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社会作文

2024-05-19

关注社会作文(共8篇)

关注社会作文 篇1

中考作文要关注人生,关注社会

初三作文的具体要求是:能根据作文题目确定写作中心;能调动已有的生活、知识积累,选择符合题意的材料;能记叙自己熟悉的人、事、物,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能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说明等方式,写出感情真挚、内容充实的文章。仔细想想,这样的要求,其实也是我们生活中必须掌握的能力。因此,“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就是提高考试和实际能力“一举两得”的好方法。

中学生作文内容的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表现青少年的精神成长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自我意识已经觉醒,已能细心地观察自我,关注自己的成长,努力向理想的自己靠近,对自己总是不满意,有多种多样的烦恼,心理敏感,体验丰富。中考作文依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把反映青少年特别是表现“我”在学习、思想认识、人际交往以及各类活动中的生活和身心发展作为选材的重点范围。例如绍兴卷《十六岁的天空》(2006年)、《给父母写一封信》(2008年),宁波卷“请你追溯自己的生活历程,截取一个或几个感受较为深切的片断写一篇文章”(2007年)“留在我心底的风景”(2008年),金华卷《这就是幸福》(2007年)、《心》(2008年),湖州卷《生活因精彩而变化》(2007年),丽水卷《想飞就能飞起来》(2008年),台州卷《相处》(2008年),温州卷《把心儿打开》(2006年)这些题目都要求反映青少年的特别是“我”的生活,展示“我”的精神成长。

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

1.思想上的磨练和成熟

青少年的精神成长首先反映在对世界、对人生的认识上。思想、认识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和成熟是青少年成长的主旋律,也是最为重要的标志。应当把反映这一内容作为作文的主要方向。教材中《我的信念》可以作为一篇很好的范文。

2.学习中的挫折和成功

学文化、学知识是学生的主要任务,自然也成了学生写作的重要内容。许多作文题,就是要求考生反映学习中的挫折、困难、成功、喜悦。著名作家冰心的《忆读书》、林海音的《窃读记》都是很好的范文。

3.业余生活中的活动、爱好

业余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兴趣爱好是在业余生活中形成的,绘画、书法、养花、集邮、唱歌、跳舞等,都是青少年所特别钟爱的。在表现这类生活时,不能忘记写出自己的真切体验和心灵感受。这也许是更为重要的令人回味的文字。《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4.亲近自然中的经历和感悟

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们在大自然中怡情悦性,并获得感悟与启示。“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诗人朱熹从清水中获得的启迪;“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诗人苏轼从山中悟到的哲理。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我们要注重感悟,学会思考,从中领悟做人的道理、生活的真谛,这样,我们的思想就会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冯骥才的《珍珠鸟》、李汉荣的《山中访友》可以细细地学习体悟。

二、反映身边的人和事

有人说:中小学生的生活是“两点一线”,道出了我们中小学生的生活重点:学校和家庭是两个主要的活动场所。在中考作文中,以反映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的生活内容的命题很不少。如上海市2002年的中考作文题为《有家真好》,就是要反映在家里或者在像家一样温暖的集体(学校、班级等集体)里的融洽的深情,反映在“家”里得到的关爱和体贴,促进着我们健康的发展。

1.家庭中的故事和教益

在家庭中,我们享受著父母的呵护和照顾,承受著父母的鞭策和希冀,这些天天发生的事情,正是演绎亲情的最动人的乐章。教材中朱自清的《背影》、胡适的《我的母亲》、莫怀戚的《散步》可以给你许多启发。

2.同学间的友谊和真情

友情,是生活中的一盏明灯。同窗之间的情谊往往是人生最持久最珍贵最纯洁的情感。

记叙同学间的交往、友谊,抒写同学间的真挚情感,是作文中的一大内容。在中考试题中许多题目就是要求写这类内容的。教材中张之路的《羚羊木雕》、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都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

3.师生间的交往和深情

在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愚昧走向文明的路上,老师用生命的火炬,为我们开道。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无疑是一曲爱的颂歌,洋溢著浓浓的慈爱深情。赞美师生情、叙写师生情,是学生作文中的永恒的主题。鲁迅的《藤野先生》值得我们反复玩味揣摩。

4.社会交往中的经历和感触

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从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与社会交往,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熟悉社会,了解社会,并不断地学习优秀的思想文化,逐步成为一个融入社会的成熟的人。在中考作文中,反映社会交往中的经历和感触的内容在中考作文中占有颇为重要的地位。有许多题目,似乎没有硬性规定写社会交往中的事,但如果能拓宽视野,把视点定格在社会这一层面上,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王蓓佳的名篇《心声》是这方面的典范文章,值得我们反复学习。

其实,以上两个方面是互相交融互相渗透、不能截然分开的。

三、展示丰富的文化积淀

一般而言,中考作文题目的适应范围是十分广泛的。他们往往适合展示我们丰富的文化积淀,适合开掘另一个十分重要的作文资源,即书本、传媒等可以间接获取的作文材料的重要资料,时间上可以延伸到几十年、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空间上可以拓展到我们可以未曾到达的地方,因此,这一资源的潜力是非常深广。作文时,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去构思选材:

1.让历史风云为作文壮阵

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凝注著丰富的意蕴。审视并回顾这些历史,常常可开掘出警策的震撼人心的深意来。

2.让名人轶事为文章增光

名人轶事广为传播,我们一定知晓许多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等名人的许多事例。如果选用恰当,让名人成为文章的主角,让他们的轶事成为文章的主要内容,一定会为文章增色。

3.让艺术作品中的人物走进作文

我们读过许多小说、散文、戏剧、童话、民间故事等,在语文课本中就有不少著名的篇章。如果恰当地运用这些艺术作品中的素材,让艺术作品中的人物走进我们的作文,那一定是一种令人迷醉的景象。

4.让传媒信息为作文添彩

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现代传媒功能十分发达健全,除报刊、书籍之外,电脑、网络、电视、无线电通讯等技术通行全球,传媒信息无疑成了十分重要的资源库,我们可以从电视、书报等方面获取重要的珍贵材料,让它们为我们的文章增添光彩。

关注社会作文 篇2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高中语文课程“应增进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成长的联系,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 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利用好作文教学这个平台, 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观察社会、深入社会、理解社会, 不断提高对社会生活的认识, 从而加速自身的社会化过程, 为走向思想成熟奠定基础。

一.改变以写作技巧训练为主的倾向, 引导学生把思想的触角延伸向社会现实

文以载道, 以意为主, 是我国优秀的创作传统。我们的作文教学, 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切入社会。如果作文教学单纯地训练写作技巧, 而没有沉甸甸的内容支撑, 那么, 只能滑向“为文造情”的泥潭。事实上, 我们的中学作文教学, 还是过多地注重写作知识和写作技法的训练。尤其到了高三年级, 为了在高考中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 我们太过注重写作技巧。

因此, 我们要正确处理好技巧训练与内容训练之间的关系。实际上, 打动人的, 还是作文内容所表现出来的真的情感内容、善的价值取向、美的语言形式。因此, 无论是命题作文训练, 还是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训练, 还是其它形式的作文训练, 都需要引导学生把思维的视点和关注的触角延伸到自己的生活中, 延伸到社会现实中, 摄取动人的生活故事, 避免生搬硬套和胡编乱造。把写作技巧的训练, 融入到对素材的选择、立意的提炼、主题的升华中去, 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事实上, 在每年的高考高分作文中, 这样的文章占了绝大多数。

