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交往与人的发展

2024-08-15

社会交往与人的发展(共7篇)

社会交往与人的发展 篇1

近年来, 和谐社会及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重要目标。二者之间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与基础, 社会和谐反过来又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 要想实现社会和谐及人的全面发展, 必须要对二者的内涵及其之间关系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社会和谐的内涵

进入新世纪以后,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这些问题对于我国的持续发展潜力产生巨大的负面冲击。在此背景下, 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将社会和谐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加以推进。在马克思对社会和谐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将社会和谐的内涵界定为三个方面, 即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第一, 人与社会的和谐。按照马克思的阐述,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 并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 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人, 而社会是由众多个体的人所组成的。社会和谐要求必须要处理好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这样才能确保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的进步。

第二, 人与自然的和谐。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 传统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是人在欲望的驱使下, 单方面地向自然环境进行资源的索取, 而实践证明, 这种模式具有不可持续性。社会和谐要求人与自然之间构建一个和谐发展的关系, 即人不仅仅是向自然的索取, 同时也要进行反馈, 这样才能实现二者之间的和谐相处。

第三,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经济转型以及社会转轨的时期, 我国各种社会矛盾进入了一个高发阶段, 这危及了我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不信任已经成为常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就是要求建立一个相互信任、相互关心的机制, 这样才能够打造一个和谐社会。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 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就是人的个性自由发展, 人具有差异性的特点, 没有个性层面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每一个人都有追求自己个性独立、自由发展的权利。其次就是人的需要应得到充分满足,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每一个人都有从低级到高级的五个层次的需求, 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人的需要被充分满足是指在不损害其他人、社会以及自然的前提下来确保个人需要的被满足。再次就是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每一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 按照马克思的阐述, 在一个理想的社会, 每一个人的能力都不受权力、阶层、民族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而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机会将自身的能力进行充分发挥。最后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 在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背景下, 任何一个人脱离其他人都没有办法生存, 同时团队工作模式的盛行意味着单个人已经很难独自去完成一项工作任务。

三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

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关系密切, 相辅相成, 二者任何一方的不足都会影响到另外一方, 体现如下:

首先, 从价值目的层面来看, 二者具有一致性。人的全面发展是从个体的视角出发来阐述价值目标, 社会和谐是从社会的视角出发来阐述价值目标。按照马克思的观念, 人只有在全面发展的社会中的才能够实现全面发展, 人是否能够得到全面发展是一个社会的发展是否达到最高阶段的一个评判标准。从社会和谐的角度来看, 社会的和谐就是指人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和谐相处, 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中的不同反映面。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最终实现的是人的全面发展,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 二者之间的价值目标具有一致性。

其次, 从内涵层面来看, 二者具有契合性。从内涵层面来看, 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太多的契合点, 这些契合点从理论层面来看, 都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范畴, 二者之间具有同源性的特征。人的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阶段性, 人的发展总是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这其中都具有阶段性的特征, 无论是社会发展也好, 还是人的发展也好, 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是需要在不断的发展中实现飞跃。从内容来看, 和谐社会的发展内容, 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因此, 二者之间内涵层面的一致性要求二者的发展应综合考虑。

最后, 从相互作用来看, 二者相辅相成, 互为影响。一方面是社会和谐的条件与基础就是人的全面发展, 一个社会只有全体人员在素质、能力等方面都有了一个全面发展以后, 才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反之, 没有个人的全面的发展, 就不能够推动整个社会的快速前进。人的全面发展对于社会和谐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反之则会阻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社会和谐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如果一个社会动荡不安, 充满了不和谐的因素, 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成为了无源之水, 毕竟每一个人在既定的社会环境中, 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不利社会因素的冲击, 而社会和谐将会给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鉴于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 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应辨证地加以看待, 这样才能促进社会和谐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 从而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慧.和谐社会语境下如何看待人的全面发展[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 (4)

[2]胡蓉.和谐社会语境下的人的全面发展[J].宁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4)

[3]任巧.浅谈社会发展与人生价值的实现[J].山东电大学报, 2008 (2)

[4]宋长春.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J].江苏高教, 2006 (1)

[5]杨蕾.和谐社会的价值之维——人的幸福和全面发展[J].大连大学学报, 2006 (3)

社会交往与人的发展 篇2

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和本质内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先要求大力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一个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内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目标.而人的全面发展是目标和道路、结果和过程、目的和手段的统一,是通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具体体现出来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互为前提、交互作用,共同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作 者:张友谊 Zhang Youyi  作者单位:山东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山东,济南,250000 刊 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TICS(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3 5(1) 分类号:B089.3 关键词: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   人的全面发展  

教学互动与人的社会化训练 篇3

[关键词]学校教育;教学互动;社会化;教学情境

学校教育的终极任务是把儿童逐渐“摆渡”到社会中。中小学校不是游离于社会的世外桃源,而恰恰是学生进入社会的开始。很多时候,人们会对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产生错觉,把学习、课堂看成“不食人间烟火”的另类生活,潜意识中将其 “去社会化”了,重新设定了一套“学校化”“学科化”的规则。

一、 课堂教学环境的社会性

与学校教育的社会化

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学校教育的问题,是因为课程结构出了问题;设计出好的可供选择的课程,就会使学校、学习变得更好。事实并非如此。学校教育如果不去追寻课程实施、课堂教学的社会性本质,不重视如何创设具有社会性的课堂教学环境,将难以完成人的社会化。

