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教育

2024-07-10

关注教育(精选12篇)

关注教育 篇1

摘要:和谐盛世迎“两会”, 教育提案谱新篇。一年一度的各地“两会”又不期而至, 在这个生机勃勃的季节, “两会”代表了苍生之民意, 集中了万众之民智, 诸多代表和委员真正直面民意, 倾听民声, “敢提, 敢说, 敢问”成为虎年教育提案人的一种新视界。纵观各省市“两会”教育提案, 从教育事业的发展到教师队伍的建设, 从高考制度的改革到高校毕业生的发展, 从青少年成长发展到中华文化的传承保护, 代表和委员们教育提案涉及之广, 问题剖析之深, 让我们所有从事教育工作的同人备受感动, 信心满满。虎步龙骧, 一代园丁造气势;鹏飞鲲击, 百年大计炳华章。让我们期待新一年的教育之春吧!

一、教育事业发展篇

海南

【提案】推进海南高等教育再改革刻不容缓

邓小平曾说:十年改革, 最大失误在教育。改革开放30多年了, 教育改革仍然没有从失误之中走出来。现在看来, 不只是体制问题, 根本是制度问题。教育改革的根本出路, 要从制度入手。“钱学森之谜”的关键就在这里。

回顾教育改革30多年, 高等教育的主要问题有: (1) 知识学习应试化; (2) 思想教育形式化; (3) 课程设置一律化; (4) 使用教材统编化; (5) 外语学习强制化; (6) 教学方式死板化; (7) 教师队伍一般化; (8) 教育管理行政化;等等。这种情况是不应该继续下去了!

【建议】

海南在建设国际旅游岛过程中, 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再改革, 既是试验田, 又是排头兵, 特别是要敢于试错, 大胆闯出一条高等教育改革的中国式道路。

(1) 教育是公益事业, 是政府的重要职能。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再改革, 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门担负着重要职责。头脑清楚、思路正确、措施果断、敢于试错, 无功便是过, 是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基本要求。 (2) 高等学校的管理应该去行政化、去衙门化、去指令化, 真正建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专家、尊重教授的和谐氛围, 并且应当有相应的组织保障。某些大学的官僚化倾向和急功近利、弄虚作假、误人子弟、排斥精英的倾向已经到了非刹车不可的地步! (3) 目前考大学的方式方法非改不可。海南经济特区应该在这方面先行一步, 当高考改革的排头兵。 (4) 推行现代大学制度, 民主治校, 实行校长民主选举, 至少首先实施院长、系主任的民主选举。 (5) 废除强制性外语学习, 实施选择性外语学习, 同时四、六级外语考试与非涉外专业的文凭、学位脱钩。 (6) 非涉外专业的高校教师晋升职称与外语考试脱钩。 (7) 切实提高高等学校教师待遇, 尊重教师的民主权利, 制定具体、可行、有效的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方案与措施, 真正落实。 (8) 推进高等教育再改革应该坚持:教育公益化、高校自主化、教学素质化、学习灵活化、资源共享化、管理民主化。 (9) 继续呼吁高校教师的国民待遇原则, 反对“引进人才”政策对于原有教师的歧视。 (10) 高等学校要特别注重发展方式的集约, 注重名师和品牌, 要千方百计地降低教育成本, 提高教育质量和社会效益。

河南

【提案】开展发行“教育发展彩票”的试验

赵则祥委员 (中原工学院机电学院院长)

与福利和体育事业一样, 教育事业 (包括高等教育) 同样属于公益事业。目前, 我国早已利用发行彩票, 解决了福利事业、体育事业发展所需的资金问题。要解决高校债务问题, 必须创新工作思路, 河南省可开展发行“教育发展彩票”的试验。

【建议】

河南省可向中央提出, 借鉴福利彩票和体育彩票的发行经验与网点, 在河南省开展发行“高等教育发展彩票”或“教育发展彩票”的试验。试验成功后, 可考虑在全国发行上述彩票, 利用其收益, 不仅可全面解决高等学校债务, 而且可弥补教育发展中的经费不足。

此外, 赵则祥主张, 在河南省财政没有能力完全 (或部分) 偿还高校债务的情况下, 若国家财政偿还教育部主管高校的债务, 河南省应向国家提出在国家转移支付中增加中西部地区高校部分债务偿还资金, 至少增拨中西部地区原部属院校下放到河南省的高校的部分债务偿还资金。

【数据链接】

据公开报道显示, 全国高校贷款规模已在2500亿元以上。

山西

【提案】均衡城乡教育发展

【措施1】建立教师交换轮岗制度

【委员说】

陈金荣:为了缩小校际之间的差距, 可以采取校长与教师定期交流制度, 每隔3年至5年进行一次轮换, 以保证各校间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的相对均衡。为此, 省政府应出台“教师交流计划”;建立并落实城乡教育对口帮扶计划;选拔优秀中青年教师对口支援贫困地区, 到农村学校任教等。

【措施2】搭建远程教育平台

【委员说】

为了弥补地域差别对教育的种种制约, 应发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以丰富农村中小学教学形式和内容, 让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为此, 希望各级政府加大财政投入, 积极采取多种措施支持、引导、调动地方政府推广应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积极性。

【措施3】对贫困山区寄宿生生活补助实行全覆盖

【委员说】

王丽峰:由于配套政策及投入衔接不力, 许多农村寄宿制学校掣肘于人员编制不足、经费匮乏、管理薄弱等现实困难。同时对学生家庭而言, 寄宿制也意味着上学成本的增加和负担的加重。建议对贫困山区寄宿生生活补助实行全覆盖, 将“扩大范围”放在生活补助工作首位, 改革生活补助费的发放办法, 将“根据贫困程度确定是否发放”的做法, 变成“根据贫困程度分档发放”。

江苏

【提案】学生减负

民建江苏省委

【建议1】让不同学校老师换换岗

以区为单位实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轮岗制度, 平衡区域内师资资源。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改革后, 在同一区域内教师收入基本实现均衡化, 这为教师在不同学校之间轮岗提供了可能。考虑到目前不同行政区、县之间教师收入的差异性, 轮岗可以首先在同一区、县范围内进行试点。教师轮岗制度一旦落实, 将极大地降低择校率, 从源头上减缓学生学习压力。

【建议2】建议教师轮岗周期为5年

【委员说】

轮换的周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定为5年左右。对由一级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务的, 应将是否有到薄弱学校轮岗的经历作为考核其资质的前置门槛。

【声音】中小学减负雷声大雨点小

近年来, 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都在想方设法地为学生减负, 从禁止举办各类竞赛到修订教材、规范学校教育教学行为等, 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但是并没有完全改变学生学习压力过大的情况。“雷声大雨点小”, 中小学减负往往涉及皮毛, 却未触及根本, 使得现在的中小学生压力越来越大。

浙江

【提案】关于取消发放中小学英语教材配套磁带的建议

周红委员

周红算了一笔账:一名学生从小学到初中毕业每学期要领到一盒 (内有2盘磁带, 其中初三是3盘) 磁带, 9年下来是18盒 (近40盘磁带) , 高中每学期有配套磁带2盒 (每盒内有2盘磁带, 其中高三是3盘) , 3年有12盒 (近30盘磁带) , 这样合计约70盘磁带, 以每盘磁带的价格5~6元计算, 总价合计350~420元。

