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发展与社会公平

2024-10-20

人的发展与社会公平(共10篇)

人的发展与社会公平 篇1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是经济发展中一个永恒的话题。近年来, 中国特殊的城乡二元结构, 基尼系数的不断增加, 腐败官员的频繁显现, 贫富差距的不断增加, 无不在考验着这个国家的政府和人民。

2012年, 日本“购岛闹剧”引发了中国国内一系列的民众爱国游行运动。游行中既有理智者, 也有凑热闹者, 更有借着游行的机会进行打砸抢一系列的暴力行径, 甚至发生了伤人行径。这完全背离了民众的爱国初衷, 各界人士对这种行为进行了严厉谴责, 并且积极协助警方查找凶手。有人对犯罪分子进行深入剖析, 发现其背景基本如出一辙:城市外来人口, 年龄20~30岁左右, 无职业或出于社会低层, 承受方方面面的不平等。

不可否认, 政府近年来一直非常关注保障民生的各项工作, 提出解决三农问题、扩大社会保障范围等, 做了很多实事。但几乎所有研究中国现实收入分配状况的学者都承认, 中国目前收入情况下财富分配状况依旧带有较强的不公平色彩, 这也导致了社会生活诸多方面出现不公平的现象。这不仅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 而且会加剧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的摩擦、隔阂甚至发生冲突, 影响社会稳定。

一、中国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历史及现状

在改革开发初期, 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议提出了“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重要观点, 所针对的是我们多年搞平均主义, 吃大锅饭的痼疾, 着眼于的是贯彻市场经济内在的深刻逻辑性。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确立了发展经济的主论调, 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政策措施。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突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的大背景下, 强调经济效率, 打破平均主义, 鼓励一部分人先富从而带动其他人走向富裕, 并由此引发和不断深化了经济体制和分配制度的全面变革。多年来的不断深入的经济改革, 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整体国力有了很大发展。同时也证明了市场经济是在生产社会化条件下, 迄今为止唯一一种能够产生高效率的经济运行机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国生产力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生产的发展和财富的增加极大地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但必须看到, 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 不同社会成员在财富占有和收入分配上的差距呈现出了逐年扩大的趋势。特别是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 城乡差距、行业差距、地区差距不但没有得到解决, 反而有扩大的趋势。公平问题得不到解决, 会影响效率的逐步提升。2006年, 中国政府提出了“更加注重社会公平问题”, 这是根据当时的社会状况提出的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举措。和谐社会的公平标准要求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社会公平和争议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这与注重社会公平是根本一致的。

中国国家统计局从2000年公布整体基尼系数为0.412, 超过了0.4的国际警戒线之后不再公布整体基尼系数, 只公布农村基尼系数。2011年, 中国农村基尼系数为0.3897。据联合国测算, 2011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已达到了0.55, 成为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虽然对于联合国的测算方法, 经济学界有着不小的争议 (联合国对于不同国家的基尼系数测算方法不同, 对中国测算的是收入的基尼系数, 相对于以支出测算基尼系数的国家来说, 数值偏高) , 但是不可避免地看到, 中国的贫富差距正成为影响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 同时也是产生众多社会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近年来中国群体性事件频发, 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社会管理机制存在着结构性障碍, 一些歧视性规则在当今制度中并未完全消除。

二、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复杂关系

效率是生产力问题, 公平是生产关系问题, 二者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 并通过大量中介相互作用, 由此导致了效率与公平之间关系的更多复杂性。

对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应认清以下几点:

1. 效率与公平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二者应是相互促进的。

从表面上看, 效率与公平之间存在一个相互替代的关系, 要求公平就不得不牺牲一些效率, 要求效率就不得不减少一些公平。但我们必须通过表面看到深层次的关系。公平有高水平的公平和低水平的公平, 指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基础上的社会公平。后者即中国在改革开放前的社会状况, 社会生产力不高, 平均主义大锅饭使个人之间差距不大。我们所要追求的是高水平的公平, 即在较高经济发展水平和较高生活质量基础上的社会公平。同时, 公平的实现能够为效率的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 从而激发人们劳动的积极性, 发展生产力, 创造更多的财富。

2. 公平与效率哪个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 主要依据当时的社会背景。

任何历史任务的提出, 都离不开客观现实的基础。西方经济理论中关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有多重论断。包括“效率优先论”、“公平优先论”以及“兼顾效率与公平论”。中国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由于社会的发展状况和社会条件不同, 效率和公平谁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动态变化的。在生产力水平低下, 物质资料匮乏, 人民收入差距不大的背景下, 为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要, 矛盾的主要方面应是提高效率。当经济的高度发展, 效率不断提高, 人民收入分配差距逐步扩大的情况下, 为克服两极分化, 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公平”则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

3. 市场主管效率, 政府主管公平。

企业和市场始终是追求与促进效率的最具活力的组织, 而政府则应该始终是维护社会公平, 协调社会均衡发展的最具公正性和权威性的组织。从制度安排上, 促进公平需要提供平等机会, 创造良好环境, 以及完善社会调节系统, 发展保障事业等。由此可见, 公平是不能够完全靠市场经济自身发展能够达到的, 必须依靠政府的宏观经济自身发展才能够解决。但中国的地方政府, 有时会混淆自己的职责, “该管的不管, 形成缺位, 不该管的管, 形成越位, 二者兼有, 形成错位”。

三、促进中国社会公平的对策

目前, 中国的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 是城乡间、行业间、区域间、企业高层与普通员工之间等等各种的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 已经涉及到社会中的方方面面, 贫富差距扩大不仅影响效率, 还会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潜在根源。

2011年, 中国公共安全支出预算数为6 244.21亿元, 略高于国防支出预算的6 011.56亿元, 这是中国公共安全支出首次超过国防预算。从《2012年全国公共财政支出预算安排情况》显示, 2012年国防预算为6 702.74亿元, 公共安全支出预算为7 017.63亿元。

从2012年地方政府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来看, 许多地区的公共安全支出均超出社会保障与就业、教育、环保、科技创新、保障性住房支出。对于地方官员来说, 公共安全的重要性已经远远超过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直接关系人民福祉的事业。我们需要反思:彻底清除社会不稳定的病灶, 应找到相应的对策, 解决社会公平问题, 才是最根本的。 (1) 完善收入分配体制, 缩小收入差距。在当前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前提下, 关注公平是当前需要重视的问题。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体制, 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促进社会的共同富裕。 (2) 强化制度建设, 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 努力减少并消除权利寻租现象, 有效整治并严厉打击以权谋私现象, 最大限度地惩治腐败。逐步建立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的法律体系。 (3) 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力度, 做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 加快职业类技术院校的建设, 提高社会成员的人力资本, 保证社会成员的起点和机会公平。 (4) 加强监督, 既要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分享改革成果, 又要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竞争, 取消身份歧视。应逐步降低户籍限制, 减少城乡差距。逐步提高城市外来低收入务工人员的福利水平, 减少各种歧视政策, 在教育、高考、就业方面给予公平的机会。 (5)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努力遏制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加快新农村建设, 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 合理调整国民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政策, 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 (6) 建立健全城乡居民最低保障制度, 努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加大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 进一步加大对失业、贫困、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 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 加大对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的支持力度。 (7) 加紧解决垄断行业收入过高的问题。加快推进电力、石油、铁路、民航、电信等垄断性行业的市场化改革, 放宽市场准入条件, 强化垄断收益分配管理, 调整垄断行业的利润分配制度, 建立垄断超额利润上缴制度, 将垄断利润收归国家财政。 (8) 加大政府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加强过高收入群体收入的跟踪和监督, 尽力补偿改革中利益受损群体的利益, 优先考虑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

在新的历史时期, 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 我们必须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公平与效率并重, 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这种公平是对现存经济社会关系内在要求的合理化和正当化, 要涉及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及司法、行政、文化和教育等各个方面。只有这样, 才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 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 但随之而来的人民群众的收入差距逐渐扩大的现象逐渐引发人们的关注。对现阶段中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 并提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收入分配,公平,效率

参考文献

[1]王亚菲, 李太后.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公平问题探析[J].软科学, 2011, (9) .

[2]张瑞, 秦书生.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正义思想及当代启示[J].东北大学学报, 2012, (7) .

