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做人教育

2024-05-12

关注学生做人教育(共11篇)

关注学生做人教育 篇1

“没有渊博的知识是脆弱的, 没有良好的品格是危险的”。人在竞争的社会中生存、发展, 没有知识必然困难重重, 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品格, 因此, 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职业素质教育应该首先教育学生如何做人。

“有理想、有追求, 生活才会充实, 生命才能闪光”。学生学会做人, 他才会有长久的动力, 他才会有自觉的行动。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和社会环境里, 人们的理想和追求是不同的, 而一个人在不同生活时期, 理想和追求也是不尽相同的。职校学生正处于心理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 成人感日渐强烈, 但因是非不明, 常故意违抗师长。随着独立性的增强, 与师长的交流减少, 与伙伴的交往增加, 一些学生认为即使得罪师长, 也决不能失去伙伴的信任和友谊, 因此他们常拉帮结派, 采取统一行动。因此, 哥们义气的争斗时有发生, 甚至还导致很严重的后果。在这个时期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讲文明、懂礼貌、关爱他人, 关心集体, 才能与他人和睦相处, 才能得到集体的信赖和拥护, 才能和其他同学团结协作, 努力学习。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思想情感, 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禁得起打击。

职高生的身心正处于一个迅速发展的阶段, 其意志行动的独立性差, 易受自身“受暗示性”的影响, 认同外界的不良刺激。同时, 他们的自控能力差, 有时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不能很好地自我监督, 遇到问题和困难时, 往往容易灰心丧气, 不能持之以恒。这就要求老师在日常的教育中既要细心, 又要耐心, 在尊重、信任、坚持原则的前提下, 针对具体情况, 通过不同途径, 采取多种有效措施, 反复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给学生指明克服困难、纠正错误的途径和方法, 使其明了老师的良苦用心。经过反复强化教育后, 学生会逐渐理解老师的教育目的, 自觉意识到改错既是师长对他提出的要求, 又是自己的需要, 这样他们才能实质性地解决行为上的问题, 从而“修其心, 正其行”。

二、树立良好的班风。

班风是班集体中长期形成的情绪上、言论上、行动上的共同倾向, 是班级特有的一种风气。它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 对全体学生有经常的、持久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作用。抓班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 抓班级纪律。课堂纪律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课间纪律是学生行为规范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班级形象的一个重要标志。守纪者, 教师在感情上易于接纳;违纪者, 或多或少给教师一定坏印象, 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其二, 抓班级卫生。环境直接影响师生的情绪和行为。大量的研究表明, 好的环境对人的行为有强烈的制约作用, 它可以约束和规范不文明、不规范行为。其三, 抓学生竞争。有竞争才有动力。将学生无序的不规范竞争引导到健康有序的竞争轨道上, 可促使学生将注意力、兴趣和精力投入到学习和特长发展中。其四, 抓学习。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关键是抓学习规范、学习自觉性和学习主动性, 提高学习效率。

三、讲究方法, 善调控, 巧挖掘, 寻找闪光点。

第一, 找准转化突破口。在平时工作中, 教师常常会感到职高生不可理喻, 自觉花精力不少, 却收效甚微。其主要原因是未找准突破口, 未对症下药。只要老师多和学生接触, 多了解其喜好, 正确利用和发挥其特长, 给其表现的机会, 使其尝到成功的甜头, 他们就会自觉发生转变。第二, 多鼓励, 少责难, 给学生以战胜困难的勇气。对于犯错误的学生, 引导其分析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和教训、指导前进的方向。与严厉训斥相比, 前者更能引起学生的负疚感, 教育学生的效果远大于后者。第三, 把握有利时机及时教育。教育良机稍纵即逝, 老师应及时发现和把握。如对纪律差的同学进行教育, 有微小的进步及时进行表扬;在运动会、劳动、观看电影等时候进行情感交流;学生违纪后稍有认识时也是一次教育良机。第四, 多关心, 多指导, 给学生以帮助。在生活学习中, 多关心他们, 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满足其合理要求, 再差的学生也能有所触动。第五, 尊重学生, 满足学生的心理渴望。因为职高生会非常渴望人们理解他们和尊重他们, 哪怕只是一句肯定和表扬, 他们也会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教育是科学, 但教育不是万能的, 我们既不能期待教育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又不能期待教育对所有的学生都能起到同样作用。但是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 我们不能因为面对的是职高生, 而放弃对他们的教育, 正确的教育必须坚持, 让我们用一颗坦诚、正直的心去面对学生, 用道德与学术去充实他们的心灵。

关注学生做人教育 篇2

船营区第四小学 张静如

案例一 吃 得 最 香 的 一 餐 饭

我校搞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已久,教师和孩子们也都因此有点低的收获,如今,中华传统文化更是一点一滴地走进我们的心灵,影响我们的行为。

我曾经翻看到这样一则小故事,名字叫《半个弃饼啃动人心》,故事的大致内容是一位老师发现教室门口的垃圾桶里扔了半个用塑料袋包着的饼,他将饼拾起来,问是谁扔的,没人承认,他说:“你们没挨过饿,不知道粮食的可贵,没人承认,那我就吃了。”说着就要将饼子放进口中,这一举动最终感染了全班同学,丢饼子的同学和老师一人一半把饼吃了。

刚看到的时候,我觉得不可思议,把这个故事当作笑谈。当时我说,要是我把学生扔掉的半块面包捡起来吃了,第二天家长就会反映,这个老师精神有问题吧?可是后来,我渐渐发现,也许是因为我们早已习惯了浪费,所以才觉得丢半块面包没什么,才觉得这位老师的举动不合时宜吧。反思我们的行为,浪费的情况真是太多了!我们班每天中午都要倒掉将近半锅的饭菜,我心里虽然很不舒服,但是在我校,每个班吃完饭后都要挪边上一个锅用来装剩饭,这似乎已成为不约而同的习惯,我也一样,天天都在倒剩饭,有时满满的一盆菜只因不太可口,饭后就倒掉了。既然班班如此,人人如此,也不觉得不对。另外,现在的条件很好,谁家都不少那几口饭菜,我还真舍不得逼着孩子把不爱吃的饭菜硬噎下去。

可是读过《弟子规》,我深深认识到,浪费粮食是可耻的。教育学生不浪费粮食,不是逼孩子吃难吃的饭菜,而是培养学生养成节约粮食的习惯,让他们感恩给予我们食物的人。吃下这一口饭,我们要感恩做饭人的辛勤劳动;感恩种庄稼人付出的汗水;感恩我们的父母辛苦挣钱把好条件提供给我们!这样做更能养成学生“对饮食,勿拣择”的好习惯。现在的人对饭菜挑挑拣拣太严重了,如果能改掉这个坏习惯,孩子们不是终身受益吗?想到此,我觉得提倡节约,刻不容缓。那么,我该如何入手呢?总不能像故事里的老师那样捡起半块面包吧?那样做,过于激进,别人接受不了,于是我想起了让我深受感染的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校长亲身经历的。在庐江文化中心学习的时候,由于学习是免费的,吃住全由中心负责,而且所有费用都是好心人捐赠,所以学员们都是吃多少,盛多少,虽没有规定,但我们都自觉做到不剩饭。但是,有一天,校长多夹了几条萝卜,回来一尝才知道,这萝卜条又酸又咸,这是当地的一种咸菜,当地人很爱吃,但我们饮食习惯不同,首先觉得它不好吃,再就是它太咸了,实在吃不下!眼看着,碗里其他的饭菜都没了,就剩下这咸咸的萝卜,怎么办呢?悄悄地把它放在碗底,用另一支碗摞上去,谁也看不着,没问题吧,以后再也不剩了还不行吗?想着想着,校长就把两个碗摞到了一起,咸菜藏在了下面。可是这一举动被旁边的一位学员看到了,他问:“吃不了了?”校长皱眉,实在吃不下!“来,我帮你吃掉它!”当时的萝卜条已经被压在下面,不仅难吃,还变脏了,校长就满脸愧意,心里反复想着:以后再也不剩!

