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保险制度

2024-07-31

社会经济保险制度(精选12篇)

社会经济保险制度 篇1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展社会保险事业, 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诣社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是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 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社会保险属于社会收入的再次分配环节, 包括年轻的人向年老的人、收入高的人向收入低的人、健康的人向有疾病的人的再分配, 具有社会共济的性质, 注重公平, 体现了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价值观。

社会保险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社会共济。社会保险按照大数法则, 在全社会范围内统一筹集资金, 建立社会保险基金, 实行互助共济。集合社会多数人的力量, 均衡分担少数人遭遇的社会风险。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越广、统筹层次越高、基金调剂范围越大, 抵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二是责任分担。社会风险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承担。个人、用人单位、国家都应承担社会保险责任。参保人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因此应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承担一部分社会保险费用, 以维护劳动力再生产的要求;国家应当作为社会保险的后盾, 承担社会保险的资金供给责任。三是国家干预和主导。社会保险不同于商业保险, 具有强制性, 通过立法强制用人单位和个人参加, 政府参与社会保险组织和运作, 并对社会保险工作进行监督。

社会保险包括五个方面: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其中, 基本医疗保险又包含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下面, 笔者具体谈谈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一、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情况

1998年, 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 (国发〔1998〕44号) 文件, 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全面进行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城镇所有用人单位, 包括企业 (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等) 、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 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龙岩市于2000年9月25日出台了《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龙岩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关文件的通知》 (龙政〔2000〕综350号) , 于2001年1月1日在全市全面启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通知》中《龙岩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施细则》第十一条规定:职工医疗保险缴费基数为职工工资总额。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的基数, 最高不超过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 最低不得低于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龙岩市职工医疗保险实行市级统筹, 全市执行统一的政策。龙岩市长汀县职工医疗保险基本情况是:截至2016年9月30日, 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32522人, 其中在职20166人、退休12356人。参保在职职工除了机关、事业单位、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外, 其他企业只有约5000人参加了职工医疗保险, 与工伤保险参保人数比对, 尚有约8000人未参加职工医疗保险。在缴费基数方面, 除了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有按实际工资总额申报外, 其他企业基本上都按照全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进行申报。

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 制度强制力不够, 导致无法实现应保尽保

目前, 除了机关、事业单位编内人员和国有企业、上市公司能够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要求达到全员参保外, 其他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及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大部分都只能做到选择性参保, 即对工伤保险实行全员参保、生育保险只为有生育需求的女职工参保、职工医疗保险不参保或部分人员参保。作为职工医疗保险的经办机构———医保中心, 只是一个提供医疗保险服务的事业单位, 没有对用人单位的行政执法、处罚权, 最多只能到用人单位宣传职工医疗保险的各项政策, 如果用人单位不愿参保也无可奈何, 最终导致:一方面, 依法应参保的部分职工未能参保;另一方面, 又增加了基金的运行压力。

(二) 基金征管措施不力, 造成未能达到应收尽收

按照规定, 职工缴费基数为职工本人月工资总额。但是, 由于缴费基数的高低除了与在职时个人账户待遇有关系外, 与参保人员享受的统筹待遇高低和退休后个人账户待遇都没有任何关系。比如, 龙岩市2015年度的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620元, 最低缴费基数为2772元, 每月缴纳医疗保险费为277.2元, 最高缴费基数为13860元, 每月缴纳医疗保险费为1386元, 但是, 两者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和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却是一样的。所以, 除了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有按职工本人实际月工资总额申报缴费外, 其他参保单位基本都按最低缴费基数 (即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 进行申报缴费。一方面, 医保中心由于工作力量有限, 无法进行实地稽核;另一方面, 已参保的用人单位认为还有些单位连参保都没有, 能够按最低缴费基数进行参保就已经很不错了。未能实现基金及时足额的征收, 也加大了基金的运行压力。

三、推进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实施的建议

(一) 将缴费工资总额与企业工资成本相挂钩

即实行部门联动。税务部门在计算企业税收、认定企业工资成本时, 未完全参加社会保险“五险”的职工的工资和超过社会保险缴费基数部分的工资, 不得在税前列支。这样, 就能保证企业做到应保尽保和及时足额缴费。

(二) 将缴费工资标准与医保报销比例相挂钩

职工医疗保险虽然具有互助共济的功能, 但是, 互助共济应该要有一个度。如果过度地强调互助共济, 可能就会产生享受待遇不公平的矛盾, 与《社会保险法》的立法原则“公平与效率相结合, 权利与义务相适应”精神不相符, 产生的后果必然是参保单位隐瞒缴费基数、节省社会保险成本, 最后导致医疗保险基金的少收、短收, 影响了基金的正常运行, 加大了基金的支付压力。所以, 建议将缴费工资标准与医保报销比例相挂钩, 实行差别化报销比例。比如, 龙岩市在职职工现行的住院报销比例为90%, 我们可以将此比例作为按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的人群的报销比例, 当年度缴费基数每高于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20%, 其下一年度报销比例在90%的基础上增加1% (即91%) 。依此类推, 当年度缴费基数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00%的人群, 其下一年度报销比例刚好为100%;而当年度缴费基数每低于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10%, 其报销比例在90%的基础上下降1% (即89%) 。依此类推, 当年度缴费基数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60%的人群, 其报销比例为86%。这样, 既鼓励了参保单位及其职工足额申报缴费基数, 符合《社会保险法》的立法原则“公平与效率相结合, 权利与义务相适应”的精神, 而报销比例的差距也不会过大, 又兼顾了职工医疗保险互助共济的功能。

社会经济保险制度 篇2

一、窗口办理

1、身份证复印件2、户口本复印件(户主页和本人页)3、一寸白底照片3张4、单位社保联系卡5、单位公章6、到社保中心填写表格其他的就没有了,具体的可有单位行政人员给你办理的。

二、单位开通网上社保的话,相对方便点,人事可以直接增加去社保的时候,会要求填写相应的表格,(主要是确定从什么时候开始缴纳)带上新增人员的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复印件;员工原社保账号(一般身份证号输入就会显示的);单位社保联系卡;单位公章每个地方可能会有差异,所以请再咨询当地12333为妥

办理社保所需材料

公司提交材料:

1、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2、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3、法人身份证复印件

新参保人员需提交材料:

1、个人信息情况登记表

2、身份证复印件要正面,复印在a4纸中间

3、户口本复印件要首页及其本人页

4、一寸彩色照片2张

照片要求更改为:相关人员需提供由专业照相馆(部)拍摄或加洗的本人近期的一寸彩色、正面免冠(露耳、露脖子)、白色背景(深色系服装),即符合二代居民身份证照片要求的照片。同时,照片背面要用铅笔书写本人姓名和身份证号。(个人信息登记表中,请务必选择5家社保医院)

社保调入人员需提交材料:

1、个人信息登记表

2、医疗蓝本原件

3、身份证复印件1份

4、户口本首页、本人页复印件各一份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分析 篇3

【关键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

一、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建设的重要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消除了限制人口流动的制度,逐渐加强了人口迁移的自主性,农村人口转向城镇人口的规模逐年扩张。此外,国家还大力倡导中西部落后地区人口可以向东部发达地区转移。

(1)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城乡统筹可以有效促进社会治安的稳定,有利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城乡统筹是依据农民收入不稳定的特点来建立的,把农民也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它通过现代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来取代以往旧的土地保障,最大限度的维护了广大农民劳动者的利益。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城乡统筹不仅是建立公平市场竞争环境的必要条件,而且还是满足农民权益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城乡统筹可以基本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包括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目前我国的农村土地不能很好地给所有农村人口提供社会保障,有些地区甚至连农村人口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由于我国现代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城乡统筹结合了农民的基本特点,这样可以消除农民的心理顾虑,进而加快农村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推进农业的快速发展,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3)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城乡统筹有利于推进城镇化建设。以往农民没有社会保险,一旦遭遇疾病、失业、年老丧失劳动力工伤等情况,通常只能用自己所拥有的土地作为资本,以土地为生。本来他们是想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希望不再以种地来获取微薄的收入,这样一来,他们又只能继续依赖土地,又以土地为生了,致使农村失业等社会问题越来越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城镇化进程。因此,通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城乡统筹,把农民纳入了社会保障体系中,进而可以提高城镇化水平,优化城乡结构,与此同时,也可以转移农村人口。

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的措施

(1)做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的衔接工作。做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的衔接工作,一定要建立新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减少农民工参保环节,降低办理手续的复杂度,提高统筹调剂能力,社会统筹账户一定要享有基础养老金的受益权,大力加强社会保险信息系统的建设,并且不断完善城镇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使其适应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特点,提高基础养老金的统筹层次,规范一次性返还政策,增强基本养老保险的收入,多开设缴费和申报办理窗口,逐步完善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办法,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政策,努力实现全国统筹,实现异地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和接续,妥善解决广大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问题,便于养老保险关系接续,真正实现社会养老保障的目标。(2)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要想搞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城乡统筹工作,一定要逐步合并城乡制度管理方式,保持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一致性和财务的可持续性,避免城乡制度转移成本和剪刀差的出现,实现统筹账户的分账管理;合理划分个人和国家的责任,减少社会的不公平;科学规划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城乡统筹策略,认真研究实施方法,实行人员分类推进方法;加快研制社会保险信息库,建立社会保险关系管理中心,设置社会养老保险个人服务窗口,简化参保程序,方便农民参保,设计全国通用的社会养老保险卡,灵活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方式,实行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运行市场化,提高投资收益,进而缩小城乡差别,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稳定协调。

综上所述,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城乡统筹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有利于国家人们的生活保障。因此,中央和各地方政府都应该不懈努力,建立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制度,适当降低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率,调整计发方法,改进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服务手段,多提供政府扶持,延长缴费期限,尽量扶持农民就业和参保,提高社会化管理水平,确保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增值幅度,从根本上,搞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城乡统筹工作。

参考文献

[1]封铁英,贾继开.社会养老保险城乡统筹发展问题研究综述[J].生产力研究.2008(1)

[2]周毕芬,阙春萍.社会养老保险城乡统筹:实践与理念[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3]于兰华.我国城乡统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和运行模式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1(32)

当前国内社会保险制度浅析 篇4

(一)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在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 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组成。其中,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社会保险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经济制度。依靠政府为支撑, 强制某一群体将其收入的一部分作为社会保险税 (费) 形成社会保险基金, 之后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 被保险人可从基金获得固定的收入或损失的补偿。它是以经济保障为前提的, 以全体劳动者为保障对象, 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个人的缴费为资金来源, 同时政府给予资助, 其目标是保证物质及劳动力的再生产和社会的稳定。现阶段的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养老社会保险、医疗社会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项目。

(二) 从社会保险的项目内容看, 一切

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 不论其是否完善, 都具有强制性、保障性、社会性和福利性这四个特点

1、强制性。

社会保险作为一种维护社会公平、稳定社会发展的机制, 作为一种调整利益分配、保证物质及劳动力再生产的机制, 是以社会利益为本位, 以社会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的, 这就需要通过国家强制力才能保障实现。同时, 由于社会保险资金的缴纳与分配涉及到国家、企业及个人三者间的权利、义务和经济利益, 因此只有依靠相关的法律、法规, 依靠政府的行政权力才能顺利完成缴纳与分配的任务。由此, 我们说社会保险具有强制性的特点。社会保险通过相关法律规定, 由国家强制开展, 全体劳动者和其所在单位都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参保。对于劳动者而言, 是否参加保险, 参加保险的缴费标准, 参加保险的项目等都是没有选择性的。

2、保障性。

实行社会保险的根本目的就是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 使其在失去收入后仍能生活, 从而保证社会的安定。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劳动者均可享受国家所提供的各种社会保险待遇。社会保险的保障范围和社会保障不同, 受经济发展水平所限, 在一定时期内, 只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实施。例如, 我国现阶段享受社会保险的基本上是国家机关、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以及一部分民营企业雇员, 主要以劳动者为保障对象。

3、社会性。

社会保险的社会性, 即其普遍性, 也就是说它在实施范围上具有广泛性。无论被保险人的职业、年龄、收入水平以及健康状况是何种情况, 一旦其失去工作或者丧失劳动能力, 政府就会对其依法提供相应的损失补偿, 以保障其基本的生活需要。可以说, 社会保险的普遍性大大降低了劳动者的就业风险, 使劳动者在付出自己辛勤劳动的同时, 更加没有后顾之忧, 将劳动者的义务和权力更好地进行了协调和统一。

4、福利性。

社会保险不以盈利为目的, 它以最少的花费解决最大的社会保障问题, 属于社会福利性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缴纳的费用和政府的资助构成了社会保险资金来源, 当劳动者面临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等造成一系列损失的情况下, 可从基金获得固定的收入或损失的补偿。用人单位、相关的社会保险办理机构不谋取任何利益。因此, 我们说社会保险具有福利性特点。

二、现阶段社会保险对于国民发展的重要性

社会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制的中心, 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 为保障社会的稳定奠定基础。

作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与推动力量, 社会保险为保障社会的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个民族的振兴崛起, 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 都是与社会的稳定相关的, 没有稳定, 何来发展。而社会的稳定又是由每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共同努力打造的, 在每一个社会的发展历程中, 总会遇到其社会成员老弱病残、丧失劳动力等情况, 总会遇到经济发展迅速与缓慢的情况, 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让每一个辛勤努力的劳动者没有了后顾之忧, 它保障了劳动者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收入不受影响, 无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劳动者有生活来源, 满足他们的基本生存需求。从有可能产生不安定因素的源头加以防范, 社会的发展才会更加的稳定健康。

(二) 为弥补市场机制的失灵做出贡献。

市场经济是一种效率性经济, 可以使社会经济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然而, 市场经济也存在不可否认的缺陷, 其中之一就是市场的分配机制必然会拉大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 出现分配不公的现象, 甚至使一部分人陷入贫困。从经济的角度来看, 这种分配机制使得富者更富, 穷者更穷, 那些丧失就业机会和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遭到无情的裁决。在现代经济社会中, 人们已然达成一种共识, 即人的生老病死以及人的最低生活需要, 不应当由市场来裁决, 政府应当有所作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政府虽然不能通过行政手段在初次分配领域中干预收入分配, 但可以采取收入再分配措施来缩小收入差距, 矫正市场分配的不公。社会保险的发展推动正是为弥补市场机制的失灵做出了贡献。通过对保险费的强制征收, 形成保险基金, 对于收入较低或者没有收入来源的劳动者予以适当补助, 帮助其提高生活水平, 社会保险充分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分配, 有效保障了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三) 为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提供平台。

