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平(共10篇)
社会公平 篇1
李克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重要基础 有助于纵向流动 会上,教育部、科技部主要负责人分别作了汇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围绕下一阶段教育、科技发展和改革进行了深入讨论。李克强对近年来教育、科技工作取得的显著成就给予充分肯定,强调要始终把教育和科技放在全局性、战略性的位置,予以高度重视。李克强说,教育是民生改善的来源,传承文明的载体。让孩子受教育并且受到良好教育,是几乎每个家庭的共同愿望。掌握知识让人们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有利社会文明得以延续、道德规范得以遵循。持续发展经济、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正是本届政府的三大任务,教育公平具有起点公平的意义,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可以使人们通过自身努力,提升参与平等竞争的能力,这有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要缩小中国发展中存在的城乡和区域这两个最大的差距,就要培养更多服务中西部和农村的人才。教育资源要向中西部和广大农村地区倾斜,提升中西部地区教育水平。要加强东中西部教育协作,尤其是国家重点高校,要强化服务国家战略的意识,鼓励优秀教师以多种方式到中西部服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让贫困地区的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在教育公平上要多想办法、多做实事。东部地区要创新理念和模式,在提高教育质量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李克强指出,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关键是促进科技和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并以创新和创业为导向。要增强科技创新实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围绕大局,瞄准世界科技与产业革命的大趋势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扣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要求,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使广大科研人员的创造活力、创新能力迸发出来,使创新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社会效益,让科技造福人民。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都要沿着这个方向加大力度。
李克强强调,无论是推进教育公平,还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关键还得靠改革。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当年从恢复高考入手抓教育,就是一项改变千百万人命运、深刻影响国家发展的重大改革举措。当前深化教育和科技领域改革,仍然要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抓紧推出既利当前更利长远的重要改革举措,务求取得更大成效。李克强最后指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促进社会进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继续用好“人口红利”,更加注重依靠“人才红利”。这就必须一靠教育、二靠科技,两者有机结合,使中国创造财富的能力得到巨大提升,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他要求加快推进教育科技领域的重大任务,围绕完善投入体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推动资源开放共享、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广科技人员创新激励政策等,提出措施、抓好落实,使全社会创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社会公平 篇2
1 职业教育公平的内涵
职业教育公平是指公民对职业教育权利享受的均等、对职业教育内容选择权的均等、对职业教育优质资源享受权的均等。公民对职业教育权利享受的均等, 是指每个公民均等地享有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 不因公民的正常差异性而使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产生差异。所谓正常差异性, 是指人为差异性以外的各种差异, 比如人们所处地域的差异、性别的差异、兴趣爱好的差异、民族的差异、家庭背景的差异等。对职业教育内容的选择权, 意味着职业教育接受者有权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认知等方面的情况, 自主地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 包括对所学专业、课程、学习形式的选择。职业教育的优质资源包括优美的校园环境、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先进的教学设备、良好的学风、合适的教材等。对这一切, 每一个职业教育接受者都应该能充分地均等地享受。
2 职业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的关系
职业教育公平是社会的基础性公平。根据公平理念所适用的社会领域, 可以将社会公平区分为政治公平、经济公平、文化公平、法律公平和教育公平等, 社会公平是影响职业教育公平的重要条件。职业教育公平的缺失, 将极大地影响到其他领域的社会公平, 甚至会使其延续并进一步放大。因此, 促进职业教育公平, 是缩小社会不平等、鼓励社会流动、社会参与和社会团结的必由之路。
2.1 社会公平是影响职业教育公平的重要条件
作为整个社会公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职业教育公平的水平和状况反映着整个社会的公平水平和状况。在原始社会, 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 人们不得不采取原始的共产主义制度, 集体劳动, 平均分配财物和社会政治权利, 整个社会处于一种低水平的绝对公平状态。这导致原始社会的教育也是如此, 处于一种低水平的绝对公平状态。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 原始的共产主义制度解体, 人们进入到一个极不公平的时代, 奴隶主与奴隶之间、封建主与农民之间以及在其他的各个社会群体如种族、性别等之间, 都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这种不公平不仅体现在劳动和分配领域, 而且体现在政治领域、法律领域、文化领域等所有的社会生活领域, 职业教育领域也不例外。这个时期的教育处于一种绝对的不公平状态。直到近代社会, 在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民权运动等多种力量的推动之下, 社会公平问题才受到广泛的关注, 公平理念开始在政治领域 (如选举权的不断扩大) 、经济领域 (如按劳分配制度的普遍确立以及高额遗产税的征收) 、法律领域 (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理念的确立) 、文化领域 (如性别平等、种族平等等) 、教育公平 (如废除双轨制、取消种族隔离、方便女童入学、入学机会均等、开放入学政策、全纳教育出现等) 被认同和实施, 整个社会进入了一个反对特权和崇尚公平的时代。人类对职业教育公平的期望程度直接反映着整个社会公平所达到的水平和程度。
不仅如此, 现实生活中其他社会领域内的公平状况深刻地、多方面地影响着职业教育公平。职业教育公平不是处在一种真空当中。从政治领域来说, 如果主权国家内部的公民不能享有同等的政治权利, 那么也就不会享有同等的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文化大革命期间, 由于在政治上奉行“以阶级斗争为纲”, 将“敌我矛盾”泛化到一切社会生活领域, 被认定为地 (主) 、富 (农) 、反 (动派) 、坏 (分子) 、右 (派) 的人们及其子女就不能享受同等的教育权利和机会。从经济领域来说, 如果一个社会还存在着多种劳动形式和分配制度, 不同地区和社会群体之间的收入差别还比较大, 那么自然会影响到不同地区和社会群体的教育投入能力、教育期望水平、实际受教育的程度以及通过教育所获得的最后收益。在某种程度上, 学校教育体系与社会经济制度之间存在一种“对应关系”。同样, 如果一个存在多样文化的社会中, 各种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平等、不民主、不公正, 那么反映到学校中来也必然会影响到不同文化背景和文化出身的青少年儿童的学习成就。其中, 出身于居于支配地位的文化系统中的青少年儿童会比出身于被支配地位的文化系统中的青少年儿童更易于适应学校环境并取得成功。所以, 要想真正彻底地解决教育公平问题, 就要同时提高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领域的公平水平。
2.2 职教公平在促进整个社会公平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职业教育公平是社会的基础性公平, 是矫正社会不公平的重要手段。职业教育公平的丧失, 必将使得整个社会原有的不公平状况进一步加剧。当前, 我国社会的改革开放事业正在向纵深发展, 并且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 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然而, 由于种种复杂的自然、历史和社会原因, 在整个社会蓬勃发展的同时, 人们也看到, 社会收入差距以及由此产生的其他社会差距也日益显现出来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根据国际公认的指标体系, 其严重程度甚至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伴随着不断扩大的社会差距, 人们在意识领域也重新出现了社会区隔乃至社会歧视和社会排斥的意识, 社会成层和分化的速度在不断加快。如何解决这种社会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如何防止这种社会差距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之间进一步扩大?政治的决策、经济的手段都是不可缺少的。除此而外, 实现和扩大职业教育公平, 关心农村的职业教育, 关心社会处境不利群体的职业教育, 是缩小社会差别、促进共同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实现职业教育的公平性, 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也是国家追求的目标, 更是全社会不懈努力的结果。在社会发展不断加速的今天, 职业教育的公平性会不断提高, 从而促进社会公平不断提升。
摘要:公平是一个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 社会公平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基础性、深远性影响。职业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 是社会公平在职教领域的延伸, 也是一直被视为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的工具”。本文阐述了职业教育公平的内涵以及职业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的关系。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育公平,社会公平
参考文献
[1]龙春阳, 王强.教育公平的主要需求与教育政策的选择重点[J].科技与管理, 2003 (4) .
