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集中管理

2024-05-15

社会保险集中管理(精选7篇)

社会保险集中管理 篇1

核算和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 对许多中小保险公司来说, 核算往往涵盖费用、预算、财务分析、税务、资金、资产、单证、档案、报表等方面, 广义上讲包括保费批量扣款, 费用审核, 预算编制与执行控制;税费申报与缴纳以及退税管理;分支机构资金需求的汇总上报、资金调拨管理, 权限内对外付款的审核, 各机构银行账户管理业务的合规性初审, 银行账户的日常管理;资产及物品的系统管理及实物的调拨、领用, 报废, 盈亏进行审核;各类单证的发放、交接;年度决算等事项, 对于全国性的保险公司来说, 三级机构市属中心支公司的财务工作则更为繁杂, 除了上述广义的工作, 有的还需参加营销团队的每日晨会、产品说明会和理财分析讲座等, 此外四级以下网点事情较为琐碎, 因此三级机构财务人员时间安排捉襟见肘, 日常核算工作常难以及时进行, 往往影响了财务数据的及时提供。出于财务工作专业, 规范, 高效的要求, 集中核算作为一个专业岗位在保险公司中诞生, 随着职能的发展, 集中核算正经历着逐步发展的过程。

一、保险公司财务集中核算的特点

随着核算要求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全国性保险公司将核算

激励他们认真勤奋的工作, 进而在某种程度上有效的降低贪污腐败等行为发生的频率。

(三) 建立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

实践证明, 仅仅依靠人们的自觉性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 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就显得十分的重要了。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建立对国有资产的监督机制, 缺乏对国有资产的监督。首先是对国有资产等硬件的监管, 要想做到有效的监管, 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部门可以在严格执行有关财经法规和本单位的资产管理制度的前提下, 充分应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 对将各项资产从购置、领用到报废进行全程的数据化管理, 做到每个步骤都有数据记录, 并且数据可以及时有效的更新, 从而达到及时全面掌握资产信息的目的。其次, 则是对于工作人员的监管。国有企业要设立责权分明的管理制度, 最好是将责权分配到个人, 只有这样, 在出现相关问题时才能及时有效的找到负责人, 才能最好的解决问题。与此同时, 国有企业还要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奖惩制度, 要充分体现出不同的工作态度和业务水平之间的差异性, 坚决避免吃“大锅饭”, 只有这样, 才能使每个工作者体会到自己的意义和价值, 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四、结语

作为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行使职能及各项事业发展的物质权上收实行集中核算, 加上原先通常由总公司统一处理外包打印, 理赔录入, 核保业务等工作, 这种大后援中心模式的成功实施也推动了财务集中核算的发展。保险公司集中核算的初期, 运作形式体现为“四个统一”。

(一) 统一会计核算

三级机构财务正常签批费用, 批量收付费, 然后将原始凭证或者扫描件统一交给集中核算人员完成账务处理。

(二) 统一资金结算

资金统一调度与管理, 实行区域范围内的业务费用收付统一集中支付。

(三) 统一凭证管理

各分支机构定期将会计凭证原始附件报送集中核算人员复核整理后, 统一进行装订并进行管理。

(四) 统一上报报表

集中核算统一汇总内部要求上报的月度, 季度, 年度报表决算报表, 整理齐全后由三级机构财务进行复核, 集中核算统一上报并归档。

基础, 国有企业的资产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国有资产的安全性、效益性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更是政治问题, 所以笔者呼吁, 首先相关政府要起好带头作用, 健全法律法规;而相关国有企业则应该树立国有资产管理意识, 加大管理力度, 提高国有企业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建立和健全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和监督约束机制, 切实强化国有资产管理、从而预防国有资产流失。

综上所述, 我国现在的国有资产流失较为严重。但是我们不可灰心丧气, 只要相关的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尽到自己的职责, 并贯彻实行相关的机制, 双方共同努力, 提高我国国有资产的管理水平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徐昊.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8.

[2]马林.新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与纳税申报实务.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2008.

术企业, 2009, (12) .

[4]姚丽娟, 李刚.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3) .

二、保险公司财务集中核算的优势

在集中核算管理中, 保持三级机构的独立核算主体, 会计核算职能和费用审批职能上收至省级机构财务部统一处理, 总分公司统一账务核算, 实现业务和费用集中收付, 三级机构账务包括业务和费用事项通过交叉验证由集中核算人员复核后生成凭证。实行集中核算充分释放三级机构财务人员的工作时间, 有利于统一核算口径, 强化会计监督职能, 整体规范业务处理, 形成了一只专业化核算团队, 全面提高核算效率。集中核算的过程中体现了五个方面优势。

(一) 强化了会计监督职能

集中核算财务人员独立于三级机构的组织框架, 能更好地保障财务人员按照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判断经济事项, 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 有利于更好地行使会计监督职能, 实现了对三级机构的财务收支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管理, 预算外的支出明显减少, 风险事项的财务支出行为在萌芽状态就得到了治理, 费用事项中打擦边球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加强了三级机构财务风险管控, 规范了三级机构的公司治理结构, 并且能够提供更有效的服务。

(二) 有效地解决了机构会计复核职能缺位, 同时精简了会计人员

三级机构一般设一名会计核算人员, 因业务量有限而工作项目繁多导致财务人员精力不足, 会计复核职能缺位, 不符合会计基础规范的要求;另外, 业务量较大, 四级网点机构还有较多的出纳人员兼做部分会计凭证, 不符合岗位分离的要求。实行集中核算后, 集中核算人员之间, 集中核算人员和机构财务之间交叉验证, 风险得到了进一步的管控。一个集中核算人员负责3到4家机构, 相当于减少了机构2/3的财务人力, 减少了人力成本。

