “虚假城镇化” 或“倒U”型 “过度城镇化”问题。

1. 2 国内研究

从国内研究来看,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方面,孙祁祥等( 2013) 认为城镇化主要通过要素积累、需求集中、分工和专业化途径促进经济增长,且具有循环积累效应。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性方面,简新华( 2010) 对中国城镇化情况的实证分析和国际比较发现中国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或非农化进程,中国城镇化目前的速度基本合适,估计未来还将保持较快发展的趋势,在2020 年将达到60% 左右。实证研究方面,朱孔来等( 2011 ) 分析全国和31 个省市的城镇化率和GDP数据证明我国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有关学者针对江西、山东等省份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也证明二者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周小刚等,2008; 张志勇等,2012) 。城镇化的省际差异方面,朱孔来等( 2011) 利用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测算了各省市对城镇化的弹性,反映了各省市城镇化水平差异和政策支持方向; 姚东( 2013) 利用空间对数模型的夏普里值分解方法对我国六大地区进行测算,结果显示房价是拉大差异的关键因素,人均收入、人才竞争力对区域城镇化差异具有显著影响。城镇人口适度规模方面,王小鲁和夏小林( 1999) 研究认为中国城市的最佳人口规模在100 ~400 万之间。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已具备一定基础,但下述问题的系统性研究仍然非常重要: ( 1) 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互动作用机制的理论分析; ( 2) 基于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省际面板数据对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的实证检验; ( 3) 中国城镇化的省际差异问题有必要加以度量。因此,本文聚焦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关系主题,详细解构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机制,采用时间序列数据进行计量分析,运用泰尔指数测算城镇化水平的省际差异,并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无疑具有极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2 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机制

城镇化作为一种经济社会的特定形态具有复杂的促进经济增长效应; 而经济增长为城镇化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二者存在以下相互作用机制:

2. 1 经济增长促进城镇化的机制

2. 1. 1 收入效应

市民化是城镇化的核心,根据经典经济学理论和各国实践,经济增长是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实现农村人口市民化的根本途径。随着经济增长和社会化分工体系的演进,许多农村人口获得在城镇工作的机会,收入也随之提高,享受的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大幅增加,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同时城乡二元结构不断改善,城乡差异逐步淡化。经济增长的收入效应为农村人口市民化提供了基础条件,而缺乏收入效应的城镇化则陷入落后国家或地区曾经出现的 “虚假城镇化”问题。

2. 1. 2 规模效应

经济增长促进居民收入提高的同时也增强了居民的消费能力,带动全社会有效物质文化的需求大幅增加。一方面,需要政府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领域加大投资力度,实现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和均等化; 一方面,私人消费产品需要调动市场力量扩大生产,实现一般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化。广泛、集中的需求为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经营提供了条件,吸引各类要素向城镇集聚。可见,经济增长内生的生产、投资和消费规模效应吸引人口向城镇集聚,是城镇化发展的关键。

2. 1. 3 结构效应

经济增长在微观层面表现为资源优化配置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作用到经济结构层面表现为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人口结构的转型升级。经济增长引导有效需求不断优化升级,需求结构决定消费结构,消费结构决定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决定经济结构,进而带动人口结构的转化。另外,经济增长会逐步破除阻碍城镇化进程中的不合理体制和机制,在人口自由流动、收入分配改革等领域向更有利于城镇化发展的方向演进。经济增长带动的结构优化效应是城镇化的内涵要求。

2. 2 城镇化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

2. 2. 1 消费刺激机制

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通过迁移向城镇聚集的过程。城镇化促进消费增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城镇化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增强公共服务,消费需求会相应增加; 另外,城镇化导致人口结构变动带来消费升级,并形成示范效应。长期以来,内需不足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推进城镇化将刺激居民消费大幅增加。

2. 2. 2 投资拉动机制

城镇化建设过程伴随公共产品领域和非公共产品领域的巨额投资。公共产品领域,财政投资具有 “挤进效应”,带动市场力量积极参与投资;私人产品领域,民间投资互相竞争不断提高投资效率和规模。当前,我国面临投资主导经济增长乏力和投资效率持续下降的困境,政府职能与市场边界不清。科学、有序的城镇化建设无疑将优化投资拉动作用,促进经济增长,提升经济增长质量。

2. 2. 3 产业优化机制

城镇化的直接动力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促进城镇第二、三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集中化,同时为农村实现规模经营、实现农业产业一体化奠定基础; 城镇化可以集约土地资源,集聚资金、劳动力、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实现规模经济,带动技术进步; 城镇化有助于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减轻贫富差距、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产业优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内涵要求和重要基石。

