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城镇化

2024-08-15

快速城镇化(精选9篇)

快速城镇化 篇1

廊坊市位于京津两个特大城市之间, 地处我国城镇密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大北京核心区域的腹地, 受京津的带动和影响, 目前已进入城镇化与城镇发展的加速阶段。对于廊坊这样的快速城镇化地区, 科学、有序的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城镇建设迈上新的台阶显得尤其紧迫和重要。

一、廊坊市城镇化与城镇发展的现状与特征

(一) 城镇数量较多, 城镇化水平较高

改革开放以来, 廊坊市城镇数量迅速增加。目前, 廊坊市共有省辖市1个、县级市2个、县城6个, 县城以下建制镇52个。城镇密度比河北省城镇密度高出1倍左右, 比全国城镇密度高出3倍, 是我国华北东部城镇密度较大的区域之一。

自1990年以来, 廊坊市的城镇化发展一直领先于河北省平均水平, 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实际居住人口口径计算, 城镇化水平由1980年不足10%提高到45%左右, 接近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 城镇空间分布是构筑在以北京为首位城市基础之上的城镇分布格局

廊坊与北京同属一个经济区, 共享同一区域基础设施网络, 共享同一区域资源和市场。廊坊与北京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相互依存关系, 其密切程度远远超过省会石家庄, 北京理所当然的成为廊坊市城镇体系中的首位城市, 廊坊市区居第二位。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行政界限使廊坊市行政辖区形成两个独立的城镇分布单元:“北部三县” (简称北三县) 与“南部六县” (简称南六县) 在地理上分离, 是廊坊城镇空间分布的重要特征。北三县分布有三河市、大厂县和香河县, 集中了全市总人口的20%, 现状城市化水平48%左右;“南六县”包括廊坊市区、霸州市、永清县、固安县、文安县、大城县, 总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80%, 现状城镇化水平42.0%。

长期以来, 由于京津两市极化作用, 城镇发展陷入“抑大促小”的尴尬境地。时至今日, 廊坊市区对全市的带动、辐射能力仍然很弱, 尚未成为全市的经济中心, 相反, 对京津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强, 逐步演变为京津两市的高科技研发基地和生产基地、工业基地、食品供应基地、会展中心和产品销售市场。另一方面, 小城镇发展呈现突飞猛进的态势, 近年来, 燕郊、三河、霸州、胜芳、固安、大厂、夏垫、香河等城镇在京津二市的辐射、吸引和带动下得到迅猛发展。

(三) 城镇空间分布受制于交通线的影响, 主要城市沿交通干线集聚

1897年京山铁路建成通车, 并在廊坊设站, 廊坊由一个鲜为人知的偏僻小村逐步发展成集镇, 铁路建设对廊坊城镇发展起到了主导和支配作用, 带动了沿线地区的繁荣与发展。建国后交通条件仍是廊坊市城镇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廊坊市区沿京沪铁路、104国道和京津唐高速, 固安县城、霸州市区、霸州开发区沿京九铁路和106国道, 燕郊开发区、燕郊镇、三河市区、夏垫镇沿京秦铁路、102国道, 其它城镇亦都沿铁路或省级以上公路分布, 主要城市都有铁路和高速公路通过。交通干线沿线既是廊坊市经济开发和生产力布局的主要地带, 也是城镇分布和发展的主要轴线。

(四) 城镇规模结构头轻、身重

廊坊市城镇人口主要分布在众多小城市, 城镇规模结构“头轻、身重”的特征十分明显。目前廊坊市区 (包括主城区、万庄区和开发区, 下同) 首位度仅为3.6, 形成了“小马拉大车”的局面。廊坊在北京、天津两个超大规模城市的挤压下规模偏小, 实力不强, 在全省城镇网络中的等级地位不高, 难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尚不具备中心城市应有的综合型、多功能的职能, 难以带动所辖区域的发展;另一方面, 小城镇数量多, 大多依托本地资源, 重复建设严重, 职能雷同, 对周边地区的带动、服务功能不强。

(五)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基础设施发展仍不平衡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廊坊市城镇面貌有了很大改观,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城镇建设产生了质的飞跃, 基础设施水平显著提高, 借助京津得天独厚之利, 廊坊形成了极为发达的交通体系, 公路密度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城乡统一供水工程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但与廊坊京畿城市来衡量, 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 尤其是污水处理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还处于起步阶段, 距离国家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只有少数城镇在7平方米以上。

二、廊坊市城镇化与城镇发展的初步构想

廊坊市城镇化和城镇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首先是河北省政府对加快壮大中心城市促进环京津城市群快速发展极为重视。其次, 密涿、大广、廊沧、密涿支线和京津南通道河北段高速公路、首都第二国际机场落户廊坊, 城际铁路、北京轻轨和公共交通引入廊坊, 南水北调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 将大大改善廊坊市的发展环境;此外, 廊坊近邻京津, 区位优势、科教人才优势也日益显现, 这些良好的发展条件将有力地促进廊坊市城镇化和城镇的发展。

本着“强市、壮县、富民”的目标, 廊坊市要按照“做大做强中心城市, 集中发展县城、县级市, 培育、扶植新的区域增长极, 促进城镇群带的形成与发展”的思路, 走出一条与快速城镇化地区相适应的新型城镇化和城镇发展之路。

(一) 做大做强中心城市

中心城市是一定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目前突出的问题是廊坊中心城市发展不够, 规模小, 实力弱, 辐射能力严重不足。要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生产要素集聚能力, 增强城市经济实力, 完善区域功能, 不断提升辐射带动能力, 发挥领跑和带头作用, 实现率先发展的目标, 要壮大规模, 争取2020年之前城市人口规模达到100万人以上, 真正成为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区域中心城市。

(二) 发展壮大县城、县级市。

廊坊共有8个县城、县级市, 除霸州城镇人口17万、三河城镇人口12万以外, 其余城镇人口规模都不大, 在5—8万之间, 但辖区较广, 县城、县级市成为连接主城区乃至北京和周围乡镇的桥梁和纽带。要进一步发挥这些县城、县级市的优势, 把县城、县级市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 在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基础上下功夫, 吸引并承接京津二市的产业转移, 带动人口向县城、县级市集中。霸州、三河要利用区位优势, 率先进入中等城市行列, 其他县城要按照现代城市标准进行规划建设, 尽快形成一批高标准的小城镇。

(三) 培育扶植新的区域增长极。

以工业园区为依托, 积极整合城镇发展资源, 培育新的区域增长极。首先要改变廊坊工业园区布局分散、规模不大、实力不强、标准不高、基础设施不配套、资源难以有效利用、就业岗位不足等问题。工业园区要实现由分散式向集中式转变, 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要打破地域界限, 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 根据各工业园区的发展基础和产业特色, 实行区域整合、基础整合、功能整合和产业整合, 要促进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的聚集和合理配置, 为城市化提供产业支持, 实现城镇规模的有序扩张。优先培育扶植三河、大厂、香河、固安、永清等地工业园区的发展, 率先形成新的区域增长极。

(四) 促进城镇群带的形成与发展。

从国际上看, 国外很多大城市周围已发展成为巨型的城市连绵带。廊坊城市发展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要借鉴相关经验, 从单一的城市发展, 向形成强有力的城市群体转变, 引导形成“城市群带”。目前, 廊坊城镇分布相对密集, 人口和产业比较集中, 已形成连绵发展的态势。要积极引导, 优势互补, 实现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促进城镇群带和环京津卫星城市带的形成和有序发展, 率先实现城镇化, 引领全省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按照上述发展方针, 到2020年, 廊坊市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左右, 将有100万以上中心城市1个, 中等城市2个, 小城市6—8个, 中心镇15—18个。形成以北京为核心、以廊坊市区为支撑、以连接城市间的城市发展轴线为纽带、大中小城镇协调、“一体两翼、六个城镇群带”的城镇体系格局。

