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稳定与发展

2024-09-14

社会稳定与发展(精选8篇)

社会稳定与发展 篇1

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发展

演讲者简介:

马戎,男,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学系系主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发展研究、人口迁移研究、城市化研究、民族关系研究、西藏研究。参加的学术团体:中国社会学会民族社会学专业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口学会(理事),中国都市人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理事),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国际人口科学学会(理事)。

今天很高兴能够有机会和大家在一起来谈一谈社会学。因为这个讲座是面向全校同学,有些其他系和专业的学生对于社会学可能并不了解,所以我想利用这个机会来向大家简要地介绍一下社会学这个学科和它的作用。我想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介绍:

1.什么是社会学?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特点?

2.社会学对于我们理解和分析人类社会能够提供什么帮助?它所能提供的哪些启示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提供的?

3.在当前中国社会的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人们思想中也产生了许多疑问。对于我们理解和分析当前社会存在的重大问题,为我们思考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社会学能够发挥什么作用?

一、什么是社会学?

按照法国社会学家雷蒙·阿隆的说法,“社会学是以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以及更广泛的群体、阶级、民族、文化乃至人们通常所说的全部社会的宏观方面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2000:6)。换言之,凡是与人的社会性(而不是自然性,如医学、生理学等)相关的领域,都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但是,经济学、法学、政治学、历史学等等,也都是研究人类社会现象的,那么社会学与这些学科相比,有什么区别呢?

我认为,社会学与这些同样研究人类社会现象的学科相比,之间的主要区别并不在于它有着不同的研究对象,而在于社会学具有自己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当社会学用自己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来分析人类社会中与经济、法律、政治、历史等相关的现象时,也就形成了自己的研究分支,如经济社会学、法律社会学、政治社会学、教育社会学、民族社会学、人口社会学、历史社会学、宗教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等。

二、什么是社会学自己独特的研究视角?

1.首先,社会学主张从综合和系统分析的角度来研究社会现象,主张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机构、功能。人类比无机物、植物、动物要复杂得多,人类社会中的各种现象也远比自然界要复杂得多。人类社会当中的经济、法律、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各种现象,都不是各自孤立发生、存在和变化的,所以不应该人为地用一些各自限定自己特定对象的学科(经济、法律、教育、文化等)把人类社会切割为几个似乎可以划分开的领域,而每个学科似乎只需要对其中某个领域予以关注。

例如:研究一个国家中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内容、教学方法等)是不能脱离开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政府关于教育的立法、历史上形成的民众对于教育的态度等等。

2.社会学重视人类社会的“多元性”,我们在谈到当今社会的“全球化”时,必须要注意到,在这个地球上自人类出现以来直到今天,各个国家、地区长期存在着“社会多样性”(如同自然界存在着“生物多样性”一样),不仅仅存在着白种人、黄种人、黑人、澳洲土著这些肤色、体质方面的差别和种族多样性,还存在着在几千年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个族群、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其中最主要的是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与文化多样性。欧洲的社会组织和宗教文化,与中国、印度的社会组织、文化很不一样。正是由于对于这些差异的认识,使得今天在一些国家里,“全球化”与“本土化”的思潮是并存的。

在科技和交通不发达的年代,空间和地理上的距离和旅行的困难,为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人员和文化交流造成了障碍,人们在相对隔绝的环境中形成了各自的发展轨迹,形成了在文化习俗、社会制度上的差别。应当说,在地球的不同地区发展起来的人类社会的各个部分之间,既存在共性和普遍规律,也存在着各自的特性、存在着多样化。

人类社会不但就地区、国家、群体而言,存在着多样性,每个个体也都有自己的特征,除非将来“克隆人”出现,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在我们分析具体个人的时候,也存在着一个多维角度的问题。

我举一个典型的例子,也是社会学常说的“角色论”,即一个人可能同时具备多种社会角色。这个分析视角,比单纯强调其中的一个角色、一重身份,在解释人们行为的时候会更科学、更有说服力。比如在解放前,一个资本家,他凭靠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存在着对剩余价值的剥削,他与工人之间是阶级矛盾,这当然是很本质性的矛盾;但同时他可能也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也会拿出一部分钱做慈善事业帮助穷人;同时他可能还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反对当亡国奴,为抗战而奔走活动;在政治上他可能加入了国民党并担任重要职务,反对共产党;但同时他可能还是一个慈爱的父亲,发现儿子是共产党后,没有做到“大义灭亲”,而是掩护儿子逃走或保释他出狱。在这个人身上,实际具有多重角色,他的观念和行为,就是在各种不同的场景下,根据各种不同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形成的。这应当说比简单地从他的“阶级成分”、“政治身份”这些单一的(无疑也是非常重要的)角色来对他下结论、做判断要更符合实际情况,在解释人们做出的看起来相互矛盾的行为方面,也更具有说服力。

3.社会学重视社会变化过程的动态分析。社会的结构和人们的观念行为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不断在变化,它绝不是用静态的视角所能够解释与分析的。一个政策出台,在制定时,决策者是有他的种种考虑的,有一些原因促使他关注到这些相关的因素;当这个政策在社会中实际推行时,社会成员会做出一些决策者预料到并且期待的反应,但是也会出现其他决策者没有预料到的反应;最后政策执行所造成的综合性结果,很可能与决策者最初的预期不完全一致。我们看到了实际出现的结果,但是只有深入观察、跟踪政策推行全过程中社会里各个群体的反应、他们之间的互动、控制或影响这些互动的机制(官方体制的或民间传统习俗),才能理解和解释这些结果,分析最后结果与最初设计的预期目标之间发生差别的原因。

举一个例子,我们前几年在研究乡镇企业时,不仅仅注意政府对于乡镇企业的政策、这些企业印在书面上的规章制度和上报的各项统计数字,我们更为关注的是这些企业实际运行过程中的组织和协调机制,以及企业职工中各类群体对于企业决策过程和日常工作运行的评价。

三、社会学在方法论方面有什么特点?