2. 2. 4 创新激励机制

经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创新依然成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跨越式发展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3D打印技术、大数据等概念正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推动着经济不断发展。一切技术进步都源于创新,城镇由于集聚了丰富的人力资源是知识和创新的天然场所, “智慧城市”、“智能城市”、“创新城市”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通过一系列有利于创新的激励机制,城镇化将积极促进经济增长。

3 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

本文运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城镇化采用城镇化率(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指标衡量,经济增长采用人均GDP ( 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地区总人口) 指标衡量,样本数据为1978 ~ 2012 年,人均GDP数据以1978 年为基期、剔除物价水平变动因素。为消除异方差性,数据都经过自然对数处理,记为LNUR和LNAGDP。数据来源于中宏数据库,数据处理采用Eviews3. 1 软件。

3. 1 相关性、单位根检验及协整检验

相关分析旨在给出序列组之间相关系数矩阵,计算出二者的相关系数为0. 9956,属于高度相关关系; 另外,从回归散点图也可以看出二者确实存在高度的线性相关。

为避免所建立的模型存在伪回归问题,需要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这里采用ADF方法检验LNUR和LNAGDP的平稳性。结果显示,城镇化水平( LNUR) 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LNAGDP)都是非平稳序列,呈现同向增长关系; 经过一阶差分后,所有变量都是平稳的,即都是一阶单整的。

注: C、T、K分别表示单位根检验中的常数项、时间趋势项和滞后阶数,N表示为空。

由于两变量都是一阶单整的,可能存在协整关系。本文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表明LNAGDP和LNUR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说明我国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3. 2 格兰杰因果检验

格兰杰因果检验可以侦测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综合考虑选择较长滞后期数和赤池信息准则的因素,确定各变量的滞后期数为8。在10% 的显著水平下,LNAGDP是LNUR的Granger原因,LNUR也是LNAGDP的Granger原因。这一结论表明我国经济增长带动了城镇化进程,城镇化进程也促进了经济增长。

3. 3 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

基于VAR模型构建脉冲响应函数(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可以测算当系统受到随机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冲击时,对其所有内生变量产生的动态影响; 方差分解( Variance Decomposi-tion) 能度量某一个冲击对变量影响的贡献度。

脉冲响应方面,图5 显示,本期人均GDP产生一个单位冲击时,城镇化率在前3 期较为平稳,4 ~ 7 期稳定增长,第8 期以后保持平稳。说明经济增长对城镇化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图6显示,本期城镇化率产生一个单位冲击时,人均GDP在第1 期为0,第2 期开始稳步增长,第8期以后保持平稳。

方差分解方面,图7 显示,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前3 期为轻微正向影响,第3 期以后开始稳步增长,直到第10 期仍在稳步增加( 接近20% ) 。图8 显示,经济增长对城镇化的贡献率在第1 ~ 3 期总体平稳,在第2 ~ 3 期达到最小值( 约9% ) ,第4 ~ 10 期后稳步增加。这一分析结果基本与脉冲响应的结果一致。

4 基于泰尔指数的城镇化省际差异分析

我国幅员辽阔,城镇化的地区差异十分突出。截至2012 年,城镇化率最高的上海为89. 3% ,最低的西藏仅22. 7% ,全国各省份城镇化率最大差距达到66. 6 个百分点。研究城镇化的地区差异对判断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研究同样十分必要。测算个体差异的指标有很多,基尼系数、泰尔指数、HH指数等各有特点,泰尔指数更加关注落后地区和低收入群体,因此本文选取泰尔指数来考察中国城镇化省际差异情况。

4. 1 泰尔指数构建

泰尔指数( Theil index) 从信息和熵的角度考察样本差异性,可以度量考察不同区域之间及区域内部城镇化差异程度。本文按照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 不包含港澳台地区) 等维度测算城镇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测算公式为:

其中,Tk为衡量全国( 或东、中、西部某一区域) 的城镇化差异的泰尔指数; uri为某省份城镇人口占全国( 或所在地区) 城镇人口比重; toi为某省份总人口占全国( 或所在地区) 总人口比重; 在衡量全国差异时n = 31,在衡量东部差异时n = 11,在衡量中部差异时n = 8,在衡量西部差异时n = 12。