“一体”指廊坊市区, 形成三点 (廊坊主城区、万庄和开发区组成的城市组团) 一体的组团式城市结构。“两翼”是指以三河市和霸州市为两翼, 建设两个区域次中心城市。“六个城镇群带”中的京哈夏安线城镇群带是以大厂、淑阳镇、泃阳镇、燕郊、夏垫、蒋辛屯、安平为重点, 形成北三县“京津后花园”城镇群带;京开京九线城镇群带是以霸州、固安、牛驼、南孟、新镇、史各庄和兴隆宫为重点, 形成轻工业、机械、食品加工、蔬菜花卉、商贸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群带;津保线城镇群带是以霸州、胜芳、信安、堂二里为重点, 形成机械、塑料加工、钢木家具、服装、地毯等中小企业发达的小城镇群带;廊大线城镇群带是以大城、胜芳、码头、里澜城、左各庄、堂二里、滩里、旺村、里坦为重点, 形成以轻工、服装、塑料、胶合板、食品加工为主的小城镇群带;津保南线城镇群带是以大城、阜草为重点, 以摩配城建设为突破口, 带动周边地区摩托车配件加工生产的城镇群带;廊霸线城镇群带是以霸州、永清、韩村、龙虎庄为重点, 以瓜果、蔬菜等无公害农业为主的城镇群带。

上述“一体两翼、六个城镇群带”集聚了廊坊绝大部分城镇, 也是廊坊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和最具活力的地带, 在京津冀城市群乃至全国城镇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推进廊坊市城镇化与城镇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廊坊市要实施城镇化及城镇发展的宏伟构想, 进而实现“强市、壮县、富民”目标, 必须充分地利用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 有效地承接京津辐射和带动, 这是廊坊市城镇发展的首要考虑因素, 要围绕毗邻京津这一区位条件做足文章。结合廊坊实际和发展需要, 提出如下的对策和建议。

(一) 发挥区位优势, 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 实现与京津产业的互惠、互补

随着京津两个巨型城市的快速膨胀, 北京对周围地区的影响已由吸纳资源、人才、资金和产业为主演变为向周围地区辐射和扩散为主, 要抓住京津传统产业向外转移的机遇, 借助京津区位优势、人才密集优势、技术密集优势和产业密集优势, 以优势的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优势资产和优惠政策, 吸引京津的产业资本率先向廊坊转移。

廊坊市产业发展要在地区分工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必须强调与京津的产业分工和错位发展。要扬长避短, 避免与具有优势的京津产业如高新技术产业进行竞争, 要利用、弥补京津产业发展的不足, 因势利导, 重点发展。

(二) 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主动与京津沟通和对接, 实现共建共享

积极促成首都第二国际机场落户廊坊, 创造条件引进京津城际铁路、轻轨和公共交通, 形成公路、铁路和航空相结合的高效、立体、多功能的综合交通体系。积极推动供电、燃气、供水、通讯等市政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与京津对接, 共建共享, 为承接京津城市功能转移和城市辐射奠定基础。

(三) 实现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

廊坊市的生态环境状况对京津两市影响重大, 因此, 在加快城镇化和城镇建设中要特别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处理好城镇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充分考虑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 全面推进土地、水、能源的节约与合理利用, 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发展模式,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深入挖掘现有自然要素和城镇历史文化要素, 实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 加快生态城镇建设步伐。廊坊市区按照“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的要求, 建设具有绿色隔离空间的宜居城市;其他城市也要按照生态型城镇的要求, 打造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和谐的新型城市。

(四) 加大城镇建设投入, 增强城镇发展后劲

城市化和城镇发展要有相应的投入, 尤其是在城市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上要加大投入力度。廊坊市近几年的建设资金投入虽然不断加大, 但与城镇发展需要仍有不小的差距。要运用市场经济手段, 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增强城镇及城镇化发展后劲。

要合理安排专项资金的投入。政府有关部门在安排专项资金时, 对符合专项资金使用范围的项目, 要优先考虑, 提高城镇科技、文化、教育、交通、园林绿化、水利、电力、通信、卫生、环保、消防和市场的建设水平, 辐射和带动区域发展。

(五) 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 科学、有序的布局城镇

要及时修编、完善全市各城市总体规划, 及时编制控制性详规和修建性详规, 及时编制各项专项规划;结合新农村建设, 编制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既要注重规划超前性和可行性, 又注重科学性和实用性, 确保城镇化和城镇建设积极稳妥地进行。此外, 要审慎、有序的调整、改变廊坊市小城镇多而分散的状况, 结合有关规划, 对一些经济无特色、资源较贫乏、辖区小, 人口规模少的集镇, 通过行政区划调整与相邻的集镇进行合并, 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人力、物力和资源的浪费。

快速城镇化 篇2

安庄镇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依照“小城镇、大战略”的指导思想,采取市场的手段强力运作,加快了小城镇开发建设进度,搭起了带动全镇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舞台”。

金龙商厦是安庄镇去年12月份新开业的一家大型百货超市,一楼经营日用百货,二楼是家具批发商城。该商厦是这个镇充分运用市场手段,引进泰安客商投资400万元兴建的一家大型超市。所有柜台均采用对外租赁的形式经营,开业之后,所有摊位迅速被抢购一空。据超市经营人员介绍说,这里地理位置好,物流快,来这里购物的人也很多,生意十分兴隆。

金龙商厦是这个镇运用市场化的手段经营小城镇的一个缩影,面对单靠镇财政无力承担小城镇建设全部资金的现实,这个镇积极引进外资、启动内资,做好以地生财的文章,使一个个包袱变成了一座座金山。

建设过程中,这个镇采取灵活多变的融资方式,实行运作土地赚一块,鼓励个体大户、企业投一块,镇财政挤一块的办法,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开发方式上,以镇房产开发公司为龙头,督促各产权单位加紧开发。对无力开发建设的,采取拍卖、以地换地等多种形式进行开发,鼓励企业、外商、个人投资参与小城镇开发建设,形成了多管齐下、共同开发的喜人局面。目前,已先后有金龙商厦、农机公司商业楼、建材市场等工程相继竣工并投入使用。同时,该镇还重点加大了泰东路整治力度,投资70多万元安装高标准路灯150盏,栽植雪松、小叶女贞等绿化苗木8000平方米,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长青的目标。

今年以来,这个镇又与泰安公司联合开发,铺开了水利站商住楼、印刷厂商业楼、邮政分局商业楼的建设,增加了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同时镇政府增加收入近200万元。

浅谈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经营 篇3

关键词:城市经营;城镇化;快速

据统计,至2009年底,中国城镇化率已达到46.6%,全国各地城镇化进程也处在30%~70%的快速发展阶段,而发展“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提出又将促进城镇化进程的持续加速发展。因而保证新增城镇人口的稳定发展,保证城市增长的持续发展,避免混乱无序的芡延和扩展,成为当务之急。研究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如何实现高效的城市经营也就颇具现实意义。

一、中国城市经营现状

最早开始于深圳、上海等改革开放前沿城市的城市经营发展至今,已有所普及,但水平不一。发达地区的城市经营水平较高,手段多样化,城市资产商业运作良好,如经济发达的佛山市城市经营效果明显,09年城市可经营项目共签约60个,总投资额354.8亿元,占预计GDP总额的7.48%;而欠发达地区的水平则相对较低,多以简单的土地买卖或城市营销为主。

目前,中国城市经营的成功典型大致有以下模式:(1)从路径选择来看,有以改善城市综合环境为先导的大连模式和以创品牌产品为先导的青岛模式;(2)从经营重点来看,有以经营土地和土地制度创新为重点的杭州模式和以经营基础设施为重点的上海模式;(3)另外西部等落后地区的城市如贵州都匀市通过赋予现有的有形的、无形的国有资产资本属性,通过资本重组,采取“国有资源、资产+政府信用+政策驱动”的组合形式进行资本运营,以达到资本扩张的目的。

二、当前城市经营面临的问题

在城市经营过程中,由于对其认识不科学、城市政府职能定位不明确、体制改革滞后以及相关外部条件不成熟等原因,存在不少问题。而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我国的城市经营中土地利用、资金获取和城市特色削弱的问题显得尤为严峻。