1.社会学的基本精神是“实事求是”和“实证研究”,反对一切教条主义

社会学在其创始时,主要的精神就是想把自然科学研究中的科学精神和实证方法引入到对人类社会的研究中,真正建立起“社会科学”。

如何做到“实事求是”?只能通过深入社会实际的亲身调查,从感性知识入手,经过归纳分析,使这些零散、反映现象的感性知识系统化并找出其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从而上升到

理性化的知识,成为对社会变化规律的总结。这一点,是一切真正以科学态度来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人都会坚持的。当年毛泽东同志为了了解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和各个阶级对于革命的态度,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出《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他为了了解北伐时期农村中的基本矛盾和阶级关系的演变,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写出了《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可以说,凡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都是在大量深入的实际调查中总结出来的,凡是不符合中国国情、冒进或极“左”的方针政策,都是在缺乏调查研究、脱离实际的情况下制定出来的。

邓小平同志关于“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也是根据中国农村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总结了农民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经验,本着实事求是和反对教条主义的精神而制定出来的。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实事求是和调查研究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改革事业得以不断发展的保障。这也正是社会学研究的基本精神。

2.结合微观(个人)研究和宏观(群体)研究

经济学中有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分别研究宏观经济现象和具体个人的经济行为。社会学不但研究这两个层次,同时十分注意把两者结合起来。群体是由个体组成的,群体的利益与个体也是密切相关的,群体的情绪也时常可以影响和感染个体的情绪。比如在北京有大约250万流动或暂住人口,这是一个很大的群体,要分析他们来北京的原因,在北京从事的职业,他们收入来源的结构、数量与稳定程度,他们的消费,他们自身的组织和与北京市民之间的交往,等等这些情况,都只能通过对其中抽样选择出来的一定数量的个人进行调查才能够得到。通过个体的行为来认识群体,通过群体的行为来检验得自于个体的知识。

3.注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这里有两点,一是作为科学的实证研究,所使用的各项指标必须能够量化,否则无法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只能满足于模糊的“印象”。比如有人告诉你说,一个地区的民族关系很好,过去很好,现在也很好,我们对于这个回答不会满意,因为这只是个“印象”,无法证明。如果他告诉你,1970年这个地方两个民族之间只有10%学习并掌握另一个民族的语言,有1%的婚姻属于族际通婚,而1995年有50%掌握了对方的语言,在登记的婚姻中有15%属于族际通婚,如果这些数字准确,我们就可以相信,这个地区的民族关系在这个时期内确实得到改善。因为根据国际上民族社会学大量实证研究的经验,这些指标可以说明民族之间交往和相互融合的程度。

第二个方面,就是通过科学的抽样方法,来确定微观层次的调查结果能否说明宏观群体。抽样方法来自数学的概率论,一个工厂生产10万个瓶子,如何检验产品质量的合格率?当然不可能把每个瓶子都测量一遍。数学概率论的发展向我们提供了抽样理论和技术,我们按照这样的方法和程序,抽选出50个瓶子,我们就可以有比如说95%的信心,认为这10万个瓶子的合格率有多高。这是数学证明了的方法,我们社会学的人拿来使用就可以了。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大量的数据已经完全用计算机来统计分析了。大量和及时地吸收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是社会学在方法论上的一个特点,也是社会学得以不断发展的一个关键。

4.强调“比较研究”

大和小,高和低,冷和热,这些相对性的概念只有在具体事物的比较当中才存在,才有意义。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全球化”和“本土化”,事物之间存在着的共性和个性,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文化模式的特点,都只有经过相互的比较研究,才有可能鉴别和确定。这种比较,可以是横向的,在不同地域空间和群体之间进行比较,如我们常说“要符合中国国情”,什么是“中国国情”?中国与其他国家相比较,有哪些共性,有哪些特点?我国的国有企业与其他国家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企业相比有哪些特点?这些方面的比较可以提供许多启示。“比较研究”也可以是纵向的,比较我国今天的国有企业,经过了一系列体制改革

之后,与80年代初期的国有企业相比,发生了哪些实质性的变化?

通过实证性的比较研究,我们才可能获得可以体现在具体指标上的共性和个性的确定,提出有说服力的分析和研究成果。

四、社会学的应用

下面我们试图通过一些例子,来具体说明社会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在视角和方法上有什么差别,在理解和分析实际社会现象中能够为我们提供什么帮助。

第一个例子:在“四人帮”被粉碎之后,政府开始重视经济生产,而且也重新反思了“文化大革命”期间对于“物质刺激”的极“左”批判。为了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工厂开始给一部分工人发“奖金”。从经济学的原理和在其他许多国家和社会中的实践来看,为一部分工作努力、成绩显著的职工发奖金,都可以起到“奖勤罚懒”的激励作用。但是在“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不久的中国社会,人们普遍保留着“文革”运动中被强化了的“平均主义”观念,所以奖金发下来之后,是什么结果呢?那时工人们当中通常是两种办法,一是大家商议好了轮流评“优秀”拿奖金,最后的结果是人人都有份;二是拿到奖金的工人把全班组请到饭馆里,大家一起把奖金全部吃掉。如果拿到奖金的人,不这样做,而真的把钱装到自己口袋里,他就会在班组受到孤立和打击报复。所以这个在其他社会通常能够起到“奖勤罚懒”作用的发奖金制度,在那时的中国企业里对生产几乎完全没有影响,只是徒然地增加了生产的成本。

如果对当时人们普遍的观念比较了解,通过“试点”考察一下在发奖金过程中人们的反应和实际效果,可能就不会大规模地采取这种激励的办法。

第二个例子: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以来,沿海一些地区的乡镇企业发展得很快,经济效益也很好,在全国工业产值中占到差不多三分之一,在出口中几乎占到一半。后来被邓小平同志称为“异军突起”。没有乡镇企业、合资企业、民营企业的经济实力,政府对于国有企业的改革也是很难下决心的。人们长期讨论一个问题,当时许多原材料还没有在市场上完全放开,乡镇企业在购买这些原材料时比国有企业付出的价格要高,它们也不能像国有企业那样得到大量无息或低息贷款,它们向国家交纳的税金也比国有企业要高,在进口设备原料等方面在审批、价格等方面也得不到政府给国有企业的优惠待遇,那么为什么在这种种不利的竞争条件下,乡镇企业产品的销售价格还能够低于国有企业产品,而且还能够赚钱、有积累和发展,而尽管各级政府千方百计支持和补贴国有企业,国有企业还是严重亏损?