磁带原本是可以重复录制的, 但那些配套磁带一般只用一个学期, 就搁家里了。如果捐赠, 没有配套教材, 磁带差不多就废了。从2008年开始, 义务教育阶段的教科书完全由政府埋单, 而由配套磁带带来的政府补贴可能达到上千万元。高中阶段的磁带费用也成了部分家庭的负担。

【原因分析】

(1) 听音设备的变化。这些年来, 有MP3、MP4的学生越来越多; (2) 卡式录音机的生产厂家少, 有些质量也不好。在此情况下, 教育部门仍为教材配备磁带显得有点过时。

【建议】

应该取消中小学英语教材配套磁带的发放。现在每套英语教材平均价格17元左右, 如除去磁带费用, 价格可以大幅下降。但为了教学需要, 配套磁带仅提供老师使用, 与英语教学参考书同时下发。同时, 出版社在出版教材时, 为教师提供与磁带内容相同的光盘, 可供学生复制。另外, 在出版社网站、教育资源库和各地市教研室网站上免费提供下载。随着MP3、MP4播放器的普及, 学生们完全可以从网上下载电子教材, 也不用为了听英语磁带而特地购买卡式录音机。以上做法, 不仅倡导环保和节约, 也为政府节省了宝贵的教育经费, 还可以提高教师和学生应用网络资源的自觉性, 可谓一举多得。

二、教师队伍发展篇

北京

【提案】建立政府教师制度——基础教育:给所有孩子公平的机会

卫爱民代表 (北京当代律师事务所律师)

北京市的教育不均衡现象表现在城乡之间差距较大, 区县之间差距较大, 同一区县不同学校之间的差距较大, 其中的核心问题仍是教育资源的问题。

【建议】

卫爱民在他提的《建立政府教师制度》议案中认为, 应该确保教师成为政府教师, 建立合理控制机制。

黑龙江

【提案】加强对全市中小学校教师课外补课的监管, 教师从事课外补课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于浮生委员

目前的各类学习辅导班通常是办学地点比较偏僻, 有些甚至办在家里, 并采用现金交易, 教师课外补课收入高, 而且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成为个人所得税的盲点。

【建议】

应加大税法宣传力度, 进一步提高教师对加强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重要意义的认识。税务部门应采取措施, 组织自身力量加强清理检查。税务部门应加强监控, 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收入档案制和纳税机制, 从根本上杜绝教师课外补课偷税漏税行为。

贵州

【提案】教师绩效工资改革要防止成新大锅饭

徐谦委员

绩效工资是国家为加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而出台的一根“杠杆”, 但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 教育教学水平也有很大不同, 完全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削峰填谷”, 对于那些超工作量、压力大的教师来说, 实际上又是一种新的不公平。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在一些地区和学校有成为新一轮“大锅饭”的趋势。

2008年底,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规定, 教师绩效工资分为70%的基础性绩效工资和30%的奖励性工资。《意见》是想以此激励、引导教师做好本职工作, 出发点是好的, 问题是, 具体操作中如何来保证公平。

【建议】

防止绩效工资改革出现新的“吃大锅饭”现象, 国家应尽快完善和细化相应的配套政策, 并对教师工作量、教学效果如何评估等进行系统、细致的研究, 否则绩效工资改革的结果, 是学校又会回到过去“干好干坏、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状况。

【声音】

贵州省政协委员付薇莉是一名在一线工作的特级教师, 她说, 自去年12月学校实施绩效工资以来, 她的工作量并没有减少, 但实际收入却降低了。究其原因, 是因为过去老师们能拿到超课时费, 但改革后却没有了这一笔收入。“优秀的老师, 学校重用, 家长期盼, 过去只要他们愿意多上课, 就能拿到相应的超课时费, 现在却不行了。”付薇莉说。

西藏

【提案】加强藏语老师培训力度

强久多吉委员

1982年毕业于阿里地区师训三班的强久多吉, 毕业后一直工作在教育一线。谈到这些年阿里教育发生的深刻变化, 他深有感触:“随着新观念和时代的发展, 家长和孩子们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了。学校和教师的压力都非常大, 学校也更加重视对教师的培训, 但由于经费紧张, 培训不能很好地开展, 希望能通过我的提案加快解决这一问题。”

【声音】

“现在农村的变化很大, 教育也在发生变化。农牧民的收入多了, 他们的子女受教育要求也多了。”强久多吉说, 去年他在普兰县多油乡下乡调研, 当来到贫困户卓玛家里时了解到, 家里只有她一个劳动力, 可就算条件再困难, 她仍坚持将两个孩子送到学校学习文化知识。卓玛的大儿子罗布去年考入了西藏大学, 走进了西藏最高的学府。卓玛说, 再苦不能苦孩子, 要让自己的孩子不再受没有知识的苦, 要让他们成为有知识、有文化的人, 过上幸福的生活。

三、高考制度改革篇

福建

【提案】关于取消省优秀生高考加分政策的建议

郭志荣 (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副校长)

近年来, 福建省考生高考加分名目繁多, 其中就包括省级优秀学生高考加20分录取的政策。他说, 这一政策的本意是向高校推荐特长生或特优生, 但在现实操作中“走了样”, 引发了社会公众的热议和不满。

【建议】

福建省应取消省级优秀学生加20分的政策, 对某些特长生、特优生, 可采取推荐或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原则, 由高校自行选择。

【委员对话】

减成加10分我认为还不够, 应该如委员所建议的, 取消省级优秀学生加分。——福州教育学院教研处主任叶诚良

【对话背景】

2009年11月, 福建省公布了2010年的高招照顾政策, 在这份照顾政策调整方案中, 高中阶段获得省级优秀学生称号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从以往的加20分弱化为加10分照顾。

辽宁

【提案】高考分数应在白天发布

曲维委员 (辽宁师范大学副校长)

每年的6月27日零时, 对辽宁高考考生和家长来说, 都是一场“神经紧张”的考验。20多万考生都要通过拨打声讯电话或登录“辽宁招生考试之窗”网站来查询高考分数。选择在“零点”公布成绩, 严重影响了考生和家长的情绪和睡眠, 甚至影响他们乃至更多人次日的工作、生活。

【建议】

辽宁省应把“零点”行动变成“阳光”行动。打破几年来的惯例, 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 在较为合理的时间内发布分数。曲维说:“只要统筹协调、提高工作效率, 在高考结束的半个月内完成阅卷和统计工作是完全可能实现的。希望辽宁也能尽早公布高考成绩, 为考生和家长查询分数提供更多的方便。”

【相关链接】

2004年辽宁高考成绩就安排在17时发布, 社会反响很好。而在全国范围看, 辽宁省恐怕是最后公布高考成绩的省份之一。最早的宁夏回族自治区6月20日就可以查询高考成绩, 吉林省、贵州省6月21日就可以查询高考成绩, 绝大多数省份和直辖市也在25日前对外公布高考成绩。

重庆

【提案】改革高考加分制度, 高考加分应召开听证会

李钺锋委员 (台盟重庆市委员会主任委员)

2009年高考, 重庆有31名违规加分考生被取消高校录取资格, 这不仅仅是重庆文科状元何川洋等31名考生及其家庭的责任与悲哀。目前重庆加分品种多达190多种。北京大学去年录取的24名重庆考生中, 有17人为加分考生。

