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应关注社会生活

2024-08-07

写作应关注社会生活(共9篇)

写作应关注社会生活 篇1

社会生活实践, 是学生取之不竭的写作源泉。但是, 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 现在的高中学生, 在离电子信息媒体越来越近的同时, 离火热的现实生活已经越来越远了。翻开学生的作文簿, 很少有“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的篇章, 很少见有心怀苍生, 富民强国的责任与呐喊。让我们教师痛感其“低幼化”的同时, 也让我们深切感到千方百计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深入社会的必要和迫切。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高中语文课程“应增进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成长的联系,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 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利用好作文教学这个平台, 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观察社会、深入社会、理解社会, 不断提高对社会生活的认识, 从而加速自身的社会化过程, 为走向思想成熟奠定基础。

一.改变以写作技巧训练为主的倾向, 引导学生把思想的触角延伸向社会现实

文以载道, 以意为主, 是我国优秀的创作传统。我们的作文教学, 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切入社会。如果作文教学单纯地训练写作技巧, 而没有沉甸甸的内容支撑, 那么, 只能滑向“为文造情”的泥潭。事实上, 我们的中学作文教学, 还是过多地注重写作知识和写作技法的训练。尤其到了高三年级, 为了在高考中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 我们太过注重写作技巧。

因此, 我们要正确处理好技巧训练与内容训练之间的关系。实际上, 打动人的, 还是作文内容所表现出来的真的情感内容、善的价值取向、美的语言形式。因此, 无论是命题作文训练, 还是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训练, 还是其它形式的作文训练, 都需要引导学生把思维的视点和关注的触角延伸到自己的生活中, 延伸到社会现实中, 摄取动人的生活故事, 避免生搬硬套和胡编乱造。把写作技巧的训练, 融入到对素材的选择、立意的提炼、主题的升华中去, 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事实上, 在每年的高考高分作文中, 这样的文章占了绝大多数。

二.与农村和社区广泛联系, 布置“长”作文, 促使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层面

写作, 是情感的表达, 是思想的凝炼与升华。风花雪月、浅酌低唱抑或是校园爱情、爱恨情仇都是写作园中的一道风景, 本来无可厚非。但是, 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够以天下苍生为念, 把个人命运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 那是怎样的一种大气。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语文教师要成为学生深层融入社会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国际教育大会第35次会议给各国教育部的建议书》指出, “因为学校的作用不再局限于教学, 教师除了教学职责之外, 现在还必须与社区的其他教育力量合作, 在为年轻人作好进入社区生活、家庭生活、生活活动等方面的准备, 承担更多的责任。”语文教师可以借鉴研究型学习课程和活动课程的一些做法, 以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社会意识为目标, 以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为出发点和归宿, 以写作调研报告、人物访谈、当地热点问题追踪等文章为载体, 帮助学生组成具有凝聚力的调研团队和实践团队, 及时指导学生接触社会脉搏, 贴近社会现实, 获得对社会生活的深切感受。语文教师要主动出击, 为学生广泛联系工矿企事业单位, 利用双休天、暑期等节假日, 布置学生进行适度的社会调研, 促使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各层面。当然, 这样的作文, 不是课堂上两节课内完成的作文, 而应该是有一定时间程度的“长”作文。

例如, 我们可以利用寒暑假, 组织学生对新时期农村水利建设、旧城改造、空巢老人生活情况、留守儿童就学管理情况、暴雨以后城市积水的形成原因、农村乡镇对上海世博的关注度研究等布置“长作业”, 在调研的基础上, 写出有一定深度的研究报告。在立足自身周围环境的前提下, 我们还引导学生把触角引向更广阔之处。如, 让学生就“绿色奥运”、“电视节目低俗化现象”、“就业难现象”等写好短评, 发表看法。只求言之成理, 不求鞭辟入里, 促使学生把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认识与现今这个万千世界紧密地联系起来, 用自己的心智感受感悟这个世界。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就曾强调过, “生活即教育”, “我们的真正指南针只是实际生活。实际生活向我们供给无穷的问题, 要求不断地解决。我们朝着实际生活走, 大致不至于迷路。” (《陶行知文集》第256页) 我们的写作教学难道不也是如此?

三.巧用批语, 引导学生从社会时代角度透视生活本质

毋庸讳言, 应试压力下学生的生活圈越来越小, 联系社会深入社会的机会越来越少, 因此, 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往往失之偏颇, 对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的事情, 也常常很少从社会层面上加以思考和理解。作文训练中, 学生的视域是狭窄的。教师运用评语, 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把个别的生活现象与火热的时代联系起来看, 与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联系起来考察, 加以正确的导向, 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生作文的深度, 还能够加深学生对时代社会的理解, 正确认识时代社会的变迁, 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例如, 我校高三学生黄汧滢写的一篇题为《桥》的作文, 文章的主旨是通过爷孙俩在桥边的几次活动, 歌颂“爷爷”对幼辈的关切, 抒发作者对“爷爷”无尽的思念。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 屋前的小河上出现了一座桥。

说它是桥, 那只能算是很简陋的桥, 粗粗的麻绳系在两岸的木桩上, 上面铺着层层的薄木板。爷爷就这样乐呵呵地扛着锄头, 从河对岸走过来, 看着我飞奔着扑进他怀里, 抱起我, 笑着说:“走!回家吃饭!”