(三) 有利于机构财务人员更好地发挥财务管理、财务分析和监督职能

三级机构实行集中核算, 机构财务人员从每天大量的会计凭证处理, 核算复核, 付款和时效追踪中剥离出来, 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提高机构财务管理水平, 深入地进行财务分析。专项投产比的分析, 人均使用面积分析, 培训效果追踪, 会议费用管理, 人均费用探讨, 从而可以根据切身情况和业务条线的需求进行更专业化的工作, 对公司的经营与业务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与支持。

(四) 有利于统一公司会计口径, 规范三级机构会计财务管理, 提高效率, 提升服务质量

财务人员会计理解水平不一, 加上上级公司对机构指导和检查力度不足, 造成三级机构会计核算水平参差不齐, 实行集中核算, 统一会计核算口径, 有效地提高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 减少了会计核算的差错率。费针对保险公司全省性会议培训比较多的特点, 集中核算人员能够发挥与分公司沟通便利的优势, 辅助机构沟通解决问题。在标准化的集中核算流程下, 对于全国性和全省性活动, 集中核算人员可在费用报销前主动对机构财务进行准确指导, 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时效性更强的管控。

(五) 强化了财务资金的统一管理与调度, 有效减少了资金沉淀,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降低了风险

集中核算后, 撤消了三级机构在银行开设的部分银行账户, 总公司或者分公司科学安排付款时间, 统一汇付经营费用, 有利于总、分公司对三级机构资金的统一调度和管理, 实务中三级机构付款上收, 费用审批后上传分公司集中核算审批, 从资金的安全性上讲, 总, 分公司的付款审核更加严格并且成熟, 进一步保障了资金安全;从公司整体上讲, 统一的资金管理有效减少了资金沉淀, 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三、保险公司集中核算的发展趋势

2009年10月1日执行了新保险法, 三大核心的变化是突出了保护被保险人, 突出了加强监管和防范风险, 突出了拓宽保险服务领域, 对保险业的依法合规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2009年末至2011年上半年, 整体监管环境愈加严格, 加上前期反洗钱法的颁布和国务院领导对“小金库”的排查, 保险业合规经营成为各家关注的重心。各项政策法规出台后, 保险业受到巨大的挑战, 银行保险系列受到较大冲击, 各保险公司纷纷成立合规部或合规管理室, 对财务监督和核算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随着财务集中核算的发展, 了解业务和费用的配比, 了解费用实质通过机构间营销策略和投产的对比为机构提供合理建议, 对集中核算人员进一步提出要求, 集中核算的管理范围正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的过程。当上级部门提出杜绝小金库, 除了需要严控机构日常经营费用, 确保费用事项的真实合理, 集中核算人员还需要充分认识费用管控中的要点和盲点, 在和机构财务的交流中辅助机构财务规避风险。

近年来, 保险公司财务集中核算的发展存在几种不同的模式, 一些公司进行全面账务处理, 另一些公司资金, 单证, 税务全部上收, 还有一些公司费用审批上收, 付款由机构处理。集中核算整体目的性不明确, 制约了岗位的发展, 发展缓慢一定程度上也弱化了对集中核算必要性的认可。保险业是人员流动性非常高的行业, 财务人员的频繁流动使保险公司普遍采用财务集中核算, 但是模式却各有不同, 主旨不统一。从集中核算的发展来看, 确定未来发展方向, 解决目前的缺陷是现实的两个课题。下面就两种发展方向简单探讨。

(一) 全面账务处理

实行财务集中核算后, 财务管理由机构进行, 具体核算工作由集中核算人员去完成, 机构财务进行复核以及原始凭证的邮递, 集中核算人员通过交叉验证对业务进行二次审核, 确保准确性和正确性, 这样全面释放机构财务人员的工作时间, 同时有利于集中核算人员规范高效进行财务核算。缺点是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脱节, 弱化了机构财务的财务核算职能, 出现机构财务对核算事项不了解。集中核算人员由于经验和能力限制, 以及各地域要求不同, 部分账务和凭证处理不符合要求。

(二) 全面核算管理

集中核算人员知识面要广、精, 通过机构间的横向比较, 对机构的各项财务工作进行指导和辅助, 一方面成为机构身边的会计, 全面处理核算事项;另一方面成为机构财务和分公司联系的纽带, 宣传公司导向, 学习优秀机构模式, 帮助机构实现最优投产, 有利于取长补短。

公司管理步入集团化管理后, 财务集中核算成为趋势。寿险公司财务集中核算在平安的样本推动下普及并且发展, 作为全国性寿险公司太平集中核算成员, 仅就本地保险市场上财务集中核算发展, 根据目前的工作作了简单的论述, 寿险公司财务集中核算发展模式有待更深入的探讨。

社会保险集中管理 篇2

工作总结

我局“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集中宣传月活动”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方针政策和重要部署,以宣传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为重要内容,根据县综治委《关于转发<关于开展全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集中宣传月活动的通知>的通知》要求,结合“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活动,积极开展综治宣传月活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组织落实

为了切实搞好综治宣传月活动,使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经研究决定,我局成立“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集中宣传月活动”领导小组。将综治宣传月活动摆上重要日程,并与我局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明确了主管领导为总负责,分管领导直接抓,形成了一个从上到下,齐抓共管,人人有责的综治宣传体系,制订了详细的、具体的综治宣传月方案,明确了综治宣传月指导思想,确定了活动的主要内容,使综治宣传活动做到有的放矢。

