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科学发展观

2024-08-17

民族科学发展观(共12篇)

民族科学发展观 篇1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对30多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功经验的总结, 它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反映了我党对发展的新认识。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使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科学发展观与党的执政方针的一致性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是与党的执政理念相一致的。

1. 科学发展观与党的执政方针具有一致性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 要以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论为宗旨, 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利益, 使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 科学发展观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具有一致性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和衡量标准。因此, 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 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工作能力, 切实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二、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统一性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系统, 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其内涵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因此, 要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增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励作用, 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并使之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2.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统一性

(1)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统一性

科学发展观对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进行理论创新的必要前提, 因此只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与时俱进地推进相关方面的理论创新, 才能最终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统一性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目标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

三、科学发展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方略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旗帜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和民族特点的正确道路, 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伟大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时代的选择。历史已经证明,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必然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 关键在于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又结合了我国的实际情况和时代特征, 因而是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成功之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发展进步的旗帜。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 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 社会主义的振兴与中华民族的振兴是能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中华民族必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再造辉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必将在中华民族振兴的过程中再造辉煌, 而这一切又将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积极因素与坚定力量。

2.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保证

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开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把实现民族复兴作为己任, 经过艰难探索成功地开辟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 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制定和执行实现民族复兴的正确路线、纲领、方针、政策。改革开放以来, 我党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新的实践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 形成了一整套方针、政策, 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在总结历史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 我党得出的结论是:改革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稳定是压倒一切的方针, 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

3. 科学发展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方略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指明了我们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这就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略,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任务。因此, 要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激发农村内部活力, 把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与促进农村社会进步结合起来, 搞好农村的经济、文化建设。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略,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是加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因此, 要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途径,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从而促使经济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略, 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的必由之路。因此,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把政府职能真正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积极促进经济结构和布局的战略性调整;要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积极发展对外贸易, 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之源

(1)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之源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最宝贵的精神支柱, 因此, 只有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武装全体党员和各族人民群众, 使之成为每个主体的自觉追求,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有源源不断的精神资源和巨大的精神动力。

(2)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之源

改革创新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因此, 要坚持走改革创新的道路, 建设创新型国家,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发展中站稳脚, 并充满生机活力, 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是新世纪、新阶段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要方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 必将有力地推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与党的执政方针具有一致性, 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统一性。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 将会有力地推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民族复兴

民族科学发展观 篇2

今年年是我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26周年。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区在民族团结进步方面有着光荣的传统,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模范自治区”。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我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保证。

1983年9月,自治区首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呼和浩特隆重召开。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后,自治区党委、政府将每年的9月确定为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月,在全区范围坚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1983年以来,我区先后召开了7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1078个先进集体和1695名先进个人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表彰,114个先进集体和128名先进个人受到国家民委的表彰,30个先进集体和98名先进个人受到国务院的表彰。

从“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玉荣,到“党的好干部”牛玉儒;从“草原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到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坚持为各族群众办好事的包头钢铁公司„„这些民族团结进步的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流传久远、深入人心。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我区人民尽管面临巨大的经济困难和生活压力,却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女一样,无私养育了来自沿海的3000多名汉族孤儿。在“十年**”期间,我区尽管遭受了极“左”劫难,但全区各族人民始终坚定不移地相信共产党、依靠共产党、拥戴共产党。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自治区民委坚持把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作为经常性的工作来抓,各盟市各部门也广泛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

各地和各部门把检查党和国家民族政策贯彻落实情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认真抓紧抓好,解决了一些在执行民族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各族干部群众贯彻落实民族政策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各地和各部门坚持对各族干部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知识的宣传教育,使“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深入人心。

26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各地、各部门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为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促进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我区各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中,我区总结和积累了许多好经验。一是狠抓第一要务,千方百计地加快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的生活水平,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二是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努力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三是把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加强配套法规建设,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重要的法律保障。四是加强民族法制建设,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和完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督机制,将调整民族关系、促进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依法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民族科学发展观 篇3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民族性;世界性;统一

中图分类号:D20文献标志码:A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Ⅲ因此,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完美统一,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属性。也就是说,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民族和世界的高度,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深刻解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创新的重要成果。与此同时,作为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还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正确认识国际发展环境,科学判断世界发展潮流,积极汲取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借鉴世界现代文明进步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反映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高度、新境界,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宽广的世界视野。

一、浓厚的民族性

列宁曾经说过:“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完全一样,在民主党这种或者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者那种类型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科学发展观正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分析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适应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新要求提出来的,具有浓厚的民族特性。

1、理论来源的民族性。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科学发展观产生于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华大地,自然就打下了深深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烙印;它既是在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经验、顺应时代潮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又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既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又是中华传统文化基本价值观念的扬弃和升华。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体现了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文明中“民本思想”的深厚根基。“以人为本”的话语直接来源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自《书·夏书》明确提出“民为邦本,本固则邦宁”开始,以民为本的重民思想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民本成了各个朝代异口同声的流行话语,延绵不断。最早直接使用“以人为本”提法的是唐本《管子》,其《霸言》篇有日:“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清戴望的《管子校正》云:“‘人’作‘民’、‘理’作‘治’是也,今本系唐人避讳所改。”以民为本的重民思想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说国之兴亡在于民之向背,二是说民乃衣食之源。当然,在笃信“君权神授”、讲究“三纲五常”的封建帝王眼里,“民”从来不是也不可能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主体力量。可见,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是调适君民、官民关系,缓和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维护封建统治的一种“驭民”之术,其价值取向是君本位而非民本位,“民”,是相对于“君”、相对于统治者而言的。我们今天强调的以人为本,在继承其重民价值取向的同时,摒弃了它维护君王统治地位的“驭民”、“治民”之术的糟粕;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的学说,在科学阐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也指明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规律,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民群众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此基础上,根据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把以人为本明确地界定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和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另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强调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始终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它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永恒发展和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观点,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文明中整体地、全局地、发展变化地看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周易》中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这个包括天、地、人在内的“三材之道”,就是一个从整体上、全局上把握世界的哲学思想体系。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也是中国古人看待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态度。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注重思考和探索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主张“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强调建立天、地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孔子主张敬天法天,提出了“畏天命”和“唯天为大,唯尧则之”之说。孟子提出了“尽心、知性、知天”的命题,认为人的心、性与天是相通的。他还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把这种有计划地利用资源视为“王道之始”。荀子在天人关系上虽然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但他并不排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提出了以“义”调节人与物的关系的原则:“夫义者,内节于人而外节于万物者也。”(《荀子·强国》)《周易·文言》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这是说大人具有天德,可以与自然界变化相协调,辅助自然界顺利发展。董仲舒也肯定人与天密不可分,他说:“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春秋繁

露-立元论》)天地是生命之本源,而人的作用在于使天地所生所养的万物臻于完善和成熟。可见,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东方文化的思维方式,是讲究综合,讲整体概念,讲普遍联系。儒家始终把宇宙看成是一个大家庭,甚至看成一个大的“人”,万物和人都是其整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彼此相通,又互相依赖,血肉相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把天、地、人看作一个整体,把人类社会放在整个大生态环境中加以考虑,强调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通,和谐一体,天人之间可以互相感应和交流,认为天地万物是人的物质生命和精神信念的重要基础。科学发展观在科学吸收传统文化中上述思想的基础上,注入了新时代的内涵: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以人为本”相联系,完整地表述了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党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新认识。

2、实践依据的民族性。科学发展观立足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国情,着力于解决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社会如何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这一重大课题。科学发展观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进一步系统化、具体化,深刻回答了当代中国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性——中国特色。

首先,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我国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经济发展和改革中累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也不断地暴露出来:“由于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中国在发展中仍面临着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不够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比较突出。”具体说就是由于经济增长的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的转变,投入产出的效率还不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还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扭转,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很大;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一头重、一头轻或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城乡差距、地区发展差距持续扩大的问题,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的矛盾问题,城乡失业和贫困问题,以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中的统一协调问题等,都比以往更加复杂,更加尖锐,社会各界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些矛盾和问题,有些是在中国发展的现阶段难以避免的,有些则是由于发展观的偏差所导致的和加剧的。因此,“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其次,科学发展观直接适应我国新阶段的新任务、新条件和新环境。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和现代化取得显著成就,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进入新世纪后,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的新任务,是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广大农村、中西部地区和城市贫困人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光要追求GDP指标,它还包括社会的发展、环境的改善、文化生活和精神道德水平的提高,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全面发展,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就要求从过去那种偏重于解决温饱问题、偏重于沿海地区发展、偏重于经济建设的发展观,转变到更全面、更高层次、更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发展观上来。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发展才能有新思路,改革才能有新突破,开放才能有新局面,才能真正做到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也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创造必备的条件,才能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真正建立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做到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再次,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了我们党在过去发展中的经验教训。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在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中,我们有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如建立社会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等,然而这些好的做法却在体制转轨过程中有所流失。与此同时,社会、文化等领域的一些新的体制、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相对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水平,社会领域的发展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更不能适应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改善的要求。过去由于过多地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造成资源大量消耗、环境严重污染、生态进一步恶化。辩证地审视经验教训,从经验教训中解放出来,就是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不占糊涂便宜,不吃糊涂亏;不因成功而沾沾自喜,也不因失败而灰心丧气。无论成功与失败,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必须努力地从经验与教训的背后,寻找其中起决定作用的主要因素,在个性中把握共性,在特殊性中把握普遍性,从偶然性中把握必然性,真正使经验与教训化为推动我们前进的动力,成为支撑我们又好又快发展的宝贵财富。因此,根据历史的经验教训,胡锦涛指出:“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鲜明的世界性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在科学总结我国传统文化、改革

