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环节

2024-10-21

关注环节(精选7篇)

关注环节 篇1

随着临床输液技术的广泛使用, 静脉输液也存在一定的医疗安全隐患, 其中因静脉输液造成的血管损害, 尤其是长期静脉输液永久性损害, 造成再输液困难, 以致失败较为常见。通过多年临床护理实践, 总结出一些有效保护静脉血管的方法如下。

1选择合适的静脉

对长期输液者, 应有计划地合理使用和保护静脉血管。一般由远端小静脉开始, 常选择四肢末梢充盈, 弹性好回流通畅, 外横径较粗, 便于穿刺和观察的血管, 避免使用靠近关节、末梢循环差的血管。当输入高浓度的药液、营养液、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如补钾及化疗药物时, 应选择较粗而直的血管穿刺, 并交替使用静脉, 如, 左右上肢静脉交替使用, 使损伤的静脉得以修复。

2输液工具的选择

2.1 输液器的选择

选择精细过滤输液器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 高精密输液器与普通输液器的区别在于前者使用3 μm孔径的过滤介质, 而后者介质孔径通常在10~12 μm。精细过滤输液器可以滤除药液中90%以上的不溶微粒, 减少微粒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刺激从而起到保护血管的作用。

2.2 针头的选择

根据血管直径大小及药物的种类选择合适的针头。针头越细, 针尖斜而越短, 对血管的损伤面越小, 越有利于保护血管, 一般用6-7号头皮静脉针头, 如果血管特细或药物刺激性大, 应选择5.5号针头。如补钾可以减少高浓度的钾离子对血管的刺激, 减轻疼痛, 保护静脉, 如果同时输血或血浆蛋白之类的溶液时, 可改用9号头皮静脉针。

2.3 套管针的选择

浅静脉套管以其套管柔软, 对血管刺激性小, 留置时间长等优点, 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在使用套管针前, 临床护士应评估患者的输液总量、速度、液体性质、静脉粗细等情况, 选择能够满足输液需要的最小型号的留置针。能减少留置针体对血管的物理刺激。

3注意输入药液的浓度

对于浓度高刺激性强的药物, 尤其是肿瘤患者的化疗药物, 首先应静脉输入等渗糖或生理盐水。观察5~10 min。确定静脉滴注顺畅后。方可输注药物。结束时, 再给予等渗糖或生理盐水滴入以缩短药物在周围血管中停留的时间, 降低对血管的刺激。对于刺激性大的药物, 其给药浓度必须按常规稀释和摇匀。不可在输液中直接在瓶口刺入针头给药。长期输入浓度高, 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可引起局部静脉壁的炎性反应。应采用热水袋热敷的方法, 将血管加热 (注意温度防止烫伤) 使其受热管腔增大, 降低局部刺激症状和减少血管损伤。

4根据治疗要求调节输液速度

输入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 应适当减慢输液速度, 使患者在相对舒适和不影响治疗效果的情况下输液, 并根据年龄调节滴速, 一般情况下, 成人输液常在40~60滴/min。小儿、老年人速度宜慢, 一般30~40滴/min, 以免过快加重心脏负荷, 而出现心力衰竭或肺水肿。若患者脱水严重或失血过多, 引起休克, 则要快速补液, 补充血容量。可采用大号针头加压输液。

5操作方法

5.1 进针的长度

有研究提示临床静脉输液进针长度为0.6 cm。不仅可以减少对血管的损伤, 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同时还可以预防静脉炎的发生。从而延长血管的使用寿命。

5.2 正确拔针和按压方法

在输液完毕时, 应先关紧调节器, 停止点滴先拨针后按压。在针头拨出血管壁后迅速按压, 应顺着血管方向按压针眼。这样可将血管和进皮的两个针眼同时压住, 时间为3~5 min。有凝血机制障碍者;要延长按压时间。注意不要揉搓穿刺部位以减少局部淤血。输刺激性强的药物拨针前输入等渗糖或生理盐水。以保证血管内不留药液。因液体滴完即行拔针, 加压在穿刺部血管就留有一定量的药液, 该药液由于加压而致血液片刻不流动。药液将对血管产生刺激造成人为的血管破坏。致出血现象的发生。

总之, 要有效地保护静脉血管, 就要从临床实际出发,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药液的性质、浓度、选择合适的血管及输液工具, 采取更合理的操作方法, 以保证患者能顺利地输液, 从而减轻患者痛苦, 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摘要:目的保护静脉血管, 将液体和药物顺利输入患者体内, 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方法通过对输液工具, 血管的合适选择, 药物浓度, 输液速度的调控, 操作方法的改善, 减小对静脉血管的刺激。结果可有效保护静脉血管。结论减轻患者痛苦, 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

关键词:保护,静脉血管,环节

关注环节 篇2

四环节教学模式是我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在深入学习全国知名学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遵循“以学定教,以学导教,先学后教”的教学规律,经过反复论证,实验推行的以“定性自学”——“互动探究”——“精讲点拨”——“检测训练”为环节的教学模式改革。在实施过程中,广大教师进行了不懈探索,使课堂教学有了可喜的变化,课堂效益明显提高。通过笔者大量的课堂调研,与一线教师交流,就教学环节把握形成自己的思考,并和老师们形成了广泛共识。

