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党课教案

2024-09-03

科学发展观的党课教案(通用8篇)

科学发展观的党课教案 篇1

教学对象:镇机关、财政所全体干部、各党支部委员

教学目的: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教学提示:适当引用教学参考之内容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央2006年一号文件在具体部署农村工作时,又从8个方面提出了32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很多同志都充分肯定新农村建设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深远意义,认真探讨如何借鉴国内外经验教训(见教学参考之一),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是,也有部分党政领导干部和关注“三农”问题的人士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许多疑惑,提出一些担心和忧虑。要真正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和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很有必要深入学习和领会中央精神,从思想理论上澄清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问题。

一、中国历史上就有重农传统,几千年来都以农为本;新中国成立后也一直重农,强调以农业为基础,为什么如此重农,而“三农”问题却越来越严重?

大家知道,在中国历史上,过去几千年都处于农业社会。虽然历代王朝统治者都深知“民之大事在农”,强调“以农为本”,实行重农政策,然而,这是以重税为前提的重农政策,重的是农业税收,重的是农民的力,而不是农民的利,以致不少深谙农民疾苦的文人写下了数不清的怜悯农民、同情农民的诗文,发出了无数像“苛政猛于虎”之类的哀叹。

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走加快近代工业化发展的道路,但鉴于当时的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客观上要求农业为工业化提供积累(世界很多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初期阶段也都走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道路)。为此,我们确立了“工业为主导、农业为基础”的思想,同时借鉴前苏联经验设置了城乡二元结构,推行了计划经济体制,并且制定了工农产品的剪刀差政策。即使进入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期,仍然走着农业农村支持工业化城市化的道路。不容否认,这几十年来,农民为推进国家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见教学参考之二)

然而,我们也必须承认,由于我们实行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制度,从农民农村农业拿的太多,扩大了城乡差别和对农民的不平等,以至于农民相对于其他阶层权利太少,收入太低,保障太少;农业相对于其他产业生产水平不高、比较效益不高;农村与城市相比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公共事业发展落后。当我们已经从整体上初步进入了小康社会的时候,“三农”问题越发严重,成为今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难点和关键。

二、历史上有“重农”思想,现在我们把解决“三农”问题当作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现在的“重”与过去的“重”有什么不同?

近年来,党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不少新要求。2002年1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方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解决“三农”问题的指导方针和政策理论上不断创新和突破。在2003年初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在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

透过这些理论政策上的突破,我们看到党中央对新时期“三农”问题的认识不断升华,并产生了质的飞跃。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党中央提出的这一整套解决“三农”问题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呢?

首先,要弄清楚中央为什么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主要有四个重要依据:

一是从农业的产业特点看,农业是人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用马克思的话说: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二是从农民农村农业在我国所处的地位看,我国13亿人口有8亿在农村,农业发展直接关系农民增加收入,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关系农村社会稳定,关系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全局,始终具有根本性和不可替代性。三是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看,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达到1703美元,农业占GDP的比重下降为14.9%,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85%,城镇化水平达43%,“十五”时期财政收入达到10亿元,接近“九五”时期的两倍。按照工业化发达国家走过的历程和经验,我们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已经具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应实行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方针。四是从党在新时期面临的历史任务看,本世纪前20年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难点和关键,“如果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因此,必须自觉地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其次,要弄清楚如何才能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到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上来,也就是怎么重、重什么的问题。“重中之重”关键是重发展。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确立科学的发展战略和发展道路,在工作布局上抓住发展的重点。

第一,要重城乡统筹。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严重失衡,最大的不和谐就是工农、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党中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略和两个“趋向”的重大判断后,做出一系列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支农惠农决策。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加大力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转变财政分配、资源配置向城市倾斜的政策,明确规定财政支出新增部分主要用于农村,增加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增加对农村的公共服务,把施惠重点放在农村。

中央2006年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指出要稳定、完善、强化各项行之有效的惠农支农政策,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见教学参考之三)

第二,要重农民利益。农民是农村的主体,是农业的主人。“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解决“三农”问题,要坚持把农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2004到2006年的三个中央一号文件中可以看出,中央始终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主题,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制定了一系列补农、扶农、惠农、富农的政策,目的就是通过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民利益,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中央指出“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民工的地位和贡献做了充分肯定;中央强调坚决纠正土地征用中侵害农民利益的问题,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的问题,维护和保障农民权益;文件还要求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全面发展。

第三、要重改革创新。经过27年的农村改革,城乡二元体制的根基已经开始动摇,但是一些长期困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还远没有根本解决。最突出的问题是农民与其他社会阶层之间的地位之差、权利之差、收入之差和能力之差不断拉大。实践证明,要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的问题、解决好农民利益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改革。减免和废除农业税,受到广大农民衷心拥护。我们要全面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重点的综合改革,推进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以及农村金融体制和土地征用制度改革,还要大力推进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卫生制度等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制度体系。

