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原理(共10篇)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原理 篇1
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对于各行各业、各地方、各部门乃至于我们每个人的发展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究竟如何充分发挥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 把它真正转化为改造世界同时也改造我们自身的强大力量, 这是当前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需要回答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本文试就在实际工作中实践科学发展观遇到的问题, 以及如何践行科学发展观, 谈几点粗浅意见。
1 实践科学发展的世界观:实践的复杂性
如何实践科学发展观, 归结起来其实就是如何用理论指导实践的问题, 其对于一个地方、一个部门, 甚至是一个单位来说, 都是件不简单、不容易的事。理论能在多大程度上指导实践, 至少取决于三点:一是全面、准确、深刻地领会理论的精神实质;二是全面、准确、深入地掌握本地方、本部门或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做到上述两点已经非常不容易, 因为学习领会理论的精神实质需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 而掌握实际情况需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做大量细致的调查研究, 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可是还有第三点,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结合点。理论多是条条纲纲, 实践更是纷繁复杂的, 把条条纲纲的理论与错综复杂的实践结合起来需要发挥我们的创造性。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用会议落实会议、用文件落实文件、用报告落实报告的现象, 其原因就在于要真正把会议的精神、文件的精神或报告的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需要发挥人的创造性。世界上最难、最艰苦的莫过于创造, 避难就易又是人的本能, 于是用会议落实会议、用文件落实文件、用报告落实报告的现象屡见不鲜, 且又屡禁不止。
实践科学发展观, 还需要加上第四点:勇气。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 必然要做到“四个尊重”, 即“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四个尊重”说到底是对人的尊重。尊重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 而需要具体体现在制定的各项制度中, 尤其要体现在利益分配制度、奖惩制度中。这就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们要有勇气。勇气来自哪里?往大处说, 来自对公平正义的执着和追求, 来自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信念和信仰, 来自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和忠诚;往小处讲, 勇气就来自对我们所从事事业的强烈责任心和使命感。因为不坚持以人为本, 不真正做到“四个尊重”, 就是不讲公平、不讲正义, 我们的事业也会因缺乏活力和动力而停滞不前。
2 实践科学发展的方法论
2.1 实践科学发观是领导干部的责任
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是科学发展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2008年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结业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强调:人民群众是科学发展的受益者, 也是科学发展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必须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 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当然, 对于实践科学发展观, 不同的社会角色应该有不同的担当和责任。对于一个地方、一个部门或一个单位的领导干部, 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来说, 实践科学发展观, 做到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第一, 把“四个尊重”落到实处。党的十六大首次把“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提到党和国家一项重大方针的高度, 并强调要在全社会认真贯彻这一重大方针。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四个尊重”, 并把它写进了党章。“劳动”、“知识”、“人才”、“创造”都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科学发展观核心“以人为本”包含了以人为手段或动力的基本内涵。只有真正把“四个尊重”落到实处, 具体体现在制定的各项制度中, 才能把“人”作为发展根本动力的作用充分调动起来、发挥出来, 从而更快更好地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
第二, 必须善谋其政, 实现领导团队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党的事业的发展, 需要大量人才。作为领导干部, 不管其职位大小, 有一份权利就必须承担与之相应的一份责任, 其中最重要的责任就是发现人才, 培养人才, 并创造条件让他们更快更好的成长。2004年3月10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内涵很丰富, 目标也比较远大。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应该尽可能使自己的领导团队实现人才的优势互补, 实现团队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一个互为补充、全面发展的团队, 不是自发形成的, 是领导干部合理分工, 长期精心培养、打造的结果。
第三, 把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为科学的领导方法和良好的工作作风。胡锦涛同志在去年 (2008年) 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强调:进一步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投身科学发展的伟大实践,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 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 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 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 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 最大限度地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其实, 胡总书记的这番话鲜明地强调了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以人为本, 不仅应该成为我们谋划发展的世界观, 它还应该成为推动发展的方法论。以人为本作为方法论, 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领导方法, 作为领导干部应该把以人为本切实转变为科学的领导方法和良好的工作作风。有甘当小学生的工作作风, 要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引领者, 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引领者和核心力量, 应当进一步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 使人民群众感受到新变化新气象。这一段话主要是对领导干部讲的, 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如何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2.2 实践科学发展观, 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本质需求
实践科学发展观对广大人民群众来说, 是实际工作的指导思想, 是日常生活的本质需求。
第一, 立足本职岗位, 真正做到“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人, 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 即便在最普通、最平凡的岗位上都有为人民服务的无限天地。一个人要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本着“以人为本”为宗旨, 树立平等意识, 博爱意识和责任意识。然后, 以平等意识为经, 以责任意识为纬, 编织成博爱的网, 破除封建迷信, 消除等级观念, 关注弱势群体, 扎根于人民大众之间, 真正实现为人民服务。
第二、努力提高多方面素质和能力, 把本职工作做得更出色。推动科学发展的最大瓶颈是国民素质总体偏低。社会的发展进步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各项工作要真正做好、做实, 做得更出色, 都需要接受来自多方面的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努力提高自己多方面素质和能力。我们每个人都是发展的动力, 如果我们素质不高、能力不强, 那么这个动力作用的发挥是有限的。
总之, 科学发展观从理论到实践, 再到完全实现科学发展,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只要我们遵循理论指导实践的规律, 充分发挥创造性, 实现科学发展观与复杂而又不断变化社会实践的结合, 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共同努力, 这个过程将会缩短, 再缩短。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考 篇2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哲学 以人为本
在2012年11月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的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它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在报告中用三大段内容着重阐述,足见其意义重大。而今天我们从哲学角度加以分析,可以更好的加深我们对它的理解,并发挥它对我们实际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指导作用。
首先,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所以蕴含了辩证唯物论的基本道理: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同时也能体现实践的观点,科学发展观是在中国长期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正确揭示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接下来,我们来加以具体分析:
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毛泽东同志:“革命胜利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执政党义不容辞的使命”邓小平同志:“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
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前,我们坚持发展作为第一要义的地位,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主次矛盾的关系原理。抓住了主要矛盾,也就抓住了关键所在。
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蕴含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还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这就要求我们关心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奋斗的最高目标。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所有者和享受者。
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把现代化建设看成是一个系统工程。着眼于对经济政治社会的全局思考。着眼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全局建設,体现辩证法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做事情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所谓协调发展是指经济政治文化相互协作,相互推动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的有机统一。体现了辩证法系统优化的方法。它要求我们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才能形成对这一事物完整准确的认识。
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生态的承受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体现了辩证法发展观的内容,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四、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新要求,是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深化和创新,蕴含着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此,我们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体现了辩证法矛盾的一分为二,全面看问题的科学态度。
简析科学发展观中的哲学思想 篇3