社会保险的概念强调保险对象是最重要的社会群体, 即劳动者。每个生活在社会当中的人们都通过劳动, 为自己攒下一笔在年老、失去工作能力或者身体出现意外事故的保险金作为保障, 更重要的是通过劳动, 人们可以实现其自身价值并进一步意识到正是劳动使他们实现了自身的价值。这必然会提高劳动者的自身素质, 促使他们向不同的领域学习发展以便过上更好的生活, 在无形中促进了劳动力的有效流动, 促进了社会资源的更加合理科学的配置, 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中国经济的活力。同时, 在劳动者发生疾病、伤残、失业等风险事故时, 社会保险也能为劳动者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偿与生活保障, 进而推动了劳动能力的迅速恢复。

三、如何全面推进国内社会保险发展

(一) 加大政府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险的投入, 加强对社会保险的监管力度。

政府是推动社会保险发展的强大后盾, 加大政府财政的投入能够减少企业的后顾之忧, 对在社会范围内营造一个更加开放、积极的参保环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 应明确各级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的责任, 建立政府对社会保障的正常投入机制和不同层级政府间的分担机制。同时, 各级政府也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加大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的投入。监督管理是保证社会保障体系良性循环的重要手段, 健全的监督体制可以保证政策的全面有力贯彻执行, 因此政府必须加强对社会保险的监管力度, 对社会保险领域内出现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贪污挪用行为、执行不到位现象等进行事前监督和事后严惩。

(二) 调动企业和个人参加社会保险

的积极性, 平衡政府、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社会保险是以全体劳动者为保障对象, 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个人的缴费为资金来源, 同时政府给予资助, 因此只有充分调动起企业和个人参保的积极性, 平衡政府、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才能使现阶段的社会保险制度更加快速、健康地发展。政府降低社会保险的基本水平, 能使企业的负担相应减少;鼓励效益较好的企业增加补充保险, 提高劳动者个人的缴费比例, 并且提高政府对社会保险资助的比例, 以确保劳动者的社会保险水平。政府、企业和个人三者共同承担责任, 促进保险制度的有序发展。鼓励企业加强补充保险, 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还能促进企业自身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 稳定职工队伍, 加快企业发展;提高个人缴费比例, 能够使劳动者强化自身权利意识, 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三) 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 缩小社会群体间保障水平差距。

现阶段仍有很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未纳入社会保险范围内, 因此应致力于将符合条件的各类人群都纳入制度体系,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 应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 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保障人群实现基本覆盖。实现人人享有基本保障的目标。同时,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逐步缩小社会群体间保障水平差距, 缩小城乡、区域、群体之间的社会保障待遇差距。不分用工形式, 不分职工身份界限, 逐步实现所有劳动者人人享有社会保险的权益, 使其整个社保体系有利于社会的劳动者能合理流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水平适度、持续稳定的社会保障网。

摘要:社会保险作为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 对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生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解析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险的特点, 明确社会保险对国民发展的重要性, 并就如何进一步全面推动社会保险发展做出思考。

关键词:社会保险,国民发展,全面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蔚, 李静.关于推进社会保险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劳动保障世界, 2011.6.

[2]高洪静.浅谈新形势下企业社会保险工作[J].人力资源管理, 2011.16.

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篇5

社会保险是与劳动风险相对应的饿概念。简言之,即对劳动风险的社会保障。是指为了确保劳动者生存和劳动力再生产,国家和社会对因丧失劳动能力或劳动机会而不能劳动或暂时中止劳动的劳动者,给予物质帮助,使其能维持基本生活需要。

社会保险的主要模式:

1、“传统型”社会保险模式;

2、“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险模式;

3、“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险模式;

4、“个人储蓄型”社会保险模式;

5、“雇主责任型”社会保险模式。

社会保险当事人包括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在保险人与投保人之间、被保险人和受益人之间都存在着互利互让义务关系。

用人单位补充保险,是由用人单位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自主地为劳动者建立的,旨在使本单位劳动者在已有基本生活保障的基础上进一步获得物质帮助的社会保险,是对基本保险的补充。

个人储蓄保险,是由劳动者个人根据自己收入情况自愿以储蓄的形式为自己建立的社会保险,是对国家基本保险和用人单位补充保险的补充。

社会保险待遇享受条件:

1、具备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资格;

2、实际发生法定的社会保险事故(是指劳动者衰老、失业、伤残、疾病、生育等劳动风险事故)。

社会保险基金,是指为了使社会保险有可靠的资金保障,国家通过立法要求社会统一建立的,用于支付社会保险待遇的专项资金。

社会保险基金统筹是指在社会范围内,对社会保险基金的各种来源和用途作出统一的规定、规划和安排,并根据此对社会保险基金进行统一的收支、管理和运营,以保证其收支平衡、合理使用和安全、保值、增值,充分发挥其社会保障功能。

养老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因年老或病疾而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退出劳动领域,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以满足其老年生活需要的社会保险制度。

失业保险,我国曾称为待业保险,是指劳动者在事业期间,由国家和社会给予一定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并促使其再就业的社会保险制度。

工伤保险,又称为职业伤害赔偿保险,是指职工因工伤而致伤、病残、死亡,依法获得经济赔偿和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职业病一般是指劳动者在劳动的过程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所导致的疾病。

医疗保险,是指保障劳动者及其供养亲属因工病伤后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医疗帮助的社会保险制度。生育保险,是指女职工因生育而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医疗、休息等方面的物质帮助的社会保险制度。死亡保险,又称遗属保险,是指保险的被保险人供养亲属在被保险人死亡后,或者被保险人在其供养亲属死亡后,从社会上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保险制度。

二、养老保险法律制度

(一)养老保险的含义

养老保险,又称“年金保险”,是指劳动者因年老而失去工作能力后,按照法律规定,由国家或社会给予一定收入补偿和提供物资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即通常所说的退休待遇制度建立于50年代。

(二)养老保险的保险对象

养老保险的保障对象是指劳动者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范围。我国养老保险保障对象的未来目标是:

1、将基本养老保险的实施范围扩大到各类企业;

2、将基本养老保险的实施范围扩大到城镇各类企业的全部劳动者;

3、将基本养老保险的实施范围逐步扩大到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帮工;

4、将基本养老保险的实施范围扩大到城镇私营企业主,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扩大到自由职业者。

(三)养老保险基金

养老保险基金是国家为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而设置的专项基金,由各方缴纳的养老保险费构成。根据《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我国实行养老保险基金社会统筹制度,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面共同负担。

(四)养老保险待遇

养老保险待遇是指对符合一定条件的劳动者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后,从社会保险机构获得的多种物资帮助。我国现阶段的养老保险待遇分为离休保险待遇和退休保险待遇两类。

三、失业保险法律制度

(一)失业保险的含义

失业保险是指劳动者因各种原因失去工作而中断收入时,由国家或社会保险机构按照法律规定给予一定物资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二)失业保险的保障对象

在我国,失业保险的保障对象不断扩大。主要适用于下列对象:

1、依法宣告破产的企业职工;

2、濒临破产的企业在法定调整期间被精简的职工;

3、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被撤消、解散企业的职工;

4、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停产整顿企业被精简的职工;

5、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

6、企业辞退、除名或者开除的职工;

7、依照法律、法规规定,享受待业保险的其他职工。

(三)失业保险基金

失业保险基金是国家为保障失业职工的基本生活需要而设置的专项基金。这种专项基金的来源,应贯彻国家、企业(用人单位)、劳动者三方合理负担的原则。

(四)失业保险待遇

失业保险待遇是指对失业保障对象因失业造成生活困难,为保障其基本生活而给予的各种物资待遇。我国失业保险待遇的内容主要有:

1、失业救济金;

2、失业期间医疗费、丧葬补助费、其供养直亲亲属的抚恤费;

四、医疗、疾病保险法律制度

(一)医疗保险法律制度

1、医疗保险的含义

医疗保险是指劳动者在非因公造成患病,损伤时,获取所需医疗费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2、医疗保险的保障对象

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险形式主要有三种:(1)公费医疗;(2)劳保医疗;(3)农村的合作医疗。其中,前两种基本属于个人免费医疗。

3、医疗保险待遇给付制度

医疗保险待遇给付是指被保险人需要就医治疗时,由保险系统向医疗单位支付医疗费用的行为。目前,我国医疗保险待遇给付方式有三种:(1)后付制;(2)预付制;(3)结合制。

(二)疾病保险法律制度

1、疾病保险的含义。

疾病保险是指劳动者在非因公造成疾病、损伤时,给予其生活上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2、疾病保险待遇

疾病保险待遇项目主要有:

(1)疾病津贴;(2)伤残津贴。

五、工伤保险法律制度

(一)工伤保险法律制度概述

1、工伤保险的定义

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因工造成伤残、死亡或职业病后,对受到伤害者及其家属给予一定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措施。

2、工伤保险的特征

工伤保险与其他社会保险相比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特征:

(1)工伤保险既具有补偿性,还具有赔偿性;

(2)保险费用的分担由企业或雇主缴纳;

(3)保险项目齐全,但常常与失业、医疗、医病等社会保险相互交叉;

(4)保险待遇标准普遍高于其他社会保险。

(二)工伤保险的事故范围

1、因工负伤

因工负伤是指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及工作区域之内,因执行职务(业务)而受到的伤害。

2、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因职业有害因素所导致的疾病。它同特定职业有关,是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劳动者造成的慢性伤害。

(三)工伤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

工伤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是指工伤事故发生后由谁承担赔偿责任的准则。这一准则经历了三个阶段:

1、劳动者自己负责原则;

2、雇主过失赔偿原则;

3、补偿不究过失原则;

(四)工伤保险基金。

工伤保险基金是工伤社会保险制度顺利实施的物质保证,其主要来源有:

1、企业缴纳的工伤保险费;

2、工伤保险费滞溜金;

3、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

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资金。

(五)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保险待遇即职工因工造成伤亡或职业病时所获得的各种物质帮助。

我国现行的工伤保险待遇的结构由下以几部分组成:

1、工伤医疗待遇;

2、工伤津贴;

3、伤残待遇;

4、工亡待遇。

六、生育、遗属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一)生育保险法律制度

1、生育保险的定义

生育保险是国家设立的对女职工因生育子女而暂时失去劳动能力时,获得必要的物质帮助的制度。

2、生育保险待遇

生育保险待遇包括:(1)生育医疗费用;(2)产假;(3)产假期间的工资。

(二)遗属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1、遗属社会保险的含义

遗属社会保险,是指劳动者因工或非因工死亡后,由国家和社会对死亡者本身所需的丧葬费用以及死亡者遗属基本生活需要,给予一定的物质保障的社会保障制度。

2、遗属社会保险的保障对象

遗属社会保险的保障对象,是指由死者所供养的直系亲属。包括:

(1)祖父,父(包括养父),夫,满60岁无工作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者;(2)祖母,母(包括养母),妻,未从事有报酬的工作者;(3)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弟妹年龄未满16岁者;

(4)孙子女年龄未满16岁,其父死亡或完全失去劳动能力,母未从事有报酬工作的。

3、遗属社会保险待遇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公平性刍议 篇6

(一)社会保险覆盖面不公平

一是现行社会保险制度覆盖面仍然较窄。1.2亿多城镇就业人员没有参加养老保险,非公经济组织参保率不高;2.9亿城镇非就业人口参保呼声很高,但没有纳入医疗保险;部分困难企业、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由于缺乏资金尚未参保;全国1.2亿农民工中80%没有任何保障;4000多万被征地农民中,仅有20%被纳入基本生活或养老保障。二是现有主要社会保险制度参保率不高。2006年,城镇28310万就业人员中,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约占65.9%;参加医疗保险的约占55.6%;参加失业保险的约占39.5%;参加工伤保险的约占36.2%。

(二)社会保险调节机制不公平

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存在逆向调节问题。一是现有社会保险制度拉大城乡待遇差距。长期以来,我国城乡社会保险制度非均衡发展,导致城乡居民享受的社会保险待遇存在差距。1991年城镇人均社会保障支出为250元,农村为5.1元,城市人均社会保障费用支出是农村的近50倍。2001年城镇人均社会保障支出为1324元,农村为13.2元,城市人均社会保障费用支出是农村的100倍,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社会保障水平差距进一步拉大。二是一些保险政策设计出现穷人向富人的转移支付。一般而言,城镇富裕家庭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方面得到的单位和国家的福利,往往要高于贫困家庭,甚至出现高收入群体在社会保障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超过在社会保障缴费中所占的比重,从而使得社会保险成为由低收入群体向高收入群体进行社会财富转移的再分配机制。此外,如果再加上住房补贴和其他隐性福利,经过二次再分配,两者的收入差距会进一步扩大。

(三)企事业单位养老金待遇不公平

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同类退休人员养老待遇差距过大的矛盾突出。2000—2004年的5年间,全国企业职工的退休金年均增长6.31%,而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的退休金年均增长分别为13.45%和11.67%。2005、2006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在连续两年调整后,企业为1000元左右,机关事业单位为1500多元,与机关事业单位相差仍在月均500元左右,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退休金与企业职工的退休金差距仍然较大。随着机关事业单位规范津贴补贴,机关退休人员补贴由暗变明又将增加一块补贴,待遇差距进一步拉大。此外,企业待遇调整中,对具有高级职称的企业退休人员进行的倾斜,也引起中级职称和原企业领导干部等群体的攀比。

(四)参保人员权益保护不公平

目前大多数地区养老保险实行地市级或县级统筹,统筹层次低且区域分散。这对于长期稳定在某地区就业生活的人群没有太大影响,但是对灵活就业人群就显得很不公平。因为这个制度安排不能适应灵活就业人员经常更换就业地区、工作地点和工作岗位的特性,参保人工作变动仅允许带走个人账户积累部分,社会统筹部分实际上补充了当地的社会保险基金。其社会保险关系难以转移,就业地区的变动意味着社会保险权益的丧失,严重侵害流动就业人员的保障权益。此外,工伤保险等险种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二、问题的主要成因

(一)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保险制度安排

过去十多年我国社会保险建设取得明显的进步,但是成果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的社会保险建设仍然滞后,呈现明显的二元结构特点。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社会保险资源过多向城市倾斜,导致农村社会保险无论在覆盖范围、保障水平,还是层次结构、社会化程度都远远落后于城市。