二.与农村和社区广泛联系, 布置“长”作文, 促使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层面

写作, 是情感的表达, 是思想的凝炼与升华。风花雪月、浅酌低唱抑或是校园爱情、爱恨情仇都是写作园中的一道风景, 本来无可厚非。但是, 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够以天下苍生为念, 把个人命运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 那是怎样的一种大气。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语文教师要成为学生深层融入社会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国际教育大会第35次会议给各国教育部的建议书》指出, “因为学校的作用不再局限于教学, 教师除了教学职责之外, 现在还必须与社区的其他教育力量合作, 在为年轻人作好进入社区生活、家庭生活、生活活动等方面的准备, 承担更多的责任。”语文教师可以借鉴研究型学习课程和活动课程的一些做法, 以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社会意识为目标, 以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为出发点和归宿, 以写作调研报告、人物访谈、当地热点问题追踪等文章为载体, 帮助学生组成具有凝聚力的调研团队和实践团队, 及时指导学生接触社会脉搏, 贴近社会现实, 获得对社会生活的深切感受。语文教师要主动出击, 为学生广泛联系工矿企事业单位, 利用双休天、暑期等节假日, 布置学生进行适度的社会调研, 促使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各层面。当然, 这样的作文, 不是课堂上两节课内完成的作文, 而应该是有一定时间程度的“长”作文。

例如, 我们可以利用寒暑假, 组织学生对新时期农村水利建设、旧城改造、空巢老人生活情况、留守儿童就学管理情况、暴雨以后城市积水的形成原因、农村乡镇对上海世博的关注度研究等布置“长作业”, 在调研的基础上, 写出有一定深度的研究报告。在立足自身周围环境的前提下, 我们还引导学生把触角引向更广阔之处。如, 让学生就“绿色奥运”、“电视节目低俗化现象”、“就业难现象”等写好短评, 发表看法。只求言之成理, 不求鞭辟入里, 促使学生把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认识与现今这个万千世界紧密地联系起来, 用自己的心智感受感悟这个世界。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就曾强调过, “生活即教育”, “我们的真正指南针只是实际生活。实际生活向我们供给无穷的问题, 要求不断地解决。我们朝着实际生活走, 大致不至于迷路。” (《陶行知文集》第256页) 我们的写作教学难道不也是如此?

三.巧用批语, 引导学生从社会时代角度透视生活本质

毋庸讳言, 应试压力下学生的生活圈越来越小, 联系社会深入社会的机会越来越少, 因此, 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往往失之偏颇, 对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的事情, 也常常很少从社会层面上加以思考和理解。作文训练中, 学生的视域是狭窄的。教师运用评语, 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把个别的生活现象与火热的时代联系起来看, 与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联系起来考察, 加以正确的导向, 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生作文的深度, 还能够加深学生对时代社会的理解, 正确认识时代社会的变迁, 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例如, 我校高三学生黄汧滢写的一篇题为《桥》的作文, 文章的主旨是通过爷孙俩在桥边的几次活动, 歌颂“爷爷”对幼辈的关切, 抒发作者对“爷爷”无尽的思念。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 屋前的小河上出现了一座桥。

说它是桥, 那只能算是很简陋的桥, 粗粗的麻绳系在两岸的木桩上, 上面铺着层层的薄木板。爷爷就这样乐呵呵地扛着锄头, 从河对岸走过来, 看着我飞奔着扑进他怀里, 抱起我, 笑着说:“走!回家吃饭!”

…………

我习惯搬着一张小板凳, 坐在桥边, 撑着下巴等爷爷。爸爸妈妈不允许我走过去, 说是太危险了。来来往往的人常常对我爸妈说:“你女儿真乖。”他们不知道我是在等爷爷呢。静静地坐一个下午一点儿也不无聊, 那桥就像老朋友一样陪着我, 看看天空, 望望河面。当爷爷踏碎了满地的金黄走来时, 桥便咿咿呀呀地唱着歌, 向我告别。

有一天, 我悄悄地离开板凳, 走上了桥, 因为我想去爷爷那儿。我小心地挪动着我的双腿, 可是桥忍不住地叹息, 又像是责备。任性的我继续往前, 绳索摇摇晃晃, 我跌倒在桥面上, 死死地攥着一根绳索, 越想越害怕, 不禁号啕大哭起来。不一会儿, 桥便死命地晃动起来, 我一惊, 哭得更厉害了。“别哭了!”是爷爷的一声喝斥止住了我的哭声。我擦干眼泪, 爷爷红着脸, 喘着粗气地站在我面前, 脑门上全是汗。

后来, 听说那桥被拆了, 因为不安全。于是造了一座石板桥。

后来, 爷爷走了。

桥那边的爷爷, 你好吗?真希望你再次踏着余晖, 笑着说:“走!回家吃饭!” (有删节)

我运用评语, 一方面充分肯定作者在语言、构思、描写等方面的优点;另一方面, 我重点对此文的立意提出建议, 加以疏导提升。我在文后写道:“……两座桥, 爷孙俩, 真实的生活场景, 动人的细节描写, 使本文变得有血有肉。如果我们把立意的侧重点放到‘桥’的变迁史上, 让个人生活照进时代风云, 让读者在心灵激荡的同时, 真切感受到社会巨变, 则本文就更有了‘魂’。”

四.组织学生参与作文讲评, 相互激发, 提高社会认识

同龄人之间的生活经历大致相同, 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但是, 由于所处的区域文化背景不尽相同, 家庭环境也有相异之处, 他们的生活状况、人际交流、对社会的认识以及人生阅历是不完全相同的。这就给同伴丰富自身人生阅历、拓宽社会生活面提供了可能。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作文训练后的讲评, 让习作者现身说法, 必定让同伴受到启发, 尤其是独特的生活经历、个性化的社会阅历, 会引发同学之间的联想, 激活生活积累, 丰富人生阅历, 加深对社会的认识, 谱写美丽的生命之歌。

如:刘丽华同学的《向往绿色》一文, 叙述了自己回到家乡, 看到了乡村满眼绿色的景象, 受到亲朋邻里的热情款待的其乐融融的动人场景, 同时记述回到自己所居住的城市中隔壁邻里、对门人家对面不相识的冷漠和隔膜, 抒发了对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从而大家和谐相处的向往。讲评课时, 我们就让她到讲台前, 说说自己这篇习作的运思过程, 给农村的、城市的同学以不同的深切感悟, 从更深的层面了解了这个社会, 提高了学生把握社会的能力。

关注人·关注社会·关注环境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 素质化 观念 方式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在各个环节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理念正逐渐形成,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素质教育成为一种必然。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的语文教学已很难承担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任务。同时,高考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也从各方面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学在观念、内容、方式上的变革势在必行。

一、教学观念的变革:课堂教学应当社会化

传统的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为主要目标。尽管以前各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也作出了相应要求,但显而易见的是,课堂教学的程式化和应试教育的长期存在使上述要求仅仅成了语文教学的“副产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过分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而较少体现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审美功能。当然,这与传统语文教学缺乏实现这些目标的可操作性平台不无关系,但不能否认,以应试为中心,以课堂单纯传授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作为语文教学终极价值的观念在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脑中已根深蒂固。具体表现为:

(1)只看到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的特点,没有注意到它同时也是一门人文学科,因此,简单地把语文理解成一种纯知识性、技巧性的学科,相应的,在教学中把语文技艺分解成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等等,而把语文固有的文化内涵置之不理。