4. 2 城镇化水平的地区差异

本文采用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调查数据,时间区间为2008 ~ 2012 年,泰尔指数的计算结果如下:

从地区省际城镇化差异来看,东部地区2008~ 2009 年下降明显,2010 ~ 2012 年呈现平稳下降趋势; 中部地区总体在震荡中缓慢下降,2010 年有所上升,2011 年和2012 年继续下降; 西部地区总体保持了缓慢下降的趋势。可见,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正在趋近。从全国省际城镇化差异来看,省际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呈现减弱态势,尤其是2011 年和2012 年下降明显。可见,近年来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内陆沿边开发开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国省际城镇化总体差异逐步收敛。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5. 1 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对我国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统计分析和计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 1) 通过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梳理研究及作用机理总结发现,世界各国或地区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历程表现为 “S”型和 “U”两种。中国应追求 “S” 型的城镇化发展路径,避免步入 “正U”型和 “倒U” 型的城镇化发展路径。而从当前来看,中国城镇化进程总体处于 “S”型的加速阶段,但部分地区存在 “正U”型 “虚假城镇化”或 “倒U”型 “过度城镇化” 问题。从发挥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视角出发,经济增长主要通过收入效应、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推动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则通过创新激励机制、投资拉动机制、产业优化机制、消费刺激机制拉动经济增长。这进一步阐明了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的理论内涵和机制机理。

( 2) 选取我国1978 ~ 2012 年城镇化率和人均GDP数据,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以及方差分解分析表明,城镇化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城镇化与经济增长有积极的相互促进作用,其中,城镇化拉动经济增长的效果需要较长时期才体现的更为明显。这一结果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相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城镇化进程的提速; 同时,城镇化进程对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进而带动经济快速发展。因此,面对我国目前城镇化水平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客观现实,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城镇化可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进程对于拉动消费、扩大内需、稳定增长以及对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 3) 选取我国2008 ~ 2012 年31 个省份的城镇化率数据,运用泰尔指数测算全国和东、中、西部省份城镇化发展差异显示,全国省际城镇化差异逐步减小,特别是2010 年以来下降趋势明显; 东部11 个省份城镇化差异较中、西部贡献大,东部城镇化差异呈现稳步下降趋势; 中部8个省份城镇化差异贡献较小,总体呈现震荡下降趋势; 西部12 个省份城镇化差异贡献平稳,下降趋势偏缓。这与朱孔来等( 2011) 分析31 个省份经济增长对城镇化发展弹性均为正反映了各省份城镇化水平的差异以及城镇化建设力度的不同形成互补。以上结果与我国各省份发展不平衡现状有直接关系,部分大城市存在 “大城市病”制约经济发展; 部分省份则无论在城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上有严重的历史欠账。因此,我国城镇化的省际差异总体上是减少的,但差异仍十分明显,需要针对不同区域制定差异化的政策加以引导。

5. 2 对策建议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就中国推进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互促互进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5. 2. 1 加快土地制度改革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最突出的矛盾集中在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创新,难点在于地方政府依赖从征购价格和土地批租价格间赚取差价弥补财政收支缺口。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土地改革的方向是逐步放开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流转市场。同时,要研究建立相应流转环节的税费体系,参照国有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税费制度征收营业税、契税、土地增值税等,发挥税制对于农村土地流转的引导作用,将过去直接依赖土地出让收入的模式转变为市场化土地流转的监督管理。

5. 2. 2 有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城镇化的核心是 “人的城镇化”,城乡二元体制下,现行户籍制度以及附着在户籍之上的医疗、教育、社保等各种福利制度极大地限制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而取消户籍制度、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最大障碍在于政府需要提供巨量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因此,需要有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协调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配套; 同时,鉴于我国国情复杂、区域差异大,户籍改革应充分考虑我国区域差异性、发展水平的差距性,不能简单 “一刀切”,要分类、分层次、分阶段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5. 2. 3 推进各产业协调发展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验是先有产业集聚,而后促成人口的自然集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这意味着过去多年农业补贴工业的时代将终结,未来逐步转型为城市反哺农村、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模式。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基础,也是扩大就业、提高收入、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基础,因此要加快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服务现代化发展与融合,带动新型城镇化。

5. 2. 4 创新城镇化融资机制

融资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关键瓶颈。城镇化建设包括公共性产品和市场化产品。公共性产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其中,教育医疗卫生服务、综合交通体系、垃圾污水处理、市政绿化美化、保障房建设、生态节能环保等公共属性强的领域需要财政资金加大投入,探索发行市政债券等模式融资建设。市场化产品包括房地产、一般性居民服务等市场属性强的领域,政府应做好规划和引导,加快推进融资主体、项目、条件和工具市场化,充分发挥市场力量推进城镇化的决定性作用。