(二)城镇社会保险制度不适应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

城镇社会保险制度尤其是养老保险制度是在国有企业改革的推动下建立的,制度设计针对国有企业等正规单位的情况。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现行制度显现出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已不适应就业形态的变化,并直接影响覆盖面的扩大。

(三)养老保险制度分割以及体系不健全

统账结合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以低水平、广覆盖为主要原则,养老金调整受基金支撑能力制约,增幅相对缓慢。事业单位退休金除保障基本生活之外,并坚持与在职人员工资增长挂钩。因此,两类待遇差距越拉越大。而在制度设计时,对企业退休人员的在职贡献的延期支付等补偿成分,是由企业补充保险(企业年金)提供。企业补充保险发展滞后,又无其他补偿渠道,造成企事业单位同类人员的养老金差距进一步扩大。

(四)统筹层次较低

全国90%以上是以县(市)级统筹为基础,缴费率不一,待遇标准及管理方式也不尽相同,加大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的难度。社会保险关系难以转移和携带,影响跨地区流动参保职工的利益,也必然影响他们参保积极性。同时,社会保险制度以“大数法则”为基础,只有实现较大范围的统筹,才能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统筹层次低,基金难以调剂,导致社会保险应有的互济功能受到制约,地区之间保障负担不均衡,分散风险的功能难以在较大范围内实现。

三、政策建议

要消除我国社会保险制度“逆调节”影响,必须加快推进现行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关键是要加快消除现有社会保险制度的城乡差别和不公,逐步搭建一个城乡一体化的、包括城乡所有居民都能享有基本平等社会保障待遇的新型社会保险制度体系。同时在制度设计上,更多的考虑公平性和合理性,在准入门槛、待遇水平、衔接转移等方面向弱势群体倾斜。

(一)完善城镇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制度

加快推进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改革方案,做好基本养老金待遇调整工作,着手建立与工资、物价等因素挂钩的正常调整机制。加快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积极推进省级统筹。推动企业年金制度建设。抓紧解决困难企业、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的历史遗留问题。扩大城镇医疗救助的试点范围,做好医疗救助与医疗保险制度之间的衔接工作。

(二)加强以农业人口为主体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建设

有条件地区要加快探索建立财政支持、农民自愿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鼓励农民参保。尽快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继续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制度,切实做到应养尽养。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抓好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把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作为重要条件纳入征地审批程序。推进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三)统一企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

探索建立企业退休金合理增长机制,注意向退休早、患大病和收入低的企业离退休人员倾斜。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企业年金制度,推进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立与企业的基本制度相统一、符合事业单位职业特点的养老保险制度。

(四)尽快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

加快推进省级统筹工作,通过提高统筹层次,提高社会互济能力和公平程度,解决地区间社会保险转移困难等问题,使更多从业人员纳入到当前的社会保障体系中来。完善适应流动就业人员保障关系转移接续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将视同缴费年限的权益量化,随同转移,减轻退休地养老金发放的压力,均衡各地的利益和责任。实行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的分账管理。锁定政府对退休职工的历史欠账,明确政府与个人的责任。

(五)继续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

尤其要加大对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投入。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服务设施、人才队伍等能力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服务水平。

社会保险年金制度财务研究 篇7

社会保险年金制度简称年金保险, 其基本原理和运行规则, 应当是强调自身财务平衡, 不能过度依赖财政资金, 欧债危机即为殷鉴。影响年金保险财务问题的主要因素有人口老化与少子化问题、随收随付制的财务处理方式以及世代公平理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 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之10%以上, 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之7%以上, 该国家或地区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2000年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便已占总人口数的6.96%, 亦即早在十多年以前, 中国便已迈入联合国所定义的高龄化社会;由于平均寿命的增加及生育率的下降, 中国的老年人口比例逐渐上升, 老化现象与扶养率增加正呈现显著的趋势:1950年每12个工作人口扶养一个老人, 预计2020年以后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25%, 即每4个工作人口须扶养一个老年人, 彰显出中国人口老化问题的严重性, 政府亟需对老人的安养问题有所面对与处理。

二、社会保险年金财务现状及其养老理念

(一) 随收随付制的财务处理方式

年金保险的财务处理方式是指为支付社会保险给付所需费用如何予以调度所采用的财务计划筹措方式, 其处理类型因长期、短期保险性质而异, 分为随收随付方式、完全提存准备方式、部分提存准备方式。随收随付方式是指当年度的保险费收入, 用之于当年度的保险给付支出, 而予以调度费用的方式, 通常适用于健康保险及失业保险等短期保险;完全提存准备方式是指未来老年给付所需费用事前均完全予以提存准备, 而以正常成本的平准保险费率来维持其保险财务的健全性;部分提存准备方式是为补救随收随付方式和完全提存准备方式的缺点所采行的折衷办法, 但仍以完全提存准备方式为前提来处理保险财务, 而保有一定水准的责任准备。长寿风险直接冲击到年金保险财务结构的稳定性, 尤其采行随收随付式的财务制度影响更为严重。随收随付年金制的最大风险是因以当期保费收入来支付当期年金给付支出, 并无适足的财务偿付能力, 均通过世代间移转功能, 进行财源的再分配, 且个人较少直接承担其应尽的财务责任, 而转嫁由现有被保险人、企业雇主及政府等来承担。此制度实施初期, 其财务负担较轻, 嗣后因未能对未来年金给付提存应付未付的责任准备, 不仅将使后代被保险人负担愈趋沉重, 或者接受降低给付标准, 亦对不同世代间产生不公平现象, 尤其在人口负成长的情形下, 更显现其严重性;同时复加人口结构的急遽改变, 人口老化及少子化现象多重冲击, 造成未来新加入人数占退休人数比例减少, 而年金受给者占缴费者比例增加现象, 更会加重财务负担问题的严重性, 保险费率却无法适时配合精算成本逐期调高。国际社会安全协会 (ISSA) 曾对实施公共年金制度 (社会保险年金) 的43个国家进行调查并在其2007年出版的“公共年金制度责任准备基金” (Public Scheme Reserve Funds:Helping sustain PAYG pension—Survey Report) 中指出:凡采取随收随付式的社会保险年金制度, 在其制度设计上设置有责任准备基金财务制度者, 大都能有效地发挥部分提存准备基金的财务调节效果, 有助于减缓因人口结构的改变 (含老化及少子化现象) 所导致的财务负担问题, 平衡世代间的公平性, 改善其适当性;同时亦较能维持现行制度的持续运作, 可此种方式仍仅属对现行制度问题的处理作一种暂时性的权宜措施, 并非彻底能解决日趋严重财务负担问题的根本办法。但世界上各国政府在实施社会保险年金制度时通常基于减轻劳雇双方财务负担以及短期政治利益的政策考量, 大都采用随收随付制的财务处理方式, 将长期保险采取短期式的财务处理方式来筹措其保险财源, 由全体被保险人当期所缴纳保险费总额来支付当期退休被保险人所需老年年金给付金额, 对于未来年金给付所需费用并未依精算正常成本计收保险费和提存适足的财务责任准备, 而做出宿命论的选择。虽然社会保险属公共政策, 其本身具有开放性及永久性的功能特性, 且政府亦负有最后的道义责任, 尚不致于因后代被保险人加入者负担过重或无力负担, 导致制度营运失灵, 而宣告破产的地步, 但政府仍必须适时提出改革方案, 谋求解决, 才能维持正常运作, 以免影响被保险人的权益与退休保障。

(二) 世代公平理念

社会上的世代公平理念建构在世代互惠的制度基础上, 是一种维护家庭社会伦理的养老型态的传统契约习俗, 亦成为老年经济保障体系中非正式性老年供养制度;家庭供养的概念也减轻了政府对于老年经济保障的责任。基于此, 中国、新加坡等国立法方式来维护此种家庭老年供养制度, 如1996年10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使家庭养老成为一种子女的强制义务。该法第10条规定: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 家庭成员应当关心和照顾老年人;新加坡政府亦于同年实施扶养父母法, 该法规定凡成年子女均应该扶养其父母, 若子女未能遵守, 将被判处罚款一万新币, 否则将被控告起诉, 判一年有期徒刑, 并由政府设立特别法庭专案处理此类案件。2005年世界银行出版的《在21世纪的老年收入支持》 (Old-Age Income Support in the 21st Century) 中, 提出了多层次老年经济保障模式中的第四层保障伦理性的家庭供养制度及中国传统上的养儿防老观念, 正符合了世代公平的具体说明, 亦扮演着老年经济保障体系中的社会预防保障功能。可这种世代公平性的财务责任移转观念与作法, 若导入到年金保险财务制度时, 将会倾向于采用随收随付方式来处理其财务问题, 而造成目前各国年金保险财务负担问题日益严重的关键所在。社会保险年金制度本属一种确定给付制型态 (Defined Benefit plan, DB制) , 鉴于人口老化的快速、平均寿命的延长以及少子化的冲击, 复加各国的年金保险制度大都采取随收随付制的财务处理方式来计收保险费, 吸引民众接受等诸多因素的交互影响, 导致其年金保险财务结构发生严重不健全现象, 中国也不例外。199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规定社会养老保险费用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 实行社会统筹;1997年始建立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是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主体;2009年建立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2011年为城镇非就业居民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政府、单位、个人和社会共同分担养老责任的共同责任意识已普遍建立, 由传统的单位包办、现收现付、封闭运行、单一层次的企业职工退休制度转型为责任分担、统账结合、社会化、多层次的新型养老保险制度, 加之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和发展中的补充保险, 基本实现了制度全覆盖, 并从选择性制度安排提升为普惠性制度安排。从覆盖率上看, 中国的养老金制度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理论上无论何种就业形态, 所有人群都在制度保护之下, 并有财政资金和国家承诺做后盾, 但这背后也隐藏着危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相对滞后, 总体上仍然实行单位退休养老制度, 按照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的数据, 目前全国退休事业单位职工月均养老金约为企业退休职工的1.8倍, 年均离退休费总支出1400亿元, 其中大约一半来自财政拨款, 另一半为自筹;而全国退休公务员养老金水平是企业职工的2.1倍, 每年大约需要700亿元, 均由财政全额拨款。此外,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未设立个人账户, 因此无法投资运营, 在资本市场实现保值增值, 意味着财政负担将飞速攀升, 政府责任无法摆脱。中国的基本养老金中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并存的设计, 本意是将两种制度加以融合, 取长补短, 却囿于中国养老制度的先天不足, 其设计初衷并未实现, 最终失去了自身平衡能力, 走上了过度依赖财政资金补血的路径。截至2012年底, 全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2.39万亿元, 但自1998年至今各级财政对养老金的累计转移支付已达到1.27万亿元。随着老龄化加剧、支付压力的增加, 每年转移支付的数额持续上涨, 1998年的补贴资金只有24亿元, 2012年已经激增至2648亿元。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团队测算, 在2020年将出现3377亿元的养老基金缺口。迫于短期的财务压力、因过多的年金受领者及过少的缴费者所造成的预算不足与人口老化等问题急待解决;社会经济的改变必须重新思考过去传统式年金制度规划的基本理念, 以符实际;全球化的挑战及契机将面临更多的风险冲击而势必要求中国须更加重视年金制度的经济效果, 以资因应。因此, 有必要进行年金保险改革, 以谋求财务问题的解决。

三、社会保险年金制度资金筹集国际借鉴

(一) 欧美先进实施国民年金制度的资金筹集方式

(1) 加拿大。1908年加拿大政府颁布了国家年金法, 目的在于加强老人经济生活的保障;1952年为了落实社会福利制度颁定了免资产调查的老年安全法, 扩大保障的适用范围, 其后又陆续办理各项年金计划, 建构了三层退休所得保障制度:第一层为老年安全年金计划, 属于免费制, 不需经资产调查, 凡年满65岁以上老人均可适用, 其资金主要来自政府的预算, 由一般税收支付;第二层为加拿大 (或魁北克省) , 属缴费制社会保险制度, 只有缴费者才可享有保障的权利, 其主要财源为强制性的社会保险制度, 由受雇者或自雇者及雇主负担, 政府不补助保险费只负担行政事务费用;第三层为个人投资、储蓄及商业年金之保障, 属于个人自愿行为, 个人可自由选择是否参与, 其资金来源于个人的自行负担, 国家及企业均不予补助。在保险费率方面, 1966年至1986年其费率均固定在3.6%的水准, 而后改采逐年增加保险费的方式, 自1987年增加为3.8%, 至1991年间, 每年增加0.2%, 1992年至2001年间, 每年增加0.15%, 到2011年时, 积存之年金基金足够支付应付的给付金额。资金筹集方式:采取普及年金及社会救助双元制, 普及年金劳雇双方均不用负担, 由政府负担全部成本 (税收制) 。薪资相关年金则由劳雇双方各付2.7%, 自雇者5.4%。 (2) 瑞士。瑞士的国民年金制度的内容类似加拿大的社会保险政策, 其社会保险分为基本的养老给付、年金式的养老给付以及自愿性的储金给付, 被称为三层保障的保险体系。资金筹集方式:第一层是随收随付制, 为提供基本养老给付的社会保险制度, 包括了最低标准定额给付以及提供所得相关给付, 费率为薪资的8.4﹪, 由雇主和受雇者各负担一半, 政府从一般税收中补助给付的20﹪, 养老金给付依据薪资指数和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平均数调整, 每两年或是指数累积增加率超过一定比率时调整一次;第二层是职业年金, 费率由雇主和受雇者各负担一半, 政府则不必付担任何费用;第三层是自愿储金计划, 为自雇者和未纳入职业年金者自愿负担的部分, 在社会保险中自愿储金计划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3) 美国。美国的社会安全制度源于1935年的社会安全法案, 该法案原是为了提供老年给付, 尔后陆续于1939年增加遗属给付, 1954年加入残障给付, 1965年加入医疗保障, 逐步建立起主要的社会安全体系, 目前美国的退休金制度包括国家社会安全法案下的退休制度、民间企业的退休制度以及个人退休账户制度。不过由于其社会安全体系仅限于劳动者, 而非全民性的国民年金制度, 所以其财务来源主要是来自雇主与雇员所共同缴纳的薪资税, 并且财务独立, 甚少由政府提供补助。资金筹集方式:采取社会保险制, 劳雇双方各提拨6.2%, 自雇者提拨12.4%为社会安全税支付。政府只负担资产调查的补助及1968年之前年龄在72岁以上老人的特殊补助给付。 (4) 德国。德国宰相 (Otto Von Bismarck) 创建了德国的年金保险制度, 1889年制订老年残废保险法 (劳工年金保险) 1891年施行, 1911年增订遗属年金, 统称为老年残废遗属保险, 同年12月公布职员年金保险法并于1913年起施行。德国为全世界最早实施强制性社会保险年金制度的国家之一, 且其社会保险制度是以老年经济安全的保障为主要的内容, 并以受雇者为主要的保障对象。德国曾对养老保险基金采取部分积累模式, 但是由于这种资金运转方式难以承受经济波动期尤其是大规模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巨大贬值压力, 同时, 对于人口众多、经济持续发展亟需资金的国家来说, 难以承受储备大量资金。因此, 德国政府在1957年第一次年金保险改革方案中改为部分提存准备方式, 1968年后改采现行的随收随付方式。资金筹集方式:法定养老保险资金主要来源于雇主和雇员缴费, 费率采取根据实际需要一年一定的办法, 1997年缴费比例为工资的20.3%, 由雇主和雇员各负担一半, 当雇员月收入低于某一限额时, 由雇主单独支付。此外, 法定养老保险每年还可获得大约当年养老保险总支出的五分之一国家补贴。德国的公务员不参加养老保险, 实行退休制度, 养老金由财政预算安排, 养老金根据退休者退休时的工资和工龄长短计算, 但最高不超过退休前最后一个月工资的75%。