一、科学发展观体现着辩证法的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认为, 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 发展就是事物的一种运动状态, 但它又不是一般的事物运动, 而是向前、向上、推陈出新、发生质变、保持一定速度的运动, 即发展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由低级向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由落后到先进的运动变化过程。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旧矛盾解决了, 新矛盾又产生了;发展就是事物内部矛盾不断产生、发展和解决的过程。发展是不间断的、连续的发展, 保持内在的后发力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就是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提出来的。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势瞩目的巨大成就, 但不可以否认, 也存在一系列矛盾和问题, 发展不够全面, 也不够协调, 持续发展能力较弱, 如城乡差距拉大、就业压力增加、区域差距扩大、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等。近两年有的地方又出现了旧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回潮的势头。这些矛盾和问题, 有些是在中国发展现阶段难以避免的, 有些则是由发展观的偏差导致或加剧的。针对发展中实际存在的问题,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进一步深化和创新, 提出了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 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的基础上, 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 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 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 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 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来的。由此表明科学发展观体现了辩证的发展观。
二、科学发展观体现着辩证法的联系观
唯物辩证法认为, 联系是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联系不是事物之间个别的、暂时的现象, 而是事物之间普遍存在的和永恒的现象。联系是事物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是物质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系统的发展过程, 事物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 事物的发展应当是系统的、全面的、保持内在各要素均衡的、协调的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要求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积极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 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小康社会。协调发展, 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 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 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坚持走生产力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 我们才能紧紧抓住和充分用好战略机遇, 顺利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
三、科学发展观体现着唯物史观历史主体论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而且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唯物史观的历史主体论, 正是我们党坚持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依据。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 核心是“以人为本”, 是为了人以及人的全面发展。这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 也是现代化建设的现实任务;既是必须牢牢坚持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 也是在各项实际工作中必须始终贯彻的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 就要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 体现社会主义人道和人文关怀, 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 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们的事业是人民的事业, 人民是我们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力量。因此, 必须十分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满足人的生存、安全、健康等自然需要, 满足人的民主权利、价值实现、精神文化、公平公正要求、素质全面提高等社会需要, 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解放人、发展人, 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离开这点, 发展也就毫无意义。
四、科学发展观体现着“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矛盾是客观的、普遍存在的, 不同的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同的, 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同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两点论就是把握事物发展的全面性, 把事物各个方面都要统筹兼顾;重点论就是在全面的基础上要有主次、轻重、缓急之分, 而不是片面的、畸形的、单一要素突进地发展。社会发展也是一个系统工程, 必须全面兼顾社会发展系统的各个要素。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 处理好联系与协调的关系, 我国经济发展乃至社会整体才能和谐和进步。
五、科学发展观体现着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告诉我们, 人们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 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但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又不是随心所欲的, 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为基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程度和效果如何, 主要取决于对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了解、掌握和尊重的程度。违背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盲目蛮干, 必须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近代以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发展, 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人们以为自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 人可以主宰自然。但是, 随着人类活动规律的扩大和无限制、无节度的掠夺性利用, 环境恶化正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发展和安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道路也基本上是重蹈西方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付出的资源环境的代价极其沉重!现实迫使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审视人类的活动, 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就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正确处理好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总之, 科学发展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分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丰富实践, 深刻揭示了执政党建设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 不仅是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方针, 也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我们只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高度来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才能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它的精神实质和理论精髓, 才能牢固确立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才能真正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 2003-10-22.
[2]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 2006.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展的新战略[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0.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原理 篇4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哲学基础;法治;契合
中图分类号:B03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0—0016—02
一、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科学作为社会意识形式之一,是指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方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来源于社会实践,服务于社会实践。而实践是人(意识、观念)与自然、社会相统一的基础。有什么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就会有什么样的观念形态。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思想观念根植于社会实践的现实之中。这里的关键在于必须对目前的发展模式进行科学的认识并对之进行科学的批判,惟其如此,才能理性地改变唯利是图的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唯物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对两者关系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史上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唯心主义世界观。
在阶级社会,世界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同阶级的人们会形成不同的甚至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各种世界观的对立和斗争,归根到底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不同的世界观会指导人们采取不同的行动,从而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作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一彻底的科学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动力;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
(二)辩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坚持从物质到意识的认识路线基础上,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并把实践的观点提升到首要地位。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的主体为了改造客观世界而进行的积极能动的反映,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科学发展观的产生过程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前提下,摸着石头过河(实践)、总结反思(认识)改革发展经验,不断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到社会实践,从而推动发展目标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不断融合的过程。
方法论与世界观具有内在统一性,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正确、科学的世界观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正确的方法,错误的世界观则会给人的实践活动带来方法上的失误。如前所述,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可见,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本身就是辩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二、法治的价值理念
作为法律文明秩序的法治由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以法治理念为主导的权威系统,以权利和法律为中心的概念范畴系统,以司法制度为社会最基本的制度安排和以个人权利及法律为依归的文明秩序意识。