(一)利益驱动,土地经营失控

土地是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的载体,其供应状况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发展空间、发展潜力和发展方向,在城镇化进程中,需要大量的土地进行众多的基础设施建设。我国目前金融市场还不发达,融资手段中土地资本的运作就被广泛采用。城市政府以土地所有者代表的身份,用经营手段运作土地资本,以实现土地资本效益的最大化,直接导致了土地经营问题日趋严重:土地资源被过度开发;农民权益受损,社会矛盾激化;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常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代价。

(二)经营导向偏离,目标短期化

很多城市在城市经营实践中,由于过于注重资金获取、形象提升、竞争力或知名度提升等,不同程度地出现目标短期化、效益化的倾向。为了快速获取资金,片面强调土地买卖和房地产开发,而在城市建设中,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利益。追求短期利益,忽视了城市长期可持续发展对城市经营的综合性要求,忽视了城市资源经营对于城市功能的优化与提升作用,也忽视了社会公平。这必然影响城市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损害城市的长远发展。

(三)重视城市外延扩张,忽视内涵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崛起以单向经济崛起为主,片面强调数量上增长,忽略了质量提升。这种现象反映在城市发展上,突出表现为城市建设中注重城市规模和空间的拓展和增长,忽视城市功能与文化等内涵的提升,造成了城市经营方式、目标趋同性与城市文化、景观的独特性之间矛盾突出,很多城市因此而千城一面、景观趋同,丧失了特色。

三、对策建议

土地与资金作为城镇化发展中的关键问题离不开城市经营,只有将经营理念贯穿于城镇化全过程,推进高效的城市经营,方能实现以城建城、以城养城、以城兴城。

(一)处理好土地利用中的各项关系,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处理好城市经营中土地储备结构与总量的关系,实现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持续发展,走土地集约利用的道路。通过建立城镇土地收购储备制度、规范土地交易行为实现有效调控。着眼于存量土地的整理和盘活,将城市经营重点应立足于中心城市的土地整理,立足于旧城改造,立足于城乡结合部的整治,优化城乡土地利用结构。处理好招商引资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创造良好的土地市场环境,保证土地存量的长期有效盘活。

(二)拓宽融资渠道,注重长期可持续发展

在大规模城镇化浪潮中,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投资正成为政府巨大的财政压力,应该放开市场、拓宽融资渠道,将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向社会, 建立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回报补偿机制,吸引更多的投资主体,实现产业化运营。同时应注重长期利益,关注可持续发展,以“功能导向”的城市经营取代“资金导向”的城市经营资金,充分发挥城市经营对城市功能优化与提升的作用。

(三)打造城市特色文化,加强无形资产商业运作

在城市自身的资源、文化、魅力和优势基础上,准确定位,培育城市特色,发掘城市文化,打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内涵。加强对城市无形资产尤其是城市特色文化的商业化运作,采取丰富的手段对各项权利如冠名权等进行有偿经营,以增加城市实惠,扩大知名度,谋求城市资产的整体升值。

参考文献:

[1]刘新卫,张定详,陈百鸣.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中国城镇土地利用特征[J].地理学报,2008,(3).

[2]宫苏艺.快速城镇化时期的多种挑战[J].中国地产市场,2006,(1).

[3]张熙奀.提高城市经营水平推进城镇化建设[J].延边党校学报,2006,(1).

[4]陈岩松.城市经营——理论·运作·制度创新[D].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论文,2007.

[5]段鹏.我国经营城市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区域经济学硕士论文,2004.

[6]罗宏翔.中国城市经营模式比较研究[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2).

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的土地管理 篇4

1 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土地管理的几点思路

1.1 重点加强产业化对城镇建设的支撑模式。

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产业化的带动, 并且在城镇发展过程中也需要经济的支持, 而产业对于城镇化的发展也能够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在推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 产业的兴盛也能够更好的带动城镇化的发展。我们必须要以发展优质产业为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战略, 同时建设起有效的工业园区, 并且大力发展现代性的重点产业, 包括服务、旅游、房地产等等, 这样也才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进行投资, 同时, 农村人口进城就业的机会也会不断的增加, 这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发展的模式, 从而有效的推动城镇化的发展。

1.2 引进城乡结合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城乡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了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因此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也要以城乡结合的发展模式来逐步的完善城镇化的发展进程, 特别是在新农村改造的问题上更好坚持走协调发展的道路, 反对盲目的对新农村进行改造, 并且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 从而有序的将城镇化建设深入到农村, 这样也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城镇化的发展, 从而使城乡一体化的经济模式逐步的与城镇化的发展相互结合。这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农村特色以及文化的传承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只有有效的将城乡发展统一的结合到一起, 也才能更好的将城镇化发展中城市和农村的各个方面有效的融合在一起, 已达到区域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这也是城镇化发展中所重点要注意的重点内容。

1.3 注重走集约精细的新型城镇化路子。

要坚持资源节约、集聚发展的原则, 发展小城镇也要统一规划, 集中用地, 做到集约用地和保护耕地, 积极开发利用荒地和废弃地。以土地集约利用为重点, 发展紧凑型的城镇化, 积极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 人口向城镇集中, 居住向小区集中, 建筑向天空集中。要坚持高品位规划城镇, 注重抓好特色专项规划编制, 做到既丰富多彩又和谐统一。要坚持标准化、规范化、工艺化建设城镇, 每一条道路、每一个片区、每一幢建筑、每一个主题公园、每一个市民广场、每一个街景雕塑, 都要精心设计、精心施工, 注重细节, 力求完美, 积极打造精品工程。要坚持精细化、人性化、制度化管理城市, 以市民满意为标准, 以建立长效机制为根本, 量化管理目标, 细化管理标准, 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1.4 注重走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化路子。

城镇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的发展, 生态宜居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取向。要立足于建设宜居村镇, 坚持差异发展、特色取胜。要坚持以人为本, 把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 大力发展公共生存空间, 走生态化、循环化、特色化路子, 坚持不懈地为老百姓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优美怡人的景观环境, 真正为人民群众提供安身之所、生活之便, 努力创造良好的生活空间。

2 城镇化格局下土地的合理利用

保护耕地是我国一个基本国策, 必须制定相应的政策, 采取有效措施, 既加快城镇化进程, 又切实保护耕地。

一是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建立土地集约化利用指标体系。通过供地机制的变革与创新, 从根本上解决乱占滥用耕地的问题, 进而推动建设用地内涵挖潜的集约利用。通过调查研究, 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地集约化利用指标体系, 在体系中体现城镇人均用地标准、城镇容积率、城镇土地产出效益等。

二是做好城镇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国家调控土地的基本手段, 通过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潜力, 科学地预测未来土地需求, 调整各类用地结构和数量, 从而综合平衡土地供需形势, 达到宏观调控土地的目的。

三是盘活存量, 注重内部挖潜。目前城镇内部存量土地挖潜空间还很大, 如低效利用的平房区、缺乏资金开发的闲置土地、未利用的存量土地、企事业单位低效利用或利用不合理的原划拨土地等。在这方面, 许多地方通过城镇内部拆迁改造和挖潜, 为城镇建设、房地产开发等提供了土地, 减少了建设占用耕地的压力。

四是把好乡镇企业用地关, 避免乡镇企业占用过多的耕地。由于城镇化的发展, 人、财、物等资源必然流向城镇, 通过城镇基础设施、资金、技术以及服务等便利条件, 引导分散的乡镇企业向城镇集中,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立工业集中区, 避免乡镇企业遍地开花, 占用过多的耕地, 达到节省建设用地、减少环境污染的问题。

五是立体规划, 开发地下空间。开发城镇地下空间不仅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 而且具有众多优点, 如节省土地资源, 缓解中心区高密度, 人车立体分流, 疏导交通, 扩充基础设施容量, 减少环境污染, 保持城镇景观, 增加城镇绿地, 改善生态环境等等。因此, 今后在我国城镇建设中, 应注重地下空间, 把开发地下空间资源作为城镇规划建设中的一项重要战略予以高度重视并逐步实施。