(二) 纽西兰、澳洲以及智利等国家国民年金的资金筹集方式

(1) 纽西兰。1997年纽西兰政府曾就实施强制退休储蓄计划的内容以通信方式让公民投票, 了解此一制度的可行性, 结果约占投票人数的92.4﹪的人表示反对, 不接受强制退休储蓄计划的制度。目前纽西兰的全民老年年金制度涵盖了全体居民, 只要在年满二十岁以后, 在纽西兰居住满十年, 其中并有五年是在年满五十岁以后, 即可领取由一般税支付的老年年金。资金筹集方式:以一般税收作为财源。 (2)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老年年金制度最初立法于1908年, 1991年修订相关法律, 采取普及性保险与社会救助双元制度, 保障对象为澳洲居民:凡男性年满65岁、女性年满60岁, 为本国居民且于申领时需居住在国内者, 即可领取老年年金;连续10年的居民身份 (须有5年的连续居留期) , 除非为永久眼盲者, 须经资产调查, 才可申领年金给付。资金筹集方式:采取普及年金及社会救助双元制, 保费完全由政府预算编列 (税收制) 。但是随着澳大利亚老年人口的增加, 其旧有的福利养老金制度成了澳大利亚政府难以承受的负担, 1992年始澳大利亚政府采用了强制企业年金制度, 提出了“三大支柱”的解决方案:政府根据个人经济状况发放的基本养老金制度, 构成澳大利亚的退休保障网络;超年金, 强制要求雇主为雇员向超年金基金支付占雇员工资一定比例 (通常为9%) 的养老保险金, 符合1994年《超年金行业监管法》规定的雇员可以在退休后使用这笔资金;鼓励个人超年金和其它投资方式自愿储蓄。 (3) 智利。智利的老年年金制度最初立法于1924年, 采取社会保险方式办理, 其保障对象因不同身分及职业而不同分为工资所得者、薪资受雇者及公务人员三类, 再依职业区分成30余种强制性年金保险制度;其资金来源主要为受雇者缴交之保险费, 政府仅提供特别补助。由于采取随收随付制, 随着人口老化因素, 造成入不敷出, 财务产生严重亏损, 而受雇者缴交的保险费逐年增加, 但物价上涨使得实质给付降低 (如1962年至1980年受雇者的平均年金给付减少了41%) , 1981年因原社会保险年金制度 (简称旧制) 的保险费率高达50%, 劳雇双方财务负担相当沉重, 为了弥补财政不足的困境, 提出结构性的年金保险改革, 其改革策略主要是在制度属性上, 由原社会保险制的保险性质转变为个人账户制的储蓄型态;在财务处理上, 由确定给付制的公共式随收随付制改采民营式的确定提拨制, 而以个人账户制为其特色, 并对旧制发行认可债券做为财务承诺, 逐次取消社会保险制度型态。此改革以政府规范、民间经营的强制性私人年金保险退休制度, 取代原有国营的公共年金制度, 强调了增加个人责任的参与机会, 相对削弱了社会连带责任。资金筹集方式:旧制采取社会保险制, 且完全由被保险人自付, 为工资的18.84%与薪资的20.7%。雇主不需负担, 政府提供特别补助;新制采取个人退休账户制, 老年年金至少提拨工资或薪资的10%, 遗属残障年金至少提拨3%, 由年金基金管理公司 (AFPs) 决定。雇主不需负担, 政府则保障最低年金给付水准。

(三) 亚洲地区实施国民年金制度的资金筹措方式

(1) 日本。1959年日本制定国民年金法, 加入者为20岁至59岁而未适用其他公共年金者, 且70岁以上高龄者提供老年福利年金, 并于1961年正式实施, 并建立各种不同的年金保险制度之间, 彼此通算的方法。日本的法定年金保险制度大致分为共有国民年金保险、厚生年金保险、国家公务员等共济组合保险、地方公务员等共济组合保险、私立学校教职员共济组合保险, 以及农林渔业团体共济组合保险六种。而每一种制度之被保险人均可以为国民年金之被保险人, 因此, 许多被保险人皆享有双重年金保障。资金筹集方式:采取社会保险制, 受雇者及其配偶参加就业年金保险, 保险费由劳雇双方平均分摊 (各8.675%, 共分30个薪级) , 政府负担行政成本;其余被保险人的国民年金保费, 每月缴12800日元 (1997年) 另随意附加每月400日元补充给付的保费。政府负担三分之一国民年金给付的成本及行政成本。 (2) 新加坡。新加坡的老年年金制度缘于1953年的立法, 而法令的内容大多引自英国的社会福利措施, 有关老年年金制度采取公务人员养老金与民间企业人员公积金两种制度并行:公务人员退休后由政府一次给付其养老金;由民间企业的雇主与受雇者于工作期间共同提存退休准备金, 于受雇者老年退休后给付其退休公积金。1977年新加坡政府将两种制度合并为单一的中央公积金制度, 此制度是新加坡社会保险的重要制度, 保障对象为劳动者, 每人设立一个账户来累积其提拨金额, 经调整其收入、费用、利得、损失后, 于退休时以该账户总额作为退休给付金额;其提拨费率随受雇者之年龄而有不同, 最低者为65岁以上, 雇主与受雇者均提拨薪资的5%, 最高者为55岁以下, 雇主与受雇者均提拨薪资的20%, 每月按时自受雇者的薪资中扣除个人应提拨之金额, 连同雇主应负担部分, 汇缴至中央公积金局。中央公积金局将每月由受雇者与雇主共同提拨的金额, 分普通、保健储蓄及特别户头存入受雇者的账户中, 受雇者如有实际需要并符合一定条件, 始得依三个户头的用途, 动支其中户头之款项。新加坡的公积金制度不同于美国及日本的社会保险方式, 属于确定提拨制的强制个人退休金账户制度, 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资金筹集方式:采取个人退休账户制, 由劳雇双方提拨。若劳工每月薪资低于S$200, 不须提拨;若介于S$200及S$363者, 提拨薪资的7%;若每月薪资超过S$363者, 提拨薪资的21.5%。雇主若每月薪资低于S$200, 不须提拨;若超过S$50者, 须提拨薪资的18.5%。政府负担仅限于中央公积金局成立时, 提供办公房舍等固定资产, 以后各年所需经费由中央公积金局自行筹措, 该局主要多余的办公房舍出租, 收取租金, 另外, 因申请提领公积金存款者于逾期提领所产生之利息余额, 亦为该局主要财源。

四、结论与建议

(一) 社会保险年金改革应注重再分配与连带责任功能

世界银行于1994年所出版的《避免老年危机》的研究报告中, 曾提出老人经济保障制度可通过再分配、储蓄以及保险等三个层面来达到保障老人安全的目的, 其中, 第一层为采取强制性的法定公共制度, 包括社会保险, 社会救助, 或社会津贴, 以减少老人的贫穷问题;第二层采取任意性的员工退休金制度, 第三层则是采取任意式的人保险持续方式, 通过这三层的保障及其共保之方式, 可以解决老人的经济风险, 从而达到经济保障的目标。由于社会保障属公共政策的一环, 其基本的理念系建构在社会连带责任的自信互信基础上, 而具有社会政策的特殊角色功能。法兰西大学社会安全学者 (Alain Euzeby) 在其1997年发表的“社会安全:一个不可或缺的责任” (Social Security:Indispensable solidarity) 一文中也认为:社会安全 (保险) 并非一国的经济负担, 因它不是一种浪费财富的制度, 而是兼具所得再分配与连带责任的功能效果, 为一国政府推动社会政策时的不可或缺的责任;尤其人们在面对金融危机造成经济衰退时, 社会保险制度本身更能发挥其特有的预防保障功能, 扮演更积极的角色任务。因此, 中国在进行类似结构性的改革时, 仍须考虑其特殊角色功能的存在价值, 更须考虑到年金保险改革的三个指导原则:公共年金的基本目的是在一种持续财务结构健全下提供劳工老年退休收入安全;重视低收入阶层收入安全的必要性, 而公平问题则成为改革的关键选项;公共年金的制度设计, 可劳动市场及国民储蓄的功能发挥, 才能具有促进经济成长的影响力。

(二) 在制度规划中增订保险费率调整机制财务平衡功能

将老年责任准备提存方式采取阶梯式的部分提存准备制, 并依法逐期增高保险费率。世界其他国家处理年金保险财务方式主要有: (1) 限制资格条件, 延长平均退休年龄, 减低提早退休的优退诱因, 或实施提早退休的减额给付措施, 强调精算成本观念, 增加保费收入或减少保险给付支出, 以延缓保险财务负担。 (2) 降低给付标准, 如减低给付标准、减少给付项目及限制给付条件等, 减低所得替代率, 减少年金给付支出, 以减轻保险财务负担。 (3) 提高保险费率及投保薪资 (金额) 费基, 增加保险财源, 以减轻保险财务负担。 (4) 调整公私部门年金制度间的角色与责任的移转, 将社会保险年金制度的部分责任移转于私人退休金制度体系内, 强调混搭式概念, 以减轻公部门的保险财务责任。因年金保险被保险人退休时所领受的老年年金额均会超过所缴保险费总额及其孳息收益加总, 呈现超值利得;另所得再分配的功能, 以及世代间移转作用, 进行财务资源的再分配与财务责任的转移, 以债养债方式将债留子孙, 加重后代的财务责任负担, 造成各国年金保险财务负担问题日益严重的无解困境。为谋求解决财务负担严重不足的问题, 各国政府相继进行年金保险改革, 提出改采确定提拨制 (Defined Contribution plan, DC制) 的主张, 主要目的在于能财务提存准备, 增加保险财源, 使其具有适足的偿付能力, 以因应未来日益剧增的年金给付支出所需。但改制的本意并非要改变其制度本身的属性, 由保险制度转变成为储蓄制度, 否则即将丧失社会保险所具有连带责任的基本理念, 已非属社会保险领域, 而是基于经济与政治考量, 谋求解决财务负担问题的另一改革策略思考。20世纪90年代瑞典、意大利、波兰及拉脱维亚等国相继推行的“无财务准备式的确定提拨制” (Non-Financial Defined Contribution System, NDC) 是一种融合了确定给付制型态的保险给付性与确定提拨制的费用公平性的混合制度。在给付支出面上, 应用社会保险的连带责任理念, 以确保所得再分配效果;在保费收入面上, 却采负担公平性的精算原理, 使其具有财务机制功能。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公共经济学教授 (Nicholas Barr) 认为:NDC年金制度的基本概念系利用两个因素来区分随收随付式的社会保险年金制度, 即一为严密的精算因素, 采随收随付式的精算基础, 却模仿完全提存式的确定提拨制型态, 由被保险人缴纳一定比率的保险费为基金来源, 强调精算上的公平性, 用以控制成本;另一为再分配因素, 从政府一般税收来筹措财源, 而具有再分配的效果。2006年世界银行出版的《年金改革》 (Pension Reform) 中所提出的NDC概念, 作为今后各国年金改革方案的另一替代思考策略, 并不违背社会保险所具有所得再分配的保险理念。但即使采行NDC制的概念进行年金保险改革时, 仍然无法彻底解决原已存在的财务负担问题, 只是基于经济上与政治上理由的考量, 在较短期间内, 才能控制未来年金给付支出的递增现象。诚如德国曼海姆大学 (Mannheim) 经济学教授兼老年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 (AH B·rsch-supan) 认为NDC制度主要是一种政治上的策略运用, 仍须配合第二层及第三层的年金保障并事前提存准备方式的策略运用, 才是年金保险改革的最具效果途径。推行延迟退休的考虑因素是劳动力的供应情况, 国家人均寿命, 政府养老基金支付压力大小等。是否推行延迟退休政策, 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年金保险财务负担问题的严重性, 系根源于长期性保险采取短期性随收随付制筹措保险财源的结果, 用以减轻现有劳雇双方保费负担。在处理问题上, 若采取大幅调高保险费率方式, 恐将受到极大的冲击与强烈的反弹, 将使调高费率的政策议题变成为政治议题, 导致问题复杂化, 更难以解决。因此, 从原制度设计上加以修正着手, 融合财务治理与风险管理的概念, 采行自动平衡调整机制功能措施, 导入在制度规划中增订保险费率调整机制的财务平衡功能设计, 不受任何政治干预, 仍属当前解决年金保险财务问题的最适策略;由一次给付制改采年金给付方式的成本倍增, 而将老年责任准备提存方式采取阶梯式的部分提存准备制, 并依法逐期增高保险费率, 不失为目前对于长期处理最大化制度财务收益的适当模式。