这个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是很难解释的。因为经济学重视抽象的概念,见数字不见活人。而社会学最关注的是对活生生的人群的研究。我们1992年在江苏和山东调查了30个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乡镇企业,详细了解了它们的创立过程、日常管理、分配制度和推销产品的办法。通过这些个案的剖析,我们发现,这些乡镇企业以西方经济学的观点来看,不能真正称之为现代企业,它们是社区所有的经济实体,在土地的获得、贷款的争取方面得到了基层政权组织的全力支持,在分配制度方面也非常灵活。农民计算自己的劳动与城里工人是不一样的,作为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他们没有其他的就业机会,而饭总是要吃的,所以到本村的厂子里干活,能挣到一点钱,他们就认为比在家里闲呆着要好。而乡镇企业如果破产,他们就连这个挣钱的机会也失去了。所以我们发现,当一些厂子在财务上面临困难时,乡镇干部和村干部可以给乡镇企业工人少发工资甚至不发工资,而企业照常开工运转,这在城里的国有企业或其他国家都是不可能的。乡镇企业可以廉价得到本地的土地和其他资源(如粮食加工),可以说服职工少拿工资,这样就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形成资本积累。

这些情况,不到实地去调查,不与当地企业职工具体交谈,是不可能了解到的。经济学家如果根据经济学的定理出发,根据“经济人”假设(追求利润最大化),就很难理解中国社会中的许多现象,因为人们除了经济考虑(收入额)之外,还有其他考虑,如社会人际关系、道德形象等等。

第三个例子,我国自80年代以来,深感“文化大革命”时期法律秩序的破坏,提出“法治”建设的问题。这些年全国人大通过了无数的法律,但是许多法律条文的名称、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参照西方国家的现有法律制定的,这些法律产生于西方社会发展的历史之中,带有其传统政治观念的内涵,而几千年来中国社会中人们之间的法律关系具有很不相同的传统。西方的法律注重的是保护个人的权利,在中国历史上,老百姓作为个人有过什么权利?以保护个人权利为出发点的法律和法治精神,要在几千年传统的中国社会扎下根来,是单凭全国人大通过几个法律就可以完成的吗?

可能有些法律条文,它们指的是什么?它们在西方国家被制定出来是为了限制什么?我们对此还没有搞清楚,就匆匆忙忙地拿过来并且通过了。大家也因此认为中国是一个“法治”的国家了。但是事实究竟是怎样的?我们可以通过在基层社区、法院的调查来分析一下民事纠纷、刑事案件的处理过程,你可能会发现,群众当中的纠纷,在相当程度上还是按照老传统,在社区内通过地方权威人物或中介人寻求调解,调解不成才告到法院,而到了法院,法院的人员也首先是试图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在宣判的时候也必须充分注意当地民众传统的“公平”、“公正”观念,尽管这些观念与正式法律不完全吻合。民众当中,传统上有自己的“乡规民约”,有民间的习惯法。汉族有,少数民族也有。在执行政府官方制定的法律时,可能在公文上走的是官方规定的程序,实际调解、判案的过程还是参照了当地的习惯法,否则就会与当地大多数民众的预期相脱节,而带来社会上的其他问题。电影《被告山杠爷》就是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

我们在考虑中国基层社会的“法治”问题时,不但要观其名,更要察其实。

第四个例子,民族关系问题。民族意识并没有像一些人所预言的那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族群之间交流的加强而弱化,而是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交流的增加而强化。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个族群之间利益的再分配,一些民族原有文化的逐步消失,国际力量对于一些国家民族矛盾的利用与介入,在不同程度上都促进了民族矛盾的强化和发展,危及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而且在政治局势出现重大变动的时候,民族矛盾甚至会导致国家的解体和民族之间的流血冲突。苏联和南斯拉夫就是典型例子。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西藏、新疆等地的民族问题始终存在,采用科学的方法来深入调查这些地区民族关系的现状以及影响民族关系的各种因素,分析这些因素的作用,对症下药地制定各种可行性措施来切实改善当地的民族关系,实在是当务之急。

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长期以来为种族问题所困扰,在政府的鼓励下,民族社会学的研究发展得很快,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系列计量一个地区民族关系的指标体系和分析方法。如在居住地和学校中的种族隔离程度、相互学习语言和接受对方文化的程度、族际通婚的比重、分配方面的各种族之间的群体差异,等等,这些都可以为我们在研究中国各地区民族关系的现状和预见未来发展趋势时予以借鉴。这样的系统化的、可用具体量化指标测度的研究结果,与简单地听取当地干部的工作汇报和部分民众代表在座谈会上的发言相比,无疑是更符合实际、更深入和可信的。

第五个例子,教育问题。教育学的研究,一般把眼光集中于现有的学校(学校体制、教师、教材、教学方法等),通常是就教育谈教育。但是社会学在研究教育时,是把学校放到社会中,作为社会运行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来研究。

我们学校培养的人,是为了升学和升学率?还是为了使学生真正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所需要的、能够发挥作用的人才?我们的教材在什么程度上重视了基本素质的教育?农村初中生毕业以后,回村参加劳动,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生产活动中哪些能够发挥作用?哪些完全用不上?这两部分的比重各占多少?为什么有一些农民不愿意送孩子上学,或者在小学三年级学会认字和简单算术之后就让孩子辍学?政府规定了职业中学的比例,这些“职业

中学”实际上如何在运转?在什么程度上达到了政府设置职业中学的目标?这些也都需要社会学家通过基层学校的实地调查,根据第一手资料来回答。

而这些问题没有解决,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为现代化培养新一代有文化的劳动者的目标是难以真正实现的。

第六个例子,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以政府体制改革和精简为例。我国许多地区的政府财政是“吃饭财政”,即是说,当地政府预算中的几乎全部或绝大部分是用于支付国家雇佣人员的工资和事业的基本开支。全国两千多个县,如果每个县的政府能够真正裁减下来5%—10%的人员,全国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在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在国民党的围困当中不得不实行“精兵简政”。今天中国仍然面临同样的问题,但是怎么减,减哪一部分人?开开一般的座谈会是议不出结果的,只有对于一个乡镇政府、一个县政府的下属各个机构和人员以及他们的工作情况,进行系统深入的实地调查,进行量化分析,确定在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哪些工作是应当从政府机构转出来给社会的管理机构的,哪些是完全不需要管理的,哪些是现有机构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而人为“创造”的?在这些对于工作职责和工作量的具体调查和计量之后,才有可能提出有充分说服力的机构改革方案。

最后一个例子,腐败问题。从80年代后期开始,贪污腐败成为我国社会中的一个严重问题。检察院设置了“反贪局”,制定了一系列惩治贪污腐败分子的法律,民众对贪污腐败更是深恶痛绝。但是许多年过去了,似乎腐败分子越来越多,级别越来越高,为什么?政府干部队伍是十分庞大的,腐败分子(揭发出来的)与公认的廉洁自守的干部之间,存在哪些不同?他们各自有哪些特征?反腐败十几年了,这些问题并没有系统深入地进行研究,过去常常用来审查干部的一些指标,如“家庭出身”、“阶级成分”,虽然有些“政审表”中还保留这些填写项目,在建国50年后已经不能说明问题了。成克杰、胡长青似乎出身都不错,也都在党旗下宣过誓,为什么沦为腐败分子?