[2]郑晓鸿.教育公平界定[J].教育研究, 1998 (4) .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温度计 篇3
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提出:教育公平问题首先是城乡教育公平问题,为此,建议“农村教师的待遇高于城市教师20%至30%”。据说这一建议得到了教育界人士支持,有点超乎笔者想象。
近年来,每逢全国两会,教育公平都是保留话题,热度不减,争议不断。今年既有提议基础教育资金往农村倾斜,也有提议削减大城市过高的大学招生名额,转给人口大省,如此等等。官员和专家都在呼吁教育公平,却很少反思为什么要教育公平,是否因为公平是“好东西”,所以,教育公平也就“不要白不要”了?
在中国,教育公平问题从来只是社会公平的温度计,社会公平的欠缺程度越大,教育公平的呼声就越高。回到问题本身,当下农村教师待遇低,确实反映了教育公平的缺失,但这只是现象,如果不存在严重的地区间差异,不存在同一地区的城乡差异,农村基础教育经费怎么会如此紧缺?不是经费紧缺,农村教师怎么会待遇低下?即便地方少盖办公楼,多建校舍,确实有利于改善农村教育,但单纯依靠省下的这点钱,足以维持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吗?就是财政不吃紧的地方,也未见得年年都能得到经费或允许借贷盖楼,真要解决问题还得靠地方财政收入或者上级下拨经费,否则杯水车薪,资金很快枯竭。
谁都知道,落实教育公平有助于社会公平。按照这样的思路,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改进社会公平来解决,当农村建设得像城市那么好,还拥有城市没有的蓝天、青山和绿水时,农村孩子有没有机会考上大学,恐怕就不会有那么多人议论。另一方面,任凭社会公平缺失,只管盯着教育本身,纵然改变不了农村整体面目,且经费捉襟见肘,也得让国家和各级政府向农村教育倾斜。两种方案,到底哪个更好?
中国是一个大国,巨大的地区差异堪称国家心头之患,不尽量缩短地区间差异,政府就没有尽到统筹的责任,但这么一个大国,各地区要齐步走、一同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问问大学教师,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生源在课堂内外的学习效率和培养成本是否有所不同?不顾优质教育资源总体紧缺现状,力图实现不分原有基础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最后表现为人才培养、学术成就和国家科技实力的教育成果,是否能得到同样提升?当然,这里不是对不同地区生源中每一个人作对比,更不是说发达地区学生每个人都比欠发达地区学生优秀,而是强调宏观问题的解决之道同微观层面的解决之术不能直接混同,更不能简单替代。
在国家不能不宏观着眼的情况下,官员和专家们能否从微观着手,充分利用市场、公益等机制,群策群力,破解农村和其他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公平问题?前几年公益人士发起“免费午餐”活动,后来得到政府响应,就是一个很好例子。多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少一些简单化的批评,中国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推进,一定会更快见到实效。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案 篇4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新课程理念
立足学生学情实际,采取探究合作式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不仅强调学生要倾听教师,更要强调教师要倾听学生,珍视探究中学生的个人观点、独特感受和体验,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同时,要特别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倾听、交流与合作。把枯燥的理论思考融于针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合作探究之中,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机结合起来。
(二)课标要求及分析
(1)课标要求:解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2)课标要求分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的分配原则做出了重大调整:
1992年10月,十四大提出:针对平均主义的分配体制,提倡讲求效率,合理拉大收入差距,做到“兼顾效率与公平”
1993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先富带后富,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2004年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为此,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要注重社会公平。
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重视社会公平。
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三)学情分析
(1)学生知识背景分析:学生已经在上一框题学习了我国分配制度的有关知识,但对于我国分配格局的现状缺乏深入思考。
(2)学生生活背景分析:在生活中学生已经观察和初步感知到了不同的分配方式导致的收入差距问题,但缺少对解决收入差距过大以及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的思考。
(3)学生准备情况分析:通过预习导航学生初步了解了本框的基本知识点,同时让学生上网查阅有关收入差距过大的相关材料,并互相交流,鼓励学生对效率与公平问题做出思考。
(四)教材分析
1.本框地位分析
本框题从学生已知的我国分配制度出发,进一步学习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在思考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上,启发学生对生产领域和国家政策的深入思考,对本单元的学习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更加关注经济生活的重要内容。
2.教学内容分析
本框共设两目,分别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第一目主要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公平,尤其是收入分配的公平,接着帮助学生理解我国当前收入分配制度是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的;第二目在分析效率含义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效率和公平的辩证关系,以及我国当前对此问题解决的政策措施。
3.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借助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帮助学生了解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明确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制度保证和重要举措以及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理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我国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政策措施。
能力目标:在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初步培养学生辩证思考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能力;借助角色扮演的体悟,帮助学生进一步培养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针对现实生活中分配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的思考,在教师引导,生生互动学习中,为学生初步了解和培养公平精神奠定思想基础;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心弱势群体的道德良知和责任意识。
(4)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及确立依据
本框题围绕“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重点思考了两个问题: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和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
第一,基于学情。学生已初步了解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和感知到不同的分配方式导致的收入差距问题,但对此问题缺乏深入的理性思考。
第二,基于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方面的突出矛盾,依据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方面的重大变化。
(五)教学方式和手段
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讲授式等教学方法以及多媒体、学案等教学手段。
二、教学环节设计
【情境导入】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性生活入手设置情境,通过图片强烈对比,引入本课学习,为学生了解社会收入差距过大做出思想与情感铺垫,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引发的社会问题。<幻灯片展示>
设问:同一种消费行为,为什么人们之间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反映了社会生活中存在什么问题? 学生思考回答„„
【新课推进】
<幻灯片展示>
1978—2004年我国基尼系数变动情况
注:基尼系数是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基尼系数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学生思考回答。
设疑1:公平就是消灭差别,有差别就不公平。人人平均、不存在差别才是公平。
设疑2:公平不在于没有差别,而在于差别是否合理。如果差别给人以激励,使经济具有活力和效率,又不影响社会稳定,就是公平。
(引导出公平的含义)
板书:1.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
公平主要指收入分配中的公平,公平不是平均主义。
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允许收入差距的存在。当然收入差距是有限度的,限度是能够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幻灯片展示>
经初次分配,国家、企业、居民收入增长比较
请问上表中国家、企业和居民收入的这种分配格局的比例是否合理?为什么?