六是提倡旧城改造, 适度提高容积率。目前我国城镇上部空间的利用非常不足。提倡旧城改造, 适当提高城镇的容积率, 防止一哄而上建新城, 尤其是大拆大迁建新城, 是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有效方法。

七是依靠法律、法规制止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对耕地保护不利的方面。对于城镇化发展中对耕地保护不利的方面, 必须依靠教育、法律、法规, 严格审批手续, 采取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 保证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严格禁止重复、潜力挖掘不够等乱占耕地的项目, 防止以城镇化发展为由使耕地资源大量流失。

八是通过对城镇非农地整理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益。非农土地整理又称市地整理, 主要是指在城镇通过对闲置、存量等利用率低的土地及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农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土地进行整理, 提高土地利用率;一方面解决城市发展用地, 减少或避免多占少用、占而不用、先占后用、不批就用等现象, 另一方面改善城镇生活、居住的条件, 减少城镇外延占地。

九是加强对土地利用的管理。以投资强度为手段控制企业用地规模, 是集约化利用土地资源的一项有效措施。比如对来开发区、工业园区的企业根据其不同的投资额制定用地定额标准, 如果企业投资的项目不符合规定的定额标准, 可以采取核减用地规模、不单独供地等限制措施;也可以在开发区或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原创型基地, 吸收过去工业小区和创业孵化器的长处, 建设标准厂房、提供公共配套设施和统一的管理和服务, 推出规划一体化、工厂立体化、公共服务社会化的原创型经济发展新载体, 鼓励开发商进驻原创型企业基地, 租赁标准厂房取得生产经营场所。这些都是节约利用土地,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有效措施;以配套用地来提高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土地空间利用率。

快速城镇化 篇5

1 宿迁市城镇体系现状

1.1 宿迁概况

宿迁市位于江苏省北部、长江三角洲北部地区, 市域面积8 555 km2, 是江苏省最年轻的地级市。至2013年年底, 下辖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及宿豫区、宿城区, 市域常住人口约481.9万人, 地区生产总值1 706.3亿元, 位列全国前百强。

1.2 城镇体系情况

目前, 市域辖104个乡镇、1 442个行政村。其中, 省级重点镇8个、市级重点镇15个 (见表1) 。

1.3 存在问题分析

1) 中心城市地理位置较偏, 空间结构布局分散, 综合吸引力有待提升;2) 中心城区对三县城的辐射力、带动力明显不足, 对乡村辐射力不足;3) 市级以上重点镇数量较多, 但综合服务功能不强、发展成效不明显;4) 城乡二元平行发展的现象明显, 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较为突出。

2 现行城镇体系规划分析

2.1 城镇等级结构规划

宿迁市现行城镇体系规划于2012年编制完成, 规划形成“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中小城市—重点镇—一般镇”五级等级体系 (见表2) 。

2.2 城镇空间结构规划

规划形成“一极、两副、三带”的城镇空间格局, 根据区域发展不同特点差别化引导。其中, 一极即以中心城区与沭阳县城为核心组成城镇发展极化地区, 是宿迁城市竞争力集中体现的区域;两副是以泗洪、泗阳县城为市域城乡空间发展副中心, 加强与周边城镇的协调, 增强城市辐射带动能力, 成为统筹周边城乡发展的核心;三带即东南带———沿淮徐综合交通廊道, 由中心城区、洋河新城、泗阳县城、晓店镇、中扬镇、新袁镇组成, 是最具宿迁特色的市域城乡空间发展主轴, 东北带———沿宿连综合交通廊道, 由中心城区、沭阳县城、大兴镇、陇集镇、华冲镇组成, 南向带———沿宁宿徐综合交通廊道, 由中心城区、泗洪县城、龙河镇、归仁镇、梅花镇组成。

3 空间结构优化原因分析

3.1 对接区域发展的需要

随着新一轮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编制、沿海开发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等因素的出现, 宿迁快速发展环境受区域的影响日益突显。对接区域发展态势, 特别是呼应宿迁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沿宿连、宁宿、徐宿淮三条发展轴发展成为重要议题 (见表3) 。

3.2 加快新型城镇化的需要

城镇化是宿迁发展的机遇和重点, 更是宿迁发展自身独特的红利所在。目前, 宿迁城镇化率为51%, 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关键时期。需要科学的城镇体系规划来指导全市城镇发展, 才能够少走弯路。

3.3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

要实现全面小康,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只靠中心城区和县城拉动是不够的, 而靠面广量大、重点不突出, 人力、物力、财力相对缺乏的乡镇拉动也是不够的。城乡统筹发展关键是要抓住城市结构中的重要节点, 分层拉动, 梯度带动, 以适度的中心强化和适度的均衡带动来实现城乡发展的新突破。

4 城镇体系优化研究

4.1 空间结构优化

结合市域空间发展政策分区引导, 规划在宿迁市域范围内构建“一轴、两副、九市、多点”的城镇空间发展格局, 根据各区域发展不同特点差别化引导城乡空间集聚。

一轴即以中心城区、洋河新区与泗阳城区为核心组成城镇发展轴, 强化城市功能、产业布局、交通等基础设施方面的衔接;两副即以泗洪、沭阳为副中心, 加强与周边城镇的协调, 增强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九市即来龙、贤官、马厂、韩山、王集、新袁、双沟、龙河、界集为空间集聚的小城市;多点即若干一般镇。

4.2 等级规模优化

根据城镇发展战略, 规划形成“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小城市—一般镇”四级体系 (见表4) 。

4.3 职能结构优化

结合市域空间政策分区建议, 合理规划市域城镇职能, 强化中心城市, 差别引导, 促进市域城乡快速发展。

1) 宿迁中心城区:长三角北部地区新兴工商城市, 辐射带动千万人口的区域中心城市, 滨水旅游城市。2) 洋河新区:中国白酒产业基地;现代生物科技和临港临空产业集聚区;中心城市发展轴中部增长极;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3) 泗阳城区:长三角北翼的绿色产业基地, 市域东部核心城市, 生态宜居城市。4) 沭阳城区:沿东陇海城镇轴的重要中心城市之一, 交通枢纽型城市;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以及专业服务业。5) 泗洪城区:滨水工贸旅游城市, 带动市域南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城市;以旅游、农副产品加工业、食品加工为主。6) 小城市:根据区位、发展基础等条件, 规划贤官、韩山、马厂、新袁、王集、来龙、龙河、界集、双沟等9个小城市。具体职能详见表5。7) 一般镇。一般镇是推动宿迁市域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市域空间促进发展的重要载体, 根据实际情况适度发展。特色镇的职能定位以农产品加工、无污染工业、涉农服务和社会事业服务为主, 成为适度规模的人口居住中心、镇域农村地区的服务中心。

摘要:针对以快速城镇化地区的阶段性问题, 以宿迁市为例, 基于城镇体系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结合区域协调、新型城镇化、城乡统筹等发展要求, 对市域空间结构、等级规模、职能结构等进行了优化, 以期促进宿迁市的快速平稳发展。

关键词:城镇体系规划,优化,空间结构

参考文献

[1]崔功豪, 魏清泉, 刘科伟.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宿迁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0—2030) 纲要[Z].2011.