(三) 建立多层次保障制度替代单层保障制度

德国宏观经济发展评估专家咨询委员会前主席Bert Rürup (2005) 对德国年金保险制度建议采取公私部门的混合制度, 以多层次保障制度替代单层保障制度来维持一定生活水准的退休保障。由于在高龄化社会里, 社会保险年金制度若仅靠随收随付制度来筹措财源, 无法维持劳工退休前工作时的相同所得与消费水准。因此, 单一保障层次的公共年金制度, 势必由多层次保障的公私部门混搭建构模式来维持其一定生活水准的保障, 其中补充性的个人年金与职业退休金制度, 亦对公共年金制度扮演着相当重要的强化机制角色;同时, 在探讨社会保险年金制度的规划设计与财务面时, 不容忽视政治考量的重要性, 借以确保公共年金制度的基本退休给付权益。1981年智利的年金保险改革, 成为世界实施社会保险年金制度中第一个转型改采个人账户制的国家, 即从老年经济保障体系中第一层强制性制度的财务责任, 由公部门移转到私部门的典型实例。由于世界银行专家对个人账户制概念的积极推动, 从1990年起, 若干拉丁美洲的国家亦相继采行智利模式, 墨西哥、波利维亚、萨尔瓦多及多明尼加共和国等国完全替代了年金制度型态属性;哥伦比亚及秘鲁等国则采取部分替代方案, 将社会保险制与个人账户制相结合;阿根廷、乌拉圭、哥斯大黎加及巴拿马等国则整合两种模式的混合制度。除拉丁美洲国家之外, 世界目前尚无其他国家愿意决定将老年经济安全的基本保障责任完全移转改采私人部门的制度规划构想。2010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教授 (Peter A.Diamond) 在其早期发表的有关社会安全文献中亦不赞成仿行智利模式采行完全个人账户制。此外, 智利模式实施后的经验也启示, 在推动任何制度改革时, 均须考虑到年金制度的财务机制与制约结构的设计规划, 方能见效。建议结合其他措施的实施以防止加重年金保险财务负担:设计中国社会年金保险制度整体改革方案, 其内容涉及破除养老金双轨制、做实空账、提高养老金统筹层级与养老基金入市投资等多方面;合理进行中央地方间的职能和财力分配, 根治费率负担不公、基金余缺分化、运行成本高昂等弊端, 建立全社会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目标制度:国民养老金制度+个人账户制模式;针对政府支付责任、基金运用绩效、年资给付率、平均月投保薪资计算基准、保险费率、改革后劳保财务之影响评估报告等项均列出改革重点;改革路径设计, 必须稳定被改革者 (特别是机关事业单位) 的心理预期, 在过渡期内不宜大幅降低其待遇, 差距部分则以职业年金进行弥补;建立多缴多得的激励机制, 城镇化后坚持以保险养保险的原则;中国保监会支持保险公司参与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 对国家政策鼓励发展的养老保险业务实施差别化的准备金评估利率;同时, 在面临快速的老化社会里, 年轻人在年金保险制度中的角色已益形重要, 因此年金制度对于更年轻一代的角色亦加以关心, 并须考虑到代际间世代公平的差异化报酬等问题。

摘要:本文分析了影响年金保险财务问题的主要因素及目前中国年金保险面临的财务困境, 提出了社会保险兼具所得再分配与连带责任的功能效果, 在进行结构性的改革时须考虑其特殊角色功能的存在价值;在制度规划中增订保险费率调整机制的财务平衡功能设计, 将老年责任准备提存方式采取阶梯式的部分提存准备制, 并依法逐期增高保险费率;采取公私部门的混合制度, 以多层次保障制度替代单层保障制度来维持一定生活水准的退休保障等建议。

关键词:年金保险,人口老化,国民年金制度,财务问题

参考文献

[1]程永宏:《现收现付制与人口老龄化关系定量分析》, 《经济研究》2005年第3期。

[2]李森:《日本年金制度的内涵、特征及主要问题》, 《日本学刊》2008年第4期。

[3]柯木兴:《谈年金保险改革的替代策略——一种无财务准备式的个人帐户制》, 《台湾保险学报》2006年第3期。

[4]Robert Holzman and Richard Hinz editors.Old-Age Income Support in the 21st Century.The World Bank, 2005.

社会经济保险制度 篇8

一、社会保险费改税的重要意义

社会保险税是按薪金和工资所得对企业课征的一种税, 它是随着社会保险制度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是当今世界各国所得课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征税额的多少不仅与居民的收入水平密切关联, 收支情况还直接关系到政府财政预算的收支平衡。因此, 社会保险费改税须具备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

对于社会保险“费改税”, 我国经济学界、法学界已有不少学者提出运用征税方法取代现行的社会保险费, 用社会保险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分析, 甚至还有很多具体方案, 政府决策部门也做过很多调研论证, 提出了很多独特的见解和实证分析。社会保险资金筹集方式无论是费也好, 税也好, 都具有收入再分配和筹集社保资金的双重作用, 必须有统一的制度和执法的刚性。它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实际上已具有“税”的性质。社会保险费是政府为行使社会管理职能, 通过国家立法强制征收的费用, 具有规范和稳定的收费来源渠道, 从学理上看, 符合费改税的条件。运用税收手段, 预提一部分资金, 以备用于劳动者退休后或失业期间的生活来源, 保障生活需求, 因此其更具有“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的特点, 完全符合马克思关于对社会总产品分配进行必要扣除的原理。根据现代经济学理论, 社会保险是生产社会化的产物, 社会保险的责任主体是政府, 将社会保险统筹部分实行“费改税”, 符合我国税收的财政原则、经济原则和社会原则, 将有力地成为政府在宏观领域调控国民收入分配, 转移支付、实现社会公平, 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实践过程中, 民众也经历了由不认识到逐步认识的过程。初期曾被许多人视为新的负担, 持抵触态度。现在则不同,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社会成员的风险意识在普遍增强, 社会保障问题与每一个社会成员息息相关, 缴与不缴直接关系到个人切身利益, 必然引起绝大多数人对社会保险的关注, 以求用必要的付出换取将来的利益。由于社会保险资金是老百姓的养命钱, 国家、政府和社会各个方面都必然高度关注。要缴得顺心, 管得放心、用得舒心, 就需要更高层次地予以规范征收、管理和监督, 以税代替目前以费的形式筹集社会保险资金, 已是人心所向。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把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主要环节。党的十五大又强调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 是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配套措施。党的十六大提出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 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党的十七大要求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 提高统筹层次, 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社会保险费改税是深化税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国务院已将税费改革列为本届政府的施政目标之一, 意在将政府为支持某些重要事业发展而设立的具有税收性质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费改为税收。同时, 实行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费改税, 让社会保险税成为公共财政体系下的主体税种, 可以促进加速实现社会保险全国统筹, 让政府承担起应负的责任, 使社会保险资金来源有法律保障, 使全国人民能够享受到比较公平的社会保险待遇, 使社会保险成为公共财政下老百姓享受到的国家最大的福祉。

必须看到费改税并不增加企业和个人的现有负担, 而是由收费向收税的制度转变。关注民生, 强调以人为本, 加强和谐社会建设, 经过多年的改革、探索、实践, 我国社会保险体系的框架已经形成, 基本建立了涵盖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5个具体的项目, 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险制度。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提高了政府、企业单位和职工个人承受能力, 为社会保险费改税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撑。

二、社会保险费改税的作用

(一) 实行费改税, 更能充分体现社会保险制度的本质, 化解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中面临的一系列障碍

社会保险不同于其他收费。社会保险税具有的偿还性并不是对称的。通常市场经济国家, 中央政府不收费, 而以税收为其主要收入来源, 收费主要是地方政府。而社会保险是社会稳定、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 是政府出于公共财政职能需要承担的必要责任。因此, 以中央政府负责管理和实施作为显著特征的我国社会保险制度需要开征社会保险税。一经上升到“税”的层面, 就受法律的约束和保护, 与征收有关的征收主体、征收政策等方面问题就将全面得到统一和规范。

(二) 实行费改税, 有利于规范收入来源渠道, 化解财政风险

开征社会保险税, 可以提高社会保险的覆盖面, 促进规范、稳定的社保资金收入来源渠道和灵活的资金调剂机制形成, 从而有利于解除国民的后顾之忧, 缩小贫富差距, 促进社会的安定。当前普遍存在的滥用和挪用社会保险资金的, 若不进行改革必将失信于广大国民, 造成不平等、不公正。而以税收形式筹集社会保险基金, 便于建立收支两条线式规范的预算管理, 增加专款专用的透明度, 从而赢得纳税人的广泛支持, 也有利于广大国民的监督。

(三) 实行费改税, 可以使社会保障制度置于法律的保护之下, 加大筹集资金力度

社会保险税比社会保险费具有更强的强制性和统一性, “税”的立法层次明显高于“费”, 在执行过程中刚性强。实行社会保险税可以大大提高社保资金的征收力度和统筹层次, 有利于不同地区间企业的公平竞争, 也有利于增强公民的纳税意识, 从而为社会保险体系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四) 实行费改税既可降低社保基金的征收成本, 又能大大提高社保资金的筹资效率

由于将税务机关征收社保基金的征收主体地位明确下来, 有利于提高社保基金的征缴率。计税依据 (缴费基数) 更加准确。税务机关具有税收征管的基础设施、管理规范、征收经验等诸方面的优势, 还有着较为完善和征管手段、方式、方法, 便于规模化、集约化管理, 而这些软硬件资料与征收社会保险税的共享, 更有利于社保资金的筹集和量的增长。例如, 社会保险税税基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税基互补, 纳税人为了少缴社会保险税有可能少报职工人数, 为了少缴企业所得税又必须多报职工人数以扩大扣除额, 如果利用社会保险税与企业所得税的钳制性, 把二者综合起来进行稽核监控, 必然会取得良好效果, 从而为社会的稳定提供重要的资金保障。

三、国外征收社会保险税的经验与借鉴

世界上许多国家采用开征社会保障税的方式筹措社会保险资金。社会保障税主要是对薪金和工资所得课征, 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所得课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保障税征收的税金, 直接构成政府的财政收入, 成为政府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主要包括美国、英国、荷兰、瑞典、挪威、俄罗斯等。

实行征收社会保障税的国家, 主张政府为公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美国罗斯福总统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时就提出, 采取最基本保障由政府负担, 鼓励私人机构为公民提供多种形式补充保障的方式。政府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给予适当照顾, 有效降低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的责任风险和财政负担。美国社会保障税率的综合水平约在20%左右。

实行社会保障税制的国家, 通常保险项目及其税率设置较为简单、明了, 税款缴纳和保险金支付都由政府部门直接管理, 分工明确, 管理集中。美国的社会保险项目包括老年退休、残疾、医疗、失业等, 税率全国统一, 各项保险分别由社会保障署、劳工部、铁路退休委等部门管理, 国内收入局负责税款征收, 财政部管理资金并按计划拨付款项, 达到了管钱与管事分开、行政管理与执行机构分设, 各部门相互协作、相互制约的目的。

实行征收社会保障税的国家, 社会保障税收入直接构成政府财政收入, 成为政府财政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保障收支平衡状况直接影响政府财政的综合平衡。因此, 严格组织和管理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及其运营是财政部门的一项重要而经常性的工作。在这种模式下, 财政直接参与社会保障管理, 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和管理具有极强的预算约束。

实行征收社会保障税的国家, 体现出市场经济的公平原则和适应性。社会保障税模式不论收入高低, 不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只要参加社会保障的企业和个人都必须按统一的税率缴纳社会保障税, 否则将不能享受均等的社会保障待遇。政府利用集中的部分社会保障税款, 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社会保障基金的余缺调剂, 平衡地区差距。同时, 实施社会保障税优势在于不需要更多的苛刻条件, 只要税率适度, 社会保障法规比较完善, 利用已有的税收征管机构和国家预算执行系统就能做到顺利实施。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社会保险税已成为税收的主要来源。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险税收入占到税收总收入的1/3, 仅次于个人所得税, 已成为其国家的第二大税种。征收社会保险税是国际通行的做法, 许多国家适应经济发展需要, 先后经历了由社会保险部门筹集社会保障资金, 待条件成熟时候改为征税的做法。这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尤其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和借鉴。如以前英国的社会保障缴款由社会保障部门的代理机构负责征收, 但自1999年起, 为了更好地为国民提供服务和方便纳税, 英国政府调整部门职能将征收社会保险职能并入税务署。国家养老保险的社会保障缴款政策都由税务署制定。2000年8月, 俄罗斯将养老保险基金以外的3项社会保险费改为统一社会税, 其征收机关也由原来的社会保障部门改为税务部门。他们认为, 由税务机关征收可以有效降低征收成本, 有助于减少偷漏行为, 更好地利用现有的征收资源, 有利于扩大实际覆盖面, 并使社会制度更加规范。这些国家征收社会保障税的成功运行模式, 无论是他们征税的依据, 还是征税的尺度和征收与管理的办法都为我国实行社会保险费改税提供了大量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

四、我国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机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全面推进, 目前的状况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社会保险资金以费形式筹集的弊端日益凸显, 已经到了迫切需要改革的程度。

(一) 存在问题

1、参保范围不一, 参保率较低。

从各地情况看, 有大量的单位和人员尚未参加社会保险, 同一地区、同一类型企业的参保险种仍不相同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统一和参保率低的现状, 不仅损害了应保未保人员的合法权益, 制约了劳动力的正常合理流动, 而且也不利于公平竞争环境的形成, 同时还增加了社会不安定因素。因此, 只有对所有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实行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 才能充分体现宪法赋予劳动者在社会保险方面的平等权利, 从而适应多种经济形式长期并存和发展的客观要求。

2、缴费基数不一, 征收政策难以界定。

各地在实际操作中对企业养老保险费缴费基数有的按“工资总额”, 有的按“参保职工缴费工资之和”。就是按“工资总额”征收的地方, 有的是按企业“上年的工资总额”, 有的是按企业“上月的工资总额”, 有的按“实发工资总额”, 有的按“应发工资总额”, 不尽统一。工资总额的概念, 随着经济发展, 住房货币化、通讯货币化、公车货币化、福利货币化等一系列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深入, 其形式和内容都在随时发生着很大的变化, 统计上的“工资总额”概念边界逐渐变得越来越模糊, 致使在实际工作中难于把握和界定, 且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已不能适应目前征收工作的需要。

3、费率不统一, 负担不公平。

费率不统一是造成负担不均的主要原因。由于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缴费比例各地不一。从养老保险看, 规定“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 一般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 (包括划入个人账户的部分) , 具体比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但由于各地统筹层次不一, 地方政府在确定本地区的缴费比例上弹性过大, 造成全国各地费率相差悬殊。例如, 国家规定的综合费率为28% (统筹20%, 个人8%) , 厦门市政府规定综合费率为22% (其中统筹为14%) ;而广东省的中山市政府规定综合费率为18% (其中统筹为10%) , 辽宁则实行的是最高标准28%。就是在同一省区内, 有些地区的缴费比例也不统一,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而且有些地方从当前基金收支平衡角度出发, 时常调整养老保险费缴费比例, 影响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