5. 2. 5 坚持以人为本城镇化发展理念

城镇化理论 篇8

关键词:灰色关联理论,新疆地区,城镇化研究

世界发达国家美国、英国、日本、意大利、荷兰等国先后对不发达地区进行了开发建设, 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城镇化问题始终是地区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我国新疆地区城镇化建设是在西部大开发背景下提出来的, 发展城镇化便于提高城镇发展水平和质量, 优化城镇体系结构, 发挥城镇集聚效益, 并通过城镇系统功能的充分发挥来带动新疆经济的快速发展。

建国以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从1987年的17.92%上升到2008年的44%[1], 但同世界人均GDP接近的国家相比, 我国城市化水平滞后, 比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低4个百分点, 比世界平均水平47%低3个百分点, 新疆地区城镇化水平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2]。恶劣的自然条件、脆弱的生态环境、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滞后的城市化水平已经成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人民生活贫困的根源及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焦点。除了这些城镇化的影响因素, 还有各方面的经济指标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疆城镇化的发展。

1 新疆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的灰关联分析

新疆城镇化在发展过程中受众多因素的影响, 所以在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时, 要正确分析和研究城镇化对不同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的依赖程度以及它们各自在提高城镇化水平上的贡献程度, 这才是加速城镇化发展的基础。

在对城镇化水平进行评价以及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方法中有传统数理统计中的回归分析方法、方差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方法等, 这些方法都是我们经常用来进行系统分析的方法, 但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就是要求数据量大、计算过程繁杂, 还要求数据样本本身服从典型的概率分布, 还要考虑所选指标之间是否呈现线性关系, 这些数据可能在寻找的时候会遇到缺失的情况, 同时还可能出现量化分析结果与定性分析结果不相符合的现象, 从而导致系统的关系和规律不一致。而采用灰关联系统的分析方法, 不仅对观测数据要求不高, 而且分析结果真实可靠, 就很好地避免了上述缺陷。其基本思想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联系的紧密性, 曲线越接近, 则相应序列之间的关联度就越大, 反之就越小[3]。

1.1 构建新疆城镇化的指标体系

关于影响城镇化水平的因素, 国内外已经有了不少探索。联合国经济与事务部统计处采用19个社会经济指标来考察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与经济社会、人口统计变化的关系, 其中包括人均收入、非农业产值百分比、文盲率、电位率、居民医生比例、蛋白质消费、死亡率、期望寿命等等。20世纪70年代, 英国地理学鲁克根据人口、居民职业和移民特征以及与城市中心的距离等采用16个指标。此外, 国内的学者田明、张小林认为, 影响因素包括经济规模与地域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居民生活水平 (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 、社会基础设施、分布, 共5类15个指标, 建立城镇化相关指标体系, 通过综合差别的分值, 得出城镇化发展的质量高低。王纬等人认为, 影响的指标应该包括三大类:经济类、社会指标类和城镇建设指标类。参考国内外关于农村城镇水平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 本文影响新疆城镇化水平的因素选取其中的主要10个, 分别选取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具有较强代表性的一系列指标作为城镇化的影响因子, 进行灰色关联度研究。其中表示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市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即城镇化率) 指标用X0表示, 其影响因子指标分别是[3,4]:

各相关指标的原始数据矩阵见表1所示。

资料来源:《新疆统计年鉴》、《新疆五十年》

1.2 灰色关联理论分析

所谓关联度是指其他数列与参考数列之间的接近程度, 它描述了系统发展过程中因素间相对变化情况, 即变化大小、方向与速度的相对性[5], 需要指出的是, 关联度的大小只是因子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外在表现。其基本思想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关系是否紧密。曲线越接近, 相应序列之间的关联度就越大, 反之越小。由于灰色 一般抽象系统中包含许多因素, 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决定了该系统的发展态势。我们希望在众多因素中, 知道哪些是主要因素, 哪些是次要因素, 哪些因素对系统发展影响大, 哪些因素对系统发展影响因素小, 哪些因素对系统发展起推动作用, 那些因素对系统其阻碍作用。为此, 关联度的排序才能体现众多因子对参考因子的相对影响程度。

在灰色系统中, 指标分析选择步骤如下:

1.2.1 求各序列的初值像X′i

X′i (K) =Xi (k) /Xi (1) = (X′i (1) , X′i (2) , …, X′i (8) ) i=0, 1, 2, ……, 10

式中Xi (k) 为i因素k年的原始数据。

对所选影响新疆城镇化因素的原始数据求序列初值像得:

1.2.2 求差序列Δ0i (k)

即求出k时刻各因子与城镇化水平X0 (k) 的相宜程度。

Δ0i (k) =|X′0 (k) -X′i (k) |

Δ0i (K) = (Δ0i (1) , Δ0i (2) , …, Δ0i (8) ) i=0, 1, 2, ……, 10

对标准化的初值像求差序列, 对原始数据处理后得:

1.2.3 关联系数ξ0i (k) 和关联度γ0i

若记, 经数据变换的母数列为{X0 (t) }, 子数列为{Xi (t) }, 则在时刻t=k时, 定义{X0 (t) }和{Xi (t) }的灰色关联系数为:

undefined

其中φ为分辩系数, 其作用在于提高关联系数之间的差异显著性, φ∈ (0, 1) , 这里令φ=0.5。则灰色关联度为undefined。式中γ0i为子数列{Xi (t) }与母数列{X0 (t) }的关联度, n为数列的长度, 这里n=8。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资料来源:根据表1计算

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新疆1997—2007年各因子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次序为: 二、三产业产值比重>非农从业人员比重>工业产值比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林牧渔业产值>人均GDP>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每万人口拥有大学生数。

2 结论分析

1997—2007这一期间对新疆城镇化影响位于首位的是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二、三产业的发展以及其所提供的产品的消费, 特别是第三产业产品的不可储存性, 决定了发展二三产业需要在相对密集的人口、相对密集的产业群以及相对集中的高收入人群中发展。因此二三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加速了城镇人口的集聚和产业的聚集, 从而城镇规模越来越大, 市场容量越来越大, 加快了新疆城镇化的发展。而且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城市和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多个就业渠道, 引起农村人口向城镇的流动, 发挥了农村的推动力量。其中, 工业化也起到了强劲的拉动作于。工业化的发展程度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标志, 只有工业化的大力发展才能作为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 所以可以说没有工业化, 就没有城镇化和现代化。随着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提高, 人们的需求也会发生由低层需求向高层需求的转移, 需求多样性和多变性更需要城镇中产业的大批量生产和更细致的深入, 从而带动城镇中现代产业的发展, 城镇功能更加完善, 这种消费需求拉动了城镇经济的发展, 加快了城镇化发展的过程。农村居民自身收入水平的提高, 向往城镇的生活方式和高收入, 增强了农民向城镇迁移的意识, 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在对新疆城镇化影响因素指标的原始数据的灰色关联分析中, 农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大学生数与新疆城镇化的关联度比较低, 但是依据国内外发达城镇的发展经验, 可知人口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城镇化进程的推进。

3 新疆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 我们可以根据各指标与城镇化的关联度得知它对新疆城镇化的影响程度, 因此我们应当在对新疆城镇化影响较大的方面进行政策和规划上面的加强和投入。主要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 优化产业结构, 提高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 积极发挥科技和教育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推进市场化改革进程, 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具体来说, 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

1) 改善新疆市场环境, 加快制度创新。新疆应加快进行制度创新, 促进市场化进程和对外开放水平,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善市场环境, 完善要素市场, 积极推进农村市场化和三次产业化进程;在利用外资方面, 对外资准入采取优惠政策, 以乌鲁木齐为依托,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使制度创新为发展新疆城镇化建设提供新的动力。

2) 合理规划新疆城镇布局、规模, 保护城镇生态环境。根据新疆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现有城镇体系和布局, 选择一批基础较好, 条件具备的县或建制镇, 按中小城镇规模制定规划, 积极创造条件, 将其发展为中小城镇。同时选择若干建制镇和集镇, 发展成为人口规模适中、设备完备、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特点鲜明的小城镇。要保护新疆城镇的生态环境, 合理利用城镇资源, 推动城镇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必须搞好新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工作, 淘汰一批规模不经济、严重污染环境的小企业,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同时强化保护环境的法律意识, 加大保护环境的执法力度加强对环境污染 的治理, 从而达到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协调, 推动城镇经济的持续发展。