二、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在宣传月活动中,我局以宣传有关法律、法规为主,采用集中宣传和进村(社区)宣传的活动方式,贴近人民群众,增强综治宣传社会效果。以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为主线,以“建设平安宿松,守护和谐家园”为主题,大力宣传各地、各部门在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中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积极调动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维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积极性,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确保我县社会政治和谐稳定,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建设平安宿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我局与县工商局、药监局等部门联合开展了以“抓质量水平提升 促发展方式转变”为主题的“3.15”宣传咨询活动,现场宣传质监系统特种设备、食品“两大安全”有关安全法规和知识,宣传了名牌产品工作战略等知识,散发宣传资料400多份,现场解答咨询20多人次,营造人人关注产品质量,人人共享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

活动期间,我局专门出了一期以“抓质量水平提升 促发展方式转变”为主题的宣传专栏,大力开展宣传活动,吸引了过往群众前来观看。

活动期间,我局组织开展了农资、建材等产品的专项检查工作,在检查中,发送资料向广大经营者宣传有关质量要求,并向农民群众宣传农资识假辨劣的有关知识,大力开展护农服务工作。

宣传月期间,我局开展了食品专项整治活动,对区内食品企业和小作坊开展了巡查,进行《食品安全法》的宣传,指导企业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并指导其正确标注食品标签标识。

三、氛围浓烈,成效显著

开展以“建设平安宿松,守护和谐家园”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平安建设方面的各项工作的落实。

第一,不但在质监部门广大干部职工中掀起学法、守法、用法的法制宣传热潮,而且进一步增强了企业法人、全体社会公民依法经营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为提升和改善我县重点行业、重点产品和重点区域的产品质量状况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二,群众的法制意识和维权意识得到增强,同时也提高了我们质监部门依法行政的能力,加快了建设法治质检、质量兴县、构建和谐宿松的进程,为建设和谐质监、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宿松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法制氛围和法治环境。

第三,单位的治安防范工作进一步强化。近期我们又对机关大院监控报警系统进行了维护,加强了对我局财务、档案室等重点部门的监控,确保能够实现24小时监控,今年来无车辆、火灾事故,没有发生一起案件,保证了单位的安全。

四、总结宣传经验,建立长效机制

在综治宣传月期间,由于我局领导高度重视,措施得力,取得了明显的综治宣传效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活动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任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建立综治宣传的长效机制,定期开展综治宣传活动,将综治宣传措施和效果延续,并总结综治宣传经验,探索综治宣传在社会发展背景下的新措施,不断提高我局综治宣传的能力,为建设平安宿松,确保我县经济社会和谐稳

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社会保险集中管理 篇3

【关键词】财务集中;基层财务队伍;管理

一、引言

随着信息化技术迅速发展和分支公司产品业务具有相近性的特点,国内大多数保险公司都采用财务集中管理模式,即资金、预算、核算等财务管理内容集中于总公司,分、支公司主要负责执行和报账。财务集中管理模式有助于实现优化资源配制,降低财务风险,增强企业活力以及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由于管理的集中,对基层财务的工作模式和人员队伍稳定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现就集中管控模式下基层(指中支公司)财务如何定位和开展工作提出一点个人想法。

二、集中管控模式下基层财务工作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1.基层财务人员是会计息质量的重要保证。会计初审人员负责会计凭证的初审、粘贴、整理、及扫描工作,确保做到票据真实、附件完整、签章合规、粘贴牢固美观,初审人员审核过程中通过与报销经办人沟通,需要对审核传递的业务实质有清楚了解,以应对总公司审核人员疑问,基层财务人员的把关和侦察兵作用还是电子设备所不能取代的。

2.基层财务人员是预算执行的重要保证。基层财务承担着预算编制上报、把控、偏离预警的重要角色,按期推进年度预算执行进度,做好与总部的沟通和联系,及时反映业务特殊事项对预算执行的影响,提出预算推进或调整的合理化建议,进而控制中支公司预算目标的实现。

3.基层财务人员是维护公司资金资产安全的重要保证,中支公司账户资金、流动和固定资产、会计账簿凭证等基础档案的安全完整还要基层财务人员专业管理。

综上,财务集中管控会改变基层财务人员的工作模式和思维习惯,但基层财务的基础作用不会改变。

三、财务集中管控对基层财务工作的影响分析

1.对财务工作的积极影响

一是费用申请、报销处理统一了标准和要求,有“总公司统一审核”对基层财务工作进行了规范和约束,基层财务人员便于开展工作,提高了控制风险能力,节省了沟通协调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使财务人员从核算、付款等基础工作解脱出来,有精力和时间更多关注业务实质,查找财务管理和服务的不足之处,提高管理质量。

2.对财务工作的消极影响

要设专人负责整理、粘贴、扫描会计报销凭证,并就报销相关信息与总公司及进沟通,这样专业技术要求不高的琐碎事务,没体现财务专业更多的技术含量,弱化了具体操作人员的财务专业技能,可能导致有能力的专业财务人员流失,弱化了队伍。同时,弱化的基层财务队伍又不能满足中支公司和中支公司内部其他部门对财务工作的要求,对整体财务工作造成负面影响。