我们在收入分配中应该做出哪些调整,才能使三者之间的分配格局比例更加合理?
我国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政策措施。
学生按角色分组讨论:劳动者(农民工)组、生产要素所有者组、政府组、企业组。
活动说明:分组讨论,请各小组分别站在各自角色的立场上合作讨论,在收入分配中应该作出哪些调整,才能使三者之间的分配格局比例更加合理。
设计意图:学生立足不同角色,分组合作探究,提出使分配格局的比例更加合理的措施,各组代表各抒己见,通过合作探究突破本课重难点,为学生理解公平和效率的辩证关系作出铺垫。为学生初步理解我国“提高两个比重”的迫切性和重要意义作出思想理论铺垫,进一步培养学生参与讨论社会问题的能力。
温故而知新: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是怎样的?
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设问:这种收入分配制度对于解决收入分配公平有什么作用呢?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现实生活中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按劳分配为主要收入方式的劳动者。
设计意图:为了学生能够有效的积极思考、合作探究,根据学情,给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背景材料,为学生提供思考的平台及思维的空间;同时在探讨背景材料的过程中不断结合学生的课堂生成问题适时引导、设疑,层层深入,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推动对实现社会公平问题的深入思考,从而在教师的引导、设疑和学生的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中得出结论,而不是教师直接给予学生的结论。
<幻灯片展示>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劳动报酬与GDP增速的关系
江苏职工劳动报酬与GDP增速比较
从数据中我们看到,江苏职工的劳动报酬没有随经济增长而增长。尤其在2003年至2005年间,江苏职工的劳动报酬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反而是逐年下降。
那么,这种情况势必带来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呢?
设计意图:借助图表数据的变化,通过教师引导,突破本课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的重要性,同时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
<幻灯片展示>下面我们再一起看看同一城市中不同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
据《经济参考报》对北京市农民工收入的相关调查(调查人数29425人)。
学生思考讨论:
(突破重难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
设计意图:借助图片直观性,为学生理解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提供依据,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和理解我国税收和相关社会保障政策的重要意义。
<幻灯片展示>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呢?
学生可举一些自己了解的税收或社会保障方面的调解收入分配的例子。
2.我国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政策措施
(1)坚持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进一步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2)提高“两个比重”
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维护劳动者利益,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当前,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为此,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财政和税收,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设计意图:借助对实际问题的思考,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探讨,突破本课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如何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同时为理解国家为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所采取的政策作出铺垫。
<幻灯片展示>分组探究
某国有一企业,2008年经济效益很好,为鼓励企业员工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作出贡献,准备用300万元作为年终奖金,奖励以下三类人员:企业技术开发创新的科研人员;企业生产的管理人员;生产一线的优秀职工。你们认为这笔奖金如何分配比较合适?为什么?
【温馨提示】
联系背景材料,企业在分配奖金时,既要合理拉开一定的差距,促进企业效率的提高,但是又不能使收入差距过分悬殊,还要体现分配的公平。
3.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二者对立统一关系简图(学生理解,老师归纳,提升)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力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效率的积极性。
当然他们之间也有矛盾。
【总结、探究、提升】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板书设计】
一、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1.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
2.我国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政策措施
3.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课后探究】
在“三农问题”上如何理顺分配关系?
