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2024-10-15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共12篇)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篇1

由于高校在认识、能力、思路和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的成效还不尽如人意,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如何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仍是迫切需要认真思考和破解的难题。

一、破解认识不清问题, 进一步提高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破解认识不清难题, 一要认真审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的重要性。

首先, 它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大学功能的发展进程充分说明, 大学服务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和依归, 唯有如此, 才能发挥大学的引领作用, 体现大学的价值所在。

其次, 它是高校和教师自身发展所需。哲学社会科学要发展, 需要科学研究出真知、学科建设有发展、人才培养高品质、经费支撑实力强, 而这一切都能在加强与地方合作、融入社会建设中得到支持和提高。同时, 高校教师服务社会也有利于走出唯发表论文为评价标准的误区, 使更多人关注现实生活, 学以致用。

再次, 它是现实社会发展所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贡献率还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 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主要阵地的高校有着义不容辞的提高、提升服务社会能力的责任。

破解思想认识不清难题, 二要坚持将服务社会与御用学问区别开来。

作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 一是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并以此为舞台, 不断普及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创造的灿烂文化, 不断将优秀的文化成果转化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类活动, 不断指导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走向新高度; 二是将知识分子的理想和智慧落实在调研报告、决策建议中, 帮助政府、企业、行业等理性地认识现状、分析问题, 提出解决办法, 建设和发展社会事业; 三是借助社会给予的平台和机会, 针砭时弊、坚持真理、确立标杆、经世致用, 以知识分子的道德良知和知识素养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力所能及地纠正某些利益集团的需求和作为, 避免某些偏差和错误。

二、破解思路不宽难题, 进一步拓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的内容和形式

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主要有思想文化功能、政治功能、社会管理功能、决策咨询功能等, 可以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因此, 高校要围绕哲学社会科学的功能和作用积极拓宽视野, 增加服务社会内容, 创新服务社会方式。

破解思路不宽难题, 一要树立“顶天立地”发展理念。

首先, 既要树立“顶天”发展理念, 面向学术前沿和党与政府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开展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研究, 为服务社会奠定理论基础; 同时, 又要树立“立地”发展理念, 直接面向区域转型升级需求, 积极开展应用型、攻关型研究, 提高对政党、政权、各种政治组织以及社会各阶层的作用和影响程度, 为指导社会活动、助推区域社会发展做贡献。其次, 要加强社会调查, 服务地方政府、行业和企业决策等。

破解思路不宽难题, 二要坚持开放办学。

首先, 图书馆、资料室、实验室等向社会开放, 将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精品课程制作成网络课程, 与社会共享知识财富。其次, 要拓展继续教育空间, 推进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破解思路不宽难题, 三要主动融入地方文化宣传教育活动。

首先, 要鼓励教师在引领地方文化事业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要鼓励教师以参与媒体访谈、参加社会讲堂建设等形式, 投入哲学社会科学大众化、普及化工作中, 促进教师参与地方文化知识普及、市民修养提高等活动, 实现研究成果向公共文化产品、大众普及读物转化, 引导社会价值观念,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引领文化功能。其次, 要挖掘地方文化及产业优势, 组织出版精品力作, 宣传地方文化, 唱响文化品牌, 做优做强地方产业品牌, 以优秀的应用性成果为人们提供鉴别是非、善恶、美丑的准则, 帮助激发人们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 从而直接影响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和整个社会的风尚, 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破解能力不足问题, 进一步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的规划和师资水平

高校是人才汇聚的地方, 具有各类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的精英很多。但是, 当前高校对于社会多方面形势的反应迟缓, 使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明显不足。一是对于社会发展的宏观形势和需求缺少了解, 在与地方合作时缺少系统的规划和长远的部署, 显示出战略谋划的不足。二是对区域发展所需的学者类型缺少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师资队伍建设与地方脱节。三是对地方发展所需的人才属性缺少了解, 哲学社会科学的专业设置、课程设计、教学内容等与社会需求和区域发展脱节。

破解能力不足问题, 一要加强组织管理, 积极构建服务社会大格局。

高校要设置专职于区域合作的组织管理部门, 着力加强与社会的对接, 做好服务社会顶层设计和外部环境营造工作。首先, 要加强对社会和区域环境的认识, 增强管理部门宏观部署能力。其次, 要加强对外联系, 搞好与社会的多层对接关系。

破解能力不足问题, 二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着力培养服务社会骨干力量。

首先, 要重点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其次, 要加强人才梯队建设, 注重培养中青年人才。再次, 要建设创新服务团队。

四、破解保障不到位难题, 进一步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的长效机制

长期以来, 高校教师服务社会成效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主要表现在: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科研具有独立性、个别性、封闭性等特点, 教师与社会的交汇面较窄, 信息闭塞, 教师与社会需求缺少必要的结合平台; 二是教师教学科研任务较重, 相当一部分教师分身乏术, 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于社会服务; 三是高校缺少应有的激励机制, 导致有限的能力又调动不起来。

破解保障不到位难题, 一要大力构建教师服务社会平台。

首先, 要搭建教师与社会合作的平台。要针对地方发展现状和社会需求, 发挥高校研究优势和人才特长努力与政府、企事业单位构建合作的研究机构。其次, 要积极探索对接地方需求的新模式新机制, 如事业法人研究院和联合实验室等, 发挥高水平应用研究成果的作用。再次, 要发挥研究生作用, 建立健全研究生工作站等。

破解保障不到位难题, 二要着力构建激励保障教师服务社会的机制。

首先, 要减轻教师负担。高校要尽快出台相关政策, 建立制度, 要为那些服务社会有特长、有能力的专家、教授松绑, 减少他们的教学时数, 减轻他们的纵向科研压力, 保护他们服务社会的积极性, 保证他们有时间、有精力、有热情参与文化普及和服务社会问题调研, 为他们提高决策、咨询质量提供便利。其次, 要构建激励保障机制。高校要在现有的针对社科教师考核的激励机制基础上, 增加服务社会发展的指标体系, 即针对教师的考核应由原来的教学、科研两大块增加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块, 将从事服务社会活动的成效计入考核指标。

破解保障不到位难题, 三要努力营造高校服务社会的浓郁氛围。

高校要加强服务社会发展的宣传教育活动, 增强社科工作者服务社会的思想意识。一是拓宽宣传内容。二是拓宽宣传和动员的方式。三是营造高校服务社会发展的浓郁氛围, 形成全体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师生“比、学、赶、帮”服务社会的生动局面。

参考文献

[1]肯尼斯·普鲁伊特.社会科学与第三世界:美国的局限性[J].罗凤礼, 译.国际社会科学杂志 (中文版) , 1985, (1) :183—190.

[2]张振助.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篇2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工作会议发言摘编

 2012-04-23 10:01:13

来源:《光明日报》 2012年04月17日

编者按

日前,教育部在广州召开首次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工作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办、国办转发的《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意见》。会议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的成绩和经验,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李卫红出席会议并讲话,北京大学等八所高校负责同志分别作了经验交流。现将讲话及交流内容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开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工作新局面

教育部副部长 李卫红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等文件,对如何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进行了全面规划部署。党的十六大以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走出去”工作已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面临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要抢抓机遇、趁势而上,进一步明确主攻方向,突出工作重点,努力开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工作新局面。

以人才培养为突破口,培养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优秀人才。抓好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事务的专家学者。抓好梯队建设,注重培养优秀中青年人才,帮助他们尽快成长为“走出去”的核心力量。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立足本土培养和有计划引进相结合,充分发挥海外专家学者的作用。

以文化传承创新为主线,推出大批有国际影响力的优秀成果。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不断概括出新理论,形成有说服力、感染力、影响力的中国话语体系。大力宣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华学术精品的海外推广。加强对全球性问题的研究和创新。支持高校参与或设立国际学术组织、举办创办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

以交流平台建设为抓手,深化国际学术合作水平。鼓励高校与国外高水平研究机构和政府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探索建立海外中国学术研究中心。建设一批国际知名的学术期刊,支持设立海外出版发行基地,推动学术成果的国际发表和出版。加大外文学术网站和数据库建设力度。加强国际问题研究及机构建设。探索内地高校与港澳高校、研究机构合作新机制。

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整合优质资源,形成推进合力。在人事考核、科研评价、资源配置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完善合作机制;做好顶层设计和实施方案,制订政策和配套措施,加大投入力度,有选择、有步骤、有层次地推进“走出去”。