四、集中管控模式下基层财务架构建设建议

1.优化岗位设置以及人员责任管理

首先,在岗位的设置上,由于当前基层财务一般设置2-3人,出纳1人,财务经理(会计)1人,集中管控后一年内为平稳过渡建议暂保留原设置,一年后保留2人即1人负责预算、资金、税务、资产管理等全面事务,另一人负责零星出纳工作、报销凭证整理、扫描、传递及会计档案保管。其次,在岗位职责管理方面,应当进一步的提高准入门槛,建议总公司统一制定详细的的人员岗位职责,以制度文件的形式对财务工作人员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规范约束,以保证基层财务在管理中发挥审核、监督和管理职能,保证基层财务参与经营、获取信息的权利。

2.强化基层财务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拓展

保险行业受外部市场环境尤其是金融市场环境的影响剧烈,而且行业经营管理理念更新发展非常快,因此,适应外部市场环境的需要,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水平,就必须定期开展基层财务人员素质提升培训,包括所有新的财务管理理念、财经法律政策等方面,促进基层财务人员的素质提升。同时,总、分公司财务部应建立与基层财务人员的短期交流机制,即上下级财务人员定期短暂换岗,互相了解业务实际支作需求,促进相互间的融合交流。

3.加大基层财务人员的隶属、绩效考核力度

考核具有鲜明的导向性,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基层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应以上级委派制形式对基层财务人员进行管理考核,并强化考核结果的充分运用,将考核结果与工作人员的岗位变动、薪资调整以及进退去留挂钩,确保规范的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此外,由于财务工作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联系密切,因此应进一步发挥财务工作在经营管理方面的参谋助手作用,可以以总公司文件形式要求基层财务经理参与中支总经理级会议及决策事项,提高中支财务人员话语权,事前控制风险,更好发挥基层财务的整体功能。

五、结语

在保险公司财务集中管控的模式下,基层财务工作的内工作内容更丰富,工作责任更重,这就要求财务管理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基层财务队伍的建设管理,尤其是在岗位设置、责任管理、人员培训以及绩效考核等方面,采取重点、针对性措施,以提高基层财务队伍工作能力和水平,确保保险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开展。

参考文献:

[1] 白玉玮.影响保险公司财务状况的不确定性因素研究[J]. 中国城市经济,2011(06)

[2] 靳鲜苗.财产保险公司财务管理问题分析[J]. 经营管理者,2011(18)

社会保险集中管理 篇4

一、保险公司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分析

为了尽快提高保险公司的会计工作水平、财务管理能力, 保险公司在会计集中核算方面取得的成效十分明显, 这是很多保险公司在实践后取得的。但是, 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 有的保险公司在会计集中核算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 必须认真梳理这些问题, 再对其进行汇总和分析。

(一) 缺乏整体规划

保险公司会计集中核算管理模式的构建是建立在公司的整体、长远战略发展规划基础上。纵观各保险公司从原来的分散化管理走向集中管理模式, 仍应以“一个客户、综合服务”的服务理念为基本宗旨。会计集中核算是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的构建并不是单纯的为了集中而集中, 切忌不能顾此失彼, 一定要与企业的管理目标相一致。但是, 目前, 有的保险公司并没有对会计集中核算进行整体规划和管理, 集中管理的思想与模式仅停留在总公司层面和财务部门层面, 并未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而下面的各业务部门对会计集中核算的规划并不了解, 有的甚至根本就不配合, 由此而产生了矛盾。例如:安邦保险公司在最初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时就出现过财务部门孤军奋战的局面, 而由于各分支机构对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理念上、认识上的冲突, 使得会计集中核算成为一种概念。另外, 有的保险公司由于对各分支机构的会计核算过分集中, 使得公司的财务管理机制僵化、各分支机构由于被管得太死而缺乏积极性、主动性, 丧失了活力。

(二) 会计集中核算思想与工作推动并不到位

会计集中核算的构建是一个持续的、系统性的过程, 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保险公司内部全体员工的理解、高度配合才能实现。另外, 对于相关的组织、流程、系统上还必须进行持续的优化与改进, 以此来实现会计集中核算的目标。因此, 必须稳步、分阶段、有序的、科学的、详尽的推进该项工作。但是, 目前有的保险公司在推动该项工作时并不到位, 也未遵循上述原则。例如:某保险公司先于2012年在山东省的分公司进行了小规模的试点运行工作, 但是对于试点工作的过程、产生的结果并未在分支机构中进行反馈, 该保险公司只是单纯的解决了在会计集中核算中出现的一些技术性问题, 而对于下属各分公司反馈的各种实际问题与信息并没有提出明确地解决方案, 无法实现以点带面的效果。另外, 该保险公司在并不了解个地区实际情况的前提下, 采取一刀切的模式盲目冒然推广严重影响了保险公司的经营与发展。

(三) 会计集中核算人员存在明显问题

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 有的保险公司缺乏与各级财务人员的有效沟通, 并没有合理的做好财务人员的分流工作, 也没有制定出相关的政策支持, 由于缺乏合理的人员优化与配置, 使得保险公司的各分支机构财务人员工作量超饱和, 并存在工作不稳定的现象, 从而引发一部分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缺乏责任心、职业归属感与安全感较低, 有的还出现了敷衍了事、消极怠工的现象。这在一些国营性质的大型保险公司中比较明显。另外, 由于各保险公司会计集中核算的实施, 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可用人才短缺的问题。一般遇到这种情况, 保险公司都会通过从外部机构聘请或借调的方式来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但是, 对于新招聘来的财务人员, 由于不熟悉保险行业业务特征, 很难迅速上岗, 还需要进行培训。有的财务人员由于无法接受现状而选择辞职, 这也就造成保险公司人才的流失严重。

