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2024-08-28

关注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共8篇)

关注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篇1

文章标题:关注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基础教育牵涉千家万户,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所以,我认为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应从教育公平入手,从社会公平、稳定、自由、和谐的高度认识和促进教育公平。

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多次的会议上强调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明确了构建和谐

社会的主要内容。当前主要是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我们教育系统要立足于现实,体察民情,反映民意,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把促进教育公平,优先发展公平公正的教育,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当今,基础教育的公平公正问题已引起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密切关注。

一是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据《人民网》报道,2001年,占全国人口绝多数的农村,只享有约二分之一的义务教育经费和不到40的基建投入。2000年,农村初中及小学基建支出仅占全部财政预算内教育基建支出的1。9和3。6;拥有全国大多数师生的义务教育,所获基建资金投入不到全部教育基建投入的28。从以上数据,我们想到了,目前世界上190多个国家,170多个实行免费教育,连柬埔寨、尼泊尔、越南这些人均GDP是中国的1/3的国家,都在教育上全免费了。而我们的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的费用却大部分由农民自己分担。

我们理解“穷国办大教育”的国情,但占大多数人口的农村人口素质是关系整体国民素质提高的大事,我们在今年“两会”上欣喜地看到,到2007年在全国大部分农村实行“两免一减”,这是中央向各级政府发出的一个信号,“农村义务教育要实行免费制”。这是教育公平和谐的重大战略选择,我们期待着。

二是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中共中央党校的一份报告指出:“有限的教育投资,大部分都被锦上添花的放在基础较好的城市学校,尤其是其中的重点中小学。”而农村的义务教育负担大部分不是由财政负责,而是由当地农民自己负担。省电教馆张文质老师说过:“中国的教育最缺乏的是资金的投入,现在课改也同样碰到这个问题。投入不足导致竞争加剧。教育改革不能只关注城市,而以牺牲农村为代价。教育,我们要向孩子道歉,特别要向农村孩子道歉。”

一些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又通过择校等方式收取巨额资金,形成基础教育的“马太效应”。在今年“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同声痛击择校“四大害”,一是苦了家庭,二是害了学校,三是坏了风气,四是丢了公平。我们清楚地看到,择校造成了盲目攀比,滋生了腐败,影响了社会风气,重点校制度又助长了人们嫌贫爱富、贪慕虚荣的心理。择校根源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缓解择校压力,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当务之急。其次,建议改变重点中小学制度,科学配置教育资源,遏制择校过程中教育权力寻租等腐败现象。

在任何社会,社会的阶层分化都客观存在,但令人担忧的是,择校正成为扩大阶层差距,引发社会不和谐的因素。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社会各阶层之间,必须有足够自由、平等、公正的竞争机会和发展互动空间,避免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断裂和对立,而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大众由于受教育水平不高,所以他们把希望都寄托在下一代身上。省总督学马长冰同志有一句话“今日辍学生,明日贫困户”,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社会两极分化,有相当一部分与一个人的教育水平有关,如果我们不能创造公平公正的教育环境,不仅伤害的是一个人,有时会传递到第二代,甚至第三代,他们一辈子难以跳出“农门”,让弱者失去希望,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

三是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权利重视不够

享受义务教育是法律赋予我国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我们要树立一种观念,“流动人口的子女是明天的晋江人,他们的素质决定着晋江的明天。”经调查,大部分流动人口中的儿童对暂住地都有一种失衡感。这对社会治安的稳定是一种潜在的隐患。这种失衡感首先根源于他们因身份而产生的自卑感。我们认为,至少应该给予这些外来人口的儿童人格上的平等。大家都应该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共享一片蓝天。.学校教育要在“心理上扶健,学习上扶智,品德上扶志,生活上扶贫,行为习惯上扶正”多下功夫,如果要转化人口负担为未来人才的争夺战,现在就要花大力气关注我们身边的“希望工程”,大力开展“我们来自五湖四海,我们亲如一家人,我们是兄弟姐妹”的和谐教育,为外来人口着想,让他们及早融入暂住地生活,优化外来工子女的周末文化生活,也是学校加强校外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比如开展“手拉手结对子”,“周末假日小队”,“周末学习小组”。。。促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取长补短,共同成长,让家长,社会,学校“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健全起来。

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是怎样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在特定社会

资源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一个群体多占有了社会资源,必然意味着另一个群体占有的减少,必然引起其他利益群体的不满。所以,各阶层,各利益群体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只能以不断发展为依托。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建设和谐社会应在发展中解决各种社会矛盾,以发展作为追求和谐的道路。

《关注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来源于

,欢迎阅读关注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关注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篇2

教育公平的内涵

社会公平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是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的工具”,它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没有教育公平就实现不了社会公平,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教育公平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研究的焦点之一,许多学者基于哲学、伦理学、法学、教育学、经济学等不同学科分析和探究教育公平问题。

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体现了古代朴素的教育公平思想,近代以来,太平天国运动曾要求开展儿童教育,并主张男女平等。梁启超主张男女平等接受教育,孙中山高呼“平人类之不平等”,主张建立普及、平等的学校教育。柏拉图最早提出实施初等义务教育,亚里士多德则提出通过法律保障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并提出要“平等地对待平等的,不平等地对待不平等的”。17世纪,夸美纽斯提出“人人都应学到关于人的一切事项”等。马克思在1886年就提出了“教育是人类发展的正常条件和每个公民的真正利益”的教育平等的思想。综合各种教育公平的观点能够看出,对于教育公平,应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理解,即教育机会公平、教育权利公平、教育环境公平。

教育机会公平是指给所有人创造公平的发展和竞争的教育机会。根据瑞典当代著名教育学家托尔斯顿·胡森的教育理论,教育机会公平包括教育机会的起点平等、过程平等和结果平等。教育起点公平就是要使每个人不受任何歧视地接受政府所提供的教育的机会,包括儿童、少数民族、残疾人以及成年人在内的一切人。教育过程平等是指教育过程不区分性别、种族、贫富,在平等的基础上对待每一个人。教育结果平等指每个学生能够有效利用社会提供的教育资源,取得同等的学业成功的机会,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

教育权利公平是指在法律上、政策上、制度上保障每个公民都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世界全民教育大会通过的《全民教育宣言》、我国的《宪法》和法律等都明确规定了公民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在各国,法律上的教育权利平等已普遍实现。

教育环境的公平是指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包含学生获取教育资源的公平以及居民负担教育经费的公平。目前,我国由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影响,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的教育环境还存在很大差异,教育环境公平的实现还需长期努力。

促进教育公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

和谐社会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的社会。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和组成部分,实现教育公平,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的实现,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

1. 教育公平确保社会公平,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公平正义、民主法制、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包括教育公平在内的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首要的、内在的、基本的内容。目前我国正处在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的社会转型期,保持稳定发展是社会的首要任务。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自由与公平,往往直接取决于教育公平。在任何社会,社会的阶层分化都客观存在,现代社会的分层与个人的教育水平相当。教育的不公平会加剧社会的两极分化,甚至形成底层民众无法上升的“断裂的社会”。经济上处于弱势的群体往往把扭转这一局面的希望寄托在培养自己或下一代的教育上。因此,实现教育公平,有利于平和社会心态,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实现社会的和谐。

