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哲学解读

2024-10-06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解读(共12篇)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解读 篇1

从马克思生态哲学的社会视域来考察科学发展观, 它不仅要求我们将生态环境的维护改善状况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尺度, 把处理好社会关系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前提, 重视环境正义与制度建设, 而且需要我们正确认识社会发展中生产力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以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建设, 抑制资本逻辑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全面渗透和总体性统治。

一、生态环境的维护和改善是衡量、评价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尺度

从生态哲学的社会视域解读科学发展观, 要求我们将生态环境的维护和改善作为衡量、评价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尺度。这不仅是马克思实践生态观的本质要求, 也是对传统发展观的扬弃和超越。经过人类实践活动中介而出现的“人化自然”, 是一种人的对象性存在。在这种互为现实对象性的证明中, 人化自然不仅“是表现和确证他的本质力量所必要的、重要的对象”, “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 而且这种对象性存在“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 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和艺术的对象, “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 甚至“直接地就是另一个对他说来感性地存在着的人”。[1]这样, 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就不是一种外在性的关联, 而是处于互相依赖和共生状态之中, 并实现了“人对人说来作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说来作为人的存在”的原初关联。正是这样, 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就成为人的活动的目的性内容本身, 成为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内在主体性尺度, 因而也必然成为衡量和评价社会发展的尺度。将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衡量和评价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尺度, 也是科学发展观在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式方面扬弃和超越传统发展观的产物。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观在思维方式上, 坚持人与自然的二元分立, 采用征服控制性思维, 把自然视为通过征服以期满足人类经济增长的对象;在发展方式上, 传统发展观把社会整体发展简约为单一的经济增长并将其置于绝对优先的位置, 把社会的全面发展简约为物质财富的无限积累和扩张, 把人的全面发展简约为物质生活和感性欲望的充分满足。与传统发展观不同, 科学发展观在思维方式上, 则遵循人与自然一体化、共生性的思维范式;在发展方式上, 加快“生态化导向”的经济结构调整,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将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扩大内需、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形成有利于节能环保的产业结构、科技创新和消费模式。

二、处理好社会关系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前提, 重视环境正义和社会制度建设

从生态哲学的社会视域解读科学发展观, 要求我们将处理好社会关系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前提, 重视环境正义和社会制度建设。社会关系形态是马克思生态观的基本视域和制度维度。与西方生态主义者停留于抽象价值观和环境实证科学的分析视角不同, 马克思深入到社会—历史领域中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 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相互制约。生态危机的实质, 是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中介体现出来的人和人之间利益关系的分化与对抗。当代人类出现的生态问题源自一定性质的社会制度、生产方式及其意识形态。因此, 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 是瓦解资本关系逻辑, 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双重和解”、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本质统一的根本途径。从生态哲学的社会视域解读科学发展观, 要求我们把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致力于生态文明的制度性建设。具体措施应包括:要明确党和政府的生态责任, 加强生态执政、生态立法和社会公众参与, 完善环境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加强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建立和保障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人在自然资源占有、分配和使用上的利益协调机制、生态补偿机制, 构建合理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从全球的视野来看, 还需要积极倡导环境公平和全球民主, 坚持生态问题上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克服和改变资本逻辑、强权逻辑主导全球范围内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通过变革资本主义全球权力关系,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坚持和维护作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环境权、发展权的前提下, 处理好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在生态资源分配和使用上的利益矛盾。

三、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建设

从生态哲学的社会视域解读科学发展观, 还需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社会发展中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以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建设。社会发展可包括客体性发展和主体性发展双重向度, 衡量社会发展也有生产力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两大尺度。显然, 以生产力提高和物质财富积累为内容的社会客体性向度的发展是主体性向度发展的物质前提, 主体性向度的发展则是社会发展的价值指向和目标导引。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上看, 两者具有一致性。人类社会发展史, 既是一部生产力演进史, 又是一部人类解放史, 自然解放与人的解放是同一个历史过程。但在社会发展的具体历史阶段上, 两者之间的矛盾却是经常发生的。如果说, 传统发展观追求的是客体性向度的发展, 体现为生产力的提高和物质财富的积累;那么, 当代发展观则致力于主体性向度的发展, 体现为人类通过改变自我、成就自我以达到自由自觉的活动和发展状态。在这双重的发展向度和衡量尺度中, 马克思更强调从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主体向度和价值尺度来引领生产力发展、考量未来社会的特征, 在他看来, 未来社会作为“生产和财富的宏大基石”和“真正财富”的根本尺度, 应该是“社会个人的发展”、“个人发达的生产力”、“个人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自由个性”等。[2]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深层意义, 要求我们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旨归和主体条件。一方面,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它既能营造和提升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 还能培养人们优美的情操, 美化人的心灵世界, 折射出人类良好的心态和本性, 而对自然界的过度开发则表现了人类的贪婪与狭隘。另一方面, 人的全面发展又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条件。生态环境作为人类活动的作品和现实, 可从中直观自身。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关键在于推进人的发展、提高人的素质。

从1995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 党和政府作出了一系列与此相关的重大决策。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相继提出“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 “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生态文明”等发展理念。十八大也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 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些战略性思想, 实际上是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置于生态哲学视域中加以考察所得出的科学结论。

摘要:马克思生态哲学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关于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的科学, 它揭示了生态世界发展最一般的规律, 是科学生态观与方法论的有机统一。在全球性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 研究马克思生态哲学, 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十八大也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 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环境,社会关系,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 1979, 第20卷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0, 第46卷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解读 篇2

吴燕

外国语学院

10级英语

100405012

摘要: 科学发展观引领着中国近年来至未来发展,既是唯物论又是辩证法,也是历史观又是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丰富与发展,也是当代中国的发展哲学。不管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还是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人,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遵循科学发展观与大自然和谐生活。

关键字:实践 以人为本 辩证唯物主义 人与自然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剖析当代世界与中国的发展态势、全面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世

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依据。只有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来看问题,才能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中体现为科学发展观

历史的考察是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地、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其次,马克思主义认为,必须进行生产,才能满足人的需要,人也只有通过生产,才能最终和动物区别开来,获得真正的解放 [1].但随着历史发展,马克思不可能想到一百多年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摆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人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正是在这种新的社会环境中,中国共产党人针对新情况,总结国内外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和教训,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发展既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发展;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全面发展,首先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的经济发展中,高投资、高能耗、高污染现象依然存在;农村与城市相比发展缓慢,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呈扩大趋势;在经济与社会发展关系上,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出现了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破坏、污染严重、气候异常、灾害频发等现象。这些问题说明我们固然需要加快发展经济,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形成经济和社会相互促进、全面发展的良好格局。只有四个文明共同建设,才能实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这里,我们就必须在马克思正确世界观方法论的带领下做出我们的一切决定,来完善我们的计划。

二:科学发展观以辩证唯物主义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

马克思理论联系现实告诉我们在实践和交往活动,人们联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科学的发展观从本质上说,其哲学依据就是发现矛盾、认识矛盾、解决矛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说到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的观点,认识和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科学发展观在中国未来发展的问题上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有机体思想、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坚持了历史辩证法,社会有机体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这一范畴表明,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于人的生产实践和交往活动之中,是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因素、社会关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有机联系的整体。

在这个整体中,科学发展观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注重社会整体发展的有机性、整体性和社会发展的多因素的相互作用(合力)。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体认了社会发展的有机性和整体性特点,既坚持了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又注重发挥上层建筑因素(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等)和意识形态、文化因素对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及反作用,很好地坚持了历史辩证法。下面我们就谈几个不同发展观:

(一)辩证的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

辩证的发展应当是系统的、全面的、保持内在各要素均衡的发展,也就是说,任何健康的发展,都应当是全面的发展,而不能是片面的、畸形的、不均衡的、单一突进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要全面地兼顾到系统构成的各个要素。社会发展是全面的,必须看到它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工程,必须系统、全面、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二)辩证的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事物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在与它事物的联系中存在的,一事物离开与它事物的联系,就谈不上存在,更谈不上发展。因此,按照辩证法,要从事物的相互联系中把握事物的发展。只有以协调、兼顾的观点和方法处理发展的问题,才符合社会发展本身的辩证法。

(三)辩证的发展观就是可持续的发展观 辩证法讲发展,是要求连续的、保持内在发展能力的健康发展。任何一个事物的发展,包括社会发展,一定要有可持续的发展能力。健康的、正常的发展应是持续的、有后劲的发展。

所以说马克思主义义有一系列基本原理和观点,但贯穿这一系列原理和观点中的根本观点,则是毛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科学发展观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观察和解决一切问题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只有从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解决对发展问题的科学认识,才能从根本上树立和坚持科学发展观。历史唯物主泽东所说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2]

三:科学发展观和马克思主义人本观坚持以人为本,一切都是为了人民

人民组成国家,国家依靠人民,而我们所做的一切,全是围绕“人民”二字展开,我们祖国新一代必须牢记以下观点:

(一)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马克思主义人认为“以人为本”发展观的哲学根源,这是在对“以神为本”、“以物为本”思潮和旧人本主义思想的批判中,在对社会历史进行科学分析中得出的科学结论,是从现实的人出发,以现实的人为动力,以现实的人的发展为目的的思想理论。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深深蕴含于人民群众之中。只有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才有无穷无尽的动力。[3] “以人为本”发展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未来社会将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这揭示了无产阶级的最终价值取向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人不仅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手段,更重要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以人为本,关心人,解放人,发展人,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4]

(二)一切为了人的全面发展

除了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还有一句话,不管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还是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人,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所以也是以人为本,把人为最高价值主体,把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理想。[5]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人们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求,提供充足的物质文化产品和服务。

所以说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动力以人民为本。这就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集中体现了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真谛。只有以人民为本,才能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政治基础

除了以人为本外,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内涵来看世界,“科学”在这里当然具有拒斥非科学的盲目追求之意,但同时也做出价值层面的规定,即确立社会发展的积极向度,其目的在于促进人的素质提高与人格养成。[6]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规定主要指个人在发展过程中致力于社会进步以及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致力于人的价值实现,即根据人性的自然和社会规定提升社会生活的质量,重视人们对社会发展状况的实际反应,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提出符合人性的期望。

在科技水平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政治基础至关重要,因为人们的生存境遇远没有抵达个性自由的程度。在这个意义上,抛开具有费尔巴哈话语形式的马克思早期语境不谈,从物象化逻辑审视人的社会存在,深入理解马克思对自然与社会关系这句大有深意的价值表述是极为必要的:“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7]

其中,马克思的观点的深刻含义在于,人们要想真正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只能以和谐的人与人的关系为前提。也就是说,人们只有通过以政治方式为主的社会实践手段不断改造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不断消除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利益上相互对立的社会集团的状况,扬弃“资本的统治”对人的发展的抑制,才能逐渐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和谐,抵达尘世生活的彼岸。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3页 [2] 《毛泽东选集》,第3卷,1031页

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篇3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哲学;基础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适应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客观要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种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发展的新理念。它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观点。

首先,科学发展观渊源于中国哲学注重综合思维的思维方式,是对中国哲学注重综合思维的思维方式的继承和发扬。我们知道,中国哲学、印度哲学以及作为西方哲学来源的希腊哲学,并称世界三大哲学传统。虽然它们都产生于人类古代文明的繁荣时期,但它们各有自己的发展脉络,在思维方式上各具特色,存在着差别。特别是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在思维方式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别。中国哲学注重综合思考的思维方式,强调人与自然、主观与客观统一,强调天和人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力求社会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发展,这渊源于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的观念。而西方哲学注重分析思考的思维方式,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强调人的外在创造开拓,力求以人的主体性主宰和征服自然,这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的“主客二分”观念。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在西方“主客二分” 观念的影响下,人类在一个多世纪中创造出无与伦比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今天,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农业文明之后,在深刻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崭新的科学发展理念,它既是对我国传统哲学注重综合思考的思维方式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对西方“主客二分”这种注重分析思考的思维方式的反思和醒悟。坚持和践行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哲学注重综合思考的思维方式,从整体上来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进程的客观规律,从整体上来正确认识、把握和促进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社会各方面之间的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其次,科学发展观深刻展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生动体现和具体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按照自己本身所特有的规律运动发展着的。这就告诉我们,任何事物,不论是自然,还是人类社会,还是人类思维都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自然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社会发展也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在纯粹自然界中,自然规律是通过各种事物包括动物的无意识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来。而在社会中,社会规律是由人参与的,是通过人的有意识活动体现出来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一切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客观规律出发,正确认识和自觉尊重客观规律,使自己的行动符合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我们一些领导干部主观臆断,盲目办事,不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按客观规律办事所造成的。今天,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生动体现和具体运用。坚持和践行科学发展观,关键就在于要自觉尊重、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正确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自觉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积极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推动事物健康、快速的向前发展,这就是科学的发展观。

第三,科学发展观全面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对唯物辩证法基本观点的生动应用和具体体现。唯物辩证法是我们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发展问题的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新理念,处处都体现着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之一。唯物辩证法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事物的运动可以有上升的运动,也可以有下降的运动;可以是前进的运动,也可以是后退的运动;可以是可持续式的运动,也可以是间歇式的运动。而发展是特指事物前进的,而不是倒退的运动;是上升的,而不是下降的由低级向高级进步的运动;是由小到大的,由旧到新的,由落后到先进的,不断地推陈出新的创新运动。当然,发展作为事物运动变化的一种状态也有快、有慢;有单一的、有全方位的;有均衡的,有不平衡的;有协调的,有不协调的;有一时的,也有持续的。一句话,发展有正常的、健康的、协调的、全面的、合理的,也有不正常的、不健康的、不协调的、不全面的、不合理的。科学发展观就是使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各个方面正常的、健康的、协调的、全面的、合理的向前发展的发展理念。

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基本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彼此孤立的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所谓联系,是指事物、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物质世界本身所固有的根本属性,整个世界就是由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正是由于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这种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引起事物的原有状况或性质发生改变,进而促进事物的发展。因此,我们在分析、把握和处理客观事物时,必须充分考虑它同其它事物以及自身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离开了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就谈不上发展。同样,社会也是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构成的复杂的有机整体,它们不是杂乱无章地堆砌在一起的,而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处于有序的有机联系之中。在社会这个有机整体中,经济发展是政治、文化发展的基础,政治、文化的发展又为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正是由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和协调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向前发展。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是一项宏伟的社会系统整合工程,它需要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各方面的协调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和协调好社会各个方面的关系,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积极推动和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有效体制机制,积极促进和努力实现经济、政治、思想道德、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全面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在相互联系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任何事物它自身就是一个系统,同时,它又是构成更高一个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要素。因此,事物在发展过程中要全面地兼顾到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使事物的发展成为全面的、保持内在各要素均衡的发展,而不能是片面的、畸形的、不均衡的发展,不能是单一突进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矛盾的观点。矛盾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法则,它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矛盾,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一切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事物本身的内在矛盾,发展就是事物内在矛盾不断产生、发展和解决的过程。社会也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矛盾中,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各类社会矛盾的运动中发展的。社会健康发展的过程就是这些矛盾解决的过程。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高度重视和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存在的一系列矛盾和人民内部一系列矛盾,运用唯物辩证法矛盾的根本法则,发现矛盾,重视矛盾,认识矛盾,提出正确的办法,正确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

第四,科学发展观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所谓社会存在,是指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它主要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等,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意识,主要是指人们的社会精神生活过程,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它主要包括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等。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告诉我们,社会发展的最终力量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的。

最后,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 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原则。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因此,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唯物史观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和践行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代表、体现、维护、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把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推动我们事业向前发展的根本工作路线,真正做到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主体地位。

作者单位:广东商学院思想理论教学部

参考文献:

[1]王伟光.科学发展观研究[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260-268.

[2]谢龙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人民出版社,1996.125-130.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的当代解读 篇4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实践指导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日趋深入, 各国尤其是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如水土流失、滥砍滥伐、围湖造田等生态问题;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以及食品安全、交通堵塞、豆腐渣工程等社会问题。这些热点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同时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面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危机, 也只有回到实践中, 运用全面发展的观点来指导才能解决。所以, 我们必须要站在中国发展的实际上, 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的同时, 与时俱进, 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1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 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关于自然史和社会史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然而, 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的新矛盾和新问题, 要想应对这些问题, 理论也不能够停滞。因此, 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实践结合, 从而产生了很多新观点。追溯这些理论根源, 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为基础。所以, 第一步是我们要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有所认识和理解。

1.1 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站在当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 从而依据实践发展, 创立的一套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辩证唯物主义发展观就包含在其中, 它的主要观点总结如下:马克思主义认为处于世界中的物质状态总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内部, 新的进步的部分战胜旧的落后的部分, 即扬弃的过程。新事物总是孕育于旧事物的母体中, 它刚产生时力量总是薄弱的, 并且面临着被旧势力扼杀的危险。但是, 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最终会凭借其强大的生命力彻底战胜旧事物。唯物主义发展观认为事物发展的道路虽曲折, 但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最内在的动因是事物自身的矛盾。事物由于自身总是存在着问题, 而这些问题又推动事物从量变逐步积累, 最终在根本矛盾的推动下达到质变的飞跃。随后, 在新质上, 进行新的量的累积, 再实现新的质变, 这就实现了事物不断发展。所以, 事物发展过程中要把握量的积累, 最终推动事物的质变。

1.2 唯物主义历史观

唯物主义历史观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理论的至关重要的部分, 真正从科学的角度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 是指导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最终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理论。在《政治经济批判序言》中, 马克思曾经指出过:“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意志为转移的关系, 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揭示了一种客观的物质生产关系, 首先, 说明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物质基础;其次, 也体现了社会发展动力———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

