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现实

2024-06-05

关注现实(共10篇)

关注现实 篇1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 唯有“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品德课也是如此, 教师更应关注品德课的生活现实。

一、让教材与现实生活同步

苏教版教材非常注重精心选取儿童的“生活事件”:教材选取了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件, 以小学生当下的生活为素材, 精选一些具有普遍教育意义的问题和事件。例如, 低年级学生不善于于整理学习用具, 上学时经常丢失忘记带等现象, 以及上课不专心听讲、聊天、开小差等现象。中高年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马虎粗心, 喜欢跟同学争吵, 耍赖皮, 缺乏关心他人情感等现象。这些现象都是小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屡见不鲜的事情, 也是让家长和教师颇为头疼的事情, 正是这些看不起眼的小事情, 正在一步步塑造着小学生的人格和品德。教材以这些事情为例, 不仅体现了与现实同步, 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 而且还能够使学生在自己熟悉, 经常遇到的事情中锻炼和培养了自己的品行。

另外, 苏教版教材不仅在选材内容上贴近现实, 激发了学生的注意, 吸引学生。而且在其表现内容上也选取了灵活生动的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方式。例如, 教材中选取了小学生都十分感兴趣的卡通画, 生活中的真实的图片, 以及一些简单易懂的文字, 使学生感到熟悉自然亲切, 从而喜欢, 乐于学习。因为, 该课令他们快乐。教师不再为学生不愿意学而烦恼的这一事实, 让教师清晰地感受到:“教育的主要方面恰恰在于, 使人同生活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各个方面向他们提出对他们有意义的、富有吸引力的任务。因而被他看做自己的、必须亲自解决的任务。这比什么都重要。”从而真正实现了“强调形成积极主动学习态度”的这一课改核心目标。

二、让教材基于现实重构又高于现实生活

教材所选取的材料来自于生活, 指的就是所选的材料都是基于一定的真实生活性, 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重构, 提取其中最为典型和综合的, 能够对小学生学习和生活产生教育意义的内容。只有这样的内容才能够真正吸引小学生的注意, 才能够促使学生通过反思改正。

如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的第一课:《自画像》。该课的课程标准内容是:“了解自己的特点, 发扬自己的优势, 有自信心。”这个要求的实质就是要培养学生认识自我, 发展自我的意识, 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的意识。然而对于小学生来说, 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事件都是零散的、孤立的, 而且学生也缺乏一种联系的能力。为了实现这样这一课的要求, 教材的编纂者在整理素材的时候将这些分散的、孤立的事件通过整合, 重构, 力求做到来源于生活又干预现实生活。首先, 通过展示风采等活动, 让学生从自己的外貌行为特征等进入, 引导学生对自己具体的外貌精神特征来认识自我, 摆托了抽象的概括和总结,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其次, 再通过内在活动“心中的啄木鸟”, 给儿童反省自我的机会, 发展学生认识自己的能力与理性。另外, 还结合家庭教育和学习生活, 通过第三方 (家长和同学) 的眼光来审视自我。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在他人眼中和心中的印象, 了解他人对自己的期望, 从中看到别人怎么看自己, 自己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等问题, 从而体悟到如何认识自己, 如何对待自己。这样选取的素材, 是经过对小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熟悉的事情的加工和重构, 虽然不是完全的真实和具体, 但是都有生活的意义, 它成功地创设了真实的学习过程。

三、让教材触及社会科学

在教学的过程中, 自然会涉及一些关于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些距离。为了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陌生感。教材选用了小学生都喜欢和熟悉的方式来呈现。比如, 学习人类文化差异的相关内容时, 教材以春节和圣诞两节日入手, 学生对于这两个节日尤其是春节最为熟悉, 这样入手来研究文化差异将大大减少学生因陌生和距离感而产生的困惑和恐慌。

对国际组织的学习, 该书设计了“我在联合国做报告”和“我是志愿者”等课, 使儿童在有趣的探究中了解联合国和国际奥委会等国际组织……这些内容的设计都是从小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内容入手,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基金性, 使学生在自己熟悉和已有的生活学习经验基础上去认识世界, 进而将广阔世界纳入到自己的世界之中。

总之, 学生看到这本教科书就开心, 成功地促进了“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新课程功能实现。在品德与现实生活整合后的教学中, 随时会出现孩子的各种新问题, 教师的教学将不得不由“研教材”转向“研孩子生活”, 及时地判断和处理鲜活的学生问题, 而不是在脱离学生生活的纯知识点上研究教学技巧, 传统的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课堂教学功能悄然转变。

关注现实 篇2

王旭明

今年,全国统一高考的第一门课,我以为也是最重要的一门课,语文考试结束了。对于高考题目设计和要求,素来众说纷纭,尤其是语文试卷中的作文题目和要求。这有点像恋爱中的人们,甲男夸奖乙女美妙,丙男就可以把乙女说得一无是处。当然也有相对性的标准,我以为这个相对性的标准在高考作文题目的设计和要求上尤为重要。因为这个标准不仅仅是对当年考生成绩的考察,而且对来年乃至今后若干年考生语文方向的引导和提升,起着风向标的作用。而我,无论是作为一个语文工作者,还是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乃至作为一个关注人类进步社会前进的人,我坚定的以为,必须通过高考这样的“指挥棒”引导更多的青年学子关心现实、思考现实、改变现实,有一种充满热情的拥抱现实的人文精神情怀。

这就是我的评判作文题目和要求的最重要的标准。在现实生活中我深深感受到,伴随着我们社会纷纭变化的气象变迁,在我们社会巨大的转型期,存在一种很不好、也很可怕的倾向,就是远离现实、粉饰现实,在火热的现实生活中麻木不仁或束手无策,甚至逃避现实。这一点不仅稍有良知的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感受到,而且放眼望去,我们许许多多的的舞台文艺作品,反映现实并给人以启迪的寥若晨星。有感于此,去年高考时,我写了一篇博文《高考作文能否离现实更近些》,并为之呼喊着,祈盼着。就在今年高考的前两天,我作为一个无能、无才、无力甚至也不敢想能去改变的人依然用“惟愿、惟愿”期待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能够在紧扣现实这一点上,有稍稍的改进。可见情之如初,情之切切!

终于,今年语文高考结束了;终于,见到了全国各地语文试卷作文题目和要求;终于,我疲惫而无奈的脸上露出了些许微笑。

从今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和要求看,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思考现实、反映现实的可以分为这样三类。一是以全国卷二作文题“今年世界读书日网上展开的关于浅阅读的讨论”所领衔的。这一类作文是直接的、客观的提供一年来现实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以此为题展开记叙和议论。如果你对读书日及阅读没有了解恐怕很难写出高分作文。类似的作文还有北京卷的高考作文《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如果考生对温家宝总理到几所大学考察所提出的“当代大学生应当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理念,特别是他发表的诗作《仰望星空》一无所知的话,恐怕也很难切中题意,深刻阐发。反过来想一想,在过去的一年中,考生如果对阅读日的广泛讨论以及温家宝总理首次发表诗作的事实都不闻不问,还怎么得了?

第二类是通过寓言或某一时尚理念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进行深入思考。这类作文以全国卷一漫画作文为领衔。这篇漫画作文给出的漫画是餐桌上许多猫在吃鱼,只有一只猫去捉老鼠,别的猫说有鱼还用捉老鼠?类似现象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实属屡见不鲜,这就要考察考生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行深入思考了。有一位老师说,这篇作文题目考验考生的人生态度,是个好题目,我深以为然。类似题目还有如山东的作文题《生活品质靠什么支撑》,宁夏的作文题《诚信和善良》,江苏的作文题《绿色生活》等等。由上述两点看,全国卷的作文题目和要

求还是高人一筹啊!

当然,还有其他形态直接或见解引导考生反映现实的作文题目。如浙江卷的作文题目,要求考生谈文化反哺现象,这虽然对于考生深了些,但又何妨?还有巧的,广东的考卷以“与你为邻”为题,让考生记叙和议论。其实,如果对当前国内国际形势稍有关心的考生,都可以写到日本新上任的首相菅直人,他既是我们的邻居又有很多不平凡的经历,完全可以依此展开记叙和议论。当然,也可以写身边有影响且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好邻居等等。上海人就是不同,可以说上海人的精明表现在他们作文题目的设计和要求上。这一次说的是丹麦的一个寓言,由此,反观生活现实。总之,今年全国不少高考作文题目通过多种角度、多种形式、多种手段,引导考生关注现实、思考现实和反映现实,是他们的共同品质。

这些高考作文题目都给人一个鲜明的印象和感觉,即假如考生时时关注火热的生活并不断地进行深入思考,你去参加高考,作文就有把握能拿高分。反之,只埋头书海,读死书、死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周围发生的一切不闻不问,也不思不想,在高考作文上一定要吃亏。这就是高考正面的、积极的“指挥棒作用”,这个指挥棒一定要拿到底。

微笑过后,还是有些不满。一是一些既远离现实又落入俗套的题目还是有所见。如湖南以“早”为题,辽宁以“幸福是------”为题,江西以“找回童年”为题,湖北以“幻想与现实”为题,不仅脱离现实,而且不着边际。我在想,如果我是考生做这些题目肯定是低分。还有就是在各作文题目要求中,再一次无情的把诗歌排除在外。作为一个业余诗歌爱好者来说,还是不免唏嘘。难道一个有着三千多年诗歌文明史的国度,怎么就不能让喜欢诗歌的人写写诗,何况很多作文题目既标明体材不限又标明不能写诗歌,岂不自相矛盾?