推出精品 搭建平台大力提升国际性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冯惠玲

中国人民大学发挥出版社在版权贸易输出方面已形成的比较成熟的工作机制,开发国际化选题,向海外推出深入研究中国国情和思想的学术著作。实施“中国文化经典外文汇释汇校”项目,整理研究已有中国古代经典的历代译本,组织汇释汇校,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学理支持和文献积累,为海外汉学和中国研究领域提供完备的参考书,促进中西思想交流与对话。

加大人文社科数据库建设力度,发挥数据库的基础性研究平台作用,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的创新与升级。以大型调查项目为基础,加强“中国人民大学数据与调查中心”的建设。在项目实施中,吸收国际知名学者组成国际化的咨询委员会;与国际领先的研究机构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在调查内容、调查技术、数据开发上进行深入合作;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共同开展东亚社会调查项目,进行数据采集合作。广泛而持续地积累中国社会发展与变迁的基础数据,为我国进行国际比较研究提供高质量、基准性的数据资料。

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性,加强师资和课程的国际性。力推教师到国外大学授课,面向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生,讲授有关中国问题的专业课;面向外国留学生,陆续开设当代中国研究、中国经济、中国金融、中国法学、中国哲学与文化、国学等全英文课程;举办国际小学期,集中开设国际课程,实施“在地国际化”和“双向国际化”战略。强化暑期学校课程、师资、校园氛围、管理四个核心要素的国际化。

积极推动东北亚国别问题研究

吉林大学副校长 吴振武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集中力量建设日本研究所、朝鲜研究所、韩国研究所、俄罗斯研究所、蒙古研究所等五个国别研究机构。充分发挥各国别研究机构自身的学科优势,坚持以国家重大需求为主攻方向,围绕东北亚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历史文化,整合多学科力量,深入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依托东北亚研究院积极筹备举办半岛问题六方学者论坛。

注重发挥高层次合作平台的主导作用,坚持学术上的平等对话。依托东北亚研究中心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共同建立“中俄(俄中)区域问题研究中心”,加强科研合作与人员交流,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充分发挥学校作为“东北亚大学教授协议会”主导会员的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合作,提升对东北亚区域研究的话语权。

以服务国家外交战略为主要目标,整合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外语、国际关系等学科和相关研究机构优势力量开展研究,并与外交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外国专家局以及国(境)内外大学及科研机构的专家联合开展相关科研工作。强化跨学部、跨学院、跨学科的组织管理机构——国别研究学术工作委员会作用,加强机构科研管理工作;设立国别研究所专项经费,全力资助各国别研究所的项目研究;重点支持举办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外国专家短期讲学、出国访问等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促进不同文明间的交流对话

北京大学副校长 刘 伟

凝练学术思想,铸造学术精品,是传承创新文化、展示优秀传统、阐释中国发展道路、推动跨文明交流的基础。北京大学重视总结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并推向世界,直接吸收国外学者参与中国传统典籍的整理与研究工作,《儒藏》编纂与研究工程吸收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30家高校和研究机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与其中;建设国家发展研究院,立足中国改革发展与现代化实践,论证阐释当代中国发展道路,持续关注全球格局的演变,积极参与改革发展与建设国际新秩序。

传承创新文化,推动跨文明交流,需要有双向互动的高层次平台。举办好北京论坛这一国际学术交流知名品牌。建设高等人文研究院,加强具有国际性和创造性的学术研究,促进人文学内部、人文学与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跨学科交流;建设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努力为全世界顶尖汉学家开展交流与合作提供平台,在对内传承和对外传播中华文化、解决中外文化差异等重大问题上发挥作用。探索建立一批提高国际学术影响力外文学术网站和期刊。

构建新的跨学科教学科研平台,不断完善有利于传承创新文化、促进跨文明交流的学科体系。着重加强马克思主义研究,重点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学科建设;加强古典学研究,重点支持西方古典学研究中心建设,构建新型“东方学”研究机构,推动苏美尔、赫梯、巴比伦-亚述学、敦煌、中亚学研究,以及波斯、伊斯兰、东南亚文化研究;加强国别和地区研究,筹划建立一个国别与区域研究平台,设立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本科专业。加强针对重要国家和地区开展历史与现实对照、理论和实证结合的高水平研究,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大力提高国际学术对话能力

复旦大学副校长 林尚立

复旦大学充分发挥在国际交流中的独特优势,大力提高国际学术对话能力,推动优秀成果走出去,搭建高水平平台吸引人才,构建健全的合作机制,在国际学术交流中把握主动,以我为主,深化合作。强化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8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已建立的合作交流关系。加强建设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依托学校深厚的人文学术资源,积极推进国际学术界对中华文明的研究,传播中华文明,促进文明间的交流与对话。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自身的学术实力与学术底气是“请进来”、“走出去”的基本出发点。发挥基础研究的传统优势,整合优质资源,鼓励跨学科交叉研究,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不同学科之间以及与自然科学的交叉渗透,推出一批体现国际学术地位的标志性成果,增强中国学术国际话语权。

完善高端国际型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积极吸纳国际优秀学者来校工作,鼓励引进学有专长的外籍专业教师,形成国内外共选、共育的人才孵化和培育机制。推动原创性学术成果走出去,有利于消除因交流不足而产生的误解,重塑健康而全面的中国形象,增强中华文化的海外影响力。积极向海外输出一批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创性学术著作和文化读物,同时组织和推动学术论著的外译、外介,积极、主动地融入国际学术界,促进学术精品的海外推广,让更多的优秀成果走向世界,向世人展示中国学术的魅力。探索建立长期稳定的国际学术交流新机制

武汉大学副校长 谢红星

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的基础是要有一支学术基础扎实和具有国际视野的学者队伍。武汉大学高度重视对中青年学者国际化视野的培养,积极支持和鼓励哲学社会科学学者在国际学术组织中任职和参加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要依托,持续实施“海外人文社会科学前沿追踪计划”,在国际上推介重要研究成果、学术观点,充分展现中国学者的学术水平和风范。

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的新渠道,在学科优势明显、国际化程度比较高的学科领域,重点建立若干国际合作的专业平台。与海外大学共同建设“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国际合作研究院”。建设汉语国际推广教学资源研究与开发基地,采取“产学研”相结合的研发推广模式。实施“中国简帛学国际合作计划”,大力推动中国简帛文献研究的国际化。实施“国际学术之伴”建设计划,与海外一流的同类型研究机构或相关学术组织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推动教育部人文社科各重点研究基地确立海外“精英合作伙伴”。聚焦高端会议,增强国际学术影响力和话语权。

提高教师队伍国际化程度,加大引进海外取得博士学位的中青年优秀学术人才力度,大力资助中青年学者赴国际著名高校或科研机构访学进修;加强对重点研究基地、优势学科、校部共建研究平台等实体性国际化平台的建设,深化与海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的全面合作;加大在国际知名出版机构出版学术著作的支持力度,成立编译中心来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外译,依托优势学科和与学校有着良好合作关系的国外大学举办“海外学术周”等,集中发布哲学社会科学最新研究成果,提高学术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不断加强与港澳高校及科研机构交流合作

中山大学副校长 魏明海

中山大学积极发挥地处珠三角、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不断加强与港澳高校及科研机构的深层次科研合作,构建学术研究交流的新平台,充分发挥港澳地区的国际化优势,积极推动中华学术“走出去”。加强重点研究基地与港澳高校共建合作机构,实现重点研究基地在港澳地区的延伸,借助港澳高校的国际学术网络,积极增强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在海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推动重点研究基地“走出去”,提升我国研究机构的国际影响。

不断创新与港澳高校合作机制,积极开拓合作研究领域,争取高层次科研项目,共同培养研究生,逐步将两地教授间零散合作提升到学科领域整体合作,建立合作发展长效机制。推动与港澳高校科研项目的深层次合作,鼓励教师开展港澳合作项目。将港澳研究领域拓展至南中国海研究领域,实施“环南中国海研究计划”,建设“中山大学环南中国海研究院”,与港澳地区高校合作,共同针对环南中国海地区的海岛主权、海疆争议、海洋经济、区域社会文化与经济合作、区域国际问题等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和对策性研究。

积极与港澳高校及其政府部门联合举办高层次学术会议,邀请国际知名学者参与,打造学术交流的高层次平台,发出中国学者的声音。利用港澳地区信息数据和出版资源,推进内地基础资料文献和数据的数字化平台建设,创办有国际学术影响的数据中心和专业学术期刊,提升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合作建设“中山大学西学东渐文献馆”,加强西学东渐的文献编译、研究与出版工作。推动中国会计学国际化研究。

拓展海外中国学研究新领域

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 金 莉

海外中国学研究,是中国学术走向世界的重要路径之一,是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助推器。北京外国语大学积极承担“把世界介绍给中国”和“将中国介绍给世界”双重使命,充分发挥多语种、交叉领域研究优势,夯实海外中国学研究基础,不断开拓研究新领域,实现海外中国学研究的新发展。