以上问题的出现, 归根结底还是以费的形式筹集社会保险资金缺乏法律支撑和体制保证。法律不健全、层级低, 使得社会保险费无法可依, 从而不能有效规范地调整各种法律主体关系;体制混乱、管理分散, 也使得有关部门不能科学行政, 从而无法建立高效协同的社会保险管理体制。

(二) 原因分析

社会保险资金以费的形式筹集造成社会保险基金统筹层次低、跨地区转移难等问题, 既不规范, 也不公平。同时, 由于筹资能力弱, 我国人口老龄化和财政负担逐年加重的情况难以应对, 无法为解决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险体系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

1、统筹层次低, 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难以解决。

由于统筹层次低, 造成各地社保资金状况参差不齐, 苦乐不均。越是经济条件差的地区, 负担越重, 而且收不抵支;越是经济发达地区, 负担越轻, 而且还有大量节余, 形成恶性循环的态势, 并且有不断加剧的倾向。一方面, 各地之间不能做到总体平衡和以丰补欠, 国家每年还要拿出大量资金弥补缺口, 这种状况如不尽快得到解决, 势必将影响我国社会保险体系的健康稳定发展。另一方面, 统筹层次低是制约参保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的主要原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完善, 一些新兴经济热点区域不断涌现, 尤其是一些大企业大公司经常进行人员变动和轮换, 使我国劳务人员跨地区转移越来越频繁, 由于受各地社会保险政策的限制, 他们的参保关系很难转移接续, 一方面给征收缴费带来困难, 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

2、人口老龄化, 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制度难以支撑。

根据国际社会惯例, 65岁以上人口占一国总人口的10%则被称为老龄社会或老年人口国家。目前许多发达国家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以我国为例, 2000年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 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0.88亿人, 已经达到人口比例的7%。2005年底, 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近1.44亿, 占总人口的比例 (以下简称“比重”) 达11%;到2020年, 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34亿人, 比重将提高到16.0%;预计21世纪40年代后期, 我国将形成老龄人口高峰平台。届时, 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4.3亿人, 比重将达到30%, 即每3人-4人中就有1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随着老龄人口比重的上升和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下降, 我国老年赡养比也在逐年提高, 2000年, 我国老年赡养比为15.4%, 预测2010年和2020年将分别提高到17.4%和24.7%。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未富先老”和老龄社会的过早到来, 必将增加社会保险资金支出, 从而加重劳动人口的负担, 影响到社会代际关系的和谐。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课题报告预测, 到2020年, 我国养老金支出总额将达到28145亿元, 相当于2000年的13倍多。

3、财政负担重, 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难以维系。

几年来, 为保证社会保险基金按时足额发放, 尽管来自各级财政的当期补助日益增加, 尤其是中央财政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转移支付补助2000年338亿元, 2005年增加到545亿元, 2007年增加到894亿元, 2008年是1127亿元。但对于财政而言, 更大的压力在于规模庞大的个人账户空账和巨额的历史欠账。1997年以来, 有很多地方没有做实个人账户, 无法割断统、账基金之间的联结, 锁定统筹基金的债务。一些地方为满足当期支付需要, 大量动用“中人”和“新人”积累的个人账户养老基金, 个人账户空账规模不断扩大, 全国各地合计空账已至少8000亿元。逐步做实个人账户, 弥补空账给各级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4、筹资能力弱, 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险制度资金难以保证。

我国现行社会保险制度将大多数的农民排除在社会保险体系之外, 没有体现以人为本和统筹兼顾, 没有体现社会公平正义, 既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也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国家的安定团结和长治久安。二元经济结构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及现代化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阻碍, 造成贫富差距扩大、地区发展不平衡、城市文化素质差距扩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要消除城乡差别, 纠正城乡失衡, 不仅要解决制度不公和失当的问题, 也要进行制度创新, 解决制度无力和失效问题, 只有公正而有效的制度才能为城乡协调发展提供根本性的保障, 就目前来看, 最有可能解决的就是推行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险制度。而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险制度的核心问题就是要解决资金问题, 由于农民收入水平较低、现实生活压力较大, 暂时不可能实行统一的缴费政策, 广覆盖、低水平无疑是将农民纳入社会保险制度的必然选择, 也就是说农村社会保险的资金需求最终还是要由城镇来承担。那么, 当务之急则是要完善筹资机制、健全管理体制, 切实增强社会保险资金筹集的强制性、规范性和统一性, 在确保及时足额筹集社会保险资金的基础上, 通过城市反哺农村, 实现城乡一体、人人享有社会保险的良好局面。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篇9

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目标模式:本质属性和中国特色

长期以来, 中国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 而农村社会发展这条腿更短。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公共服务严重不足, 是农村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 也是农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就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而言,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年轻农民外出务工人数不断增加, “空巢家庭”、“老年村”问题开始出现, 而且农村人口老龄化快于城市, 这对依靠家庭保障、土地保障及国家救助的传统农村家庭养老模式提出了挑战, 其可能造成的各种社会矛盾不容忽视。

中国农村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或者说,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目标模式是什么?本文认为, 未来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必须遵循社会保险的基本规律和要求, 充分借鉴世界各国社会养老保险运作的经验和做法, 同时, 必须考虑到中国的具体国情和中国农村的特殊性, 建立富有特色、切合实际的制度体系。

(一) 未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本质属性

本文认为, 未来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本质上应是一种社会保险, 必须坚持社会保险运作的一般规律。 (1) 非营利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非营利性保险, 它不以营利为目的, 而以实施社会政策为目的, 不能以经济效益的高低来决定项目的取舍和保障水平的高低。如果其财务出现赤字影响运作, 国家财政负有最终责任。 (2) 强制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属于强制性保险, 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 其缴费标准、待遇项目和保险金的给付标准等, 均由国家或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统一规定。 (3) 普遍保障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于农村居民具有普遍的保障责任。

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来看, 必须坚持以下一些原则: (1) 因地制宜, 量力而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必须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的特殊情况, 必须要与国情、国力相适应, 与中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2) 统筹兼顾, 合理规划。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建立、发展和完善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因此, 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做到统筹兼顾, 既要重视其普遍保障性, 又要考虑到国家的财政经济状况;既要照顾重点, 又要兼顾到各地区的利益分配。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 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社会保险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家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险资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社会保险事业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社会保险事业。”“国家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严格监管。”这些规定体现了社会保险的一般规律和原则, 也是建立和完善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必须遵循的要求。

(二) 未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中国特色

中国是农业大国, 三农问题非常复杂, 农村情况千差万别, 决定了在中国农村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必须要从实际出发, 考虑到各种特殊情况, 符合中国的国情, 特别是要符合农村的现实情况。

总的来讲, 未来中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必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方针, 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广覆盖, 就是要应保尽保, 把所有农村居民纳入社会养老保险范围, 从制度上根本解决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 打破城乡二元分割, 体现社会公平正义, 使广大农村居民拥有基本的生活保障, 生活的更有尊严。保基本, 就是要实事求是, 量力而行, 充分考虑到国家财政承受能力和中国农村的特殊情况, 不要脱离实际、盲目追求高标准, 保障水平不能过高, 要从保障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水平起步, 逐步提高标准。可持续, 就是要求国家财政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投入和补助必须是长久的、持续的, 国家财政负有最终责任。

在世界上农村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 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一项前无古人的重大探索。中国疆域辽阔, 各地发展水平不一, 要实现农村社会养老全面覆盖, 需要一个过程。这就决定了这项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 需要做好顶层设计, 在中央确定的政策框架下坚持先行试点和农民自愿的原则, 因地制宜, 结合本地经济发展水平、集体经济实力和农民收入水平等实际情况, 制定具体办法和试点实施方案, 取得经验后逐步推进。

(三) 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探索

2008年1月, 中央1号文件提出,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明确要“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鼓励各地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2008年10月,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 要“贯彻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原则, 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要求,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首次明确了建立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指导思想、目标模式和基本思路。

2009年2月, 中央1号文件要求, 抓紧制定指导性意见, 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2009年8月, 国务院召开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 部署在全国10%的县市先行试点, 十年内基本实现全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随后, 2009年9月, 《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 (国发[2009]32号) 颁布。一场亘古未有的变革在全国广袤的农村展开。这是中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迈出的历史性一步。

2010年10月28日,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该法总结新农保试点取得的宝贵经验和做法, 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作出了规定, 将其上升为国家法律。该法第20条规定, 国家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第21条规定,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 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 按月领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

近两年来, 全国各地按照国发[2009]32号文件的要求, 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 积极探索, 新农保试点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截至2010年底,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覆盖农业人口约1.8亿人。 (1) 以重庆为例, 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将城乡居民统筹考虑, 把农村居民、城镇没有养老保障的老年人, 以及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还有困难的部分灵活就业人员全部纳入覆盖范围。截至2010年底, 全市实际参保人数达到了770万, 包括城镇老年居民、城镇职工、农村居民。全市已有30个区县开展农村养老保险试点, 试点面达到了75%, 比全国平均试点面超出了52个百分点。国家预计在“十二五”规划末期实现农村养老保险的全覆盖, 而重庆将在2011年提前四年实现全覆盖, 确保全市农村60岁以上老人每月领到不少于80元的养老保险金, 使300多万农村老人老有所养。 (2)

二、“养老不犯愁”: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意义

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这是千百年来普遍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但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乃至工业化初期, 广大农民主要还是依靠子女和土地养老。在过去很长时间中, 限于国家的财力, 农民的养老保障主要也只能靠土地、家庭和集体组织解决。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 农民的养老保障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

前些年, 有些地方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 已对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开展了一些局部性的试点, 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这些局部性的试点主要是在经济较发达、农村集体组织较有实力、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进行, 在其他地区难以推行。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是由国家财政来全额支付农民的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 这就可以使经济不发达乃至贫困地区的农民也能纳入新农保制度之中, 从而使全国农村居民都有了社会养老保障。农民在实现“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的基础上, 再加一句“养老不犯愁”, 从而逐步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对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发挥巨大作用。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在当前应对金融危机的背景下, 对亿万农民发出国家将为他们建立由财政全额支付的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这一信号, 使他们老有所养。农民无后顾之忧, 就会敢于消费, 这对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无疑将产生强大而持久的动力。

2.从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来看, 建立新农保制度, 就实现了城乡居民在社会养老保险方面的制度平等, 随着经济发展、国力增强, 就可以逐步缩小乃至最终消除城乡居民在这方面的差距, 这对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做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无疑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程。

3.从农村当前的新情况来看, 建立新农保制度, 有利于化解农村社会中的各种矛盾。首先, 它将极大地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经济自立能力, 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增强他们对生活的自信心;其次, 它减轻了子女的经济负担, 在相当程度上避免了因经济利益引发的家庭矛盾, 从而有利于形成敬老爱幼的风气与更为和谐的家庭关系;最后, 它将有效化解一些农村集体组织无钱办事的困境, 使它们能够集中有限财力更好地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从而形成文明的乡村风气与和睦的邻里、干群关系, 有利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方案简析

(一)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方案的基本内容

1. 基本原则。

新农保试点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

2. 任务目标。

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 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 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2009年试点覆盖面为全国10%的县 (市、区、旗) , 以后逐步扩大试点, 在全国普遍实施, 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

3. 参保范围。

年满16周岁 (不含在校学生) 、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 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新农保。

4. 基金筹集。

新农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 (1) 个人缴费。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居民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五个档次, 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 多缴多得。国家依据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 (2) 集体补助。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 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 (3) 政府补贴。政府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新农保基础养老金, 其中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按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给予全额补助, 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地方政府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 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对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 可给予适当鼓励, 具体标准和办法由省 (区、市) 人民政府确定。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 地方政府为其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

5. 建立个人账户。

国家为每个新农保参保人建立终身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缴费, 集体补助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缴费的资助, 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 全部记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储存额目前每年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计息。

6. 养老金待遇。

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支付终身。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 对于长期缴费的农村居民, 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 提高和加发部分的资金由地方政府支出。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 (与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同) 。参保人死亡, 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余额, 除政府补贴外, 可以依法继承;政府补贴余额用于继续支付其他参保人的养老金。

7. 养老金待遇领取条件。

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 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新农保制度实施时, 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不用缴费, 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 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

8. 待遇调整。

国家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等情况, 适时调整全国新农保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

(二)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主要特点

与以自我储蓄为模式的“老农保”相比, 新农保的制度创新, 最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实行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养老待遇, 国家财政全额支付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二是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办法, 地方财政对农民缴费实行补贴。新农保制度的这两个显著特点, 强调了国家对农民老有所养承担的重要责任, 明确了政府资金投入的原则要求。归纳起来, 新农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基本性、公平性、普惠性。

1. 基本性:

为农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从基础养老金的概念可以看出, 政府提供的是一种基本保障。国家财政全额支付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的标准不会太高, 因为要达到广覆盖的目标, 在现有国情下, 只能是一种基本的保障, 这样才能保障财政资金的可持续投入。这种保障标准不可能一成不变。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 保障水平会稳步提升。

2. 公平性:

基础养老金标准相同。中央政府提出, 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给予全额补助, 对东部地区补助50%, 这样, 无论在发达地区还是贫困地区, 无论集体经济组织有无能力补助, 同一地区参保农民将来领取的基础养老金水平是相同的。由于新农保刚刚起步, 这样的规定能够较好地体现公平。不过, 未来新农保制度应该根据不同地方的生活标准来进行调整, 让各地农民享受到相同的生活水平。此外, 中国城市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已经比较完善, 但是农村居民养老一直处于制度缺失状态, 随着新农保制度的建立, 农民逐渐可以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社会养老保险, 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 这也体现了新农保的公平性。

3. 普惠性:

农民年满60岁均可享受。中央政府提出, 对已经年满60岁的农民, 只要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参保缴费, 就可以直接享受最低标准的基础养老金。这就意味着过了这一年龄门槛, 不分天南地北, 不分男女, 农村老年人都可以直接享受到最低标准的基础养老金。这体现了新农保的普惠性, 而这种普惠性可以使这项制度得以迅速建立起来。另外, 这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有助于消除老年贫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 老年贫困问题愈加明显。为所有农村居民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有助于改变农村生活方式。

(三)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难点及对策

建立新农保制度, 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任务。能否顺利推进和完善这项制度, 取决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取决于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支付能力, 也取决于农民的认识和接受程度。新农保推进工作还面临大量棘手的问题, 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1. 部分农民参保意识有待增强。