(2)热衷于短期效应,忽略语文对心灵启蒙和审美意识启蒙的影响力;急功近利,重视记忆性和固定格式的知识,一切为高考服务,将素质教育弃置一边。

很显然,陈旧的语文教学观念将使教者与学者的视野越来越狭窄,思维方式越来越模式化,缺少创新,缺少变革,这与现代教育是格格不入的。现代教育以面向社会为基本出发点,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个性,健全人格。它既重视智力的发展、能力的培养,也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把自我学习、关心社会、关注环境作为人的素质要求。正因为如此,构建面向社会,面向生活,面向未来的新语文教学模式成为语文教学者和语文教学研究者的共识。

二、教学内容的变革: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应当服从并服务于人文性

素质教育的提出意味着语文教学应当朝着培养健全的人格这一方向去努力,否则,整个的语文教学活动就缺乏真正有价值的终极目标,而只会在低层次的平面上运转却无法向更深层次拓展。但这并不意味着语文教学可以放弃工具性,相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征使它成为在语文教学中有效进行素质教育的手段或途径。如果我们即放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只注重人文性,最终结果可能是人文性也得不到有效体现。正确的做法是:工具性应服从并服务于人文性这一最终目标。

综合起来说,素质教育关于健全人格的目标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交际能力。在当代,交往与合作表现得比以往任何时代都重要。要有效地进行社会交往,必须以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理解为基础,建立起和谐协调、团结合作的人际关系。为此,使学生具备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知识和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语文中的语言因素恰恰在这一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里的语言包括了书面语言,但更多的应该是指实用性的交际语言。所以,语文教学的内容,应当从以往只重视对字、词、句、文进行分析研究的领域向外拓展,加强语文的实用性研究,凸现语文的交际功能。可喜的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试验修订本)·语文》在编写过程中,对这一点给予了充分重视。它明确将教学内容分为两大板块:一为阅读,一为写作、口语交际。这样,语言作为日常交际手段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就能得到充分体现。教师在教学中可教学生进行即席发言、演讲、交谈、采访、讨论、表演(对白),教学的内容拓展了,形式也不拘一格了,学生有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兴趣就能提高,语文的交际功能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2.审美能力。所谓审美能力,指欣赏、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亦即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物、现象的审美价值进行分辨、评价所需要的感受力、理解力、鉴赏力和创造力。现有的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语文的审美功能,而是将语文教学过程简单地视为对机械、枯燥的字、词、句、段进行讲解的过程。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的是语言结构、语法规律、语段整合,较少涉及到语文本身的美。事实上,语文中存在相当多的审美因素,即以上文提及的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试验修订本)·语文》为例,不同时代、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的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胡同文化》中我们可以领略文化美;在《过万重山漫想》中我们可以体味哲理美;在《世间最美的坟墓》中我们可以感受人格的美。只要教师能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充分地挖掘,美的形态是无处不在的。当然,适当的课外阅读也是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环节。语文教师应积极主动地指导学生读好课外书,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3.关注环境意识。环境问题已成为这个时代的焦点问题,作为未来社会主宰的学生应该具备关注环境的意识,而语文教学也就自然成为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环境的载体。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语文教学应当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过程,而不是象过去那样处于封闭状态。事实上,高考模式由“3+2”向“3+x”转化,多少传达出了一点这方面的信息。无论是文科综合,还是理科综合,试题中都有意无意涉及到一些诸如生态环境等一类的社会热点问题。当然,在语文试卷的阅读材料中我们也越来越多地看到与环境有关的文字。在这种情形下,由课堂走向社会的语文教学不能坐等,而应理智地、主动地参与,以实现语文在关注社会、关注环境方面的隐性功能。具体来说,语文教师可以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介绍有关环境污染、环境保护的文章,分析典型材料,强化学生的环境意识;也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通过阅读报纸、杂志了解世界和国内环境状况;也可以将语文学科与地理、自然学科相结合,组织学生对典型地区进行实地考察,撰写出有价值的小论文。这样,语文在关注生活热点方面就有了用武之地。

三、教学方式的变革:多样性代替单一性

传统的语文教学因观念陈旧,内容单一,在教学形式上也摆脱不了单调、机械的特点。素质教育在要求语文教学观念更新、内容拓展的同时,对语文教学方式也提出了要求:

(1)用新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展示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教师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信息,这就为教师对所占有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学生也能借助网络阅读更多的作品,获得更多有价值的资料,拓宽自己的视野,拓展自己的思维。总之,新的教学手段的运用将使教和学都能获得极大的发展空间。

(2)让学生更多地去接近自然,接近生活。不难看到,有些学生有较好的语言表达技巧,但写出来的文章却千篇一律,具体表现为枯燥、平淡、格式化,缺乏生活气息,缺乏时代感,缺乏灵气。这是长期以来陈旧的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因而,语文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走近自然,观察生活就显得非常必要。要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熟悉生活,领悟生活;要经常开展辩论、演讲、表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鲜活的语言去描绘生活,去感受生活,去评论生活。从近三四年的语文高考试卷中不难看出,作文的设题越来越趋向于生活化和时代化,坚韧、创新、竞争、机遇、自信等与时代节拍相吻合的语词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作文试题中。试想,如果没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和对时代的感悟能力,学生面对的无论是一篇作文,一份试卷,还是未来急遽变化的社会,都将会手足无措。

语文教学是开放性、拓展性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它所发挥的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作用将愈来愈明显。反过来说,社会的发展,时代的需要,也必将推动语文教学向着更新、更高的目标迈进!

关注社会作文 篇4

2006年05月24日13:37

语文历来是高考的首考科目,语文的重点又是作文,如何写好高考作文,打好首仗,至关重要。关于高考作文,专家们给即将应考的考生支了几招。

上考场之前:

1.平时多关注社会热点。很多考生都有看新闻的习惯。根据往年的经验,3月至5月的新闻热点应是关键。比如前年,当克隆技术炒得沸沸扬扬时,高考作文题就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但另一方面,考生应关注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热点问题。让青少年与社会脉搏同跳动,是高考作文改革的目的。

2.要注重平时积累整理现有材料。近年来的高考作文,话题作文居多。话题作文,是在紧扣话题的前提下,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厚积”,才能“薄发”。缺少丰厚积淀是无法写出文质兼美、大气磅礴的华章的。据历届考生反映,在考场上根本来不及“搜集”、拼凑材料,多数时候,是看清题目要求后,“来不及细想,拿起笔就写了”。可见,只有大脑中充满并“活跃”着写作需要的材料,才能在构思时有所仗恃,才能下笔千言不离谱。

目前离高考已经很近了,作为一种“临阵磨枪”的急救招数,阅读如下三类材料还是可以收到“补钙”之效的:第一类是手头现有的――语文课本、读本和政治课本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常识;第二类是《读者》、《青年文摘》等期刊;第三类是经过分类整合的《意林故事》、《智慧背囊》、《时文选粹》等。

考场上:

1.准确地审题。审题失误的主要原因是“粗心”。因此,在考场上,考生对作文的命题要一个词、一个词地慢读,找出关键词,并且最好用铅笔轻轻把它圈出来,以强化自己的定向注意,免得心中一慌,丢三落四。关键词抓住了,作文的立意和构思就不会滑到其他地方去了。

2.作文要有“亮眼”之处。江苏省高考语文(作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对作文“发展等级”有一段精辟的论述:“总而言之,它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总得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个„萤火虫‟吧!”也就是说,高考作文必须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以让阅卷老师在一瞬间被它吸引,被它打动。