[3]张彦军.诠释经济和谐视野中的效率与公平[J].改革与战略, 2011, (2) .

[4]王艳.公平与效率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北方论坛, 2012, (3) .

[5]李明刚.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平与效率关系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11, (15) .

人的发展与社会公平 篇2

论社会公德与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公德指历史上逐渐形成的人类社会的公共道德.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社会公德与私德既相联系又有区别,二者应完美统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自然和社会公德构成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

作 者:谭德礼 作者单位:广东商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部,广州,510320刊 名: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EDITION OF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1)分类号:B82关键词:社会公德 教育 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文明与人的自由发展 篇3

关键词:自由;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D02—2589(2009)05—0047—02

一、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它并不满足于对现存世界的认识与解释,而强调对人所面对的感性世界诉诸人的实践活动,使之发生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革命化的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它对人的自由问题的倍加关注。

在马克思主义的思路中,人的自由包含着相互联系的三方面内容:自由是人类存在的理想状态,即自由是人类理想的存在方式;自由是人的内在本质规定,即自由是人类的内在需要;自由是人的自我实现的实践活动,即自由是人类理想的活动方式。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共同表达着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的基本内容。

首先,自由是人类存在的理想状态。在这个理想状态里,外在于人的世界向属人的世界转化,人与世界的关系顺着应然性的向度前进,实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的协调发展,人与世界的关系的协调发展同时也确证人的能力获得了全面的发展。自由的这一确定内容决定了它是人类永远追求的目标。

其次,自由是人的内在本质规定。动物没有自由的问题,其原因在于,动物的活动是受制于外在压力与生命本能驱使的活动。而人的任何自由都是以人的自主与自觉地选择为重要特征的,“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人的活动的自由自觉性不仅在于人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而且在于人的活动能创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符合人的需要的理想客体。这表明,人类追求自由的过程同时也是发展自身本质力量的过程。

再次,自由是人的自我实现的实践活动。人的自由活动从根本上说是在一定价值目标的引导下的自觉活动,因而自由活动的结果必须是人的自我的实现和外在于人的存在向属人的存在与为人的存在的转化与生成,使主体自我丧失与主体异化的活动不能称为自由的活动。而主体的自我实现的实质又可以归结为人的能力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的自由因此也是一个自身能力被不断肯定的过程。

自由的基本规定之间不是彼此割裂,而是相互联系的,这一联系在于:由于自由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本质规定。是人类的内在需要,因此人是注定要追求自由的。但这一规定并不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规定,而是在人的实践活动极其发展的基础上自我进化、自我生成的,自由是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得以表现和实现的,于是,自由就不再是只能追求而又永远不能实现的理念,而是在实践中对感性世界的合规律的驾驭和支配,因而它才成为了人类可望又可及的理想生活状态。而从上述三方面内容的最为根本的意义上看,人的自由的获得就在于人的能力的发展。

二、人的自由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平台

1,社会主义所追求的物质文明为人的自由发展准备着充分的物质前提

人的自由发展必须以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为其物质基础,这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条最基本与首要的原理。“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m没有社会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就不可能达到对外部自然界的有效控制,人也就不能确立起自己在自然界面前的主体地位;也就不能够使自己的活动摆脱谋生的性质;人的活动也就不可能摆脱狭隘的封闭的地域性与民族性,更不可能实现人的本质力量全面而充分的发展。

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表明,人类社会的历史越往前回溯,人对自然的依赖程度就越高,而人对自然的依赖程度越高,社会的物质生产力水平也就越低,因而人类获得的满足也就越少。

而资本主义显然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生产力。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又带动着社会交往关系也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使人以物为基础确立了其独立性。然而与此同时人又被物置于统治之下,一切经济活动都围绕着利润和经济效益旋转,人不过是生产物质财富的一种工具或手段而已。

社会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在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上,是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的必然产物。换言之,社会主义决不可能在落后的生产力的基础上获得巩固和发展,也决不可能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羁绊。这不仅是唯物主义历史观深刻揭示过的一条规律,也是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同时也是历史已经向我们提供的一个无可怀疑的经验证明。

值得注意的是,生产力的发展并不必然地为人的自由的发展提供条件,有时还会成为束缚人的一种力量,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我们本身的产物聚合为一种统治我们的、不受我们控制的、与我们愿望背道而驰的并且把我们的打算化为乌有的物质力量,这是过去历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这种状况是由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关系所决定的。在马克思看来,“生產力和社会关系——这二者是社会的个人发展的不同方面。”

2,社会主义所追求的政治文明为人的自由发展提供着前所未有的社会历史条件

人的自由发展还必须以高度的政治文明作为社会历史条件,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条宝贵经验。原因在于,人的自由发展不仅要求高度发达的生产力,还要求个人对这种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的总和进行全面的占有,“个人必须占有现有的生产力总和,这不仅是为了达到自主活动,而且一般说来是为了保证自己的生存”而这种全面的占有的实现过程,却不是生产力发展的自然实现过程,也就是说,它的实现必须借助于政治力量的驱动。马克思就曾经科学地阐明政治权利与人的自由发展的密切联系,他认为,只有消灭阶级压迫和剥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才可能获得更多的民主和自由。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恩格斯也曾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所获得的权力“把脱离资产阶级掌握的社会生产资料变为公共财产。通过这个行动,无产阶级使生产资料摆脱了它们迄今具有的资本属性,使它们的社会性有充分的自由得以实现”。

如此说来,社会主义在面向理想的社会形态时不仅要有物质成果的积累,成就一种文明的政治体制也成为它题中应有之义。从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上讲,当人类进入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时候,社会主义政治的根本职责就是为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在马克思看来就是通过扬弃私有制和自我异化实现这一制度保障,“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

对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给予把握。从人的自由发展的视角来看,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是与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主旨,并积极营造社会平等的社会运行机制。而社会平等的最

终实现在于每个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换言之,一旦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摆脱片面性与屈从性,个人有可能自主地选择自己的活动,成为独立的、平等的人。也就意味着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平等的境遇中了。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的根本宗旨就在于此。

3,社会主义所追求的精神文明为人的自由发展提供着先进的思想观念

一般而言,思想革命往往是政治革命的先导。西方资本主义在对封建社会进行的社会转变中始终是以自由、平等、博爱去唤醒人们的崇高理念;社会主义在对资本主义进行扬弃的历史进程中,则是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为之奋斗不已。

人对自身自由发展的追求,本质上属于一种价值目标。应该说,社会主义有了自己的理想,也就在它实现的各个环节上有了自己的价值坐标。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谈到共产主义实现的条件时,明确提出:“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在这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和“传统的观念”即是指私有制和私有觀念,其中所谓与私有观念决裂,本质上即是与以追求外在的物质财富为目标的金钱价值观的决裂。

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实质就在于,将人从对人的依赖和对物的依赖的关系中解脱出来,建立一个以追求人本身的自由与能力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的新的价值体系。在此基础上,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从根本上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与完美的统一。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弘扬人与自然之间和谐、持续的发展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最主要地表现在人对自然对象与自然环境的改造与超越上。但是,人在自然领域的自由,不能被理解为绝对的、无条件的任性的自由。因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作为主体的人离不开对自然界及其规律的科学认识与把握。在此意义上,社会主义追求科学的生活理念。

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倡个人的自由发展与他人、集体的自由发展的和谐统一。作为个体存在的人在社会领域中的自由不仅要受到社会历史规律的制约,同时还要受到他人、集体的制约。个人的自由不能损害他人与集体的自由,集体也不能够压抑个人的自由发展。在此意义上,社会主义倡导对社会规范的科学认识,倡导人与人之间的人文关怀。

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张扬人的理性与非理性的和谐统一。人的自由的获得,除了要对外部活动客体进行正确把握以外,还要对自己的本能、欲望与情感进行自我协调与控制。不仅要避免完全受制于外在力量的奴役,而且也要摆脱自己本能的自发性的冲力。在此意义上,社会主义张扬对人性的科学把握。

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 篇4

一社会和谐的内涵

进入新世纪以后,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这些问题对于我国的持续发展潜力产生巨大的负面冲击。在此背景下, 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将社会和谐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加以推进。在马克思对社会和谐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将社会和谐的内涵界定为三个方面, 即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第一, 人与社会的和谐。按照马克思的阐述,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 并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 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人, 而社会是由众多个体的人所组成的。社会和谐要求必须要处理好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这样才能确保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的进步。