【建议】

1.举行高考加分听证会

建议教育、招生等部门单位, 对诸如少数民族、库区移民等地域类的加分项目、分值和适用范围, 及时进行清理和规范;对诸如奥林匹克竞赛、科技创新大赛、体育比赛优胜者等加分项目, 建议取消。即使要保留, 也应严格审批, 控制规模。并举行高考加分项目听证会, 调整改革高考加分制度。

2.录取裸分考生应占七成

实行分线录取加分、裸分考生制度。比如, 北大、清华等高校在地方录取因加分达到录取线的考生, 只能占计划的30%, 以确保品学兼优的裸分考生能够有充足的条件获得继续深造的机会。

3.加分公示在考生所在地

要杜绝作假, 对高考加分信息, 一定要选择在加分考生的同学、老师、就读学校和考生所在出生地, 因为他们最熟悉、最了解加分考生的实际情况, 最能发挥公示监督的作用。

【声音】

高考加分制度问题很多, 比如说三好学生加分, 既然都是三好学生了, 成绩一定优秀了, 那为何还要加分?重庆市政协委员王月婷说出了自己对高考加分制度的质疑和建议。

四、高校毕业生发展篇

山东

【提案】将有稳定职业低收入的高校毕业生纳入保障性住房体系

李光荣委员 (山东省人口学校副校长)

来自农村的高校毕业生虽然在省城有了工作, 但是收入低, 一般月收入1000多元, 生活支出大, 即便是在城乡接合部合伙租赁很简陋的房子, 收入用于吃饭租房后也所剩无几。一些毕业生毕业几年后, 虽然到了成家的年龄也不敢谈婚论嫁, 他们成为一个逐渐增大的新的弱势群体。

【建议】

应将省城有稳定职业低收入的高校毕业生纳入保障性住房体系。比如, 在廉租房中拿出一定比例的实物配置房源用于公共租赁, 实行2至4人合租的办法, 租赁给有稳定职业低收入的无房高校毕业生, 以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

新疆

【提案】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贾合亚·艾斯坎的尔委员

【建议】

首先, 由自治区主要领导牵头, 自治区相关部门领导参与成立大学生就业领导小组;其次, 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边远贫困地区就业, 并给予一定的补贴;第三, 鼓励高校毕业生进入各类企业, 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就业, 这应该是今后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向;同时, 建议政府出台一些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招收高校毕业生, 对吸纳就业并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的企业将给予相应的补贴。

【措施新举】

贾合亚·艾斯坎的尔建议适当放宽公务员招考人员的年龄限制。他说, 现在各单位在招录公务员、工作人员时, 往往将年龄设置为24岁以下, 这使得招聘范围“缩水”, 很多历届大学生无法报名参加考试;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 有些在内地就读的需要先上预科2年, 毕业就已经24岁, 只能期盼一次考中, 否则来年无法报名, 造成部分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过大。希望有关单位能够考虑适当放宽公开招录人员的年龄限制。

广东

【提案】进一步完善高校学生医疗保障制度

民盟广东省委员会

【建议】

政府应增加财政投入, 逐步统一大学生医保的缴费和待遇水平。各地大学生负担能力相似, 医保的缴费水平和待遇应逐步统一。对中央部属院校学生的医保补助的40元缺口, 应当由省财政协助解决。

要合理分配医保基金, 门诊和住院保障兼顾。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患病率 (特别是重大疾病) 较低, 平均住院医疗费用较少的特点, 建议将较多资金安排用于保障门诊支出。如广州市医保门诊与住院资金分配40︰140明显不合理, 应当把门诊资金提高到60元以上。同时, 学生住院报销比例也有提高的空间, 因为大学生群体无收入来源, 学生医保只要做到相对收支平衡即可, 不应该将大学生的医保资金调剂到其他居民群体使用。同时, 学习国外的医疗保障做法, 对大学生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或专项的健康检查。

为解决大学生因大病而家庭致贫、返贫的问题, 应当将大学生群体也纳入当地医疗救助体系中。建议以学校为单位设立大病医疗救助基金, 采取学校出一部分, 学生出一部分筹集资金, 还可以进行社会慈善募捐。

四川

【提案】给实习生支付合理实习报酬

翟峰代表 (四川省广元市人大城环资委主任)

刚刚或即将大学毕业的实习生到企业免费打工的现象, 如今可谓司空见惯。实习中, 大学生具有学生和劳动者的双重身份。大学生实习心切, 往往会疏忽了对自己权益的保护。据我了解, 大学实习生长时间顶岗工作却无报酬或仅有微薄补贴的现象在四川省广泛存在。

【建议】

制定《四川省大学生实习维权办法》, 维护实习生的正当权益。

【措施新举】

《办法》:无论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 还是各类大学的学生实习, 皆“不得安排学生每天顶岗实习超过8小时”“实习单位应向实习学生支付合理的实习报酬。学校和实习单位不得扣发或拖欠学生的实习报酬”。同时规定学生实习, 皆应视为短期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的, 应签订短期劳动合同;四川省无论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实习, 还是各类大学的学生实习, 皆应与用人单位明晰双方责权及完善工伤保险责任。

五、青少年成长发展篇

福建

【提案】关于加大对互联网游戏整治力度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社会文化环境的建议

45位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提案背景】

此前, 团福建省委在深入细致调研的基础上, 向社会发放了1600多份调查问卷, 并通过座谈、“面对面”访谈等方式, 详细了解不同青少年群体的利益诉求。然后, 从中遴选出3个集中反映青少年普遍利益诉求的议题, 其中之一为“互联网与手机中的黄色、不良网络游戏及信息问题”。

作为网民主体的青少年, 一方面通过网络能获取大量信息, 学习科学知识, 拓展人际交往并丰富娱乐生活;另一方面也因为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弱, 加上有关部门对网络监管相对滞后, 导致网络给青少年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

【建议】

呼吁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将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陕西

【提案】立法禁止未成年人使用手机

“我们应该考虑从立法的角度禁止12岁以下未成年人使用手机。”国外让12岁以下的孩子远离手机。12岁以上的孩子要带手机可以, 但是要求学校把学生带手机入校作为一条“高压线”来规范学生行为, 发现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 防患于未然。

【建议】

在抓好源头治理方面, 杨维平建议按照谁经营谁负责、谁接入谁负责、谁收费谁负责的原则, 切实有效加强手机网站传播信息的监管, 严格实行手机网站备案和上网日志留存制度, 落实手机接入责任, 加强网站备案信息核查, 整治业务推广渠道, 规范代收费行为, 清理服务器层层转租。明确网络广告代理商对其代理的广告内容和发布广告的加盟网站负有审核、监控的责任。斩断手机淫秽色情网站与基础运营商、接入服务商、广告代理商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企业结成的相互依存的利益链条。

四川

【提案】在中小学开设性教育课程, 正面引导中小学生的性观念

兰梁代表 (四川省南充市蓬安中学校长)

还是小学生, 却用手机传播荤段子, 明明还在读初中, 女生却怀孕了……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因缺乏正面教育, 在性方面走上歧途。

【建议】

要推进性教育进课堂, 还需家长配合。此外,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认真落实有关政策和规定, 并重视对性教育师资的培训和教材的编写, 建立有效的推行机制。并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制定教育目标, 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从国外经验看, 开展性教育越早越好, 尤其是在幼儿时期进行性教育, 将会对孩子今后性观念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声音】