2.教育公平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促进社会和谐

教育对于一个国家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任何国家在制定发展计划和战略时总是强调教育先行。教育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输送优秀的建设人才、增强国家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发展是实现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关键。促进教育公平能使广大公民享有广泛的教育机会和权利,有助于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对于个人来说,教育不公平会影响一个人终身的发展;对于国家来说,教育不公平会影响未来的国民素质。实现教育公平,保证大多数人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使人们普遍接受良好的教育能最大限度地挖掘人才资源,培养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人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从而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促进教育公平的途径

构建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实现教育公平,是一个需要全国人民共同长期努力的重大工程。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实施教育公平,必须从实际出发,依据目前我国的基本国情,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在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原则的前提下,运用多种手段,从多方面入手,争取在更大程度和范围内实现教育公平。下面从政府、社会、学校三个方面来谈谈促进教育公平的途径。

1.发挥政府在促进教育公平中的宏观调控作用

政府是政策和制度的制定者,因而是实施教育公平的主体,离开了政府,教育公平无从谈起。近几年,国家已经出台了许多行之有效政策来缓解教育不公平,但是这些政策多数是一次性的或局部性的“工程”,因此还需要从制度上进行一些根本性的改革,主要是:

(1)加大教育资金投入,确保教育的公益性。资金投入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前提,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没有较大的教育资金投入,教育改革和发展很难进行,教育公平也无法实现。

(2)合理配置资源,促进教育均衡。要遵循平等和补差的原则,在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之间,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小学、初中与高中之间,高等教育中的专科、本科与研究生之间进行科学的资源分配。

(3)加强教育司法建设,以法律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必须建立完备的教育法制体系,从法律上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建立健全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对于教育领域中各类违法犯罪行为要坚决予以制裁和打击,对于教育收费不规范和乱收费的现象要花大力气纠正,以法律作为实现教育公平的坚强保障,杜绝教育腐败、以权谋私等伤害教育公平的事实发生。

2. 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确保教育公平

教育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因此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不仅是政府应当关注的问题,每一个社会民众也有责任和义务维护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公平的进一步发展,主要做法体现在:

(1)确立公平教育的价值取向。随着时代的进步,每个社会成员都应改变思想,树立一个男女平等的观念,彻底改善边缘地区女童入学难、女大学生就业难、高等教育中女性参与的劣势地位等问题。

(2)进一步完善多元化办学形式。社会的需求是多元化的,社会中潜在的教育资源也是多样化的。当前我国存在的教育不公平主要原因之一便是教育资源不足。充分利用社会上分散的教育资源,可以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等多种形式来满足人们受教育的愿望。

(3)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学习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终身学习”、“终身教育”是社会和个人应当树立的一个新观念。

3. 学校和教师在促进教育公平中的重要作用

学生是否受到公平的教育,对学生本人的发展及世界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学校和教师是学生参与受教育活动的两个重要对象,所以加强学校和教师队伍建设,对于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做法如下:

(1)强化学校和教师管理的公平意识。学校和教师具有公平科学的管理意识,是实现学生在学校和班级获得公平发展,实现让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地参与社会竞争的前提条件。

(2)学校和教师应树立公平的评价观。教育首先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学的重点不在于个别“尖子生”,而在于所有的学生。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和实施素质教育,应切实树立公平意识,转变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以促进学生获得公平的发展。

(3)全面提高师生素质。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师德教育,使每一位教师都具有民主、公平的现代教育理念。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得到最大的发展,学习积极性得到最大的发展。

结束语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构建教育公平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任重而道远,但我们相信在党、政府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实现教育公平,从而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间离我们越来越近。

参考文献

[1]彭芳芳.和谐社会的教育公平对策探讨.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编著.2002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构建和谐社会如何实现教育公平 篇3

关键词:现代和谐社会 教育公平 社会公平

0 引言

《左传·襄》中写道:“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追求着政治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都出现过“和谐”这一历史现象,如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清代的“康乾盛世”等封建王朝建立的“太平景象”可以说是一种和谐社会,但这样的和谐社会都是“传统的和谐社会”。传统的和谐社会与现代的和谐社会有着本质的区别:一是前者是以牺牲个人利益换取社会的和谐局面;后者则是以人为本的社会,能够协调好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能够整合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因而能够激发整个社会的活力。二是前者是建立在少数群体剥夺多数群体,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基础之上,缺乏公平与正义,不能长久,后者则是建立在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基础之上,具有可持续性。

构建现代和谐社会进程中,在建立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国防等领域的和谐的同时,追求教育的和谐则是实现社会公平,民族振兴的基石。而实现教育的和谐关键在于如何促进教育公平,保证人民享有受教育平等机会,同时也是建立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现代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1 教育公平历史沿革和基本内涵

1.1 教育公平历史沿革 教育公平的观念源远流长,追求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古老的理念。从历史上看,古希腊的大思想家柏拉图最早提出教育公平的思想,亚里士多德则首先提出通过法律保证自由公民的教育权利。在两千年前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也提出“有教无类”的朴素教育民主思想。近代西方资产阶级致力于寻求教育公平,18世纪末,教育公平的思想已在一些西方国家转化为立法措施,在法律上确定了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平等机会。而我国自古代隋朝建立的科举考试制度同样也体现了一种教育公平的理念。到了近现代的西方社会,又在不同的时期大致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教育公平观,它们就是保守主义的教育公平观、自由主义的教育公平观和激进主义的教育公平观。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共同纲领》便确定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体现了新中国重视社会公平、教育公平的基本价值。

因此,教育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它既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超越,是社会现实与教育理想的统一,具有特定的历史意义。

1.2 教育公平的基本内涵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教育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包括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质量公平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教育结果公平。教育公平属于社会公平的范畴,是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教育公平,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的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没有或者缺少公平正义(包括教育公平)的社会,谈不上是一个正常的社会,更谈不上是一个和谐的社会。

好的教育,公平的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为多数人提供同等机会、同等优质服务的教育。教育公平必须树立两个基本概念,即“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前者是指人们在不受政治、经济、社会地位和民族、种族、信仰以及性别差异的限定,在法律上都享有同等的接受教育权利;后者是指教育公平和平等,是现代社会政策与教育政策上的一个具体目标,主要内容包括入学机会均等、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机会均等以及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均等。它的主要原则就是在物质、经济、社会或文化方面处于最底层者,应该尽可能地通过教育系统本身而得到补偿。