要分析腐败的产生,要从制度因素、单位小环境、个人因素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调查。“权力”的行使能够使得其他某些人在经济上获利,那些人为追求利润就有足够的动力来行贿,在制度上逐步缩小“权力”作用的空间,也因此势在必行。这是十分浅显的道理,但是多年来进展不大,为什么?

现在许多单位(政府各部,地方上的省、市),都在以各种名目发奖金福利,而且明显地向领导干部倾斜。许多做法是“抢黄灯”,“踩线作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领导干部在自己管辖的单位、部门里明显地占有许多额外的好处(金钱、住房、公费旅游等等),这种大量长期存在的现象,无疑使一部分领导干部分不大清楚什么是“合法的干部福利”,什么是“违法的腐败行为”。“间接地”接受(如吴文英自己没有拿钱,儿子拿了;成克杰自己没拿,情妇拿了),他们认为没有责任,如果装钱的信封上写的不是“贿赂款”,而是“介绍费”、“董事津贴”、“股票分红”,似乎在“市场经济”中也无可厚非。各个单位向领导干部倾斜的滥发福利现象,今天仍然比比皆是,营造了向腐败迈进的环境和气氛。这一点,政府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此外,还可以对揭发出来的腐败分子进行更深入的调查、分析和比较,仅仅总结为“学习不够,党性不强,放松思想改造,被资本主义思想侵蚀了原来健康的肌体„„”是很不够的,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些话,等于什么都没说。当然,这个方面的调查研究,是很难开展的,因为腐败现象、“准腐败现象”太普遍了,人们往往会“对号入座”,十分警惕。前几年,我在一篇文章中提出“重建中国社会主体文化”的问题,认为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德文化被“五四运动”和革命所摧毁,而共产党一度提倡、在“文革”前被大多数人接受的“共产主义道德文化”,随着对“文革”的批判和“伤痕文学”的流行也失去了事实上的威信,在这样的“道德真空”和文化氛围中,大力提倡经济致富,很容易使人们“见利忘义”(甚至没有了“义”的概念),这是社会腐败的文化土壤和群众基础。这个问题不解决,所有的口号、措施(反贪、严打、扫黄、质量万里行、精神文明建设,等等),只能是“治标”不“治本”。

中国社会在过去一百年里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社会的许多基本制度(经济体制、政治体制)都在发生重大的变革,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世界在变,变得用传统的理论(如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理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公有制绝对比私有制先进的理论)无法解释世界上其他国家正在发生的迅速变化,中国在这样的形势下,如果不对体制进行变革,不及时吸取国外的发展经验,中国就会落后挨打。正是这种非常实际的考虑、非常负责任的考虑,使得我国的领导人提出了“改革开放”的路线。“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体制在变,人们的观念和行为也必然随着各种激励机制的改变在变化。国家在改革体制的过程中,由于没有经验,是在摸索中前进,“摸着石头过河”。民众在面对新的体制(所有制结构、企业破产重组)和新的激励机制(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时,也没有经验,也在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很多人,特别是受传统观念影响较少的年轻人,“跟着感觉走”。

这样大规模深刻的社会变动,为社会学提供了研究社会变迁的最好的研究对象,既可以通过这些研究在学术上做出极有价值的成果,也可以用这些成果为政府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应用性价值。我们可以研究的重大专题有:国有企业改革、乡镇企业改制、产权制度变化、土地制度的变化、住房制度改革、医疗体制改革、学校体制改革、农村基层组织变化、城市流动人口、民族关系演变、犯罪问题的演变、宗教组织变迁,等等。这些研究专题都是与我国的国计民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在这些重大专题的研究中,社会学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使民众的认识和政府的决策更加科学化,更加符合社会实际。

可以说,中国的改革事业在呼唤社会学,改革事业也将造就中国的社会学,中国的社会学工作者在这样一个天地里是大有可为的。

谢谢大家。

社会稳定与发展 篇2

关键词: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统一

一、继承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揭示了人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辩证统一。继承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就必须坚持把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

在马克思的理论域,人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人的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即人的依赖性阶段、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和自由个性阶段,或者说要经历从人的群体本位阶段过渡到人的个体本位阶段最终过渡到人的类本位阶段。在人的群体本位阶段,人依赖于人,个人淹没在群体之中。个体本位阶段的个人并不是原子式的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依赖的存在,不过,这种依赖关系通过物间接地表现出来;人的类本位阶段克服了物的依赖而归于人的依赖。这不是对第一阶段的重复,而是全面保留了第二阶段的积极的全面的依赖关系。到了类本位阶段,人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经济社会的发展最终要归结到人的发展。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表现为生产力的发展,而人是生产力的主体。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是判断一个社会发展水平高低的历史尺度,人的发展状况是判断一个社会是否健全和完善的价值尺度。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同一历史过程的两个方面。人的全面发展说到底是人的本质的全面占有。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作为类存在物,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作为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个体,人的本质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体。与人的本质相联系,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第一,人的活动特别是人的劳动及其能力的全面发展。第二,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全面占有。第三,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自由发展。全面发展的个人,不是抽象的、孤立的个人,而是现实的、具体的、社会中的个人,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每一个人。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在对人与社会的基本关系以及历史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基础上形成的,是基于对人类发展前景的科学预测而得出的重要理论成果。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说过:共产主义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这样的社会里,所有人能够获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个人发展条件,同时,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又促进了全社会一切人的发展,个人发展是他人发展的条件,他人发展为个人发展创造了机会,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以及整个社会的利益达到了和谐完美的统一。资本主义“在产生出个人同自己和同别人的普遍异化的同时,也产生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初级阶段必然产生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必然是以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以上说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一直把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当作同一历史过程的两个方面。因此,把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是继承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

二、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

在我国,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及其创造的社会物质文化条件,构成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在经济落后、物质资源匮乏的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是难以实现的。

在我国,社会发展本质上是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总的说来,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在我国价值取向上高度一致。我们党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发展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最终目的。