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基础上,而且是在汲取世界其他国家发展的相关理论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现代综合性、开放性、全局性、创新性思维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上的成功运用,不仅体现了浓郁的民族特征,而且体现了鲜明的世界视野。

1、理论来源的世界性

发展是当今世界性的时代主题。发展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需要不断地同外界进行信息、能量和物质交换。在现代社会,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离开外部世界求得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发展理论研究经历了一个由片面到全面、由幼稚到成熟的不断完善过程。科学发展观吸取了其中的精华,并结合当今中国和世界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二次大战后,在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冲击下,在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面临着如何发展的问题。于是,关于发展问题的研究在国际社会兴起,并逐渐成为国际理论界的一个亮点。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实践出现新的变化,人们对发展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深化,发展观也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都得到了提升和扩充,不断形成新的发展观。

二战结束初期,全球经济受到严重破坏,战后重建、发展经济成为许多国家的首要任务,世界各国纷纷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当时主导世界发展的理论主要是经济增长论,其基本观点是:发展问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就是经济增长问题,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原因就在于工业化程度不够,经济馅饼不大;只有加快工业化的步伐,提高工业化的程度,把经济馅饼做大,才能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因而,这种发展观把国民生产总值及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作为评判发展的首要标准,把发展单纯地归结为物质财富的积累。它根据对发达国家发展经验的总结,认为只有促进经济增长,落后国家才能实现追赶的目标。在这种发展观的主导下,工业化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中心内容,经济增长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追求的主要目标。作为政府对国家经济运行进行评价与诊断的重要指标——国民生产总值,顺理成章地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是否进步的最重要的指标。应该说,这种发展观对于促进战后的经济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公正,忽视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节约,导致一些国家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经济结构失衡、社会发展滞后、能源资源日趋紧张、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等问题。上述现象在广大发展中国家表现尤为明显。国际社会这种状况表明,发展绝不单是经济的增长,而应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应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这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和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汲取了人类社会发展特别是近代许多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经验教训,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发展潮流的敏锐把握和新的觉醒。

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期,世界各国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经济增长发展观的缺陷,开始更多关注生态问题,认为生态快到极限了,而伴随着生态极限的到来,经济增长也就会到极限了。20世纪70年代初,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增长的极限》的报告。增长极限论的基本主张是:由于人类生存的空间是有限的,资源是有限的,地球消化吸纳污染的能力也是有限的,而人口增长、粮食生产、投资增长、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具有几何级数增长的性质,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经济增长在今后100年内将达到极限。这个预言虽然过于悲观,但它向人类敲响了警钟:经济增长必须与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相协调。这个警示对新的发展理论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其理论意义在于,警告人类要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看待发展,告诫人们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经济发展不能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应考虑资源环境的最终极限对人类发展的制约。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展的实践将发展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人们对发展达到了新的认识,许多学者对社会发展的综合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认为增长不等于发展,发展是经济社会各方面综合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发展不仅是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人的发展。人既是发展的目标,又是发展的动力,这实际上提出了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观。多学科介入发展观的研究,产生了综合发展观。综合发展观强调经济与政治、人与自然的协调,将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组织、组织与经济的合作作为新的发展主题,把发展看作是以民族、历史、文化、环境、资源等内在条件为基础,包括经济增长、政治民主、科技水平、文化观念、社会转型、自然协调、生态平衡等各种因素在内的综合发展过程。

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追求增长和自然的和谐,当代人与后代人在环境、消费方面的平等。所以,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意义的、从资源环境角度提出的、人类长期发展的模式和战略,它强调以未来的发展规范现在的行动。也就是说,要使今天的发展是现实的、合理的,明天的发展是充分的、可能的。其实质就是要造就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保证人类社会具有长期的发展潜力,以此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这些探索促进人们的发展观念逐步由片面追求GDP增长到重视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由注重物的发展到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借鉴了上述世界经济发展理论的有益成果,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理念融入到了科学发展观中,并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创新型国家”等理念拿来为我所用,丰富和发展了科学发展的理论。

2、实践依据的世界性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发展的今天,发展的科学性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人类社会发展正面临着人口膨胀、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生态危机以及贫富差距拉大和跨国犯罪增多等重大而紧迫的全球性问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在“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正确应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主动权”的基础上,强调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加快发展,把中国的发展放到世界的大局中来思考,反映了当代世界最新的发展理念,顺应了世界发展潮流,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

一方面,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今时代,加快经济增长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成就。但是,由于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不重视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忽视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一些国家发展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国家走了一条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子,为解决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问

题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有的国家由于经济结构失衡、社会发展滞后,导致发展质量不高、后劲不足;有的国家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和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没有处理好财富增多与收入分配、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的关系,导致贫富悬殊、失业增加、社会矛盾激化;有的国家盲目照搬西方模式,实行多党制、私有化,经济上依附于西方跨国公司,政党争斗不断、政局长期动荡,经济社会发展严重倒退。世界各国的发展实践表明,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增长,而应该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应该是社会公平随着社会财富增加得到更好实现的发展,应该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我国要完成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担负着增加社会财富和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社会公平的双重使命,面临着促进经济发展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重复其他国家走过的老路,而必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道路。

另一方面,能否牢牢把握发展这一时代主题,把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复兴和社会主义的兴衰。我们党是一个具有开放思维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顺应世界潮流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崭新的执政方略,在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的同时,还特别注重发展的开放性,把中国的发展问题进一步放在整个世界大背景下进行思考,强调在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和机遇中推进科学发展。作为世界大家庭中的一员,中国受到世界潮流影响,同时也影响着世界潮流。中国总结出来的科学发展观的执政新理念一方面指导本国实际,使中国成为一个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国家,同时在国际上,对他国探索既符合世界潮流、又符合其国内实际情况的发展道路也将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的发展要为世界的发展做贡献。我们要以开放的思维方式来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把经济社会发展置于一个世界性的视域来考察;要处理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把我国的发展和对外开放放在全球视野中去思考,积极推行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在对外开放中优化资源配置,在合作发展中扩大利益交汇点,从而既使自己在发展中受益,又使世界各国在发展中共同受益。

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国际社会主张和平、发展、合作,建设和谐世界。强调利用世界和平的有利时机发展自己,同时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强调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和改革创新,在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坚持对外开放和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强调将中国的发展繁荣融人地区和世界的发展繁荣之中,共同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走和平发展道路,建设和谐世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平、开放、合作、和谐、共赢的一贯主张、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体现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对内坚持和谐发展、对外坚持和平发展的有机统一,符合中国国情和世界发展潮流,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3][8]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07年10月15日)[My/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3、29、14

[2]列宁,列宁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第二版,1987:64—65

[4][5瑚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04年3月10日)[M]//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850、850

[6][7]胡锦涛,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繁荣[N],人民日报,2006-11-18(1)

[9]胡锦涛,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2006年8月15日)[M]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汇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599

民族科学发展观 篇4

新中国成立以来, 在党“百花齐放”的新文艺方针的指引下, 我国民族器乐教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特别是《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 (2001-2010) 》的颁布, 很多学校采取各方面的措施, 使得包括中国民族器乐在内的艺术素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总体来看, 我国民族器乐的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 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我国民族器乐初级教育的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整体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艺术素质在个人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逐渐被大家认同, 音乐教育在整体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也逐渐被大家所认识。1995年12月在广州召开的第六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上提出要“以中华文化为母语, 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各地中小学校开设的第二课堂中, 以民族器乐为特色的培训班大受欢迎, 学习民族乐器, 包括古筝、二胡、笛子、琵琶、扬琴, 甚至洞萧、古琴等冷门乐器的人越来越多, 建立民族乐团 (队) 也水到渠成。仅北京地区的中小学就有20多个编制较完善的民乐团 (队) ;1994年2月, 我国第一支少儿“小龙人”阮族乐队由华南师范大学宁勇教授在广州儿童活动中心建立, 其阮族合奏节目在内地、香港演出均受到观众的好评并获奖;广东省佛山市汾江中学的女子弹拨乐队在2000年8月夺得“广东省第五届少儿艺术花会”金奖后, 又在全国“蒲公英”音乐电视比赛中捧回金杯。

二、我国民族器乐初级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 近年来我国民族器乐的教学逐渐得到重视, 取得了许多有目共睹的成绩。但从总体来看, 我国民族器乐的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 仍存在诸多问题。

1.从社会大环境来看, 我国社会的音乐文化价值取向有失偏颇。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起, 人们出于各种考虑开始“重视”高雅音乐, 其中最典型的是全国掀起的儿童器乐考级热。但如果仔细观察, 就会发现:学习西洋乐器的人数远远超过学习民族乐器的人数, 市场上民族乐器的学费标准也比西洋乐器的低30%甚至50%。我国社会的音乐文化价值取向由此可见一斑。

2.从音乐教育的现状来看, 现今我国中小学音乐教材中, 民族传统音乐的比重较轻, 传统音乐文化只作为一种了解, 传统音乐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

3.师资力量有待提高。我国过去高等及中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基本上沿袭着以欧洲音乐为中心的体制, 培养出来的中、小、幼音乐教师, 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特别是传统音乐一般都所知甚少, 他们只能用以西方音乐为主体的教材来教育学生。