可见,传统的重农思想只重“民力”而不重“民利”;新的重农思想既重视生产力的发展,更重视农民的利益,也就是既重“民力”,又重“民利”。其思想理论内涵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提高到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二是从重农业生产转向重农业、农村、农民全面发展,城市和农村统筹发展,当前和今后可持续发展;三是从重物转为人、物并重,既重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繁荣,又重农民的收入和权利。简单地说,新的重农思想以重城乡统筹发展为前提、以重实现农民利益为核心、以重体制改革创新为途径。这种新重农观对于解决长期困扰我们的“三农”问题,无疑是一个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就提出过新农村建设,我们现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与过去的新农村建设有什么不同?

新中国建国初期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和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四个现代化”目标。后来出现了新农村建设。那时的新农村建设目标主要是“集体化加电气化”。农民们向往的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然而,我们看到在城乡实行二元结构、二元体制的格局下面,国家要求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基本上没有把乡镇、村建设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家对农村建设很少投入,地方和农民想建设新农村也没有实力。因此,是不可能真正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反倒形成巨大的城乡差别。(见教学参考之四)

50多年过去了,特别是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城乡经济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但由于城乡差别扩大,“三农”问题突出,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严重影响和谐社会建设,人们普遍要求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让农民分享改革开放成果;要求改变农村公共设施和公共事业落后面貌,实现城乡和谐与协调发展。由此可见,推进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要通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等措施,建设拥有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风尚、新秩序的新农村。

很显然,新时期的新农村建设与过去相比,不仅目标要求、政策定位不同,而且背景、理念都不同。过去我们是在实行城乡分割的格局下进行新农村建设,体现的是城乡差别,是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理念。今天,我们在实行城乡统筹战略的背景下推进新农村建设,体现的是科学发展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

四、目前我国究竟有没有反哺农业带动农村的经济能力?中西部地区经济实力薄弱,有没有必要建设新农村?怎样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说:“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这就告诉我们“两个趋向”是世界各国在推进国家现代化过程中普遍遵循的规律。中国的发展也不能例外。违背这一规律,必将导致社会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甚至带来严重后果。

问题的关键是我国现在是否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对此,中央的看法是明确的、肯定的。尽管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实力与西方发达国家比确有很大差距,但不能否认我国在总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已经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从2004年到2006年三个中央“一号文件”,人们明显地感受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已经开始实施,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力度正在不断增强。我们应当顺应“两个趋向”,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农业农村扶持力度,尽快努力缩小城乡差距,把乡镇、村建设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彻底改变农村建设落后的状况。

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差距客观存在,而且不断拉大。东西部经济失衡主要是农村发展差距拉大。据统计,中西部农村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比东部地区分别低22.2个百分点和45.6个百分点。东西部农村发展的差距,正是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我们要大力促进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尤其要推进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

当然,中西部经济发展落后、财政薄弱,对新农村建设是一个严重的制约因素。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一是要中央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扶持中西部新农村建设;二是通过东部对口支援,帮助中西部建设新农村。更重要的是中西部地区要树立“不等不靠”的思想,实行“边发展边建设”的方针,按照“保证农民过得去、争取农民过得好”的原则,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速度可以有快有慢,水平可以有高有低,但都必须有所作为。不要等到财政充分宽裕、群众发出不满的呼声的时候,才去推进新农村建设。应集中力量,整合资源,从群众最盼望的又能做成的事情做起,如建房、修路、就医、上学、困难救助等等。要分轻重缓急,先易后难,分步实施,有计划有步骤地循序渐进地逐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不要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怎样与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结合起来?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明确告诉我们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是一个有机整体,应该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决不能把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割裂开来。要认识到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只有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了,才能为农民转移就业提供条件,才能为反哺农业、带动农村提供经济基础。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建设新农村是促进工业化的积极因素,是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关系的关键环节。

首先,建设新农村的首要内容是建设现代农业。这一方面可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足够的农产品供给,并带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生产和管理的工业化。另一方面,用工业手段改造传统农业,用工业理念打造现代农业,不仅可以保障粮食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可以节省劳动力来支撑工业化,还可以拉动消费,增加工业企业收益,加快工业化步伐,还可以增加财政税收,更好地落实“以工哺农”方针。

其次,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是城乡统筹发展。只强调城镇化而没有新农村建设是不全面的现代化;只强调新农村建设而否定城镇化,也会延误现代化进程。要正确认识并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必须用城市带动农村,绝不能让农村拖城市后腿;必须加快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见教学参考之五)