…………

我习惯搬着一张小板凳, 坐在桥边, 撑着下巴等爷爷。爸爸妈妈不允许我走过去, 说是太危险了。来来往往的人常常对我爸妈说:“你女儿真乖。”他们不知道我是在等爷爷呢。静静地坐一个下午一点儿也不无聊, 那桥就像老朋友一样陪着我, 看看天空, 望望河面。当爷爷踏碎了满地的金黄走来时, 桥便咿咿呀呀地唱着歌, 向我告别。

有一天, 我悄悄地离开板凳, 走上了桥, 因为我想去爷爷那儿。我小心地挪动着我的双腿, 可是桥忍不住地叹息, 又像是责备。任性的我继续往前, 绳索摇摇晃晃, 我跌倒在桥面上, 死死地攥着一根绳索, 越想越害怕, 不禁号啕大哭起来。不一会儿, 桥便死命地晃动起来, 我一惊, 哭得更厉害了。“别哭了!”是爷爷的一声喝斥止住了我的哭声。我擦干眼泪, 爷爷红着脸, 喘着粗气地站在我面前, 脑门上全是汗。

后来, 听说那桥被拆了, 因为不安全。于是造了一座石板桥。

后来, 爷爷走了。

桥那边的爷爷, 你好吗?真希望你再次踏着余晖, 笑着说:“走!回家吃饭!” (有删节)

我运用评语, 一方面充分肯定作者在语言、构思、描写等方面的优点;另一方面, 我重点对此文的立意提出建议, 加以疏导提升。我在文后写道:“……两座桥, 爷孙俩, 真实的生活场景, 动人的细节描写, 使本文变得有血有肉。如果我们把立意的侧重点放到‘桥’的变迁史上, 让个人生活照进时代风云, 让读者在心灵激荡的同时, 真切感受到社会巨变, 则本文就更有了‘魂’。”

四.组织学生参与作文讲评, 相互激发, 提高社会认识

同龄人之间的生活经历大致相同, 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但是, 由于所处的区域文化背景不尽相同, 家庭环境也有相异之处, 他们的生活状况、人际交流、对社会的认识以及人生阅历是不完全相同的。这就给同伴丰富自身人生阅历、拓宽社会生活面提供了可能。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作文训练后的讲评, 让习作者现身说法, 必定让同伴受到启发, 尤其是独特的生活经历、个性化的社会阅历, 会引发同学之间的联想, 激活生活积累, 丰富人生阅历, 加深对社会的认识, 谱写美丽的生命之歌。

如:刘丽华同学的《向往绿色》一文, 叙述了自己回到家乡, 看到了乡村满眼绿色的景象, 受到亲朋邻里的热情款待的其乐融融的动人场景, 同时记述回到自己所居住的城市中隔壁邻里、对门人家对面不相识的冷漠和隔膜, 抒发了对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从而大家和谐相处的向往。讲评课时, 我们就让她到讲台前, 说说自己这篇习作的运思过程, 给农村的、城市的同学以不同的深切感悟, 从更深的层面了解了这个社会, 提高了学生把握社会的能力。

古人云,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在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 我们认识到, 作文教学是链接学生内心世界与社会现实、促进学生深入参与社会实践的有力推手, 是提升学生认识社会感悟社会、提高思想认识的强劲引擎。

关注生活,快乐写作 篇2

关键词:小学教育;作文教学;指导方法

写作是师生教学中的难中之难,生活就是作文的源头活水,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写作提供了廣阔的素材。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不断地实验、反思,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使学生笔下有物,心中有情,快乐写作,在反复的实践中归纳出如下写作教学的经验。

一、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我在教学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我喜爱的小动物”时,在写作前,我提前布置学生观察自己喜爱的一个小动物,并填写观察表格,喜爱的小动物是什么?它的外貌特征有哪些?它最可爱的动作是什么?它喜欢吃什么?你最喜欢它哪些方面?给学生两周时间进行观察,而后在作文课堂上,学生写作前表现积极,竟然迫不及待地急于动笔,想要写下自己的观察所得。

二、积极交流,提高兴趣

为了增强学生的兴趣,在作文课堂上,我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将观察得到的生活积累在小组中交流,孩子和孩子的视角、心理年龄比较接近,同龄人之间很容易产生心理共鸣,交流、讨论过程中乐于发言,然后再进行全班的集体交流,由个别学生畅谈,其他学生听后进行评价和补充等活动。通过交流,学生对一些生活现象能够达成共识,增加了对生活的认知感。交流真的很重要,有交流才有更多的认识,才能学到更多东西,才会对生活、写作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三、用心感悟,认识生活

生活是一本人生大书,只要细心观察,用心体验,深入思考,就会发现很多人生道理,从而指引人走向成熟,走向成功。只有从生活中悟出了不同的人生哲理,人才能从中吸取许多人生经验,让人的前程更加辉煌灿烂。而作文即是做人,对生活的感悟有多深刻,就能写出多深刻的文章。学会用心感悟生活,认识生活,对于写作及做人的意义是相当深远的。我常常在作文课上设计一些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比如,清洁工人在晨曦中忙碌的身影;老师早晨踏着第一缕阳光走进校园,在傍晚校园已经安静时才回家等等生活情境,让学生谈谈从中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启示?有什么收获或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乐于表达,快乐行文

当观察、交流、感悟过后,学生很自然地就想要把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写下来,再进行写作时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学生已经不再苦不堪言,而是急于写作,快乐地形成文章了。

生活是儿童作文的源泉,每个儿童都具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和思想。希望每一位语文教师能在学生初学作文的过程中不断研究、认真反思,真正成为学生做人、作文的引领者。

参考文献:

张文彬.小学生作文中审美体验教育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

关注生活,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篇3

1) 读、写相结合的原则。

没有收入就不会有支出, 没有大量的阅读以储备知识, 就没有精彩的文章得以输出, 所以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有机结合, 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效果。阅读能使人怡情养性, 增长知识, 拓宽视野, 获得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和欣赏能力, 直接为写作提供必要的素材和技巧;而围绕阅读而进行的练笔又可反作用于阅读, 使知识学有所用, 进行提高写作能力。

2) 语言与思维同步训练的原则。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 是思维的物质外壳。随着词汇的不断丰富, 驾驭语言的能力不断提高, 语法体系也逐步严密, 这些都会带动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而思维又是产生语言的基础, 语言的发展依托于思维的发展, 因此, 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把握语言与思维同步训练的原则, 不能只重视学生的语言表达, 还要加强对他们思维的训练。

3) 联系生活的原则。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 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 才会做出什么样的文章。”生活是一切写作的活水源头, 语文教师联系生活进行作文教学, 可以改变学生“无米可炊”的被动状态, 能够极好的调动起他们进行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现实生活五彩斑斓, 精彩纷呈, 能够为学生提供很多写作的素材。

但是, 从目前来看, 很多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没有很好的把握上述原则, 存在不少问题:

1) 随意性大。

很多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没有清晰的教学要求和系统的教学设想, 虽然了解整体的教学目标, 但是各阶段应该达到什么样的训练程度并不十分清楚, 甚至有部分语文教师觉得是时候写一篇作文了, 便临时布置一篇便完事了。即使是重视课外阅读和练笔, 布置学生写周记等, 也只是草草的应付了事, 没有给学生及时的反馈, 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 效率低下。

目前仍有不少语文教师觉得对作文教学无从下手, 就文写文, 就文改文;重批改而不注重写前指导、写后点评, 就算是讲评, 也不是围绕某个明确的写作目标进行讲评, 眉毛胡子一把抓, 错别字、构思立意、语言表述等, 无一不及, 到头来仍是什么问题都没解决。这样就造成学生对写作文兴趣缺缺, 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高, 常以完成任务就了事。

3) 忽视生活体验。

学生进行写作, 首先从客观外界汲取必要的素材, 再经过头脑的加工制作, 最后再运用文字符号表达出来, 离开了“生活”这个最基本的素材源头, 所有的作文只是海市蜃楼、空中楼阁。然而现在很多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将学生关在教室里, 让学生冥思苦想、闭门造车。这种方式使学生写作时无法可说, 东拼西凑。由于缺乏生活之水的灌溉, 学生写出来的东西往往苍白空洞, 毫无生趣可言。

作文素材离不开生活, 来源于生活。没有对生活的切实体验, 写出来的作文就不会有真情实感, 因此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悟生活, 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1) 引导学生捕捉生活。

首先, 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引导学生不仅要注意书本上知识的学习和积累, 还要引导他们留意身边的每一事每一物, 如花草树木、日月星辰、乡村城市等, 留意身边的人的言谈举止和喜怒哀乐。在观察生活、捕捉生活的过程中, 学生才会有新的认知, 才会明白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要鼓励他们练就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 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 用自己的心灵感悟生活、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生活, 写作的源头就丰富了, 下笔也会有神了。

2) 张扬学生的“生活个性”。

面对生活, 每一个人都会有不同的体验、感受和判断, 反映在作文中的风格也是迥然有异的。作文的本质是个性和心灵的放飞, 主张描述生活的“真”, 所以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张扬自己的“生活个性”, 反对生搬硬套, 千篇一律。在学生写作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自主, 允许他们说实话、说真话, 鼓励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这样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才会展露出学生的个性, 如实地体现生活。

3) 激发学生生活感悟。

语文教师必须把握好课内阅读的时间, 还要加强学生课外的阅读, 拓宽学生的阅读面, 扩大阅读量。从现有的教材入手, 将教材中涉及到的课外读物介绍给学生, 将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 打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指导学生多读名著和优秀作品, 拓宽学生的思维, 触发学生的生活感悟, 这在一定程度上能优化学生的作文能力。

4) 加强学生的生活练笔。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加强生活练笔。学生的生活是五彩纷呈的, 现实生活可以说是“无事不能入文”。因此, 教师要鼓励学生以真实生活为题材, 写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自己选材、自己拟题、自主习作, 不限内容和体裁, 主要是鼓励学生把生活中遇到的有趣的、有意义的事情记录下来, 让学生真实的记录生活, 加强自己感悟生活的能力。

生活是一株常青之树。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细心观察, 必将有助于学生激发写作欲望, 培养写作兴趣, 进而写出优秀的、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参考文献

[1]沈慧静.采集生活资源, 巧扣柴扉总会开——原生态作文题材选择策略初探[J].读与写杂志, 2009.

[2]刘秀红.从生活中来回生活中去——还原作文本质[J].中国农村教育, 2009.

