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会保险管理

2024-11-29

高校社会保险管理(精选12篇)

高校社会保险管理 篇1

2011年2月19日, 中央党校专门针对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开办过一期主题为“社会管理及其创新”的专题研讨班, 胡锦涛同志在开班仪式上针对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当前要重点抓好的工作提出8点意见;同时, 就社会管理问题写入了2011年3月16日发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年5月30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执政党的执政地位、国家的长治久安, 以及人民的安居乐业。”在短短的3个月的时间内, 中央不断提高“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认知层级———从省部级, 到“十二五”规划, 再到中央政治局, 这说明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不仅是一个政治命题, 而且是一个必须落到实处, 必须出成效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迫切问题。对此, 作为“小型社会”的高校也必须相应地加强社会管理创新。

一、相关概念

社会管理, 是指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社会政策和法律规范, 对社会组织和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引导;培育和健全社会结构;调整各类社会利益关系;回应社会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维护和健全社会内外部环境;促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协调发展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过程。广义上的社会管理则是多元主体以多样化形式进行的上述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过程。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 运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 依据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 尤其是依据社会自身运行规律乃至社会管理的相关理念和规范, 研究并运用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等, 对传统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 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 以实现社会管理新目标的活动。社会管理创新既是活动, 也是活动的过程, 是以社会管理存在为前提的, 其目的在于使社会能够形成更为良好的秩序, 产生更为理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

根据上述对“社会管理”和“社会管理创新”的定义, 可对高校社会管理创新的内涵作出界定:高校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高校紧密结合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和实践, 在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 充分运用各种教育资源, 研究并实践新的高校管理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等, 对传统高校管理模式进行切合可持续发展规律的改造, 以实现高校社会管理的“最大限度激发学校师生员工的发展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活动或过程。

二、高校落实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着力点

研究高校加强社会管理创新, 必须认识到“高校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具有自身运行规律的社会组织。”也就是说, 高校既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 同时它又有不同于政府机关、工矿企业、农村基层组织的独立的特点;它既必须加强社会管理创新, 也必须体现自身社会管理创新的质的规定性。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的“当前要重点抓好的工作提出8点意见”, 笔者认为, 加强高校社会管理创新的着力点如下:

1. 加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切实体现高校服务职能。

高等院校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 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是其基本的三大职责;同时, 高等院校是高级知识分子高度集中和培养高级知识分子的场所, 并通过其三大职责体现其独特的社会组织关系。我国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切实加强党委对学校的领导不仅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保证, 更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基本保证。虽然学界一直在大力倡导高校应实行“专家治校”;但是, 在论者看来, 所谓专家治校的高效管理理论, 其实质是强调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职责应该由专家教授去具体落实;而对于培养合格人才的政治保证则离不开党的领导、指导, 离开了党组织的政治思想保证与指引, 就有可能出现以经济收益、行政地位升迁为直接功利目的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现象;也就会出现专家教授不为本科生、大专生上课, 进而导致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每况愈下, 使教育的公益性的本质不断被弱化;从而引发社会急缺人才而大学生就业又非常艰难的奇怪现象, 引发社会不和谐、相关矛盾激化等社会问题。因此, 加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加强高校社会管理创新的思想指导基础。

高校服务社会可分为有偿服务、义务服务。不容讳言的是, 不少高校由于功利思想的泛滥, 不仅为校园之外提供的全是有偿服务, 就是在校园内针对缴费上学的本专科学生的教育服务也被明显地功利化———因为给本专科生授课的课酬远远低于给研究生授课的课酬, 所以, 本专科学生很难获得专家教授直接的教育服务;当然更不用说义务服务了。因此, 切实落实高校的服务职责已经成了加强高校社会管理创新的当务之急和着力点。

2. 加强高校社会矛盾源头的治理, 切实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

众所周知, 高等院校社会矛盾的源头和最大的社会矛盾就是毕业生高质量的就业问题。追本溯源, 有一种观点认为, 当前大学生就业艰难是因为高校扩招与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的不协调所导致的。论者认为, 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我国经过30多年的发展, 虽然已经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排名全球第二的强国;但是, 我国大学生人数的比例和熟练技术人才的数量在世界的排名是相当靠后的, 而且近三年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都已出现了严重“用工荒”;这不能不从高等教育的源头去找找———人才培养是否真正体现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学生花钱买教育是否买到了最需要的教育?……学生就业数量和质量不尽人意, 虽然有社会的因素;但学生直接怨恨的对象却是学校, 这就是高校社会矛盾的源头所在。学生怨恨的学校仅仅是抽象的范畴, 学生对学校的怨恨的具体对象是一线教师和教学计划具体落实的保障条件。教师教学能力有高低, 这是学生及其家长都能接受的事实;但是教师教学态度有差异是学生最不能接受的事实, 除极少数教师自我修养有待提高外, 如果一所学校不少一线教师的教学态度都不尽人意, 其根源何在?是否可追溯到学校对教师权益的保护?学校是否真正把“待遇向教学一线倾斜”、“教学质量是学校存在和发展的生命线”的理念落到了实处?学校每年用于教育教学的四项经费和行政办公费是否真正满足了教育部规定的底线?如果认真教学、把学生的发展看成是自己发展的基本保障的教师在认真教学中却没有基本的教学条件保障, 谈何教学质量保障?高校社会矛盾的源头就在本专科学生和教职工那里, 如果学校领导层几乎没有自科类的“专家”, 也几乎不为本专科学生授课, 又不能把广大师生的合理诉求落到实处, 学校的社会矛盾爆发也是时间的问题了。对广大本专科学生和一线教师而言, 合理的诉求, 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安居、安心才能乐业、乐学。

3. 加强和完善高校基层管理, 推动师生组织健康发展。

作为一个特殊社会组织的高等院校, 其基层组织大致可分为三大系列:教师系列的基层组织一般包括行政学术归属的教研室和兴趣爱好的协会、学会;学生系列的基层组织一般包括行政教学班级、宿舍以及学生兴趣爱好的协会、学会以及学生自我管理的学生会等;行政系列的基层组织一般包括党务行政的科室所和民主党派的支部以及工会、妇联基层组织等。

针对高校社会管理的和谐发展而言, 高校社会主要矛盾在学生那里、在一线教师那里;因此, 加强师生基层组织管理, 是解决高校社会主要矛盾的着眼点。就论者的调研来看, 目前, 老牌高校的师生基层组织相对新升高校而言要健全得多;老牌高校对已有的基层组织是一个不断提升其功能的管理;对不少新升高校而言, 不仅学生的基层组织还有待建立, 就是教师的教学行政组织的教研室也还有待建立和完善。高等院校的教研室不仅是对某一学科或专业进行教学管理的一线机构, 而且是学科建设、学术研究、教师专业成长、教育教改的最基层单位。对一线教师活动空间而言, 他首先是某一教研室的专业教师, 其次才是院 (系) 的成员, 然后才是学校的职工。如果不加强教研室建设, 不仅学校的学科建设没有基础, 就是某一专业的教学质量都无法保证。对教学而论, 学校和院 (系) 领导也仅仅是某一专业的成员或专家, 绝不可能是通才;对那些敢于跨专业、跨学科对某一专业的教学提出建设性或批评意见的领导者而言, 他只能是天才或圣人。但是, 目前不少新升高校相关专业师资不足、忽视对学校所有教研室的建设, 从而使院 (系) 和学校领导成了无所不通的“专家”———党务行政、教育教学、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师生管理、财务管理。无所不管, 最终所有矛盾都汇集于领导者, 领导者累死累活也无法高效化解这些矛盾。对化解高校一线教师的各种社会矛盾的机构建设而言, 笔者认为必须以加强教研室建设为着力点, 在“有共同语言”的交流中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高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不仅生理、心理相对其他群体而言有相当大的区别, 就是同一班级的大学生因其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家庭背景等也会有相应的差异;正是基于这种事实, 教育部才明文规定必须实行辅导员制度, 以加强高校班级建设与管理。但是, 目前有关辅导员管理的制度有一点值得商榷———不少高校为了鼓励辅导员做好本职工作, 都规定辅导员工作多少年之后可享受科级、处级待遇;这种激励机制似乎有违国家近些年来强调高校应该去行政化的宗旨。但是, 高校教师看重的是职称, 而不是行政级别。基于高校去行政化的趋势和中小学教师都可以评正高级职称的现状, 论者认为要提高高校社会管理创新, 针对高校学生管理的主体而言, 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出台辅导员走专业职称系列的指导性文件, 而不是让辅导员走行政系列、享受相关职级待遇, 这才是稳定辅导员队伍的着力点所在。

4. 强化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 建立健全师生身心发展的引导机制。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近十多年来我国高校社会管理的重大举措, 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是, 目前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也有不少亟待解决的隐患存在:一是不少高校 (尤其是新升高校) 的后勤还是学校统管, 未实行社会化;二是部分高校的后勤未完全实行社会化;三是部分高校的后勤社会化是独家经营, 没有实行多家竞争等等。由于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的各种不安全因素, 导致学生的食品质量及其价格、住宿条件、娱乐设施与监管等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矛盾, 甚至个别高校的后勤与师生的矛盾已经激化, 诸如学生餐费涨价、打开水要收费、宿舍无空调、学生移动电话无法充电等矛盾已经引起了社会不小的震动。因此, 加强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是进行高效社会管理创新又一着力点。

加强高校后勤管理, 建立健全师生身心发展的机制。首先是高校后勤必须实行社会化管理;其次是高校后勤必须实行多家竞争性经营管理;其三是高校必须对后勤有一套完整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笔者认为, 高校实施后勤社会化之后, 学校各级领导除了直接和师生沟通外, 应该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了解师生的合理诉求、及时进行沟通处理:学校领导虽然不能和学生“同住”、“同行”, 但应尽量与学生“同吃”;在和学生“同吃”的过程中, 既可以发现并及时处理师生食堂中的有关问题, 使问题不至于被放大;同时, 和学生“同吃”, 最起码可以使大部分学生能认同饭菜的质量和价格。另外, 学校领导应尽可能地到学生宿舍走一走、看一看、和学生聊一聊, 一方面可以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督促学生自律、自戒。在这一点上, 北京理工大学的“每位校领导和中层干部联系1—2个班级, 通过参加学生德育开题、德育答辩, 采用主题班会、座谈等方式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方法不失为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同时, 广大师生往往喜欢通过网络表达观点, 学校各级领导必须充分利用校园网和广大师生进行交流互动, 充分关注师生在网络上的建议获动向, 及时沟通、处理, 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另外, 必须加强校园和周边的娱乐基础设施的监督和管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中西文化交融, 人类已经进入了娱乐时代, “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 毫无怨言, 甚至无声无息, 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加上大学生是从高考中彻底解放了的一代, 因此, 高校社会管理创新也必须基于“娱乐时代”、“娱乐至死的人”着力进行社会管理创新。正如黄集伟先生所言:“在现在这个‘泛娱乐化’的时代, 娱乐本身并不可怕, 最可怕的是不应该娱乐的也娱乐了。”因此, 高校必须针对大学生把“不应该娱乐的也娱乐”的内容进行社会管理创新:一方面, 学校及其后勤必须加快建设校园内的健康有序的娱乐设施;同时, 配合属地公安、文化稽查部门加强校园周边文化娱乐设施的管理, 尤其是加强和完善校园内外的信息网络和娱乐场所的安全管理, 才能有效引导师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总之, “高校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就是‘最大限度激发学校师生员工的发展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高校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基础是胡锦涛同志所提出的8点意见, 高校社会管理创新的着力点是加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紧密结合娱乐时代师生员工的合理诉求, 切实以师生员工为本, 加强师生基层组织和后勤保障建设, 实行自下而上的社会管理创新, 才能构建和谐校园, 才能稳定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学、科研、服务社会才能出成效;才能培养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出绩效”的高素质大学生。