教学参考之一:

从一些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看,无论是美国、欧洲,还是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都有一个新农村建设的过程。拿韩国来说,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发展严重失衡,农村问题十分突出。农村人口大量无序迁移,带来了诸多的城市问题和社会难题。1970年开始韩国政府发起“新村运动”,设计实施了一系列的开发项目,10年间,政府投资总额达到了27571亿韩元。韩国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不仅是强有力的组织者,而且是直接的参与者。他们以国家投资为主导,以增加公共设施投入为主要手段,带动农民改变农村面貌、建设新农村。他们的这些做法对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很有启发。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一定程度上说也是对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借鉴。

教学参考之二:

据农业部提供的资料,农民的贡献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农产品。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1%的人口。二是为国家工业化提供了重要的资金。1952-1990年,农民为工业化建设提供的资金大约9500亿元。三是以税费形式为国家提供了重要的财源。税费改革之前,农民一年向国家交纳税费1000多亿元,乡镇企业交纳税费2300多亿元。四是以征地方式为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了重要的土地及资金。1987-2002年,各级政府从农民手中获得的土地差价收益14200亿元以上。五是以进城务工形式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劳动力支持。全国亿万农民工,近年来每年为城市发展贡献额达5200亿元。

教学参考之三:

财政部综合计划司人士透露,2004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支出已达2626亿元,2005年达2893亿元,2006年财政支农的力度将继续加大,已安排的支持“三农”资金是3226亿元。清华大学刘玲玲教授预计,加上用于农村合作医疗、职业教育等方面的配套支出,财政支农资金有可能突破4000亿元。中央的这些做法,目的就是要解决城乡之间、农业和二、三产业之间的严重失衡,缩小我国城与乡、工与农之间的差距。这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也体现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

教学参考之四:

据农业部课题组提供的数据:城乡居民收入差距2003年达到1:3.23;绝对差从1978年的210元扩大到2004年的6485元;全部农村人口的储蓄只占城市居民储蓄的18%;60%以上的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只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36%;农村人口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仅占39.1%,而城市人口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的比重达到65.4%。农民人均卫生总费用仅为城市居民的1/4。

教学参考之五:

有人认为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源在于城镇化,过分夸大城市占用农村的发展资金、农民的廉价土地,过分夸大城市对农村的剥夺和对农民工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剥夺,主张放慢城镇化步伐。这种看法把城镇化和农村发展对立起来,显然是极其片面的。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际出发,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这是无法也是不应该阻挡的。还有人认为城市化才是现代化,新农村建设违背现代化的规律,进而主张把城市建设好,把农民转移到城市就行了,不一定要搞新农村建设。这种认识也是不切实际的。试想一下,我国有13亿以上的人口,且每年还要增长千万人,要把他们都转移到城镇谈何容易。即使我国城市化达到50%,仍然有七八亿人口留在农村,这么多人难道不该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吗?再说,即使我国现代化再发达,农业依然是安天下的基础产业,农村依然是祖国河山的组成部分,难道不应该改善条件和面貌吗?所以,我们要坚持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不能用城镇化否定新农村建设,也不能用建设新农村否定城镇化。

科学发展观的党课教案 篇2

一、关于发展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 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生命线。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始终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课题。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此都进行了不懈地探索, 科学发展观便是这一探索的最新理论成果。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追求发展道路, 主要是革命根据地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恢复发展, 以及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毛泽东曾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 归根到底, 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 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 还是解放生产力的。”1956年, 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 着眼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提出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观点, 初步探索了符合中国情况的发展道路。党的八大在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 指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强调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实现国家工业化。他提出:“好好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老底子, 可以使我们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1957年, 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提出为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状况, 必须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探讨了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问题。但直至今日, 上述思想始终是指导中国共产党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科学论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 突出强调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及“三步走”发展战略, 突出强调要走自己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些指导着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明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等重大战略, 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江泽民同志指出:“国民经济要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健康这两个字很重要。”并强调:“科教兴国, 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坚持教育为本, 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

党的十六大以后,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出发, 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中所讲的发展, 是强调:“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做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并“提出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 努力实现科学发展, 和谐发展, 和平发展。”这些发展和变化, 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解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为基本问题, 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根本动力, 以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奋斗目标, 而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这些关于发展的基本原则始终一脉相承。

二、关于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也是毛泽东培育起来的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以人为本则是这一根本宗旨在发展理念上的贯彻和体现。

