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稳定视角

2024-10-09

社会稳定视角(精选12篇)

社会稳定视角 篇1

一、“社会性别”的形成、发展及其运用

“社会性别”在英文中是“gender”, 本意为“性”。20世纪70年代末期, 美国女性主义者首先使用gender (社会性别) 这一概念来与sex (性别) 相区别, 并逐渐确立了关于性别问题的一个基本理念即:社会性别是一种文化构造和社会建制, 它是通过社会实践的作用发展而成的女性和男性之间的角色、行为、思想和感情特征方面的差别。

以社会性别为出发点的性别研究, 自其问世以来, 对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学科设计、理论框架、研究视角及方法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二、现代社会中社会性别视角缺失

正如西蒙娜·波伏娃 (1) 提出的:“人不是生为男人或女人, 而是变成男人或女人的。”社会性别即为人们所认知到的男性与女性之间存在的社会性差异和社会性关系;这些差异和关系因各种具体社会形态和文化形态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且会随时间发生变化。中国社会深深的打上了“男性中心”的烙印, 无论是社会地位、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 女性的个性特点和需要常被忽略。

1. 女性社会地位不高。

20世纪80年代有研究者发现, 中国妇女的地位并没有随着经济改革的进展而上升, 相反,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妇女的地位出现了很不乐观的劣化趋势。根据世界上常用的衡量妇女社会地位的七项指标来判断 (即妇女就业率、对待男婴女婴的态度、男女青少年入学比例、男女青年就业比例、妇女在国家机构重要领导岗位上的职务比例、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妇女个人财产在社会财富中的比例) , 中国多数指标均不理想, 这些指标客观反映了中国妇女总体上的实际地位。

2. 女性就业情况不良。

改革开放以来, “低工资、高就业”体制成了改革的首要目标, 而女职工则首当其冲地受到了伤害。企业裁减人员时多裁女职工、少裁男职工, 而再就业人员中女职工的再就业机会少于男性。女职工下岗后在家庭生活中也遇到困难。下岗女工明确表示, 下岗对夫妻感情、家庭关系很有影响, 家人的态度变化包括看不起、冷言冷语、不尊重她们在家中的劳动。女性的就业难也同样严重, 近几年媒体的报道显示女大学生面临性别歧视现象。部分企业表面上声称公平竞争, 实际上却变相拒招女职工。

3. 女性社会保障缺失。

全国政协八届五次会议曾以书面形式提出了《关于维护“三资”、乡镇、集体企业女职工劳动保护权益的提案》。该提案谈到, 一些外资企业只使用女工的黄金年龄段, 将招工年龄段控制在16~20岁、合同期一般定为三至五年, 期满即不再与这些女职工续签合同, 以避开女工的婚、孕、产期。已就业的女工也面临许多问题, 其中之一是职业危害严重。四川某市调查了132家企业, 有50%的企业劳动环境存在重度危害, 有38家企业的一线职工程度不等地接触到尘毒、噪音、高温危害, 其中大多数为女工。 (2)

三、社会性别视角下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

1. 社会文化因素分析。

恩格斯认为, “从前保证妇女在家中占统治地位的同一原因———妇女只限于从事家务劳动———现在却保证男子在家中占统治地位:妇女的家务劳动现在同男子谋取生活资料的劳动比较起来已经失掉了意义;男子的劳动就是一切, 妇女的劳动是无足轻重的附属品。” (3) 这种制度使人们对女性角色的认同和评价存在误区,

(1) 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 (1908.1.9—1986.4.14) , 20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女性之一, 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存在社会性别偏见, 如男尊女卑、夫唱妇随, 男主外、女主内, 男人以工作为主、女人以家庭为主等。这迫使妇女在家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自身的需求与权利被忽视, 进而引起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

2. 教育层面分析。

首先, 教师队伍方面。传统性别观念影响教师性别, 受此影响, 女性倾向于选择教师职业。鉴于可供选择的职业较少, 女性选择具有安全性、工作较为体面的教师职业。性别观念造成的不同职业选择导致小学教师队伍性别失衡严重。其次, 学校劳动分工方面。性别角色定型影响学校劳动分工, 在学校中体现在教师劳动分工的差异上。男性一般充当管理者, 而女性则成为被管理者, 要服从于学校的规范和男性的权威。此外, 中国学校教材存在性别失衡与性别刻板印象, 比如在男女性格方面, 描述女性更多的是不良性格特征, 而男性则具更多优良的性格品质。

3. 就业政策和法律层面分析。

首先, 就业政策法律缺乏社会性别视角。如中国现行的退休制度, 是按性别区分退休年龄的。由于退休金的高低、住房公积金的多少、福利的享受, 都与一个人的工龄和在职与否密切相关。女性比男性提前五年退休, 使女性老人的退休金等各种福利待遇低于男性老人。其次, 就业政策法律执行不力。比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1) 明确规定:男女劳动要同工同酬。事实上, 许多单位有自己的规定, 如不允许女员工结婚, 不允许女员工生孩子等, 造成社会上出现不少“隐婚族”。 (2) 这些单位政策是与中国的就业政策相违背的, 削弱了社会政策的执行力度。最后, 就业政策法律缺乏可操作性。如《就业促进法》虽设专章对就业平等进行规定, 但缺乏可操作性。反就业歧视的规定基本是一些权利性的宣告, 缺少程序的保障和实施机制。如规定的国家、政府、用人单位、职业中介机构禁止就业歧视、保障就业平等权这样的条款。具体实施过程中, 每个企业都按自己的理解去进行操作, 必然带来对法律的误读。

4. 大众传媒层面分析。

大众传媒往往把女性限制在以美容、减肥、购物等领域内, 认为女性是一种被观赏的对象, 而非有个性、有思想的完整个体。部分媒体存在不同程度的性别盲点。不少文学作品一味渲染女性的婚外恋、第三者插足等问题, 这些电视剧给人的印象是:第三者非常优秀, 而原配妻子是家庭妇女, 因而导致婚外恋。

四、基于社会性别理论视角探讨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

在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背景下, 提高全社会性别意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也是改善女性生存环境的社会基础。

1. 广泛提高社会性别意识。

男女平等是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 也是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和谐要求男女平等, 男女平等促进社会和谐。社会需要女性的同步发展, 通过提高国策的社会知晓率和认同感, 从制度上体现性别意识, 推动计划生育等基本国策的发展。政府应重视社会性别研究专家和学者提供的专业咨询服务, 包括开设相应的培训班, 让决策制定者制定就业政策时能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看待问题。另外, 为社会公众提供相应的服务, 通过各种渠道开展社会性别意识的宣传活动。

2. 在教育中引入社会性别意识。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首先从教育制度入手, 将社会性别意识引入到教育政策中, 促成教育内容等各方面的改变, 比如修改现行教育政策中包含着性别歧视和性别盲点的内容, 取消那些带有性别偏见和刻板印象的内容, 让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拥有社会性别意识, 使女性更好地发展自我。一方面, 加强对教师的社会性别培训, 让教师具备社会性别意识, 进而把这种理念和视角传递给学生。另一方面, 注重培养女学生的理性人格, 以理性方式处理问题的独特心理品质, 女性应当把自己和男性一样当做知识生产的主体, 审视现有的知识、规范等的不足, 这样方能改观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和社会性别制度。

3. 从国家政策层面消除女性就业歧视。

在政策层面, 一方面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 让更多女性参与到国家政治和决策中去, 制定就业政策时借鉴社会性别视角。例如, 日本设立雇佣调整资助金, 用于女职工教育培训、外派职工的补助工资和停产期间的工资。瑞典女性从家庭政策调整, 通过税收转移为公共服务的方式建立收费低廉、服务优质的托儿所, 从而保障并鼓励已婚妇女就业。这说明国家政策的制定需要社会性别意识, 从国家层面肯定了妇女的地位, 妇女的就业机会才能增加。

女性的成材与发展, 取决于女性自身的努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文化观念的转变, 希望通过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能更好地促进女性自身价值的实现和性别平等。

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已进入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 加快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推动建立政府与社会互动的全面管理体系, 已成为学界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研究借助社会性别理论的分析模式, 通过分析社会政策对于男女两性在社会文化、教育、就业和大众媒体等方面的不同情境, 探讨在注重不同性别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的基础上, 如何通过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找到解决存在不平等和歧视问题的解决对策和方法。

关键词:女性,社会性别,社会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 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4:8.

[2]赵耀.中国劳动力市场雇佣歧视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7:77.

[3]苏艳明, 曾春媛.中国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现状及原因分析[J].当代经济, 2006, (3) .

[4]张抗私.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与社会性别歧视:第1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5]赵小林, 林琼.和谐社会愿景下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1) .

[6]伏晓.和谐社会视角下社会管理体制创新[J].法制与社会, 2008, (26) .

[7]范恒山.中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进展和重点任务[J].财经界, 2006, (10) .

[8]赵小林, 林琼.和谐社会愿景下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1) .

[9]谢庆奎, 谢梦醒.和谐社会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6, (2) .

[10]孔德宏, 王金柱.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3) .

社会稳定视角 篇2

(0630813049 张威威 企业管理 商学院)

摘要:民生问题历来关系着社会的发展与稳定,民生问题得到重视和改善的程度是衡量社会和谐的核心指标,因而长期以来,我党都对社会民生问题给与了高度的关注。本文从探讨“以民生为本”的理念出发,对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社会民生现象和原因做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和谐社会关注民生的几点建议。关键词:和谐社会;民生;社会主义

一、社会主义社会以民生为本的理念

顾名思义,民生问题是指人民的生活问题。“民生”一直与“国计”即国家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民生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课题。所谓民生,即有关国民的生计与生活,抑或人民的生存权与发展权。中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认识到民生与国家政权生死存亡休戚相关。古诗有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而民生的核心含义就是与民牟利,民利就是人民利益,就是对人们需要的满足。利益问题是一个关涉到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利益则是民生的具体体现。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指出:“利益是人的行动的唯一动力”。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纽带就是私人利益,经济关系就是利益关系,政治权利取决于经济基础。他认为:“把人和社会连接起来的唯一纽带是天然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也证明,只有以民生、民利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把民生民利问题落到实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才得以贯彻实施,和谐社会才可能变成现实。郑功成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多年,实质上就是民生问题不断得到改善的二十多年。然而,在我国社会分化加剧的现实背景下,现已经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又几乎均与发展中的民生问题直接相关。因而,构建以民生为本的和谐社会,是我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二、和谐社会下的社会民生

改革开放越是深入,市场经济越是发展,民生民利问题越是凸显。按照西方国家经济发展规律,在人均GDP1000~3000美元发展阶段,既是经济发展的黄金阶段,也是社会发展矛盾凸显期。2005年我国人均GDP1714美元,正处于这一关键阶段。据社会发展情况民调显示,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包括:其一,收入分配最敏感。有数据显示,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2005年为3.2:1。收入分配不公,城乡、区域、行业之间收入差距太大,已成为社会各种矛盾最主要的源头。其二,社会保障最关键。到2005年底,我国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的覆盖人数分别达到17487万人、13783万人、10648万人和8478万人,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3059万人,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但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将长期面对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就业方式多样化的挑战。其三,扩大就业最重要。就业是民生之本,但我国就业形势近年都非常紧张。今后几年,我国每年需安排新增劳动力2400万,岗位缺口都在1300万人以上。其四,教育公平最迫切。农民工、农村居民普遍反映上学难、上学贵。其五,医疗卫生最直接。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已是不争的事实。其六,住房问题最难解。截止2005年,在全国250个地级以上城市中,仍然有70%的城市没有实施廉租房政策,住房保障面不到4%。其七,安全形势最严峻。我国煤矿开采、化工、交通等行业重特大安全事故频发。其八,社会治安最基础。增强安全感是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其九,资源环境最突出。我国GDP增长迅速,资源人均占有率低,环境退化严重。《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显示,2004年全国环境退化成本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环境形势十分严峻。