4.缺乏适合初级教育的民族器乐教材。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民族器乐, 古代传承下来的民族器乐曲作品不少, 但是, 一般适合成年人演奏、适合初级教育演奏的曲目作品为数不多。在这方面, 西洋器乐的教材就很值得我们借鉴。

三、我国民族器乐初级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1.教师严重缺编。因教师不够, 课开不齐, 课时开不够的占多数, 即使能开齐课, 也因教师负担过重, 只能忙于应付, 无力开展教研、科研活动。民乐要想冲出国门、走向世界, 必须从幼儿园、小学、中学抓起。目前, 中小学缺的正是这方面的教师。

2.因人设课, 教材不统一。中小学中的民族音乐课一直是各自为政, 有啥教啥, 会啥教啥。造成在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及考核内容的难易度上参差不齐。

3.由于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基本上是沿袭以“欧洲音乐为中心”的体制, 导致毕业出来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特别是民族器乐所知甚少, 即使有些掌握了某种民族乐器的演奏技能, 但是对民乐合奏常识知之甚少, 乐队合作演奏能力较差, 更谈不上组织训练乐队和指挥乐队, 或动手改编简化乐曲, 写简单的配器和小合奏曲。

4.音像市场由于受经济大潮的冲击, 民族音乐的CD及VCD的碟出得太少, 具有教学价值的更是难寻。仅从广州市场来看, 民族器乐的磁带、碟, 如仔细找, 可以买到一些, 但真正能作为教材使用的却寥寥无几。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强我国民族器乐初级教育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其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对于我国民族器乐初级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匈牙利音乐家柯达伊曾说:民族传统有机的继承, 唯有从我们的民间音乐中才能找到。“如果一个民族不重视自己的民族民间音乐, 不把本民族音乐文化建立在自己的民间音乐基础之上, 就会像飘莲断梗一样地在世界文化中漂泊, 或不可挽救地消失在国际的半文化中”。为了使民族音乐在素质教育中充分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入手:

1.树立以民族音乐教育为本来弘扬民族音乐的观念和意识。民族音乐教育问题是全社会的事情, 因此, 有关的电台、电视台、出版社及音像公司等单位, 应树立起“弘扬民族音乐”的意识, 多播放、出版优秀的民族音乐音像、文字资料, 一是加强国人对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 让领导及教师都认识到, 发展本国的民族音乐是我国音乐教育健康发展并走向世界的根本和必由之路;二是可供高师、中幼师、高中和中小幼音乐教师使用, 营造学习民族音乐的良好环境。

2.加强民族音乐师资的培养。作为“音乐教育母机”的高师, 应打破以“欧洲音乐为中心”的教育体制, 加强民族音乐师资的培养。高师的教育形态能够十分准确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民族特性, 起着传递和深化民族音乐的作用。过去高等及中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基本上沿袭着以欧洲音乐为中心的体制, 培养出来的中、小、幼音乐教师, 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特别是传统音乐一般都知之甚少, 他们只能用以西方音乐为主体的教材来教育学生。为此, 编写合适的教材并在高师设置民族音乐文化和民乐合奏课程, 是高师教改中刻不容缓的措施。这是一项贯彻“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精神、弘扬民族音乐传统、完善高师音乐教育体系、培养多能型音乐教师的基本条件, 也是初级音乐教育中实施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方略至关重要的一环。

3.采取多元化的政策措施, 鼓励编写、出版适合民族器乐初级教育的作品和适合本土地方特色的“乡土教材”。目前我国很多民族器乐作品是高、精、尖曲目, 中小学生演奏起来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对于我国传统器乐教学中“受其业而不解其惑、受其技而不解其艺、受其能而不解其情”的状况, 我们应多编写适合初级教育演奏的曲目。我国地域辽阔, 有着悠久的音乐文化历史, 由于地理条件、方言、习俗、历史传承等原因, 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都保存有不同特点的民间乐种, 如江南丝竹、广东音乐、潮州弦丝、福建南音、山西八大套、辽南鼓吹等, 可根据不同地域编写适合本土地方特色的“乡土教材”, 让学生增强对民间乐种的传承方式、演奏方式、演奏场景和语境的理解, 从感情上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音乐的认识, 具备深厚的民间传统音乐的功底。

4.因地制宜组建中小学民乐队。不必贪“大”求“全”, 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地域差异进行“量体裁衣”。因组建民乐队编制灵活, 乐器品种与数量可多可少, 演奏形式丰富多样, 与西洋管弦乐队相比, 其难度要小得多。

对于那些起点低、缺少民乐经验的中小学, 可考虑用单一性能乐器组建乐队, 比如阮族乐队。由中国最负盛名的阮琴大师和改革家宁勇教授研制的宁氏系列阮分为低音阮、大阮、中阮、小阮、高音阮, 总音线从G1-d4可以组成各种规模的阮族乐队。也可以采取同一性能乐器组建乐队, 例如, 弹拨乐组合 (以扬琴、阮、琵琶、柳琴等为中心) , 拉弦乐组合 (以高胡、二胡、中胡、大胡等为中心) 。采用单一性能或同一性能的乐器组建乐队易学、易教、易出成果、省时、省力、省钱, 采用的形式可大、可中、可小, 且音乐和谐, 和声效果较好, 演奏形式较为丰富多样。例如1995年12月, 我国阮演奏家丁晓燕女士组建第一支海外青少年阮族乐团, 并聘请宁勇、林吉良为海外艺术顾问。该乐团自组建以来, 以乐曲内容丰富、演奏技巧精湛、组合形式多样、舞台阵容壮观等获得良好声誉, 活跃在世界舞台之林。

针对起点较高、有民乐经验的中小学, 可采用不同性能乐器 (吹管乐器、打击乐器、弹拨乐器、拉弦乐器) 组建乐队, 乐队形式可采用小、中、大型, 或根据不同地域, 组建有地方特色的小型民乐队。如选用丝竹乐, 有上海及江南一带的“江南丝竹”;流行于广州、珠江三角洲一带, 湛江地区及广西部分地区的“广东音乐”, 盛行于广东潮、汕地区、闽南一带的“潮州弦丝”, 流行于闽南的泉州、厦门和台湾地区的“福建南音”, 以及在河南一带流行的“河南扳头曲”。在选择曲上不必攀“高”比“难”, 急功近利, 应从实际出发,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 因为民族器乐初级教育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学生, 主要选择一些形象鲜明、脍炙人口、技巧难度不高、易于演奏的少年儿童民乐合奏作品, 例如, 《喜洋洋》、《旱天雷》、《步步高》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学习民族乐器的信心。

五、结语

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国民音乐教育的基础教育, 是培养并掌握音乐的母语———优秀的民族音乐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我们要想方设法加强民族器乐初级教育, 结合国内外“民乐风”、“华乐潮”的好势头, 把民族乐器和民乐合奏纳入“建立一个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中, 从中小学抓起,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积极弘扬民族文化, 努力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

参考文献

[1]陈天国.民族音乐教学中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J].中国音乐, 1982, 4.

[2]桂习礼.民族器乐教学改革刍议[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96, 1.

[3]胡建华.民乐合奏课的“团队模拟教学”[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1995, 1.

[4]黄忠钊.关于高师增设民乐合奏课程的设想[J].中国音乐, 2000, 3.

[5]蒋莉.加强民族器乐教学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民族器乐教学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价值[J].中国音乐, 2009, 1.

[6]林俊卿.关于民族器乐教学的思考[J].音乐研究, 1996, 4.

[7]罗杰.重视民族本位——中国音乐教育之我见[J].中国音乐, 2000, 1.

[8]聂英.对民族音乐教育在高师音乐系的地位、作用、现状及发展的思考[J].中国音乐, 2000, 1.

[9]王守琢.民族器乐教学中的“心器相应”[J].中国音乐, 1996, 2.

民族科学发展观 篇5

今年暑期,为更好地服务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促进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贯彻院团委《关于组织开展2005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的精神,物理与电子学系在总结历年来社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系的专业特点,紧密围绕“ 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 ”主题,本着“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出成果”的方针,组织开展了以“健康文明,感受和谐”为主题的丰富多彩、卓有成效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及早落实,认真准备

为组织好2005年暑期社会实践,物理与电子学系按照院团委《关于做好2005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的要求,统筹规划,周密布置,精密实施,成立了以系科团总支书记、辅导员及优秀学生干部为成员的暑期社会实践团,认真落实了有关社会实践的各项准备工作。为保证全系学生的实践参与率,系科在组织工作中特别注重点面结合,采取了集中组团和分散实践两种形式。点上,采取就近、就便、按需组团的原则,从学生干部及文化艺术团中挑选出品学兼优的20余名学生组成的由系科老师指导的重点实践团来到王营镇幸福园敬老院进行实践活动,另外部分教师和优秀学生组建了一支“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小组”,来到苏州人才市场进行了调研,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归纳出五种因素影响毕业生就业,并且提出五点政策建议;面上,为回家的学生开出了社会实践介绍信,以方便其联系有关单位进行实践。

二、内容丰富,体现大学生风采

实践团分设道德实践小组、文艺表演小组、法律知识宣讲小组、信息服务小组、就业状况调查小组,为当地群众解决了很多麻烦事,切实为当地群众做了一些实事、好事,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各小组具体分工如下:

1.道德实践小组,负责(1)走访先进,组织社会实践团成员走访了当地的革命老同志及优秀共产党员,接受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青年学生自身道德素质;(2)为敬老院打扫卫生,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让老人们在一个健康和谐的氛围中度过晚年;(3)给敬老院的老人们送来了生活用品和粮食,东西不多却表达了大家对老人的关爱,送去了最诚挚的慰问。