3) 大力发展新疆二、三产业, 并优化产业结构。根据新疆产业基础、资源、技术、人才和地理环境等发展条件, 科学确定区域经济的比较优势, 积极发展新疆地区特色产业, 增强新疆城镇发展的动力。新疆第二产业的发展主要要体现在加快对传统工业的改造, 做大、做强支柱产业, 切实提升产业层次, 提高工业竞争力, 大力推进高新技术的产业化, 努力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 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品。因此, 新疆城镇化进程中应充分考虑并切实做到与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 尤其是农业产业化、优势资源转换等结合, 以充分发挥工业化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 使新疆城镇化建设沿着健康快速的轨道发展。新疆对第三产业的发展, 要努力培育壮大以金融、信息、旅游、房地产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 拓宽产业领域, 提高产业集中度。大力发展新疆特色旅游、生态旅游假、构想商务旅游, 提高旅游业的组织化程度。其中, 现代物流、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生产性服务业也要继续完善发展。同时, 在发展二、三产业的同时, 要注重优化产业结构, 在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国家政策方面侧重二、三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总之, 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 优化产业结构是实现新疆经济快速增长, 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是促进新疆城镇化发展的强大拉力。

4) 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带动城镇化发展与壮大。要通过大力发展新疆经济, 积极地调整收入分配政策, 切实不断地提高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加大社会保障力度, 使百姓老有所养, 病有所医, 最大程度地解除城乡居民的后顾之忧;实施再就业工程, 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下岗、失业、无业人员再就业;通过加大支农力度, 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减轻农业负担, 来提高农民收入。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提升了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 对产业的集聚和规模就有了更高的要求, 产业部门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需要更多的劳动力, 这样就可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从而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收入, 最终引起农村居民向城镇的迁移, 壮大了城镇化的发展。

5) 产业治理, 形成新疆城乡合理分工。一是要发展城乡联合, 提高城乡工业的产业关联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新疆乡镇企业要超高速发展, 形成城乡有序的工业结构, 必须通过城乡之间经济技术合作, 通过改组、兼并、接受、租赁等方式, 实现城乡工业的联合, 并相应制定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条例规范, 把这种分工与协作关系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二是要发挥农村优势, 形成工农互补, 相互协调的农村产业结构。一方面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 提高农村经济内部产业关联性, 增加农副产品的附加价值和农民收入, 另一方面, 为城镇工业生产半成品和初级加工品。满足多样性和多变性的市场需要, 逐步替代新疆地区内工业品大部分来自区外生产的现象。

参考文献

[1]陈甬军, 陈爱民.中国城市化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2.

[2]付聘聘, 龚新蜀.新疆特色城镇化发展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9 (1) .

[3]吴一丁, 毛克贞.新疆城市化水平实证分析[J].新疆社会科学, 2002 (4) .

[4]党耀国, 方志耕.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11) .

城镇化理论 篇9

关键词:县域经济,主导产业,新型城镇化

2013年底中央召开的城镇化工作会议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的颁布, 标志着中国已进入县域经济时代。针对不同县域实际情况, 加强对县域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另一方面可以为四川省不同类型县域主导产业的选择提供决策依据和指导, 以实现四川省经济社会科学、和谐发展。

一、研究现状述评

(一) 新型城镇化内涵的研究。

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于传统城镇化而言的。“城镇化”一词是中国学者创造的一个新词汇, 最早使用城镇化概念的是辜胜阻 (1991) , 他认为, 城镇化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人口不断由农村向城镇地区集中的过程。相对于传统城镇化, 辜胜阻 (2000) 最早概括了新型城镇化具备的五个主要特征。此后, 冉启秀、周兵 (2008) , 常益飞 (2009) , 彭红碧、杨峰 (2010) , 黄亚平等 (2011) , 刘嘉汉、罗蓉 (2011) 等学者又进一步丰富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特征。

(二) 主导产业选择的研究。

1. 主导产业概念的研究。

就国内研究而言, 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对主导产业概念的描述超过15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张雷 (2010) 认为主导产业是指在特定的历史阶段, 具有较好市场前景、技术进步能力强, 关键是能对经济发展起到带动作用、对产业结构升级起到导向作用的产业。李龙新 (2006) 提出区域主导产业就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 能够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 取得较快增长率, 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方向, 并能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一个产业或者一组产业群。江小娟 (2003) 把能够较多吸收先进技术、自身保持较高速度增长、对其他产业有较强带动功能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2. 主导产业选择的研究。