对造成我国民生民利问题的原因进行剖析:其一,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落后的社会生产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依然是现阶段的主要矛盾。2005年我国GDP总量2.2万亿美元,居世界第4位,但人均仅居世界第100位左右。生产力整体水平相对落后,国家财力有限,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需求还难于满足。其二,目前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利益关系模式和利益格局已被打破,而新的社会利益关系格局和利益协调机制、政策和法规都还很不完善,因而,在这种新旧体制交替时期,利益分化必然会加剧。其三,市场经济本身的功能性缺陷。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逻辑是活力和效率,它强调按照生产要素的产权及其市场贡献分配利益,但由于人力资本的差别、人们要素占有的差别以及市场机制优胜劣汰作用,必然会带来利益的分化;再就是市场经济活动的效益不管是正还是负,都会在实质上造成人们之间的利益的分化,特别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健全完善,其缺陷表现得更为明显。

三、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注重改善社会民生

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民生问题事关老百姓的基本生活和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又是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解决好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功。在努力发展生产力,创造更多社会财富的基础上,关注民生民利,促进社会和谐,是我们党和人民政府的光荣历史使命。因而,关注社会民生应该着力做到:

第一,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公平正义和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原则。以什么样的原则协调利益关系,代表着执政党的价值追求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公平正义,是我们党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推动

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的基本原理提出来的。坚持以人为本、公平正义,与我们党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一致的。以人为本之人,应该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全体人民;以人为本之本,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即我国国民的人权、尊严、价值、幸福和自由全面发展,民的物质、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利益,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行业的人民群众的利益,每个人的最具体、最现实的、最关心的切身利益。

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原则是无产阶级政党一条重要原则。“解民难,抚民心,顺民意”,为他们争取合法的、最大化的权益,最大程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美国当代著名政治哲学家约翰.罗尔斯通过对人类社会的一种原始状态的假设,认为在人类社会之初应存在两个正义原则:一是平等自由的原则,二是机会的公平原则和差别原则的结合。另外,在分配社会合作所产生的利益方面,他认为始终应该以最少受惠者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占我国人口多数的农民一直是“最少受惠者”,《决定》中党着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大农村扶贫力度,加快改善贫困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严格控制征地规模,提高征地补偿标准,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应该说既符合党的性质、宗旨和原则要求,也符合罗尔斯秉承正义原则、维护最少受惠者利益的思想要求。

第二,要加强利益协调的制度、机制的建设。

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对于处在初级阶段的中国而言,体制转轨进程的全面推进所导致的社会经济、政治和价值观念的巨大变化,特别是利益多元所导致的社会利益要求分化和差异程度的日益增大,加快了社会分层的速度,推动了社会利益群体的增生,公众的利益表达愿望也随之不断增长,这就对利益表达机制效能的发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党、人大和政府的引领作用,健全和完善理性化的利益表达机制,让人们把自己的利益要求充分表达出来,从而及时地对人们的利益关系进行整合与协调。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要通过选举制度改革,让不同阶层的人们按照一定的比例充分参与进来,使他们的利益诉求表达渠道畅通无阻。建立人民代表大会、专家委员会和社会团体组织共同参与的利益诉求模式,应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理性合法的利益表达形式。

第三,调整与完善分配政策,协调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

一是初次分配中坚持以效率为主的分配原则。初次分配的效率原则是不容置疑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验已充分证明。但初次分配也必须保证社会公平,尤其要通过完善制度来保证机会均等、竞争公平和合法权益的保护。法律的运用、倾斜性政策的实施,往往是扶强不扶弱,要保障弱势的工农群体的利益,就必须做到扶强的同时更要扶弱。二是再次分配坚持以公平为主的分配原则。虽然说再分配也要注重效率和成本的社会核算,但再分配的主旨在于政府利用强

有力的税收、财政等手段来调节初次分配造成的过大的收入和财富的差距,防止两极分化,保证人们获得均等的发展机会和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为和谐社会的形成提供物质基础支撑。三是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建立社会救助、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行动等各种形式的第三次分配的制度和机制。第三次分配在照顾孤寡和残障群体、保护弱势妇女、收救流浪人以及帮助失业者、贫病者、爱滋病患者等方面,可以发挥特殊的作用。经过多次利益协调,最终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利益分配结构。

第四,完善法律保障。

促使和保障人们利益协调的直接的、有效的、合理的途径应该是法律。法律具有权威性、强制性的特点,它作为一种定型的社会规范和准则体系在进行利益协调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它能够使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的法律框架内实现自身的利益而不至于因某些特殊原因出现激烈冲突和对抗,它有制度和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所不同的强制力,运用这一措施,不仅可以建立宏观利益制衡机制,还可以从微观上干预、管束利益主体及其利益活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只有在完善的法律框架内,在司法公正的前提条件下,才能使全体社会成员既充分享有权利、行使权利、维护权利,又切实履行义务、承担责任,做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真正建成各阶层人民共建共享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田克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轨迹[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2]陆学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更加重视调整社会结构[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6,(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李君如.中国能够实行什么样的民主[N].北京日报,2005

社会治理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 篇3

社会治理模式,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相适应,从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规范和价值等方面,可以分为统治型治理模式、管理型治理模式和服务型治理模式1。不同的社会治理模式,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模式也不相同。社会组织分为三类,政府、企业,以及处于二者之间的非营利组织。政府是公益性质的公共组织,以追求公平正义为目标,企业是营利性组织,对于营利性的企业而言,其对投资者自然承担经济责任,要满足投资人追逐利益的需要。在特定的治理模式下,为企业在社会中的行为提供了特定的社会治理基础。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三者之间的关系有所不同,社会对企业的期望,企业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规定也不相同,这种关系模式也决定了企业所担负的社会责任的不同。考察企业的社会责任内涵的发展,就要考察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三者之间的关系,就要从社会治理视角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变化。

一、统治型治理模式与企业社会责任

农业社会是熟人社会,社会治理模式是一种以权力规范为基础,以统治利益为导向的专制型治理模式,即统治型治理模式。它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尚未完全确立的社会基础上,是以权力统驭社会及社会活动的治理。政府是社会治理的唯一主体,政府作为统治者统治的工具,农业社会中,政府和社会融合在一起,没有存在领域分化,没有现代意义上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划分。在这种治理模式中,政府和社会包括社会中的企业(这一时期没有现代意义上的企业,为了表述方便,此处仍暂用“企业”一词),是一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在这种关系状态下,企业的社会责任有着特定的外延:企业在保证对统治权力的服从基础上,承担伦理责任。

农业社会是权力关系和伦理关系起主要作用的社会。因此,企业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主要的是权力责任和伦理责任。就权力关系而言,企业是作为被统治者的角色出现的,属于权力的末端。企业要做的就是服从于统治者利益的需要。就伦理关系而言,企业的社会责任是遵守由规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责任为内涵的。

严格的说,农业社会的治理模式是统治型的治理模式,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所谓的企业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企业。虽然有法律,但是没有法制,不是法治型的社会。法律不过是维护统治者利益的工具,因此,企业需要守法,与其说是遵守法律责任不如说是有服从统治者利益的义务。农业社会,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分化没有完成,作为王朝的统治者,家天下状态下实质是不存在现代意义的公共领域。社会关系主要是以一种自上而下的命令式的统治与被统治的权力关系,社会规范也主要是以权力规范体现出来的,企业不能违背和干扰权力的运行,不能破坏这种权力关系的状态。

统治型治理模式下,在社会治理体系内部,主要的关系是一种权力关系。在日常生活领域,社会规范是以习俗和道德体现出来的。熟人社会的关系模式使得商业组织的社会责任集中体现为伦理责任。统治型治理模式是建立在农业社会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自然经济是一种以狭隘地域为限的经济,自给自足且具有很强的封闭性,社会流动性很小。因此,农业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的自然经济形态使人们终其一生都要依附于土地,从而依附于这片土地所承载的一切因素——历史文化、大众心理、生产经验等等。土地的不可动性导致了土地上作业的人的稳定性,缺乏流动性的社会造就了人与人之间频繁的交往和互动,依于核心家庭的不断繁衍构建了不断扩大和壮大的交往群体,就是熟人社会。在这个熟人社会中,伦理关系成为最广泛存在的关系,是最为古老和稳定、也是最为基本和重要的社会关系。人们之间之所以能够产生伦理关系,是由于他们之间存在着某种社会联系。基于伦理关系基础上的道德伦理规范则是人类一切行为活动的基本准则。农业社会中,商业不发达,商业组织规模小,活动领域有限,作为熟人社会中组成,依附于自然经济而存在。不作为普遍的经济形态存在的商业组织,没有成为现代意义的庞大市场经济体系中的独立主体,依附于熟人社会的,具有熟人社会的行为特征和行为规范。与周边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伦理关系特征。同时,在农业社会,没有健全的法制,商业发展更多的是依靠商家的道德自觉。因此,企业主要承担的是伦理责任。社会责任在这种语境下是一种伦理责任,也有用商业伦理来表述的。

这种伦理责任的承担历史成为商业伦理的历史传统积淀,也为今天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奠定了文化思想基础。在我国,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始终强调道德伦理对社会生活的重要性。儒家思想中的“见利思义”、“以义驭利”的义利之辨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等原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伦理责任的重视和强调。中国的晋商被称为儒商,究其原因,是其秉承了儒家文化中的诚实守信原则。商业伦理是商人和企业的道德底线。2

统治型治理模式下,商业组织本身并不是农业社会的典型的主导地位的组织,社会对商业组织也没有更多的要求。但是作为熟人社会的组成部分,商业组织为了生存,必须履行熟人社会的行为规范——伦理规范,建立与熟人社会圈子内部的信任关系。

二、管理型治理模式与企业社会责任

现代意义上的企业是在工业社会中才出现的。管理型治理模式是工业社会的典型治理模式。工业社会是陌生人的社会,是市场经济的社会。独立自主的市场主体大量出现,改变着经济形态,也改变着社会组织的运行模式和存在方式。社会关系与社会规范不同于农业社会,治理模式也发生相应的改变,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不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而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平等关系。企业主要承担经济责任,维护股东利益的责任主体,成为私人领域中不可侵犯的空间,此外,政府和社会之间相对分离,政府和社会之间是平等的法律关系,这种管理型治理模式中,法律关系是重要的社会关系。治理规范主要是法律规范,法律责任成为企业需要承担的主要责任。相反,这个时候,道德责任和权力责任被淡化。

陌生人社会是一个相对开放性的社会,公共事务的增加,对社会治理提出了管理化要求。农业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人们受制于地域局限,熟人社会呈现出封闭性的特征。但是,工业化城市化社会使人们在人身上脱离了土地的束缚,在社会交往上,也呈现出相对开放性。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范围比以往扩大,除了上下层级之间的线性沟通之外,沟通也呈现出点线结合的特征。由于商品交换活动的频繁,每个个体活动范围的扩大,其与外界交往的范围也扩大,原有的统治模式可以规范的交往活动在相对开放的陌生人社会中失去了作用。正是这种相对开放的社会对社会治理的管理化提出了要求。工业社会中,最大的特点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由熟人社会的等级化,走向陌生人社会的平等化。社会秩序面临失衡的威胁。社会秩序实现的方式——统治已经没有了稳定的社会结构作为依托,权力赖以实现的熟人社会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而迅速走向陌生化。农业社会中的思维方式不再适应工业社会的特点,作为个体的人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农业社会中,个体的存在是以群像表现出来的。个体的特征就是在其所在的等级秩序中的群体特征,个体的行为方式就是其所在的等级体系中特定位置的行为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就是由习俗和习惯所确定下来的,这种稳定性使统治有了更多的可靠性。但是,恰恰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打破了原有的熟人圈子,因而破坏了原有的等级体系,在熟人社会中的基于习俗、习惯的规范失去了规范的意义和作用,从土地的依附中涌向城市的劳动者,摆脱了原有的身份,拥有了新的城市工人的身份,劳动者之间的关系简单化为生产过程中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管理者之间的关系,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而在资本面前,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更为简单,就是一种平等化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也存在层级节制的关系。但是,不同于农业社会的等级之间的层级节制,农业社会中的等级之间的权利义务是由权力所确定的,在工业社会中的社会资源包括治理资源不能再由统治权力所分配,对同一层级内部、不同层级之间的权利义务是基于效率目的进行科学的分工与协作所确定。这种社会结构需要治理主体结构确定新型的规范去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这种规范就是法律规范。