深刻的学校变革和全面的课程设置,并不意味着教学就好了,教育质量就高了。对理念和课程战略的神化,以及对处理课堂教学结构性问题的简单化,会使学校管理“本末倒置”。

要求学校教育指向社会化的培养,关键仍然在于课堂。课堂环境应是社会的缩影,有关社会性的本质元素在课堂环境中都可以得到体现,再加上课堂外的校园生活,辅之以适当地向社会开放,让学生走入社会参加一些特别的课程,就形成了培养一个人适应未来社会的学校教育的整体格局。

课堂教学是一种社会活动体系,作为活动主体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要进行相互交往和相互作用[1]。可见社会性活动的本质也是课堂的基本特征,师生交互活动虽然发生在课堂上,但其背景是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是教学共同体成员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从学习的观点看,将环境作为学习中的要素是必要的。所有的学习都是情境性的,即学习情境不仅仅影响学习,而且也是学习的一部分[2]。课堂环境涉及的情境设置、活动安排以及社会交互是课堂教学的社会性标记,学习共同体在课堂中开展涉及“准自然、准社会、背景创设、交互、自我”的学习活动,需要以社会化的环境来衬托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以操作、讨论与倾听、观察与实验、纠正错误与反思以及探究活动等作为主要学习方式,学生通过亲历亲为、内在与外修的体验及其从中生成的经验,获得知识和操作、交往、观察、探究、反思的行为规律,从而使整个学习过程具有“现实可感性、亲身体验性、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性”等。

二、课堂教学深层的社会化意蕴

从学习互动维度来讨论课堂教学,可以找到关于课堂教学基本框架的规则。在心理的维度上,个体是框架,行动通过个体与环境的遭遇而发生;在互动维度上,环境才是框架,行动是个体与该环境相联系的事务[3]。学习的互动包含活动、对话和合作,互动对于师生所处课堂教学环境中的联系和交流非常重要,能够逐渐地发展学生恰当地卷入和参与社会互动的能力,提升在相应的社会情境中学生个体与共同体整合的习惯,为学生社会性的发展作出贡献。

如果学科教师把主要心思放在帮助学生接纳知识等“学科性”事务上,那么学生的认知动力就不是自发的,而是在教师的鼓动之中、父母的压力之下以及社会的责任赋予之上外加的,学生难以体会到自己发现知识的快乐和满足感。虽然,课堂教学中也有学生个体表现的基本框架,但这个框架是教师设定而不是学生建构的,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相遇而发生的即时情境、教师的示范行动、学生的模仿活动,都在教师的控制之中。

因此,教师应当把关注点放在课堂互动及其相关的课堂情境设计上,为了在课堂中能够引发学生的行动而去营造社会化的课堂互动环境,这也是教育的“社会化”任务使然。如教师可围绕核心内容作出富有幽默感的环境布局,其目的是让学生发现并自觉地接受与环境相联系的事务,教师事先所做的一切,就是要让课堂中出现的那些积极的事务能被学生认知和认领,最后还能够顺利地呈现出整个教学共同体完成事务后的成果。个体无时无刻不卷入到与物质环境的互动中,但这种互动性质总是社会性地和人际交往性地加以传递的[4]。以学习相关的观点来看,环境的物质面是服从于更为控制性的社会面的[5],一旦进入实际操作,驾驭课堂教学的即时局面可能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教师从互动维度设计的课堂教学,不是教师对书本知识忠实的传递和学生对教师观点的简单接受,而是教科书文本知识、学生知识经验、教师先行知识三者“投放”到课堂这个巨大的共振器中,经过碰撞洗礼而形成知识经验的融合、修正、生长和发展,从而内化到学生的情感体系和认知结构中去[6]。课堂教学中师生所处环境是一个互动的学习共同体,作为社会交流的内容是学术性主题,符号、形象、意义充当双向沟通、交流的桥梁。在此过程中,学生个体并不只是被动接受学习共同体的其他成员或整体的影响,而是主动地接受、拒绝或调整社会影响。正如米德的“自我理论”所言:“主体成为他自己的一个客体,他对自己的刺激作出反应,与他自己对话,把他自己当作行动的目标,解释和反思他自己的行为”[7]。

渗入了交互元素的教室里所发生的那些事,不是阻隔了社会性的“离岸”行动,而是学生游向社会之海的开始,这意味着学生的心智状况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他的心理功能只可能在社会空间中得到发展[8]。精心设计的教学环境中,有很多是可以引发学习的特别事件,给人的感觉似乎只有环境的物质层面与学习的发生有着直接的联系。虽然教室里的学习情境在表面上呈现的只是物质层面的互动,但在教学的深层却存在着学生个体与所处环境更广泛意义上的互动。如果学生在互动中投入更多的参与和责任,学习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增大,而且不只发生同化学习,还会有更多的顺应学习、转换学习的发生,此时,“实现人的社会化”的任务也就处在同步进行的状态中了。

三、经验和经验学习带来的社会化经历

学习有两种不同的类型,即符号学习和经验学习。操作学习、交往学习、观察学习和反思学习等,都是以实际的、具有现实可感性的人和物为对象,且学习者要亲身经历活动过程并获得相应的直接经验,这些都属于经验学习[9]。

经验预示着特定的活动,即学习者不只是接收,而且也行动着,从而能够从互动中获益[10],教学设计中事先考虑的这些互动,必须重视产生更多学生个体的“主观的意义”,包括学习共同体活动、教学事件发生的课堂整体环境。如果学生个体只是一个消极的角色,并且处于没有主动承担义务的情境下,是不可能学到东西的。学习中经验的形成是连贯的,杜威说:“经验的连续性原则意味着,任何经验都是那些过去所发生的继续,同时也以某种方式修正后来之物……互动意味着个体和与此同时构成他所处环境的事物之间发生的一切”[11]。经验的形成总是以社会为中介,这并不是说所有教学都要到学校之外的真实社会中去,而是要将课堂中的环境打造成具有社会性的交互、参与及内容指向,远离行动的孤立和思考的虚无,使教学情境打上社会化的烙印。