1.2.1 人类社会发展实践与自然系统的关系。

对于如何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认为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 人借助于实践改造自然和社会, 使自然和社会人化, 在实践中也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展现。马克思指出, 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反人性为主要特征, 表现在: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遭到奴役等;而在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初期, 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极大解放, 我们会逐步向马克思所说的“自由人的联合体”过渡, 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这时候人和自然必定达到和谐统一, 人也会得到充分发展。

1.2.2 人类社会发展与社会系统的关系。

第一, 关于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和核心的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 (人的全面发展) 作了论述。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曾经提出, 无产阶级必将推翻资产阶级, 使人类得到自由发展, 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显然,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认为社会最高理想和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解放。人的全面发展符合人的本质和需要, 也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使每个人的创造能力和价值得到充分展现, 实现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看来, 社会发展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发展, 没有人的发展, 社会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就像马克思所说的, 带着目标的人在实践中, 能动地创造了历史。他还说, 实践, 历史造就了人, 人也创造了社会。总之, 人类社会的历史是自己创造的, 社会与人的活动密切相关。人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前提;社会历史发展活动的主客体也都是人。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量, 除此之外, 革命和改革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当这种革命和改革的实践总是要人的参与, 也就是说, 社会的变革和革命需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 即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关键作用的是人民群众。表现在, 第一,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第二, 人民群众借助革命和改革实践促进社会发展。

2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及其实践要求

2.1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

中共十八大第一次明确提出, 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 是依据于我国实际国情, 借鉴国内外发展经验, 是指导发展实践和解决发展问题的依据。它的主要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它的主要内容是:第一, 发展一定是全面的。全面就是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 还要使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得到发展, 促进整个社会及社会内部全面协调发展和进步。第二, 发展一定是协调的。从宏观角度看, 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市与农村、各个地区、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外按照一定比例健康有序的发展, 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促进社会的协调有序。从微观角度看, 协调发展就是促进各个机构内部、组织内部结构的和谐发展。第三, 发展一定是可持续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在保证现在发展的同时, 不影响未来的发展, 实现人与社会的永续发展。将满足人需要与维护自然界的平衡统一起来;将人类当前利益与未来利益统一起来。第四, 发展一定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也就站在人民根本利益上, 为人民谋发展,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需求, 确保人民的利益不受损害, 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可能。

2.2 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

2.2.1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 是科学发展观指导发展实践的基本要求。要实现这个基本要求, 就要在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 还要有重点的发展。首要认识的是, 经济建设是社会发展的核心, 所以不得不把经济建设搞上去。马克思主义认为, 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力量是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及社会主要矛盾是必然要求首先要发展经济, 促进生产力进步。因此, 我们党要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自己的中心任务, 最终实现“中国梦”, 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2.2 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是实现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的根本形式要求。十八大再次强调了要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 并指出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价值的核心追求。它具体包括: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 兼顾中西部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3 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十八大再次强调在实践中一定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导作用, 由此也以看出, 科学发展观对于实际工作具有重要科学的指导作用。

第一, 为促进我国改革的深化提供理论指导。中央党校校长曾经说过, 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贯彻和实施, 对于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 保持我国经济稳步前进, 保证人们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解决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现阶段, 我国改革进入了攻坚克难阶段, 改革中时常暴露出严峻的问题, 社会上也出现了许多质疑改革的声音, 改革是否应该继续下去, 要是继续下去, 怎样处理改革中的问题。针对这一系列问题, 必须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改革实践, 解决改革难题, 推动社会进步。第二, 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以人为本构想提供了现实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也就是说要想实现社会进步就要发展经济, 经济发展是实现其它一切发展的基础前提。而科学发展观也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 暗含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发展的思想体系, 显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科学发展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核心思想, 内在的包含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并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一切发展的最终目的, 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实践的方法和途径。第三,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就必然需要科学的理论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科学发展观, 是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产生的, 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进和完善, 理所当然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科学理论之一。它能够指导人与自然、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为如何实现和谐社会提供了方法。科学发展观在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 还关注人的发展及存在价值, 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合理需求, 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使人们拥有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 这都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实现。

总之, 科学发展观是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国情提出来的, 是立足于时代发展之上的产物,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丰富的内涵既体现了物质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 也饱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它是我们党立足于发展的实践, 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根本指针”, 它产生于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实践, 也必将对其产生深刻的影响, 为我国以至于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现实的指导。科学发展观是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繁荣和谐的一个科学理论之一, 是解决发展难题的根本方法, 是保障经济健康发展的保证。

参考文献

[1]任洪彦.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统一[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4 (12) .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合订本)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8.

[3]列宁.列宁全集 (第二十五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8.

[4]朱锐.从马克思哲学的角度理解科学发展观[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8 (03) .

[5]陆昱.科学发展观对唯物史观的继承与创新[J].重庆社会科学, 2008 (07) .

[7]李世光.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考[D].内蒙古:内蒙古大学, 2011.

试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篇5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只有理解了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才能从根本上理解到科学发展观的真正意义,使它更好的运用于实践。

一、“发展是第一要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分析

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第一要义”,这是我们党对“发展”在当代中国具有的重要地位的科学判定,是我们党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全面分析世界历史进程和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特征所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坚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从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所得出的正确结论。从具体国情出发,搞清楚中国社会的发展阶段问题,这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对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最根本要求。邓小平指出,中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产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在此基础上,他鲜明地提出:“中国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展”,“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把中国发展起来,“这是民族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时代的要求”。

二、“以人为本”蕴含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

胡锦涛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显而易见,这段重要论述可以简要地归结为,坚持“以人为本”在实质上就是“以人民为本”,或者说,就是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的出发点、落脚点。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应有之义,我们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时所坚持的以人为“本”,即在实质上,以人民为“本”,就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主体、以人民为动力和以人民为目的。第一,坚持以人为本,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巩固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本来就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是新中国的主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历史,即是作为社会生产的主体力量即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人民得到翻身解放,由旧制度的奴隶变为国家的主人。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坚持、巩固和保障人民群众的这种主体地位,是历史唯物主义根本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最关键的,是要重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坚持以人民群众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在革命战争年代,兵民是胜利之本。在和平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人民群众是改革和建设事业之本、社会进步的动力之源。人民群众,既是物质生产的主体,也是精神生产的主体,还是推进体制改革的主体。在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无穷无尽的创造力。无论是物质生产中的技术创新,精神生产中的理论创新,还是社会变革中的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其原动力都是来自人民群众和他们的实践活动。

肩负起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 篇6

主持人:李文君

投稿邮箱: liwenjun163@163.com

顾也力:当前影响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主要因素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

我认为当前影响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全社会对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认识还有待提高。目前,一部分人仅仅是从意识形态角度来认识或处理繁荣计划,其实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一门学问,有它所遵循的科学规律。当前,在这个问题上要突破一些条条框框,打破诸多陈旧观念。

第二,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现实需求相比,国家及有关部门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投入仍显不足。受经费限制,很多高校在尖端人才引进、教学设备更新等方面,就会受到很大影响。我相信,随着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的启动实施,这个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到那时可能是“不差钱”,而是能否拿出“好项目”。

第三,亟待建立科学规范的科研评价机制。建立新的评价机制必须成为繁荣计划的一个突破点,评价机制关键是要能培育和激励创新。

要想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就要有所突破,突破可能意味着风险。要创新就不能怕犯错误,要有先行先试的胆量。说实话,影响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现在能改的基本都改了,如今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必须下定决心攻坚克难。

具体到每个高校或科研机构,可能情况有所不同,但在某个“点”或某个环节的突破,对推动整体改革也许有很大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要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除了国家在宏观政策上给予支持外,关键是每个哲学社会科学主体机构要抱有改革创新的决心和勇气。

赵德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任重道远

西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

高校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主阵地,肩负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任。近年来,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欣欣向荣,但与建设 “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相比,还需深入推进。我认为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需要强化协同创新,探索建立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行)协同、校地(区域)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等“开放、集成、高效”的新模式;二是需要强化问题意识,尤其是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在研究和解决重大问题的过程中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三是需要强化实践取向,改变过去研究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现象,从“象牙塔”走向田野,从一般性理论建构走向政策咨询与对策研究;四是需要强化科学评价,注重探索符合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评价体系,采取多种方式将创新和质量置入哲学社会科学评价的核心;五是需要强化“走出去”,通过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合作的内涵发展、品牌建设,增强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学术对话能力和话语权。

高校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一定是建立在高校自身特有优势的基础上。一是推动学科发展。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研究,大力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二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深化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改革,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三是提升科研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在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综合研究、转化应用研究和提高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实现突破。四是改革和创新体制机制。发挥高校作为学术组织的优势,在科研组织形式、评价机制、经费投入和使用机制等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上作出探索。五是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挥高校人才“群聚效应”,加大教师队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完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培训机制,树立良好的教风和学风。

朱崇实: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

厦门大学校长

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哲学社会科学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高校作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力量和载体,必须把文化传承创新作为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