1.其实他们做出这些事, 很多是因为无知, 因此学校应该正确引导学生的性观念。

2.大多数中小学由于没有教材, 缺乏师资, 未开设性教育课程, 就连生理卫生课都被“一笔带过”, 教育主管部门在实际操作中, 也没有强有力地督促推进。

3.现在开设性教育课程, 压力还是很大的。一些家长认为, 孩子不懂就不会出事了, 反对性教育进课堂。

天津

【提案】加强青少年网络安全管理

【提案背景】

根据《2007年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 网瘾青少年数量日趋增多, 在18~23岁的青少年群体中, 患网瘾的比例达到11.4%。而团天津市委2009年联合天津社科院开展的调研显示, 77.2%的中小学生认为网络比现实“更快乐”, 部分受访者显现出网瘾的苗头。

【建议1】

我国许多法规涉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 例如《刑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办法》等, 但这些规定存在薄弱环节, 导致作用发挥不明显。应制定一部《天津市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管理办法》 (这是我国首次针对未成年人的网络环境问题出现的地方性立法动议) 。他们希望, 一部专门的法规能够规范网络服务人员、网络从业机构尤其是网络游戏研发、生产企业、销售商的行为, 明确执法主体及各职能部门的职责, 建立健全法律责任追究制度, 从而防止未成年人受到网瘾等侵害。

【建议2】

以学校为主体, 社会各界要广泛参与建设青少年网络教育体系, 向青少年传授网络自我保护和网络道德方面的知识。学校开设的思想道德教育课程, 要将“安全用网”作为重点, 教育青少年正确看待网络生活, 合理使用网络。

内蒙古

【提案】加强青少年体育, 增强青少年体质

陈明委员

【背景】

内蒙古自治区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精神, 对部分盟市学生中考科目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将体育列入中考科目。目前, 中考科目的调整已有两年之余, 仍存在一些问题。

具体表现为:学校、社会和家长认为, 考试科目的调整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 但由于学校经费不足, 造成器材短缺、场地不足, 严重制约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活动, 中央提出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得不到保证;虽然体育考试项目分值有所提高, 但学生身体素质没有得到全面发展, 身体机能没有明显改善, 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 肥体型有增无减;教育行管部门存在重布置、轻落实、欠评价的工作作风, 致使工作落不到实处, 不到位;多数学校体育课教学内容和中考体育加试项目不衔接, 形成考什么学生练什么的现状, 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

【建议】

一是教育行管部门应组织相关专家跟踪调研, 根据青少年发育特点, 制定学校学生体质评估体系, 提出高质量的意见和建议, 供决策者参考;二是把学校学生体质变化情况与校领导政绩挂钩。

青海

【提案】改善中学生作息时间

民建青海省委

【背景】

很多中学为了提高升学率, 不断增加学生在校课时, 甚至有的学校下午安排五节课。这种做法, 不仅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同时也给老师带来很大的工作压力。虽然现在教育主管部门要求早八点上课, 晚五点半放学, 但在实际执行中效果仍然不理想。

【建议】

教育系统应科学制定适合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在校时间, 既能让孩子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也能保证学生良好的身心健康。

【具体措施】

一年级至九年级每学年学生上课时间安排为35周, 学校机动时间两周 (主要开展传统活动, 如文化节、运动会等) , 复习考试时间两周。九年级第一学期毕业复习考试增加两周, 这两周应该包括在上课时间35周之内。一年级至六年级每周课时30节, 七年级至九年级每周课时34节;高中阶段每学年52周, 其中教学时间40周, 社会实践1周, 假期11周。每学年分为两个学期, 每个学期分为两个学段, 每段10周, 其中9周授课, 1周复习考试, 每周5个教学日, 每日7课时。由于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必修课和选修课模块不同, 所以学习安排的课时可略作调整。

安徽

【提案】按学生的身高和体重科学配置可伸缩的中小学生课桌坐凳, 实现“量体裁衣”

九三学社安徽省委

【背景】

九三学社安徽省委调查发现, 目前, 安徽省中小学课桌、坐凳设计不尽合理。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学生的平均身高逐渐增加, 180cm以上的高个学生在中学里到处可见, 但很多中小学校所用的课桌椅, 多年来一直不变, 很多学校甚至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从初一到高三都使用同一尺寸的课桌椅。课桌坐凳尺寸与学生不相匹配, 不利于学生正常身体发育, 特别是容易导致眼病高发。

【建议】

在加强对学校校舍建设的基础上加大投入, 尽快按学生的身高和体重科学配置中小学生课桌坐凳, 要求各校将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身高的课桌椅列为学校开展教学必备的教学设施之一。各级政府应加强重视, 加大投入, 制定规划, 按学生的身高和体重科学配置中小学生课桌坐凳, 尽快在中小学逐步普及可升降桌椅。

六、文化传承保护篇

上海

【提案】部分高校自主招生不考“语文”与法律抵触

今年1月23日和24日由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东华大学等上海六所高校开展的自主招生测试中, 有四所高校或放弃了对理科生考查语文科目, 或干脆规定全部考生仅测试数学和英语两科。

提案指出, 任意取消语文考试, 不仅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而且将严重误导中小学的教育方向, 直至动摇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根基, 长远的危害不可估量。

【建议】

部分上海高校自主招生考试中不考“语文”的做法与法律法规相悖, 应该立即予以纠正,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将语文教育和考试纳入正轨。我们还应该持之以恒地在公共教育中重视语文教育, 培养年轻人的综合素养。同时, 我们也呼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积极作为、勇于创新, 切实执行素质教育与学习减负政策, 破解当前教育困局。

【法律链接】

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宪法的立法精神就是要保持和发展语言以及由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而其重要的途径就是语文教育。《通用语言文字法》“支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学和科学研究, 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丰富和发展”。《教育法》明确规定, 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 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同时《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提高学生普通话交际能力、汉字书写能力和语文应用能力等;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要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 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这些法律规定的立法主旨意在明确语文教育作为我国教育领域的一项基本任务需要大力促进和发展。

吉林

【提案】关注“汉字书写文化没落”现象

民进吉林省委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广泛普及和应用, 电脑已经成为人们办公、学习的工具。随之而来的是一些人, 特别是青少年一代对电脑已经产生很强的依赖性, 相当一部分人对汉字从“会写”逐步退化到了“只能辨认”的程度, 形成了“汉字书写文化没落”现象。

【建议】

各级党政机关应该提倡用手写体;教育部门要引导学校加强书面教学, 在义务教育阶段不提倡学生递交电子版作业, 逐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使之形成熟练的写字技能及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教育部门要在学校开设书法课, 将钢笔、毛笔、粉笔的书写作为基础课和必修课等。

云南

【提案】中小学开设书法课

姜雪梅委员 (昆明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昆明姜雪梅文化艺术学校校长)

【提案背景】

中国文字、书法、文化是中国千百年文化积淀的重要标志, 不能因为电脑的发明, 让大多数现代人“只认字、不写字”, 或写得错别字连篇。应该让人们会认、会写, 而且要写好, 将中国的书法文化传承下去。

【建议】

在各中小学开设书法课, 从娃娃抓起, 培养他们写字的意识, 让他们知道中国书法文化是不可磨灭的艺术, 并将书法适当地列为升学择校的另一考核条件, 有利于综合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另外, 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授业传道者, 作为艺术的学习者、传承者, 在师范、艺术院校增设书法专业更为重要。