法治理念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其基本的核心理念包括正义、公平、自由、秩序。而作为秩序,在我们今天就是讲的和谐。作为依法治国的方略的法治,就是通过立法、司法、执法等一系列地法治过程来营造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营造人、自然和社会和谐发展的环境。不论是通过法律规范来建立法治政府,促进依法行政,还是利用法律规范来平息人与人、人与集团、人与政府之间的纠纷,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抑或是使用法律规范的强制规定对于一些严重危害国家、社会或者他人利益的犯罪行为进行惩罚,促进社会和谐的恢复等等,都体现了法治维护社会秩序的理念。法治把秩序引入其规范之中,其精髓正符合维护社会的和谐,维护人、自然和社会的和谐。一旦这种和谐被打破,我们就会通过法律或者法治的手段、途径予以恢复。这就是法治过程的价值精髓所在。
现代法治另一价值理念是自由。正是由于人们对自由的不懈追求,才产生了社会性中介机构和多元利益集团,从而得以确立权力制约制度。权力制约制度是民主制度建立的第一块基石,是法律至上权威性和良法产生的制度保证。对自由的追求和对权力的怀疑态度也为程序制度和司法审查制度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三、科学发展观与法治的契合
(一)自由、平等、权利等法治理念是经济、政治、社会得以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
自由、平等、权利等法治理念作为普世价值,并非西方国家所独有。温家宝在去年答法国世界报记者问时说:“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这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这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这说明,自由、平等、人权等法治理念作为超越意识形态的普世价值,已为党和国家领导高层所认可。
科学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以人为本的前提是承认人的自利性。自利性是人维持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自利性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基于自利性的自利行为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之下,表现形式和产生效果也不尽相同。在当代非法治国家,宪法在形式上也规定若干公民自由和权利,但由于实际操作中难以真正兑现,加之公民缺乏这些价值信仰,往往造成掌握公权的人采取权力寻租的方式自利而不受制约;另外,在此情况下,一些不法分子经常采取权钱交易双向寻租的方式获取非法利益,正所谓“官无商不富,商无官不安”。这就难以避免权力腐败、官商勾结,形成对守法公民和社会公益的掠夺,进而破坏社会和谐与公平正义。而在以自由、平等、权利为价值信仰的法治国家,政府和公民的自利行为能够在法律框架内得到有效规范,公民能够通过自由选举、舆论监督、司法救济等途径对掌握公权力的人的自利行为进行监督和制约。
(二)权力制衡、有限政府、司法独立等法治要素是保障经济、政治、社会得以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
我国社会发展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其根源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是高度集中的权力缺乏有效监督和制约,官员腐败猖獗且不断披上“合法”外衣;二是社会利益分配严重失衡,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不公平比改革开放前更加凸显。历史经验表明,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在权力高度集中的时代不可能出现良性持久的科学发展。权力过分集中“同我国历史上封建专制主义的影响有关,也同共产国际时期实行的各国党的工作中领导者个人高度集权的传统有关。”[5怍为上层
建筑的政治制度对社会经济发展既能起到促进作用,也能起到阻碍作用。因此,科学发展不仅包括经济、社会发展,还应包括政治体制适应经济社会需要的改革与发展。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法治入宪、公民意识觉醒的背景下,权力制衡、有限政府、司法独立等技术层面的法治认知已成为国人的基本常识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取向。科学发展既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发展,同时也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参政需要的发展。而这些政治权利得以充分行使的前提恰恰是政府权力的制衡和司法权威的树立。惟其如此,科学发展观才谈得上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才能真正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
(三)民主、宪政等法治架构为经济、政治、社会的科学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1945年,黄炎培在延安问毛泽东:历朝历代难逃政权兴衰周期率,共产党是否找到了跳出这个周期率的道路。毛泽东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够跳出这个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由此对答可以发现,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在建国之前就已认识到民主对于政权兴衰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民主的道德基础是,人应该自由、平等、有尊严且自律,因而所有的成年公民都有参与政治生活的同等权利。宪政的精髓则在于宪法是政治权力的唯一的法律来源。㈣宪政意味着法律之上、权力受到限制(分权、制衡、司法独立、法治);民主则意味着,在民主选举产生的政府统治之下,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受到宪法和法律的明确保障,宪法同时也对政府的权力加以严格的限制,因此,个人的权利得以免遭民间和官方的侵害和剥夺。民主的指向是权力归属,宪政的指向则是权力限制。民主与宪政的功能发挥都离不开法治的支持。基于此,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原理 篇5
一、从本能管理到科学管理
人类由聚居部族到城邦, 最原始的管理, 没有任何的经验可供参考, 主要依靠管理者的“悟性”和个人的地位与魅力。那个时候, 大凡优秀一些的管理者通常被视为圣人, 他们是“上帝”或者“道”的化身, 他们凭借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开创了一些初始的管理理念, 例如中国的“仁政”。东周“百家争鸣”的时候, 诸子开始总结前人的智慧, 本能管理已经进入了尾声, 开始进入另一个时期———经验管理时期。
当人类积累一定管理经验的时候, 借鉴前人经验成为管理智慧的主要来源, 在这个阶段, 管理者一般都精通历史, 从历史中找到管理的得失和方法, 《资治通鉴》也就是这种背景下诞生的。但是, 经验管理容易厚古薄今, 而且经验毕竟是前人的经验, 不可直接使用。更让人惋惜的是, 中国的经验管理因循色彩和习惯都很浓重, 以至于没有朝科学管理的方向发展。
科学管理起源于西方的企业管理, 经过工业化的催动从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到今天为止, 从泰勒到德鲁克, 管理科学已经成了一门内容丰富、使用范围广泛的科学。这些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构成了现代社会管理科学, 对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产生了直接的推进作用
二、从科学管理向哲学化管理是大势所趋
科学管理思想是不是人类最好的管理理念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从中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的历史都看到这样的局限, 尤其是金融危机以及以往的经济问题, 印证了西方管理理论的局限甚至失败。
首先, 科学止于人性。科学管理是以物质为基础的, 原先所说的科学层面的管理, 其实都是单模块的“事”与“物”上的管理, 如物流、财务、营销、生产、甚至人力资源的部分内容。当管理上升到真正的以“人”为本时, 科学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其次, 科学管理是分专业的, 是以相对特定的领域和静止的环境为前提的。科学管理系统, 大多是方法和工具, 而研究这些具体的方法与工具之间的关系、研究更高层的规律, 尤其是现代社会的人和事变化无常, 确立组织的根本规律, 就需要更高层次的思辨模式了, 这就是管理哲学。
当人类管理进入真正的“人本”时期, 进入整体思维时期, 进入不是对具体表象而是对规律加以研用的状态, 就是管理的哲学化开始。管理的哲学化不是否定科学, 相反, 管理哲学化是以管理科学为基础的。
那么管理哲学研究什么呢, 有人用企业文化来代替, 笔者认为这是不全面的。按照中国术语来说, 管理哲学的内容起码应包括:立心、立制、立人;其中, 立心为本。立心, 就是确立企业的基本精神、性格、价值取向、基本思路, 包括企业在若干问题上的决策依据, 如:稳定与发展, 合作与竞争, 知与行, 个体与团体等。这些问题与企业文化的理念部分有相似的地方, 但不是绝对的相等。立制, 就是建立企业基本的运行模式与规则, 尤其包括企业权利体系, 这是企业运行的基础。立人, 在企业是培养团队, 在个人则是安身、立命、智慧, 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此, 我们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 管理哲学的生成, 首先是以对管理科学从学理与现实运作层面进行深刻的反思, 勘定其合理与合法的范围为前提。同时, 管理哲学的崛起, 内在要求现代管理必须植入文化与科学两个基本因素, 达到对文化有新的自觉, 对科学也要有新的自觉, 从而实现人文管理与科学管理的综合, 并在人的感性与理性, 在个体、组织与社会之间探寻管理的新平衡。由此可见, 管理哲学对管理科学的内在超越, 是现代管理理论与实践演进的必然。虽然管理哲学的生成步履艰难, 但从管理科学向管理哲学的深层转变却具有内在的逻辑必然性和无法抗拒的现实动因。
管理哲学对“以人为本”的深度解读, 既使人、人性、人的价值在管理活动中得到落实, 也使人在管理中的自我激励、自我创造和自主开发真正得以实现, 充分显示了管理哲学以价值理性为逻辑起点的管理思维。由此出发, 管理获得了新的“画面”, 管理不再仅是采取单一的技术手段, 而应是技术、伦理、文化和哲学综合作用的过程, 这为真正提升现代管理水平、改进现代管理方法提供了具体的路径。这就打破了管理科学的僵化模式, 推动着现代管理从具体操作层面到价值前提与管理理念的更新, 使管理的“人化”空间得以充分地成长。管理哲学, 以新的价值原则、思维方式和理论逻辑把握“管理”、运用“管理”、推进“管理”, 为我们带来了管理理念的革命性变革。
三、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哲学轨迹
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 经历了“古典管理”、“行为科学”、“管理丛林”, 直至今天的“企业文化”阶段。
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第一阶段 (1900~1930) , 是以F·W泰罗、M·韦伯为代表的“古典管理”阶段。在这个阶段上, 主要把近代自然科学成果引入企业管理, 提高效率, 但其实质却把人变成了机器的附庸。它忽视了人是富有情感、具有主动精神的主体。这个时期, 泰罗尽管侧重研究管理技术问题, 但他却注意到了科学管理的本质问题。他认为:“科学管理从本质精髓来说, 包含某种哲学。”因此, 有人把泰罗看成是首先提出管理哲学的管理论者。
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第二阶段 (1930~1960) , 是以梅奥、麦格雷戈、马斯洛等为代表的“行为科学”阶段。行为科学的崛起及其广泛应用, 心理学展开了对管理科学的实验研究, 社会学也开始把管理作为社会群体生活的一个方面来加以研究。此外, 美学、伦理学、逻辑学等学科也日益与管理学相结合。在上述诸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管理方法论、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管理逻辑学、管理伦理学等各门分支学科相继发展起来。管理的研究方法也就由“古典管理”阶段的自然科学数量方法转向理论研究的哲学思辨方法, 以探求管理主体在管理过程中的地位、意义和人文倾向。
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第三阶段 (1960~1980) , 是以多种管理学派并存为特点的“管理丛林”阶段。这个阶段上的理论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 力图从整体上把握管理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使得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的哲学色彩大大加深。
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第四阶段 (1980~) , 就是“企业文化”阶段。在这个阶段上, 把文化学的研究成果, 应用到企业管理中来, 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在当今企业经济活动中, 人是最宝贵的财富。许多发达的国家把聚集培养人才看成是整个管理活动生存发展的源泉。这就是说, 在现代管理中, 重视管理主体的价值, 进而形成现代化管理的主导力量和核心, 是现代化管理思想哲学倾向的重要方面。
从管理哲学的视角来看, 管理决不仅仅是一种工具、一种技术手段, 更重要的是一个价值实现的过程。因为任何管理都不仅仅要满足组织目标的实现, 而应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展开与实现人的自我价值。由此, 任何管理组织、管理方式、管理方法与管理行为都应该指向这一终极目标, 并以这一目标的实现状况作为标准来评判、矫正、重建管理组织、管理方式与管理行为。毋庸置疑, 就管理科学总的发展趋势而言, 管理科学正在经历着由“物本”管理向“人本”管理的转化, 对管理文化和管理伦理的认识和分析已成为现代管理科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而“以人为本”, 重视企业发展中人的要素影响, 重视组织精神和组织价值理念的培育, 把员工素质的提高作为组织绩效提升的重要手段, 更成为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
四、中国式管理哲学
所谓中国管理哲学, 是以“中国管理科学化, 管理科学中国化”为宗旨, 以集科学、文化、艺术三位一体为特征, 用中国传统管理范式“文化管理”来统帅西方管理制度和工具, 所形成的行之有效、生生不息的管理哲学。
中国的管理哲学中有两个关键词, 一个是专制, 一个是仁义。前者来自法家, 后者来自儒家。汉以后, 王霸杂用, 成外儒内法。但不管是法家还是儒家, 都是针对“人”的管理, 更重要的是, 都有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权意识的提高, 中国的管理哲学必将走出一条抑“专制”而兴“仁义”的道路。未来的中国管理哲学体系也不仅仅是传统哲学, 更不是专指儒家文化, “文化大融合”是必须的, 所以, 未来的中国式管理的哲学基础可能是在“中庸”原则下的人文主义、科学主义、民族主义、资本主义、集权主义、神秘主义的统一。中国的管理比西方早得多。西方所谓科学管理, 无非几百年历史, 无论是霍桑试验还是泰罗制。中国的管理有几千年历史, 《孙子兵法》、《论语》中, 都有重要的管理思想。我们为中国的悠久历史而骄傲, 为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而骄傲。不过中国的管理发明那么早, 为什么近代以来管理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那么多呢?“中国有管理哲学, 没有管理科学”, 什么是管理哲学, 什么是管理科学呢?