提升国际话语权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核心问题在于学术话语权的创新。加快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步伐,对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扩大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增进世界对我国的认知,展现我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形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校要在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形成国家水准、世界影响的一流成果,形成有说服力、感染力、影响力的中国话语体系。要实现教师和学生走出去、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走出去、研究机构和研究团队走出去,扩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提升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的国际化程度。要努力在国(境)外高校设立研究机构,或者与国(境)外高校互设研究机构,实现研究人员互聘和开展科研项目合作。要加快建设孔子学院,借由孔子学院的平台,通过多种合作形式有目的地推动中华文化在国外的传播。

李维安:激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活力

东北财经大学校长

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不竭动力。为切实激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活力,加速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必须正确处理以下三个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核心价值引领和学术自由探究的关系。哲学社会科学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特征。深入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出贡献。同时,哲学社会科学中的多数学科显然又具有一般的科学属性,而科学的发展,只有在允许自由探究的条件下,才能真正打开创新之门。因此,要在“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指引下,对哲学社会科学中具有明显科学属性的学科,给予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以更充分的学术自由,允许科学研究不受政治因素和主流意识的局限,鼓励学术观点的多样性,鼓励批判和争鸣,真正让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敢于并乐于揭示真理和坚持真理,保护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

二是正确处理自主创新和学习借鉴的关系。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对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学习和借鉴。繁荣发展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在立足中国国情、总结中国经验的前提下,在主要依靠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密切关注当今世界发展变化的最新态势,密切关注国外各种社会思潮的发展脉络和最新进展,与时俱进,认真学习借鉴国外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并吸收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推进创新。同时,要积极借鉴和吸收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深刻认识技术进步对社会文化和人的思维的重大影响,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有机融合。

三是正确处理理论研究和理论为实践服务的关系。实践是创新的源泉。高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协调发展,一方面,要为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出贡献,另一方面,更要高度关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现实问题,紧紧围绕实现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认真研究和回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建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做出理论概括,推出有理论性、前瞻性、指导性的成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王寒松:大力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

兰州大学党委书记

党的十八大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也明确提出,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扎根实践、勇于创新、治学严谨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队伍,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加强队伍建设要不断增强队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伟大的革命先驱和文化先哲李大钊讲,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当今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地将“铁肩”和“妙手”统一起来,承担起时代的重任。中华民族曾以辉煌的文明贡献于人类。今天我们正在进行的伟大事业是民族的复兴,从历史长河来观照,任何一次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必然是伴随着经济振兴的文化复兴。

加强队伍建设要不断增强队伍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高校的育人功能和意识形态属性、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特色,都要求我们不断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队伍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要使我们的队伍真正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指导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积极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善于运用古今中外法则,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积极地吸收和借鉴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在文化传承创新上有所作为。

简析科学发展观中的哲学思想 篇7

一、科学发展观体现着辩证法的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认为, 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 发展就是事物的一种运动状态, 但它又不是一般的事物运动, 而是向前、向上、推陈出新、发生质变、保持一定速度的运动, 即发展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由低级向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由落后到先进的运动变化过程。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旧矛盾解决了, 新矛盾又产生了;发展就是事物内部矛盾不断产生、发展和解决的过程。发展是不间断的、连续的发展, 保持内在的后发力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就是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提出来的。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势瞩目的巨大成就, 但不可以否认, 也存在一系列矛盾和问题, 发展不够全面, 也不够协调, 持续发展能力较弱, 如城乡差距拉大、就业压力增加、区域差距扩大、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等。近两年有的地方又出现了旧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回潮的势头。这些矛盾和问题, 有些是在中国发展现阶段难以避免的, 有些则是由发展观的偏差导致或加剧的。针对发展中实际存在的问题,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进一步深化和创新, 提出了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 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的基础上, 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 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 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 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 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来的。由此表明科学发展观体现了辩证的发展观。

二、科学发展观体现着辩证法的联系观

唯物辩证法认为, 联系是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联系不是事物之间个别的、暂时的现象, 而是事物之间普遍存在的和永恒的现象。联系是事物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是物质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系统的发展过程, 事物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 事物的发展应当是系统的、全面的、保持内在各要素均衡的、协调的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要求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积极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 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小康社会。协调发展, 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 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 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坚持走生产力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 我们才能紧紧抓住和充分用好战略机遇, 顺利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

三、科学发展观体现着唯物史观历史主体论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而且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唯物史观的历史主体论, 正是我们党坚持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依据。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 核心是“以人为本”, 是为了人以及人的全面发展。这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 也是现代化建设的现实任务;既是必须牢牢坚持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 也是在各项实际工作中必须始终贯彻的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 就要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 体现社会主义人道和人文关怀, 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 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们的事业是人民的事业, 人民是我们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力量。因此, 必须十分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满足人的生存、安全、健康等自然需要, 满足人的民主权利、价值实现、精神文化、公平公正要求、素质全面提高等社会需要, 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解放人、发展人, 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离开这点, 发展也就毫无意义。

四、科学发展观体现着“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矛盾是客观的、普遍存在的, 不同的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同的, 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同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两点论就是把握事物发展的全面性, 把事物各个方面都要统筹兼顾;重点论就是在全面的基础上要有主次、轻重、缓急之分, 而不是片面的、畸形的、单一要素突进地发展。社会发展也是一个系统工程, 必须全面兼顾社会发展系统的各个要素。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 处理好联系与协调的关系, 我国经济发展乃至社会整体才能和谐和进步。

五、科学发展观体现着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告诉我们, 人们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 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但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又不是随心所欲的, 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为基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程度和效果如何, 主要取决于对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了解、掌握和尊重的程度。违背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盲目蛮干, 必须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近代以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发展, 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人们以为自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 人可以主宰自然。但是, 随着人类活动规律的扩大和无限制、无节度的掠夺性利用, 环境恶化正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发展和安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道路也基本上是重蹈西方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付出的资源环境的代价极其沉重!现实迫使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审视人类的活动, 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就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正确处理好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总之, 科学发展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分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丰富实践, 深刻揭示了执政党建设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 不仅是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方针, 也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我们只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高度来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才能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它的精神实质和理论精髓, 才能牢固确立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才能真正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 2003-10-22.

[2]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 2006.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展的新战略[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0.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解读 篇8

一、从本能管理到科学管理

人类由聚居部族到城邦, 最原始的管理, 没有任何的经验可供参考, 主要依靠管理者的“悟性”和个人的地位与魅力。那个时候, 大凡优秀一些的管理者通常被视为圣人, 他们是“上帝”或者“道”的化身, 他们凭借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开创了一些初始的管理理念, 例如中国的“仁政”。东周“百家争鸣”的时候, 诸子开始总结前人的智慧, 本能管理已经进入了尾声, 开始进入另一个时期———经验管理时期。

当人类积累一定管理经验的时候, 借鉴前人经验成为管理智慧的主要来源, 在这个阶段, 管理者一般都精通历史, 从历史中找到管理的得失和方法, 《资治通鉴》也就是这种背景下诞生的。但是, 经验管理容易厚古薄今, 而且经验毕竟是前人的经验, 不可直接使用。更让人惋惜的是, 中国的经验管理因循色彩和习惯都很浓重, 以至于没有朝科学管理的方向发展。

科学管理起源于西方的企业管理, 经过工业化的催动从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到今天为止, 从泰勒到德鲁克, 管理科学已经成了一门内容丰富、使用范围广泛的科学。这些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构成了现代社会管理科学, 对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产生了直接的推进作用

二、从科学管理向哲学化管理是大势所趋

科学管理思想是不是人类最好的管理理念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从中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的历史都看到这样的局限, 尤其是金融危机以及以往的经济问题, 印证了西方管理理论的局限甚至失败。

首先, 科学止于人性。科学管理是以物质为基础的, 原先所说的科学层面的管理, 其实都是单模块的“事”与“物”上的管理, 如物流、财务、营销、生产、甚至人力资源的部分内容。当管理上升到真正的以“人”为本时, 科学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其次, 科学管理是分专业的, 是以相对特定的领域和静止的环境为前提的。科学管理系统, 大多是方法和工具, 而研究这些具体的方法与工具之间的关系、研究更高层的规律, 尤其是现代社会的人和事变化无常, 确立组织的根本规律, 就需要更高层次的思辨模式了, 这就是管理哲学。

当人类管理进入真正的“人本”时期, 进入整体思维时期, 进入不是对具体表象而是对规律加以研用的状态, 就是管理的哲学化开始。管理的哲学化不是否定科学, 相反, 管理哲学化是以管理科学为基础的。

那么管理哲学研究什么呢, 有人用企业文化来代替, 笔者认为这是不全面的。按照中国术语来说, 管理哲学的内容起码应包括:立心、立制、立人;其中, 立心为本。立心, 就是确立企业的基本精神、性格、价值取向、基本思路, 包括企业在若干问题上的决策依据, 如:稳定与发展, 合作与竞争, 知与行, 个体与团体等。这些问题与企业文化的理念部分有相似的地方, 但不是绝对的相等。立制, 就是建立企业基本的运行模式与规则, 尤其包括企业权利体系, 这是企业运行的基础。立人, 在企业是培养团队, 在个人则是安身、立命、智慧, 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此, 我们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 管理哲学的生成, 首先是以对管理科学从学理与现实运作层面进行深刻的反思, 勘定其合理与合法的范围为前提。同时, 管理哲学的崛起, 内在要求现代管理必须植入文化与科学两个基本因素, 达到对文化有新的自觉, 对科学也要有新的自觉, 从而实现人文管理与科学管理的综合, 并在人的感性与理性, 在个体、组织与社会之间探寻管理的新平衡。由此可见, 管理哲学对管理科学的内在超越, 是现代管理理论与实践演进的必然。虽然管理哲学的生成步履艰难, 但从管理科学向管理哲学的深层转变却具有内在的逻辑必然性和无法抗拒的现实动因。