快速城镇化 篇6

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很多难以回避的矛盾和问题。比如随着城镇人口的快速增长, 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依旧存在, 与此同时还要面对城市内部新出现的新的二元结构所带来的矛盾和挑战。城市建成区的面积在成倍地增长, 但是地方政府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也在不断加深。另外像雾霾、大城市拥堵等现代城市病给中国城市管理者带来了困扰, 所以中国的城镇化必须要转型发展、创新发展, 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提出要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 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 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 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水平, 明确了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根据这一规划, 国务院有关部门开展了新型城镇化的综合试点, 陆续推出了一系列配套的改革政策, 努力为新型城镇化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与此同时, 我国城镇化领域的国际合作也在不断加强, 中国政府在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共同宣言下推进欧洲高技术与中国城镇化的结合。

长期以来, 全国人大始终高度关注城镇化的发展进程。2013年,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织了城镇化战略的专题调研, 提出新型城镇化必须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 必须顺应现代城市发展的新理念、新趋势, 推进创新城市、绿色城市、人文城市、智慧城市的建设。去年, 人大财经委结合对“十二五”规划的中期评估, 强调中国的城镇化必须以实现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城乡要素的流动和交换市场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为目标, 建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和机制, 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今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依法治国的精神审议批准了国务院在33个县对于部分现行法律进行调整和暂停的议案, 探索农村承包地流转、宅基地有偿退出制度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方面试点, 用法律手段为城镇化改革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去年以来, 中国领导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趋势做出了科学地判断, 提出了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要求。中国的经济正在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从规模速度型的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从投资驱动、要素驱动、出口拉动转向市场驱动、创新驱动和消费拉动。我想城镇化更多地要靠市场的力量、创新的力量。城镇化要坚持可持续性, 坚持实事求是, 不能急功近利, 不能急于求成。

快速城镇化 篇7

(一) 我国小城镇的快速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小城镇也获得了快速发展。毋庸置疑, 我国现在已经处于并仍将处于快速城镇化状态。近年来, 小城镇的快速发展突出表现在小城镇的数量增加 (部分小城镇升级为小城市) 和规模增长。可以预计,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 部分小城镇还将会演变为中等城镇, 小城镇正处于其发展过程中承上启下、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 也是相关矛盾集中爆发的时期。

(二) 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小城镇空间拓展问题

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 小城镇首先获得了量的增长, 主要表现为城镇空间的拓展和蔓延。由于种种原因, 这种量的增长尚未转化为质的变化, 并呈现出许多问题, 主要表现为“侵蚀、阻滞、松散、僵化”等现象。

1. 侵蚀

即生态敏感性空间屡遭侵蚀, 区域生态安全难以为继。一方面, 小城镇自身经济基础薄弱, 赖以发展的资本较少, 其发展模式多为资源依托型, 例如开采矿产资源发展工业、开发自然资源发展旅游业等, 这导致了地区产业发展对资源严重依赖。另一方面, 由于小城镇社会生产协作条件、城镇经营水平、管理理念的局限, 对资源的利用率不高, 造成资源浪费, 甚至还造成了生态环境破坏。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原本与乡村融合的小城镇逐渐同周边乡村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2. 阻滞

在小城镇发展的早期阶段, 社会经济发展处于初步阶段, 部分地方政府为了搞活地方建设, 鼓励多方力量参与, 其中, 城郊结合部以农民自建房为主的建设活动表现十分活跃。然而, 由于缺乏统一规划、配套政策以及管理不善, 形成一些不合理的建设, 正是这些遗留问题妨碍了城镇空间的有序组织, 造成了城镇空间拓展受阻。

3. 松散

小城镇多由县城或乡镇发展而来, 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之前, 城镇土地资源充裕而资金紧缺, 城镇开发操作倾向于以土地换投资, 在城镇建设过程中, 重投资开发、轻规划管理, 这些都导致了城镇建设的非集约化。另外, 城中村自建房等体现出建设密度高但层数少, 属于高密度、低强度开发状态, 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土地开发强度低, 城镇建设用地不节约, 城镇空间松散、无序。

4. 僵化

快速发展状态下的小城镇面对更多的不确定因素, 城镇建设用地的选择对城镇空间结构的冲击较大, 反映在规划编制体系上就是城镇总体规划调整诉求较多。城镇空间结构适应性差, 空间拓展模式僵化。

二、小城镇与快速城镇化

小城镇的发展有自己的独特性, 快速城镇化有自己的特殊要求, 二者的有机结合产生了当前空间拓展的基本特征。

(一) 小城镇发展的典型模式

城镇的发展和历史演变一直受着“山水格局、区位交通、资源条件”的影响, 大城镇发育和发展的内在逻辑是:便捷的区位交通、大山大水的资源养育。现有的小城镇, 往往是在资源和条件限制的情况下或错失了种种机遇发展演变而来的。在现有城镇体系发展框架下, 大中城镇往往已经占有了有利的资源和战略地位, 小城镇资源有限, 小城镇的发展必须依托现有的区域城镇体系框架。而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 不同于大中城镇, 由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 小城镇内生动力不足, 社会经济发展依赖性强, 城镇发展主要靠“外部拉动”和“资源依托”获取城镇增长。

1. 外部拉动型

小城镇作为周边大中城镇的经济腹地, 受其辐射, 为区域中心城镇提供产业配套, 并借此构建自己的产业网络, 形成自身的经济体系。应该说这是多数小城镇的发展模式, 其差别在于随着接受辐射能量的不同, 小城镇的外部拉动效应有高低、快慢之分, 部分增长较快的小城镇最终由量变形成质变, 甚至在短时间内上升为中等城镇, 但其共同特征就是吸收外部能量获取发展机会。由于受制于外部经济发展, 这种小城镇更容易受中心城镇波动影响, 并最终反映在城镇发展过程中的波动变化。

2. 资源依托型

在区域社会经济体系中, 小城镇处在区域产业体系的底层, 在缺乏高效的产业发展途径引导下, 在外部经济产业大发展的刺激下, 小城镇对经济发展呈现出一种如饥似渴的态势。在此形势下, 各种矿产资源、自然资源都成为小城镇追求经济发展的资本和利用目标。但是, 鉴于小城镇经营城镇的能力有限, 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甚至有破坏生态环境的不良趋势。

以上是理论模型和典型类型, 实际当中有部分小城镇两种类型同时存在, 并呈现出混合型的特征。

(二) 小城镇发展的基本特征

小城镇的发展有自己的路径, 在现阶段其呈现出的发展图景和总体特征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小”而且“粗”

由于小城镇规模小, 以社会单位为单元组成的城镇网络相对简单、薄弱, 其社会经济的协作条件相对较差, 难以形成集聚效应, 城镇运行效率较低。同时, 由于社会经济基础薄弱、生产技术落后, 产业等级结构较低, 发展模式粗放, 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表现为量的扩张和蔓延。

2.“快”而且“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长期以来由于体制束缚造成的发展势能得以释放, 在地区性中心城镇的带动下, 小城镇的社会经济和城镇建设也获得了飞速发展。同时由于基础薄弱, 发展模式的外部牵引性, 小城镇的城镇空间拓展也易受外界影响, 并体现出多变的特征。

3.“融”而且“侵”

小城镇的建设强度不高, 城镇规模有限, 城镇空间在总体上与乡村融合性较好, 这是小城镇空间拓展的一大特色。但是, 在小城镇发展的初期, 外部牵引往往能够使其积累一定的开发动能, 同时, 由于小城镇发展模式的单一及其发展的非内生性, 这种开发能力往往促使其迈向资源依托型发展道路, 从而对周边资源进行侵占甚至掠夺 (尤其是近郊区的自然山水资源) , 并最终导致其空间布局体现出对自然山水的侵蚀性。小城镇这种脆弱、轻巧、灵活多变的特质是自身属性在特定历史阶段和发展状态下的表现。

(三) 小城镇的战略意义

1. 城乡统筹的有效中介

我国特殊的国情形成了城乡对立的二元化发展态势,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乡村地区虽然有所发展, 但是城镇发展更快, 城乡差距有逐步拉大的趋势, 城乡不平衡加剧, 这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在我国的人居体系中, 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 城乡空间模式也发生着本质演变。大中城镇依托于现代技术规模化发展,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是以人工建设为基质、以自然为斑块的地域景观格局, 城与乡是相对对立的人居模式;小城镇依托于融合式发展,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是以自然为基质、以人工建设为斑块的地域景观格局, 城与乡是相对融合的人居模式, 是乡村包围城镇的空间关系 (见图1) 。区域城乡统筹的关键是对产业、人口、基础设施、区域资源环境的整体控制和安排, 在此过程中, 小城镇更加有利于接纳乡村人口, 在产业上与乡村具有更直接的产业协作联系,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更容易延伸到乡村。因此, 小城镇是我国城乡统筹的有效中介。