还有一件事,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也是在那里学习的第四天,我已经深知不该剩饭,可是那天盛饭的时候,一不小心,我的手一抖,再加上用不好夹馒头的夹子,一个馒头掉在了地上,我瞅着那块馒头就呆了。怎么办?捡起它?掉在地上,脏了,吃它不卫生啊!扔掉?一粒饭都舍不得浪费,我扔整整一个馒头?正犹豫的当,我身后文化中心的老师已经微笑着捡起来,放到了碗中,并且笑盈盈地给我夹块新的,说:“没事,去去皮,里面一点不脏。”我愣在那,一时反应不过来,待老师走了,我只觉得心里酸酸的,暗自后悔,我怎么不夹住那块馒头啊!整顿饭我都只想着和校长一样的话:以后再也不了!

这两件事既然让我深受感染,对我的学生是否有效呢?开学的第一节课,我就兴奋地对同学们说:“这学期老师有个伟大的畅想,那就是——拒绝浪费!就说咱们的中午饭吧,你们知道这每一顿饭有多么来之不易吗?„„”接着,同学们在我的引导下很自然地分析出了午饭存在的问题:挑挑拣拣,剩饭太多。之后,我深情地讲了前面的故事,接着问他们:“你们说,那块馒头被那个老师捡起的时候,我是什么心情?”有一名同学说:“老师心里肯定很难受,自己的过错却要别人承担!”“说得好!那我们以后就不犯错,不让别人承担我们的过错,我们怎么做才能不犯错呢?”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展开了讨论,最后的结果是:

1、不挑食,盛什么,吃什么。

2、吃多少,盛多少。

3、盛饭时一定小心,别弄洒了。接着我问:“什么时候开始执行?”同学们信心十足,异口同声:“从今天开始!”

于是新学期的第一顿饭,我们班就开始了“拒绝浪费,从我做起”的行动。当天中午,同学们打饭秩序井然,一个接一个,都小心翼翼,生怕弄掉一粒,吃饭时也特别安静,好像都在想着每一粒粮食的珍贵,最后真的是没有一个人剩饭!这一顿我吃得很香,饭菜的味道已经不重要了,看着空空的饭锅,我笑了,转过头对孩子们说:“这顿饭,老师吃得最香!”同学们纷纷拿过饭盒说:“看,我吃得多干净!”我感觉到孩子们的内心有了战胜自己的骄傲,更觉得杜绝浪费这一念头正一点点走进他们的心里。第二天早上,又有几个同学对我说,“老师,我昨天回家也没剩饭,妈妈都夸我了。”

当孩子们进步的时候,老师的微笑是发自内心的,那一刻我真的感觉到自己从心里往外地高兴。从那一天起,我们班挂起了“无人倒剩饭”的计时牌,时至今日,已经是“35天无人倒剩饭”了,虽然只有35天,但我会坚持做下去,让这个计时牌陪孩子们走过童年,直到让拒绝剩饭形成一种习惯,影响他们的一生。

案例二

改还是不改?

为了让学生养成节约粮食的习惯,我们班挂了一块“无剩饭计时牌”,同学们热情都很高,每天专人负责检查饭锅,专人记录天数,看着计时牌上的天数一天天地增加,同学们的心里油然而生一种骄傲,每天记录的时候,计时负责人都要向我扬起笑脸:“老师,今天又没人剩饭!”

今天是计时开始后的第八天了。午饭很香,是排骨炖土豆、玉米,这是我校的特色菜,这三样东西经过食堂的大锅一炖,肉汤夹着玉米的香味,别提多好吃了。孩子们遇到好吃的,都狼吞虎咽地吃着。看着他们可爱的样子,我半开玩笑地说:“孩子们,可别把骨头也吃下去,咱们提倡不剩饭,骨头还是留下来吧。”同学们呵呵地笑了一阵,接着陆续地倒餐具里的骨头。计时员连记了七天了,今天他瞄了一眼饭锅里的骨头,很自然地就把计时牌上的“七”改成了“八”。就在这时,一向老实厚道的小C端着餐具磨磨蹭蹭地走了过来。我看出她有什么话不敢说,立刻问:“怎么了?吃不了了?”她不好意思地点点头,之后羞愧地低下了头。“是不是盛多了?”“嗯!好吃就想多吃点,可是我实在吃不下了。” 说着,头埋得更深了。“没关系,以后可要记住啊!倒掉吧。”小C一步一挪来倒剩饭锅前,倒掉了剩饭。

我怕同学们因为她影响了全班,群起而攻,所以悄悄地把计时牌改成了“七天”。不料,刚改完,就被一个同学发现了,“老师,都八天了!今天没人剩。”没办法,我只好老实交代:“小C剩了一小口。”同学们真的开始抱怨,“真是的,我把菜汤都喝了,她却剩!”“老师偏心眼,小C倒饭该批评!”“老师,那点不算,就一点点,不到一口呢,不算不算!”“小C,你怎么能影响全班呢?”„„最后,同学们认定,就那么一口饭不该算!他们嘟着小嘴,吵得面红耳赤,似乎就等着我大笔一挥,改过来!

改还是不改?我也犹豫了,全班41人吃饭,剩那么一口,而且孩子们已经坚持了七天,很不容易了,这些家里的皇帝,以前可是剩惯了的。更何况,在食堂,也许一个人就比我们班这些天剩得多,改回来吗?我拍拍手,示意同学们静下来。接着说:“孩子们,我们这个计时牌,没人和我们比,我们是在和我们的心比赛,赛什么?谁能说?”有说赛好习惯的,有说赛坚持的,有说赛集体荣誉感的„„接着我问:“改与不改哪个是好习惯?”孩子们开始议论,说着说着,竟然渐渐地没声了。过了一会儿,我瞅着他们笑了,孩子们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老师,我明白了,不能改,那样做不诚实!”“我也知道,那样做,我们自己知道那是假的!”„„接着,我们一起笑得很灿烂!“那小C呢?我们该批评她吗?”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说话。“找找小C这件事哪里做得对?”“老师,我觉得小C很诚实,她要是偷偷把剩饭藏起来,谁也不知道。”“我们该原谅她,你忘了老师的故事里说的,老师还掉块馒头呢,有错改了就行呗!”我伺机引导:“同学们,《弟子规》中说‘过能改,归于无’,就是说只要能改正过错,就应该得到原谅,我们一起原谅她好吗?”教室里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孩子们小鸟一样地拉着小C出去玩了。

关注学生做人教育 篇3

教育;学生;求知;做人;协作

我们的教育应围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这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这四种学习即为人们所说的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亦可以说它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就“做事”而言,指的就是基本的敬业精神、基本的工作能力和基本的与人合作的态度;就“共处”而言,指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沟通,平等互利,和睦相处。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做事”和“共处”的内在素质,才能与他人进行良好的“协作”,从这种意义上说,学会做事、学会共处是学会协作的前提,学会协作则是学会做事与学会共处基础上的发展和提高。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协作是适应这个时代要求所必备的基础素质。我们技师学院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动手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当然这是不可缺少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专业和课程结构的局限性,特别是人文科学知识的欠缺和不足,使得不少学生不懂汲取知识的方法,不懂得如何为人处事。

1.教育学生学会求知

学习是获得知识的最主要、最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教育学生学会求知关键就是要教育学生学会学习。

1.1激发求知欲望和适度的学习动力

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的动力是指发动学习活动的倾向或意向,或是引起和维持个体的学习活动,并使活动按某一目标进行,以满足个体需要的内部动力。学习动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如果没有较强的学习动力,那么学习环境再好,条件再优越,也很难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根据影响学习效果的二因素论(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动机的诱发、推动、维护与智力因素密切相关,为此,还应做好以下几点:

培养较浓的一般学习兴趣与学科学习兴趣。因为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

激发愉快而热烈的学习热情。一旦学生对学习失去了情感、思维、记忆等,认识机能便会受到压抑阻碍,无论何等抽象的思维,没有情感都不能进行。大量事实还表明,积极的情绪、情感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条件,其中,学习热情是一种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情感动力。

磨炼坚强的学习意志。在学习活动中,光有智力不行,有学习的热情、兴趣亦不够,还必须有勤学苦练、支持到底的坚强意志,才能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困难,使学习活动一次次取得成功。

塑造良好的性格特质。性格特质在一个人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和控制作用,对其学习活动起着巨大的间接影响,好胜自信的性格使人学习积极主动,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自立自强的精神;稳定沉着的性格使人情绪沉着稳定,处事严肃审慎,有克制力,意志坚定,学习作风细心踏实,不浮躁。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的性格物质实验表明“会学习的学生”在性格因素的“好胜性、稳定性、特定性、乐群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独立性、纯朴性”的得分,明显高于学习差的学生。