参考文献

[1].baike.baidu.com/view/3286973.htm

[2].米俊魁.大学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具有自身运行规律的社会组织[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综合版) , 2006 (3)

[3].[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娱乐至死[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4].侯光明.推进高校社会管理模式的实践创新[J].学习时报, 2011 (6)

高校社会保险管理 篇2

发布时间:2006年01月06日

一、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

1.管理体制的改革

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就是要把高校后勤融入市场经济环境中,使学校后勤服务成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后勤服务工作应按照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原则来动作,鼓励社会上多种所有制的服务行业参与高校后勤服务工作,参与平等竞争。在管理体制上,要改变由学校直接管理、全包统管的模式,将高校后勤服务部门成建制地从学校行政管理系统中分离出来,按照社会化大生产的原则融入社会第三产业和社区服务体系之中,把原来事业型、福利化的高校后勤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教育产业。

实现后勤服务工作社会化的关键是改革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按照事企(管理职能部门与经营服务部门)分开和两权(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实行“小机关、多实体”的体制。“小机关”就是按照行政管理职能和经营服务功能分开,以精简、统一和效能的原则来调整后勤机构,并且明确职能分工,划清职责权限。“多实体”就是后勤服务工作要按照担负的任务、行业和专业的特点来组建各种服务单位,并实行半企业化管理(差额补贴单位)或企业化管理(自收自支单位)。

2.人事及分配制度改革

高校后勤服务部门在转制为企业化的经济实体后,要按现代企业制度的模式进行管理,实行公开招聘、双向选择、择优录用和竞争上岗的用人制度,减员增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原属学校事业编制的人员人事管理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有条件的学校可执行提前退休等有关政策,在到达退休年龄后按学校在编职工的有关规定办理退休手续,由学校计发退休金。而经济实体新引进的人才,干部实行聘任制、工人实行劳动合同制,人事关系挂靠当地政府或学校人才交流中心,其劳动报酬、养老、医疗、失业保险按企业办法实施,学校在职称评定方面提供便利。

后勤经济实体要贯彻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为辅的方针,克服原来后勤分配大锅饭的弊端,要按照岗位职责多少、技能高低、工作难易程度和贡献大小进行分配,同时积极引入激励机制,并进行严格考核,奖优罚劣,以调动广大后勤干部职工的积极性。

二、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成功的保证

1.政府要为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关键在于,改革现行高校后勤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把高校后勤从学校母体中分离出去,充分依靠社会力量及资源为高校提供后勤服务,实现服务过程社会化。这就要求高校后勤实体要积极扩大原有服务范围和内容,充分占领校内市场,为高校师生员工提供全方位、高质量、多形式的后勤服务,同时积极向校园周边开发,利用高校的人力、技术优势,向社会及外地发展,开拓社会市场,吸引外单位承揽校内服务活动等,而所有这一切都需要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因此,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成功有赖于各级政府的支持和政策性引导。

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可在高校比较集中的城市组建地区性、专业化的后勤服务集团--高校系统联合建立独立于高校之外的统一的高校后勤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可以由各高校参股。公司下设子公司,以联锁、联营的方式运行,面向高校开展经营服务业务,形成完善、统一的校园后勤服务产业网络,发挥规模效益,提高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从而彻底改变“一校一户办后勤,校校后勤办社会”的状况,实现后勤与高校的彻底分离。

2.建立有效机制,加强后勤管理与监督

有效的管理必须是严格的,任何缺乏外部监督、制约的管理必定会造成缺口,给投机取巧、懒散怠工者以空子可钻。任何一种新机制的确立都需要有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否则,非但不能产生应有的效益,反而会扰乱正常的秩序。所以,高校后勤体制改革后,越是给服务实体下放权力,越是要加强对其监督和制约。从目前部分高校后勤体制改革的运行情况看,不少高校专门设立的后勤行政管理机构还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权责不明。有的高校虽然设立了对后勤服务实体的管理、监督、检查机构,但并没有赋予其相应的权力--既无权对服务实体进行奖惩,也无责任对其提出表扬和批评,对服务实体没有任何支持和威慑的力量。这些监察管理部门本身也没有责任压力,这样的管理机构形同虚设,往往对存在的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2)管理人员素质差,业务不熟练。后勤部门实施两权分离后,有的高校只重视对服务实体的干部及人员的配备,认为管理部门是安排老、弱、病、差等干部和职工的养老院,可有可无。这些管理部门的同志自知领导不重视,因而对后勤服务工作不研究、不学习,自然无力承担起服务实体的监督和制约责任。个别同志甚至被服务实体的小恩小惠所收买,而掩盖服务实体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甚至与服务实体联合起来坑骗学校,或使学校后勤资产大量流失,或向学校索要超量的服务费。(3)政出多门,严重影响和干扰了正常的督查工作。由于习惯势力的影响,不少学校的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同志仍然按老一套的工作模式,对分离出去的后勤服务实体说三道四,指手划脚,完全忽略了后勤管理部门的存在,甚至撇开他们,直接插手对后勤服务工作的调查和处理,而且有的调查处理程序和意见明显不符合后勤管理工作规程,这就直接影响和干扰了后勤管理部门的正常工作。

高校社会保险管理 篇3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 社会建设 社会管理 创新

中图分类号:D2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c)-0196-01

当前,新的形势对共青团组织参与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共青团参与社会服务管理创新面临新机遇、新要求、新动力。加强高校共青团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研究,找准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的高校共青团工作定位、运作载体为共青团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提供参考。转变工作观念,创新管理理念,找准自身定位,探索完善长效机制,着力破解重点难点,教育引导高校团员青年主动进行自我管理和主动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助推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目前高校共青团参与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研究缺乏,持续发展探索不够。高校共青团在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的过程中,也遇到很多问题(1)参与创新水平和行动的要求有差距,高校团员学生实践经验少、动手能力弱;(2)参与人员素质和现实要求有差距,存在参与服务项目与民众的需求不对等;(3)参与创新规模和服务群体的要求有差距,高校共青团把参与建设管理的主要力量投放在院、系社会实践小分队或某一类实践活动上,对参与社会项目的宣传推广普及工作仍需加强;(4)社会支持度和参与创新的行动发展要求有差距,资金和投入较少;(5)保障机制和参与创新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有差距,广大高校团员青年参与社会建设管理并没有真正纳入人才培养模式之中,一定程度上带有随意性和随机性。而第5项是最难点。

国外高校学生参与服务社会建设和管理工作,将服务活动纳入常态管理,以支持和保护服务人员的工作和权益。如墨西哥政府就规定,每个大学生在校期间至少从事6个月的社会服务活动,把之作为获得毕业文凭的先决条件之一。韩国规定其中学生每年必须参加社会服务40 h,并作为升学考核、选拔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国内,东城的高校共青团创新思路、积极利用优质的高校资源,参与东城区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工作,全面推进高校共青团在社会建设领域发挥的作用。与地方团区委资源整合,共同搭建合作平台,把高校社团、团支部引进社区,共同开展文艺体育、科普兴趣、政策宣讲、志愿公益等活动,形成“五进社区”体系—— “支部进社区、干部进社区、文化进社区、科技进社区、服务进社区”。西安市新城区共青团组织大力实施“新城青年科技培训工程”,以新城区青年联合会为依托,培养青年人才队伍。衡阳市共青团组织着力打造好三大平台、办好三件实事模式,在夯实基层基础、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外出务工团组织建设以及发挥青企协作用、打造平台建设等方面总结出了新的模式,以提高新形势下青年群众工作能力和水平为主线,着力打造好“三大平台”、办好“三件实事”,围绕“组织显活力”纵深推进,积极探索“基层团组织格局示范片”工作思路,大力推动以衡阳市青少年宫为主阵地的全市青少年校外教育事业发展。[1]宁波共青团通过购买服务和政策支持,丰富惠及青少年的公共服务产品;通过引入政府资金和社会资金提升志愿服务的社会效应。广州市成立青年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模式。它为青年自组织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让更多的青年自组织入驻青年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旨在“联系青年、影响青年、带动青年”,是广州共青团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重要举措,是广州共青团介入社会管理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载体之一。

高校团员学生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作为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成为广大高校共青团在培养团员青年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加强高校共青团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实践探索,重点是打造共青团组织自身参与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创新平台。紧紧抓住区域发展的有利契机,以高校共青团探索共青团员参与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的管理模式为切入点,用项目催生孵化、基地固化吸引、制度培育提升、资金扶持整合一大批高校服务社会的青年组织。通过成立公益基金联谊会、青少年社会组织孵化培育中心等青年社会组织。构建“团干+志愿者”的服务模式,募集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基金,扶持初具规模的志愿者组织参与公共服务项目,打造高校共青团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的平台,为团员青年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提供借鉴。[2]

对高校和地方基层团组织而言,以“购买服务”形式,探索社会管理的创新方式,打造校地团组织和项目平台,有助于(1)增强高校共青团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参与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创新意识,发挥其强大的教育引导功能;(2)进一步推动地方高校的社会合作服务项目的开展,为高校在人才培养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持和项目培养;(3)在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同时,不仅减轻了高校团组织的工作压力和服务成本,而地方基层共青团解决地方机关人手不足,人才培训少等问题,通过购买高校服务和政策支持,丰富惠及青少年的公共服务产品。该方式加强和创新高校共青团参与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探索,推进机制创新,探索设计更多参与面广、符合青年时代特点的新载体,体现出高校共青团自身在整体社会结构中不可或缺的新价值。[3]

在高校共青团与地方共青团之间架设起对接平台,实现高校服务项目与地方基层政府公共服务外包有机衔接。管理模式如下:(1)地方县区团委根据该区的实际需求,作统一部署,向学院团委发布志愿服务队招募信息;(2)学院团委对各社联、各系团委、团学组织发布招募信息、项目信息;(3)学院团委对各社团组建的服务队提出的方案进行评选,对最终投标成功的服务队进行培训;(4)地方县区团委审核服务组织的组队情况和实施方案;(5)该服务组织开展志愿活动;(6)学院团委和团区委对活动进行总结评选,并完成活动使用经费的发放。

通过过程控制、绩效评估、服务培训,提升高校共青团参与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力度;借助高校资源、实践服务基地等,发挥出补充政府公共服务的作用。加大对地方政府,企业的管理对接交流,在“社会协同”寻找新的工作载体和路径,探索出了高校共青团、政府、社会三个层面循环服务的有效模式,带领和引导高校共青团员积极参与到创新社会管理过程中,积极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向社会提供全方位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曉刚.新时期市辖区共青团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模式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2.