管理型治理模式也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已然确立的社会基础上构建的。市场经济体系建立以后,市场平等竞争的主体作为经济生活中具有抽象意义的独立的“人”而存在。政府和社会相对分离。公共领域中,政府是唯一的社会治理主体,政府成为公平正义理想的维护者;市场经济中,市场竞争主体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存在,相对于公共权力的私人领域成为独立的存在,公共权力不能再任意侵占私人领域的空间。(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形成于资本主义时代3。)这个时期,正是思想家们推崇市场机制的时期,理论家所追求的是完美的自由秩序,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起到资源配置的作用。管理型治理模式中,政府和企业之间不是命令与服从的权力关系,而是法律关系。自上而下的命令与服从的权力关系仅存在于治理主体——政府内部。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正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保障各个主体的利益不受侵犯。政府和社会之间,政府和企业之间的行为规范是法律规范。在法制社会中,法律规范是主要的社会规范。对于企业而言,法律没有明文禁止的就是被允许的,法律规范是企业行为的最底线。为了参与社会生活,保障私人利益,因此,企业对社会的责任主要是法律责任。对政府没有权力责任,或者说政治责任被淡化。

在管理型治理模式下,企业是否要承担伦理责任呢?对于这一点颇有争议。政府与企业在角色定位上完全没有交集之处。政府代表公共利益,企业追逐私人利益,政府企业承担着不同的社会功能,正是在这一治理模式前提下,亚当斯密乃至后来的哈耶克、弗里德曼等否定了企业承担伦理责任乃至社会责任的说法,因为,在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分离的前提下,在政府作为社会治理唯一主体的管理行政的前提下,政府与社会角色定位完全不同。政府被冠以“看门狗”或者“守夜人”的角色,守护着公平的市场自由竞争秩序;市场主体——企业追求着效率,追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主要是为了更大限度使自身利益最大化,仍然是功利性的逻辑。

伴随着罗斯福新政,国家在广泛的层面上干预经济,政府侵占了私人领域的空间,政府公共权力进入市场体系,企业不是作为经济主体而独立存在,而是作为政府的附属物而存在,成为政府等级秩序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也不需要独立的意志和独立的思考。除了企业要服从政府的领导,社会对企业没有其他的期望。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政企不分,政府依靠行政权力命令的方式干预企业管理。在这种模式之下,企业获得其存在合法性4就只是需要遵从政府的指令。与其说社会对企业存有伦理期望不如说社会对政府存有道德期望。这种治理模式下,企业必然承担伦理责任。但是,企业承担的伦理责任其实是政府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自然延伸。社会对企业承担伦理责任没有特殊的要求。

可见,由于企业是作为与政府相对应的私人领域的存在,而不是公共领域的构成,也不是社会治理主体,只是作为社会治理对象而存在,因此,不具有公共性特征,这个时期的社会责任也必然缺乏公共性色彩,企业缺乏主动承担公共责任的社会治理基础。西方自由主义拥护者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对自由秩序的破坏。从亚当斯密开始,就对那种期望从“那些装作为了公众的利益而进行贸易的人”那里能得到利益抱有怀疑态度。哈耶克在《自由秩序原理》中也对此有所反对,认为企业主要是为了股东的利益而存在的,让其承担社会责任是对自由竞争的破坏。弗里德曼也反对“自由企业制度中商业的社会责任”的说法。他认为,在这样的社会中,“仅存在一种、而且是唯一的一种商业社会责任——只要它遵守职业规则,那么它的社会责任就是利用其资源,并且从事那些旨在增加其利润的活动,这也就是说,在没有诡计与欺诈的情况下,从事公开的、且自由的竞争。”在人们对“资本主义”、“利润”、“没有灵魂的公司”的普遍反感下,“这样做是使公司取得信誉的一种方式,而这种信誉是作为那些被完全证明为符合该公司自己的自身利益的支出的副产品而存在的。”5企业担当社会责任是出自于功利性的目的,是一种虚伪的、粉饰门面的行为,因此,不能指望企业为了公共利益而展开活动。社会责任的承担只能是政府的工作。弗里德曼更为直接地表述说——总经理不是公务员。理论界这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否定性意见在实践中,往往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佐证,某些企业“醉翁之意不在酒”,其主动承担伦理责任只是为了提升企业形象。事实上,这些思想就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在管理型治理模式下,企业社会责任是以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为核心的责任。

三、服务型治理模式与企业社会责任

后工业社会来临之际,社会治理模式发生了质的飞跃。管理型治理模式向着服务型治理模式演进。在服务型治理模式下,企业社会责任具有最广泛的内涵。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包含了对股东利益负责的责任,也包含了对利益相关人的责任。在服务型合作治理模式下,作为社会治理的共同行动者,企业也具有对政府、对其他社会主体的多元责任和多元利益。

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是建立在新型的陌生人社会基础上。人与人之间,随着信息通讯交通等技术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摆脱了地域的限制。全球一体化浪潮下,原有的陌生人社会带有了更多的熟人社会的气息,陌生人之间,多了基于信任而产生的合作要求。在这种新型陌生人社会中,公共领域范围扩大,政府和社会重新走向融合,这种融合是以政府和社会保留各自独立性的合作与交流为主导的。政治参与的扩大,民主的发展,社会自治力量的壮大,基于市场经济体制形成的以非政府组织为载体的市民社会之中兴,促使社会治理出现了多元主体。而信息技术的发展,更使得广泛的民主参与具备了技术上的可能。社会生活一系列的变化,致使政府不再垄断社会治理唯一主体地位,构建服务型政府,政府的角色由管理为主转向服务为主。除了政府这一社会治理主体之外,非政府组织力量的发展壮大,迎来了社会自治的曙光。同时,在一度被排在治理体系之外的并被看成是纯粹私人领域的企业,被视为“企业公民”,和其他社会自治力量一道,也成为社会治理的行动者。

正是在这种新型的治理模式中,企业同非政府组织一样,具有了一定的公共性。尽管这种公共性与政府的公共性色彩存在着巨大的差别,但是,在公共责任上,三者就有一定的相似性。作为社会治理中的重要要素,对公共管理主体有着重要的影响力,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参与着社会治理活动。企业社会责任的外延,由伦理责任,扩展到法律责任,再扩展为公共责任。这种公共责任,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下有着一定的差别,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的公共性表现也有差异。如对于国有企业而言,企业社会责任外延必然包含着政治责任。但是,所有企业的社会责任都有共同之处,那就是环境责任、劳工责任等。不同于管理型治理模式下的法律责任,服务型治理模式下企业社会责任蕴含着伦理责任,基于法律责任,同时又高于法律责任。

服务型治理模式为企业承担伦理责任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服务型治理模式是合作型的治理模式。在社会治理的层面上,社会各个构成要素展开广泛的合作,使得在管理型治理模式下企业所丧失的伦理责任在合作治理模式下重焕生机。这是因为,服务成为合作治理中的核心伦理价值,成为这种社会治理模式得以生长的基础。这种包含着更多利他因素的伦理精神所统摄的社会治理活动中,政府所追求的不再是管理型治理模式下的效率主导,而是强调公共利益的实现,倡导公平正义的实现,强调建立服务型政府,西方学者的新公共服务理论也是这个思路。任何一个组织和个人,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除了利益追求,都有其特定的价值追求。当服务的价值成为社会治理的普遍价值时,伦理责任的主动担承就是现实可行的。同样,伦理责任也不再是政府自身的角色规定,也是其他社会力量的角色期待。“服务”成为越来越多社会组织——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的宗旨。实践中,很多企业也把企业精神定位于“服务”这个包含着丰富伦理要求的词上(如国家电网公司将之表述为“服务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电力客户,服务发电企业,服务社会发展。”)可见,作为社会治理行动重要参与者的企业,也不再把社会责任的承担定位在对股东的经济责任,而是放眼于社会中的利益相关人,放眼于公共利益的实现,强调企业的伦理责任。

伦理责任的担当,不再是企业家手中的小玩具,成为装点门面的粉饰功夫,也不是企业家必须采用的政策,而是成为企业家的哲学。在哈佛大学MBA的课堂上,企业伦理成为必修课;在企业管理实践中,企业伦理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企业,从形式上到实质上,有了承担伦理责任的社会治理基础。

企业主动担当伦理责任,不是一种高调行为,也不是一种标新立异的行为,而是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企业中的个体,从企业家到企业管理者再到企业基层操作人员,都是社会普遍联系中的一员。每个成员都有他的家庭,朋友,在情感上他都会归属于他的团体、他的城市和他所热爱的国家;就企业整体而言,它又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它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文明进步的成果并为社会进步而贡献自身的力量。在普遍的伦理关系纽结而成的社会联系中,企业承担伦理责任具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社会契约视角下上市公司社会责任 篇4

一、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虚假陈述成为公司责任的重点话题

所谓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是指会计信息真实、客观地反映各项经济活动, 准确地揭示各项经济活动所包含的经济内容。真实性并不要求会计信息百分之百地反映客观实际。事实上, 会计信息往往是近似计量的结果, 而不是精确计量的结果。只要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合规、合理, 并进行了无误的加工、整理, 会计系统所输出的会计信息就认为是真实的。

所谓会计信息失真, 是指会计信息未能真实地反映客观的经济活动, 给决策者的相关决策带来不利影响, 即所谓的虚假会计信息。

二、会计责任缺失的理性分析

1. 准则、法规执行的监管不力、缺乏效率

在我国市场缺乏效率的现阶段, 执行机制的完善有赖于立法与司法的支持, 即政府监管的深化。与此同时, 在追究虚假会计信息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上,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现象大量存在。围绕会计信息, 主要的相关利益方面有上市公司管理当局、控股股东、中介机构等。在现行法律制度下, 重经济处罚, 轻行政法律处罚;重单位处罚, 轻个人处罚;重内部处理, 轻外部处理, 使得法律效力不断弱化。这种法律效力弱化的状况, 对那些后来者, 特别是那些经营不佳, 需要上市“圈钱”的企业管理当局来说, 其诱导效应是显著的, 也急剧恶化了市场的失灵程度。

2. 供给 (Supply) 需求 (Demand) 角度看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信息, 作为一种产品, 必然会在市场上同时存在供与求。从理论上讲, 会计信息供给与需求作为矛盾的统一体, 它们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共同决定着会计信息的质量, 任何忽视需求质量的行为, 都不可能形成令客户满意的供给质量, 但我国市场还没有形成一个以市场为导向的强有力的需求团体, 有效市场主体的缺失, 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下面分析我国会计信息主要需求主体——政府、投资者、债权人缺乏对真实会计信息需求的现状。

政府作为最大的会计信息需求主体, 在市场经济中的多重角色, 制约了其成为真正的信息需求主体。政府经济职能与行政权利兼容 (Compatible) 的交叉重迭性特征决定了政府在对市场行使经济调控职能的同时, 不可避免地会融入行政干预的色彩, 从而产生政府经济行为的非市场依托性, 政策法规的模糊性以及相互之间缺乏稳健性、配套性和层次性等复杂现象, 并且由于制度原因“官出数字”、“数字出官”效应的普遍存在, 政府官员在一定程度上还可能因虚假信息受益。因此政府部门及其官员出于自利动机, 会与企业合谋, 共同提供虚假信息, 甚至强制或暗示企业提供预定的数据, 这样的政府部门在宏观经济管理中不可能真正成为真实会计信息的需求者。

