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与公正――引领和谐社会构建

2024-09-26

公平与公正――引领和谐社会构建(共8篇)

公平与公正――引领和谐社会构建 篇1

建设和谐社会寄托了世人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也是几千年来炎黄子孙的梦想所系。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竹认为,建设和谐社会要从各个方面入手。从社会学角度理解,和谐首先是公平与公正,包括文化公平、经济公平、政治平等和社会公正。循着~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的清晰脉络,我们不难看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指明了中国社会发展和建设的方向。~年12月1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组织研究的《~年社会蓝皮书》认为,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应该是:扩大社会中间层,减少低收入和贫困群体,理顺收入分配秩序,严厉打击~和非法致富,加大政府转移支付的力度,把扩大就业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努力改善社会关系和劳动关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各种社会矛盾,建立一个更加幸福、公正、和谐、节约和充满活力的全面小康社会。《社会蓝皮书》预测,~年经济将继续高速增长;入世保护过渡到限期,垄断行业改革到关键点;农民市民化的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老龄化问题逐步显化;劳动关系的紧张会造成普通劳动力供给虚假短缺;子女教育费用将对家庭消费倾向产生重大影响;代际之间的价值观念将显示出更大的差异;同时,人均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也不容忽视。建设和谐社会还需迈几道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李培林认为,从社会结构的层面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针对我国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贫富差距较大,农业人口比重较大,“未富先老”等特殊国情,构建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社会阶层结构、就业结构和代际结构的和谐。对于当代中国来说,和谐社会就是经济和社会、城市和乡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关系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合理调整社会结构,有针对性地构建社会结构各个层面的和谐。城乡和谐路漫漫“农民有多苦,农村有多穷,你知道吗?”在贫瘠的田野、萧瑟的冬日,面对年过半百的老人问这个问题,你该怎么回答?曾经有一年,遇到一位乡村里的老人这样问,而我竟然无言以对。这个家族祖祖辈辈在一亩三分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20多岁的孩子考学没考上,出去打工几年,没有挣多少钱,娶媳妇还欠了一身债,现在家继承父业。施宾格勒说过:“石头是城市的本质,就像土地是农村的本质一样。”似乎预见性地将城乡差别一语道出。一个致力农村问题研究的朋友告诉记者,他不敢回家过春节。问他为什么,他说,不忍面对家乡的现实,每年从繁华喧嚣的城市回到老家,总是感到一种难以言说的落寞,农村的沉寂和萧条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体会的。“我的春节一次比一次沉重,我怕见到我的父老乡亲,他们的任何一种不如意都是对我心灵的一种煎熬。”此君家在遥远的云南,父母均在当地务农。“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无法规避的大问题。农民问题如何解决,直接关涉着社会结构的合理与否和社会生态的平衡程度。多少年来,中国人多地少,注定了中国农民的大多数,要将耕地用于比较利益很低的粮食种植,并且还要求亩产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00%以上,这才能保证中国的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现代化的生活节拍和极度膨胀的物质生活,让城市里的富人们很难想像,在同一个国度,还有人住的是四面透风的房子,点着煤油灯,在冬天下冷雨的屋子里蜷缩成一团,床上只有一大团烂棉絮,锅里煮的是野菜和玉米面糊糊,全部家当不值50块钱的人家。而且据说这还不是最穷的家庭。不可否认的城乡差距,就这样呈现在面前三农问题的论述已经是汗牛充栋,实无必要再列举已经尽人皆知、而且无人否认的中国农民收入几许、人均负担几许、自杀比例几许、基尼系数几许、乡村负债几许、流动人口几许等数据,也实无必要再列举上访农民如何受难、离乡农民如何受欺的实例。多少发生在基层社会的真实故事,足以让有良知的国人感动到泪流满面、忧虑得夜不能寐。专家接受媒体采访时警言:中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断裂的社会,挣扎在社会最低层的农民等弱势阶层正在被甩出中国高速增长的经济列车。在~年11月20日召开的全国农民工公共政策改革与服务创新研讨会上,中山大学社会学系万向东教授认为,以户口为核心的隔离鸿沟,把农民当成事实上的二等公民造成了制度上的合法性,进而这种制度合法性被农民无奈接受,又转化为他们心理承受力的合法性,进一步降低了农民工的心理预期。二元体制一方面既使得农民工进入城市成为“二等市民”具有了制度上的“合法性”,另一方面使得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和平等权利的获得丧失了事实上的合法性,而从整体上沦为边缘群体。二元制结构在农民的物质和心灵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如今依然没有改变的苗头,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稳定的潜在隐患。而新的剪刀差又接踵而至。前不久有消息称,民工荒在扩散、劳动纠纷数量在上升,是各地不争的事实,外来工群体的生活水平和城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新“剪刀差”越拉越大。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必须要从城乡分割走向城乡整合,逐步改变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格局。城乡协调发展则是必由之路。中央提出“五个统筹”,其中最具挑战性的就是“统筹城乡发展”。因为当前我国城市与农村之间“地缘”分割、“人缘”分化、经济~、社会分治的问题相当严重,城乡矛盾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21世纪前半期中国社会转型期内,农民、城市流动人口无疑是一个亟待关注的弱势群体。城市里的人们在思考是去KTV还是泡酒吧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该意识到某种暗含的危机呢?只有当中国农民不再是一种身份群体,而真正成为一种职业群体,并且在社会中的规模变小时,中国才算真正实现了现代化。在新的历史语境下,如何有效破解农民的生存困境,这是建设和谐社会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区域差别:“楚河汉界”?地区经济差别是中国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也是经济面向21世纪的重大问题。让我们先看看东西部的差距:目前,东部11省市人均GDp达1600美元,而西部12省区市仅为650美元。我国区域之间的发展和收入差距大,也是一种特殊国情。但问题是目前这种差距的扩大还在

公平与公正――引领和谐社会构建 篇2

一、公平收入分配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公平分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和必然要求, 而社会公平又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可见公平分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邓小平强调,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中,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分配公平的物质基础,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是分配公平的制度前提, 达到共同富裕是分配公平的最终目标。

2.公平分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共富、和谐能够凝聚人心的核心或基点就是公平分配, 公平分配是社会和谐的利益关系基础。马克思曾指出, “人们所奋斗所争取的一切, 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恩格斯也指出, “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关系。”[2]

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 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根除人们在利益分配中形成的矛盾, 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胡锦涛同志指出,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注重社会公平, 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 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3]

3.公平分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是要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来容纳和规范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表达和利益博弈, 建立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4]分配公平涉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只有实现公平分配, 才能协调各种利益关系, 才能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4.公平分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邓小平早在1993年他就曾指出:“少数人获得那么多财富, 大多数人没有, 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 会导致两极分化, 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这个问题要解决。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 现在看, 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5]他还明确地说, “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 要研究。可以设想, 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社会的时候, 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6]

二、收入分配不公严重影响社会和谐

1.收入分配不公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有序。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 会使不同收入群体在经济地位、政治态度等方面发生变化, 部分经济困难的群体产生心理失衡和被剥夺感, 甚至引发他们对社会的不满, 有可能会引发破坏社会秩序、抢劫、偷盗、赌博等违法犯罪行为, 甚至引起社会动乱, 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2.收入分配不公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分配不公, 收入差距过大会导致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对于高收入者来说, 由于大部分需求很容易得到满足, 因此用于消费的支出会减少, 消费需求增长的空间不大;而低收入者虽有消费需求, 但由于收入有限, 没有能力增加实际消费支出。结果就会出现“有钱的人不想消费, 想消费的人没钱”的局面, 使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供给相对过剩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 严重制约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3.收入分配不公严重影响改革的顺利进行。当改革能够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带来经济和社会利益, 人们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时, 人们自然会成为改革的拥护者, 从而促进改革的顺利进行;反之如果改革发展的成果不能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所共享, 而是向少数人倾斜时, 人们就会质疑甚至反对改革, 成为改革的阻碍力量。

三、解决分配不公问题,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一) 深化改革,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1. 初次分配注意解决分配不公问题。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提高劳动报酬在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比重, 合理确定政府财政收入、企业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要以GDP的年增长率为参照, 确保政府财政收入、企业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三者的年增长率大致与GDP的年增长率相同。建立指导工资制度, 形成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 加强最低工资标准的执法力度。”[7]长期以来, 有一种认识上的误区, 认为初次分配解决的是效率问题, 解决公平问题是再分配的职责, 是政府的责任。其实不然, 如果初次分配问题太多, 再分配很难纠正过来。“初次分配是最根本的分配关系, 分配金额的90%左右发生在初次分配, 再分配只能起补充作用, 所调节的金额只占10%左右。”[8]目前的现状是“国有企业的真正所有者———全体人民群众并不掌握企业的分配权, 所有者的代表———政府对企业分配权下放太多, 也就是说全民所有制企业产权分割不合理, 全民所有权未实现”[9]。