鉴于此,考生要努力写好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精彩之笔,要尽量在文章的前头展示出来。此外,不要玩玄而又玄的“哲理”,应当旗帜鲜明,尽快释放“动情力”。最后,还要注意书写,本来,高考阅卷速度就很快,你再把字迹搞得云天雾地,其结果就相当不妙了。

3.起一个漂亮的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题好一半文”,如果时间紧张,作文已经成型,时间尚有富裕,花几分钟想一个能打动评卷人的题目,能够充分展示才情,给自己的作文加分。

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社会实践报告 篇5

——李家力

关注弱势群体——关心关爱他们

2010全国两会,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提出关注社会弱势群体。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的凸显,我国制定了大量社会政策,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全国性的法律和法规涉及到儿童、妇女、老年人等社会上公认的弱势群体。但是,总的说来,改革以来社会政策发展最快的是与市场化改革相关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保护受市场经济伤害的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成为社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特别是加快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以来,劳动就业领域的问题日益尖锐地凸显出来,城市中的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社会及政治影响成为政府和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定,对弱势群体(主要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内分离出来的弱势群体)进行保护。

弱势群体,一般集中在社会上处于底层的人,比如缺乏劳动能力的人,包括老人、孩子、残疾人;又比如没有劳动机会的人,如下岗失业人员。还有一部分比较特殊,他们虽然有劳动能力,也有劳动机会,但因为是流动人口,在城市务工却被贴上了农民的标签,这些都属于弱势群体。

在一个社会中,如果有弱势群体,那么就会有强势群体,现在,正是我国进步与发展时期,强势群体也就付出的辛苦多了些,来填补弱势群体。所以,在此期间,弱势群体也感受到了国家、社会、人民对他们的关怀。

弱势群体在社会上是否受到歧视,是一个社会文明与否的标志。历史上,中国落后的国民意识曾将残疾人歧视为“残废人”。然而,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来的公正、平等的意识使人们对弱势群体的态度大有改变。最近20年来,不少数据表明,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的成功,既带来了物质文明、社会进步的一面,同时也滋生了在市场竞争下不可避免的与社会文明相违背的意识和观念。在这一社会转型时期,弱势群体中的残疾人对现今的社会环境有所评价,他们知道,这个社会不会排斥他们,而是会和他们携手共建祖国的明天。

时至今日,我国6000万左右的残疾人中,城镇残疾人超过1500万人,占总量的25%以上。根据2003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从残疾人未被安排就业的人数来看,2000年为96.2万人,2001年为101.2万人,到2002年已达103.2万人,逐年呈上升趋势;再从被监护率的人数来看,2000年为93.0%,2001年为91.3%,2002年已下降到86.1%,这就意味着,随着残疾人失业人数的逐年增多,他们被监护照顾的比率却在逐年降低。

感谢残疾,让我拥有另一段人生——杨佳。杨佳15岁上大学,19岁留校任教,24岁成为中科院最年轻的讲师。然后命运跟她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19岁时,她双目失明了。中途失明让她失去了家庭,失去了事业,但她并没有放弃学习。2000年,杨佳考入美国哈拂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攻读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软实力》一书的作者约瑟夫·奈是她的导师。毕业典礼上,约瑟夫·奈对她说,杨佳,你就是中国的软实力!顿时,台下掌声雷动。大家真诚的为这名来自中国的,哈夫大学建校以来第一名获MBA学位的外国盲人学生喝彩。去年的两会,杨佳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带来了一份提案,她希望能够建议一个网络世界,一个关注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网络世界。

残疾人驾车:残疾人驾车在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早已获得法律认可,但在我国却一直不被法律允许。在各界人士大力呼吁下,残疾人禁止驾驶汽车的规定于2010年4月1日废止。为配合新修订的公安部《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在4月1日开始实施,3月20日,全国首家残疾人汽车驾驶技术协会——江西省残疾人汽车驾驶技术协会在南昌城里。在人民网关注网民对两会“最关心的10大热点问题”调查中,与民生有关的热点就占据七个,其中,养老保险位居第一。人命老龄化速度加快,高龄化趋势越发明显,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讲超过城镇„„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为应对“”银发浪潮,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建立看护(或养护)保险制度,完善养老保障系统,应对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发展趋势,我国政府应加大对医疗护理型养老机构支持力度。

农民工问题,是指中国大陆农民进城从事非农工作,却未改变农民身份,未被城市农民工是有农村户口,有承包土地,但离开开户籍所在地,主要从事非农产业的人认同接纳,他们处在产业的边缘,城乡的边缘,体质的边缘,由此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员(其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在异地从事农业代耕。视为代耕户。代耕城市展中被丢荒的闲置农田。)。“农民工”是一个带有歧视性的自相矛盾的称谓。但深刻反映了他们的“边缘人”状态。他们在农村有地,但离开了;他们在城市工作,但没有城市户口,不享受社会保障;他们为城市贡献巨大,向往城市,但不被城市接纳,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

我国政府对民工的管理是一个由紧到松的过程。国家对农民工的流动经过了控制流动(1961年-1983年)、允许流动(1989-1991)、控制盲目流动(1984年-1988)和规范流动(1992-2000)、公平流动(2000年至今)几个阶段。据统计,1994年中国农民工数量为6000万人,1999年达8200万人,2000年达8840万人,2002年约为9460万,到2003年已有1.14亿人。10年之间,农民工的人数翻了一番,已超过有城镇户籍的二、三产业职工。根据有关专家预测,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十五”期间我国城市化水平每年将提高近1个百分点,2005年城市化水平将达到35%左右,2010年城市化水平将达到40~42%)。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地区的发展历程可以得知,哪里的“农民工”聚集数量最多、规模最大,那里的城镇化程度就最高。因此,“农民工”出现实质上是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必然产物。

国务院指出,农民工面临的问题非常突出,主要是:工资偏低,被拖欠现象严重;劳动时间长,安全条件差;缺乏社会保障,职业病和工伤试事故多;培训就业,子女上学,生活居住等方面也存在诸多困难,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这些问题引发不少社会矛盾和纠纷。

农民工处于中国社会的底层。他们干的是城里人不愿意干的最苦最累最脏最险的工作,工作时间长,获得报酬最低。从事行业主要是:体力要求较高的放低建筑工,城市清洁和环境保护的操作工种,绿化养护的苗木工,居民家中的钟点工或保姆,厨师,服务员等工种。在城市,他们收到社会的排斥和歧视,被限制和禁止从事某些职业,根本没有享受任何基本的国民待遇和子女接收平等义务教育的权利。

农民工问题的根源,在于城市政府和市民对农民进城务工的自私荒谬认识(让农民进城为自己服务,但子女教育和伤老病死都会老家)和依靠自己的垄断权利而排斥农民,长期实行二元户籍制度和一系列愚蠢得的歧视政策。决目前“民工荒”的应对之策。解决农民工保障问题必须消除目前存在的认识上的误区,同时在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过程中也不能操之过急。

解决农民工为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普遍趋势,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众多,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富余劳动力将逐渐转移出来。下岗失业人员的经济状况极为窘迫。数据显示:1996年全国下岗职工人均领取生活 费是77.1元/月,是职工平均工资的14.9%,其中地区差异甚大,最低是黑龙江,平均28 元