3. 契约单一性、不完备性以及委托人的缺失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契约单一性与不完备性 (Single Contract&Incomplete Contract) 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契约作为规制企业产权经济关系与社会产权经济关系的手段, “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建构人际关系、平抑冲突、消弭差异的最佳手段之一”。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 市场与契约便结下了密不可分的关系, 市场经济发展建立在广泛的契约化基础之上。而从本质上讲, 会计对产权运动过程与结果的反映、控制及其产权经济关系处理的过程, 也是一种契约安排过程及依据契约法对契约的监控过程。

委托人的缺失。按博弈论的说法, “囚徒困境” (Prisoner’s Dilemma) 是由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那么, 中国会计中的“囚徒困境”现象是如何表现的呢?会计在现代成为了维系投资者与经营者、企业与市场、管理者与公司职员, 甚至包括企业与政府、客户、消费者之间的契约关系基础。尤其是在证券市场上, 良好健全的会计制度是证券市场顺利运行的基本保证。正因为在经济信息的纵向 (企业上下) 与横向 (人与人, 企业与外界) 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 而契约关系的委托方恰恰又处于信息劣势地位, 有效保护委托方利益成了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一块基石[6]。因此, 消除委托方的信息劣势就成为必需。现代会计制度恰恰充当了消除委托方信息劣势的角色, 完整的会计信息有效地满足了委托方、监管代理方的基本要求。

三、提高会计责任的战略对策

1. 完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 强化制度建设

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留有过多的灵活性和真空地带 (Vacuum Zone) , 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前提。因此, 防范会计信息失真, 应对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予以完善, 使得信息的披露客观、真实, 并且有更强的可比性 (Comparision) 。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制定过程是一种“微妙平衡”的政治问题, 它需要对不同的社会目标和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进行评判和权衡, 还应考虑其与经济环境的融合性。为此, 单从“技术性”层面制定准则, 而忽视其他因素, 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2. 对会计信息外部性予以内部化 (Internalization) , 加强政府监管

既然会计信息供求过程中存在着外部性, 那么就应该将其内部化。若能通过对会计信息产权 (Property Rights) 进行界定或进行恰当安排, 使会计信息外部性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由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承担, 就可以形成对会计信息外部性的内部化, 但是由于以下几种因素, 会计信息外部性内部化的过程也不是那么容易:一是企业在所有权界定的前提下, 即便利益相关者形成了一个利益集团, 但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存在着个人理性的限制。他们在事前预期到高昂的交易费用后, 往往不再愿意进行会计信息的博弈和界定, 而只希望“搭便车”。

3. 建立高效的产权制度, 理顺产权关系

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 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 要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美国经济分析学家波斯纳认为建立高效的产权要做到以下五点:即产权的排他性、明晰性、可转让性、竞争性、界定的有效性。产权的排他性有利于产权人做出努力提高财产的价值, 同时降低财产个人保护的成本;产权的明晰性和可转让性使产权价值有了保证, 并使财产从较低价值用途向较高价值用途转移, 从而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效用;产权的竞争性有利于提高产权的市场交换价值;产权界定的有效性则可以减少因交易费用而产生的资源浪费。

因此, 只有高效产权制度的建立, 才会使市场主体根据会计行为规范展开会计管理交易活动。同时, 会计主体可以根据交易费用的高低来选择会计规范组合方式, 充分发挥会计规范的激励、约束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功能。

参考文献

[1]蒋尧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产品民事赔偿责任研究[J].会计研究, 2003. (4)

[2]郭道扬:论产权会计观与产权会计变革[J].会计研究, 2004. (2)

[3]杨雄胜:会计诚信问题的理性思考[J].会计研究, 2002. (3)

[4]谭劲松 丘步晖 林静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经济学思考[J].会计研究, 2000. (6)

[5]王性云: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博弈分析[J].财务与会计导刊, 2002. (2)

[6]樊行健 孙峥嵘:上市公司经营者剩余索取权的经济分析[J].财经科学, 2004. (2)

[7]董 兰 张 健 郭 毅:浅析经济学与财务信息公开政策[J].财会研究, 2000. (4)

社会稳定视角 篇5

关于社会资本视角下对于社区社会安全的研究我们从普特南对意大利的研究说起。他的研究发现公民性强的地区的集体生活比较轻松,因为人们可以期望别人遵守规则。在公民性弱的地区,几乎每一个人都认为别人会破坏规则。普特南发现,在那些具有深厚社会资本的地区,制度绩效良好,那里的人们关心公共事物,关心社区事务,相互信任,遵纪守法,社区鼓励团结、公民参与、合作与诚实的品质,而在制度绩效差的地区,人们极少参与社会生活。通过这段描述,我们可以依稀瞥见社会资本与社区社会安全之间存在某种联系。社区犯罪率作为社区社会安全的一个方面,相对较早引起学者关注,有学者通过各种抽样调查和实验方法获得了大量的截面和时序数据,对社会资本的经济和社会影响进行了计量检验,指出社会资本可以降低犯罪率。2001 年,寇特和黑里对美国的研究发现,如果一个社区内人们互不熟悉,缺乏对青少年的监督以及集体活动的参与程度很低,那么很可能会发生较多的犯罪和暴力现象。2001年,哈尔波恩分析了“芝加哥社区人文发展项目”的调查数据,他发现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和邻里间的利他行为是解释社区之间犯罪率差别的关键因素。

社会安全与社会治理存在很大联系,学者在社会资本的视角下,对于社会治理的研究成果比社会安全研究更多。袁振龙在研究北京城乡结合部地区的治安案件高发现象时,在该文中,规范、网络和组织被视为社会资本的三大要素,如果一个社区的社会资本要素增加,其治安形势就可能趋于好转。综上所述,社会资本理论提出后,学者们

从不同角度讨论过社会资本与违法犯罪的关系,也就是体现了社会安全中社会治理的一个狭小方面,但国内只有少数学者采取了初步的研究与分析,还没有系统性的实证研究成果。在《社区与社会资本:互惠、分离与逆向———西方研究进展与中国案例分析》一文提出了社区与社会资本之间既有互惠发展,也有相互分离的状态,以及双方的负面影响,将社区与社会资本联系起来看,没有进一步思考社区社会资本与社区社会安全之间的关系。目前关于社区社会资本与社区公民社会安全感知的关系研究非常少,关于社区社会资本主要是与社区的治理联系到了一起,而将其与社区公民的安全感知联系在一起研究很少。这也是本研究试图通过实证的方法将社区社会资本与社区公民社会安全感知联系起来,创新社区管理模式的目的所在。

主要参考文献:

1、《社会资本与社区治安的相关研究综述》袁振龙

2、《社区与社会资本_互惠_分离与逆向_西方研究进展与中国案例分析》张大维

3、《社会资本与社会安全---关于北京城乡结合部地区增进社会资本促进社会安全的研究》袁振龙

关于安全与安全感的文献综述

一、安全:

《现代汉语词典》对”安全”的解释是:“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英文的safety和security两个单词可以与汉语的”安全”一词相对应。在这里,与社区安全联系的”安全”一词,是security。在国外,阿诺德#沃尔弗斯(Arnold Wolfers)在其于19》2年出版的《冲突与合作》(Discord and Collabora-tion)中指出:”安全,在客观的意义上,表明对所获得价值不存在威胁,在主观意义上,表明不存在这样的价值会受到攻击的恐惧。”[1](P.27)李少军.国际安全警示录[M].北京:金城出版社,1997.(图书馆:索书号:D81《.《 Z2五楼不可外借》)。何 雨认为一个完整的安全概念必须包括两个层面:即身体与心理均免于威胁。(城市居民的社区安全感及其多元影响因子——基于南京市玄武区的调查数据)

二、安全感:

1、概念:

马斯洛在《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当中把安全感分为自我安全感、情绪安全感、人际安全感。(maslow AH,Hirsh E, Stein M ,Honigmann L A clinically derived test for psychological

security-insecurity Joumal of General Psychology,1954,31:21)国外得到较多学者认同的安全感的概念是Sundeen和Mathieu在1976年提出的:“那些正在成为被害的人的忧虑和关注的度。”刘跃进认为安全是主体的一种客观属性,是客观存在;而安全感则是对主体客观属性一种浅层次的意识,是一种主观感觉。但它同样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主观状态, 他认为安全感可以说是安全主体对自身安全状态的一种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吴宗宪主编的《法律心理学大词典》中“安全感”这一词条中列出了两种解释:

1、个人或群体在摆脱危险处境, 消除恐惧心理,身心不再受到威胁时所体验到的一种平安舒畅的感觉;

2、特指人们对消除违法犯罪分子造成的恐怖情境之后的身心健康有保障、家庭财产不受侵犯的良好的社会气氛的感受。对于安全感概念的争论林荫茂总结了一下主要的几种:

1、安全感即犯罪恐惧感。

2、安全感是公民对社会治安状况的主观感受和评价。

3、安全感是人们对社会治安状况的信心、安全和自由。

4、安全感是潜在被害人的忧虑和关注。美国学者孙丁(Sundeen)和马修(Mathieu)在19765、年提出的安全感的概念是“那些正在成为被害的人的忧虑和关注的度”

6、安全感是团体归属感和自我归属感。

7、安全感是身体、心理危险的预感。

社区安全感”是市民对所处居住地区治安保障的感受,是他们对社会治安的破坏力和控制力的动态平衡状况的主观认知,是一种群体意识。(迈向福利——上海市民安全感研究高峰朱于国)

2、评价指标:1988年公安部“公众安全感指标研究与评价”课题的安全感评价体系主要由五个方面的因素组成:社会治安综合评价、执法公正情况评价、对公安工作的满意程度、敢于作证的比重、敢走夜路的比重。

3、影响因素:高峰朱于国等人认为影响居民社区安全感的因素可以从感到安全的因素和感到不安全的因素两大类。即对居住地感到不安全或者安全的因素。

王大为 张潘仕等在研究中考虑了影响安全感的主体和客体两方面的因素:

主体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要素:个人境遇:自卫能力。

客体因素:管理控制;违法犯罪与灾害侵害;环境秩序;社会活动。(中国居民社会安全感调查)

社会稳定视角 篇6

关键词:社会保障;社会法;给付义务

社会法是20世纪出现的新兴部门法,在福利国家推动下变成国家治理的重要法律工具。长期以来我国社会法“缺席”,社会保障被纳入行政法和劳动法的保障范围。2011年10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宣告“社会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将社会保障纳入社会法调整范畴,改变了法律调整模式。但是,社会保障法学理论支撑尚有不足,构建法律制度仍受到一定的制约。因而,考察和探讨社会保障的价值、性质和构建等问题尤为重要。

一、社会保障之社会法价值

(1)社会保障实现社会法的社会公正。社会保障法以社会公平为其价值追求。罗尔斯在其《正义论》中,明确提出社会正义是人类追求的目标,而平等和公平是达到该目标的工具。在追求正义与公平的目标中,社会保障就是一项重要的制度。社会保障旨在通过立法,保障劳动者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同时根据社会发展水平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增进公共福利水平。社会保障同时也是对收入再分配的一种方式,即负担转移理论的践行。因此,社会保障在保障基本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保障共享社会文明发展成果,使人类迈向文明与进步。

(2)社会保障维护社会法的整体利益。社会保障法以社会利益为本位。社会公共利益是社会公众在文明社会生活中并基于这种生活地位而提出各种要求、需要或愿望。而这种公共利益代表了大众普遍的需求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共同价值取向。“社会法要发挥其对经济与社会断裂的修复作用,关键在于处理好其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的关系,其社会功能即实现社会公平、社会安全等社会政策的目标的功能。其经济功能即追求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社会保障以谋求社会利益为目的,以社会大众为获利对象,充分体现其社会利益的共性。