2. 再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为此, 政府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 从整体上统筹调节收入分配。当前要做的主要工作应该是:一是要继续推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完善, 为人们营造一个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二是要加大税收杠杆的调节力度。主要是调整优化税率结构, 体现对低收入者免税, 中等收入者轻税, 高收入者适度重税的原则, 改革企业所得税制度, 按照公平税负和国民待遇原则, 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率, 规范税前扣除项目, 积极做好遗产税、赠予税税法的制定准备工作。其实, 许多国家早已开征了遗产税和赠与税。例如北欧国家普遍实行“收入均等化”政策, 就是利用累进所得税和转移支付, 使社会各阶级之间的收入与消费水平通过再分配趋于平均化。这些税收绝大多数都用于国民福利, 对于社会上的所有弱势群体都有全面的照顾政策[10]。三是政府还有必要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四是要改革垄断行业管理体制, 加强对国有企业收入的监管;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加强对非税收入的管理, 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3. 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

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 需要调动各方面力量, 发挥各种因素的作用, 形成一种合力。慈善捐赠是个人或集体的一种收入转移, 能够促进社会整体福利,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促进分配公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0年《慈善蓝皮书》指出, 2009年中国慈善捐赠总额为332亿元, 与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在这方面还有很多不足。新华网北京2007年2月18日专电现世界首富“股神”沃伦·巴菲特2006年共捐出435亿美元, 同时2006年有21位美国富翁捐款1亿美元以上, 创下新纪录。

(二)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统一的。我们必须坚持两点论, 兼顾效率与公平, 既要把蛋糕做大做厚, 又要把蛋糕分得公平, 既要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又要注重社会公平, 着眼于全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平等中注入一些合理性, 在效率中注入一些人道。”寻找效率与公平的最佳整合点。具体说来: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 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恩格斯说过, “分配方式本质上取决于有多少产品可供分配。”没有效率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三) 逐步形成“橄榄型”的合理收入分配格局

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 努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坚决取缔非法收入, 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收入分配问题涉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 就是不断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只有不断加大利益整合力度, 促进分配公平, 缩小收入差距, 让发展成果为人民共享, 才能使人民群众心情舒畅, 也才能增强他们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8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09.

[3]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05-02-20 (1) .

[4]何建华.分配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之维[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5, (3) .

[5]冷溶.邓小平年谱:1975—1997 (下)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4:1364.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374.

[7]曾传国.论初次分配公平的内容、意义及实现途径[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7, (11) .

[8]杨承训.科学的认识分配关系与所有制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5, (11) .

[9]李济广.所有制、收入分配、和谐社会[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7, (11) .

[10]吴飞进.北欧经验:和谐的前提是分享[N].南方周末, 2007-04-26.

[11][美]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9:116.

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篇3

一、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正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胡锦涛同志在2005年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中公平正义与共同富裕是密切联系的。实现共同富裕,才能有效地实现公平正义;维护公平正义,有利于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如果我们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从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如同空中楼阁,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现阶段一些不公平问题造成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发生

1.社会利益分配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个人之间出现分化,不同的利益群体逐渐形成。近年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仍很大。资料显示,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城乡收入比率都小于1.6,而中国超过了这一数字,也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严重的城乡差距不仅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社会的公平正义。基于收入差距悬殊之上的社会利益的分化,直接会对社会公平构成威胁。

2.社会利益群体之间也产生了不信任和不合作现象。所谓的“朗顾之争”、“宝马事件”在相当程度上就反映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这种对立,在一部分民众中开始露出的仇富心态,则是这种对立情绪的典型表现。当前集中反映社会利益冲突的信访数量仍然存在。造成信访不断的主要诱发因素涉及到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下岗失业、司法不公、环境污染和干部腐败等,而所有这些诱发因素也都是破坏社会和谐的直接因素,与社会的不公正有着莫大的关系。

三、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社会的公平正义

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最深刻的基础,没有社会公平,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社会和谐。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之一,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是中国共产党长期追求的根本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厚基础。

1.要努力维护社会公平,实现利益分配和谐。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现代组织行为学的公平理论认为:“人们不仅关心自己收入的绝对值,也关心收入的相对值。人们总是喜欢拿自己的收入与周围的人比较,与自己以前的收入相比较,当他发现自己的收入比例与他人相等或现在的收入比例与过去相等时,便认为是公平的;反之,则认为是不公平的。”二是缩小社会阶层的贫富差距,让社会各阶层之间建立和谐关系。构建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必须整合社会各阶层的关系。构建一个公正正义的和谐社会,必须缩小社会阶层间的差距,让社会各阶层之间建立和谐关系,形成良性的、公正合理的互动结构。三是解决好分配差距的问题。社会分配结构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橄榄型”,就是两头小中间大,最穷的特别少,最富的也特别少,中等收入人群较多。这种结构比较好,有利于社会稳定。另一种是“葫芦型”,就是两头大,中间小,最穷的人和最富的人形成两极对立,中等收入的阶层比较少。这种结构比较危险,不利于社会稳定。我们要建立效率与公平并重的分配体制,不再过分强调初次分配注重效率。

2.处理好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公平与正义,维护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与前提。新形势下我国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是人民内部不同群体之间利益关系的矛盾。如今的社会冲突集中表现为“利益的冲突”,大都是由于我们不能协调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利益,特别是以牺牲弱势群体的利益来维护强势群体的利益,使社会财富向少数人一方聚集。这种利益流向的不平衡,会引发普通劳动者阶层和弱势群体的不满,会扭曲小康社会的目标。

3.建立各阶层的利益表达机制。由于不同社会阶层的社会地位及拥有的社会资源上的差异,其利益表达的强弱有很大的区别。优势阶层往往可以运用所掌握的丰富资源和社会影响力,不断将自己的声音传递到政府,从而施加影响。而弱势阶层往往缺少必要的表达渠道,难以及时并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要求。政府官员一旦官僚主义严重,在处理不同阶层的利益矛盾时就很容易使弱势阶层的利益受到损害。我们的政府还应该制定适应社会各阶层协调发展的公共政策。经济政策不会自发地调节社会各阶层利益矛盾。“市场机制侧重效率,而公共政策则应侧重解决公平问题。”政府制定公共政策,通过各种再分配手段,一方面在合理的限度内缩小各阶层之间以及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调节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另一方面为贫困社会群体的基本生存提供足够的保障,从而防止社会出现过于严重的分化。

4.必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须触动原有的利益格局,社会不同利益主体随之出现,利益多元化的格局逐步形成。不同的利益群体必然产生不同的权利意识,而权利意识又必然导致政治诉求,因而导致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矛盾的大量出现。同时,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体制转换、结构调整和社会变革的过程中,各种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必然会伴之而来,如就业问题、腐败问题、三农问题、分配不公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如果得不到有效地遏制和合理的解决,就势必会对社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对此十分关注,明确指出,要“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建立健全社会利益调节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自觉维护安定团结。”

5.必须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公平和效率是社会主义的两大基本价值,不可偏颇。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正是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点之一,资本主义并不缺乏效率,它所缺乏的是真正的社会公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批判资本主义的最大弊端之一,就是资本主义造成财富的两极分化,使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这种经济上的不平等最终又导致政治上和社会上的普遍不平等。将公平作为社会的基本价值,追求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虽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公平与效率从根本上应当是统一的,但在局部的问题上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条件下,公平与效率的暂时性矛盾是不可避免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不平等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是不可避免的。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一定的收入差距常常是追求效率的必要代价。有时为了追求效率甚至不得不牺牲公平。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必须把包括收入差距在内的社会不平等加以必要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实现全体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公平。

总之,社会的公平公正是构建社会和谐的基础,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

基金项目:广西工学院党建研究课题

公平与公正――引领和谐社会构建 篇4

很荣幸能参加本期的党课培训,在为期一个月的党课学习中,各位老师对党的精辟解析,独到的见解和大量的旁征博引,让我无比叹服,也深受鼓舞和教育。通过系统的学习让我对党组织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党的热爱和向往之情更加强烈,不断的坚定了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坚定了我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信念,成为积极分子的自豪感,积极靠近党组织的上进感,让我不断学习,不断的得以锻炼。