【结束语】
总之,必须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统一,围绕改善民生谋发展,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持久动力,着眼维护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教学反思】
立足学生学情实际,采取探究合作式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不仅强调学生要倾听教师,更要强调教师要倾听学生,珍视探究中学生的个人观点、独特感受和体验,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同时,要特别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倾听、交流与合作。把枯燥的理论思考融于针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合作探究之中,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机结合起来。
关于社会公平正义的思考 篇5
——盗版侵权问题影响市场经济公平正义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说起“世界读书日”,有一个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细节。中国在引进概念时把这一天译为“世界读书日”,但资料显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确定的官方名称是“世界图书和版权日(World Book and Copyright Day)”。也就是说,除了推动阅读和写作,宣扬与图书密切相关的版权意识也是“世界读书日”确立的初衷之一。然而目前我国盗版侵权问题十分严重,不仅是图书,音像、软件等领域都存在严重的版权问题,虽然有关部门在努力加以治理,但是盗版市场仍然猖獗,盗版行为严重影响了出版方的利益,也是不尊重作家和电影电视工作者劳动成果的行为,并且在挑战着市场经济环境下整个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社会公平正义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只有推进社会公平正义,重点解决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存发展权利与利益的公平正义问题,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不稳定、不和谐因素,实现全社会的良性互动与团结协作,实现社会的安定祥和,最终构建全体社会成员各尽所能、各展所长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社会。
一 我国盗版侵权问题现状
近些年来盗版图书是日渐猖獗,已经成了现在图书出版行业的巨大冲击,在一些书店和舒坦,盗版图书并不少见,而且盗版图书的价格明显比正版图书低很多,即使印刷质量和纸质与正版相差较远,但很多人还是愿意选择盗版图书。盗版图书在高校更是十分盛行,高校周边的盗版图书主要涉及自考书籍、励志文学书籍、外语书籍、考研书籍和公务员考试书籍,而一些理工类、专业性强的书籍因为销量低所以很少有盗版。
电影市场也因为版权威胁受到严重损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为祖国献礼的两部爱国主义影片《开国大典》和《风声》均在首映式不久后就出现了盗版,票房损失严重;2010年4月底上映的电影《叶问2》在上映后仅6天就遭盗版侵袭,票房损失数百万;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北京晶晨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在最短的时间内拍摄完成了反应这场巨大灾难的电影作品《妈妈别
哭》,准备在全国的院线公开上映的时候,全国各个地区遭遇空前盗版,电影在近百家电影院偷偷的上映,盗版票房达千万元左右。票房收入是电影工作者的主要劳动收入,大多数电影在全国上映后立即遭盗版侵袭,票房遭到严重损失,更是有一些电影,在上映前就出现了盗版,盗版影碟提早抢占市场,使电影在上映后更加难以生存。
盗版软件也已成为中国软件市场的巨鳄。正版软件年产量不及盗版的5%,市场占有率也仅仅是盗版的10%,充分说明了盗版软件已经充斥了整个软件市场。正版软件产量的年增长率还达不到盗版的增长规模。如果以同样的1%增长来看,盗版的绝对增长数量是正版的23倍。从零售利润来看,由于盗版软件成本很低,进入退出壁垒较小,又加上其产品资金回笼快,成本回收期短,在全国基本形成了盗版软件的完全竞争市场形势,于是正常利润趋于均衡,单片光盘利润趋于稳定。国内正版软件生产商为了打击盗版,盘活库存而微利或亏损经营,国外正版软件单片光盘利润则基本在500元以上。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盗版产业正在呈现更加低成本、高效率的发展势头。在网上下载一首歌曲只需要半分钟,下载一部完整清晰的电影只需要几小时,而这些作品中可能包含着作者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心血。2009年9月15日,由搜狐、激动网和优朋普乐和华夏视联4家国内新媒体版权拥有和发行方代表共同发起,联合全国110家互联网视频版权各权利方共同创建的“中国网络视频反盗版联盟”在北京成立。搜狐CEO张朝阳在联盟成立现场宣布,即日起将对优酷网盗版侵权的503部国内影视剧提起诉讼。启动仪式上,反盗版联盟发起方宣布,已对优酷、土豆、迅雷等主要视频盗版网站1000余部被盗版侵权的国内影视剧取证保全。这起诉讼案是近几年有关于网络盗版最大规模的一起诉讼案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我国网络版权保护环境还未根本好转,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互联网进行的侵权盗版行为还将花样翻新地不断出现,打击网络侵权盗版行为的斗争远未结束,网络领域的反盗版工作还任重道远。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能否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互联网,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保护知识产权打击网络侵权盗版活动是加强互联网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
保证互联网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 盗版猖獗的原因
分析盗版问题严重的原因,最主要的一点是盗版低廉的成本,及由此所造成的低廉的价格和巨大的利润。音像制品和软件复制容易,所以盗版光盘的制作十分迅速,而且成本很低,这就使盗版制品价格低廉,因为价格便宜,所以盗版能够轻而易举的将市场占据,丰厚的利润使盗版生产商不顾社会道德和良知,在有关部门严厉打击盗版的情况下,依然顶风作案。这也反映了我们社会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消费水平与人民的文化需求发展不平很。随着世界多元化,人们对文化产业的需求日益增长,然而,经济没有实现非常富裕的中国消费者,难以适应正版市场的价格,我们不得不承认,正版高昂的价格另许多消费者对正版望而却步。
由于垄断的存在,生产者制定价格时几乎不必考虑市场的因素,只需考虑成本、需求和利润,在一定的需求函数下,怎样定价才能获得最大利润。在正版品生产的垄断条件下,其垄断价格的巨大垄断利润对其他企业是一个巨大的激励,而在过高的版权费用和制度硬壁的双重阻拦下,这种激励就转化为生产盗版品。另外,在盗版品的强烈冲击下,生产正版品的成本因加强防伪等原因而大大提高,而价格却在盗版品的竞争中不断下降,从而正版品的价值大大降低,这又进一步强化了盗版品的生产和供给。
道德的局限是盗版猖獗的另一方面原因。首先是盗版源头的提供者,他们有些可能是参与出版制作的内部人员,从而可以拿到第一手资料,当他们把这些电影和软件文件,卖给盗版生产商的时候,他们也许没有意识到良知对他们的拷问,盗版是最显著的不公平竞争,是对出版商和作者劳动极大地不尊重。而对于盗版生产者,经济利益的趋势,使他们越过道德底线,盗版本身就是一种偷盗行为。对于消费者或者网络下载者,他们也许认为自己是无辜的,可是他们没有想过自己在下载、购买和使用盗版的时候,他们的正义感何在,社会上任何一种工作,都是由人们的劳动获取属于自己的回报,而文化产业工作者同样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希望得到相应地回报。如果盗版继续猖獗,那么社会的公平正义就难以得到保障。
三 版权保护的途径和办法版权法是版权公平的有力保障
1709年英国颁布了世界第一部版权法——《安娜女王法》,该法从主要保护印刷出版商的利益转向保护作者的利益,显示了版权的私权属性。我国把版权法视为民法中的一个特别法,显示在我国版权的私权属性是不容质疑的。我国自加入WTO后,为了尽快与世界各国接轨,不断完善本国的法律,尤其在知识产权方面,近几年在立法和司法上不断加强对版权人的权利保护。法律是维持社会生活秩序和市场经济合理运行的重要手段,版权法对我国盗版治理至关重要。
利益平衡是版权法的根基和首要的基本原则。著作权法一方面要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与传播,另一方面要保护公众对作品的使用,促进社会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换言之,现代著作权法的理念就是作者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的双重保护,平衡二者的利益关系则是著作权立法的基本宗旨和目标。加强打击盗版力度,增强法治建设,还应该加大对盗版的惩处力度,增加对刑法的制定。工商司法部门要严厉监管,寻找盗版源头,想要有效地阻止盗版生产,必须追查盗版来源,从源头上防止盗版流入市场。根本办法是经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两手抓