2 目前在我国教育领域内存在的不公平的现象

当前,在我国教育公平存在诸多不合理的现象,这些问题关系到全社会民生、民意的诉求,已成为建立和谐社会最大的障碍。一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国家大量的教育资源投向大中城市,尤其是京津沪地区。大中城市占有国家一流的师资、一流的教学设施、一流的人文环境,而广大的农村与欠发达地区,师资匮乏,教学器材和校舍严重不足,国家补助也往往是“杯水车薪”;二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失衡。主要表现为国家教育投入上,重城市,轻农村。好的教育教学设施、师资和管理等公共教育资源流向城市,城市里的孩子基本实现了义务教育,有的大、中城市已经开始实行十二年(含高中)免费教育,而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七十的农村人口,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由于长期投入不足,校舍简陋,师资质量差,适龄儿童入学低,升学率低,教育程度远远低于城市,且形成恶性循环,老文盲没扫除,又出现一批新文盲。其次城市里少数重点学校和大多数非重点学校又不平衡,造成“择校”之风越刮越厉害。三是考试招生制度不公平。比较突出表现在名校省际配额制度上、表现在高考招生标准不统一的制度上。北大、清华每年在北京地区的招生名额往往等于几个省的总和,一个湖南户口的学生要上北大,高考分数却要比北京户口的学生多出许多。同时,教育腐败问题的孳生蔓延,社会上的腐败之风同样刮进一向比较清廉的校园。权力、金钱、人情大行其道,弄虚作假,行贿受贿屡见不鲜,巧立名目、乱收费用屡禁不止,从而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大城市与小城镇之间、贫者与富者之间、有背景者与无背景者之间在教育方面的竞争也就更加失去了公平。

3 实现教育公平途径的探究

在任何社会,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重要而有效的手段和途径。教育公平是检验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尺度。教育不公可以说是最大的不公。因为讲平等,首先应该是所有的人受教育的权利是平等的,这是平等的起点。如果许多人从一开始就被剥夺了平等的权利,对他们来说还谈得上什么后来的机会平等以及争取物质和精神生活方面的平等吗?当然要彻底解决教育公平问题,自然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3.1 要强化政府教育职能。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国民教育是一种纯粹的公共产品。由政府进行主导,加强教育管理,公平分配教育资源,尤其是要兼顾到社会弱势群体,向贫困、落后地区作适当的政策倾斜,给予适当关照。给社会上弱势群体更多、贫困山区更多实际的关爱与帮助。

3.2 深化教育制度改革,尤其是高考招生制度,需要打破身份、户口、地域界限,统一考试试卷、统一录取分数线、统一调配专业。破除高招不公平的现象,譬如京津沪等发达地区,教育资源丰富,学生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优于贫困地区、优于中西部地区,在高招录取线上进行同等对待。

3.3 破解重点学校制度,实行公立私立“两驾马车”齐头并进。随着我国大众化教育时代的来临,国民教育人为的等级划分为一般与重点,实有不妥。事实证明,面向部分人的精英教育不但有损另一部分人的教育利益,显失公平,而且容易增强某些人的等级意识和特权观念。允许私立,扶持私立,有利于形成教育界的竞争态势,也可以减轻国家办学的经济负担。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在公立之中分出一般与重点两类学校的做法,对广大的社会弱势群体不公,而且还助长了不正之风。

3.4 加强教育立法,规范办学,建立社会救济制度,让贫困学子上得起学。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育立法,以法律来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仅仅改革高考招生制度,还远远不够。更为重要的是进行高校管理制度、收费制度、贷款和还贷款、办学评估制度、就业与劳动用人制度等的改革。针对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用法律予以调整与规范,坚决打击教育领域中的各种犯罪行为,坚决纠正各种教育收费不规范或乱收费现象,以完备的法制确保教育的公平。对于贫困学子,政府一方面要主动建立救济基金,给予救助;一方面要积极倡导成立各式各样的民间教育救济组织,让所有国民拥有同等的教育机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4 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促进教育公平对构建现代和谐社会,坚持社会公平正义具有的重要的现实意义

4.1 实现教育公平对于树立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教育公平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以包括教育公平在内的公平正义为重要基础和重要前提的。抽掉了这个基础和前提,和谐社会就无法建成,无法持久。教育公平还是和谐社会的实现途径。有了教育机会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和教育质量的公平,社会弱势群体才有可能与社会其他阶层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才有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可能性,社会各阶层才有正常流动、分化的可能,全社会才能充满活力、安定有序,而不至于让社会弱势群体无路可走,铤而走险。

4.2 实现教育公平对改善民生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具有重要意义。以人为本,改善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切入口。解决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而教育公平是事关民生的重要问题。“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近阶段我国把教育公平列在优先发展教育的首位,这就表明,教育公平先行,实现“学有所教”是破解民生问题的关键。

民生问题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社会越发展,民生问题就越向纵深发展。孙中山曾将民生问题概括为衣、食、住、行四要素。而这四要素的具体内容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改革开放初期,民生问题主要是城乡居民的衣食之忧,解决当时的民生问题也主要是解决人民的衣食之忧,解决温饱问题。经过30年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大多数城乡居民过上了小康生活,面临的突出问题便是如何更好地满足新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同计划经济时代相比,现时代更显露出教育作为民生之基的重要性。因而,不能把关注民生、解决民生、改善民生仅仅理解为解决物质生活问题,而应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的新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为宗旨,不断地全面解决民生问题。

4.3 实现教育公平,保障公民权益,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保障人民各方面的基本权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首先,和谐社会要求实现公平正义,而公平正义通过保障人民的各方面权益体现出来,诸如,没有对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保障,公民不能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政治公平正义就是一句空话;没有打破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封锁,不能保障市场经济主体的权益,经济公平正义就是一句空话;同样,受教育的权益得不到保障,教育公平就是一句空话。保障人民的各方面权益,是实现各个领域内的公平正义,进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途径。其次,和谐社会要求建立公平竞争的机制,要求实现社会各阶层的合理流动,人民利益合理兑现。而这种公平竞争机制的实现,依赖于人民基本权益的保障。这里所谓保障人民基本权益,就是在社会分化中给社会成员留下适当的利益空间,保持社会成员利益满足程度的合理性及社会地位变动的平等性,形成只要通过自己努力,都可获得自己应得的一份利益的合理社会机制。

因此,发展教育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的文化权益,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基本途径之一。教育公平正是实现受教育权益的根本保证。因此,实现教育公平,保障受教育者的权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郭元祥.对教育公平问题的理论思考.教育研究.2000.20(3).

[3]杨东平.对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认识和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00(8).

