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学视角

2024-09-03

经济社会学视角(共12篇)

经济社会学视角 篇1

摘要:近年来, 国外的一部分经济学家开始认识到仅用经济学变量来研究公司治理有其局限性, 公司治理开始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 公司治理在我国还没有成为社会学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公司治理,社会学,股权结构

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公司治理沿革

公司治理主要是解决三大关系之间的矛盾:一是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代理关系;二是大股东与其他股东之间的代理关系;三是大股东和经营者与其它利益相关者 (包括职工、债权人、供应商、消费者) 之间的关系。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可追溯到1956年, 1956—1978年间, 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措施是“放权让利”, 但由于没有改变国有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 因而并没有解决国有企业的根本问题。至十四届三中全会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这标志着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制度创新、配套改革的新阶段。同时, 全国人大颁布了《公司法》, 标志着国有企业公司改制正式进入了法制化的阶段。1996年,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企业已遍及全国, 达2 343家。到2000年, 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绝大部分实行了公司制改革, 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但是, 从根本上而言, 我国的公司治理仍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股权结构不合理, 存在着“一股独占、一股独大”和内部人控制的现象, 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害愈发严重。据统计, 截至2000年年底, 沪深两市1 088家上市公司中有950多家是原国有企业将所拥有的部分或全部资产上市组建形成, 占上市公司总数的95%;二是关联交易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根据近几年沪、深两市1 018家A股上市公司公布的年报, 有关部门统计, 发生各类关联交易行为的有943家, 占样本总数的93.2%。据2002年3月22日上海证券报报道, 一批公司根据监管部门的要求披露了大股东及关联方占用资金情况, 在已披露的70多家存在大股东及关联方占用公司资金的上市公司中, 这些公司被占资金高达290亿元, 平均每家被占用金额达4亿多元, 其中有9家被占用款超过10亿元;三是董事会存在缺陷, 独立董事不独立。自2001年中国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配备独立董事后, 我国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都引入了独立董事制度。但是, 独立董事并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据统计, 有15%的独立董事表示, 所在的上市公司并没有履行证监会关于“重大关联交易应由独立董事认可后, 方可提交董事会讨论”的相关规定;15%的独立董事表示, 自己的意见需要披露时, 上市公司没有能按照规定予以披露;15%的独立董事表示, 所在上市公司存在拒绝、阻碍、隐瞒或者干预自己行权行为的情况;35%的独立董事表示, 并没有享有与其他董事同等的知情权, 不能获取足够的支持自己发表独立意见、做出独立判断的信息。

二、国外对公司治理的社会学研究理论VS国内对公司治理的经济学研究理论

(一) 关于董事会的研究

经济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于1985年批判了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不充分社会化以及当代经济学过度社会化的观点, 认为都割断了经济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联系, 提出了经济行为社会嵌入性观点, 即行动者的经济行为是嵌入到具体的、正在进行的社会关系体系中的。弗雷格斯坦 (Fligstein, N.) 也指出, 公司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镶嵌到包括有买方、供应商、竞争对手和代理商的组织场当中的, 因而必定受到组织场内其他主体的影响, 同时, 组织场也是镶嵌到容纳了法律制度、文化制度、国家这个大社会中的。与此同时,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将社会嵌入性理论运用到微观层面的公司治理研究当中。杰拉德·F.戴维斯 (Gerald F.Davis) 和亨瑞克·R.格雷沃 (Henrich R.Greve) 通过比较两种公司治理方式改革方案的选择和蔓延速度, 提出了公司决策者所嵌入的网络结构决定了所采用的改革方案的蔓延速度以及最终盛行的公司治理方式的观点。

国内对董事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董事会的结构和职能层面上, 如张开平 (1998) 研究了董事会中的各种委员会, 并肯定了董事会中委员会存在的重要性;李东明、邓世强 (1999) 对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和职能作了统计分析。

(二) 关于股权结构的研究

现代企业中股权结构的研究始于马克思,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了四个观点:一是当个人资本无法支持生产以及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时, 个人资本就会联合起来并以社会资本的形式出现;二是企业因此成为了区别于私人事业的社会事业;三是资本家的职能被管理者代替了;四是资本的所有者仅仅是所有权人而已。莫里斯·蔡特林 (Maurice Zeitlin) 发展了马克思的观点, 他认为, 公司的所有权和控制权不应仅仅关注本企业中管理者与股东的关系, 更需要关注与其他企业的管理者和主要股东的多样性联系, 控制权不应仅仅以股份比例作为单一的标准, 因为相同比例的股份会有不同的影响, 所以应同时考虑具体的情况、所有权具体结构以及关联企业之间的关系。大卫·L.康 (David L.Kang) 和艾吉·B.索伦森 (Aage B.Sorensen) 在批驳代理说和阶级分析观点的基础上, 提出不同类型的股东和股权关系结构对公司治理造成不同影响的观点。他们指出, 公司存在着多样的股权关系结构, 股东由于目标的不同以及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不同而并不具有同质性, 股东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并不仅仅决定于股权的比例, 股东还通过正式的权力、社会影响力以及专业知识来影响公司治理。此外还必须同时考虑公司所处的行业背景和竞争环境。所以, 实际上并没有最好的股权关系结构, 也不是所有股权关系结构都有效。

国内对股权结构的研究还比较欠缺, 孔永祥提出了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的新假说。他把股权结构划分为三种类型:股权高度集中、股权高度分散以及公司拥有相对控股股东和其他大股东。他分析了三种股权结构对公司经营激励、收购兼并、代理权竞争、监督机制四种治理机制的影响, 得出了有相对控股股东, 同时还拥有其他大股东的股权结构最有利于公司治理。

(三) 公司治理的其他社会学理论

1. 象征性行为说。

詹姆斯·D.维斯特费尔 (James D.Westphal) 和爱德华·J.扎杰克 (Edward J.Zajac) 指出了CEO长期激励计划没有得到实际实施的三个原因:一是CEO的影响力, 此为政治因素;二是公司的经营状况;三是制度化因素。通过对计划早期采用者和后期采用者的研究, 他们发现, 后期采用者为了适应制度化的要求以及获得合法性的地位, 都会象征性地采用计划。

2. 制度说。

弗雷格斯坦 (Fligstein, N) 指出了组织场趋同性现象, 即在组织场内, 当有一部分公司采用了适合于他们的战略和组织结构, 组织场内的其他公司也会跟随, 即使这些战略和组织结构并没有得到股东的接受。一旦组织场内的某些公司采用了新的公司治理方式, 这些方式就会在组织场内蔓延, 并使组织场最终趋于同一性。

三、国外研究对我国公司治理的启示以及潜在的研究领域

(一) 我国公司治理的现状

数据1:不同于西方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分离, 股权高度分散的情况, 我国存在着普遍的“一股独占、一股独大”现象, 并主要表现为国有大股东控制 (青木昌彦, 1995) 。

数据2:任兵、区玉辉、林自强关于企业连锁董事在中国的实证研究得出, 多于一半的企业 (1998:51.4%;1999:54.8%) 具有因连锁董事或连锁监事而形成的关联联系的现象, 由此而见连锁董事以及由此形成的企业间关联关系的现象在中国企业环境中已经逐渐出现。

数据3: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关联交易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数据4:为加强对管理者和公司内部控制者的监督, 我国在2001年引入了该制度。

数据5:独立董事不独立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 国外研究对我国公司治理现状的启示

数据2和数据3显示, 连锁董事以及由此形成的企业间关联关系的现象在中国企业中已经逐渐出现, 而且关联交易现象愈发严重, 这是否可以探讨这两者间的相关性呢?尽管《公司法》规定了关联交易利害关系人表决回避制度。但实际上, 关联交易以及由此造成的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仍然频繁发生, 由此可见企业作出关联交易的决策以及企业间达成此关联交易的过程中, 连锁董事所造成的影响并没有通过表决回避制度而排除。基于此, 我们应该探讨是否可以运用社会嵌入性理论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来探讨企业的决策过程以及连锁董事在企业决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数据4显示, 从独立董事制度政策的出台, 经过了两年时间, 上市公司基本上都建立了独立董事制度, 让人不得不联想到这是一种组织场的趋同性现象:当政策刚出台, 组织场内只有少部分上市公司建立了独立董事制度, 但后期所有上市公司为适应制度化的要求以获得合法化地位, 基本上都建立了独立董事制度。而独立董事制度在组织场内得以蔓延, 并最终成为组织场内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制度, 这一趋同过程与连锁董事网络的作用是否存在着相关性?是否可以设想为信息通过连锁董事网络互相传递, 并影响公司的决策来应对环境的改变?

数据5显示独立董事制度实际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 独立董事事实上不独立, 这是否是上市公司为获取合法性地位, 吸引外部投资者而采用的一种象征性行为呢?

经济社会学视角 篇2

学校社会工作简介

学校社会工作就是运用社会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在学校及社区范围内开展的一种社会工作专业的服务,即以学生为对象,从教育入手,以精神为重点,造就服务社会的人才,培养守德重信的伦理,塑造爱党爱国的观念,建立刚毅坚强的信心。①

学校社会工作是由英文 school social work 翻译而来,源于20 世纪初(1906 ~1907)美国东海岸的大都会纽约、波士顿和哈佛地区,学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中的一类,是教育学和社会工作学的交叉学科,社会工作者在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密切配合下,帮助学生提高适应学习和生活的能力,形成 家庭 学校 社区 三者的良好协调关系,使学生得到更好地发展 学校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非常广泛,不仅服务于有特殊困难的问题学生,而且服务于全体学生,服务于学校的行政主管和教学 辅导人员,服务于所有的学生家长,以及社区和社区的工作人员目前,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校中学校社会工作普遍存在近年来,随着我国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学校社会工作已逐步被认识 2002 年,在上海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支持下,国内第一家专业社工机构 “乐群社工服务社”开始从事民工子弟学校的社会工作服务,揭开了我国学校社会工作发展的新序幕。②

社会学认为,学校是青少年完成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对于学校的青少年和儿童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社会化方面,学校和教育的作用逐渐超过了家庭和家长的教育作用,而成为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化的最重要场所。③

学校社会工作的功能

(1)保证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学校社会工作采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和方法,对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均等接受教育的学生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给予理解 接纳和帮助,使他们能够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机会。

(2)促进家庭 学校和社区的协调现代教育是由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社区教育构成的整体化教育体系,协调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学校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服务和职责所在。

(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社会工作协助学校提供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与条件,完善教育功能,帮助学生克服个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并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最佳目标与途径。

(4)推进现行教育制度的改革

学校社会工作站在独特的视角,对教育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和判断,提出相应方案和措施以改善现行的教育制度,扩大教育制度的普惠性。

目前我国学生工作现状

随着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化,我国的高校体制也发生了很大的改革和创

新,学校同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近几年在高校的不断扩大招生的情况下,高校在校学生的队伍不断扩大,在学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成为一支庞大和不可忽视的队伍 据统计,2007年,全国公办和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为1999.26 万人 高校在校生人数的剧增,给高校学生工作增加了很大的压力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高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高校学生管理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 新问题,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学生的问题也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如健康与卫生问题 文化与价值问题 教育与学业问题 心理与情绪问题 人际关系与两性问题 安全与环境问题 就业问题 贫困问题等等,大学生的问题行为也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所产生的危害也越来越大,这对学生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此,高校学生工作必须适应这种新变化,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才真正地发挥作用。学校社会工作的必要性