从社会嵌入层面分析学生的学习,可以找到基于社会化的一系列关于学习的观点:模仿应当演变为榜样的力量;导向书本的目标其实是导向社会的目标;矛盾和冲突的价值不只是使学习的障碍显性化,还有那些无意识积累的价值;文化的传承不只是让学生倾听和记忆,还有理智和经验增长后的批判和拒绝;学习中的互动包含了意义、身份、行动和参与,进而转变成个体的经验和发展;课堂学习是在权力或权威、责任和创造性之间的张力中运行的,必然含有隶属社会属性的政治生态问题;知识的信念是社会建构的,只有科学的真实并不能处理所有知识事宜;互动的本质是社会学习,并不是说只有集体学习、合作学习才算是社会学习。

学习过程产生于人们的生物环境与他们所处文化环境的接触中。在学校,孩子变得更加独立,他们常常发展出自己的思想,然后加工外在的文化刺激,并对它们以多种方式作出反应[12]。学生个体在接受塑造的同时,也开始对塑造他们的世界展开了“反作用”。教师事先设计“经验传递”的互动方式,旨在将所有学生能够卷进传递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在某种程度上将某个“有关经验的信息”传递给他人,从而参与学习活动,共同塑造一个教学文本,通过与文本的对话、理解和精神共享,促进学生的自我建构和自主发展,形成一种共同探索、教学相长的境界[13]。

维果茨基曾指出,人的心理是在人的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中发展起来的。在互动的实际情形中,教学所表现的行为不是单向的知识符号或经验的传达,而是人与人以及环境的彼此影响,是关涉个体与个体或个体与集体之间在学习环境干预下的多向的影响过程。所有的学习都是情境性的,即它在某个具有社会和人际交往特性的情境中发生,通过与学习者的互动,成为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4]。

课堂教学要指向如何建立更为直接的互动以及更具一般性的实践共同体的框架,包括学生的积极参与、共同决定、主体性卷入、批判性反思和自反性以及社会责任,没有了这一切,即使有完整的知识呈现方式的有序安排,最后的教学设计仍然不是“真实地能够让学习发生”的方案。

参考文献

[1][6]刘野.互动教学内涵及实施策略[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3):11-13.

[2][3][4][5][8][10][11][12][14][丹]克努兹.伊列雷斯.我们如何学习[M].孙玫璐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7]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9]陈佑清.符号学习与经验学习在学生发展中的关联与互动[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6):24-27.

[13]彭文秀.“失真”与“归真”:新课程中的课堂教学互动[J]. 教育科学研究,2005(6): 35-37.

试论社会的发展与人的价值的实现 篇4

一人的价值的含义

在日常生活中, 人们一提到价值, 往往是指“有用”或“有意义”。价值作为哲学范畴, 是对价值的一般本质的科学概括, 马克思曾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 (1) 也就是说价值概念是一个反映主、客体关系的范畴, 标志着客体的属性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这里包括主体的需要和客体的属性两个方面。如果没有主体的需要, 就没有什么对主体需要的满足, 也就谈不上价值;如果客体的属性不能满足主体的需要, 也构成不了价值。

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不同, 因为物只能作为客体存在, 而人具有双重性, 既可作为主体存在又可作为客体存在。物的价值只是满足人的需要, 这里物是价值客体, 人是价值主体。而人不仅可作为价值主体, 又可以作为价值客体。人的价值, 就是指作为价值客体的人的存在及其属性对于作为价值主体的人的需要的满足。即人的价值就是满足人自身的需要, 这里人既是价值主体, 同时又是价值客体。

人的价值的双重性就形成了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自我价值是指人作为价值主体通过创造性劳动对自我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满足, 即对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和对个人的尊严、自信、人格、知识文化等精神需要的满足。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人作为价值客体通过创造性劳动满足他人、社会的需要, 即为他人、为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作出的贡献。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没有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人的社会价值就无从谈起。如果一个人连最起码的物质生活需要都得不到满足, 何谈为他人、为社会作贡献;没有人的社会价值的实现, 人的自我价值也就无从表现。如果一个人一味地追求社会对其的满足, 没有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 其自我价值是苍白无力的, 没有意义的。人的价值的双重性决定了人的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是享受与奉献的统一。人的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也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二社会的发展与人的价值的实现是辩证统一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的价值不是人自身所固有的某种独立自存的东西, 人的价值产生于人的劳动实践, 表现为人的社会关系。马克思主义坚决反对离开社会发展, 离开人在社会中的劳动实践抽象地、孤立地谈论人的价值。

人的价值的实现与社会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 是同步的、互动的过程。一方面, 人的价值实现正是在社会的发展中进行的。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的需要的层次不断提高, 以及满足人的物质与精神需要的手段越来越丰富, 人的价值实现越来越充分、合理。在这个意义上说, 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是人的价值的实现过程。另一方面, 社会的发展是通过人的价值的实现体现出来的。随着人的价值的实现与提升, 人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地为社会创造价值, 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说, 人的价值的实现过程也是社会的发展过程。没有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就谈不上人的价值的实现;没有人的价值的实现,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就无从表现, 没有了根基。

1. 人的价值的实现是社会发展的根基

马克思说:“任何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2) 马克思还指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3) 在马克思看来, “社会, 无论其形式如何, 都是人的交往活动的产物;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 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 不是历史, 而正是人, 现实的、活生生的人。” (4) 这就是说,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活动, 正是人的活动构成了社会及其历史, 人是推进社会发展的主体性力量。在进行创造历史的活动中,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 人不断地把人以外的一切存在变成了自己活动的对象, 即变成了客体, 彰显了人的主体性, 实现着人的价值, 与此同时, 也推进着社会历史的前进。