[4]钱志亮.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公平问题.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2).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公平与公正 篇4

如何维护公平与公正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与公正关系到社会的繁荣、稳定和发展。

社会公平与公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价值观之一。公平与公正是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联系的,不同的国家、民族

和社会制度对社会公平与公正的理解和认识不尽相同。在当代西方,关于公平问题的看法也有多种观点,有的是关注结果是否平等,有的是关注权利是否平等,有的是关注机会是否平等,还有的是关注程序是否平等。不同国家和社会的公平与公正观虽有差别,也有共性,那就是,它要求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包括社会成员享有平等的权利、合理的分配、均等的机会和公平的司法,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消费水平基本接近,人们行使的权利与收获和他们履行的义务与贡献基本一致,每个人都能拥有平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按照马克思主义公平公正观的要求,公平公正具有以下特征:

公平与公正的概念具有明显的历史内涵,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它是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具体的价值标准和判断,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紧密相联。因此,必须把公平与公正放到一个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去考察它的内涵和要求,不能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去抽象地谈论公平与公正问题。在我国,研究并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公平公正观,必须从我国初级阶段国情、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多元化的社会分配结构出发,这一特殊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平与公正目标要求的实现是一个渐进的艰巨过程,是阶段性目标和最终目标的统一。相对性是指公平与公正是一个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概念。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并不存在绝对的公平与公正。不同的国家,由于国情不同,公平公正的标准就不同;同一国家,由于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公平与公正的标准也不同;即使同一社会发展阶段,由于社会制度、区域发展水平等不同,不同领域不同群体的公平与公正也是相对的。所以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类千百年来所追求的真正公平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才能实现。在人类尚未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之前,在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包括在它的低级阶段的社会主义阶段,公平与公正都是相对的。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所要确立的公平公正观念,仍是一个相对的公平公正观,而公平公正要求的实现,也要允许不同区域、不同阶层、不同群体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当然,这个差异必须控制在一个合理的、人民群众可以接受和容忍的范围内。

可控性是指公平与公正是可以在统治者的统治过程中确立、调节和变革的。公平与公正作为一种社会确立和倡导的价值目标,本质上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尽管它归根结底决定于经济基础,执政者仍然可以利用其对基础的反作用进行适时的调节和变革。例如,在生产力不发达的阶段,为了加快发展,在较短的时期内改变落后面貌,然后解决社会的全面发展问题,许多国家曾制定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如果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与公正已经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执政者就必须也可以把公平与效率兼顾作为执政策略。这一点已被西方各国的实践所证实实。从公平与公正价值体系的内容和尺度看,执政者也存在调节、变革的空间。例如,在社会实现公平与公正的历史进程看,可以从部分公平公正逐渐过度到整体的公平公正。在体制上,可以从经济体制的改革实现相应的公平公正,然后才通过上层建筑的改革,如民主法制建设实现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等各方面的公平。公平与公正的上述可控制,说明无论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动态发展过程,还是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进程中的某一个时点上,执政者都可以从实际出发,确立或调节甚至变革某种公平公正价值观及其体系。而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则是从现实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基础和发展要求出发,通过确立并塑造好一种正确的公平公正观念,促进社会的发展、稳定、和谐。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与公正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规律使然,是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任务,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执政活动不可回避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政党的执政规律,是执政党在控制和行使公共权力过程中遵循的、反映政党政治本质和必然性的法则和客观要求。任何政党的执政活动都必须遵循执政规律,按规律办事。一个执政党,在自身的执政过程中必须通过尽可能实现民意,夯实自身执政的合法性,从而巩固执政地位是其执政共同的规律使然。社会公平与公正是人类社会维系社会秩序的行为准则,亦是执政党执政是否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执政活动是否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世界政党执政的实践表明,社会一旦失去公平与公正,就会导致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

之间产生诸种矛盾,甚至冲突,最终危及执政党的执政权力和执政地位。反观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大多数社会成员都受益、人民安居乐业和充满创造力的社会,人民群众就会对执政党执政充满希望,并自觉自愿地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作出贡献,最终形成“公平与公正――社会繁荣发展――执政党巩固执政地位――通过执政进一步促进社会稳定与繁荣”的良性循环

。总之,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与公正关系到执政党的民心所向和执政基础的夯实与巩固,是任何政党执政都必须关注和追求的执政目标和价值取向。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也是长期执政的党,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不仅是我们党遵循执政的普遍规律的要求,也是我们党自身的性质和奋斗目标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外没有自己的私利,它受人民群众的委托并代表人民群众来执政,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把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奋斗目标。党的性质和地位充分说明,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与公正是中国共产党理应承担的社会和历史责任,也是党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自建立至今,一直把追求社会公平与公正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而努力实践,并把公平与公正确立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核心价值之一。今天,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就是我们党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与公正,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基本权利的又一个重要决策和具体体现。

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历史方位和历史责任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提出了新的要求,不断提高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的能力,协调好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构建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当前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保持社会主义事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因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关系的多元化,社会不公平不公正问题日益凸现,其主要表现是: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社会利益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个人之间出现分化,不同利益群体开始形成,由于社会上存在的权利、机会、规则和分配等不公平已导致一些群众对政府的不满甚至抵触心理,导致少数群众对党的执政产生不信任甚至不合作的态度,加剧了社会矛盾。这些矛盾的产生,固然有许多原因,解决这些矛盾也有许多途径,但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公正,则是一把十分关键的钥匙。我们必须从维护和实现公平公正出发,完善政策,理顺体制,健全机制,不断化解矛盾,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历史责任。只有真正维护和实现好社会的公平与公正,中国共产党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才能进一步巩固执政地位。

当前,我国社会出现公平公正方面的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及改革开放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导致的社会转型,则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因此,现阶段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与公正,必须坚持从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必须科学分析和判断社会的转型,在此基础上探索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与公正的要求。

尽管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的发展,但发展仍是当代中国第一位的任务。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决社会公平公正问题的根本途径离不开发展经济,提高效率,为公平公正提供有力的物质条件和经济支撑。只有生产力发展了,综合国力增强了,国家才有更大的能力和实力通过政府职能来解决贫困问题,维护和实现社会的公平与公正。为此,必须强调指出,在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与公正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决不能只强调公平公正而否定社会效率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下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尽管是暂时的,但仍是不可避免的,必须从我国当前特殊的国情出发,正确把握好效率与公平的均衡点,在社会可以承受的公平范围内,紧紧抓住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努力解决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当前,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差距仍在继续扩大的趋势,地区差距不仅表现在东部和中西部之间,表现在省、自治区之间,还表现在省、自治区内部,以及城乡居民之间,成为当前我国社会不公的又一突出表现。协调区域发展,我们要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的要求,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思路,充分发挥党和政府的“统筹”功能,解决好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

体制和制度不完善是影响社会不公的重要原因。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与公正必须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治体制、政府管理体制和社会保障体制。一要不断完善和改革现行的政治体制。我国目前的政治架构的利益表达机制和权力制衡机制等诸多方面已越来越显示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之处,尤其是必须把目前存在的权力过份集中这一突出问题加以解决,建立起以权力制衡为中心的政治框架,以适应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与公正的需要。二要不断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府向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服务政府的转变,切实解决好当前政府职能的错位、缺位和越位现象,提高政府的公共政府决策能力,减少决策失误。三要进一步做好政府在公共教育、公共安全和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工作,加大政府在二次分配中的作用。四要完善社会保障体制,为低收入、无收入和失去社会劳动的人提供基本的生活需要和保障。