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 百废待兴, 各方面的建设事业需要大量的物力和财力, 需要人民尽可能地克制自身的消费, 即便在这种条件下, 毛泽东等领导人仍然十分关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问题。毛泽东指出:“全党一定要重视农业。农业关系国计民生极大”他说:“一定要每日每时关心群众利益, 时刻想到自己的政策措施一定要适合当前群众的觉悟水平和迫切要求。凡是违背这两条, 一定行不通, 一定要失败。”他还强调:“一定可以做到有菜吃, 有油吃……一切为了人民利益。”在一个社会生产力落后、人口众多的大国里, 保证了占世界1/4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 更高度重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小平同志强调:“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都要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 是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 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的标准。”并提出“三个有利于”。在短短20多年里实现了人民生活从初步解决温饱到总体实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在这一发展的重要时刻, 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核心理念,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以人为本”, 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保障人民各项权益, 走共同富裕道路,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总之, 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建设方针, 到人民生活实现小康水平的奋斗目标, 再到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 清晰地勾画出从毛泽东思想中关于发展的论述到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发展脉络, 也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

三、关于全面协调可持续性

全面协调可持续, 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之点。在毛泽东等探索的时期, 尽管没有概括提出这些思想, 但是仍然提出了若干重要论断。

党的八大确立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通过纠正“大跃进”的失误, 毛泽东强调:“在整个经济中, 平衡是个根本问题, 有了综合平衡, 才能有群众路线。”他就经济建设同保护自然的关系中, 指出:“如果对自然界没有认识, 或者认识不清楚, 就会碰钉子, 自然界就会处罚我们, 会抵抗。”他在发现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压力时, 提出:“我们这个国家有这么多的人, 这是世界上各国都没有的。要提倡节育, 要有计划地生育。”“须知我国是一个有六亿五千万人口的大国, 吃饭是第一件大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迅速发展, 对于发展中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此, 邓小平早有预见, 指出:“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 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并强调:“讲发展, 第一, 要有一个长期的战略设想, 第二, 每一步都要小心谨慎。既要大胆, 坚持现行的方针和政策, 又要步伐稳妥。要求过急, 往往是犯大错误的根源。”

科学发展观所要着重解决的, 主要是发展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以后面临的突出问题, 同时也对以往在发展问题上的成功经验加以总结和概括。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这既吸取了毛泽东等探索中提出的综合平衡等重要论断, 也吸取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有关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地区平衡发展、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等重要发展思路。

四、关于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作为一项基本方针, 是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正式提出的。当时提出这一方针的立足点, 是中国拥有占世界总数1/4的人口, 人口总量达到六亿五千万这一基本国情。毛泽东说:“这里所说的统筹兼顾, 是指对于六亿人口的统筹兼顾。我们作计划、办事、想问题, 都要从中国有六亿人口这一点出发, 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无论粮食问题, 灾荒问题, 就业问题, 教育问题, 知识分子问题, 各种爱国力量的统一战线问题, 少数民族问题, 以及其他各项问题, 都要从对全体人民的统筹兼顾这个观点出发, 就当时当地的实际可能条件, 同各方面的人协商, 做出各种适当的安排。决不可以嫌人多, 嫌人落后, 嫌事情麻烦难办, 推出门外了事。”统筹兼顾, 也包括分配问题。他说:“在分配问题上, 我们必须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对于国家的税收、合作社的积累、农民的个人收入这三方面的关系, 必须处理适当, 经常注意调节其中的矛盾。”当时提出统筹兼顾方针的目的, 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随后进一步提出了若干个“并举”, 又叫作“两条腿走路”。可见, 毛泽东提出的统筹兼顾方针, 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两点论”在建设和发展问题上的运用。

今天,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处于历史机遇期、发展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 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 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 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 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要解决这些两难问题, 就必须更加自觉地在指导和推动发展中运用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 就必须在新的发展阶段提高运用统筹兼顾这一根本方法的能力。

科学发展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科学发展观继往开来, 将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 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摘要:科学发展观, 是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有其科学发展的历程, 它既是客观实践深入发展的需要, 也是党指导思想不断发展的需要。文章就科学发展观思想形成与实践, 着重论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发展历程。

党课总结-认识科学发展观 篇3

**学院

积极分子培训班结业总结

认识科学发展观

中共**大学党校**学院分校

2012年11月

认识科学发展观

认识科学发展观

第二次党课总结

这堂党课由**老师为我们讲授,他对“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几个问题”的阐述,让我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更新的认识和理解。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重大战略思想,也可能在即将到来的十八大上成为我国的重要指导思想。认识科学发展观,可以更好地认识我国国情,了解我国发展方向。

“发展”一直是人类倾心关注的焦点。个人在发展,国家在发展,世界更是在飞速发展。发展意味着前向前进向更完善靠拢。发展,是多方面的,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国家发展了,才能富强。其实,“发展”也是有发展的。从二十世纪初提出发展开始,怎样发展在各个历史时期是不同的。初,发展就是要“经济”发展,随后,“经济”与“社会”共同发展,而随着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时间”也并入发展,要可持续发展,现在,更加注重“人文”,科学发展观大抵可以是有“经济”、“社会”、“时间”、“人”的发展。