社会的发展是人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的过程, 是人不断追求和实现一定价值目标的过程。人的价值的实现是社会发展的根基。

第一, 社会的发展是为了人。社会的发展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人, 是为了满足人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需要, 是为了让人生活得更美好。社会发展的目的就是实现人的价值, 就是要使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

第二, 没有人的价值的实现, 也就没有社会的发展。一方面, 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有赖于社会对人的尊重与满足, 如果社会对人没有基本的尊重与满足, 人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实现, 人的主体性丧失, 甚至出现反主体性效应, 人失去了劳动的积极性, 那么, 就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 人的社会价值的实现, 在于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没有人的创造性的劳动, 没有人对社会的责任与奉献, 人的社会价值的实现就会缺失, 那么, 社会的发展也将停滞。正是人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创造出新事物、新价值, 以实现人自身的价值, 同时也创造出促进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的元素。

2. 社会的发展是人的价值实现的前提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5) 人是社会的人, 不能离开社会而存在, 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促进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是人的根本利益所在, 也是人的价值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

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 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 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6) 也就是说, 人的创造历史的活动, 人的价值实现是受到社会发展程度制约的。随着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 人也从片面发展日益走向全面发展, 人的价值的实现也日趋完善。

第一, 马克思曾根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 把社会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人的依赖关系”阶段, 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很低, 物质产品的匮乏或短缺, “无论个人还是社会, 都不能想象会有自由而充分的发展”, (7) 人的价值的实现是低层次的。人的生存成为人的第一需要, 是人的价值实现的首要目的。无论是社会对人的满足与尊重即社会价值, 还是人对社会的责任与奉献即自我价值, 都是极为有限的。那时, 人的价值追求的目标首先是人的生命的安全, 其次才是人的地位与权力。

第二阶段是“以物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 即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提供了人全面发展的物质前提, 但同时却把人当做创造财富的工具, 只能有限地、片面地发展人的某一方面的能力。在这个阶段, 人的独立性是相对的, 是建立在对物 (商品或金钱) 的依赖关系基础上的, 工人成了机器的附庸, 资本家成了金钱的奴隶。人们之间的关系甚至“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 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人的价值的实现是片面的、畸形的, 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严重偏离, 工人的劳动创造的是宫殿, 而住的是贫民窟。金钱成为衡量人的价值的准绳, 人的价值追求的目标是金钱。

第三个阶段是“自由个性”阶段, 即共产主义社会。在这个阶段, 不仅生产力高速发展, 物质产品极大丰富, 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而且同时社会关系不再作为异己的力量支配人, 人们都将在丰富、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 即时“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8) “个性的劳动也不再表现为劳动, 而表现为活动本身的充分发展。” (9) 劳动不再是谋生的手段或是一种负担, 而成了自由地发挥和发展人的才能的场所, 成了以发展自身能力为目的的活动, 成了人的第一需要。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 人的价值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为人的价值的实现创造了极为充盈的物质基础和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精神条件, 使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达到完美的统一, 使人既是目的, 又是手段, 达到完美的结合。人的价值追求的目标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第二, 人的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的价值的实现不断提升、日趋完善。没有社会的发展, 就谈不上人的价值实现。

首先, 社会的发展, 物质财富的丰富是人的价值实现的物质保证。社会对人的满足与尊重即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需要社会提供的物质资料。如果没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就没有人的全面、自由、充分的发展, 也就没有人的价值的充分实现。

其次, 社会的发展, 社会风貌与人的思想道德境界的提高是人的价值实现的精神支撑。一方面, 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人的精神生活的需求, 还有赖于社会提供的精神素材。另一方面, 人的奉献与创造即人的社会价值的实现, 也需要人的精神境界的提高。

社会的发展所提供的物质与精神条件越充分, 人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得越充分, 人的价值的实现也就越完善。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 人的价值实现的物质保证与精神支撑才充分具备, 人的主体能力、主体作用、主体地位等全部主体性的内容才得到彰显, 那时人的价值才得以最终实现。所以, 人的价值的实现是以社会的发展为前提和条件的。社会的发展就是人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的过程, 是人不断追求和实现一定价值目标的过程。

三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人的价值的实现任重道远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 结束了剥削制度, 人民当家做主, 人民成为最高的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导的生产关系, 实行了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形式, 并且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 人民的根本利益基本是一致的, 这些为人的价值的实现提供了物质与精神条件, 实现了奉献与索取、创造与享受的一致, 从而使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得以统一。

今天, 我们党以共同富裕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 坚持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以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力发展生产力, 深入进行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宣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等, 都是为每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提供更为优越的物质基础和先进的精神条件。

但是, 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 人的价值的实现仍任重道远。社会差别依然存在, 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较低, 人们整体的素质还不太高, 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而且在具体制度方面尚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在社会中, 存在着特权现象、官本位、等级观念、分配不公, 存在着以权谋私、损公肥私、贪污受贿、投机诈骗等社会腐败现象, 存在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这些造成了贡献与索取、创造与享受的不一致, 使得在现实中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脱离, 人的价值的实现不尽如人意。

四针对我国在人的价值实现上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对策

如前所述, 既然人的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也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那么, 针对我国在人的价值的实现上存在的问题, 我们应从个人、集体、国家三个方面入手:

1. 个人方面

对于个人, 应提倡对社会的责任与奉献, 即人的价值的社会价值的一面。因为我国生产力水平还很低, 资源有限, 只有靠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给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以满足自身与他人、社会的需要, 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确立科学的人生价值取向, 自觉抵制社会的不正之风, 克服只片面强调人的自我价值, 而忽视人的社会价值的倾向。

2. 集体方面

对于企业、团体组织, 应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更充分地调动和激发劳动者的劳动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发挥人的主体性。

3. 国家方面

对于社会、国家, 应以人为本, 重视个人的正当利益,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多方面需要, 即人的价值的自我价值的一面。第一, 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的同时, 真正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 时刻牢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10) 的思想, 保持GDP的增长与国民财富增长的一致性, 促进GDP的增长与人民福利状况改善的同步性, 彻底消除官本位等社会不良之风。第二, 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 彻底消除两极分化的现象。坚持依法治国, 资源、机会均等原则, 实现社会公正。这样, 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更为有利的基础和条件, 实现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

总之, 社会的发展与人的价值的实现是辩证统一的, 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的价值的实现会日臻完善。

摘要:社会的发展与人的价值的实现是相互促进、互动的辩证过程。社会越是发展, 人的价值的实现就越充分;而人的价值的实现越充分, 就越促进社会的发展。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 人的价值的实现才能至善至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人的价值的实现任重道远, 需要个人、集体、国家三方共同努力。

关键词:人的价值,社会的发展,人的价值实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9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406

[2][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574、18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4]马俊峰等.以唯物史观全面理解“以人为本”[J].哲学动态, 2008 (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603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卷上)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485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294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卷上)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社会交往与人的发展 篇5

关键词:社会发展规律,人的活动,人的主体性

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看, 考察人的主体活动, 离不开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而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揭示正是为了探寻人的主体活动的客观依据, 为人的活动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能动性来创造自己的历史。本文从正确理解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的活动的辩证统一关系入手, 揭示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正确遵循和运用社会发展规律, 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步伐,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正确理解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的活动的概念

唯物史观认为, 人类社会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它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类社会的规律运动要通过人的有意识、有目的实践活动来实现。因此, 历史规律与人类活动紧密联系, 无人类活动就没有历史规律。原因在于:“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人的活动而已。” (1) 因此, 历史规律也不外乎是人类活动的规律。自然规律独立于人的活动之外, 但社会规律形成并运用于人的活动之中, 同时, 它是人类活动的所有要素、整体结构、各自功能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总之, 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的活动具有不可分性。尽管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 但是它们必定是两个具有不一样的含义。

活动即运动和规律分别属于状态范畴和关系范畴。物质世界是以运动的方式而存在的。作为物质世界运动形式之一的人的活动, 是一种特殊的、高级的、有意识的运动形式, 和其他物质运动形式一样, 还是一种状态范畴。但是规律则体现出运动着的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种联系是稳定的、必然的、本质的, 这也决定了事物间相互作用的方式, 规定其发展的方向。动物的活动基本是自发的本能活动, 而人类的活动是自觉的能动的活动。人在一定意识的指导下进行活动的, 人通过活动工具作用于客观对象, 以达到“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 (2) 物质存在方式的运动存在着自觉状态和自发状态, 人类之外的一切物质运动都属于自发状态, 但是人类的活动属于自觉状态。作为规律在无意识的物质领域和有意识的物质领域都是无意识的;人的活动却是有意识的。因此, 人的活动和历史规律都离不开人, 但人的活动中包含人的意识, 社会规律中却不含有人的意识, 这就是两者的本质区别。

2 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的活动的关系

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 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与人的活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规定和制约人的活动。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 实践主体会对客体做出这样或那样的选择, 是受到客观条件和自身状况制约的, 这种制约就是规律性。人的活动只有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恩格斯曾经指出, 我们作为历史的主人创造和推动着历史, 使历史按其内在规律不断向前发展。“其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但是政治等等的前提和条件, 甚至那些存在着规律于人们头脑中的传统, 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 (3) 因此, 我们生活在既定社会环境之中, 我们从上一代那里继承来的既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客观规律。也就是说, 我们出生时, 把那些对象纳入我们的活动领域作为我们活动的客体, 已经被历史地规定了。

第二, 人的活动是社会发展规律得以实现的条件。社会规律存在和作用于人的活动之中, 要通过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来实现, 没有人的活动就没有社会规律。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 社会规律决定了社会向多种趋势发展, 此时, 人们的自觉选择、自身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和人对社会规律的认识程度就决定了社会最终的发展方向。人类所选择的活动能使社会规律发展的基础条件发生变化, 还能阻止社会规律发挥作用的过程和方式, 最终形成不同的历史局面。并给人们的利益带来截然不同的影响。当人的选择适合社会发展规律时, 可以推进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 加快实现社会规律发展的结果;反之, 则会阻碍社会历史发展的步伐, 推迟实现社会规律发展的结果。

第三, 人的活动与社会发展规律统一的中介是人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人的所有选择活动都只有在社会规律所提供的可能性空间的范围内进行, 才有实现的可能。人的活动的自由是以对社会规律的正确认识为前提的“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的独立, 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 (4) 选择并不是消除必然, 而是了解、认识必然。人的选择的自由度主要取决于人对社会规律的认识和支配程度。历史人对社会规律的认识和支配程度越高, 人选择的自由度就越高。正如恩格斯所说:“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愈是自由, 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的必然性就愈大。” (5) 在现实中, 有些人的选择符合社会规律, 而有些人的选择却同社会规律相背离。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就在于人们对社会规律的认识程度不同。认识正确, 主体选择就能顺应社会规律, 使选择取得成功;反之, 则会背离社会规律, 导致选择失败。由此可见, 决定人的活动与社会发展规律能否统一以及统一的程度的中介是人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如何。总之, 只要人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 就能推动历史向前发展。