好的体制机制还要有好的制度作保障,制度公正是社会公正的核心,也是社会法治程度的一个重要体现。当前,用制度来保障社会公平公正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入手,一是要树立法律制度权威意识,既要做到用法律制度来保障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又要做到用法律制度来保障公民的权利和机会均等,实现制度管事、制度管人。二是要不断完善法律制度,真正做到制度本身公平公正。比如,我国现有的一些法律法规,特别是一些行政部门和地方法规,在制定之初就存在不公现象,体现了维护本部门和地方的利益,这种规则本身的不公是社会不公的最大碍障,必须切实解决;还有必须努力改变一些不公正乃至歧视性的制度,诸如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城乡分配的户籍制度、农民还难以享受到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公平的教育制度、医疗制度、就业制度,等等。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与公正,仅有体制和制度做保障还不够,还必须努力营造社会公平公正的环境。营造维护和实现公平公正环境,执政党不但要注重营造全社会实现和追求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体制环境、法治环境,还要营造全社会追求和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的人文环境。当前,要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引导和教育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社会公平公正观,正确看待社会发展与公平的关系,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机会平等和结果平等的关系,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来认识和对待社会上存在的不公现象,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既不仇富,也不嫌贫,更不能丧失追求公平公正的信心,形成逐步成熟的社会心理,并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和帮助弱势群体的环境和氛围。

关注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篇5

内容摘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美好理想和不懈追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和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新世纪新阶段,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公平正义是历史的、具体的,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适应我国深刻的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社会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件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列的政治任务。显然,和谐社会的本质和基础是社会公平和正义,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中之中,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公平正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社会。对此,胡锦涛总书记曾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意味着,所谓“和谐社会”首先是一种价值体系,而“公平正义”则是这一价值体系极为重要的内容、目标和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十分重视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一 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前提

和谐社会,从结构上说,总是意味着社会各要素之间的某种和睦融洽关系。社会主义社会,从领域说,包括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方方面面;从主体说,包括工人、农民、干部、军人、知识分子、个体劳动者、私有企业主等各个阶层;从实践说,则主要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不同形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要构建社会主义方方面面、各个阶层、不同实践之间的和谐融洽关系。正是在此意义上,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的,就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就是要求全党同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加自觉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

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就是要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问题是,如何才能使这些不同领域、不同阶层、不同实践形式之间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结构?答案是,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只有如此,才能使社会主义的不同领域各负其命、各展风采,使社会主义的不同阶层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使社会主义的各种实践相互配合、全面发展,而使整个社会相互融洽、和谐相处。没有社会的公平正义,就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点,正是我们追求公平正义价值的社会结构前提。

二 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

在我们迈进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维护社会公平、伸张正义已经成为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公平正义既是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前提,是和谐社会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

首先,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谐“就是一个国家的一致,这是任何共和国永久联盟的最强有力和最佳的纽带;而没有正义来帮助,这种一致是永远不会出现的。”[1]国家要长治久安,社会就要保持和谐。因为“一个政体中各个部分或要素愈是融洽,这个政体就愈能持久。”[2]社会要保持和谐,就需要有良好的秩序。维护社会秩序,则需要完善的规则,而一个社会中最重要的规则体系是制度。制度的制订与设计要想科学,必须有基本的价值理念作依据,这个基本的价值理念就是公平正义。公平正义规定着社会成员具体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规定着资源与利益在社会群体之间、在社会成员之间的适当安排和合理分配。公平正义对于一个社会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实现社会发展的基本宗旨、对于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3]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注重促进公平和正义,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对我国目前来说,维护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构建重要的理念内涵之一。

其次,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社会各阶层之间关系的目标,就是要遵循公平正义的规则,调节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实现良性互动与团结协作,最终形成全体社会成员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各得其所而又和谐共处的社会。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最大的潜在动荡因素是来自社会内部各个阶层之间的隔阂、不信任、抵触和冲突。但“一个社会只要能够提升其公正程度,那么,社会问题出现的种类与强度均为减少或减小,同时社会也可以增强解决已经出现的社会问题的力度。”[4]当前,我国正

处在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特别是经济利益性矛盾比较突出。如果不用科学的方式加以调节,矛盾就有激化的可能,甚至导致社会动荡。要避免出现社会危机,就要举起公平正义的旗帜。公平正义是协调、消弭社会各方面矛盾的思想基础和锐利武器,惟有维护公平正义,才能推动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

再次,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党的十六大把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从整体上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五个方面的能力之一提了出来,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真正的自由平等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可能实现;而这样的制度是正义所要求的。”[5]公平正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奋斗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都把建立以公平正义为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社会作为毕生的奋斗目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立党为公”的“公”,涵义很丰富,其中很重要的内容是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正式把维护公平正义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和内容。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和谐社会是指以各方利益大体均衡为基础的社会,这就要求充分考虑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诉求,形成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利益均衡机制,达到社会公平正义,而这恰好与社会主义社会的蕴意一脉相承。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首要价值,已然成为我们党最重要的执政理念,也成为我们制订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

三 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灵魂

公平正义既是人类衡量美好社会的一个标准,亦是人们评价社会政治文明的一杆标尺,更是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就当代中国而言,公平正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处于非常关键的基础地位。没有它,社会的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等都将无法实现。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务必紧紧抓住公平正义这个灵魂。现代意义上的公平指的是一种合理的社会状态,它至少应该包括社会成员间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权利公平就是指公民的权利不因职业和职位的差别而有所不同,其各种合法权利可以得到同等的保障与尊重;机会公平就是指公民能普遍地参与社会发展并分享由此带来的成果;过程公平就是指公民参与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各项活动的过程公开透明;结果公平主要是指分配上兼顾全体公民的利益,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人民群众不断争取公平正义的斗争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产生了一些不公平的现象。据媒体报道,联合国开

发计划署认为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5,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和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和消费的份额高达50%。这表明,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合理的限度。这将导致:经济发展方面,影响消费增长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方面,不利于形成橄榄型的社会阶层结构,增加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严重的还会干扰社会稳定。邓小平说过,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贫困、消灭两极分化,最终共同富裕。我们搞改革求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共同富裕是公平正义的前提,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灵魂。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是我们长期奋斗与追求的目标。坚定不移地把公平正义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灵魂,我们就能够解决好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我们就一定能够让社会更加和谐。四 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基石

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更是贯穿于和谐社会各个层面的核心价值理念。所谓和谐社会,首先它就应当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只有公平得以实现、正义得到伸张,社会才会有和谐可言。因此,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任务。本文拟从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角度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一些探讨。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不懈追求的理想,更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政治主张和价值追求。纵观几千年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人民群众不断争取公平正义的历史。时至今日,公平正义早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理念和基本价值准则。我们党是一个一贯主张并高举公平正义大旗的党。公平正义从来就深深地融化渗透在我们党的意识形态及其一系列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之中。可以说,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精神和本质特征;维护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承担的一个重要责任。公平正义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改革发展高歌猛进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十分严峻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比如,国企改制造成部分工人失去工作及国资流失;城市建设和扩张使不少居民遭遇拆迁侵权之苦和农民失地之痛;收入差距迅速扩大分化引发尖锐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利益冲突;部分产业工人和农业劳动者经济地位相对下降;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腐败现象还在不断地滋生蔓延„„等等。此外,在教育、医疗、户籍管理、农民负担、资源环境、社会福利保障等方面也都存在着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显然,当前社会的公平正义正面临着改革开放以来新的严重考验。