正因为学校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和我国目前高校学生工作日已暴露的短弊,使得当前我国高校展开学校社会工作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而展开高线学校社会工作我们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1)个案工作法。个案工作法是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帮助有问题的个人和家庭解决问题,预防问题的发生,更好地获得社会资源, 获得更好的发展。将个案工作法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可以解决学生个体遇到的问题, 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具体,更有针对性。个案工作者与大学生之间维持着面

对面或一对一的专业关系,运用专业知识、理论、方法与技巧协助失调的大学生改善环境, 增进生活适应能力,协调社会关系, 建立良性互动网络;调适自我功能, 促进人格发展;以健康、成熟的心态,来认识及面对问题, 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以提升自信和生活质量。第二,验和在团体中形成的动力, 协助参与团体的获得行为的改变、社会功能的恢复与发展, 达成团体的目标, 促进整个学生群体的成长。小组工作能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间互相扶持、互相指导,效果比老师教导更有效,小组工作也能帮助同学建立良好的朋辈支持网络。利用小组工作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团体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小组工作方法利用组员之间互动中的彼此分享、分担、支持、感化、教育, 带来组员态度与行为的变化。教师利用这些资源,适时引导,强化暗示,引领小组组员向健康、积极、建设性的方向发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3)社区工作法。社区工作是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在社区范围内开展学生工作, 通过社会工作者与社区居民共同努力, 促进学生成长环境的改善, 加强学校、家庭、社区之间的密切配合。社区工作方法有利于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寓教育于社会服务之中,寓教育于参与之中,使大学生达到知行统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充分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和开放性,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积极寻找社区中存在的问题, 带领大学生关心社区、服务社区, 通过志愿者和社会服务活动, 引导大学生树立服务社群、奉献社会的社会责任感。

① 《开展学校社会工作的有力抓手、有效途径和可行方法 —— —论时代性、针对性、鲜明性、特色性和激励性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应用和推广》杨 昆 1,杨倩文2《学理论》

经济社会学视角 篇3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制度 制度粘性

潘成云(1999)提出的战略营销观念认为,战略营销观念区别于市场营销观念之处主要在于,“市场营销观念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单纯企业利益最大化,这种利益可能是短期的,也可能是长期的,而战略营销观念追求的最终目标十分明确,即企业与社会整体长期利益同时最大化。”要使企业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同时最大化的目标,就必须解决企业经济活动的外部性问题,主要是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企业对于外部性产生的后果到底要不要承担责任,这又取决于现有的社会制度安排。

一、企业社会责任概述

1.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两种主流观点

早期的主流经济学认为企业是属于企业所有者——股东的私有财产,企业的管理者只需对股东负责,企业只要以“经济人”的观点努力为股东赚取利润就可以了,不必承担除此以外的责任。美国经济学家密尔顿·弗里德曼是这种观点的突出代表,他(1970)提出:“在自由经济体系内,企业的惟一社会责任,就是利用其资源,在游戏规则之内,包括公开与自由竞争,不欺诈诈骗,从事增加利润的各种活动”。这类观点把企业的功能视为纯经济性的,把经济价值作为衡量企业成功的惟一尺度。

而以安德鲁斯为代表的现代经济学家则主张,企业除了要为股东赚取合理利润之外,还必须承担其他一些责任,保护和增加社会财富,成为社会良心的维护者和社会问题的解决者。这种观点认为,企业既是一个经济组织,以追求经济利益作为自己的目标,同时又是一个社会组织,有责任来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波斯特等(2005)把这两种主流观点称为反对和支持企业社会责任的观点。这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是一种狭义的理解,广义的理解是企业作为社会中的一个基本单位,它对于社会应当承担的责任,包括基本的社会责任(比如生产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对负外部性后果承担的责任(比如环境污染的治理),以及道德规范期望的责任(比如慈善事业)。两种主流观点的差别在于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承担多少社会责任。

2.企业社会责任:一个概念框架

本文把弗里德曼认为的企业社会责任,也就是正式制度下决定的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称为正式社会责任;而把正式制度以外,公众和社会组织从道德伦理上要求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称为非正式社会责任。企业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跟制度密切相关。

二、制度与企业社会责任

1.制度的概念与内容

早期制度学派的经济学家如凡勃伦、康芒斯对制度都有论述。凡勃伦指出,制度实质上就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的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某一时期或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通行的制度的总和构成了生活方式。康芒斯所说的制度是指约束个人行动的集体行动,其中最重要的是法律制度。新制度经济学派的经济学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诺思认为,制度是一种社会博弈规则,是人们所创造的用以限制人们相互交往的行为的框架。舒尔茨把制度定义为一种行为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卢现祥,2003)。

本文把制度看成一种行为规则。既然制度是关于社会、政治、经济行为的规则,那么企业的社会行为、经济行为就会受到规则的制约。企业是在现有制度的制约条件下活动的,寻求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如果没有制度的制约,企业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结果可能会导致社会资源的过度使用,环境严重恶化,经济生产危机。所以通过制度来制约企业的行为是实现企业自身利益和社会利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

制度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正式约束、非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卢现祥,2003)。正式约束是人们有意识创造的一系列政策法则。正式约束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以及由这一系列的规则构成的一种等级结构,从宪法到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到特殊的细则,最后到个别契约,它们共同约束着个人和企业的行为。非正式约束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具有持久生命力,并构成代代相传的文化的一部分。它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则和内部实施的行为规则,主要包括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因素。制度构成的第三个部分是实施机制,离开了实施机制,任何制度尤其是正式规则就形同虚设。

2.制度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影响

假定制度安排既定,在实施机制完善的情况下,正式约束直接影响到企业在寻求利益最大化中的成本函数。如果企业违反了正式约束(比如某项法规),那么它就要为它的行为付出代价(比如罚款)。正式约束中规定的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一定会承担,否则就会损害企业利润。(这里暗含一个假定,正式约束的设计是完美的,也就是说这种制度设计约束下,企业寻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行为选择一定是承担正式约束要求的社会责任。)所以正式约束对于企业社会行为、经济行为的约束决定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非正式约束对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影响是间接的。虽然不少组织、公众要求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但这种要求停留在道义劝说的层次,不能形成正式约束,对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成本影响有限。企业不按照非正式约束的要求承担额外的社会责任,比如治理环境污染、捐助慈善事业,先是会影响到企业的形象,进而影响到企业产品的销售,最后才会影响到企业的利润,这是一个间接的过程。如果市场信息是不对称的,公众无法知道企业的行为,再如果企业的产品质量又是过硬的,最终这种不遵守非正式约束的行为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是相当小的。

实施机制对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影响是很大的,前文我们假设正式制度的实施机制是完善的,当这样的实施机制本身存在问题的时候,正式制度便形同虚设,那正式制度规定的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也不会落到实处。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下,为减少成本会不去承担社会责任。如果实施机制能切实有效地使正式法规产生作用,就意味着,一旦企业不承担规定的社会责任,它就会面临更大的成本。

3.制度决定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

企业在决定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的时候,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的,在正式制度设计是完美的假设前提下,企业一定会承担正式社会责任。而对于非正式社会责任企业要视其成本收益关系决定是否承担,如果非正式约束不能影响其利润或影响较小,企业会不承担或较少地承担非正式社会责任;如果非正式约束对企业的利润影响很大,企业会承担较多的非正式社会责任。

要使企业的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一致,仅靠非正式约束的作用是有限的,企业的非正式社会责任是极其不确定的,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且大多数企业没有主动承担非正式社会责任的动力。企业的正式社会责任是相对确定的,只有在正式制度设计不完美的情况下,才会产生企业不承担正式社会责任也会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因此,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与社会利益最大化不一致的问题,要通过非正式制度向正式制度的转变以及正式制度设计的改善来解决。这就涉及到制度变迁的问题。

三、制度粘性与企业社会责任

1.制度粘性的提出与解释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用正统经济学的“供给—需求”分析来研究制度变迁问题。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制度安排需求主要来自于公众,公众往往期望企业承担比现有制度安排更多的社会责任;而制度安排供给者主要是政府,政府根据多方因素平衡来决定企业承担多少社会责任,决定什么样的制度安排。这样,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制度安排供给与需求是不一致的。本文沿用西方经济学“粘性”的概念,把这种制度安排的这种供求不一致现象称为制度粘性。

诺思认为,从认知和组织制度变迁到启动制度变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制度变迁的时滞,制度滞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史上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卢现祥,2003)。诺思解释了产生制度粘性的一个主要原因,即从制度安排的需求到制度安排的供给的时间差。由于政府与公众对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认知总是不一致的,政府从了解公众认知、理解公众认识、调整自已的认知到调整制度安排肯定是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这样,便产生了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制度供给时滞,制度安排不能及时根据供求状况进行调整。

即使不存在制度供给的时滞,制度安排在长期内也不一定会按照公众的期望进行调整。可以用美国经济学家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来分析制度供给问题,这里的制度供给类似于政府出台一项政策。政策的需求者是公众、政策的供给者是政府,公众通过议员向政府反映对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要求。由于不同的议员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团,都寻求对自己利益集团有利的政策结果。比如代表企业的利益集团可能要求承担较少的社会责任,代表工人的利益集团可能要求企业更加关注工人的工作和生活,而代表农民的利益集团可能要求企业尽可能减少污染的排放等。总之,无法权衡所有的利益集团,政府对于企业应当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的认知很难与公众的认识一致,因为公众的认知也是多方面的。因而,政府也无法设计一个符合所有公众要求的制度安排。这样,制度安排的供给总是与制度安排的需求不一致的。

产生制度粘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在提供新的制度安排并相应地建立实施机制是有成本的。制度变迁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过程,其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其成本构成和成本水平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制度变迁的风险很大。制度供给的成本至少包括:规划设计的费用、清除旧制度的费用、消除制度变革阻力的费用、建立实施机制的费用,以及其他一些不可预知的费用。由于这种提供制度变迁的成本很大,而收益是非常不确定的,即使发现了这种供求的不一致,政府往往不会产生制度供给的动力。

2.制度粘性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影响

制度粘性的长期存在意味着非正式制度难以向正式制度转变、现有的正式制度难以改善,因此对企业来说总是存在着正式社会责任和非正式社会责任,正式社会责任的承担取决于正式制度设计和实施机制的完善程度,非正式社会责任的承担取决于企业自身成本收益分析。

制度粘性的存在给企业创造了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既定的制度安排决定了同类企业的正式社会责任都是一样的,但是每个企业面对的非正式社会责任都不一样。企业可能通过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来产生差异,形成竞争优势。公众普遍期望企业承担一些他们认为必要的社会责任,比如严格控制污染、关心消费者健康等。如果一家企业在这些方面都做得比别的企业更好,公众会对该企业产生好感,而更愿意购买该企业的产品。

值得强调的是,这种收益往往是一种长期收益,需要企业主具备战略的眼光。

参考文献:

[1]潘成云:战略营销管理——原理、方法和实证[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20

[2]Milton Friedman.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Business is to Increase its Profits[J].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September 13, 1970

[3](美)波斯特.企业与社会:公司战略、公共政策与伦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经济社会学视角 篇4