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唯物史观基础

唯物史观是观察和解决社会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唯物史观基础就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主体的理论。因此, 我们只要深刻理解与把握这一理论内涵, 将会加快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的步伐, 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现。

中国共产党在深刻理解和牢牢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前提下, 结合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情况, 加之对社会主义现代会建设的规律、党的执政规律的深化认识, 从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和谐社会是人们不断追求的崇高理想和远大目标。在中国有“大同”、“和为贵”、“天人合一”, 而在国外有“理想国”、“乌托邦”, 这些都因为没有真正理解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没有把深刻了解理想社会的历史依据和真正明白理想社会的实现途径而没有取得成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因为是在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党的执政规律的深化认识, 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社会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所以它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正如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具体体现, 是社会内在矛盾运动导致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结果, 此时社会和谐才刚刚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萌芽。回顾阶级社会,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决定了人类社会的不断更替, 在这一过程中, 一些旧的不和谐的因素被解决掉, 一些新的矛盾又涌现出来。所以, 和谐发展在阶级社会中只是空想, 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来看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中,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 但他们基本上是相互适应的, 这些矛盾同样造成种种不和谐的因素, 但是这些矛盾是非对抗性的, 社会主义制度可以解决的。社会主义制度大力发展生产力, 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使人与人之间, 人与社会之间越来越和谐。唯物史观认为,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社会发展的实质和根本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马克思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出发, 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第二在商品经济社会中, 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第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 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人成为具有自由个性的人。正是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 胡锦涛主席指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提法强调了人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 人作为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首先把自己的发展摆在首位, 因为只有人民自身的利益得到了满足, 人们在历史中推动历史车轮不断前进的作用, 才能发挥的恰当。人们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在以往历史的长河中已经有所体现, 在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潮流中, 人民群众仍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们是构建这一伟大工程的中坚力量, 同时, 他们也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人们会在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唯物史观的继承、运用和发展中, 继续发挥实践主体的角色, 结合社会发展规律, 以人为本, 建构和谐社会。由此, 可以看出, 从人的一切利益出发, 使人的素质不断提高,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体论思想, 把人置于最高位置, 进而促进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社会的形成, 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体论的必然要求。

总之, 社会发展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轨迹和必然趋势, 它为我们指明了历史前进的方向, 为人们科学预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为人们正确判断提供了客观标准。人只有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自觉地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 才能推动社会的前进。历史规律和人的能动活动统一于人的实践过程中。正是在这一理论基础之上, 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出发,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这是中国共产党完成执政兴国的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7:11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118.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477.

消费社会与人的诗意的栖居 篇6

一、消费社会与审美

消费社会出现在二战之后, 得益于技术的创新、现代管理体系以及资本运营的飞速发展。在消费社会中, 消费是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主导动力和目标。美国文化理论家詹明信曾经这样描述消费社会:“新的消费类型;有计划的产品换代;时尚和风格转变方面前所未有的急速起落;广告、电视和媒体迄今为止无与伦比的方式对社会的全面渗透;市郊和普遍的标准化对过去城乡之间以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紧张关系的取代;超级高速公路庞大网络的发展和驾驶文化的来临——这些特征似乎都可以标志着一个和战前社会的彻底断裂。”[1]可见消费社会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样态, 将所有的一切都归于消费之中。审美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也必然发生了改变。

首先, 审美脱离了超功利性, 变成了消费的环节之一, 被打上了商业化的印记。传统的美学认为审美作为人类观照自身的一种心灵活动, 具有无功利的特征。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美是无功利的快感”, 王国维也曾说“美的东西‘可看玩而不可利用’”。但是在消费社会中, 审美被纳入到了社会经济活动中来, 成为了可利用的手段和方式。一方面, 美学元素成为消费社会中吸引消费者必不可缺的元素。消费的过程中伴随着审美, 消费者在消费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地审美。日常生活中, 我们购买的商品都有经由艺术设计的包装, 这种被赋予美学元素的产品首先让消费者从视觉上受到冲击, 进而在精神上获得愉悦, 这是个购买、消费的过程, 也是一种审美的过程。另一方面, 审美本身成为被消费的内容。“由于这种经济赢利模式的巨大驱动, 产生了大规模的现代审美文化产业群:影视业、书报业、流行音乐产业、时装业、旅游业、广告业、娱乐业以及为实现产品的广泛销售动员而崛起的创意产业等。”[2]这些产业对人们的审美水平产生影响, 进而对商品的销售产生作用。以影视业为例, 虽然影视业没有直接地接触到实体商品, 但是, 现在的电视剧或者电影的拍摄总是从招商开始, 最终出现在观众面前的作品, 无不充斥着商业化的运作色彩。

其次, 审美趋于平面化。消费社会的发展伴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崛起。詹明信指出:“后现代文化给人一种缺乏深度的全新感觉。”[3]后现代文化这种“无深度感”使得本质与现象、表层与深层的界限变得模糊。审美的平面化发展, 使得艺术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变得缺乏意义和价值。艺术作为一种精神产品, 其客观作用在于调节、改善、丰富和发展人的精神素质, 在艺术欣赏之中, 通过对艺术品意义的追寻, 提升人的审美情趣。然而, 在消费社会中, 艺术品已经不是单纯为艺术而生, 而是被并入商品生产, 并且作为消费的一部分。艺术更多地变成流于表面的物品, 成为了人们享乐的商品, 人们在审美的过程中明显地感觉到艺术作品缺乏表达上的层次和深广度, 甚至没有固定的主题。