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坚持以在世界范围内研究中国文化为己任,立足国际学术发展前沿,积极探索中国文化在全球发展的战略问题,探究中国文化在世界各民族中的传播和影响。坚持在文学、历史、语言、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开展学术研究,开展文献整理和翻译等基础性工作,翻译出版海外中国学的奠基性著作,夯实学术研究基础。坚持从中国在全球发展的战略高度规划中国文化海外传播与发展,推动中国学术与海外中国学的实践互动,全面研究世界主要国家中国学发展的脉络、主要学术倾向和成就、各国对华政策制定影响因素等,定期向国家有关部门提供研究报告,发挥智库作用。

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形成有效的国际文化对话参与机制。积极参与国家《中华典籍外译》、《当代中国学术精品译丛》等各类项目,推进《国际汉学》多语种出版工作;在境外创建以中国学术话语体系为主导的国际性学术组织;设立国外中国学专家访学计划,积极与世界各国的中国文化研究机构展开实质性学术合作,形成海外中国学研究的国际化学术网络和互动机制。立足服务于国家全球文化战略发展需求,进一步加强国际化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文化研究理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大力开展非洲问题研究

浙江师范大学校长 吴锋民

我们要立足中国、面向世界、聚焦非洲,全力打造非洲研究品牌,主动服务国家外交战略。浙江师范大学深化对非洲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务实研究,力争成为国家对非学术研究、政策咨询、人员培训的主要阵地。非洲研究是学校国际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秉持“非洲情怀、中国特色、全球视野”的治学理念,凝练“当代非洲发展问题”与“新时期中非合作关系”2个重点研究方向,设立非洲政治与国际关系、经济、教育等多个研究所和中非合作论坛研究中心、对非投资贸易中心,夯实非洲问题研究学术队伍,加大政策倾斜,全力予以扶持。

依托非洲研究院、中非国际商学院,非洲博物馆、非洲翻译馆、教育部援外基地、商务部中国基础教育研修基地等,充分发挥非洲问题研究优势,进一步构筑“两院两馆两基地”的开放式平台,形成非洲问题研究综合效应,逐步打造非洲学术研究、涉非人才培养、汉语国际推广和校际交流合作四方良性互动的工作格局。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篇3

【关键词】协同创新 产学研能力  定位 目标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C-0016-02

“2011计划”重在高校的机制体制改革,重在推动高校内部以及与外部创新力量之间创新要素的融合发展,建立协同创新模式。这对提升高校产学研能力有着指导性意义,主要表现在明确高校产学研的定位、明确产学研的目标、挖掘哲学社会科学产学研的潜力。

一、以协同创新明确高校产学研的定位

“2011计划”明确了创新模式的发展主体、发展学科、发展目标。协同创新的四种类型: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其合作发展主体分别是高校与高校或研究所、高校与高校或政府部门或行业产业、高校与大型骨干企业、地方政府主导下的高校与当地支柱产业,其目标分别是发展世界一流的自然科学、提升国家软实力与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支撑我国行业产业发展、促进区域创新发展。

可以发现协同创新除了注重推动高校内部,还推动高校外部创新力量之间创新要素的融合发展。如2011年10月19日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十一所行业特色型高校在北京组建成全国规模最大、合作最全方位的北京高科大学联盟,希望集合不同类型行业特色型高校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示范性集成应用方面的特色和优势协同创新。

而协同创新对于高校产学研的指导首先是明确其定位。高校产学研实际上是侧重于协同创新的后三种类型,合作发展主体是高校与高校或政府部门或行业产业、高校与大型骨干企业、地方政府主导下的高校与当地支柱产业。这一定位对建构高校产学研战略体系至关重要。其中与当下高校产学研最具创新性的是由地方政府主导的方式。

当下高校产学研的主体模式是在高校建立产学研办公室、技术推广部门为主,重点在于高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扶持发展具有应用意义的学科或技术。这是效仿欧美流行的斯坦福大学1970年首次设立的“技术许可办公室”OTL模式,但是由于中国高校体制与欧美高校的区别,效果并不理想。参与编写教育部《中国高校知识产权报告(2010)》的编写的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黄贤涛老师,在2011年8月提供了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高校共提交79332件专利申请,获得的专利授权量为43153件,但是专利平均寿命只有3年多,专利转化率也普遍低于5%。这就说明过分依靠高校寻求市场导向,指导高校产学研发展方向是不够的。协同创新大力提倡与鼓励以地方政府为主导,推动省内外高校与当地支柱产业中重点企业或产业化基地的深度融合,就显得尤为迫切。

协同创新尤其提出:“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以切实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点,通过推动省内外高校与当地支柱产业中重点企业或产业化基地的深度融合,成为促进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

协同创新规定了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要建立地方投入和支持的长效机制,明确地方政府的长期责任,保证其长期持续发展,避免其受到地方政府内部因素影响。不仅如此,协同创新还从国家层面给予引导、支持与奖励:“在此基础上,经评审认定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可给予相关政策倾斜和引导性、奖励性的资金支持。”

二、以协同创新明确产学研的目标

2006年2月国家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提出:“高校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一,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

而“2011计划”的总体目标是“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加快高校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独特作用,在国家创新发展中做出更大的贡献。”可以说“2011计划”是对《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思路的继承与发展,都是突出产学研模式下高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三个主要目标。以协同创新建构高校产学研战略体系要同时兼顾三者,不能过分侧重任何一个目标而忽略其余两个目标。

人才培养是高校最重要的目标与最根本的办学宗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其地位。如果高校违背了这一办学宗旨,就是遗忘了高校的基本功能。高校建立四种类型的协同创新中心的过程中,需要科研后备力量的参与。协同创新不只是教师或科研人员的研究,还有许多学生参与其中,有时候甚至是其中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协同创新也是培养人才的新思路、新途径。通过让学生参与协同创新,能让学生接触到学科前沿,具有跨学科视野,思考学科社会应用。如暨南大学自2012年开始试行多学科“协同创新”博士培养计划,有以跨学科项目研究为载体,采用多学科导师“自愿联合”和有组织“招贤”相结合的“一生多师”模式;也有以不同学科博士生联合,共同选择跨学科的问题作为研究方向,组建多学科导师小组共同指导,集体攻关。这正是协同创新跨学科培养人才的有益尝试。

科技创新是高校知识产学研战略体系的核心,其技术、创新是高校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关键。科技创新是高校的主要任务之一,只有不断地实行科技创新,才能培养合格与创新人才,以创新科技解决现实经济中各种问题,使我国科技水平迅猛发展。而协同创新确定了科技创新包括了自然科学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哲学社会科学传承与世界传播、工程技术学科的行业产业核心共性技术的研发与转移、高校服务地方支柱产业的创新,是更全面深刻地指明了高校产学研科技创新的目标。endprint

社会服务是高校科技创新、培养人才的现实意义,也能反过来以市场所需的服务为其提供导向、经济与资源回馈,促使它们良好发展。产学研模式下的高校知识产权战略体系,既是培养日后服务社会的创新型人才,也是将科技创新转移为成果、促进社会生产力。协同创新扩大了社会服务的思路,除了支撑我国行业产业发展、促进区域创新发展之外,还包括提升国家软实力与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以协同创新明确这一指导思想,建构高校产学研战略体系,使这三个主要目标能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以协同创新挖掘哲学社会科学的产学研潜力

国内高校大多将产学研定位于理工学科与地方、企业的合作,综观产学研能力强、与地方及企业合作紧密的,大多是理工学科实力雄厚的高校,主要是理工学科展开产学研。只有北京大学等为数不多的重点大学能以经济、证券、法律这些实用性的哲学社会科学来展开产学研合作。其实这是远远不够的,也忽略了哲学社会科学的产学研能力。

协同创新提出哲学社会科学的产学研方向:“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体,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行业产业以及国际学术机构的强强联合,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主力阵营。”

“软实力”这一概念是美国著名的国际关系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所提出来的。他指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等体现出来的“软实力”。一个国家的“软实力”的强弱,决定着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国家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胡锦涛主席在中共第十七大报告的第七部分就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协同创新与过往的产学研指导性计划的最大区别之一,是开始注重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研究水平是其硬实力的重要表现,但是文化软实力也非常重要。国家软实力的建构,包括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当代文化的创新、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等,其领域涉及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国际关系等哲学社会学科。于是以往被忽略或轻视的哲学社会学科,在协同创新的产学研发展中凸显出其地位。