1.2教会学生具体的学习

1.2.1确定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既是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又是学习者参加学习活动所期望得到的结果。有了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学生可以在目标引导或在老师的组织下展开学习活动,减少学习的盲目性,更重要的是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帮助学生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同时,有了学习目标,学生更能随时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学习情况,了解学习的结果,从而及时调节学习过程。一个求知欲强烈而又会学习的人,往往是善于确定学习目标的人。

1.2.2把握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情境中,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认识,对学习方法的采用和对学习过程的调整。会学习的学生,其主要特点就是善于把握学习策略,具体表现在:首先,在开始学习之前能主动地(或在教师指导下)分析学习情景,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能根据学习材料,灵活选择学习方法,也就是说,会学习的学生不仅应了解和掌握有关的学习方法,而且能根据学习的情境和学习的材料选择适当的方法;再者,能自觉地监控学习活动的进程,检查自己的学习行为,不断地将有关的学习变量与采用的学习方法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检查,评价学习方法与相关学习因素相符合的程度,对适合的继续维持,反之进行补救、修正或另外选择新的学习方法。

1.2.3增强迁移能力

迁移普遍存在于人们认识与改造客观世界的各种活动之中。迁移能力的强弱也直接影响人们的学习效果。因此,应增强认知迁移与认知策略迁移能力的训练,以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在教会学生学习过程中,首先应把动机教育作为非智力因素教育的突破口,注意引导学生把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转化为推动及维持学习和自身修养的适度动力,然后注重引导学生善于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教会学生适用各种学习策略,提高自身的迁移能力,那么,学生必将变得会学,定能终身受益。

2.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生在许许多多“学会”之中,“学会做人”是最重要的一项。它包含了做人的方向。做人的准则和做人的方法。而做人的方向、准则和方法的背后,就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在谈到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的时候,首先要教会他们的应当是道德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只有明确了“学会做人”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才会有正确的“学会做人”的内容和方法。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坚持对学生进行政治方面教育,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为使教育工作富有实效性,深入触及学生的实际问题,我们十分注意防止“形式主义”,积极探索新途径、新方法,切实开展了“明理、礼仪、公德、气节”等主题教育活动:一是针对独生子女的性格表现,提出“明理处事,修养个性”的教育;二是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开展“礼貌待人,尊敬师长”的教育,建立了礼仪常规,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行为有一个参照标准,去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三是针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对学生进行“公德、正身、规范行为”教育,规范个人道德行为,以德正身;四是发扬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对学生开展“气节律己、养俭立品”的教育,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作风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勤俭的品质。另外还经常利用班会时间,让学生走上讲台,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既可以肯定好人好事,也可以批评自己所见到的一些不讲公德、不讲文明的行为,说自己想说的一切,提交给大家讨论,求同而存异,既提高了分辨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又锻炼了他们自身的综合素质。

3.以集体主义为导向、教育学生学会团结协作

关注学生做人教育 篇4

语文学科具有基础性, 因为它包括了语言文字知识 (如语音、文字、语法、修辞、逻辑等) 和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实践活动, 并创造语文实践活动成果 (如思维、写作、演讲、交际等) 的训练内容, 是一门分支广、范围宽、实践性强的综合学科, 教学中除了教给学生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外, 还参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素质探索、审美、创造能力、人格情操的培养,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让学生做品德高尚的人

语文教材收辑的文章均是典范的文章, 不仅以情感人, 而且以理服人, 文道结合。教材中的文章大都凝聚了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深沉思考和真知灼见, 体现着作者的理想指向。

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负责”是对每一个人在人生各阶段承担的多重角色的共通性的道德要求。有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看课外书, 任课老师好言相劝, 他竟然恶语相向, 老师流下了伤心的泪水。经过教育, 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在我的鼓励之下, 他在课堂上当众向那位老师承认了错误, 他勇于承认自己的过失, 对自己过失负责任的行为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 赢得了老师的谅解。

责任感是成材的基础。责任感能使学生用正确态度对待学习, 能使人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 责任感更是一个真诚的人的标志, 是受人尊敬与信任的基本条件。

责任心是做人的基础, 要想孩子成为一个好人, 就应当教育他对自己负责, 对他人负责, 对家庭负责, 对社会负责, 对国家民族负责, 对生活的地球负责。

另外, 加大语文活动的课外延伸, 丰富学生的情感。

语文科的《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要培养人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不仅要在课堂上下工夫, 更要在课外训练中多投入。同时, 适当开展合理有趣的课外活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与特长。

三、让学生体会挫折, 面对挫折, 战胜挫折, 是健全人格的关键

在人生的长途中, 不如意的事是难免的。“人生逆境, 十之八九”,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尤其是初中生, 刚进入青春期, 困惑颇多, 诸如学习的压力, 同学之间的纠纷, 与老师、家长之间关系的变化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学会旷达, 学会适当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人生, 是我们每位同学所向往和追求的。这其中, 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对待自我、激励自我、发展自我和悦纳他人、与人为善是一个重要方面。也就是说, 既要能接受自我、悦愉自我, 同时学会悦纳他人, 营造充满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 能真正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能面对和处理好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四、改变评价方式, 培养健康心理

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 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 要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心理健康发展;要注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任何伤害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教育教学行为都必须纠正;对学生建立恰当、合理的期望。学生的心理伤害往往与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过高有关。

可见, 素质教育不仅要关注书本知识的教学效果, 还应关注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 积极的情绪情感的体验、身心健康的维护、创造能力的培养、动手能力的培养、审美能力的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等, 使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 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 注意渗透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友好交往的能力, 教给学生怎样与同学合作、与老师合作, 如何与同学交往、与老师交往;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促使他们逐步形成独立学习和获取知识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 凡是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或通过合作能够解决的问题, 教师就不要包办代替, 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因此, 教师备课时不仅备教材, 还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及学习、认知、心理等方面的特点, 使教学更加有针对性, 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前后联系, 便于学生知识的迁移, 形成知识结构, 备课时不仅备教材, 还要注重各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 明确各教学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教学意图、每个环节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在设计各科教学环节时, 注重考虑学生可能的反应和参与情况, 以便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教育教学活动,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设计课堂提问时, 要注意照顾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 在课堂上注意给每个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要让每个回答问题的学生都“不带遗憾的坐下”, 注意给那些答错或没答出来的学生以改正的机会。另外, 还要注意加大课堂密度,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杜绝浪费课堂时间的行为, 不做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情, 不因批评一个学生而占用更多的时间。

总之, 教师一定要对学生一生负责, 教他学会做人, 做个高素质的人。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今天, 我们除了要教会学生知识, 还要教会学生做人:会做一个关心他人的人, 一个自尊、自强、自爱、自信的人, 一个敢于负责的人, 一个能够承受困难和挫折、勇于进取的人, 一个拥有健康人格的人。

教育从关注学生内心开始 篇5

关键词:教育 ; 尊重; 爱 ; 宽容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7-074-001

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主动亲近学生,细心体察、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为学生摆脱烦恼、化解困惑。这样的情才能动人,这样的爱才具有说服力,这样的教育才能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当今的教育要求教师要与学生做心灵相通的朋友。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并且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内心,从爱孩子开始。

一、爱是教育的基石

爱比合群、吸引要复杂得多,可以说是合群和吸引的高级形式。爱的主要特点是关心对方,自己的行为受这种关心的指引。友爱泛指人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它是在社会交往中逐渐产生的,它是现实的,把对方视为现实的人,它被认为是人们对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人的积极情感。友爱的特点是友好、理解和关心对方幸福。教师对学生的爱体现的正是这种友爱。

教师为什么要给予学生这种爱呢?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心理品质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任何其他教育手段无法代替的,它作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教师情感生活的核心是爱学生。

教师的爱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必要环境因素。人都有爱的要求,即爱别人和被别人爱。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做的心理实验“皮革马利翁效应”表明,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和暗含的期待,可以产生巨大的感召力、推动力,它不仅能诱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激情,而且影响着学生的智力、情感和个性的成长。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由于学生具有模仿的意向,所以教师应注意用自身的榜样去影响和教育学生。一个充满爱心的教师,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至关重要。

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各种竞争的压力、社会生活的延伸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得到化解,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甚至会使学生的行为产生障碍或导致人格缺陷。因此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在某种意义上说,健康的心理品质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是新世纪的呼唤,也是创新人才的通行证。因此,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1.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

(1)性格孤僻,不适应集体生活

当前很多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不是看电视就是面对家长,而家长往往忙于工作无暇与孩子交流,或因缺乏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不能与孩子很好交流,导致孩子心理需求得不到解决,造成小孩性格孤僻、不善言谈,不愿与人交往或不善于与人交往,对集体生活出现严重排斥心理。

(2)独立能力差,依赖心理严重

现在的孩子一方面由于受到父母过度保护、过分照料,容易形成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性的性格,另一方面学校又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期,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未能及时跟上,导致许多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时时处处依赖别人,自理能力差,经不起挫折。

(3)逆反心理严重

有的孩子过高地估计自己的一切,自傲心理严重,听不进老师及家长的意见,对老师及家长采取敌意态度。有的孩子不能够正视别人好的成绩或优越的家庭状况,即使是好朋友,他也会想方设法攻击他们,挑拨同学之间的关系。

2.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必须加以预防和纠正。预防和纠正不健康的心理,有效的办法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那么应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才能达到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全小学生的人格目的?