最后, 消费社会对审美最明显的改变是使得审美深入日常生活之中, 即日常生活审美化。德国美学家沃尔夫冈·韦尔施在《重构美学》一书中首次提到“日常生活审美化”, 对应的是当代生活的大规模“审美化”转变, 美的元素渗透进了生活的每一部分。个体在生存中受到各种审美文化产业的影响, 穿着打扮受到各种时尚杂志的引导, 言谈举止同样被流行读物和电视节目所引导。在传统文化中,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社会, 日常生活和艺术是相互排斥的。审美意识只属于少数有学识、有修养的人, 日常生活被认为是粗俗、鄙陋的。而消费社会的发展, 消除了传统的艺术和生活之间的界限。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 审美不再是精英阶层的专利, 也跳出了音乐厅、美术馆、博物馆等具体场所的限制, 并且由于大众传媒和技术的发展, 使得艺术欣赏之间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阻隔。通过媒体的影像传播, 远在千里之外的人们同样可以欣赏“蒙娜丽莎的微笑”, 可以倾听贝多芬的交响曲。甚至, 由于传播技术和设备的更新, 人们可以在家中或者野外, 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网络欣赏艺术。

二、消费社会对人的影响

消费社会对审美改变的同时, 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并进一步对人的精神层面产生了影响。第一, 消费社会产生的基础是技术的创新导致的经济大发展, 技术的发展解放了大量的人力, 使得原本依靠人力的商品生产在保证最少人力和时间的状况下依然能顺利进行。在这种情况下, 大量的时间被空闲下来, 人也就有了关注艺术的时间和精力。可以说, 消费社会的发展, 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在此之前的人类社会, 大众往往只关注于生活层面, 却极少注意到生活中美的部分, 艺术只属于精英阶层。但是在消费社会中, 艺术作为一种商品, 通过市场运用到了生活的各个角落之中, 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 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逐步满足, 商品的实用功能已不再是人们关注的唯一因素, 审美性和艺术性上升为人们的一种普遍追求。审美因素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渗透, 不仅提高了大众的审美品位, 丰富了审美经验, 还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人们越来越多地追求审美化的生活, 以审美的态度来呵护自身并以艺术的眼光来看待世界。

第二, 消费社会将美学引入日常生活之中, 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广泛的审美空间, 但也使人的审美趣味钝化。如韦尔施所说:“我们不能忽略这个事实, 这就是迄今为止我们只是从艺术当中抽取了最肤浅的成分, 然后用一种粗滥的形式把它表征出来。美的整体充其量变成了漂亮, 崇高降格成了滑稽。”[4]审美日常生活化在将艺术大众化的同时还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低俗化的倾向。审美在这里变得越发的表面和肤浅, 当我们试图以审美的眼光审视生活时, 却最终只能止步于美的最外层, 获得表面的漂亮和内容的虚无。同时, 由于在消费社会中无处不存在着美, 使人们对美的感觉逐渐钝化。人们在生活中既无法感觉到美的存在, 也感觉不到美的内涵, 进而使人对美的感觉走向麻痹的状态。审美化也就变成了非审美化。

第三, 人们对审美的追求以感官体验为主, 缺乏自主的能动思考, 导致在消费社会中人精神的空虚。消费社会是一个物质大繁荣的社会, 精神的满足确实是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 但是, 对物质的过度依赖, 必然使精神生活成为物质生活的附属品。对物质的满足和消费后的快感已经成为大众普遍的审美感受, 这种感受趋近于人本身的欲望。在以感官体验为主的审美过程中, 人们陷入了一个消费时愉悦, 愉悦之后精神空虚的怪圈。生活在消费社会中的大众或多或少都有类似的体验, 发展到严重时, 就变成了唯有用消费才能获得精神快感的购物癖。

三、人如何在消费社会诗意地栖居

消费社会将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归于生产-消费的过程之中, 人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 既面对着物质、文化的繁荣, 也经历着个体的精神空虚。在这两方面的制约下, 人如何才能做到“诗意地生存”, 达到理想的生活境界?

首先, 合理运用技术, 使其与自然相协调。消费社会的基础是技术, 海德格尔在提出“诗意地栖居”时, 正处于一个技术大发展的时代。他认为现代科学技术给世界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技术作为人肆无忌惮地用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手段, 已经将自然置于毁灭的境地, 严重地破坏了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归根结底, 正是由于人类中心主义的膨胀, 才致使自然与技术两者对立, 人类要利用技术生存发展就必然以对自然的损害为代价。人如果要获得诗意的生存, 必须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作为对象性的存在必然有其存在的价值, 它并不是处在一种绝对孤立、静止的状态, 而是与人类共存在一个统一体之中, 与人类相互作用, 构成了一个整体。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具体到现实中来说就是处理好自然和技术的关系, 让技术与自然之间相互协调。“让技术活到自然的领域, 在用自然的同时, 使自然达到真正的自然而然。让物作为物存在, 让世界呈现自身。进而言之.就是让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也即诗意地栖居在家园中。”[5]

其次, 人性的回归才能使人真正获得诗意的栖居。对技术的合理运用, 能使人与自然获得和谐的关系, 为人达到理想的生活状态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但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探究终归还是要回到人自身。消费社会中的人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成为生活的主流, 导致了精神世界的空虚。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返回自然之中, 避开世俗的纷争, 过上“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的生活。人性的回归, 其实就是人精神的回归。陶渊明在诗里写道:“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人生活在社会之中, 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环境的影响, 唯有让精神、心灵回归, 摒弃浮躁和功利的思想, 使自己的内心沉静下来, 用理性认识和判断世界, 摆脱动物本能的束缚, 有情感、有思考的生活才能使人抛开外界的束缚, 回到人本真的本性之中, 从而获得诗意的生存。