/月(江苏147元,是较高的),集体经济下岗职工更少得可怜,黑龙江平均为5元/月 ,青海11元、吉林17元、河南20元、江西25元。下岗职工生活费总数是82.5亿,占全国 职工工资总额的0.9%,大大低于6.0%的下岗比例;1997年这一比例提高到1.5%,但仍大 大低于

关注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篇6

随着社会进一步地发展进步,如何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满足不同阶层群众的生活需要,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民生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问题。当前,要提高关注民生极端重要性的认识,让关注民生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念;政府应当把解决好民生问题作为自己的核心任务,重点把就业、教育、分配、社保等四大现实问题抓紧抓好;要统筹城乡发展,共建共享和谐社会。

关键词:关注民生 改善民生 社会公平社会和谐

一、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问题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充分体现了民生工作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民生工程涉及千家万户、亿万人的切身利益。方法得当与否,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威信,关系到公共财政和公共资源使用的效益,关系到人民群众能否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具体表现如下:

1.关注民生、解决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问题。“民生就是发展,民生就是政治,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历史也充分证明:只有代表民意,关注民生,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的政权,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长久。各级党委政府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时,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坚持循序渐进,一切从中国国情和实际情况出发;坚持统筹兼顾,实现群众现实利益和根本利益的有机统一。着力保障群众的基本需求,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有效调节收入分配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着力满足群众的发展需求,促进教育公平、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着力确保群众的安全需求,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管、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可以说,解决民生问题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关键问题,也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头等大事[1]。

2.关注民生、解决民生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问题,直接反映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准,是群众利益最直接的载体。它既体现着人民群众具体的、实际的、直接的利益,综合起来又关系着人民群众长远的、根本的、整体的利益。只有解决好民生问题,人民群众才能感受到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实际效果,从而认同和拥护党和政府。所以,我们党始终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

需要,作为治国理政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把关心人民群众生活,作为对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

3.关注民生、解决民生是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深化认识的必然产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思想路线,把关注民生、解决民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其实质就是把对发展的认识真正地转到解决好民生问题上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让人民生活得快乐和幸福。

4关注民生、解决民生是在新的形势下,我党以新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到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民生问题能否解决好,关系到我们能不能顺利地走出金融危机的阴霾,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更关系到国家政体的安全。为了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给我国实体经济带来的冲击,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成为必须面对的三项重大任务。自觉地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了保民生上,民生问题被放在新的战略高度予以重视,即关注民生是关键、是根本、是核心。这主要体现在:首先,关注民生是实现以人为本、体现发展目的,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关键[2]。其次,关注民生是破解发展难题,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 发展的根本所在。第三,关注民生是走出经济困境、战胜各种经济困难的力量源泉。越是经济困难时期,越要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因此,必须下大力气把事关人民群众教育、医疗、收入分配、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工作做好,给人民群众以信心和力量,共同度过经济困难的难关。

二、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层面关注民生解决民生

胡锦涛总书记在“6·25”重要讲话中创新性地提出:“全面把握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认真总结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实践经验,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带领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当前,在福建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中,要以胡锦涛总书记6月2 5日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中提出的“四个坚定不移”作为我们当前工作的指南,行动的纲领,全面落实省委提出的“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着力解决事关民生的四大根本问题,即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还有城乡差距的扩大化和地区差距的扩大化等等,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3]。

1.关注民生一直是影响中国社会和历史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懈探索和解决的重大问题。在物质生活匮乏的时代,发展经济,满足人民群众的生存需求,是当时社会发展的重点。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把经济建设作为党的工作的中心,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和2亿多人的贫困问题是当时最大的民生问题。上个世纪末,我国基本上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进入了总体小康社会,正在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新时期面临的民生问题,已经不再是衣食之忧,而是对诸如优质教育、稳定就业、公平分配、社会养老、医疗保障、住房供应、交通便利、食品安全、环境改善、社会公平等的日益迫切的需求,这表明人民的物质生活、精神追求正在快速而全面地升级。从历史的视角看待今天的民生问题,可以发现民生问题升级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从发展的视角来解决今天的民生问题,则需要采取综合而有效的一揽子措施并使之升华到制度化的层面。

2.关注民生要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念并逐步形成制度保证。从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到服务型政府的定位、政府政策着力点的转移、各项关系民生制度的落实,关注民生正在成为我们社会的共同理念。一种理念的形成是有其现实的社会基础的,关注民生这一理念是我们党和国家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实践中逐步深化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制度建设、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的认识后,在观念上的集中反映。各级党委、政府有义务、有责任把关注民生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共同理念来树立,使之成为全社会的自觉意识、主动作为。关注民生的关键是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解决民生问题,这就需要有制度上的保障。解决中国的民生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既要又好又快地实现经济发展,使解决民生问题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也要有具体的制度保障,使解决民生问题能够落到实处[3]。

关注社会作文 篇7

关键词:公意,道德,义务

最著名的书, 人们不是都最懂。《社会契约论》恰如其分地印证了这一点。它一问世便遭群起攻击, 直到法国大革命初期, 人们才开始予它热情的肯定和赞誉。不过, 正如其他同类情况的书, 《社会契约论》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 人们把它当作一件工具来阅读。为了使一个文本真的对我们说话, 需要一个条件——即我们有问题向它提出。这也许也适合于《社会契约论》的情况。卢梭在《社会契约论》里否仅限于提出问题、揭露矛盾, 并且把政治当作一个有待认识和研究的问题来思考呢?从这个角度探讨《社会契约论》, 就是要在寻找它所给出的答案之前, 认识它所提出的问题。

让我们从一个简单现象开始说起。人们往往把《社会契约论》简缩为第1卷和第2卷前六章, 仿佛卢梭的真正理论就结束在对法律的述上面, 也就是著作的前四分之一篇幅上面。而后面的部分作为周边命题的系列论述, 它涉及包括立法者、政府、议员或代表, 以及公民宗教。某些人认为, 有些篇章 (论公民宗教) 纯属于附加部分。但事实上, 假设《社会契约论》是一个整体基础, 我们的理解难道不会更加丰富吗?为了做到这一点, 我们必须把《社会契约论》的提纲当作一个思考进程, 而不是一个资料统计。那么我们就能发现, 文本所探询的恰恰就是政治的原动力问题。

卢梭在第1卷第一章提出如下问题:如何使公民状态合法化?他声称“自信能够解答这个问题”。第6章, 他用自己的语汇表达了“如何建立一个尊重自由的联合?”, 并且说“这就是社会契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乍看之下, 这一宣称仿佛就是最终的公告。由此, 人们只能把接下来的篇章看作这一重大结论的必然后续, 也就是一些次要的补充内容。卢梭从政治体的建制开始, 陈述了他的政治哲学的系列命题和原理。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在一般人看来, 这一结论没有为卢梭思考提供一个提问向度, 反而成了他的最终定论。他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什么是他真正想说的?