第二, 人与自然的和谐。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 传统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是人在欲望的驱使下, 单方面地向自然环境进行资源的索取, 而实践证明, 这种模式具有不可持续性。社会和谐要求人与自然之间构建一个和谐发展的关系, 即人不仅仅是向自然的索取, 同时也要进行反馈, 这样才能实现二者之间的和谐相处。

第三,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经济转型以及社会转轨的时期, 我国各种社会矛盾进入了一个高发阶段, 这危及了我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不信任已经成为常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就是要求建立一个相互信任、相互关心的机制, 这样才能够打造一个和谐社会。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 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就是人的个性自由发展, 人具有差异性的特点, 没有个性层面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每一个人都有追求自己个性独立、自由发展的权利。其次就是人的需要应得到充分满足,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每一个人都有从低级到高级的五个层次的需求, 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人的需要被充分满足是指在不损害其他人、社会以及自然的前提下来确保个人需要的被满足。再次就是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每一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 按照马克思的阐述, 在一个理想的社会, 每一个人的能力都不受权力、阶层、民族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而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机会将自身的能力进行充分发挥。最后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 在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背景下, 任何一个人脱离其他人都没有办法生存, 同时团队工作模式的盛行意味着单个人已经很难独自去完成一项工作任务。

三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

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关系密切, 相辅相成, 二者任何一方的不足都会影响到另外一方, 体现如下:

首先, 从价值目的层面来看, 二者具有一致性。人的全面发展是从个体的视角出发来阐述价值目标, 社会和谐是从社会的视角出发来阐述价值目标。按照马克思的观念, 人只有在全面发展的社会中的才能够实现全面发展, 人是否能够得到全面发展是一个社会的发展是否达到最高阶段的一个评判标准。从社会和谐的角度来看, 社会的和谐就是指人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和谐相处, 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中的不同反映面。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最终实现的是人的全面发展,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 二者之间的价值目标具有一致性。

其次, 从内涵层面来看, 二者具有契合性。从内涵层面来看, 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太多的契合点, 这些契合点从理论层面来看, 都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范畴, 二者之间具有同源性的特征。人的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阶段性, 人的发展总是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这其中都具有阶段性的特征, 无论是社会发展也好, 还是人的发展也好, 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是需要在不断的发展中实现飞跃。从内容来看, 和谐社会的发展内容, 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因此, 二者之间内涵层面的一致性要求二者的发展应综合考虑。

最后, 从相互作用来看, 二者相辅相成, 互为影响。一方面是社会和谐的条件与基础就是人的全面发展, 一个社会只有全体人员在素质、能力等方面都有了一个全面发展以后, 才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反之, 没有个人的全面的发展, 就不能够推动整个社会的快速前进。人的全面发展对于社会和谐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反之则会阻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社会和谐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如果一个社会动荡不安, 充满了不和谐的因素, 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成为了无源之水, 毕竟每一个人在既定的社会环境中, 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不利社会因素的冲击, 而社会和谐将会给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鉴于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 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应辨证地加以看待, 这样才能促进社会和谐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 从而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慧.和谐社会语境下如何看待人的全面发展[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 (4)

[2]胡蓉.和谐社会语境下的人的全面发展[J].宁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4)

[3]任巧.浅谈社会发展与人生价值的实现[J].山东电大学报, 2008 (2)

[4]宋长春.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J].江苏高教, 2006 (1)

人的发展与社会公平 篇5

新形势下促进民族团结 兼顾公平与效率

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摘要】为了平抑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的趋势,克服社会公平与经济增长相悖现象,必须关注社会公平。有鉴于此,应实行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发展战略。替代“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增长理念。即应实行以人为本的公平与增长并重的发展战略,在新形势下促进民族团结,兼顾公平与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公平、效率、和谐社会

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它使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日趋完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通过经济发展实现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小康社会就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为了平抑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的趋势,克服社会公平与经济增长相悖现象,必须关注社会公平,特别要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有鉴于此,应实行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发展战略,替代“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增长理念。即应实行以人为本的公平与经济增长并重的发展战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实行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发展战略,替代“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增长理念

公平与效率关系,一直是引起国内外理论界热烈讨论的课题。经济学家更强调效率,而社会学家更强调公平.西方学者从机会成本,即选择成本视角出发,普遍把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看作是替换关系。例新形势下促进民族团结 兼顾公平与效率 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如,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认为,公平与效率存在着替代关系,为了效率就要牺牲某些公平,而为了公平就要牺牲某些效率.国内学者主要是从经济哲学的视野提出,公平与效率是一个矛盾统一体。“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公平则是增进效率的推动力,它们的最终目的都在于增进社会福利。”

在经济发展初期,由于大量经济福利只有凭借效率才能取得,因此人们会优先考虑经济效率;不过不能由此而低估公平分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于是形成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改革理念。在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下,强调效率优先的理念导致社会对经济增长目标的追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年均增长9.5%,近10年GDP年均增长8.6%,远高于3.7%左右的全球平均增长速度。但是,在我国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收入不平等程度也大幅度提高,财富分配不均、社会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世界银行专家计算,我国基尼系数从1981年的0.31提高到2001年的0.447.这种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在世界范围的比较中也处于很高的水平。学者们一般都认同,我国基尼系数已超过国际公认的0.4警戒线。财政部官员曾透露,银行60%的存款掌握在10%的储户手里。国家统计局最新披露,内地最富裕的10%人口占有了全国财富的45%,而最贫穷的10%的人口所占有的财富仅为1.4%;并预言,贫富差距在未来十年还将进一步扩大。

我国收入差距迅速扩大的趋势,已成为影响当前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大问题。这一公平与经济增长相悖现象逐步引起社会关注与理论新形势下促进民族团结 兼顾公平与效率 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界的思虑。为了平抑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的趋势,必须关注社会公平,特别要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有鉴于此,关于效率和公平,今天已不再是孰为优先、孰为兼顾的问题了,而应该是两者并重、相互兼容、统筹发展。

二、兼顾公平与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1.实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在非劳动要素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使劳动收入保持适度增长,才能抑制社会贫富收入差距急剧扩大之势,实现收入分配公平,促进社会各阶层利益和谐。

(1)由于我国劳动力丰富而资本、技术、管理、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相对稀缺,实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多种分配方式,一方面会使生产要素使用效率得到提高,特别是会使稀缺的资本、技术、管理、自然资源等非劳动要素使用效率得到提高,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会出现劳动者收入相对于非劳动要素所有者收入而下降的现象,会呈现出非劳动要素收入相对增加而劳动收入相对减少的变动趋势,从而加剧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

我国劳动力丰富,非劳动要素稀缺,劳动用工用人制度市场化,进一步导致各级各类劳动力市场逐步形成或大或小的买方市场。这是我国收入分配市场化改革中不同于发达国家收入分配市场化的新特征。这种劳动力买方市场,压低了劳动者工资水平,使劳动者工资收入低于劳动者对收入的贡献,使非劳动资源所有者收入高于其对收入的贡献。非劳动资源所有者收入与劳动者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可能新形势下促进民族团结 兼顾公平与效率 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会引起劳动者对近期收入相对减少现象的困惑与不满情绪,进而否定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多种分配方式改革。因此,实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多种分配方式,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在非劳动要素收入大幅增长时,使劳动收入保持适度增长,让广大劳动者分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2)由于我国与发达国家要素分布格局是相逆的,即我国劳动力丰富而非劳动要素相对稀缺,发达国家劳动力稀缺而非劳动要素相对丰富,因此实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会导致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收入分配格局也是相逆的。收入分配格局的国际比较表明,实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多种分配方式,在我国会呈现出非劳动要素收入相对增加而劳动收入相对减少的趋异格局,社会贫富收入差距呈扩大之势;在发达国家会呈现出非劳动要素收入相对减少而劳动收入相对增加的变动趋势,社会贫富收入差距呈收敛之势。这种收入分配格局的发展演变会引起我国劳动者的困惑与不满情绪,甚至会引发信仰危机。因此在我国实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多种分配方式,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在非劳动要素收入大幅增长时,使劳动收入保持适度增长。只有使非劳动要素所有者与劳动者收入双增长,才能抑制社会贫富收入差距扩大之势,使社会贫富收入差距逐步呈收敛之势,促进社会各阶层利益和谐。

