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的逻辑与人

2024-06-09

科学发展的逻辑与人(精选3篇)

科学发展的逻辑与人 篇1

摘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高等教育也要以人为本。从教育产品的角度来看,由于知识的分散性与有限理性、精英教育的时代局限性以及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困境”问题的存在,专业教育难以克服内在的困境,因此,必须大力发展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既有利于专业教育的质量提升,同时也是组织学习的新模式,有利于社会整体人文科学素质的提高,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培养社会共识,形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合力。

关键词: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通识教育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高等教育也要以人为本,其包含两重含义:一是要使得教育者能够很好地承担教育功能,能够有效率地提供教育产品,进行传道、授业与解惑;二是不同知识层次的大学生要能够得到符合自身发展的教育产品。因此,从高等教育本身来说,是实现两个“和谐”: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和谐以及教育与社会发展道路的和谐。在此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并进而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一、专业教育之困

在人类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知识的链条随着工业化与技能主义的发展而纵深拓展,社会结构也随之快速变动,因此,专业教育(Special Education)蓬勃发展。专业教育为人类征服自然与满足社会需求提供了动力,也促进了人类生产力的发展。但是也存在一些客观的难题:

1. 知识分散性与有限理性。

知识体系呈现非均衡结构分散在社会中的各个角落,各个人所掌握的知识是不同的,各个人之间的知识结构与偏好是不完全的,不对称的。哈耶克将现有的知识分为两类:第一类知识是科学的或理论的知识,第二类是具体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的知识[1]。科学或理论的知识不受时空二维的限制,但具体情境下的知识却受到时间和空间的严格制约。对于社会发展来说,一群经过适当挑选的专家所组成的权威机构掌握的科学知识是重要的,而且也有利于知识的继承与传播。但有关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些未经过组织起来的知识往往是解决某一个特定问题的基点。在现实社会中,因为个人知识和专家精英的知识不同,专家的理性也是有限度的,专家并不能掌握所有的知识包括专业知识和具体时空条件下的个人知识。

2. 精英教育的时代局限性。

专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各个领域的知识精英。而知识经济时代的学校知识教育,却并不能仅仅满足于培养一定的具有领域偏好的人才。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全面普及与整体创造力是核心。这就要求社会有更多的具有综合知识背景的人才储备。知识教育,必须在思想观念和实践行为上有所转变,才能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因此,教育模式要有所转变,教育者所提供的教育产品不能局限于一部分的知识精英,也不能局限于一个专门领域内如何“做事”。

3.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困境”。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开放、多元与竞争的社会空间里,不仅仅是要学会做事,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做人,要学会与各个方面的人员进行沟通与交流,要能对专业以外的事物予以了解和关心,也往往需要在综合跨度大的部门之中进行合作。而现代大学所传授的专业知识是非常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套装知识”[2]。知识系统强调内部的循环,缺乏与外界社群的互动。斯诺提出,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专业教育缺乏“科技”与“人文”的融合,从而导致人文与科技之间的文化断裂[3]。这导致大学生在掌握科技的同时,丧失了对于人与社会的人文关怀,产生价值困境。典型的表现就是校园暴力、自杀、虐待动物等等事件的发生。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困境”,成为当代社会组织学习的巨大障碍。

二、通识教育:组织学习新模式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概念肇始于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到近代它成为有着重要影响的一种高等教育思想和实践。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人们开始对科技异化和工具理性进行反思和批判[4]。通识教育随之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潮流之一,也是中国目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组织学习的新模式。正如《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所指出的那样,在社会前进中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新情况新课题,因此,要形成一种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组织学习理论认为,组织的学习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一是模仿式的学习,比如条件反射;二是代理式的学习,比如专业教育;三是操作式的学习。操作式的学习需要个人主动的去寻求一个综合性的知识平台,不仅仅是个人专业领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在人文修养上得到加强,形成一种学习、生活与工作的“态度”,也就是“做人”。这恰恰是通识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王义遒认为,教育者要给学生以人类文明的熏陶,传授其广博的人文与科学知识,提升其品格。通识教育的目的实际上在于提升一般的“文化”。其所设立的课程要以提升人的精神为目的,讲授不但要对学生“晓之以理”,还要“动之以情”。因而,课程应当是有血有肉、充满丰富生动的事实和例证,使学生能从活生生的事例中去感受到精神的提升,体认到深刻、抽象的真理[5]。通识教育着重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 教育者队伍的发展。

为了能够更好地提供教育产品,通识教育不仅要使各个高校能有进行跨学科跨专业授课的教师队伍,还要求能有一种合理的机制使得各个高校能够共享教学资源,同时,也要使得社会各界中人文研究造诣深厚的学者能够发挥他们的所长。这本质上是为全社会组织学习提供了一个基础性的公共平台。不仅可以克服个人知识与理性局限的制约,还可以通过知识链条的牵引和衔接来克服精英教育的时代局限性。