(四) 财务系统过于繁多、无法实现共享与同步

目前, 保险公司的会计人员所接触的核算系统较多, 例如:预算动支系统、财务集中核算系统、通赔系统佣金系统、合同管理系统、CBS系统以及SAP系统等。但是, 很多系统之间并不能实现数据之间的交换, 会出现由于信息的不同步、口径不统一等数据不统一的情况。因此, 这就为会计集中核算带来了困难。例如:资金是企业的血液, 更是保险公司的经营命脉。在传统资金管理方式下, 资金分散管理给保险公司带来了巨大财务风险。公司通过实行收支两条线的资金管理模式, 搭建起资金集中管理架构, 实现了自有资金的集中管理并有效降低财务风险。

二、完善保险公司会计集中核算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一)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 提高保险公司的核心市场竞争力

各保险公司要想确保会计核算的顺利实施与全面推广就必须主义对专业会计人才的培养。保险公司专业财务人员的培养可以从三种专业类型的人才培养着手:基层单位中专门负责业务录入的财务人员、保险公司集团中心的会计人才、负责保险公司财务核心业务管理与风险控制的人才。这三种人才的培养目标并不相同。对于基层单位负责业务录入的人才, 只要求他们能够对基本的会计凭证进行编制、对本单位的会计核算系统进行最基础的维护、完成简单的资产业务和税务业务。对于在保险总公司集团中心的会计人才, 主要要求他们能够进行系统的维护、升级, 能够对公允价值进行确认、能够集体资产减值准备、对会计报表进行汇总、对公司的重大事项进行事前预测、事中监督、事后控制与管理等比较专业化的会计业务。对基层财务人员实行垂直管理, 结合实际需求配备相应财务人员, 保障基层财务人员的地位, 基层财务人员工作、绩效、福利等由上级公司核定并发放, 避免基层财务人员在行使财务监督职能时受基层机构领导主观意志的影响, 定期对基层财务人员进行考核。

(二) 建立规范化的会计集中核算作业流程, 为会计集中核算奠定基础

这就要求保险公司必须先做好财务会计管理体制的顶层建设设计, 在公司内部监理统一的会计组织结构、统一的会计核算体系、会计科目体系、会计决策方案等, 这是进一步保障保险公司会计集中核算能够专业化、高效化、科学化、规范化运行的基本前提。另外, 还必须清晰地对会计核算中心与各级机构财务部门的职能与工作范围进行科学的界定, 对公司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机制进行完善。保险公司在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后, 会计核算工作就会变成一种流水线、工厂化的作业流程, 因此, 保险公司在认真梳理现有的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将原有的会计核算业务建成标准化的工作流程, 并保证其持续发展与不断优化。以此为契机保证保险公司会计集中核算系统的顺利运行。

总之, 随着我国保险行的不断发展与保险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张, 传统的分担的会计核算管理模式已经逐渐显现出一些不足和弊端, 这就迫切需要对传统的分散的会计核算体制进行改革与创新。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保险公司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提供了便利条件, 会计集中核算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保险公司财务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 它将对促进保险公司的进一步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桂玲.保险公司集中核算的优势与发展趋势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3 (04) :91.

[2]廖世忱.浅析保险公司会计集中核算的方法与措施[J].现代商业, 2013 (20) :250.

社会保险集中管理 篇5

集中轮训工作总结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部署,按照《关于开展全区基层党组织书记加强社会管理集中轮训工作的实施方案》安排,自2011年8月开始,对全区农村党组织书记、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和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进行加强社会管理集中轮训。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1年8月以来,我区举办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班期,培训基层党组织书记共人。其中,农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 期,共人;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 期,共 人;区直机关和乡镇(街道)机关党组织书记培训班 期,共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培训班 期,共人。

二、主要做法

一是明确目标任务、突出主题。紧密联系实际,突出轮训主题,有针对性地对基层党组织书记进行集中轮训,通过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创新思路、研究措施,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书记的社会管理能力,使广大基层党组织书记集中精力学政策、学方法、学经验,不断解放思想,提升境界,提高引领科学发展、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的素质能力,激发学先进、赶先进,当先锋、做表率的昂扬斗志,切实将全

区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激励引导基层党组织书记争当“六个先锋”。

在轮训时间上,明确规定从2011年8月开始,集中3个月时间,将全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以及非公有制企业等其他领域的基层党组织书记集中轮训一遍,其中,乡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参加集中轮训的时间为5天;机关、企业、学校等其他基层党组织书记参加集中轮训的时间为5天。

二是培训形式多样、内容鲜活。采取专题辅导、经验介绍、案例分析、现场观摩、分组讨论、交流发言等方式,让基层党组织书记交流经验,寻找差距,理顺思路,提高水平。在培训内容上,按照不同类型基层党组织所担负的工作职责,紧密结合工作实际,以研究解决突出问题为中心,有针对性、有侧重点地确定轮训内容。结合全区村“两委”换届实际情况,将高度认识当前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等方面作为重点培训内容,真正让基层党组织书记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用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邀请了区水务局、农业局、信访局等部门负责同志作了专题辅导报告,就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党员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了详细介绍。

三是分类组织实施,各有侧重。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农村、社区、非公有制企业党

组织书记不同职责任务和参训需求,有重点、分类别开展培训,进一步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农村党组织书记重点加强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农村社区建设理论与实践、农业实用技术、村务管理、社会矛盾调处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重点加强城市建设及城中村改造、城市社区规划、社区服务与信息化建设、社区文化建设、社区自治与社区公共服务等方面知识的培训。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重点加强“转方式、调结构”战略、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外经外贸、金融、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党建等方面知识的培训。