(3)社会保障承载社会法的权利本位。社会是个人和国家的构建背景,没有任何个人是与国家是脱离社会的。社会法是以帮扶与被帮扶主体为目标,以实现脱困权利和解困义务实现最佳分配为自己的价值取向,“从某种程度上讲,社会法的价值在于维护公民的社会性权利”,“以权利义务范畴作为主要调整机制的法治是必然的。”社会法既考虑公私法法律调整的漏洞,也超越两者的思维。由于社会保障是满足生存需求的构建,社会保障法的目的在于弥补行政法对自然人个性化的保护,从而构建社会保障体系。超越行政控制的权利本位理念。突出社会法权利本位的法律价值。

二、社会保障之社会法属性

(1)民生性。社会保障立足公民的生存与发展权利,具有社会法的民生性属性。民生问题就实质而言,是一个典型的权利问题,民生问题的凸显,恰好是权利配置、权利实现机制、权利保障机制等方面的不足使然。维护弱者的权利和民生幸福是社会法的核心内容,由于社会法提供了一种保护弱者的机制和利益分配的正义立场。它在一定程度上被称为“民生之法”。但是,社会的发展总是会不断出现新的社会问题需要国家去解决,首当其冲的便是人们的生活问题,运用法律调整社会,平衡社会和个体利益,弥补权利体系和法律体系的漏洞,增强法律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而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障权的内容和实现路径,与社会法的民生利益的构建和保护具有内在一致性。

(2)社会性。社会保障具有社会性,体现社会整体利益和维护社会公正的价值目标。社会性主要是从社会持续发展出发。以社会正义为价值取向,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为目标。而人类早期的社会保障是通过社会政策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以保障和改善人民的生活,缓解社会矛盾。随着社会的发展,福利国家、法治国家和国家治理的法治理念逐渐为社会法取代。社会法将民生和社会保障确定为民众的法定权利,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和层面进行保护,对弱者实行倾斜保护。形成互助的权利义务机制,突出国家与社会的社会性法律义务,从而维护社会公正和和谐。

(3)互助性。最初产生社会保障行为是人们基于伦理而实施的帮扶行为。西方国家则是宗教为主要给付者,如德国17世纪初的行业兄弟会,互助会等组织。在东方,互助组织包括族田、义庄等,形成同业互助,同乡互助。近代的合作社等也属于互助组织。“社会保障在本質上是集体主义的,只有在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基础上,社会保障才能得到实现和发展”。因此,通过立法规定社会保障义务,实际上就是构建社会法的互助义务。

(4)强制性。“西欧中世纪基督教会和教会国家负责社会扶贫极弱,提供食物、治疗帮助、教育扶助等,其济世救人教义具有较强约束力。”社会保障制度中,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完全建立在立法强制性的基础之上,不允许当事人之间自由设立权利义务。也就是说社会法在创造权利的同时,积极设置义务保障社会权利的实现。社会保障本质上是一种义务性行为。是必须作为或不作为,其强制性尤为明显。“法律义务是为了维护和实现社会共同利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或者他人的非损他性利益,有由社会普遍公认为“应当时”,并因此为国家所要求的、法律主体在一定条件下所必须作为或不座位的某种行为”,也说明其强制性。

三、社会保障之社会法基础

社会保障制度首先要解决人们的基本的生活问题有其经济基础。与此同时,社会保障制度也担负缩小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和实现社会平等的责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又有其政治基础。正是这些原因,不同类型的社会保障制度都有一定的经济理论、政治理论存在密切联系,兹分述如下:

(1)经济基础阐释社会保障。在现代社会尤其是经济作为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的时代背景下,意思自治在经济社会中得以充分应用。意思自治是由杜摩兰提出,主张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时,以自己的真实意思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根据自己的意愿来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法律关系。“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不稳定因素起因于在于努力加强自由贸易的过程中,我们远离了平衡机制,导致了社会排斥和两极分化,这实际上摧毁了成功的有规则的市场机制赖以发展的社会基础。”但是当出现资产过剩、垄断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时候,大量弱势群体,可能面失业和疾病等危机和困难。因此,当经济增长引发膨胀,传统社会信任结构的肢解,贫富差距和隔膜加深,而个体想要的自信与尊严却没有到来,社会保障也就应运而生了。

(2)政治基础解读社会保障。人们意识到对劳动者的无限制的压榨非但不能提高生产效率,反而会破坏整个生产力,为解决这个社会问题,化解矛盾,社会契约开始普遍被国家接纳并实施。多数情况下,制度变迁是在一个历史确定的制度结构中发生,并以这个制度体系为条件,因此,不可避免的就产生了时序差异。正是这些差异,因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配套设施的缺乏而没能达到预期结果甚至产生负面影响。这是因为“人不仅有强烈的生存和发展的意志愿望,而且有天赋的生存和发展的自然权利,人的生存和发展不可能有你无我,而只能是你我共同生存和发展。当然这种共同生存和发展不是平均主义的生存和发展,而是相得益彰,相互保障。”因此说,实现社会保障的基础,是社会法调整下社会财富程度相当,有了物质基础,社会保障才能实现。

四、结论

社会法是公私法兼容的新型法律部门,也是回应民生诉求的法律。在当前社会转型中,针对社会分化、贫富差距、福利失衡等社会问题,我国应借鉴他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经验,加强社会立法,确认公民的社会权,强化权利本位的理念,立足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时代主题,从民生立法的价值取向,考量社会保障需求的适度满足,通过社会法确立社会保障权,构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可以说,构建维护和实现好社会保障权的法律机制应是社会法的重点,也是破解社会制约经济发展难题的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谢圣远.社会保障发展史{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2](美国)约翰 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姚大志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10.

[3]刘雄主编《社会保险通论》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4]汤黎虹.社会法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14.

作者简介:

社会稳定视角 篇7

一、风险社会理论概述

风险社会是德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首先提出的。他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 人类社会风险将比以往更多。诸如伴随人类改变自然能力的增强, 人类改变社会的能力也随之增强, 社会风险增强伴随社会进步共存。这个思想纬度由于偏于技术层面, 在当时并没有引起更多的人注意。直到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对这个理论进行了人文阐释。吉登斯发挥了技术改变群体稳定程度的思路, 认为技术已经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的文明生态, 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已经产生了具有全球性风险的改变。诸如透过技术革命产生的资本主义经济独大, 将会引发经济危机, 国际分工体系引发个别国家生态环境恶化等。以上贝尔的技术角度论述和吉登斯制度角度的论述, 是风险社会理论的两个基本纬度。此后很多人基于自己的学科背景, 对这个理论进行了自己的理解, 这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文化之纬。文化之纬的代表是拉什, 他对风险社会理论进行了个体心理感知角度的阐释, 他认为风险感知是一个个人感受很强的话题, 不同人对风险的反应也不同, 进行风险社会研究需要重视不同文化背景研究, 不能单纯套用阶级结构模式。

风险社会探讨了技术因素对人群形态稳定程度的影响, 同时深入到由群体特点变化带来的内部利益博弈模式路径改变的探讨。由于以上两个讨论涉及社会构成的结构和路径两个根本问题, 所以由此引发的诸多讨论, 涉及社会性质的判研, 颇具宏观意义, 对诸多社会学科都有借鉴意义。

二、风险社会理论视角的档案工作社会责任

(一) 电子档案安全———技术纬度档案工作的社会责任。

我国档案工作目前正在逐步走向信息化阶段, 由于是新事物, 在这个过程当中, 很多档案安全风险还没有被档案工作者意识到。此间漏洞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 按照风险社会技术纬度的理论, 如果引发群体事件, 他的传播速度将会更快, 范围将会更广, 危害也将更为严重。例如现在很多做假证的人, 竟然声称自己的证书能够在某某网站上找到, 或者更有甚者竟然声称能够在某某权威部门的网站上找到, 这些损害档案工作权威性的安全问题, 如果真的存在, 社会影响当会相当恶劣。由此也给档案安全工作敲响了警钟。

(二) 服务意识———文化纬度档案工作的社会责任。

我国现在处于社会变革时期, 按照社会变革理论, 是社会问题多发期。很多来查档的人本身就是抱着要用档案解决问题打官司的想法才来查档的, 他们的查档要求有的时间久远, 有的复杂烦乱, 如果在这个过程当中, 档案工作者不理解查档人焦虑心态, 以另类的眼光来看来访者, 很容易本职工作没做好不说, 还容易反而和查档人发生冲突, 影响档案工作者的形象。按照风险社会理论文化学派的解释, 风险是个个人感受性的事情, 每个人都有个人的风险图景, 如果我们不理解查档者的内心感受, 很容易触及他的甚至是他们的风险意识底线, 产生冲突甚至群体性冲突。

(三) 化解社会矛盾的管理价值———制度纬度档案工作的社会责任。

档案的凭证价值, 有助于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风险社会理论认为现代社会制度是社会问题产生的首要因素。按照这个说法, 人们求助档案查询, 完成问题解决的任务也将越发增多。查档要走什么程序、到哪查、查什么这不是非专业人士熟悉的。也正是如此, 档案工作协助管理的价值也体现了出来。在现代社会, 档案工作的价值不应该是仅仅坐等人来查档, 而必将扩展到主动服务管理, 服务社会需要的阶段。由此档案工作的管理价值将会得到更多的实现。

风险社会是一个新特征类型的社会, 他和以往社会类型具有不同的社会特征, 这些需要档案工作者引起重视, 完善自身工作, 从而更好的地展现自身的价值。重视档案安全, 注重服务意识, 强调管理价值, 正是由于风险社会来临而增加了新的社会责任内涵于其中。

参考文献

[1] .黎妍晖.论档案工作者的社会责任[J]档案, 2012.05

从社会视角看班级管理 篇8

第一, 班级是社会的缩影。

首先在教师的认知理解上, 他们不自觉地会把一个班级看成是一个不断重复而又不断出新的社会形态。在现代师生共同成为信息的拥有者之后, 教师相对于学生来说, 社会阅历才是其最大的优势和财富, 所以很多教师在班级管理中, 往往把班级学生进行学习、性格等的分类, 拟成一个个的群体来进行管理, 这就是一种很典型的社会管理模式。所以教师在班级管理时, 要把大的社会浓缩成为一个小的班级来进行认识和管理, 要把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化为对班级学生和管理理念的基础。所以从这方面来说, 教师的认识深浅、正确与否都会对班级管理的方向、成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再者学生生活认知的局限也是这一观点产生的原因。对社会的认识不是从上而下认识顺序, 而是从小到大的逻辑结构。学生对社会的认识, 是从家庭开始, 然后扩大到学校, 最后是社会整体。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在最初的阶段起一定的决定作用, 但是随后的学校才是学生从社会的局部到整体认知过渡的重要环节。学生最初对社会的认识是从学校开始的, 更准确地说是从班级开始的。这其中有学生对自我以外世界的好奇和主动探索, 在他们认识中, 班级就是一个扩大的家庭、一个缩小的社会, 承载着他们最初对社会的认识。

第二, 班级是特殊的社会。

班级是特殊的社会, 教师和学生都不是只接触学校班级这单一的小的社会形态, 他们还都要接触学校之外的生活大社会。两者对班级的认识都不只是班级本体, 在别的社会形态中得到的认知、教师的高级而复杂的认知、学生蒙胧而直指本质的认知等都会不自觉地影响学生的判断, 所以对两种不同社会的认识是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因此班级这个社会, 不是独立存在的, 而是在师与生双重地对不同角度认识基础上的复杂存在。