(一) 哲学是理念, 科学是实操
兵法云: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这是典型的理念, 即指导思想。没有理念, 我们做事就没有方向, 不知道价值。但是, 仅有理念行不行?当然不行, 必须解决实操问题。
如何知己, 如何知彼?需要运用大量的科学方法, 如:调查、侦查、信息收集、数据分析、沙盘推演等等。这些, 需要很多自然科学知识, 仅仅依靠社会科学的理念和逻辑, 肯定远远不够。
(二) 哲学是战略, 科学是战术
战略, 表现在某一时点的总体布局, 某一阶段的综合谋划。在中国的管理哲学中, 对战略管理描述很多。如:围魏救赵, 这是很好的战略布局。如何去围, 派谁去围, 什么时间开始围, 围的程度如何, 都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战术动作去完成。这不是几个字的战略目标可以解决的, 需要大量的排兵布阵来实现。
其实, 今天的科学发展观, 同样是哲学问题。这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思想, 如何实现科学发展, 则需要解决大量战术层面的问题。
(三) 哲学是宏观, 科学是微观
古人讲:“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是何等的气派。其实, 这里说的治, 主要是从宏观的哲学思想来讲。治理国家, 不要说现代国家, 即使在古代, 仅有哲学思想也远远不够。国家需要组织、法律、管理、技术;需要物质生产、精神建设、文化事业;等等。
这里讲的管理哲学, 也是经过实践检验属于科学的范畴。而管理科学特指西方近代产生的科学管理。科学管理给了我们组织、制度、管理、流程、分析、控制等手段。这些, 发源于西方伴随工业革命产生和发展。中国历史上, 没有真正的工业革命时期。所以,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定性多、定量少;行为方式, 满足差不多, 不追求精细化;表达方式, 纵论天下多, 具体分析少。
中国改革开放这30多年以来, 才真正开始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开始了科学管理的发展。打开窗户看一看, 日本人的精细、德国人的严谨, 都给中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要用几十年时间, 完成西方人几百年的科学管理历程, 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五、结语
在未来的道路上, 我们不仅需要传统、经典的管理哲学, 同样需要严谨、量化的科学管理。两者充分结合, 才能使中国在管理方面, 完成新的跨越, 达到新的水平。所以, 中国式管理的价值点是:找到了任何管理思想的最初的那颗种子, 那就是人或者组织的文化基因, 我们现在称为组织哲学的那种东西。在这样的基础之上, 才有了我们现在所说的进一步的哲学式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成思危.中国管理科学的学科结构与发展重点选择[J]管理科学学报, 2000, (1) .
[2][美]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3]成中英.c理论:中国管理哲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9.
[4][美]约瑟夫M.普蒂, 等.管理学精要:亚洲篇[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
[5]阮平南.建立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基于管理哲学的思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2) .
科学哲学的兴起、发展与价值探讨 篇6
关键词:科学哲学,兴起,发展,价值
一、科学哲学的兴起
探寻科学哲学的起源问题, 首先要了解科学和哲学的关系。科学来源于哲学, 所谓科学, 从起源上意指从哲学当中分化出来的各门具体学科的总和。古代思辨哲学是一种追求普遍性思维的哲学思维方式, 它把寻找“变种不变”作为世界的本原与万物的“基始”, 即万物统一的基础。这也是最早的具有普遍性的哲学形态, 古代自然科学处于萌芽阶段时, 一切有关自然的知识基本上都包含在一种从整体上对自然界进行思辨研究的普遍性命题的学说之中, 这就是自然哲学。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近代自然科学应运而生, 它是对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及其过程与细节作分门别类的实证性的认识, 即对客观事物进行可操作性、可检验性的研究, 这是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标志。自古希腊以来到现在的科学史, 就是哲学中的某一部分不断从哲学中分化出来, 并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历史。比如, 公元前3世纪, 欧几里德的工作使得几何学成为一门“空间之科学” (Science of Space) 从柏拉图 (Plato) 学园的哲学中分离出来;物理学从形而上学中分离出来是以伽里略、牛顿等著名物理学家的物理学革命为标志的;1859年的《物种起源》 (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使生物学与哲学和神学相分离。
科学是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问题发展的历史”。赖欣巴哈在《科学哲学的兴起》一书的序言中写道:“哲学思辨是一种过渡阶段的产物, 发生在哲学问题被提出, 但还不具备逻辑手段来解答它们的时候。”一种对哲学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 不仅现在有, 而且一直就有。从这个基础上出现了一种科学哲学, 这种哲学在我们时代的科学里已找到了工具去解决那些早先只是猜测对象的问题。简言之, 哲学已从思辨进展而为科学了。科学哲学的核心是对科学与哲学关系的沉思。“科学哲学就是对科学的沉思 (或反思) , 即以科学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哲学。”科学哲学不断地向科学发问:科学的基础是什么?是否合理?科学基础的限制是什么?与此同时, 科学哲学又不断地想回答科学所不能回答的问题, 这包括:一阶问题———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时遗留给哲学的问题, 二阶问题———为什么此问题不能回答的问题。也就是说, 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的每一门学科, 都给哲学留下了一些独特的问题, 一些在新学科的层面不能解决的东西, 却使得哲学必须永久面对或者至少要暂时面对的问题。例如, 物理学知道如何计算时间, 却无法给出“时间是什么”的答案;生物学可以给出关于生命现象的知识, 然而, 这些知识意味着什么, 关于人的本性、生命的意义等的探讨就是生物学哲学的问题。
二、科学哲学的发展
从哲学到科学再发展到科学哲学, 实则是经历了一个认识的螺旋形上升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也就是自然的社会化过程。与此同时, 从哲学思维到科学思维是人类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哲学属于理性思维, 在思辨和理念的层次上来把握世界。它以本体为对象, 追求无限的和绝对的思维, 它在本质上是辩证的矛盾的。它用理念来统一思维, 是超经验的。科学属于知性思维, 科学活动的过程是处理经验材料, 它是实证的、有限的, 服从严格的逻辑规则, 科学必须是前后一致, 无矛盾的。而科学哲学则是科学化的哲学或哲学的科学化。
纵观中国哲学史, 中国古典传统哲学 (或“道统”) 是伦理的、思辨的、先验的哲学, 它明显不同于与以科学活动的过程为前提的, 面向处理经验材料的, 实证性的, 服从严格的逻辑规则的, 注重实践, 探究客观事物的可操作性、可重显性和可实证性等特征的科学哲学。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 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文化观念背景下, 伴随着欧洲解析性科学的传播, 作为其精神和观念层面的科学哲学也随之进入了中国的哲学殿堂。