本堂课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生成背景,基本内涵和重大意义几个方面大概地解读了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生成背景。总的来说,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题出来的。科学发展观不是一两天就想到,就提出来的。这经历了一个在实践中逐步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其直接动因,是党对现实问题的醒思。2003年非典的大肆横行,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可以说都是刺激党提出新的战略思想。从现实依据上来讲,科学发展观也是基本国情的内在要求。我国历史悠久,历史发展的道路也是漫长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继承与创新。一些外国的成功发展经验的启示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外部条件。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文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科学发展观的每一次“出场”都进一步明确和完善,后来,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老师从多方面列举的典型的例子加深里我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其中,基尼系数

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它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党课教案 篇4

——心得

4月13日晚,管理学院的赵燕松同志带领我们入党积极分子一起探讨了如何“深入学习与实践科学发展观”这一课题。赵同志的课让我们对“科学发展观”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与认识。

首先,中国共产党在第十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既是符合当前的国内背景,也是符合背景的。众所周知,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基本国庆,而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走的路子,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尽管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我国的经济发展依然存在这一些阶段性的问题:自主创新能力的薄弱制约我国经济实力质的提高;社会主义市场制度发展的不完善影响我国国际贸易等的水平;地区城乡发展的不平衡、资源的匮乏,种种的国内问题说明着仅仅只有发展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更需要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而此时的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步子的越来越快,也变得越来越小。仅仅局限在国内的眼光是不够的,我们要将视力投放到国际,将自身纳入到全球发展的体系当中,这是世界各国发展的趋势,也是必然。为了日益强大的未来,为了能在风气云涌的世界舞台永远占据一席之地的明天,提出科学发展观也就有了“一屋先扫而后扫天下“的意义。

其次,党的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有其后各时代、各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科的体系。科学发展观正式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所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入回答了“什么样的发展,怎么发展”的问题,为新时期中国的发展提供了纲领性的指导。

再者,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始发站,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灭两级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而为本质的贯彻,根本要做的是发展。只有发展才能解决现阶段的矛盾,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共产主义。而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人民是社会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创造者,因此发展离不开人民,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发展依靠与人民而最终也必将要为人民服务才有意义。正如前面所提,现存的社会情况也客观上要求发展必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同时必须协调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发展的要求必然要通过统筹各方面才可以达到,而只有统筹兼顾,才可以解决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才能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才能拉近日益增大、恶化的收入两极分化,才能保护国内有限的资源,才能达到和谐社会,将中国推上世界舞台更高的未知,实现东方巨龙的再次腾飞。任何理论都来自于实践,总结于实践,并用于指导进一步的实践。而历史的车轮也正是在这一步步不断总结、不断指导实践的推力作用下缓缓地向前滚动。

科学发展观也正是如此,仅仅停留在认识与了解的基础上对当代肩负着祖国建设使命的新一代大学生显然远非足够。我们应当在理论的深刻理解与把握的基础上,加以深入贯彻与实践,切实做到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生活。

可能很多同学会认为,科学发展观只是生活中、网络上的一个热词,除此外离生活很远,似乎不再有交集。然而事实果真是如此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科学发展无处不在。

社会是一个大集体,而每个人都是集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正是千千万万个人与人,人与群体,人与自然之间的微观关系交错缠绕而成的,而这也是科学发展观所要协调解决的关系。显而易见,它的全面贯彻与实践是需要我们每个人身体力行的。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在生活中首先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保持宽广的心胸,对待朋友,也保持宽容与包容的态度。大学是一个小型的社会,每个人都可以在此认识许多人,也必须与众多人打交道。妥善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才能让自己处在轻松友好的人际氛围里,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每天的学习与工作。

其次,要处理好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个人使集体的组成部分,集体是个人的归属,是个人分享欢喜倾诉哀愁的地方,是个人调整身心,整装待发的始点。在这里,他们不再体会到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所感到的孤单。他们可以找到寄托与力量。因此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对一个人的发展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再者,要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

大学生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要心系祖国,关心天下,努力拓宽自己的视眼,走出校园,走出国门,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同时正确定位目标,客观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为不断完善自己、实现目标而奋斗,努力为社会发展与祖国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古语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国家的兴旺昌盛、国泰民安是建立在个人的修养,小家的美满安定的基础上。没有“身修,家齐”何来“国治,天下平”?