一、生成的逻辑起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设定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形式的客体, 也具有其自身的价值。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描绘的社会主义的价值属性或功能就是发展生产力、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社会主义能够成为人类实践的客体, 在于它具有可被人类利用的性质。社会主义的价值设定, 既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初始环节, 也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内控因素。

马克思主义被中国的先进分子接受以后, 便开启了中国的社会主义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为当代中国追求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文化大革命”我们出现了严重的失误, 其思想认识和理论的根源在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因而,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 我们要首先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 这是因为, 人们对社会主义怎样理解、怎样认识, 即怎样设定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直接影响和指导人们的社会主义实践, 直接影响到制定什么样的社会主义路线、方针、政策、办法。重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 集中体现为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和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是一种价值矛盾, 即价值创造和价值需要之间的矛盾, 其中价值创造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 解决这一矛盾要靠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本质论也是一种价值论, 共同富裕是其指明的最终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本质论首先提出“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摆到了首要的地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和社会主义本质论都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首要价值目标设定为发展生产力。这一设定为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 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在这一价值设定的前提下, 寻找符合中国国情的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效实现形式, 成为社会主义实践的崭新课题。邓小平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 他指出:“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邓小平又创造性地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是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 就可以利用。”可见,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邓小平提出搞市场经济的根本出发点。总之, 价值标准高于制度标准, 先有价值取向, 后有相应的制度设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设定,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逻辑前提和生长点。

二、生成的科学依据: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我们的主观选择, 而是在中国经济社会矛盾的推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是我们自觉遵循发展生产力以及适应生产力发展和调整生产关系的规律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 就是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 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要求不断调整生产关系的过程。而生产关系的调整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生提供了现实基础。

列宁指出:“哪里有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 哪里就有‘市场’;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发展到什么程度, ‘市场’就发展到什么程度。”列宁的论述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分工、商品生产和市场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而揭示了市场经济产生和发展的现实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曾设想, 未来的社会以生产资料公有为基础, 商品货币关系将消失。因此, 单一公有制是排斥商品生产和交换的, 与市场经济难以结合。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兼容的视角论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生的必然性, 是一种逻辑悖论。我国是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社会化生产程度不高的条件下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的, 而且还一度追求公有制的“一大二公三纯”。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和高级形态的生产关系不相匹配。早在1962年, 邓小平就注意到要改变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和谐的问题。他指出, 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存在为最好, 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 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 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们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达到了理论自觉的高度。1981年6月, 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并不存在一套固定的模式, 我们的任务是要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在每一个阶段上创造出与之相适应和便于继续前进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基于上述认识,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就开始允许个体、私营经济的存在、发展和吸引外资, 个体、私营、外资、港澳台资等各种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改变了单一公有制的所有制结构, 为市场的发育和发挥市场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市场经济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已形成事实上的存在。1992年10月,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从市场经济在我国确立的过程来看, 商品、市场关系源于对原有生产关系的调整, 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的认识源于改革开放的实践。离开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就难以理解我们为什么要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离开了改革开放以来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的现实背景, 就难以理解我们何以可能和怎样建立起市场经济。同样, 离开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内在要求, 就难以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我国确立的基本经济制度, 也难以理解为什么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三、生成的内在机制: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作为范畴是对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关系的反映。有人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理论上是矛盾的。把两个看似矛盾的东西糅合在一起, 形成一个新范畴, 这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成的内在机制。

悖论 (矛盾) 是理解现实的正常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原本对立的两种内容或两套体系安放在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之中, 这只能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含的内在矛盾中去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地包含着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矛盾关系。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经典社会主义或成熟的社会主义是不可能和市场经济共存于一个同一体中的。邓小平在论及社会主义时有一个基本前提, 即这种社会主义是不成熟、不合格的社会主义, 或者说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应该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置放于邓小平理论的整个体系中, 从邓小平理论的整体规定性来思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站在这样的理论视角来理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提到的“社会主义”, 应该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而不是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成熟的社会主义。正因为如此, 我们又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不成熟、不够格的社会主义为前提, 而不是以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经典社会主义为前提。不成熟、不够格的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具有相融性, 可以形成对立统一关系。所以, 邓小平多次强调:“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邓小平的这一论断从根本上解除了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根本对立起来的思想束缚。矛盾的性质不同, 解决矛盾的方式也不同。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之间矛盾性质的非对抗性, 决定了这一矛盾解决方式的非对抗性。解决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矛盾关系的方式不是矛盾的一方克服一方, 也不是矛盾双方“同归于尽”, 而是通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差别不断缩小最后达到融合而得到解决。马克思曾说:“两个相互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 就是辩证运动的实质。”

辩证法的融合转化, 不是简单的合成, 而是以一方合理的、有生命力的成分和因素为主, 以另一方中合理的、有生命力的成分和因素为辅的重组式的转化, 相互扬弃式的转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新范畴的产生, 是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对立统一矛盾运动的结果, 是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主、以现代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功能优势为辅的重组转化, 是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和现代市场经济的双重扬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生, 深刻地改变了传统社会主义的内涵, 也同样深刻地改变了传统市场经济模式。因此,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新范畴形成的过程是一个辩证生成的过程。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这种辩证生成机制, 是解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谜的一把关键钥匙。

四、生成的本质特征:一种新质的经济形式

目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定位还不甚清晰。主要表现在:一是称谓的杂多性。现有的称谓包括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等;二是概念内涵的模糊性, 典型的有结合说、条件说、混合说。结合说认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有机结合, 这一定义只揭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生的方式、方法, 没有说明产生出来的是一个什么东西。条件说认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 这一定义只是揭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生的条件、环境, 没有说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本质联系。混合说, 是许多西方学者的观点, 他们不知道究竟将中国的经济模式归为哪种类型, 只能冠之为“混合经济” (即不彻底的市场化、国际化模式) 。上述“三说”都只是看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新范畴的外部联系和外部特征, 没有抓住其内部联系和本质特征。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成机制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新的经济范畴和新的经济理论, 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史上继列宁的新经济和毛泽东提出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之后的又一次伟大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立意在超越, 应该从一种新质的经济形式去理解它。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完整的新概念。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是一种既符合现代型经济、社会的基本要求, 又具有社会主义属性的另一种新形态的市场经济形式。作为范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社会主义”几个字不能少。近年来, 我国一些媒体或学术论著, 只提市场经济, 不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强调市场经济多一些, 强调社会主义少一些, 甚至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变成两个毫不相干的东西。对我国建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西方一些学者、政要刻意回避“社会主义”四个字, 实质是否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异于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邓小平非常明确地提出, 我们搞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他说:“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 也结合市场经济, 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江泽民也指出:“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 这并非多余, 并非画蛇添足, 而恰恰相反, 这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 就是点明我们的市场经济的性质。”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

党的十七大要求我们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 这是一项艰巨的理论使命。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 是事物内部相对稳定的联系。正确、全面地揭示事物内部的矛盾关系及其规律, 是揭示事物本质的方法。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及其规律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规律, 规定了我们所要建立的市场经济的性质、特征和要求, 也规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发展的方向、原则、途径和方法。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对立统一关系的具体展开或外在特征, 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的统一。

一是公有制为主体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统一。这种统一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成的现实基础, 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统一。这种统一是由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体分配方式;非公有经济的存在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决定了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

三是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统一。私有经济天然具有反国家调控的本性, 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国家在国家调控方面具有滞后性, 甚至会反向调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地包含着政府对经济调控的必然性。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调节的力度、水平和有效性都超于西方。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于或区别于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使微观经济富有活力和效率;又要发挥国家对市场活动的指导和调控的作用, 克服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内生缺陷, 使社会生产各部门、再生产各方面保持协调、平衡。所以江泽民指出:“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 二者是统一的, 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四是效率和公平的统一。效率和公平是人类经济生活的一对深刻矛盾体。资本主义只注重再分配的公平, 不能做到初次分配的公平;只注重游戏规则的公平或程序性公平, 不能做到结果的公平。所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可能达到效率和公平的有机统一。传统西方经济学认为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着替代或取舍关系, 即两者不可能同时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公平的优势与市场机制追求最大效率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 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 既可以保证初次分配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也可以保证再分配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从而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协调和统一。

五是劳动和资本的统一。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 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出现了一些新变化, 但并没改变资本和劳动的对立关系, 资本压迫劳动、奴役劳动是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新型的市场经济形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存在劳动和资本的关系。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解放生产力, 最重要的是解放劳动这个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体现社会主义这一本质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这一原则的确立就是尊重劳动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主人翁地位, 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尊重劳动的“人本经济”, 使劳动和资本取得平等关系, 使劳动与资本从对立走向统一。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对立统一关系, 为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提供了现实可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两类劳资关系, 即公有制企业的劳资关系和私人资产者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公有制企业的劳资关系是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基础上的劳动者分工合作和交换的关系, 是一种本质和谐的劳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私营企业的劳资关系具有一般劳资关系的性质, 但也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为私有企业的劳资矛盾是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矛盾, 不是两大阶级的对抗性矛盾, 劳资双方以契约或者合同的方式缔结起互利双赢的关系。对于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不和谐的劳资关系, 政府应发挥宏观指导的作用加以协调。

上述五个方面的统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区别所在。通过对这五个方面的本质特征分析, 可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过渡时期的经济形式, 或者说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形态, 是主体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方面的具体体现, 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新事物, 是史无前例的, 因此在理论上对其还要做深入的研究和阐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2]邓小平文选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3]列宁全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0.

[4]邓小平文选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从政治社会学视角分析群体性事件 篇5

摘要: 中国社会现阶段正处于矛盾多发期,近年来每年因各种社会矛盾而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多达数万起,甚至十余万起。对群体性事件的研究是我国社会学的一共重要方向。本文将结合社会心理学家勒庞在《乌合之众》中对群体心态的研究,从政治社会学的视角分析群体性事件,为我国群体性事件的解决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群体心态;群体性事件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我国正在经历着一个剧烈的社会转型时期。国家主导的市场经济日渐成为新的经济体制潮流,同时贫富的急剧分化也随着这潮流越发凸显。因此,社会上各种矛盾和冲突此起彼伏,在社会上表现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冲击着这个转型的社会。甚至有专家认为,未来10年中,群体性事件将是中国社会稳定最大的威胁,也是对地方政府执政能力最大的挑战。

一、群体性事件含义及其特征

所谓群体性事件, 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聚合临时形成的偶合群体,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发生多数人语言行为或肢体行为上的冲突等群体行为的方式,或表达诉求和主张,或直接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或发泄不满、制造影响,因而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各种集体行为。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特征:第一,参与人数众多,表现为是群体性。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特点在于发生的主体是多数人的参与,它将共同目的的个体,通过组织号召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团体或群体。第二,辐射范围广,主观意愿强烈强,矛盾对抗激烈。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多数以群体的感情为基调,煽动大多数人情感共鸣,甚至丧失理性对国家、社会和个人造成巨大的伤害。第三,事件的发生较为复杂,不易处理。多数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往往具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稍微有所处理不当那么将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有时,通过互联网信息的传递,往往会掩盖事情的真相导致事态扩大。

二、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现状

结合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布的《2012-201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等资料,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社会现阶段正处于矛盾多发期,近年来每年因各种社会矛盾而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多达数万起,甚至十余万起。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从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看,主要集中在就业、劳动关系、收入分配、社会管理等方面。归纳近几年来发生的一些事件,可以看出群体性事件涉及的社会冲突有三个焦点问题:征地拆迁、劳资关系和环境保护。