很多人都会问我,为什么我要积极加入中国共产党,懵懂时期得我只知道,这是一个最先进的组织,是一个中国人民爱戴的组织,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他的伟大深深地吸引得我。随着慢慢的长大,通过自己的学习,通过身边党员的影响让我我深深地懂得共产党员意味着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通过这次党课系统全面的学习,让我更加明确了我要求入党只是为了更直接地接受党的领导,全身心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战役中。

党课本期的讲课内容丰富具体,让我们积极分子受益良多,中央党校吴老师作得关于“维护社会公正构建和谐社会”的学习讲座,在所讲内容中,吴老师通过讲解公平和公正的区别,引出了我们当今社会中社会公正的基本原则,也提出和强调了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明确了应当将社会公正的各项问题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看待,要确定两个基本的价值取向,第一个价值取向是全体人民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第二个价值取向是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通过

对普遍社会公正问题的认识,吴老师又和大家讨论了在中国社会结构层面上的一些主要问题,引发了我们的大量思考,让我们意识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仅仅有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热情和愿望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学习和积累大量的先进文化知识,为党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任教授所作的有关“加强党性修养,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人教授首先以党性和党的性质的内涵为切入点,分别从建国后和改革开放后分别阐述,明确了建国前主要是抵制糖衣炮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改革开放后的重点则为作学习三个代表的模范,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模范。一系列的学习让我认识到以前对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的学习和认识是停留在表面,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通过系统的学习,使我明确了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加深了我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和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总结党八十多年历史经验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三个代表”不是三个方面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发展先进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是发展先进文

化、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物质前提和基础;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生产力和实现人民利益的灵魂;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发展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根本目的,是共产党人全部工作和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不但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要在实际学习工作中践行“三个代表”。通过任教授的强调让我更深入的了解到党的性质反映了党的特征,党性是一个立场问题,党性并不等于阶级性。革命导师列宁就指出:“严格的党性是高度发展的阶级斗争的随行者和结果”。“党性要求在对事要做任何估计时,都必须直率而公开的站到一定社会集团的立场上”。这就要求共产党员的立场,旗帜要鲜明,要坚信共产主义。

我们大学生要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前来说,我认为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用“三个代表”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努力把我们党建社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为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

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进入社会后能将自己的所学应用的到作中,创造一定的效益。从另一方面来讲,我们也应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尽自己所能去向需要帮助的同

学伸出一支援助之手,做到想同学之所想,急同学之所急,同时也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

公平与公正――引领和谐社会构建 篇5

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破除司法“行政化、地方化”弊端

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为保证这一要求落到实处,《决定》指出,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

这一表述彰显了法治高于人治的基本立场。现实中影响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的现象还广泛存在,造成各种执法不公的弊端。当前中国法院、检察院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的最大障碍,是法律的行政化和地方化问题。在目前的行政体制中,地方法院、检察院在人事、财政、职权各方面都不独立的情况下,地方党政机关就易于对司法审判和检察监督形成各式各样的干预情形。这种地方保护主义和权位思想,将使国家的法治统一遭受严重破坏,冲击和削弱司法公信力。因此,需要构建更加切实具体的制度,保障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为了改变目前司法机关人财物受制于相应行政区划政府的现状,中央统一管理抑或省级统一管理都是可供选择、可以预期的改革目标。

法治实践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领导意志与政治权力,但它们都应当有各自的界限。党的领导权表现为党的意志能够体现为法律,但这是原则上对法治的指导,而不能转化为对具体司法行为的直接干预。同样,政府的行政权力也不能直接干预司法。申明领导干部不得干预司法活动只是一个口号,它应当具体指明权力干预司法活动应当承担的责任。在这一应对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的制度体系中,一方面应当申明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禁止性规定,即“任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都不得让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任何司法机关都不得执行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活动的要求。”另一方面,应对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的行为施加法律制裁,即“对干预司法机关办案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造成冤假错案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鉴于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是制约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审判权的最普遍现象,因此严格执行这一责任追究制度是保证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的重中之重。扭转“民告官不见官”现象

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在行政诉讼案件中尤为重要,却也稍显薄弱,所以首先应当完善行政诉讼法。

在行政诉讼案件中,出庭应诉制度可以搭建官民平等对话与理性沟通的平台,对于法院通过协调促进双方和解、原告寻求行政纠纷的实质性解决,被告改善自身形象、破解信访困局,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行政机关首长作为被告出庭应诉,能够扭转“民告官不见官”、“法官审案不见官”的现象,从根本上树立司法的权威,维护社会的和谐。同时,从受理、出庭、执行各个环节健全行政案件的制度,还有利于推进行政诉讼法的修改,扩大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进而,由于行政权力相对公民权利、司法权力仍具有天然优势,还有必要从刑法的角度对妨碍司法权的行为进行惩罚,树立行政案件中司法裁判的最高权威。所以应当“完善惩戒妨碍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拒不执行生效裁判和决定、藐视法庭权威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规定。”

对司法人员要有“保护机制”

保障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在法律上既需要对违法违纪领导干部的追究制度,也需要对履行法定职责的司法人员的“保护机制”。“保护机制”包括人身安全不受侵害、执法权不受侵害。当前对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的干预主要表现为行政处分手段的滥用。因此,“保护机制”应当从这一方面着手建构。“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将法官、检察官调离、辞退或者作出免职、降级等处分。”只有通过建立并严格执行责任追究机制、行政机关出庭应诉机制、履行职责保护机制等具有针对性的法律制度,才能让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不再成为口号。

执行权不再依附于审判权

当前我国“审执合一”的司法环境下,执行权不是一项独立权力,经常出现“重审轻执”、“审而不执”的尴尬局面,当事人虽然获得胜诉,却有可能得不到实体权益上的保护,司法公正难以实现。“执行难”有多方面的成因,但根本原因在于执行体制本身,即执行权的依附性。从权力属性而言,执行权和审判权的性质是不同的,在制度建设方面必须将执行权与审判权彻底分离,在法院系统外设立一个平行的执行机构。而且,独立机构行使执行权还可以改变不同类型诉讼案件执行分散的局面,有利于国家执行权的统一行使,实现国家执行权资源的优化配置。

“完善刑罚执行制度,统一刑罚执行体制。”刑罚执行是刑事诉讼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与侦查、起诉、审判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刑诉体系,是实现刑罚目的的重要保障。依照我国法律的规定,刑罚的执行分别由人民法院、司法行政机关、公安机关负责。统一刑罚执行体制的要求,表明未来的刑罚执行制度应当考虑不同刑罚执行机构主体职责的有效整合。巡回法庭意在打破地方保护

巡回法庭的功能是上级法院的法官到地方审理重大疑难案件或存在问题的案件。地方法院的审判,尤其是基层法院存在着审判业务专业能力、审判经验不足的问题,最高法院设立巡回法庭可以对地方审判进行有效指导,并对地方的疑难案件直接审判,促进地方重大疑难案件审理的公正性和专业性,更重要的是可以防止一些行政案件的地方保护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作为国家最高司法机关,设立巡回法庭可以带来两方面的效应:一方面起到便利诉讼的功能,可以促进地方重大疑难案件审理的公正性和专业性,统一法律的适用;另一方面起到强化司法权威的功能,可以强化司法权的中央事权属性,减少一些案件的地方保护、控制、干预等问题。同时“,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办理跨地区案件。”目前地方法院的设置,是以行政区划为依据实施的,这是法院、检察院隶属、受制地方党政的根本原因。设立跨行政区划的法院和检察院,建立超越于行政区划的司法辖区,是深化司法改革的方向,实际上就是法院和检察院脱离地方党政,按照司法规律进行重组。一方面能使各类案件的审判变得更加独立,从而极大地促进司法公正,另一方面还能现实地解决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司法业务量不一的情形,从而优化司法资源配置。

“完善行政诉讼体制机制,合理调整行政诉讼案件管辖制度,切实解决行政诉讼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等突出问题。”调整行政诉讼案件管辖制度,主要是从两大原则出发,一是基于方便当事人诉讼,行政诉讼的管辖确定要方便原告、被告等当事人进行诉讼;二是有助于地方法院公正行使审判权,摆脱地方行政机关的干预。目前行政诉讼法关于地域管辖中的“原告就被告”的一般标准的规定,在现实中未必符合方便当事人、促进公正行使审判权的理念。因此,赋予原告诉讼管辖的选择权、调整部分行政案件审级规定,是扭转行政诉讼弊病的有效措施。

立案登记制让群众“告状有门”