近代科学的发展-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从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的科学发现及其成就中,理解科学发现源于质疑后的顽强探究。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科技进步对促进社会生产生活和观念发展的作用。重点: 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的科学发现及其成就

[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欧洲思想解放的潮流催生了许多顶天立地的科学巨匠。殖民掠夺、奴隶贸易和圈地运动使资本主义积累了大量资本和廉价劳动力,奠定了工业革命的物质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和新的社会需要又推动了科技创新。而科学技术领域的突破最终引发了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至19世纪,人类社会已经告别中世纪的宗教黑暗,相继跨入蒸汽时代和灯火辉煌的电气时代。

二、讲授新课

1、牛顿与近代科学(1)经典力学的建立(2)运动三大定律(3)微积分

2、达尔文与进化论

(1)1859年《物种起源》,提出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2)《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提出了人类起源于古猿的结论。(3)生物进化论的历史意义

进化论思想对欧洲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它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3、爱因斯坦与相对论

相对论在物理学上是一场革命,为原子弹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归纳小结

科学发展观的党课教案 篇6

会计管理部门最重要的职责之一就是会计法规及会计准则、制度的贯彻实施工作。会计法规的完善和实施, 始终是各级财政部门会计管理工作的根本任务。

对于全面贯彻《会计法》, 认真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会计管理部门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一是加强贯彻组织建设。成立贯彻实施小组, 由大中院校会计理论界专家、会计中介机构权威人士和企业高级实务工作者组成的团队, 为全面实施会计法规、制度提供了理论和现实保障。二是建立贯彻联系点制度。发挥会计基础工作扎实、准则实施环境好的企业和单位的会计优势是贯彻会计法规和制度的有效途径。以这些企业为实施会计法规和制度的主导企业, 激发它们贯彻实施会计法规和制度的热情, 提高会计人员学理论、重实务的积极性。三是以会计学会为平台, 加强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之间的联系, 有针对性地解决现实问题。四是采取措施, 加强宣传、培训工作。

二、建立科学的会计监督管理体系

《会计法》对会计监督要求进行了规定, 即政府监督、社会监督与单位内部监督相结合。通过每年的《会计法》执法检查加大会计监督的力度。针对近几年会计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我们分行业、分部门开展了各种形式的《会计法》执法检查。在检查中, 实行全面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专项检查与会计信息质量抽查相结合、部门配合查处违纪案件与公开曝光处罚相结合, 并建立了纪检、工商、税务、审计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在全面检查的基础上, 先后开展了会计人员持证上岗、会计基础工作、建账监管、职业道德、继续教育等专项检查, 同时开展了对行政事业单位、乡镇财政所的检查, 对举报案件实行了重点检查。

在开展执法检查的同时, 坚持政府支持、部门联动、规范管理的原则, 以源头治理为突破点, 稳步推进建账监管工作。由市财政、国税、地税、工商、审计、监察六个部门联合出台了《十堰市建账监管暂行办法》, 增强了建账监管的权威性。开展了广泛的宣传活动, 印制了《十堰市建账注册登记证书》, 促使每个经济组织和单位对总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现金日记账进行注册和登记。

以代理记账为载体, 纵深推进建账监管。经济多元化和社会分工的细化, 使会计从业市场的不规范现象逐一暴露, 对会计代理的监管已提到会计监管的重要日程上。在各类经济组织尤其是中小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中全面推行建账监管有很大的难度, 为此应及时推进代理记账管理工作。会计管理部门应制定详细的操作细则, 严把代理记账机构审批关。同时, 会计管理部门可与工商、税务等部门联合执法, 加大监管力度, 规范代理记账市场秩序, 对违反规定的代理记账公司坚决予以取缔。

开展单位会计账务展评是会计监管的一条新途径。通过开展账务展评活动, 强化了单位会计基础工作, 提高了会计人员工作的热情, 加大了单位加强会计管理工作的力度。

加大对注册会计师审计成果的抽查力度, 明确注册会计师在执业中承担《会计法》执法情况检查和会计监督的义务。这是会计监督的重点之一。

三、建立科学的会计继续教育培训体系

首先, 建立完善的会计继续教育培训制度, 加强继续教育组织管理。制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管理办法, 从制度上加强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管理;建立分层培训机制, 注重教育的实用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内容的确定, 应坚持联系实际、讲求实效和学以致用的原则, 针对不同类型单位会计人员的培训内容应有所区别, 符合各自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

其次, 实行培训单位资格准入制度, 建立统一师资库和教案库。要求从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社会培训机构提供相应的培训资质和培训模式, 会计管理部门对其进行考核评判, 合格者纳入全市培训单位资格库。同时建立师资库, 要求培训人员精通财务会计专业理论和具备较高的实务操作水平, 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教学教案实行统一课件, 并根据实际需要适时调整教案特色内容。