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在我国历史进程上是高度契合的。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教育普及率,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到新阶段。在推动“温饱型”社会向“小康型”社会的转变过程中,我国成功完成了扫除青壮年文盲和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任务,使得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及经济社会较快发展基本相适应;而在推动“部分小康型”社会向“全面小康型”社会转变的今天,党中央又及时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把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职业教育的较快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向“普及化”阶段的过渡,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任务。

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把发展教育作为战略任务,确保教育优先发展落到实处。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教育发展上的重要体现,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其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是教育工作的主题。我们应该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应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增强学生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统筹教育发展,抓紧抓实抓好教育事业发展的三项主要任务。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十一五”规划纲要对教育事业发展提出的三项主要任务。要完成好这些任务,必须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统筹城乡、区域教育,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必须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更加主动地促进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更加积极地推进教育与科技创新的紧密结合、与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与文化繁荣的紧密结合、与社会进步的紧密结合;必须在全社会进一步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进一步培养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高尚精神,切实帮助教师特别是农村基层教师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民教师队伍,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

四、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每一阶段都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条件,增添了新的内涵。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精神条件。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促进社会朝着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向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社会条件。

改革开放30年多来,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我们走上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走上了一条解放人民、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机制,极大地释放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人的全面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机制,日益激发起人们的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明显地拓展了人们的政治参与空间,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政治条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制和机制,使我国的国民教育和文化艺术生产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显著地提高了人们的文化素质,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为人的全面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论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关系 篇3

【关键词】社会;稳定;发展

一、社会稳定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前提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稳定”一语的解释是:“稳固安定,没有变动”。从字面上来解读,“社会稳定”就是指社会稳固安定,没有变动。但如果这样理解,就会过于片面,且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其实稳定与发展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笔者认为“社会稳定”应该理解为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发生较大挫折,经济持续增长,避免大起大落,政治不断发展,民安居乐业,,不发生社会动乱。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进入了一个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些发展既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又创造了较长时期的社会稳定。

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目的性和客观性的统一,既是人们选择和创造的过程,又是一个必然发展的过程。发展的过程分两个方面:一是不断地解决社会原有的矛盾,消除不稳定因素,为进一步的发展奠定基础;二是在社会变革、发展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会派生出新的社会矛盾,增加不稳定因素。因此,实现社会稳定,既要保持发展的势头,又要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只有实现社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才能在发展中实现社会的稳定。邓小平同志指出:“世界上一些国家发生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是因为经济上不去......生活水平下降,长期过紧日子。”还有一种情况,即在发展中急于求成,过高地估计发展的形势,提出过高的发展目标,急功近利,使发展规模、速度超越国情、国力的承受限度而导致失败。经济大起大落,也会造成社会不稳定。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引发的社会不稳定,都表明发展的不协调是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的重要原因。

二、稳定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稳定依赖于发展,而稳定局面的出现,又成为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基本保障,没有社会的稳定,社会发展就难以实现。“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构成了生产力的基本要素”,而这三个要素往往是在社会稳定的情况下实现的,只有社会稳定,作为人类社会进步根本标志的生产力才能发展。近代中国贫穷落后以及迟迟不能进行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不稳定,八国联军的侵入、中日战争及后来的内战,多次打断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使中国陷于贫困和落后的境地。事实证明,一个不能保持长期社会稳定的国家,其发展生产力和现代化就无从谈起。

1.政治稳定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良好稳定的政治环境是战后日本和“四小龙”经济迅速增长的原因之一。政治稳定的标志是:政局稳定和政策稳定,实践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经济的又好又快增长与政府的长期稳定、廉洁执政和政府努力实行一个符合国情、行之有效的政策有直接的关系,而阶段性的经济停滞和下降,又总与政局动荡和政策不连续或政策失误有关。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经百年的内忧外患,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才真正实现了国家统一和政治稳定,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这期间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人民生活有所改善。但是1966一197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间,中国社会又一次进入了动乱期,以至于经济社会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的状态。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取得巨大的经济成就,从根本上说,得益于中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稳定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稳定政策。实践证明:在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改革进程中,创造和保持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和安定的政治局面,是经济起飞阶段中的最突出的问题。邓小平同志十分明确地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政治稳定在我国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在于没有它就什么都搞不成,这也是党和政府为什么如此重视政治稳定的原因。

2.经济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中国国情最突出的特点是人口多,资源相对紧缺,生产力不发达,就业人口压力大。这一国情决定了我们首要的任务是发展经济,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政府要不断地在发展中解决这个问题,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同时,必须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为社会整体向更高层次发展奠定基础。在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改革举措之所以均能顺利出台,都同经济稳定有直接关系,而经济的稳定又是以农业为基础的。有了稳定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才有可靠的现实基础。

以上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必须落到实处,才能保证深化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看到,社会的稳定最终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因此,笔者始终认为,发展是第一位的,稳定依赖于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2]《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朱镕基讲话实录》第四卷

社会稳定与发展 篇4

人际交往、社会冲突、理性与社会发展

本文主要论述了乔治・齐美尔的社会发展理论及其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在他看来,现代社会的发展主要与三个因素息息相关:人际交往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群体规模的扩大;社会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社会结构的内部边界关系的变化;理性及其在现代社会的扩张.

作 者:作者单位:刊 名:合肥联合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FEI UNION UNIVERSITY年,卷(期):12(1)分类号:B561.4关键词:人际交往 社会冲突 理性 社会发展

科技发展与社会环境 篇5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社会环境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它极大地促进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存条件,对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带来了积极有利的影响。但是,另一方面,也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产生许多不利影响,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科技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电子信息技术等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地便利。计算机网络的普及,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概念,使地球变成了“地球村”。让你坐在家里的电脑前轻点鼠标,远在万里之遥的友人便可以在瞬间收到你发去的信息并回复你,或者进行视频交流,提高了沟通效率,让人可以在天涯海角也似当面交流,使沟通更为方便。通过Intent可以方便快捷的获取世界最新资讯,真正做到“足不出门,能知天下事”。手机,让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与亲人保持联系。高清晰的电视技术,让我们可以享受精彩的足球比赛。“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昔日诗人归心似箭的期盼,已成为今天活生生的现实,因为科技发展,我们出门可以使用各种车辆、船只、飞机,我们可以在几个小时完成过去需要几个月、几年、甚至无法完成的旅程,现在无论你在哪里,你都可以随时回家看望父母,去你想去的地方,见你想见的人,即使一个在大西洋的这边,一个在大西洋的那边,也不再感到遥远。这就是科技对我们生活的改变。