关注生活素材 尝试个性写作 篇4

【关键词】生活素材;个性写作;扩大范围

一、写作立足生活化的理论基础

1.文学创作需要观察生活

一个作者从生活中获得的材料,并非仅仅是直接写进文章中的人、事、景、物 ,更为重要的是思想、感情,是对生活的认识,是所发现的真理。也就是说,生活不仅是作者的乳娘,而且是作者的老师。因此,无论是哪个作者,都必须重视和努力扩大生活领域,下决心深人生活和积累生活。文学作者更是要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集团,一切阶层,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现代作家莫言说:“只有你熟悉的生活,你亲身经历过的生活,才能写得有血有肉;如果你写不熟悉的东西,当然也可以写,但是没有说服力的。如果个人经历具有普遍意义,就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因此,关注生活,观察生活是作家的首要能力。引导学生走向社会,亲近自然,体验生活,鼓励他们用自己感官和心灵接触和感受身边的事物,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使孩子在写作中获得自我生命的觉醒和深刻的成长的快乐。

2.学生作文也需要观察生活

学生的作文训练虽然不是为了培养作家,但是缺少生活基础,缺少对生活的观察,不但无法提高作文水平,而且可能导致学生在作文中无话可说。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不仅是小学生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他们智力的基础。要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就必须激发学生观察顺序,教会他们观察要抓住特点,还要传授观察的方法和总结观察的结果。

二、指导学生扩大生活范围

学生涉及生活的范围,在客观上导致了学生生活面狭小,这也是学生作文无话可说的主要原因。因此要设法扩大学生的生活面,指导学生丰富生活积累。

1.参观游览

根据不同的地区特点和季节特点,组织学生郊游春游,游览风景名胜,参观博物馆,参观文物古迹等,有意识、有计划的扩大学生的生活范围,增加生活积累。笔者曾组织学生参观本地的文物古迹,要求学生回来后写作文,学生普遍写得内容充实。

2.组织游戏

游戏是一种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文娱活动,既能增加学生参与的乐趣,又能丰富扩大学生的生活与范围。游戏既可以是娱乐性的,也可以模拟生活场景。

3.组织学生表演

表演既是学习语文的方式,也是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方式,包括组织学生表演课本剧,组织学生排练具有生活气息的短剧,排练学生感兴趣的歌舞节目等。

4.指导学生积极尝试、参与、体验

学校可以与家长沟通,共同商定扩大学生参与和体验的活动内容,比如在家里学做家务,与父母谈话;在邻里之间采访邻居,帮助空闲老人聊天、做简单的家务;在学校里可以做一天班长,做一天老师,做一天文明监督员等;面向社会可以开展向县长(市长)写一封信等,通过这种方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5.组织并指导学生增加间接积累

增加小学生间接经验积累的方式主要是两种,一是观看影视剧,这是当代学生比较喜欢的课余生活方式,只是缺少指导而流于无目的无效果。二是指导课外阅读,通过阅读了解生活。这两种积累也是直接积累的有效补充。北京市特级教师霍懋征为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一学期学习优秀文章95篇。这种间接积累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指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和写作

1.组织观察活动

学生常常喜欢把注意力集中在活动本身,很少从写作或表达的角度进行思考,活动后感觉观察不详细,对此问题可有计划、系统地安排一些观察活动。比如下雨了,可以指导学生观察天空、建筑物、植物、行人在雨中的表现;天气晴朗,可以观察天空、云层、日出日落;冬天可以观察下雪天的树木、马路、行人、田野的变化……

2.提醒学生及时记录个人体验

写作是一种个性体验活动,在生活中这种个性体验与感受往往稍纵即逝,如果不及时记录,当时的体验在事后回忆又不真切,因此在观察活动中要经常提醒学生记录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比如老师批评、表扬时的感受,父母亲生病时的感受,自己受委屈或与同学闹别扭时的感受等。

3.指导写观察日记

写观察日记,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写作能力,增加练笔的机会。为了有意识、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写日记,可以按计划每天向学生布置一个观察内容,并把观察内容及时记录写作。

参考文献:

[1]赵玉荣.浅谈如何进行小学作文教学[J].吉林教育,2009(02)

[2]黄凤联,谷秀容.语文教学向生活化发展——浅谈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3]张绍庭.走进课堂,迈向生活——学习陶行知教育理论,尝试生活化语文教学[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4]林月婵.立足生活 创设平台——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初探[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04)

写作应关注社会生活 篇5

一、引导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变化, 并记录下来

写作对于感觉麻木的人来说, 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教师要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产生敏锐的感知, 比如, 春天来了, 花草树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留意哪种花最早开放, 哪种草、哪种树最先发芽, 新生的树叶是什么形状, 花是什么颜色;秋天到了, 树叶的颜色有何变化, 飘落的树叶让你想起什么。让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大自然的变化, 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作为作文的素材。学生的作文定会充实而真实。

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对生活环境变化的敏锐感受, 比如, 经常经过的街道的路面、路灯、垃圾箱、店铺招牌等有何变化, 学校的设施有何变化, 并思考这些变化反映出的社会发展情况。培养学生通过身边小事感受时代的脉搏的能力, 为作文立意的深远打下基础。

二、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人物, 思考其行为反映出的精神风貌

写人叙事是小学作文训练的重点。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人的言行举止, 比如, 儿童哭闹时的举止, 顽皮淘气时的神态动作, 撒娇时的语言、神态等。对周围人细致入微的观察, 不但能丰富学生的感知, 还可以帮助学生在描写人物时, 达到生动形象、细致入微的效果, 增加文章的感染力。

培养学生留意陌生人的言行, 那些随手扔垃圾、闯红灯、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说话带脏字的人, 以及那些将垃圾扔进垃圾箱、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注意文明用语的人, 将两种截然不同人的言行进行对比, 思考言行背后的深刻含义, 并能与时代风貌、公民素质联系起来。学生的作文定能主题明确、立意深远。

三、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 积累间接的生活经验

阅读能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向未知生活的大门, 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之外的更为广阔的空间。教师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 从阅读中间接了解生活, 了解自己的未知领域。让学生了解过去人的生活状况、精神世界, 以及形形色色人物在生活舞台上或正或邪的人生演绎, 引发学生对生活、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从而使写作空间更广阔。