从群体性事件的表现形式看,除较为温和的集体上访之外,也出现了一些跳楼、自焚、集体下跪等各种极端特别行为。另外,群体性行为开始不止在现实中进行,网上群体性事件也开始大规模发生。

三、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

(一)政治利益分配不均,社会阶层结构出现新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来,在“先富带动后富”思想的推动下,我国的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然而,人们希望的共同富裕并没有达到,甚至,在市场经济的制约下,贫富差距有越来越大的趋势。部分人没有享受到改革开放的红利,这种政治经济利益的分配不均,造成造成社会群体价值观的改变。在面对同样的社会问题时,这些人社会的、心理的、经济等个方面的承受力也不尽相同。因此,如果一些群体的利益受到损害或者不能满足,那么就会汇集大量的社会矛盾,使得他们缺乏对政府的认同和支持,从而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二)权力腐败现象大量产生,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

公权力运用得不到规范,导致了大量腐败的产生。腐败影响经济的正常运行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直接造成公民对国家和社会的认同感的降低。很大部分干部作风不正,滥用权力以权谋私,造成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信誉下降,导致民众情绪激化而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产生。社会转型时期,一个政府要实现稳定的社会局面,恰当的处理人民利益的矛盾,需要一个廉洁的品质作为支持,这样才能取得人民的信任和拥护。

(三)沟通机制不完善,缺乏合理有效的政治沟通机制

合理有效的政治沟通机制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也是实现社会稳定的主要制度之一。有效的沟通机制,可以让群众多渠道的倾诉自己的利益诉求,对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缓和政府与民众的对立。然而,一旦这种机制遭到破坏,民众无法通过常规政治途径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就只有通过争议政治等其他途径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近年来,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的增多,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民众在表达自己意愿时没有一个合理的沟通机制。

(四)群体心态效应,导致民众极端行为的产生

在群体性事件中,群体中的个人会表现出明显的从众心理,勒庞称之为“群体精神统一性的心理学规律”,这种精神统一性的倾向,造成了一些重要的后果,如教条主义、人多势众不可战胜的感觉,以及责任意识的放弃。如很多事情并不大,也不难处置,但却演变为重大群体性事件,显示出群体心态在一定条件下对群体性事件的发展变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约束个人的道德和社会机制在狂热的群体中失去了作用,将会导致集体性**等极端行为的产生。

四、解决群体性事件的对策

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我国在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环节,它造成的巨大的破坏力也是不可估量的。在群体性事件的解决方面,笔者认为,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改革分配体制,注意公平和效率的协调

任何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都有深刻的深层原因,究其根本原因并加以改正,才能从根本上治疗社会群体性事件带来的破坏。注意公平和效率的协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关注对弱势群体的利益分配,使所有人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能有效避免社会矛盾的积累和爆发。

(二)制约转型时期的政治权力,提高政府公信力

转型时期的政治权利,单纯依靠道德约束不能保证权利的合法运行,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合理的制约机制,从权力、法律、道德等多个角度制约权力,保障权力地有效运行。这样既可以提高政府的公共决策水平,提高行政效率,还可以提高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从而有效的化解矛盾。

(三)建立合理的沟通机制,保障民众沟通的权力

沟通是相互理解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让民众充分表达其内心所想,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建立合理的沟通机制。保障民众沟通的权利,让民众能通过利益集团充分表达其利益诉求,进而适时的改变政府的各项政策,是化解民众矛盾堆积的重要途径。

(四)加强对民众的法制教育,避免极端行为的发生

公民合法的利益表达和合理的情绪宣泄并不会影响整个社会稳定、发展的大局。引导群众采取平和理性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意愿,有利于政府及时了解和掌握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诉求。但政府要加强对民众的法制教育,避免在利益表达的过程极端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美)奥罗姆 著,张华青 等译《政治社会学导论》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09

[2](法国)古斯塔夫·勒庞 著,冯克利 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5.11

经济社会学视角 篇6

摘 要:作为判定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一种重要依据,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各界人士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应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针对经济法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的建构问题开展研究,分析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进而探究出经济法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建构的有效路径,以期能够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建构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经济法;企业社会责任;重要意义;建构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经济建设的工业化发展进程不断推进。作为一种社会经济活动中不可替代的角色,企业的社会责任是值得重视的。一些学者也强调企业社会责任从本质上来讲彰显的不是商事法责任而是经济法责任,这也充分反映出经济法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企业在对经济效益进行最大化追求的同时,还需要对一定的社会责任进行承担,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向。经济法将社会本位作为一些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对社会公益性和个体盈利性之间存在的矛盾进行平衡,从而对高效的、规范的企业社会责任制度进行构建。本文主要从经济法视角下企業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入手,进而对经济法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建构的有效路径进行探究。

1 经济法视角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

1.1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力体现了对企业行为的规范

作为新时期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独立个体,企业在经济活动的实践中,在促进地域性GDP发展的同时,也会引发资源、环境、税收等方面的一些问题。尤其是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平衡各类利益问题上,是需要利用企业社会责任的强化来对企业行为进行规范的,这样能够对企业的行为进行规范化督导,进而对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做出保证。

1.2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促进了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市场经济的最基本特性就是市场竞争,现阶段社会发展的主题就是竞争,为了能够将产品与服务更好地提供给社会,企业需要从自身的发展与盈利情况出发,承担更加广泛的社会责任,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与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信誉和社会形象进行良好地树立,进而使企业在对自身社会责任进行履行的同时,对自身的竞争力也进行重新塑造。

1.3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形势的需要

伴随经济全球化发展形势的逐渐呈现,在对市场加大扩张的过程中,企业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来自于资源、环境、劳资等方面的多重压力,但是,只有对社会责任更好履行才能够使现代企业更好地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形势中赢得挑战和冲击,同时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还能够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4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对于企业各界人士来讲,他们已经认同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一必然趋势。伴随生存环境的日渐严峻,对于可持续发展人类也逐渐产生了更加强烈的需要,只有使可持续发展宗旨和社会责任理念之间协调发展,才能够使企业在对社会财富进行创造的同时,对于其在环境和资源方面所要履行的责任也始终坚持承担,例如,对不合理的发展模式进行转变,革新传统技术,使环境污染得以减少,等等。

2 经济法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的建构有效路径

2.1 对企业劳动法加强实施

对于企业和员工进行保护的一系列相关法令,我国已经相继出台了很多,这些法令对于企业和职工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维护。然而由于过于僵硬的模式或者操作性的缺乏,致使现阶段社会中仍旧还有很多劳资纠纷或其他企业问题的存在,同时还呈现出日渐严重的趋向。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企业自身摆脱了这些经济法的规范,这也是对企业社会责任一种变相拒绝履行的方式。所以,企业应该在对自身法律意识进行加强的基础上,对其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认真地履行,这有助于对企业员工之间关系进行稳定,同时还能够对由于劳资纠纷所引起的社会问题进行避免,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所以,企业对社会责任认真地履行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2.2 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素质进行提高

对于企业而言,其经营管理者的素质存在着非常巨大的影响,对于企业经营中的高层管理者来讲,他们的道德水平对于企业的发展命运和前途存在着直接性的决定作用。如果一名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那么他所注重的一定会是企业的长期发展和最大化利益;会对企业的员工真正地尊重,会将更加优厚的福利待遇提供给企业的广大消费者和员工;同时还会将属于自身的社会责任勇敢地承担起来,通过对社会认可度的获取,来使企业的知名度得到提高。

2.3 对信息披露机制进行建立

我们这里所说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机制,主要是指采用报表的方式,向公众、社会和政府提供企业经营活动的相关信息,它的最终目的在于对企业的行为进行约束,促进企业对责任的承担和社会利益的保护。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机制,主要强调的是对于企业的收益情况、环境保护信息、服务或产品的安全和性能信息、消费者权益保护信息、职工权益保护情况等多个方面有所贡献的相关信息,并且将这些信息展示给人们,公开面向社会,进而使其能够获得社会公众的广泛监督。

3 总结

社会和企业的共同进步、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经济法视野下的企业社会责任,意味着经济法和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的,对于企业而言,其社会责任存在着广泛的内容,因而需要它在思考时坚持全方位的重要原则。经济法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需要企业、政府和国家等多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社会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洁.探讨经济法下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构建[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4,(4).

[2]高恩胜.经济法视野下的企业社会责任[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7).

[3]孙亚东.谈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构建[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37-39.

[4]赵明辉.经济法视野下的企业社会责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113-114.

[5]程信和.经济法视野下的企业社会责任[J]甘肃社会科学,2011,(2):126-131.

经济法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 篇7

一、社会责任的提出, 解决社会问题

( 一) 用经济法的语言解释责任

在经济法中, 可以用两个因素来表述责任。第一个因素, 即在经济活动中, 所要履行的义务, 它和权力有着很大的关系, 权力越大意味着所要负的责任也越大。第二个因素, 即主体违背法律的意愿或做了违反约定的行为, 所要承担的责任。

( 二) 社会义务对经济法的作用

社会是企业发展和生存的一个平台, 是企业很好的摇篮。但是现在出现了国家或者政府很难或者说不能很好地管理和监督企业自觉地做到履行社会责任的现象。

虽然说现在我们的社会的大环境是比较和谐的, 但是由于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复杂性, 还是有很多不合群、不符合主流思想的存在, 因此也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就比如: 大学生就业困难、农民工得不到较好的待遇、经济资源分配不公平、歧视妇女等等的问题出现。现在我国出现了, 国家或者政府很难管理和控制社会的现象了, 想必其他国家也遇到过同样的问题。投资者创办企业最想看到的是, 企业为他们带来利益, 在这个基础上, 企业也为社会提供了物资或者服务。有些企业投资者为了得到更大的利益, 会做一些有悖于经济法的事情, 比方说: 在食品中添加防腐剂、以次充好地销售产品、销售超过法律范围内的产品、提供法律不允许的服务、工厂超标排放有毒气体或污水等等。如果国家没有对这些不良的行为进行管理和依法处理, 将会对人类发展有很大的阻碍。所以, 我们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法规, 来使这些现象得到控制和缓解, 同时也能更加突出经济法的地位和作用。经济法不但可以让企业在市场中有一定的地位, 而且可以让企业和投资人员有更公平的关系, 企业能为社会的发展提供能源动力, 还能让社会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得到解决, 同时还能增强我们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 经济法就能以法律的身份来对企业和经济主体进行制约和管理, 就能在更公平的基础上更好地成为企业和社会的护花使者, 也能让社会和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顺畅。

社会责任的提出, 丰富了经济法的内容, 让经济法变得更加有意义, 让经济法在现实生活中更加可操作。

二、社会责任的理解

( 一) 社会责任的名词解释

为了找到更确切的语言来说明何为社会责任, 有学之士用了很多方法来进行辨明。

有人说企业的社会责任指, 企业不可以把赚钱或者说得到经济价值看作是自己成功的标志, 而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社会带了利益。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看, 如果没有社会这个稳定的大摇篮, 我们企业是没有办法存在和壮大的。

也有学者认为: 企业社会责任就是指企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经营并且赚得利润, 在对经济主体负责任的同时, 也能对社会承担一定的责任。