作文要关注现实 篇3

高中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而应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摈弃浮华,返璞归真。须知,眼里有风云,笔底才有气象啊!近几年不少省市的高考作文题重在考查学生的思维深度、认知水平,如若没有思想内涵,很难靠所谓的诗情画意掩饰过关。虽几何时,那种借古人古事抒发情怀或阐明观点的佳作“至今已觉不新鲜”了,那些沿袭前些年高考作文中满纸复活古人、玩转文化的,或是随意援引堆砌的,想得阅卷者之欢心,已非易事。究其原因,是考生缺乏对现实生活的关注、思考,书本的华章丽藻给他们以才情,却不能给他们一颗激情跃动,关怀时政,悲悯苍生的心灵,近些年的全国Ι卷作文命题恰是对考生的观察思辨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就成了考生作文立意的高下、思维全面深刻与否的分水岭。如果高中生仅仅局限于“套板效应”,熟记几个古人的事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只会于象牙塔内做笔墨游戏,一旦接触社会现实,需要你的思维深度,需要你关注民生的热肠时,就文笔枯涩,无话可说,这可就是一种深深的悲哀啊!

明乎此,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秉承“文章合为时而著”的理念,回归教育的初衷,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关注生活、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书呆子,促使学生必须做到倾听时代的足音,呼吸时代的空气,把握时代的脉搏,让自己的心合着时代的节奏一起跳动,真正用心去感悟时代、体验时代、服务时代,为时代而歌唱。在写作时,着眼于人生体验的真情流露,折射社会热点,反映时代风貌,强调材料分析的个性抒写,把鲜明的时代感、家国天下的责任心作为文章的灵魂,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从而服务于时代,服务于社会。

一.歌颂真善美,传递正能量

“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时代的进步一日千里,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高中生作文必须反映时代精神,选材也应与时俱进。作文具有鲜明的时代感,才会充满生机活力。现实生活中涌现的新人、新事、新风尚、新气象、新发现、新成就、新经验、新思想等新鲜、真实的材料乃是我们的首选。譬如,“当代雷锋”郭明义,“信义兄弟”孙东林、孙水林,“棉花奶奶”李文英,我国荣获诺奖第一人莫言,二十八岁的教授邓鹤翔,“最美司机”吴斌,“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教师”张丽莉,历届感动中国人物及集体、历届航天英雄;中国“第一高度”姚明、“第一速度”刘翔、“第一准度”丁俊晖、“第一力度”李娜、“神舟十”上天、“蛟龙”潜海、嫦娥登月、“辽宁舰”投入训练、恒大亚冠登顶、汉字书写大赛、十八届三中全会,等等,可谓英雄辈出,喜事连连。那些模范人物、先进典型、行业英雄、社会精英,他们是时代先锋,他们是学习楷模,他们是行为标杆,他们是民族脊梁,他们是真善美的化身,我们在作文中宣传他们的事迹,讴歌他们的精神,就是向社会各界人士传递正能量,凝心聚气,为圆中国梦而奋然前行。那些新风尚、新气象、新成就,能鼓舞士气,提振精神;那些新经验、新思想能引领我们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勇往直前。作文材料富有时代色彩,体现生活气息,此为表;表现时代主流思想,弘扬主旋律,以时代意识为文章灵魂,此为理。二者有机结合,方成为佳作。

此类文章写作的大致步骤为:巧妙开篇,表明看法——列举其类似表现,揭示其普遍性——提示其精神实质,论述其现实意义及深远影响,正反对照——发出号召,如何以其为榜样修身养性,建设家国。

二.鞭挞假丑恶,引领人向上

生活中有光明就有阴影,驱散阴影自然是为了渴求光明,所以我们在写作时批判、揭露不良现象及丑恶行径同样是为了明辨是非,纠正错误,引人崇真尚美向善的需要。为社会割除毒瘤,促其机体康复,从而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文明进步,也是写作者的使命之一。纵观国际风云,我们看到美国霸权主义的张牙舞爪,日本军阀主义的沉渣泛起,恐怖分子殃及无辜,反政府武装的此起彼伏,自然灾害频现,瘟疫暴虐横行;看国内弊端,只重GDP,不顾环境恶化;老少争座位,大打出手;“十一”看天安门升旗,垃圾堆积如山;到境外旅游,乱涂乱画;土豪盛行,奢靡成风;相互攀比,人情债重;弄虚作假,不讲诚信;贪污腐败,屡禁不止;“非典型腐败”,坑害民众;“拼老”、“啃老”,不以为耻;食品安全,监管乏力;养老问题,难以破解;道德失范,治理无方;干部作风,亟待转变;收入分配,差距悬殊;“神马都是浮云”、“宁愿坐在宝马车中哭,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大行其道;等等,不一而足。针砭时弊,匡正世风;抨击假恶丑,追求真善美,这也是切合“文章合为时而著”的主张。值得提醒高中生注意的是,必须运用辩证的观点看待这个世界,这个社会,既要看到社会的主流,也要看到社会的逆流;既要看到阴暗的一面,也要看到光明的一面;并且要看到这些逆流、阴暗面只是暂时的,也就是说思想一定要健康,情感一定要真诚,心理一定不能灰暗。

这类文章的大体思路是:简洁开头,表明观点——列举类似的思想及表现,揭示其普遍性——挖掘根源,提示本质,剖析危害——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简言之,即指出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危害何在,还有哪些类似的错误及其行为,怎么摒弃错误思想或改正不良行为。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两类文章的这四个步骤,第一要简而明,第二步要短而精,第三步要多而深,第四步要少而灵(“灵”,就是灵活,或提出希望,或发出号召,或作出展望,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请看例文:

长存自强之心/吴金波

婚礼现场醉酒男子辱骂父母——“没有一百万,你们生我干什么?!”将自己的碌碌无为归咎为父母的平凡无奇,令人唏嘘的背后是自立自强意识的缺失和精神人格的迷失。“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如今金钱轻而易举地颠覆了自强之魂,不能不令我们感到一种深深的悲哀啊。

物欲的横流冲刷了思想的深邃高贵,君不见,多少人汲汲于富贵而出卖了他们的灵魂。当现实的凄风冷雨取代了富贵美梦,各种“拼族”争先恐后粉墨登场时,许多人像那个男子一般,埋怨、仇恨甚至谩骂自己的父母,这是多么无奈的现实!“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强之心,就算给他锦衣玉食,给他无上权力,也仍然会碌碌无为,一事无成。《送东阳马生序》的作者宋濂,幼年家贫,他就抄书以观之,冒着风雪去求学,用自强之心行走人生旅途,最终成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可见,环境并不是制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自己才是命运的主宰者呀!

在虚化、浮躁的社会环境下,那个男子是精神滑坡、内心迷茫、道德沦丧、理想缺失者的缩影。试想,如果他志存高远,自强不息,怎么可能在而立之年仍旧无所作为?又怎么会在大庭广众之下令人齿寒的向父母咆哮?社会上“啃老”“拼爹”族又怎会层出不穷?如果我们的社会上再多一些像杨利伟、聂海胜、刘路、邓鹤翔、罗阳、李娜、丁俊晖、程威那样顽强拼搏的人,何愁国不富、民不强、华夏不复兴?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那个男子的父母对其成长教育的欠缺和学校教育中自立自强意识的缺失。将最好的留给孩子,本无可厚非,可是在给予孩子物质的丰盛的同时,许多父母忽略了孩子的精神教育和人格培养。“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们须知,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物质的给予是无法取代心灵的呵护、灵魂的塑造的哟!成功的光环源自人格精神的光芒,这大概是那个男子带给我们的理性之思吧!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人的高贵在于思想的高贵,而不是靠金钱与名利来堆砌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追求精神的富足与灵魂的诗意,像许多英雄模范人物那样自立自强,我们社会的浮躁功利之风如何会愈演愈烈?我们又怎么会理想缺失、精神虚无?社会风气要转变、个人观念要转变,父母教育方式要转变,学校教育方式要转变,这样才能培养我们的自强之魂与独立人格,推动社会前进,挺起民族脊梁哟!

像浙江大学迎接新生的标语说的那样:做一个优雅的女子,不倾国,不倾城,以优雅姿态去摸爬滚打;做一个丰盈的男子,不虚化,不浮躁,以先锋之姿去奋斗拼搏。朋友啊,努力吧!我们要长存自强之心,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哪!