最后, 建立健全会计继续教育考核和评估制度。对会计继续教育培训单位的工作, 以办学条件和培训效果为主要依据、以学员调查信息为辅助依据、采取定期考核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查和考核, 并将考核结果公之于众, 实行淘汰机制。

四、建立科学的会计诚信体系

会计诚信教育作为培养会计人员良好职业道德的活动, 应当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突破原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思维定势和模式, 创建新的会计诚信教育内容和体系, 重点开展会计诚信信念、诚信文化、诚信制度的教育。

结合实际, 十堰市相关部门制定了《十堰市财务会计信用等级管理办法》, 信用等级由财政部门评定机构评定。评定机构通过对单位执行财务会计法律、法规和制度, 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遵守其他财经法律、法规情况的评价, 客观公正地评定单位的财务会计信用等级。通过实行信用评价, 促使企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更加规范, 会计信息更加真实, 内部控制制度更加健全, 会计人员诚信意识更加牢固, 单位的信用荣誉感更加强烈。

在加强单位会计诚信建设的基础上, 积极开展会计人员的个人诚信建设。通过建立会计人员个人诚信档案和单位会计人员档案, 促进会计诚信建设工作的开展。以会计从业资格证定期登记和日常登记为抓手, 以从业资格为基础, 以从业质量、职业道德为核心, 建立诚信评价体系, 对会计人员诚信档案进行分类, 将所有持证人员的个人基础资料、继续教育情况、工作业绩、工作调动、奖惩记录等信息载入档案, 并通过定期登记不断更新, 实行动态管理。

五、建立科学的会计人员管理服务体系

一是逐步建立完善的、涵盖全市的会计从业人员信息数据库。由过去的定期登记变为实时登记, 不断充实信息库的内容, 保证会计人员信息的真实性。

二是建立会计人员考评机制, 为会计人员取得更高层次的专业职称服务。通过每年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评制度的实施, 大批有志于从事会计职业的人员获得了专业资格或技术职称, 这为他们今后事业的发展和个人的进步提供了帮助。

三是建立会计人员就业服务中心。既为会计人员拓宽就业渠道, 又为社会各行业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逐步形成培养、储备、使用会计人员的管理机制。

六、建立科学的会计人才培养体系

其一, 要严把准入关, 强化会计人员管理。严格执行会计行业准入制度, 在坚持执行原有政策的条件下, 对所有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坚持凡进必考的原则。

其二, 严格考评关, 强化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评机制。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按级别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 要逐步建立健全会计职称三个级别全国考试评价标准。

其三, 培养学习型会计人才, 全方位开展会计人员教育。一是请进来, 以我为主, 聘请名师, 为社会培养急需人才。充分发挥会计函授学校的作用, 开展会计人员学历教育。二是走出去, 上门服务, 因地制宜, 为企业培养实用会计人才。三是送出去, 博采众长, 为企业培养高级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其他教案:发展教育和科学 篇7

【课题】发展教育和科学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识记 1、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4、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5、深化教育改革

▲理解 1、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4、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5、深化教育改革

▲运用 1、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教材分析】

▲重点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

▲难点 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

▲教具 投影机(片)、

▲教法 读-问-导-练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阅读下列图表,分析、讨论它所反映的问题:

表1:部分国家科技实力的名次比较

国家 分数 名次 科技贡献率

美国 100 1 66%

日本 89.3 2 58%

法国 69.35 4 54%

中国 58.57 13 -

表2:部分国家符合科学素养条件的人口比例

国家(地区) 美国 欧盟 中国

占总人口的比例 6.9 4.4 0.3

提示:图表反映出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科技人才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也较小。

认识:当前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高度重视科技实力的提高和科技人才的培养。为此,我国要大力发展科学、教育和文化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学习新课

◆读

1、 学生快速阅读教材P123-126,要求:时间为3分钟,寻找本课的知识点,理清知识体系。

2、提问学生,归纳本课的知识体系。

◆问

1、学生再细读课文5分钟,思考有关思考题。

2、投影出示思考题:

1)发展科学技术有什么重要性?

2)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发展教育事业有什么重要性?

4)为什么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忣的战略地位?

5)我国教育的现状如何?