[2]杨怡然.群团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思考[D].内蒙古大学,2012.

浅析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 篇4

自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 经济体制深化改革, 社会生产力大力发展, 人们物质文化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大量的建设、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当时的教育体制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需要, 政府统一管理学校, 学校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基础薄弱、师资力量和教学科研设备严重缺乏, 教育改革迫在眉捷。1985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 提出了当时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改革的方向, 其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后勤服务要实行社会化。之后各地高校开始试行后勤社会化改革,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进市场竞争机制, 为教育提供更多服务。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高校逐步向社会开放后勤市场, 积极引进社会资金、挖掘后勤内部潜力、加大学校建设投入力度, 在提高后勤服务质量、改善校园环境、提高校园硬件档次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而且使高校后勤逐步做到服务商品化、管理企业化, 为高校后勤实施物业管理提供了体制上的保证。高校后勤管理从最初的食堂, 逐步发展到高校宿舍管理、医院、校园环境维护、教学楼建设等, 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取得的显著成绩有目共睹。

2010年7月29日, 中共中央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纲要中指出:要进一步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新时期, 高校利益方不断增多, 学生个性多元色彩不断增强, 社会经济政治权力、观念、舆论对校园自治影响加大, 使高校后勤管理迎来了发展机遇和挑战, 同时对服务质量需求不断提高, 建立以“自由之精神, 独立之人格”为文化载体的先进、科学的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体制成为时代要求。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现状

高校后勤管理涵盖多方面, 主要包括:学校的各种住宅、学生公寓、办公楼、教学楼、科研楼等以及其他附属设施, 绿化、保洁、维修、水电管理、设施管理等高校后勤项目。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就是社会经济主体对以上设施的管理, 为高校正常教学、科研工作提供全面、高效的服务。目前,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存在多种模式:社会化物业管理型;社会物业与校内后勤部门共管;传统后勤部门领导下的物业管理。

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脱胎于高校, 服务对象限于高校内部, 与高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前, 大多数高校还没有建立真正的社会化管理体系, 其管理行为大多带有行政性质。高校后勤管理机构一般是后勤集团下属机构, 受学校管理部门的指挥。近年来, 虽然不少高校正在进行后勤物业管理方面的改革尝试, 但由于体制和观念上的原因, 改革成效显著的并不多。目前, 仍然有一部分高校后勤管理没有摆脱传统的计划管理体制, 部分高校后勤管理名义上从学校分离出来, 在社会上也已经以独立的企业运行, 但是, 企业却没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企业与学校存在附属关系;同时, 企业资产产权不清晰, 分配关系还存在计划经济、行政管理的色彩等。

三、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重改革、轻管理, 缺少应急管理措施

高校改革是指改掉那些存在的、不符合或是不满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人才建设需求的部分, 培养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 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的现代化人才。

高校后勤管理的改革为高校改革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前进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开放, 新矛盾、新问题增多, 复杂性加大, 牵涉面广。自进入21世纪以来, 经济突飞猛进, 社会各项事业改革深化, 任何一个事件发生都是各种矛盾凸显的一个方面。近年来, 校园食品安全卫生事件, 校园帮派群体打架斗殴事件, 教学资源缺乏而引发的抢占座位事件, 失恋、毕业和就业压力而引发自杀事件等常有发生, 负面社会影响较大。时代的进步, 高校后勤管理难度加大。

2、缺乏有效的监督

对事物发展过程或重要节点进行有效的督促、管理, 使结果达到预定的目标, 是监督职能的重要任务。高校后勤管理应坚持为教育、科研服务的宗旨, 设立后勤管理社会化监督管理机制, 加强对负面的谴责, 对正面褒扬。

当前, 高校后勤引入社会经济主体的同时, 缺乏相关的制度约束, 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行业统一标准尚未出台;社会经济体追求效率, 忽然质量, 无完善的管理评价体系, 导致各大高校后期社会化管理水平良莠不齐, 监管空缺;有些后勤部分被不同的经济主体承包, 管理条块分割, 缺乏统一监管, 出现问题, 推诿现象普遍。

3、对校园文化建设存在一定的负效应

高校文化是“文化世界”中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 是思想启蒙、人格唤醒、心灵震撼的融合, 具有导向、激励、陶冶和凝聚的德育功能,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高校后勤管理的社会化改革, 使相对单一封闭的校园变得具有一定开放程度的“小社会”, 商业行为增多, 增添校园经济成份, 活跃校园经济氛围, 也增加了后勤管理的复杂性;校园独特的文化气息与社会文化的相互影响, 相互摩擦碰撞, 高校的勤奋刻苦、追求真理、思想自由等文化影响了社会文化的同时, 世俗的功利文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思想对纯静的高校文化产生侵袭, 加大高校后勤管理的挑战性。

4、缺乏人才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主体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 运营方式仍采用旧有的体制, 导致人员多而杂, 管理人员缺乏观念转变, 高校行政包袱沉重, 不利于后勤管理社会化发展。

现有的高校后勤还没有完全被市场体制融化, 高校后勤人事配套政策及引进社会主体的利益最大化追求, 导致高校后勤队伍素质偏低, 结构不合理;现代企业制度高层次人才匮乏, 人员分散, 不利于后勤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与发展。

5、制度不健全

高校后勤管理制度包括财务、行政、业务、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等。目前各高校后勤管理尽管也制定了诸如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工作程序、行为规范等相关制度, 但是还不够完善具体、未形成体系, 执行不严, 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四、需进一步完善的措施

1、提高服务意识, 增强服务性功能

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不断增强服务性功能, 以为教学、科研、师生员工服务, 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为宗旨。后勤管理相关部门和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学习, 提高后期社会管理服务意识, 长期深入开展各项工作, 提高服务水平;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树立高校后勤管理形象, 为高校发展提供优质、高效、全方面的服务, 营造文明向上、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 提高校园建设硬件设施和软件水平, 创建和谐稳定的教学生活环境。

2、建立和完善应急管理机制, 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按照国务院制定的《高校物业管理办法》, 转换高校后勤管理机制, 理顺各种服务部门的关系, 切实建立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新体制。

高校维稳是大局。高校扩招, 在校生人数增多,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校园突发事件增多。高校后勤管理应建立应急管理机制, 增强后勤管理各部门之间的联动协调机制, 加强与社会服务组织机构的合作, 提高对突发事件的预警预测反应能力, 及时发现苗头, 积极引导, 妥善处理, 避免极端事件发生, 减少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

3、储备、引进专业技术人才, 提高后勤人员综合素质

人才是事物发展进步的关键因素。人员素质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基本条件。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应积极储备和引进专业技术人员, 充实管理队伍。通过培训等方式增强现有人员思想、文化、业务水平建设。宿舍管理员不仅有例行宿舍安全、卫生检查方面的职责, 还应有创造健康向上的宿舍学习生活文化氛围的能力;学校医务人员不仅要有治疗感冒、发烧等普通疾病的专业技术, 还应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咨询, 现阶段, 特别要加强引进或培养一批高校心理咨询师, 构建积极平衡的大学生心理素质。全面增强后勤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 建立一支懂技术、善管理的精干高校后勤管理队伍。

4、引进成熟的社会市场主体

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的最终目标是引进完善的现代化高校管理企业, 建立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 通过物业管理公司, 增强自身发展能力。管理上, 减少层次, 提高效率;运营上, 拓宽经费来源、拓展融资渠道, 提向高校后勤管理的专业化、规范化、市场化, 形成具有高校特色的后勤管理模式。

教育具有公益性, 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引入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仍然要以维护学校安全稳定为前提。成熟优秀的市场经济主体是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高效率、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的基本要求。校方应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吸收优秀的社会主体, 促进后勤服务水平和管理质量的不断提高, 加强双方配合, 清晰责任义务, 互惠互利, 推动后勤事业长期稳定发展。

五、结语

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的改革, 是社会主义市场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中不断总结经验与不足, 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要因地、因校制宜, 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本学校实际情况的机制与模式;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管理运行机制、明晰责任义务、细化服务标准, 使后勤管理工作真正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最大限度地提高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效益, 提供优质服务。新时期, 高校后勤管理更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坚持管理与教育文化结合, 转变发展观念、提高管理和服务层次和水平, 克服发展中的问题和困扰, 服从和服务于高校发展大局, 建立和完善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优质高效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 创造具有校园文化特色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体制。

摘要: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高校后勤管理承担着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的重要职能。改革开放, 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发展重视, 高校招生规模扩大, 校园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高校教育事业发展中不断出现新问题, 对高校后勤管理的科学化、程序化、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

参考文献

[1]王勇: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可能性“误区”以及发展前瞻——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再探[J].江苏教育, 2005 (2) .

[2]郭林松: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模式研究及其管理创新思考[J].现代商业, 2010 (35) .

[3]李荣庆:高校后勤物业管理发展趋势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 2007 (8) .

论高校后勤社会化税收规范化管理 篇5

摘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关系到高校后勤经济实体作为独立的纳税人应该享受和承担的法定权利与义务,关系到税务机关对高校后勤经济实体的税收管理,关系到税收如何发挥调节经济、服务于经济、服务于社会的作用。文章试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模式入手,理清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涉及的税收问题和税收政策,分析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税收征管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高校后勤社会化税收规范化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后勤改革;后勤社会化;税收管理;规范化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给高校的管理与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由此而引发的税收问题成为高校和税务部门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高校后勤改革的发展,关系到税收能否规范化管理,也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高校后勤社会化活动主要表现为高校后勤经济实体从事学生公寓、教师公寓、食堂经营和为高校教学提供后勤服务;利用学生公寓、教师公寓和食堂等高校后勤服务设施向社会人员提供服务;社会性投资建立的为高校学生提供住宿服务;高校后勤实体为高校师生食堂提供的服务;设置在高校内的实行社会化管理和独立核算的食堂向师生或向社会提供餐饮服务等。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将高校后勤服务纳入市场经济体制,运用市场机制,建立由政府引导的、社会承担为主的,适合高校办学需要的法人化、市场化的后勤服务体系。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将高校中具有经营性、社会性和服务性的活动纳入到市场化发展的轨道,作为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参与市场竞争。从税收角度来说,这就意味着高校后勤经济实体作为一个独立的纳税人,享受和承担税法规定的权利与义务。这不仅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增加社会供给,而且还可以为国家贡献税收。同时,高校后勤社会化后,可将主要精力用于教学和科研,减轻我国长期以来计划体制模式下高校办学形成的沉重负担。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涉及的税收问题和现行税收政策