(1)与家长沟通交流,取得家长支持帮助

(2)心理健康教育全面贯穿于学校教育中

(3)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

(4)引导学生悦纳自我

(5)引导学生发展自我

(6)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引导学生学会情绪自控

(7)发展学生的情商

(8)实施挫折教育,提高学生耐挫力

三、宽容是对学生内心最好的呵护

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因此教师在工作中应该更加细致地关注细节以及从中折射出的学生心理需求,找出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形成原因,并帮助他们努力克服不健康的心理,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尤其在教学中要处理好学生的小失误,收藏好学生的自尊心 。

有一次外出听科学课,其中有堂四年级的课,在老师教学过程中,有个实验需要学生上台配合老师,老师请了位女生把烧杯倒扣在站立着的蜡烛上,结果女孩可能因为比较紧张,手上用劲大了些,把烧杯的一角弄破了,实验出现了误差,当时看见女孩的脸色有些红,略显尴尬地回到了座位上,而老师这时并没有责怪这个女生,而是迅速就近找了个新的烧杯回到讲台,说刚刚的实验需要再做一次,出人意料的是老师并没有邀请班里其他同学协助,仍然请上了第一次弄坏烧杯的女孩来完成第二次的实验,经老师的嘱咐,这个女孩第二次顺利地配合老师完成了演示实验。老师谢谢女孩并请她回到了原位,而看得出这次女孩的脸上有笑容了!

我们可以想象的出如果这个老师在第二次实验没有请第一次失误的女孩,也许女孩会愧疚,会自卑,心想是自己搞砸了老师的实验,会觉得自己没用拖后腿,因此自暴自弃,从此对这门课心里蒙上了阴影。可是因为有了老师的理解、鼓励与宽容,让这个羞涩、胆怯的女孩重燃了自信,重新树立了对这门课的信心与兴趣。由此可见,老师的宽容对于学生对于教育都是不可或缺的!

教育家爱弥尔说:“教育的艺术就是懂得如何引导。”最成功的教育往往是最无痕的教育。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相信孩子,用宽容的心去感动他们、善待他们、亲近他们。让教育从关注学生内心开始,携手护航,用我们的爱点亮学生的心,让教育之花绽放天空!

参考文献:

[1]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关注生命教育呵护学生成长 篇6

“生命不保, 何谈教育?”所以要时刻把强化学校安全责任摆到最重要的位置。虽然当前全国上下狠抓安全教育, 党中央、国务院危房改造覆盖全国中小学, 国家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改善了教学设施, 但交通、踩踏、溺水、食物中毒等令人痛心的重大伤亡事故, 在校园内外还是时有发生。

生命不会有第二次, 悲剧不能重演。血的教训, 反映出学校的安全防范意识不够强, 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薄弱, 暴露出学校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明显的漏洞和薄弱环节。从严治教, 强化管理, 确保安全必须成为新时期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以下是笔者对学校安全工作的两点看法:

一、加强学校安全宣传教育, 牢固树立安全防护意识

要时刻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高度重视安全教育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加强社会、校内外安全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宣传阵地, 将学生安全教育作为宣传的重点, 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形成社会上下重视中小学学生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工作的共识。二是要提高校园负责人的安全意识。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监管职责, 明确管理要求, 落实校园负责人的安全管理责任。三是进一步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要经常开展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的教育活动, 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 尤其要做好交通安全、防火、防溺水、防踩踏、自救自护等方面的安全教育, 全面提高学生自救自护能力, 预防和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二、强化措施、从严管理、落实责任

学校必须为师生安全筑起第一道防线, 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校园安全工作必须实行学校一把手责任制, 学校一把手作为本单位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要关注安全工作, 把安全工作摆上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分管安全的领导要集中精力抓, 切实负起责任。要统筹兼顾、全面设防, 绝不能出现丝毫疏漏, 做到管好分管的事, 管好自己的人。做到事发前有预防, 发生问题及时妥善处置, 事后认真总结, 汲取教训, 并制定整改方案, 形成一系列标本兼治的措施。要建立健全学校内部安全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 制定学校重大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要将学校每个岗位的安全责任, 逐条细化, 分解落实到人, 落实到每项工作、每个环节。要将学校安全管理纳入学校目标管理范畴, 制订目标管理细则, 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 建立覆盖所有工作环节的安全责任体系, 形成全体师生广泛参与和支持的安全工作格局。

学校安全工作要细。例如, 认真组织检查门卫、值班、巡逻等方面的内部安全管理工作制度的落实情况, 加强校园事故易发多发环节的管理。又如, 要配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 进一步加强对校车的管理。再如, 督促各个学校和幼儿园要建立严格的卫生保健制度, 严格执行定期健康检查、卫生消毒、预防接种、传染病管理、膳食管理、食品采购索证制度及卫生保健登记统计制度。

要建立和完善寄宿制学校特别是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要根据寄宿制学校大量增加的实际情况, 尽快研究制定新的管理办法, 对这些学校加强管理和指导, 防止针对寄宿学生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要实行严格的夜间值班和巡查制度, 精心选择和安排政治过硬、经验丰富、身心健康的教师, 对学生进行安全指导和必要的管理, 强化安全防范意识, 增强安全防范能力, 确保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安全。

世界上最珍贵的莫过于生命, 让这个世界因为孩子的欢声笑语而精彩。学校要加倍重视、认真负责地把学生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特别是广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要将主要精力放在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上来, 肩负起这神圣的职责, 为孩子的安全健康发展护航。安

关注留守学生构建和谐教育 篇7

一、农村留守学生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 家庭教育缺失。

思想道德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 如果父母长期不在孩子身边, 又没有其他办法来填补这个空缺, 仅由临时监护人照顾孩子, 对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首先是家庭监护力量分散或监护能力欠缺, 难以形成教育合力, 这些家庭的子女缺少约束和教育, 许多不良行为得不到及时矫正, 时间一长就形成了恶习。其次是教育方法简单, 临时监护人往往只注重孩子的生活和安全, 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正常人格教育, 有的甚至干脆放任不管。

2. 学校未实施特殊教育或力不从心。

目前在很多农村地区, 学校办学条件较差, 教学设施较为简陋, 师资力量薄弱。一些农村学校除了讲授文化课的教师之外, 英语、思想品德、美术、音乐、体育等方面的教师比较缺乏, 基本没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生活指导教师, 不能为学生尤其是留守学生提供悉心的关怀和照顾。同时, 由于农村学校教师教学负担过重, 一些教师几乎没有时间与学生进行课外交流和谈心活动。这种缺少特殊性、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

3. 社会对留守学生的教育职责不明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已明确指出:当今社会 (包括各级政府、政法机关、民政机关、社区、群众团体等等) 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关注力度不够, 而且还存在种种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消极因素, 诸如不健康的影视、广告, 不规范的电子游戏室、网吧, 赌博风气盛行、混乱的校园周边环境得不到有效治理等, 把一部分学生引向了不健康的道路, 对留守学生的教育职责更是不明确。