关注教育 篇2

校外的天空

校外教育是青少年学生在课余和学校以外的广阔时间和空间里,由校外教育机构、文化教育单位和各种社会教育团体,依据国家教育方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旨在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校外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和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公益事业,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关注教育 投影未来 篇3

一直以来,教育行业使用的投影机的亮度大都在1600-2000ANSI流明左右徘徊,但由于教育行业的特殊性。东芝TLP-S220/T620充分考虑到了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大、光线强等特点,亮度达到了2500ANSI流明和2800ANSI流明,即使在强烈的光线照射下也能将文稿投射得清晰无比,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信息化多媒体教育;其400:1的色彩对比度和95%的均匀度,让图像更为清晰、画质更为均匀、形象更为饱满,点点滴滴,尽显完美品质。

为了避免演示老师在实际使用中受到繁琐的调整和操作的困扰,在调焦和遥控方面,TLP-S220/T620有着F1.9—2.3、f35—44mm手动变焦聚焦镜头,不仅可以进行自动智能设置,更可以因地制宜手动调解;在遥控器方面,TLP-S220/T620可以通过设置起到无线鼠标的作用,对电脑进行操作。

249×298×97mm的体积和3.4千克的重量,在相同系列的投影机中,东芝TLP-S220/T620属于小巧一族,方便教育用户改变演示场所。东芝TLP-S220/T620的投射距离已提高到1.5—11.7米,投射的图象尺寸在屏幕上的对角线为81—762厘米,可实现远距离投射,非常适合教学使用。东芝TLP-S220/T620的功能非常完备,两个电脑输入端口、一个USB端口、一个立体声音频输入端口和1W扬声器,它的光源为UHP长寿冷光源,能有效的节约用户的使用成本。

由于核心技术相对单一,投影机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而东芝在经过了大量的调研以后在新推出的TLP-S220/T620中摒弃了一些华而不实的功能,保留了教育用户真正需要的易用性的设计。

关注幼儿情感教育 篇4

一、动之以情

杰出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如何爱护儿童。”爱是幼儿精神需要中最珍贵的部分, 幼儿的心理发展需要成人的关怀与爱。爱的教育是幼儿情感教育的基本内容, 应该让孩子在爱的摇篮中长大, 在获得爱、体会爱中懂得分享爱、给予爱。

1.对孩子付出爱心

一颗幼苗需要精心栽培, 辛勤浇灌, 才能经得住风吹雨打。家长和教师应该对孩子无私地奉献自己的爱, 应以乐观的情绪、亲切的语言、温和的动作、善意的微笑、赞许的目光, 在点点滴滴中将爱倾注在每一个孩子身上, 让他们得到均等的爱心教育, 使他们获得安全感、满足感、幸福感……

2.培养孩子的爱心

爱的情感在接受与给予中才能得到强化与升华。在成人的爱护与关怀下, 孩子会逐渐产生爱的萌芽, 懂得同情和关怀父母, 并从对父母的爱到同伴之间的社会行为。我们要珍视和培养孩子的爱心, 使孩子纯真的感情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升华。

3.爱要适度

成人对孩子的爱和关怀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证和需求。但这种爱必须适度;要理智, 有分寸。否则过于溺爱, 过于宠爱, 就会形成孩子任性、自私、依赖等不良性格与情感。

二、环境熏陶

1.良好的物质环境是点燃幼儿积极情感的导火线

喜爱美观, 需求情感是幼儿的共性, 应尽量为幼儿提供丰富的、优美的、有序的, 与幼儿情感相同、情趣相符的物质环境。使孩子萌发生活的愿望, 在心理上奠定接受教育、陶冶性情的基础。

2.和谐的人际环境直接影响着幼儿良好情感的形成

(1) 家庭和睦, 让孩子得到温暖, 建立民主、平等、信任、相互尊重的亲子关系。营造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的氛围。很容易达到情感上的交融, 有益于孩子形成积极的情感。

(2) 师生融洽, 让孩子相信自己。融洽的师生关系, 来源于教师对孩子的尊重, 信任与诚挚的认可和夸赞。教师应试着用亲切的微笑驱散孩子的自卑, 用信任的目光消除孩子的胆怯, 要恰如其分地寻求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 让孩子相信自己。

(3) 同伴友好, 让孩子学会交往。从小培养幼儿正确的交往观、友谊观、合作观, 为幼儿提供交往的机会和环境。引导幼儿之间建立起平等友好的同伴关系, 让其在积极主动的交往中沟通情感, 增进了解, 发展技能。

3.淡化社会给幼儿带来的不良情感

社会氛围、父母及教师的文化程度、教育态度、教师方法对幼儿情感的培养具有很大的影响。如实现由独生子女引起的儿童情感失调, 由家庭矛盾引起的问题儿童。由过早的课业选成的幼儿学习障碍等。这些都是由社会给幼儿带来的不良情感。因此要做好社会、家庭、幼儿园的协调, 为幼儿良好的情感的形成创造好的环境。

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 篇5

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

刘凤珍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永汉中心小学(516870)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向城市,出现了许多留守家庭,许多新的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其中,一个应该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就是留守儿童的教育的问题。种种迹象表明,这一问题已成为当前乃至今后影响社会和谐和全民素质提高的重大问题。

我们地处的农村教师可能深有感受,大多数留守儿童缺少人生目标,责任感,性格偏于固执,不知感恩,缺少友爱。尽管家庭学校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教育,但是收效甚微。为什么会这样呢?家庭教育的缺失是一个主要原因。

现在的年轻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的极为多见,多把孩子交给家中老人照管,将本该自己承担的教育责任转嫁给祖代人,问题也就产生了。我们都知道,大多数祖代人管教孩子,溺爱大多,约束太少,重生活,轻教育。在物质生活上尽量满足孩子,什么好的都尽着孩子,不忍心孩子受一点委屈,而在孩子的行为约束上,则常常放纵娇惯孩子,对孩子的毛病,或听之任之,或不痛不痒。

久而久之,孩子的.唯我独尊的自私欲急剧膨胀,社会滋长放任自流,不听管教的毛病。可以说,正是祖代人观念错误,才使留守儿童这棵小树逐渐变形。这样的孩子在学校多会是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作风,不听师长教导,与同学不能友谊相住,学习马虎,行为放任,缺少纪律观念,成为学校教育的一大难题。

年轻父母在外打工,少则半年,多则一年多才回一次家,与孩子沟通仅是有限的几次电话,很难了解和掌握孩子成长的真实情况,因此,有限的电话,有限的教育,实际上没多大效果。更重要的是,父母长期不在家,心里总觉得愧疚对不住孩子。即便偶尔回家,也是大堆吃的穿的,很少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似乎物质补偿就能拉近亲情距离。长期的时空阻隔,长期生活不在健全的家庭环境中,孩子极少得到父母距离的关系,孩子和父母的心灵距离越来越大,很难体会到父母的爱,理解父母在外奔波的艰辛和目的,祖代人的教育的不当,父辈教育的缺失,导致孩子的行为日益放任,性格也日益极端化,思想日益偏激,其结果只能是孩子在不良的轨道上越走越远,严重影响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影响家庭的和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的成长发展关系着民族的未来,国家的振兴。当前,在留守儿童的教育方面,家庭、学校、社会,似乎没有什么时候行之有效的措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更多地把精力放在教育质量的提高上,没有系统地研究制定实施一些有效的方法。家庭、社会更多的是寄希望于学校,转嫁责任于学校,而学校对此也是乏力无术。家庭、学校、社会的严重脱节,使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的形势日益严峻,深深地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