关注现实 篇4

一、教材内容生活化

数学与人们的现实生活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数学教学的内容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形。只有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关的学习内容和材料才能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让数学学习过程呈现活的、富有生命力的特点。数学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情境化, 增强了学习材料本身的亲和力, 学生可以从自己的已有认知出发, 通过创设不同的现实情境, 运用观察、猜想、操作、推理等不同的数学思维方法, 通过多层次的数学活动, 丰富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体验, 从而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并能运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事物, 思考和分析问题,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持续学习作好铺垫。

例如, 国标本新教材第十册的应用题教学———倒推法解决问题, 要让学生“沉浸”在题中建构的情境中, “现在甲、乙两杯果汁的毫升数相等”“为什么会相等?怎么会相等?原来每杯果汁有多少毫升?”厘清条件和问题的关系, 通过图画、表格、摘录等形式, 让学生充分解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从而探究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形成一定的解题策略。

数学植根于实际生活中, 脱离现实生活的课堂教学, 是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 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更能激发起学生学习中的快乐因子, 真正体现数学的实用价值。

二、静态知识过程化

在学生的生活中有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 课堂上的数学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和经验的总结和升华, 每个学生都应从他们的现实数学世界出发, 与教材内容相互作用, 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数学学习不是单纯知识的接受, 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材上的知识是静态的, 缺乏活力的, 它只是为知识的传递提供了依据与可能。而要把这些静止的资源变成学生易于和乐于接受的信息, 还需要动态的数学活动过程来激发。这就需要我们在掌握学生学情的基础上, 深入解读教材, 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开发和挖掘”。重组或改组教学内容, 使教师教的内容转化为适应学生学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活动的学习内容。教学设计应以学生的学习和学生的发展为本,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以粗线条的“静态”教案为基础, 综合考虑教学过程不确定因素, 注重教学策略, 特别是多种教学思路的设计, 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 把教学过程变成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变成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 自主探究, 过程感悟, 真正实践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给学生一段时间去体悟, 给他们一个空间去创造, 给他们一个舞台去表演, 让他们真正做自己的主人。

三、教学内容弹性化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 有着不同的家庭环境和个性特征, 这一切必然会导致学生在接受信息、解决问题时出现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不同的策略。因此, 我们应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 让教材内容呈现时尽可能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要有驾驭和处理教材的能力, 做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保留自由选择的弹性化空间, 适当增加一些弹性内容, 给学生创造自由发展的更大的空间, 以满足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

学习的现实起点是指学生在多种学习资源的共同作用下, 已具有的知识基础。学生的认知水平会不断提升与发展, 教材中有些内容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这时教师就应对教材内容及时地调整与删改, 增加一些更有挑战性和思考性的内容,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材中呈现的一些信息资料如银行利率、商品价格等, 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有所变化, 教师可鼓励学生查找最新资料, 这样的知识更具有时代性与时效性, 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

数学教学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 例如数字复杂的计算教学, 耗费了学生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所以根据情况, 可鼓励学生利用计算器, 也可简化数字, 让学生从繁琐的计算中解脱出来, 在解题方法和技巧上能更有所提高。

四、学习材料多样化

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双向的活动过程。在课堂中, 教师和学生应该有一种新的定位, 也就是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关系, 教师要从“独奏者”转变为“伴奏者”, 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 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教科书并非唯一的数学课程资源, 教师要深入学生的生活, 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去发现、提炼要探究发现的数学材料, 为学生提供现实生活中鲜活的问题情境;教师要让学生有充分从事数学探究活动的机会, 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

1. 学习材料要具有可操作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是简单的“授人以鱼”, 更重要的是“授人以渔”。只有把学生带着走向知识, 才能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发挥主观能动性, 翻转“要我学”成为“我要学”的状态。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调整教学手段和方法, 改变单一的传授、讲解, 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运用多种形式, 为学生创设具有可操作性的材料来学习和获得新知识, 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例如在低年级教师经常会运用小棒来帮助学习理解20以内数的组成;到了中高年级通过剪、拼、移等手段来理解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等。

2. 学习材料要体现时代性

现行的教材不可能年年都会修订或重编, 所以一套教材的重复利用往往要过一个很长的周期, 这就使得一些教学内容不贴近当下的实际, 有些数据也显得滞后。这就需要教师作一个“有心人”, 在把握教学内容的同时, 进行补充和完善, 让数学教学与时代发展的步调一致, 给学生多呈现符合生活实际的学习材料, 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体验和感悟数学知识。例如现行教材中各册的统计单元中的一些数据与现在比已有了很大的变化, 当学生学习这一内容时, 教师可重新去收集一些数据再制成统计图表让学生学习。在百分率的应用中, 教材中呈现的是2002年公布的银行年利率的情况, 与现在的实际情况也有一定的出入, 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 如通过在银行工作的父母, 或是上网, 或是实地到银行向工作人员询问获得最新的资料信息, 以弥补教材中的缺憾。

3. 学习材料要体现开放性

现行教材在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深刻性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在教学中适度引进开放题, 为学生全方位地积极参与创造了条件,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有利于促进数学的交流, 有利于实施因材施教, 体现不同的人学习不同层次的数学。例如五年级上册学习小数加减法时, 可以让学生自己收集一些物品的单价, 然后提出问题, 列式计算, 解决问题。再如学习小数四则计算中的简便计算时, 因为学生已有了整数简便计算的基础, 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 再通过交流、答疑, 来巩固计算方法, 同样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4. 学习材料的组织要有利于学生的“再创造”

教材中有些章节内容的编排不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往往是前面学了一些基本内容, 隔几章再来比较深入地研究这些知识, 而对小学生来说, 知识的遗忘率是较高的, 如何把这样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师的精心组织让学生学得更得心应手呢?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年龄特点, 敢于调整教学顺序, 重组教学内容, 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进一步夯实基础, 形成完整的知识链, 并通过学习材料的再组,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立足人文关注现实凸显核心素养 篇5

一、稳中有变,体现过渡

“稳”体现在“依纲命制”。今年高考语文全国Ⅲ卷试题在结构、题型、考查要点等方面,均按照《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的说明命制。全卷分为第Ⅰ、Ⅱ两卷,共6道大题,18道小题,总分150分。

“变”体现在设题理念和语言文字运用题上。在设题理念方面,试题体现了对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社会现实的关注,突出考查考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语言文字运用题在成语、虚词考查方面有一些变化。

(一)现代文阅读题选取的材料类型变化不大,主要是论述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

1.论述类文本节选自周振鹤的《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选材仍属于人文学科,命题重点是“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情感”“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与判断”,侧重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与历年的试题相比较,今年的试题仍比较稳定,难度适中。

2.两篇阅读题依然采用选做题二选一的形式,一篇是小说,一篇是人物传记。其中,文学类文本选取了贾平凹的小说《玻璃》,第11(1)题仍然是5选2的选择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赏析作品内涵、领悟作品艺术魅力等鉴赏能力,考查方式有两种:一是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概括,二是对文章特色和写作手法进行赏析。探究题考查考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考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

3.实用类文本选取人物传记《一代通儒顾炎武》,这是一篇评传,摘编自陈祖武的《顾炎武评传》。选用该文的用意十分明显,既重视传统文化又充分体现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的熏染作用,考查考生的信息筛选能力和探究能力。

(二)体现“课标”,落实“考纲”

文言文阅读体现了“课标”要求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落实在考试大纲的“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能力层级,遵循从正史中选材的命题思路,节选自《明史·傅珪传》,试题结构、命题角度与2015年的全国Ⅱ卷基本一致,取消了实词的考查,依次考查文言断句、文化常识、内容分析与综合、文言翻译,试题结构较为稳定,侧重考查考生对文言文内容及文化常识的把握。

诗歌鉴赏题体现了“课标”提出的“鉴赏文学作品”这一目标要求,考查考生的诗歌鉴赏能力。高中课改以来,诗歌鉴赏题以唐宋律诗为主,题型变化不大,今年围绕宋初名将曹翰的诗歌《内宴奉诏作》出题,并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对比,难度适中。另外,命题者将对名句名篇的考查置于“古代诗文阅读”,对考生的要求不局限于识记,还有对诗文的理解和书写,考试篇目《左传·曹刿论战》《琵琶行》《赤壁赋》均在考试大纲要求的64篇之内,难度较小。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题型包括“语言积累”和“语言运用”。今年依然出现了成语、语病、句子衔接、图文转换等常见题型,语文基础较好的考生感觉难度不大,但这道大题又反映了命题形式和考查角度的革新。其中,第13题给出6个句子,要求考生选出3个词语使用正确的句子,与以往三选一、四选一的题型不同,该题考查了“浩如烟海”“刮目相看”“一言九鼎”“按图索骥”“笔走龙蛇”“涣然冰释”等成语,难度有所增大。第15题考查虚词的使用,这类题型近年都没有出现,虽然有变化,但是语言文字应用题规律不变,考点难度不大,体现了一定的过渡性。尽管考试大纲未对图文转换能力这一测试内容做出明确的规定,但具有综合性、实用性、创新性等特点的图文转换试题,已成为高考命题者青睐的对象,考生需要特别关注。

(三)作文依然是材料作文,命题思路变化不大

从写作角度来看,作文题目的开放性程度较高,但考生要选取一个准确的写作落脚点有一定难度,稍有不慎就会落入常规化思维。考生要在写作中胜出,必须吃透材料,选好角度,确立一个有新意、有深意的观点才行。因此,在备考复习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一是引导考生关注新闻事件和现实生活;二是鼓励考生积极参与生活,并能够像材料中的主人公一样做出有担当的选择和思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懂得分享,以积极开放的心态面对世界。考生要注意积累各种类型材料作文的特点及审题立意的方法,熟练掌握“主旨领悟法”“关键把握法”“由果溯因法”“舍次求主法”“寓意揭示法”“细节切入法”“多向发散法”等立意技巧。对于今年的作文题,考生可采用“由果溯因法”来审题,比如:先思考为什么小羽能够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并最终成为致富带头人?因为她将自己的专利分享给了大家,规范了市场,所以不必再为大量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而苦恼,据此可以写“合作共赢”“分享”“舍小利求共赢”“规范和发展”等内容的文章;然后再思考为什么小羽会想到把工艺流程公之于众?因为小羽不想看到刚兴起的产业就走向衰败,所以要带领大家规范市场,这一做法表明小羽有责任心,勇于担当,能够着眼全局,有承担风险和以身作则的勇气,据此可以写“责任”“担当”“胸襟”“个人与全局”等主题的文章。另外,考生也可以采用“关键把握法”,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句“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进行审题立意,还可以采用“舍次求主法”进行审题,抓住主体内容“小羽公开工艺流程,制定行业标准,规范市场,做大花茶产业,最终成为致富带头人”进行立意写作。

nlc202309090655

二、回归传统文化,关注社会现实

近年来,高考语文试题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关注,表现为:在试题选材上,侧重选取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材料;从价值引领上,体现传统文化对考生的引领。