一、课前准备环节

四环节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封闭式教学模式,着力打造真正的“学堂”。学生预习的特点是先人一步,从这个意义上讲,预习就是学习的第一核心。

只有充分的预习,才能解决学生在课堂上“欲说无言”的问题,才会有学生丰富多彩的课堂展示,才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来。我们常用“没有预习的课不上,预习不充分的课不上”来启发教师坚持以具体的任务让学生用心预习,以有效的方法指导学生高效预习,以合理的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从而积极探索提高学生有效预习的途径。

“功夫在课前,精彩在课堂,轻松在课后”这是老师们所达成的共识。打破封闭式的课堂教学更需要教师做充分的课前准备。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准确定位。确定“学什么”,达成怎样的学习目标,以及学习重点、难点等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如何操作。就课堂各环节如何操作,怎样进行有效引导,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等要形成具体思考。三是充分预设。“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教师对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在课前进行充分的预设,以便依据课堂各环节的实际情况,及时对教学内容以”调“、“联”、“扩”、“删”,进行结构重组,进行有效的弥补和引导。

二、定向自学环节

1自学内容合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自学提纲合理与否决定着课堂的成败。它是学习目标具体化、问题化和习题化的再现。在设计自学提纲时主要把握好“学什么”,其次要体现学路,指导学生“怎样学”。下面我就语文教学中其内容的确定和数学学习提纲的设计谈自己的观点:语文教学中要把握好“语文姓什么”(字词句篇、听说读写)、“文章写什么”、“文章怎样写”和“为什么写文章”这几个要点,才真正体现语文的课程性质。数学自学提纲的设计中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找准联系点(新旧知识的联系),二是铺好探究路(有序设计),三是抓住关键处(突出重点),四是预设易错处(设计易混易错题)。

2、自学时间充足。充足的自学时间让学生对整体学习任务有全面的把握,通过自我阅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探究解决自学提纲中力所能及的问题,同时将自己不会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在合作学习中进行请教、交流。长期培养和锻炼学生进行自学,对提高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很大的作用,让他们一生受益匪浅。切不可让学生自学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就进入合作环节,不但形成形式化的低效自学,而且影响了合作环节的学习质量,并让学生形成过于依赖的习惯。

3、自学辅导充分。四环节教学模式是双主体教学,定向自学环节中面对知识经验不足,自学能力不强的小学生放手让他们自学,并不意味着淡化教师的作用。而是从过去集中式的讲解走向差异性的辅导。教师应走下讲台,走近学生,为学生解疑释难,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特别要走近差生,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说“悄悄话”。我们经常提醒教师“关爱差生是最好的师德”,四环节课堂更要表现这一大爱。

4、捕捉学习问题。四环节教学模式的每一环节解决一部分学习任务,出现的问题留在下一环节去解决,作为下环节重点探究的问题。为使下环节探究问题更加集中,便于教师更好的引导和调控,教师必须看看优中差三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掌握学生学习中遇到的较难问题和普遍性问题,进行盘点梳理,确定下一环节的探究要点。但对于一下解决不了的问题,切不可费时费力的去辅导,以免耽误学习进度。

三、互动探究环节

1、有效的合作小组。学习小组是互动探究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合作集体,其合作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学习效果。建设好合作小组是一个长期不懈探索的课题。一是要合理搭配小组成员。小组间要成绩均衡,这样课堂交流进程就无较大差距,也便于形成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组内实行优中差搭配,按不同性格、不同性别去差异组合,形成强弱适当、性格互补、异性相益的合作团体。二是选好用好小组长。小组长当然要成绩较好,更重要的是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较高的学生认可度。在使用小组长上要多给鼓励、多给指导、多给权利。让他们有尊严、有自信地去组织学生合作交流。三是建立合作常规。倾心教导、用心鼓励、严格要求,让“学会尊重、学会求助、学会倾听、学会辅导”成为小组成员的座右铭。四是实行捆绑式评价。“评价团队才会形成团队”。为提高学生的合作力,打造有力的合作小组,我们建议老师们提问在小组,展示代表小组,课堂激励在小组,阶段评价在小组。哪怕不公布个人成绩但也必须公示合作小组的集体成绩,让同学们看到他们与其他小组的差距,增强小组间的竞争意识。

2、有序的课堂展示。展示可以暴露学习问题,展示是最好的资源共享。课堂展示是四环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课堂展示要从一下几方面思考:一是多样化展示。依据学习提纲和课堂实际来确定展示方式,听说读写背等学习形式都可以作为展示方式。课堂上一定要避免单一化的展示,既不吸引学生,有不利于暴露问题,还不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二是最大化的展示。我们倡议:“人人参与,个个展示”,旨在提醒老师们要扩大学生的展示面,至少每一小组均有展示对象,这样既能看到小组的学习情况,又发现更多的学习问题。三是分层次展示。安排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展示为了以下目的:优秀学生的展示为了“兵教兵”,中等学生的展示可以看看整体学习情况,差生展示可以暴露更多的学习问题,便于确定下一环节的精讲要点。四是有序化展示。互动的课堂需要有序的课堂纪律做保障,在学生展示过程中,全班同学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认真倾听,方可更好的达到资源共享的效果。五是民主化展示。在学生展示过程中,教师要到位不越位,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思路,不要有繁琐的提问,要学会少一份“情不自禁”,多一份“默默倾听”,把学生的展示达到极致。