班级作为特殊社会的主要表现是:1.缺少稳定性。班级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 其社会成员量少, 成员之间的关系复杂, 但相对一个社会来说, 却是再简单不过, 每个成员之间又是互相知根知底的, 所以当其中一个成员出现不稳定的情况, 其影响的范围就很相对很大, 这便对引导班级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 同时又为负面影响的扩大化提供了方便之门。2.师生共同作用。这个特殊的社会的进步, 需要每一位成员的共同作用推进, 这和我们生活的大社会有很大的不同, 其中有一位或几位成员在其中起反作用, 那么, 前进就成虚谈, 所以师生的交叉作用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3.民主作用更明显。师生的共同作用才能使班级进步, 所以在班级管理上, 民主的作用就被无限放大, 不民主, 就不能调动所有成员的积极性, 就只能部分进步, 另一部分退步, 或是不进步导致的相对退步现象, 逐步扩大负面影响, 最终反过来制约整体的进步。4.反馈快速。这个小型的社会, 因其小而对各种问题的反应十分快速。所以它经不起多少失败的试验, 在没有科学的依据和方法为基础的班级管理试验, 对班级的管理是非常危险的做法, 同时对于在管理中出现的班级反馈信息必须要快速反应, 及时调整, 主动应对。5.角色单一。在班级这个特殊的社会中, 成员是教师和学生, 他们在其中进行不同的社会角色扮演, 承担不同的社会责任。但是相对来说, 角色依然太单一, 责任十分明确, 对于在班级的管理中找准位置很重要, 但是对于其中细微区别的准确把握才是管理的功夫所在。

正是因为班级是一个社会, 更是一个特殊的社会, 所以在班级管理中, 易出现因为认识不足而导致的管理误区。

一是把小问题扩大化看待。大社会中, 我们往往不能准确找到和解决出现的问题, 但是对于所接触的各色人等中的问题, 都是放大了看待, 这就如对自己的缺点能够无视, 但用审视的眼光去看别人, 就能很快发现问题之所在一样。所以可能对学生问题反应过激, 不能从大的局势上去看待问题的本质。小题需大做, 但是不能拣了芝麻, 丢了西瓜, 所以对班级大局的方向把握是班级管理游刃有余的前提。

二是期待过高或急于求成。班级这个特殊的社会, 便于发现学生问题, 也便于个别引导, 学生一个小小的进步, 都能给教师带来欣喜, 但是我们许多教师又易于对学生期待过高, 当学生不能达到预期时, 这种心理的反差伤害的不只是教师, 更会对学生心理有所伤害。这主要是急于求成导致的, 因为社会小, 所以教师在进行“社会变革”时, 就想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是既然是变革, 就不可能一蹴而就, 所以不可急于求成。

三是认识简单化。对班级成员组成认识过于简单化, 从而缺乏对班级进步过程复杂性、反复性的认识。其实在班级前进的过程中, 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而是曲折前进, 时有反复, 这是由学生的可塑性决定的。而这种反复才是在前进过程中, 不断自我否定和承继高级的进步模式。

四是畏多社会影响如虎。班级这个社会不能孤立存在, 在教师和学生生活环境的影响下, 就成为了一个多社会共同影响、冲击的格局, 我们大多对这种影响和冲击是畏之如虎的, 就如近几年的网络信息冲击, 就给班级管理带来不小的冲击力。所以在管理中, 我们要首先学会去正确引导其他社会影响, 从而使其有助于班级管理。

社会认知:具身的视角 篇9

社会认知是社会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结合的产物, 现在已经成为社会心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且相当活跃的研究领域。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等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时蓉华) 。在社会认知的发展进程中, 主要存在两种研究范式:生理学和内隐研究范式。随着认知科学的快速发展, 具身理论已从原始的哲学思辨成为认知心理学、社会认知等领域解释各种现象的一种新的研究范式。

具身理论是继计算隐喻、联结主义之后解答人类是如何获取外部世界知识, 建构内部概念系统的一种诠释的视角, 其核心是关注模拟、情境性的行动和身体状态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作用[1]。具身观的基本主张:认知加工受包括大脑在内的身体的影响, 也就是说身体的形态结构、感觉系统、运动系统以及表征身体的神经系统均会影响人们的认知加工[2]。

具身认知是运用具身观来分析人类的认知过程。其中心含义是指认知或心智主要是被身体的动作和形式所决定的, 各种类型的认知活动都受到身体和身体感觉运动图式的制约和塑造[3]。具身社会认知是具身认知与社会认知对话的产物, 它运用具身认知的视角诠释社会认知现象, 主要研究具身对社会认知的影响作用[4]。近年来, 社会认知领域已经累积了大量的基于具身理论的研究成果。鉴于社会态度、社会印象、社会判断以及情绪一直以来都是社会认知研究中的核心主题, 本文将从具身的视角来描述这四个主题, 并通过经典的研究范例来予以例证。

二、具身视角下的社会认知

Shiota and Kenrick[5] (2009) , Sedikides and Skowronski[6] (2009) 提出了一个具身的进化理论框架。他们认为:对认知的充分理解, 需要我们充分理解在长期的历史进化过程中那些进化力量是如何塑造我们的行为的。具身社会认知通过对一些用来解决适应性社会问题的认知机制的辨别使我们更加清楚地感知认知过程。

1. 具身社会态度

态度一直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也是社会认知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态度 (attitude) 可以界定为个体对事情的反应方式, 这种积极的或消极的反应方式是可以进行评价的, 它通常体现在个体的信念、感觉或者行为倾向中[7]。从态度这个概念本身来说, 它已经蕴涵了具身观的思想, 即我们从自身及他人的身体信息知晓自己或洞悉他人的态度。

具身理论认为:人们通常根据身体的感觉来推断他们对某个事物的态度 (Koriat, Ma’ayan and Nussinson, 2006;Markman and Brendl, 2005) ;人们可以采用身体姿势来定义并量化一个人的态度;身体姿势并不仅仅是态度外在的承载体, 更重要的是有意或者无意的姿势会反过来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影响到内在的态度;社会态度的形成和改变一方面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另一方面也是通过观察、模仿身体姿势的结果。具身观特别强调身体的动作和形式在社会态度的形成和改变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Cacioppo, Priester and Bernston[8] (1993) 让被试做出靠近图片的向上推的动作或者是远离图片的向下拉的动作, 结果表明在趋近行为中看到的图片比在逃避行为中看到的图片, 被试的评价更积极。基于这样的结论, Centerbar and Clore[9] (2006) 要求被试做出手臂弯曲或者延伸的动作, 然后向他们呈现积极或消极的刺激, 结果显示:回避动作条件下的消极态度更强, 趋近动作条件下的积极态度更强。这两个实验都充分证明了趋避行为对态度有显著的影响, 人对物体的社会态度会随身体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2. 具身社会印象

社会印象 (Social impression) 是社会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印象是留在记忆中的认知客体的形象, 简言之就是头脑中的认知客体的像。从具身的视角来看, 身体的感觉和运动是对他人记忆和感觉的表达, 而这种记忆和表达也形成了我们关于认知客体的印象;身体的现实状态、感觉运动经验塑造了人们的社会印象, 个体正是基于身体在特定情境中的感觉经验来形成对知觉客体的社会印象;身体是社会印象的结果, 我们的身体与激活模式的动作行为之间存在着对应的关系, 其中重要的机制就是知觉者对知觉客体状态的一种模拟, 强调具身模拟在印象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Bargh, Chen and Burrows[10] (1996) 要求被试从一系列词汇中形成有意义的句子, 这些词汇中包括了一些与老年人刻板印象有关的词汇, 结果发现:那些被老年人刻板印象启动的实验组的被试比控制组的被试在走出教室时要缓慢。该结果说明了身体是社会印象的结果, 我们的身体与激活模式的动作行为之间存在着对应的关系。另外, Pettigrew and Tropp[11] (2006) 证明了个体与群体外个别成员的肢体接触会提高他对那个群体的整体性评价。上述两个实例充分地说明了社会印象的具身效应。

3. 具身社会判断

社会判断是指一个人对社会性质的自我主观意识, 也可以指社会舆论对某个人、某件事的评论。从具身的视角来看, 复杂的认知判断常常依赖于感知觉和身体运动表征[12];物理感受与社会判断之间存在着因果联系, 这种因果联系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身体对物理刺激的感觉会影响社会判断, 二是社会体验对物理刺激感受的制约作用;人们以身体为基点来感知外部世界, 身体以及身体同世界的互动提供了我们感知世界的原型, 例如, 在进行社会判断时, 我们既利用了存储在大脑中的信息, 同时也利用了环境中的信息, 并根据身体的现实状态来做出判断。

在Nils B.Jostmann[13]等人的实验中, 拿着一个沉重写字板的被试比拿着轻巧写字板的被试在判断外币的价值时, 认为其价值更高;在判断一个课题时, 认为其意义更重要。此外, 心理学家IJzerman和Semin考察了温度的物理感觉对社会亲近的不同影响[14]。他们发现:手捧热咖啡杯的被试比手捧冷咖啡杯的被试更倾向于认为自己同某个知名人物之间存在相似性;在温暖房间的被试比在寒冷房间的被试更倾向于认为自己与实验者比较亲近。这两个实验证明了身体的物理感觉影响了社会判断, 身体的物理感受对社会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4. 具身情绪

随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不断发展, 社会认知研究领域也逐渐扩大, 逐步扩展到动机、情绪等领域。著名心理学家William James认为:“情绪, 只是一种身体状态的感觉, 其原因纯粹是身体的, 先有机体的生理变化, 而后才有情绪。”其实, James所阐明的正是具身化的情绪。

根据具身理论的观点, 身体的外周生理变化和表征身体的中枢变化都会影响个体的情绪加工;情绪是在对情绪刺激做出反应的身体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情绪是包括大脑在内的身体的情绪, 身体的解剖学结构、身体的活动方式、身体的感觉和运动体验决定了我们怎样加工情绪;身体反应可以促进情绪刺激的加工;模拟他人的情绪表情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甚至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Harmon and Peterson (2009) 让被试腰杆挺直坐在椅子上, 或者是躺在椅子上, 然后来测验他们在受到消极评价后的情绪反应, 结果显示:躺着的被试的愤怒情绪较低。结果表明身体的姿势对情绪的调节有重要的作用[15]。另外, John A.Bargh and Idit Shalev (2011) 通过实验得出:身体对温度的知觉会影响个体对社会孤独感的评价, 身体上的寒冷显著地增加了被试社会情感上的孤独[16]。这两个实例都充分地说明了情绪是在对情绪刺激做出反应的身体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

三、具身社会认知的理论解释

目前关于社会认知的具身性还存在着较大的争议, 认知神经科学、语言学、哲学、心理学都对具身社会认知进行了解释, 其中较有影响力的理论解释主要有认知神经科学——镜像神经元假说、认知语言学理论和知觉符号系统理论。

1. 认知神经科学——镜像神经元假说

Gallese and Rizzolatti (1996) 发现, 在恒河猿腹侧运动皮层的F5区发现了一类运动神经元, 称之为“镜像神经元” (mirror neuron) [17]。随着研究的深入, 他们发现人类大脑也存在镜像神经元, 个体执行某种行为所激活的神经元在观察他人做同样的活动时也会被激活。镜像神经系统的发现证明了通过相应脑区的激活建立内部的行为表征, 可以“亲身经历”其观察到的他人行为, 实现理解他人行为、情绪等功能, 而且在语言理解、社会认知、社会交往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8]。镜像神经元通过对外界行为建立内部行为表征, 使我们更加深入理解人类的社会认知活动, 但它难以解释身体表征能力的局限性等问题。

2. 认知语言学理论

Lakoff and Johnson (1980, 1999) 认为:抽象概念通常以具身化和情境性知识来表征。人们普遍拥有一种广泛的关于身体和位置的知识, 抽象概念的隐喻利用了这些知识。人们在谈论抽象的概念时无所不在地使用隐喻。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 更是一种人们表征事物的方式。例如:身体体积的大小通常和力量有关, 在一场战斗中胜利者通常是那个身高较高的人;权利通常和垂直方向上的位置有关, 在社会认知当中, 通常采用空间顺序来隐喻权利[19]。认知语言学理论能很好地解释身体在抽象概念表征中的重要作用, 但它的解释范围较小。