盗版问题难以解决,不仅是因为我国经济水平不够发达,人民的购买水平不能达到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也因为公民思想道德不够高,对于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认识不够深,缺乏对保护著作权的正义感。所以,要想真正的解决盗版问题,必须经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一方面,要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对外合作,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垄断的产生,增加国民收入,是人民群众在想买正版的时候不会因为价格的昂贵转而选择盗版,积极扶持正版图书、影音、软件市场,引导正版消费。面对盗版对正版的冲击,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由正版市场的竞争无力造成。除了在工商司法方面加大打击盗版的力度外,对于正版生产销售商来说,更重要的是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依据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正版音像制品树品牌、做特色,才是立足市场的关键。
另一方面,呼吁广大人民群众打击盗版,在社会上,建立一种对公平、信用、正义的信仰,这样不仅可以解决版权侵犯的问题,更可以在各个方面是公民加以自律,使社会更加和谐。2010年5月,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中央电视台,联合新浪、优酷、土豆等18家网站还与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中视影视制作有限公司等24家版权单位共同签署发布了《互联网影视版权合作及保护规则》,这是我国政府和人民对版权保护共同做出的努力,目的就是呼吁全民一起行动起来,打击盗版,保护版权。
四 总结
我国有关于版权保护,打击盗版的脚步一直没有停下,目的就是为了营造一个更加公平的市场经济环境,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盗版不除,文化产业的作者和出版商的就得不到公平竞争的权利。虽然打击盗版的道路是漫长而艰难的,但是作为我们自身,应该从我做起,支持正版,销售商和网站应该诚实守信,以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规范自身行为。社会公平正义是推动效率长期增长、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公平是稳定的基石,正义是和谐的天平。追求公平公正,是人的权利和本能。社会公平正义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是公平正义的社会。版权保护不仅可以保证我国文化产业经济平稳运行,更是使现代信息时代条件下整个社会的公平信用,使文化劳动工作者得到公平正义的对待,所以我们要坚持打击盗版,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陈明添,公平视野下版权法律制度的反思,《东南学术》2007年第5期
2.汪依蒙,经济学角度浅析音像制品的盗版现象,《东方企业文化·策略》2010 年3 月
3.李书,中国盗版软件问题及对策初探,南昌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330029
4.田虹,付建芸,推进社会公平正义 促进社会和谐,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24卷专辑 2008年l2月
对社会公平问题的思考 篇6
在我国, 行政组织是指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即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系统。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经过多次改革, 取得巨大成绩, 突出标志就是政府职能取得积极进展, 但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依然非常薄弱, 在一些领域管理远远不到位, 迫切需要政府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给予高度的关注, 加强社会公平。
二、我国社会公平问题的现状
目前,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矛盾凸显出当前社会七大不公平:收入分配、财产分配、就业与工资报酬分配、教育、公共卫生和健康、社会保障、税收和财政收支等七个方面存在不平等。”也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分配不平等
小平同志1992年南巡讲话时指出:如果富的愈来愈富, 穷的愈来愈穷, 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这种判断很有预见性, 目前是少部分人拥大多数的财富, 而大多数人拥有很少的财富, 分配很不公。收入差距扩大迅速, 已成为影响当前社会和谐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
2、就业机会不平等
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总趋势还在扩大, 就业弹性系数随经济的增长而下降, 一些潜在的要求如年龄、性别、学历、户籍、地域等更加重了就业不平等的问题。
3、社会保障不平等
除了分配方面和就业方面不平等, 在我们的社会中, 还有教育、医疗、失业保障等的不平等, 我国社会保障的力度还不够大, 范围不够广。
三、正确协调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效率与公平是密不可分的, 我们讲既要把蛋糕做大, 又要把蛋糕分好。要促进社会公平, 必须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把蛋糕做大事前提, 更关键的是把蛋糕分好。回顾中国经济改革过程,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初期, 邓小平经过对过去“一大二公”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的系统研究, 提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著名论断, 使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先富起来, 真正地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带动和帮助另一部分人也逐渐富裕起来, 同时, 在此基础上兼顾效率与公平, 并逐步消灭贫穷,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步入90年代以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确定, 国家及时调整了效率与公平关系, 把以前的兼顾效率与公平, 改变为“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第三阶段:然而在一段时期内, “效率优先”被理解为“效率至上”, 社会公平被搁置。为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的问题, 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在这一基础上, 2007年党的“十七大”又进一步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效率和公平相辅相成, 社会越公平, 人的贡献与所得便越是一致, 每个人的劳动积极性便越高, 从而效率也就越高。社会越不公平, 每个人的贡献与所得便越背离, 每个人的劳动积极性便越低, 从而效率也就越低。我们应当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促使绝大多数人能够享受经济发展的果实, 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然而, 我们也不能忽视效率, 而是要建立一个效率和公平相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实现公平和效率的最优组合。
四、实现社会公平的途径探讨
在明确注重社会公平这一目标的同时, 我们也要积极探索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途径, 政府是社会公平的主导力量。
1、转变政府职能, 建设服务型政府
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要深化行政机构改革, 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坚持以人为本的政府管理思想, 打造服务型政府。建立服务型政府应该与政治体制改革联系在一起, 政治体制改革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 如果权力过于集中, 必然导致权力的滥用、公权私利, 这样的政府根本不可能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 根本不可能是服务型政府。目前全国各级政府中已出现不少政务服务中心、简化行政程序的一站式服务等, 但这只是服务型政府的表层, 而不是政府的根本转型。
2、改进社会收入分配制度
要构建和谐社会,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就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 在收入的分配上“更加注重公平”。充分发挥政府收入分配调节职能, 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 缩小收入差距,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使人民群众享受基本的经济公平, 消除不公平现象。努力缓解地区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在实现经济发展高效率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加大调节力度, 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3、巩固和强化社会保障制度