2. 生态维护的关键据点

生态环境是区域发展的基础载体, 现代城镇发展依赖于区域生态, 但是, 工业城镇开创了以牺牲资源环境来换取城镇和人类发展的非生态化模式, 城镇的反生态性越来越突出。随着环境危机的凸显, 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作为人类栖息和生活的区域, 城镇一方面要维持自身的发展, 另一方面要促进生态的完善。在城镇等级体系中, 小城镇处于城镇等级体系的底端, 与区域自然有着相对和谐的共存关系, 也是人类活动伸向大自然的“神经末梢”, 一方面它对生态环境更敏感, 另一方面也处在修复自然环境的最前沿。小城镇的空间分布量大、面广, 在空间布局上基本是呈点状镶嵌在自然本体当中, 与自然环境接触充分, 不仅可以有效监视地区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 还可以通过修复性建设, 在大中城镇与自然生态对立发展的同时与自然和谐相处, 维护地区生态环境, 从而构筑能够支撑整个人居体系的生态系统。

(四) 快速城镇化对小城镇的要求

快速城镇化是一个发展状态, 也是一个历史阶段。“城镇本质上是最复杂、最宏大的人工与自然的复合物, 是一种复杂的自适应系统 (CAS) , ……到了快速城镇化和镇场化并存的时期, 城镇发展的多变性, 自适应性开始真正得到体现。”正是这种特性同小城镇固有属性的结合造成了小城镇发展的一系列困境, 并对其空间拓展提出了挑战和要求:适应性和持续性。它是现阶段小城镇发展面临的最重要考验和突出问题, 也是其空间拓展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1. 适应性——发展状态

众所周知, 小城镇基础薄弱, 包袱小, 发展态势灵活多变, 这是小城镇社会经济层面的发展优势。但是这种优势在转化为城镇建设活动的过程中势必会造成对现有城镇空间框架的冲击, 这是快速城镇化时期的典型特征。因此, 快速城镇化使得小城镇的空间面临严峻的被侵占和破坏的危机。

2. 持续性——历史阶段

快速城镇化作为一个历史阶段, 小城镇战略性资源遭遇了过度侵蚀。城镇化从起步到稳定状态的过程是从粗放到集约、外延到内涵、低级到高级的一个过程。快速城镇化时期是城镇化的中期阶段, 当前小城镇仍然是以物质建设为主的发展阶段, 是显性城镇化的过程, 主要表现为量的增长, 属于景观城镇化。其发展模式主要是粗放的, 在当前政治价值和绩效考评的驱使下, 各届政府为了发展地方经济, 经常造成资源过度开采和环境破坏。小城镇的这种“自绝后路”的发展模式, 不仅使自身的持续发展受到挑战, 也侵害了大区域的生态建设和总体发展。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 从小城镇自身长远发展来看, 持续性是现阶段最重要的考验, 也是其空间拓展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三、基本规划对策

(一) 紧凑连续的空间形态

历史地看, 城镇发展导向经常在集中与分散之间摇摆, 针对我国大城镇的一些突出问题, 分散主义一度占了上风, 生态城镇、组团模式一时间喧嚣尘上, 而一些小城镇也争相效仿, 甚至一些几万人的小城镇不顾实际情况, 往往为了追求平面的关系而去构造所谓的组团模式, 在实施过程中才发现困难重重, 可操作性较差 (见图2) 。事实上, 小城镇本身规模较小, 所谓的城市病并不突出, 现阶段小城镇发展是由于极化效应和规模效应不足而导致的效率低下。一个有利的契机是, 当前能源危机、金融危机、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下, 城镇发展又倾向于集中紧凑的发展态势。目前, 国家已经制定了相关考核办法来促进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和紧凑发展。对于小城镇而言, 集中紧凑正是现阶段其空间拓展的根本原则 (见图3) 。

(二) 灵活开放的结构框架

城镇空间结构框架对空间拓展具有支撑性作用, 它对整个城镇的影响是持续性的、长远的。良好的空间结构不但能够为空间拓展提供稳定的框架和肌理, 而且还能够适应城镇未来发展中的不确定性, 对于小城镇而言, 自身基础的薄弱和未来变数较大都使其更加需要这种适应性, 其主要体现是结构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开放的城镇结构具有可生长性和可调整性。从深圳的经验来看, 由于构建了多中心组团结构、带形延伸、全境拓展的城镇空间结构, 从而较好地适应了其高速发展的态势。在当前阶段, 小城镇空间结构选择往往受当时的发展形势的影响, 甚至重大项目的冲击, 而一个灵活开放的城镇空间结构可以在实施层面进行适当延展和自我修正。从这个角度出发, 在空间结构选择的过程中, 应该优先选择并行而非串联, 在拓展方向上应预留选择余地。这就进一步要求对道路交通骨架、公共开放空间系统、公共服务体系等空间结构的重大支撑体系进行合理安排, 并进行系统之间的高度整合, 从而建立具有适应性的空间结构。

(三) 基于终极规模的增长路径预判和控制

城镇空间拓展源自于规模增长, 而规模增长受多方面影响, 小城镇规模基数小, 变数大, 未来人口规模变化情况难以准确预测。况且, 城镇规划所确定的规模是基于年限的预测控制, 其困难主要在对发展速度的判断上。在操作层面, 尤其是城镇规划同各届政府任期结合后, 城镇规模经常成为各届政府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用地指标和地方政策的工具, 这时, 规模又成了可以随意吹的“气球”, 显然这又增加了规模的不可预知性。以城镇总体规划为例, 一般规划远期期限为20年, 但实际规模可能会突破, 亦或不足。某一时期的城镇规模往往反映了一定阶段的增长路径, 比如增长态势上的前快后慢、抑或前慢后快 (见图4) 。对此, 从规划编制的思路上, 小城镇的空间拓展应该逐渐摆脱规模的桎梏, 转而寻求对空间拓展路径的判断和控制:依据区域发展趋势和发展定位, 分析未来发展机遇和挑战, 预测各种发展路径的可能性, 并制定在不同发展路径下城镇建设和空间拓展的应对策略。

(四) 策略性的空间控制和预留

不同区位条件和资源状况造就了城镇空间的非均质性, 其中有些空间由于处在战略性的节点位置, 有些由于具有强烈的生态敏感性, 对于整个城镇而言, 他们所发挥的作用是关键性的、全局性的、长远性的, 这些空间都是战略性的空间。由于发展时序的关系, 一些战略性城镇空间的作用在近期并不一定表现出来, 甚至还成为近期发展的制约要素, 例如远期规划中的城镇机场、港口等。在当前的政绩考核体系下, 当地政府为追求各自任期内的政绩最大化, 往往采取“杀鸡取卵”的办法, 不惜牺牲长远利益来换取眼前的利益, 客观上不仅造成寅吃卯粮的现象, 还为未来的发展留下了巨大障碍。显然这是一种短视的、不负责任的做法, 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小城镇的发展原本就存在依赖性强、脆弱的特点, 其战略性资源相对缺乏, 任何影响未来发展的战略性空间都弥足珍贵。这就需要我们从多个层面来控制小城镇的战略性空间。一方面, 要在小城镇终极规模的基础上寻找其战略性空间, 通过公共政策和城镇管理提前介入区域空间控制, 确保区域的节点性空间、战略性空间不被侵占;另一方面, 要加强对生态基础设施 (对城镇发展具有生态支撑作用的生态性水系、绿地等) 、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和镇政基础设施等公益性用地的控制。

此外, 鉴于城镇发展的不可预见性, 在城镇空间拓展过程中适当保留一些非确定性用地, 以满足未来建设需要, 这也将会增强城镇发展的主动性和适应性。

四、结语

小城镇在我国城镇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其城镇空间拓展有自己的特殊性。快速城镇化时期是小城镇的战略成长期, 在这个时期建立小城镇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 把握其空间拓展的内部规律, 促进其空间形态的紧凑性、空间结构的开放性, 并进行空间拓展多路径控制、战略性空间预留等, 这将使小城镇更好地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 并保持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观众.“非确定性”城镇规划方法初探——以温州镇灵昆岛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规划师.2007/1