( 二) 社会责任面向的对象

每个经济团体或者说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所在的社会负上社会责任, 自己背负着社会责任的时候, 其实也是在分享着社会带来的果实。这里的对象可以分为下面的三种。

1. 企业的员工

员工在上班期间是属于企业的人员, 所以企业应该为员工负责任, 负责的范围有: 工作的环境、工作安全保障、医疗保障, 等等。如果员工和经济主体发生冲突时, 一定要用符合法律要求的手段和人性化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2. 产品的消费者

任何企业想要盈利, 首先是要把产品卖出去才能从中得利。卖出本企业的商品或者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等形式就无形中形成了债权债务的关系, 因此企业就要面对债权人或者债务人的复杂关系了。

3. 符合条件的社会团体

现在社会上贫穷的人们和富裕的人们差距越拉越大, 甚至还出现有钱的人越来越富裕, 贫困者恶性循环越来越贫穷。赚钱比较多的企业就要做好扶贫工作了。例如: 在农村办希望工程学校、在贫困的地方支持少年足球、为空巢老人送温暖, 等等。这使更多的人们知道有这些企业的存在, 或者加强了人们对这些企业的好感。

三、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与法律规定

( 一) 对企业受益者的要求

《公司法》中有规定, 公司的股东可以得到利益的分成, 可以在公司重要的决定中发表自己的意见, 但是债权人和债务人并没有这个权利。现在也有人提出了应该只要参与了企业经济的人都应该参加重要会议, 这还有待商议。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义务有的时候又会变成权利。

( 二) 国家要完善的内容

现在我们的法律没有很清楚地说明了具体的做法, 所以这是国家所要完善的。对于政府, 要积极主动地帮助法律的生成, 而且还要监督和教会企业如何操作。有些企业在扶贫和公益事业中表现得很出色, 国家应该在税收、借贷等方面给这些企业进行减免或优惠。总的来说, 真正要做到这些, 不单要靠法律还要靠人们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经济社会学视角 篇8

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开始兴起企业文化潮流。企业文化是全体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企业规范、企业生存的氛围总和,是一种“实际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之中形成的组织文化”。尤其是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经济时代的出现,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建立核心竞争力,培养持续的竞争优势。企业核心竞争力离不开建设合适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企业要提高竞争优势,提高员工的能力,其也源于企业员工文化的建设。

在经济发展与竞争的浪潮中,我国著名的企业海尔、联想、蒙牛等都通过建设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特色企业文化立足于竞争者的前列。其中,海尔更是创造了惊人奇迹。海尔经历短短二十几年的发展,从一家濒临倒闭的小企业迅速成长为具有世界声誉的国家特大型家电企业,它的成功并不是偶然,是与全公司员工努力分不开的。优秀的海尔人造就了海尔辉煌的成绩。分析海尔员工文化,学习和借鉴其精华,给其他企业在企业员工文化建设上一些启示,使其尽快地创造出最合适自己企业的员工文化,从而带动其企业发展。

2 社会资本与企业经济发展

2.1 社会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

社会资本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特别是90年代兴起的一个国际性学术热点。它是由社会学家率先提出,而后被经济学家、政治学家以及法学家广泛采纳并用来解释和说明各自研究领域问题的综合性概念和研究方法。根据一般的论述,社会资本被认为是一种资源,即存在于社会结构关系中的资源,它体现为:个人关系;成员身份;社会网络;信任关系。其中,核心要素或基础要素就是信任关系。之所以把这些要素称作“社会资本”,一是因为它们存在于社会关系之中,二是因为它们可以带来增值,是一种无形资产。个人关系可让我们打通关节;成员身份可让我们享用组织提供的内部资源;社会网络可让我们找到归属感,并利用网络节点汇集而成的各种资源;信任关系可以让我们形成合作,使交易顺利达成。总之,它们能够创造价值,可以使各种资源要素得到增值。用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看,这里所谓“增值”,可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创造新的价值;二是减少交易费用,降低交易成本。

2.2 社会资本对企业经济发展的作用途径和影响

社会资本具有生产性,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一样,能为生产活动提供便利,推进生产性活动的开展,这便决定了社会资本与组织经济发展密不可分。社会资本通过组织中个人关系、成员身份、社会网络、信任关系的体现,作用和影响组织的发展。社会资本作用和影响组织(企业经济)的发展有以下主要的途径:

第一,可以把社会资本看做是关系网的集合,是社会学家过去经常称为人们被社会化或者是希望被社会化的“社会组织”。当置身于所在的组织中时,知道应该做什么,大家期望的事情是什么,建立一个有利于组织发展的成员之间的关系。

第二,社会资本是一种达成的共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产生凝聚力、认知力和共同意志的社会纽带。这种凝聚力、认知力和共同意识使企业员工拥有和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准则,满足他们的归属感。同时,通过企业竞争机制来完善个人努力与个人收益相适应。企业员工为企业创造价值如同为自己创造财富而不懈努力,推动企业市场竞争力增强。

第三,社会资本是声誉的聚集和区分声誉的途径。企业投资于员工的良好声誉 (可以看作是素质培养) ,从而提高企业的声誉,可减少交易成本和有助于打破进入各种生产和交易关系的障碍,推动企业与客户的合作。

第四,社会资本包括管理者通过他们的管理作风、动机和支配权、工作实践、雇佣决定、争端解决机制和营销体系等发展起来的社会资本。企业管理者通过一些政策的实施,建立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体制。

3 海尔员工文化的建设对海尔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分析

3.1 员工文化建设是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一个组织,社会资本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共同体的稳定和行动的相对一致性,明确共同体的认知感,从而提高共同体内部个人或制度的行为效率。社会资本理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通过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规范的塑造而成的,其通过组织中个人关系、成员身份、社会网络、信任关系的体现,作用和影响组织的发展。在组织中,个人的行为通过组织环境得到调整、改变和约束,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这种组织环境是通过组织内部文化(即员工文化)培养形成的,所以,强化社会资本的行动依赖于参与文化建设。

信用和合作构成了社会资本的核心,以一定形式存在于组织中。员工文化能建立组织内部人员的诚心和责任感,使员工达成共识产生凝聚力、认知力和共同意志,培养其与组织相同的价值观。共同标准是社会资本的形式。只有通过员工文化的建立,构建共同的行为标准,调整、改变和约束员工的行为,树立组织整体形象,培养组织声誉。

个人关系是组织中的交流和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坚持的互动模式,组织中的内部人际关系通过组织内部文化形成一个准则;成员中的归属感通过组织内部文化得到满足;社会网络中组织的良好形象通过组织内部文化调整;组织信任关系通过组织内部文化建立起来。

3.2 海尔员工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3.2.1 海尔构建和谐人际环境,培养员工团队合作和学习精神,增强了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带动企业经济发展

海尔实行了领导责任制的“80/20原则”,即企业里发生的任何一件过错,管理者都必须负领导责任、主要责任,承担80%的责任。对于广大职工来说,在企业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作共利等理念也有了一个既形象又本质的认识。“80/20原则”构建了海尔和谐的领导和员工的关系,培养了全体职工的团队精神。团队精神就是强调相关组织(群体)中的每一个人坚持自己的角色责任,在相互信任的氛围中良好沟通,为了明确的共同目标相互协作的精神。海尔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文化氛围:只要你努力干,就会得到正激励与尊敬;同样,懈怠消极,就会受到负激励。平等用人的机制也鼓励员工通过培训和个人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都会成为公司不可缺少的人才。海尔培养了员工的学习精神。学习精神意在向员工灌输这样一种价值观:企业中的每一位员工若在竞争中不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知识与技能。无论你所具有的知识,还是周围的环境,甚至是所使用的劳动工具,都无时无刻不处在变革和发展中,企业员工要在企业中发展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终身充实自己。

3.2.2 三心换一心的方针和员工自我管理思想,形成员工的归属感,培养员工的行动精神和效率精神

三心换一心是说“解决疾苦要热心,批评错误要诚心,做思想工作要知心”,来换取员工对企业的“铁心”。海尔三心换一心的方针实施,使员工增强了归属感。员工的归属感使其付诸于实际行动,提高行动精神。行动精神意在向员工灌输这样一种价值观:不夸夸其谈,不坐而论道,而是实实在在地去做工作。海尔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需要让每一个员工都充满活力,从“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的思想,将企业的劳动要求与员工的劳动愿望融为一体。

海尔总裁张瑞敏认为,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该组织内的人,而不在产品和技术。只有当人具备了核心竞争力,才会产生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技术,产品和技术的竞争力是人的竞争力的外在体现;只有每个员工实现自我的发展和完善,才能实现本企业的发展。与世界上著名的跨国公司相比,海尔在资本、技术等方面都不具备优势,但海尔可以形成自己的速度,自己的发展环境,以灵活、高效率的比较优势与之抗衡。每位员工自身高效的行动效率与执行力是企业的内在优势,推动企业的发展。

3.2.3 优秀的工作伦理,树立良好的员工与企业形象,培养员工的卓越精神,吸收更多商机

在海尔的生产车间里,入口处和作业区显眼的地方,可以看到地上有一块60厘米见方的特别图案,红框白芯,白芯上印着一双绿色大脚印,人称“6S大脚印”。站在这大脚印往前看,正对面一块牌子,写着“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isuke)、安全 (Safety) ”,这6个词的外文开头都是“S”,所以这个油漆方框叫做“6S自检站”。

海尔的车间全部都将6S贯彻到位。张瑞敏总裁相信追求卓越生产不仅对效益有益,更重要的是塑造公司自己员工的工作伦理。6S要求海尔每位员工摒弃不必要的东西,按照使用顺序摆放工具,保持工作场所洁净,保持自我整洁,遵守车间纪律,保证安全。它培养每位员工以精益求精的态度追求最完美的卓越精神。卓越精神意在向企业员工灌输这样一种价值观,企业所做的任何一件事,员工所做的任何一件事,无论大事,还是小事,甚至是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都必须兢兢业业,追求完美。一个企业,只有具有了追求卓越的精神,无论就企业整体来说,还是就企业员工个人来说,才能在大大小小的工作中永不满足,始终处于对最好、最完善的状态的追求之中,而正是这种追求才使企业具备了生生不息的发展源泉。

3.2.4 员工参与企业建设,形成员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培养员工的崇高精神,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动力

企业鼓励员工这种积极参与企业建设、为企业发展作贡献的行为,就以员工的名字来命名他所革新的创新工具,以示奖励。企业充分信任员工,放手让员工在自己的岗位上去做,参与企业的建设,这无形之中就促使员工不断向上,积极进取,培养员工的崇高精神。崇高精神意在向企业的员工灌输这样一种价值观:我们日常的工作行为是一项崇高事业的一部分,因而也具有使命感和神圣性。崇高精神可以引导员工在追求个人目标的同时,又超越这一目标,从而使员工在日常的工作中拥有强烈的责任感。

从1985年至1995年,仅冰箱公司员工合理化建议就达16 000多条,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达7 000多万元。员工参与企业建设,提供了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基本保障。这种让员工参与企业建设的海尔员工文化使海尔对员工的信任充分体现,同时,使每位海尔人提高了对海尔的信任,调动每位员工的积极性。上下同心,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动力。