二、解决农村留守学生教育问题的基本对策

1. 建立健全留守学生档案, 增强学校、教师对留守学生的关爱责任。

大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帮助留守学生建立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学校可举办元旦晚会、体育运动会、歌咏比赛、作文大赛、演讲比赛等活动, 丰富留守学生的课余生活, 以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班主任应做好留守学生的摸底工作, 并建立好档案, 将其在学校的各方面表现及时记录, 并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 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教师应承担起更多责任, 多与留守学生交流、谈心, 提高亲和力, 给予更多关爱和正面引导, 摒弃留守学生等于“双差生”的错误认识。加强与家长的直接联系, 为教育留守学生提供方便, 班主任可定期或不定期地与家长电话沟通, 形成教育合力。学校应坚持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 (监护人) 会, 共同探讨教育问题。

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广泛开展各种活动。

学校可设立“心语信箱”或“校长信箱”, 为留守学生搭建起交流思想的平台, 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 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咨询工作, 及时帮助留守学生解除心理困惑和压力。

广泛开展有助于留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 如庆国庆文艺汇演、普通话大赛、校园十佳歌手大赛或英语周、书画展、班级体育比赛等等。班级可开展主题班会、联谊会、道德法制讲座等, 使每项活动都以留守学生为关注对象, 引导学生互助互爱, 让留守学生充分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温暖。

聘请工作责任心强、乐于奉献的教师担任留守学生的爱心教师, 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心理上对留守学生进行全方位指导, 帮助留守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全面健康成长。

3. 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

关注学生做人教育 篇8

一、历史课创新教育的内涵

(一) 历史课创新教育是着眼于人的精神世界和强调学生形成正确的积极的历史观、人文观、民族责任感的教育。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极为重要的人文学科, 既对人文精神的形成具有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 又能在此精神的指导下, 以创新的态度参与并适应社会, 推动时代的发展。历史留给我们现代人的启示不仅仅在于要不要创新和如何创新, 更在于应该清醒认识人类历史发展需要怎样的创新, 从而实现个体创新与整个社会发展的和谐同步。历史课作为一种历史教育的直接表现形式, 应以实现人的思想和精神的传承及人格养成为其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同样, 这也是创新教育的首要内容。中国古籍中有“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的记载, 这既是一种自古至今的永恒和向上的人文精神, 又是一种博大、宽容的人文胸怀。这种精神的传承和人格养成对人们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自然及其相互关系, 形成发展和谐同步的创新能力和精神有着积极意义。

(二) 历史课创新教育应把握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主题。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 人类历史进步的本质含义就是创新, 包括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思想文化创新等诸多领域。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人类社会创新史。创新是对落后因素的否定和对先进因素的追求, 是一个不断批判与创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个人的作用就是在多大程度上推动人类进步的进程。判断个人的社会价值的标准就在于其对社会发展创新进步的作用, 就在于对继承历史传统、把握时代脉搏的大前提下有多大程度的突破与创新。

(三) 历史课创新教育是人的现代性的教育。

现代性是当代社会发展与创新的现实主题, 它以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科学理性和以现代进步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的目的论及文化价值观为内容, 突出表现为以法和法治为主体的个体独立性, 其实质是一种意识形态, 一种注重现在的精神气质和时代精神。这种现代性在历史教育中的反映就是着眼于那些有用于个人的社会自觉、有助于价值判断、能够激发人文情怀涵养人性的知识, 帮助受教育者学会质疑、尝试、实证、反思、判断和创造, 实现人的人性化发展道路和开发人的创造性潜能, 培养人的独立意识、责任感和自我选择的能力。我国目前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 因而历史教育担当着培养现代人的重任。历史虽是已经消逝的过去, 但学习历史却是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 即叙述的对象是历史的, 读史的感悟却是现代的。从这个意义上说, 历史课则以展现人类历史现代化的进程, 揭示人在现代化中的作用而为人提供走向现代化的现实可能及路径的选择。

二、历史课创新教育的实施

既然历史课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促进个性和社会性的和谐发展、提升人格健康发展方面有举足轻重的积极作用, 那么历史课的创新教育就更应该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一) 围绕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组织教学, 深化教材内容。

有创造的人具有人文精神, 表现为对人终极生命及价值的关怀。历史上人类文明的每一个脚步都是人文价值的体现, 那么在选取并组织这些材料时, 就应该以极大的责任感去认知、挖掘和充分地阐释, 从中汲取富有时代意义的历史智慧。

如对待世界史则应充分体现:在世界历史进程中, 人类改造世界的工具、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和批判中发展的科学体系, 是人类创新和文明的标志, 它推动了人类社会由原始状态向现代工业和信息时代的进军, 形成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与科学技术相适应, 对人的价值、尊严的思考, 对生命的关爱, 日益朝着自由、平等、民主的理性化、人性化方向发展, 并由此产生法的规则及相呼应的制度及文化。

对待中国历史则应体现:中华民族创造的中华文明是以仁爱、和平、自强、进取为核心的, 它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向善, 在这种文化核心中既创造了古老的中华文明, 又孕育了独特的与现世寻求天人合一的世界文化共同趋向的东方文化, 而这一文化是人类文化日益走向独特融合的今天, 共同追求人的平等、自由、公正的结果, 也是人类社会共同创造、追求、奋斗的结果。这是人类创新、人文精神的关键。

(二) 创设适宜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学环境。

创新是一种意识、一种素质, 甚至是一种文化, 因而需要一种环境来促成它的生成与发展。就历史课来讲, 创设适宜于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学环境。

1. 课堂教学中学生心理的解放。

首先要创设民主的、宽松的教学氛围, 让学生乐于、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并充分分享历史带给我们的思考与启示, 以批判的态度继承与发展人类的历史经验。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下, 学生形成创新潜质及自主学习、自主交流的能力;在阅读史料和对各种历史信息做出甄别的基础上, 参与调查、讨论, 提出和解决历史问题;与他人合作, 促进共同发展。

创新, 以继承为基础, 发展为目的。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和品质并不是教师直接培养或给予的, 而是在适宜的教学环境下自主发展的结果。为此, 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 树立民主的、科学的教育思想, 给学生营造一种个性化的、民主化的学习氛围是创新教育的保障。

(1) 开拓个性化发展的空间。历史学习个性化主要是指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创新的精神。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历史独创性。即在思维中有不同寻常的独特见解。在思考或解决问题时不因循守旧, 能敏感地发现事物之间可能存在的新关系, 提出非凡的、新颖的观点, 具有超常、超群、超前等特点, 是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征; (2) 历史变通性。即思维发散的范围大、维度多、思路灵活, 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 历史流畅性。即表现为思维敏捷、思路开阔、连贯性强, 在单位时间里能表达出较多的思想。

从教学过程的特点来看, 历史学科存在着“主体介入”的空间, 这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从历史认知的角度看, 史书上记载的历史并不是历史本身, 而是人们对历史存在进行观察、筛选、整理后的产物, 其中包含记录史实的史家的历史观点。因此, 在历史教学中应提倡主体介入, 让学生在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参与对历史的评论, 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思维。这样不仅仅能强化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还有利于形成他们对历史的独立见解, 养成他们批判思维的习惯, 而批判思维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因素。历史教学界有学者提出以“谈古论今”的方式进行历史教学, 即通过师生交流,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对历史的感受和见解。这种主张很适合我校综合高中学生创新教育的需要, 只要教师引导得法, 点拨有方, 历史教学就能在创新教育中发挥其特有的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学科优势。卢梭有句名言:“大自然塑造了我之后, 就把模型打碎了, 所以我正是这世界上第一个我, 也是最后一个我。”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发展个性的良好空间, 使学生在标准中有变化, 在规范中有自由, 一致中有特色, 统一中含个性。值得注意的是, 学生的个性不是静止不变的, 而是具有不断进步的动力性特质。也就是说, 个性是发展的, 作为教师, 应该以动态的观点来看待学生的个性特长, 鼓励学生发现自我、表现自我、推销自我、敢想敢说。只有这样, 才能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2)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传统的师生关系强调“师道尊严”, 这种定位确立了老师的正确性和支配性, 强化了学生的接受性与服从性, 这是一种不平等的人格关系。教师成了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确立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判者。师生之间不能在民主、平等的水平上交流意见, 甚至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探讨科学知识。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 不要说学生的创新思维难以得到良好的发展, 甚至连健康的人格也难以得到正常发展。学生心灵受到压抑, 难以迸发出思维火花。