当前法院案件受理采用立案审查制。立案审查制,是指法院在受理案件的过程中依据法律规定对当事人的起诉是否符合受理条件进行审查,以决定是否受理的制度。

立案审查制度包括条件审查、形式审查、特殊情形审查等方面,要求对主体资格、诉讼理由、受理范围、管辖范围、诉状规范进行审查,实际上造成起诉条件过高、实体审理前置、立案审查权滥用等弊端,不利于当事人行使诉权。其实,诉权作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一种权利,任何人都不得非法侵害或阻碍其行使。采用立案登记制,意味着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时,只要提交了符合要求的起诉状,法院无需进行实质审查,应当立案登记。确立立案登记制度旨在保护当事人的诉权,让群众“告状有门”。由此,立案登记制可以扩大受案范围,提高司法效率,最终增强对公民的司法救助力度,抑制行政权力的过度膨胀,促进和谐社会与法治建设。当然,立案登记制扩大受案范围的同时必将造成案件数量的明显上升,客观上会提高诉讼成本、加大司法压力。所以,“要加大对虚假诉讼、恶意诉讼、无理缠诉行为的惩治力度。完善刑事诉讼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所谓“认罪认罚”,一般是指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在其犯罪行为被司法机关或有关组织发觉后,在被传唤、讯问时,或在被采取强制措施,在法庭审理中如实交待其所犯罪行的行为,以及在法院定罪量刑之后,服从法院判决的情形。所谓“从宽”,从量刑上讲包括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也包括宣告缓刑。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体现了刑事法设计的基本原理,有助于减少司法成本,省刑恤刑,缓解矛盾。谁决定谁负责、谁办案谁负责

司法机关内部层级权限的问题,在实践中呈现为涉及合议庭和审判委员会制度弱化的问题。

司法机关在实践中应该立足于案件质量评查制度,保证审判组织成员独立行使表决权,平等参与案件审理、评议、裁判。同时,明确审判组织各成员的权限,明确在案件质量出现问题时被追究的详细标准,并与法官的选任与晋升挂钩,从而促使审判组织功能的完善和司法权威的强化。“司法机关内部人员不得违反规定干预其他人员正在办理的案件,建立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主任检察官、主办侦查员办案责任制,落实谁办案谁负责。”推进办案责任制改革,依法科学划分办案权限,建立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落实谁决定谁负责、谁办案谁负责的政策,是司法公正的重要基础。这些针对内部干预行为的禁止性规定以及对办案责任制的落实,可以更为具体地明确司法人员的职权与义务,有助于保障法官独立办案、公正司法。

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是从司法人员的角度设计的从根本上减少冤假错案的重要制度。一旦出现案件质量问题,尤其是出现冤假错案,原办案的司法人员不管其退休、调离抑或升职,都将依据实际职责承担必要的行政或法律责任。还要求积极推进案件管理机制改革,明确各类司法人员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加强办案期限预警、办案程序监控、法律文书使用监管、涉案财物监管以及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等工作;实施案件质量分析评查通报,建立和完善符合司法规律的考评体系,防止片面追求立案数、批捕率、起诉率、有罪判决率等,这可以“确保案件处理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

让每一起案件经得住法律和历史检验 ,健全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符合实体公正、办案过程符合程序公正的法律制度。

人民陪审不能“陪而不审”

目前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的最重要制度是人民陪审员制度。作为一项基本诉讼制度,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指国家审判机关吸收普通公民参与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审判的制度。然而,当前人民陪审员制度在实际运作中存在参审案件范围小、数量少,陪而不审、合而不议的状况,严重制约人民陪审员制度对人民群众参与司法的保障,亟需针对这一制度现状的改革措施。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制度,人民陪审制度的完善改革应从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应该保障公民的陪审权利。理论上,人民陪审与公民选举具有同质性,因而人民陪审员的资格应参照选民的一般规定来加以设置。然而,目前人民陪审员的要求显然高于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主体的要求,因此有必要降低人民陪审员的准入门槛,让公民陪审权利得以广泛落实。其次,应扩大参审范围。目前我国法律将人民陪审员的参审范围只限定在一审两类情形的案件,即社会影响较大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和刑事案件被告人、民事案件原告或者被告、行政案件原告申请由人民陪审员参加合议庭审判的。应当通过诉讼法的修改,尽量扩大人民陪审员的参审范围,不限于一审案件、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从制度机理上依循人民陪审员群体的司法监督功能,结合其特定的知识结构特征,使之广泛参与到更多诉讼案件中,更加凸显人民陪审制维系司法民主公正的功能。再次,在人民陪审员的遴选方式上,特别强调完善随机抽选方式。现代民主原则及其制度的演进,需要抽签抽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的回归。故而,制定细化的随机抽取规则,而非过多考虑人民陪审员的社会地位与身份职业,让符合条件的不特定的社会公民随机参与到司法案件中,才能使人民陪审员制度真正回归司法民主的宗旨。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人情、关系和权力对司法的干预,保证司法的公平;最后,提高人民陪审制度的公信度。这在终极意义上符合人民陪审制作为提高司法公信度的制度宗旨。当前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是参审模式,不同于西方陪审团制度。在案件审理中,人民陪审员既负责事实审,也参与案件的法律审。明确人民陪审员只参与事实审,将使得人民陪审员在司法中的地位与职能更加明晰,使之符合司法审判活动的基本规律。案件事实认定只需要人民陪审员具有一般人的理性,而法律适用问题则需要专业的法律知识。限于事实审意味着人民陪审员只专注于事实认定,审查判断证据与案情。案件的事实认定很多时候需要依据生活常识来判断,人民陪审员大多来自与案件相关的各个行业,对案件的相关背景比较熟悉,对案件的审判工作有很好的补充功能。法律审则要求人民陪审员根据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对案件作出审理意见。可是,人民陪审员非专业法律人士,一般不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未必能对法律条文形成准确的理解,所以在案件审判中有时很难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所以,人民陪审员不再审理法律适用问题,是根据司法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作出的针对性举措。从“侦查为中心”到“审判为中心”

《决定》指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确保侦查、审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的检验。

实践中,公检法互相配合的办案模式常呈现出“以侦查为中心”的诉讼结构特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是刑事案件办案模式的重大转变。“以侦查为中心”意味着刑事诉讼的核心位于公安机关侦查环节,检察院起诉、法院审判时常受制于侦查环节而成为“走过场”,这不符合刑事司法审判的机理。而“以审判为中心”,就是刑事诉讼各阶段之间的关系问题上,将审判阶段作为整个刑事诉讼的中心,侦查、起诉等审判前程序则被视为审判程序开启的准备阶段。只有在审判阶段,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充分的维护,被告人的刑事责任问题才能得到最终的、权威的确定。实际上构建以法院为中心的诉讼格局,意味着一切案件的举证、质证、辩论等问题的处理核心环节均在法院庭审,这将进一步助推司法公正。进而,“以事实为根据”首先要求查明案件事实,这需要有完备的证据制度与取证手段为保障。“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严格依法收集、固定、保存、审查、运用证据,完善证人、鉴定人出庭制度,保证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证据裁判负责,是指对于案件争议事项的认定,应当依据证据。这要求裁判的形成必须以达到一定要求的证据为依据,没有证据不得认定犯罪事实。全面观测证据裁判规则,突出证据在庭审中的关键意义,是公正司法的题中之义。坚持人权司法三大原则

强化诉讼当事人的权利,是人权司法的基础。针对现实中存在的侵犯诉讼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现象,应当诉诸对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原则与规则的重申与强化。“健全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这是人权司法最为重要的三大原则。

第一,罪刑法定原则是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是人道主义司法的根基。其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和“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即犯罪行为的界定、种类、构成条件和刑罚处罚的种类、幅度,均事先由法律加以规定,对于刑法分则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得定罪处罚。罪刑法定原则对于定罪量刑要求法定化、实定化、明确化。

第二,“疑罪从无”原则是法治国家应当树立的体现人权司法的刑事原则。本于中国传统人道主义的“慎刑”、“恤刑”观念,也应当始终坚持这一原则。所谓“疑罪”,是指司法机关对被告人是否犯罪或罪行轻重难以确证的情况,这原本就是司法实践难以避免的常见现象。现代法治国家普遍遵循“疑罪从无”的原则,这是现代刑法“有利被告”思想的体现,是无罪推定原则的具体内容之一。这一原则要求,如果不能证明被告人有罪又不能证明被告人无罪的情况下,则推定被告人无罪。