2.文艺表演小组,负责(1)文娱表演。同学们通过小品、歌曲、健美操等文艺表演,为社区老人排忧解闷,给他们带来了大学生们的智慧与热情;(2)在敬老院所在村,通过现场宣传以及观众提问,激发当地群众学习法律知识的热情,让他们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做到知法、守法。3.就业状况调查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今年暑期,我系组建了“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小组”,在苏州市人才市场对前往应聘的1000名大学生就业行为和意向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外企是大学生就业的首选;(2)大学生期望收益越高就业概率越低。

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归纳出五种因素影响毕业生就业,并且提出五点政策建议。(具体内容见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三、突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物理与电子学系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继续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深入开展学习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深入到社会最基层,通过文艺活动、理论宣讲、发放传单等多种形式,为群众们营造了一种人人讲道德的积极氛围。实践团在王营切实感受到了实践“三个代表”对国家发展、百姓生活的重要意义,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已经不再停留在知道这个层次了。实践团成员通过切实的努力,使得老人们了解了我们新一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团员们也为老人们带来了欢声笑语。也给当地群众带来了科学技术和法律知识,让他们更快地走上致富的康庄大道。

四、注重实效,成绩显著

物理与电子学系社会实践活动在以往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基地的建设、服务的内涵和自我的教育。(1)基地建设方面,物理与电子学系在原有社会实践基地的基础上,新开辟了“幸福园敬老院实践基地”,努力实现社会实践“互惠互利,双向受益”的目标,多途径架起高校与地方公益事业联系的桥梁,拓宽高校科技文化宣传的通道;(2)服务内涵方面。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深入到当地社区,了解人民的生活水平,为生活贫困的老人们送去了粮食和生活用品,表达了我们对老人的关心和对老年事业的支持;(3)自我教育方面,通过组织广大青年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围绕素质教育,把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力争科学教育取得突破,探索一条把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的新路子。这次活动,同学们准备了很长时间,从活动器材的准备到活动节目的前期培训,都浸透着实践团团员们的心血。活动锻炼了一批有文艺特长的学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

在短暂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队员们通过各种活动形式,为老人们带来了精彩的节目,丰富了他们的晚年生活,真正做到敬老、爱老,把暖流送到老人的心里去。实践团的服务时间不长,或许做不了太多的事情,但队员们朝气蓬勃、意气风发、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青年大学生形象却铭刻在乡亲们的心中,给这里带来了一股清爽的新风。

今年,物理与电子学系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社会实践队伍所到之处,受到了当地人民的一致好评,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其中《光明日报》、《新华日报》、《淮安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对我系的社会实践活动也作了相应的宣传报道。

科学是民族前行的持久动力 篇6

在屠呦呦开始参与秘密的国家任务的年代,大多数科学家在中国还是被改造的对象。其后,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让科学家的称号成为一种崇高的荣誉,而不仅仅是一个职业。那时候,所有教室的走廊都贴着科学家的画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被确定为一条基本国策;“长大要当科学家”是青少年谈理想时最响亮的回答;科学技术现代化被视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蓝图的关键。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就是中国人自觉融入现代文明的过程,科学家是这一进程中强大而持久的推动力。他们在用现代科学技术改善社会生产力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提升着中国的科技实力。

与屠呦呦所面对的艰苦条件相比,中国当今的社会环境和科研环境已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获得《中国新闻周刊》“影响中国2015”年度科技人物的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在今年8月做出的一项研究,被认为是具有“诺奖级”水平的。一个月以前,高能物理学家王贻芳及其大亚湾中微子研究团队获得了2016年基础物理学突破奖,这一工作同样被他们的前辈杨振宁教授赞誉为“诺奖级”的研究。

实际上,中国在超级计算技术、粒子物理、基因组学、结构生物学、载人航天、高速铁路等领域已经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科学家群体,他们有能力在各自的领域取得最前沿的突破。

当然,科学家不是那种急于站在红地毯上的职业。面对外界的期待,施一公说,他“从来都没有把获得诺贝尔奖作为工作目标”,对此,“历史自然会做出解答”。历史有多长?对屠呦呦而言,三四十年的默默无闻是殊为漫长的岁月。然而对一个有数千年文明的民族而言,历史性的时刻其实是如此突如其来——屠呦呦的灵感源自1600多年前的中国古代药方,而发端于欧洲的现代科学是在三百多年前才被确认并纳入人类文明的,从诺贝尔奖的设立到今天也不过只有114年。

英国著名史学家、汉学家李约瑟曾经问道:“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是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中国发生?”中国科学家钱学森也在生前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李约瑟难题,出自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深入探寻;钱学森之问,则源于对融入世界文明进程的高度渴望。

九十多年前,“赛先生”和“德先生”在新文化运动中被中国人所认识,成为引领中国进入现代文明社会的旗帜。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的科研投入和科技水平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宣告“科学的春天开始了”37年之后,屠呦呦为中国开创了自然科学的“诺贝尔元年”,它是对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问的一种回应。它代表着一种历史的必然性,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开始。

民族科学发展观 篇7

家用纺织品与纺织品服装、产业用纺织是构成纺织产品和产业纺织品三大基本要素。近年来, 我国的纺织品服装生产规模居世界首位, 从发展趋势上来看, 家用纺织品业将成为未来消费增长点, 中国进入了WTO后, 给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进入国际市场, 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带来了无限的机遇, 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但因为我们很多家用纺织品企业缺乏系统科学的理论指导, 导致了民族品牌向国际化的道路并不平坦, 缺乏与国际品牌同台竞争力, 面对这个局面, 我们的民族品牌到底应该何去何从?这已经成为新时期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家用纺织品产品品牌发展现状

目前, 家用纺织品消费的市场空间巨大。据专家们预测, 到2010年的未来几年中, 每年的增长率将不会低于20%, 而人均消费每增加一个百分点, 每年新增加的需求就是3 0 0多亿元。

家用纺织品行业作为纺织业的分支, 经过了2 0多年的发展, 基本构成了一个现有的体系。但是我国的家用纺织品市场经济还处于一个不成熟的阶段, 由于不规范的市场操作和短视的市场行为, 市场结构比较脆弱, 稍有变量, 整个行业就会呈现无序波动。家用纺织品行业的整合和发展, 需要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更需要一个统一明确的目标和运作。众所周知, 现阶段中国家用纺织品市场仍然处于一个以基础需求为导向的初级市场, 和国外有很大差距,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家用纺织品市场的产品潜力巨大。中国虽有近3万家初具规模的企业, 但名牌产品寥寥可数, 家用纺织品市场中产品“同质化”的倾向不仅模糊了品牌定位, 也成为制约家用纺织品企业发展的瓶颈, 现在市场的竞争不是单一产品的竞争, 而是品牌的竞争。在消费者心目中, 品牌是产品的诚信度, 只有重视品牌经营才是品牌迅速成长的关键。

三、科学品牌发展观是家用纺织品民族品牌可持续化发展的核心

建立以科学品牌发展观为家用纺织品民族品牌可持续化发展的核心, 努力创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品牌, 这不仅是提高家用纺织品制造业附加价值和实施内涵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而且是凝聚国家认同度的焦点问题之一。

所谓科学品牌发展观是指“在放眼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 深刻把握世界的经济发展和产业运行规律, 运用前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先进发达的技术手段, 来锻造出能够引领世界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等多元需求的优良品牌”。

其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 科学品牌发展观的核心宗旨, 是确保品牌的可持续化发展和树立牢固的市场主导地位, 这是检验品牌是否科学的唯一标准。

第二, 科学品牌发展观是一项系统工程和行为艺术, 它是有一套科学长效的机制模式来保障品牌的可持续化发展。它是体现在主业范围的竞争力, 关键要靠企业自身创新, 包括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

现今, 家用纺织品行业还没有形成系统化、环境化、设计化, 2 1世纪是“心经济”的时代, 将企业理念和设计创新完美结合, 一切以消费者为始终, 来引领我们的家用纺织品设计。因为作为科学的品牌不论是在目标市场的细分、品牌定位、项目的可行性调研论证、项目的组织实施, 还是品牌正式锻造时的管理流程的创新再造、产品工艺技术标准的制、市场导入契机的把握、整合传播策略的精心创意与传播实施、终端的营运策略、售后服务模式、营运组织的绩效考评等, 无不体现出品牌创新的艺术性、运做流程的系统性、管理行为的科学性, 所以, 也正是因为具备了如此高效科学的保障体系, 才有了品牌的可持续化发展。

第三, 科学品牌发展观是以开放的全球化视野和心态为发展前提的。也就是说, “如果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品牌文化不能上升到国际都认可的文化”, 那么它肯定是偏执狭隘的品牌发展观, 所以也就谈不上是可持续发展的品牌。

在很多国人的心目中, 世界著名家用纺织品品牌总是与欧美的印象联系在一起的, 即使赞成中国企业要努力自创品牌, 但是在实际购买决策时, 也主要先选择国外的著名品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生产不出和欧美一样质量的家用纺织品产品, 也不意味着在中国生产的欧美产品在品质上与欧美当地生产的产品之间有什么根本的不同。对世界著名品牌而言, 品质只是消费的一个基本条件, 制造地点和文化历史往往赋予了它们更多的品牌想象力、历史感以及品牌所代表的国家形象等。因此, 中国家用纺织品企业自创品牌的战略, 其实并不简单地是一个经济问题或企业策略选择问题, 而是一个更为复杂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和国家凝聚力的重塑过程。