关注幼儿安全教育 篇6

一、通过课堂进行教育

每天孩子到校的第一节课的十分钟是安全教育课,教师从各方面进行安全教育,让孩子每天从思想上提高安全意识,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在放学前也要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做到时时刻刻提醒,确保孩子能安安全全上放学。

二、通过活动课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在课堂下的时候,有的幼儿为了寻找乐趣,就独自一人去攀登幼儿园的“爬梯”。我们都知道,幼儿不知道自我保护,又加上“爬梯”自身又没有相关的保护措施,因此如果幼儿一不小心将会酿成大祸,因此老师在这个时候就一定要有所作为。我除了要立刻制止以外,还对其进行一番教育,应该通过简单的道理来让他们明白安全的重要性。我举了一些孩子不注意安全方面的事例,如:有些小朋友不听老师话在楼梯扶手上往下滑时,不小心把胳膊摔坏、腿摔骨折等。于是他就会在心里产生一些恐惧的心理,这时我们应该联想到其他的同样对幼儿是非常危险的事物。老师应该及时向幼儿说清楚,老师应该说再列举一下学校其他的对于幼儿来说相对危险的事物,这样就会在无形中加深他们对攀爬的印象,从而对于一些危险的事物形成一些自我保护的意识。

三、通过身边的真人真事向幼儿介绍安全的重要性

根据我们身边所知道的溺水事例,我们一定要做好幼儿的安全教育。但是,我们在对于幼儿进行教育的时候,为了加深他们的印象,老师就可以让幼儿认识救生圈。正当他们对救生圈感到好奇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告诉幼儿不要到河边去玩。让他们注意,不要听信大孩子的话,去河里游泳,因为这是很危险的。我们都知道,幼儿做与游泳有关的动作也是非常危险的,因此老师就要告诉他们不能那样做的原因。老师可以这样告诉幼儿,说等到他们长大了,并且有了力量,就可以去游泳了。幼儿一听就会非常高兴,于是就会纷纷表示自己还小,等到长大了再去。这样就起到了让他们避开危险的目的,但是让他们保留以后长大去游泳的憧憬。

四、通过游戏提高他们的安全行为能力

在游戏中对孩子的教育是很容易的,孩子即能感到快乐的同时,又能学到知识,这是一举多得的教育。为了让幼儿更好地融入其中,老师应该让他们积极地去扮演自己喜欢的一些角色。例如,老师可以和幼儿玩《大灰狼》的故事,通过里面开门的情节,教导幼儿不要轻易地给陌生人开门。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还要有意识地让他们明白给陌生人开门带给他们的危险。过马路的知识对幼儿也是很重要的,这时老师可以把马路简单的图形画在我们的幼儿的走道上,并且让一些幼儿亲身去体验,让他们从中吸收丰富的、安全的知识。

五、通过安全应急演练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关注教育 篇7

推进村级小学均衡发展步入法制化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法律赋予的使命。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将推进教育公平提升为教育的基本政策, 则给定了政策实现的时间表和总体步骤, 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列为第九条, 明确指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到2020年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 是教育规划纲要的明确目标, 也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指出:我国义务教育尚存四大不均衡, 其中城乡不均衡, 主要体现在“农村教育仍是短板”。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 “县城内中小学、乡镇间中心校、村级小学教学点”的大体均衡, 是义务教育县域均衡发展的紧迫任务, 当务之急要依法有效实施与运作, 在“时间表”与“路线图”的框架下, 加快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目标。

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治理同质化

1. 突破教育配置“二元体制”。

在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制约与影响下, 义务教育同样存在着“二元体制”, 非均衡发展的现象。县域教育发展“人、财、物”的配置, 按照首先城内学校, 其次农村中心校次序分配资源, 农村中心校再次分配到农村教学点的“二元体制”。优质的教 育资源装 备了“迎 检”“达标”等形式主义的“门面”, 到村级教学点的资源已是杯水车薪、捉襟见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升到法律地位, “完善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标准, 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 保证所有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生活资源配置基本均衡, 实现区域内城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给处于教育系统最末端的农村教学点带来了曙光, 扭转教学点边缘化生存困境, 农村娃“上好学”的愿望已近在咫尺。

2. 创新村级小学管理“一体化”。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马敏建议, 实施“农村教学点振兴计划”, 创新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将教学点视为与其他学校具有同等法人地位的学校, 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同等的政策和制度安排。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农村教学点均衡配置, 制定“农村教学点标准化建设标准”, 将农村教学点发展好坏作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及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问责的重要依据。确保每一所村级学校, 无论学生人数多寡, 都应达到基本均衡的办学标准。

推进弱势群体管理人性化

关注教育力量的整合 篇8

一、整合的意义

区县教育中心是区域的教研中心、科研中心与培训中心,如何将教育中心的发展与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与区县教育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较长时间的思考,我发现教师个人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区域教育的发展,都经历了从合格达标到特色发展,再到关注品质、追求卓越的发展过程。为此,我提出了“区县教育中心建立教研、科研、培训三位一体研究型文化中心”的构想,依此引领教师发展、促进学校发展、规划区域教育发展的工作思路。

二、整合的方向

为发挥教育中心的示范、辐射与服务功能,各区县教育中心要打造研究型教育文化。

第一,教育中心每位教师必须拥有研究能力,主要包括捕捉教育教学信息的能力、深入教学一线调查研究的能力、组织协调教研和科研活动的能力、不断自我学习提高的能力、概括总结教育教学经验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等。

第二,研究型教育文化,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主要是围绕着如何让学生进行研究、探索和思考而进行的,而研究、探索和思考是教师工作的主要形式,教学过程则是教师研究、探索和思考结果的外化。

第三,研究型教育文化,要求学生有效的学习是围绕着研究、探索和思考展开的,研究、探索和思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学习品质、能力,从而为他们的终身学习、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研究型教育文化主导下,教师和学生的研究与探索都是主动的,而现实教育中,往往是被动的。

三、整合的维度

学校教育是一个研究与学习相统一的实践过程。各区县教育中心的师生员工要在研究中工作、在研究中学习,通过研究实现教育教学、学校管理和各项服务的科学化、现代化,最终实现学校教育的最优化。

第一,办学思想与办学特色。办学思想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的顶层设计。要凝聚全体教职员工的智慧,遵循教育方针,提炼自己的办学思想,并给出深刻的阐释,从而取得共识,指导教育中心的发展。要把研究型教育文化作为办学思想,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有机融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公民。

第二,执行力文化系统的强化。教育中心把“科研兴校”作为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并对学校管理体制进行优化与调整,确立以“研究型教育”来推动和促进创新发展的战略。

第三,形象力文化系统的优化。学校的形象文化系统包括:建筑景观文化、特意设计的形象文化、发自内心的行为文化和课程文化。另外,学校中还有其他一些物质文化,如专业展室、校本教材、校服等。