(一)关注传统文化,提高文化素养

今年的现代文阅读理解题节选自《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涉及文学与历史的关系,文学和史学共同构成了人文科学的主体。然而回顾我国学术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文史哲三者既存在差别、各有侧重,又联系紧密、不可分割,并且三者之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这样的阅读材料,有利于考查考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高考文言文传记向来有选择中国古代清正廉洁的传统士大夫官员的惯例,今年也不例外,文言文阅读题节选自《明史·傅珪传》。傅珪守正不阿,为官清廉,被追谥为文毅,命题者希望通过传主的人格精神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引领。古代文化常识题重点考查考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题目涉及古代职能部门“礼部”“教坊司”及其职能、古代官职体制“致仕”“两京”的历史知识,考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历史文化素养才能解答,这是高中课改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二)关注现实生活,彰显高中课改提倡的人文关怀的理念

阅读理解题所选的小说《玻璃》,以“玻璃”为象征,揭示了以西方主流话语为代表的现代文化的实质:一种通过符号、言语营造的虚幻语境。在此基础上,作品通过对看似消解了个性的人物命运的设置,进一步揭露在现代文化语境中一直被尊崇为主体的“人”的客体化命运,引发考生对传统价值观与现代文明的思考。正如参考选项中所说的“玻璃墙伤人事件的背后,交织着伦理观念、法治观念、诚信意识等不同理念的矛盾、困惑与冲突,是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从而引发考生对现实社会的关注与思考,特别是探究题,体现了考生对法治的思考。

材料作文“小羽创业”彰显了“关注社会现实、思考社会发展”的要义,体现了“现实性、发展性、思辨性”的特点,比较符合《考试大纲》提出的“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培养目标”的要求。“小羽创业”的核心问题包含了创新、共享(共赢)、规范、个人与全局等理念,十分契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样一个现实性、情境性极强的作文材料将学生的视野拉入了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

总体而言,高考语文全国Ⅲ卷保持了近年来命题的基本形式,在稳定大局的前提下做出微调,逐渐走向现实性、平易化、人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高考语文改革、课程改革的一种回应。

三、2017年高考备考建议

(一)注重培养语文核心素养,做好备考工作

今年语文高考试题从整体上加强了评价育人的导向功能,命题者越来越重视考试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注重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鉴赏评价探究的综合能力,从考查考生的解题能力转向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命题趋向日渐凸显。比如,语言文字应用题中的图文转换这一题型已经连续4年出现在高考试卷中。图文转换是指将图画或图表内容转换成文字表述,或阐释图表信息,或评析图画意义,或因图生发联想等。在读图时代,我们经常在报刊、电视、网络上看到“一张图让你看明白”的表达方式,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和影像阅读能力已经成为现代公民必备的语文能力。当今社会,随着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视觉资料读写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核心素养”是高中课改的一个重要概念及课题,它反映着学科本质、课程价值和改革理念。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含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积累、梳理、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及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沟通。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与文化自觉意识。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将是今后高考语文改革的重要方向,只有认真思考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才是抓住2017年高考备考的关键。

(二)扎实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语文高考将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查,而阅读能力又是语文核心素养中最为关键的。高中课改初期,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就说过,要让喜欢读书、多读书的学生在高考语文中得高分,“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应当把读书当做语文课的头等大事来看待,改变过去对阅读的忽视,建立起阅读兴趣,会阅读、爱阅读的人,自然视野开阔,知识面也广,考试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写作能力的提高就更不用说了,这是阅读潜移默化的培养方向,又能避免陷入题海战术”。当前,语文高考备考重视精读精讲,强调做题,虽然考生做了很多语文试卷,但是却无法激发阅读的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因而提高语文核心素养更是无从谈起。著名特级教师吴弘组织学生进行专题式、研究性的阅读,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大有裨益。一个人的读书状况最能够体现其语文素养水平的高低,因而高考备考必须重视学生的阅读。

(三)重视“诗教”,打好古诗文基础

有的教师预测文言文的“地位”将在高考语文改革中有所提升,分数有所增加。事实上,除了关注“量”的变化,我们更要注重“质”的改变,断句题、翻译题将会有所增加,虚词等知识性的考题会相应地减少。文言文命题虽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要注意,我们不能因为重视语言文字教学而忽略了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文言文学习“功夫在课内”,备考时考生要重视教材及日常积累。专项复习资料有对各个知识点的系统总结,考生阅读专项复习资料便于系统掌握知识,构建知识结构,弥补课内学习的不足,备考时可采取课本学习与专项复习相结合、日常积累与集中复习相结合的办法。

nlc202309090655

复习备考古代诗歌鉴赏题要注重课内外相结合。首先,考生要读懂课本中的古代诗歌,增加积累。其次,考生要注重掌握课外古代诗歌,将所学知识迁移到古代诗歌鉴赏活动中。最后,教师可指导考生尝试创作诗歌,让学生通过创作,体会古代诗人的审美历程。这是“诗教”的重要体现,也是培养考生语文核心素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的体现。

(四)以人物传记为突破口,培育语文素养与核心价值观

语文高考将人物传记作为一个重要的考查内容,这是强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种重要形式。阅读中外人物传记,考生需要了解人物传记的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文本的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与时代精神。

从语文教学角度而言,阅读人物传记是语言建构与应用的重要形式,考生通过对人物事迹的整体把握、人物形象的分析、时代价值的思考,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语文素养。从人格培养角度来说,考生通过对人物传记的解读和剖析,从中挖掘人性的魅力,启迪精神世界,从而培养健全的人格。阅读人物传记,教师必须重视考生的个性化解读,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考生的鉴赏能力,引领考生的价值取向。复习备考人物传记这一内容,教师一方面要注重资源的整合,指导考生搜集相关的人物传记,一方面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放手让学生进行鉴赏和评判。

(五)关注社会现实,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语文教学要面向社会和现实生活。高考语文试题包罗万象,不但涉及最新的科技信息,还有当前的时事新闻,因此,教师应当把握时代脉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从媒体中获取知识与信息,并对其进行筛选、整理,形成语文课程资源,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人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出现要求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时评能力。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指出,2015年高考作文两道题目均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同时对其概念做出阐释:“试题往往是给学生创造一个情境,设计一个对立性的问题,让考生在写作中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今年作文中的‘写信’‘权衡与选择’等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让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进行说理论证。”他认为,在材料型作文中增加任务驱动型指令,能够“较好地解决材料型作文的泛角度与阐释型作文收缩性之间的矛盾”,在继承材料类作文具有的“自主空间大、立意角度自然多元”优势基础上,能够在避免套作、宿构方面进行新的尝试和探索。

虽然今年高考语文全国Ⅲ卷的作文题不能说是完全意义上的“任务驱动型作文”,但是今后高考作文避免套作、宿构一定是一个重要的命题方向。“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材料往往是新闻事件、社会热点,与材料作文的寓言故事、名言警句、诗词歌曲、图片漫画等不同,有的考题直接取材于近期媒体报道的新闻事件,如今年的作文材料“小羽创业”就是真实的人物和情景。这种真实性暗含了鼓励考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意图,因而教师在指导考生备考时要重视培养学生“即事”的评价能力,使考生能够在筛选、整合、梳理近期的热点新闻事件中展开评述。

通过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梳理,我们可以发现,语文核心素养在今年语文高考命题理念中有着充分的体现。因此,2017年语文高考备考指导不能只将目光放在答题技巧上,而应在理念上有所转变,高考备考不再是短时机械的做题训练,而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责编 欧孔群)

关注现实 篇6

石评梅的创作大致以1926年为界, 分为前后两期。研究者普遍认为石评梅前期的创作多抒写个人消极悲观的思想感情, 几乎没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在美学特征上充溢着浓郁的悲哀意识。然而我们仔细搜读石评梅的作品, 却发现这其间存在着若有若无的悖论。石评梅是一个传奇女子, 不幸遭遇驳杂, 她的性格也是矛盾的结合体, “她是感情最热烈, 而最有理智的一个人, 为了要完成两方面, 于是发生了极端的矛盾”, 正是这种矛盾构成了石评梅作品中奇特的现象和浓郁的个人特色。在石评梅的整个文学创作中始终贯穿着两种矛盾的感情基调:一边是浓浓的感伤, 深深的悲凉;而另一边却是生命的燃烧。在石评梅前期作品浓浓的哀愁背后, 饱含着作者追求进步、追求光明、改造社会的理想。

夜哭

情感的创伤刺痛着石评梅, 造成了她一生的阴影, “这种深刻的伤痛是永远存在着的”。 (1) 石评梅不知不觉地压抑着自己生命的声音, 强迫自己为没有具体指涉而又无所不在的“别人”而活着, 为观念而牺牲。 (2) 石评梅“宁愿牺牲个人幸福, 也不愿侵犯别人的利益, 更不愿拿别人的幸福当作自己的幸福”, (3) “她既是封建礼教的反抗者, 又是世俗‘人言可畏’面前的弱者。” (4) “感情与理智, 爱欲与道德, 时时在内心交战;但终未能冲破自己筑起的藩篱, 实现自我超越。” (5) 高君宇逝后, 一切都灰飞烟灭, 余下的只有被石评梅百般压抑的情感, 此刻天上人间阴阳两隔再无阻遏, 心底的苦情奔涌而出, “在这种新旧嬗替的时代, 可怜我们便做了制度下的牺牲者。心上插着利剑, 剑头上一面是情, 一面是理”, “我六载京华, 梦醒后只添了无限惆怅!徒令死者抱恨, 生者含悲。” (《婧君》)