广义的科学哲学在近代中国的广泛传播和发展是与1919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同步发生的。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 使较为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文化理念得到广泛的传播。20世纪初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 主要是翻译和传播重要的科学哲学论述, 许多关于科学方法论的著作被引入国内。50年代后, “自然辩证法”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哲学在我国兴起。随着“真理标准大讨论”的举行, 我国思想文化领域开始不断深入思考“科学”和“真理”的关系, 同时也开始更加关注科学哲学的基本论题。
改革开放至今, 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向前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此时, 科学技术哲学被人们更多地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加以研究, 例如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科学思想史、科技政策、科技规划等。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全球化、多元化发展, 在自然科学领域当中涌现出许多新兴学科。与此同时, 科学哲学的研究也与时俱进地走在科学的最前沿, 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例如生态哲学、环境哲学、生命伦理、大数据探究等新兴学科。总而言之,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知识经济日见端倪的全新时代, 科学哲学的发展永远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巨大的潜力和无限的创造力。
三、科学哲学的价值
1. 科学哲学推进了社会的现代化。
科学哲学间接促进了社会生产方式向现代化的转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是潜在的生产力, 它包括科学哲学所提供的各种现代科学观念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技能。因此, 科学哲学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一种价值观的引导。正如刘大椿先生所言, “现代科学技术所创造的生产力, 使社会物质生产各个领域的面貌为之一新, 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着深刻的影响, 并正在改变着劳动活动的条件、性质和内容, 改变着整个生产力布局的变化, 尤其导致生产工具的变革, 使人类物质文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过去的社会生产是一种低级的, 传统的, 落后的方式, 科学技术的进步逐渐使社会生产向智能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方式转变。这体现在农业方面由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耕作的落后小农经济向依靠大型设备, 机械化、一体化的方向转变;工业发展由依靠扩大投资规模和增加物质投入, 高耗能高成本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逐步向依靠新技术、新工艺, 增加科技投入, 加强技术改造, 低消耗高效率的集约型的生产方式转变;与此同时, 第三产业也迅猛快速地发展起来。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还体现劳动对象的变革层面, 在传统的生产中主要利用化石燃料, 而先进的现代工业开始利用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新能源, 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拓展了劳动对象的范围, 人们开发和利用资源的能力逐渐提高, 因此社会生产力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除此之外, 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促使生产分工越来越细, 社会化程度愈来愈高, 组织形式更加严密, 管理机制更加健全, 从而提高人类的物质文明水平。
2. 科学哲学促进了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科技改变着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内容和方式, 科技哲学也成为推动人类拥有科学、美好、健康的生活观念的重要来源。这主要体现在人们的生活由依附性生活方式向自主性生活方式转变, 由封闭性生活方式向开放型生活方式转变, 由僵固不变的单一的生活方式向不断变动的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转变, 由愚昧盲目的生活方式向科学理性的生活方式的转变。科学哲学的推动使现代人的生活充分彰显着人的自主和个性, 洋溢着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 人们的生活更趋向于“自我取向、自由选择、自我设计、自我调节的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方式”。科学哲学作为科学的理论价值观, 在不断检视着科学、反思着科学的界线和人类的行为的底线, 其有所为, 也有所不能为, 从而改变了人们错误的行为方式, 为人们树立了一种尊重自然、敬畏自然, 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正确的科学自然观和科学世界观。让现代人学会了如何善待自然环境, 摒弃了人定胜天、无所不能的盲目和迷信, 从根本上转变生活方式, 从而来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
3. 科学哲学促进了思维方式的现代化。
科学是客体主体化过程的知识。它是回答了物质客体的结构、功能、机制等方面的可操作、可观察、可验证的知识体系。技术是主体客体化过程, 解决如何将主观愿望具体变为客观现实的途径与操作问题。因此, 科学哲学不仅告诉人们客观世界“是什么”, 更在实际操作的层面告知人们“怎么做”, 如何通过科学技术的手段来将人们的主观愿望客体化。
“理性”是科学哲学主要精神, 过去人们在感性思维的主导之下, 在生活中会陷入盲目无序、过度崇拜的困境。具有理性精神的科学哲学会使人们摆脱主观唯心和虚无主义, 去追求客观的、理性的、符合逻辑的更为严密和精确的真理。同时, 科学哲学本身所具有的公平精神, 使任何人在科学面前是平等的, 这种科技中的公平精神造就了人们求同存异, 崇尚真理的理性意识, 也培养出人的科学精神、科学品德、科学情操。与此同时, 人类思维方式更加理性和科学的转变也促进人类道德的进步。新的思维方式对旧的伦理道德规范的冲击, 促使人们剔除陈旧、落后、迂腐的道德观念, 用科学、进步、高尚的道德理念来武装头脑, 从而提升个人修养、完善自我品行, 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德]H.赖欣巴哈.科学哲学的兴起[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2]黄顺基, 刘大椿.科学的哲学反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7.