四、精讲点拨环节

1、明确的精讲内容。此环节是教师主体地位最直接的体现。教师要依据以上两个环节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对照教学目标,及时进行“二次备课”,确定的“教什么”。一是纠错。就是把学生在学习中暴露出来的倾向性问题作为重点内容进行精讲,从最后一个学生抓起,有效矫正学习问题。二是整合。从教材整体出发,寻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把感性的、零散的、不成系统的知识进行归纳整合,形成知识网络。三是补充。学习提纲不可能涵盖教材所有知识点,所学内容也未必全部都呈现在学习提纲之中,这就要老师进行有效补充教学内容,从而达成学习目标。四是强化。对定义、要点、易错等问题教师要抓住关键,相机引导,进一步巩固强化,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科学的精讲方法。精讲不仅是数量上的少讲,更应是质量上的精彩。精讲要教以方法,点出规律,注重迁移,讲求实效,力求做到“四不”:一是不就题讲题。且不可像辅导试卷一样解决出错的问题,而要从学习内容的整体出发,寻找出错的根源,从知识的来龙去脉进行突破。二是不沉长地讲解。一连串的“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把好端端的陈述句转换做疑问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长篇大论,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吃力而低效。三是不搞“一言堂”。精讲不一定是老师的专利,老师讲未必就优质高效。我们倡导课堂中更多的使用“兵教兵”、“兵帮兵”、“兵练兵”、“兵强兵”。可以让优秀学生走上讲台为全班进行辅导精讲,也可以再次给小组布置精讲任务,让学会的同学过把“老师隐”。四是不单纯动口讲。要充分利用挂图、板书、多媒体等直观化强的辅助性工具帮助学生理解,提高教学效能。

五、检测训练环节

1、紧扣目标检测。知识要用检测去巩固,效果要用检测去验证,问题要用检测去发现,能力要用检测去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用检测去保证。“学什么”当然就要“考什么”。检测内容要依据教学目标,参考学习提纲,以及课堂实际而制定,形成“学教考”一体化的课堂。

2、精选检测内容。选取检测题时要有针对性、量力性,要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易错点而选取,达到真正检测的目的。同时要难易适中,面向全班学生,既不超出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范围,又要使学生感到有一定的难度。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胃口,让学生对学习有兴趣。

3、检测形式多样。单一形式的检测训练容易使学生感到疲倦,同一检测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训练,可保持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从个体、小组、全班几个层面,采用灵活多样的检测方法。如:表格、朗读、背诵、表述、猜谜、游戏、表演等方式。

4、固定检测时间。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检测训练,是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分析、应用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为取得较好的效果,这一环节应该占有5——10分钟的时间来完成,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效率意识,把它作为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企业并购重组应该关注哪些环节? 篇3

A:总体看, 企业在并购重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以下四个环节。

第一, 并购重组行为要基于正确的战略, 不能盲目并购, 自身能力要和并购重组行为相匹配, 要实现核心优势互补、产业链协同。

并购重组企业应端正并购动机, 根据自己的发展战略, 立足长远发展, 从理性层面考虑协同效应, 实行强强环节联合、优化重组, 从而达到企业间优势互补、提高核心竞争能力之目的。并购重组双方的战略活动要实现有机整合, 促使企业成本降低, 创新能力增强, 从而使企业长期处于竞争优势。立足自身资源条件的并购重组活动成功率很高, 上世纪90年代, 海尔吃“休克鱼”的并购战略获得极大成功, 实现了海尔低成本飞跃发展。威德福国际公司准确把脉世界油田服务行业发展趋势, 围绕“油田服务技术”构建自身核心竞争优势, 在全球开展了一连串成功的企业并购, 十年时间收购了300余家企业, 从一家生产套管附件的小型制造企业变身为业务涉及108个国家的油田服务行业巨头。

很多企业并购重组动因很简单和“想当然”, 不考虑自身的资源条件是否适合并购重组, 不考虑并购重组行为是否是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单纯为了追求做大而并购重组, 单纯为了所谓“面子工程”而并购重组, 这样的并购重组行为是很难成功的。

第二, 并购重组要高度重视尽职调查, 特别要重视商务尽职调查, 要尽力消除双方信息不对称, 确保决策科学性。

目前, 很多企业在做出并购重组行为时也清楚尽职调查重要性, 但大多局限于财务和法律尽职调查, 殊不知商务尽职调查更为重要, 比如详细调查目标企业产品的市场反应、管理团队在业内声誉和评价、企业所处行业地位、拥有哪些核心竞争优势 (比如技术、资源、资质、渠道、管理等) 等方面, 这些才是目标企业的价值所在。

尽职调查时, 应该关注的重点内容如下图所示:

第三, 并购重组交易时, 交易对价、交易结构、交易条款要统筹考虑, 密切结合。

交易价值判断主要基于目标企业未来收益预测的折现, 收益法估值结果或相对估值法估值结果取代重置成本法估值结果作为交易对价谈判的基础已是常用做法, 但未来盈利的实现又受很多因素制约, 能否实现谁也拿不准。因此, 交易对价后附盈利承诺或特殊条款等已是目前市场普遍采用的交易模式, 过去“一锤子”买卖的交易方式越来越少。交易对价高低不再制约交易是否达成, 什么价位的交易对价对应着相应的交易结构和交易约束条款。