第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人权司法的程序法保障。它通常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侦查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使用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不得在刑事审判中被采纳的规则。这一规则一方面构成对非法取证行为的否定与制裁,从而向侦查人员发出明确信号,非法取证不仅可能要负法律责任,而且取得的证据也没有法律效力,从而有效遏制违法取证,彰显程序公正价值;另一方面,有助于过滤司法审判中存在瑕疵的事实依据,更准确地认定案件事实,实现刑事诉讼的实体公正价值。

中国刑法、刑事诉讼法中的法律条文均有明确规定禁止刑讯逼供。但在司法实践中,刑讯逼供和暴力取证等违法侦讯行为却依然普遍存在,且由此催生了很多冤假错案。因此,应当加强对刑讯逼供和非法取证的源头预防,从根源上保障人权司法。对于刑讯逼供和非法取证的行为,一旦发现,应当予以严肃惩处;对于冤假错案,一旦发现,应当予以及时纠正。破解“信访不信法”症结

以往一些涉诉涉法信访事项终而不结、无限申诉,反复启动法律处理程序。落实终审与诉讼终结制度,既可减轻当事人的负担,也可减少行政资源和司法资源的浪费。

“诉”与“访”都可能为公民诉求提供渠道,因而目前存在诉讼与信访交织、法内处理与法外解决并存的现状,导致有些群众“信访不信法”。这对司法公信力的损害不言而喻。因此,有必要强调“实行诉访分离”,这是实现涉诉信访法治化的重要内容,是解决涉诉信访问题的根本之策。“诉访分离”要求信访部门对到本部门上访的涉诉信访群众,应当引导其到政法机关反映问题;对按规定受理的涉及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的涉法涉诉信访事项,收到的群众涉法涉诉信件,应当转同级政法机关依法处理。特别是应当把涉诉信访从普通信访中分离出来,符合条件的导入司法程序,做到依法保障合法权益、依法维护公正结论、依法纠正错误裁决,保护合法信访、制止违法闹访。对各种司法腐败“零容忍”

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的主要职责是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法律监督权,确保宪法和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这是党和人民意志的法律体现,是维护国家稳定、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客观需要。检察机关行使监督权是法律监督的基本方面,体现了法律监督的专门性,一方面,法律监督权作为国家权力的一部分,是检察机关的专门职权。检察机关如果放弃对严重违反法律的行为进行监督,就是失职。因而不同于其他一切社会活动主体都能进行的一般性监督。另一方面,检察机关进行法律监督的手段是由法律特别规定的。如对职务犯罪立案侦查、对刑事犯罪提起公诉,以及对诉讼过程中违反法律的情况进行监督等,都是只有检察机关才有权使用的监督手段。在此之外,还必须“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重点监督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的立案、羁押、扣押冻结财物、起诉等环节的执法活动。”

健全的舆论环境是新闻媒体有序、高效、合法、公正地行使监督职能的前提,为了使审判独立与新闻监督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应该健全新闻舆论监督司法的制度环境。舆论反映的是公众观念与社会意识,司法机关只有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才能真正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归旨于司法为民的根本价值。但是,媒体工作的价值标准取向与司法活动并不一致。媒体报道在促进司法公开、监督司法公正的同时,也可能在客观上干扰司法,特别是一些公众关注的司法案件。舆论本身的传播效应,使得某些司法案件在经历舆论意见、“媒体审判”之后,很难在正常司法过程中依法审理裁判。因此,在承认媒体报道案件彰显司法公开公正价值的同时,应当制定规范媒体行为的制度。

重申司法人员职业道德,对于杜绝司法不公现象、保证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司法掮客”的普遍存在,造成司法流于“利益输送”现象,司法活动将沦为某些公职人员谋求私利的平台。所谓“司法掮客”,是指那些企图将黑手伸向政法机关、为他人办事、从中捞取钱财或谋取其他利益的特定人群。“司法掮客”的存在严重阻碍司法公正价值的实现,加大对“司法掮客”查处力度,消除“司法掮客”的监管盲区刻不容缓。

公平与公正――引领和谐社会构建 篇6

——黄浦区深化学习型家庭创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上海市黄浦区妇女联合会

摘要:随着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的深入,形成了向高层次发展的态势。家庭成员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内容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家庭参与的休闲娱乐内容丰富多彩。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启动了打实基础,创新载体,开展特色创建活动的深化实践,运用典型引路,先进导向等方法,将学习型家庭建设与家庭文明建设相结合,取得了一定成效。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类文明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转折点:学习从未像现在这样成为一个人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家庭的学习功能在诸多家庭功能中从未像今天这样引人关注进而显著凸现。

在信息社会,每个人都要不断地应对新环境、新挑战,家庭同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为长期从事家庭文明建设的妇联组织和妇女工作者,我们不断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了创建学习型家庭的积极探索和实践。终身学习是通往新时代的一把钥匙,学习型家庭作为21世纪健康家庭的重要形态和关键特征应运而生。创建学习型家庭能使家庭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在动态的发展中彼此协调、互动助推,能使家庭每一个成员在学习中不断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2006年初,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关于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具体要求和保障措施。黄浦区“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全面推进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事业单位、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家庭建设,深化“学习型城区”创建工作。2006年我区四套班子领导开展了“关于推进新一轮文明城区创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专题调研。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区、学习型社区的建设无不以家庭为基本单位,为此,区妇联确立了“黄浦区深化学习型家庭创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的调研课题,通过走访部分学习型家庭、开展问卷调查、召开基层妇女干部座谈会等,积极探索我区创建学习型家庭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学习型家庭创建工作的发展目标、任务要求、工作机制和具体举措。

一、我区创建学习型家庭的基本情况

截止到2006年,我区共有户籍人口597564人(其中女性人口297795人),家庭198026户,户均3.02人。目前我区共有文明家庭110424户,五好文明家庭44200户,街道级学习型家庭27896户。

我们就创建学习型家庭工作展开了问卷调查,共下发问卷250份,回收238份,回收率95.2%,发放对象为社区普通家庭。填写问卷者的家庭结构分别是:三口之家134户,占56.3%;三代同堂67户,占28.2%;二口之家21户,占8.8%;其他家庭形式16户,占6.7%。从这次问卷调查中反映出我区学习型家庭创建有以下几个特点:

1、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向高层次发展。家庭拥有最高学历者大专及以上的占57.1%;高中的占36.6%;初中的占6.3%。而区妇联在1996年有关家庭文化建设的一次调查中家庭成员学历为大专及以上的仅占37%;高中的占41%;初中及以下的占22%。

2、家庭成员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表示全家愿意为学习新知识共同努力者占50%;个人愿意学习相关知识者占42%;表示原有知识已够,无需再学者占5%,未填者3%。从获取外界信息媒体的习惯方式来看,广播电视最为常见,占38%;其次为报刊,占32%;接下来依次为书籍11%、电话8%、串门2.3%以及其他2%;未填者6.7%。而从读书看报习惯看,每天看书看报者占72.2%;经常看的占22%;偶尔看的占4.2%;从来不看的占1.6%。此外,调查中有41%的家庭非常希望通过创建能成为学习型家庭;38%的家庭有意向参与创建学习型家庭;8%的家庭觉得无所谓;0.4%的家庭表示不考虑;12.6%的家庭未作表示。

3、家庭成员的学习内容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信息社会的到来,对家庭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调查中,表示要努力学习以提高个人素质的占到了80%。曾经或正在学习的内容分别为:学习电脑、外语、驾驶的占58%;专业知识学习占18.9%;学历学习占11.7%;职业培训及其他占30.2%;不进行任何学习的为零(可复选)。此外,对于还希望获取的知识情况分别为:41%表示希望学习卫生保健知识;40%表示希望学习外语、电脑知识;34%表示希

1望学习法律知识;其他分别为时事科技、文化娱乐等(可复选)。

4、家庭最关心的是国家大事、健康和子女教育。调查显示,关心时事政治类占58%;其次关心法制类34.5%;接下来关心的内容依次为保健类33.6%;子女教育类占26.5%;经济类占20.6%(可复选)。

5、家庭参与的休闲娱乐内容丰富多彩。积极参加各类文化娱乐活动者占27%;参加各类知识讲座者占23%;喜欢阅览图书者占18%;参加体育活动者占16%;喜欢书画游艺者占9%;其他7%。

二、我区创建学习型家庭的基本经验

家庭是妇联工作的重要领域。妇联长期致力于家庭文明建设,围绕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逐步完善家庭文明建设创建机制,巩固和发展家庭文明建设的成果,为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关心社区、邻里互助、帮困助学的社会风气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000年初开始,妇联积极倡导学习型家庭的创建工作,把此项工作作为家庭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这些经验都为学习型家庭的创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基层各级妇女组织在妇女工作总体框架下,将学习型家庭创建与家庭文明建设主题相结合,逐步推进创建工作的开展,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在我区已建立了关于文明家庭、五好文明家庭的“积极参与、自我申报、自我评估、考评验收”等一整套创评机制。