(一)营业税的有关征收规定。对从原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剥离出来而成立的进行独立核算并具有法人资格的高校后勤经济实体,经营学生公寓和教师公寓及为高校教学提供后勤服务而获得的租金和服务性收入,免征营业税;对社会性投资建立的为高校学生提供住宿服务并按高教系统统一收费标准收取租金的学生公寓取得的租金收入,免征营业税。但利用学生公寓向社会人员提供住宿服务而取得的租金收入,应按现行规定计征营业税;对设置在校园内的实行社会化管理和独立核算的食堂,向师生提供餐饮服务获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向社会提供餐饮服务获得的收入,应按现行规定计征营业税。

(二)增值税的有关征收规定。对高校后勤实体为高校师生食堂提供的粮食、食用植物油、蔬菜、肉、禽、蛋、调味品和食堂餐具,免征增值税;经营此外的商品,一律按现行规定计征增值税。对高校后勤实体向其他高校提供快餐的外销收入,免征增值税;向其他社会人员提供快餐的外销收入,应缴纳增值税。

(三)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有关征收规定。对高校后勤实体的所得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按有关规定计征。

(四)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税收的征收规定。对高校后勤实体,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对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因建学生公寓而经批准征用的耕地,免征耕地占用税。对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由于是以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三税税额为计税依据,按照一定的比例附加征收的,在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三税的同时,也免征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必须明确的是:高校后勤实体应对享受优惠政策的经营活动进行单独核算,分别进行纳税申报,不进行单独核算和纳税申报的,不得享受上述政策。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税收征管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税收法律法规滞后,直接影响了税收征管工作的有效开展。主要表现为政策法规不能及时反应和规范高校的后勤改革,政策法规不明确、缺乏连续性。我国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活动征税最早是以通知形式下发的,也就是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2月28日发布的《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确了对高校后勤企业的有关经营活动实行减税和免税。这一通知从201月1日起实施,但其期限是到底,目前这一政策延长到底。严格说来,文件通知并不等于法律法规,其严肃性和刚性都严重缺乏。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发展,原有的《通知》已不能适应客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税收征管中存在一些不明确问题,难以保证税收征管及时到位,各地税务部门对此也一直无法准确把握,甚至采取姑息态度,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高校后勤社会化税收征管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高校后勤改革的不规范、不彻底,客观上为税收征管带来了难度。税收征管的规范与否,与高校后勤改革是否规范,是否到位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从表面上看,几乎所有高校都已完成了后勤系统的剥离,但实际上,有些学校的后勤改革是在走过场,只是做了简单的改头换面,在后勤处或总务处上挂个企业集团的招牌,管理体制和人事分配制度等基本上还是老样子。从根本上来分析,目前我国高校的后勤企业并未真正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行,这其中虽然有观念上的、社会经济环境的、法律法规政策等方面的原因,但最关键的制约因素是来自体制上的因素。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产权明晰,我国高校后勤资产的所有权在国家,占有权在高校,后勤实体对后勤资产只有不完全意义上的经营权,没有对其所经营资产的占有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后勤实体不是真正的法人主体,也就不可能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这一切从根本上妨碍了高校后勤改革,从而造成不利于税收征管的局面,客观上为税收征管带来了难度。(三)税收征管服务不到位,造成高校后勤税源流失。由于我国高校大多数为政府办学,国家投资,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高校是育人的地方,远离市场。税务部门和税务人员存在观念滞后,重管理,轻服务,多被动,少主动的倾向,适应改革和市场的能力较弱,忽视了对高校的税收服务。深入高校少,缺乏主动服务意识,税收服务不到位,使高校这一现实的和潜在的税源未能被关注和重视起来。同时,税收征管的基础资料不全面,征、管、查不到位,造成高校后勤税源流失。无庸置疑的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个增税因素,无论是流转税、所得税还是其他税收,税源和税基都会随着高校后勤改革的不断完善而扩大,税收收入也会随之而不断增长。等高校后勤改革彻底完成之后,高校后勤企业与其他经营企业一样,不再享受任何税收优惠政策时,必将为地方税收的增长做出积极的贡献。

(四)税收征管方法和手段滞后,管理不及时、不到位,漏征漏管现象严重。目前,税务机关对高校后勤活动的税收征管基本上仍限于对高校后勤对外服务部分,即:既对学生提供服务,也对社会开放的各种科研实体兴办的公司、各种补习班、校园围墙外的餐馆、书店、理发馆等后勤经营行为进行了相应的税收征管。税源监控常用手段主要是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发票管理、纳税检查和税控装置等。而对于由学校后勤部门直属的、专门为学生提供食宿及日常生活服务的机构,如

本文由www.FwSir.com收集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对本校学生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食堂、医务所、学生公寓、电影院、理发店、澡堂等这一部分潜在的税源未能进行有效的登记和管理,基本处于无监控或漏征漏管状态,造成该部分税源疏于监管, 造成税收征管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服务的管理不到位。

三、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税收规范化管理

(一)完善税收法律、行政法规,为高校后勤社会化税收规范化管理提供法律保障。高校后勤社会化活动对国家税收产生着积极的影响,税收法律法规对此应及时加以规范,力争使税收规范与高校后勤改革保持协调一致。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税收立法,应本着有利于征收管理、有利于依法治税、减少涉税争议、加强监督管理的原则进行。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税收管理,要本着有利于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服务于经济、服务于社会的原则进行,既要从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出发,又要从严肃税收法律和保护国有资产收益的角度来加以统筹兼顾,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税收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规范化管理,促进高校后勤组织的规范运转。只有税收政策法律制度科学、完善、合理,才能使税收规范化管理得以实现,并且通过税收规范化管理,发挥税收调节经济、服务于经济、服务于社会的功能。

(二)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税收服务意识。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要树立以纳税人为本的新型税收服务观,确立尊重纳税人就是尊重发展,促进发展的正确收观。把对纳税人的尊重体现在为纳税人服务上,处理好依法治税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加强管理与完善税制的关系。充分认识到搞好服务是提高征管水平的重要手段,把尊重纳税人、理解纳税人、关心纳税人贯穿在税收征管工作中,积极、主动、及时地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经济的服务。把对高校的税收管理看成是对高校改革的支持与促进,是对高校后勤的鼓励与扶持,促进与服务。将管理和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服务促管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改变重管理轻服务的征管模式。税务机关要主动深入高校,宣传税法,讲解税法,掌握高校后勤改革信息,摸清税源,为高校后勤改革的纳税问题出谋划策,进言献智。同时,还必须注重税收执法的刚性和可操作性,做到依法计征、依率计征。健全和完善监督检查机制,不断完善高校后勤的税收规范化管理,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和质量。

(三)改进税收征管手段,加强税收信息化建设。提供深层次的纳税服务必须以信息技术的深化应用和加快信息化进程为基础。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税收规范化管理必须以信息化管理为手段,把税收信息化建设作为规范化管理的切人点,完善税收管理信息系统。税务机关要积极构建功能齐全、协调高效、资源共享、监控严密、安全稳定的纳税服务系统,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尽快全面运行办公自动化,完善、升级现行软件功能模块,全面运行CTAIS(中国税收征管信息系统)软件,加强系统管理,确保信息安全,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同时,建立信息数据库,逐步建设税收法规、制度公示、纳税指南、发票税控、纳税人资信、纳税记录、行政审批等信息库。通过税收信息化建设,对高校后勤改革及其有关经济活动实行动态管理,形成税收信息资料计算机管控。在推进信息化规范化管理过程中,提高税务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提高税收征管服务质量和水平,实现税收征管科学化、规范化,保障国家税收及时足额入库,保护高校后勤实体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社会学分析 篇6

关键词:转变思想;学分制度;机构改革

中国是人口大国,在传统尊师重教思想观念引导下,国民高等教育比例不断提高,特别是在新世纪初期阶段我国执行的高校大幅扩招政策使得大学生数量增加了几百万,同时会直接增大高校教学管理的实施难度。从而高校教学管理改革进入到新的频繁调整阶段,一系列新型的教学管理改革方法在各所高校中不断出台。对于各方面改革措施,需要认识到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是在精英式培养模式向大众式培养模式的转变过程中不断实行,只有通过归纳教学管理改革的得失才可以充分有效地评估教学管理改革的实际效果。

一、教学管理思想的转变

高校教学管理思想作为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重要导向,只有不断坚持正确可行的教学管理思想才可以推广出良好模式的教学管理方法。传统模式的管理方法已经成为教学管理改革的反面教材,大部分高校也在实际的改革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转变教学管理思想的关键性。通过心理学与教育学等各大学科的分析研究作为理论支撑,大多数高校教学管理者已经逐渐认识到了目前高校教学管理的难点并非是教学管理机构的执行效率,然而学生应当作为教学管理的主体对象。传统模式的管理方式已经不可以管理好目前高校的大学生,因为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主要围绕着学生成长状况构建合理有效的教学管理方法,同时这也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思想对过去阶段教学管理改革思想的替换。国内大部分高校不断积极地学习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而且充分地结合各所高校的校训、校规主要围绕着学生改革方案的各种教学管理方法。教学管理思想的转变应当发展成为教学管理改革的必然导向,然而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对传统模式的管理思想的替换属于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环节的起点,只有正确有效地切合实际状况的教学管理思想才可以更好地构建出有效可行的教学管理制度。

二、学分制基础上的创新

在现阶段教学管理方法当中,学分制已经受到国内外教育领域普遍肯定而且大力推广的基本方式,然而国内由于受到传统模式学年制的实际影响衍生成为暂时无法摆脱的方式依赖问题,不能够充分发挥出国外进行学分制管理的相对优势。对于这具体问题,简单地仿照国外的学分制方式,直接舍弃学年制的实施方法是不可能的,然而改革大部分高校在学分制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是有效可行的。比如,吉林大学等各所有名高校,在学分制基础上实行三学期制的具体管理方法。在春秋季度的两大学期教学过程中,提升实际的教学效率,合理地安排传统形式的教学时间,调整出来的课时可以规划到新推出的小学期教学规划中。在小学期阶段的教学环节中,选修课程占据主体地位,各种具体特色的选修课程可以为全体大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教学契机,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出高校教师的优势,提供有效可行的教学平台。有一部分高校对于选修课程进行相应的实践创新,把选修课程和专业课程实行有效的衔接,促使那部分有利于提升学生专业素质的教学内容成为学生的兴趣点,这样在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传统模式的必修课程课时量,从而减轻了学生的专业学习负担,同时也可以培养具体个性化的专业素质人才。

三、管理机构的改革

高校教学管理者并非是单一形式的管理人员或者某一行政领导的简称,而应当是教学管理机构的主体代表,对于教学管理者的改革本质则是对教学管理机构的改革。在具体问题的分析过程中,已经逐步认识到现实环节中行政集权化对于教学管理改革所存在的发展阻碍,然而进行教学管理改革达到去行政化目的应当成为大多数高校教学管理机构改革的关键点。构建学术委员会成为这系列机构改革过程中的主要角色。现阶段大多数高校都已经重点体现出学术委员会相应的职能和权力,通过学术委员会的作用直接管理高校教师,通过行政管理直接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两者之间属于并行的关系,从而可以明确高校教师和大学生的实际管理问题,有效地防止在管理过程中产生的矛盾问题。另外有部分高校更加确切地提出以校长负责制作为执行基础,运用行政力量为教学管理提供更全面的保障方法,行政管理可以由主导者变为学术委员会的具体服务者,有利于促进教学管理方法的及时有效地调整。

高校的教学管理属于系统性的大规模工程,当前阶段一些高校对于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具有一些成功的改革经验,然而发展趋势并非是完全的直接照搬样式模板,而应当为教学管理改革方案提供实际借鉴经验。我国的高校数量十分多,而且各自的办学能力有所不同,地域的差异性相差较大,只有因地制宜地落实改革方法才可以正确有效地发展教学管理改革。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高凯.大学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冲突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

[3]張波.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结构性失衡的社会学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8.