第四, 并购重组后的整合是重中之重。

很多企业并购重组因事后整合不力而导致并购重组目的没有达到或者付出更多代价。并购重组实施容易整合难, 并购重组后主导企业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战略整合、财务整合、组织整合、人力整合和文化整合等系列整合, 否则, 很难达到并购重组战略意图或并购重组方很难对被并购重组方实施有效控制。

关注环节 篇4

需要高新区重点关注的环节

**高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是高新区主要融资平台之一,和其他国资公司一样面临很多问题,如何借鉴先进园区成功经验,理顺与政府的关系,解决资金矛盾,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尽快缩短“阵痛期”,为高新区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是高新区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国资公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营性资产缺乏

经营性资产缺乏是长期困扰**公司发展的一个现实问题。目前公司资产大部分是历史欠账较多,包袱较重,而土地、房产等有效资产非常匮乏,基本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优质资产。公用设施等非经营性资产只能是“充规模”(比如学校等),许多融资项目的抵押物也都是概念性的(比如空证土地),而准经营性资产(比如**家苑等),因其收益能力弱,依赖政府补贴维持,注入后,如果政府补贴跟不上,反而成为公司的负担,严重制约了公司的融资能力和企业经营工作的进行。

2、运行模式单一

公司一直以来沿用“以土地收益为抵押和国资担保申请贷款”和“借、用、管、还”的运作模式。随着土地和房产等有资源的缺乏、土地收储难度的加大,该运行模式将在“借”的环节上越来越紧张,整体运行模式也将捉襟见肘,步入不可循环、非持续发展的道路。

3、资金压力大,负债率高

目前,**公司资金压力巨大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自身贷款余额和负债率高;二是新建项目资金需求量大;三是国家实行银根紧缩货币政策。截止2011年11月底,公司自身贷款余额已达33.85亿元,近三年还本付息额分别达30亿元及6.6亿元。为避免资金链断裂,不得不借新债还旧帐。加之政府及各部门与公司往来帐已超过37亿元,有些借款到期却很难及时足额返还,进一步增加了公司的资金运行压力,影响了公司的发展。

4、资产盈利能力较差

近年来,管委会部分资产也通过授权并入公司(例如三个厂房),但这部分资产盈利能力差,还未能通过市场化经营,而这些资产又使公司承担着巨额的债务。由于自身“造血”功能不足,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自身不具备偿债能力,完全依靠政府财政安排的还贷准备金,增加财政还贷压力。这种状况是公司发展的巨大障碍,最终将影响公司投融资功能的发挥。

5、公司人员与市场化运作要求不符,人才资源匮乏。

**公司目前在岗员工32人,虽然本科以上学历占了81%(其中硕士2人)。但公司管理人才匮乏,特别是缺乏投融资分析方面、资本运营方面和房地产开发等方面的专业人才,而且公司的招聘和用人模式过于传统,员工待遇低于市场行情,尚未建立择优劣汰的用人机制。

二、今后发展中需要高新区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当前,高新区正处在加快推进“二次创业”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作为高新区最重要的开发主体、融资主体和经营主体,**公司的实体化运作是事关高新区开发形象、发展地位和综合实力的提升。

(一)成立领导小组。

1、成立投融资领导小组。公司作为高新区主要融资平台,在融资过程中,需要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大力关心和配合,才能顺利完成任务,所以需要高新区尽快成立投融资领导小组,审定高新区投融资计划;指导和督促公司资金的调度和使用效率,定期研究协调解决投融资运作中的相关问题,确保投融资工作的顺利进行。

2、成立国有资产经营管理领导小组。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监督管理高新区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进行划分、协调、监督,对国有资产的购建、配置、处理等重大事项做出决策,确保高新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二)构筑国有资产运营新体系

围绕**区委、区政府对**高新区的战略功能定位,结合**区国资管理运营的要求,通过整合、挖掘高新区现有国有资产,充分发挥高新区资源、产业整合和金融服务等优势,在逐步消化吸收现有国资公司的基础上,依托**公司和滨湖集团,“全面介入现代服务业,积极推动科技创新”,重点打造房地产、金融、基础设施、商旅文化、社会服务、交通仓储、制造业等7大产业,构建1+1+7多头经营模式(采用九块牌子一套人马的模式),为高新区的后续发展提供制度保证和财力支撑。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国资经营监管体系

既要保证以**为首的国有企业实体化、市场化经营,实现政企分开,又要保证政府对国资运行的有效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因此,学习借鉴苏州工业园区等的成功经验,我们建议管委会设立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投资监督委员会等三个专业委员会行使国控公司董监事会的职权,实现对国资运营过程中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动态化监管。

主要职能:(1)战略委员会。属于最核心的决策机构,由管委会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财政等成员组成,对公司长期发展战略和重大投资决策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2)审计委员会。负责听取并审议园区国有企业财经纪律、会计政策执行情况报告和企业的财务报告,监督和评价社会审计机构的工作情况等工作;(3)投资监督委员会。属于最核心的监督机构,是负责行使国有资产的所有者权利,承担国有资产的管理、监督和保值增值职责。