心理学研究认为, 害怕 (怕犯错误) 的压力会禁锢儿童的智力活动, 阻碍儿童通向新思想的道路;不安全感 (担心受到批评指责) 会导致儿童产生模糊的主张和阻碍选择答案的途径。要实施创新教育, 首先必须极大地改善师生关系, 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 (意见) 、情感 (体验) 、意志 (欲望) 和行为方式。其次, 构建一个民主、宽松、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最后,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直言, 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 精心保护学生的奇异思想。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 萌发创新动机;有利于活跃学生的创新思维, 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有利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不同观点相互碰撞与交流。在历史教学中, 我经常鼓励我校学生对我的教学进行大胆评价, 哪些讲得精彩?哪些尚有欠缺?哪些该发扬?哪些该摈弃?让学生充分讨论, 师生民主、平等地对话, 形成共识, 对言之有理、独到创新的建议或意见给予充分肯定, 甚至大加赞赏, 使得历史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焕发出活力。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 教师会发现, 学生发表自己见解时常闪烁出不同凡响的智慧火花, 学生会在这样的学习中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 对面对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 学生在学习中会意识到和感到自己智慧和意志的伟大, 从而产生骄傲。”这种自信心和成就感是推动学生创新学习的良好动力。

总之, 民主、平等、和谐、宽松和个性化的教学环境, 是创新思维品质成长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养料与气候, 绝对不可轻忽。

2. 思维的解放———敢于挑战权威。

历史是验证思想推论的“实验室”。它既向学生展示人类的伟大经历, 又向学生揭示个人和社会为了适应所面临问题而进行的各种调查并揭示历史上各种选择的后果。因而对历史结果的思考应是多方位的、发展变化的, 而不是惟一的。与欧美国家的学校相比, 我国传统教学风格是程式化、刻板化的。强调教师教学要“以本为本”、“忠于教材”, 学生要“亲其师, 信其道”。久之, 学生养成一种唯书唯师的心态, 不敢怀疑传统, 不敢质疑书本, 不敢挑战权威, 总是习惯于按照既定的思维去想问题, 按照通常的方式去办事情。对于称作科学的定理、公理、定义、规则、结论等, 更是奉若神明, 不敢越雷池一步。教材几乎成了“圣旨”, 教师成了宣读圣旨的“钦差”, 学生甘为俯首听命的“臣民”。结果造成, 人们相信任何问题都有唯一的答案,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最好的处理方法, 教育的功能就在于使人们习得和模仿被经验证明为唯一正确的答案和最好的处理方式。

但是, 任何科学都是人类认识的结果, 都要随着人类认识的深入而发展;任何规则都是人们根据认识的结果指定出来的, 因而也都要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而改变。“日心说”代替“地心说”, “进化论”代替“物种不变论”, 都是如此。牛顿的力学定律曾经是物理学的绝对真理, 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却告诉人们, 离开了地球的特定引力条件, 牛顿力学定律就不再是真理了,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向牛顿经典物理学挑战的产物。1+1=2似乎是人类最基本的常识了, 可是它只适用于十进制, 而0, 1, 0, 1的二进制却更有力地改变着世界, 引领人们走进“数学地球”。从这样的观点看问题, 掌握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更新知识, 掌握规则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突破规则。向规则挑战, 向权威挑战, 批判地对待人类的认识成果, 形成面向未来的态度, 这正是创新思维的特质, 也是创新思维的最集中的表现。

鼓励学生突破教师和教材的束缚, 敢于和能够独立思考, 运用历史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从而使学生的创新心理和思维品质在一种创新教学的环境下得到熏陶、培养;同时在历史丰富的形象、情感体验中孕育创新的意识。在历史教学中, 除了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是客观唯一的外, 其余的分析与评价应该说不是唯一答案。教师要诱导学生敢于挑战教材, “尽信书等于无书”;敢于突发奇想, 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分析、评价每一历史事件, 这在教育心理学上通常被称作发散思维。例如, 在教学中, 我向学生提出设问“假如没有袁世凯, 辛亥革命的进程会怎样?”“资本主义入侵中国一定就是只有破坏性吗?”“圈地运动除了血腥味还有什么?”等等。学生多一些这样的思考、质疑, 少一些惟书、惟师, 历史教学就能更加客观地反映人类社会的演进进程。

现代化的发展, 现代信息革命的发生, 从根本上动摇了人们以往对世界特征和世界变化的看法, 单一性结论、规则被多元化取代, 缓慢的变化被急剧的浪潮取代。经典与权威, 教师与学生, 长者和年轻人, 通常面对着同样的新问题, 同样是没有“最好的方法”和“唯一的答案”的情境。着力培养学生挑战权威的精神, 敢于创新的品质, 是时代教育的方向, 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三、历史课创新教育的核心

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创新思维的培养, 而发散性思维是构成创新性思维的主导成分。其特点是以问题为中心, 充分发挥人的联想力和想象力, 突破原有的知识结构, 从一点向四面八方、从一个角度向不同侧面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 进而寻求获得问题解决的全部可能。历史教育传授给学生的是人类不同历史时期所面临的不同问题和问题解决的方案及结果。换句话说, 历史课给学生提供了最好的人类所面临的问题产生的可能性, 问题解决的条件、途径和可能导致的新问题。提出了新的问题, 因而去分析问题, 创设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方案, 引导学生将现有的知识、经验、思考方案与人类历史问题解决方案相比较并进行新的选择。这种新的选择就是促使学生批判性意识的苏醒, 培养学生创新的训练和实践。通过这种训练和实践, 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长足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 这也是我们历史课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历史教学中, 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品质就是要激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教师应把质疑的权利还给学生, “要相信孩子”, 学生是聪明的, 质疑的氛围一旦形成, 思路一旦打开, 他们就会像鱼儿在寻找食物一样去追求知识, 他们不只是满足于课堂上去质疑、解疑, 还会根据自己的疑问, 把问题带到课外去解决。美国亚历桑那大学琼·梅克教授以这一理论为指导, 经过15年的实验, 创立了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的“问题体系”。这个体系以“问题”为中心, 以“答案”为结果, 称为“问题体系”。梅克教授创立的问题体系, 突出了“问题解决”对开发学生潜能、形成问题的作用。许多科学大师对此有深刻的论述。爱因斯坦曾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中国历代教育家也曾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4]。“问之不切, 则听之不专”[5]。肯尼思·H·胡佛说:“整个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只有当学生对所学问题产生疑问时, 才能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点燃他们创新思维的火花。

历史教学中, 激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提问, 二是学生的发问。

(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提问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使你的学生看出和感到有不理解的东西, 使他们面临着问题, 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 就是成功了一半。”朱熹说:“读书无疑者, 须教有疑。”历史教师的提问, 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 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 同时理清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 精心设计, 环环相扣, 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联想、探究, 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 发现历史的本质, 进而明白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例如:在讲“美国霸权政策”一节内容时, 针对我校学生的特点, 将其设计成以下几个问题: (1) 什么是美国的“冷战”政策? (2) 美国为什么要实行“冷战”政策? (3) “冷战”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哪些影响?带着这些问题, 师生在课堂上共同探讨, 不断深化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本质的认识, 通过环环相扣的设问、层层深入的剖析, 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看法, 甚至得出不同结论。这样, 学生从中得到的是思维的启迪, 视野的开阔, 从而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 鼓励、诱导、启发学生发问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手段。

回答问题固然是一种能力, 善于提出问题更是一种能力。美国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 遵循的教学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因为发问是一个人从已知声向未知的心理触角, 是创新意识的体现。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6) 孔子云:“学贵知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教学中, 教师应非常注重激励学生标新立异, 打破沙锅问到底, 突破传统思维定势, 进行求异思维, 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比如:在讲“三顾茅庐”这一历史事件时, 启迪学生从不同角度质疑发问, 谈自己的看法, 大部分学生都能从刘备求贤爱才的角度去认识思考, 这属于一般的常规思维, 但有同学提出了疑问:“诸葛亮是不是太清高了?”老师及时鼓励这种大胆、独特的想法, 并诱导说:“这种看法有道理。假如没有徐庶回马荐诸葛, 没有刘备三顾茅庐, 诸葛孔明岂不要高卧隆中一辈子吗?同学们切莫一味效法古人, 因为时代不同了, 当今社会我们面临许多成才和发展的机遇, 理应抓住机遇, 推销自己, 施展才能, 千万不能坐失良机, 误了前程!”这样一段发问与对话, 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与创新的兴趣。无怪依·尼查叶夫说:“世界上最大的快乐, 莫过于发现了世人没见过的新物质和已知的新物质。”

总之, 历史课创新教育能够促使学生在现代生活中做出见多识广的决策。在聆听历史智慧、汲取历史教训的同时, 作出对当今现代人所面临的社会领域、政治领域、科学技术领域、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问题的理解和抉择, 从而促使他们在问题的理解中创新和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2]孟繁祥, 周笑梅.思考者论坛.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7, 第一版:13.