哲学社会科学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上,既包括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也包括传统文化的当代发展传播。目前遍布世界的“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教授汉语的同时,也是实现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宣扬中华传统文化。此外,当代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也不能忽视。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蓬勃发展,当代文化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约瑟夫·奈分析中国的软实力时,特地指出电影《英雄》走向国际市场,向世界施加了中国价值观的软实力影响。加拿大学者马修·弗雷泽,在研究美国的软实力时,发现美国电影、流行乐、电视和快餐是其重要构成力量。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研究”就指出“流行文化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力量。”

由此可见,哲学社会科学的产学研具有很大的潜力,这需要高校深刻理解协同创新的指导精神,除了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国际学术机构合作之外,学习理工学科的“走出去”,与行业产业、政府部门展开产学研合作。

【参考文献】

[1]“高等院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EB/OL].(2012-05-08)[2014-02-15].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2-05/08/c_123094483.htm

[2]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EB/OL].(2006-02-09)[2014-02-15]. http://www.gov.cn/jrzg/2006-02/09/content_183787.htm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篇4

一是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的迫切需要。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还远远不能很好地回应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出的新课题, 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影响和制约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各种因素中, 科研评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二是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创新的迫切需要。管理也是科学, 也出生产力。推进管理创新, 是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 也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科研评价既是科研管理的重要手段, 同时也是科研管理的重要内容。没有科学的评价就没有科学的管理, 没有科研评价的改革就没有科研管理的创新。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创新, 要紧紧抓住科研评价改革这个关键环节。三是加强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的迫切需要。良好的学风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生命线, 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勇担社会责任、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体现。加强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 不仅要增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自律和自觉, 更要充分发挥科研评价引导方向、规范行为、褒优贬劣、激浊扬清的作用。四是深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迫切需要。近年来,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工作在探索中前进, 在改进中发展, 开展了大量有益的尝试, 在实践中积累形成了许多宝贵经验。但是, 与时代和事业迅速发展的要求相比, 科研评价工作还存在诸多的不适应, 已经成为学界乃至社会关注的热点, 必须高度重视, 加大改革力度。

二、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深入推进科研评价改革

推进科研评价改革, 要紧紧抓住制约评价改革的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一要在牢固树立评价的质量导向上下功夫。要特别强调科研评价质量第一的理念。正确处理数量和质量的辩证关系, 将质量导向贯穿于科研评价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要特别突出创新在评价标准中的核心地位。以服务国家需求、引领学术发展的实质性贡献为取向。要特别注意“精评”和“评精”。大力推进优秀成果和代表作评价, 科学设置考核周期, 引导研究人员潜心钻研、铸造精品, 力戒过多过繁的评价;合理确定评价时限, 使研究成果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杜绝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充分尊重研究成果所有参与者的实际贡献, 破除学术合作的制度壁垒;确保学者在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中潜心研究, 多出精品力作, 抵制学术赝品和劣质品, 抵制浮躁风气。二要在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体系上下功夫。要坚持分类评价的原则。人员、项目、机构、成果等不同的评价对象, 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等不同的学科领域, 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对策研究等不同的研究类型, 论文、著作、教材、研究报告、普及读物等不同的研究成果形式, 评价侧重点应有所差异。要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研究成果。要合理运用恰当的评价方式。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特点, 坚持同行评价和社会评价相协调、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衔接、当前评价和长远评价相补充。三要在完善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价制度上下功夫。要加强评价制度建设, 完善以同行专家评价为主的评价机制, 真正突出专家与同行在科研评价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从学术创新和贡献的角度, 对学术活动及其成果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标准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保障评价活动的科学性和客观公正性。要推动评价活动更加简约高效。通过优化评价过程, 改进评价方法, 注重评价实效, 切实减轻被评机构和人员的负担, 把科研人员从繁琐的考评中解放出来。

三、加强领导、统筹推进, 将改进科研评价工作落到实处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篇5

大学老师这个岗位太光荣、太特殊了。大学是教化人的地方,我们的情感底色、思维方式,乃至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因为大学的涵养。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大学的教育,正是要研究和探索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方法路径,正是要构建符合世界先进潮流的文化体系,正是要通过知识的传承去承载中华民族的未来。因为特殊的职业身份,老师不再普通,也不能普通。你们不是在公园的人群中随意褒贬时事的那个人,更不是在虚拟的互联网上灌水拍砖的那个人。课堂上两个小时讲授的内容,比不得酒桌上面红耳热的谈资,也比不得信手转发的一条微信。大学课堂是答疑释惑的地方,你们是传播知识的.人,我们要的是教书育人。

一想到将要提出的问题,我们笔端滞重、内心复杂。

这个策划,缘起网友的一则留言。今年10月,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大力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10月21日,辽宁日报官方微信以《大学课堂上的中国应该是什么样的》为题开展征集,后台共收到300多个微故事。一位叫Kiko的大学生的留言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他说:“不知从何时起,说中国坏话、骂这个社会成为了时尚,我们一个老师,逢课必讲‘瞧瞧人家国外’。案例教学时,负面的例子全是中国。如果中国真像老师们讲得这么灰暗,我们毕业之后将以怎样的姿态去面对这个社会?谁来给予我们建设这个国家的信心和力量?”

多么重大而现实的提问!

中国成为大学课堂负面典型的案例库,这是个别,还是普遍?我们用新媒体手段做了调查,结果80%以上的大学生表示碰到过课堂上“爱发牢骚”的老师,对国家和社会的“描黑”让学生们都看不过去。法律、行政管理、经济学等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尤为突出。

我们忍不住要写这封公开信,是想与老师们探讨这样几个问题:应该怎样在大学课堂上客观准确地讲授中国?如何把光明的心态跟专业的知识一起传授给学生?怎样在回答重大社会问题的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研究老师的问题,我们选择再老老实实地当一回学生。辽宁日报的记者奔赴东西南北中,深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沈阳5座城市的20多所高校,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听了近百堂专业课。大家被老师们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自觉的责任意识所感动。【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老师的一封公开信】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老师的一封公开信。但同时,“呲必中国”的现象也一定程度存在,有的还很过分,必须引起教育界的警觉和重视。

整理近13万字的听课笔记,大致概括出“大学课堂上的中国”三类问题。

第一是缺乏理论认同。有的老师用戏谑的方式讲思想理论课,揭秘所谓马克思恩格斯的“隐私”;将毛泽东与古代帝王进行不恰当比较,解构历史,肆意评价;对党的创新理论不屑一顾,动辄把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归结为理论的失败。

第二是缺乏政治认同。有的老师传递肤浅的“留学感”,追捧西方“三权分立”,认为中国应该走西方道路;公开质疑中央出台的重大政策,甚至唱反调;片面夸大贪脏腐朽、社会公平、社会管理等问题,把发展中的问题视为政治基因缺陷。

第三是缺乏情感认同。有的老师把自己生活中的不如意变成课堂上的牢骚,让学生做无聊的“仲裁”;把“我就是不入党”视为个性,显示自己“有骨气”;把社会上的顺口溜和网络上的灰色段子当做论据,吓唬学生“社会险恶”,劝导学生“厚黑保身”。

当我们把这些问题求教于老师时,不管是博导、教授,还是讲师、助教,主流的回答都是旗帜鲜明的:不能这样!但也有老师如此质问:

“课堂怎么讲老师说了算,你能干涉我的学术自由吗?”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篇6

关键词:高等教育;哲学社会科学;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以国家经济建设为着眼点,紧紧围绕改革开放,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以马克思主义为坚实的理论基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支撑,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源泉和广阔的舞台。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面临不断出现的重大问题,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更高的理论和实践要求。怎样解决和应对所要面临的问题,怎样根据我们已有的宝贵经验,不断的去加强和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的建设好社会主义,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进“三个创新”,这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所面临和肩负的职责和使命。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已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社会发展规律,帮助人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对于维护高校稳定和谐具有一定的意义。

1 哲学社会科学能使稳定和谐高校的维护坚持正确的方向

社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思潮碰撞,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严重影响了高校师生的思想观念,影响渠道也明显增多,思想活动的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显著增强,要求我们在维护高校稳定和谐过程中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来加强指导,减少和排除各方面的错误思想观念的干扰,从而更加坚定马克思主義的理论引领,坚持共产主义方向,更加坚定坚决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 哲学社会科学能切实提高高校师生的思想认识

为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提供精神动力,只有广大师生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深刻认识维护高校稳定和谐的重要意义,增强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自觉性,调动起维护高校稳定和谐的积极意识,最终建成一个民主、公正、公平、诚信、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全方位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