1、稳步启动,为创建学习型家庭打下扎实基础。各街道妇联认真实施创建工作,根据各自社区特点,制定相应计划,建立相应机构与组织网络,进行深入细致的宣传。通过发放居民意见征询表,了解家庭的创建建议与意见,拟定学习型家庭创建标准;利用倡议书、黑板报、宣传栏等各种载体进行“终身学习”理念的介绍、传播、灌输;在文明家庭、五好文明家庭创评工作中注入学习的内涵,丰富家庭文明创建内涵;做好组织、搭台工作,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对象、不同内容,建立起文明家庭读书小组、老年读书小组、科普读书小组、法律读书小组、信息化读书小组、外来妹(媳)读书小组等各类读书学习小组,吸引广大居民的广泛参与,促进社区中形成“人人学习”的良好社会氛围。不少街道还参照五好文明家庭评选方式,相继建立起“家庭申报、群众评议、居委把关、街道审核”的学习型家庭创评机制。目前,有的街道学习型家庭创建率已达11%。

2、创新载体,开展各具特色的创建活动。各街道妇联结合本地区实际和文明社区的创建工作,围绕创建目标,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既具时代气息、又独具风格的创建活动。如:创建以家庭为单位的特色读书学习楼组的楼组群;发挥妇联特色工作优势,开展邻里结对助学活动,引导更多家庭参与创建学习型家庭;将创建活动与“三学”活动有机结合,举办各类技术技能培训班,帮助广大下岗失业家庭成员增强再就业能力;关注边缘群体,吸纳外来流动人员家庭参与创建活动,提高他们的行为素养,更好地适应上海的社会生活;充分利用市民学院、社区妇女学校等教育资源,为渴望学习的家庭成员提供各类不出社区就能得到的学习机会。2003-2005年连续三年实施的市政府实事项目“百万家庭网上行”活动,更在家庭中出现了父子同学、夫妻同窗甚至爷孙互帮的喜人景象。三年来,共有18347名家庭成员参加“网上行”培训,其中年龄最大的84岁,最小的为18岁。

3、典型引路,形成向先进学习的导向。妇联在创建工作中运用引导与示范相结合的方法,注意典型的培养与发掘,充分发扬先进典型的榜样作用,推出一批老百姓身边的可信、可亲、可学的典型。如:新闸路57弄34号多户家庭家长,为不影响子女学习,一对无子女的夫妻就组织大家来他们家看电视;一户姓金的老师,自发地为孩子们义务辅导功课,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家住半淞园路的下岗女工让桂珍,下岗后一无年龄优势,二无就业特长,是个择业困难户,街道组织各类再就业培训班,她积极参加。经过学习,考出了包括烹饪、家政、插花、裁剪等七张上岗证书,一跃成为用工单位争抢的对象。

三、学习型家庭创建工作中面临的难点问题

尽管我们在学习型家庭创建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还是遇到了一些困难,主要是:

1、学习型家庭的宣传力度不够深入,创建工作的社会氛围不够浓郁。调查显示,学习型家庭的宣传力度、创建氛围在社区远远不及文明家庭、五好文明家庭,在社区广大家庭中尚缺乏影响力、吸引力。目前,学习型家庭创建主要还是依靠部分家庭自身的热情,而这往往依据家庭本身的素质修养和职业要求而定。多数家庭目前的关注热点还是聚焦在安居乐

业、解决实际困难上,能把终身学习、参与创建作为自觉行动的家庭并不太多。创建学习型家庭中“要我创”多、“我要创”少,居民的参与度与期望比较起来有较大的差距。各街道主要还是结合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来开展学习型家庭的创建,由于缺乏新的创意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创建工作还存在一定难度。

2、学习型家庭的认定与评判尚无科学标准,创建工作缺乏规划与指导。目前,学习型家庭创建工作基本上还只是在街道层面展开。由于尚无具体的、科学的、可量化标准,基层只能不断摸索、试点积累、自定标准、不断尝试。再加上创建工作缺乏统一、有力、明确的规划与指导,实际运作中对创建工作的目标和定位难以把握,往往仅凭主观能动性,来引导社区居民和广大家庭参与创建。这样较易出现覆盖面不广、发展不平衡、运作不规范、评选有争议等问题。

3、家庭成员理念不统一,认知存在差异。存在三种分化倾向:一是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他们的职业本身对学历文化、知识掌握有较高的要求,这一群体往往把不懈追求知识作为一种自觉的行动,但由于需求差异和时间限制,这一群体的人较少参与社区的活动。二是职业较为稳定而相对要求又不高的普通群体,这一群体在社区往往占大多数,他们自身对学习兴趣不大,而认识上又有一定偏见,认为学习是孩子的事,自己可能只有在需要时才会有学习的动力。三是下岗失业人员群体,他们考虑的是生存的需要,学习于他们而言,只是一种择业手段,如果没有明确的职业方向,他们是少有热情参与学习的。这一群体分化的特点,启示我们创建工作必须注重分层分类,体现针对性与有效性。

四、深化学习型家庭创建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一)巩固阶段创建工作的良好氛围

1、体现在创建的外部环境上:

市委、市政府明确将创建学习型家庭作为培育学习型社会的载体,并具体指出了创建学习型家庭的途径、载体与措施。黄浦区“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全面推进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事业单位、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家庭建设,深化“学习型城区”创建工作。学习型家庭是学习型社会的支撑基石,是学习型社区的重要依托。基于对新时期家庭发展趋势的研究与把握,妇联在多年来开展家庭文明建设的基础上,不断注入时代特色,抓住机遇,积极推进学习型家庭的创建。

2、体现在家庭的内在需求中:

学习方式——家长不再以“教育者”自居,在子女面前,家长不再是知识的权威,两代人有时在同一起跑线上。因此,能者为师、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已成为学习型家庭的良好学风。

学习内容——不同年龄,不同社会角色,不同需求,不同文化层次,必然有不同的学习内容。每个学习型家庭各有特色,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精神追求。

学习环境——学习型家庭的学习是一种开放型的学习,而不是封闭型的学习,更多的是在生活中,在社会中,在人际交往中学习,这是一种生活式的学习。

学习目标——有些为了文凭,有些为了重新上岗,但更多的家庭是为了开发自身潜能,实现自身价值,提高生活质量。

(二)推动创建工作的三点思考

1、进一步明确学习型家庭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标准

我们认为较为合理的概念是:学习型家庭是一种以推动家庭成员养成良好的学习型行为与习惯,发展健全的社会人格和人生态度为主要任务的现代型家庭。我们认为较为合理的标准是:

⑴家庭成员树立“向学习要素质,向学习要发展”的学习理念,重视思想道德、科学、人文等全方位素养的提升;

⑵家庭有良好的学习氛围,有一定的文化投入,拥有一定量的报刊、杂志和书籍等; ⑶家庭成员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家庭有学习目标、有学习内容、有学习能力;

⑷家庭成员有一定的学习成果;

⑸家庭成员积极参加社区、学校、所在单位等举办的各类学习活动。

2、始终指向创建学习型家庭的四大目标

一是学会求知。在科技迅猛发展、知识频繁更新的今天,是否会求知,是否会获得知识,变“不知”为“知之”,变“知之不多”为“知之甚多”已成为决定人生价值大小的关键。每个家庭成员都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学习、求知作为自觉行动,营造家庭浓郁的学习氛围。

二是学会做事。关键在于不断提高个人的能力,包括沟通交往与团结协作的能力、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环境与应对挑战的能力、锐意进取和大胆创新的能力等等。每个家庭成员都应不断提高自身能力而出色担当各自的社会角色。

三是学会共处。人生来就是社会的人,人类社会既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更是一个合作的社会。夫妻之间、亲子之间、家庭成员之间、邻里之间都要学会沟通、合作、共生、共处,只有彼此之间宽容和分享才能改善生存环境、调节人际关系,提高家庭生活的质量。

四是学会发展。人的一生是一个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这是一个无止境的学习过程。每一个家庭成员为了求生存和发展,不断学习,不断寻找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不断完善提升自我,达到自我价值实现。