一些中青年农民认为养老问题离自己还很遥远, 对参保关心程度低, 存在观望心理。新农保是为农民谋福利的。一方面要加强宣传, 让农民充分理解参加新农保的好处, 使这项重大惠农政策深入人心, 使符合条件的农民在理解的基础上自觉自愿地参保缴费。对广大农民来说, 新农保是一个前所未闻的新事物, 要允许他们有一个理解过程。试点时, 不能搞强迫命令, 不能片面追求参保率。另一方面要让农民见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养老保险要到未来才受益, 交了钱要到规定的年龄后才能领到养老金, 这个时间差往往会使许多农民心里不踏实。对已经年满60岁的农民, 只要他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参保缴费, 就可以直接享受最低标准的基础养老金。这个立竿见影的做法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2. 部分地区地方财政补助资金不到位。

建立新农保制度, 关键是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相结合的基础养老金必须到位, 地方政府对农民个人缴费的补助必须到位。国家财政支付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 是实现“保基本”目标的基础。地方财政对农民缴费实行补贴, 是实现“广覆盖”目标的支撑。从农村当前情况看, 不少地方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际上没有多少能力对参保农民进行补助。部分农民个人缴费也有一定困难。由地方财政对所有参保农民给予缴费补贴, 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保险费, 对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农民给予适当鼓励, 有利于调动农民参保积极性, 有利于帮助困难群众参保, 也有利于增加个人账户积累。

3. 基金管理工作亟待加强。

农村居民居住分散, 新农保基金管理环节多、在途时间长、金额大, 存在安全隐患。基金如何归集、应由哪一级集中管理、如何保值增值等都需要认真研究和切实加以解决。有关主管部门应抓紧研究制定农村养老保险财务制度, 明确农保基金的性质、基金管理的原则、账户、科目设置和记账方法, 统一相关票据。

4. 经办力量严重不足。

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 在制度运行初期已显现出难以满足经办业务的实际需要。对全国农保经办机构队伍建设情况的调查显示, 2 209个县级市中有1 267个建立了农保经办机构, 占57.4%;29 378个乡镇中, 共有4 137个建立了农保经办机构, 占14.1%。农保经办业务主要由县 (市、区、旗) 、乡 (镇) 和行政村三级经办, 而恰恰这三级经办机构力量十分薄弱。

5. 经办手段比较落后, 业务流程不统一。

不少地方经办工作还以手工操作为主, 经办成本高、效率低。目前全国没有统一的系统软件和网络建设规划。另外, 各地的新农保经办管理模式不统一, 操作流程差别较大, 增加了管理成本和难度。为此, 要加快农保信息系统建设。

摘要:未来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本质上应是一种社会保险, 必须坚持社会保险运作的一般规律:非营利性、强制性、普遍保障性。同时, 必须符合中国的国情, 特别是要符合农村的现实情况,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方针, 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基本性、公平性、普惠性。新农保推进工作还面临大量棘手的问题, 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关键词:社会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参考文献

[1]孙祁祥.保险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7.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N].新华社, 2008-01-30.

[3]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N].新华社, 2008-10-19.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N].新华社, 2009-02-01.

[5]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Z].国发[2009]32号.

中国失业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探讨 篇10

一、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确立

中国失业保险制度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过程中制定的。为了配合国有企业改革,实行劳动合同制,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1986年国务院颁发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这标志着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1993年国务院又颁发了《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以代替1986年的《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1998年12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并于1999年1月22日发布了国务院第258号令,颁布了《失业保险条例》。与1993年的《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相比,1999年国务院发布的《失业保险条例》,在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强化失业保险的保障功能、强调失业保险权利与义务的对应、体现失业保险的性质、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方面无疑有很大的进步。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完善的失业保险制度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我国失业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失业保险统筹层面低

我国事业保险总体来说统筹层面很低,整体的制度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够健全合理的地方,这使得事业保险在调剂和使用上很容易产生风险。从我国当前事业保险的运行规律来看,大部分失业保险都是由视线进行统筹,不少经济欠发达的地方失业保险统筹起来都非常困难,这造成了很多运营中的实际问题。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失业保险风险的承担能力直接与失业保险统筹的层次成正比,统筹层次高,保险的稳定性会覆盖面会更广,统筹层次低,会产生很多调剂使用上的问题,甚至会影响到保险的正常保障功效。

(二)失业保险覆盖面比较窄

从整体层面来看,我国失业保险的覆盖面仍然十分局限,很多社会群体或者单位都未能成为失业保险的保障对象,这和很多发达国家相比差异体现的非常明显。目前未被纳入失业保险保障对象的群体主要有如下三类。首先,乡镇企业并不是失业保险的保障范畴。我国乡镇企业的从业人员在群体上是非常庞大的,这些人群也会面临非常严重的生活压力,并且很可能会面临失业的难关,但是,他们并没有成为失业保险的保障对象。其次是广大农民群体,他们也不是保障的范畴。虽说随着制度的改善与革新,不少合同制的农民工人已经开始享有失业保险的保障,但是,仍然有大范围的没有合同制保障的农民群体,他们却享受不到失业保障。最后一类为个体工商户的雇员,这是我国较为庞大的一个就业群体,但是他们普遍不是失业保险的保障对象。

(三)失业保险促进再就业的功效未能充分发挥

失业保险的功效应当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方面失业保险要能够覆盖失业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提供他们在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保障,以帮他们度过这一段困难时期。另一方面,失业保险应当体现出其促进再就业的功效,但是当前我国的失业保险在这一功效上的发挥并不理想。失业保险待遇中涵盖了人员的职业培训与介绍的费用,但是,这笔费用具体是怎样的占比,当前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中并没有明确说明。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的失业保险在金额上是比较少的,其中分摊给失业培训和介绍的费用更是有限,这也是失业保险的就业促进作用很难体现出来的内在原因。

三、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完善策略

(一)提高失业保险的统筹层面

提高失业保险的统筹层面是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建设中首先要落实的一点。失业保险的统筹制度应当逐渐由省级统筹向国家统筹的形式上过渡,这会很大程度保障失业保险的支付和调剂能力。考虑到我国的地域差异,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对于中西部那些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方,可以建立失业保险的中央调剂金,这些相对苦难和经济发展滞后的国家可以享受国家的扶持和政策倾斜,以这样的形式保障全国范围内失业保险覆盖范畴的平衡,也能够让这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失业保险有足够的支付能力。

(二)拓宽失业保险的覆盖范畴

从目前我国失业保险的保障范畴来看,很多社会群体都还没有成为失业保险的保障对象,很有必要不断拓宽失业保险的覆盖范畴,让更多社会群体能够享有失业保险的保障。从那些社会保障制度较为成熟的国家来看,它们的失业保险几乎覆盖了所有人群,各种类别、从事各个行业、各种工作性质的群体都有享有失业保障的机会。这个应当成为我国失业保险制度革新的一个发展方向与目标。只有将更多的社会群体纳入到失业保障的范畴,这才是社会主义背景下失业保险制度应当履行的对于公民的责任与义务。

(三)发挥失业保险对再就业的推动作用

失业保险的功效应当更明确的体现出来,尤其是要让失业保险推动就业的功效充分发挥出来。可以适当放宽当前失业保险促进就业项目的享受群体范畴,将那些记录在案的失业人员均纳入培训补贴计划中,让广大的失业群体都能够受到系统专业的就业培训指导,尤其是可以让那些失业的农民群体享受一些专业化的培训。这会很大程度转化社会上的失业群体,能够帮助他们更快速的找到工作,让他们更好的融入新的工作岗位,这也是保障整个社会的安定祥和的一个方式。

参考文献

[1]李玲.我国失业保险法律制度的完善[D].河南师范大学2014.

[2]毛瑞杰.当代中国社会保险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

[3]伍思杭.强化失业保险制度的就业功能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

[4]赵蔚.失业保险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功能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5.

社会经济保险制度 篇11

一、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存在的缺陷

(一)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当期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情况

对于参保单位按月足额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收入,采用收付实现制进行会计核算完全可以反映基金收入全貌,保证基金会计核算的全面、准确。但随着社会保险参保覆盖面的不断扩大,社会保险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范围更广,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性质不同,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基金的非正常收入问题,仍采用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只能反映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中以现金实际收入的部分,而不能全面反映出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行情况。如:(1)由于参保单位有时存在经济效益不好,资金紧缺,无法按月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或参保单位违反规定故意拖欠社会保险费,按收付实现制来进行收入核算,就无法准确、及时地反映出参保单位的欠缴数额、欠缴时间;(2)破产改制企业一次性为参保人员提前预提缴纳以后相当一定年度的养老保险费和医疗保险费的特殊基金收入,按现行收付实现制全部确认为当期的收入,这无疑是虚增了当期的基金收入,并通过年终结转进入基金结余,导致基金结余的虚增,也就无法准确地反映出每个会计年度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结余的真实情况;(3)基金结余投资国债的增值收入,按收付实现制只能待该投资到期变现后才能确认为当期收入,无法反映出各会计期间社会保险基金的增值收入情况。由于参保单位欠费、预缴费及基金增值收入等问题的存在,采用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就无法全面准确反映基金的当期收入,无法为决策部门及时调整社会保险费征缴政策提供科学的决策数据,从而无法实现应收尽收,形成基金管理缺位。

(二)不能真实反映社会保险基金的支出情况

主要反映在医疗保险基金支出方面,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可分为: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的医疗费记账支出,参保职工个人报销的支出以及转移支出等。其中定点医疗机构的记账医疗费支出占医疗保险基金总支出四分之三以上,是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管理的重点。在收付实现制下会计核算无法真实反映出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费的发生情况。目前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定点医疗机构的发生医疗费用基本上是采取“预付制”或“后付制”结算方式进行支付。医疗保险费的结算方式无论是采取“预付制”还是“后付制”结算,采用收付实现制都无法准确、及时、完整地反映当期医疗费实际支出的总体情况,这部分费用只有在实际支付时才能体现,无法反映当期损益的全貌,造成基金会计账务和报表一定程度上的“失真”,无法全面准确反映基金支出状况,从而造成基金风险,出现管理漏洞。

(三)不能全面准确记录反映社会保险基金的资产负债状况

社会保险基金采用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是以现金的实际收付作为确认收支的依据,只能反映基金财务支出中以现金实际收付的部分,不能反映应收未收的债权或者已发生但尚未支付的债务,如参保单位欠缴或预缴的社会保险费、社保经办机构应付未付的养老金、医疗费;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应计利息等这些“隐性债权”和“隐性债务”在会计核算中都无法及时反映,就会导致社会保险基金的会计账务和报表不能全面准确记录和反映社会保险基金的债权债务损益情况,给基金管理的决策造成误导,不利于保障基金安全。

(四)不能为编制社会保险基金收支预算提供翔实的基础会计数据和会计信息

《国务院关于试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意见》(国发〔2010〕2号)明确了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是根据国家社会保险和预算管理法律法规建立、反映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的年度计划。通过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实行预算管理,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保证基金的安全与完整,对促进社会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编制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要采取科学、规范的方法,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由于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无法在现行情况下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进行科学、准确的会计核算,就无法提供完整、翔实的财务报告,如由于参保单位预缴社会保险费,在收付实现制下将预缴的社会保险费全部计入当期收入,虚增了当年基金收入总额;另外,医疗保险基金存在应付未付问题。由于在编制下一年度基金收入、支出预算时,上年度基金收入、支出执行情况是一项重要指标,上年度虚增的基金收入和基金的应付未付,会导致编制本年度基金预算收支的不准确性,会直接影响决策部门的数据需要,同时也给及时、足额征缴社会保险基金,应收尽收社会保险基金埋下隐患,进一步影响到社会保险基金安全运行。

二、完善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核算制度的建议

笔者认为,为了保证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核算的全面、准确,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核算应与社会保险基金的性质和业务发展相适应,针对不同险种基金运行特点,应对现行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核算制度进行适当调整。笔者建议将现行的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核算由“单一采用收付实现制”调整为“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相结合”的方式。具体操作如下:

(一)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核算处理

对于参保单位按月正常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收入采用“收付实现制”进行会计核算,在款项实际收到时记收入账;对于参保单位一次性预提预缴多年的特殊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核算,在对应的预提预缴的年度内分别确认基金收入。在收到一次性预提预缴多年的特殊基金时,按参保单位预提预缴的各险种基金和相应的政策规定,分别确定各年度的基金收入数,对于确认为当年的基金收入进行会计核算时,借记资产类科目,贷记相应的基金收入科目;对于应在以后各年度分别确认的基金,借记资产类科目,贷记“暂收款”科目。在对应预提预缴年度内,每年按规定应确认的基金收入,借记“暂收款”科目,贷记相应的基金收入科目。“暂收款”科目应根据参保单位预提预缴的各险种基金和会计制度的要求设置明细账和暂收款明细登记簿,详细记录各笔暂收款的单位、金额、用途、起讫时间等,方便备查。

nlc202309040911

(二)参保单位欠缴及补缴社会保险费核算处理

部分参保单位由于经济困难,有时无能力及时缴纳社会保险费,出现欠费问题,或参保单位违反规定故意拖欠社会保险费,应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核算,社保经办机构基金会计核算应新设置“应收款”科目,发生欠费时,借记“应收款”科目,贷记基金收入科目;待实际收到社会保险费时再冲减“应收款”科目,借记资产类科目,贷记“应收款”科目。“应收款”科目的借方余额即为应收未收的欠缴基金,“应收款”科目下的欠缴基金,应根据参保单位设立明细账,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加以披露。

(三)基金应付款核算处理

在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核算过程中,对已发生的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的记账医疗费支出,即为社保经办机构应付未付的欠付基金,社保经办机构基金会计核算应新设置“应付款”科目,发生应付未付时,借记基金支出科目,贷记“应付款”科目;待实际支付医保费时再冲减“应付款”科目,借记“应付款”科目,贷记资产类科目。“应付款”科目的贷方余额即为应付未付的欠付基金,“应付款”科目下的欠付基金,应根据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设立明细账,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加以披露。

(四)基金投资债券利息收入核算处理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购买债券利息收入日常核算:(1)转基金购买债券时,借记:债券投资,贷记:财政专户存款;(2)按照债券利率计算利息时,社保经办机构基金会计核算应新设置“待结转利息”科目,借记:债券投资,贷记:待结转利息;(3)债券到期本息转回时,收回基金核算,借记:财政专户存款,贷记:债券投资;债券利息收入核算,借记:待结转利息,贷记:利息收入。待结转利息的贷方余额,表示基金运营盈余,借方余额则表示基金运营亏损。