黄毅敏 (2013) 在已有文献研究基础上提出9个因素构成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评价指标体系, 他基于因子分析和偏离份额分析法对河南省24个工业产业进行综合分析, 选取以能源、原材料及加工型产业等9个产业为河南省区域主导产业。陈丽娜和张华 (2012) 用四川省2007年投入产出表的数据资料, 构建了一个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四川省工业主导产业选择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 最终提出四川省符合发展低碳经济目标的主导产业。李北伟等 (2012) 利用吉林省价值型投入产出数据, 结合吉林省的省情, 选择“十二五”时期吉林省应发展的主导产业, 并给出主导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3. 县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任秀燕和管卫华 (2012) 采用SSM方法对阜宁县2005~2009年间的39个产业部门进行产业结构分析, 指出阜宁未来主导产业为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 最后针对阜宁县产业结构的现状和优势产业部门。王梁、朱利群等 (2012) 基于生态适宜性“三基点”理论, 采用动态赋权和拟合的方法, 建立县域农业主导产业结构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并以山东省章丘市为例, 对其县域农业主导产业结构生态适宜性进行评价。孙晓等 (2010) 以盘山县为例, 从县域经济的产业基础出发, 对县域经济主导产业的选择进行了探讨,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进行主导产业选择。梅小安和喻金田 (2003) 阐述了县域经济主导产业选择必须注意的原则, 建立了相关的评价指标, 运用了熵值计算方法对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进行了实证分析。

4.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县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由于这是个新问题, 目前研究很少, 较有代表性的是王諸 (2014) 等学者的研究, 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 把河北省三河市 (县级市) 选定为研究案例, 对该县主导产业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 制造业、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是三河市的主导产业。

综上所述, 国内学者围绕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和技术等进行了大量研究, 其研究结论和方法为我们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借鉴和思考, 但他们对产业选择的意义及一般政策性研究较多, 对于县域主导产业应该选择的影响因素以及评价体系论及较多, 而对于如何明确县域目前的主导产业, 也就是对于实然问题的研究较少, 能结合新型城镇化背景研究县域产业选择的就更少。因此, 有必要进一步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1. 丰富产业结构理论的内容。

产业结构理论包括产业演化的一般规律, 产业演进中的劳动力的变迁及相互关系,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消费、生产、收入结构等的关系、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等多方面的内容。县域主导产业的选择, 也是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结果。因此, 本课题的研究丰富了产业结构理论的内容。

2. 充实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相关理论体系。

大量文献表明, 县域主导产业的选择不仅是由资源禀赋等内在条件决定, 县域之间的产业是否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 形成协调的产业体系和区域协调发展体系, 也是至关重要的。并且, 新型城镇化背景的产生, 意味着新变量的进入, 将充实和完善原有的理论模型。所以, 如果深入研究这个问题, 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产业体系协调发展相关研究是一个补充和完善, 能够完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体系。

(二) 实践价值。

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理念指导下, 县域主导产业选择必须格外慎重, 否则将难以发挥支撑县域经济发展和增强民生的作用。针对四川不同类型县域实际情况, 加强对县域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可以为四川不同类型县域主导产业的选择提供决策依据和指导, 其成果也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三、四川省县域主导产业选择的构想

既往研究更多分析县域主导产业的应然选择, 就是在构建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基础上, 结合实际情况, 利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出各个工业产业指标的具体数值, 并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 进而得到各工业产业部门的综合得分和排名。但是对于县域主导产业的实然选择, 也即如何明确县域目前主导产业的研究较少, 更没有研究把主导产业的应然选择和实然选择分析结合在一起分析。进一步的研究尝试把两种选择放在一个框架中进行分析, 以期运用理论解决现实问题。

进一步的研究拟以四川省不同类型县域为研究对象, 发现目前新型城镇化过程中, 四川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探索县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影响因素和一般模式, 分析四川县域主导产业实然情形和应然选择之间的差异, 问答“如何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实现县域产城融合”的现实问题, 为县级政府主导产业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参考文献

[1] .陈丽娜.张华.低碳经济背景下地区主导产业选择——以四川省为例[J].经济体制改革, 2012, 9

[2] .黄毅敏.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基于因子分析和偏离份额分析法[J].科技管理研究, 2013, 15

[3] .李北伟, 肖静, 董微微.吉林省主导产业选择及发展思路[J].经济纵横, 2012, 3

[4] .梅小安, 喻金田.县域经济主导产业的选择——评价及实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3, 7