三、主要成效

一是基层党组织书记履职尽责能力得到提升。培训班根据培训对象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培训,增强了培训的实际效果。通过培训,既学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又学习了业务知识和工作方法,使基层党组织书记更好地掌握了党建工作知识,接受了先进的社会管理理念教育,提高了社会管理能力和履职尽责能力。

二是基层党组织书记干事创业决心得到增强。培训期间,各基层党组织书记深入学习领会中央、省委、市委重要文件和会议精神,帮助参训人员进一步更新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了做好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三是推动了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在培训中,参训人员共同探讨开展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的方法和路子,加强了

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启发,促进了全区基层组织党建工作总体水平的提高。

集团财务集中管理 篇6

一、建立集团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背景

(一)国际化的潮流

近几年,中国企业快速扩张,并购频繁,很多地方性企业摇身一变成为全国性乃至全球性企业集团,随着经营地域和管理跨度的拓展,“集中掌控”成为集团管理的重要课题。据调查,世界前500强的公司,实现财务集中控制的已达80%。而在我国,很多企业采取的是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集团经营项目的投资情况,完成进度,成本如何,集团领导得到的信息严重滞后和不完整,在经营决策和投资决策上就难免作出错误判断。

(二)企业加强自身发展,提高管理能力的现实需要

我国大中企业大都面临着如何继续发展、优化、强化问题。通过财务的集中式管理来消除管理盲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无疑是每个企业都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煤炭工业“十五”实施大集团和综合经营战略的要求,煤炭企业组织结构应改造成为适应多元化经营的母子(分)公司式的集团组织结构,并在集团内部搭建人力资源流、资金流、产品和物资流和信息流四大平台,形成以煤为主多元化经营的组织结构模式。这种综合经营战略,使煤炭企业具有多层性与分散性的特点,如福建煤炭集团公司,由原来的福建煤炭管理局改制而来,长期的计划经济,造成集团与子公司之间父弱子强,集团公司是一个“虚体”。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集团公司根本无法做到实时有效的监督和控制,管理滞后于实际情况,集团调控能力弱,集中管理能力低,要实现对各子公司的有效控制和调度,提升集团公司管理能力,采取集中财务管理模式成为现实需要。

(三)适应国有资产监管的需要

2003年5月,国资委成立,这是国务院为加强对国有资产监管建立的直属机构。国资委的主要任务就是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的职责。通过对196家中央的国有企业人、财、物,特别是对资产和经营运营情况的监管来实施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对国有企业的监督和对其经营管理水平必然提出更高的要求,2005年,在国资委确定的“未来五年中央企业突出五项重点工作”中,“集团财务集中管理,加快提高财务和业务管理信息化水平”赫然其中。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曾明确指出,要加强财务信息化管理,全面提高资本运营效率,以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为基础,推动企业管理上一个新的台阶。

所谓集中式管理,指的是以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的集中,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消除信息不对称现象,并以此建立起有效的集团监管体系。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需要,但信息化不可能一步到位,企业难以实现一揽子解决方案。而财务管理则处于各种管理的基础地位,只有在实现集团财务集中管理的基础上,才能有效推进其他信息化项目的建设。

二、集团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优势

(一)能发挥整个集团资源的最大效率

集团的各个分子公司在某些方面是存在联系的,可以通过降低关联价格节约一定的成本支出,提高共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并可以从集团外部获得业务拓展,增强集团发展的后劲。

(二)经营信息能及时上传下达

集团对分公司的信息掌控是否全面、及时,涉及到决策的正确与否,只有能够掌握全面、及时的经营信息,才能保证集团根本利益的实现,集团的管理措施才会更有效。同时集团公司的信息能否及时反馈给分子公司,尤其是集团的决策性信息能否及时准确地传递到分子公司的一般工作人员,使他们及时了解集团的要求和集团的整体利益,也很关键。实现财务集中管理,使信息上传下达,提高集团公司的经营效率。

三、建立集团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措施

集团财务集中管理的建设目标是“会计分级核算、资金集中收付、全面预算控制、资产统一管理、数据综合分析”。但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能一蹴而就,除硬件支持外,还需要在制度上采取以下措施。

(一)理顺集团管理层次,规范管理体制

这几年,福建煤炭集团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将母子公司关系划分为三个层次,集团本部为发展战略中心、投资决策中心、经营监控中心和资本融通中心,一是行使重大经营决策权,要进一步明确重大决策的范围、程序和职责;二是行使人事管理权,对所属企业负责人进行分类任命、科学考核、完善激励与约束、加强培训;三是行使投资收益权,全资子公司的资产收益全额上交,由集团根据发展战略需要决定是否追加投资,对控股、参股子公司充分体现集团股东的意志,子公司作为利润中心,从事产品经营,执行集团公司产权管理、资产收益、经营预算等规定,使所经营的资产能产生最好的效益,并依法向集团公司上缴资产的回报。子公司下属的生产矿井(车间)作为成本控制中心,负责日常生产活动和成本的控制。

(二)加强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和监控,实现财务管理统一和控制

从2000年授权经营以来,集团公司通过下发和调整规范性管理文件,实现了资金管理、资产监管、成本费用控制、收入利润及分配、财务报告、预算管理、人员培训、预算考核的统一和规范;通过资金集中控制、经营集中控制和人员集中控制三大控制手段,有力保障了集团财务集中管理的顺利进行。