[2].文超祥马武定.我国城镇总体规划的法理学思考.规划师.2007/2

[3].仇保兴.复杂科学与城镇规划变革.城镇规划.2009/4

[4].王培茗胡礼梅.高速城镇化背景下山地城镇空间拓展问题的分析——以云南临沧为例.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8/7

[5].毛蒋兴等.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开放式交通系统对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影响.资源科学.2008/12

快速城镇化 篇8

关键词:快速城镇化,典型国家,多维度,比较研究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镇化发展在不断探索之中保持着快速强劲之势, 城镇化率2014 年达到54.7%, 近十年年均增长约1.3 个百分点。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进程, 通过国际比较研究可获得一定的指导性经验。但选哪些国家比较、如何比较[1,2], 是比较研究中的核心环节。针对我国快速城镇化的阶段特点, 对研究对象快速城镇化历程进行研究, 通过降维的方式展开多维度比较, 把握快速城镇化过程的整体与各个层面的相关联系, 对我国快速城镇化的深化转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 研究对象的选取及意义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指出我国城镇化发展与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差距问题, 从比较目标的长期性上选择, 以发达国家的经验作为对象更具意义。本文选择英国、美国、日本作为快速城镇化发展阶段的研究对象, 一方面,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在世界经济贸易循环中占重要位置, 英、美、日在其快速城镇化的推动进程中, 在世界的经济地位与中国有相似性;另一方面, 从类型、地域性、时间上分析, 英、美、日代表了城镇化进程的不同模式, 具有典型性。

2. 典型国家快速城镇化阶段总体特征

2.1 快速城镇化阶段划分

英国城镇化的快速过程受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并作用于整个19 世纪;美国的城镇化历程在一些学者的研究中依据阶段特征有不同的区分[3,4], 从19 世纪下半叶至20 世纪中叶, 美国一直处在工业化与技术革命中, 其城镇化快速进程也从1870 年的25.7% 提高到1960 年69.9%[5,6];日本在二战后百废待兴, 经济恢复计划对城镇化推进显著, 其快速城镇化开端以战后重建为起始 (1947 年37.5%) , 以1970 年72% 结束[5,6]。

2.2 快速城镇化的总体特征比较

英国快速城镇化的显著特征是原生性和掠夺性。作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地, 英国的工业化发展推动了城镇化快速进程, 海外的扩张掠夺使其占有世界市场满足了工业产品的倾销。城镇化中的资金、劳动力流通全凭市场机制, 新兴的工业城市对农业转移人口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使其快速城镇化发展程度上远超世界水平 (1850 年英国城镇化54%, 世界平均城镇化16%[7], 法国25%, 俄国7%, 美国13%[8]) 。

美国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体现出的是自由性。由于地广人稀、资源丰富, 工业化进程以市场为导向, 城镇发展沿交通线蔓延, 形成一种自由低密度布局。美国本土未受战争影响, 其科技领域始终处在世界前端, 带动了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 同时吸收大量海外移民, 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

日本战后的快速城镇化特征表现出强烈的引导性, 在美国的扶植下, 日本战后的经济与工业恢复迅猛, 政府的吸收性战略加强了自身工业化的科技含量。这种依赖上层意识形态的推动力量引导日本城镇化向超级大城市集聚, 同时通过政府调控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避免土地浪费。

3. 多维比较研究

3.1 产业发展比较

三个国家在技术条件上不处于同一个时代, 依托于不同的工业革命成果, 后者对前者有技术继承。三者的快速城镇化阶段中, 英国采取的是工业为主导, 以商业为辅助的形式, 其中工业主要集中在轻工业类型上。美国在期间完成了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 从工业规模化转化成高科技产业、金融业、服务业上。同时美国本土投资建立众多科研中心, 使其拥有绝对领先的科技资源。日本在战后恢复和推动工业发展时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 加强自身的科技人培养和科技投入, 科技的提升加强了其对外贸易中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由工业产出转向了科技产出, 其仅在1950—1973 年引进技术21852 项[9], 经济总量短时间达到世界第二位。

3.2 人口类型比较

快速城镇化期间英国刚从农业社会进入机械化大生产, 主要应用在以纺织业为代表的轻工业类型上, 这类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工人, 不要求有熟练技能, 农村释放出的青壮年劳动力满足了其发展的需求, 但这种城镇化的结果是产业工人成为被剥削者面临恶劣的生活环境和生存压力[7]。美国政府通过移民法案解决劳动力缺口, 以个人发展所需的优厚条件和大量就业职位吸引来自欧洲、亚洲等地区的年轻劳动力和熟练技术人员移民流入。二战以后, 美国由于产业结构升级开始选择性移民, 引进世界其他国家的科研人才和高素质群体。日本加大对科研和教育的投入, 建立了科研单位和科技部门, 培养自己的科技人才。日本在战后的1949年普及了9年义务教育, 1965年初中毕业升高中的比例为69.9%, 1970年高中毕业进入大学深造的比例为23.6%[9]。

3.3 形态布局比较

快速城镇化的英国产生诸多新兴城市, 在发达的运河、公路、铁路编制出的交通网络中形成区域资源优化配置, 城市间加强分工与合作并辐射带动了边缘地带的小城镇建设, 形成大、中、小城镇各具职能的城镇布局体系。美国由早期的城市带逐渐发展为城市连绵区, 一些城市发展成大都市区及超级大都市区, 在一个区域内, 大小城市形成的城镇关系较为和谐, 但由于其政策的放任、富足的土地资源、发达的汽车行业和公路系统, 城镇范围逐步蔓延, 形成了低密度扩散的城镇化形态。由于自身条件限制, 日本在战前和战后都采取的城市高度集中的模式, 在后期出现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区。

3.4 资源环境比较

三者的城镇化快速历程都出对资源能源有强烈的需求和占有, 所不同的是:英国在期间的环境污染严重, 空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及生活环境恶化;美国虽资源能源丰富, 但其快速城镇化的过程建立在能源资源高度消耗的基础上;日本采取集中式发展, 期间出现一些工业污染问题, 例如1956 年熊本县水俣病这样的“公害现象”[10]。

3.5 比较结果评价

比较研究中可以三者的过程属性和技术层面对不同维度评价 (表1) 。在产业发展上, 英国具有自生性, 其工业的推进是在资产阶级逐利的目的下完成的, 美国工业化完成了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 日本通过技术获取也获得了高速发展。在人口维度上, 英国依赖农村剩余劳动力, 美国吸收大量技术移民, 日本通过教育培养人才。在形态上, 三者呈现了不同的城镇化布局模式。虽然三者在后期均出现了郊区化现象, 但美国的低密度扩散发展是相对失调的。环境维度上, 三者的过程中都出现环境污染、能源浪费的情况, 美、日在能源的使用类型和效率上优于英国。

4. 结语

新型城镇化从空间布局、产业协同、城镇建设、城乡统筹、机制完善等方面提出了深化转型方向和目标, 强调内涵式发展, 突出城镇化质的提升。通过英、美、日的快速城镇化多维比较, 结合新型城镇化规划要求, 可以获得以下启示:

一、 新型城镇化提出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创新能力的要求。我国快速城镇化所处的技术时代已和发达国家所经历的时代背景大不相同, 在互联网技术推动的新经济模式和产业结构转型下, 城镇化的引导与发展应符合时代的要求。事实上, 一些自下而上的集聚类型已经出现, 如“淘宝村”的出现、城乡物流通道及从业人员等, 这些自下而上的城镇化过程需要相应的上层引导。同时, 我国工业化程度还不够高, 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结合自身的优势确立在世界工业链条中的重要地位, 技术引进和创新研发双线发展, 构建良好的产业格局, 为城镇化发展扩容。

二、新型城镇化对转移人口的社会服务、保障及再教育等方面做出要求, 为转移人口市民化扫清机制障碍。比较研究中不管是获取性的美国还是自生性的日本, 人才梯队体系的培养与建设是发展的根本动力。面对我国转移人口基数大的现实, 应强调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同时深化普通中高等教育中的教学改革和教育公平性问题, 引导人口城镇化的有序性、高质性。

三、城镇化布局属于发展的外化体现, 我国在强调城市群的发展潜力和城乡统筹时, 应注意土地使用的效率和城镇体系的平衡问题。做好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规划, 加强发展薄弱地区的要素投入和政策鼓励, 改善我国城镇化布局东强细弱、大城市集中的现状, 引导良好的城镇层级体系。

四、面对当今大环境, 我国城镇化发展已不能走资源能源导向的路线, 建设新能源新技术研发利用上找到发展落实点成为首要任务, 使之成为可能的增长极。资源能源的合理利用层面, 应确定出严格的预警线, 通过科技注入提高使用效率。同时, 我国的生态产业应与原有产业体系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打造多元的生态产业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李浩.“24国集团”与“三个梯队”——关于中国城镇化国际比较研究的思考[J].城市规划, 2013, 01:17-23+44.