3 哲学社会科学能减少和调节社会各阶层和利益群体矛盾

哲学社会科学能够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认识,从理论层面上指导广大师生认知的广度和深度,能够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和理论素养。通过宏观的理解和把握,使他们认识到,由于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的社会形态的影响,我们国家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阶层和不同利益的群体,这些情况的出现,也是社会改革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结果,这种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而发展好社会主义,建设好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等等一系列的奋斗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应该彼此相依,和谐相处。从而减少和调节社会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矛盾。

4 哲学社会科学有利于高校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马克思主义主义的世界观,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次提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最科学、最进步、最正确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它是人类历史文化科学发展的产物,而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中,促进人类自由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其中精辟概括。高校师生只有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真正运用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好出现的问题,为维护高校稳定以及社会稳定和谐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哲学社会科学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重要工具,也能够为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繁荣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而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必定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民族的整体素质,从根本上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5 哲学社会科学能维护民族团结、繁荣民族文化

西部及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地区高校,往往是少数民族地区相对聚集的地区,这里的自然环境严酷、经济落后,人才匮乏为其主要特点;同时,因为风俗习惯、家庭环境、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高校学生个体表现出来的差异也很明显。加之这些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又是动乱暴力事件发生的集中地,使不少学生的思想受到很大的冲击和波动。当今社会的教育环境有许多地方差强人意,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与高校教育的小范围环境也存在着脱节现象,这种情况对高校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极大的影响作用。综上种种,使得少数民族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更加艰巨复杂,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在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民族和谐的工作中,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和意义重大。因此,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中,要非常重视和加强民族团结的教育,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举办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统一的教育以及结合省情教育的民族风俗文化讲座,要结合地方特色和经济社会发展开展民族特色与现代法制讲座等等。要积极开展民族文化研究,弘扬民族文化。学校哲学社科教师结合地方旅游业的发展进行本地区历史、文物、景观、生态的研究和宣讲,结合少数民族地方新农村建设和民族特色文化的保护进行调研,服务于民族地方社会建设积极展开科研工作。

参考文献:

[1]刘延东.开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新局面[N].中国教育报, 2012:1.

[2]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23.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篇7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高度重视哲社教师队伍建设

(一) 加强组织领导, 明确建设目标

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到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意义, 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改革创新精神,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的有关方针政策, 不断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 努力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 科学规划哲学社会科学在学科整体中的布局和结构, 加强队伍建设, 加大人才培养, 保障经费投入, 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创造良好的环境。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 造就一批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哲学社会科学专家, 造就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术带头人, 造就一批年富力强、政治和业务素质良好的青年理论骨干。

(二) 狠抓科学研究, 推进理论创新

要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研究工作进行明确导向, 积极引导、鼓励开展相关课题研究, 形成一批有重要影响力和操作性、应用性强的科研成果。为更好地推动哲社科学领域的研究工作, 高校应将其与教学激励机制相适应, 建立和完善了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激励机制。学校可对哲学社会科学科研项目给予1:1经费配套, 对出版学术专著给予专项资助, 并根据发表论文的期刊级别, 给予不同额度的奖励。在学校政策的引导和科研骨干的带动下, 通过开展学术讨论、实施科研评估、规范奖励制度等措施, 使高校人文社科教师从事科研的比例达到95%以上。

(三) 加强基地建设, 打造交流平台

高校要始终重视哲社科学基地建设, 并以基地建设整合校内外人才资源, 推动学科建设不断发展。要对校内相应的实体性研究机构和非实体性研究机构加大资金投入, 以此推动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学术报告、学术会议是实现哲社科研人员交流、提高的重要途径。要进一步扩大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大学、重要研究机构或团体、著名学者、政企要人、社会名流的联系, 活跃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氛围, 提升学术报告活动层次, 打造知名的学术品牌。通过举办高水平的学术报告和召开不同层次的学术会议, 对于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可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以哲社骨干研修为契机, 全面提升哲社教师队伍水平

(一) 加强统筹, 保障措施

高校要高度重视, 认真组织, 精心安排, 进一步落实好参加研修人员的有关保障措施, 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确保他们专心、安心地学习。要把哲学社会科学骨干教师研修纳入统一的教师培训计划, 在编制培训经费预算时, 充分考虑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培训的经费需求, 给予专项经费保障。凡选派参加研修的教师, 学习期间原则上不承担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任务, 学校、院 (所) 在计算工作量时, 给予工作量减免或补贴, 保障参加研修教师的实际利益不受影响。对积极主动参加研修及研修表现突出的教师, 在课题申报时给予优先考虑。

(二) 严格要求, 保证效果

要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和研修的具体要求, 积极支持和选派优秀教师参加研修班的学习。在选派学员的过程中, 注重加强各方面沟通、了解, 从有利于推进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保证学习效果的目标出发, 反复斟酌, 并对最终确定参加研修的同志提出明确要求。通过参加研修学习, 提高了哲学社会科学老师的思想认识和理论素养, 有利于实际教学和研究工作中, 对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建设,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都能发挥积极作用。

(三) 加强师德学风建设, 推进研修成果转化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是学科的建设者和课程的实施者, 是教学科研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也是校园文化的映照者和建设者。提高他们的素质, 对于引导和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至关重要。为此, 根据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的要求, 积极引导哲学社会科学教师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内化为教育信念, 外化于教书育人的自觉行为, 以优良的师德师风带动优良的校风学风, 努力培养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靠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刘铁芳.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育人使命:立德树人[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9) .

[2]沈壮海, 韦诗业.试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发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1 (4) .

[3]吴倬.充分发挥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德育功能[J].高校理论站线, 2006 (10) .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篇8

中国的高等教育扩招始于1999年, 到2016年4月, 教育部发布《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指出2015年在校生规模达3, 700万人, 位居世界第一, 各类高校达2, 852所, 位居世界第二, 毛入学率达到40%。按照马丁·特罗的研究观点, 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与发展速度进入稳定期, 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代已经到来, 高校招生数、在校生数、教职员工数的大幅增加, 对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同时, 社会经济与网络新媒体的蓬勃兴起, 也进一步推动高校与社会的融合度更加紧密。在这一背景下, 哲学社会科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价值, 适应后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长期以来,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一直受到高度重视,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相关重要文件相继颁布实施, 成为指导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基石。2006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意见》, 提出要实现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发展要从重数量增长向重质量提升的转变。2011年《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 (2011-2020年) 》 (以下简称《繁荣计划》) 发布, 进一步提出落实和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行动思路。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 以上相关政策的发布要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必须应对新的变革需求, 不断创新发展, 推动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继续保持旺盛生命力。

二、后大众化时代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影响

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代中,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共同推拉哲学社会学科向不同方向延伸发展。

(一) 充分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等教育的引领作用。

富强、民主、文明等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精髓, 直接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 核心价值观必须引领后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发展。如何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等教育体系, 实现从顶层设计到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内容、高校管理的全覆盖是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课题。要在把握核心价值观精髓的基础上, 突出在后大众化时代的高校多元文化影响、多样价值取向影响中, 通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坚定发展把握高等教育在高校师生思想领域的主导权、话语权。

(二) 正确认识网络新媒体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影响。

伴随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演化出现, 高等教育正越来越受到网络等各类新媒体的影响, 这些新媒体已经成为后大众化时代中高校师生员工教学、生活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何把握新媒体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特别是对高校哲学社会发展的影响, 成为当前哲社学科发展的挑战。传统媒体的单一化路径已经被打破,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必须发挥立体网状的新媒体的正能量引导价值。网络新媒体的传播速度与广度都对新时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未来发展有正向与负向两种刺激, 必须调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思路, 适应并充分发挥利用新媒体的价值。

(三) 把握高等教育核心功能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关系。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的三大核心功能,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同时必须紧密围绕高校的核心功能展开, 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紧密包容与互补的。通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创新发展推动高校育人、科研、服务价值的深入体现是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与成果提升水平的必然路径,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要进一步融入到高校可持续健康发展轨道中。

三、后大众化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核心定位

(一) 突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实践相结合是当前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立论的基础, 只有突出把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融合到生产生活具体实际中,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领会和把握, 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的工作基础, 也是全部哲学观的出发点。

(二) 突出人民群众的主体价值。

人是哲学研究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服务面向,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要始终突出人民是社会发展的真正主体。高校相关专业教师要在教学和科研中, 充分认识人的主体价值所在, 真正实现为人民福祉服务的目标。这也是高校哲学和社会科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和责任。

(三) 突出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任务, 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 在实践中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重大问题, 是教育工作的主题, 也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任务。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把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充分发挥独特的育人功能。

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路径探讨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高水平科技成果的重要基地, 也是传播先进思想文化的重要源头,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要实现创新, 必须通过队伍建设创新、研究内容与成果创新、推广形式与方法手段创新等环节实现突破。