注:本文是天津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课题

《高等学校教学秘书工作专业化研究》(52WU1006)资助项目。

社会管理创新与高校安全稳定研究 篇7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高校,安全稳定

一、研究现状

笔者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进行检索, 日期设定为2004年6月至2014年5月, 选择2004年6月为起始时间, 是因为社会管理创新是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开始提出并逐步发展起来的。关键词检索情况为:“社会管理创新;高校”检索, 搜索到相关文章3篇, 关键词为“社会管理;高校”, 共有文章16篇;关键词为“社会管理创新;高校安全 / 稳定”为0篇。篇名检索情况为:篇名为“社会管理;高校”, 有1篇;篇名为“社会管理创新;高校”为0篇;篇名“社会管理创新”有相关文章686篇。需要说明的是, 上述检索未剔除相关新闻报道。

从检索看, 当前对社会管理创新及高校安全稳定的单项研究较多, 将二者结合研究的还很少。对社会管理创新的研究主要是对内涵、意义、路径、模式等进行论述。但我国关于社会管理创新的研究起步较晚, 发展慢, 通过对检索情况的分析, 笔者发现, 篇名中包含社会管理创新的文章, 2004年- 2009年的文献篇数只有19篇, 关键字包含社会管理创新的仅有4篇, 反映出在社会管理创新诞生之初并没有引起学界的关注和重视。但在2010年之后, 文献量增长迅速, 其中篇名中包含社会管理创新的文章667篇, 关键字中包含社会管理创新的文章508篇, 这主要是由于2009年底, 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将社会管理创新作为政法系统“三项重点工作” (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 的组成部分之一, “由此引发了学界特别是政法界对社会管理创新的研究, 从而使该领域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011年3月, “社会管理创新”一词首次以重要篇幅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5月30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 7月份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创新管理的意见》。对高校安全稳定的研究主要是从社会、思想、文化、心理及法制建设等层面对高校安全稳定的影响因素、预防机制建设等进行研究。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 主要是选取某一个方面或以某个案为基础进行论述, 如从高校党建、大学生志愿服务以及高校社区建设等工作的创新入手, 研究如何推动高校安全稳定工作, 从社会管理的视角来研究和探讨高校安全稳定机制建设的则少之又少。

二、研究内容

此课题可分为两个研究方向:一是研究社会管理中不科学、不合理的因素对高校安全稳定的影响, 进而寻找通过创新社会管理确保高校安全稳定, 此方向研究的是社会问题对高校安全稳定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 解决社会问题来保证高校安全稳定;二是从社会管理的视角分析和研究加强和创新高校管理, 促进高校安全稳定, 此方向研究的是将社会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引入高校管理, 给高校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加强和改进高校管理模式, 为高校和谐稳定提供保障。笔者认为, 上述两个方向, 一个是从外部找原因, 一个是从内部强管理, 但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保障高校安全稳定, 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第一个研究方向中, 首先要对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研判。如当前社会发展不平衡, 收入分配不均, 就业压力增大, 教育不公、情感变迁及社会文化建设等, 都会不同程度的渗透或影响到高校的稳定。近年来本应宁静和谐的校园屡发血案或群体性事件, 不得不引起重视, 如2003年 , 在浙江发生的某高校大学生怀疑招工公正性竟刺杀公务员 ; 2007年 , 安徽某民办高校发生了部分学生因毕业文凭问题在校园起哄闹事、损坏公物并前往市政府上访;2010年3月-5月, 福建、广西、广东、江苏、山东、陕西等地接连发生了6起针对小学和幼儿园学生的校园凶杀案;2013年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一女生因情变遭男友杀害、复旦大学学生林森浩投毒杀害舍友等。“一些高校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校园环境, 承受了额外的社会管理成本, 北京大学、武汉大学都曾因假期游人蜂拥而至, 被迫实行限入政策而引起争议, 湖南大学因市政公路横贯校园以及地处国家风景区核心地带, 长年面临着巨大的交通安全和社会治安压力等”。这些事件告诉我们, 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是维护高校教学秩序和发展的迫切需要。而对当前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判则是基础。其次要通过对社会矛盾的分析, 寻找解决社会管理薄弱环节的方法, 破解社会管理难题, 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以社会和谐发展保证高校安全稳定。

第二个研究方向中, 要重点研究将创新社会管理实践中的新成果、好经验引入高校管理, 从社会管理的视域加强和改进高校管理。一是改进高校党建工作, 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 关键是建设服务性党组织, 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和学生党员的精英作用, 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带动高校管理创新。其次要探索高校学生组织参与高校管理的新模式, 实现学校管理为主的行政式管理向高校引导下的教师组织学生自治的民主化管理转变。第三要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通过对人的科学有效管理实现高校的安全稳定。第四要关注网络舆情的发展与管理, 防止不良舆论对教职工和学生的渗透, 及时开展危机干预, 引导舆论走向, 保证教师和学生的思想稳定。

三、研究价值

1、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高校的稳定深切地影响着社会稳定的普遍性, 而且有利于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高校是整个社会系统的子系统, 同时也是为社会建设提供人才保障的子系统, “作为文明传承和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 在党和国家的事业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 它是和谐社会构建的组成要素”, “是和谐社会理念、社会管理理论的贯彻主体、实践主体和发展主体”, “在建设和谐校园进程中理应承担起运用社会管理理论优化自身建设, 并推动社会管理理论创新发展的时代重任”。当前, “社会力量越来越多地对高校事务发生影响, 另一方面, 高校越来越主动地介入社会发展”, 如何将社会管理和高校安全稳定的研究结合好, 发挥高校教师和学生的社会精英作用, 利用好他们敏锐的社会嗅觉, 对维护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有助于建立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的高校维稳机制

当前, 对高校安全稳定的研究更多的是“就安全稳定而谈安全稳定, 研究的视角比较窄, 较为零散 ; 研究内容比较空泛 , 缺少前瞻性 ; 对高校安全稳定问题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多数是从宏观角度提出的原则性意见和建议, 口号式的论述较多 , 操作性差 , 尤其缺乏理论的支撑”。借助专家学者对社会管理创新的专注和研究, 将社会管理理论和研究成果与高校管理相结合, 体现了新时期新阶段的要求, 有利于对高校的维稳机制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有利于探索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徐振强, 何彩英.我国社会管理创新学术滞后探微——文献学视角下的社会管理创新研究现状分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5) :105.

[2]阳征, 王红悦, 王婷婷.社会管理视角下的高校稳定预警机制建设[J].湖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3) :58.

[3]冯刚.创新社会管理与和谐校园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 2011 (10) :15-16.

[4]阳征, 王红悦, 王婷婷.社会管理视角下的高校稳定预警机制建设[J].湖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3) :58.

社会转型期高校学生行为管理探讨 篇8

关键词:社会转型,高校学生行为,规范管理和养成教育

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急剧变化的社会转型期, 从计划经济转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传统社会转型到现代化社会。它不仅是单纯的经济或体制转换, 它与人的观念变化和道德变迁相伴随, 同时也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念和思想行为改变的过程。这样一个转型期, 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和行为规范又有什么影响, 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又会带来什么新情况、新问题值得我们探讨。

一、社会转型期的时代特点

(一) 社会一定程度的“失范”。

原有的社会体制、社会文化、伦理道德、行为方式等旧的一套随着社会转型被急剧砸碎、抛弃, 而新的一套还未成型, 于是出现了社会转型期不同程度的失序和无序现象。

(二) 社会“多样化”特点显著。

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 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 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这必然带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个人行为的判断标准的多样化。同时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三) 外来异质文化涌入, 各种思潮交互激荡, 人们价值取向日趋多元。

各种外来文化、各种思潮交互碰撞激荡, 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日益增强, 价值观念发生前所未有的多元化。

(四) 社会不确定性突出。

在市场机制作用下, 确定性原则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不确定性成为社会转型期的根本标志。

二、社会转型期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

(一) 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利益驱动力的加大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价值观念多样化。不少大学生的个人价值取向徘徊在高尚与实惠之间, 出现德智分离和知行分离。

(二) 抵御外界干扰能力弱。

一些大学生在遇到一些具体问题时, 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界限不容易把握, 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易发生偏差, 甚至模仿、跟随, 经不起诱惑。

(三) 缺乏持久的自我约束力。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是独身子女, 想追求其所谓的“自由”和自认为的“个性”;有的缺乏持久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还有的容易冲动和感情用事。这样一个特殊群体, 自我定位比较高, 成才欲望非常强, 而心理承受力弱, 挫折感强。

(四) 刻苦学习的精神不能持久。

一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自主学习能力和毅力不够强, 学习动力不足。

三、高校学生行为的规范管理与养成教育

高校对学生的行为应该通过规范的制度进行教育、引导和约束, 以达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目的。它包括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政治行为、道德行为及文明行为等的管理。

(一) 加强对大学生行为和道德的规范管理。

在校期间学生违规行为是常见的现象。一般来说, 学生基本知道个人行为不该妨碍别人的自由, 不该干扰公共秩序, 不该影响集体利益, 这种简单的道理即使不用多讲他们也还是懂得的。只是在个人欲望同纪律发生冲突时, 这样的道理就不足以支配个人行动了, 他们的行为往往受到欲望、情绪的驱使, 失去理智。这说明学生未能真正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 学校需要对学生进行严格教育和规范管理。为了使学生遵守既定的行为规范, 首先要使他们懂得遵循行为规范的道理。其次要使制定的规矩合情合理、宽严适度、有可操作性和权威性。第三要循序善导, 引导学生从服从老师到服从纪律, 从他律到自律, 这是一个从被别人管理到自己管理自己的过程。

(二) 加强对大学生行为的养成教育。

为了更好地进行规范管理, 必须加强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指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通过行为教育、行为训练等多种手段, 努力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等素质, 最终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行为规范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这种教育促进优良品行的形成和内化。养成教育既是行为管理的要求, 也是行为管理的重要内容, 养成教育要通过科学、严格的行为管理来达到教育目的, 通过养成教育, 不用别人的监督和指导而可以自动完成, 因为已经成为自然, 不这样做就感到“不自然”。

要有效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 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道德自律。

道德自律就是希望在一个人身上形成道德的自我约束、自我调控、自我反馈的良性循环机制, 道德自律始终是我们对培养的学生行为规范终极要求。

2、行为自治。

行为自治是道德自律的延伸结果, 在学校行为自治主要是形成一个良好的校风、学风, 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和一种有效的教育因素。