写作应关注社会生活 篇6

关键词:和谐社会,矛盾和问题,途径和方法

一、正视“矛盾凸显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

当前, 中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和各种社会矛盾凸显时期, 出现了许多新型的社会矛盾。其表现形式也具有时代特征。一是新型社会矛盾主体日趋多元化。二是新型社会矛盾表现形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由于利益错综复杂及分化组合, 社会矛盾的表现形式呈现了新的特点:群体性增强, 如集体访、越级访、择机上访等;对抗性增强, 当事人情绪越来越激烈, 对抗的程度加剧;突发性增强, 很多矛盾纠纷从发生到激化只有短短的时间, 一触即发。且新型社会矛盾内容错综复杂, 涉及到各行各业、方方面面, 并且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矛盾相互交错。这些矛盾已成为新时期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主要因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要正视目前社会客观存在的各种矛盾。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 矛盾不仅无处不在, 而且无时不有;且各个时间、空间和条件下的具体矛盾的性质和表现形态又是不同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 是不断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任何社会都存在矛盾。只有正视矛盾、准确把握矛盾、积极化解矛盾, 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二、和谐的干群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信任前提

和谐社会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而这种和谐又突出反映在干群关系的和谐上。干群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最直接、最具体的表现形式和重要内容, 和谐社会的深层问题是干群关系问题。只有解决好了这一问题, 和谐社会的构建才会有扎实牢固的基础, 才具有相应的完整性, 才能营造一种真正的和谐氛围, 进而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全面发展, 使我们能更好地放手解决和处理其他社会矛盾。

就当前而言, 人民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新闻媒体报道较多的, 是因干群关系失调而引发的一系列矛盾和纠纷。在一些地方和部门, 由于干群关系缺乏和谐, 致使一些本来可以做好的事情没有做好, 一些本来可以解决的问题久拖不决, 一些本来可以缓解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群众对身边的领导和干部失去了依靠感和信任感。在群众心里领导和干部不再是自己的贴心人、领路人, 从而导致干群关系紧张, 干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因此, 干群矛盾是当前社会矛盾中比较突出的矛盾。

干群关系, 从深层来讲就是党的执政能力问题,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会, 建立良好的干群关系, 关键在于各级干部。各级干部能否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能否自觉做到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是决定这一问题成败的关键和基础。一切工作要以群众为本, 处处想到群众, 坚持群众路线, 始终是我们党的重要方针政策。想方设法为群众排忧解难送温暖, 谋求利益得实惠。做到这一切, 干群关系就一定能和谐。

三、民生工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安心工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而解决民生问题是关系到社会和谐进步的重大工程。民生问题作为社会系统工程, 范围相当广泛, 除了个人的收入水平外, 还包括就业、住房、社保、医疗、卫生、教育、环保、公共设施、交通等,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吃饭问题、就业问题、上学问题、就医问题、收入分配问题、公共安全问题等。因此, 解决民生问题需要有系统的思想和完善的制度, 统筹兼顾, 合理安排。关注民生, 体察民情, 表达民意, 珍惜民力, 维护民利, 解决好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 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 减少各种突发事件, 增强社会整合能力、危机化解能力, 才能在人民群众中树立威信, 才能提高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才能有效地减少社会危机发生。

民生工程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其内容主要就是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 着力发展社会事业,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是要扩大公共服务,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理顺分配关系,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就是要完善社会管理, 增强社会创造活力, 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这样, 才能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民生工程的实施不仅是为群众舒心解忧, 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 而且其本身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科学内涵, 是集经济社会发展等多元目标为一体的科学的、辩证的战略体系。

四、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是中国老百姓的共同期盼

当前, 中国社会的突出矛盾是人们对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社会公平的要求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以及社会差距扩大之间的矛盾。矛盾的症结在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 根源在于分配制度缺陷, 表现在于阶层之间的隔阂与冲突。利益主体之间存在利益上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正常现象, 但是这种矛盾必须得到及时有效的化解, 措施失当就会使矛盾激化, 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古语说:“利莫大于治, 害莫大于乱。”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 没有稳定的环境, 发展就无从谈起。从世界范围看, 稳定一直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稳定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先决条件。没有稳定, 非但投资者不敢来, 企业也没法发展, 老百姓更没有安生日子可过, 提升内需、经济转型最终都会成为空话。所以, 保持稳定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只有维护社会稳定, 才能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只有维护社会稳定, 才能妥善解决面对的各种问题, 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只有维护社会稳定, 才能化解矛盾, 理顺关系,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 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五、社会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社会公正是执政党和广大人民普遍关心的问题, 公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当前, 中国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重叠交织, 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较之以往更加复杂、更加突出, 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不断加大, 这也使社会公正问题更加现实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既是化解矛盾纠纷、实现社会稳定的前提条件, 又是创新社会管理、推进改革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蕴含, 更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因此, 妥善解决社会公正问题, 已成为中国在发展中不得不面对的重大课题。

要解决社会公正问题, 首先需要理性看待社会公正问题。社会公正具有历史性、相对性和具体性。看待社会公正问题, 须将其放到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来分析。任何社会公正都只是相对的, 绝对的社会公正虽然美好, 但难以企及。并且社会公正在具体的领域又有具体的内涵和具体的标准。其次, 通过制度安排保障改革开放发展成果为人民共享。制度安排必须兼顾经济社会发展、人权保障与民生改善, 兼顾政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合理调整经济发展为中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 处理好代际公正问题, 促进可持续发展。再次, 健全权力制约监督机制, 反对特权和腐败。权力如果没有制约和监督, 必然导致腐败;而特权和腐败又是公正的大敌。