3、进一步处理好两个层面的关系

一是在创建的过程中,处理好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不同的家庭条件与情况各异,既不能以一种尺度去衡量,又不能以一种模式去要求,要倡导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创建活动。而且只有建立在自身需求和自身发展状况基础上的创建活动才会有生命力。因此,在指导创建过程中,要变操作指导为理念倡导,变重评比、评选为营造创建氛围。要注意把握以下原则:(1)大众性。面向全体家庭激发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家庭的参与兴趣,学习的内容完全取决于每个家庭的需求与特点。(2)可操作性。在不同类型的家庭树立典型,让创建示范效应更有针对性、指导性,使不同的家庭学有榜样,通过努力都能进入学习型家庭的行列。(3)激励性。通过参与、推荐、示范、宣传、表彰等形式,着力营造创建氛围,不断提高家庭生活质量,有效的地促进家庭及其成员与社会共同发展。

二是在创建的实效上,注重重点推进与长效激励相结合。学习型家庭的创建活动应该是一项重在倡导的长期而繁复的工作,急功近利的意图会阻碍其健康发展。因此,在创建过程中应注重重点推进与长效激励相结合。可以开展一些较大的主题活动,通过主题活动的深度影响到一个方面的重点推进。可以围绕特定的社区特色和社区现象,展开较为深入的探讨与学习,引导这个社区的家庭在思想和认识上交流乃至碰撞,在某一层面上趋向认同,进而达成共识,形成阶段性的成果。

日常的创建工作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可以以典型示范为主,同时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交流、有总结。在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妇联牵头、各方参与下,尽力突出创建工作的社会性、文化性、可参与性、可持续性,让广大家庭能感受到学习的氛围,得到亲身参与的机会,有分享成果的欢乐。

(三)我们的建议

1、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协调运作,构筑创建学习型家庭的有效组织体系。建议制定“黄浦区创建学习型家庭工作的实施意见”,规划我区创建学习型家庭工作,拟订工作目标,明确总体要求,梳理工作思路,建立评价体系。我区创建学习型家庭目标可定为:“十一五”期间,五年内的目标为创建成功家庭达到50%;其中,2006年要达到10%-15%,其后每年递增10%。创建学习型家庭是一个联动的工程,涉及到家庭、社区、学校所在单位,它不仅是哪个单位一家的事,创建工作离不开社会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和关心,要确立创建工作牵头部门,各方参与、各司其职、共同实施,构建全区学习型家庭创建的合力框架。

加强部门之间的配合、联动和资源整合,要注重发挥社区各类教育文化设施以及社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作用,实现社会资源共享。与此同时,要积极发挥三支队伍的作用。一是创建学习型家庭的工作者队伍。重点对基层妇女工作者进行培训。二是社区知识型家庭志愿者队伍。引导家庭发扬邻里互助的优良传统,为满足创建家庭的需求服务。三是学习型家庭示范户队伍。身边的榜样最有说服力和激励作用,要扩大示范效应,使学习型家庭从家庭向楼组发展、从单个向群体发展、从封闭向开放发展。

2、准确定位,健全机制,注重实效,大力推进学习型家庭的创建。要把学习型家庭创建定位在为上海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整体素质服务上,定位在提高人民群众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上。在创建过程中要注重五个结合,即:社区、学校指导推进与家庭自创相结合,总结共性与倡导个性相结合,专家指导与家庭互动相结合,集中讲座与团体交流相结合,重

点推进与长效管理相结合。将学习型家庭的创建融入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事业单位的创建中,引导居民“在单位当文明职工,在社区当文明市民,在家庭当文明成员”。注重体现以思想素质提高为根本的自我教育功能,以知识技能提高、增强竞争力为目的的自我维护功能,充分体现学习型家庭创建鲜明的时代性、广泛的群众性和社会化大教育的特点。强化激励机制,激活主体,激发学习型家庭活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培养快乐的学习兴趣,使良好的学习风气长盛不衰,为和谐家庭、和谐社区、和谐社会提供思想基础和文化底蕴。

3、宣传典型,营造氛围,推动全局,促进学习型家庭创建工作持续发展。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形成人人学习的社会环境氛围。鼓励导向,珍惜基础,要大力培育、宣传学习型家庭典型事迹,培育一批典型,加强示范引导,以榜样的力量带动更多的家庭加入到创建活动中去。创设丰富载体,充分运用媒体,扩大舆论宣传,让市民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要注重活动对象的层次性、针对性、适应性、有效性,让创建学习型家庭的理念进入每一户家庭;使每一户家庭在创建中打破学历层次的高低和家庭环境限制,形成各自不同的特色;使学习型家庭激发创建动力、引发创建激情、营造创建氛围,形成良性互动的创建循环。

公平与公正――引领和谐社会构建 篇7

效率与公平是人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对基本矛盾,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处理好的重大课题。从经济学角度讲, 效率是指投入和产出或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对比关系, 反映的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或资源利用的有效程度。公平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道德诸领域的一个广泛的社会学范畴, 其中经济上的公平是各方面公平得以实现的基础和前提。

(一) 效率与公平是辩证统一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两者的核心问题, 就是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效率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解决人类“创造财富”的问题, 属于生产力范畴;公平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解决人类“分配财富”的问题, 属于生产关系范畴。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相应的,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也是既相互矛盾, 又相互促进, 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 我们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 来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做到二者的有机统一, 把我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和谐。

(二) 效率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前提。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 就要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把发展生产力、搞好经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中心。市场经济活动的原则是有效地配置和使用资源以增加效率。有了效率, 才能迅速提高生产力, 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满足人们的需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就必须要注重效率。只有我们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有了雄厚的基础, 才能逐步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为社会的和谐提供基础和前提。

(三) 公平是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

公平正义是人类衡量美好社会的一个标准, 是人们评价社会政治文明的一杆标尺, 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只有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才能达到社会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二、当前我国社会公平失衡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 建国以来我国在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上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

建国以后, 我国在较长时间内片面地强调“公平”, 忽视了“效率”, 并且把“公平”理解为平均, 大搞平均主义, 使我国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状态。改革开放初期, 中共在总结经验教训中认识到, 不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不通过提高效率快速发展经济, 就不能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 就不能建设真正的社会主义, 因而提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的政策。在处理效率与公平的问题上, 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实际上是更加注重效率。如中共十三大报告提出“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 第一次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十五大报告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促进经济发展, 保持社会稳定”。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物质财富日渐雄厚, 但同时也出现收入差距过度拉大, 社会矛盾凸显的情况, 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 在提高效率发展经济的同时, 更加注重公平成为新时期我国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中共十六大报告继续“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 同时强调“再分配注重公平”;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再分配注重公平”, “要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十七大报告关于效率与公平的新论述, 有利于消除片面追求效率, 忽视公平的认识和现象, 为我国进一步消除两极分化, 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 社会公平失衡的突出表现是贫富差距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实行“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原则, 使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但同时也出现了社会公平失衡现象。社会公平失衡问题主要体现在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集中表现在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各阶层收入差距、各行业收入差距、干部群众收入差距等几个方面。社会公平失衡使人们的心理产生失衡感, 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产积极性, 不利于鼓励勤劳致富, 同时也会诱发社会不安定因素, 加剧社会矛盾和风险。当今一些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 为了缓和社会矛盾, 都致力于实行社会公平, 缩小差距。事实启发我们, 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 人们的生活达到一定的富裕程度时, 社会公平就成为比经济效率更重要的东西。实现社会公平不仅是缓和社会矛盾, 化解社会风险的需要, 而且是促进生产力发展, 提高经济效率的有效手段。

三、建立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 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使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成为可能。同时也要看到, 我国目前已进入矛盾凸显期, 社会风险加大, 不安定因素增多, 能否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

(一) 坚持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

效率与公平是对立统一关系, 因此我们在处理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效率与公平关系时, 一定要采取辩证的态度, 坚持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

1.我们要认识到,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历史的、具体的。改革开放初期, 邓小平就提出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先富带后富, 走共同富裕道路;1988年, 邓小平提出“两个大局”思想;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消灭贫困、消灭两极分化, 最终共同富裕”等。这些思想, 都给我们今天正确解决效率与公平关系提供了启示。在经济文化极端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 一定要首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大力发展生产力。市场经济是讲效率的, 有了效率, 各种资源要素才能得到合理配置, 才能得到最大的效益。在特定时期, 为了促进效率, 牺牲一定的公平是需要的。但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 则要在效率优先的同时, 更加注重公平, 甚而为了求得公平, 必要时可以付出效率的代价, 因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 而不是两极分化。

2.我们也要认识到, 效率与公平是辩证统一, 相互促进的。如果社会分配不公, 两极分化严重, 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就不能充分调动, 甚至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也就不可能产生效率。效率是为了公平, 公平需要效率;有效率才有公平的基础, 有公平才有效率的意义;有公平才会有和谐, 有和谐才会产生更大的效率。