第四, 科学品牌发展观是建立在丰富完善的产业资源、便捷高效的生产工具、上乘优质的原辅材料、先进发达的工艺流程、优美舒适的作业环境、前瞻科学的经营战略、凝聚高效的企业文化等条件之上的。因为, 只有这些硬件的存在才能确保品牌本身的有形价值, 再加上品牌文化在市场上的不断传播, 品牌的美誉度和忠诚度也就不断地提升, 所以品牌的无形资产也会不断地随之提升。在有形价值和无形资产的聚合作用下, 品牌才实现了市场化和社会化的价值认同。

四、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

中国的家用纺织品行业要由大变强, 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和“二次创业”的艰巨任务, 面临着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面临着自主创新与科技投入的重大课题。中国家用纺织品产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摆脱“跟而不领、大而不强”的现状, 就必须重视设计和原创, 不断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把品牌这种无形资产列入有形的管理中来, 并使这种管理更为科学化、系统化、有序化。

民族科学发展观 篇8

一、坚持以人为本是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础

我国各民族之间问题主要是因为各民族间的民族差别而引起的非对抗性的矛盾, 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但是, 在一定范围内, 民族间的矛盾还因为历史原因, 宗教因素以及国际势力的干预等影响, 变成敌我性质的矛盾。另一方面, 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 会导致一些民族政策跟不上或者某些地区的干部在民族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不当, 也会使非对抗性的民族问题转化为对抗性的民族问题, 影响我国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对于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曾提出在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基础上发展民族关系。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民族关系理论在中国又有了新的发展———科学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就是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 把为了广大人民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 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各民族在中国大家庭里享受同等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坚持以人为本, 还必须把握一个根本点和四个基本要求, 即一个根本点, 就是要把握好、实现好、维护好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各族人民的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使各族人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四个基本要求, 即民富、民智、民主、民安。科学发展观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理论的新发展, 是我国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和制定正确民族政策的升华, 它将全国各族人民群众放在了统一层面没有任何的差异, 从而根本上消除了各民族在国家分配利益方面的问题, 同时也从根本上解决了现今我国各民族之间存在的矛盾。

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科学依据

在中国多民族、多种族活动的主要地区, 往往在资源上拥有优势条件;但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和历史的原因, 也是我国主要的贫困地区。同时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水平不仅落后于发达地区, 也落后于同一地区汉族聚居区。一方面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主要表现在:一是森林覆盖率低;二是江河源头湖泊干涸, 水土流失严重;三是牧区草原退化速度加快;四是土地沙化面积不断扩大;五是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状况严重。另一方面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拉大, 具体表现在:一是城镇化率东部地区比西部民族地区高;二是西部民族地区的一产增加值比重比东部地区高得多;三是一产从业人员西部民族地区比东部地区所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 西部地区高;四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差距的比例关系, 西部民族地区比东部地区高。

科学的发展观要求政府强化对区域发展协调的指导, 在西部地区进行新农村建设, 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主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始终坚持以生产发展为中心, 为建设新农村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二是坚持规划先行, 大力加强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卫生、教育体系建设;三是下大力气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四是不断提高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战斗力;五是加大政策、体制支持力度。这样才能使东中西各大区域的发展得到统一部署, 振兴具有战略地位的经济区域, 使不同经济区域依据自身优势发挥作用。这将大大促进统一市场的形成与完善, 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 使各民族走共同繁荣之路, 在共同繁荣之中调整和巩固民族关系。

三、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当前, 中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 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多年来以美国为首的国际敌对势力, 一直把民族问题作为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的突破口。他们利用所谓的“新疆问题”、“西藏问题”以各种方式支持“东突”、“藏青会”等恐怖组织的活动。我周边国家出现的泛突厥主义、泛伊斯兰主义和“三蒙合一”、“大哈萨克主义”等思潮, 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我民族团结, 对我国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构成了新的挑战。在国际敌对势力的支持下, 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不断挑起矛盾、制造事端, 对我社会稳定危害极大。在这个阶段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是实现中国长远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 也是我们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只有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 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 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积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我们所面临的不和谐因素。同时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 才能正确处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问题, 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才能从合理解决目前存在的民族问题, 才能促进国家的经济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在几十年来社会主义建设, 包括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 不是空洞的政治口号, 不是抽象的理论, 而是指引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行动指南, 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法宝, 我们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才能更好的处理好我国56个民族之间的关系, 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摘要:我国民族问题的主要方面是基于各个民族之间的差别而产生的矛盾, 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我们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运用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 协调各民族之间矛盾和差异, 用持续, 协调发展观促使民族关系的和谐。

关键词:科学的发展观,民族问题,和谐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2]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有关“五个统筹”部分.

[3]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5.

民族科学发展观 篇9

1 武陵山区 (渝东南地区) 的基本概况

“武陵山民族地区”包括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湖南省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张家界市、怀化市, 贵州省的铜仁地区, 重庆市的渝东南“一区五县”等50个区县 (自治县、市) 级行政单位, 总面积10余万平方公里, 涉及人口2300多万, 是我国内陆跨省交界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也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的交汇地带。其中渝东南“一区五县”少数民族200万人, 主要集中分布在渝东南的秀山、彭水、酉阳、石柱4个自治县、黔江区、武隆县, 民族聚居区幅员面积1.69万平方公里, 占全市总面积的20.5%。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也是我国扶贫开发的重点地区。改革开发以来, 武陵山民族地区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大力扶持下, 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由于该地区自然条件差, 贫困面大, 贫困程度深, 少数民族人口多, 仍然存在着在发展中滞后、在滞后中发展的现象, 依然是全国改革发展相对落后地区。

1.1 重庆市旅游发展势头强劲

重庆直辖以来, 全市旅游产业的资源条件、产业地位、发展规模与格局都发生了突破性的变化, 各项旅游指标均创历史新高。旅游业已成为重庆市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重庆全年入境旅游人数达13003万人,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达408亿美元;国内居民出境人数达4584万人, 国内旅游收入达8749亿元, 比上年增长12.6%。其中渝东南民族地区“一区五县”全年出入境812.6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32.68亿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74.2%、63.64%。初步统计, 全市现在旅游直接从业人员12万余人。目前, 重庆旅游业已经具备一定的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 旅游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不断提升, 重庆旅游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加大, 旅游发展势头强劲。渝东南民族地区的武隆芙蓉洞、仙女山, 黔江的小南海、濯水古镇、阿蓬江, 酉阳的桃花源、龚滩古镇, 彭水的阿依河, 石柱的黄水、西沱古镇, 秀山的石堤古镇等初具规模。一批反映乌江画廊、武陵风光、民族风情、民族工艺等的旅游项目正在蓬勃兴起。

1.2 渝东南民族地区的地理环境

位于重庆市东南部, 东连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南与贵州省铜仁地区接壤, 西靠贵州省遵义地区和重庆南川、巴南区, 北临长寿、丰都、忠县、万州等区县。包括涪陵、武隆、彭水、酉阳4个乌江 (重庆段) 沿江区县 (自治县) 以及黔江、秀山、石柱3个乌江辐射区县, 面积22799平方公里, 人口385.56万, 分别占全市的27.7%、13.78%。是连接重庆与鄂湘黔三省的重要交通通道。

1.3 渝东南民族地区的区位情况

西北连接经济社会相对较快发展的重庆主城区, 北连旅游热线—长江三峡, 东连湖南的张家界和凤凰城等著名旅游区, 西南连贵州的“梵净山”旅游区, 处于各大旅游热点的交汇地带, 具有发展跨省旅游的优势区位。该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多彩, 自然风光独具特色, 民族民俗风情浓郁。区域内拥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等国家级景区18处, 还有市级旅游景区20余处。

1.4 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定位

该地区是一个集“老 (革命老区) 、少 (少数民族聚居区) 、边 (重庆的东南边界区) 、山 (武陵、大娄山区) 、穷 (均为国定贫困县) 、库 (享受三峡库区政策) ”为一体的区域, 又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集中连片贫困地区, 区域经济总量低, 二元经济结构突出, 是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的一个区域。脱贫致富、逐步实现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综合考虑区位、资源、经济基础等因素, 旅游产业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1.5 武陵山区旅游资源分布情况

武陵山区具有山同脉, 水同源, 树同根, 人同俗, 有着悠久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富集原始的旅游资源, 被国家列为“中国旅游第一走廊区”, 其原生态的青山绿水更是孕育出了诸多秀丽风景和璀璨的历史文化, 其中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奇峰怪石, 为全国五大佛教圣地之一, 乌江画廊穿越其中, 张家界为世界著名的国家森林公园, 湘西凤凰城为古代的南长城, “万里长江第一街”的“云梯街”坐落在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石柱西沱古镇, 黔江小南海为世界保存完好的地震遗址, 恩施的清江河、黔江的阿蓬江为土家族的发源地等。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思想观念发生很大转变, 武陵人也走出了桃花园式的生活向世界敞开了胸怀, 武陵山这块土地也正成为中华大地腹心地带的一颗倍受关注的璀璨明珠。

2 武陵山区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武陵山区整体旅游产业发展缺乏法律、规章的支持及跨区域的整体发展规划