在《社会契约论》的中间章节 (第2卷第12章) , 卢梭区分了不同形式的法律:政治法构、民法、刑法。接着卢梭写道:“在这三种法律之外, 还要加上一个第四种, 而且是一切之中最重要的一种;这种法律既不是铭刻在铜表上, 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的真正宪法;它每天都在获得新的力量;当其他的法律衰老或消亡的时候, 它可以复活那些法律或代替那些法律, 它可以保持一个民族精神, 而且可以不知不觉地以习惯的力量取代权威的力量。我说的就是风尚、习俗、而尤其是舆论;这个方面是我们的政论家所不认识的, 但是其他一切方面的成功全都有系于此。这就正是伟大的立法家秘密地在专心致力着的方面了;尽管他好像把自己局限于制定个别的规章, 其实这些规章都只不过是穹隆顶上的拱梁, 而唯有慢慢诞生的风尚才最后构成那个穹隆顶上的不可动摇的拱心石。”

卢梭在此讲的是立法者, 而且他一上来就说自己既不是君王也不是立法者;卢梭指明立法者以制定“个别的规章”来处理这第四个法律。由于上述种种原因, 人们往往按字面意义来理解卢梭的宣告, 认为《社会契约论》只关注政治法。相反, 如果我们注意到, 卢梭在事实上就像立法者们一们始终“秘密”关注着第四个法律, 即风尚、习俗和舆论, 那么我们将会对《社会契约论》有更深入的整体理解。第2卷前七章展开论述了公意的理论, 后五章则分析了公意如何才有可能建立。

①公意是绝对的主权, 不受任何保障, 哪怕是社会契约的保障。公意自我建制, 并不断更新。②公意并不与公民的意志分裂, 在每个公民心里, 公意甚至就是公民的意志, 是“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就意味着, 彼此之间的义务感作为公意之声传到每个公民心中的必要前提, 必须不断得到确定。否则公意就无法形成, 这是一个最基础的问题。

由此, 在卢梭看来, 义务具有三重涵义。它是道德责任, 在这一方面每个人都只对自己的意识负责。义务又体现了理性的自然权利, 它是一种政治的权利关系, 即主权主体的关系。第三层意思, 义务是一种情感, 通过这种情感, 政治体成员达成共识, 尊重法律。如果义务的这三重涵义都能得到实现, 那么人就成了神, 人类的普遍社会就卓有成效, 而政治建制则不再起作用。但事实情况并非如此。义务感无非就是“社会性的感情”, 需要被唤醒, 被刺激。为此, 使用理性并不足够。重要的是要激发起风尚、习俗和舆论。舆论是政治的真正纽带。

认识舆论在卢梭政治哲学里的中心地位, 有助于我们了解《社会契约论》的深刻统一性。主权人民如公意那般行事, 公意则如法律那般自我表达, 并如公共权力那般得到遵守。第4卷第7章提供了一种三元形态的解释:“正如公意的宣告是由法律来体现的, 同样的, 公共判断的宣告就是由监察官制来体现的。公共舆论就是一种法律, 监察官就是这种法律的执行者;并且监察也照君主的前例那样, 是只能应用于个别的情况的。”公共舆论介于公意和公共权力之间, 成为第三个决策机构, 并同时兼具前两者的特点。正如公意, 公共舆论根据公共利益决定该与不该。在这层意思上, 公共舆论成了一种法律。但这种裁决从接受者角度来看, 只应用于个别情况, 因此公共舆论就是一种政令。前一个特点说明它与主权有关, 后一个特点则说明它只有通过执法者的介入才有可能发挥效果。公共舆论促使, 但不强迫。公共舆论的所有效用都体现在它的宣告上面。我们不能将带有强制意味的刑法与之混为一谈。我们还注意到, 监察官在修正风尚方面的作用, 与立法者在建制风尚方面的作用正相对称。卢梭在《致达朗贝论戏剧的信》中长篇讨论了这个问题。此处卢梭仅用简短的篇幅加以说明, 也表明了他一点也不相信这种“监察官的法庭”。卢梭用“论公民宗教”章节替换了这方面的阐述, 显然是想对同一问题作出不同的解答。

《论公民宗教》原本不在卢梭的写作计划之中, 是在最后的时候才补写进去的。尽管如此, 这一章却不失为《社会契约论》的真正结论。让我们用上文揭示的观点来检查它的结构。与最初的公民社会相对应的是舆论的某种神学—政治状态。在这种状态下, 宗教权威是社会的纽带, 并保证了义务感。最初的政治宗教自然地呈现为多神论。“完善的”社会发展了理性。原先的神政形式不再可能存在。神圣感变得复杂了。信仰自由必须得到承认。理性的自然权利的最初摸索要求我们“对待其他人类, 就像对待我们自己的同胞”。基督教以相反的角度对此作出阐释。一方面, “福音书宗教”, 亦即“自然的宗教”与理性的自然权利和全人类的普遍社会正相对应。这一宗教并不关注政治建制和公民义务, 因为对它而言, 政治建制毫无作用。另一方面, “牧师的基督教”, 也就是说建制社会的基督教, 政治的荒谬表现, 因为它造成了两种义务、两种权威 (国家和教会) 的竞争。全人类的普遍社会并不存在。单纯的理性并不引导人类, 我们生活在政治建制的社会之中:义务感要求得到巩固, 以使公意之声能够言说, 每个公民都能听见。因此, 公民的建制必须包含某个公民宗教。公民宗教的目的在于建立“社会性的感情”, 在于保障义务得到尊重。公民宗教的学说将严格遵照这一职能来定义。

萨瓦亚牧师在《信仰告白》中说道:“我的孩子, 使你的魂灵长久保持这种企望上帝存在的心态吧, 你永远不要对他起疑。不管你宣称信奉哪一种宗教, 总要想到宗教的真正义务独立于人的制度的, 想到一颗正直的心才是上帝的真正殿堂……想到没有任何一种宗教免除了人的道德义务, 想到这些才是真正本质的东西, 想到内在的虔敬才是这些义务中至关紧要的, 想到缺乏信仰便会有真正道德。”这就是每个必须信奉的公民宗教。它否决了任何对外部权威的依赖与屈从, 不仅是对传统宗教的否定, 更重要的是它创造了一个新的“承罪”主体, 实现了责任的转换。于是公意实现的问题就不再于人类社会之外, 而在于人类社会之中了。义务感提供了人类社会建制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2.

[2]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关注社会,贴近现实 篇8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因此,直面现实,关注社会,不应当仅限于宏观上的“放眼世界”,也包含着每个人对自身的审视,对自身生命、情感、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思索。纵观今年各省市高考作文题可以发现,命题者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方面,注意到了宏观与微观的兼顾,国与家的兼顾,社会道德与个人情感的兼顾……这些,使得今年的高考作文呈现出近年来鲜见的“写实性”,使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所崇尚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成为现实。下面,我想分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今年高考作文题的感受。

一、责任意识

生活里是没有旁观者的,每个人都是这个社会的主人。因此,上自国家元首,下至贩夫走卒,对社会都有着一份自己应尽的责任。今年北京卷作文考题中提供的材料,就将一位默默无闻的平凡劳动者推向了“前台”——老计一人工作在大山深处,负责巡视铁路,防止落石、滑坡、倒树危及行车安全,每天要独自行走二十多公里。每当列车经过,老计都会庄重地向疾驰而过的列车举手敬礼。此时列车也鸣响汽笛,汽笛声在深山中久久回响……

那大山深处的独自巡视,那庄重的敬礼,那久久回响的汽笛……这一个个场景不仅带给考生,也带给每一位读者深深的震撼和无尽的思考。初看这则材料时,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的是两个字:神圣!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今天,在以金钱定身价、以级别论成败的世俗观念下,我实在要向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巡道工献上我最崇高的敬意。正因为有他们的尽心尽责,才有了我们的安全与便捷。可在享受出行的迅捷与舒适的时候,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够想到那一个个数十年如一日守护着我们生命的平凡劳动者?