社会性别与女性发展结业论文 篇6

结业考核

我选择的两个论题为

1,中国女性经济独立的相关问题

4,中国当代大学生婚恋的相关问题

论题

一、中国女性经济独立的相关问题

从古至今,一般都是以男性为主要生产力,生理上的优势让男性在社会劳动中获得更的分配。结婚之后,女性的生活重心自然向家庭偏移,相夫教子式的家庭主妇,也不太可能在职场中有很大收获,所以家庭的经济来源还是主要依靠男性,这就不免造成了经济上女性对于男性的依附,也造成婚姻中本该公平的双方有了“从属关系”,使得女性在遭到不公平待遇时也只能忍气吞声

而若想和男性拥有平等的话语权,经济独立不可忽视。但是,子女对女性的牵绊,社会对女性的束缚,也让女性的经济独立之路困难重重。

一、观念问题

根深蒂固的观念,就认为女性就应该“老老实实”呆在家里带孩子,然后“伺候”外出忙碌一天之后回到家里的男人。无论是社会,甚至是女性自己,都还没有建立起经济独立的观念。“男主外,女主内”,男性在外打拼赚钱养家糊口,女性在家教育子女,大家心照不宣的维持这样一种“平衡”。

这个时候,一旦女性也要外出工作,社会会认为女性不够重视家庭,“女人就应该靠男人养”的大男子主义也会为了面子不希望妻子婚后工作。一些比较落后的地方,全职主妇比比皆是。而一些进步的地方,职场中的女性也面临很大压力和不被理解。/

5不过,女性自己的依附心理也占很大原因。在现在的社会当中,房子车子也成了择偶的重要标准,“钓个金龟婿”以后不愁吃穿,不思进取理所当然的觉得应该靠男人养活,这样的女性是不会有经济独立的想法的。

二、社会偏见

古往今来,男性往往被认为是果断、勇敢魄力的象征,而女性,则往往被认为是柔弱、胆小,所以一些决策性的职位一般不会由女性担任。就业歧视中,综合考虑各种原因,比如女性生理期、结婚、生产、哺乳等,很多企业更愿意招收男性。这就造成了,女性即使愿意在职场上打拼,但往往不会有很高的报酬。

虽然大家都在工作,都有收入,但社会偏见造成的收入不平等,也造成经济关系中男女的不平等。

三、精力有限

还是以婚姻关系为例,女性经常承担了家务,外出工作一天之后回到家里,洗衣服、做饭、打扫卫生,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情却消磨着女性的精力。上班工作,下班劳动,有了孩子之后对孩子的教育投入也耗费巨大时间和精力。因此,在这样的权衡当中,很多女性也都放弃了外出工作的想法,或者从事一些自由度较高的工作,这也决定了女性收入不高,家庭收入的很大一部分仍然来源于男性的工资。

真正良好的和谐的两性关系,应该是自由平等的,而不存在绝对的一方主导,一方依附。经济平等就是最浅显和基本的一种平等。况且在现在的社会大环境中,即使是婚姻关系,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经济独立更加重要,一旦关系破裂,女性就要用能养活自我的能力和资本,否则会更加艰难。所以,为了自我的未来,为了自由平等,女性也应该要追求经济独立。

论题

四、中国当代大学生婚恋的相关问题

作为一个传统,常新的话题,恋爱与婚姻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也是人生的必经之路,也影响着大学生生活状态。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其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爱情生活充满了向往和追求。但是,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曝露出了一些问题。

一、恋爱行为普遍化、低龄化

恋爱已经成为是大学生活里越来越普遍的现象,经调查,有34%的大学生在大学里曾经谈过恋爱,但是现在没有谈,有36.8%的大学生正在谈,没有谈过的仅占29.2%。大学生普遍认为,没有爱情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这说明恋爱是大学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方面。另外,大学生的恋爱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表现在大学四个年级中,大一年级相比较其它年级,恋爱比率最高。

二、恋爱动机消极化

恋爱动机是当代大学生婚恋价值观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指人为什么要恋爱的问题,是产生恋爱行为的内部动力。恋爱动机决定人们的恋爱目标及恋爱生活方式的选择。学生尚处于继续社会化的阶段,对事物认识的局限性以及责任意识的淡薄,其恋爱动机并不单纯,趋于消极化。具体表现在:寻找感情寄托的占第一位,为36.9%;寻找理想的人生伴侣的仅28.0%。

三、择偶标准多元化

所谓“择偶标准”是人们选择婚恋对象时所拥有的价值取向,表现为对恋爱、结

婚对象条件的要求。传统认为,门当户对的婚姻要稳定、幸福得多。因此,中国的传统婚姻比较重视家庭背景的因素。但调查数据显示,转型期的中国大学生在选择配偶时,最看重的前五项标准分别是品质、性格、责任感、爱情、健康状况。最不看重的五项标准分别是兄弟姐妹数量、海外关系、人种、家庭背景、信仰。说明大学生的择偶标准已经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人生阅历不足引起。

四、择偶方式自主化

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婚姻经常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随着社会进步,自由恋爱和婚姻自主越来越成为社会的主流。调查数据显示:自主追求恋爱对象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缔结恋爱关系的主要方式。在回答“在择偶方式上,您主张……”的选择时,82.6%的大学生主张“自主认识”,7.6%的主张“朋友介绍”,4.6%的主张“网上认识”,只有2.3%的选择由“父母包办”,选择其他方式的占0.4%。可见,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自主性倾向很强,而且大多数能够自主选择恋爱对象。

五、婚恋价值取向开放化。

调查表明,传统的婚恋价值取向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已经大大弱化。首先,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评价越来越宽容。大学生中,对婚前性行为坚决反对的只有18.4%,认为可以的为68.7%,事实上,认为无所谓的对婚前性行为是默许的,这样来看,同意的比例就高达81.6%,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的性行为是比较开放的。其次,从对待婚外恋的态度也可以证明当代大学生对待婚恋价值取向上的开放性。在回答“假如您的婚姻中出现了第三者,您会”这一问题时,选择理解并包容的为11.8%,顺其自然的为25.4%,两者合并为37.2%,赞成离婚的只有32.6%。

社会稳定与发展 篇7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物流变迁

新中国的社会经济有3个标志性的节点,即1978年改革开放、1992年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路线、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根据这3个节点,本文将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分为4个阶段:改革开放以前、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加入世贸组织(WTO)以后。