通过上述体系,可以充分尊重下属企业的独立法人地位;强调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和有效;以规范科学的股东角色影响下属企业。

(四)完善国有企业运作机制

1、注入足额有效的资产。为确保融资和发展的需要,推动企业的发展,政府必须在当前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如土地、资本金等有效资产匮乏的问题上有所作为。一是要注入土地资产;二是注入房产和店面等固定资产;三是注入资金资本。

2、加大财税政策的支持力度。由于**公司市场化运作刚刚起步,基础还不扎实,经营

能力未得到充分挖掘,抗市场风险能力不强。因此,在财税政策方面,一是协调财政加大工程回购力度;二是对公司因融资或担保需要编制的利润,协调财政和税务部门制定相应办法,避免出现利润无法产生而税收不断增加的不良循环;三是协调上级财政多安排一些资金用于政府部门借款的还本付息。

3、加强土地收储和开发的扶持力度。政府作为土地的所有者,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就必然给予**公司土地收储和开发予以扶持,否则公司的运作和发展就无法得到实现。一是要支持公司完成旧城区改造及新城区的土地收储工作;二是积极引导公司与国土地部门合作,参与一、二级市场的运作;三是在土地指标分配上予以政策上的扶持。

4、建立往来帐管理制度。**公司作为地方政府的融资主体,与政府的资金往来必然繁杂。如果不及时清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就一定会造成帐目不清,企业工程建设成本和财务成本不断地上升。因此,一是建立往来帐管理制度,定期进行清理,每年安排财政预算归还,减少公司的资金压力;二是加大已完成的代建工程的回购力度。特别是投资大、项目多、建设周期长的工程,应改为按进度安排回购资金或计算工程利润,以增加现金流和利润,以满足融资需要;三是对不能以现金回购的工程,由政府以资产形式予以抵扣。

5、营造公司发展的良好环境。良好的环境是公司发展的必要条件,政府有权利也有义务为加快公司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一是理顺公司与各方关系公司,作为城建投资间接管理中心,同项目投资的各相关方有着紧密的关系,能否处理好这种关系,不仅影响着项目的发展,更重要的关系到公司的生存。二是为融资代建项目审批建立“绿色通道”;三是按照房地产市场的通行做法,大力支持公司开发房地产项目,为公司增加利润;四是争取将在建项目列入战略范畴,给予政策支持和用地指标倾斜。

6、调整人才结构,创国资辉煌。(1)深化干部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统一的监管体系,建立一级公司班子成员后备干部选拔制度,经组织部门考察,由党工委进行决策后任命;二级公司班子成员逐步过渡到由一级公司自行考察任命,真正形成一级管一级的人事格局。(2)创新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强有力的工效挂钩机制,实现工资总额与业绩挂钩,逐步淡化人员编制概念,实现企业自主用工,国资办主要从资本运营

校外艺术教育应关注的几个环节 篇5

一、目标和理论基础

第一,目标:让青少年在体验式艺术教育中感悟艺术的魅力。

只有真正符合学生需求和兴趣的艺术教育才能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校外艺术教育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民族、性格等差异,运用认知发展理论、多元智力理论等构建科学有效的艺术教育模式。为此,我们应立足于青少年对艺术的感悟、体验来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产生对艺术的热爱,提升艺术修养,开发艺术潜能。

第二,理论基础:融体验式、创造性、引导式艺术教育于一体。

体验式艺术教育理论认为儿童的生活应当是艺术教育的教科书,儿童艺术教育应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儿童感受和体现生活的美,从而发现生活的美,并在生活中去表现和创造美。在体验式艺术教育中,教师要注重儿童审美体验的完整性,让儿童独立地参与和体验生活的全过程,从中体验快乐和美感。创造性艺术教育理论认为艺术教育要充分运用儿童天赋的资源,承认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发掘每个儿童的艺术潜能,反对简单的说教、机械的模仿,要给儿童提供适当的艺术环境和刺激,激活儿童潜在的艺术本能。引导式艺术教育理论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艺术教育也不能停留在特定的艺术学科或艺术技能上,教师要引导和指导儿童参加模拟现实的艺术教育活动,让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操作和接触各种艺术形式,获得有用的审美经验。

二、课程和评价

第一,课程设置:给予学生艺术教育的多样选择体验。

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应注重课程设置的多样性,力求满足学生的多样化艺术学习需求。当前校外艺术教育过于热衷文艺比赛,却忽视了社会服务,只关注一时的名气,忽视长远发展。我们应将艺术课程的多样化发展作为重要助手,推进学生的艺术科目选择,如美术类的版面、油画、水彩画、国画等,以及音乐类的舞蹈、钢琴、手风琴、电子琴、吉他等,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艺术的美。

第二,评价方式:立足于口碑与品牌效益。

校外艺术教育要树立口碑与品牌效益,注重全面提升艺术教育质量,促进学生艺术素养和能力的和谐发展与提升,做到让学生和家长都满意,都放心。树立校外艺术教育品牌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参与各种文艺比赛,文艺比赛是衡量校外艺术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不仅可以有效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而且可以激活学生的潜能、动机、成就感,有效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三、师资建设和运行机制