安徽卷作文题是引起诟病最多的一道考题,被网友一致推举为今年“最坑爹的作文题”。可我在看完那则材料后,不禁为命题者所选的材料叫绝——某公司车间角落放置了一架工作使用的梯子。为了防止梯子倒下伤着人,工作人员特意在旁边写了条幅“注意安全”。这事谁也没放在心上,几年过去了,也未发生梯子倒下伤人事件。有一次,一位客户前来洽谈合作事宜,他留意到条幅并驻足良久,最后建议将条幅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

我不敢对网友们的理解力妄加怀疑,但我要说,他们一定没有读懂这则材料的深刻内涵:细节体现品质,细微处见精神!那张“注意安全”的条幅虽说体现出了一种人文关怀,可那架竖立的梯子对行路者来说毕竟是一种安全隐患;而将梯子横放不过是举手之劳,却是一种防微杜渐之举。就像在大街上开车,与其将喇叭鸣得山响让行人躲避你,孰若开车者主动避让行人?两种行为相比较,其高下立现。想想现实生活中,我们一定都会多多少少领教过类似于材料中那条“注意安全”式的警告,而我们的职能部门为什么就不能把事情做彻底,把好事做好,让老百姓少一份“注意安全”的忧惧呢?对他们而言,那本是应尽之责。

说到“于细微处见精神”,使我想到了今年全国新课标卷中的那则材料——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道谢,送上一个大红包。修船工感到奇怪,说:“您已经给过工钱了。”船主说:“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报酬。”修船工说:“哦,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船主感激地说:“当我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事儿,绝望极了,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

读到这则材料,我最先想起的是刘备的那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为船补洞,本非油漆工分内之事,但他做了。“顺手”一词,更体现出他的“为善”已成了一种习惯,一种无意识。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顺手的小善都可能会带来积极的回报。生活中小小的善举会给我们这个世界创造多少美好和幸福!同样值得肯定的是船主有着一颗感恩的心,他的行为正是对为善者的肯定和鼓励。这样的人多了,善意的花朵才会在我们这个世界竞相绽放!

在强调“责任意识”的作文中,值得说道的还有山东卷。山东卷作文素材选用的是中山先生的一段话:“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联想到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时提到的关于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迫切性与必要性,我们就能体会到这道作文题的现实意义。改革才能发展。从理论上讲,改革对每个国民来说都责无旁贷;但实际上中国现阶段的改革基本上还属于“肉食者谋之”,所以指望着这群半大的孩子在考场上对中国改革提出多少富有创意而又不“越轨”(这一点高三的语文老师想必早已叮嘱再三了)的真知灼见我以为很难。除了教育改革、高考制度的改革,这帮一心专读圣贤书的孩子对中国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除了背诵政治教材外怕是说不出什么道道来。尤其是政治体制的改革,我们这些成年人(包括我们的总理)已呼吁多年,又有多大的进展?

如何注重生活中的细节,如何让行善成为一种习惯,如何将你力所能及的事办好……这不仅是青年学子,更是当下每个成年人都必须直面的问题。至于“中国改革发展(尤其是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之类的话题未免大了些,不仅学生难以驾驭,我们夫复何言?

二、角色意识

要立足于社会,培养“角色意识”是我们每个人必须正视的课题。所谓“角色意识”指的是“生物个体或团队根据自己的身份所折射出来的能够感知的特征总和以及相关的感知处理活动”。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曾经说过:“所有上场的都是主角。”在人生的舞台上,每个人都在根据自己的能力扮演着各自的角色。作为每一个个体的人,我们首先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既不能妄自菲薄,亦不能自视过高,否则我们就极有可能以悲剧人物收场。

今年的广东卷中提供了这样一则材料——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华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说:“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汤因比的选择恐怕是我们当中绝大多数人的选择,因为谁都愿意生活在一个自由开放的时代,都愿意去领受绚丽多姿的文化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但是我倒是更欣赏居里夫人那句话:“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其实,玩“穿越”,选择生存的时代不过是对所处时代的各种需求的一种另类表达,这本身就是将自己摆放在一种被动的位置上,充其量不过是要求自己担任一个“顺应”社会、“顺应”时代的“配角”。而居里夫人却是以人生舞台上的“主角”自居,决心自己创造那种“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居里夫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所以她成功了。记得清华大学自主招生中也出过一道类似的考题,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其实,要我回答,我就选择生活在当下,你能说今天这个时代不是我们历史上最好的时代?这个社会纵然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和弊端,我们为什么不能以一种主人翁的姿态去革故鼎新激浊扬清?那种“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是等不来的,要靠我们(尤其是血气方刚的青年)去争取,去拼搏!

看重自己,首先得尊重自己,要有牛顿“站在巨人肩上”的勇气,而不是时时匍匐在巨人的面前。在这一点上,上海卷给我们提供了一则好材料:“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经被自己舍弃的微光。”古人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何况我们绝大多数人并非“愚者”,谁能说我们就不能超越那些“天才”?相信自己,尊重自己的灵感和才华,鼓起超越前人的勇气,这个社会才能向前发展。否则岂不落入一代不如一代的境地?

当然,看重自己绝非以自我为中心,过于珍惜自己的羽毛,整日被“自我意识”所掌控,那样反会使自己裹足不前,沦为平庸。今年的全国大纲卷中引用的材料就颇有意味: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妈妈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道:“孩子,把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也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了妈妈跟前。妈妈说:“你不是没有能力挑起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了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故事着实有点儿“小儿科”,但道理却是发人深思的。常言道:光脚不怕穿鞋的。我们一旦无所顾忌,抛却一切杂念,不再患得患失,倒有可能“触底反弹”,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效。反之,如果总是畏首畏尾患得患失,就必然分散精力,难以专注于自己的事业。

所以,自我角色定位的正误,往往会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败。像今年浙江卷的作文材料就直指一个人的角色定位问题——台湾作家刘继荣的一篇博文说,她读中学的女儿成绩一直中等,但却被全班同学评为“最欣赏的同学”。理由是她乐观幽默、热心助人、守信用、好相处等。她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女儿却认真地说:“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古诗云:“一将功成万骨枯。”英雄有英雄的光鲜,但也有背后的凄凉;观众有观众的庸常,但也有赏玩英雄的快感。在这个多元的社会里,你实在说不清到底是英雄幸福,还是鼓掌者快乐。譬如刘翔、姚明,有自己奋斗的愉悦和摘金夺银的欣喜,但也有伤病的苦痛和失败的颓丧;而球场里、路边上的观众,在观赏群雄逐鹿时的那份欣悦,又何逊于英雄夺冠时的快乐?再说这世界要有将军,也少不了士兵;要牡丹,也少不了月季;要太阳月亮,也少不了群星衬托……失去任何一种,世界会多么单调乏味?