[3]刘大椿.科学哲学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原理 篇7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发展观的灵魂
就本意来说, 辩证法是研究对象本质、自身中的矛盾。统一物质分为两个部分及对它的矛盾的部分的认识, 是辩证法的实质[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世界是处在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过程中的,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不能彼此孤立地存在, 而是处于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之中。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发展是全面的深刻的, 科学发展观首先要求把重点发展和全面发展辩证统一起来。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这种点与面的结合, 是互相推进的。
矛盾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促进事物发展的动力不仅存在于事物的内部, 还存在于事物的外部, 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条件。科学发展观是立足国情, 总结我国的发展实践,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 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够高, 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 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 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 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对外开放日益扩大, 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 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科学发展观要求经济发展内部各方面、各因素保持辩证统一。统筹各方面的发展, 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不断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 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 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 坚持唯物辩证法, 因地制宜, 及时研究和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群众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归宿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通过“两个归结”, 提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动因, 社会之所以不断发展就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会引起生产关系发生变革 (经济基础) , 进而导致上层建筑的变化, 从而使社会形态发生更替。我国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也非常重视生产力的发展, 提倡大力发展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 一方面可以使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正如胡锦涛所说,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实现国家现代化, 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 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另一方面可以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为人类社会最终进入到无阶级社会奠定必需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人民群众始终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 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把人作为发展的主体。马克思主义历来把人作为历史发展的主体, 强调“人们自己创造着自己的历史”, “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胡锦涛同志指出:“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 促发展,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 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就是把人作为发展的主体, 而不是当作由别的东西来“鼓励”的被动的客体。这同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是一致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或“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 就是生产满足人们衣、食、住以及其他所需要的东西, “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者”两词均是由“社会的” (social) 这一形容词衍生出来的, 而它的出现是与“个人的”相对而言的, 由此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的产生是以强烈的否定性的批判精神来对待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个人主义和个体主义, 反对资产阶级理论中的统治阶级实行的个人权利[4]。所谓以人为本, 从一般意义上说, 就是要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尊重人的价值。而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 与西方人道主义思想有原则的不同, 不能混为一谈。西方人道主义产生于14—16世纪, 人道主义者反对经院哲学和教会以神权压制人性, 鼓吹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 提倡关怀人, 尊重人, 后来的天赋人权和自由博爱的口号也是这种世界观的发展。这种人道主义是以抽象的人性论为根据的。抽象人性论的根本特点是脱离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来谈论普遍的人性, 而这种普遍人性其实是以资产者为模板描绘出来的, 只不过被解释为一切人共有的人性而已。作为马克思主义命题的以人为本与此有着本质上的差别, 科学发展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它并不否认个人主义, 核心是要以人民或人民群众为本, 它是建立在群众史观基础上的, 是以确认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创造者、作为国家和社会主人翁的地位为前提的。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 目的在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逻辑展开, 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人”, 是“现实的人”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这是社会主义发展观的飞跃。必须正确理解以人为本, 不能把它理解为以个人为本, 尤其不能理解为以我为本。以人为本中的人当然要落实到个人, 人是相对于物来说的, 不是相对于社会来说的, 所以, 这个“人”不是一个人, 而是许多人, 甚至是每一个人, 即全人类。如果把这个“人”理解为一个人, 即我自己, 那么, 人本主义便成了个人本位主义, 即个人中心主义或个人主义, 从而与社会本位主义或社会中心主义对立起来了, 甚至变成了自我中心主义或唯我主义。而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中的“人”, 主体是指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 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 包括社会各阶层人民在内的中国最广大人民。以人为本中的“本”, 就是根本, 即出发点和落脚点。
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最新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 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是我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 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经验表明, 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 按什么样的思路和方法来发展, 对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 不同的发展观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
科学发展观, 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 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我们就一定能够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今后的一段时期, 特别是“十二五”规划期间, 关注社会和谐, 注重解决社会矛盾, 全力降低发展成本, 以人民的幸福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对于我国今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有关资料表明, 我国人均GDP将在近期突破三千美元, 依据世界性发展经验, 该阶段将是一个矛盾高发期, 而目前我国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了大量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较为集中而突出的问题是, 伴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而在居民中不同部分的人群收入差距仍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若不及时扭转这一趋势, 就会使我们的发展偏离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 并直接损害公平原则, 甚至威胁社会稳定。胡锦涛同志在多次讲话中强调科学发展观也是一个涉及人与自然和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问题, 我国当前的发展模式中仍存在着单位产出能耗和材耗较多, 这既制约着进一步发展的前景, 也包含着代内和代际间公平问题, 按照调整产业结构, 提高经济效益, 合理分配发展成果, 促进社会和谐这一总体思路, 来解决我国目前发展中面临的诸多矛盾, 都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如果说“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是针对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贫穷落后的实际, 提出的一种促进社会发展调节人们利益的基本原则, 而当它发挥自己的历史性作用, 在经济发展达到目前这种状况, 则应该将执政党和社会关注的焦点转向社会公平问题, 按照“注重公平, 促进效益”的原则来解决当前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科学发展观总结了三十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 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 概括了战胜非典疫情、雪灾、5·12汶川地震等事件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全党同志都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 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 深刻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更好地完成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肩负的历史任务。
参考文献
[1]胡锦涛.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9.
[2]列宁哲学笔记[M].人民出版社, 1962:278-407.
[3]当前政治理论教育读本[M].人民出版社, 2007.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原理 篇8
文化,这是一个争论不休的当代哲学问题。从广义上来看,文化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和人类本身的历史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的、精神的生产能力以及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看,文化是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一定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军事。
从整个人类发展史上来看,文化既是一种内涵丰富的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影响巨大的历史动力。文化始终以其特有的方式和途径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影响并制约着军事的发展进程。在当今社会,文化与经济、政治、军事更是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紧密结合在一起。文化因素的变化必然引起军事上相应的变化,影响军事行为方式、组织形式、管理方式、思维方式的变化。因而,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对军事活动产生深刻影响的文化因素是不可小视的重要因素。
(一)物质文化奠定了军事活动的物质基础
从文化的最基础的物质形态来考察,它作为人类文化的物质产品或精神的物化产物,对军事活动的发展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物质文化的每一个重大进步与发展,都会对军事领域的变革产生重大的影响。例如,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是人类物质文化的产物。正是这种物质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开辟了人类战争史上一个伟大的时代:火药兵器时代。早在公元1044年以前,我国北宋军队已经装备有多种早期的火药兵器了。同时这也标志着中国古代以火药爆炸的杀伤力而起主要作用的火药兵器走上了战争的舞台,从此冷兵器时代过渡为火器和冷兵器并用的时代,使战争的面貌彻底改观。可见,物质文化对军事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为军事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二)行为文化影响着军事活动方式
军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人或军队的活动方式与行为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行为文化是指人们在生活、工作之中所贡献的,有价值的,促进文明、文化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及创造性活动。行为文化对军事活动具有一定的影响,主要包括军事行为方式、军事管理方式、军人的生活方式等。积极进步的行为文化包括了对旧社会陈规陋习的克服与纠正,也包括对历史上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发扬,还包括对新时代文明行为的倡导与推广。随着行为文化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从作战与战备行为方式、军事训练行为方式、政治工作行为方式、后勤保障行为方式以及军人的生活方式,都会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趋势。 (1)
(三)精神文化指引着军事变革的方向
精神文化是人类在从事物质文化基础生产上产生的一种人类所特有的意识形态,是人类各种意识观念形态的集合。考察人类的军事发展史可以发现,进行军事变革是为了谋取军事力量上的优势,进而赢得战争的胜利。而成功的军事变革与战争的最终胜利,往往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比如,历史上几次重大军事变革的主要发生国——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是战争失败的一方。尽管德国的军事变革在军事意义上是进步的,但由于政治因素和战争的非正义性等多种原因,决定了德国军事变革的社会价值是反动与消极的,这其中精神文化对于军事变革社会价值的影响不容忽视。因为精神文化的核心就是以人对自然、人对人的态度,人的生存方式及其生命意义的价值观为主要内涵的,精神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军事变革的价值取向。
二、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深刻影响