20世纪初期, 各种西方思潮涌入中国, 冲击着中国传统的文学观念和民族审美意识, 日益严峻的民族、社会、个体的生存危机, 使“五四”作家开始认同尼采、萨特和叔本华等人的哲学思想, 并形成了对现实人生的悲剧性认识。石评梅曾热烈地应和“五四”时代的个性解放精神。但在北京, 她看到的却是汹涌澎湃的“五四”大潮已开始急剧消退, 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 曾经的激动进取与豪情满怀被苦闷、徬徨所取代, 这些时代镜像都深深地折射于石评梅的作品之中, 也深深地影响了石评梅的人生行为和创作心态。所以石评梅前期的作品以诗歌、散文为主, 较多地反映了她对生活和人生的内心感受, “她的遭遇太驳杂, 所以形成了一种悲哀的人生观”。 (6)

苦闷、颓唐、感伤是这一时期其作品的主调, 呈现出凄哀、冷艳的色彩, 弥漫着爱的伤痛、人生的迷失和时代的悲哀。在石评梅的前期创作中, 冷月、孤魂、残叶、寒梅、寒林、哀鸣、荒冢、枯颜、骷髅等凄清而哀伤的语码是她常用的, 而使用频率更高的是“泪”字:泪水、泪泉、泪海、泪痕、清泪、酸泪、血泪、残泪、旧泪、新泪、挥泪、含泪、垂泪、落泪、和泪共饮、欲哭无泪……简直用尽了泪字的组合, 描画出一个伤感苦闷的灵魂。宇宙、社会、人生、生命在石评梅的笔下, 一直就是“空寂”、“空无”、“生之轮”、“生之网”、“病之笼”、“满是荆棘的黑洞”。面对沉浊的社会, 石评梅无奈地发出哀叹:“多少花蕾似的希望都糅碎了。落叶般的命运只好让秋风任意漂泊吹散吧!繁华的梦远了, 春还不曾来……” (《偶然草》) 所以她“埋藏在过多的风花雪月的词藻的悲哀创作”中去。 (7)

社会与革命

仔细搜读石评梅的前期创作, 愁城恨海之中始终燃烧着生命的火焰。尽管其前期作品“在美学特征上充溢着浓郁的悲哀意识”, (8) 但石评梅的悲哀是基于对社会对人生的关注和思索, 是对时代的反映与折射, “是根植于丑恶的现实, 基本精神是反封建的。她并不是沉溺在悲哀中, 而是在生活的‘苦海’里奋斗着、前进着”。 (9) 在上世纪20年代时代潮流的浪涛和漩涡中, 她有着很高的社会热情和很强的参与意识, “在‘五四’女作家中, 石评梅同时代思潮的距离最近, 卷入最深”。 (10) 她的前期作品不仅有哀伤的语码, 同时也“包含了‘五四’时期女性观察社会人生、探索妇女解放问题的思考和感受”, “反映着当时的社会思潮和时代特征”。 (11)

1921年发表于《新共和》的《夜行》是我们现在所读到的石评梅最早的一首诗, 涌动着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一往无前的精神。“这一诗的意境又正好写于‘五四运动’后, 以新诞生的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革命力量兴起于中国大地上的时期……这首诗强烈的时代气息, 无疑是值得注意的。” (12)

石评梅开始受到文学界的注意, 是1922年连载于《晨报副刊》的六幕话剧《这是谁的罪?》。留美学生王甫仁、陈冰华归国前相约改造暮气沉沉的中国和腐朽的家庭。归国以后, 在封建父亲的压力之下, 王甫仁接受了包办婚姻, 社会改造也无心从事。婚礼上, 冰华毒死了新娘, 而后王陈二人也相继服毒自杀。剧本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 似乎只是一个爱情悲剧, 实际上这是一部相当有力的反封建作品, “它既正面揭示那顽固父母与专制家庭的罪恶, 又反面警告那青年男女的慎重用情”。 (13) 同时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问题, 有着强烈的时代特征。“五四”在青年中唤起了觉醒的要求, 但因为斗争的曲折性、革新队伍的种种分化, 导致一部分青年对前程感到捉摸不定, 对国家命运深深忧虑, 产生了一种悲凉情绪。其中有勤于思索的青年人力求摆脱这种情绪, 探索继续坚持“五四”精神的道路;还有一些人如王甫仁则“被环境软化”, 失去了斗争的信心。冰华也“并非一般的复仇女神, 而是以个性解放、社会解放为人生目标的爱情至上主义者, 是封建婚姻制度、旧伦理道德的彻底叛逆者”, (14) 其中还涉及了妇女问题与青年对社会变革持什么态度, 引人思考。

作为“五四”精神影响下的知识女性, 石评梅一生都在追求进步、追求光明与理想, 她始终注意关注时局、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同是上帝的儿女》中她战栗着惭愧:“为什么我能在他们面前当小资本家, 他们只在我几枚铜子下流着血汗?”表达了对苦难儿童的同情, 对社会不合理现象的质疑和反思。长篇游记《模糊的余影》充满了对改革的渴望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流露出石评梅决心有所作为的感奋, 也有对妇女命运的忧虑感伤, 对社会现状、教育现状的忧思。

《痛哭英雄》发表于1925年4月1日, 在这首诗中, 石评梅不但表达了失去高君宇那刻骨铭心的苦痛, 而且表现了她向往革命的勇气。在进步与反动力量正在较量的时候, 石评梅敢于为高君宇和他爱的红旗作出这样的充满诗情的呼喊, 确是难能可贵的, 她是在表达对高君宇忠贞的爱, 也是为了表达她将踏着高君宇的脚印前进的决心, 流露了鲜明的倾向性。

妇女命运

我国第一代女作家“较多注意妇女命运”, 由于她们都比较年轻, 生活经历和生活视角比较单纯, 所以“她们大多从亲身经历出发, 大量描写新女性的感情和理智的冲突、事业与家务的冲突、自由恋爱和旧式家规的冲突”。 (15) 但石评梅却把更多的笔墨和情感倾注在普通民众身上、倾注在下层普通的妇女身上, 对那些受封建压迫的妇女怀着深深的同情, 在她的创作中, 自觉地为处于“奴隶———弱者的地位”的女性代言。

《弃妇》是现代女性小说中最早的一篇正视妇女命运的作品。 (16) 描写了被抛弃的包办婚姻的妻子的命运:服毒自杀。在这里, 石评梅对“旧式婚姻的遗毒”的受害者———弃妇表达了深深的同情。但石评梅并没有简单地流于同情, 而是进行了更深一层的思索, 她看到了这个社会的不平等, 看到了礼教对人的毒害, 并找到了问题的本质:“环境礼教已承认她是表哥的妻子了———什么妻, 便是属于表哥的一样东西了。”东西!自然是可以弃的, 这就是那个时代封建思想压迫下的妇女的命运写照。在《董二嫂》中, 石评梅描写了如蚂蚁般被人践踏的农村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 发出了“什么时候才认识了女人是人”的深沉慨叹。在《沄沁》一文中, 石评梅更明确地把批判锋芒直指旧的社会制度, 她激愤地指出:“中国法律本来不是为女子而定的, 是为了保障男子的强暴兽行而规定的。”并把妇女问题与整个社会制度的改造联系在一起, 表示“我们不能不为她们去要求社会、改革和毁灭那些保障恶魔的铁栏而努力……”

为了改变黑暗的社会现状, 石评梅向妇女姐妹们发出热切的呼唤。在《〈妇女周刊〉发刊词》中, 她希望刊物成为“博浪之椎”, 要“粉碎偏枯的道德”, “脱弃礼教的束缚”, 要“创造未来的新生”。充满理性的觉悟, 极具力的爆发。在《致全国姊妹们的第二封信》中, 石评梅总结了造成中国女性地位低下、命运悲惨的原因, 指出了根本症结之所在, 并进而提出了解决妇女问题的途径:“教育平等运动, 开辟女子职业生路, 以谋精神自由, 经济独立, 实为现代妇女运动的治本计划。”在这里, 石评梅全方位多角度地深刻思索了中国妇女的问题, 从中也可以感知作者心底熊熊燃烧的生命之火。

石评梅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自觉的妇女解放意识, 主动担当起了女性代言人的重任。在《露沙》一文中她写道:“一想到中国妇女界的消沉, 我们懦弱的肩上, 不得不负一种先觉觉人的精神, 指导奋斗的责任。”在《爆竹声中的除夕里》, 石评梅进一步抒发着自己的心志:

悲愁乞怜, 呻吟求情, 岂是我们知识阶级的女子所应为?我们只有焚毁着自己的身体, 当后来者光明的火炬!如有一星火花能照耀一块天地时, 我们也应努力去工作去寻觅!