(一) 队伍建设创新。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与创新首先要实现队伍建设的创新提升。教育部统计显示, 全国高校从事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研究工作的人员已经达到44万人, 成为国内最重要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量。教育部启动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以来,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进一步激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机构与学科体系进一步完善, 组建成立了一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教学科研机构,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一级博士与硕士学科点已经达到近200个, 各级各类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和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对相关队伍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高校教师队伍年龄结构调整与变化, 中青年研究队伍已经逐渐成长为后大众化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队伍主体。

(二) 研究内容创新。

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紧密融合正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深入, 研究内容不断创新, 并通过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等方式,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与实践基础。研究内容水平不断提高,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 “十一五”期间国内高等院校共出版相关哲学社会科学著作约12.9万部, 与“十五”期间相比增长了30%以上。一大批优秀成果的涌现, 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而且对推动后大众化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 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向世界推广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 方法形式创新。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 在高素质人才培养中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特别是在网络媒体高度发展的后大众化时代, 高校在校生规模巨大, 社会影响力巨大, 要通过多种模式传播哲学社会科学知识, 要通过方法创新实现学生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的培养目标。通过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通识课程教学, 全面创新教学方法与教育形式实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

在后大众化时代中, 高等教育正在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正处于一个最好的时代中, 面临着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良好局面, 面临着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时代背景, 也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人生和事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光.努力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 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贡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1.11.

[2]袁振国.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和研究质量的思考[J].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1.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篇9

关键词:科学技术哲学,教育实践,人才培养

一、科学技术哲学教育概述

1. 科学技术哲学教育内容

科学技术哲学的教育内容包含三个方面——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方法论和科学技术观。自然辩证法是对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哲学认识、总结和说明。科学技术方法论就是对人类社会科学技术发展领域的实践进行总结。科学技术观是一种创新思维, 以科学技术成果渗透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体现科学技术的价值性, 以实现科学技术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2. 科学技术哲学教育特点

科学技术哲学从学科教学的角度来说, 具有非常重要的渗透性, 科学技术哲学属于哲学门类, 但是以科学的视角反映和揭示了人类社会的自然规律。科学技术哲学同其他学科教学之间存在着交叉, 但是又是独立的学科研究内容, 科学技术哲学实现了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融合, 反映了人类认识和改造社会的自然成果, 体现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历史性概括。从学科特点上来分析, 科学技术哲学起到了纽带的作用, 联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技术实践应用, 呈现出了科学技术哲学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体现了历史和现实的具体实践的统一, 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

3. 科学技术哲学精神实质

科学技术哲学学科教学体现了科学性与创新性的特点, 其培养的是具有综合素质能力的人才, 通过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内容的建构, 实现对学科内容的融合。通过科学技术哲学的探索精神提升学生对于科学技术的感知能力, 提升大学生对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

二、高校科学技术哲学教育实践方向

1. 培养具有批判和探索能力的人才

科学技术哲学教学实践除了传授专业性的理论知识, 所传达的更是一种学科研究的态度, 科学技术哲学内容非常丰富, 从思维能力上启发学生思考和总结, 鼓励学生深度分析问题成因, 找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应该有较为客观的认知, 以批判性的思维模式和实践性的探索精神, 在不断的追问和反思的过程中, 将客观社会的发展放置于科学理性的审视之下。科学技术哲学要求学生时刻保持勇于探索的精神, 保持对于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勇于去大胆尝试, 以科学的精神来对待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

2. 培养具有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科学技术哲学的教育实践应该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鼓励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思考和学习, 注重形成独立完善的思维架构。同时在科学技术哲学课程教学实践中应该通过教育引导帮助学生完善思维认知, 培养学习思考的能力。科学技术哲学实践研究是基础性的科学研究, 在学习和创新的过程中, 应该注重合作和交流, 通过教学互动, 使学生们形成个性化认知, 为创新实践奠定良好基础。

3. 培养具有严谨性和包容性的人才

科学研究需要的是严谨的治学态度,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也是一样, 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形成严谨的学术风格, 透彻分析科学技术发展的现实问题。在科学技术哲学学科体系的建构中, 善于运用理性的思维方式进行分析, 注重培养包容性的学术研究态度, 对于相关学科研究都进行借鉴性的学习和吸收, 对于中西方的理论研究内容都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总结和分析, 吸收其合理的理论内核, 从而实现实践的转化, 提升学生的科学技术哲学思维能力, 自觉面对学术研究中的挑战。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在高校教育中应该体现理论和应用的具体价值, 能够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的综合能力培养目标。鼓励学生以科学研究的决心和勇气, 以探索和创新的精神深入到科学技术哲学的应用中。

参考文献

[1]甘卫星.科学技术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特点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 2011.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篇10

李勇, 1976年生, 博士、教授, 河南大学影视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 美国福特汉姆大学博士后访问学者, 兼中国新媒介文论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河南省微影协会常务理事;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 (人文社科类) , 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近年, 李勇致力于媒介文化、批判理论、传播哲学等研究, 主持国家社科、教育部、博士后特别资助等省部级及以上项目9项。他在《文艺研究》《文学评论》《现代传播》等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出版著作4种;获省社科优秀成果、省级教学成果、省优秀博士论文等奖励22项;《人民日报》《文学评论》等报刊就其研究成果刊发过评论文章。

王桂兰, 1954年生,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政治学省一级重点学科带头人。河南省优秀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 省委特聘宣讲专家。现任河南师大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兼任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中国现代史学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理事、河南省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近年, 王桂兰同志先后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政治学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 连续8年在《光明日报》理论版发表9篇理论文章, 是全省唯一连续三次荣获中宣部优秀理论文章特别资助的专家。出版专著8部;获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 二等奖5项;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 教育部人文社科、省社科等重大项目9项。

张纪, 1971年生, 经济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河南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是洛阳市金融专家委员会委员、洛阳市经济与社会研究中心研究员、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006年至今, 张纪先后在《中国工业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国际金融研究》《世界经济研究》《上海金融》《国际贸易问题》《现代经济探讨》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独著学术专著1部, 参与撰写学术专著6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1项、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 其他省部级课题6项。2012年, 他的研究报告得到时任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毛万春的高度评价。

傅修海, 1976年生, 中共党员, 2009年获中山大学文艺学博士学位, 现任郑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硕士生导师, 兼郑州大学教育部公民教育中心研究员。他主要从事中国文艺思想史、20世纪中国文学与文化批评等研究, 已出版专著1本, 编著3部;先后在《文学评论》《文艺评论》《鲁迅研究月刊》《南方文坛》《甘肃社会科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传播语境下的中国左翼文学现场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瞿秋白与左翼文学的中国化进程》等10余项科研课题;先后被评为河南省教育厅青年骨干教师、郑州大学“三育人”先进代表。

樊红敏, 1968年生, 政治学博士,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政治学与公共事业管理系副主任, 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基层民主建设与农村治理、县域治理与政权建设、廉政建设与腐败治理。在科研上, 她注重实地调查, 通过扎实的田野工作, 在县域治理、农村发展等领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学术影响力。近年, 共发表论文40多篇, 其中核心期刊20多篇, 有5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 其中1项结项鉴定优秀;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 主持和参与地方合作课题8项;出版专著2本, 合译专著1部;获得省部级奖励2项。在社会服务上, 她积极参与基层实践创新, 接受了《检察日报》等多家媒体采访, 为推动社会发展发挥了一个学者应有的作用。

姬志闯, 1976年生,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哲学博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现代西方哲学、美国哲学研究。近年, 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自然辩证法研究》等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 出版专著1部 (《构造的无羁与归敛》, 人民出版社) , 译著2部;他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 (结项为优秀等级) 、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 省部级项目多项, 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 作为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访问学者赴哈佛大学访学一年。姬志闯现任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 是河南省高校科学技术 (社科类) 创新人才、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2011年, 他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

魏鸿雁, 1966年生, 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先后在《文学遗产》《中州学刊》等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他主持并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汉代小说文献与汉代文化研究”, 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资助项目———“许文忠公集注评”、省社科联课题——“郑卫之风与中原文化源流探究”等, 还参与“蒋捷《竹山词》校注”等科研课题4项。出版《汉代小说文献与汉代文化研究》《佛玄哲理诗艺术研究》等2部学术专著。其中, 国家社科成果对汉代小说的系统研究, 弥补了小说史研究上的不足, 对完善早期中国小说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士祥, 1974年生, 文学博士, 现任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硕士生导师。是河南省教学标兵、省青年骨干教师、教育部国家视频公开课主讲教师。他曾主持国家社科项目1项、博士后教育部特别资助项目1项、博士后面上资助项目1项、省社科项目1项;出版著作7部。在《文学遗产》等学术刊物发表文章36篇, 代表著作有《唐代诗赋研究》《考场风云》。获省社科一等奖1次、三等奖1次, 省教育厅社科特等奖1次、二等奖3次。王士祥任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河南电视台《传承》栏目嘉宾、河南电视台《经典少年》栏目专家评委、省干部自主选学国学专题主讲教师。河南电视台、《大河报》、《东方今报》等媒体多次对其进行过专题报道。