当学生能够做到行为自治和道德自律, 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道德习惯以后, 就真正由学校管理的客体变成了自我管理的主体。

高校社会保险管理 篇9

那么何谓学生的自主管理?虽然学者们对此有过不同探讨, 但本文拟主要从社会学视角, 运用社会控制理论揭示高校学生自主管理的社会学特征, 以便使高校学生自主管理得到更规范和高效的发展。

一自主管理的内涵

社会控制是美国社会学家E·A·罗斯于1901年在《社会控制》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 社会控制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统治。”我国社会学家孙本文则认为社会控制是“社会所加个人行为的任何约束”。一般认为, 社会控制既指整个社会或社会中的群体、组织对其成员行为的指导、约束或制裁, 也指社会成员间的相互影响、相互监督、相互批评。[1]由于研究者的立场、方法不同, 因而对社会控制的理解存在差异。综合各家之言, 所谓社会控制就是运用社会力量对人们的行动实行制约和限制, 使之与既定的社会规范保持一致的社会过程。社会控制是建立在既定的社会规范之上的, 它既包括以纪律约束控制的刚性控制, 又不排除依靠社会舆论进行控制的柔性控制。此外, 社会控制还可以分为外在控制和内在控制, 它主要表现为外在力量的施加, 但并不排除个人内在约束力的发挥。

所谓自主管理, 是指个体按照自我的主观意志, 参照相应的角色规范, 主动协调自己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多种关系的过程。[2]大学生具有一定的主体意识和自主性, 大学生自主管理就是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能力, 激励大学生在管理中的主人翁态度, 树立自主管理的思想。只有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功能, 才能启动其他管理要素的正常运作, 学校管理才算抓住了根本。正如著名教育家斯宾塞所言:“记住你的管教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 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理的人。”[3]

二运用社会控制理论实施高校学生自主管理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运用社会控制理论分析高校学生自主管理的逻辑前提, 是高校学生自主管理本身蕴藏着与社会控制理论相关的社会学事实。高校学生自主管理的社会控制理论研究关乎自主管理的实践命运, 是本研究的价值所在。

(一) 运用社会控制理论实施高校学生自主管理的可能性

长期以来, 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校管理者依靠其权力因素,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系统完整、切合实际的规章制度, 要求学生必须遵守执行。这种单一的“刚性控制”以“规章制度为中心”, 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受到压抑, 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从而导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苍白无力, 难以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要求。这种刚性控制也在客观上承认了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控制霸权状态, 要使高校学生管理取得更好的效果, 教师一方面应注重刚柔相济, 在强调纪律约束的同时, 实施“以人为中心”的柔性控制;另一方面使学生合理分享管理权, 在制度上确立学生的自主管理权, 从而使得学生分享权力的合理欲求有可靠的制度保障。学生主体由此获得了控制其在校行为的权力, 同时也承担着一定的责任。从社会学的层面上, 自主管理的意义在于它明晰了学生管理中控制权力和责任承担, 使这种控制权力与责任承担由分离走向耦合。

由此可见, 自主管理这一概念本身蕴含着学校管理权力的分配及相应的责任承担这一与社会控制理论相关的事实, 这为自主管理的社会控制理论研究提供了可能行。

(二) 运用社会控制理论实施高校学生自主管理的必要性

如果说高校学生自主管理社会控制理论研究的可能性分析更多地属于宏观层面, 那么其必要性分析则更多地属于微观层面。它主要关注高校学生管理中学生自主管理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自主管理这一概念蕴含着学生管理控制权力的分配及相应的责任承担这一社会学事实。高校学生自主管理中的自主是相对而言的。因为, 个体在自主管理过程中除了受自身因素的影响之外, 往往还受到社会角色规范的制约, 这种制约包括硬性的政策规定, 也包括道德、舆论等等。控制权力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分配也决定着与之相对应的责任承担。上大学之后, 学生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和面临的选择突然之间增多了, 部分学生很快适应了这种变化, 进行了有效的自主管理, 而更多的学生则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的迷茫和不知所措, 还有极少部分学生甚至认为该弥补以前的艰苦岁月, 完全以享受为准则进行自主管理。这表明, 学生个体行为的控制只有控制自主性水平的差异, 而不存在控制有无自主性的问题。正是在这种意义上, 可以说学生行为控制的首要特性是自主性, 学生个体对其行为的管理和控制是一种自主性控制。

因而在高校学生管理实践中, 学生自主管理应落到实处, 做细做精。自主管理由观念性存在变为一种高校学生管理实践具有较大价值, 这正是高校学生自主管理社会控制理论研究的必要性所在。

三社会控制理论在高校学生自主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 学校即社会, 从做中学。可见, 学校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基地, 学校中的很多行为属于社会性行为。下面将从社会控制理论角度探讨在高校管理实践中如何控制学生个体, 实现学生自主管理。

第一, 从控制主体来看, 树立“以生为本, 自我管理”的理念。传统的学校管理中, 校领导和教师构成整个学校的控制主体, 学生往往是被动的接受控制, 是控制客体。当前的高校学生管理要求转变思维, 学生既是控制客体, 又是控制主体, 学生应当拥有一定的管理权和决策权。教师和其他外部条件的控制是外控制, 外控制只能在表面上使学生畏服, 不能使学生从心理上真正接受学校的管理。只有当控制依靠内部力量时, 学生才能将学校规范加以内化, 从而自觉的遵守学校纪律。

高校学生自主管理的终极目标是“自我选择、主动学习、卓越发展”。大学生是实践和认识的特殊主体, 对事物有其独特的认识和改造周围及自身的能力与方式。大学生在自主活动过程中会按自己的方式形成一定的规则, 在自主管理中提出意想不到的措施和方法。这种积极能动的态度和行为就是他们实践和认识周围世界及其自己的特殊方式。对于此, 教师应给与积极的肯定和引导。因此, 教师应从“管理”学生转变为服务学生, 寓教育于服务之中;从管人、管物等“硬”管理向以引导、疏导为主的“软”管理转化。

第二, 从控制方式看, 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 以刚性管理为基础, 坚持刚柔相济的原则。当今的大学生主体意识强, 过于以自我为中心, 他们对自身的尊严和权利意识具有更高的诉求, 而且有明显的契约观念。他们在生活状态不满意和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 更多的用“维权”的理念处理问题, 而不是简单地服从、听从或顺从。这就要求在高校学生管理中, 要创新管理模式, 实现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有机结合。一方面, 学校管理者依靠其权力因素, 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 健全学生管理组织, 对学生产生一定威慑力和纪律约束, 这是开展正常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另一方面, 把柔性管理引入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 依靠民主管理调动每个学生内心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引导学生把学校规范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认识, 把班级目标转变为班级成员的自觉行动, 从而在学生心理上产生内在驱动, 形成自我约束力。

第三, 从控制的对象和目的看, 高校学生自主管理的控制对象主要是学生个体的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无论是基于学校管理者的外控制还是基于学生自主管理的内控制, 其控制对象都是学生个体的活动, 离开学生个体的活动, 外控制和内控制都不可能发生。内控制之所以发生, 是因为学生个体具有生成关于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意义的心向。因此, 在高校学生管理中, 不能简单的把制定好的制度和纪律运用于学生身上, 而是要把学生作为教育活动和管理活动的合作伙伴, 让学生从纪律的制定与遵守中发现问题、学习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实际工作中, 辅导员要鼓励学生自己制定学习目标, 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引导学生组织拓宽思路, 创造性的组织和开展活动, 并不断的进行自我评估和反思。学生自己制定和理解的规章制度以及学习目标更适合于其自身的发展。由此可见, 高校学生自主管理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途径, 促使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的形成。

总之, 大学是学生自主生活、自主发展之地, 高校学生管理既不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的霸权式控制, 也不是学生对自身自主性控制的绝对化, 学校对学生的管理需要两者的有机结合。因此, 高校应转变理念, 坚持刚柔相济的原则, 大力实施学生自主管理,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学生自主管理的方法, 提高学生自主管理成效, 实现学生工作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朱景文.现代西方社会学[M].法律出版社, 1994:171.

[2]莫秀锋.代币管制:大学生自主管理教育的可行策略[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 (7) .

高校后勤社会化后财务管理的探析 篇10

一、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

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寻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 而高校后勤实体是高校后勤服务的主力军, 是高校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后勤经济实体经营服务的主要对象是高校的师生员工, [1]面对这一特殊的消费群体, 后勤经济实体既要一定程度上实行企业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追求经营效益的目标;又要注重公益性的优质低价、保本经营、讲究社会效益。作为一个姓“教”的后勤实体, 学校的利益是最大利益, 实体的利益应服从于学校的利益, 严格来讲, 目前已改制的许多后勤经济实体实为一种模拟企业, 而不是真正的企业, 其财务管理目标也很难进行实际的财务管理制度设计。

2.会计核算制度不完善, 标准难统一

后勤集团作为高校的服务保障机构, 涉及餐饮、通讯、车队、幼儿园、建筑维修、水电气、环卫、绿化等各行各业, 其内部经济实体都有不同的行业制度。服务型和事业型经济实体与学校相对应, 执行的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经营型经济实体执行的是企业单位会计制度。目前, 高等学校的会计制度中未有针对高校后勤改制过程中的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 即存在着后勤公司的财务核算既有事业会计制度, 又有企业会计制度, 有些后勤部门一套核算体系既有企业会计制度科目, 又有事业会计科目;既有权责发生制核算、也按收付实现制核算。这种情况造成高校后勤社会化会计核算与管理的不统一, 各行其是, 不仅出现混乱, 而且容易出现问题, 直接影响到后勤的经济利益。

3.缺乏成本管理意识

高校后勤财务人员及领导受原事业体制不注重成本管理的影响, 后勤服务实体各部门长期依附于高校这个事业单位母体, 经费来源是学校财政拨款, 后勤实体所占用的大量资产和资源又是无偿的, 既不需付占用费, 也不用计提折旧费, [2]使固定资产的损耗不能在成本中得以体现。在长期的会计核算中, 以事业会计核算为主, 未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计提员工福利费、会费、教育费、坏帐准备等, 这种不完全成本核算方法核算出来的成本, 不讲经济效益, 成本不真实, 企业会计的核算原则难以得到有效实施。

4.财务人员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现代财务管理要求的不仅仅是简单的记录与核算, 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记录与核算所反映的数据, 利用科学现代的分析手段, 深入分析, 为经营管理者提供全面的、有效的财务信息和决策依据。高校后勤财务人员由于一直从事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核算工作, 对于企业会计制度不熟悉, 加之自身能力有限, 财务工作也还停留在核算这一环节, 财务人员整天忙于应付报账、记账、算账, 不能深入参与财务分析和决策。

二、后勤社会化改革后, 财务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 采取几点适应后勤保障体系的财务管理措施。