结语:苦寒

关注现实 篇7

《拿来主义》是一篇杂文,以强烈的战术性和高度的艺术性而著称,与此同时,先生逻辑的论证与严密的说明吸引着众人,但是如何深入了解文章背后的现实意义,挖掘文章的本质与内涵尤为重要。由此可见,关于“《拿来主义》现实意义的文本解读”尤为重要。

2.《拿来主义》背后的现实意义探析

鲁迅先生在创作《拿来主义》这篇文章的时候,主要的目的是对当时极为盛行的“复古主义”与“卖国主义”以及其它左翼混乱思想的批判,同时推崇“拿来主义”,寓意深刻,但是在教学中如果想让学生真正把握文章的核心意义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2.1“拿来主义”是建立在爱国基础之上的

“拿来主义”必须以爱国为前提,如果丧失了爱国的基本原则,那么“拿来主义”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积极意义。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从清政府的腐败到开明民国这百余年的时间里,我国可以说都是典型的“送去主义”,无论是战败还是胜利,割地、赔款似乎成为一种“惯例”。这样不仅仅是对民族尊严的践踏,更不利于未来的发展。“拿来主义”必须建立在爱国主义基础之上,只有民族的尊严得到了良好的维护,发展才能成为一种现实。

2.2“拿来主义”必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拿来主义”如果随意性太强,或者缺乏实用性,那么这种“拿来”就失去了为其应用的意义。“拿来”的东西必须是对自己有用的,必须是我们切实需要的,必须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东西,不能抱着“连国外月亮都比国内圆”的偏执想法,如果这样的话,“拿来”的东西就是垃圾,就失去了应有的实用性价值。为此,一定要有选择性地“拿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将“拿来”的东西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有针对性的、合理地创新与改进,将其真正内化成为自身所需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自身的发展水平,而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有力支撑,这种重任自然就落在了年轻一代人的身上。

2.3“拿来主义”在现代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文本解析

首先,“拿来主义”与现代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

“拿来主义”的核心与内涵就在于“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纵观学者们的研究,不难发现,最受欢迎的观点就是“文化遗产”是拿来的主要对象,而且人们通过“大宅子”这一经典、贴切的比喻,自然就可以让人更加容易理解为对本国文化遗产的继承,随着又可以慢慢发现针对国外,又出现了开头的闭关与送去等字眼,这样就实现了“外国文化借鉴”与“本土文化遗产传承”的有机结合。

在现阶段的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在准确把握概念的基础上,展开有效的逻辑训练是尤为重要的,“文化遗产”与“外国文化”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拿来”的对象是谁,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不仅要尽快确定,而且务必要准确、到位。我们回到先生的“全人”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结合杂文中的实际逻辑关系和各种比喻意义,我们认为最恰当的说法应该就是“外国文化”。

立足当时的写作背景,我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坚持“闭关锁国”,不仅仅自己不愿意走出去,而且也不允许别人走进来,后来被枪炮攻破国门,就彻底成为了送去主义。先生在文章的开头部分就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不懂得如何与别人交往,甚至根本就不想与他人交往,一直将自己封锁在自己的世界里,先生对这种闭关锁国的政策是极为痛恶的,同时也非常痛心于因为这种政策而造成了中国的落后与无能;后来随着国民政府的建立,我们又开始任由他人进来,不仅仅是经济的,同时还有文化的,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坏了,甚至就连一些原本意识清新的年轻人,也开始陷入了恐怖的状态,而此时,我们依然没有意识到不仅仅可以送去,可以送来,还要学会拿来。先生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葆有清晰、勇敢与无畏心理,提出了“拿来主义”。

其次,培养学生的文化交流与创新意识

不同的教材版本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价值的设定方面都是存在某种程度差异的,为此,笔者建议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托文章的主要内容,去实现对学生文化交流与创新意识的培养。为此,笔者建议可以这样展开教学。教师可以以当前的社会现象为主要对象,让学生围绕现象来发表观点和看法,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待学生基本了解了“拿来主义”的内涵之后,教师可以通过提供或者学生自我搜索的方式,依托小组讨论或者辩论赛的形式,有效激发学生写的激情或者是说的欲望,让学生准确把握“拿来主义”的精髓,同时又能够将这种精髓准确应用到当今的社会生活中,体会先生文章中所特有的“超越时空的现实意义”。

再次,通过对不同“主义”的对比,理解“拿来”的内涵

无论是学者,还是教师的文本解决,都无法脱离开文本的论证思路以及对文本论证方法的解析。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们往往会把文章作为一篇极为典型的议论文来教,常用的思路就是对论证结构以及论证方法的分析,有很多老师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将其作为杂文进行分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即便是提到了,也只是分析文章在语言方面的幽默性与讽刺性,这样就不便于学生准确把握文章内涵,进而加以正确应用。为此,笔者建议教师可以这样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主动发现文章中的几点见解,如闭关主义、送去主义以及拿来主义等。送来主义离不开教师的实际引导,通过引导学生可以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至于闭关主义,不仅仅是自己不出去,更是指别人也不能进来,而送来主义就是无论好坏,只要是来自于国外的,我们统统都要。其实这一切论述都是为了反衬尽快实施拿来主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这种对此,学生们往往就能更加自然地理解“拿来主义”的内涵不仅仅是占有与挑选,更重要的则是创新。

3. 结语

对于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笔者建议一定要关注其内涵,如果立足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就可以明确最为贴切、恰当的说法就是“拿来主义”的对象就是“外国文化”。

在实际的教学中,如果仅仅把先生的文章作为一篇议论文,而非一篇杂文的话,就会影响到学生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进而影响到其后续的应用。

杂文的显著特点就在于写作的幽默与讽刺,这也恰恰是最能够吸引人的地方,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以此为有力的依托,实现个性化杂文阅读的构建,具体来说就是从品味语言的角度初步体会出鲁迅杂文“匕首、投枪”般的力量;并在体会中分析出杂文批判和主张的人物形象;从而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最后探究杂文的主旨深意。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对于“拿来主义”的理解和解读必须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进行,不仅仅要去品味先生在杂文写作过程中的语言特点,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对文本语言的解读去深入感受先生在杂文写作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超越时空的”意义,这种意义是现实性的、是由针对性的、而是富有哲学性的。

先生的杂文是符合当时时代背景的,是对当时大环境的一种真实写照,政治感、时代感以及历史感并存。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背景资料是要教师引导学生从杂文中挖出来,让学生感到身临其境,回到历史的现场中去,而不应是被老师加进去的。背景的挖掘和理解,是为了更好体会杂文语言背后作者的情感倾向所服务的。先生的杂文一向被公认为擅长漫画取像来刻画人物,形象生动地讲明道理,部分批判意味较强的杂文通过夸张、反语等手段极尽讽刺之能事,又幽默风趣、读来忍俊不禁,同时蕴藏着鲁迅先生成熟的理智思考和浓郁的感情色彩,让人读罢掩卷深思。《拿来主义》作为鲁迅杂文中的经典之作,若零散地让学生选几句话来品读一番,恐怕只能在学生心中留下支离破碎的记忆及鲁迅只会讥讽嘲笑别人的印象了,便失去了《拿来主义》本身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爱平.关注文本解读的现实意义-重读《拿来主义》有感[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2.04:33-34

[2]张苗.《拿来主义》的文本解读和教学价值确定[D].上海师范大学,2014

[3]胡恩泉.对《拿来主义》教材分析的两点质疑[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9:12-14

[4]王嘉良.论鲁迅杂文的喜剧美[J].江西社会科学,2012.15:49-50

[5]吕英利.奋笔疾书为民智-浅析“拿来主义”的“选择性”价值[J].科学教育,2010.06:47-48

关注现实 篇8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批判现实主义给予了高度的关注。这点可以从马恩对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家巴尔扎克和他的巨著《人间喜剧》的喜爱中窥见一斑。马克思的女儿、女婿拉法格夫妇曾回忆, 马克思“非常推崇巴尔扎克”, 并且多次表示要写一篇关于评论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文章。因为巴尔扎克凭借其非凡的才华, “用诗情画意的镜子反映了整整一个时代”。而恩格斯在1883年12月写给马克思女儿劳拉·拉法格的信中说:“在我卧床这段时间里, 除了巴尔扎克的作品外, 别的我几乎什么也没有读, 我从这个卓越的老头子那里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多么了不起的勇气!在他的富有诗意的裁判中有多么了不起的革命辩正法!”恩格斯在这段话里, 与他的知己马克思不约而同的说出了喜爱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理由, 是“在他的富有诗意的裁判中”有着“了不起的革命辩正法”, 表现了“了不起的勇气”。马恩高度一致的评价虽然没有运用专门的文学理论术语来表述, 实际上却是“美学的和历史的”批评原则的很好体现。“诗情画意的镜子”、“诗意的裁判”属于美学的要求;“反映了整整一个时代”、“有多么了不起的革命辩证法”属于历史的要求。

要以美学的和历史的观点来科学的批评文艺现象, 这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一贯主张, 也是他们在进行文艺批评时的最高标准。例如恩格斯在评论卡尔·格律恩的《从人的观点论歌德》一书时就提出:“我们决不是从道德的、党派的观点来责备歌德, 而是从美学和历史的观点来责备他……”尔后, 恩格斯在批评拉萨尔的剧本《济金根》时, 又重申了这一观点:“您看。我是从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 以非常高的、即最高的标准来衡量您的作品的。”可见,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人间喜剧》, 符合了这一“最高标准”, 既是“美的”, 又是“历史的”。1888年, 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中进一步谈到:“巴尔扎克, 我认为他是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左拉都要伟大得多的现实主义大师, 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他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 我从这里, 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 也要比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马克思、恩格斯对巴尔扎克的高度评价, 准确地概括出了《人间喜剧》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和巨大的认识价值, 这也是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特点的总结。