五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注重实现公平正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社会。对此,胡锦涛总书记曾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意味着,所谓“和谐社会”首先是一种价值体系,而“公平正义”则是这一价值体系极为重要的内容、目标和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十分重视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之一。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之所以最终要消灭经济上的剥削和政治上的压迫,归根到底是为了使全体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构建的和谐,应当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不同利益阶层之间的整体的、全面的和谐,而如果没有公平正义,社会、经济不能协调发展,社会成员关系紧张,就会引发激烈的矛盾冲突,造成社会的动荡不稳,就无社会的和谐可言。

公平正义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理念和基本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实现公平正义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艰巨的伟业,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如果公平正义能作为社会广大成员普遍接受的价值目标,它就能够为整合社会各种力量提供强大的动力。公平正义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分配的公平属于生产关系领域的问题,权利平等和司法公正主要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的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适应生产力的状况,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一个社会的公平正义状况如何,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所以,公平正义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要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傅治平《和谐社会导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

关注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篇6

第二,政府应加大教育投入。教育投入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前提,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没有较大的教育投入,教育改革和发展很难进行,教育公平也无法实现。我国的教育投入一直严重不足。2003年,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3.28%,比2002年的3.32%还减少了0.04个百分点。这减少的0.04%的经费,可以为2003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1.84亿在校生每人增加25.5元公用事业经费,接近2003年宁夏、青海、西藏三个省(自治区)的预算内教育经费之和,相当于2004年中央投入“两免一补”资金的4倍。我认为,目前中央要下大决心压缩其他开支,确保本届政府任期内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4%,力争在2010年前后接近4.5%。各地政府也要严格按照我国《教育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教育投入要做到“三个增长”。不仅年初看预算,而且年终看决算。人大要加强和完善对同级政府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法律监督,以真正保证教育公平的实现。

第三,政府要建立和完善国家对弱势群体特别是城乡贫困家庭子女、残疾儿童等就学的资助体系,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在投入导向上,教育资源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应向处于弱势的地区和人群倾斜,特别是向农村贫困地区和西部地区倾斜,向城乡贫困家庭子女倾斜,向残疾儿童倾斜,保证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子女和残疾儿童的基本的受义务教育权利。不久前,温家宝总理在人大会议上郑重宣布:“从今年起,免除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到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使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学读书,完成义务教育。”这是我国政府所做的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一件功德无量的事业,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第四,政府应合理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确保教育公平的实现。首先,教育部门要合理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在分配教育资源时要遵循平等的原则、对等的原则和补差的原则。改变以往教育资源过于集中投向少数重点中小学和大学的局面,在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之间,在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之间,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基础教育内部小学、初中与高中之间,高等教育内部专科、本科与研究生之间,等等,都应有个合理的比例,不宜畸轻畸重。应该努力做到“两个确保”,即确保任何时候国家对于义务教育的投入都要高于对非义务教育的投入,确保任何时候国家对于基础教育的投入都要高于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对于基础教育,要强调均衡发展(但不是平均化),要尽快取消目前的重点学校制度,积极支持薄弱学校的改造和发展,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治薄、扶薄”上来,多做“雪中送炭”的事,不做或少做“锦上

添花”的事;对于高等教育,则更多的是要为各类院校(包括公办与民办、研究型大学与非研究型大学,等等)创造一个良性竞争的环境氛围。那种过于靠政府投入、人为拉开学校之间差距的做法,是近视的做法,应该休矣!其次,对政府投入较多的重点中小学和大学,要加强监管和评估,以防止教育资源浪费。第三,政府应积极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的发展。对民办学校一视同仁,给予资金、政策的支持。如政府的教育资金不足,应出台新的鼓励性政策,鼓励企业、私人投资教育,以解决目前教育供求紧张的矛盾。最后,教育部门要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作为行政部门,要精兵简政,减员增效;作为学校,要加强管理,提高自身的教育质量,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佳的效益。

第五,要加快制度创新的步伐,大力改革现行不合理的教育制度和劳动用人等制度,以制度创新促成教育公平。合理的制度可以促成教育公平,不合理的制度将会加大教育的不公平。由于各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目前我国教育制度中的不合理因素甚多,国家对于教育制度的改革也一直非常重视,先后采取了许多措施。当前,高考招生制度正在进行改革,但仅仅是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还是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要进行高校管理制度、收费制度、贷款和还贷制度、评估制度、就业与劳动用人制度,乃至国家政府层面上的制度创新。

关注人性教育, 构建和谐社会 篇7

一、在倡导教育个性的同时还不应忽视教育中的“人性”问题

1. 人性泯灭酿成不少悲剧

案例一:马加爵, 成绩优异却残忍地将共处一室的同学一一杀害, 其原因仅仅是因为“平时关系稍微好点的同学以及老乡”把“我的过去的伤痛再次拿出来嘲讽”还因为“他们生活条件还是比较好的, 他们还有资本去玩女孩子, 我伤痛的心找不到归处!” (这些都是马加爵遗书中的原话)

案例二:广西南宁市某中学高一学生晓源偷偷带女朋友回家过夜, 第二天, 母亲发现此事, 严厉斥责了他。他一怒之下用剪刀和菜刀将母亲杀死。随后, 趁刚进家门的父亲不备, 又用菜刀将其砍死。更可怕的是晓源之后的一系列“表演”:用衣服擦拭血迹, 故意翻乱东西, 像平常一样去泡网吧, 假装晕倒, 在接受审讯时抽空和民警聊天, 约民警打篮球……在用菜刀砍向自己的父母之后却能如此镇定, 简直让人不寒而栗。

类似事件又何止这些?仅2003、2004年能在网上搜到的就有好几起。而我国六、七十年代的十年动乱至今仍让人心有余悸:所谓的革命小将大多十四五岁, 再大也就十七八岁, 他们中的多数在去批斗一个所谓的“反革命权威”之前根本不了解对方, 更谈不上有冤有仇。但却可以用一些最恶毒的方法凌辱对方, 看到对方是一名妇女或一位老人也毫不心慈手软, 这是一种怎样扭曲的心态?有时我甚至会想:如果历史让我们再经历一次残酷的考验, 我们的学生会给我们上演怎样的一幕?

有人认为这些悲剧都是心理因素造成的, 但人们是否想过:这些丧心病狂的举动难道跟人性的扭曲与泯灭没有关系?人性中的真、善、美在他们身上还能找到一点影子?