[3]北京教育, 1999, (2) :3.

[4]孔子.论语.述而.

[5]王安石.临川文集.

关注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篇9

网络作为现代多元文化社会必不可少的信息工具, 极大地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 网络的包罗万象、迅捷与便利, 拓宽了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领域, 为他们的发展创造了契机, 但是网络在给大学生提供广阔发展前景的同时, 也导致了部分大学生道德的缺失, 网上的恣意乱语, 侵犯他人隐私, 甚至利用网络进行犯罪,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们健康成长, 因此研究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多元文化对大学生道德观的影响

多元文化时代背景下, 人们的价值观念也是多元的。随着价值观念的多元化, 在校大学生们的价值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碰撞, 他们常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 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 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之间徘徊, 加之特定的年龄段的身心特点以及认知能力的差异, 部分大学生在认识上存在着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倾向, 他们道德追求缺乏目标, 国家观念淡漠了, 集体意识模糊了, 责任感弱化了, 随之行为方式也出现混乱。比如有的大学生很注重个人发展, 但缺乏奉献精神和大局意识, 他们不愿意积极主动地参加学校、系部组织的集体活动。有的大学生遇到问题时只会从别人的身上找毛病, 很少反思自己;部分大学生用金钱衡量一切, 认为市场经济就是金钱经济, 道德是不值钱的, 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可以损害他人利益, 许多依靠助学贷款完成学业的同学在毕业后没有及时还款, 即使他们工作后有能力支付贷款也故意不还;部分家庭并不困难的学生, 甚至伪造困难证明, 办理助学贷款手续;一些大学生诚信缺失, 在鄙视社会上种种不诚信的现象的同时, 自己考试作弊, 甚至有的学生为了过关取证找人替考, 或者利用手机、无线耳机等高科技手段作弊;部分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为了使自己能够找到工作, 在简历、自荐书中虚报自己的经历、特长, 常常把别人的奖项安在自己的头上, 也有部分同学随意单方面取消与用人单位的合约, 失信于用人单位, 无视就业协议书的法律效力。大学生的道德观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为人处事态度和方法, 在互联网的虚拟空间里, 大学生的道德观更要接受挑战与考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不得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缺失

网络是在校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利用网络查阅资料学习, 同时也利用网络匿名的交互方式与虚拟空间, 伴着“没有人知道我是谁, 我想怎样就能怎样, 只要我高兴”的感觉, 在隐蔽的环境下交友、聊天、打游戏娱乐。随着与网络的联系日益紧密, 加上对网络信息缺乏理性分析和思考, 部分大学生的道德自律和道德自控水平明显下降。有的大学生放纵自己的行为, 在聊天室里恣意谩骂, 在论坛上发帖散布消极信息、随意冒充他人, 随意公布他人隐私、剽窃他人成果, 恶意盗号等;更有甚者利用自己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充当黑客, 恶意制造计算机病毒, 利用网络进行诈骗、网络赌博、传播淫秽物品的犯罪活动。大学生过度依赖网络不仅仅荒废了学业, 还使他们在情感、意志、个性等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摧残, 沉溺于网上交际的大学生们在现实生活中交往的机会大大减少, 久而久之导致他们对现实社会中的人与事漠不关心, 造成道德人格的扭曲, 更有大学生缺乏现实与虚拟转换的调节能力, 网上激情勃发、任意妄为, 网下沉默不语, 精神萎靡, 网上网下判若两人, 结果使自己常常陷入“两个我”的矛盾之中, 连他们自己也搞不清哪一个是真正的自己, 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同时也使得自己与他人, 与社会沟通交往能力变弱, 导致在现实交往中经常失败, 于是愈发依赖网络虚拟世界, 形成恶性循环。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路径

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应从大学生的自律教育上下功夫, 使他们能够理性利用网络的便捷, 自主学习, 合理娱乐, 善意交友, 言论诚信, 远离色情与暴力, 预防犯罪.

1. 加强大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

如上述案例, 叶倩彤开始时, 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 但看到每小时有40元报酬, 还是接受了这份兼职工作。她的代理律师徐一帆说:“她很意外地发现自己在网络上很走红, 因为她经常能看到网友评论她的音频文件, 好评如潮。她觉得很开心, 她突然成名了。我当时问她, 你有没有意识到, 你已经触犯法律了?她说她有点意识到了不太好, 但是她被这种巨大的成就感所笼罩。”由此可见叶倩彤的道德认知能力出现了问题, 进而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与行为选择。

当代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念正在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社会道德观念呈现多重并存、冲突的格局, 在这种多元文化的背景下, 我们需要培养学生道德认知能力, 使其掌握价值选择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不至于在复杂环境中迷失自我。道德认知能力是个体形成道德观念并应用已有的道德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在个体品德结构的知、情、意、行四要素中具有基础性地位, 是个体品德真正形成和发展的核心。大学生“知”的能力和水平如何, 与其所身处的环境是息息相关的。个人的成长受其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以及其所接触的社会环境的影响, 当大学生们走进大学校园的时候, 他们的身上已经有了很深的家庭烙印, 有的学生宽容, 有的学生狭隘, 有的学生助人为乐, 有的学生自私自利, 有的学生默默奉献, 有的学生争名夺利。所以我们认为在大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上, “因材施教”更显得重要, 我们需要研究不同学生的特点, 研究学生对道德的需要。当我们了解了大学生的道德需求, 根据大学生的道德需求遴选教学内容, 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构建道德价值体系。

2. 加强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

一个社会安定有序的发展, 单依靠社会道德规范的调整是不够的, 法律规范是伦理的底线, 法律不会因犯罪人的不知法而免除对其的处罚。目前, 在校大学生中不知法、不懂法、不用法的不在少数。高校中除了法律专业的学生, 其他专业的学生学习法律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 然而这门课程法律部分的内容很少, 内容只是笼统概述原则性的规定, 所以应通过以下渠道拓宽学生提升法律素养。其一, 开设法律选修课程, 根据学生所在的学校类别、所学的专业需要, 除进行宪法、刑法、民法等大法的一般性普及外, 还开设一些贴近大学生生活, 满足大学生内在需要的法律选修课程。需要强调的是在法律课程的教学中, 教师绝对不可以只是让学生知道法律规定是什么, 更需要让学生知道法律为什么会这样规定, 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发现有关的法律规范、事实案例之间的关系, 鼓励学生自己通过对案件的思考和分析得出结论, 这样学生就不会认为法律只是枯燥的法条, 掌握的知识也会更加牢靠和深入。其二, 开辟法律课外活动, 因为法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法庭, 法律辩论赛, 法律宣传周等活动, 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其三, 加强法制实践基地的建设, 学校可以与当地的法院、检察院、监狱建立实践基地, 通过法庭的庭审, 参观监狱等活动, 使学生更切实地感受到法律的公平与正义, 从而使他们信仰法律, 维护法律, 遵守法律。

3. 重视家长和大学生的沟通与交流

叶倩彤父母都是钻井工人, 原籍天津, 为支援油田建设来到山东。家境极其一般的父母, 为了让女儿能上每年学费高达1.7万元的播音专业, 竭尽所能, 直到女儿被捕, 父母才知道真相。

像叶倩彤的父母一样, 许多家长往往重视孩子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教育, 而常常忽视对已经是大学生的孩子的教育。他们认为自己和孩子经历了高中的苦熬, 终于成为大学生了, 自己和孩子都可以尽情地放松下来, 问的大多是关于吃喝睡一些生活方面的话题, 而很少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思想上的交流和有效的心理沟通。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 有的大学生因为沉溺于网络, 逃课、夜不归宿, 违反学校纪律而被校方开除, 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他们在家乡的父母直到孩子退学或者是被捕时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大学里做了什么。笔者认为, 家长要重视与大学生的沟通与交流, 特别是在大学生就业难, 社会竞争压力大的现在, 家长更应该主动地去了解他们, 关爱他们。虽然孩子已经步入大学, 已经开始准独立的生活, 但家长要清楚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系统形成的阶段, 家长要感受和理解当代的大学生, 要知道他们想些什么, 需要什么, 奋斗目标是什么, 如果不了解这些, 就无法进行有效沟通。当和子女沟通发生障碍或冲突时, 家长要让自己处于冷静、理智、客观的状态, 做到尊重自己的孩子, 而不是摆出家长式的作风, 这样大学生与自己的父母沟通与交流有效性会大大提高, 对于大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身心健康是非常有益的。

参考文献

[1]陶金铭.大学生网络道德培养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务全书[M].中国教育出版, 2005.