2.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合理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是实现共同富裕,促进区域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我国幅员新形势下促进民族团结 兼顾公平与效率 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辽阔,地区之间的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存在很大差异。在传统计划经济时期,西部地区曾经取得了与东部地区相近的经济发展水平,但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差距扩大速度呈进一步加快之势。

1978年东、中、西部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52%、31%、17%,到1997年则变化为61.46%、23.74%、14.8%。不仅西部地区GDP总量占全国的比重逐年下降,人均GDP的差距也与东部地区逐步扩大。改革开放初期,西北各省区人均GDP高于福建,其中青海甚至高于广东,但是到1998年,广东、福建人均GDP已超过10 000元,西北五省区除新疆达到6 435元以外,其余各省区均不到4 500元,相差达1倍以上[5].由于我国东部地区开放时间长,经济运行的市场化程度高,投资软硬环境都优于西部地区,因此,市场导向的社会资金和外资受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诱导会大量流入东部地区,与政策导向的西部大开发资金反向流动,从而使我国资本与劳动相对密集型产业分布格局的区域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继续在扩大;进而会使东西部地区人均收入、工资水平差距呈进一步扩大之势。要缩小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绝对差距还有一段漫长路程。

因此,可以考虑针对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实行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给落后地区多留资金以培植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要加大西部大开发的力度,增加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促进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以加速资本折旧、贷款担保等措施吸引国内外资金投入西部大开发。增加西部地区教育投资,提高人力资本素质,实行高工新形势下促进民族团结 兼顾公平与效率 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资政策,引导人力资本向西部地区流动。在保证投资效益的前提下,使西部地区与其它后进地区的投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高于东部地区,保持“西高东低,增长极北移”的相对演变态势,是逐步相对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促进区域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3、利用比较利益原则,促进农业向市场化、工业化方向发展,支持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改善城乡收入分配,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城乡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途径。

统计资料显示,1978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率为2.57:1,到2004年上升为3.21:1.国际比较表明,当经济发展水平在人均国民收入为800-1000美元阶段时,其他国家城镇居民收入大体上是农村居民收入的1.7倍;而我国这一比例远高于其他国家。国内比较研究表明,1978~2003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呈现出先缩小后又扩大的趋势,2004年在实施“多予、少取、放活”扶农、惠农政策后,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再次呈现缩小的迹象。

2004年我国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15.20,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53.02%,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31.78%,表明我国的生产结构依赖于工业和服务业,我国产业结构已处于工业化发展后期的较发达阶段。但我国5.8亿的人口生活在农村,表明我国劳动就业结构依旧依赖于传统农业,我国劳动就业结构仍处于工业化发展初期的不发达阶段。比较就业结构与生产结构表明,在我国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化过程中,就业结构优化速度远远滞后于工业与服务业的生产结构的升新形势下促进民族团结 兼顾公平与效率 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级。要做到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三农”难题,必须利用比较利益原则,促进农业向市场化、工业化方向发展,支持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才是根本的富农之道,是改善城乡收入分配,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城乡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途径。

农业生产函数显示,增加农民收入有两条途径:一是提高农民边际劳动生产率,而农民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取决于土地与自然资源存量;农民的土地与自然资源存量越大,边际劳动生产率越高,农民的收入越多。这就意味着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土地使用权的集中,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高农民边际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措施。二是要提高农产品相对价格。2004年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3.1%,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1%,这意味着农产品相对价格上涨,城乡贸易条件有利于农村不利于城市,农产品相对价格变化有利于农民增收。2005年上半年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夏粮又获丰收,最新统计显示农民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2.5%,增速比2004年同期提高1.60.农民收入增加的原因主要有: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出售农产品收入大量增加,第二、三产业生产经营收入保持平稳增长,财产性、转移性收入增加,以及税费负担继续大幅度下降等。但2005年上半年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上涨4.1%,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6%,这一变化意味着农产品相对价格又呈现相对下跌走势,城乡贸易条件又呈现出不利于农村有利于城市的相对变动趋势,农民从事务农收入会再次呈现相对减少趋势,农民增收的难度又会加大。只有较大幅度降低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才能保持或提高农产品相新形势下促进民族团结 兼顾公平与效率 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对价格,那么农产品价格市场化改革才会增加农民的收入。因此不仅要对农产品实行保护价收购政策,而且财政要适度增加对农业生产投入品的价格补贴,降低农民生产投入成本,提高农产品相对价格,是增加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城乡社会和谐发展有效的财政政策措施。

4.增加劳动者收入,既能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又能启动内需,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我国总体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与经济增长。20世纪80年代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国家发展的是劳动密集型行业,GDP年均增长率为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为4.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为8.4%,按城乡人口比重加权平均的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为7.5%.依据统计资料与笔者的计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2001年这四项增长率分别为7.3%、8.5%、4.2%和5.82%;2004年这四项增长率又分别变为9.5%、7.7%、6.8%和7.1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世纪,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差距呈缩小的趋势,其中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和按城乡人口比重加权平均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率都超过了经济增长率。表现为历史上少见的居民收入超分配。一般而言,居民收入增长率应小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而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又应小于经济增长率。由于在我国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趋近于经济增长率,因此,只要工资增长率不高于经济增长率,就不会出现工资推动的物价上涨。但是,如果工资增长率长期小于经济增长率,就会呈现消费需求不足导致的市场需求不足现新形势下促进民族团结 兼顾公平与效率 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象;进而既会抑制经济增长与新增就业机会,又会导致原有工人失业与下岗。

工资增长对就业的影响有两种效应:一是静态效应,会减少就业;二是动态效应,工资增长会带动消费,推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因此,这两种反向效应合力的大小与方向将决定工资增长对即期就业变动的影响或呈减少走势或呈上升趋势及其各自的力度。耗尽性分配定理也显示,在新世纪我们仍有增加居民收入,推动我国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差距缩小的空间[7].这就是说,在即期只有增加我国劳动者的收入,才能启动内需,拓展国内市场,带动经济增长,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增加打工者工作的机会;才能逐步缩小贫富差距,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因此我们应该遵照工资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依照耗尽性分配定理,从实际出发,适度提高我国城镇劳动者的待遇,增加农民收入。只有增加劳动者收入,才能既推动经济增长,又实现收入分配公平,使全体居民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实现公平与增长并重的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5.实行公平与增长并重的发展战略。依照技术进步原则,调整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促进经济高效增长;依照比较优势原则,发挥我国劳动力丰富的资源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就业机会,增大劳动报酬在收入分配格局中的份额,是缩小贫富差距,实现收入分配公平,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最有效的途径。

国际发展经验表明,实行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会带来不同收入分配格局,从而导致相异的社会经济效果。亚洲四小龙实行了符合自新形势下促进民族团结 兼顾公平与效率 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己的比较优势的出口替代发展战略,而一些拉丁美洲国家推行了违背自己的比较优势的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到20世纪90年代,不仅前者经济发展绩效优于后者,而且失业率低,收入分配比较公平。例如,巴西的人均收入水平只是韩国的1/3,而基尼系数则比韩国高1倍左右,出现了“有增长而无发展”或“没有发展的经济增长”。

国内的发展经验也表明,收入分配格局也取决于经济增长方式。由于我国劳动力丰富而其它生产要素相对稀缺,20世纪80年代解决温饱时期,采取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发展方式,社会实现了充分就业,劳动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就较大,收入分配就比较均等,贫富收入差距就比较小。20世纪90年代奔小康时期,采取资本相对密集的产业发展方式,社会出现下岗、失业现象,而资本获得较高的报酬,相应地,收入和财富就向少数资本要素所有者集中,贫富收入差距就大。显而易见,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要采取资本密集与劳动密集并重的产业发展方式。既依照技术进步原则,调整增长方式与产业结构,促进经济高效增长,又依照比较优势原则,利用我国劳动力比较丰富的优势,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既能促进经济增长,又能够扩大就业,增加劳动者的收入,实现分配公平,从而有效地缩小收入差距,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国13亿人口中,大约70%的人口为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是现实和潜在的就业群体。但是,劳动力市场化改革造成一部分人群失业、下岗,或者处于就业不足的隐蔽失业状态;还有一部分人新形势下促进民族团结 兼顾公平与效率 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群由于年龄偏大、缺乏技能,长期难以就业而退出劳动力市场。所有这些人群就构成社会贫困群体或低收入群体。目前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相当一部分人群没有就业机会或就业不足。因此,政府实行最大化就业政策,制定积极促进就业的措施,运用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机制,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最大限度地扩大就业机会,努力提高城乡居民就业率,增加城镇低收入阶层的收入与农民的收入,是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最根本和最有效的途径。