2. 人性缺失阻碍了自身发展, 不利于教育的实施

在我们身边虽不至于会经常上演这样残忍的一幕, 但很多人的羞耻观、是非观等人性中最基本的东西都改变了, 甚至颠倒了。如一次语文课上一位老师在介绍朱自清时说到了他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民族气节时, 一位学生竟脱口而出:“脑子有病!”现在持这种观点的其实并不是个别人, 也正因此, 它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而且这种人性的缺失不像打架等恶性事件那样是显性的, 一举一动大家都能看得见, 它一般不外露, 有时被表达出来似乎也只是个人观点而已, 似乎没多大危害。其实它的危害并不小, 有时甚至比打架等事件还要严重。而人性中一些美好的东西一旦被抛弃, 取而代之的就必然是丑恶的东西, 严重者就会导致人性的扭曲, 悲剧的发生也就难免。

退一步, 即使没有酿成悲剧, 这样的学生学再多的知识、技术又能发挥多大作用?更何况要想对这样的学生实施素质教育, 让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谈何容易?可以说, 这种人性的缺失阻碍了自身的发展, 也不利于教育的实施;其表现多为隐性的, 其危害是不容忽视的。无论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还是创新教育的提倡都必须以清除这一“路障”为前提。

当然, 这一切并不仅仅是教育造成的, 但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有义务为改变这一切而做出自己的努力。

二、关于人性问题的思考

1. 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标准, 让人本身的存在价值得到更多的关注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管理理念也越来越“科学化”、标准化, 就连学校也不例外。但学校不像其他社会机构, 要面对的不是产品而是人, 是复杂的人, 是被一致认可的该尊重、有个性的人, 这就需要评价标准的人性化, 而不是刚性化。据我所知, 现在有不少学校都热衷于把学生的一言一行用条条框框规定得清清楚楚, 就好像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 早就把他们的标准规定好了, 于是每天通过分数的加加减减, 无形当中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这种做法当然有其积极的一面:对学生的评价更客观、公正了。但除此而外我实在想不出它更多的好处, 除了把学生训练成按部就班的“机器”。学生的压力、埋怨、反感恐怕一线的教师都很清楚。我们有时过于看重制度, 看重对人的约束, 过于看重社会需要哪种人, 却忽视了“人”的发展的需要, 正如朱永新教授所讲的:“在培养人才的时候, 我们越来越注重人才的政治经济价值, 而忽视了人本身的存在价值, 大家越来越多地把人当作一个工具而不是把人当做人。”这样人性中的很多本应得到关注的东西却被我们忽视掉了, 最终导致的可能就是人性的缺失甚至扭曲, 这样的人走上社会就自己而言无疑是不幸的, 对他人和社会而言有时也是可怕的。美国有一位集中营的幸存者后来成为了一名校长, 他每学期都会给那些新老师发这样一条信息:

“亲爱的老师, 我是集中营的幸存者, 我亲眼看到了人类所不应当看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筛选;儿童由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由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妇女和婴儿被受过高中、大学教育的人枪杀……看到这一切, 我怀疑教育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

我们所有的教育者包括一些领导部门不该有所启发吗?新课改强调:“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 而是培养健康的人格。”而人格是基于人性的, 所以说今天的教育应更多的关注人性, 关注人本身的存在价值, 而不要把课堂上的表现、学习好坏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标准, 因为那是片面甚至不真实的。也不要把学生当作听课、完成作业、掌握知识的机器, 把他们当作有血有肉、有缺点的人看待吧, 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真正客观看待他们表现出来的一切, 才能真正给他们一个客观的评价, 也才能进行正确的引导, 而不至于压制甚至扭曲学生的人性。

总之, 要建立一个人性化的和谐社会, 必须先拥有一个人性化的教育, 人性化的教育首先从人性化评价学生开始。

2. 教育过程中人性化思想的渗透

在此我以一个语文老师的经验谈谈自己的体会。

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和能力的训练, 更应当尊重学生的需要, 尊重学生的情感, 有意识但不露痕迹地进行人性化思想的渗透。我们都知道一篇文章更能打动人的往往是情感因素, 而不是字词句的运用。所以我在课文教学中首先思考得更多的不是一篇文章的篇章结构, 而是它的感情因素。以两篇课文的教学为例:

教学《鸿门宴》时, 我花了不少时间引导学生分析项羽和刘邦两个形象:先让大家自由讨论, 然后让学生自由发言, 在此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一般到这儿很多人会觉得人物分析该结束了, 可是我觉得如果就这样结束并不能给学生留下多少东西, 因为我们知道现在不少同学的历史知识相当贫乏, 靠这样的分析很难让他们获得多少东西。于是接下去我又作了这样的引导:假设这两人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更愿意和谁交朋友?学生一般都回答“项羽”, 原因是因为他没有心眼。于是我不失时机地说:“确实, 要我选我也选项羽, 看来大家应该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做人不能太有心计……”看得出不少同学都表示赞同。这样既能拉近课文 (人物) 和学生的距离, 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同时也教给他们一些做人、交友的最起码的道理, 使他们更容易接受。到这儿还不应该结束, 接着我又让学生就项、刘二人的命运进行一些讨论, 最后我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作了这样一番小结:“尘埃落定, 胜者为王, 败者未必为寇。项羽乃战场上的真英雄, 却偏偏要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与刘邦一争高下;创造了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等战争神话, 却败在了根本不是对手的刘邦手下, 落得自刎乌江、身首异处的可悲下场。可见:人只有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成功。同学们, 我们正身处一个有些浮躁的社会, 大家也正处在一个容易浮躁的年龄, 但我们必须以项羽为戒, 不能瞎凑热闹, 否则就会迷失自我。你们说呢?”一席话让不少同学若有所思。

再看看季羡林的《清塘荷韵》一文语言朴实, 如果过于强调字词句, 就很难把握这篇文章的精髓, 当然也未必能给学生留下多少印象。于是我把分析重点放在“顽强的生命力”这一主题上。为此, 我首先朗读了一段两年前《扬子晚报》上刊登的季老小时候和留学德国时的故事, 然后简单介绍了《牛棚杂记》, 在分析课文时抓住荷花顽强的生命力, 最后说了这样一些话:“同学们, 你们体会到了吗:文中的荷花不就是作者, 作者不就是荷花吗?荷花的生命历程告诉我们生命的可贵和顽强, 犹如迎霜的松菊, 又像傲霜的蜡梅。她让我们想到了挣扎于历史苦难长河中的人们:持节牧羊的苏武, 身受宫刑的司马迁、慷慨就义的文天祥……还有经历了十年浩劫仍能笑对人生的作者。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 有人在困难面前停步了、犹豫了, 甚至有人放弃了生命, 但生命只有一次, 何其宝贵!岂能轻易放弃?让我们记住季老笔下的荷花吧, 因为老师真的希望你们都能笑对人生, 并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当我说到这儿时, 教室里特别安静, 连坐在最后的一个有厌学情绪的男生都抬起了头, 眼神显得有些激动。我想这安静和激动一定与最后几句尤其是“希望他们幸福”的话有关吧。

其实, 不仅语文学科如此, 只要动动脑筋很多学科都是可以进行人性化思想的渗透的, 让学生觉得“我们的课堂原来是充满了人情味和生活气息的。”

教育专家李镇西的《教有所得》中有一句让我颇有感触:“教育应该更好地符合童心和人性是毋庸置疑的, 而这的确是我们中国的教育比较欠缺的。”我也觉得只有一个具有健康的人性和健全人格的人才能造福人类, 带给自己和他人幸福, 社会的和谐发展也才更有保障。愿有更多的教育者都积极参与到填补这一欠缺的事业中来, 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让“马加爵”式的悲剧发生得少一些吧。

摘要:“个性”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已得到了人们普遍的认可, 但是过分强调个性带来了一些新的值得关注的问题, 其中最突出的要数自我中心、不顾他人和集体, 所以我觉得对个性的关注度应降降温了。与此同时, 有一个问题倒更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 那就是“人性”问题。

关键词:人性,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班主任新兵法细节》第二章p69.