所以,我很欣赏辽宁卷作文素材中的那位钢琴家的做派和回答——台后一帘深色幕布,台上一架钢琴,柔和的灯光洒在黑白键上,人们屏息等待。女钢琴家悄然出现,衣着简朴。演奏家上台,谁不身着华美的演出服,光彩夺目?人们就此问她,她的回答是:“人,要隐于音乐背后。”这则材料让我想起了钱钟书的一段名言:“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很好,又何必一定要去找下这只蛋的鸡呢?”因为你呈现给观众和读者的是你的作品,而不是你那张老脸,你的“华丽现身”反会分散受众的注意力,影响对你作品的欣赏和感悟。反观现实社会,那些形式大于内容、出场人物重于活动本身的各种奠基秀、剪彩秀、访贫问苦秀、深入基层秀……与这位“隐于音乐背后”的钢琴家比比,那些“行为艺术家”应该脸红。

那么,如何修炼你自己,使你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这个社会,江西卷和福建卷提供的两则素材可资借鉴。江西卷的材料是:“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也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这则材料的含义很好理解:我们既要有一种知足常乐的心态,又要有一种强烈的进取心。革命老人谢觉哉曾经说过:“工作学习要和高于我的人比,生活享受要和低于我的人比。”谢老的这句话,我以为正是对这则材料的最好的诠释。而福建卷中,则引用了当代作家冯骥才的一段话:“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这段话我觉得它语言的机智某种程度上遮掩了它的内容,其含义一言以蔽之:要将你有限的人生过得更充实、更有意义。人生虽然不可以延长,但生命的意义可以提升。

三、情感意识

没有情感,则“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放眼当今社会,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面对需要救助者多少人熟视无睹。而那些误入歧途者多是一些感情冷漠、心理阴暗者。所以情感教育乃是当今学校教育中的一门必修课程。“情感”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涵盖了爱国、爱家、爱自然、爱自己的兄弟姐妹和同学同事,乃至于爱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表面看来与你无关的生命……爱是生命的同义语,没有爱,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就是一片荒原。可喜的是,在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中,树立“情感意识”已成为命题取向的一项重要内容。例如江苏卷的作文题“忧与爱”,其“引语”中援引了这样三则名言——一是唐代诗人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二是当代诗人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三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即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记得佛经上说过:“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爱”与“忧”的关系,不是一种简单的并列关系。“忧”是“爱”的表现形式,“爱”是“忧”的内在本质。从内容上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表现出的是一种含蓄内敛的亲情;“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体现出的则是一种炽烈爱国情怀。而罗曼·罗兰的那段话,则是对表现为“忧患”的“大爱”的一种赞美和讴歌。那种悲悯情怀和忧患意识,正是我们对这个世界、对每一个生命的爱的体现,事实上也正是当今社会中的一种稀缺资源。我真想借江苏这道作文题呼唤:归来兮,忧与爱!

重庆卷中所引素材也颇耐人寻味——这是一个发生在肉类加工厂的故事。下班前,一名工人进入一座冷库检查,冷库门突然关上,他被困在了里面,并在死亡边缘挣扎了5个小时。突然,门被打开了。工厂保安走进来救了他。事后有人问保安:“你为什么会想起打开这道门?这不是你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啊!”保安说:“我在这家企业工作了35年。每天数以百计的工人从我面前进进出出,他是唯一一个每天早上向我问好并且下午跟我道别的人。今天,他进门时跟我说过‘你好’,但一直没有听到他跟我说‘明天见’。我每天都在等待他的‘你好’和‘明天见’。我知道他还没有跟我道别,我想他应该还在这栋建筑的某个地方,所以我开始寻找并找到了他。”——因为你的眼里有别人(不管这个人的社会地位、学识水平的高低,也不管他的贫富程度、与你是亲是疏),别人眼里才会有你!只有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读了这则故事,你还会将那一句轻声的问候看得无足轻重、可有可无吗?

四、常识意识

记得2009年广东卷曾出过一道话题作文,叫“常识”。一般来说,“常识”有这样三个层面的意义:一是指普通的知识,众所周知的知识,一般的知识;二是指与生俱来、毋须特别学习的判断能力,或是众人皆知、无须解释或加以论证的知识;三是指对一个理性的人来说是合理的知识,即“日常知识”。但世界就这样吊诡,越是日常的知识却往往越容易成为人们知识的盲点,即如杜牧诗中所谓的“睫在眼前长不见”。所以“扫常识盲”往往也就成了当今社会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的一道课题。今年的天津卷中就用了这样一则材料——

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方向游来,老鱼向两条小鱼点点头,说:“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两条小鱼一怔,继续往前游。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忍不住问道:“水到底是什么东西?”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

有人说过,那些对我们生命越重要的东西往往越容易被我们所无视,像阳光、空气、水、亲情……当我们身处其中时浑然不觉,一旦失去,则往往会令人无法生存。所以发现、感受生活中的美,体会我们生命中的依托,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面对这个世界是何等重要!

说到“水”,就不能不谈一谈四川卷作文题中引用的聂沛的小诗《手握一滴水》——

一滴水里有阳光的谱系图/有雪的过去和未来式/有大陆架和沙漠/有人的生命……

我手握一滴水/就是握着一个世界/但一个小小的意外,比如一个趔趄/足以丢失这一切

诗中的“水”,可以坐实了理解,但更应当从“水是生命之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源头”这样一个角度去体味;而“但一个小小的意外……足以丢失这一切”则可以读出“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易逝的”这样一个道理。所以把握一切美好的事物(诸如亲情、时间、爱情、事业……)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像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样去珍视,去爱惜。因此,我们必须迈好人生的每一步,不因“趔趄”而丢失美好的一切。

今年湖南卷中的作文题是17道作文题中唯一的一道看图作文题。图片的内容为一只伸出的手,配上的四句话是:“伸出是温暖的服务,摊开是放飞的想象,张开是创造的力量,捧起是收获的希望。”记得恩格斯曾说过:“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它还是劳动的产物。”手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我们用手劳动,我们用手收获,我们用手创造,我们用手沟通……任何美好的图画都要靠双手去描绘,任何美好的理想都要靠双手去实现……手实在是天地间最值得赞美的东西!相信湖南的同学一定会献出关于手的最精美的文字。

五、反思意识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过:“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没有思想,人就会如同一棵苇草一般的脆弱。其中,对过去行为的反思,应当成为我们思想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近年来,对文化的反思,对发展速度的反思,对教育大跃进的反思……已使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前进中的问题”。其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很多新鲜事物往往都是一柄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在破坏着我们生活的恬静和诗意。湖北卷高考作文题就以“科技发展的利与弊”为话题引导我们将反思的触角伸向了新兴的科技领域:

语文课堂上,老师在讲到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时,不无感慨地说:“可惜啊,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家书了,书信这种形式恐怕要消失了。”学生甲:“没有啊,我上大学的表哥就经常给我写信,我觉得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学生乙:“信息技术这么发达,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更便捷,谁还用笔写信啊?”学生丙:“即使不用笔写信,也不能说明书信就消失了,只不过是书信的形式变了。”学生丁:“要是这样说的话,改变的又何止是书信?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

是为了保存传统的美好而抱残守缺,还是为了方便快捷就抛弃传统?是在传统的树干上嫁接上时尚的枝叶,还是在崭新的文化中打上陈旧的补丁?为这类问题伤透脑筋的我想绝不仅仅是我们考场中的考生,更有我们的决策者,我们的专家,甚至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芸芸众生。就算拿不出包治百病的良药,反思也总比不作思考埋头向前强上百倍。只有总结反思,才能使我们的下一步走得更好,走得更稳健,进而一步步接近我们理想中的伊甸园。

说话间,2012年高考已降下了帷幕。我要为在紧迫的时间内、在逼仄的空间里写出高水平作文的同学喝彩,因为高考作文所考查的绝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表达能力,更是考察一个人的人文精神、社会责任和公民意识。当然,没有写出称心的佳作的考生也不必泄气,因为未来的人生道路才是考量一个人的真正考场,而你将来的所思、所言、所行才是你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作品。高考考场上的胜负已成过去,未来的道路即将展开,同学,勉乎哉!

(作者单位:江苏盐城市景山中学高中部)

上一篇:名著阅读系列朝花夕拾下一篇:十佳文明教师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