一是缺乏加快旅游产业发展长效协调机制和政策法规保障, 推进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的法律依据, 各地制定的规章不协调, 甚至存在抵触的情况。二是整个武陵山地区缺乏打破行政区划界线, 中长期旅游产业整体规划, 旅游资源的大整合、大合作、大市场意识, 统筹开发、合理布局、配套服务及跨区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导致武陵山地区旅游资源优势得不到正常的发挥。三是武陵山民族地区旅游协作工作机构缺乏行政效能和法规支持。旅游经济圈的规划、合作、协调等工作难以实现。四是旅游规划科技含量不高。因武陵山区经济发展滞后和人才匮乏, 旅游规划缺乏国际先进理念, 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附加值不高, 造成旅游资源的极大浪费浪费。

2.2 武陵山区旅游产业需要国家优惠政策扶持和民族元素的挖掘

一是缺乏国家优惠政策扶持。武陵山区经济社会主要发展指标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是全国十八个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 需要国家加大政策扶持。二是体现民族特征的南溪号子、傩戏、罗尔调、土家摆手舞等文化缺乏保护和利用。三是因当地教育落后, 导致劳动力素质低, 教育的发展不适应少数民族需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四是缺乏对土家族传统手工织锦—西兰卡普、藤编、油纸伞、竹编、挑花、刺绣、花烛、傩戏面具及民族特色饮食等具有浓郁民族特色产品的开发。

2.3 基础设施薄弱, 投入不足制约武陵山旅游产业发展

一是地方经济落后。自身无力对旅游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开发和投入, 地方旅游资源得不到较好的开发利用, 国家缺乏特殊的扶持政策和项目带动。二是因环境条件差。区域内山高坡陡, 交通不便, 主要以陆路交通为主的单一格局。虽然渝东南“一区五县”都通了高速路, 除石柱外都通了铁路, 但景点之间、区县级连接公路的交通条件依然十分恶劣, 主要靠普通公路和乡村公路连接。三是抗灾能力差。现有道路等级低、通行能力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 地区之间的交通往来极为不畅, 出境条件、通行能力与旅游资源、经济社会的发展极不相适应, 严重制约着武陵山地区的旅游业产业的发展。

2.4 缺乏区域旅游资源整合机制, 区域经济协作难

一是行政体制的差异。因武陵山50个单元区行政管理上体制和模式的限制, 缺乏深层次的衔接、沟通、合作, 旅游产业的发展一般都是各自为阵、分段开发, 导致旅游项目的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 造成“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肢解了旅游资源的完整性和丰富性, 降低了武陵山旅游资源的档次和文化品位。二是交通条件不便。武陵山区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面积大、地形复杂, 处处是大山陡岩、深沟峡谷, 尚未构建起乡 (镇) 道路与公路主干线高速路、铁路、机场等连接配套交通运输网络, 地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区域之间的交往。三是经济发展滞后。因武陵山区的地、州、区县 (自治县、市) 经济发展普遍比较落后, 对外开放和外向型经济水平不高。以上三个方面的因素极大地制约着武陵山区域经济协作, 一些地方甚至在项目规划、招商引资等方面出现你争我抢的情况。

2.5 武陵山区旅游人才资源匮乏

特别是高级人才的匮乏, 成为制约武陵山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武陵山区急需三种类型的旅游经营管理与服务人才。一是旅游项目的区域规划高层次人才;二是加强区域合作与联系的管理人才;三是组合营销旅游产品的营销人才;四是能了解游客心理需求, 外语流利, 熟知武陵山地质地貌、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景观传说的导游人才。

3 对武陵山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3.1 加速武陵山区域合作法律法规建设, 为跨区域协作扫清制度障碍

一是建立和完善协作区规章。抓住国务院筹建《武陵山经济协作区》机遇, 推进国家对武陵山区旅游协作立法工作, 建立推进武陵山区旅游产业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共同协作加快推进国家筹建《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建设步伐。二是建立跨区域规章。突破武陵山行政区划间隔, 加快推进区域性和地方立法工作。首先是区域发展的立法。其次是加快武陵山区发展的制度建设。三是共同推进武陵山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制度建设。渝鄂湘黔四省 (市) 边区地方政府分别争取当地省 (市) 级政府支持, 联合向国务院、全国人大汇报, 争取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建立以下主要规章长效机制。《出台筹建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决定》、《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区域交通网络建设意见》、《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区域旅游合作的意见》、《共同构建武陵山经济协作区信息网络平台的意见》。

3.2 科学编制区域性旅游规划, 推进旅游产业科学发展

一是提高武陵山旅游开发整体规划意识。打破武陵山民族地区行政区划界线, 强化大整合、大合作、大市场意识, 统筹开发, 合理布局, 在不同层面上形成合作协调机制, 实现武陵山旅游产业整体推进。二是按照武陵山旅游发展总体完善渝东南“一区五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紧密结合重庆实际, 确立特色生态旅游业为各自的支柱产业, 安排和争取一批可行的项目作支撑, 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三是建立武陵山地区旅游发展协调机构。按照武陵山旅游经济圈的规划、合作、协调等职能, 形成一个统一的旅游经济整体, 各地旅游部门通过市场运作, 对武陵山区旅游资源进行高规划分步统一开发。四是规范武陵山旅游市场管理。统一制定价格、规范旅游市场、联合促销产品, 形成产业合力, 克服各自为政, 盲目、无序开发的现象, 共同打造武陵山旅游品牌, 促进武陵山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圈的形成和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3 整合资源, 推出武陵山生态旅游精品线

一是推进武陵山区无障碍旅游区建设。以黔江牵头着力巩固和发展旅游合作成果, 加快武陵山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健全武陵山区旅游联盟合作机制, 以塑造武陵山区旅游新形象为主线, 以整合武陵山区旅游资源、推出精品旅游线路为重点, 以推广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红色旅游为突破口, 选择共同发展目标, 统一宣传、统一形象、统一品牌, 在“互惠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上推进旅游市场开放。二是强化旅游企业网络化建设。建立区域旅游信息库, 联合发布信息, 构建区域旅游营销网络, 创建旅游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统一旅游宣传促销;整合旅游资源, 共同打造区域旅游精品旅游线路和品牌;互送客源, 互相推介旅游资源和产品, 开辟旅游“绿色通道”、确保旅游车辆畅通;积极引导区域旅游企业合作, 联合建立旅游招商引资机制, 促进武陵山区旅游产业的共同发展。三是发挥重庆主城、张家界、三峡、芙蓉洞、仙女山等优质旅游资源在区域内的辐射、带动作用, 科学策划旅游精品线。 (1) 以重庆和张家界为基地, 连通张家界—恩施—黔江—彭水—武隆—重庆和张家界—怀化—吉首—铜仁—黔江—重庆旅游线, 形成武陵山旅游经济圈。 (2) 通过石柱旅游为中介连通三峡——张家界;三峡——梵净山等国内外知名的旅游风景区, 形成旅游热线, 实现科学规划效应。建议以石柱为中转站建立武陵山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即重庆—石柱—利川—黔江—酉阳—秀山—张家界—宜昌 (返回重庆) 。 (3) 设计一些短线路、中短线路, 以满足不周同层次游客需要。如石柱—利川—黔江—彭水—返回, 石柱—丰都—涪陵—武隆—彭水—返回, 石柱—彭水—黔江—酉阳—秀山—利川—返回等路线。四是争取政策支持, 挖掘民族元素, 提高旅游资源市场竞争力。 (1) 争取国家加大对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倾斜, 尤其是加大在交通、能源、产业结构、国民教育、城镇布局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2) 争取国家文化部加大对武陵山区少数民族文化的抢救、发掘、研究与保护的资金支持力度。 (3) 争取商务部加强引导和扶持, 在外贸活动中加强对武陵山区民族手工艺品的推荐和介绍, 提升文化外贸的比重和竞争力。

3.4 加大投入, 加快推进武陵山地区旅游产业发展

一是国家及四省 (市) 地方政府加大对武陵山民族地区的产业扶持。实施产业扶持政策, 优先安排武陵民族山区旅游的基础设施项目, 及时引导武陵山地区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 把武陵山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作为放在各省 (市) 旅游业发展重点帮扶, 在资金、项目、政策上给予倾斜。二是国家加大组织沿海发达地区的对口帮扶力度。武陵山区争取对口支援的省 (市) 、行业单位加大支援力度, 力求开辟新的对口支援途径, 不光争取资金上的支持, 同时争取在传授先进管理经验、开展人才培训、引导企业投资等方面的帮助。三是将武陵山区纳入国家统筹区域发展规划。国家解决边疆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问题, 国家先后制定实施了“兴边富民行动”, 为解决甘肃定西、河西和宁夏西海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 国务院自1983年起, 每年拨专款改善该地区生态环境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武陵山区情况与“三西”地区十分类似, 目前只享受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普惠政策 (主要是西部大开发政策) , 建议国家制定特殊政策扶持措施。四是加快武陵山旅游交通网络“一体化”建设。加快石柱—利川—黔江—酉阳—秀山—张家界, 石柱—彭水—黔江, 石柱—丰都—涪陵的旅游高 (快) 速公路, 将武陵山地区公路进入全国公路大动脉, 为各地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借贯通沪蓉铁路契机, 连接石柱—黔江—张家界、黔江—铜仁地区铁路支线。使贯穿渝鄂湘黔武陵山民族地区的铁路线, 也融入全国三纵四横大动脉的沪蓉铁路之中。

3.5 加强人才培养, 搭建协作平台, 促进产业发展

一是拓宽旅游人才培养渠道。从战略高度努力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 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培训现有人才, 引进外来人才, 着力培养一批管理型、营销型、服务型人才。建立考核、评价、管理、激励机制, 促进人才队伍素质的提高, 建立武陵山旅游人才高地。二是大力发展民族职业教育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争取教育部加大对该地区基础教育的资金扶持力度, 尤其是通过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来重点发展该地区的国民教育、职业教育, 依托黔江职教中心, 组建“武陵山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为加快武陵山旅游产业的发展, 提供人才资源保障。三是搭建武陵山旅游产业发展平台。充分利用筹建“武陵山经济协作区”, 加强四省市“交通联动、旅游联动、文化联动、产业联动”, 改变“边缘化”危机, 利用地域同一的优势, 找到新的发展空间。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下, 通过发展多种市场, 形成市场网络, 变分割、封闭的市场为统一、开放的市场, 促进商品、资金、技术、人才的合理流动, 把各地分散的优势转化为综合实力, 把资源、技术的优势转化为生产发展优势, 实现共同发展, 共同繁荣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及三中、四中全会报告.