1.实现集团资金集中控制

实行内部资金集中管理,能降低银行贷款余额,盘活存量资金,降低财务费用,对分公司的资金通过结算中心统一管理,改变多头开户、存款分散的现象。要求各单位资金余额的90%以上归集到集团公司结算中心账户,实行资金集中统一监控和调度,促进资金科学合理安排和高效运转,减少流动资金贷款和资金沉淀。

2.全面预算管理,实现企业经营集中控制

预算管理是对各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决策和目标控制的重要管理方式,是对国有资产进行科学配置的重要依据。通过实行全面预算,能加强对下属单位的管理和考核,更好地做好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工作。要求各分公司与集团公司一起编制每年的生产预算和财务预算,让各分公司的管理层和财务人员直至每一名员工都能认识到预算管理的意义以及与自己岗位的密切联系,明白集团发展的战略目标和近期的发展要求。通过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多次反复的反馈,编制下年度的各项预算,进而严格执行预算,分析预算、调整预算,实现集团对分公司整个生产经营状况的动态管理,逐步实现集团的发展目标,最终完成集团的战略目标。

3.通过财务总监委派制等制度,实现人员控制

在集团内部实行财务委派制。财务委派制具有事前控制性、审计经常性、反馈及时性、高度专业性和独立性等特点,可帮助集团进行有效的财务控制。集团制定了《财务总监实施办法》,挑选了一批政治过硬、职业道德素质好、会计业务水平高的会计师,到各子公司担任财务总监。其人员编制在集团,薪酬也在集团,既保证了其工作的独立性,又使其工作不会被所派驻单位的管理层左右,可以及时就有关派驻单位发展过程中的财务管理问题与集团沟通,使被派驻单位的管理层受到相对独立的监督,使集团制定的预算等发展目标及时得到落实,维护了集团的整体利益;另一方面又使其工作接受来自派驻企业各阶层和集团的双重监督,不致于出现欺瞒集团的情况。

(三)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财务集中管理對集团公司的财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司财务人员不但要懂计算机知识,熟悉业务,还要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和分析能力。而提高财务人员水平,主要通过业务培训,知识竞赛,岗位练兵,论文写作、业务交流、人员轮岗等。加强集团会计人才的培训,是财务集中管理的人员保障。

(四)实现财务信息标准化,财务管理一体化

对财务信息进行标准化管理,要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编报制度和程序,并对财务软件进行统一配置,集团公司财务全部使用浪潮财务软件,并作为配套措施,对所属单位财务报表的格式、内容及报送要求进行统一规定,对报送工作进行考核,每年进行奖惩。在年底制订下发年度决算编审工作意见,要求各子公司严格按国家会计规章制度进行账务处理和编制财务报表,以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集团及所属子公司年度财务决算报告统一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实行财务信息标准化,财务管理一体化。

浅议集团资金集中管理 篇7

摘要目前我国集团资金管理存在资金存量分散,整体收益流失,资金预算管理滞后,集团公司对资金难以整合,企业融资渠道窄等问题,所以加强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是资金管理的重点。本文在分析我国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加强我国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资金管理集中管理模式对策企业集团

中国经济正处于高度发展壮大阶段,企业集团也在大的经济环境下各地迅速发展。企业集团的分支机构也遍布各地。地域分布广,组织层次复杂,企业集团成员单位之间缺少实质的资本纽带关系。使得集团资金管理难度增大,资金的集中度不高。如何加强企业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是每个集团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为了适应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企业的集团资金采取集中管理的方式更为重要。

一、我国目前企业集团资金管理存在问题

(一)资金存量分散,整体收益流失

集团组织是由各大区域营销、施工、生产于一体的集团和集团所属各分公司组成,其中各分公司资金均为在集团规定的权限内独立支配经营资金,除上交集团管理费外,自收自支。这样造成大量存量资金分散在众多的集团所属的各分公司账户内,资金占用量大,使集团公司整体资金收益减少。

(二)资金预算管理滞后

个别集团成员单位资金储备量大,而其他集团成员单位资金短缺,甚至会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资金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资金预算不严密、不全面、可实现程度低、资金周转周期较长,预算在执行中落实不到位,更改随意,不符合全面预算管理过程化、精细化的要求。导致资金流量不平衡。

(三)集团公司很难整合整体现金资源

由于经营资金分散管理,资金管理权下放到各公司经理,各分公司只考虑本公司利益,内部拆借小。同时由于经营管理的差异,使各公司资金短缺与资金闲置现象并存。资金闲置的公司将资金存在银行收取低利息,资金短缺的企业又要向银行高息贷款,从而导致集团整体资金成本高。

(四)融资渠道窄,融资数量有限。

一般集团公司融资渠道仅限于一家银行且融资形式单一,由于集团资金分散存放,银行存款余额相对较小,因此银行融资数量有限。满足不了集团及各分(子)公司的资金需求。

针对以上集团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为了有效利用企业资金,以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应施行企业资金集中管理。通过资金的集中管理,加强集团对所属公司的宏观调控,盘活企业集团的存量资金,调剂资金余缺,加速资金周转,降低财务费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二、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模式