2. 课程内容的建设。

课程内容的建设分为公共必修课程及通识选修课程。每个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在通识课程中修满足够的学分。其中,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是一个典范,其核心课程的主要领域包括: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与艺术、伦理思辨、科学和社会分析,以及英语写作、数理统计和外语。哈佛大学核心课程共为10类100多门,包括:外国文化、历史A、历史B、文学与艺术A、文学与艺术B、文学与艺术C、伦理、科学A、科学B、社会分析等10类,每一大类中包含10门以上的课程,有些多达40多门[6]。

3. 教学方法的改革。

通识教育的关键是培养被教育者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为,因此,教育者要引导学生养成终身所必需的智力习惯,致力于发展对历史和不同文化的人类状况的理解能力。所以,教学上往往采用大班讲解,但要创造条件开设更多的小班讨论课程与课后学习小组,培养被教育者认识和观察人文社会的能力。

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社会发展的新阶段,需要我们不断改变教育模式,以人为本,勇于创新,从组织学习的新思维,为社会的和谐与科学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 大力发展通识教育,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我们党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其中,教育是基础。这是党从战略高度提出的组织学习的目标。因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专业教育的战略基点,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与形成社会发展的共识,则是通识教育的重点。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

2. 要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

要在全社会树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使每个人都不断获得新知、增长才干,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提高全民族的人文素质修养,促进全民族人为科学素质的提高。要大力提倡敢于创新、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精神,形成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氛围。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3. 进行教育制度创新,营造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机制。

教育不仅要走出校门,还要建立和健全人力资源的开发机制,建立社会和高校联动机制,使教师队伍保持可持续发展性,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制度平台。

总之,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要从发展的基础、社会条件和制度平台三个方面展开。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道路的前提。因此,就必须搞好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的综合研究。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知识和人才的长远需要。要增强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辩证思维能力。普及科学知识、树立科学观念、提倡科学方法,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学习科学、相信科学、依靠科学的良好氛围,形成社会发展的共识。要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问题、指导实践的本领,准确认识国际国内的发展环境,准确认识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认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准确认识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基本要求。要在指导思想上形成共识,在实际工作中形成合力。

参考文献

[1]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1-7.

[2]黄俊杰.二十一世纪大学生的培育理念与人文素质教育:通识与专业的融合[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7):19-25.

[3]Charles.P.Snow.The Two Culture[M].Cambri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4]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5]王义遒.推进通识教育,催生一种新的教师模式[J].北京大学学报,2005,(5):191-197.

[6]部分地区、国家高校通识教育的基本做法[EB/OL].中国教育新闻网,2006-11-03.

科学发展的逻辑与人 篇2

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与人的现代化

几个世纪以前,英国哲学家培根就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著名命题.人类的知识体系,不仅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而且也包括社会科学和哲学.但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只把自然科学和技术当作科学,偏重于科技发展,大学教育也偏向理工导向,形成了重理轻文的格局,社会科学研究的.条件、环境和支持力度根本不能与自然科学同日而语.

作 者:胡伟 作者单位:交通大学教授刊 名:探索与争鸣 PKU CSSCI英文刊名: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年,卷(期):“”(6)分类号:C1关键词:

科学发展的逻辑与人 篇3

一、构建科学发展观的问题逻辑体系

问题逻辑是专门研究问题的一门应用思维科学, 其中心任务是揭示问题之间及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这个范围内所产生的各种问题的逻辑性质和关系[2]。以问题的方式推进科学发展观进“思政课”, 我们开展的一项主要工作是: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教师对问题 (《读本》的基本内容) 进行梳理、归纳并与教材内容对接, 通过问题层次细化, 建立科学发展观的问题逻辑体系。层次细化所指向的是问题的层级关系, 即预设一级问题, 然后把问题细化为二级、三级层次;或者把大的难题化解为小的问题进行解答。具体做法如下:

1. 建构六个一级问题的逻辑体系:

“科学发展观为什么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为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全面协调科学发展为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为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其中一级问题“科学发展观为什么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统领其余五个问题, 也是其他问题必须回答的总问题。“以人为本为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的问题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问题, 只有搞清楚这个问题, 才能更好地回答后面四个问题。后面四个问题是一个横向逻辑, 共同为推动社会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服务。

2. 建构基于问题逻辑的二级问题体系, 即在每个一级问题的基础上建构二级问题体系。

如一级问题“科学发展观为什么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下有三个二级问题:“为什么要提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为什么是发展观探索的最新成就?”“科学发展观为什么意义重大”等。

3. 建构三级问题体系。

如, 二级问题“为什么要提出科学发展观?”下面有四个三级问题:“传统发展观为什么面临挑战?”“发展为什么不能等同于经济增长?”“单纯经济增长的发展为什么会造成严重后果?”“为什么要科学发展?”通过以上三级问题体系的建构, 从而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的问题体系, 构建科学发展观的问题逻辑体系。

二、建立问题和问题之间的逻辑关联

在一个“问题场”中, 问题之间总是存在某种联系, 如何建立三级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 就成为建构科学发展观问题体系的基础。这里主要有以下几种逻辑关系:

1. 并列逻辑。

所谓并列的逻辑关系, 就是说在一个大的问题内部所细化的诸多问题之间是属于一种并列的逻辑关系, 并不存在一个问题比另外一个更重要、更根本的问题, 它们以同等的力量共同支持“元问题”。在建构科学发展观的问题体系里, 存在某些的三级问题的并列关系。如“为什么改革开放要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作为一个二级问题, 通过并列的逻辑关系细化为:“为什么要提出‘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做到‘不折腾’为什么要不断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 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等并列逻辑关系的三级问题。“和谐社会建设为什么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细化为“民族团结为什么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处于重要地位?”和“促进两岸和平统一为什么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两个并列的三级问题。

2. 递进逻辑。

建立递进的逻辑关系的问题是基于问题逻辑的根本。递进关系就是一个问题为下一问题做前提、基础或者铺垫, 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深化。通过层层深化而不断建构问题体系。如“为什么人是发展的本质?”的问题在细化为三个问题过程中就采用递进的逻辑。即“‘以人为本’的‘人’为什么是指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为什么比‘以民为本’更具优越性?”“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问题为什么是‘为了谁, 依靠谁’”等。

3. 互补逻辑。

问题之间的互补逻辑就是一个问题成为另外一个问题的补充。由于问题总是基于探求特定的未知领域的问题, 因而总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这个局限性就要求有相关的问题作为补充, 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建构问题体系。

4. 因果逻辑。

因果逻辑是问题之间产生一种因果联系, 进言之, 正是有了这个问题, 才会导致产生另外一个问题, 或者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因果逻辑逐渐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问题体系建构的重要方面。

三、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生问题的有效对接

基于问题逻辑的科学发展观进“思政课”教学体系建设, 除了在科学发展观内容与教材相结合的基础上形成问题体系, 还要通过在课堂内外采集和解答学生问题, 把学生问题纳入问题体系, 将学生问题与科学发展观教学内容对接起来, 实现科学发展观内容与学生需要的对接。在推进学生问题与教学内容的对接, 最重要的是要做好三类问题的对接, 具体对接如下:

1. 教材核心问题与热点问题的对接。

黑格尔指出, “个人无论采取任何方式履行他的义务, 他必须同时找到他自己的利益, 和他的满足或打算。”[3]大学生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是社会家庭共同体的一员, 具有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 对社会问题有着天然的接触和感触;另一方面是学校共同体成员, 在这个共同体里, 又追求着一种学院式知识, 在知识的共同体“濡化”下成长。而前者更具有根本性。这就决定了学生必定会无意识地与社会现实所接触, 又有意识地接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 他们之间的张力很容易困惑许多学生。只有把教材核心问题与社会的热点问题对接起来, 才能打通长期困惑学生心中的种种谜团和困惑。让学生在了解现实问题的过程中领悟教材的核心问题, 在学习教材的核心问题过程中更加清楚地认识社会的热点问题。

2. 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理论来源于实践, 一直以来, 学术界对科学发展观进“思政课”更多是基于实践操作层面上来做文章, 而对理论本身的“说清楚、讲明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而, 重视理论问题的研究, 在进“思政课”过程中, 把一些理论说清楚, 从而使思想上不造成困惑, 同时也有利于把问题领悟更加透彻, 从而避免进“思政课”的实践过程中走过场, 流于形式。在一定意义上说, 加强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的相结合, 更加能够推动人们对科学发展观的认同和支持。

3. 学生问题和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对接。

马克思指出, “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 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4]。学生的成长的需要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动力之一, 而成才的需要就成为最主要的利益所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把学生的问题与学生成长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 通过树立学生的问题, 建构学生的问题体系, 从而有效地反映出学生的思想动态, 也更加充分地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成长需要。

四、构建科学发展观问题逻辑体系的意义

1. 问题逻辑与学生理解。

问题体系使理解的重点和难点及关键点一目了然, 有利于明了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关节点。科学发展观的问题逻辑体系从根本上说就是要突出重点和难点, 使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 学习科学发展观到底要关注什么问题?应该关注哪些核心问题、热点问题等。

2. 问题逻辑与创新思维训练。

问题特别是具有逻辑关联的问题体系, 本身蕴涵着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很好方式。问题和问题体系一方面必须建立在相应的知识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又指向未知。学生提出问题本身就促进了大学生积极思考, 而提出越来越深刻问题的进程, 是创新思维能力最好的培养方式之一。

3. 学生需要和人才培养需要的结合。

在传统的“思政课”的教学内容里, 更多地关注国家的需要、集体的需要。在一个价值观念多样性的、行为取向的多样性的社会环境里, 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 具有自己的追求和思考的方向, 具有选择自己方向的权力和主观能动性。康德指出, “不要让你自己成为他人的纯然手段, 要对他们来说同时是目的。”[5]在后金融危机时代, 许多的学生更多的关注自己的成长机会, 这就要求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 要把学生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 使它们之间的张力保持在最佳的角度使学生在适应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满足自己的需要,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增范, 齐建英《.科学发展观读本》是一本好教材[EB/OL].http://www.henan.gov.cn/ztzl/system/2008/10/21/010101917.shtml, 2011-01-25.

[2]周晓林.逻辑学教程[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9:175.

[3][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26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5:82.

上一篇:现浇混凝土裂缝下一篇:房屋建筑采光节能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