[2].李璐颖.城市化率50%的拐点迷局——典型国家快速城市化阶段发展特征的比较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 2013, 03:43-49.

[3].王春.美国初步城市化研究 (1790-1870年) [D].华中师范大学, 2005

[4].宋金平.美国的城市化历程及对我国的启示[J].城市问题, 2006 (1) :88-93

[5].胡光明, 城市史研究[M], 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

[6].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世界经济研究室.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统计集[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62

[7].保罗.诺克斯.城市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8].米歇尔.博德.资本主义史:1500—1980[M].北京:东方出版社, 1986

[9].国家建设部编写组.国外城市化发展概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快速城镇化 篇9

一、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公共安全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城镇化过程中,人口、土地、资金进行再分配、再平衡,社会制度、社会关系、社会秩序进行再分化、再调整,本身就意味着风险和动荡,加上我国城镇化在时间上高度压缩,在动力上过分依赖行政主导,资源要素错配、社会矛盾冲突更为严重。

1. 人口流动性上升弱化了社区自治功能

以良好邻里关系为纽带构建的熟人社区是我国传统社会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深入,社区人口的频繁流动和居住形态的快速变化,对原有稳定的社区结构造成巨大冲击,社区居民在价值观念、文化理念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日益明显,沟通交流趋于减少,传统开放式熟人社区逐渐向封闭式的陌生人社区转变,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随之降低,容易诱发各种矛盾冲突以及犯罪、吸毒、赌博等社会问题,社区公共安全面临严峻挑战[2]。

2. 城市内部二元分割激化社会矛盾

二元结构不仅存在于城乡之间,在城市内部也同样存在。突出的表现为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目前,受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影响,约有2.34亿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1],未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加上贫富差距拉大,这部分群体社会心理极易失衡。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权利意识不断崛起,社会期望不断提高,但受制于自身文化技能,很难真正融入城市主流社会,相对剥夺感和社会不满情绪增加。安徽团省委的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中,有36.5%的人感到得不到尊重,37.2%的人出现过痛苦失望,9.7%的人产生过愤怒报复心理。

3.“城市病”问题突出加大了城市公共安全风险

由于人口过度涌入,内部空间规划不合理,产业布局失衡等多方面原因,目前,我国大城市普遍出现以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资源短缺为代表的城市病,不仅直接危害人民身体健康,还对公众心理和社会心态造成不利影响。我国655个城市,约有2/3的城市交通在高峰时段出现拥堵[3],每年因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者超过20万人。2007—2015年,超过360个城市遭遇内涝,城中村和城乡接合部等外来人口集聚区人居环境较差、社会秩序混乱。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市病”还有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扩展的趋势。

4. 体制机制不健全诱发矛盾冲突

由于过分依赖行政推动,加上要素产权制度不健全,缺乏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和协调机制,近年来,在土地征用、城区扩建、旧城改造过程中的冲突事件呈上升趋势[4]。中国社科院法学院研究所报告显示,百人以上群体性事件中,由拆迁征地引发的占到一成左右。各类“钉子户”时常见诸报端,对社会心理和氛围造成消极影响。同时,拆迁过程中的产权争夺和拆迁后的一夜暴富等也是诱发矛盾冲突的重要因素。

二、城市公共安全管理转型的思路和对策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人员结构日益复杂,利益主体更趋多元,矛盾点和风险点增多,需加快推进城市公共安全管理转型,构建多方联动、重点突出、全面协调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

1.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首先,要转变政府治理理念。目前我国内地公安机关的110报警服务台每月接到的报警电话中,属于社会服务性质的已达80%以上[5]。政府的资源是有限的,大包大揽既不现实也无必要,要树立“有限政府”和“有效政府”的理念,将政府供给的公共安全服务,尤其是社会治安服务从大量低效的非警务活动中解放出来,聚焦在对违法犯罪活动的有效打击上。其次,要改进评价考核方法,建立从效果、效率、效益三个维度、政府部门、社会公众、第三方机构三方主体共同参与的公共安全服务成效评价机制,提升政府资源利用效率。再次,要高度社区综合治理。社区是公共安全管理的基本单元。要通过进一步完善社区安全体系,培育和发展社会团体,开展社区文化建设,加强安全教育和监管,建立社区居民间有效的信任制度,增强社区的凝聚力,逐步重现守望相助的熟人社会文化传统[6]。

2. 进一步加强市场供给

长期以来,出于规模经济和特殊的行业性质和服务内容的考虑,我国在公共安全领域实行了比较严格的市场管制,这在当时的特殊条件下,是必要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管制成本已逐渐大于管制收益。因此,应逐步放开社会资本进入公共安全领域的准入限制。除法律法规和禁毒外,其他产品都可以尝试市场和非政府组织提供。比如,英国就曾以15亿英镑的价格外包警务,包含社区巡逻、犯罪侦查等。同时,公共安全服务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逐步放开管制的同时,应对市场的准入门槛、质量标准、服务价格等予以明确规定,在让人民享有高质量的公共安全服务的同时,尽可能突出公共安全服务的公平属性。

3. 培育壮大社会供给

政府的力量有限,市场供给以盈利为必要条件,在公共安全领域还有大量的“真空”地带,只有通过调动社会资本的力量,有效使用社会资源,才有可能真正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需求。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夯实公共安全服务社会供给的法律基础,给予社会组织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要完善社会供给的资助激励机制,在培训、资金、人才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通过建立常态化的公共安全培训制度,成立专门基金会为自愿供给行动购买意外保险等,增强社会供给的能力。

当然,政府、市场、社会三方供给的边界不是绝对的,其中,必然有交叉、有渗透,有学者就提出过城市公共安全服务合作网络[7],这与我们的想法是一致的,但多元主体之间合作和协调的具体机制、利益如何平衡、权责如何界定,都还需要在具体的实践中去总结、完善。

摘要:快速城镇化是我国迈入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但其中也蕴含着社会矛盾凸显、社会冲突加剧等重大公共安全风险。需要加快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方式转变,综合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三方力量,兼顾效率和公平,构建多方联动、重点突出、全面协调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

关键词:快速城镇化,公共安全管理,转型

参考文献

[1]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Z].2014.

[2]刘智霞.社区公共安全的建设[J].城市与减灾,2007,(4).

[3]向春玲.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病”及其治理[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

[4]刘建平,杨磊.中国快速城镇化的风险与城市治理转型[J].中国行政管理,2014,(4).

[5]袁春瑛.社会治安服务有效供给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

[6]高瑞,李存祥.浅析构建熟人社区建设在社区管理模式的运用[J].赤子,2015,(15).

【快速城镇化】推荐阅读:

快速处理07-16

快速评价10-17

快速支护10-20

快速出图05-12

快速作文05-21

快速设计05-26

快速跟踪06-08

快速溯源06-20

同步快速06-26

快速调节07-03

上一篇:PSCAD软件下一篇:社会交往与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