“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是一个能够保障社会公民最基本的生存权益公平的社会。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是协调社会各种利益, 促进社会公平,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强大武器。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实行得较晚, 人们逐渐认识到社会保障是一个系统工程, 覆盖面遍及全社会。但是社会保障极不平衡, 就城乡而言, 农村人口的社保问题依然还是一个难题, 因为老来没有保障, 人们依然有危机感存在。即使现在有个别地区开始了农村人口的社保试点, 但农村的养老保险工作仍显滞后, 而且保障力度不大。所以政府要从各方面加强和巩固农村的社会保障工作, 同时力争把城镇下岗职工补助和再就业结合起来, 发动各方面力量给他们提供就业机会, 使他们融于社会, 消解矛盾冲突。而就群体而言, 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水平低下, 如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仍处于空白区。同时还要规范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和监管, 加强社会保障服务管理能力建设等。
政府应当切实建立起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维护过程和结果的公平, 保证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够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4、构建公共财政制度
构建公共财政制度着眼点是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领域。通过完善公共财政体制, 运用税收杠杆和财政支出结构调整, 并结合执行国家的货币政策, 鼓励产业结构调整, 引导社会资源优化配置。调节市场供需总量基本平衡, 保持市场稳定, 通过调整社会分配关系, 运用补助、贴息等财政措施, 引导和调整资源向发展相时薄弱的区域和领域倾料配置, 使得公共服务成为调节收入分配的有效机制, 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实现社会公平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 我们有理由相信, 虽然社会上还存在许多的不公平, 但党和政府正在着手解决, 只要坚持不懈, 一个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一定会出现。
参考文献
[1]王宝玲, 孙华英.促进社会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1) .[1]王宝玲, 孙华英.促进社会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1) .
[2]傅翾.实现公平机制构建和谐社会[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 2007 (3) .[2]傅翾.实现公平机制构建和谐社会[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 2007 (3) .
警惕“家庭资本”影响社会公平 篇7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这份《流动报告》称,当前中国社会,人的地位变迁受家族影响较大,在流动机制的九个自变量中,父亲的职业地位、父亲的受教育程度和父亲的单位部门就占了三个。并强调:“父亲的职业地位”对本人现职的获得有着显著影响,好职业的父亲更有可能帮助子女调换到好的工作。也就是说,当前我国个人的发展机遇,受“家庭资本”的影响极大。笔者这里所说的“家庭资本”,主要表现为家庭的社会资本(父亲职业地位)、文化资本(父亲文化水平)和经济资本(家庭年收入)。而家庭资本对子女的发展影响,却又是无处不在的,而这种“家庭资本”的效用,损害的恰恰就是社会的公平与公正。有调查表明,自1978年以来,家庭背景因素和制度因素对个人教育机会的影响明显上升。家庭的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等出身背景因素对子女教育机会的影响力从1980年代初期的9.9%猛然上升至1990年代的17.9%,而近年来,这种影响仍然在上升。这一点并不难理解,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依靠自身的权力,把孩子送进了教学条件相对较好的学校;还有当前教育收费制度,也客观地造成一部分人不能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显然,由于所受教育程度的不同,个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机遇也是同样不同。
从中国社会资本的构成来看,主要是家庭、单位、学校等要素。而中国社会文化传统特别强调家庭和血缘关系,大部分的社会关系在本质上是血缘关系的延伸和扩展。这样,尽管表面看来,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较为复杂,但从某种意义上看,其延伸的半径较小,并不容易形成更大范围的认同和接纳。这样,当个人寻求自己的社会发展平台时,“家庭资本”必然会广泛介入,也就出现了“干部子女当干部的机会比常人高2.1倍”现象。这恰恰就是政治权力和人际关系关联紧密的后果,这种情况还容易形成腐败,不利于社会健康发展。
当下社会发展之公平优先 篇8
我认为政府在行使社会职能时,应该优先考虑公平,其次兼顾效率。
政府的社会职能有四: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上述社会职能的名称中,就可以直接体现一点——政府是人民的公仆,为人民服务,其基本要求为公平公正,这样才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政府作为人民的公仆,其政府人才必定也是通过公平公正的选拔方式而来。当下社会提倡精简政府部门,其中有为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而考虑,然而我认为政府部门的精简恰恰是政府行使社会职能的公平体现,它保证了政府人才来源于公平公正的选拔;提供人民公平公正的监督渠道;体现政府倡廉执政,保障社会公平。
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基于中国落后的经济发展现实,国家政策号召大力发展生产力,提出了“效率优先”原则,这是对当时我国国情的一个正确判断。在改革进入中期,党中央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新思路,力求实现效率与公平的优化结合。但也正是当时“先效率后公平”的政策,市场经济追求效率,导致了如今社会分配不公,人民收入差距过大,影响国家经济平稳良好发展。从十六大到十八大,在分配上越来越强调公平问题,主要是指收入分配的分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公平关系到人与人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协调,关系到社会的和谐。
基于当下改革正处于水深火热阶段,我们的社会发展理念就应该进行相应调整——由“量”的扩张走向“质”的提升。这里的“质”主要是指社会品质——公平正义。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及“公平”达20多处,并明确强调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这就明确彰显了公平正义的执政新蓝图。
在政治和经济领域中,政府行政讲究公平优先,在文化教育方面同样一丝不苟。追求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古老的理念。孔子“有教无类”的主张,体现了古代朴素的教育民主思想。在西方思想史上,柏拉图被认为最早提出实施初等义务教育,亚里士多德则首先提出通过法律保证自由民的教育权利。现下,我国教育不断改革,从优先到公平,不仅是教育领域的进步,更是社会发展的进步。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一项项关乎教育公平的新政,无不着眼于固本培基,从百姓最关注的教育民生出发,让促进教育公平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实而温暖。
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篇9