高校应关注人文教育 篇9

人文素养即做人的基本修养, 主要体现在一个人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准则当中。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即通过提高人文素养使人活得更自觉、更高尚、更高雅, 使学生拥有更开阔的心胸, 更加重视精神追求。

人文教育的目的是要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其中包括:如何处理人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方面的问题。

一、目前高校教育现状

高校普遍重视教育教学的硬性指标。上级教育部门通常以师资水平、学生成绩及学生就业率来考核评价学校的教学质量, 因此, 高校非常重视这些指标的完成情况。同时由于中国大陆高校不断扩招, 生源抢夺战激烈, 使得各大学非常重视招生问题, 格外关注那些影响招生的因素, 如教师职称结构、学生就业率、教学设施配备、发表论文数量、科研成果状况等硬性指标, 以利于增强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吸引生源。

以上原因导致了高校在人文教育方面的关注度不够, 投入不足。现今高校在市场经济的催化下, 不知不觉放弃育“人”的责任, 消解高校教育的本质。在教学过程中, 人的教育被忽略了, 知识的教育、专业的教育被强化了。

二、高校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人文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做人的教育。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人文教育, 能够帮助学生确立符合道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格特征、审美情趣, 可以提高人文素养, 使其生活更自觉、更高尚、更高雅, 拥有更开阔的心胸, 更加重视精神追求, 促使其追求真善美, 培养同情之心以及对遭受不幸的怜悯等心理情操。

量化的教育教学指标从某种角度能够衡量学校的办学实力, 但并不全面, 如杨振宁所讲:“一个大学的系在国际上排名前20就是一流, 但即使有若干这样的系, 没有良好的人文教育, 大学还不可能是一流。”因此说仅以教育教学的硬性指标来度量学校与老师是不全面的, 对于学校和学生的长远发展均不利。

人文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教育一旦离开了人, 离开了人的灵魂或人的精神, 严格说来就不称其为教育。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 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从这个意义上说, 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就是它的人文性, 人文教育是不可以从大学教育中抽出的。教育和训练不同, 训练是传授某种技艺, 教育则是要给人提供某种精神品质。大学就是要为年轻人建立一种精神的故乡, 使他们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上闯荡时, 有一种内在的资源。学到的知识可能忘掉, 但培养的品性却不可能被忘掉, 这是做人的基础, 也是教育的目标。缺乏人文教育的学生, 未来的他们缺乏精神给养, 发展后劲必然不足。

三、高校进行人文教育的举措

高校应提高教师的人文教育水平。教师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与文化修养, 做到言传身教, 为人师表, 充分发挥教师的育人作用, 敦促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 从“以人为本”、“关怀发展”的教育理念出发, 以“厚德载物”、“大胜以德”的中国传统文化为教育根基, 把中国的传统道德和人文修养故事深入浅出地运用在教育中, 寓教于学, 寓教于乐。各个学科要提倡自觉渗透人文知识、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 把人文精神贯穿于专业基础和专业课教学之中。培养不但掌握现代化的科学知识, 而且具有美好修养、胸怀远大理想的年轻一代。

在高校教学任务中, 开设人文课程。人文教育尽管涉及人类文化的广泛知识领域, 实施途径也多种多样, 但就学科范围而言, 进行人文教育的核心学科是哲学、文学、历史和艺术等学科。学校系统制定人文教育规划, 开设人文课程, 规范考试考核, 势必强化学生广泛阅读文化经典, 影响学生的阅读视野和文化深度, 在哲学、文学、历史、艺术领域开设课程是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 因为人类几千年来积淀起来的文化经典中含有丰富的人文教育的思想养分。

高校要大力宣传人文精神。通过专家、学者推荐形式, 开展人文教育讲座, 号召学生多阅读一些人文经典书籍, 引导学生读书、读报, 培养学生文化底蕴。另外可通过开办校报的人文版栏目、开通校园广播的人文故事时间、在各教学楼的宣传栏里定期张贴有感染力的人文专题等方式, 让学生全方位感受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神, 让学生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中汲取丰富的人文营养。

摘要: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应是大学教育互融互动、相互补充的两种主流文化, 人文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高校办学普遍存在急功近利思想, 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上缺乏对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合理构建, 因而造成了学生综合素质不高的现象。人文教育将成为当代教育的理性选择和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人文文化,人文教育,高校

参考文献

[1]芮明杰.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公共关系学.经济科学出版社

[3]文辅相.我对人文教育的理解.中国大学教学, 2004 (9)

[4]史志谨.基础教育改革与师范院校人文道德教育.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5 (12)

[5]徐育新, 郝峰.浅论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性.中国电力教育, 2007 (12)

关注孩子的情商教育 篇10

情商包括:自我认识、情绪管理、自我激励、了解他人和社会交往。在评价情商高低时,一般将其具体细分为“自信心、爱心、独立能力、意志力、竞争意识、目标性、乐观、诚实、交际与合作”这九个方面。

人们最早了解情商,是从著名的“果汁软糖实验”开始的。实验者将一群4岁的孩子留在一个房间里,发给他们每人一颗软糖,然后告诉他们:“我有事情要出去一会儿,你们可以马上吃掉软糖,但如果谁能坚持到我回来的时候再吃,就能够得到两块软糖。”有的孩子迫不及待地吃掉软糖;有的孩子一再犹豫,但还是忍不住塞进了嘴里;另外一部分孩子却通过做游戏、讲故事甚至假装睡觉等方法坚持下来。20分钟以后,实验者回到房间,坚持到最后的孩子又得到了一块软糖。实验之后,研究者进行了长达14年的追踪。他们发现,到中学时,这些孩子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那些坚持到最后的孩子在学校里表现出很强的适应能力和进取精神,而没有坚持到最后的孩子则比较固执、孤僻,很难承受挫折与压力。这个实验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那些更善于调控自己情绪和行为的孩子,也就是有更高情商(EQ)的孩子,拥有更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更大未来成功的希望。

在国外,学校很重视情商的教育。侄女7岁,在美国上一年级,有一次和我说起她的家庭作业。我感悟很深:她们都是周末布置家庭作业,就是把她们班的一只玩具猴子轮流带回家,由她们带这只小猴子玩,和它做游戏,招待它吃东西。我问,给它吃肉吗?她说它不喜欢吃肉。周一的时候对老师和同学口述招待这个特殊朋友的过程。我一直想,我们现在的孩子为什么难管,很大原因就是孩子自私,不为他人考虑。我们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无休止的口算,笔算,背唐诗,背英语……他们怎么知道要照顾别人,怎么知道别人喜欢什么呢?