6.依靠国家政策进行收入再分配。通过政府税收和转移支付政策,对收入进行再分配,调节收入在不同人群、不同地区之间的分配关系。一方面,应以调节高收入、反贫困、依法规范分配行为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为重点,调整再分配关系;加大打击和取缔非法收入的力度,从重处罚和惩处非法暴富,使其违法行为的成本远远大于其经济上、政治上、心理上的收益,提高违法犯罪行为的受罚概率,以遏止非法收入,为公平分配创造条件。另一方面,通过政府建立公共财政制度,加大公共财政的支出,建立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及我国收入分配新格局相适应的最低工资标准与良好的社会安全网,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机制,保护弱势群体;同时发展符合农村实际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抑制社会贫富差距扩大,促进分配公平,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措施。这种收入再分配方式特别适宜于解决社会特殊困难群体的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问题。

7.大力发展教育,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特别是要增加对农村劳动力和下岗职工的再教育与再培训的投资。增加农民获取非农就业机会,新形势下促进民族团结 兼顾公平与效率 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提高下岗职工再就业率,是缩小居民之间贫富差距,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有力举措。

总之,要以人为本,按照科学发展观,实行公平和增长并重的发展战略新选择。既要推动经济增长,又要实现收入分配公平,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既全面启动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又启动收入分配约束与改进机制。在改革开放,促使东部地区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应使西部地区收入保持高速增长或同步增长,以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扩大之势;在市场导向,推动城市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时,应使农村收入水平保持适度增长,以平抑城乡差距扩大趋势;在分配市场化,导致非劳动要素所有者收入大幅增长幅度的同时,应使劳动者的收入保持稳定增长,以抑制贫富差距扩大势头。这种收入双增长分配新格局能促使区域经济、城乡经济与社会各阶层利益和谐发展,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逐步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分配结构,培育一个庞大的中等收入人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篇6

(一)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述

人的全面发展, 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 更是一个现实问题。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 也就是说, 作为一个完整的人, 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他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对未来社会人的存在和发展状态的规定。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人的需要发展、社会关系的发展、人的能力尤其是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和人的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在这里, 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人, 不是抽象、孤立的人, 而是指现实的、具体的、社会中的个人, 不是“某一个人”, 而是“每一个人”。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意味着“全面”, 而且包含着“和谐、自由发展”。

胡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和谐的社会体系。

(二) 人的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内在统一

可以说, 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二者相辅相成、互为条件, 是彼此相关的历史过程。

第一, 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终极追求。不论是经济的发展, 还是其他领域的发展, 归根到底都要体现在人的发展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追求。第二,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我们所要确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中的各种积极因素得到充分调动, 各种利益得到均衡协调, 社会各种矛盾得以妥善解决和人们生活美满幸福、安居乐业的富足社会。这样的和谐社会, 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众多有益的社会条件并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氛围, 是促进人自身自由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第三,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营造和谐社会的保证。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提高、各种权利不断得到维护和实现的过程。在这一伟大的历史过程中, 必须始终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地位上, 通过人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重要条件。只有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全面发展了、完善了,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才会真正地获得推动力。因此, 没有社会的和谐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就无法实现;也只有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 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理想才能真正彻底地实现。

二、在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促成人的全面发展

目前, 我国社会还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 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和制约着人的全面发展。因此, 我们要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同时促成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两手都要抓, 两手都要硬。

(一) 注重生态文明建设, 为人的存在与全面发展提供长久持续的保证

人是在自然和社会双重因素中存在和发展的, 对人全面发展的内容和条件的思考, 不能脱离自然环境孤立地进行。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也是人自身发展的根基, 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和谐都必须统一于人与自然的平衡之中。建设和谐社会必须从根本上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因此, 我们要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 努力寻求一种有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资源能够充分有效利用、生态环境得以优化、人们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的生态发展模式, 积极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绿色文明发展道路。

(二)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

生存问题是人类首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是发展问题。从根本上讲, 人的全面发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只有生产力得到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 才能够消灭旧式分工, 才能够为人的自主活动和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没有生产力的充分高度发展, 就不可能实现社会的发展, 就不会有人的自由、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建设发达的物质文明, 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贫富差距, 为人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定的物质基础。

(三) 注重对人的终极关怀, 营造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

转型时期, 努力改造我们的主客观世界, 实现社会环境素质与人文精神素质同时提高,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当前我们所置身的市场经济极易导致金钱拜物教、淡化人对自我人生价值的追求等问题。而人的全面发展又是一个复杂、持久的历史过程, 所以, 在这个过程中, 文化的熏陶必不可少。众所周知,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在人才建设。因此, 要使人的全面发展得到实现, 和谐社会成为现实, 就必须努力提高全国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文精神生长的社会环境, 加强对人的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关怀, 从而实现上层建筑的全面科学发展, 进而使建设更加美好的和谐社会成为可能。

摘要:建立和谐社会, 使人的全面发展成为现实, 是新时期我党面对的新情况。本文着重探讨了人的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的一致性, 并指出促成二者实现的基本措施。

关键词: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 第85页.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篇7

一、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内涵

1、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人的全面发展最本质上来说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包括人的智力和体力得到充分统一的发展以及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得到多方面的发展。也就是说能够充分发展人的各种潜能, 完整丰富人的个性, 充分发挥出人的本质力量。

2、人的全面发展的表现形式

本文所考察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形式主要从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来说明。

劳动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最本质特征, 所以人的全面发展最首要的就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情况按照不同的形式进行划分有不同方面的发展, 比如按照主体来划分, 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分为个体劳动能力发展、群体劳动能力发展以及全人来劳动能力的发展;按照所反映的形式有潜能的发展和现实能力的发展;从生理上来看, 可以分为人的智力的发展和人的体力的发展等等, 而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求人的劳动能力在各个层面上都得到发展, 而且不断促使潜能向现实能力的转换。

3、社会进步的含义

社会进步是指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合乎规律的前进运动, 其表现形式是生产方式的更新和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的进步包括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以及社会政治文明的进步, 这也是实现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社会进步的衡量标准具有综合性, 生产关系的性质、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等等都是衡量标准, 而衡量社会进步最根本的标准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1、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前提

人的需求和欲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潜在力量, 正是人们有没有满足的需求和欲望, 才激发出人们不断改变现状, 进而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为了实现人们物质方面的需求, 人们不断更新生产方式和手段, 从而经济建设不断发展;人们为了满足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 探索各方面的文化活动, 从而精神文明不断提升, 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人们为了满足政治方面的欲望, 不断探索, 从而促进了政治文明的不断进步。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 人的需求可以划分为五个层次:生理和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宿的需要、尊重和自尊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 可见人的需求是不断向上发展的, 只有满足了人不断变化发展的需求,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也会不断进步。

2、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人的全面发展要求人的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这样形成的人力资源在现代经济社会中能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拥有一定数量的人力资源是进行社会生产所必需的先决条件, 人力资源是指一定时期内组织中的人所拥有的能够被企业所用, 且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的教育、能力、技能、经验、体力等的总称。在现代经济社会中要促进经济的发展, 就必须要提高劳动力的各方面的素质、能力和创造性, 而这些素质、能力和创造性的提高正好符合了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社会发展中经济的发展、精神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政治文明的进步, 都是人的全面发展所带来的能动性发挥的动力作用。

三、社会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

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表现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发展生产力, 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只有实现了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求才能够满足, 人民素质才能得到提高, 才能够为社会中的人提供物质基础, 保障社会成员拥有充裕的物质生活。只有当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基本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的时候, 才真正谈的上人的全面发展。所以加快社会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进步, 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经济基础。

四、小结

通过上述分析得知, 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存在相互促进、不断发展的辨证关系, 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而社会的进步又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社会氛围和政治保证。在我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 要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加快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要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更好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同时将人的全面发展放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中来。