目前我国有三种较为常见的资金管理模式:结算中心、内部银行和财务公司。这三种形式各有其特点和功能。

(一)结算中心模式

企业财务结算中心是根据集团财务管理和控制的需要,专门负责企业集团所属各分公司及其成员企业之间资金往来管理,管理各公司资金收支,统一划拨各公司的资金,并进行集中的融资等业务的服务机构。财务结算中心属于集团资金管理的职能部门,不同于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单位,而是集团的内部服务机构。为集团内部各成员单位提供资金服务,财务结算中心的主要任务是为集团各成员单位办理资金结算和融通,具体服务内容包括办理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以企业集团名义对外进行资金的筹集、投资,在集团内部成员单位之间进行内部资金的调剂、融通。提供资金结算和融通的范围限于集团成员企业。

(二)财务公司模式

财务公司不同于集团内部服务机构的财务结算中心模式,而是企业集团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由主管部門批准,作为集团的子公司而设立的。各企业成员单位成了财务公司的股东,用股本金的纽带将集团各成员单位结合成一体。集团财务公司承担集团公司募集资金、供应资金和投资的职责。财务公司运用金融手段,将集团内部各成员单位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统筹安排使用,降低企业财务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财务公司运用同行业拆借、发行债券及新股,从事外汇及有价证券交易等业务,为企业融通资金,成为集团的融资中心,并将集团暂时的闲置资金进行股权、债券投资,或满足企业内部发展的资金需要,使资金运用效率最大化,成为集团投资中心。同时通过对集团各成员单位提供财务、融资、信用鉴证咨询、代理,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成为企业的金融服务中心。

(三)内部银行模式

企业内部银行是模拟商业银行的管理方式,将信贷、结算、监督和住处反馈的职能用于企业内部,主要是通过集团内部银行制度,建立集团统一的账号,对集团内部各成员单位的经济往来按照内部价格进行内部收付结算,避免了企业多头开户,资金管理混乱的现象。通过吸纳集团各成员单位的内部资金,运用利息杠杆对内部发放贷款,对集团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统一运筹合理调度资金,减少对外贷款,提高集团总体资金的运用程度和周转速度。内部银行模式适用于大中型的企业实体、大型的企业集团和控股型总公司,对于小企业或实体少的企事业单位则不适用。

三、集团公司资金管理模式的选择

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模式的选择应结合自身的发展阶段以及发展战略,因地置宜地采用适合企业实际发展需要的资金管理模式。

企业成立初期,由于企业的经营风险比较大,企业受市场影响力有限,融资渠道较窄,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管理的无序化要求强化集权。此时采取高度集中的资金管理模式较为适用。“管理高度集中,资金统一收付”。

企业发展期的集团公司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在这个时期企业应采用稳定的财务战略。可以对子公司适度分权,子公司筹资应一部分自行取得资金,另一部分由母公司解决。子公司的投资权应由母公司高度控制。集团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结算中心或内部银行的资金管理模式。

企业处于成熟期,资金需求和资金供给相对稳定,此时集团有大量的闲置资金,为了充分发挥财务杠杆作用,同时达到所有者投资收益率最大化,企业应分权管理,以发挥子公司经营的积极性,在二、三级子公司采用内部或结算中心,形成多层次的资金管理模式。

处于调整期的企业,由于企业要开发新产品、新产业投资,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应对子公司适当收权,以聚合资金,此阶段宜采取财务公司模式。由其为集团内部各公司提供金融服务,同时保持集团公司与各子公司之间的相对独立性,扩大企业投资和融资能力。

三、加强我国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对策

集团资金集中资金管理原则以不改变集团成员单位的资金所有权,充分发挥各子公司的经营主动权,又能发挥资金集中管理的职能作用。针对资金管理中的问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解决。

(一)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资金管理体系,形成资金运用的平台

企业集团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选择不同的资金管理模式,使企业资金专门化管理专门化运作,实现集团内部的规模经济效应。同时完善、统一企业财务资金管理制度,通过统一的财务制度来规范各成员单位的重要财务决策审批程序和财务处理程序。从而使各成员单位的财务报表有据可依,最大限度提高集团资金管理效率。

(二)集团公司应用全面预算管理平台,实现资金高效管理

按照集团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要求,对集团内部各成员单位实行资金集中管理的同时实行预算管理。通过资金预算管理可以有效提高集团对资金控制的集中程度,同时还可以使集团公司对各成员单位资金使用过程中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合理指导。资金预算管理解决了资金存放分散、集团资金整体收益流失的问题,也解决了资金集中管理前现金储备量大,资金管理无序化,资金周转速度慢、资金运用计划性、科学化不强、可靠性差的问题,有利于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化和精细化。

(三)银行结算采用网上银行技术,内部管理信息化

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采用网上银行技术,财务结算中心结算业务全部采用网上银行进行,而且要求所有上线的成员单位银行账户均开通网上银行。财务结算中心对成员单位内、外部收支均采用网上银行支付。集团公司可根据内部成员单位的职责、权限统一对各成员账户进行网银查询和转账授权。这样,集团公司可以通过财务公司,利用网上银行技术实现资金收支的方便快捷,同时实现对各成员单位银行账户的有效监控。全面采用网上银行技术,可以方便财务人员办理结算业务,实现足不出户,轻松、快捷划拔资金,提高了资金周转率,有利于提高资金集中度,有效解决异地单位的资金集中问题。

选择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和对策,可以有效提高集团资金整体收益,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参考文献:

[1]宋红.浅析集团公司的资金集中管理.中国集体经济.2011(1).

[2]曹艳卓.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问题与对策.财务与会计.2012(07).

[3]高中元.我国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有效模式与实践.山东社会科学.2011(05).

上一篇:怠速故障下一篇:国外农村医疗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