二、马恩对批判现实主义高度关注的原因

1、批判现实主义的产生及其特点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批判现实主义是在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中产生的。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西欧,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形态的剧变, 人们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 物质利益观念不断强化, 金钱成为人际关系中的重要因素, 这种利欲熏心的倾向也波及到了文学。人们企图逃回中世纪的庄园生活, 在自然风光中躲避尖锐的社会矛盾, 浪漫主义应用而生。可是残酷的现实使人们不得不认识到, 启蒙主义所谓的“民主”、“自由”、“平等”与“博爱”如同水中月镜中花, 美丽却遥不可及, 浪漫主义无法规避更不可能解决现实矛盾。人们只得从更现实的角度去寻求改善人的生存处境的方法, 进而形成了务实、追求客观冷静地分析与解剖现实的社会心理和风气。对社会进行真实细致的描绘、揭露社会黑暗、展示人物各种心态并倡导社会改良, 代替了梦幻的浪漫主义, 批判现实主义在不得已中生发了。

从文学自身发展的过程上来看, 批判现实主义也是继承了文学注重批判的传统。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文学, 再到启蒙时期, 文学作品都曾不同程度地从不同角度和出发点强调了批判现实主义的意义。甚至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中注重人物心理描写、如实刻画自然风光和抒写真实感情等特点也给批判现实主义提供了艺术经验。

从批判现实主义自身的特点来看, 批判现实主义的无穷生命力来源于它自诞生以来所标榜的真实性和极强的社会参与功能与艺术精神, 即强烈的“批判性”。艺术历史学家豪泽尔曾说过, 文艺“是对人遭到贬低的生存状况的一种无言的批评”, “只有在具有抵抗的社会力量时才得以生存”, 因而艺术的本质应该是“针对社会”的“批判的”、“有助于变革社会, 尽管是以隐蔽、无形的方式”。批判性正是作为现实主义的灵魂, 而产生巨大魅力的。因此, “理性的批判”是“法国文学中最富活力、最有影响、冲击力最大、生命力也最强的部分”的说法。这种秉承了理性精神的“社会批判性”体现在从社会、道德和政治的角度, 不仅评价人的品德, 还评价社会状况、政治体制、国家制度以广泛地反应复杂的社会关系, 丰富的表现内容成就了丰富的表现力。纵观现实主义文学大师, 无论司汤达、巴尔扎克、狄更斯、果戈理还是托尔斯泰, 都是通过“无情的真实”来揭示现存的社会弊病, 批判不合理的社会关系。

批判现实主义作为刺破资产阶级虚伪面具的利刃, 与马恩在革命思想上极为契合, 与无产阶级革命目的有很大的一致性。

2、批判现实主义的政治立场与无产阶级发展的联系

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推崇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 还与批判现实主义所表现的政治立场以及客观地反应现实的态度有关。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伟大的思想家、理论家和革命家, 他们将毕生精力投注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及其结果、资本主义社会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 进而最终向共产主义发展等涉及人类命运的重大问题上。因此他们对文学艺术的探索和评价, 是建立在全人类幸福事业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艺理论, 贯彻着为实现人类理想社会而奋斗的总目标, 这与他们对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是一致的。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对文艺的研究不仅仅是单纯的审美, 而是从历史、政治、社会制度等各个角度去观察文艺, 去思考作品及文学创作在政治、文化方面的意义, 力图去实现文艺的社会功能、教化功能, 甚至通过深刻的文艺作品在人们的头脑中引发一场思想上的革命, 使人们通过认识资本主义的虚伪残酷, 从而自觉走向进步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路。

批判现实主义把矛头直指资本主义社会残酷的制度、冷漠的人际关系, 拜金主义、虚伪的道德和苟延残喘的封建贵族。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家们勇敢地面对社会现象, 深刻而广泛地探求罪恶的缘由, 无情地打破了人们对资本主义的幻想。批判现实主义作品所表现出对现实强烈不满和反抗的精神, 指引和鼓舞着无数被压迫剥削的底层人民在革命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顺因了无产阶级形势发展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正是看到了文艺作品对人们巨大的精神鼓舞作用, 因而更加推崇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希望它能为在水深火热中挣扎的人们带去光明。

3、《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的伟大胜利”

恩格斯对巴尔扎克的喜爱还体现在他认为《人间喜剧》原著本身体现了现实主义全面而真实的表现生活、客观逻辑战胜了主观倾向的品质。他在《致玛·哈克奈斯》中说:“现实主义甚至可以不顾作者的见解而表露出来……这是现实主义的伟大胜利……”, 这是一切自然主义无法达到的高度。恩格斯在信中具体的阐释是:“不错, 巴尔扎克在政治上是一个正统派;他的伟大的作品是对上流社会必然崩溃的一曲无尽的挽歌;他的全部同情都在注定要灭亡的那个阶级方面, 但是, 尽管如此, 当他让他所深切同情的那些贵族男女行动的时候, 他的嘲笑是空前尖锐的, 他的讽刺是空前辛辣的。而他经常毫不掩饰地加以赞赏的人物, 却正是他政治上的死对头, 圣玛丽修道院的共和党英雄们, 这些人在那时 (1830-1836年) 的确是代表人民群众的。这样, 巴尔扎克就不得不违反自己的阶级同情和政治偏见;他看到了他心爱的贵族们灭亡的必然性, 从而把他们描写成不配有更好命运的人……”从恩格斯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巴尔扎克之所以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所描写的真实生活, 与他本人的世界观是矛盾的, 可是他突破自身的局限, 勇敢地展现了客观真实的世界。陆贵山教授认为:“巴尔扎克的世界观中的真理观和认识论具有强大的唯物主义的思想成分, 驱使他在观察生活时具有忠于现实, 膺服真理的精神;反过来, 使他世界观中的唯物主义成分更加强化和扩大, 因此, 我认为‘现实主义的胜利’应理解为作家用唯物主义世界观或作家的世界观中的唯物主义的思想因素和成分观察和表现生活的胜利。”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卢卡契在谈到恩格斯对巴尔扎克的评论时, 也曾经说过, 像巴尔扎克那样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之所以伟大, 就在于“他的构想出来的场景和人物的内在发展跟他们所珍爱的偏见, 甚至跟他们认为是神圣的信念, 发生了矛盾, 那末他们将毫不迟疑地抛弃这些偏见和信念, 去描写他们实际看到的东西。”又说:“使巴尔扎克成为一个伟大人物的, 是他描写现实的至诚, 即使这种现实正好违背他个人的见解、希望和心愿, 他也是诚实不欺的”, 所以“他在这部小说里实际做到的, 恰恰和他准备要做的相反;他所描绘的不是贵族庄园, 而是农民小块土地的悲剧。正是这种主观意图和客观实践之问的矛盾, 这种政治思想家的巴尔扎克和《人间喜剧》作者巴尔扎克之问的矛盾, 构成了巴尔扎克的历史伟大性。”卢卡契认为, 这就是恩格斯所说的“现实主义的最伟大胜利”, 这就是巴尔扎克的伟大。我们认为, 卢卡契的分析是基本符合马克思恩格斯现实主义理论中, 关于现实主义创作中作家世界观与创作的关系。

另一方面, 从现实主义的典型论来看, 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谈到:“据我看来, 现实主义的意思是, 除细节的真实外, 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人间喜剧》的现实主义艺术成就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对典型的制造上。巴尔扎克自己说过, 要写出一部完整的历史, 就必须塑造众多的人物形象:“我企图写出整个社会的历史。我常常用这样的一句话说明我的计划:‘一代就是四五千突出的人物扮演的一出戏’, 这出戏就是我的著作。”而要“绘写出时代的广阔风貌”, 就要写出这个“时代的主要人物”。 (《<夏娃的女儿>和<玛西米拉·多尼>初版序言》) 塑造典型人物便是巴尔扎克再现时代和社会的主要手段。《人间喜剧》中出现的人物高达两千四百多人, 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种类型的人物都包罗其中, 有资产者、贵族、官吏、野心家、政治家, 有律师、军人、教士、艺术家、科学家、作家, 有农民、工人、职员、警探, 甚至有妓女、流氓、强盗等, 其中最多的是资产者、贵族, 这里面蕴含了典型意义的人物就有上百个。《人间喜剧》的创造达到了巴尔扎克自己认为的“描写出两三千个人物就能反映整个社会”这一目的, 这些栩栩如生的文学人物也为巴尔扎克赢得了“巴尔扎克社会”的称誉。巴尔扎克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塑造典型, 正如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所要求的, 典型环境决定典型人物, 有什么样的典型环境便有与之相适应的典型人物。环境决定人物性格。巴尔扎克认为, 正是不同的环境“把人类陶冶成无数不同的人”, 形成“千殊万类”的性格。马克思说:“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因此, 他们从环境对人物的决定和制约作用出发, 主张人物塑造要同环境描写结合起来, 联系起来。《人间喜剧》的人物塑造和环境描写就是紧密结合和联系的。恩格斯正是从巴尔扎克为首的一批现实主义作家的创作中, 总结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现实主义原则的。由此可以看到巴尔扎克创作的巨大成就, 这巨大成就也正是《人间喜剧》“现实主义的最伟大胜利”的重要体现。

《人间喜剧》在创作手法和社会、政治、审美意义上处处与马恩的文艺思想相契合, 简直可以作为其在理论行文中的典型实例, 为马恩的理论诠释起到了支撑作用, 这正是马恩不断地兴奋地表达他们对巴尔扎克无比喜爱的由头。可以想象, 马恩在遇到《人间喜剧》时那种如获知音的心情, 因此, 《人间喜剧》注定会成为马恩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焦点。

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考察了马恩对批判现实主义及其文学现象高度关注的原因:第一, 批评现实主义的诞生和文学特征, 紧密联系了当时的社会实际, 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的虚伪残酷, 使人们能直观地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第二, 批判现实主义将矛头指向资本主义社会的无耻罪行, 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三, 以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为代表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符合马恩一贯要求和提倡的文学主张。

关键词:马恩,批判现实主义,巴尔扎克

参考文献

[1]梅林.马克思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5:70.