目前,全球在军事领域内兴起的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无疑也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一次对军事系统内各要素的深刻变革。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是指导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加快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坚持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确保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的历史使命,具有根本性、长远性的指导意义。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胡锦涛同志深刻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人是军事活动的主体,是战争胜利之本。无论战争样式如何变化,都改变不了人在战争中的主体地位。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中,人依然是变革的核心、动力和主体。坚持以人为本,对军队自身建设来说,就是要充分尊重广大官兵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在军队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在完成军事任务中的创造精神。“在未来的信息化战场上,知识将成为战斗力的主导因素,敌我双方的较量将更突出地表现为高素质人才的较量。” (2) 因此,要加紧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和广泛智力支持。
(二)坚持全面的发展观,从全局高度系统谋划军队信息化建设
科学发展观本质上体现了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思想和全面、系统的发展观。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是历史性的系统工程,要求着眼全局,统一筹划,系统推进,这包括了军事科技的革命及武器装备水平的跨越,人才知识结构的更新和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军事思想的创新和作战理论的变革,军队体质编制的结构性改造等方面。
(三)坚持协调的发展观,努力谋求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最大效益
坚持统筹兼顾、注重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又一鲜明特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要着眼国家和军队整体建设大局,做到系统筹划,协调发展,把军事变革纳入国家总体发展规划,实现军事变革和国家改革的协调发展。同时还要协调好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的关系,协调好军队信息化建设和部队全面建设的关系。
(四)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确保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持续快速发展
科学发展观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强调把发展作为一个历史的、持续的过程,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保持发展的连续性,避免时断时续、大起大落和重复建设,以增强发展效益,实现发展目标。新军事变革和军队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逐步推进的、不断完善的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一蹴而就。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增强军事变革的后劲,确保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持续快速发展,对我们这样一支起点较低、基础较差、发展不均衡的军队来说,尤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3)
三、思考与启示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军事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军事文化是在军事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军人精神等构成的观念形态的复合体。当代中国军事文化不仅继承了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珍贵遗产,而且根据时代要求不断开拓和创新, 是社会文化的战斗号角。
军事文化是军队建设的灵魂和巨大精神动力,也是军队战斗力形成的文化根基。只有加强军事文化建设,积极进行军事文化创新,才能实现我军现代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实践已经雄辩地证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进步必然会推动军事文化的创新和提升;军事文化的创新和提升又反过来加速和推动军队建设的发展。因此,在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过程中,大力建设先进军事文化建设能够不断推进军事理论创新,促进武器装备信息化发展,深化推进编制体制改革,大力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诸方面的高度整合与集成并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对我军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梁必骎:《军事哲学》, 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第135页。
[2]江泽民:《论国防和军队建设》, 解放军出版社2003年版, 第372页。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原理 篇9
提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经济全球化的实现,有效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科学技术哲学开始成为世界的焦点,科学技术哲学属于哲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主要研究自然界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活动的基本方法、科学技术及其发展中的哲学问题、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等内容。并且科学技术活动已经在我国发展成独立的社会活动,科学技术哲学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科学技术哲学的改革和发展,科学技术哲学在中国科学的地位和影响原来越高,科学技术哲学是有“自然辩证法”经过不断的改革演变而来,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科学技术哲学我国发展及社会都有着巨大影响,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哲学成为了我国主流思想,影响着我国的人文和人们思想及品格。本文将针对科学技术哲学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及趋势展开研究。
关键词:科学技术哲学;中国;发展状况;趋势
引言:我国的科学技术哲学由传统的“自然辩证法”的基础演变而来,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的反映。科学技术哲学虽然是哲学的分支学科,但科学技术哲学却不是单纯的人文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而是一门高度综合的、具有浓厚方法论性质的、横跨于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综合性学科。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认识论的统一,是我国哲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科学技术哲学已经成为推动社会文化发展及我国科技技术发展的核心力量。
一、科学技术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科学技术哲学在中国已经接近百年的历史,对中国社会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起着积极作用,科学技术哲学是自然辨证法演变而来,因此,科学技术哲学继承了自然辩证法的科学内涵。《自然辨证法》于1925年正式由苏联出版,出版之初就被翻译成了德文、俄文两个版本,内容包括了科学史、方法论、自然观及对各门自然科学的哲学解释[1]。自《自然辩证法》出版后,立即引起了世界中各国科学家和哲学年的关注和研究,《自然辩证法》的出版成为了自然辩证法学说创立的标志[2]。随着世界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及新中国的建立,自然辩证法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经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1956年,自然辩证法被我国国务院组织科学规划委员会在制定科学发展的远景规划为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部分,自然辩证法发展成了哲学和自然科学间的一门科学,同时我国还成立了自然辨证法研究协会,自然辨证法研究协会的成立奠定了我国自然辩证法研究和科学发展的基础,成了我国未来科学技术哲学的基石。另一方面,我国教育部将自然辩证法选为各大高校的指定课程,仅1981年,就已经批准了自然辨证法硕士学问单位二十八个,博士学位单位四个[3]。经过不断的发展,二十世纪末期,我国变成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的特色,经过不断的改革最终更名为“作科学技术哲学”,并且在我国市面上也开始相继出现科学技术哲学著作。1987年自然辩证法被更名为科学技术哲学,意味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技术哲学已经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技术哲学更加注重哲学与科学技术的相互联系,通过利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考察科学技术发展,帮助我国总结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好经验,是国家制定科学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对推进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及社会明文起着积极作用。
科学技术哲学已经在我国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在众多的学者的研究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到目前为止,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已经包括了:自然自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技术与社会等等,为我国深刻研究科学结论背后更深层次的哲学问题打下了良好基础,有效的实现了对我国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概括与提炼,促进了我国自然科学研究进程。在对技术哲学研究方面实现了对技术的本质、技术的发生、发展机制、发展动因及其影响的研究。在社会学科方面,研究了人与科学技术及社会的相互作用,分析了社会如何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得到进步和发展以及人如何选择科学技术,可以看出科技哲学涵盖非常广泛。
二、科学技术哲学对中国的影响及地位
在中国历史上经济、科学技术一直都不是社会发展关注的主体,中国社会的发展一直服从着政治和人类自我修养的要求,社会发展严重缺乏科学技术的参与,客观上造成了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的缺失。建国以后我国实行了长时间的计划经济管制,政治在经济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这又严重的影响了科学技术哲学的应用和发展,这一状况指导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改变,国家工作重心的转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目标确立施行以后,经济开始逐渐摆脱政治和人的主观因素影响,走上了自由发展的道路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在这一过程中科学技术哲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科学技术哲学因为与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广泛接触,已经结合中国实际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科学技术哲学,并得到了中国哲学理论界的广泛认可。
由于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所以我国期初科技发展是从外部引进科技而开始发展,特色科学技术哲学的出现,给中国科学技术及社会发展研究带来而来转机。因此研究科学技术哲学及分析研究过程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再加上当代中国面临两次科技革命的迭加,有可能走上浓缩的超越的道路,因此对于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更显得意义重大,科学技术哲学关系着整个国家的发展进程。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哲学对于当代中国的学术发展,特别在传统文科的改造与重建中也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传统文科,主要是文史哲等长线专业,本来是适应并维系原来传统的旧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但现阶段已经开始萎缩,而面向经济的一些应用性文科正在兴起,这种变化实际上是中国社会转型走上新的社会生成道路重要体现。在这种情况下科学技术哲学将成为在自然与人类社会的交界处寻找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原点,这一过程类似于近代科学对自然史的回溯。在这个原点的基础上,沿着人与社会从自然界生成的真实的足迹将实现构建起新的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并且就在很早之前就有学者提出“在历史上是最初的东西,必然要成为科学上最初的东西”这个概念的形成,正是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哲学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其本身的存在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标志,同时也是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开始受到重视的开始,因为在应用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相应的社会的发展目光会重新聚焦在社会生活本身,积极的投入到正在萎缩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中去,将应用科学技术的社会应用进行符合社会和人的需求的优化,促进人和社会于科学技术的共同进步,进而在科学技术哲学领域促进应用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技术,人文科学技术的共同发展。
nlc202309011604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意义重大,对我国各个方面的科学发展都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可以说科学技术哲学在我国未来的发展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科学技术哲学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趋势将会向着对未来科学技术的研究及社会当前问题的研究来科学技术哲学发展建设。科学技术哲学涵盖内容已经十分非常广泛,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趋势是对未来的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及对科学技术前沿问题的研究,如:极早期宇宙学、生命起源、意识起源、生态学,以及新三论和混沌理论等,尤其研究高技术中的哲学问题,关于“网”、人机界面、虚拟现实、CD4S、数学化、生物技术、意识技术,以及高技术整体的特点和规律等,因为未来社会,人类社会将发展成科技社会信息时代,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高技术革命之中,因此,对于科学技术的研究对国家对社会都有著重要意义,科学技术研究将成为科学技术哲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在未来,科学技术哲学将会加强对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具体而言就是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对具体的生产技术生产处的社会经济产品,在市场中的营销、销售行为会对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进行研究,并进而对相应的商品交换,社会经济需求进行分析,保证在具体科学的支持下,社会经济活动能够充分的满足社会经济主体的发展需求,对那些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产品进行及时的社会需求情况反馈,进而在应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对社会生产活动进行创新、改进,真正做到应用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技术、人文科学技术在科学技术哲学的指导下科学系统的融合,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与解决,无疑是在推动社会的进步,实现我国国力的提升,不难看出在国家发展中科学技术哲学起积极作用。
结束语: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在未来科学技术哲学将成为哲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将会得到普及,通过以上对科学技术哲学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不难看出,未来科学技术哲学的重要性,因此科学技术哲学必须加强自我完善通过不断的实践及理论的结合实现改革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周墨菁.基于国际,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的走向研究概述[J].湖北职业技术经济管理学院,2012,13(11):119-124.