三中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贯彻落实全会提出的改革举措,要牢牢把握这一出发点和落脚点,着眼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不断克服各种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立足于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带领全国人民不懈奋斗,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坚实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但应当看到,在我国现有发展水平上,社会上还存在大量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比如,民企投资面临着玻璃门、弹簧门等各种隐性壁垒,不同所有制经济公平参与竞争的市场体制尚有待完善;城乡、区域之间存在着公共资源不均衡配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尚需进一步推动等等,人们追逐梦想、人生出彩的机会尚存在不平等,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还需付出更多努力。实现公平正义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是社会永葆生机活力的基本保障。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如果我们的改革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推进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贯穿全会《决定》全文的一条红线。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市场化改革、建立现代市场体系,意在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确保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旨在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地位,保证人民平等享有各项民主权利;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推进社会事业改革与创新,目的在于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加充分地体现“普惠性”等等。将改革举措落到实处,就要把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以此审视各方面的工作,哪里有不符合促进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要加大改革力度,哪个领域哪个环节问题突出,哪个领域哪个环节就是改革的重点。
进一步实现公平正义,要努力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公正正义的实现程度,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我国现阶段存在的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许多是发展中的问题,能够通过不断发展,通过制度安排、法律规范、政策支持加以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把“蛋糕”做大,为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奠定更加坚实物质基础。同时,做大“蛋糕”还要分好“蛋糕”,要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把促进公平正义的事情做好,努力使全体人民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进一步实现公平正义,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不论处在什么发展水平上,制度都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解决公平正义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解决一个个的具体矛盾和问题上,而应在制度层面上构建一个维护公平正义,促进共建共享的制度体系。以制度建设促进公平正义,就要通过创新制度安排,努力克服人为因素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我们的制度安排更好体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更加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社会福利:普惠与公平 篇10
中国现行的社会福利制度,建构于20世纪50年代。福利制度的设计和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成败,关系到每个中国人的根本利益。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中国传统社会福利制度进入了改革与转型期,即正在向社会化、现代化的新型社会福利制度迈进。我刊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曾任民政部社会福利与社会进步研究所社会保障研究室主任的唐钧先生,一起探讨中国社会福利制度是否正在走向普惠与公平。
今日中国:中国现行的社会福利制度,建构于20世纪50年代,请您帮我们梳理一下它的形成及演变。
唐钧:在中国,早就有所谓“小福利”和“大福利”的说法。因为“二战”以后,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建立之初受美国的影响较大,属于“补救型”的“盎格鲁·撒克逊模式”,相当于现在所说的“社会救助”加上救助型的“福利服务”,其保障的目标仅限于社会贫弱群体。新中国成立以后,这种政策思路被沿用。相比福利国家的“大福利”,这种模式在中国被称为“小福利”。直到2006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覆盖城乡居民”,或称“全覆盖”,才逐渐转向建立制度型的“大福利”。近年来,学界进一步提出了“建立适度普惠型的社会福利制度”的思想。
但是,就思想理念而言,“小福利”思想仍然很有市场。回顾历史,其中的原因可能有三:第一,计划时代强调“不劳动者不得食”,在福利制度庇护下的都是社会边缘群体。因此在当时的中文语境中,“福利”被认为是“白拿”国家的钱;第二,20世纪80年代初,企业改革的重心是放权,结果引发了所有单位的“福利热”,从食品到家电什么都发,进一步坐实了“福利”等于“白拿”的恶名。第三,80年代中国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时,正值发达国家的主流意识处于批判“福利国家”的狂热中。虽然到了90年代,发达国家已经对此进行反思。但对“福利国家”的批判给中国社会打下了深深的烙印,留下了很深的偏见。
最近一段时间,“欧债”问题更使这种“福利偏见”大行其道:“福利国家”养懒汉,财政上寅吃卯粮,结果拖累了经济。在中国的学界、政界、商界和新闻界的相当一部分人中,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思维定式。
今日中国:您刚才谈到美国采用的是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当前世界范围内还有哪些福利模式?
唐钧:从国际经验看,社会福利的制度模式可分为“补救型”和“制度型”。前者以美国为典型,称为“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其背后理念是:在因市场和家庭作用的缺失而造成社会成员生活困难时,国家有责任以“需要”为目标,对他们采取“补救性”的政策措施;后者以德国为典型,称为“欧陆模式”,其背后理念是:建立政府、资本和劳动共同参与的“三方机制”,通过谈判形成一整套以“权利”为核心的国家制度和社会契约,以防止劳动者在遭遇社会经济风险时陷入贫困。
“二战”中问世的《贝弗里奇报告》,将“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和“欧陆模式”捏合在一起,设计出了一种新的制度模式——“福利国家”。“二战”以后,借战争时期形成的“战时共产主义”思潮之东风,西方国家纷纷建立福利国家。福利国家实际上是国家、资本和劳动三方,在社会分配上达成的一个社会契约,目标是以公平和普惠的原则,满足所有社会成员在遭遇老年、疾病、失业、工伤、生育、伤残和死亡等社会风险时的基本生活需要。
在“福利国家”制度的大框架之下,各个国家仍然会依据自己的文化传统,表现出不同的偏好。有的偏向于“盎格鲁·撒克逊模式”,譬如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等;大多数发达国家则偏向“欧陆模式”,其中更有以“高收入、高税收、高福利”著称的北欧国家,将这种模式推向了极致,形成了新的“北欧模式”。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人的参与和发展”为基本理念,又提出了“发展型”的社会福利模式。
今日中国:您怎么评价中国社会福利的现状?
唐钧: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正在经历一个拐点,这个拐点标示着社会经济发展将从以脱贫为目标的“生存型”模式转向以消费为基础的“发展型”模式。这个转变基于两个基本估计:一是社会已基本完成原始积累;二是个人基本温饱问题已解决。改革开放30多年了,前30年我们是为脱贫而奋斗,因为“一穷二白”,所以“要干,要革命”。但到了今天,我们的发展目标应该有所调整,发展的驱动力应该是消费。什么是市场,市场的本质就是消费,没有消费哪来的市场。如果中国老百姓自己不消费的话,那就不可能建立健全的市场,没有市场也就不可能有市场经济。要达到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要可持续发展,我们一定要发展消费。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所期盼的全面小康、和谐社会、科学发展、都要以消费为基础。
国际经验告诉我们,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这个拐点是必然会出现的。在这个关键时期,社会福利必须作为重要的国策加以重视。有了福利保障,人民的生计、生活才是可预期的。这样才能免除社会成员的后顾之忧,他们才能放开手脚去消费。但是现在,消费被福利保障拖住了后腿。没有覆盖城乡居民的福利保障,医疗会有问题,养老会有问题,失业会有问题……所以,如今的中国人都倾向于储蓄,而非消费。所以,全覆盖的讲求普惠和公平的福利保障,绝非白花钱,实际上是一种积极的社会投资,向社会福利所做的社会投资的“边际效应”是走向最大化的。社会福利绝非仅在“消耗”社会财富,而是一个积极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极其重要的影响因素。
今日中国:全覆盖是否意味着中国的福利制度正在走向普惠和公平?