3.3 海尔员工文化存在的问题

3.3.1 海尔员工文化中缺少领导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沟通

海尔员工文化的职员关系中缺乏沟通。领导不仅要在员工犯错误后承担大部分责任,更应该及时做好沟通工作,把握员工的工作动态,尽早在错误发生的萌芽状态,通过与员工的交流使员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把错误扼杀在摇篮里。部门员工之间的沟通直接影响到部门之间的合作,只有适当的共同协商才能促使部门之间的高效率合作。

3.3.2 海尔员工文化中应切实从员工利益出发,为员工解决实际困难

海尔在对于员工生活中的问题解决较少,没有就员工的这些实际困难引起足够的重视。员工是企业的主体,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企业的目标是通过人的工作而实现的。要想调动员工更积极地为企业工作,就得先帮助员工解决后顾之忧,克服这些生活上的问题。只有企业足够地关心员工,员工才会去关心企业。

3.3.3 海尔员工文化中员工良好的形象有待于长期培养

海尔员工文化中缺乏长期培养员工形象的具体方法,而且每年在员工文化素质方面管理和培训的投资较少。海尔不仅要做到从踏入公司的那一刻,从企业领导,到其他普通职员,再到车间工人,凸显整洁、高效、高质的员工文化的氛围,而且也要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每位员工自觉地随时注意自己素质形象的氛围。这种氛围显然不是一天两天学出来,只有是企业通过日积月累,长期的员工文化的培养而积累形成的氛围。

3.3.4 海尔员工文化中缺乏员工的安全感的培养

海尔在保障员工工作的安全感方面缺乏有效的机制。海尔员工文化中集体主义观念不强,没有例如终身雇用制、年功序列制等合理的制度来实现员工与企业互为依托、共同成长、实现共赢的理念。只有使员工与企业有共同的目标和愿望时,员工才能不断追求积极进取,为实现这个共同目标而奋斗终身。也只有不断满足员工的这种安全感,才能使之成为发挥员工创造力和持久工作的激励源。

4 海尔员工文化进一步建设和完善的路径依赖

4.1 社会资本中个人关系要求进一步增强海尔员工之间的沟通,促进合作

个人关系是组织中的交流和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坚持的互动模式,此时沟通就尤显重要。沟通影响效率,影响执行力。海尔部门负责人特别是直接负责人,在与员工或领导进行沟通的时候,要明确沟通的内容以及沟通的目的。根据沟通的内容和目的,从而选择不同的沟通方式,最终达到企业的最终目标,让员工和领导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处于一个和睦的工作氛围中。要有计划地安排不定期的交流时间,积极地做好沟通工作。将错误减少到最少,将合作发展到最高效。实施有效的沟通,最终形成八方协调、百舸争流的工作环境。

4.2 社会资本中成员身份要求进一步完善海尔员工文化,增强员工归属感

著名作家刘墉曾写过一篇文章《您的生活是我的》,说他曾访问过一位著名企业家,请他介绍带领员工的经验,企业家说:“我带领员工的经验很简单,只有两句话———你的生活是我的,我的公司是你的。”海尔应该借鉴这位企业家所说的, 把员工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看成是企业自己的困难,为他们解决一切困难,使员工生活得到安定满足。至于海尔本身,它应当属于全体员工,因为它是由员工组成的,每一个人的工作直接影响整个机构,必须使员工对海尔有强烈的“参与感”,并把收获的利润合理的分配给每一位员工,为每位员工切实解决实际困难,员工才可能一心一意地为其效劳。海尔应该建立专门为员工解决困难的机构,在员工为企业辛勤劳作的同时,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使员工更能踏实地为企业服务。

4.3 社会资本中社会网络要求进一步完善海尔员工的形象,从而提高企业形象

社会网络中组织的良好形象通过企业员工文化调整。员工是企业的形象代表,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代表企业,从而体现企业的整体形象。要从小事做起,比如,海尔员工只要穿着自己企业的制服,在公交车上就要无条件让座;在马路上,你就必须无条件维护公共秩序。理由很简单,因为你代表了海尔,而不是你自己。事实上,企业形象的传播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最关键是一个认识,一个从上到下每个员工脑海里是否贯穿这条线———企业形象高于一切。这就需要适当增加投资,通过长期开展对员工的礼仪和素质教育的培训课程,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员工的素质形象,达到提升企业整体形象的目的。

4.4 社会资本中信任关系要求进一步完善海尔员工文化,培养员工整体感

社会资本中强调了信任和合作的重要性,它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要想进一步增强它的影响力,就得完善员工文化。海尔可以构建家庭式的温馨和团体精神的企业员工文化,以此激发每位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人”是一切经营的最根本的出发点。所谓的经营就是组织众人,使每个人的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掘,并使之成为一股巨大的力量,从而建立一个自由快乐的理想工厂。在企业员工文化中产生一种大家庭式的观念,使员工具有的共同体意识加强。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快速发展, 企业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 必须把握员工文化这个企业竞争的核心, 从而不断完善和发展壮大自己。以海尔为例, 用社会资本理论, 分析企业员工文化的魅力, 用事实来说明和验证员工文化的作用及对企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海尔员工文化, 学习和借鉴其精华, 给其他企业在企业员工文化建设上一些启示, 使其尽快地创造出最合适自己企业的员工文化, 从而带动其企业发展。

关键词:企业员工文化,社会资本,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帕萨·达斯古普特, 伊斯梅尔·撒拉格尔丁.社会资本——一个多角度的观点[M].张惠东, 姚莉, 等,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2]李惠斌, 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3]郭鑫, 毛升.海尔精髓——企业文化与海尔业绩[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03.

[4]杨光.海尔的故事与哲理[M].青岛:青岛出版社, 2005.

经济社会学视角 篇9

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进行, 社会发展中产生了诸多矛盾与困难。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就是为了化解在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平衡各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 使得经济能够正常运行, 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物质支持。与此同时, 加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也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要求, 能使社会发展朝着稳步, 健康的方向迈进, 能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随着改革开放现代化的全面推进, 经济体制改革就越发重要, 改革越深入, 越能化解社会中出现的问题。经济体制改革对于加快推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有着独特的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 各国之间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都在相互竞争。这时候, 建立和谐稳定的内部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就是促进经济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 人民生活幸福感提升的重要措施。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经济体制改革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大致相同, 即力图化解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使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改革深入进行。

2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具有一致性

一方面, 市场的自发性与盲目性导致市场经济的运行的紊乱, 市场调节的失衡, 使得国家难以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 市场经济运行不确定性带来国民经济失衡, 经济波动幅度大, 物价无规律变化, 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 这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另一方面, 经济的发展需要强大的后劲支持, 但是当今中国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与水平的尚待提升, 人才储备不足, 专业性人才的缺乏使得经济后劲明显不足。要大力提升科学技术创新能力, 在全社会提倡创新创业, 为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化、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支持, 还需要经济、文化、政治等多方面的支持。

而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化解改革中出现的矛盾, 力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提升国民经济水平, 这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相一致。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之间的失衡状态, 利用经济体制改革, 将企业资本的所有权还给企业, 企业自身控制内部生产活动, 不断提升经济效益, 促进经济的发展, 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步发展。

3 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 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升。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一体化, 国际形势日益紧张的背景之下,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不可逆转, 这不仅仅是机遇, 更代表了竞争的加剧。政治一体化的出现, 欧盟联立, 导致贸易壁垒现象日益加剧, 如果中国不加强改革开放政策, 固守自封, 必然会落后在世界潮流之下, 不断深化经济体制的改革,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构建, 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稳定国内形势的必然要求。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就要切实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例如: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 科学创新力不足, 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收入分配不均等等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矛盾与问题, 必须深化经济, 文化体制改革,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加大科学创新研发支持力度, 鼓励大众创新, 万众创业, 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后劲支持[2]。与此同时, 一方面要平衡好市场调节与国家调控间的天平, 合理调控市场经济, 使垄断性权力达到遏制, 为新的经济力量产生提供良好环境, 另一方面, 国家要适当下放国家权力, 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建立监督制约机制有效监管市场经济的运行, 发挥市场经济的独特性与优越性, 维持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改革中出现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 也是难以完全消除的, 旧矛盾没有得到解决, 新的矛盾又出现,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就是依次化解层出不穷矛盾的过程。在改革经济体制和不断解决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同的矛盾下, 要不断抓住主要矛盾, 集中主要力量, 将经济体制改革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时搞好的情况下, 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可想而知, 这是一个极为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主义国家的建设离不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也离不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当前, 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逐步加强, 经济的不稳定性也在愈演愈烈, 为了极大降低全球经济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 形为一个较为稳定和谐的内部环境就成为必然要求。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不断化解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使经济平稳运行, 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3]。

4 结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 改革中不断出现问题,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经济正常、有序发展的必然要求, 构建和谐社会也是力图解决这些问题的条件。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既存在着相辅形成、不可分割的关系, 又一脉相承相互促进, 一方面, 经济体制改革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物质条件, 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化解困难, 另一方面, 构建和谐社会也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良好环境。二者具有相一致的要求和目标, 不断深化改革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改革的复杂性与长期性, 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要求把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与构建和谐社会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推动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平稳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摘要:随着当今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日益成为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人民幸福指数提升的目标。然而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遇到诸多矛盾。这些矛盾是随着经济发展必定会出现的, 也是改革不够深入造成的, 要化解这些矛盾, 必然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扎实稳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使得和谐社会的建设顺利进行。

关键词:和谐社会,经济体制,深化改革

参考文献

[1]丁妮.和谐社会视角下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J].商场现代化, 2015, 09:265.

[2]胡鞍钢.关于全面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建议[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3, 03:9-13.

经济社会学视角 篇10

一、文献研究综述

关于高职服务社会, 国外研究最有代表的是“威斯康星理念”。所谓“威斯康星理念”, 其实质就是学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战略和规划。威斯康星大学对于农民来说就像猪圈和农舍一样近在咫尺;对于工人来说, 就像他们的工会大厅一样可以随时出入;对于制造商来说, 大学的实验室随时为其开放。总之, 威斯康星大学成了“任何人可以学习任何东西的地方。”英国教育家埃里克·阿什比 (Eric Ashby, 1904—1992) 爵士也认为:“美国对高等教育的贡献是拆除了大学校园的围墙”, 尽管“威斯康星理念”没有统一学术界对于大学职能的认识, 但它却给应用型大学和高职院校指明了方向。

国内学者对于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职服务社会的意义 (杨虹, 2009;梁幸平, 2010) 、内涵 (曹志平, 2009;贺修炎, 欧阳培城2007) 、模式 (贺修炎, 欧阳培城, 2008;黎刚、曾柳宁, 2010;陈立军, 2009;刘杨, 2011) 、能力提升途径 (袁红萍、朱红, 2008;和华2008;靳润奇, 2010;方美君2010;刘立红, 2011;戴海南2012) 等几个方面。对于服务社会的重要意义即高职院校为什么要服务社会, 国内高职院校的认识普遍一致, 而对于社会服务的内涵、功能、范式、路径等, 却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从研究方法来看, 几乎所有研究者都是对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经验进行总结, 属于归纳研究法;从研究结论来看, 研究者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 结合各自高职院校在服务社会实践存在的不足提出各种各样的建议与对策。这样的结论, 虽然有一定的针对性, 但由于缺失了具体到一般的理论形成过程, 无法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因此对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缺乏普遍指导意义。