城镇化理论 篇10

(一)项目分区理论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项目分区理论认为:给城市居民提供服务是基础设施项目作为一种产品的功能。根据不同的收费情况,基础设施项目可分为三类:一是公益性项目,没有收费机制;二是准经营性项目,有收费功能,但收费不足以弥补项目的成本;三是经营性项目,收费能够弥补项目开支。

这三种不同的项目包含不同的内容,其融资模式也不尽相同。

公益性基础设施:是保证城市运行最基本的公共设施,短时期内看不到明显的经济效益,但其社会效益显著。

准经营性基础设施:使用和经营社会效益明显,并且能够取得一定经济收益,但收益低,收回建设成本期限长,因此,政府必须承担一定的投资责任,其融资模式就要政府与市场各自承担一定的责任的综合模式。

经营性基础设施:这类运营一般能够盈利,故可以采用市场主导的投融资模式。

(二)公共产品理论

按照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程度,可以将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商品和服务分为三类:

1.纯粹的公共产品

指那些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或服务,如国防、法律制度、不拥挤也不收费的公路等等,非竞争性和排他性最强。这类产品一旦提供,多分配给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并且几乎不能排除其他人从这类公共产品中获益。一般这样的项目属于非经营性项目,由政府出资提供,融资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收入。

2.拥挤的公共产品

这类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不是那么强,当有更多的消费者加入时,会对现有消费者的福利造成一定的损害,其边际成本不再是零。比如,拥挤的道路上如果再增加一个使用者就会降低现有使用者的福利水平,其他的比如公园、城市绿地等等都属于拥挤的公共产品。这类项目一般是准经营性项目。

3.价格排他的公共产品

这类公共产品具有一定的排他性,提供者一般能够对其提供的商品或服务进行定价,如果定价合理,项目收益一般能够弥补项目的成本。比如自来水、不拥挤但收费的公路等等。这种项目一般是经营性项目。

二、各国城镇化过程中的融资方式

(一)美国模式

美国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建设的融资主要来源于发行市政债。依托美国比较完善的金融体系,美国的市政债一般分为两种:一是由州、市或者县政府发行,以政府的税收收入为偿还依据;二是项目收益债券,主要用于建设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并以这类项目稳定的现金流为偿还依据。

市政债券的期限一般比较长,市政债券在期限上多为长期建设债券,募集资金为长期的投资资金。市政债券发行主体依托于地方政府信用,地方政府信用是仅次于国家信用的第二大信用体系,以地方政府信用作为最终保障的市政债券其信用评级较高,信用风险较小。美国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发行市政债券最为成功的国家,2013 年美国的市政债的规模达到3 316 亿美元,占美国GDP的2%,是世界上市政债券发行规模最大的国家。

(二)日本模式

日本的基础设施融资主要以国家信用为担保,对基础产业及社会公共设施建设进行低息融资。一是发行财政投融资机构债券,接受市场监督,根据市场原则进行筹资;二是各财政投融资机构自行筹资、发行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机构债券;三是对于那些没有政府担保的机构,在严格审查的基础上,限定其发行额度;四是以国家信用为担保,对重要财政投融资机构及需要超长期资金的投资项目发行政府保证债券。

(三)英国模式

英国政府一直积极推进鼓励私人财力参与或主导公共投资计划,其核心安排是私人融资优先权(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PFI)。1997 年工党政府执政后,又围绕着PFI创新发展出公私合伙制(Private and Public Partnership,PPP)操作方式,提出构建“合伙制的英国”政府工作目标,通过公私合作提高公共投资的专业管理水平,拓宽公共融资渠道,延伸私人投资领域,确保公共投资项目的按时实施和成功。

PFI的优点是吸引私人部门的资本共担风险,用最好的公共服务保证公众的利益。

三、中国新型城镇化基础建设的融资方式的选择

长期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主要靠财政出资,这种融资模式给地方政府财政带来了很大的负担,也让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变得更加突出。许多学者从理论上探讨了美国发行市政债券的模式对于中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我国也已经做出一些尝试。但是从实践上来看,英国的公私合伙的融资机制在我国发展得更好,最近由中国主导的亚投行,在面对基础设施建设巨大的资金缺口时,打算在以后引入PPP模式服务亚洲基础设施建设。可见,PPP模式在以后的中国甚至亚洲都有广泛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汪来喜.深化金融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4,(1).

[2]丁兆君.公共产品理论适用性的再讨论[J].社会科学辑刊,2014,(3).

[3]潘宏胜,黄明皓.部分发达国家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1).

上一篇:实习安全伴我行下一篇:校对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