从总体上看, 社会公正的实现是一个持续努力、永无止境的过程。目前还存在诸多有待改进之处, 如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扩大、人们诉求表达渠道受限、特权和腐败严重地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公信力等等。

六、创新社会管理, 找到解决矛盾的方法

1. 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方式。

创新社会管理需要社会协同, 公众参与。在新的历史时期, 应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社会管理中自觉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一是坚持以人为本, 一切社会政策的制定都要体现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通过社会管理, 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 这不仅是实现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二是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一切社会管理工作必须紧紧依靠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和实践的主体, 是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是社会变革和前进的决定性力量。在社会管理中必须真正把人民群众作为创造历史、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

2. 充分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

解难的作用, 充分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 努力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无论是民主党派, 还是社会组织、基层社区, 都要参与到社会管理里面来。

3. 高度关注民生。

在执政理念上, 要坚持以人为本, 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绝不能损害群众的合法权益;在制定政策和法律时, 要科学严谨, 公开透明, 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公平、公正、正义;在作决策、上项目时, 要着眼于最大多数群众的利益需求, 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 切实让大多数群众得到实惠;要畅通群众的利益诉求表达渠道, 认真对待群众的批评和建议, 最大限度地理顺群众情绪, 满足群众的利益诉求。

4. 有力推进依法行政。

要按照中央建立法制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要求, 加强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保证行政行为在法律的框架内运行。规范行政决策程序, 切实做到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多关注群众的利益需求, 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 做到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陈占安.正视矛盾、化解矛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7, (1) .

写作应关注社会生活 篇7

笔者认为在进行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表述时, 如果能结合教学情境、运动行为及其状态和所达到的标准, 就能做到可操作、可评价, 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关注和培养[1]。以接力跑为例, 无教学情境的目标可表述为: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精神,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学生能遵守规则;有教学情境的目标可表述为:在接力跑比赛中, 领先时, 应尽力保持优势, 落后时, 奋力追赶;交接棒时应协调配合。

二、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知行统一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是学生对外在行为进行认知并依此对外做出合理反应的能力, 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基于原有认知对外在行为做出反应。其行为表现为符合认知—行为模式, 也就是说知与行是统一起来的, 知是行的因, 行是知的果, 因此应关注学生的知行统一。此外, 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生成一些不可预测的问题, 如, 漠视规则、投机取巧, 及因比赛或游戏导致的矛盾冲突等, 处理的过程便是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过程。

三、达成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的教学策略

达成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的教学策略存在于运动技能的学习与运用之中。如果在课堂教学中 (如, 小组合作探究、比赛等) , 在恰当的时机运用合理的策略对学生进行引导,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就能得以落实,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策略进行了总结 (见表1) 。

参考文献

[1]李宁宁.情感目标在表述时应关注三点[J].中国学校体育.2014. (12) :69.

写作训练应走进学生生活 篇8

洪先生的这些教学案例之所以成为经典,我想一是都和学生当时的生活密切相关,二是他好像没有过多地去空谈策略和技巧,而是润物无声地把“人”这个字在写作过程中渐渐“立”起来,这正应是写作教学的起点,也直指写作教学的终极目的。

一.激发联想,恢复生活和知识的必然联系

英国教育家怀特海说 过一句话,“学校里教授的知识都是二手货,甚至是三手货。一切学问都是从生活中来的,是从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中归纳出来的”。但是在目前社会,谁能质疑这些二手货甚至若干手货的知识,或者质疑这些知识的运用效率?知识一旦成为死的东西,无论检测它的技术或者考试制度多么高明,我认为,一切都会归于无用。

原因是什么?因为关键是这些知识怎么得到高人性化的运用。我们的教学过程基本不提人性,更谈不到人性化了。何谓“高人性化”? 一句话,就是学会陪学生玩,会 “玩”才是知识人性化的最高境界, 洪先生就是会陪学生“玩”的高手。

洪先生的高明之处在于恢复了知识和生活的“必然联系”。他在指导初一学生“人物速写”训练时并没有让学生直接写,而是在学习 《一面》 并提取出人物速写要领的基础上引写,这就使得读和写产生了联系,有利于学生找到写的着力点。这么多年来我们谈写作,知识灌输得不少,但写作状况却不如人意。原因何在?在于我们切断了读写之间的联系。

洪先生的高明之处还在于珍惜身边的真实元素。写人物速写我们可以写生活中的各色人等,但洪先生“舍远求近”,让学生写自己的身边人。陪学生玩,就要蹲下身去,和学生处于同一个视界,才能发现生活的真相。比如学生写自己的同学缺门牙这个细节,课堂里响起了窃窃的笑声,如果老师批评一下,笑声没有了,生活的真实也就没有了,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就有可能会陷入为文造情、胡思乱想的怪圈。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莎拉马戈说:“如果你能看,你就要看见。 如果你能看见,就要仔细观察。”这句话说 到三个概 念 : “ 看 ”、 “看见”、“观察”,初看差不多, 实则区别很大,“看”主要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视觉表达,“看见”则已经进入社会学领域,是人已经用心灵去感应外面的世界,而 “观察”可以说才是文学、教育学应当涉及到的,看事物之间的联系,看事物的细节如何表达事物的本质等等,某种意义上讲,观察是阅读和写作都必然需要的一个环节,是实现读写共生的核心。回到上面提到的问题,其原因就在于一般人写的是他看到的,而没有写出生活中与此联系的一切,因此才会让人感觉是虚假的。