6)发展教育事业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7)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3、教师提问,学生依次回答,对于不会的学生,让其再读再思考,让已会的学生纠正,实在难懂的问题,由教师点拔。

4、由学生提问,师生共同解决。

◆导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表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思想观念的变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2、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表现和主要标志;

2)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3)世界范围内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4)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3、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因为,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教育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培养同现代化要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是关系到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建国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当前仍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制约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所以,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培养与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创新问题〗

选择: 我国之所以重视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因为它:( )

A、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首要条件

B、是提高公民道德建设水平重要因素

C、是公民应遵循的行为准则

D、决定着精神文明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答案:B

〖课堂小结〗

着重理解:①教育和科技的地位;懂得为什么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②认清科技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国与国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③要联系实际谈谈怎样培养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何改变思想观念、学习方法、学习态度。

【板书设计】

三、发展教育与科学

1、 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科技创新

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⑵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2、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

⑴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科学发展观的党课教案 篇8

东阿县大桥镇中学

2004年3月1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讲话中指出:“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是时代的呼唤,是国家发展的需要,是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的重要思想在教育中的体现。中央要求,用科学的发展观来统领当前的各项工作,学校管理当然不能例外。

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应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为国家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作出应有的贡献。对我校而言,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给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实现教师和学生最大和最好的发展可能。下面我就这个问题结合我校的情况谈一些看法。

一、确立以师为本的管理思想

任何学校管理的核心都是人,教师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有各种需要,渴望自身价值的实现――这些正是作为生命体的人的主要特性。学校管理要正视这特性,在注重管理的科学化、有序化的同时,确立生命意识,关注生命,以教师的发展为本,树立人本主义的现代教育管理理念,进行民主管理。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人人能做事,事事能做好;人人兢兢业业做事、事事认认真真做好;人人高兴愉快和谐做事,事事高质高效低耗完成。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靠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的文化管理和人的极强的事业心来实现。要做到爱护人、关心人、尊重人、善用人、培养人、满足人在物质和精神、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需求,培养集体精神和合作意识,建立合谐的人际关系,创造良好优越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充分体现出每个人的人生价值。这样的管理才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

二、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特色教育思想。华侨中学是一所相当年轻的学校,办学仅十多年,生源质量远远落后于县老牌中学——博罗中学。然而,我们发现成绩不怎么样的学生在图音体方面却人才辈出。于是,学校领导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大胆创新,探索出一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办学路子,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特色教育思想”,决心把学校办出特色。三年来,华侨中学培养了一大批“特色项目”的尖子生,为高等院校输送了212名特长生。使学校尝到了办特色项目的甜头,为了把它做强做大,我校利用华侨中学美术特色“品牌”,用名校办民校的方式,与民营企业——博罗县国华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兴办“博罗县华侨中学美术学校”。2004年秋季学期已录取了300多名美术特长生,现在华侨中学已创办出“合格+特色”的品牌学校了。

三、确立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相结合的校风。

学校的管理,说白了就是平衡不同层次教师的心态。必备的制度管理不可缺少,更重要的是推行情感管理。学校的制度管理如果过于僵化、死板、苛刻,必然导致职工怨声在道,必然影响师生的情感,进而影响教学质量。因此,那些一天到晚的签到、签退,中间抽查坐班的行为控制方式和随意减少教师休班时间的做法是不可取的。那些不顾广大职工的意愿,把领导的意志强加与人的做法,更是影响职工积极性的。

我校一贯提出“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以待遇留人”,把“五心三情”贯穿于日常管理工作中,对教师真心呵护,诚心关怀,耐心扶助,细心体察,全心依靠,做到思想工作灌注情,物质激励富于情,精神鼓励满含情。青年教工的婚姻,中年教工子女的升学、就业,退休教工的生活、健康等,学校领导都关怀备至。领导的关怀如点点甘霖滋润教师心田,“真心换来诚心,热情换来激情”,教职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忘我工作。

四、完善各种制度。

用合理的制度来制约人,引导人,激励人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做好“五定”工作。即:定岗、定员、定人、定工作量和定工作岗位职责。要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精减机构和精编人员,减少管理层次、杜绝因人设岗;合理设定管理、教学、服务三大类型岗位的相对比例;根据岗位性质和人的思想觉悟、能力高低、性格特点等择优上岗,做到知人善用、扬长避短、人尽其才;工作数量达到满负荷,工作质量要高标准;岗位职责要具体且易操作和检查。其次要认真落实“五制”,即落实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工作目标责任制、工作质量考核制和结构工资制。另外,还要建立规范的用人制度。有了合理的制度还要有正确执行制度的干部。用什么样的干部就是树什么样的旗帜。学校要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监督、评价等管理制度,实行严格的管理程序。学校的腐败,特别是用人的腐败必然导致学校教育的失败。选用干部要有严格的程序,避免腐败因素搀杂其中。

在学校管理中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一定要改变那种“以管人为中心”的管理方式,代之以“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工作和学生的学习,关心每一个教师和学生的情感,关心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存在和价值。只有这种以人的发展为根本,为人的发展服务的学校管理才能真正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最高境界,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师和学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促进学校良好的教风、学风的形成和巩固,为国家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作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党校学习个人小节下一篇:描写柳树的好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