摘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8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提出来的, 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存在辨证统一的关系, 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 而社会的发展进步本质上就是为了人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进步。本文就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两者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述。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社会进步,辩证关系

参考文献

[1]王钰、唐召云:《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

[2]金鑫:《“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必须相辅相成——江泽民关于现代化理论的新贡献》, 《宁夏党校学报》, 2002年5月。

人的发展与社会公平 篇8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终目的:扩展农民的实质自由

森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导论的第一段开宗明义地提出了全书的出发点:“本书论证, 发展可以看作是扩展人们享有的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聚集于人类自由的发展观与更狭隘的发展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狭隘的发展观包括发展就是国民生产总值 (GNP) 增长、或个人收入的提高、或工业化、或技术进步、或社会现代化等等的观点。”[1]在他看来, 以人为中心, 最高的价值标准就是自由。与一般的自由观念不同, 森的自由是在实质的意义上定义的, 即享受人们有理由珍视的那种生活的可行能力。具体来说, “实质自由包括免受困苦——诸如饥饿、营养不良、可避免的疾病、过早死亡之类——基本的可行能力, 以及能够识字算术、享受政治参与等等的自由。”[1]这种自由在发展中具有建构性作用, 它是人们的价值标准和发展目标中自身固有的, 它本身就是价值, 不需要通过与其他有价值的事物的联系来表现其价值, 也不需要通过对其他有价值的事物起促进作用来显示自身的重要性。在第3章的结语中, 森进一步强调了直接以人们的实质自由为焦点的一般性方法, “即集中注意人们去做他们有理由珍视的事情的可行能力, 以及去享受他们有理由珍视的生活的自由。”[1]

森的这一观点对我们理解党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具有深刻启示。2005年10月,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 尊重农民意愿, 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由此可见, 当前, 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推动农村与农民的全面发展。农民是农村的主体, 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推动农村的新发展, 从根本上来说也就是要促进广大农民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因为没有农民的发展, 新农村建设只能是一句空话。但农民的发展并不仅仅表现为收入水平的增加、居住条件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而且还表现为农民平等地参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权益的实现及可行能力的扩展。因此, 当前新农村建设试点中一些地方大规模推行基础设施建设、搞住房规划建设等都不能当作目标, 而只能看作实现目标的手段而已。借用森的观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标便可表述为:不断扩展农民的实质自由, 即不断扩展人们去做他们有理由珍视的事情的可行能力, 以及去享受他们有理由珍视的生活的自由。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扩展农民的工具性自由

在森的理论框架中, 扩展自由不仅是发展的首要目的, 而且是发展的主要手段。森具体分析了政治自由、经济条件、社会机会、透明性保证和防护性保障等五种类型的工具性自由, 认为这些工具性自由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和相互补充, 能帮助人们更自由地生活。鉴于我国当前农村面临的具体情况, 这些工具性自由也可以作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民发展的一条现实可行的途径。

1.扩展政治自由

经验证明, 政治自由与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关联性。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民的政治权益不断增长, 不仅可以选举人大代表, 而且可以选举村长村支书等全部村委会干部。不过, 从实质上来讲, 我国农民的政治自由依然存在一定缺失。从全国范围看, 我国在人大代表选举中长期实行“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镇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 导致在历届全国人大代表的构成中, 农民代表的人数及比例都偏低, 并且又没有全国性的大型农民组织, 农民参与政治博弈的力量十分弱小, 不能有效表达自己的意愿和争取自身权利;从基层权力的运行来看, 农民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权力流于形式, 在现有村治体制下还不可能落到实处。因此, 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就必须要扩展农民的政治自由。这包括给农民以城乡平等的选举权, 组织地方性及全国性的社会组织的平等权利, 以及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真正落实村民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权利等, 让农民不仅具备与其他社会阶层博弈的能力, 而且也具备决定自身发展的可行能力。

2.改善经济条件

是否拥有或能否得到经济条件对于各经济主体实际上能够获得经济权益具有关键性的影响。我国“三农”问题的凸显已经明确地表现了农民经济权益的缺失, 如农民的土地经常被地方政府、村民委员会、企事业单位等以各种名义侵占, 却只能得到很少的补偿;农民在市场买卖的各个环节都处于弱势地位, 面临各种价格歧视和垄断行为, 没有平等交易权;农民工在城市经常面临进入某种行业的壁垒, 劳动任务重、收入低且工资经常被拖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同城市一样由政府承担等等。因此,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改善农民的经济条件。首先, 要完善土地产权制度, 依法保护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经营权、处置权和收益权, 公用事业建设用地, 必须给予合理补偿;其次, 由政府出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农村金融服务体制创新, 增加农民可资利用的经济资源;再次, 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和补贴, 减少强势市场对弱势农民的侵害;最后, 建立城乡一体化就业市场, 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3.创造社会机会

当前, 我国“三农”问题产生的最根本的体制性根源就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 它以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 工农、城乡区别对待, 通过二元的粮食供应制度、就业制度、福利保障制度、教育制度、赋税制度、公共事业投入制度等在内的一系列不平等的社会制度体系安排, 使农民陷入了社会机会的不平等, 致使城乡差距日益扩大。因此, 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通过社会教育、社会统筹及其他方面的安排, 使农民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利、社会保障措施和其他方面的社会权益, 为农民创造更多更好的社会机会, 促进农村和农民的全面发展。

4.增强透明性保证

农民在我国是一个最大的弱势群体, 他们的生产与生活对政府的法令政策和涉农部门的作为具有很大的依赖性。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很多农业政策对农民都是有利的, 但是, 在有些地方, 中央政策被“秘而不宣”, 乡村干部根本不向农民传达;而在另一些地方, 好政策又被“歪嘴和尚念歪了”。由于信息不对称, 农民在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 往往高价买进生产资料却又低价卖出农产品, 并且经常遭受假冒伪劣产品的侵害。另外, 由于村务公开程度不高, 农民知情权缺乏, 很难防止村干部腐败。上述现象都对农民生产与生活造成了严重损害。因此, 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要建设强有力的价值规范体系和坚实的法治基础, 健全市场机制,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增强对农民的透明性保证。

5.建立防护性保障

防护性保障即是一种社会安全网, 在我国农村, 当前不仅有一些赤贫的人, 而且还有一些农民因病、因灾或因子女上学返贫, 已经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正常生产和生活的可行能力。因此, 必须建立起一种针对农民的救济或保障的制度性渠道, 为那些遭受天灾人祸或其他突发性困难的人群、收入在贫困线以下的人群、无人赡养的老年人以及残疾的人等等提供防护性保障, 从而构筑起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安全网。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选择:让个人自由成为社会的承诺

森非常关心社会选择和社会价值形成问题, 他在第11章“社会选择与个人行为”中提出:要运用理性来鉴别并促进更好的、更可接受的社会, “为此, 我们需要恰当的评价框架;我们也需要有机构和制度来为促进我们的目标和对价值判断的承诺而工作;此外, 我们还需要有行为规范和理性思考来使我们得以实现我们努力争取的目标。”[1]最后, 在结束全书的第12章标题中, 森提出了其核心诉求:让个人自由成为社会的承诺。

森的上述观点对于我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社会选择和社会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宏伟的系统工程, 必须要有机构和制度的保障, 要依靠行为规范和理性思考, 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来实现我们所要追求的目标。第一, 公共政策的制定要以促进农民个人自由为核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公共政策首先必须坚持正义的原则, 废除不平等的城乡二元结构制度体系, 建立城乡一体化机制, 从制度上保证农民平等的社会地位, 促进农民的自由发展。第二,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确立良好的价值体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为基础, 在尊重农民明智的自利追求时, 充分发挥自由、民主、公平、正义、诚实、守信以及社会责任感等价值观的重要作用。第三, 让农民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2]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 必须让农民成为能动的参与者, 重大的社会选择必须在自由和民主的基础上做出, 要让农民能够参加涉及自己切身利益的社会决策, 并且能够主导这些社会决策的贯彻落实。第四, 统筹城乡发展,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不仅仅是农民的事, 仅靠农村和农业的内生资源是不行的, 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努力,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在社会合力中推动农民实质自由的实现和可行能力的发展, 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

综上所述, 阿马蒂亚·森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就是:扩展农民的实质自由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目的, 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手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扩大农民享有的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