第一,师资建设:着眼于艺术专业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实施校外艺术教育要聘请有专业资质的教师,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在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方面,坚持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突出教师示范的重要性。在提高教师创新意识方面,创新教学模式“四个相结合”,即“教师示范与学员示范相互判别式相结合,集体授课式与分组演练式相结合,严谨启发式与综合生动的互动式相结合,强化速成式与整体接受的普遍提高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第二,运作机制:经营管理与社会责任的有机融合。

关注环节 篇6

人教版数学第三册《乘法初步认识》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 由加法到乘法, 无论是从概念抽象程序上, 还是从思维难度上, 对低年级学生来说都是一个质的飞跃.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师要做到整个教学活动不被乘法算式的外在结构所牵扯, 而把重点回归到对乘法意义的认识上.我在教学中, 关注学生心理, 优化教学环节, 促进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引入———让新知之舟泊在旧知的锚桩上

关于学习过程, 美国著名认识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 “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 那么, 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生学习新知唯一最重要的因素, 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 要探明这一点, 并据此进行教学”.小学数学更是这样.因此, 探明学生已掌握的旧知, 从而使新知之舟泊于其锚桩上并随时准备起航, 成为了学生获得新知的一个重要前提.学生生活在万千信息的社会里, 生活中无处不见的数学现象无时无刻不进入他们的认知领域, 成为他们的数学活动经验, 并作为学习者原有经验的一部分构成进一步学习新知的“数学现实”.所以, 现在所指的旧知, 并不是只包含教师所给予的“旧知”, 而应该包含学生在一切活动中获得的旧知.

对于“乘法”这一学习内容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 在与学生的交谈中更是发现了个别学生对“乘法”的认识已经达到了或接近了教学要求.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 是我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首先应面对的以下, 便是我在“了解起点, 引入概念”这一环节中的师生对话.

师: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了加法和减法, 今天我们将认识一种新的运算———乘法 (板书) .关于乘法, 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

生:我会背乘法口诀: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 二二得四, ……

师:真了不起!会背口诀了, 知道它的意思吗?能给大家举个例子吗?

生: (在实物展台下摆上图型:) , 我摆了3堆, 每堆有2根小棒, 用了6根小棒.用加法算是:2+2+2=6;用乘法算是:2×3=6, 口诀就是二三得六.

师:是啊, 像这样摆3堆, 每堆2根, 也就是3个2, 有相同的加数, 可以用乘法2×3=6来表示.谁还能来摆一摆.

教师在这节课中应有所为, 有所不为, 充分利用学生的旧知, 展开教学, 建立新知与旧知的联系, 使学生主动构建知识链条,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模型建立———用鲜明的表象滋养儿童的思维

表象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概念的掌握, 公式的推导, 应用问题数量关系的分析等都离不开表象的参与.总之, 数学模型的建立和获得常常离不开具体实例的充分感知.因而教学时, 我们应重视概念形成过程中表象的建立, 通过表象的中介作用, 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在乘法概念建立的环节中, 表象的作用不言而喻.

操作:学生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如画画、摆学具、做动作, 等等, 表示加法和相应的乘法.

巩固意义:在小方格中涂色表示乘法的意义.

体验乘法的简便:

师:刚才小朋友通过摆、画、涂等方式写了很多乘法算式, 其实小朋友身上也有乘法呢.

学生受到启发, 表演动作, 如:三下三下拍手, 拍五个回合等.其余的学生列出加法算式、乘法算式.

师:数小手指也有乘法!如果10个10个地数, 全班小朋友一共有几个手指呢?

生1:10+10+10+…, 40个10相加.

生2:10×40.

师:比较两个算式, 有什么感受?

生:用乘法简便多了.

乘法意义认识的关键就是对相同加数的认识.本环节强化了相同加数的表象.有了表象, 也就可以发生比较、联想等智力活动.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中表象的形成、积累、深化以及应用等, 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巩固与发展———万变凸显其宗

抽象的概念需要熟悉广泛众多的事物才能得以形成.低年级学生学习新知的过程中, 形成抽象的数学概念, 绝不是一次完成的, 而要经历复杂的认识过程.在感性向理性的抽象思维活动中, 除了提供常态的标准材料, 还要变换材料的非本质属性, 提供充分的事物变式让学生感知、比较.

在《乘法初步认识》的巩固练习阶段, 我通过一系列的变换练习, 让学生进一步强化—“具有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可以用乘法算式来表示”这一认识.

改写:把可以写成乘法算式的改写成乘法算式.

游戏:

(1) 拍手游戏:老师每次拍4下, 拍3次. (由学生说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2) 找朋友:把意义相同的算式连起来.

编儿歌:

学生观察图形, 自编儿歌, 如下图形, 学生是这样编的:

﹡﹡﹡﹡﹡﹡﹡﹡﹡﹡﹡﹡﹡﹡﹡﹡﹡﹡﹡﹡

仔细看, 每份 (行、列、组、排、盘, 等等) 是5.

几个5?

4个5

4×5, 5×4.