管理哲学对“以人为本”的深度解读, 既使人、人性、人的价值在管理活动中得到落实, 也使人在管理中的自我激励、自我创造和自主开发真正得以实现, 充分显示了管理哲学以价值理性为逻辑起点的管理思维。由此出发, 管理获得了新的“画面”, 管理不再仅是采取单一的技术手段, 而应是技术、伦理、文化和哲学综合作用的过程, 这为真正提升现代管理水平、改进现代管理方法提供了具体的路径。这就打破了管理科学的僵化模式, 推动着现代管理从具体操作层面到价值前提与管理理念的更新, 使管理的“人化”空间得以充分地成长。管理哲学, 以新的价值原则、思维方式和理论逻辑把握“管理”、运用“管理”、推进“管理”, 为我们带来了管理理念的革命性变革。

三、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哲学轨迹

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 经历了“古典管理”、“行为科学”、“管理丛林”, 直至今天的“企业文化”阶段。

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第一阶段 (1900~1930) , 是以F·W泰罗、M·韦伯为代表的“古典管理”阶段。在这个阶段上, 主要把近代自然科学成果引入企业管理, 提高效率, 但其实质却把人变成了机器的附庸。它忽视了人是富有情感、具有主动精神的主体。这个时期, 泰罗尽管侧重研究管理技术问题, 但他却注意到了科学管理的本质问题。他认为:“科学管理从本质精髓来说, 包含某种哲学。”因此, 有人把泰罗看成是首先提出管理哲学的管理论者。

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第二阶段 (1930~1960) , 是以梅奥、麦格雷戈、马斯洛等为代表的“行为科学”阶段。行为科学的崛起及其广泛应用, 心理学展开了对管理科学的实验研究, 社会学也开始把管理作为社会群体生活的一个方面来加以研究。此外, 美学、伦理学、逻辑学等学科也日益与管理学相结合。在上述诸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管理方法论、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管理逻辑学、管理伦理学等各门分支学科相继发展起来。管理的研究方法也就由“古典管理”阶段的自然科学数量方法转向理论研究的哲学思辨方法, 以探求管理主体在管理过程中的地位、意义和人文倾向。

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第三阶段 (1960~1980) , 是以多种管理学派并存为特点的“管理丛林”阶段。这个阶段上的理论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 力图从整体上把握管理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使得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的哲学色彩大大加深。

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第四阶段 (1980~) , 就是“企业文化”阶段。在这个阶段上, 把文化学的研究成果, 应用到企业管理中来, 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在当今企业经济活动中, 人是最宝贵的财富。许多发达的国家把聚集培养人才看成是整个管理活动生存发展的源泉。这就是说, 在现代管理中, 重视管理主体的价值, 进而形成现代化管理的主导力量和核心, 是现代化管理思想哲学倾向的重要方面。

从管理哲学的视角来看, 管理决不仅仅是一种工具、一种技术手段, 更重要的是一个价值实现的过程。因为任何管理都不仅仅要满足组织目标的实现, 而应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展开与实现人的自我价值。由此, 任何管理组织、管理方式、管理方法与管理行为都应该指向这一终极目标, 并以这一目标的实现状况作为标准来评判、矫正、重建管理组织、管理方式与管理行为。毋庸置疑, 就管理科学总的发展趋势而言, 管理科学正在经历着由“物本”管理向“人本”管理的转化, 对管理文化和管理伦理的认识和分析已成为现代管理科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而“以人为本”, 重视企业发展中人的要素影响, 重视组织精神和组织价值理念的培育, 把员工素质的提高作为组织绩效提升的重要手段, 更成为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

四、中国式管理哲学

所谓中国管理哲学, 是以“中国管理科学化, 管理科学中国化”为宗旨, 以集科学、文化、艺术三位一体为特征, 用中国传统管理范式“文化管理”来统帅西方管理制度和工具, 所形成的行之有效、生生不息的管理哲学。

中国的管理哲学中有两个关键词, 一个是专制, 一个是仁义。前者来自法家, 后者来自儒家。汉以后, 王霸杂用, 成外儒内法。但不管是法家还是儒家, 都是针对“人”的管理, 更重要的是, 都有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权意识的提高, 中国的管理哲学必将走出一条抑“专制”而兴“仁义”的道路。未来的中国管理哲学体系也不仅仅是传统哲学, 更不是专指儒家文化, “文化大融合”是必须的, 所以, 未来的中国式管理的哲学基础可能是在“中庸”原则下的人文主义、科学主义、民族主义、资本主义、集权主义、神秘主义的统一。中国的管理比西方早得多。西方所谓科学管理, 无非几百年历史, 无论是霍桑试验还是泰罗制。中国的管理有几千年历史, 《孙子兵法》、《论语》中, 都有重要的管理思想。我们为中国的悠久历史而骄傲, 为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而骄傲。不过中国的管理发明那么早, 为什么近代以来管理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那么多呢?“中国有管理哲学, 没有管理科学”, 什么是管理哲学, 什么是管理科学呢?

(一) 哲学是理念, 科学是实操

兵法云: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这是典型的理念, 即指导思想。没有理念, 我们做事就没有方向, 不知道价值。但是, 仅有理念行不行?当然不行, 必须解决实操问题。

如何知己, 如何知彼?需要运用大量的科学方法, 如:调查、侦查、信息收集、数据分析、沙盘推演等等。这些, 需要很多自然科学知识, 仅仅依靠社会科学的理念和逻辑, 肯定远远不够。

(二) 哲学是战略, 科学是战术

战略, 表现在某一时点的总体布局, 某一阶段的综合谋划。在中国的管理哲学中, 对战略管理描述很多。如:围魏救赵, 这是很好的战略布局。如何去围, 派谁去围, 什么时间开始围, 围的程度如何, 都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战术动作去完成。这不是几个字的战略目标可以解决的, 需要大量的排兵布阵来实现。

其实, 今天的科学发展观, 同样是哲学问题。这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思想, 如何实现科学发展, 则需要解决大量战术层面的问题。

(三) 哲学是宏观, 科学是微观

古人讲:“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是何等的气派。其实, 这里说的治, 主要是从宏观的哲学思想来讲。治理国家, 不要说现代国家, 即使在古代, 仅有哲学思想也远远不够。国家需要组织、法律、管理、技术;需要物质生产、精神建设、文化事业;等等。

这里讲的管理哲学, 也是经过实践检验属于科学的范畴。而管理科学特指西方近代产生的科学管理。科学管理给了我们组织、制度、管理、流程、分析、控制等手段。这些, 发源于西方伴随工业革命产生和发展。中国历史上, 没有真正的工业革命时期。所以,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定性多、定量少;行为方式, 满足差不多, 不追求精细化;表达方式, 纵论天下多, 具体分析少。

中国改革开放这30多年以来, 才真正开始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开始了科学管理的发展。打开窗户看一看, 日本人的精细、德国人的严谨, 都给中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要用几十年时间, 完成西方人几百年的科学管理历程, 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五、结语

在未来的道路上, 我们不仅需要传统、经典的管理哲学, 同样需要严谨、量化的科学管理。两者充分结合, 才能使中国在管理方面, 完成新的跨越, 达到新的水平。所以, 中国式管理的价值点是:找到了任何管理思想的最初的那颗种子, 那就是人或者组织的文化基因, 我们现在称为组织哲学的那种东西。在这样的基础之上, 才有了我们现在所说的进一步的哲学式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成思危.中国管理科学的学科结构与发展重点选择[J]管理科学学报, 2000, (1) .

[2][美]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3]成中英.c理论:中国管理哲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9.