[2]恩格斯.致劳拉·拉法格 (1883年12月13日) [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6卷) [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77.

[3]恩格斯.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8:257.

[4]恩格斯.致裴·拉萨尔[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卷) [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347.

[5]阿诺德·豪泽尔.居延安译.艺术社会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 1987:68.

[6]艾珉.法国文学的理性批判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2.

[7]恩格斯.致·哈克奈斯[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卷) [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463.

[8]陆贵山.列宁论列·托尔斯泰[A].马列文论研究 (第二集) [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2.

关注现实 篇9

关键词:第六代导演,城市边缘人群,现实主义手法

近二十年来, 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城市经济发展迅速, 而这一片繁华的背后, 随之而来的却是城市的交通拥挤, 房价的居高不下, 失业率逐渐攀升, 同时人们私欲的膨胀和对“拜金主义”的膜拜也导致了一系列丑陋的社会现象产生。而在这躁动不安的城市中, 被称为“城市边缘人”的社会底层群体进入了贾樟柯, 张元, 王小帅等中国第六代导演的视线, 并成为了这些导演宣泄情感, 批判现实, 追求社会正义与良知的媒介。

一、第六代导演的定义

严格来说, 第六代导演实际上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 并没有特别精准的定义, 简单来说, 第六代导演就是指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 提倡和运用纪实的拍摄手法呈现生活在城市边缘的社会底层群体的生存状态, 并以此反思和批判当下——处于转型时期的城市所出现的社会问题的一批带有边缘性、先锋性、前卫性艺术风格的电影导演群体。这些导演以贾樟柯, 张元, 王小帅, 娄烨等人为代表。

二、第六代导演现实主义风格的体现

1. 在拍摄手法上擅长运用长镜头

在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苏牧看来, 长镜头的创作方法不仅能够增加影片的真实感, 使影片更真实地表现生活, 还可以使电影影像减少剪辑所造成的人为的痕迹, 使影片更加自然。也就是说, 长镜头可以使影片具有纪实主义作品的美学特征和艺术魅力, 因此深受西方的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电影影响的第六代导演, 在他们的电影中选择运用大量的长镜头也就不足为奇了。如在贾樟柯的电影《二十四城记》中, 大量长镜头的运用, 使影片变成了一部类似于访谈节目的新闻纪录片, 而一段段相互间没有多大联系的访谈、对话, 更真实地展现了处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 城市中被边缘化的“小人物”们的起起落落和悲欢离合。娄烨在他的电影《苏州河》中创造性地运用了大量的第一人称的长镜头, 那些随着主人公的视线变化和身体运动而不断变换、晃动的镜头在让观众了解、熟悉场景环境的同时, 也极大增强了影片的真实感。

2. 从题材的选择上, 强调真实反映城市边缘群体的生存状态

第六代导演的影片主人公大多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城市边缘人:或者是干一些偷鸡摸狗的小偷;或者是无一技之长的刚进城的农民工;或者是经营小本生意的下岗职工, 这些人都有共同的特点, 就是文化层次不高, 物质条件匮乏, 精神生活贫瘠, 挣扎于生存与毁灭的边缘。而影片的选题就是真实展示这些边缘人生活的各个环节。

在电影《小武》中, 贾樟柯以一种局外人的角度, 展示了一个小偷 (主人公小武) 的友情、爱情和亲情的丧失。虽然影片是在描述一个小偷的故事, 但是我们在影片中看不到过多的批判性镜头和画面, 甚至如果我们避开小武的身份不谈, 我们完全可以发现小武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 但是在现实中, 面对友情、爱情、亲情的抛弃, 小武迷惘的眼神和无奈的表情让人在同情之余更产生了一种改造社会的理想和动力。

3. 故事情节安排上, 凸显第六代导演的现实主义风格

第六代电影里的故事内容大多是关于城市个体的生存状态和都市里的一些常见的琐事, 如《十七岁的单车>里讲述的是进城农民工寻找丢失单车的故事, 《小武》则讲述的是一个小偷的友情、爱情、亲情的丧失;故事线索大都显而易见, 是生活在城市边缘状态的普通民众人的日常生活和喜怒哀乐;故事的选题也大都开口较小;故事的主角没有辉煌的人生经历、显赫的身份, 都是些可以在身边找到的普通人, 主题思想也没有拔高到崇高人生的境界, 电影里记录的也都是主人公们普通的城市生活 (小偷的偷盗行为也并不少见) 。这些特征让我们不禁想起了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电影和《偷自行车的人》这样的经典电影, “同样以一种更贴近生活的现实的真实的视角来反映人民特别是低层人民的真实的生活状态, 以及人民生活中最迫切的现实问题, 给人带来更深的触动”。

4. 视听语言元素方面, 遵循了真实性原则

电影细节方面, 以贾樟柯电影《小武》为例, 大量非职业化的演员和山西临汾方言的使用给影片带来了浓浓的生活气息, 在服装、道具的选择上, 也都尽量符合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穿戴, 加上摄影机位采用了甚少移动的平视视角以及运用了大量的冷色调画面, 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近乎于纪录片的氛围。

声音方面, 第六代导演通常选择把现场音原封不动的记录下来并且通片使用, 噪杂的现场音虽然没有太多的艺术美感, 却能给观众带来原汁原味的生活体验。画面选择上, 导演大都运用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的角度去拍摄镜头, 要么给观众一个亲身经历片中主人公生活的机会, 要么就用局外人的眼光, 冷眼观看主人公的喜怒哀乐。

三、第六代导演的现实主义风格电影的发展方向

在经历了20年的发展后, 第六代导演的队伍不断壮大并与仍然光彩夺目的第五代导演和崭露头角的新生代导演一起成为支撑中国影坛的一股重要的力量。与第五代导演注重写意和新生代的新黑色幽默不同, 第六代导演独特的纪实主义风格电影填补了文化解禁以来中国电影史的空白, 而且由于他们的电影在选题上关注和反思、批判当下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 在表现手法上凸显的浓郁的现实主义风格, 和影片中富含的对人性的深刻解析让第六代导演在国际上屡屡获奖、声名鹊起。但是过分强调电影的真实性记录性, 选择性的漠视影片的娱乐性和市场性, 导致大量观众的流失和票房收入不佳, 出现了“叫好而不叫座”的现象, 于是一部分导演开始向主流和市场靠拢, 注重影片的故事的曲折和情节的冲突, 在坚持现实主义风格的同时, 兼顾了影片的娱乐性和趣味性, 这样既赢得了观众也获得了业界的好评。

四、结语

综上所述, 第六代导演的现实主义风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不仅仅表现在题材上大多选择城市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和城市边缘人的生存状态, 还表现在他们叙事风格以及拍摄手法的现实主义倾向上。第六代导演之所以有这种独特的创作风格是与他们成长的年代和环境是分不开的, 在中国城市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 他们有着和同龄人一样的对城市生活的焦躁、忧虑以及更加沉重责任感, 于是第六代导演在用平等的视角记录普通人生活的同时, 也将他们的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精神表达了出来。

参考文献

[1]饶军, 生存还是毁灭——中国“第六代”导演现状与前景浅析[J].电影评价, 2007年24期

[2]苏牧, 荣誉[M],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年, 187, 190

关注动力:多重考量下的现实选择 篇10

在职业教育援疆的工作进程中,广东雷厉风行,不遗余力。首先是帮助援建职业学校。2013年,投资1.7亿元帮助援建伽师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并且从设备到专业帮扶无私地帮助建校,让孩子们有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技能的摇篮。其次是从师资建设上着力,选派骨干教师和高素质管理人员,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提升喀什地区的职业教育软实力。第三是对职业教育学生的培养,不但在当地培养合格的职业教育学生,还积极做好内地中职班学生的教育培养,为喀什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培养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

2. 为行业企业培养人才

所谓“无商不活”,这个“商”,具体体现到经济社会,便是行业企业。行业企业是经济社会的血液,而行业企业这个“血液”的活跃,要依靠人才,特别是要依靠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大量的技能型人才。

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最终输往哪里去?毫无疑问,最终都会输出到行业企业中去。所以,作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头戏——校企合作,自然是广东职业教育援疆中重点落实的工作。广东在职业教育援疆工作中,不仅注重在对喀什地区职业学校的援建,为当地学生提供成长的摇篮,还注重搭建平台,加强粤喀两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助推喀什职业教育发展。例如,目前,广东省教育厅与西部电子商务基地洽谈成立电商班项目,已进入签约协议准备阶段,并与山东如意集团接洽,准备订单培养服装纺织方面的技能人才;广州市商贸职业学校与喀什五行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校企共同成立调研团队,制定调研方案,对喀什地区电子商务人才需求进行调研,利用企业优势资源,为疏附县职业高中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找准定位,确保帮扶项目落地;东莞市纺织学校积极推动知名服装企业在新疆建立生产基地,并与第三师图木舒克职业技术学校确立了校企合作关系……

一言以蔽之,校企合作的广泛开展,为喀什地区行业企业培养了人才,也为喀什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活力。

3.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以上的两项工作,无论是为学生成才提供机会,还是为行业企业培养人才,其最终的目的是为喀什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喀什的社会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疆”。社会经济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尤其是技能型人才培养要靠职业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大省以及援疆的主要地区之一,广东担任着重要角色。

上一篇:思维建模下一篇:软件设计师考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