唐钧: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正在走向“全覆盖”。2007年的“十七大”,正是提出要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经过5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在医疗保障方面,“全覆盖”意味着基本实现了“人人享有”,解决了医疗保障的“可及性”问题。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提供的数据:2011年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4.73亿人(包括参保农民工0.46亿人),参保率应该为95.7%;又据卫生部的统计公报提供的数据:2011年,新农合的参合人数已达8.32亿人,参合率97.5%。以此计算,而全国已经被医疗保障“覆盖”的人口,总的比重则已超过了96%。
在养老保障方面,“全覆盖”意味着全国人民不分城乡都能做到“老有所养”。今年“两会”上,人保部领导的说法是:“我们有信心,今年这两项制度(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人数有望达到甚至超过4亿人。”如果换个口径算大账,2011年,中国的1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1.25亿人,18岁以上的人口怎么也有10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人员将近3亿人加上参加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4亿人,共计7亿,覆盖率是70%。还有3亿多,亦即30%未覆盖。按照规划,在“十二五”期末,也就是2015年,中国的养老保障也会实现“覆盖城乡居民”。
在社会救助方面,实际上在2007年下半年就完成了“制度全覆盖”。之后,城市低保对象人数—直保持在2300万人上下,资金规模则从2007年的277亿元逐渐增长到2011年的617亿元;农村低保对象人数从3266万人增长到2011年的5314万人,资金规模则从2007年的104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606亿元。
当然,“全覆盖”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从“普惠”和“公平”而言,我们的制度还要作很多事情。譬如对于养老保障,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设计:
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方向应该明确,第一支柱就是现收现付的基本养老金,全国人民不分身份、职业,都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资格缴费参保,由政府负责保障基本生活需求。在这一块,要讲公平,从国家领导人到偏僻山村的老农民,待遇应该差不多。基本生活需求是可以定量的,按生活必需品来计算。然后有地区差别,再按物价指数每年调整。
基本养老金还要考虑“路径依赖”:一是考虑现行政策,目前是社会各阶层按现行政策各交各的费,收缴的费用用于支付养老金支出,不足部分由财政补贴,也可以考虑用国有资产的收益直接补贴。现在的情况是:城市职工养老保险财政每年补贴2200多亿元。但老百姓不清楚。养老保险基金有窟窿就怀疑政府是否挪用了,所以干脆将“暗补”改为“明补”。
二是考虑现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给付标准,平均下来是每人每月2000多元。2005年,我在全国7个城市做过基本生活标准的调查,最高的上海是1100多元(包括教育),北京是900元左右(包括教育、供暖)。如果是三口之家,上海是3300元,北京是2700元。当然,7年之后,物价上涨了,人们对基本生活需求的概念也在变化,可以再作调查。但以当时的标准估算,现在大约也在2000元左右,也许会更高一些。这是城镇居民的标准,农村居民可以以此为基础加以调整。对于农村居民,还须考虑:保留承包地的是一种标准,放弃承包地的是另一种标准(应该接近城镇居民的标准)。
在基本养老金之外,还应该有补充养老金,各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参加补充养老保险,或称职业年金。这一块,由政府立法监督,但由市场运作,企业和职工自愿参加。政府指定有资质的银行、保险公司或其他金融机构参与运营,单位按职工的意愿选择承保机构,并可以退出和重新选择。这样的分散的“非国家队”的社会保险基金,就可以参与资本市场的运营了。
为了保证企业的缴费能力,可以考虑将现在的住房公积金合并到补充养老金中。这样也可以给运营补充养老金的机构多一条投资渠道,即让参保者按揭买房,从实际情况看,凡买房自己住的贷款者,基本上没有不还钱的。
今日中国:在欧债危机爆发之后,我们看到有些人认为欧洲的高福利是诱因之一,您怎么看?
唐钧:“战后”西方国家建立福利国家,直接导致了后来20多年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70年代的“石油危机”拉开了国际力量“重新洗牌”的序幕,石油从每桶3美元涨到13美元再涨到39美元,就使西方国家的经济陷入了“滞涨”。与此同时,西方国家的环境保护主义和消费者运动也发展起来了。所有这些社会脉络的深刻变化,对资本而言,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生产成本的急剧增长。于是,资本选择了“出逃”,把资金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去投资,以赚取“超级利润”。
80年代以后,逐渐成形的“全球化”使西方资本获得了“超级自由”——可以不受限制地在我们这个星球上任意往来。与此同时,政府的权力却仍然要受到主权范围的严格限制,劳动的权利则被严格封锁在国境线之内,这就打破了福利国家的政府、劳动和资本三方在社会分配上曾经达成的趋于普惠和公平,并相互制衡的均势。其结果是,欧洲原本强大的制造业几乎全军覆没,这又造成了大量的失业。
资本的出走和制造业的覆没,造成了大量的失业。从社会福利的角度看,失业者不但失去了继续缴费的能力,反而变成了需要福利制度保护的对象。从税收的角度看,资本成为国际资本之后,政府的税收和财政又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资本的出逃和愈演愈烈的失业,深深地伤害到了欧洲经济的五脏六腑,一些欧洲国家被迫借债度日。然而债上加债,终究会使资金链断裂,这就导致了“欧债危机”的爆发。
【社会公平】推荐阅读:
社会公平正义05-12
社会主义公平10-20
促进社会公平论文09-05
社会公平正义问题09-12
社会主义公平正义10-21
人的发展与社会公平10-20
维护公平正义保障社会和谐06-13
社会公平问题的经济法08-25
关注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08-28
公平与公正――引领和谐社会构建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