3.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为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提供了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能有效解决好公平与效率的平衡协调问题, 使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必须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 实现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由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讲求效率才能增添活力, 注重公平才能促进和谐, 坚持效率和公平有机结合才能更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以上论述中, 很明确提出“坚持效率和公平有机结合”的观点, 这是在效率和公平关系问题上的重大理论突破。效率与公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虽各有侧重, 但又是相互促进的, 不能有所偏废。我们在和谐社会构建中, 要把握好二者的动态平衡, 做到有机结合, 这是我们要认真研究的。

(二) 加强制度建设, 保障社会公平。

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为保障社会公平, 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基本着眼点, 在促进发展的同时, 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首先, 要加强制度建设, 从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 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逐步做到保证社会成员都能够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参与社会生活, 都能够依靠法律和制度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其次, 要高度重视分配问题, 更好地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 既要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并推动先富带未富、先富帮未富, 同时也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通过改革税收制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等措施, 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逐步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再次, 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切实保障各方面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当前, 要更加注重社会建设,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扩大公共服务, 完善社会管理, 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又好又快、统筹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和谐社会的构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发展, 为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提供了指南。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 我们要在理论上不断创新,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为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找到最佳平衡点。

摘要:公平与效率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一对基本矛盾, 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既相互矛盾又互相促进。当前我国社会公平失衡, 尤其是贫富差距扩大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公平与效率是具体的、历史的, 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需要一个历史的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较好地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需要认真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坚持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 同时要加强制度建设, 为社会公平提供保障。

关键词:和谐社会,效率,公平

参考文献

[1].欧亚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7, 7

[2].党的十七大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10

[3].胡锦涛.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新华社

公平与公正――引领和谐社会构建 篇8

关键词:公平正义;和谐社会;构建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0-0019-02

一、如何解读和谐社会下的公平正义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要在高度发达的经济基础之上消灭一切不公正的社会现象,追求全人类的彻底解放,实现人类社会真正意义上的公正,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首要价值和基本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具有强大的指导意义和顽强生命力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建立了不可超越的刚性政治底线,那就是公平正义是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所必须遵循的社会主义原则,这也从本质上防止两极分化、防止再次出现阶级分化的可能性。不管是效率和公平,发展、改革和稳定,都只有在维护这一底线的基础上,不发生动摇,才能实现其重要意义。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是坚持社会主义路线的价值重要体现。

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还为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制度框架的构建提供了合法性根据和道义的基础平台。即使由于生产力起始水平较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在现阶段我们的国家和社会不能按绝对标准要求社会保障、公共福利待遇等方面与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完全同等。但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公正这一点上做得比资本主义要更加合理,更加完善,从而体现出社会主义国家相对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优越性。

马克思与恩格斯公平正义观有别于其他的公平正义观之处在于:这种正义观是以现实的人的社会关系为基本出发点,特别是从社会生产关系和经济关系出发,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近代西方文明中的糟粕,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所倡导的正义原则和与其相关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并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的基础上,阐述了完善的社会正义思想。

(二)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首先,社会公正是和谐社会稳定的基石。公平正义所拥有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一整套的合理的基本制度设计与制度安排的基本依据,这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所提供的基本准则,是社会各阶层所要必须遵守的,在相关的政策和目标的制定上面对的是全社会各个阶层。胡锦涛同志论述过社会公正的重要性:“维护和实现社会和正义,涉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只有在全社会努力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才能从源头上杜绝社会不和谐现象,增加政府的公信度和人民的幸福指数,来实现我们党和执政的根本目的。

其次,公平正义的实施离不开社会政策的制定与完善。从某种意义上讲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内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社会政策的实施有效地加强了公平正义理念的深化。现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是在自由平等社会合作等理论依据的基础之上,强调每个人所对应的位置的公平性。缺少了公平正义,那么社会政策的制定则会失去理论依据。但同时也应看到,公平正义是制度安排的一种价值取向和基本规则,需要社会这个整体作为依托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通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政策开始逐步完善,在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公平正义理念与和谐社会逐渐适应,同生产力和市场经济发展同步,公平正义理念的逐渐深化与和谐社会的发展日益趋向体系化和完整化。

二、和谐社会下重建公平正义的必要性

(一)现阶段不容乐观的现状

1.贫富差距过大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那就是就是中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不协调,相应的收入分配政策不公平与收入渠道的差异造成了收入差距过大。随着社会公平正义的深入人心,在收入分配上的差距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社会公平正义的具体发展态势不容乐观。

首先,恩格尔系数居高不下。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的限度。在一些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主要国家当中,中国的贫富差距属于中上的水准。

其次,城乡间的差距较大。城乡收入差距过大这种情况,在我国的表现尤为突出,城乡的收入水平差距在世界范围内排名比较靠前。

最后,区域之间差距的加大,从东部的发展来看,较之中部和西部处于远远领先的位置,从不同的城市来看,上海的收入最高,据相关数据推算,较之最低的贵州,相差5倍左右。

在现阶段,富裕群体在社会财富中所占的比重发展迅速,造成中国贫富差距的幅度过大,速度过快,出现这种现象存在某些的合理成分,但我们也应该看到造成这种情况已经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造成不利的影响。

2.社会群体权利保障弱势化

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对于社会成员来说,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制度,使社会成员无法正常享受各种权利。

首先,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每一个社会成员所享受的权利都是平等的,包括基本生存权,平等就业权,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等等,对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的保护,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在收入分配较低的地区,从一定的程度上我们可以发现对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保障,以及就业率指标都处在一个平均值之下。在城镇失业问题也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十分严重问题。

其次,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社会群体在弱势化的同时还存在边缘化迹象,一部分社会群体的社会地位与政治地位的逐渐下降,其具体表现为:工人、农民对社会事务的管理参与程度不高,无法实现其话语权。

最后,从国家的社会公共投入来看,再次分配的过程存在不合理的成分,使得公民不能更好地享受国家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这也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弱化了社会保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

(二)政策与体制存在的问题

1.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不能仅仅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最低生活标准,也要满足社会成员的对于社会保障体系的更高要求,与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相比,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速度还远远不够, 造成人们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的不平等。在我国,社会保障存在下面几个问题:一是涵盖面比较狭窄。城镇与农村所享受到的社会保障存在差别。二是标准不一。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障情况逐步改善, 而非国有单位的职工,尤其是农村社会保障工作进展缓慢。

2.分配政策存在的问题

分配政策和市场经济发展程度不匹配主要表现在,在初次分配过程中,更加注重效率分配,从而出现了分配仅仅以效率为衡量标准,没有兼顾公平,在初次分配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近年来主要表现在“农民工”工资的增长缓慢甚至存在拖欠的问题,如果一个社会不注重初次分配领域当中的公正问题,那么便会人为的扩大贫富差距,造成大量社会的不公平现象,进而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只有同样注重初次分配中的公平,并且倡导二次分配,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三、公平正义:和谐社会下人民的必然要求

(一)公平正义的理论价值

马克思从历史的角度阐述,认为公平正义是特定阶级的解放诉求。因此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必定是与消灭阶级和私有制、与超越资本主义和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相联系。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全体人民的公平正义意识,使公平正义思想在人们的心中做到内化,作为一种价值目标去追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力量。和谐社会必须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必须是经济的发展和思想水平的提高。,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应与时俱进,与社会发展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只有在公平正义的指导下,才能制定出符合社会发展的政策,更好地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的效率与公平并重的内在要求,才能更好地解放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保障所有公民享有同等的发展权利, 享有均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 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是社会主义价值理想的核心内容。

(二)公平正义的现实意义

公平正义的现实意义在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顺利进行。在进行了经济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改革之后,由于对经济发展的认识程度的限制,我们曾经一度在民生的问题上,忽视了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协调,,造成了地区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利益分化。社会弱势群体并未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的社会成果,如果这一现象得不到控制, 势必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从而影响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只有真正实现了公平正义,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真正平等,在分配体制上实现分配合理,始终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做到初次分配注重效率, 再次分配注重公平,协调好效率与公平问题,充分发挥政府的调节功能,实现先富带动后富,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提高最低收入者的生活保障, 扩大中等收入者群体, 对落后地区和困难群众,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 使全体人民都能够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这才真正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吴忠民.社会公正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孙立平,等.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1994,(2).

[4]吴忠民.和谐社会与中国改革新阶段[J].学海,2005,(1).

[5]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上一篇:《拉个圆圈走走》中班音乐公开课教案下一篇:绿色小记者教案(南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