20世纪30年代科斯在《企业的性质》提出了交易费用的概念, 开创了制度经济学。他的主要贡献之一可概括为:市场和企业都是协调资源配置的方式, 资源配置是有成本的, 选择市场或企业方式协调资源配置, 必然遵循效率原则, 即在组织管理成本和市场交易费用进行选择。之后的威廉姆森基于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倾向提出了“契约人”的假设。他根据资产专用性、交易不确定性和交易发生的频率三个维度提出了不同交易特征与交易契约的匹配性。并且, 从交易成本理论角度把契约分为古典契约关系、新古典契约关系、关系型契约关系。国内学者张昌松等 (2001) 利用该理论对大学和企业合作创新的选择因素进行分析。

二、高职服务社会动因与功能分析

(一) 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动力

首先, 高职服务社会的对象主要是企业、社区和社会公众, 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动因必然与双方合作的效用相关, 否则, 无法实现服务的长效化;其次, 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功能, 或者内容, 与高职院校的资产专用性, 如场地、物质、人力、知识等因素有关, 这些资产应当是高职院校所拥有而其他高等院校、企业、社会没有, 或者即使服务对象或其他竞争对手拥有, 但服务对象内部治理费用, 向其他部门索取服务的交易费用均超过向高职院校有偿索取服务的交易费用。而高职院校在与企业、社会互动过程中, 双方取得价值、知识等效用高于不合作获取的效用。高职服务社会的效用,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 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场地、物质、人力、知识方面的资产优势, 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降低运营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取得物质经济报酬, 提升专业影响力, 提高师资水平, 促进知识溢出效应。而对于服务对象来说, 服务对象在这些资产方面投资具有不规模性, 无法达到效用最大化, 如果利用单纯市场交易获取这些资源, 使得交易费用较大。从交易成本角度来说, 高职服务社会有助于降低学校、服务方双方的交易成本, 降低双方不合作各自内部治理费用之和。因此, 高职服务社会的最终价值在于降低社会成本、通过双方互动创造价值。换句话说, 如果高职院校拥有的资产不具有专用性, 而是替代性极高的通用性, 则服务社会无法达到创造价值或降低成本的目的, 就不具备服务社会的功能。

(二) 高职服务社会的功能

本文认为“服务社会”与“社会服务”这两个词内涵一致, 高职院校服务社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服务, 是高校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以及直接为社会服务等功能;狭义的社会服务, 是指高校在完成国家下达的教学与科研任务之外, 在各种教育活动和教育过程中以各种形式为社会发展所做的经常的、具体的、服务性质的活动 (杨虹, 2009) 。本文所谈及的社会服务属狭义范围的社会服务功能。

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 其特点在于培养高端技能应用型人才。一个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服务需求与教育所处国家与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发展需求密不可分。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内容会随着社会的变迁、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 但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应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因此, 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应立足于社会、经济、人文方面需要, 功能定位与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创新、先进文化传播推广三个方面。

1. 人才培养功能。

高职院校本质属于高等教育, 它具有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功能, 在人才培养功能方面和普通本科教育具有共同性。但高职教育的特性又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社会功能的特性。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因此, 在人才培养社会功能中, 其主要作用是为社会输送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功能中强调人才的技能性、实践性、应用型, 区别于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按照价值链理论, 高职人才培养定位在核心零部件设计制造、运营管理与执行等价值链环节。

社会前进中, 生产技术不断更新。高职院校根据其在价值链中人才的定位, 应立足于先进技术、技能的培养与培训, 高端技能人才的培育。在完成本身教育工作之余, 在人才培养功能方面应体现以下几方面:首先是为企业在职人员进行先进技术、高端技能的培训服务, 提升在职人员的技术水平, 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其次是为社会各类人员提供再就业方面的技能培训, 使受训人员掌握一定的技术、技能, 满足岗位工作需求, 并在长期服务中实现社会各类人员的技术、技能水平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最后是通过为农村劳动者的培训、教育等服务, 一方面提升务农人员知识、技能水平,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另一方面还可以让进城人员学到新技术、新技能, 实现农村进城人员的就业竞争力提升。概括起来,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面的社会服务功能体现在高端技能、新技术的人才培训服务上, 通过人才培训服务实现在职人员、社会人员的整体技术、技能水平提升, 并且实现社会整体从业者技术水平提升和技能结构的调整。

2. 技术研发服务。

高职院校的教育强调校企合作、面向生产一线培养人才。职业院校在与企业的合作中, 能把握企业最及时需要解决的技术方面问题, 这就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咨询与应用服务提供了保障。高职院校为企业提供的技术研发服务主要表现为一些先进技术、工艺的诊断、改进与应用方面, 而非核心技术的研发上, 其提供技术侧重于应用、改进与简单的设计。

按照企业的作业功能, 高职院校的技术研发服务主要为管理中的运营管理流程设计与改进、作业环节的标准制定与设计;日常作业运营方面技术的改进与设计;先进技术、管理思想的应用与实践。其技术研发服务应立足于企业运营环节、日常作业环节, 在这些环节的技术、工艺方面不断为企业解决问题, 通过技术咨询、技术研发、技术转让等方式实现自己的社会服务功能。

3. 先进文化传播推广。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的社会服务中, 掌握了生产、管理领域先进的工艺、流程、技术与思想。在为企业提供各类社会服务功能之余, 还需要进行先进技术、文化的传播, 为社会公众提供先进技术的推广服务, 传播先进文化理念, 满足人们对先进文化、技术的需求。

先进文化传播一方面表现在高职院校对于先进技术推广服务功能, 将先进技术及时推广到社会各个领域, 满足人们对技术、技能学习的需求, 并通过技术推广服务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社会的不断进步;另一方面表现在通过文化的传播, 使人们的理念、认知、习惯等发生转变, 将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通过技术传播、技术培训等方式传播给受教育对象, 实现文化的传播教育功能。概括起来, 文化传播功能一方面为技术推广服务, 另一方面表现为育人服务功能。

高职教育的三个社会服务功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人才培养功能是基础功能, 只有通过人才培养功能, 在广泛与企业、社会的互动中才能了解最新技术需求, 实现技术研发的社会服务功能, 实现高职院校资产的使用效用最大化。而文化传播功能具有盈利性和社会公益双重性质, 它要求高职院校除了进行盈利性服务外, 还需要肩负起公益性的社会服务功能, 即先进文化理念的传播、教育, 担负起自己所在社区和社会公众素质提升功能。由于公益性质, 高职院校还需要摒弃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短视行为, 或者与服务对象的简单市场交易化行为, 立足和服务对象建立长期关系契约, 通过社会责任、信任等方式提升自己的社会影响力。

三、高职服务社会的模式选择

由于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的存在, 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文化传播方面由于交易特征是不一样的, 因此, 服务中的契约关系也不一样, 对应的服务方式也不一样。只有服务模式与服务内容的契约关系相适应, 才能提升服务的效率。

(一) 不同服务功能的契约特征分析

高职服务社会在人才培养培训方面主要的服务对象为企业、社会, 两者的契约对象即企业和政府。由于人才培养培训的类型不同, 交易频率、资产属性也不同。为企业提供的专项、一般的人才培养具有交易频繁、资产通用性强的特点, 契约类型为市场关系;而企业特有人才、高端技能人才培训则具有交易不太频繁、资产专用性较强特点, 契约关系向三边关系、双边关系乃至内部一体化转变。为政府提供的各类人才培训、培养, 和企业有相似性, 即技能人才培养和专项人才培养在交易频率、资产通用性方面要高, 高职院校服务的契约类型也不同。

在技术改进、研发创新服务方面, 技术改进、技术服务咨询相对于技术研发创新难度低、服务可预见性高、交易频率较高、资产的专用性较弱, 契约类型也由三边、双边规则向内部一体化规则转变。由于技术研发创新服务的程序化低、不可预见性高和外部性等特征, 此项服务很难通过古典契约关系, 即简单一次市场关系来实现, 必须通过长期契约、双方的深入合作方式来实现, 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和企业能够实现双方资产的共享, 甚至部分所有权一体化。

文化传播与技术推广主要服务对象为社会公众, 这里契约对象简化为政府。由于公众的文化需求服务广泛, 交易频率较高, 资产的专用性难以衡量, 契约关系就表现为市场规则和双边规则。文化传播功能有时具有非营利性的特点, 政府可能通过制度环境层面治理来实现, 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承担一定社会责任, 注重关系契约的建立。不同服务功能的契约特征见表1。

(二) 不同契约的服务模式选择

根据不同服务功能的契约特征, 高职服务的模式也应当有所区别。高职服务的模式根据与服务对象的合作性、时期长短与否, 分为不同的服务模式 (见图1) 。当服务的时间短、服务双方互动性不多时可采用简单交易的服务方式, 可考虑合同方式;当服务时间短, 但需要双方高度参与时, 可采用项目化的服务方式;该模式下, 高职院校不需要考虑服务的长效机制, 但需要建立服务周期内的双方合作方式。当服务时期长但双方互动较少时, 可采用长期契约化的服务模式, 此时应当注重长效机制构建;当服务期限长、需要双方高度参与时, 则可参与一体化的服务方式, 双方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关系。比如, 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互聘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在行业指导下建立职教集团, 或者高职院校与企业采用股份制合作模式, 终极状态是学校开设企业、企业举办教育。同时, 还需要考虑服务的公益性, 服务的公益性越高, 就需要高校建立长久的服务运行机制, 选择契约关系的合作模式, 如定期的社区服务、社会公益服务等。

根据前面分析, 资产专用性越高, 越趋向长期的关系契约, 需要双方高度互动的服务模式;而服务的公益性越明显, 越需要通过长期的服务社会提升自己社会责任感, 获得长期的政府契约。服务模式与资产专用性、服务公益性的匹配关系如图1-1、图1-2。

高职院校服务社会时, 必须考虑自身资产的属性、服务功能的契约性质和服务公益性等特点。与服务的企业、政府、公众建立合适的服务模式, 构建与服务模式相适应的有效的机制, 如服务对象选择机制、服务的激励机制、合作机制等, 不断挖掘服务的内容, 提升自己社会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贺修炎, 欧阳培城.有高职院校特色的社会服务模式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 2007 (8) :4-6

[2]梁幸平.关于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若干思考[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10) :4-7

[3]方美君.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对策研[J].国家教育学院学报, 2011 (1) :77-80

[4]杨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意义及实现途径[J].机械职业教育, 2009 (8) :3-4

[5]威廉姆森著.治理机制[M].北京, 中国科学出版社, 2001

经济社会学视角 篇11

关键词:经济学;社会保障;基金;风险;影响因素

一、影响社会保障基金风险的因素

(一)体外因素

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得益于良好的体外因素,只有该背景完好,社会保障制度才能更好的发展。体外因素是指除了社会保障基金运行体系内部问题以外的各种因素,主要包括经济社会因素、自然因素、政治因素等。诸如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震、洪水、暴风、冰雹、泥石流、台风等由于自然界的破坏而引起的不可避免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自然因素并不能因人为做出防范而有所避免,但我们可以根据多年研究观察自然因素特点并积极做出防范措施。