[4][美]约瑟夫M.普蒂, 等.管理学精要:亚洲篇[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

[5]阮平南.建立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基于管理哲学的思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2) .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解读 篇9

(一)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从我国的发展历史来看, 发展成了中国摆脱贫穷的道路, 发展的道路是从历史总结出来的, 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建设道路。发展的过程就是对以前的经验进行总结, 在总结的基础上, 找出整个社会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根据邓小平理论, 我们可以总结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首先要做到生产力的发展,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生产力实际上标志着人与大自然之间的现实关系, 即它是人类控制人与大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能力。所以, 社会主义强大的物质基础是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发展了就能够为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以发展观为物质基础, 发展过程中要讲科学, 科学地进行生产力发展。从我国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过程可知, 中国共产党一直在重视生产力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对科学发展进一步阐述和评价, 认识到其重要性, 并把科学发展确立成我国的主导指导思想之列。科学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视科学发展思想深入, 因为科学发展是我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生产力作为推动社会主义的决定性力量, 能够推动社会发展, 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因此, 我们必须弄清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 把发展作为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坚持走科学发展观的现代化建设道路, 不断创新发展思路, 从而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共同实现我国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的工作核心。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发展观, “以人为本”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 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宗旨。“以人为本”是共产党的宗旨, 党的工作理念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造福而奋斗和工作。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制度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并提倡尊重人民群众、重视人民群众的创造力的发展观点。

二、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 是继承马克思主义中“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论点,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即科学发展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以人为本”等基本论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生产与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 其创始人有马克思和恩格斯, 对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思维方式提出了一般的规律, 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速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法和唯物论的统一, 也是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找出了关于人类思维方式、自然和社会的发展的一般性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领域, 马克思主义提出的一般规律是一个相对的真理。所以说, 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理论基础, 它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资源, 是科学发展的基础。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 人类活动对大自然的影响愈来愈明显, 生产行为在引起较远的自然后果。从此, 我们认识到自身与自然界的一体性, 我们必须弄清自然界与人类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在实际生活中尊重大自然, 实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恩格斯指出“人类历史不仅有上升的过程, 而且有下降的过程。”, 这就是现在我们认识到人与环境的一体性的理论基础。作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与基础, 马克思主义对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 对科学发展观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的主导思想起铺垫作用。毛泽东同志在他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了“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 科学发展也继承了毛泽东“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思想。科学发展观内包含着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他从这些重要思想中汲取关于发展问题的基本观点, 真正继承了马克思主义, 变成了中国社会发展理念走向成熟的标志。

结语:

科学发展观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思想, 它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 体现出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 在更好更快地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摘要: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科学发展体现出了整体性精神, 科学发展观遵循了“发展”与“以人为本”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念, 即它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念来认识和分析问题。科学发展通过党的十八大进行的阐述和评价, 已经被确立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的党的主导思想行列, 它给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基本的工作思想和方法策略。本文从科学发展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开始入手, 主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科学发展观目前的发展状况进行探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发展观

参考文献

[1]余立.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下的科学发展观[J].福建党史月刊.2010 (14)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解读 篇10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发展观的灵魂

就本意来说, 辩证法是研究对象本质、自身中的矛盾。统一物质分为两个部分及对它的矛盾的部分的认识, 是辩证法的实质[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世界是处在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过程中的,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不能彼此孤立地存在, 而是处于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之中。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发展是全面的深刻的, 科学发展观首先要求把重点发展和全面发展辩证统一起来。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这种点与面的结合, 是互相推进的。

矛盾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促进事物发展的动力不仅存在于事物的内部, 还存在于事物的外部, 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条件。科学发展观是立足国情, 总结我国的发展实践,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 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够高, 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 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 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 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对外开放日益扩大, 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 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科学发展观要求经济发展内部各方面、各因素保持辩证统一。统筹各方面的发展, 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不断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 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 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 坚持唯物辩证法, 因地制宜, 及时研究和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群众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归宿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通过“两个归结”, 提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动因, 社会之所以不断发展就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会引起生产关系发生变革 (经济基础) , 进而导致上层建筑的变化, 从而使社会形态发生更替。我国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也非常重视生产力的发展, 提倡大力发展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 一方面可以使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正如胡锦涛所说,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实现国家现代化, 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 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另一方面可以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为人类社会最终进入到无阶级社会奠定必需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人民群众始终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 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把人作为发展的主体。马克思主义历来把人作为历史发展的主体, 强调“人们自己创造着自己的历史”, “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胡锦涛同志指出:“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 促发展,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 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就是把人作为发展的主体, 而不是当作由别的东西来“鼓励”的被动的客体。这同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是一致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或“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 就是生产满足人们衣、食、住以及其他所需要的东西, “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者”两词均是由“社会的” (social) 这一形容词衍生出来的, 而它的出现是与“个人的”相对而言的, 由此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的产生是以强烈的否定性的批判精神来对待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个人主义和个体主义, 反对资产阶级理论中的统治阶级实行的个人权利[4]。所谓以人为本, 从一般意义上说, 就是要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尊重人的价值。而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 与西方人道主义思想有原则的不同, 不能混为一谈。西方人道主义产生于14—16世纪, 人道主义者反对经院哲学和教会以神权压制人性, 鼓吹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 提倡关怀人, 尊重人, 后来的天赋人权和自由博爱的口号也是这种世界观的发展。这种人道主义是以抽象的人性论为根据的。抽象人性论的根本特点是脱离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来谈论普遍的人性, 而这种普遍人性其实是以资产者为模板描绘出来的, 只不过被解释为一切人共有的人性而已。作为马克思主义命题的以人为本与此有着本质上的差别, 科学发展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它并不否认个人主义, 核心是要以人民或人民群众为本, 它是建立在群众史观基础上的, 是以确认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创造者、作为国家和社会主人翁的地位为前提的。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 目的在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逻辑展开, 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人”, 是“现实的人”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这是社会主义发展观的飞跃。必须正确理解以人为本, 不能把它理解为以个人为本, 尤其不能理解为以我为本。以人为本中的人当然要落实到个人, 人是相对于物来说的, 不是相对于社会来说的, 所以, 这个“人”不是一个人, 而是许多人, 甚至是每一个人, 即全人类。如果把这个“人”理解为一个人, 即我自己, 那么, 人本主义便成了个人本位主义, 即个人中心主义或个人主义, 从而与社会本位主义或社会中心主义对立起来了, 甚至变成了自我中心主义或唯我主义。而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中的“人”, 主体是指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 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 包括社会各阶层人民在内的中国最广大人民。以人为本中的“本”, 就是根本, 即出发点和落脚点。

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最新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 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是我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 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经验表明, 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 按什么样的思路和方法来发展, 对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 不同的发展观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

科学发展观, 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 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我们就一定能够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今后的一段时期, 特别是“十二五”规划期间, 关注社会和谐, 注重解决社会矛盾, 全力降低发展成本, 以人民的幸福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对于我国今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有关资料表明, 我国人均GDP将在近期突破三千美元, 依据世界性发展经验, 该阶段将是一个矛盾高发期, 而目前我国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了大量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较为集中而突出的问题是, 伴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而在居民中不同部分的人群收入差距仍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若不及时扭转这一趋势, 就会使我们的发展偏离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 并直接损害公平原则, 甚至威胁社会稳定。胡锦涛同志在多次讲话中强调科学发展观也是一个涉及人与自然和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问题, 我国当前的发展模式中仍存在着单位产出能耗和材耗较多, 这既制约着进一步发展的前景, 也包含着代内和代际间公平问题, 按照调整产业结构, 提高经济效益, 合理分配发展成果, 促进社会和谐这一总体思路, 来解决我国目前发展中面临的诸多矛盾, 都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如果说“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是针对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贫穷落后的实际, 提出的一种促进社会发展调节人们利益的基本原则, 而当它发挥自己的历史性作用, 在经济发展达到目前这种状况, 则应该将执政党和社会关注的焦点转向社会公平问题, 按照“注重公平, 促进效益”的原则来解决当前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科学发展观总结了三十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 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 概括了战胜非典疫情、雪灾、5·12汶川地震等事件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全党同志都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 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 深刻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更好地完成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肩负的历史任务。

参考文献

[1]胡锦涛.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9.

[2]列宁哲学笔记[M].人民出版社, 1962:278-407.

[3]当前政治理论教育读本[M].人民出版社, 2007.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解读 篇11

提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经济全球化的实现,有效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科学技术哲学开始成为世界的焦点,科学技术哲学属于哲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主要研究自然界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活动的基本方法、科学技术及其发展中的哲学问题、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等内容。并且科学技术活动已经在我国发展成独立的社会活动,科学技术哲学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科学技术哲学的改革和发展,科学技术哲学在中国科学的地位和影响原来越高,科学技术哲学是有“自然辩证法”经过不断的改革演变而来,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科学技术哲学我国发展及社会都有着巨大影响,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哲学成为了我国主流思想,影响着我国的人文和人们思想及品格。本文将针对科学技术哲学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及趋势展开研究。

关键词:科学技术哲学;中国;发展状况;趋势

引言:我国的科学技术哲学由传统的“自然辩证法”的基础演变而来,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的反映。科学技术哲学虽然是哲学的分支学科,但科学技术哲学却不是单纯的人文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而是一门高度综合的、具有浓厚方法论性质的、横跨于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综合性学科。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认识论的统一,是我国哲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科学技术哲学已经成为推动社会文化发展及我国科技技术发展的核心力量。