[2]中国政府《十一五发展规划》.

[3]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

[4]中共中央关于重庆市成为城乡统筹示范区的决定.

[5]国务院批准重庆市建立内陆保税港区的决定.

[6]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代表大会报告》.

[7]重庆市人民政府《十一五发展规划》.

[8]重庆市人民政府《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民族科学发展观 篇10

吉首大学是办在“老、少、边、山、穷”地区的省属地方综合性大学, 区位劣势导致毕业生就业工作困难重重。一是特殊的地域环境导致交通不便, 信息不灵, 与市场对接困难;二是学校生源群体弱势, 有近70%的学生来自农村, 贫困生比例达到48%, 这些学生大多经济贫困, 社会就业资源占有少;三是办学资源严重不足, 学校周边经济文化发展落后, 市场需求不足。面对这些困难, 吉首大学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不等不靠, 主动作为, 创新思路, 采取有力措施, 构建毕业生就业“全程化指导、全员化参与、多元化服务、信息化反馈”的“四化”机制, 扎扎实实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稳定在全省同类高校前列, 一直保持在92%以上, 着力提高了就业工作在学校创建湖南省高水平大学进程中的贡献率, 坚持较好地发挥了学校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受到了各级领导、广大毕业生和社会各界的肯定与好评。

一、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义, 实行“全程化指导”机制, 着力提高学生就业实力

(一) 创新工作形式, 组建就业指导导师团。

学校在湖南省普通高校中率先聘任50多名大学生就业导师, 由具有丰富教学、科研、管理经验的骨干教师担任, 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地进行职业规划, 提高求职技巧,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同时, 定期与学生面对面交流, 开设各类就业讲座、就业培训、模拟面试等活动, 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 搭建学生和社会各界交流的良好平台。对一时不能就业的大学生, “就业导师”予以跟踪辅导, 并亲自到招聘会现场指导选择就业。

(二) 创新工作内容, 开设就业指导必修课。

学校把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从2008级本科生起, 面向全校学生把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 成为贯穿四年的职业发展教育体系。教学内容实现系统化:逐步形成集专业教育、职业观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形势政策、职业能力培养与提升、求职面试技能、职业礼仪、创业教育等系列化教育内容;指导过程全程化:逐步实现就业指导培训贯穿大学四年学习生活;培训手段多样化:逐步形成以课堂、讲座、报告、网络等多渠道, 以情境演练、团体或个体咨询辅导、社会实践等多形式的就业培训;每个年级的授课内容充分结合学生们的年级特点及专业发展特色, 结合大学生就业中的具体问题, 在生动的案例教学中实现与学生的互动。到目前为此毕业生就业指导培训率为100%。

(三) 创新课程建设, 自编就业指导新教材。

根据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需要, 学校立足实际, 组织泛西南地区相关高校的30余名就业指导教师, 历时近三年时间的论证、撰稿, 由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就业指导教材《大学生学习与谋职指南》, 从而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及早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科学地进行职业规划,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择业观。

二、把握“以人为本”这个核心, 打造“全员化参与”机制, 努力拓展学生就业市场

(一) 强化领导责任制度, 加强组织机制保障。

学校实施“一把手”工程, 书记校长直接负责就业工作。每年, 党委会、校长办公会都要听取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 召开毕业生就业工作大会, 制定具体方案指导就业工作。同时, 学校和各学院党政主要领导带头, 调动一切力量拓展就业市场。学校领导与相关人员除加强形势研判、解决实际困难外, 还要主动走访用人单位, 加大人才输送力度。近三年, 派出170多人次深入到全国各相关省市近800多家用人单位调研, 对毕业生跟踪服务。

(二) 重点发动专业教师, 主动推荐优秀学生。

各学院将就业工作纳入考核体系, 充分调动教授、导师、专业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的积极性、主动性, 尤其是发动专业教师深入各行业挖信息、找岗位, 借助项目合作等渠道主动向企业推介优秀毕业生。如城乡资源与规划学院植物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专业教师积极邀请分布在吉林、内蒙古、陕西、甘肃、上海、浙江、广东、广西、湖南等9省、市的26家用人单位的32位专家组成行业指导委员会, 多次召开专题会议, 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 既为企业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又有效拓展了毕业生就业的新空间。旅游学院开展“专业教师与就业困难学生结对子”等活动, 帮助学生在知名的旅行社、旅游公司、星级酒店就业。

(三) 充分利用校友资源, 广泛拓展就业空间。

学校主动邀请各地校友来校招聘, 帮助提供用人信息、推荐优秀毕业生, 广开就业渠道, 并联系校友为毕业生的异地求职提供便利条件, 降低毕业生的求职成本。目前, 广州、长沙、北京、上海的校友分会已经为毕业生收集整理和发布了2000多条就业信息。

(四) 积极联合边区高校, 打造区域就业市场。

学校根据办学定位和服务区域, 主动加强与泛西南地区 (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 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协作, 大力构建四省市边区最大的人才资源高地, 成立泛西南地区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协作会和泛西南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联盟, 开发泛西南就业联盟网站 (www fxn123.com) , 在网上发布毕业生信息和各学校收集的用人单位信息, 联盟学校的学生只要输入学号即密码就可登录查询相关信息。从2006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两届泛西南地区14所大中专学校参加的毕业生供需见面会, 邀请800余家用人单位与会, 提供了约12000个就业岗位, 初步显示跨区域合作的巨大潜力, 受到广大毕业生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

三、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个基本要求, 完善“多元化服务”机制, 强力提升就业服务水平

(一) 加强引导, 转变观念, 构筑务实的毕业生创业支持体系。

一是面对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学校积极实施“湘西大学生创业就业服务园”项目, 得到国家发改委300万元国债资金支持, 学校予以配套300万元资金, 同时与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合作, 在省内高校中率先建立SIYB培训基地, 深入开展SIYB (创办你的企业) 的创业项目培训, 积极开展创业教育, 以创业带动就业, 并通过创业课程设置与创业指导等手段着力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与创业水平。二是学校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 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技能的培养。学校开设与创业相关的多种专题讲座, 内容涉及如何把握商机、如何融资、如何承受压力等, 同时开展模拟创业、实地考察企业运作等丰富多样的案例教学;通过举办创业计划竞赛、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训、毕业生创业风采展示等活动, 提高毕业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激发自主创业热情。三是为学生创业开辟绿色通道, 积极探索毕业生自主创业的长效机制。目前, 已有200多名毕业生自主创业, 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或企业, 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5年7月, 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03级应用物理专业的学生闫星与来自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等7个学院的8名在校大学生, 白手起家, 通过四年的奋斗创建了声名鹊起的有较大影响力、较大规模的高科技公司———吉首市凤飞传媒有限公司, 旗下的“湘西生活网”、“湘西房地产资讯网”、“湘西人才网”已经成为湘西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网络平台, 被州政府信息化办公室列为“推进湘西自治州信息化建设政府指定合作单位”, 成为湘西与外界文化交流的信息平台, 闫星等同学也成为湘西大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典型。如今, 该公司已安排了20名大学毕业生就业。

(二) 突出重点, 强化责任, 构筑快捷的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帮扶体系。

做好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援助, 是教育改善民生的具体体现。抓好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是破解历年毕业生就业难题的有力抓手。学校对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实施“一对一”就业援助。重点关注女生、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灾区毕业生、心理问题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同时, 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给予资金补助, 资助一定求职费用等。开通特困生职业资格培训“绿色通道”, 对就业困难毕业生进行跟踪统计, 为其建立动态档案, 重点向用人单位推荐。邀请校内外就业指导专家对就业困难学生进行系统培训。如2005年9月, 学校积极争取到福特基金提高高校贫困生能力 (PHE) 项目的支持, 到位经费270万元, 其中贫困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子项目得到40万元经费的大力支持, 高校通过设计一系列活动, 强化贫困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使贫困生在就业中凭借一定的竞争能力获得理想的就业岗位。学校与长沙市人才交流中心联手开展贫困生就业“一卡通”活动, 让贫困生凭卡免费参加在长沙、武汉、深圳等10多个城市的人才交流中心举办的供需见面活动, 免费进行人事代理档案托管等。