1.明确财务管理目标, 力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

高校后勤企业所处的环境及其目标与社会企业不完全相同, 高校后勤企业的所有者或股东是学校, 后勤企业服务对象也是学校与学生, 服务性质的特殊性, 决定了它不能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 它的最大利益仍然是学校的利益。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真正意义, 在于通过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的改革和运行机制的转变, 减轻学校负担, 后勤实体只有在薄利或微利的同时, 通过提高经营服务质量, 赢得学校师生的好评, 从而扩大或占领学校市场。所以后勤实体企业化运作后, 应坚持以高校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服务为方向, 追求具有公益性、非完全营利性的财务管理目标。

后勤作为高校育人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同时肩负社会责任, 当前后勤改革的重点, 是如何优化资源配置, 使后勤实体增强市场竞争和抗风险的能力。财务部门必须配合后勤实体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各项财务开支范围和标准, 做好各项财务收支的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 尽可能降低成本、开源节流、增加盈利, 追求财富最大化, 力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

2.选择合理的会计制度, 规范会计核算

高校后勤实体经营管理的多样性决定了其会计核算业务应选择合理的会计制度, 只有这样才能如实地反映内部各经济实体的经济活动及经营状况。目前, 高校后勤实体, 几乎囊括了学校所有后勤部门的服务单位和经营实体, 在它们的管理工作业务性质划分, 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管理服务型单位。这类单位只从事学校的管理服务, 而不具有经营性质, 如学生宿舍管理服务中心、教学楼管理服务中心等;二类是经营服务型单位, 这类单位具有经营能力, 但带有很浓厚的公益性,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兼备, 如饮食服务中心、物业管理服务中心、车队等;三类是经营型单位, 这类单位以经济效益为主, 如商贸中心、招待所等。高校后勤实体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形式, 应实施《企业会计制度》, 放弃原事业财务的核算方法, 根据实际情况和管理要求, 实行模拟企业化核算管理, 制定适合本单位的会计核算具体办法, 真实地反映各经济实体的经营状况。

3.建立健全成本核算, 完善财务制度

高校后勤体制改革后, 后勤与学校的财务关系变成了按价收费的有偿服务, 后勤实体必须在优质服务的基础上, 引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考虑运营成本, 追求一定的经济效益。成本核算是会计最基础的核算, 高校后勤财务人员须增强成本管理意识。后勤实体的主要收入是通过向学校各部门提供服务而获得的报酬, 还有一些就是通过自己的生产经营向社会所取得的回报, 饮食服务中心、运输部门、宿舍管理中心、医务所、物业维修等中心应权责明确, 按配比的原则和权责发生制的原则确认收入和成本费用。按《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计提职工福利费、坏帐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对固定资产进行严格界定, 对学校投入的经营性固定资产, 要如期计提折旧并计入相应的费用帐户, 通过建立健全成本核算, 纠正成本不实, 虚增利润的现象。由于高校后勤企业经营环节多, 经营行业多, 经营管理难, 应完善成本归集、费用分摊、经营成果计算、资产保值增值考核等一系列财务制度, 使成本核算制度化、规范化, 从而确保会计信息, 的真实、可靠, 全面体现后勤实体盈亏状况。

4.提高财务人员管理水平, 实行财务管理信息化

要提高后勤实体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就必须有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新的会计准则、制度及税收政策、法规不断出现, 加之高校后勤财务人员由于一直从事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核算工作, 对于企业会计制度不熟悉, 因此要不断的对财务人员加强培训和继续教育, 使之充分了解新的会计准则、制度及税收政策、法规, 不断更新、利用新的知识和方法, [3]切实提高校后勤财会工作质量, 建立起良好的会计秩序, 使记账、算账、报账等工作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 实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财务人员通过加强自身的业务索质和职业道德修养, 成为既懂管理, 又懂会计, 既熟悉会计电算知识, 又熟悉网络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利用财务软件, 发展网络会计, 建立后勤会计信息系统, 通过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和联机实时报告系统, 随时对经济事项进行实时访问, 及时对会计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生成完整、真实、动态的会计信息, 使后勤实体决策者能及时掌握最新、最全、最要可靠的财务信息, 加强对下属单位的财务监控, 提高决策效率, 随时掌握整体的营运情况。

5.完善财务预算制度、加强财务分析

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 财务预算、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已成为组织进行财务管理的主要环节[4], 实行财务预算管理是高校后勤社会化对财务管理的客观要求。财务部门必须建立起完整的财务核算体系, 使高校后勤各经营部门根据各自特点和既定的价格体系制定财务预算方案, 并围绕财务预算, 落实财务制度, 提高财务控制和约束力。年终高校财务部门应将各经营部门的年终决算与年初预算相比较, 根据预算的执行结果对各经营部门提出考核意见, 并对下一年度预算提出指导意见, 以此增强财务工作的计划性, 保证财务收支、资金使用的合理性, 有利于后勤经济目标的实现。

如何完善财务预算、财务分析等制度使管理工作逐步由“记账、算账”的“核算型会计”向“事前预测、事中监督、事后分析提供决策支持”的“经营管理型会计”转变呢?这就要求后勤财务管理部门根据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分析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以后的预测, 审核, 分析其未来现金流量及风险, 并对各经济实体的经营管理水平、经营环境加以分析, 及时提出对有关经营者的奖惩建议, 真正体现责权利的有机统一, 真正做到财务分析能够为企业领导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总之, 高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改进的过程, 后勤实体的财务管理工作也必将面临许多新问题, 只有从实际出发, 不断研究、不断创新, 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 确保各项经济活动的健康发展, 才能真正实现后勤的社会化。

摘要:高校后勤是学校管理服务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肩负着为学校建设、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和安全保障的重任, 财务管理又是组织管理的重中之重, 直接影响到高校后勤工作的顺利进行, 只有通过财务管理, 才能全面控制好高校后勤的运营情况。本文对目前高校后勤社会化后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 并提出几点改进对策。

关键词:高校后勤实体,财务管理,对策

参考文献

[1]田瑞文.高校后勤财务的管理与控制[J].现代商业, 2008, 84.

[2]赵琴.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浅析[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2007, (4) :44.

[3]文毛明.适应高校体制改革, 改进后勤财务管理[J].中国农业会计, 2008, (5) :23.

高校社会保险管理 篇11

关键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社会学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176-02

当代著名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Ulrick Beck)曾说过:“在现代化进程中,生产力的指数式增长,使危险和潜在威胁的释放达到了一个我们前所未知的程度。”[1]近年来,在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正在经历着“体制转轨、经济转型”,潜在的威胁已是悄然而至,我国进入了一个突发事件发生频率较高的时期,这些突发事件有些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甚至对国家的安全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它的安全稳定与否事关我国整个社会发展的健康与稳定。近年来,在社会等诸多因素侵扰下,高校受到了来自各方的威胁,面临着各种风险的考验。因此,必须加大对高校突发事件的理论研究。

一、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内涵及现状

(一)高校突发事件的概念。

林汉川给突发事件下的定义是突然发生的并对生命财产造成危害的重大事件。该定义实际上把突发事件定义为重大恶性事故。

袁辉认为,突发事件就是在特殊情况下,由于系统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发生急剧变化,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控性遭到破坏,系统的行为出现异常情况而发生的一类无秩序的意外事件。该定义是基于帕森斯的功能分析理论提出的。[2]蒋春雷认为,所谓突发事件是指违反社会常态并在人们没有思想准备或无法知晓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危及人身安全或社会稳定的事件。[3]综合上述当代中国学者对突发事件的认知和表达,笔者对突发事件作如下的界定:突发事件是指在组织或个人意料之外,由于偶然因素引起的突然发生的并对其利益产生一定的损失或潜在危害性的紧急事件。

(二)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现状。

笔者通过对部分高校资料的分析研究,发现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下,高校突发事件与之前相比,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突发事件发生频率增多,种类增加,领域不断扩大。

由于高校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规模也在逐步扩大,这对高校的管理水平提出了很大的考验。尤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校突发事件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研究发现,高校突发事件发生频率显著增加,并且种类多样,如治安管理、教学科研等,几乎涵盖了学校的各个领域。

2.以预防为主的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缺失。

大多数高校仅仅注重对高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制度的建立,而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预防制度却处于缺失状态。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做到防患于未然,才能减轻突发事件给我们造成的伤害。由于没有完整的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预防制度,从而使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降低,同时也增加了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

3.大学生的危机意识和应急能力普遍不足。

作为新生代的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相对来讲在一个比较安逸的环境中长大,普遍缺乏危机意识,平时也不注意学习防灾、自救等应急知识,如此一来,其应急能力便比较弱,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就会六神无主、不知所措,极易造成更大的危害。

4.高校对于大学生身心健康方面的教育有待加强。

高校一般注重的是大学生知识方面的教育,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方面的教育相对较弱,然而,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阶段,再加上由于各方面的压力,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其身心健康状况令人十分堪忧。

二、基于社会学视角的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探析

大量的社会学理论研究表明,如果想要深刻认识高校突发事件的内在机理,必须要站在宏观和全局的高度,从广阔的社会环境出发,以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去剖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探析对高校突发事件进行应急管理的必要性。

(一)社会失范理论视角。

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认为所谓失范是因为社会本身失去了行为规范而出现的不正常现象,换言之,社会规范的多重急剧变化、混乱和缺乏是社会失范的表现,其结果导致现有社会规范不能为社会成员提供必要的指导,社会整体处于有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4]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高等教育领域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风”,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并行,在其推动之下,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这些改革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但也产生出许多问题,如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高等毕业生就业难、高校改革行政化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师生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各方压力的冲击下,一些师生难免会做出一些失范行为。一旦这些失范行为出现,而高校管理层没能及时建立起合理的社会规范体系,则突发事件的发生频率就会增加,就会使高校处于一种混乱状态,严重影响高校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各高校立足本校的校情,加强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建立合理的高校运行机制和秩序,促进高校的整合和良性发展。

(二)社会冲突理论视角。

刘易斯·科塞(Lewis Alfred Coser)认为“冲突是一种社会过程,冲突只有破坏作用的观点是片面的,在一定条件下,冲突能保证社会的连续性,防止社会系统僵化,促进社会的协调和整合,具有正面功能。”[5]一定程度上,冲突的确起到了安全阀门的作用,使社会的紧张关系得到疏导,利于社会的良性运行。

高校突发事件虽然具有突发性的特点,但它的产生也有一定发展过程,只是没大被人察觉而已,如果在突发事件初期或之前能够及时地排解,则可使其危害降低甚至不至于发生。现如今,高校突发事件的产生一定程度上归因于高校缺乏合理的“安全阀机制”,没能使危机及时地排除。如若在高校的管理系统中建立有效的安全阀机制,就可对突发事件的产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使其迫害性减轻。

(三)结构功能主义视角。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社会各界各组成部分以相对有序的方式彼此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6]在帕森斯的理论范畴体系中,他认为社会是一种具有较高程度的自给自足的社会系统。在高校这一社会系统中,其各部分都是彼此相联系的,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是否稳定,取决于它的各个部分是否发挥了自身的功能,即它们的功能是否能够满足高校这整个社会系统的功能需求。进一步研究发现,整个高校系统的稳定与否还与各个部门之间能否协调合作、彼此联系相关。如若高校的各个部门仅仅是发挥着各自的功能,却没有相互的协调合作,很容易发生突发事件。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各个子系统之间原先的平衡状态便会被打破,对高校的运行机制产生较大的影响。