1.改革开放以前

建国初期,我国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都十分低下,人民生活积弱积贫,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极其薄弱,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所有制结构单一,分配模式绝对平均主义。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的30年里,国家仿照苏联发展模式,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虽然国家经济有过快速发展的时期,如1952年土地改革,农民翻身做主,生产积极性和粮食产量大幅提高,但是之后,由于受到自然灾害、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到1978年,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虽然有所改善,但仍处在温饱不足状态。

这一时期,虽然经济增长带动了商品产量的增加,但相对于巨大的需求而言,商品仍极度短缺,供不应求。商品种类极少,生产多少卖多少,不愁销路。这一时期我国还没有物流的概念。

2.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拉开序幕。1978年开始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土地包产到户极大地鼓舞了农民的积极性,农副产品产量迅速增加。同时,国家开始允许商品自由流通,大量农产品可以由农村流向城镇,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想富,先修路”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因此,全国各地农村道路迅速修建,为以后物流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这一时期,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开放政策。如,1979年,党中央决定在深圳试办经济特区;1984年4月,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等14个港口城市,并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7年提出发展外向型经济;等等。外资企业陆续进驻我国沿海一带后,带动了经济的迅速发展,产生了内地粗加工-沿海精加工并销往世界各地的供应链模式。这一模式促进了物资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国际物流开始得到发展。

“物流”概念也在这一时期从日本引入我国,其发展前景和对社会经济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认识。这一阶段我国物流发展以传统储运业态为主,绝大多数物流业务由工商企业自营,物流产业刚刚起步。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

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正式确立。经济体制的改革使得经济关系趋向于市场化,附加在企业身上的束缚减少,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开始蓬勃发展。这一阶段发生了总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告别了长期商品匮乏的局面,需求膨胀转变为需求不足。企业间竞争加剧,各种新产品层出不穷。琳琅满目的商品逐渐催生了人们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小批量、多频次的物流模式开始得到发展。

20世纪90年代,全国范围内大力修建的高速路网络极大地缩短了城市间的距离,极大程度地促进了跨城市、跨区域的物流活动。这一时期,流通业大力发展,超市开始出现。超市经营商品种类繁多,有些商品季节性强,对物流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一时期,以家乐福为代表的外资超市先后进入我国,其先进的运营模式对我国本土超市形成很大冲击。

4.加入WTO以后

21世纪初,中国加入WTO,更多的国外企业进入我国,给产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国外企业的大批进入,不仅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改革与调整,还能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但同时也要看到,随着国外大型企业的进驻,国内企业面临着前所有未有的冲击与竞争。以超市行业为例,近年来外资超市在中国快速消费品连锁百强中的排名逐年上升,以家乐福、大润发、沃尔玛为代表的外资企业在食品零售市场的领先优势进一步凸显。本土超市竞争力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物流管理方面的相关经验和行之有效的运营管理模式。

近十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各类企业不断壮大。一些企业从区域性企业发展为全国性企业;一些企业则通过连锁经营来发展壮大。不经意间,人们在家门口就能买到全国各地的产品,各类餐饮、电器、服装、医药等全国性连锁店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企业在快速壮大的同时,物流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快速扩张时,有些企业忽略或者没有精力去发展物流。这些企业在淡季时物流还可以正常运转,到销售旺季则难以应对大量等待出货的订单,以至于延误了出货时机,造成巨大损失。

近十年的另一亮点是电子商务。十年间,人们从半信半疑到爱上网络购物,态度发生了彻底改变。网络商城从刚开始的小打小闹发展到现在成为众多大型企业的必争之地。尤其是近几年,大型的网络购物发展迅速,不仅为大众逐渐接受,众多网民更是乐此不疲。在信息流、资金流等运作都较为成熟的情况下,物流成为这一新兴购物模式的瓶颈。各大物流企业节假日爆仓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主要是由网络购物的特点所决定的。网络购物最大的特点就是订单多,每个订单的货物量小、品种多。节假日,由于订单量大幅上升,现场工作量急剧增加。传统的物流企业,在没有合理的设施规划、流程设计、高效的作业方法和科学的现场管理的情况下,很难完成这一物流任务,因而对企业的运作、利润、美誉度都造成较大影响。可以说,谁先解决网络购物的物流问题,谁就是最后的赢家。

另外,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商品种类极大丰富。从以前单一的桑塔纳、夏利到今天满街跑的宝马、奔驰、奥迪、比亚迪;从不多的摩托罗拉、波导到现在的诺基亚、三星、HTC、LG、天语,不一而足。隐藏在众多品牌背后的是人们个性化的需求,这些个性化需求对企业生产决策和物流配送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总而言之,最近十年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十年,也是中国物流快速发展的十年。但不得不认识到,中国物流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许多问题。

中国物流的现状及问题

1.专业人才不足

由于我国物流发展起步较晚,人才严重不足。自从物流专业在高校出现以来,国内开设物流专业的高校已迅速增加到几百所。由于物流行业发展迅猛,近几年高校培养的物流人才仍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也发现,师资力量尤其是高水平师资缺乏,成为高水平人才培养的瓶颈。个别学校宏观的、理论的教学过多,微观的、现场的教学过少,影响到人才的实践能力。大力培养高水平的师资,大力培养具有现场提案能力的人才,是解决我国高水平物流人才短缺的重要手段。

2.物流成本过高

我国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虽在逐年下降,但仍在18%左右,物流费用仍然过高。除了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过路费高等问题外,物流本身的粗放型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粗放型的物流必将导致物流各个环节效率低下,如不合理的设施布置导致人的作业效率低下,不准时的出库导致货车等待时间过长,等等。另一方面,粗放型的物流容易导致物流品质的低下。如,搬运方法不当导致货物损坏,出货顺序不正确导致食品过期。由于物流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的问题除了导致直接成本升高之外,还会推高间接成本。所以,解决物流高成本的问题,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物流界应着重考虑的问题。

3.信息化程度低

我国物流业的信息化起步较晚,尚未完全普及。记录依靠手工、信息传递依靠电话或传真等现象在许多场合都很常见。这些方式虽然可以完成工作,但不利于企业进行集中管理,并且给数据统计造成很大困难。有些企业虽然实现了信息化,但是不重视前期的分析和规划设计,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从而使信息化的目标不能完全实现,甚至是事倍功半。

另外,目前国内承担物流信息化的多为计算机专业人员。这些人员在信息技术方面非常熟练,但是缺乏物流现场经验,不熟悉物流流程,针对物流的提案能力不强。这样就不容易结合物流本身的特性来研发产品,从而导致研发和现场使用脱节,所设计的产品可能无法从实质上提高物流效率。