三、采用“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相结合的会计核算制度的优点

(一)采用“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相结合”的会计核算制度,对参保单位预提预缴社会保险费、欠缴及补缴社会保险费进行核算,既可以真实、准确记录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状况和全面掌握参保单位的缴费情况,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的准确性,为决策部门及时调整征缴措施提供科学的决策数据,又能提高社会保险基金财务数据的透明度和真实性,满足政府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宏观管理的需要。

(二)采用“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相结合”的会计核算制度,对医疗保险基金应付款进行会计核算,可以准确、完整地反映当期医疗费实际支出的总体情况,进而真实反映出每个会计年度基金结余的情况,同时又能有效地将医疗保险基金的运行绩效与社保经办机构管理医疗保险基金的责任相联系,促进基金使用效率提高和基金安全。

(三)采用“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相结合”的会计核算制度,既反映年度的现金实际收入数和现金实际支出数,又反映应收未收或应付未付的债权或债务,为科学、翔实编制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提供了有力依据,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合理、准确。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范围更加广泛,将现行的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核算由“单一采用收付实现制”调整为“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相结合”的方式是可行的,也是非常必要的,它既解决现行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制度存在的缺陷,使基金会计核算更加全面、准确,又能促进基金管理更加合理化、全面化,确保基金的安全与完整。

(作者系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保险事业局副局长)

社会经济保险制度 篇12

一、我国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历程及评述

1. 萌芽阶段(1956—1986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家庭养老为主要的养老保障方式。1952年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农民收入的增长,提高了农村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稳固了家庭保障的实力。虽然在这一时期尚未出台有关农村社会养老的政策措施,农村养老以传统的家庭保障为主要形式,政府对于农村养老没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撑,但其仍然对这一问题思考颇多,结合各方面因素为农村养老寻找突破点。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在实践操作中起到了潜在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其中便包括农村养老保障。如《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中有所强调的问题:“农业生产合作社对于缺乏劳动力或者完全丧失劳动力,生活没有依靠的老、弱、孤、寡、残疾的社员,在生产上和生活上给以适当的安排和照顾,保证他们的吃、穿和柴火的供应,保证年幼的受到教育和年老的死后安葬,使他们生养死葬都有依靠。”文中提到的五方面保障,即为此后众所周知的“五保”。一部分无劳动力的农民开始享受到来自国家的福利政策,我国农村养老开始了以“家庭保障为主,五保制度并行”的保障模式,同时我国城乡“二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固化。

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集体经济在1978年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被家庭经济所取代。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给农村发展带来一系列的变革:商品经济在农村发展起来、计划生育的实施、人口结构的变化等等,这些变化均成为诱致性制度变迁的重要原因。

2. 探索时期(1986—1992年)。

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逐渐缩小,“五保户”再次回到家庭之中,但此时的农村家庭已与往日大不相同———家庭结构大大缩小、家庭价值观念也有了极大的变化,社会中出现了大量的家庭冲突与矛盾,为了缓解农村家庭的养老负担,我国开始探索农村社会养老。1986年10月沙洲会议确定了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主要任务;1987年对于建设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探索在全国蔓延开来,在山东、北京、上海等地1 000多个经济条件较好的县进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截至1989年底,800多个乡镇建立起以乡镇、村为单位的养老保障制度。

这一阶段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初步探索,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从中反映出的问题更值得关注。首先,缺乏统筹。农村社保试点是以村镇为单位开展的,只有乡镇办法和村规民约,各村之间制度混乱,注定不能长久维持。其次,资金筹集方式存在问题,大部分农村养老保险资金来自集体,导致集体负担过于繁重,相比之下村民不投入资金只享受成果,违背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原则,这样的筹资方式只会给村集体带来越来越大的资金压力,最终沦于失败。最后,资金的增值方式过于落后,资金增值缓慢,老龄化大潮来临之时会出现资金不足的危险。

3. 曲折发展(1992—2002年)。

1992年民政部颁布《县级农村养老保险基本方案》,此次试点吸取了之前以村、乡镇为单位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教训,走农村不同职业人员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方向。根据《县级农村养老保险基本方案》的指导,民政部先后在山东省和武汉市发展起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此后,江苏、河北、福建、上海等地也相继发展起来。数据显示,到1997年底,全国已有8 280万农民参加,累计140多亿元,其中55万农民已经领上养老金(民政部《民政事业统计数据》,2002)。

但好景不长,由于银行利率自1996年来连续下调,实际收益达不到投保人目标期望,这个完全靠个人缴费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遭遇极大的压力。直到2002年底,农村参保人数为5 462万人,相较1997年年底参保人数缩减了将近一半。

我国传统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探索过程是社会保障制度第一次变迁中的一部分内容,凸显出典型的路径依赖的特点。路径依赖这一概念源于生物学,诺斯则用来描述以前的机制对当前和未来的影响。首先,由于经济体制的限制,生产系统与社会保障系统无法分离。计划经济时期集中统一的原则下,国家往往将生产和社会保障集中于同一项计划之中,想办法使生产系统实现社会保障系统的目标,没能将社会保障视作单独独立于生产系统之外的、具有自身逻辑性和规律性的制度体系。在1956年前后我国的社会保障可以用“扶贫”和“救灾”两个词语概括,显而易见的是这个时期的社会保障系统被融入生产系统之中了。到了高级合作社完成后,社区性社会保障由于其所带来的报酬递增效应而出现如“五保”供养制度、合作医疗等等为农民的生活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仍可发现各项制度具有路径依赖的特点。其次,二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结构。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不能享受到与城市户口相同的社会保障政策,因此农村养老模式普遍为家庭保障,依靠农村大家庭的分工劳动来保证对老人的养老和对下一代的抚养。农民为了保障家庭养老代代延续仍然坚持养儿防老和土地供养,这种典型的路径依赖时刻制约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与发展。传统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保富不保穷”的筹资完全依靠农民本人的商业保险形式,相较于同时期的城镇则是以个人储蓄和社会统筹相结合的方式,因此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只有个人账户,而城镇则有“个人账户+社会统筹”。甚至,缴费标准不贴合实际,农民无力缴纳;到期发放的金额养不起参加保险的农民。

种种缺陷造成了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失败,但也为继续建设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探索提供了颇多启示:第一,应当破除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结构的藩篱,坚持城乡统筹的整体观。在城市和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面应当保持结构上的一致性,以保证城市和农村之间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和接续及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保持村与村之间社会保障制度的一致性,以保证农村之间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和接续,农民在农村的流动。归纳起来,我国应当建立全国范围基本一致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各省各地区乃至镇、村都应当包括在制度框架之内,在实践中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实地调整方法手段,努力破除制度上和结构上的城乡差异,实现劳动力的快速流动和人们的便捷生活。第二,确立政府的主导地位。传统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在以村为单位的基础之上,之后吸取教训搞试点“由点到面、逐步发展”,均以失败告终。留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定位好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探索中的责任,应当根据试点地区的实际问题提供财政支持、组织实施、管理监督等等。

二、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探索及评述

从2009年起开展新农保试点工作,国务院出台《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办[2009]32号),凡是在试点地区内的年满16周岁、非在校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农民均可自愿参加。在中央政府的统筹领导下,第一批试点地区新农保工作进展顺利;2010年开展对于西藏、青海、甘肃、云南等贫困地区的第二批试点也初具成效,同年《社会保险法》颁布,为新农保的全面推进提供法律保障。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步入正轨,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越来越具有明确的建制理念和目标定位。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提出到“十二五”末,在全国基本实现新农保和城居保制度合并实施,并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2020年前,全面建成公平、统一、规范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其实施成效显著,据人社部发布的《中国社会保险年度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4年末全国养老基金累计结余3.56万亿,其中,城镇职工养老基金累计结余3.18万亿,城乡居民养老基金累计结余3 845亿。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剧,基金规模不断扩大,保障基金安全的任务越来越重,迫切需要强化对基金投资运营的管理和监督。其中,保险资金和养老基金是资本市场投资的长期性基金;而养老基金比保险资金还要稳定,养老基金几十年不用考虑流动性的问题,是发现市场价值和实施价值投资的本源所在。因此,我国对于庞大的基金的风险防控和保值增值出台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一是2015年8月17日国务院发布《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国发[2015]48号),这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史上的一项大事和重大突破,标志着数以万亿计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即将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横空出世,并将成为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强有力的助推器和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的重要途径;二是2016年3月28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条例》,这是首次以国务院条例级别明确社保基金运作规范。《条例》根据《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对基金的筹集、使用、管理运营、监督等环节做出进一步规范,保证基金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保值增值。

直至今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第二次变迁仍在进行之中,相较于第一次变迁过程中政府制定政策的随意性、临时性及非连续性的特点,探索出了新制度、新体系——与社会生产系统相分离的具有自身发展逻辑和规律的独立的制度体系,具体表现在:一是新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筹资原则是“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这种方式既调动了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又不至于因为缴费标准过高而使农民望而却步,“缴得起”是新农保保障有效性的要求,也是决定其成功与否的关键。二是制度的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总结第一次制度变迁时的教训,我国开始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地区政府可以在主制度框架内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指导社会保障事业的各项工作,如苏州模式———“农保转城保”和“老年农民养老补贴制度”、北京城乡衔接和转换的养老制度、安徽霍邱的“粮食换保障”等等。通过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民也和城市居民一样开始享受政府带来的关于生活各方各面的保障,提高了地方政府的创新能力,缩小了城乡的二元化差异,便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推广和普及。三是探索新的保值增值途径,加强对基金的投资管理。长期以来,国家对于基金的投资管理不够深入,投资方式只有两种———存入银行和购买国债。这样的投资方式很难保证资金在通货膨胀的背景下实现保值,增值就更不必多说。2015年国务院出台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对养老保险基金进行市场化、多元化投资运营,使养老基金成为调控国家劳动力成本的重要工具,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同时,国务院出台的投资政策也有利于养老保险基金的风险防范,避免侵占、贪污、挪用基金及基金贬值等隐形损失的增加,通过明确投资原则及范围等方面的制度保证基金的安全,同时实现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主制度框架大体已经形成,尽管新农保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在运行过程中发现了不少的缺陷:一是农村养老形式单一,具有典型的路径依赖。农村家庭结构越来越小化,从前的四世同堂如今很少能够见到,往往在农村也会像城市一样出现一个家庭赡养四位老人的情况,作为普通的农村家庭无力负担如此沉重的养老任务,这些问题极易影响家庭中老人的生活质量。二是制度本身缺乏法律的支持,虽然我国出台了不少关于农村的发展现状的政策,但不具备法律的强制力,实际操作往往取决于长官意志。三是制度转移衔接不通畅,不同地区的农民保障范围、原则、内容上有极大的差异,造成部分农民心理上的不平衡及政策上的不配合。

三、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

在主制度框架内的修改和完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第二次制度变迁虽已拉开帷幕,但完成之日尚未确定。唯有坚定信念,制定明确的计划和方法,一步步打破路径依赖的影响,在实践中获取成功,在过程里总结与改正。

1. 确立中央政府在新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建设中的主导地位。

一是强化中央政府的立法功能,如上文所述我国有关新农保的法律目前只有《社会保险法》中有所涉及,并没有一部专门针对新农保的法律出台,数亿农民参加新农保没有法律做后盾,大多数农民参保没有积极性,总怕政策变化导致之前交的保险全部作废,怕自己交了几十年新农保到期领取养老金时政府不兑现,怕几十年后发放的养老金数额随着经济发展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其现值小于目前所交的新农保金额,这“三怕”构成了农民不愿参与新农保的主要原因。因此,法律层面上的稳定性和强制性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所急需的,也是参保的数亿农民所迫切希望的,有了法律上的强制性保障,农民才能放心将钱交给经办机构,对于新农保的态度也会随之转变。我国应结合国内外的社会保障发展经验及未来国家发展趋势,尽快颁布《社会保障法》以满足社会各个阶层的不同需求,这是迫切需要的、刻不容缓的,是我国发展到现阶段急需出台的一项法律,否则将制约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安定繁荣。二是强化中央政府的规划、组织功能,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问题上中央政府应当注意防止制度碎片化的同时在主制度框架内给予地方政府适度的空间,明确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整体性和灵活性,使地方政府在统筹工作中充满活力,方法和措施的制定充满创造力和实践性。三是尽快提高统筹层次,目前我国的新农保的统筹层次为县级统筹,层次过低,严重影响新农保的转移和续接工作,降低经办机构的工作效率,浪费时间、精力和资源。因此,政府应出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其相关政策间的衔接办法,加快新农保在不同地区间的转移和续接的速度,并预留制度接口为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提供方便,有利于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目标的实现。在此基础上,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包容性,对于不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将其尽量纳入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来,在省级范围内实行统一的衔接办法及基金结算办法,力争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在制度上的全覆盖,使每一位公民都能享受到制度政策带来的保障。

2. 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制度服务。

制度服务是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动力之一。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相配套的各项设施的不断完善与升级改造,使得新农保制度服务相应地获得极高的效率和良好的信誉。优质的服务才能换回人民的满意,人民的满意度高了,政策实施起来自然畅通无阻,加快配套设施的建设能够保证农民更为积极地参与新农保,完善的制度服务亦使农民对于养老金的发放更有信心。强化农民对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制度服务认可,农民对于该制度的需求随之加大,从而增强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动力,促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进程,影响其变迁的方向和路径。一是中央政府应引导地方建立、完善信息系统的建设,信息系统是新农保的一项重要的配套设施,将参加新农保的人员统计起来,方便保存记录和调取资料,政府在信息系统的建设方面应当为地方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和技术帮助。二是地方政府应当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目标,在建立信息系统时,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数据库建立起来之后应实现数据库与公安、民政等部门的无缝衔接与信息共享,便于在工作过程中便捷地实现信息的采集与调取,节省调查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在统筹层次内应加强统筹发展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使城市与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趋于统一。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础数据库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信息系统衔接起来,共存与同一个信息系统之中,为以后对于二者数据的整理与统筹留下空余,也为城市与农村人口的流动时新农保的转移和续接提供便捷。四是对经办人员进行上岗培训以培养其较高的业务素质,经办人员队伍的强大才能使经办机构声誉好影响范围大。优秀的经办人员要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同时还要对每一位参保农民认真负责、耐心服务,在农民心中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和机构形象,让农民信得过、愿意办、放心交。另一方面,经办机构应明确经办人员与服务对象的配置比例,以保证经办人员服务的质量,实行规范化的服务流程和操作程序,达到基层经办机构规范化管理目标。

3. 依靠市场和社会力量建立农村社区养老。

上一篇:独立学院网络安全下一篇:自主探索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