(二)体内因素

与体外因素相对于的即为体内因素,即由于社会保障基金运行体系内部缺陷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主要包括政府、社会保障管理部门、个人等社会保障体系的直接参与及受益者亦可以称为社会保障基金微观环境。众所周知,单位、个人缴费的社保基金以及政府的财政补贴构成社会保障基金。而这些基金最终将分发至个人;而对于基金的规范化管理则是由社会保障管理部门完成的,因此,在整个过程中,这三者之中的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会加大社会保障基金的风险。

二、社会保障基金运行中存在的风险

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牵扯的内容相对较多,不但涉及到前文所讲的两个方面的内容,而且还包含外在各方的利益,诸如政治组织、社会团体等。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委托代理关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关系,渗透到了社会保障基金运作过程的方方面面。就目前情形来看,委托人对代理人由于在这段关系中所追求的利益不尽相同,因此在面对社会保障基金委托代理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各种各样,本文将对其中几个作以简单解释。

我国政府对社会保障基金给予“互济性”制度管理,这就使双方存在不同的利益立场,使之存在复杂的利益关系。“互济性”决定了社会保障基金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一项重要措施。同时,也使基金的支出(即个人缴费)和保障基金支付不对称的问题显现出来。在实现基金的积累过程中,主要是依靠单位、个人缴费,而在这一个过程中,一般是缴费人员缴纳的社会基金,用来支付享受待遇人员的各项保险待遇,这就使这些社会保障参与者更多的感受到的是自己的付出,并未体会到自己的回报,會减少这部分参与者的积极性,因此就添加了社会保障基金的潜在危险。另外,我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严重,缴费人员少,领取养老金的人员基数大等问题给社保基金带来了很大缺口。

目前,政府正在努力打造全民共同富裕的理想状态,而这一目标也在社会保障基金的建设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这就体现在社会保障基金“普遍性”这一特点,换言之,社会各阶层的所有公民都将被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而就目前情况而言,还有许多公民的思想觉悟尚欠缺,目光尚短浅,认为即使自己将来无任何经济来源,也能领取到保基本的养老金,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挖掘自身潜力,为社会做贡献的积极性。

三、我国政府采取的应对风险措施

在建设社会保障基金的过程中,我国政府面临了各种潜在风险,这些风险都直接影响了投资托管机构、基金管理机构、个人等直接参与者。这些直接参与者之间依然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根据对各方面研究资料的分析,可以发现,在社会保障基金各参与者之间,是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的,各部分所占的比重将直接影响社会保障的再分配功能。我国的社会保障活动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这几大主要参与部分的影响,最明显的即为监管模式的改进及基金制度的改革。下文我们就城镇养老保险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介绍。

在职工养老保险这一项目中,个人账户结合社会统筹措施是目前我国城镇养老保险正在实行的制度,而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是保险费的共同承担者。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是养老保险发放的主要承担者,同时,政府具有监管责任,怎样让各类社保基金既平稳运转又保值增值,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两者都应该尽最大努力增加基金的价值。

在目前这种风险诸多的情况下,我国需要对社会保障基金制度进行彻底的改革,不只是表面的形式改变,而是触及根本的改革。唯有将政府、监管部门、企业、个人都充分调动起来,才有可能在根本减少这种风险,将社会保障基金制度良好的运行。

目前,世界各国对社会保障基金制度的改革主要分以下几种情况:

(一)延迟企事业人员退休年龄

在没有其他行之有效的办法解决社保基金缺口的情况下,延迟企事业职工退休年龄,或是推迟享受退休金的年龄,在社保资金收支之间建立一个缓冲区,能有效缓解当前中国老龄化严重,社保资金不足的问题。

(二)完全民营化

即基金管理公司的出现,这种公司都是专业性极强的公司,智利是实行这种政策的主要代表国家,智利政府只是参与基金管理公司对养老保险基金运作的监督过程。

(三)将监督程序和具体的业务分开管理

即社会保障基金制度的立法和监督过程由政府完成,而其运作过程是由公法机构完成。

为了更好的发展社会保障基金制度,最大程度的减少社会保障基金风险的发生,中国政府也对社会保障基金监管制度采取了相应的改革。唯有将基金内外因素都处理好,协调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加大监管力度,才能最大限度的维持社会保障基金的顺利运行,更好的造福我国广大民众。

(作者单位: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办公室)

参考文献:

[1] 罗元文.国际社会保障制度比较[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2] 约翰,伊特韦尔.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3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经济社会学视角 篇12

关键词: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国际竞争力

“产业集群”既是一种产业组织方式, 也是一种产业环境。产业集群的本质特征决定了“集群不仅仅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 而且改进激励方式, 创造出信息、专业化制度、名声等集体财富。更重要的是, 集群能够改善创新的条件, 加速生产率的成长, 也更有利于新企业的形成。”产业集群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表现出持续、强劲的竞争优势, 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理想模式。

一、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形成机理的经济学解释

产业集群特定的产业环境决定了集群企业具有纵向一体化程度低的特征。集群企业一方面通过收缩纵向规模, 使专业化分工走向深化, 以提高经济效率;另一方面又通过扩大横向规模, 形成外部经济效应, 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正是由于集群企业的这一基本特征, 决定了产业集群具有持续、强劲的竞争优势。

1. 专业化分工, 实现价值增值。

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指出:每一个企业都是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的集合。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价值链表示出来, 价值链各环节对于利润的贡献不一。企业只有将自己摆放在最有利的市场地位, 掌握关键资源和关键能力, 才能形成竞争优势, 获得更多的利润。

正是由于同行企业在产业集群特定区域内地理空间上的集聚, 大大降低了集群企业纵向一体化的程度, 使集群企业专业化分工更加精细化。在产业集群特定的产业环境中, 各家企业都不将一个产品的生产环节完整地安排在本企业内部, 而是靠多家企业的相互配套协作来完成, 甚至许多企业只是从事产品生产作业链条上自己具有竞争优势的一个单一环节的生产, 实现这一环节大批量专业化的生产, 使自身竞争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2. 快速反应, 实现规模效应。

比尔·盖茨在《数字神经系统》一书中写到:“80年代是质量的竞争, 90年代是成本的竞争, 21世纪是反应速度的竞争。”当今时代信息瞬息万变, 机会稍纵即逝。企业具有高度的灵敏度和快速反应的能力,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敏锐地识别商机、创造商机, 不失时机地做出科学的决策, 快速反应市场, 实现“敏捷制造”, 在竞争中赢得先机。正如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指出的:“一项价值活动的成本常常反映了对时机的选择。有时, 企业作为率先行动者之一可以获得捷足先登的优势。”

在信息时代, 速度已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速度的意义在于提高资产利用效率, 对于实现规模经济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产业集群是一种高水平的生产组织方式, 群内企业之间精细化的分工, 同行企业之间激烈的竞争, 上、下游环节之间紧密的衔接等, 创造了产业整体对市场的快速反应, 体现了产业集群高水平的配套生产和便捷的服务能力, 不断提高集群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和外部范围经济效益, 使产业集群形成强劲的竞争优势。

二、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形成机理的社会学解释

产业集群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组织, 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组织。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 集群这种特定的产业组织, 带来了区域内人与人之间特殊的相互联系, 使集群内企业能够共享信任、声誉、创新环境等社会资本, 优化集群产业环境, 使产业集群呈现出极强的竞争优势。

1. 资源共享, 提高经济效益。

产业集群由于特定的地缘、行缘关系, 在长期、频繁的交互作用中形成了基于信任的社会关系网络, 使集群企业能够共享集体声誉、社会信任、创新环境等共享性资源。

“集体声誉”是一种无形资产, 也是一种社会资本, 是产业集群的信誉名望、生产效率、营销能力、管理和服务水平的综合体现。产业集群同行集聚, 群内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配套、合作竞争与溢出效应等于一体的组织特征, 使产业集群更加易于形成并享有高度的集群声誉, 形成社会公众对集群企业高度的信任关系。

“社会信任”是一种社会资本。社会信任作为一种基本的制度环境, 不仅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 减少交易中的不确定因素, 营造资源共享的合作氛围, 而且集群企业基于特定的地缘、行缘关系, 彼此频繁的交往和互动, 有助于产生和加深相互之间的信任, 促进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 使集群企业不仅能以较低的成本通过有形资源的交换与组合, 实现企业间的优势互补, 更为重要的是能通过高效地进行隐性知识和技术诀窍等无形资源的交换、组合与优化配置, 促进信息和知识的传播与交流, 加快新知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使产业集群形成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

2. 合作竞争, 优化产业环境。

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指出:“在竞争优势中, 最重要的部分并不是静态的效率, 而是企业充沛的活力。”“竞争是一种丰沛的动能, 经济竞争的本质不是为了平衡, 而是为了无止境的变化。”“在国际竞争中, 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改善、创新和升级。”并提出了“钻石体系理论”。波特认为, 一个产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产业所在的竞争环境。一个产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产业所在的竞争环境。一个产业的竞争环境主要由生产要素条件, 需求条件, 当地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 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四个要素构成。在钻石体系中, 诸要素彼此长时间强化, 形成产业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不仅是一种生产分工模式, 也是一种特定的产业环境, 为集群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营造了良好的交易、创业、发展和创新的产业环境。

从生产要素条件分析, 竞争优势必须借助由高级、专业型、具有创新和提升动力的生产要素才能达成。产业集群同行企业大量集聚, 必然带来这一产业所特定的生产要素在当地集聚, 形成专业要素市场, 使集群内企业可在当地市场获取优质低成本的生产要素和专业化的配套服务, 降低生产成本, 形成集群竞争优势。

从需求条件分析, 需求状况是影响专业型生产要素的来源。当市场对某一产品具有大量超额的需求时, 应运而生的必然是高级而专业化的生产要素。产业集群所在地往往是行业中心, 集群企业具有良好的声誉和成本优势, 当地这一产品的市场需求数量巨大, 能促进这一产业分工的深化和品牌创新, 不断扩大市场需求, 形成集群竞争优势。

从相关产业及支持性产业分析, 相关产业及支持性产业相辅相成, 影响各种生产要素的结构和形成的比重。产业集群同行集聚, 专业供应商就在本地, 群内企业可获得便捷、廉价的配套服务, 只须专注于自身最具竞争优势的环节的生产, 并通过与合作伙伴的频繁交往与互动, 加速知识的流动与创新, 促进专业化生产要素的创新和升级, 形成集群竞争优势。

从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分析, 竞争是动力之源。激烈的竞争能带动专业基础建设, 加速人才和信息的流动, 加快知识创新的速度。产业集群同行集聚, 既合作又竞争, 不仅能有效地遏制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 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创新环境”是企业或组织进行创新的约束系统, 也是一个学习系统, 这个学习系统有助于企业或组织创新行为的发生和持续创新。产业集群同行集聚, 相关企业和机构群居在一起, 集群内部浓厚的地缘、行缘关系, 使相互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相似的语言、文化背景及价值观下更加畅通, 群内企业共享集体声誉、社会信任、创新环境等社会资本, 使集体学习和知识共享在高效交流网络中顺利进行, 不断增强集群群内企业的动态创新能力, 使产业集群形成持续、强劲的竞争优势, 提升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著, 李明轩、邱如美译.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5[1][美]迈克尔·波特著, 李明轩、邱如美译.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5

[2]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2]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3]张元智、马鸣萧.产业集群——获取竞争优势的空间[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6[3]张元智、马鸣萧.产业集群——获取竞争优势的空间[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6

上一篇:经食道心房调搏术下一篇:中国预警机的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