在现代化进程推动下,高等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地改革,这就意味着高校的各个部门都在发生着或大或小的变化,这就不可避免的出现各个部门之间的功能存在冲突的情况,有可能造成高校整个系统内部关系的紧张紊乱,使各子系统之间出现严重的不平衡现象,这也是造成突发事件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对策思考

笔者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现状,并整合社会学的相关理论,总结出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四个阶段:预防、预警、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

(一)高校突发事件的预防。

预防是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第一阶段,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基础,其目的是有效地防范和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

1.制定高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主要是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为了能够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者方案。为此,各大高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各项应急预案。

2.建立高校突发事件隐患排查机制。

高校管理层应注意安全隐患的排查、清除工作,建立重大安全隐患监控制度,形成各单位自查、学校监督和全校师生参与的防控机制,努力把突发事件隐患扼杀在摇篮里。

3.开展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师生的危机意识和应急能力。

目前,高校师生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普遍偏低,危机意识薄弱,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就可能手忙脚乱,无法应对。所以,高校应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师生的安全意识,使其掌握正确的逃灾、救灾知识和自救本领。[7]

(二)高校突发事件的预警。

突发事件的预警管理是应急管理中最基础和重要的环节之一。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对突发事件的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高校应急管理的一道重要防线。

1.建立合理的“安全阀”机制。

要想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高校应建立合理的“安全阀”机制,即减压机制。整个机制包括利益诉求、投诉等,以便能及时宣泄负面情绪、克服障碍,避免情绪“升温”,使师生的利益得到保护,以便更好地实现高校的良性运行,维护高校的和谐稳定。

2.建立有效地信息收集系统。

若想有效地预防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必须迅速准确地察觉突发事件发生前的各种征兆,建立起有效的信息收集系统,准确全面的掌握高校内外的最新动态,对校园内的各种变化都十分了解。[8]

(三)高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由于高校突发事件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各不相同,每一事件的具体情况不同,因此其处置的方法和程序也各不相同。笔者综合各种因素,将整个处置过程分为以下五个程序。

1.控制事态。

当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控制事态是高校的管理层应采取的第一步。只有有效地控制事态,才能防止突发事件影响的扩大化,减轻突发事件产生的危害。

2.调查研究。

对突发事件进行详细的调查,查明事件发生的原因、人员伤亡、等因素,进行科学地研究,为高校制定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3.制定对策。

根据调查研究,学校有关部门进行分析讨论,制定相应的对策。

4.贯彻实施。

进过前三个阶段的准备工作,接下来就是贯彻实施阶段,高校管理层尽快、尽可能恢复学校的秩序,以保证学校师生生活的正常运转。

5.分析总结。

高校突发事件解决后,学校管理层要对突发事件的整个过程进行有效地评估,详实的撰写评估报告,对突发事件进行深刻的总结,为以后处置类似的事件提供依据。

(四)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恢复重建。

突发事件处置结束后,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高校的恢复和重建,要尽可能快的恢复高校的正常秩序,逐步恢复高校的教学工作及师生正常的生活秩序,使高校的运行机制回到正常轨道上来。

1.恢复高校的正常秩序。

由于突发事件的发生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必然被打乱,为此,应尽可能快的恢复高校的教学和生活秩序,妥善解决突发事件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使高校能够得到良性的发展。

2.做好安抚工作。

高校要对突发事件过程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置人员,按照规定给予抚恤,补助。同时,学校要安排专业的心里辅导老师与受伤害人员及有关人员进行心里安抚,减轻他们的紧张情绪,抚平他们的心里创伤,使他们尽快恢复学习和生活的信心。

四、结语

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是高校能够良性运行的重要保障,在当前日益严峻的高校突发事件的形势下,迫切需要提高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水平。也许高校突发事件不能够完全避免,但对它的高度重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它造成的危害。为此,高校要不断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努力完善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促进安全和谐校园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德]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著.风险社会[M].译林出版社,2011.

[2]秦启文.突发事件的管理与应对[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3]蒋春雷.高校突发事件的危机预警与应对策略[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2008.

[4]燕丽丽.浅析社会学失范理论对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启示[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2,(1).

[5]邓伟志.社会学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6]贾朝辉,汪小丹.高校突发事件管理的社会学探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

[7]丁烈云,杨新起.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社会化改革下的高校后勤管理研究 篇12

在我国,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作为与经济体制改革相伴而生的一种新生事物新提法, 它的出现距今已有20多年了。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就是将高校后勤服务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立由政府引导、社会承担为主, 适应高校办学需要的法人化后勤服务体系。可以这样说,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的向前发展。然而, 在看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成绩的同时, 也必须静下心来思考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而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在社会化改革下如何做好高校后勤管理工作。

高等学校后勤管理是学校正常运转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国高校后勤管理经过不断探索、不断实践, 逐渐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转为综合承包的契约式管理, 通过体制改革、引入企业化管理, 后勤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后勤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 有力地保证了高等教育健康快速的发展。因此, 深入分析总结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及如何提高后勤管理水平, 对于进一步理顺高校后勤运行机制, 推动高校后勤管理改革的深入开展, 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校后勤承担着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的重要职能, 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的加快,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师生对后勤服务和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后勤本身也需要不断调整、充实、改进、提高, 使自己的管理水平符合科学化、程序化、专业化, 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师生不断提高的各种需求。要满足师生不断提高的各种合理需求, 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后勤管理水平, 从而不断提高后勤的服务质量, 增加师生满意度, 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高校后勤管理原则

1. 全局性原则。

学校后勤管理要从学校的发展目标、基本任务及后勤管理工作的特点出发, 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全局性原则, 就是要求后勤管理人员能够从学校全局上把握后勤管理对象, 从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的需要考虑问题, 并将其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而不局限于对管理对象各要素 (人、财、物、时间和信息等) 进行孤立的分析。应该高瞻远瞩, 胸怀大局, 明确后勤管理与整个学校管理的关系。

2. 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是使高校后勤管理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关键点。我们在塑造高校后勤文化及管理理念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后勤的工作环境中创造关心人、帮助人、理解人、尊重人的氛围和机制, 变后勤员工自发做好服务工作为自觉做好服务工作, 把人才资源的开发作为首要任务。善于发现人才、努力培养人才、合理使用人才, 真正在高校后勤形成强大的人才凝聚力。

3. 目的性原则。

教学和科研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宗旨就是为教学、科研和师生的生活服务。学校后勤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一宗旨来进行, 为坚持这一方向性原则, 后勤管理工作人员不但要树立全心全意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思想, 还要懂得学校教学规律中后勤工作的目的, 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服务工作。

4. 效益性原则。

效益性原则是指学校管理工作要在正确的思想和目标指引下, 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 使有限的资源充分发挥大作用, 高效率、高质量地实现培养目标, 在完成高校教学任务的同时取得高效益。学校后勤管理工作要坚持效益性原则就是要合理有效地使用及科学的管理人、财、物、时间等资源, 综合运用这些资源并提供优质周到的服务去促进教学、科研的进展, 充分调动师生学习和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社会化改革下优化高校后勤管理的途径

1.转变观念, 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及高校后勤管理特点, 提高涉及师生重大利益的决策能力。正确的决策来源于准确的判断, 准确的判断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转变。后勤管理决策中常出现的问题, 很多事由于观念落后, 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新要求。要提高后勤管理决策质量, 首先要求决策者树立科学观念、超前的预测和战略眼光。没有思想观念的创新, 就难以取得后勤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2.坚持以人为本, 凸显管理功能即服务。人是生产力中的第一要素, 也是管理中的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在高校管理中后勤工作人员具有双重性:既是接受管理的客体又是承担管理和服务中“育人”的主体。后勤管理人员若能主动热情为师生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学校的后勤工作就会得到师生的理解、支持, 就会形成相得益彰的管理效应。因此, 调动后勤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非常重要的。高校的管理者要善于运用科学而艺术的工作策略, 变简单的行政命令为指导激励, 把学校的整体目标和后勤人员个人的目标指向正相融合起来, 营造“校兴我荣, 校衰我耻”的校园理念, 使后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能充分地迸发出来, 后勤管理就会有声有色。学校最大的人群是学生, 学生是接受教育的对象, 更是学校文明建设的主体力量。管理者只要把人的文章做好了, 人的积极性调动了, 后勤管理就会到位, 后勤工作的服务功能就会真正得到彰显。

3.提高高校后勤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 有效地整合、利用后勤资源。加强后勤管理人员培训与学习, 提升后勤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 有效利用后勤资源。在后勤服务过程中, 后勤员工直接参与服务过程。后勤工作具有服务属性, 后勤服务与管理工作中的“产品”交换过程是以人为载体的。服务过程的提供者和接受者都是人, 产品质量的好坏实际上就是服务质量的好坏和满意率的高低。因此, 要重视提升后勤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 以提高后勤管理与服务质量。

4.进一步完善后勤保障服务体系。高校后勤管理和发展的基本思路应该立足于高校发展实际, 构建以服务于教学、科研、校园文化建设的后勤保障服务体系, 这也是高校后勤系统深化改革并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的正确选择。建立以服务为中心的后勤保障服务体系可以有效提高后勤管理和服务质量。

5.创新后勤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否是一个经济实体成熟与否的标志, 同时也是一个经济实体能否完特定目标的基础。管理好企业的制度很多, 对于高校后勤实体来说, 笔者认为以下两个机制可从内部缴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从而提高高校后勤服务质量, 为高校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一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不断地提升高校后勤管理效能。学校后勤服务要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 要适应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不仅要进行改革, 而且要不断地进行大胆创新, 努力适应高校发展的需要的方向改革。这就需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加强后勤服务的监督管理力度, 比较科学的、客观的、人性化的发挥并提升学校后勤管理效能。二是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 激励后勤服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高校后勤管理中, 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要充分考虑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 充分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不断完善管理的激励机制, 促使后勤全体员工能够全心全意投身改革做好各项工作, 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只有这样, 高校后勤服务才能适应现代高校发展的需求, 才能为高校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勤服务。

四、结语

提升高校后勤管理水平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要解决社会化改革下的高校后勤发展中遇到问题的出路, 关键在于进一步深化高校后勤管理改革。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要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牢固树立以改革促发展的思想观念, 抢抓机遇, 扎实推进, 促进高校后勤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高, 为高校实现又好又快的新发展作出积极贡献。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到学校发展的方方面面, 做好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并非轻而易举的事, 而是需要在长期的工作中不断探索, 才能不断提高后勤管理水平, 为全校师生提供满意的服务并不断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必文.高校后勤管理改革探析[J].河南学刊, 2011 (2)

[2].徐灵江.我国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的重构——基于交往行为理论的分析[J].管理观察, 2010 (25)

[3].郜郑平.关于高校后勤管理模式的探讨[J].致富时代, 2009 (106)

[4].尹雪梅.浅议高校后勤管理[J].管理科学

上一篇:污水泵站下一篇:阻燃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