“自编儿歌”这样的形式无疑是低年级学生所喜欢的.利用这种充满童趣的形式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视角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学生的思维没有漫无边际地“乱跑”, 活跃而高效.然而, 万变不离其宗, 其目的, 都在于让学生理解与掌握所学知识, 并加以巩固与发展.

四、综合运用———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儿童学习活动中, 兴趣是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 是学习活动的催化剂.与自己的实际生活及已有认识联系最密切的事物, 学生最感兴趣.在综合运用阶段, 我联系生活实际, 设计了开放性的练习:到生活中找乘法算式, 说一说算式的意义.学生积极性很高, 他们的收获也很大.

生1:我的水彩笔盒上标有12×2, 我猜可能是表示这盒水彩笔有两行, 每行有12枝.打开一看, 果然是这样.

生2:每板银翘片上都标有4×3, 就表示每板银翘片有3行, 每行有4粒.也可以说每板银翘片有4列, 每列有3粒.

从学生已感知的事物引入学习新知, 用新知解释生活中的实际事物, 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始终贯穿, 犹如一汪活水.

教学心理学理论阐释往往是从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切入, 是对鲜活的、成功的教学实践的心理学提炼, 教师用心理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又用教学实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心理学理论, 意义深远.

摘要:小学各学科教学都呈现出富有学科特性的师生双方心理活动的现象和规律, 教学实践呼唤着心理学的理论支撑.将儿童心理学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用心理学理论指导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第三册《乘法初步认识》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 做到教学环节的优化, 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数学学习心理,教学环节,优化

参考文献

关注环节 篇7

事实上, 基于不断变化的教学实践, 每一位教师对教学设计都有不同理解。但不论哪一种教学设计模式, 都包含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评价四个基本要素。在实际工作中, 教学设计除了保证“目标、学生、策略、评价”四个基本要素的一致性, 使其相辅相成外, 还需结合具体教学内容, 在科学的基础上灵活、创造性地设计教学环节。

中学历史教学中科技方面涉及内容较多, 如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地动仪、侯氏制碱法、“两弹一星”、籼型杂交水稻、牛顿三定律、相对论、三次科技革命等, 以往传统历史课堂中, 主要以讲述法的形式把知识点罗列出来, 就算完成课堂教学, 并没有把概念讲清。随着科技史教学重要性被提上日程, 教学环节设计成为教师关注的焦点之一。根据科技史教学内容的特征, 笔者认为以下环节尤其关键。

一、探寻教学内容的灵魂, 确定教学设计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立对落实、实施新课程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②。科技史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 反映了教师对教科书中科技史内容的解读与处理能力, 反映了教师对参与科技史教学活动的各种要素的整体组织与把握能力, 更反映了教师对学生学习科技史所具备的知识机构、兴趣愿望、方法能力等情况的了解与把握程度。

不过, 许多教学目标存在缺乏具体与清晰、缺乏统整与适切等问题。因此, 为了使科技史课堂教学设计的科学性更明晰, 课堂教学效率更可预见, 设置合理的科技史教学目标就成为教学设计的首要环节。

“灵魂决定个性, 灵魂就是设计思想的主轴和教学活动的主线; 灵魂就是对于三维目标有机融通的无形纽带和无痕黏合”。可见, 要设置好科技史的教学目标, 设计者首先要思考和确定的就是这节课的灵魂。正如上面提到的“以科学技术的发展线索为载体, 彰显史学感和人文性深入分析学情, 提高科技史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就是科技史课堂教学设计的总灵魂。如《“蒸汽时代”的到来》一课, 我将教学目标确立为:

①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 使学生知道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瓦特改良蒸汽机, 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通过对工业革命影响的分析, 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全面客观评价历史能力。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和小组学习,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 并能大胆讲出自己的感受。指导学生运用比较、联系、推理等方法分析历史。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史实, 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伟大的发明创造来源于亲身实验、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 加强对学生进行情感毅力教育, 同时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要增强国力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二、关注教学效果的有效性, 深入分析学情

教学目标设置是首要环节, 但教学目标的实现, 其最终落脚点是学生。而不同学生、不同班级在教学过程中都会有差异性, 这就涉及教学设计当中的另一个关键环节:了解学生, 做好学情分析。要使科技史教学有效实现目标, 就必须具体了解学生情况, 如学生对于科技史学习的认识存在的差异, 已经具备的科技知识经验, 对科技史内容的认知策略, 学生希望通过学习获得科技史哪些方面内容 (如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 等。教师必须对学生科技史学习经验、认知水平、动机需要等因素尽可能充分地把握。

因此, 为了提高科技史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深入分析学情是必要条件。在日常教学工作中, 教师虽然无法对学情分析做到面面俱到, 但要尽量和学生、其他历史教师交流, 甚至和同一班级的其他任课老师或者所在班级的班主任沟通。尽量采取单元测验、摸底考查、问卷等较正式的方式及抽查或提问等非正式方式等扩大了解范围, 不仅要把握学生个体情况, 更要深入到学校情况、班级班风、学风情况等方面。

三、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全面实施教学策略

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 明确“学什么”的问题之后, 就要解决“怎么学”的问题, 也就是说为实现预期目标, 必须根据具体条件选择具体途径和方法, 即教学策略。在教学设计中, 教学策略是保证教学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 科技史课堂教学设计也不例外。从收集到的科技史教学设计案例的教学策略看, 可谓百花齐放, 这里以教学方法为中心, 取其中三种作简单分析。