参考文献

〔1〕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试论社会的发展与人的价值的实现 篇9

一人的价值的含义

在日常生活中, 人们一提到价值, 往往是指“有用”或“有意义”。价值作为哲学范畴, 是对价值的一般本质的科学概括, 马克思曾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 (1) 也就是说价值概念是一个反映主、客体关系的范畴, 标志着客体的属性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这里包括主体的需要和客体的属性两个方面。如果没有主体的需要, 就没有什么对主体需要的满足, 也就谈不上价值;如果客体的属性不能满足主体的需要, 也构成不了价值。

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不同, 因为物只能作为客体存在, 而人具有双重性, 既可作为主体存在又可作为客体存在。物的价值只是满足人的需要, 这里物是价值客体, 人是价值主体。而人不仅可作为价值主体, 又可以作为价值客体。人的价值, 就是指作为价值客体的人的存在及其属性对于作为价值主体的人的需要的满足。即人的价值就是满足人自身的需要, 这里人既是价值主体, 同时又是价值客体。

人的价值的双重性就形成了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自我价值是指人作为价值主体通过创造性劳动对自我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满足, 即对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和对个人的尊严、自信、人格、知识文化等精神需要的满足。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人作为价值客体通过创造性劳动满足他人、社会的需要, 即为他人、为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作出的贡献。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没有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人的社会价值就无从谈起。如果一个人连最起码的物质生活需要都得不到满足, 何谈为他人、为社会作贡献;没有人的社会价值的实现, 人的自我价值也就无从表现。如果一个人一味地追求社会对其的满足, 没有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 其自我价值是苍白无力的, 没有意义的。人的价值的双重性决定了人的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是享受与奉献的统一。人的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也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二社会的发展与人的价值的实现是辩证统一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的价值不是人自身所固有的某种独立自存的东西, 人的价值产生于人的劳动实践, 表现为人的社会关系。马克思主义坚决反对离开社会发展, 离开人在社会中的劳动实践抽象地、孤立地谈论人的价值。

人的价值的实现与社会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 是同步的、互动的过程。一方面, 人的价值实现正是在社会的发展中进行的。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的需要的层次不断提高, 以及满足人的物质与精神需要的手段越来越丰富, 人的价值实现越来越充分、合理。在这个意义上说, 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是人的价值的实现过程。另一方面, 社会的发展是通过人的价值的实现体现出来的。随着人的价值的实现与提升, 人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地为社会创造价值, 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说, 人的价值的实现过程也是社会的发展过程。没有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就谈不上人的价值的实现;没有人的价值的实现,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就无从表现, 没有了根基。

1. 人的价值的实现是社会发展的根基

马克思说:“任何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2) 马克思还指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3) 在马克思看来, “社会, 无论其形式如何, 都是人的交往活动的产物;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 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 不是历史, 而正是人, 现实的、活生生的人。” (4) 这就是说,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活动, 正是人的活动构成了社会及其历史, 人是推进社会发展的主体性力量。在进行创造历史的活动中,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 人不断地把人以外的一切存在变成了自己活动的对象, 即变成了客体, 彰显了人的主体性, 实现着人的价值, 与此同时, 也推进着社会历史的前进。

社会的发展是人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的过程, 是人不断追求和实现一定价值目标的过程。人的价值的实现是社会发展的根基。

第一, 社会的发展是为了人。社会的发展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人, 是为了满足人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需要, 是为了让人生活得更美好。社会发展的目的就是实现人的价值, 就是要使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

第二, 没有人的价值的实现, 也就没有社会的发展。一方面, 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有赖于社会对人的尊重与满足, 如果社会对人没有基本的尊重与满足, 人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实现, 人的主体性丧失, 甚至出现反主体性效应, 人失去了劳动的积极性, 那么, 就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 人的社会价值的实现, 在于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没有人的创造性的劳动, 没有人对社会的责任与奉献, 人的社会价值的实现就会缺失, 那么, 社会的发展也将停滞。正是人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创造出新事物、新价值, 以实现人自身的价值, 同时也创造出促进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的元素。

2. 社会的发展是人的价值实现的前提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5) 人是社会的人, 不能离开社会而存在, 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促进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是人的根本利益所在, 也是人的价值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

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 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 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6) 也就是说, 人的创造历史的活动, 人的价值实现是受到社会发展程度制约的。随着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 人也从片面发展日益走向全面发展, 人的价值的实现也日趋完善。

第一, 马克思曾根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 把社会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人的依赖关系”阶段, 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很低, 物质产品的匮乏或短缺, “无论个人还是社会, 都不能想象会有自由而充分的发展”, (7) 人的价值的实现是低层次的。人的生存成为人的第一需要, 是人的价值实现的首要目的。无论是社会对人的满足与尊重即社会价值, 还是人对社会的责任与奉献即自我价值, 都是极为有限的。那时, 人的价值追求的目标首先是人的生命的安全, 其次才是人的地位与权力。

第二阶段是“以物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 即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提供了人全面发展的物质前提, 但同时却把人当做创造财富的工具, 只能有限地、片面地发展人的某一方面的能力。在这个阶段, 人的独立性是相对的, 是建立在对物 (商品或金钱) 的依赖关系基础上的, 工人成了机器的附庸, 资本家成了金钱的奴隶。人们之间的关系甚至“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 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人的价值的实现是片面的、畸形的, 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严重偏离, 工人的劳动创造的是宫殿, 而住的是贫民窟。金钱成为衡量人的价值的准绳, 人的价值追求的目标是金钱。

第三个阶段是“自由个性”阶段, 即共产主义社会。在这个阶段, 不仅生产力高速发展, 物质产品极大丰富, 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而且同时社会关系不再作为异己的力量支配人, 人们都将在丰富、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 即时“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8) “个性的劳动也不再表现为劳动, 而表现为活动本身的充分发展。” (9) 劳动不再是谋生的手段或是一种负担, 而成了自由地发挥和发展人的才能的场所, 成了以发展自身能力为目的的活动, 成了人的第一需要。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 人的价值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为人的价值的实现创造了极为充盈的物质基础和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精神条件, 使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达到完美的统一, 使人既是目的, 又是手段, 达到完美的结合。人的价值追求的目标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第二, 人的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的价值的实现不断提升、日趋完善。没有社会的发展, 就谈不上人的价值实现。

首先, 社会的发展, 物质财富的丰富是人的价值实现的物质保证。社会对人的满足与尊重即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需要社会提供的物质资料。如果没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就没有人的全面、自由、充分的发展, 也就没有人的价值的充分实现。

其次, 社会的发展, 社会风貌与人的思想道德境界的提高是人的价值实现的精神支撑。一方面, 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人的精神生活的需求, 还有赖于社会提供的精神素材。另一方面, 人的奉献与创造即人的社会价值的实现, 也需要人的精神境界的提高。

社会的发展所提供的物质与精神条件越充分, 人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得越充分, 人的价值的实现也就越完善。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 人的价值实现的物质保证与精神支撑才充分具备, 人的主体能力、主体作用、主体地位等全部主体性的内容才得到彰显, 那时人的价值才得以最终实现。所以, 人的价值的实现是以社会的发展为前提和条件的。社会的发展就是人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的过程, 是人不断追求和实现一定价值目标的过程。

三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人的价值的实现任重道远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 结束了剥削制度, 人民当家做主, 人民成为最高的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导的生产关系, 实行了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形式, 并且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 人民的根本利益基本是一致的, 这些为人的价值的实现提供了物质与精神条件, 实现了奉献与索取、创造与享受的一致, 从而使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得以统一。

今天, 我们党以共同富裕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 坚持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以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力发展生产力, 深入进行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宣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等, 都是为每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提供更为优越的物质基础和先进的精神条件。

但是, 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 人的价值的实现仍任重道远。社会差别依然存在, 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较低, 人们整体的素质还不太高, 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而且在具体制度方面尚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在社会中, 存在着特权现象、官本位、等级观念、分配不公, 存在着以权谋私、损公肥私、贪污受贿、投机诈骗等社会腐败现象, 存在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这些造成了贡献与索取、创造与享受的不一致, 使得在现实中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脱离, 人的价值的实现不尽如人意。