人要在消费社会中获得诗意的生存境界, 从外部来说, 要求人与自然之间达到和谐的状态, 技术不再是破坏自然的工具。从人自身来看, 在美的元素丰富的社会大环境中, 个体不能只追求流于表面的形式之美, 更多的要追求精神的满足。通过心灵与自然的沟通, 使人的情感得以丰富, 思维得以开阔, 人性回归自然、纯真之中。只有这样, 人才能真正“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

参考文献

[1]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北京:三联书店, 1997.418页

[2]余虹.审美文化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148页

[3]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北京:三联书店, 1997.433页

[4]沃尔夫冈·韦尔施著.陆杨译.重构美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6页

浅论体育与人的社会化 篇7

关键词:体育,人的社会化,作用,关系

1. 引言

社会是由社会成员组成的,而作为社会成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在人的成长、发展、完善过程中,经过一定的社会化过程才能实现。通过社会、家庭、学校的教育,从而逐渐学会社会知识、技能与规范,最终形成自觉遵守、维护社会秩序及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的社会人。[1]而体育活动特别是竞技体育能促使人达到对社会环境的良好适应能力,对提高人的社会健康水平,成为社会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人的社会化,“就是将一个生物个体通过学习社公文化、学习承担社会角色,逐渐转化成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人的社会化程度,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反映社会发展,文明与进步的标志。[3]体育运动是向人们提供社会规范教育的场所,是实践社会规范的模拟机会,同时也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4]体育与人的社会化的研究,对个人的社会化过程,培养现代人的竞争意识,扩展视野丰富情感生活,以及挖掘体育的价值与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2.社会化

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人生命的全过程无非是不断接受世代积累的文化遗产,保持社会文化的传递和社会生活的延续。因此,社会化过程就是一个社会文化内化的过程。[5]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看,人的社会存在都是以一定的社会角色出现的。因此,人的社会化的本质就是角色承担的过程。每个人在这一过程中都应该逐渐了解自己在群体和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价值,学会顺利扮演这一角色的本领,熟知自己应该承担的义务。[6]从人的个性形成发展角度看,社会人就是经社会化过程而形成的有个性的人。

3.体育与人的社会化

通过体育活动促使人们适应社会、环境、他人,从物质的人发展成为社会的人,从个体的人发展成为群体社会的人,并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对体育、对身体具有正确认识,而且建立正确的符合社会发展的认知、态度、价值观,培养人们遵纪守法、相互尊重协作、善良的性格,这种综合影响的功能最终表现为人的社会化。

4.体育活动在人的社会化过程的作用

人的社会化作为研究社会有机体的逻辑起点,在社会学理论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7]人的社会化程度,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反映社会发展、文明与进步的标志。

4.1 体育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进展形式之一

体育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运动的基本手段是身体练习,各种身体练习都是人类生活技术、劳动技术、军事技术的提炼与综合,它们既源于生活,又丰富了生活。[8]在社会结构中,社会要求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必须符合社会要求,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每个个体都要各司其职,或有多重社会角色,这是人的社会化的基本要求。通过对体育运动技术、技能的掌握,运动场景中人与人的相互交往行为,弘扬体育文化,树立体育公德,成为有益于群体、有益于社会的人,成为社会所承认的角色。人通过体育活动锻炼身体和品德意志、个性,从而帮助确立在社会中的地位。这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9]但人的社会化不仅仅依靠体育活动来推进的,更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进展的形式之一。

4.2 体育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价值

社会中的每一个人的存在与发展都有一定的生活目标,并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去实现生活目标。体育在实现人的生活目标、实现人的存在价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0]加快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是人们所追求的社会生活中的新的目标。体育本身就是一种高尚的社会生活目标。[11]体育的深层次社会功能体现在诸多领域,如民族自强精神、人文素质、社会公德意识、环保意识等。

5.体育的功能与人的社会化的关系

即教育功能、健身娱乐功能、培养竞争意识功能。体育多方面的功能对人的社会化有多方面的影响,极大地加快了人的社会化过程,而现代人类社会化程度越高越能促使体育更好发展。

5.1 体育的教育功能与人的社会化

体育的教育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改造经验;发展适应能力;改变行为等。人一出生不会基本的坐立行走和举手投足,必须通过活动和社会交往才能向社会人发展。[12]体育给人活动和社会交往的机会,能使人的身体和活动能力得到很快的发展,给人丰富的体验和经验,使人迅速适应环境和社会生活。体育活动可以培养个体的机智、仁侠和勇敢的行为,并使这些行为达到一种崇高的境界。人越社会化,体育的教育功能就越能得到社会和人类的认可。

5.2 体育的健身娱乐功能与人的社会化

人的本性要求健身和娱乐,而体育的本质包括养生健身和游戏,以身体活动为媒介的体育运动对文明社会的现代人类的社会化功能日益显现。合理而科学的身体锻炼是现代人健康快乐的基本前提和保证。[13]人的社会化程度越高,就越能深刻理解体育的健身娱乐功能,从而主动地从事体育活动。

5.3 体育培养竞争意识功能与人的社会化

体育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平等、竞争与合作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体育规则的平等性,体育活动的竞争与合作性,能使人得到锻炼并朝和谐的方向发展,使人更好地适应社会。[14]人越发展和社会化,平等、竞争与合作的观念就越强,从而越有利于开发利用体育培养竞争意识功能,激发人们主动利用体育来完善自我,适应社会发展。

6. 结语

上一篇:快速城镇化下一篇:急救护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