1.以讲述法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讲述法常为首选。在教师对科技成就或发展历程的讲述中, 学生不但能系统地掌握科技史发展的完整过程, 还能在头脑中再造科技形象,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并为比较与对比、分析与综合科技史问题提供基础。如瓦特改良蒸汽机, 教师可以讲述其过程让学生了解。不过, 讲述法的运用一定要谨慎, 避免出现教学中教师唱“独角戏剧”、一言堂的弊病。

2.以情境教学法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随着建构主义理论的迅速传播, 情境教学法成为历史教学的主要教学策略之一。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激发和改善学生的学习心态与学习行为, 为每个学生提供并创造获得成功的条件和机会, 是十分重要的。因此, 不管是为了让学生更“清晰、准确和适度阐述相关科学术语、概念和原理”, 还是让科技史教学牢牢把握“以科学技术的发展线索为载体彰显史学感和人文性”的准则, 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科技史的情境对科技史教学来说无疑是上上之选。

如《“蒸汽时代”的到来》一课, 采用情境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兴趣, 使学生联系工业革命的背景, 快速进入本课主旨。下面列举情境教学的几个片段:

情境创设一:18世纪中叶的英国, 老詹姆斯踌躇满志, 想要在自己老家曼彻斯特开办企业。

问题一:请问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学生:资金、技术、劳动力、市场等。

情境创设二:老詹姆斯抓住了当时英国良好的发展机遇, 经过一番准备, 他决定兴办自己的家族企业。

问题二:你认为老詹姆斯会选择当时哪一种最有发展前途的行业并及时进行技术革新?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学习, 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结论:棉纺织业属于轻工业, 投资少, 见效快, 而当时英国棉纺织业又是一个新兴行业, 更易于采用新技术。

情境创设三:老詹姆斯创办了一个棉纺织工场。不久, 在他的策划下, 他又把厂房的设备进行彻底更新, 利用工业革命的成果, 用蒸汽动力带动的织布机取代飞梭。由于生产设备的革命, 他从手工工场主变成工厂主, 产量成倍增长, 利润因此逐渐增加。

问题三:老詹姆斯在进行了设备彻底更新后, 自己从工场主摇身一变为工厂主, 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大工厂制得到推广。

情境创设四:经过三代人的努力和技术上的不断革新, 到了19世纪40年代, 詹姆斯的家族企业已成为曼彻斯特当地一家明星企业。年轻的詹姆斯继承爷爷老詹姆斯的祖业, 正准备把他的产品推销到世界各地。1855年夏天的一个早晨, 刚从巴黎参加世界博览会回到曼彻斯特地步行上班, 他步行的目的是想看一看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了什么。一路上, 他看见路两边工厂烟囱林立, 浓烟滚滚。成群结队的纺织工人纷纷走出居住区匆匆往厂房去, 经过询问, 他发现这些工人大多来自农村。街道两边真是车水马龙, 繁荣异常, 他还看见许多商店、酒馆、旅店、学校、医院等机构组织。詹姆斯感慨万千:英国变化太快了。曼彻斯特原来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 因为靠近产煤地, 交通方便, 所以吸引了大量资本家投资近代机器大工业, 如今的曼彻斯特已经变成英国最大的棉纺织城市。

问题四:针对詹姆斯一路上的所见所闻, 我们可以看到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的还有什么?

学生: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使英国变为工业国。

学生: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结构, 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3.以知识整合法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为了突出科技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灵魂, 知识整合是一种科学合适的教学策略。“以知识整合为主要策略的历史教学设计”是指以课程标准为出发点, 将分化了的历史知识系统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整合成有机联系, 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协调、相互渗透的系统的历史教学设计。在实施科技史课堂教学策略时, 教师必须做到对教学内容、媒体、组织形式、方法、步骤和技术等要素有机融合。我将《“蒸汽时代”的到来》这课整合为“工业革命的背景、经过、影响”, 使学生在教学中对本课线索一目了然。

四、积极进行教学反思, 强化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 是一种以批判性思维进行的评价 , 可以是教师的自我评估, 也可以通过他人的意见进行评估”③。中学历史教学中科技史课堂的教学反思, 应当以学生的科技史学习活动为基点, 即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科技史情况的变化进行反思, 评价科技史教学能否满足学生学习科技史的需要, 能否提升学生学习科技史的能力。

汤因比说:“技术每提高一步, 力量就增大一分。这种力量可以用于善恶两个方面……这已成为现代社会的特征, 是最值得警惕的”④。以往科技的误用是今天人类要反思的问题, 是未来技术发展要解决的问题。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 但必须对传统科学技术观做出全新的价值选择。

作为一名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 我谨记许纪霖教授“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 但我可以改变我的课堂”的豪言, 抛砖引玉, 在今后教学实践中进一步体会并充实教学设计, 以期教学设计的光彩在历史课堂中尽情绽放。

注释

1加涅, 等著.皮连生, 等译.教学设计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6:36.

2周友士.浅谈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立.教学与管理, 2005 (6) .

3李同.高中古诗词课堂教学设计初探.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10, 10:41.

上一篇:需求原则下一篇:学科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