四针对我国在人的价值实现上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对策

如前所述, 既然人的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也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那么, 针对我国在人的价值的实现上存在的问题, 我们应从个人、集体、国家三个方面入手:

1. 个人方面

对于个人, 应提倡对社会的责任与奉献, 即人的价值的社会价值的一面。因为我国生产力水平还很低, 资源有限, 只有靠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给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以满足自身与他人、社会的需要, 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确立科学的人生价值取向, 自觉抵制社会的不正之风, 克服只片面强调人的自我价值, 而忽视人的社会价值的倾向。

2. 集体方面

对于企业、团体组织, 应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更充分地调动和激发劳动者的劳动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发挥人的主体性。

3. 国家方面

对于社会、国家, 应以人为本, 重视个人的正当利益,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多方面需要, 即人的价值的自我价值的一面。第一, 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的同时, 真正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 时刻牢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10) 的思想, 保持GDP的增长与国民财富增长的一致性, 促进GDP的增长与人民福利状况改善的同步性, 彻底消除官本位等社会不良之风。第二, 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 彻底消除两极分化的现象。坚持依法治国, 资源、机会均等原则, 实现社会公正。这样, 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更为有利的基础和条件, 实现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

总之, 社会的发展与人的价值的实现是辩证统一的, 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的价值的实现会日臻完善。

摘要:社会的发展与人的价值的实现是相互促进、互动的辩证过程。社会越是发展, 人的价值的实现就越充分;而人的价值的实现越充分, 就越促进社会的发展。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 人的价值的实现才能至善至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人的价值的实现任重道远, 需要个人、集体、国家三方共同努力。

关键词:人的价值,社会的发展,人的价值实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9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406

[2][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574、18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4]马俊峰等.以唯物史观全面理解“以人为本”[J].哲学动态, 2008 (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603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卷上)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485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294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卷上)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人的发展与社会公平 篇10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终极目标,人的全面发展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终极目标, 是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本质要求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思想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马克思在批判扬弃德国思想界关于人的本质学说的基础上, 明确提出了关于人的科学思想。其内容包括人的自然本质、类本质、社会本质和个性特征四个层面。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1]总和”。马克思不仅充分识别了人所具有的属性, 而且把人的社会属性定义为人的本质属性。这意味着, 人不仅仅是创造财富的手段, 更重要的是创造财富的主体;人与人之间不是毫无关系, 而是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共同生活在一个社会当中, “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 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2]。可见, 人的全面发展的崇高理想是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的基础之上, 是立足现实对全人类的终极关怀, 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终极目标, 它要求生产力的高度发达, 物质生活的殷实富足, 社会政治政治经济制度的科学民主。

从人的存在来看, 人既有自然属性, 又有社会属性。与其它动物物种仅仅依赖局部的自然界而生存不同, 人类必须在更大的程度上依赖整个自然界才能更好地生存。而要做到这一点, 就必须依赖人类群体的力量, 即社会的力量。人类本身的特点决定了人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立足于自然界。马克思说, 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 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3]。由此可见,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考察人的时候, 人的其他属性已在其研究之中, 并肯定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也即人的本质发展。

从现实的发展角度上来来, 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 是新时期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人的全面发展指的是人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人的社会关系日益丰富和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的多样性需求得到满足、人的自由个性以及人的心理和谐的充分发展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又强调“尊重农民意愿, 维护农民利益, 增进农民福祉, 扎扎实实规划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论述深刻地阐明了人的全面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关系。其深刻地指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 就是要求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4], 在实践中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简言之, 没有人的全面发展, 新农村建设也就如空中楼阁, 一纸空谈。反之, 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兴衰, 则事关农民的意愿能否得到尊重, 利益能够得到有效的维护, 农民的全面发展能否得以实现。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人的全面发展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相辅相成、互动共进的历史过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的互动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 未来新社会将使人更充分地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5]”;另一方面, 只有全面发展的人, 才能更好地发展生产力、提高人类驾奴和利用自然为人类谋福取利的能力, 才能推动科学技术及交往形式巨大进步。“因为现存的, 交往形式和生产力是全面的, 所以只有全面发展的个人才可能占有它们[6]”, 如这些正式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动力。因此, 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我们所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农村社会。它既涉及到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也涉及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调整既涉及经济基础, 又涉及上层建筑, 是一个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 (包括诸多目标:基层社会保障体系、农民素质教育体系、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的完善等等) , 需要社会的多方合力。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实现, 有利于九亿多农民的全面发展, 有利于他 (她) 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并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活动, 有利于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必要的物质条件, 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 人的全面发展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不竭动力。

新农村的建设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而人的全面发展反过来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正如江泽民所说“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 是互为前提和基础。人越全面发展, 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 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 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 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7]”人是社会主体, 是人类活动和全部历史的本质和基础, 社会进步是建立在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整个社会全面进步。而生产力本质上就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 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越强, 就越能推动社会进步。如今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正值全球兴起知识经济, 农民成为生产力中的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农民的知识、创新能力、智力成为主要生产要素, 人力资源、人力资本成为经济增长主导要素和主要动力。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实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竞争。因为, 人是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 在社会发展中最具决定性力量, 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性的因素。因此, 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我国抓住机遇, 迎接知识经济挑战, 进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总之, 没有人的全面发展, 就不可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的可持续的、稳定的、协调的发展。

三、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 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国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 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这要求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 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这既需要全社会的共同艰苦奋斗, 还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1. 提高农民收入, 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只有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提高, 才能够使农民有条件接受较好的教育, 使其能力和潜能得到很好培育和发挥;只有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提高, 才能够使劳动时间大大缩短, 使人们有条件从事其它的创造性活动;也只有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提高才能够使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 物质文化条件得到改善。因此, 我们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 改善人民生活条件, 建立健全农村各项社会保障体系, 使农民更加殷实富足, 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最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与社会的整体和谐, 推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 健全农村村民自治制度, 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使人民的生活日益改善, 不断地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不仅要创造出比资本主义高的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 还要创造出比资本主义高的民主政治制度和政治文明。邓小平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立为农村政治文明中作为能动主体的人, 不仅是经济人, 而且是社会人, 不仅对经济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有需求, 而且对民主、平等、和谐的政治生活的需要同样迫切。只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农民才能充分行使各项民主权利, 发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才能享有正常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只有健全基层社会主义法制, 才能为农民享有平等权利、过着正常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提供保证;只有维护社会稳定, 营造良好社会秩序, 农民才能过上安居乐业、美满幸福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因此, 我们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 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基层政治体制改革, 建设有中国特色农村政治, 巩固安定团结、民主、平等和谐的农村政治局面, 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起来, 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政治保证。

3. 丰富和发展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农民的生存和发展, 不仅要有经济生活, 而且还要有相应的文化生活。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 文化的实质是塑造人、培育人、改造人的内在精神世界。因此, 文化建设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 发展文化就要落实到提高农民的全面素质和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上来, 就是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基层的、科学的、通俗的农村社会主义文化, 以促进农民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不断丰富丰富农民的思想和精神生活, 进而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和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 我们要以“八荣八耻”为行为准则,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 立足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践, 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前沿, 不断发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文化, 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要。

4.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为人的全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马克思说“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没有一个和谐稳定、健康良性的生态环境, 就不会有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20世纪人们为了追求经济增长, 在生产过程中, 不顾自然规律, 过渡开发自然资源, 结果造成了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等问题, 最终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社会发展的生态基础, 恩格斯也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 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 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9]”因此, 我们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要重视和保护生态环境建设, 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文明价值观, 增强重视和保护生态以促进人与生态和谐协调。培养有利于人的发展的责任意识和自觉意识, 在人的价值和生态价值良性互动机制中, 促使自然、社会和人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 在实践中, 坚持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 既满足当代人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 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使农民在持续利用环境中不断得到全面发展。

总之, 人的发展问题事关新农村建设的兴衰成败, 事关和谐社会能否实现、国家能否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的关键性问题。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 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 维护农民的权益, 保护农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 更好地把握人的全面发展, 进而更好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

参考文献

[1]马列著作选读[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7.8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 (上册) [M].北京:人民出版, 1979.220.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24.

[4]刘世奎.科学发展观内涵的十个论点[J].学术交流, , 2006.6.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3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649.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516.

[7]江泽民文选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264-299.

[8]邓小平文选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168.

上一篇:现实与自我下一篇:检测验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