一、科学技术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科学技术哲学在中国已经接近百年的历史,对中国社会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起着积极作用,科学技术哲学是自然辨证法演变而来,因此,科学技术哲学继承了自然辩证法的科学内涵。《自然辨证法》于1925年正式由苏联出版,出版之初就被翻译成了德文、俄文两个版本,内容包括了科学史、方法论、自然观及对各门自然科学的哲学解释[1]。自《自然辩证法》出版后,立即引起了世界中各国科学家和哲学年的关注和研究,《自然辩证法》的出版成为了自然辩证法学说创立的标志[2]。随着世界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及新中国的建立,自然辩证法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经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1956年,自然辩证法被我国国务院组织科学规划委员会在制定科学发展的远景规划为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部分,自然辩证法发展成了哲学和自然科学间的一门科学,同时我国还成立了自然辨证法研究协会,自然辨证法研究协会的成立奠定了我国自然辩证法研究和科学发展的基础,成了我国未来科学技术哲学的基石。另一方面,我国教育部将自然辩证法选为各大高校的指定课程,仅1981年,就已经批准了自然辨证法硕士学问单位二十八个,博士学位单位四个[3]。经过不断的发展,二十世纪末期,我国变成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的特色,经过不断的改革最终更名为“作科学技术哲学”,并且在我国市面上也开始相继出现科学技术哲学著作。1987年自然辩证法被更名为科学技术哲学,意味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技术哲学已经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技术哲学更加注重哲学与科学技术的相互联系,通过利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考察科学技术发展,帮助我国总结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好经验,是国家制定科学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对推进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及社会明文起着积极作用。

科学技术哲学已经在我国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在众多的学者的研究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到目前为止,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已经包括了:自然自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技术与社会等等,为我国深刻研究科学结论背后更深层次的哲学问题打下了良好基础,有效的实现了对我国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概括与提炼,促进了我国自然科学研究进程。在对技术哲学研究方面实现了对技术的本质、技术的发生、发展机制、发展动因及其影响的研究。在社会学科方面,研究了人与科学技术及社会的相互作用,分析了社会如何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得到进步和发展以及人如何选择科学技术,可以看出科技哲学涵盖非常广泛。

二、科学技术哲学对中国的影响及地位

在中国历史上经济、科学技术一直都不是社会发展关注的主体,中国社会的发展一直服从着政治和人类自我修养的要求,社会发展严重缺乏科学技术的参与,客观上造成了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的缺失。建国以后我国实行了长时间的计划经济管制,政治在经济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这又严重的影响了科学技术哲学的应用和发展,这一状况指导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改变,国家工作重心的转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目标确立施行以后,经济开始逐渐摆脱政治和人的主观因素影响,走上了自由发展的道路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在这一过程中科学技术哲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科学技术哲学因为与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广泛接触,已经结合中国实际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科学技术哲学,并得到了中国哲学理论界的广泛认可。

由于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所以我国期初科技发展是从外部引进科技而开始发展,特色科学技术哲学的出现,给中国科学技术及社会发展研究带来而来转机。因此研究科学技术哲学及分析研究过程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再加上当代中国面临两次科技革命的迭加,有可能走上浓缩的超越的道路,因此对于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更显得意义重大,科学技术哲学关系着整个国家的发展进程。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哲学对于当代中国的学术发展,特别在传统文科的改造与重建中也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传统文科,主要是文史哲等长线专业,本来是适应并维系原来传统的旧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但现阶段已经开始萎缩,而面向经济的一些应用性文科正在兴起,这种变化实际上是中国社会转型走上新的社会生成道路重要体现。在这种情况下科学技术哲学将成为在自然与人类社会的交界处寻找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原点,这一过程类似于近代科学对自然史的回溯。在这个原点的基础上,沿着人与社会从自然界生成的真实的足迹将实现构建起新的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并且就在很早之前就有学者提出“在历史上是最初的东西,必然要成为科学上最初的东西”这个概念的形成,正是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哲学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其本身的存在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标志,同时也是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开始受到重视的开始,因为在应用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相应的社会的发展目光会重新聚焦在社会生活本身,积极的投入到正在萎缩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中去,将应用科学技术的社会应用进行符合社会和人的需求的优化,促进人和社会于科学技术的共同进步,进而在科学技术哲学领域促进应用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技术,人文科学技术的共同发展。

nlc202309011604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意义重大,对我国各个方面的科学发展都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可以说科学技术哲学在我国未来的发展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科学技术哲学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趋势将会向着对未来科学技术的研究及社会当前问题的研究来科学技术哲学发展建设。科学技术哲学涵盖内容已经十分非常广泛,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趋势是对未来的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及对科学技术前沿问题的研究,如:极早期宇宙学、生命起源、意识起源、生态学,以及新三论和混沌理论等,尤其研究高技术中的哲学问题,关于“网”、人机界面、虚拟现实、CD4S、数学化、生物技术、意识技术,以及高技术整体的特点和规律等,因为未来社会,人类社会将发展成科技社会信息时代,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高技术革命之中,因此,对于科学技术的研究对国家对社会都有著重要意义,科学技术研究将成为科学技术哲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在未来,科学技术哲学将会加强对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具体而言就是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对具体的生产技术生产处的社会经济产品,在市场中的营销、销售行为会对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进行研究,并进而对相应的商品交换,社会经济需求进行分析,保证在具体科学的支持下,社会经济活动能够充分的满足社会经济主体的发展需求,对那些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产品进行及时的社会需求情况反馈,进而在应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对社会生产活动进行创新、改进,真正做到应用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技术、人文科学技术在科学技术哲学的指导下科学系统的融合,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与解决,无疑是在推动社会的进步,实现我国国力的提升,不难看出在国家发展中科学技术哲学起积极作用。

结束语: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在未来科学技术哲学将成为哲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将会得到普及,通过以上对科学技术哲学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不难看出,未来科学技术哲学的重要性,因此科学技术哲学必须加强自我完善通过不断的实践及理论的结合实现改革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周墨菁.基于国际,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的走向研究概述[J].湖北职业技术经济管理学院,2012,13(11):119-124.

[2]李志搏.论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在中国的历史演进[J].浙江经济管理学院,2011,19(14):132-136.

[3]王慧丽. 基于基于自然辩证法看中国科学技术哲学发展史研究路径探讨[J].湖北科学技术学院,2012,16(07):119-123.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解读 篇12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而什么叫“发展”是我们必须要回答的问题。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到近代以前客观上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这种变化用哲学思维的眼光来看就是人类历史文化的发展、进化, 是这个历史进程中一个又一个时代对其前一时代的既继承又扬弃的超越与创新突破。但是这种发展与进化、超越与创新、突破在20世纪中叶之前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一种自然、自发的进程。自从近代哲学鲜明地提出发展的范畴并用于概括整个世界从简单向复杂的演变进程的基本特征以来, 越来越多的民族、国家开始重视在本民族、国家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关注社会的发展问题。例如, 二战刚刚结束, 美国哲学会就受洛克菲勒基金会的邀请从哲学的角度研究“社会的自由和生活的发展”问题。[1]

在哲学上鲜明而完整、系统地提炼和阐述发展理念的哲学家应当属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发展就自然界而言是“自己”的运动, 就人类社会而言是世界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对立面的统一”。他们关于外部世界与人类社会发展运动过程的哲学思想首先深刻全面地影响着欧美各国, 极大的促进了这些国家跨入现代国家的进程。其显著特征就是各国的政府、政党以及众多的社会组织乃至公众个体纷纷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不同视野, 审视小至地方区域、大至全国变化发展及未来走向——这一趋势从另一角度看也是当代政党政治、公民政治以及现代教育普及化而社会生产力发展、文化进步开明和公民根本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意识空前觉醒的一个深刻结果, 是广泛的公民参政、议政的必然要求和结果。

在古代的希腊, 苏格拉底所生活的年代——由伯里克利执政的城邦民主制时期, 政府就被要求必须重视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延续与发展问题。由这一传统积淀的文化特征再与深刻的重商主义及贸易主义的结合导致了西方国家与政府、政党更为清醒地意识到一个国家或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或整体, 必须重视其整体和各方面的发展问题。之所以如此才有西方哲学率先关注发展问题而生发出发展的哲学范畴、世界观与完整的哲学体系。因此, 我们说黑格尔与马克思的哲学实质上都是关于发展的哲学。

在中国则是二千年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重农主义、轻商主义传统深厚, 历代统治者关注的是政权与社会的稳定, 民间产品交换控制在一定的范围, 国际贸易完全由 (国家政府) 官方控制, 把生产看作只是民众个人的事务, 财税制度虽然悠久而经济意识淡薄, 根本谈不上自觉关注社会经济运动变化的状况而关注经济发展问题, 从而强化了中国经济的离散性、自然性与自发性。另一方面, 中国社会文化精英和部分政治精英们虽然十分重视家庭社会的伦理道德建设问题、家庭农业科学技术问题, 但是往往难以从现实生活中发觉社会的客观变化进而推演出社会发展的理论, 相反总是时不时地以复古的陈词滥调去挑剔生活中的新生事物与观念, 这种政治、经济、文化互为表里, 相互强化导致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停滞与固化, 从而使十分富于民族性的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显得进步性与停滞性、开放性与封闭性、创新性与保守性、先进性与落后性并存而令今人良莠难辨、取舍难断。