[2]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3]朱永新.《教育讲演录》p33.

[4]《班主任新兵法细节》p70.

[5]《班主任新兵法细节》第二章p69.

关注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篇8

关键词:公平正义;和谐社会;构建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0-0019-02

一、如何解读和谐社会下的公平正义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要在高度发达的经济基础之上消灭一切不公正的社会现象,追求全人类的彻底解放,实现人类社会真正意义上的公正,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首要价值和基本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具有强大的指导意义和顽强生命力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建立了不可超越的刚性政治底线,那就是公平正义是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所必须遵循的社会主义原则,这也从本质上防止两极分化、防止再次出现阶级分化的可能性。不管是效率和公平,发展、改革和稳定,都只有在维护这一底线的基础上,不发生动摇,才能实现其重要意义。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是坚持社会主义路线的价值重要体现。

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还为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制度框架的构建提供了合法性根据和道义的基础平台。即使由于生产力起始水平较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在现阶段我们的国家和社会不能按绝对标准要求社会保障、公共福利待遇等方面与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完全同等。但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公正这一点上做得比资本主义要更加合理,更加完善,从而体现出社会主义国家相对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优越性。

马克思与恩格斯公平正义观有别于其他的公平正义观之处在于:这种正义观是以现实的人的社会关系为基本出发点,特别是从社会生产关系和经济关系出发,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近代西方文明中的糟粕,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所倡导的正义原则和与其相关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并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的基础上,阐述了完善的社会正义思想。

(二)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首先,社会公正是和谐社会稳定的基石。公平正义所拥有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一整套的合理的基本制度设计与制度安排的基本依据,这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所提供的基本准则,是社会各阶层所要必须遵守的,在相关的政策和目标的制定上面对的是全社会各个阶层。胡锦涛同志论述过社会公正的重要性:“维护和实现社会和正义,涉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只有在全社会努力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才能从源头上杜绝社会不和谐现象,增加政府的公信度和人民的幸福指数,来实现我们党和执政的根本目的。

其次,公平正义的实施离不开社会政策的制定与完善。从某种意义上讲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内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社会政策的实施有效地加强了公平正义理念的深化。现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是在自由平等社会合作等理论依据的基础之上,强调每个人所对应的位置的公平性。缺少了公平正义,那么社会政策的制定则会失去理论依据。但同时也应看到,公平正义是制度安排的一种价值取向和基本规则,需要社会这个整体作为依托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通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政策开始逐步完善,在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公平正义理念与和谐社会逐渐适应,同生产力和市场经济发展同步,公平正义理念的逐渐深化与和谐社会的发展日益趋向体系化和完整化。

二、和谐社会下重建公平正义的必要性

(一)现阶段不容乐观的现状

1.贫富差距过大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那就是就是中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不协调,相应的收入分配政策不公平与收入渠道的差异造成了收入差距过大。随着社会公平正义的深入人心,在收入分配上的差距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社会公平正义的具体发展态势不容乐观。

首先,恩格尔系数居高不下。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的限度。在一些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主要国家当中,中国的贫富差距属于中上的水准。

其次,城乡间的差距较大。城乡收入差距过大这种情况,在我国的表现尤为突出,城乡的收入水平差距在世界范围内排名比较靠前。

最后,区域之间差距的加大,从东部的发展来看,较之中部和西部处于远远领先的位置,从不同的城市来看,上海的收入最高,据相关数据推算,较之最低的贵州,相差5倍左右。

在现阶段,富裕群体在社会财富中所占的比重发展迅速,造成中国贫富差距的幅度过大,速度过快,出现这种现象存在某些的合理成分,但我们也应该看到造成这种情况已经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造成不利的影响。

2.社会群体权利保障弱势化

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对于社会成员来说,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制度,使社会成员无法正常享受各种权利。

首先,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每一个社会成员所享受的权利都是平等的,包括基本生存权,平等就业权,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等等,对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的保护,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在收入分配较低的地区,从一定的程度上我们可以发现对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保障,以及就业率指标都处在一个平均值之下。在城镇失业问题也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十分严重问题。

其次,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社会群体在弱势化的同时还存在边缘化迹象,一部分社会群体的社会地位与政治地位的逐渐下降,其具体表现为:工人、农民对社会事务的管理参与程度不高,无法实现其话语权。

最后,从国家的社会公共投入来看,再次分配的过程存在不合理的成分,使得公民不能更好地享受国家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这也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弱化了社会保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

(二)政策与体制存在的问题

1.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不能仅仅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最低生活标准,也要满足社会成员的对于社会保障体系的更高要求,与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相比,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速度还远远不够, 造成人们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的不平等。在我国,社会保障存在下面几个问题:一是涵盖面比较狭窄。城镇与农村所享受到的社会保障存在差别。二是标准不一。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障情况逐步改善, 而非国有单位的职工,尤其是农村社会保障工作进展缓慢。

2.分配政策存在的问题

分配政策和市场经济发展程度不匹配主要表现在,在初次分配过程中,更加注重效率分配,从而出现了分配仅仅以效率为衡量标准,没有兼顾公平,在初次分配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近年来主要表现在“农民工”工资的增长缓慢甚至存在拖欠的问题,如果一个社会不注重初次分配领域当中的公正问题,那么便会人为的扩大贫富差距,造成大量社会的不公平现象,进而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只有同样注重初次分配中的公平,并且倡导二次分配,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三、公平正义:和谐社会下人民的必然要求

(一)公平正义的理论价值

马克思从历史的角度阐述,认为公平正义是特定阶级的解放诉求。因此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必定是与消灭阶级和私有制、与超越资本主义和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相联系。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全体人民的公平正义意识,使公平正义思想在人们的心中做到内化,作为一种价值目标去追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力量。和谐社会必须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必须是经济的发展和思想水平的提高。,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应与时俱进,与社会发展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只有在公平正义的指导下,才能制定出符合社会发展的政策,更好地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的效率与公平并重的内在要求,才能更好地解放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保障所有公民享有同等的发展权利, 享有均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 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是社会主义价值理想的核心内容。

(二)公平正义的现实意义

公平正义的现实意义在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顺利进行。在进行了经济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改革之后,由于对经济发展的认识程度的限制,我们曾经一度在民生的问题上,忽视了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协调,,造成了地区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利益分化。社会弱势群体并未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的社会成果,如果这一现象得不到控制, 势必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从而影响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只有真正实现了公平正义,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真正平等,在分配体制上实现分配合理,始终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做到初次分配注重效率, 再次分配注重公平,协调好效率与公平问题,充分发挥政府的调节功能,实现先富带动后富,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提高最低收入者的生活保障, 扩大中等收入者群体, 对落后地区和困难群众,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 使全体人民都能够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这才真正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吴忠民.社会公正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孙立平,等.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1994,(2).

[4]吴忠民.和谐社会与中国改革新阶段[J].学海,2005,(1).

[5]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上一篇:大班数学教案设计《20以内的加法》及教学反思下一篇:古典名著读后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