4.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大

近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同时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加,物流业的外部环境异常复杂。这将导致多个物流要素的变化,如物流量的变化、品种的变化、品种数的变化,等等。由于外界环境变化太快,很多企业不敢投资物流技术和设备,从而导致物流服务水平很难提高,抑制了企业的发展。这种担心是必要的,但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应对外界变化才是真正应思考的问题。从大方向上讲,必须拥有柔性物流规划方案及与之适应的物流技术和装备,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5.少子老龄化加速

我国面临的少子老龄化问题,已是不得不面对的社会课题。这个问题与日本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相似之处是两个国家都面临少子老龄化的问题,不同之处在于我国是未富先老。所以,我国面临的问题远比日本严重。蒋正华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及其对策》中提出,若以65岁作为进入老龄的标准,2005年中国老人总数将超过1亿人,2027年将超过2亿,2037年将超过3亿。

目前,虽然用工开始出现短缺现象,但是劳动力成本相对于机械化和自动化投资成本来讲仍然很低。一些企业虽然已经实现了物流的机械化和自动化,但是很多物流现场还是依靠手搬肩扛完成作业。整体而言,物流现场仍然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少子老龄化社会的推进无疑成为摆在物流业界面前的重大课题。另外,物流现场的工作多为重体力劳动。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人们肯定会优先选择从事其他轻体力劳动行业,如服务业等。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何改善物流现场的劳动环境,实现物流作业的省力化、机械化和自动化,成为物流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今后的发展趋势

结合日本社会经济发展和物流的变迁,中国物流发展可能存在如下趋势,供参考。

目前的物流水平参差不齐,省人、省力、机械化、自动化、高能力化等物流技术将会同时在中国得到发展;

目前中国基本上还处于物流发展的初期阶段,如何全面提高物流效率是大家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标准化、信息化等是提高效率不可缺少的要素;

由于少子老龄化社会的快速推进,中国物流势必朝着机械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世界经济环境的高不确定性,将会带来很难预测的物流变化,具有柔性的物流规划和解决方案,以及与其相适应的物流技术和装备将会有很大的市场;

环境保护是各行各业都要面临的问题,物流业的节能化也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精英阶层与社会发展 篇8

【关键词】社会发展;精英;人民

古今中外,变革大都来自于精英。远古的伏羲创八卦。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老子孔子,商鞅变法。基督耶稣,佛陀,古希腊的先哲们,牛顿,爱因斯坦,霍金,太多太多……他们不止主导了一个时代。一代一代精英们开创了这个时代。

精英有较高的个人素质,能够团结周边的人共同奋斗,能够站在时代和社会的前列,其理想和追求应该高于一般人的追求,应该比普通群众担当更多的社会责任。更能广泛地关注社会底层,关注更真切的社会现实,脚踏实地谋求社会的进步,一起同甘苦。

历史学界有一句话:崖山之后在无中国。

两宋300余年,一直都是重文抑武,在军事上屡受外敌之辱。但全面的看待,宋朝在经济、文化、科技、农业、工商业、手工业等诸多方面都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其成就超过了之前的隋唐和之后的明清,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抑制工商业的朝代,并且极力发展对外贸易。汉文明在宋朝时候,领先世界,富有人文精神,科技发达,也具有抵抗精神,在蒙古横扫欧亚大陆后,还坚持了半个世纪,最后被蒙古征服的民族。最后在崖山,陆秀夫在估计已经无法护卫赵昺走脱,劝说赵昺,“国事至今一败涂地,陛下当为国死,万勿重蹈德祜皇帝的覆辙。德祜皇帝远在大都受辱不堪,陛下不可再受他人凌辱。”说罢,他背起八岁的赵昺,又用素白的绸带与自己的身躯紧紧束在一起,然后一步一步地走向船弦,与他的小主公踏上了从临安到压山的最后里程、水天一色的茫茫大海……之后后随同跳海殉国的朝廷诸臣和后宫女眷少说也有十多万人。崖海十万浮尸,向世人宣示了一个民族宁折不弯,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

3百多年后,崇祯皇帝吊死煤山时身边只有一个太监,更别提什么陆秀夫般的忠臣了…可以说中国的精英尽丧蒙元之手。此后汉文明再也没有振作起来,市民社会的发育,新型商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创新都无从谈起。

能从一个要饭的成为皇帝说明当时汉人已经很少有文化人,没有贵族,也可以说没有德高望重的人士了而以前中国的帝王一般都出身自受过良好教育的讲究文化修养。治国韬略的家族一个没有素质的人和他不讲价素质的后代上台后,搞起了宦官治国。特务机构恐怖统治。

一个民族的一批个精英的覆灭,意味着什么?

而五胡乱华之后为什么汉人还能崛起?

洪秀全如果考上科举,还会有的太平天国吗?宋江如果仕途顺利还会上梁山吗?精英们受到不同程度的压迫,并且自身也在发展。社会阶级不能循环,中国传统的士农工商阶级无法交换,不能通过读书当官,不能种地当农民,不能卖东西作商人,这个社会还能存在吗?一件事物无法运转,那原有社会只有灭亡了。精英循环受阻或者精英循环缓慢,社会一定会发生变化,如果精英阶层再继续的下落,不改变自身,他们终将会被代替,因为一个是上升的力量而一个是下降的力量,上升的力量终会取得胜利,这是无法抗拒的历史趋势。

精英循环是一类精英被另一类精英所代替的政治现象,历史上的政治变迁不过是不同类别的精英之间的恒久性流动罢了。精英流动这一模式强调个体精英之间的循环;另一模式是社会底层群众精英层流动,它强调的是阶层性流动。流动循环的目的是维护和保证经济发展的必然,社会系统特别是其中的政治系统,社会平衡的基本条件就是保持循环路线的畅通,以保障领导阶层是精英一个社会只有当执政阶层的力才干的平均值高于非执政阶层时,才是稳定的,一旦流动缓慢,就会造成上层中蜕化激增,同时下一层中的精英不断增长,社会将隨之失去平衡和稳定,而征服或革命将使新的精英掌权而建立起新平衡。

中国共产党作为新的政治精英取代旧式精英,这同样代表了中国广大人民中的一批精英,改变了我们。普通的人民其实在大多时候是无意识的群体,他们的活动是需要被精英阶级的人领导的,或者说作为人民,本身就是精英的工具,如果其中有人领导了起来,那么那人本身已经就是属于精英阶级了。

上一篇:我们的国庆主题班会下一篇:期末复习词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