[2]张海, 胡银华.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取向与教育对策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2) .

关注学生生命,提高生命教育实效 篇10

报载,某校初二学生,因打赌“看谁的胆子大”,数人集体服安眠药,所幸剂量不大,经抢救脱离危险,才没有酿成悲剧。

报载,某重点高中一年级数名女生,刚入学因不服从学校不准留长发的规定,而集体服毒,幸亏发现较早、抢救及时,才把这些花季少女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

每每看到这一则则触目惊心的消息,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都心如刀绞。据有关部门统计:世界上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青少年因自杀而失去生命,自杀已成为当代青少年非正常死亡的首因。看来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必须提到学校教育工作的议程,且已是刻不容缓。

杜威曾说:“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成长。”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教育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是为人的生命(尤其是精神生命)的发展服务的,这就要求我们尊重生命主体,将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每一位学生,让学校成为生命教育的主阵地,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充实丰富的环境和条件,以促进生命主体全面、和谐、主动、健康地发展。

一、关注学生生命的需求

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有这样的几种需求:探究的需求、获得新体验的需求、获得认可与被欣赏的需求、责任承担的需求。一旦触及学生的生命需求,必将创造出瞩目的奇迹!离开了需求谈教育,无异于舍本逐末,又如何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关注生命的需要,是教育走向智慧、走向成功的首要条件。所以,我们在校内开设了“心语吧”,并使之成为教师和学生心灵对话的平台,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所表现出的心理需求、心理问题,教师会经常以谈心、故事暗示、书信、主题班会等形式及时做好个别学生的疏导工作。以“心语吧”为平台,进行有关心理问题的诊治与疏导,以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帮助解决心中烦恼。还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使其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工作,减少“问题孩子”产生的机率,促使他们健康地成长。

二、关注学生生命的特点

1.创设舒适的环境。舒适的环境,是个性自由流淌的小溪,是个性自由穿透的阳光,是个性自由翱翔的天空。教师任何时候的严厉训斥、冷嘲热讽,都只会扼杀一个个创造的萌芽,使学生丧失表现的信心和勇气,无故地产生自责和恐惧心理,使个性发展陷入依赖、封锁、禁闭的尴尬境地。相反,教师对学生亲切的交谈、信任的注视、宽容的微笑,以及融入尊重、关爱的举手投足,都可以构成一种宽松的教育氛围。置身于这种氛围,学生才能产生“如沐春风”的愉悦享受,使自己的个性彰显光彩。

2.建造沟通的桥梁。个性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沟通,学生的个性必须在沟通中得以发展。教育应走出“自我封闭”,拓展沟通交流的时空,协调和整合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努力与家庭、社区建立多渠道沟通的机制。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父母的直接影响,身为家长应树立正确的家教观,有义务、有责任担起家庭教育的重任,了解孩子的思想道德状况,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学习氛围,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校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举办新父母学校等,向家长宣传家教的经验,介绍家长的家教体会,使家长相互学习,改变教育观念,沟通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形成学校与家庭整体联动教育网络,学校要与社区联系,让学生多参与一些公益性的服务,营造更为广阔的教育空间,引领学生在合作中发展个性,在为社区服务的体验中健全个性、完善个性。

3.充实活动的载体。学生个性的发展,离不开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成功。我们努力创设积极进取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在思想品德、知识水平、日常生活、人际交往、特长培养等方面都满怀信心地去进取,让学生有发展个性的机遇,有成功的体验。我们通过举办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等主题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以达到弘扬个性、实现自我的目的。

三、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

1.实施挫折教育。个体身心健康的成长离不开挫折,在一定条件下适度的紧张和必要的压力对提高机体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是有益的,挫折能促使个体分析挫折情境及造成挫折的内外因,正確认识、评价自己,在挫折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发展自己。现在的学生养成了依赖心理和养尊处优的坏习惯,遇到挫折便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痛不欲生。为此,我们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挫折教育来磨炼学生的意志。适度和适量的挫折教育能使学生调节心态,正确地选择外部行为,克服困难,追求下一个目标。在学生遇到困难而退缩时,我们要给予鼓励,在学生陷入挫折情境而不能自拔时,我们要给予信心和帮助。受挫的经历会让学生更加成熟,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会走得更自信、更稳健、更长远。

2.讲述生命故事。“生活即教育”,德育课堂应是一个开放的、没有时空界限的生活课堂。新课标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课程要求及本地、本校、本班的具体情况自编教材,提炼学生生活中一些典型的、反映学生思想面貌的小故事,将是很好的教材。我们教师要用一双慧眼,去捕捉学生生命中细小的浪花,不断地满足学生生命发展的需要。

关注每一个学生是教育公平的需要 篇11

从道理上说,作为教师要注重公平,面向班集体中的每一个学生,这似乎天经地义,不容置疑,但实际操作起来却遇到了不少困难。教师们往往强调的是知识点、教材、考纲,而忽略的恰恰是我们的教授对象。要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教育工作者应当沉下心来,对所教授的知识深浅及难易程度是否适合学生,教授的方式方法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这些关键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把它作为教学的重点。

上海二期课改进行了很多年,其核心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这项工作至今仍存在不少问题。为何不能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到实处,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从而更好地体现教育公平呢?

客观地讲,在班级集体授课制的学习条件下,要教师们时时刻刻关注每一个学生是十分困难的,因为学生智力的发展差异很大。教师们在每堂课上能针对中等智力水平的学生授课并且让他们理解掌握,这已算是基本达到预期的目的了。如果要求对于学习有余力以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时时照顾到确实有困难。然而不去关心他们,情理难容;较少关注他们,又有失公平。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我想主要是要提高教师们的思想认识,即真正以学生为本,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体现教育公平,这是每一个教师应尽的职责。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的那样:“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思想问题解决了,方法还是有的。例如,为了符合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同时为了引发每一个学生对金融基础知识的兴趣与爱好,我校面向高一、高二学生开设了“金融实验课”等拓展型课程和学生社团。又如,为了帮助学习困难学生,学校开展党员帮困结对活动并制作了《学习困难学生成长手册》,及时记录他们的点滴进步并予以鼓励。再如,我校团委与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的学生共同开展“用心经营每一天”的团日活动,通过演讲、游戏、问答等诸多方式,让高一新生对高中及大学生活有进一步的了解,引导他们重视自己步入高中后的每一天,制订好学习规划,培养他们为理想而拼搏的精神等。

课堂上,教师们运用引导、点拨、鼓励、激励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下课后,个别辅导、分层作业等针对性措施尽可能弥补学生智力发展的差异。当然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教师就必须对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智力状况和他们内心世界的变化都十分了解,从而设计相应的教育教学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和引导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健康成长。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多元的思想、文化对学生的思想、心理发展影响很大,从学生的心理发展上来看差异更大。有些学生学习并不是受智力因素的制约,而是受非智力因素的干扰。我们一定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做好相对应的工作。这绝对不是一把钥匙打开千把锁的问题,而一定是一把钥匙才能打开一把锁的工作。所以,我校除了两位专职心理教师每周一至周四中午对全体学生开放心理咨询外,还充分利用“此间少年”的心理社团活动进行同伴互助式教育。教育的公平性原则要求我们必须在学校各项活动中、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关注好每一个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大部分学生,应该是关注好全体学生,制订好多种方案,因人而异地培养和引导。

上一篇:博物馆教育论文下一篇:分析会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