在 《你看他像谁———给本班一位同学画像》 的课堂中,姚逊同学朗读刚刚写好的短文后,洪先生没有停留在肯定他写得像不像,也没有被写缺门牙是否有损同学形象的争议打乱思维的过程,而是请出 “豹头环眼”的张飞,又请出“瘦得教人担心”的鲁迅,讨论人家为何这样写之后,顺势话锋一转问: “姚逊笔下的人物,外形有哪些特征?”洪先生接着问出了那要紧的一句:“写张飞的‘豹头环眼’, 写鲁迅先生的‘瘦得教人担心’, 写同学的‘缺颗门牙’,写法上是不是有相同之处?”这堂课让学生发现了经典作品和学生生活及其作品之间的共通之处,有利于他们养成深思领悟,触类旁通的习惯。

二.激活想象,找准真实生活和未知生活链接点

王栋生老师在 《想象的趣味》 中说:“我常痛感学生作文缺乏趣味,往往正是因为他们的文章一点想象力也没有,而事实上,我们共同经历的学校生活并没有枯燥到无趣的程度。”这一点我们每个人都有同感。学生没有想象力吗?不少学生不仅热衷看穿越小说,还自己去写作,足以说明学生还没有完全泯灭想象的兴趣。但学生的想象力哪里去了呢?

让我们一起来重温洪先生指导文学社团活动的经典课例。当时同学们正站在校园南首一棵银杏树下,把目光投向精神抖擞的洪老师。洪老师用动情的语调回顾了古银杏树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关联,同学们被洪老师的情绪感染了。想象靠外部信息“激活”,这里的银杏树无疑就是激活想象的具体事物, 但如果仅仅是描绘眼前的银杏树, 那学生也只是把学习过的知识运用到眼前的银杏树身上而已,模仿写一篇 《银杏礼赞》,有何价值可言?

洪老师很清楚这一点,他采用了两个策略引导学生向前跨了一大步。

首先是变换视角,创设情境。 在学生纷纷用富有感情的语言来形容银杏树后,洪老师以动情的语调,引导学生换位体验。洪老师突然把手指向学校大门口,绘声绘色地说:“巧了!你们看,一位校友正向银杏树走来———”“请你们想象吧,他 (她) 可能是谁呢?”新奇而有趣的设问,使同学们产生了耳目一新的惊异感,激发起同学们创造性思维的情绪和兴趣。

其次是融入自我,驰骋想象。 在学生想象“他可能是满头银发的老华侨”等后,洪先生并没有让学生接下去写作,而是指着一位学生:“假如你就是那位满头银发的老华侨校友,当你来到银杏树下, 你可能会有怎样的动作,怎样的心理活动?现在,请你给大家做一做,说一说,好吗?”学生在古银杏树下,凭借生活逻辑,展开想象 , 构思出异 彩纷呈的 “ 小品 ” 来。这次的“位移”正好与前面的视角变化相反,这是通过体验促进学生“进入角色”,同时也是在指导学生观察。

“走向学生的生活世界,不是简单的对接生活、更不是复制生活、克隆生活,它一定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世界中,感悟人生、生活、 生命的真谛,从而做出深体验,写出真感受。” (史绍典 《语文与生活》 P214,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年4月第1版) 文章本是有情物,没有充沛的感情涌动,是很难写出富有激情和个性的文章来的。洪先生在作文教学中,把着眼点放在思想感情的培养上,放在思维能力的培育上,他因校制宜,因人制宜,把学生引入特定情境之中,让学生依据不同对象、不同条件、不同特点, 展开想象和联想,进而把思维引向全方位、多层次,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多向性和创造性诸多品质得到培养,这对进行课外活动、作文教学,乃至阅读教学,启迪都很大。

三.激起思辨,立足育人引写生活型作文

写作和说话一样,源于人们表达的欲望,源于人们对自己的生活独立的思考,但时时刻刻存在着的生活却一直被我们忽略。洪先生善于从学生的神聊中发现生活化写作的契机,研读他的 《传达室里访 “传达”》,使我对他的“只有一个目的:塑人”的教育价值观有了更深的领悟。

“好玩得不得了!”胡文星同学一脸的滑稽相,“今天早上,我从传达室门口走过,听到王老爹对着话筒直吼,‘什么,什么?七点多钟,还不关路灯,你们忙的哪一门?’啊呀,他那大嗓门,脸上青筋直暴。那样子,有趣极了!”他夸张的描绘,逗得大家一齐哄笑起来。笑声很快也就过去了。学生在课余时间谈笑逗趣,是极平常的事,“一笑而过”,一般的人不会引起注意。

面对这种情景,洪先生却在思考,他没有简单地指责学生没有发现生活美的能力,也没有直接告知他们“老传达打电话”反映的是普通人关心国家的崇高思想和美好心灵,而是用两问激起学生的思考: “王老爹平时说话总是和和气气的, 今天怎么会发这么大脾气呢?王老爹究竟是发的无名火,还是发的有名火呢?”更主要的他不是带领学生甚至代替学生“走近”生活,而是让学生自己“走进”生活:“学做小记者,采访王老爹,听听他是怎么说的。”

在胡文星同学动情地向洪老师叙述了“采访”情况后,洪老师顺势说:“能不能将王老爹打电话的故事写成文章呢?最好再写几句 ‘附录’,说说自己写这篇小故事的体会。”这样的顺势就把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融为一体,把生活情境的发现和写作实践的指导有机结合为一体,这样的生活型作文学生才不会感觉成为负担。