近代中国遭受侵略凌辱的历史, 也是中国家族世袭中央集权制的传统国家从不自觉到逐步自觉迈向现代国家的历史, 是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维观念直至整个广义的文化的现代转变的过程, 上至国家政府、政党, 下至普通民众逐步自觉关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并以科学理性的眼光评价现实的矛盾运动和执政党的成败得失。因此, 科学发展观从这个角度看, 是公民参政意识觉醒、议政水平提高而面临的情势而必须正确地给出答案的客观要求。也是现代社会进步发展赋予哲学的一个严肃命题。

二、科学的三重含义与科学观

科学简单地说是知识的总称, 既包括自然科学, 也包含社会科学, 以区别于技术是人的能力与实践方法的概括, 也区别于哲学是关于一般性问题的原则性看法。科学概念在现实生活运用中常常是多义的, 至少包含两种意思。除了作为自然和社会知识的总称以外, 往往被引用为形容词, 意思大体为“正确的”。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绝不仅仅“正确的”这么简单, 它引用的应当是前者。科学概念本身完全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范畴, 能够被称为科学的知识或学科的东西, 不仅在它所研究、反映的对象上必须是客观的, 以及它所应用的方法必须是定量与定性的有机统一, 而且在它的功能上必须是能够促进人的自由解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20世纪以来科学学、科学哲学以及部分哲学史对科学所做的大量研究对我们理解什么是科学应当说是很有启发和教育意义的, 英国著名的哲学史大师L.罗素先生在哲学史中谈论科学的三点简要看法就很耐人寻味:

(一) 确切的知识范围。

在罗素看来, “一切确切的知识都属于科学。”所谓确切的知识, 就是合乎理性的知识, 有事实根据并能由科学方法证明的知识, 否则就不是科学, 而是神学或哲学。这就提醒人们对于一些自我标榜是科学的东西, 无论他们吹得多么悬乎, 还是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 而用科学的逻辑分析手段判断其“理论”或所针对的事物的观点、方法是否就有科学性。

(二) 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首先, 罗素以为科学并不具有绝对的权威。他说, 科学的威信“不是统治的威信, 而是理智上的威信”, “它在本质上求理性裁断”, “是一种片段不全的威信”, “只对当时似乎已由科学判明的事情表示意见”, “科学的论断却是在或然性的基础上按尝试的方式提出来的, 随时难免修正。”其次, 罗素认为科学具有“实事求是”的品质, 不作憶断。那种认为只要是科学的就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看法以及科学是历久不变的想法, 都应当从“睡梦”当中警醒。

(三) 严谨与猜想统一的方法。

罗素在讲到近代科学家的本色时还特别提到“创立近代科学的那些人有两种不一定并存的长处:作观察时万分耐心, 设假说时有大无畏精神。”这对于当前在体制上鼓励正确的科学心态, 在科学实践中随时保持这样的精神, 运用于推动我国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进步与发展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完整的科学观至少应当从这三者的统一中去把握。的确, 要把握这三者的统一不是每一个现代人都可能做得到的, 但是能够从这三方面去认识科学, 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科学是什么。具体地说, 作为现代人特别是从事社会管理服务事业的人士尤其是具有一定领导职务的国家工作人员, 不仅必须具备相当广泛的科学知识基础, 很重要的是必须持之心恒地怀抱“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始终尊重科学的谦虚态度, 不断学习科学的工作作风。从而, 在实际的工作中, 既能着眼于历史条件考虑问题, 又能着眼于历史来看待自己的职责, 真正做到着眼于现实问题、开创性地去创造历史。

三、科学发展观的由来

所谓发展观, 总的说就是人们对事物运动、变化的总的看法, 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观点、体系。就其社会功能来说, 是人们自觉地运用于利用和改造自然、推动社会进步和增进人类认识、提高主体素质的意识基础;在政治生活中是全体社会公众要求国家权力机构在政治治理过程中必须清晰明确的社会运行理念和面对的人类生存环境的基本态度, 尤其是执政党必须科学回答的一个具有根本性的问题, 是关于人及其社会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 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 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提出科学发展观既是回应当代世界众多发展观纷呈局面, 又是反思我国几十年来治理过程中的是非得失, 尤其是一些重大失误的经验教训中逐步明确的基本思路和重要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不仅蕴含着“发展”是客观世界“自己”的运动, 而且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以人为本、天人合一, 以此作为其出发点和归宿。这是人类在社会发展道路上无数次付出巨大的代价与灾难之后痛定思痛的产物, 是人类在社会发展道路上获得一次又一次成功与飞跃中逐步认清的方向, 也是当代“全球化”、“信息化”发展与人类智慧的结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上世纪90年代就认为:“发展越来越被看作是社会灵魂的一种觉醒”。而科学发展观的生成, 正是以上述发展理念的拓展为基础的。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核心, 紧密地围绕着努力把握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 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及其关系的合理性存在以及把人的发展同资源的消耗、环境的退化、生态的胁迫等联系在一起。其实质就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协同进化之间关系的协调。通过舆论引导、伦理规范、道德感召等人类意识的觉醒, 更要通过法制约束、社会有序、文化导向等人类活动的有效组织, 去逐步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 (包括代际之间关系) 的协调与整合。归纳起来, 全球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宏大命题, 从根本上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协调。有效协同“人与自然”的关系, 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现实地说, 科学发展观是为了应对21世纪中国发展面临的“六大严峻挑战”而提出来的: (1) 21世纪中国人口三大高峰 (即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总量高峰、老龄人口总量高峰) 相继来临的压力; (2) 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 (3) 加速整体生态环境“倒U型曲线”的右侧逆转; (4) 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巨大压力; (5) 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并逐步解决三农问题; (6) 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和国际竞争力的培育。

历史地看, 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停滞于传统农业社会不仅发展缓慢而且缺乏内生性转向工业社会的社会机制与文化机制, 同时已经面临西方工业社会迅速崛起的外部强烈冲击与强大压力, 在经历一段相对积极吸收借鉴并取得初步发展之后, 又遭遇国际国内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倒退到保守的闭关锁国状态, 从而导致综合国力与现代强国差距更大、民族文化与现代文明反差甚远, 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进一步遭遇制度性强化, 农业现代化的制度性障碍反而加剧, 人民的基本物质文化需要都难以满足, 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20世末期的国策重心, 在解决“广大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方面发挥强大历史作用。另一方面, 这一作为“基本路线”主体的基本政长期贯彻实施产生的边际效应和惯性效应产生了资源、环境社会建设的弱化, 各种自然、社会与人的问题突出的显现来, 再不及时调整关系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基本政策, 政策偏好将产生严重的社会偏颇设置导致社会崩溃, 科学展观正是面对这一新的充满各种各方面的严重矛盾, 寄希能够在全方位把握各种各方面的严重矛盾与挑战和新的历机遇和各种国际及国内的有利因素而提出的。

横向的对比, 不单是中国的问题很多, 世界各国的发展问题也很多, 甚至发达国家在近几十年面临的发展问题也很多。同时世界各国和众多国际组织都在探讨国家、民族、人类发展问题方面又提出了许多具有十分可借鉴价值的思想成果。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发端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美国家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提出的各种发展理论, 如产值增长发展观、增长极限论发展观、综合协调发展观、生态循环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和自由选择发展观等理论对我国的发展思路和理念产生过这样或那样的影响, 在这些各自都包含着或多或少的科学思想内涵的发展理论面前, 如何选择适合我国发展实际的发展理论作为指导我们的现实实践的基本理论?自然地, 科学发展观客观地成为了我们的现实选择。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既是我们比较各种发展理论的结果, 更是众多关注中国社会发展的中外专家学者长期深入研究中国发展问题的理论成果。

从专门科学发展, 特别是综合科学发展的角度看科学发展观既是当代众多专门学科向纵深发展和新兴专门学科拓展自然、社会、人文领域, 开阔和深化了人们的科学视野的结果, 更是由当代兴起的各种综合学科如“老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和“新三论”或“新五论”———突变论、协同论、混沌论、耗散结构论以及超循环理论等诸多综合性学科多视角多层次、注重整体研究人、社会与自然从而更加全面而且清晰地指出了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结果。

客观地说, 虽然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于科学发展的成果, 来源于社会实践的崭新认识, 但它的理论内涵还应在科学的继续发展和人们对中国社会更加深入的改革开放的实践中获得的对中国社会既已存在和完全可能产生的各式各样的矛盾的发现与认识中得到丰富、调整与修正。

摘要:发展, 是当今世界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主线的社会整体进化的进程和趋势, 它远远超出了“满足人类生存”这一简单的道德诉求, 也不再是哪一个高高在上的救世主自上而下的良心发现。国际社会几十年关注发展问题而形成的众多理论成果及中国社会几十年的曲折前行经验与教训和仍然面临的诸多困境与挑战, 共同构成了“科学发展观”内涵的多元源头与外部压力和内部动力。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哲学,文化学,视角

参考文献

上一篇:南京中联水泥有限公司下一篇:“群众路线”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