3. 知觉符号系统理论

Barsalou (1999) 提出了知觉符号理论 (theory of Perceptual Symbol Systems, 简称-PSS) , 认为:在人类大脑中存在单一的、多模态的 (multimodal) 表征系统, 它们来源于不同的认知经验, 包括更高水平的感知觉、内隐记忆、工作记忆、长时记忆和概念知识[20]。知觉符号是外界事物在大脑中将情境进行典型化 (typically situated) 并内化的产物, 也是人类将记忆中某类事物的知觉特征在仿真系统中进行映射 (reflected) 的结果。这些知觉符号储存在长时记忆中, 并通过汇合区或大脑的联合区域整合在一起, 组成一个多模态的仿真器 (simulators) , 仿真器利用知觉符号和框架进行仿真 (simulation) , 实现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在大脑中, 从低级的感知觉到高级的社会认知, 这些智能活动都是依靠仿真机制实现的。Barsalou (2003) 强调知觉符号要与情境认知结合起来, 强调在背景情境中 (包括:物体、行为、事件、心理状态) 对事物进行表征, 并认为:情境仿真通过模式识别推断心理机制来解释具身的作用。

知觉符号理论强调符号、符号系统在知觉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将身体、情境、模式特异性系统纳入人类社会认知的解释框架中, 不仅解决了身体的局限性问题, 而且较好地说明了具身模仿的个体差异性、情境差异性和动力性, 是当前解释具身社会认知较为完备的理论。

四、简评与展望

Schubert and Semin (2009) 指出:具身理论的价值不仅仅是推进了认知心理学理论本身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该理论使研究者能够用统一的 (unifying) 视角去看待心理学。社会认知具身观的提出, 使得研究者开始重视身体、身体活动及其反应在社会认知科学中的重要作用。具身理论同社会认知的对话, 改善了社会认知科学的研究方法, 扩展了社会认知的研究领域, 也提高了社会认知研究的生态效度。简而言之, 具身理论对于社会认知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把社会认知从一种抽象的、神圣的精神过程还原为与世俗化的身体紧密相关, 受到身体物理属性及其感觉运动体验制约的具体过程。

当然, 具身社会认知的研究还存在着较多的困难。一方面, 具身社会认知面临的一个最大的挑战, 是反对者质疑该理论是否是对行为主义研究范式或是联结主义理论的一个回归 (叶浩生, 2010) 。另一方面, 具身方法本身的理论体系不清晰, 各种术语的定义也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不同学者使用的概念不同, 而且具身方法在社会认知中的地位, 不同的研究者评价也不一致。

社会稳定视角 篇10

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 不同的社会学家曾经提出过多种不同的看法, 但是, 西方的社会学家并没有把社会整体运行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 郑杭生先生的研究思想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他之所以提出社会运行这一视角, 是基于对于中国社会历史背景的探索、中国社会近几十年来的变迁这两个方面的。

(1) 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背景和社会运行理论。社会运行理论的提出是有章可循的, 其中, 中国古代的治乱兴衰历史是重要源泉之一。中国的学术自古以来就十分注重对于社会的治乱兴衰的考察, 可以仔细翻阅诸子百家以及相关学者的分析和论述, 他们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从总体角度上对社会的稳定性进行一个综合性的评价, 并且善于研究治乱兴衰的原因, 以及应当采取何种方法解决社会问题达到社会和谐。老子曾经在《道德经》中提出过“无为而治”的思想, 被世人广泛称颂;墨子针对商汤、纣王、武王进行了一些列客观评价;东汉的王冲曾著出《论衡治期篇》, 在文章中, 王冲并没有把社会之乱单纯的看作是一种政治现象, 而是从国家经济的角度来进行综合评价和考察;严复曾经大力引进西方社会学以求改善中国社会, 他在翻译外国文献《社会学研究》时, 着眼于中国的治乱兴衰, 并且对中国社会进行了深入分析, 从而深入的掌握了“正德、利用、厚生”三者的根本,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探讨了如何才能够让社会达到治。总而言之, 人们可以把中国历史看作是一部治乱兴衰的历史, 无论是“治”, 还是“乱”, 这两者都是对于社会运行进行综合评判的依据。

(2) 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大事件和社会运行理论。在文革之后, 中国的文化迎来了春天, 社会运行理论得到了初步的提出和发展, 在那个时代, 全体国民都深受文化大革命的伤害, 所以, 对于社会运行理论, 其中包含了一系列的对于建国后重大事件的反思。建国之后, 中国社会经历过良性运行、中性运行和恶性运行这三种阶段, 在1956年, 三大改造提上日程, 农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 国民经济迅速增长, 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在文革时期, 许多知识分子和政府机关的领导人被批斗和打倒, 无政府状态在全国范围泛滥, 人民之间的人际关系也变得紧张, 冤假错案在社会范围内严重存在, 这是社会环境的全面恶化, 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场灾难。经历过文革动乱之后, 人们对于社会运行都深有体会, 社会的良性运行是人民所期盼的事情, 因此, 社会运行理论也就顺势而生, 相关人员对其进行了研究。在1979年之后, 我国推行改革开放, 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 推动者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总而言之, 我们从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中发现一个问题, 那就是中国社会具有很大的“整体性特征”, 这也是社会运行理论建立的一个重要基础性依据。近几十年来, 中国的每一次重大历史事件都会涉及到一系列的政策变化, 从而对社会的大群体进行推动, 进而改变相应的社会运行状态。

2对于最近20年中国社会运行状况的思考和探索

社会运行理论的最初提出事件是在20世纪80年代, 从那时到今天, 中国已经走过了几十年, 那么, 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这一段时间内的社会运行呢, 在这期间中国又发生了何种大事件, 对中国的社会运行造成了哪些影响呢?

(1) 党和政府的决策对于社会运行有重大影响。不论在中国历史的哪一个时期, 党和政府的决策都是社会运行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而且这种影响是相当深远、相当全面的。中国共产党的每一届的领导集体都会做出重大的社会决策, 而这些决策无一例外的都对中国的社会运行起到了决定性的指导作用, 而且, 这些决策相比较于其他国家来说, 影响力更大, 持续时间更长。例如:邓小平南巡讲话, 国有企业改革, 多层次社会资源的二次配置,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和依法治国等等。

以上这些党中央的重大决策对于社会运行的影响是相当之大的, 一个十分典型的示例就是“邓小平南巡讲话”, 在1992年, 邓小平到南方进行了一系列的巡讲, 提出了“市场经济要坚持一百年不动摇”, 这就奠定了整个中国的市场经济的基调, 让从事个体经济的人们有了信心。他还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 “不管黑猫白猫, 只要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双猫理论, 从而调动了一切有利因素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从而有效巩固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从这里可以发现, 中国与其他国家相比, 我们的党和政府是社会的主导, 领导集体制定的政策对社会的运行起到奠基性的作用。

(2) 市场经济对于社会运行有重大影响。在这一时期, 我国改变了以往单纯的计划经济, 把市场纳入到了国家经济的轨道中来, 创造性的提出了市场经济理论, 资本主义国家亦可以有计划, 社会主义国家亦可以有市场,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只是资源配置的方式, 它们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是毫不相干的。从此之后, 社会运行因素就变得更加复杂起来, 过去的时候, 党和政府始终处于决策性地位, 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 不得不考虑市场这个巨大因素, 它在社会运行中的地位是不容小觑的, 近些年来,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不断完善, 它对于社会运行的影响也是越来越大。

市场就是看不见的手, 政府就是看得见的手, 只有两手同时抓, 中国的社会经济才能够稳步发展, 需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让市场来最大化的配置资源, 以达到资源的合理利用, 与此同时, 也要注意发挥政府的作用, 政府虽然简政放权, 但是并不是代表政府的作用不大, 政府发挥着基础性建设的作用, 需要加强社会公共建设, 弥补市场失灵。

(3) 网络社会对于社会运行有重大影响。在当年提出社会运行理论时, 人们并没有料到网络社会会发展的如此迅速, 以至于今天无处不在。21世纪以来, 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走进了千家万户, 网络社会能够反映社会舆论, 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都能够在网络上畅所欲言,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了, 通过网络, 人们可以实现面对面的实时交流, 因此, 网络上的信息传播也是极为迅速的, 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 党和政府需要保持社会的和谐发展, 从而让网络舆论充满正能量。在以往的时候, 民心所向只能够通过口耳相传, 效率是比较低下的, 网络的兴起让人民的诉求能够快速被党和政府所了解, 这真正改变了我国人民的社会交往方式。中国人口数量庞大, 网络社会是超巨型的, 互联网平台让人人能够参与到其中, 各种各样的网络参与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社会运行, 例如:微信群、网络水军和网络运动等活动对社会运行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3中国社会的主要特征和社会学的本土化

(1) 政府主导型社会。自秦汉以来, 中国社会基本上保持着大一统, 社会始终是政府主导型社会, 也就是指政府和领导机构无论是在政治经济上, 还是在社会文化上, 都占有着主导地位, 政府颁布的政策左右着社会运行的发展方向。可以看出, 政府主导型社会是具有着一定的优势的, 那就是整体运作性比较强, 整体配合度比较高, 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与此同时, 弊端也是存在着的, 如果政府的力量过于强大, 那么人民群众的活力就会变得低下, 什么事情都有政府来包办, 人民的主观能动性越来越低。长此以往, 社会运行就会步入歧途, 中国的社会和经济会变得死气沉沉, 因此, 必须要把政府、市场和社会这三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 以政府为主导, 注重市场, 激发民间活力, 让三者通力配合, 从而让社会运行步入正确的轨道。

(2) 整体利益社会。中国社会十分注重集体观念, 在利益分配方面也十分注重整体利益, 从建国之后的许多重大事件中都可以看出, 中国人民把国家利益放于一切利益的首位, 国民利益是至高无上的。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社会也具有这个特点, 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整个中国能够步入发展的高速路, 让全体社会能够得到发展, 从而实现整体利益的提升。这种整体思想是有其优势的, 通过整体利益协调, 可以开展一些列重大设施的建设和城市的布局开发工作等等, 无论是上层领导者们还是下层的人民群众们都十分认可整体利益思想。

(3) 关系社会。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人际关系网络十分发达的社会, 在孔子的时代, 他提出了一系列的儒家思想, 并且阐述了群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和朋友关系准则等等, 这成为了当时社会运行的重要核心。我国古代曾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状态, 因此, 邻里乡亲的关系和家族关系就成为了联系社会的纽带。在新中国成立之后, 人们的关系网络在原先的传统网络上得到了新的发展, 在城市之中, 建立了单位制, 人们通过工作单位建立起了相互之间的联系, 无论是分房子还是上医院看病都需要依靠关系, 在文革期间, 关系之风愈演愈烈, 就算是到今天为止, 关系社会下的潜规则仍然是不减当年, 由此也会在社会之中滋生腐败, 成为社会关系网络中的毒瘤, 因此, 政府和企业的社会运作效率就会变得低下, 整体社会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

(4) 身份等级和礼仪社会。中国是礼仪之邦, 身份等级在中国古代社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礼”具有着维持社会秩序的作用, 通过等级身份的划分, 社会得到了稳定。中国历来重视身份等级, 但是这种情况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发生了改变。在建国之后, 废除了身份等级制度, 通过施行一系列的政策, 让人人变的平等, 但是与此同时, 还推行了户籍制度, 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城乡居民的身份隔离。中国的人口数量巨大, 全体人民都希望中国社会能够维持稳定, 因此, 规范有序的社会秩序是我国社会所注重的。

中国的社会学家们需要在社会学的本土化方面多加探索和实践, 并且要善于总结历史, 借鉴历史, 需要不断努力, 探索建立在理解中国人和理解中华文明基础上的社会学概念和理论, 从而让中国社会的发展更加和谐和稳定。

参考文献

[1]李强, 张莹.社会运行视角与社会学的本土化[J].社会学研究, 2015 (5) :24-35, 242-243.