“理性思辨,对正在形成对世界、对人生、对社会看法的中学生来讲,无疑是重要的。问题是,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思辨还太稚嫩,而且我们也并没有一个很好的思辨的背景,传统的一边倒,或是敷衍的两点论,尤其是言与行的分道扬镳 , 使论辩往 往陷于 ‘ 假 ’ ‘大’‘空’的套路,至今仍有很大市场。而直观的对世界,对人生,对社会的感悟,形诸感性的表达,可能对中学生来得更为真切、 更为灵动。” (同上,P217) 史绍典的这段话可算是洪先生这个经典课例的最好诠释。思考是更高层次的发现,它使人的心灵更敏感,不断的磨练,定能使学生身上的理性和感性特质及两者的融和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写作应关注社会生活 篇9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小学生习作的源头活水来源于哪呢?来源于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要想使学生的作文写得好,必须时刻关注儿童的生活,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生活中的情感体验是稍纵即逝的,得让学生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

一、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一)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为了让学生的习作言之有物,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为此我精心选择观察内容,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如:请学生观察叶片有什么不同。学生汇报时不仅讲出了叶片的形状、颜色上的不同,而且从叶片的生长方式及叶片和环境的关系上讲出它们的特点。对于学生观察到的特点,我及时地给予表扬。在我的一次次引导、激励过程中,学生逐步领会到观察的乐趣。

(二)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

学生光有热情还不够,还得学会观察的方法,这就需要教师耐心地指导。例如:写人时同学们经常用套话:中等身材,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等。我引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人开始,观察他们的不同特点。两个头型一样的女同学,大家很快发现她们一个爱笑,笑的时候腮边漾起一对小酒窝,而另一个则一笑露出一对小虎牙,眼睛还眯成一条缝。我们班有一对孪生兄弟,我总是分辨清,就请同学们来帮忙。大家告诉我哥哥比较严肃,给人的感觉有些冰冷;而弟弟则爱笑,笑的时候眼睛弯弯的,给人的感觉很温和;哥哥的下颌有一颗小黑痣,而弟弟则没有,我稍一留心发现同学的观察真的很准确。光是从外表就有这么多不同,再从言行来细致体会就会发现更多不同,写出不同人的风格,这样的内容自然不会空洞。平日多留心观察,习作就会有写不完的内容。这样形成习惯,作文才会让人赏心悦目,于细微之处见功夫。

二、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

(一)创设情境,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过多的压力使学生重复着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这样既压抑了他们的热情,更无从谈起写作的冲动。为了让学生写好作文,我积极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心态处于自然、自由、自觉的状态之中。每年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我都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在这个大舞台上学生尽情地展示自己。有的绘制精美的图案,有的编织精巧的饰品,有的放声高歌,还有的慷慨陈词。我还利用活动课开展拔河比赛、球类比赛等,每次活动都让学生兴奋不已。

(二)精心组织,丰富校外文化生活

1.利用身边资源开展校外活动。几年来,我根据市内学生生活单调、没吃过苦的现状,结合庄河依山傍海的优越地理位置,精心组织学生开展校外活动。春天登山,夏天看海,秋天看稻田、进果园,冬天看冰灯、堆雪人。拿“远足看海洋”的活动来说吧,学生徒步25公里来到海洋村已是筋疲力尽,可一到目的地,学生立刻欢腾起来。海洋渔村的整洁、秀美让学生赞叹不己(并不比市内逊色)。阳光、沙滩、海浪、贝壳……这一切让学生真正领略到大自然的魅力。正如学生在日记中写到的一样:“……我们涌向大海的怀抱,在汹涌澎湃的浪花中追逐、嬉戏,享受着海水对我们的依恋……松软的沙滩、五彩的贝壳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幸福和甜蜜。”学生徜徉其问,久久不愿离去。返校前学生自觉清理了沙滩,让它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和温馨。回到学校,我又鼓励学生查找资料,切实理解海洋村的变化。

2.抓住有利时机开展校外活动。去年军训,我组织学生参观军营。学生看到军人整洁的内务,都不约而同地惊呼起来;欣赏军人精彩的队列表演和擒敌拳时,学生的手掌都拍红了。我适时点拨:“你们知道他们是怎么训练的吗?”学生与教官交流后,深受启发,回到学校后同学们练得更起劲了。贴近自然、接触社会活动的广泛开展,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愉悦。

三、引导学生写好观察日记

(一)讲评传阅,激发兴趣

日记不是一日一记,我提倡学生写观察日记。即随时发现随时记录。日记要以保护学生的写作兴趣为前提,如果是凑字数、凑次数,日记就失去了它的价值所在。我从不规定日记篇数,但为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我定期对学生的日记进行检查、评比,发现好的及时讲评、传阅并汇编成集。

(二)鼓励指导,增强信心

对于水平较低的同学我采用找好句、好词的方法给予肯定。为了做好学困生的工作,我经常找他们谈话。了解他们在写作上的难处,并对其进行针对性地指导,打消他们思想上的顾虑。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我及时地给予表扬,让他们建立自信,进而增强他们的写作兴趣。

(三)精心设计,润物无声

为了不加重学生的观察负担,每次活动前我从不布置观察任务。而是要求学生开开心心地去玩,真真切切地去感受。我认为这样的活动才能抓住学生的心理。但为了让学生能有所收获,每次活动前我都要精心设计观察的路线,选择观察的内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观察的方法。学生多观察多积累,习作时就有取之不尽的素材。另外多写观察日记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特的观察视角,使学生的作文内容新颖,风格独特。

几年来,我的习作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的语文成绩较高,学生中有多人的文章在各种刊物上发表,班级也形成了多本《学生文集》。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多关注儿童的生活,多积累写作素材,才会为学生的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培养新生下一篇:财政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