肩负起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 篇11

主持人:李文君

投稿邮箱: liwenjun163@163.com

顾也力:当前影响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主要因素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

我认为当前影响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全社会对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认识还有待提高。目前,一部分人仅仅是从意识形态角度来认识或处理繁荣计划,其实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一门学问,有它所遵循的科学规律。当前,在这个问题上要突破一些条条框框,打破诸多陈旧观念。

第二,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现实需求相比,国家及有关部门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投入仍显不足。受经费限制,很多高校在尖端人才引进、教学设备更新等方面,就会受到很大影响。我相信,随着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的启动实施,这个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到那时可能是“不差钱”,而是能否拿出“好项目”。

第三,亟待建立科学规范的科研评价机制。建立新的评价机制必须成为繁荣计划的一个突破点,评价机制关键是要能培育和激励创新。

要想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就要有所突破,突破可能意味着风险。要创新就不能怕犯错误,要有先行先试的胆量。说实话,影响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现在能改的基本都改了,如今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必须下定决心攻坚克难。

具体到每个高校或科研机构,可能情况有所不同,但在某个“点”或某个环节的突破,对推动整体改革也许有很大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要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除了国家在宏观政策上给予支持外,关键是每个哲学社会科学主体机构要抱有改革创新的决心和勇气。

赵德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任重道远

西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

高校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主阵地,肩负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任。近年来,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欣欣向荣,但与建设 “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相比,还需深入推进。我认为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需要强化协同创新,探索建立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行)协同、校地(区域)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等“开放、集成、高效”的新模式;二是需要强化问题意识,尤其是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在研究和解决重大问题的过程中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三是需要强化实践取向,改变过去研究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现象,从“象牙塔”走向田野,从一般性理论建构走向政策咨询与对策研究;四是需要强化科学评价,注重探索符合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评价体系,采取多种方式将创新和质量置入哲学社会科学评价的核心;五是需要强化“走出去”,通过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合作的内涵发展、品牌建设,增强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学术对话能力和话语权。

高校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一定是建立在高校自身特有优势的基础上。一是推动学科发展。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研究,大力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二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深化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改革,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三是提升科研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在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综合研究、转化应用研究和提高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实现突破。四是改革和创新体制机制。发挥高校作为学术组织的优势,在科研组织形式、评价机制、经费投入和使用机制等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上作出探索。五是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挥高校人才“群聚效应”,加大教师队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完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培训机制,树立良好的教风和学风。

朱崇实: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

厦门大学校长

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哲学社会科学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高校作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力量和载体,必须把文化传承创新作为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

提升国际话语权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核心问题在于学术话语权的创新。加快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步伐,对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扩大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增进世界对我国的认知,展现我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形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校要在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形成国家水准、世界影响的一流成果,形成有说服力、感染力、影响力的中国话语体系。要实现教师和学生走出去、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走出去、研究机构和研究团队走出去,扩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提升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的国际化程度。要努力在国(境)外高校设立研究机构,或者与国(境)外高校互设研究机构,实现研究人员互聘和开展科研项目合作。要加快建设孔子学院,借由孔子学院的平台,通过多种合作形式有目的地推动中华文化在国外的传播。

李维安:激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活力

东北财经大学校长

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不竭动力。为切实激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活力,加速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必须正确处理以下三个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核心价值引领和学术自由探究的关系。哲学社会科学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特征。深入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出贡献。同时,哲学社会科学中的多数学科显然又具有一般的科学属性,而科学的发展,只有在允许自由探究的条件下,才能真正打开创新之门。因此,要在“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指引下,对哲学社会科学中具有明显科学属性的学科,给予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以更充分的学术自由,允许科学研究不受政治因素和主流意识的局限,鼓励学术观点的多样性,鼓励批判和争鸣,真正让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敢于并乐于揭示真理和坚持真理,保护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

二是正确处理自主创新和学习借鉴的关系。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对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学习和借鉴。繁荣发展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在立足中国国情、总结中国经验的前提下,在主要依靠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密切关注当今世界发展变化的最新态势,密切关注国外各种社会思潮的发展脉络和最新进展,与时俱进,认真学习借鉴国外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并吸收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推进创新。同时,要积极借鉴和吸收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深刻认识技术进步对社会文化和人的思维的重大影响,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有机融合。

三是正确处理理论研究和理论为实践服务的关系。实践是创新的源泉。高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协调发展,一方面,要为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出贡献,另一方面,更要高度关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现实问题,紧紧围绕实现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认真研究和回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建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做出理论概括,推出有理论性、前瞻性、指导性的成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王寒松:大力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

兰州大学党委书记

党的十八大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也明确提出,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扎根实践、勇于创新、治学严谨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队伍,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加强队伍建设要不断增强队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伟大的革命先驱和文化先哲李大钊讲,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当今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地将“铁肩”和“妙手”统一起来,承担起时代的重任。中华民族曾以辉煌的文明贡献于人类。今天我们正在进行的伟大事业是民族的复兴,从历史长河来观照,任何一次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必然是伴随着经济振兴的文化复兴。

加强队伍建设要不断增强队伍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高校的育人功能和意识形态属性、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特色,都要求我们不断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队伍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要使我们的队伍真正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指导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积极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善于运用古今中外法则,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积极地吸收和借鉴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在文化传承创新上有所作为。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篇12

一、从本能管理到科学管理

人类由聚居部族到城邦, 最原始的管理, 没有任何的经验可供参考, 主要依靠管理者的“悟性”和个人的地位与魅力。那个时候, 大凡优秀一些的管理者通常被视为圣人, 他们是“上帝”或者“道”的化身, 他们凭借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开创了一些初始的管理理念, 例如中国的“仁政”。东周“百家争鸣”的时候, 诸子开始总结前人的智慧, 本能管理已经进入了尾声, 开始进入另一个时期———经验管理时期。

当人类积累一定管理经验的时候, 借鉴前人经验成为管理智慧的主要来源, 在这个阶段, 管理者一般都精通历史, 从历史中找到管理的得失和方法, 《资治通鉴》也就是这种背景下诞生的。但是, 经验管理容易厚古薄今, 而且经验毕竟是前人的经验, 不可直接使用。更让人惋惜的是, 中国的经验管理因循色彩和习惯都很浓重, 以至于没有朝科学管理的方向发展。

科学管理起源于西方的企业管理, 经过工业化的催动从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到今天为止, 从泰勒到德鲁克, 管理科学已经成了一门内容丰富、使用范围广泛的科学。这些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构成了现代社会管理科学, 对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产生了直接的推进作用

二、从科学管理向哲学化管理是大势所趋

科学管理思想是不是人类最好的管理理念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从中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的历史都看到这样的局限, 尤其是金融危机以及以往的经济问题, 印证了西方管理理论的局限甚至失败。

首先, 科学止于人性。科学管理是以物质为基础的, 原先所说的科学层面的管理, 其实都是单模块的“事”与“物”上的管理, 如物流、财务、营销、生产、甚至人力资源的部分内容。当管理上升到真正的以“人”为本时, 科学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其次, 科学管理是分专业的, 是以相对特定的领域和静止的环境为前提的。科学管理系统, 大多是方法和工具, 而研究这些具体的方法与工具之间的关系、研究更高层的规律, 尤其是现代社会的人和事变化无常, 确立组织的根本规律, 就需要更高层次的思辨模式了, 这就是管理哲学。

当人类管理进入真正的“人本”时期, 进入整体思维时期, 进入不是对具体表象而是对规律加以研用的状态, 就是管理的哲学化开始。管理的哲学化不是否定科学, 相反, 管理哲学化是以管理科学为基础的。