[2]李志搏.论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在中国的历史演进[J].浙江经济管理学院,2011,19(14):132-136.
[3]王慧丽. 基于基于自然辩证法看中国科学技术哲学发展史研究路径探讨[J].湖北科学技术学院,2012,16(07):119-123.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原理 篇10
一、破解认识不清问题, 进一步提高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破解认识不清难题, 一要认真审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的重要性。
首先, 它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大学功能的发展进程充分说明, 大学服务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和依归, 唯有如此, 才能发挥大学的引领作用, 体现大学的价值所在。
其次, 它是高校和教师自身发展所需。哲学社会科学要发展, 需要科学研究出真知、学科建设有发展、人才培养高品质、经费支撑实力强, 而这一切都能在加强与地方合作、融入社会建设中得到支持和提高。同时, 高校教师服务社会也有利于走出唯发表论文为评价标准的误区, 使更多人关注现实生活, 学以致用。
再次, 它是现实社会发展所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贡献率还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 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主要阵地的高校有着义不容辞的提高、提升服务社会能力的责任。
破解思想认识不清难题, 二要坚持将服务社会与御用学问区别开来。
作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 一是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并以此为舞台, 不断普及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创造的灿烂文化, 不断将优秀的文化成果转化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类活动, 不断指导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走向新高度; 二是将知识分子的理想和智慧落实在调研报告、决策建议中, 帮助政府、企业、行业等理性地认识现状、分析问题, 提出解决办法, 建设和发展社会事业; 三是借助社会给予的平台和机会, 针砭时弊、坚持真理、确立标杆、经世致用, 以知识分子的道德良知和知识素养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力所能及地纠正某些利益集团的需求和作为, 避免某些偏差和错误。
二、破解思路不宽难题, 进一步拓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的内容和形式
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主要有思想文化功能、政治功能、社会管理功能、决策咨询功能等, 可以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因此, 高校要围绕哲学社会科学的功能和作用积极拓宽视野, 增加服务社会内容, 创新服务社会方式。
破解思路不宽难题, 一要树立“顶天立地”发展理念。
首先, 既要树立“顶天”发展理念, 面向学术前沿和党与政府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开展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研究, 为服务社会奠定理论基础; 同时, 又要树立“立地”发展理念, 直接面向区域转型升级需求, 积极开展应用型、攻关型研究, 提高对政党、政权、各种政治组织以及社会各阶层的作用和影响程度, 为指导社会活动、助推区域社会发展做贡献。其次, 要加强社会调查, 服务地方政府、行业和企业决策等。
破解思路不宽难题, 二要坚持开放办学。
首先, 图书馆、资料室、实验室等向社会开放, 将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精品课程制作成网络课程, 与社会共享知识财富。其次, 要拓展继续教育空间, 推进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破解思路不宽难题, 三要主动融入地方文化宣传教育活动。
首先, 要鼓励教师在引领地方文化事业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要鼓励教师以参与媒体访谈、参加社会讲堂建设等形式, 投入哲学社会科学大众化、普及化工作中, 促进教师参与地方文化知识普及、市民修养提高等活动, 实现研究成果向公共文化产品、大众普及读物转化, 引导社会价值观念,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引领文化功能。其次, 要挖掘地方文化及产业优势, 组织出版精品力作, 宣传地方文化, 唱响文化品牌, 做优做强地方产业品牌, 以优秀的应用性成果为人们提供鉴别是非、善恶、美丑的准则, 帮助激发人们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 从而直接影响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和整个社会的风尚, 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破解能力不足问题, 进一步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的规划和师资水平
高校是人才汇聚的地方, 具有各类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的精英很多。但是, 当前高校对于社会多方面形势的反应迟缓, 使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明显不足。一是对于社会发展的宏观形势和需求缺少了解, 在与地方合作时缺少系统的规划和长远的部署, 显示出战略谋划的不足。二是对区域发展所需的学者类型缺少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师资队伍建设与地方脱节。三是对地方发展所需的人才属性缺少了解, 哲学社会科学的专业设置、课程设计、教学内容等与社会需求和区域发展脱节。
破解能力不足问题, 一要加强组织管理, 积极构建服务社会大格局。
高校要设置专职于区域合作的组织管理部门, 着力加强与社会的对接, 做好服务社会顶层设计和外部环境营造工作。首先, 要加强对社会和区域环境的认识, 增强管理部门宏观部署能力。其次, 要加强对外联系, 搞好与社会的多层对接关系。
破解能力不足问题, 二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着力培养服务社会骨干力量。
首先, 要重点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其次, 要加强人才梯队建设, 注重培养中青年人才。再次, 要建设创新服务团队。
四、破解保障不到位难题, 进一步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的长效机制
长期以来, 高校教师服务社会成效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主要表现在: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科研具有独立性、个别性、封闭性等特点, 教师与社会的交汇面较窄, 信息闭塞, 教师与社会需求缺少必要的结合平台; 二是教师教学科研任务较重, 相当一部分教师分身乏术, 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于社会服务; 三是高校缺少应有的激励机制, 导致有限的能力又调动不起来。
破解保障不到位难题, 一要大力构建教师服务社会平台。
首先, 要搭建教师与社会合作的平台。要针对地方发展现状和社会需求, 发挥高校研究优势和人才特长努力与政府、企事业单位构建合作的研究机构。其次, 要积极探索对接地方需求的新模式新机制, 如事业法人研究院和联合实验室等, 发挥高水平应用研究成果的作用。再次, 要发挥研究生作用, 建立健全研究生工作站等。
破解保障不到位难题, 二要着力构建激励保障教师服务社会的机制。
首先, 要减轻教师负担。高校要尽快出台相关政策, 建立制度, 要为那些服务社会有特长、有能力的专家、教授松绑, 减少他们的教学时数, 减轻他们的纵向科研压力, 保护他们服务社会的积极性, 保证他们有时间、有精力、有热情参与文化普及和服务社会问题调研, 为他们提高决策、咨询质量提供便利。其次, 要构建激励保障机制。高校要在现有的针对社科教师考核的激励机制基础上, 增加服务社会发展的指标体系, 即针对教师的考核应由原来的教学、科研两大块增加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块, 将从事服务社会活动的成效计入考核指标。
破解保障不到位难题, 三要努力营造高校服务社会的浓郁氛围。
高校要加强服务社会发展的宣传教育活动, 增强社科工作者服务社会的思想意识。一是拓宽宣传内容。二是拓宽宣传和动员的方式。三是营造高校服务社会发展的浓郁氛围, 形成全体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师生“比、学、赶、帮”服务社会的生动局面。
参考文献
[1]肯尼斯·普鲁伊特.社会科学与第三世界:美国的局限性[J].罗凤礼, 译.国际社会科学杂志 (中文版) , 1985, (1) :183—190.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原理】推荐阅读: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解读10-06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考05-22
论科学发展观的生态哲学实践09-10
科学哲学的兴起、发展与价值探讨08-12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10-15
1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10-27
科学发展观的综述05-24
科学发展观的财务思考08-20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09-02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贡献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