情商有先天遗传的成分,但与智商相比,更由后天决定,它是后天学习的价值观、方法和技巧,进而形成在自我形象,情绪管理、竞争力、挫折抵抗、沟通、人际关系及领导力的圆融表现。在很多情况下,大人埋怨孩子没有目标,爱发脾气,怕困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拖拉,其实孩子是缺乏目标管理的方法、情绪控制技巧、压力应对技巧、管理时间和作业的方法。

情商不是给未来成功者准备的,它是每个孩子每天都会面临的选择。情商无处不在,每天,孩子都在用自己的情商能力应对身边发生的一切事情。情商能力不同,结果是完全不同的。面对繁重的课业,“抗压能力”会让孩子反应是努力面对或者厌恶逃避;“自信心”会让孩子放弃或者坚定目标;“情绪管理”会让孩子平静心态或者愈加烦躁;“自我控制”能力会让孩子精力集中或者思想分散;“人际能力”会让孩子热爱学校或者孤僻独处。和许多家长谈起来,很多不听话,学习不好的孩子都是在情商教育上太欠缺。

我曾经在一个亲子互动《我是冠军》节目中,看到过这样一对选手,一位离异多年的妈妈带着女儿,为了孩子的未来,妈妈风里雨里,培养孩子的各种特长,当介绍到女儿的时候各种获奖证书琳琅满目,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优秀孩子。但是当她们在参加一项攀高比赛的时候,妈妈失手坠地,工作人员马上将她送入医院。一直到第二天,女儿都没有到医院看过妈妈,当工作人员告诉女儿因为妈妈身体,她们不能继续参加比赛的时候女儿放声大哭,她大喊:我要参加比赛!我顿时哭了———为她的妈妈。我不知道这个含辛茹苦的妈妈会不会感到自己的失败。即使这个孩子以后考上了重点大学,有了一个好工作,可是她一点也不会关心家人,这难道是家长心目中的好孩子吗?

情商教育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不是说一天两天就能够达到目的,从孩子出生就应该对他进行情商教育,不是每天和孩子讲大道理,而是用你的人格魅力去影响他,感化他,不要觉得孩子还小,什么也不知道,不管孩子是不是会说话,只要他有意识,他就有感觉。一个人情商的形成开始于幼儿期,形成于儿童期和少年期,成熟于青年期。专家研究证明成功100%=智商20%+情商80%。所以说,情商教育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摘要:情商有先天遗传的成分, 但与智商相比, 更由后天决定, 它是后天学习的价值观、方法和技巧, 进而形成在自我形象, 情绪管理、竞争力、挫折抵抗、沟通、人际关系及领导力的圆融表现。

关注青春期教育 篇11

由此,重庆联通VIP亲子俱乐部联合《家人》杂志,在这个暑假特邀中国著名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陈一筠教授来渝,向重庆家长们传授青少年心理健康亲子教育方法。

健康、阳光、乐观、向上——每个孩子的“成长”标准都是相同的;而“成才”的标准却大不一样:成为一个原子能专家是“才”,成为一个优秀的木匠也是“才”。优异的分数不是成才的唯一标准,家长们更应注重孩子是否拥有同样优秀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陈教授认为,青春期最重要的教育是爱的教育,孩子对爱有了自己的理解和需求。而一个懂爱、会爱的孩子,会有更长远、全面的发展。父母作为孩子人生中学习爱的第一任老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个时期,帮助他们学好友情、爱情、择偶、婚姻等人生重要课程。

自古都是先读书再考试,人生中,恋爱、择偶、结婚,都是最重要的考试,为什么不需要先学习和训练再做最终选择?何况,青春期就是理所当然对异性产生好感、生理和心理同时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陈教授建议家长们把“早恋”改为“早练”,不要给刚刚对异性交往产生兴趣的少男少女太大压力,更不要把这种交往与成年人“搞对象”、“谈恋爱”混为一谈。

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异性交往,正确给予空间,不能用早恋的大棒逼孩子将这样的交往转为地下,让单纯、美好的情感变了质。情窦初开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自然而然发生的心理变化,家长大可不必避讳与孩子谈论爱与性。相反,他们正需要父母充当他们的爱情教导员和咨询师,正确引导他们度过青春懵懂期。

关注教育 篇12

一、农村高中办学形势十分严峻

1.高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教师结构不合理。从调查中发现, 农村高中教师十分紧缺, 教师超负荷工作的现象比较普遍, 特别是骨干教师流失现象十分严重。受农村经济条件的限制, 要想招聘应届大学生尤其是免费师范生很困难。为了维持教学从本地初级中学抽调优秀教师, 导致初中教师紧张和初高中教学脱节, 这种恶性循环直接影响到整个农村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

2.面对激烈的高考竞争, 一些农村中学不得已针对中考和高考考试科目开设课程, 提倡素质教育成为口号而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对于社会实践、美术、音乐、体育、心理健康教育、时事教育等很难开展, 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实践和应用能力等培养都受到极大的限制, 农村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与城市学生的差距不断扩大。

3.目前高中仍然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 地方政府对农村高中教育投入极少甚至无力投入, 农村高中举债办学的现象比较普遍。由于农村经济基础差, 农村中学的办学条件和生活环境相对落后, 教育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 为发展农村经济从而出现重经济轻教育的现象, 发展农村高中教育尤为艰难。

二、农村中学生的现状不容忽视

1.农村的独生子女在增多, 部分学生扭曲心态严重。调查发现, 有8.4% 的学生认为是为父母读书, 8.3%的学生最喜欢的场所是网吧, 25%的学生是“追星族”, 热爱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只有29%, 近50%的学生喜欢电视娱乐节目而不喜欢新闻, 崇拜科学家、英雄和模范人物等的学生还不到20%。许多来自农村的中学生很少参与洗衣、做饭、扫地、插秧、除草、收庄稼等活动, 甚至不知道犁、耙、镰刀、箩筐、石磨等农用工具, 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在下降。

2.家长溺爱子女现象严重, 学生对家长的依赖性较强。调查中, 有19.7%的学生享受的是溺爱型家庭教育方式。农村多数高中生每月的常规生活学习费用在300元以上, 但有近10%的学生每月常规费用在600元甚至上千元以上, 在学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学生不到40%, 有10.3%的学生认为读书无用。农村高中生辍学现象比较严重, 城镇化建设中的不良文化对农村学生的影响很大。

3.家长教育方式单一偏激, 能理解父母用心的学生很少。有23.3%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得不到父母的支持和关爱, 单亲家庭和寄宿生活子女比较多, 学生对家庭的满意度仅仅占84.7%, 能够以示范型方式教育子女的家长只占18.5%, 享受和谐家庭教育环境的学生不到40%, 家长依赖教师教育子女的现象比较普遍。

三、农村中学的教育教学现状值得关注

据调查统计, 中小学生抽烟、酗酒、打架、赌博、恋爱以及违法犯罪的人数在增加, 学生中穿奇装异服、留长发、相互攀比等不良行为也在蔓延。农村家庭贫困和缺少良好学习生活环境的学困生较多成为学校教育面临的新问题, 主要有以下原因。

1.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是主要原因。如今的电视、报刊、网络、游戏、赌博等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不良影响很大, 学生认为家长的要求和教师的教育是说教。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不断增多的学困生, 教师在学生中的地位逐渐降低, 教师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也受到很大影响。

2.缺少父母的真正关爱和教育是重要原因。在调查统计中, 双亲家庭学生只占86%, 其中近7%的家庭为离异家庭, 由父母一方照顾读书、学习环境好的学生仅占2%, 家长与子女、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比较和谐的不到50%。家长对子女缺少明确的目标要求和方法引导, 家庭环境对子女教育的负面影响在扩大。

3.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高中扩招办学, 农村的高中教育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不断扩大, 农村中学生的整体素质在下降, 普遍存在课外生活不健康、课内课外不协调、英雄淡化明星热、思想表现不积极、独立生活能力差、学习态度不端正、考试违纪作弊多、爱好娱乐不好学、个性爱好偏激化、综合素质能力差等不良现象。

上一篇:以学定教初中语文教学下一篇:涉农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