[2]彭建斌.社会学本土化进程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 2013.

[3]郑杭生, 王万俊.论社会学本土化的内涵及其目的[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0 (1) :40-46, 95-96.

另一种视角解读社会变迁 篇11

说此书奇特,首先在题材上。黑道的题材,在中国不缺乏传统。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梁山好汉那些勾当,在朝廷和民众看来,无疑就是黑社会。李逵多次出场,对无辜的群众总是乱砍乱杀一气,也无损他的英雄豪气。黑社会题材在中国的火爆,从杜琪峰的电影中就可以看出端倪。心中小不平,可以用酒消之。心中大不平,非剑不能消也。法律道德之外,总有些灰色地带。而这部书就是描写这一灰色地带的故事。

其次在文笔上。作者任职于上海某咨询公司,从文笔中便可以窥出端倪。对每场斗殴的总结、SWOT分析,各种咨询工具的利用,让该书同其他图书迥然不同。如果说当年明月发扬壮大了草根写作的精神,那么说孔二狗是其继承者甚至全面超越都毫不为过。

再次在情节上,该书情节谈不上紧凑。但是有一种魔力,吸引人一口气读下去。同一些以情节取胜的小说相比,该书谈不上多好。但是该书具备了一种张力。如同一部大团圆的言情小说,男女主人公终成眷属。而其中的情节、波折、起伏让我们更感兴趣。仿佛坐过山车,一个高峰过去,进入平缓,前方依然有高峰在等待。旅程充满惊喜和期待。

除了上面说的这三点,最为奇特的是该小说的内容。作者在前言中说这部小说百分之九十是真的,百分之五肯定是假的——用的是假名,剩下的百分之五是传闻或者听说的,不敢断定真假。一部小说,百分之九十都是真的,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就有好事者找出故事中的原型人物,并言之凿凿,咬定是东北某市。或许,正是这份真实和孔二狗的个人经历(同一个大哥有渊源),保证了故事的精彩。以研究金庸著称的北大中文系教授孔庆东曾对学生说:“你们生长在一个没打过架的时代,两个小孩刚一聚拢就被大人拉开了。一个有希望的民族,小孩是必须要学会打架的。不然大了肯定出问题。我本人是参加过两百多人的群殴的……”孔庆东生于哈尔滨,两百多人的群殴,想必就发生在东北。

更为难得的是,这部小说没有所谓的恶人。不像《古惑仔》,看了让人有去混黑社会的冲动,有教人学坏的嫌疑。作者在书前说,我相信80%的小朋友看了内容下定决心一辈子不混“黑社会”。诚如所说,书中提到的大哥张岳,在大街上看到迎面走来的一个人手放在兜里,都紧张得要死。原来,表面风光的老大,也不是那么好当。大哥之一——大侠刘海柱,职业是修自行车。所赚的钱也是一个螺丝一个螺丝拧上去的。他们的形象,同杀人不眨眼的张君之流有明显区别。作者说,我不希望大家看到的只是“黑社会”的事,我想拷问的是人性。

以全局视角应对危机保稳定 篇12

一、加强形势教育, 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

受金融危机影响, 2008年9月以后, 市场形势急剧变化, 产品销售量大幅削减, 价格持续下滑, 经济效益和职工收入受到较大影响, 为此, 昊华宇航在冷静客观分析市场走势, 积极抓好应对措施落实的同时, 采取多种形式加强职工思想教育, 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一是召开了3次形势宣传教育大会, 讲清形势, 讲明困难, 统一思想, 共渡难关。二是召开了各级班子民主生活会, 理清工作思路, 查摆存在问题, 要求各级干部转变观念, 转变作风, 扎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三是认真传达贯彻中国化工集团任建新总经理在电话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国昊华化工 (集团) 总公司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意见要求, 结合实际开展讨论, 统一对形势的再认识。在思想教育中, 昊华宇航从国内外经济形势、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现状分析利弊。一是向职工讲清国家投入4万亿来拉动内需, 保持经济增长, 整体经济基本面是好的。二是从长期看, 电石法、乙烯法PVC工艺各具优势, 仍在较长时间内并存。三是公司在生产规模、所处区域、供用户资源、上下游链条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在内部管理、成本控制、技术装备、融资环境等方面有较好的基础, 又有上级单位在政策、融资、项目建设等方面的大力支持。通过教育, 使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对市场形势的正确认识上来, 统一到公司的决策部署上来, 统一到减扭亏措施的落实上来, 统一到调整转型和发展目标上来, 消除了盲目乐观、悲观失望等错误认识, 增强了忧患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职工思想基本稳定。

二、根据市场变化, 适时调整生产负荷

根据市场变化, 灵活调控生产负荷, 是应对市场变化的有效手段。2008年1~8月份, PVC市场处于高价位运行, 昊华宇航全力以赴保证满负荷生产, 共实现销售收入25.76亿元, 利润1.01亿元。2008年9月份以后, 市场形势急转直下, PVC销售价格大幅度下滑, 与前8个月平均售价比, 降低2500元/吨, 减少销售收入1.6亿元。虽然原料价格也有所回落, 但回调幅度较小。其中, 电石、燃煤价格与前8个月平均采购价比, 仅分别降低280元/吨和41元/吨, 与去年同比分别升高874元/吨和201元/吨, 增加采购成本4.4亿元。在这种情况下, 昊华宇航及时调整策略, 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 制定了《最佳经济运行负荷调控程序》, 优化生产负荷, 确保最佳投入产出效益。先后停产了8万吨隔膜烧碱、12万吨离子膜烧碱和聚氯乙烯以及水泥厂、电厂等生产装置, 集中一切资源向沁阳“双二十”生产装置倾斜, 人、财、物统一调配使用, 班子成员和职能部室现场办公, 及时解决问题, 确保生产稳定。同时, 在沁阳“双二十”生产中, 根据产品销售价位调整生产负荷, 最高的满负荷, 最低的80%, 争取了综合效益最大化, 每月可减亏270万元。

三、筹措资金, 保证资金链条完整

资金是企业的生命线, 特别是在困难时期, 资金链一旦断裂, 企业将难以生存。为此, 昊华宇航坚持“现金第一”的原则, 采取各种措施保证流动资金的充足, 保持资金链条的安全。一是成立了筹资融资工作小组, 跑资金, 跑贷款, 保证了流资充裕。二是召开了银企座谈会, 加强与金融单位的沟通交流, 得到了金融单位的理解和支持。三是加强资金集中管理, 控制资金支付。坚持资金收支两条线, 统收统支, 严格一支笔审批, 严格控制非生产性费用支出, 提高资金利用率。加强客户往来帐核对, 对帐目不符的帐户及时进行了封存, 停付。四是收缩资金, 规避风险。五是积极落实优惠政策。对停产单位的水资源费、地方税收等24项减免缓项目逐项争取, 截止目前已减免各类税收、规费506万元。同时, 积极争取节能、节水、循环经济、省工业结构调整项目贴息、环保等奖励资金, 增值税扩抵。

四、优化经营区域和用户, 有效规避经营风险

昊华宇航从建立健全危机预警机制着手, 制定了定期或紧急情况下的汇报、分析和决策机制, 强化经营环节控制, 防范经营风险。针对电石、燃煤等大宗原料供应紧张, 采购难度加大等情况, 昊华宇航及时启动应急采购预案, 采取每天召开碰头会的形式, 集体确定原材料采购价格和采购量, 超前化解原材料供应难题, 全年预计采购电石39.7万吨、工业盐48.4万吨、燃煤53.8万吨, 基本满足了生产所需。2008年10月份, 召开了供用户业务洽谈会, 加强交流沟通, 共同应对挑战, 抱团“过冬”。在此基础上, 采取盘活存量、盘活资源、消化库存的办法, 将所有原辅材料库存压缩到最低警戒线, 降低采购成本1000余万元。在产品销售上, 加强区域性控制和销售节奏控制, 优化经营区域和用户。由于公司PVC产品在华南市场销售量急剧减少, 价格大幅度下滑, 昊华宇航果断退出华南市场, 开发华东、华北等强势区域, 同时, 逐步提高河南省内市场份额, 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实施差异化营销和PVC二次定价销售, 采取不同型号、不同票据、不同价格的“三不同”销售办法, 增加了经济效益。全年实现了产销率和资金回收率双百目标。

五、推动技术创新, 提高经济效益

昊华宇航坚持凡是经过技术改造能够节约能源和费用的都进行论证立项的原则, 投入资金, 完成了42项技术改造项目, 年可增创经济效益830万元。充分发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作用, 自主研制了7型、8型两种通用树脂和YH1700、2000、2500型3种高聚合度树脂, 改变了多年来产品品种单一、应用领域窄的局面, 产品售价高出200~300元, 增创效益575万元。实施PVC消光树脂、缩短3型树脂聚合反应时间等科研攻关, 目前已完成小试。持续开展质量升级活动, PVC优级品率达到93.2%。荣获“河南省质量振兴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离子膜烧碱脱氯及盐水精制工艺改进研究”成果通过省级鉴定, “氯化氢过氯在线检测装置”等3项专利申报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 有望实现专利“零”的突破。“宇航牌”商标荣获河南省著名商标, 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被评为“河南省百项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

坚持“配套完善, 优化结构, 持续发展”的原则, 加快项目建设和产品结构调整, 发展“吃氯”产品和配套产品。2008年3月份, 昊华宇航采取多种融资形式开工建设了2万吨三氯氢硅项目, 11月16日顺利投产, 年可增加销售收入3亿元, 利税9000万元, 成为公司应对金融危机、化解经营风险、延伸产业链条的又一个经济增长点。同时, 投资3000万元建设的5000吨宽幅农用膜项目, 于2008年5月份按期投运, 年可增加销售收入6000万元, 利税1200万元;投资2.9亿元的年产15万吨PVC管材项目被河南省发改委列入2008年河南省工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 已具备开工条件,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迈出了可喜一步。

六、加强内部管理, 降低生产成本

制定了以减亏扭亏、节能减排为主线的应对方案, 在产品物料及能源消耗、非生产性费用支出等十个方面严格控制, 逐月检查考核, 全年预计实现减亏扭亏价值2472万元。在实施减亏扭亏的基础上, 强化内部管理, 向管理要效益。

在安全管理上, 认真贯彻“科技兴安、装备保安、严管促安、安全发展”的管理理念, 落实安全环保主体责任, 推进安全标准化管理。制定了“十大禁令”, 完善了公司安全管理网络机构, 调整补充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开展了“隐患治理年”、“安全整顿”等活动, 整改各类问题295项。投入243万元, 完成了89项安措项目。同时, 对放假职工集中进行安全环保、操作技能培训, 提高综合素质。

在环保管理上, 投资265万元, 完成了废氯气吸收改造等24项环境治理项目, 配套的自备电厂脱硫除尘项目已峻工投运, 年可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3850吨, 获得焦作市政府专项补助资金200万元, 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

在节能减排上, 坚持通过技术改造、对标达标, 提升设备的综合效应, 全年完成了氯化氢合成炉余热利用等29项节能改造项目, 节标煤6700吨, 超额完成了河南省政府下达的5500吨标准煤的节能目标。万元产值耗标煤达到1.45吨, 比计划降低了0.12吨。

通过以上应对措施, 实现了生产运行基本稳定、资金链条安全完整、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内部管理不断加强、经济指标保本微利的目标。

上一篇:培养良好的班风下一篇:智能电力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