那么管理哲学研究什么呢, 有人用企业文化来代替, 笔者认为这是不全面的。按照中国术语来说, 管理哲学的内容起码应包括:立心、立制、立人;其中, 立心为本。立心, 就是确立企业的基本精神、性格、价值取向、基本思路, 包括企业在若干问题上的决策依据, 如:稳定与发展, 合作与竞争, 知与行, 个体与团体等。这些问题与企业文化的理念部分有相似的地方, 但不是绝对的相等。立制, 就是建立企业基本的运行模式与规则, 尤其包括企业权利体系, 这是企业运行的基础。立人, 在企业是培养团队, 在个人则是安身、立命、智慧, 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此, 我们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 管理哲学的生成, 首先是以对管理科学从学理与现实运作层面进行深刻的反思, 勘定其合理与合法的范围为前提。同时, 管理哲学的崛起, 内在要求现代管理必须植入文化与科学两个基本因素, 达到对文化有新的自觉, 对科学也要有新的自觉, 从而实现人文管理与科学管理的综合, 并在人的感性与理性, 在个体、组织与社会之间探寻管理的新平衡。由此可见, 管理哲学对管理科学的内在超越, 是现代管理理论与实践演进的必然。虽然管理哲学的生成步履艰难, 但从管理科学向管理哲学的深层转变却具有内在的逻辑必然性和无法抗拒的现实动因。

管理哲学对“以人为本”的深度解读, 既使人、人性、人的价值在管理活动中得到落实, 也使人在管理中的自我激励、自我创造和自主开发真正得以实现, 充分显示了管理哲学以价值理性为逻辑起点的管理思维。由此出发, 管理获得了新的“画面”, 管理不再仅是采取单一的技术手段, 而应是技术、伦理、文化和哲学综合作用的过程, 这为真正提升现代管理水平、改进现代管理方法提供了具体的路径。这就打破了管理科学的僵化模式, 推动着现代管理从具体操作层面到价值前提与管理理念的更新, 使管理的“人化”空间得以充分地成长。管理哲学, 以新的价值原则、思维方式和理论逻辑把握“管理”、运用“管理”、推进“管理”, 为我们带来了管理理念的革命性变革。

三、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哲学轨迹

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 经历了“古典管理”、“行为科学”、“管理丛林”, 直至今天的“企业文化”阶段。

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第一阶段 (1900~1930) , 是以F·W泰罗、M·韦伯为代表的“古典管理”阶段。在这个阶段上, 主要把近代自然科学成果引入企业管理, 提高效率, 但其实质却把人变成了机器的附庸。它忽视了人是富有情感、具有主动精神的主体。这个时期, 泰罗尽管侧重研究管理技术问题, 但他却注意到了科学管理的本质问题。他认为:“科学管理从本质精髓来说, 包含某种哲学。”因此, 有人把泰罗看成是首先提出管理哲学的管理论者。

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第二阶段 (1930~1960) , 是以梅奥、麦格雷戈、马斯洛等为代表的“行为科学”阶段。行为科学的崛起及其广泛应用, 心理学展开了对管理科学的实验研究, 社会学也开始把管理作为社会群体生活的一个方面来加以研究。此外, 美学、伦理学、逻辑学等学科也日益与管理学相结合。在上述诸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管理方法论、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管理逻辑学、管理伦理学等各门分支学科相继发展起来。管理的研究方法也就由“古典管理”阶段的自然科学数量方法转向理论研究的哲学思辨方法, 以探求管理主体在管理过程中的地位、意义和人文倾向。

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第三阶段 (1960~1980) , 是以多种管理学派并存为特点的“管理丛林”阶段。这个阶段上的理论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 力图从整体上把握管理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使得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的哲学色彩大大加深。

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第四阶段 (1980~) , 就是“企业文化”阶段。在这个阶段上, 把文化学的研究成果, 应用到企业管理中来, 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在当今企业经济活动中, 人是最宝贵的财富。许多发达的国家把聚集培养人才看成是整个管理活动生存发展的源泉。这就是说, 在现代管理中, 重视管理主体的价值, 进而形成现代化管理的主导力量和核心, 是现代化管理思想哲学倾向的重要方面。

从管理哲学的视角来看, 管理决不仅仅是一种工具、一种技术手段, 更重要的是一个价值实现的过程。因为任何管理都不仅仅要满足组织目标的实现, 而应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展开与实现人的自我价值。由此, 任何管理组织、管理方式、管理方法与管理行为都应该指向这一终极目标, 并以这一目标的实现状况作为标准来评判、矫正、重建管理组织、管理方式与管理行为。毋庸置疑, 就管理科学总的发展趋势而言, 管理科学正在经历着由“物本”管理向“人本”管理的转化, 对管理文化和管理伦理的认识和分析已成为现代管理科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而“以人为本”, 重视企业发展中人的要素影响, 重视组织精神和组织价值理念的培育, 把员工素质的提高作为组织绩效提升的重要手段, 更成为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

四、中国式管理哲学

所谓中国管理哲学, 是以“中国管理科学化, 管理科学中国化”为宗旨, 以集科学、文化、艺术三位一体为特征, 用中国传统管理范式“文化管理”来统帅西方管理制度和工具, 所形成的行之有效、生生不息的管理哲学。

中国的管理哲学中有两个关键词, 一个是专制, 一个是仁义。前者来自法家, 后者来自儒家。汉以后, 王霸杂用, 成外儒内法。但不管是法家还是儒家, 都是针对“人”的管理, 更重要的是, 都有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权意识的提高, 中国的管理哲学必将走出一条抑“专制”而兴“仁义”的道路。未来的中国管理哲学体系也不仅仅是传统哲学, 更不是专指儒家文化, “文化大融合”是必须的, 所以, 未来的中国式管理的哲学基础可能是在“中庸”原则下的人文主义、科学主义、民族主义、资本主义、集权主义、神秘主义的统一。中国的管理比西方早得多。西方所谓科学管理, 无非几百年历史, 无论是霍桑试验还是泰罗制。中国的管理有几千年历史, 《孙子兵法》、《论语》中, 都有重要的管理思想。我们为中国的悠久历史而骄傲, 为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而骄傲。不过中国的管理发明那么早, 为什么近代以来管理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那么多呢?“中国有管理哲学, 没有管理科学”, 什么是管理哲学, 什么是管理科学呢?

(一) 哲学是理念, 科学是实操

兵法云: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这是典型的理念, 即指导思想。没有理念, 我们做事就没有方向, 不知道价值。但是, 仅有理念行不行?当然不行, 必须解决实操问题。

如何知己, 如何知彼?需要运用大量的科学方法, 如:调查、侦查、信息收集、数据分析、沙盘推演等等。这些, 需要很多自然科学知识, 仅仅依靠社会科学的理念和逻辑, 肯定远远不够。

(二) 哲学是战略, 科学是战术

战略, 表现在某一时点的总体布局, 某一阶段的综合谋划。在中国的管理哲学中, 对战略管理描述很多。如:围魏救赵, 这是很好的战略布局。如何去围, 派谁去围, 什么时间开始围, 围的程度如何, 都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战术动作去完成。这不是几个字的战略目标可以解决的, 需要大量的排兵布阵来实现。

其实, 今天的科学发展观, 同样是哲学问题。这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思想, 如何实现科学发展, 则需要解决大量战术层面的问题。

(三) 哲学是宏观, 科学是微观

古人讲:“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是何等的气派。其实, 这里说的治, 主要是从宏观的哲学思想来讲。治理国家, 不要说现代国家, 即使在古代, 仅有哲学思想也远远不够。国家需要组织、法律、管理、技术;需要物质生产、精神建设、文化事业;等等。

这里讲的管理哲学, 也是经过实践检验属于科学的范畴。而管理科学特指西方近代产生的科学管理。科学管理给了我们组织、制度、管理、流程、分析、控制等手段。这些, 发源于西方伴随工业革命产生和发展。中国历史上, 没有真正的工业革命时期。所以,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定性多、定量少;行为方式, 满足差不多, 不追求精细化;表达方式, 纵论天下多, 具体分析少。

中国改革开放这30多年以来, 才真正开始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开始了科学管理的发展。打开窗户看一看, 日本人的精细、德国人的严谨, 都给中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要用几十年时间, 完成西方人几百年的科学管理历程, 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五、结语

在未来的道路上, 我们不仅需要传统、经典的管理哲学, 同样需要严谨、量化的科学管理。两者充分结合, 才能使中国在管理方面, 完成新的跨越, 达到新的水平。所以, 中国式管理的价值点是:找到了任何管理思想的最初的那颗种子, 那就是人或者组织的文化基因, 我们现在称为组织哲学的那种东西。在这样的基础之上, 才有了我们现在所说的进一步的哲学式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成思危.中国管理科学的学科结构与发展重点选择[J]管理科学学报, 2000, (1) .

[2][美]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3]成中英.c理论:中国管理哲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9.

[4][美]约瑟夫M.普蒂, 等.管理学精要:亚洲篇[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

[5]阮平南.建立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基于管理哲学的思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2) .

上一篇:社会改革下一篇:无线数据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