(三) 释疑解惑, 加强疏导, 构筑科学的毕业生就业心理咨询体系。

近年来, 学生就业情绪波动较大, 家庭经济和本人思想方面的压力导致一些毕业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学校认真研究这部分学生的心理特点, 及时开通了毕业生心理短信沟通渠道, 通过短信对毕业生产生的诸多心理问题给予帮扶, 为毕业生开启心理减压之窗。对就业心理压力过重的毕业生, 提供个性化就业咨询和帮助, 挑选有经验的老师“一对一”指导, 及时提供科学有效的就业心理咨询。学校积极构建起“宿舍—班级—学院—学校”网络联动机制, 对学生进行大学生活全程跟踪心理保健服务, 努力创设“关爱心灵、快乐成长”的生活氛围。

(四) 鼓励引导, 深入基层, 构筑有效的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体系。

一是把思想工作做透。学校通过网络、校报、讲座、就业指导课等多种途径加强毕业生基层就业思想教育, 宣传基层就业先进典型, 宣传国家基层就业各项优惠政策, 指明毕业生基层就业的主要渠道和途径, 增强毕业生基层就业意识, 激发毕业生基层就业的热情和使命感。二是把组织工作做细。学校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基层选调生”、“大学生村官”等基层就业项目做好宣传动员、选拔推荐、资助服务工作, 让有志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有单位、有岗位。三是把服务工作做好。毕业签约前, 为全面介绍岗位的情况, 并帮助毕业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让毕业生去得明白。在毕业生基层服务期内, 有计划地深入毕业生工作单位进行调研慰问、对口支援, 让毕业生工作安心。在毕业生服务期满后, 仍然为毕业生提供周到的服务, 让毕业生感受到学校关爱、社会关怀。今年3月, 学校党委组织部、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和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先后到湘西自治州的古丈县、永顺县、龙山县、保靖县、花垣县主动走访24名大学生村官, 送去学校祝福问候, 鼓励村官在农村、在基层建功立业。村官感动, 社会欢迎, 影响较好。

四、把握“统筹兼顾”这一根本方法, 建立“信息化反馈”机制, 全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 深化教改, 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毕业生就业的情况不仅取决于学校的就业工作, 而且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等环节密切相关。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努力形成招生、培养和就业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学校通过对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电话回访、座谈等多种渠道搜集相关信息, 再由学校统一进行分析和反馈, 以此作为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改革和优化培养人才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等方面的重要参考依据。如学校利用福特基金项目已面向全国19个省市的700家用人单位及时发放毕业生跟踪调查问卷, 举行近30场座谈会, 对往届毕业生状况进行了解, 及时掌握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提升毕业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

(二) 建立基地, 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广泛建立并大力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与合作, 扩大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的地域范围和数量, 组织更多的毕业生到企业实习实训, 是提升毕业生实践能力、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校通过不断开辟学生校外实习基地, 通过“产学研”、县校合作、企业合作等多种形式, 与怀化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张家界市、慈利县、广东嘉福教育集团、广东建国人才交流中心、福建闽江人才交流中心、长沙人才交流中心、怀化中方人才交流中心等地方和企事业单位、人才交流中心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目前已建立180个就业实习基地, 在广州市、番禺市、东莞市、宁波市等地建立了4个毕业生就业基地, 一大部分学生在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找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三) 产学结合, 努力实现就业无缝对接。

近几年, 学校突出实践环节, 狠抓实习实训, 增强学生职业适应能力, 尝试建立“学士后”流动工作站, 开拓新型的毕业生就业模式, 先后与湖南湘泉制药有限公司、湖南老爹农业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张家界恒兴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共同筹建吉首大学“学士后”流动工作站。学生在车间、实验室、工作案台等环境中接受基本技能训练, 实现教育与生产的直通车, 将学生“毕业实习”与“就业”结合, 企业根据需求选拔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 学生在顶岗实习三个月的试用期后与企业签订聘用合同, 在实习期内就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 实现毕业生就业的无缝对接。

摘要: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吉首大学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不等不靠, 主动作为, 创新思路, 采取有力措施, 构建毕业生就业“全程化指导、全员化参与、多元化服务、信息化反馈”的“四化”机制, 全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成效显著。

民族科学发展观 篇11

关键词:科学性 民族性 民族声乐艺术 美学欣赏

基于音乐的发展角度来看,随着声乐艺术的进步,研究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知识以及“学派”与“唱法”的学者越来越多,不同研究者持有不同的看法,他们对此问题的争论也逐渐延伸。在此发展趋势的影响下,不同深度的观点逐渐现于各种文献之中。对此,笔者也基于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视角,站在科学性及民族性需求的角度,对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欣赏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基于科学性的民族声乐艺术美学探讨

1.声音训练中撷取美声唱法的精髓

由音乐的基本常识可以得知,歌唱需要以语言的传递为基础,对歌唱语言风格的界定不会以民族音乐的差别为原则,而是基于语言的特色。20世纪上半叶,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西学东渐”的思潮兴起。受此影响,源于西方的一些歌唱艺术开始在中国流传,其中尤为明显的是“起源于意大利歌剧的美声唱法”的流行。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到了1942年初,重庆上演了《秋子》,其中就蕴含了美声的唱法,但是却引起当时人们对此剧褒贬不一的看法,其中最主要的分歧点在于:这种源于西方的唱法与汉语发音之间的差异性矛盾。针对意大利语和汉语来说,是两种差别很大的语言体系,每个语言体系有着自己的特色和发音特点。并且在与歌唱发声进行结合的过程中,它们还会呈现出各自的个性特征。拿汉语来说,单音节表意文字是其基内涵,发音的时候,不考虑因素的数量,最后的结果都是要切成单一音节。因此,基于汉字的发音的这类表现方式,“横咬字、宽咬字”等汉字发音规律特征得以形成。利用汉语语言进行发音的时候,运用较多的是口腔前部的动作,而在此基础上,“基音发音管”就会偏短,这些又会进一步对共鸣的释放和形成造成不利影响。基于汉语发音的这些特色,以声音为方式来深化情感的手段就难以在中国传统的唱法中得到完全应用。

但是意大利语则不同,这种语言属拼音的多音节文字,相对汉语的发音来讲,意大利语的发音要简洁很多,并且语音因素也更容易把握。在这种语言的发音过程中,口腔的后部多是形成元音的最佳部位,并且具有很强的“竖向感”。而在这种发音特色的引领下,“基因发音管”的形成就会较长,而且重要的是,歌唱共鸣的形成与释放也会更加便捷化。意大利语的这种发音特色正为“美声唱法”中对声音表情性的注重提供了有利条件。美声唱法中,较为重视的是声音的连贯性,致力于表达的是美妙的歌声,正是这种极致的追求,在美声唱法的影响下,各种科学的发声以及训练方法才得以形成,且产生世界性的影响。

我国民族声乐教学中,对声音的训练积极撷取了美声唱法的精华。例如金铁霖教授在此过程中所坚持的美学原则:“科学唱法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不论是西洋唱法,还是中国的传统唱法,其中都有明显的体现,发展这种唱法的关键是怎样去识别、借鉴,并有效继承。而中国声乐教学的任务是要以科学唱法中的普适性为基础,并将其应用到本国民族声乐演唱的特殊性中。”简单一点来说,其最终体现出的美学原则是“求同求异,以同为主”。在他看来,一切“母音”都要以科学歌唱的共性为基础,具体的发声训练中,“母音着色”和“母音变形”方式的运用,体现的也是对美声唱法的一种借鉴。

2.基于民族性的视角,彰显民族唱法的优势

中国有56个民族,在这些众多的民族中,其生活习惯、民俗文化、地理环境、民族语言、民族心理等因素的呈现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我国民族声乐的形式在众多因素的作用下,也形成了多样化的特色。例如藏族的歌曲:豪迈奔放;江南小调:清新秀丽;蒙古长调:悠扬宽畅。从这些不同民族的歌曲特色中,不只能看到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同时也体现了多样化的发声方法,但是,基于这些民族发声方法的研究来看,普遍运用到了“混合声”。基于金铁霖教授声乐教学的美学观点来看,在中国传统声乐的唱法中,“混合声”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并在运用的基础上得到完善和丰富。基于科学的观点来理解混合声,简单说就是真声和假声两种不同性质声音的一种混合,例如真声:明亮、具有力度。结实;假声:柔和、高位置、圆润等,真假结合,呈现出一种朦胧的美感。他认为,歌唱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先忽视自己原来的声音基础;即真声、假声、混合声,然后接受严格的声音训练,让学生在具体的声乐学习中,能够学会多种声音的唱法。在这里,金教授欣赏民族声乐艺术美学性特征的时候,将真声和假声的混合作为了具体的展现内容。从本质上来讲,声乐学习中对声音进行训练的时候,不管是混合声的运用,还是“U”母音通道的建立,都要明确要实现的目标:以科学为原则,力求尽善尽美,充分激发人体的发声潜力,并努力寻求科学正确的发声方法。只有以此为基础,才能进一步促进民族声乐艺术的进步,使其呈现出多样化的发趋势。

二、基于民族性需求下的民族声乐艺术美学欣赏

1.情动于中,“以情带声”

基于民族声乐艺术欣赏的角度来看,歌唱是情感的产物。针对这种观点,中国的古书中早有记载,例如“诗言志,歌咏言,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细细品味,中国的先哲们早已将歌唱视为一种情感寄托的方式。纵观中国的音乐文化发展历程,不论是兴盛于唐的唐诗,还是繁荣于宋的宋词,又或者后来的元曲、戏曲、民歌等艺术形式的创新,其中都是以情感的表达为主线,并牵引着声乐艺术的发展。在中国传统的声乐理论中,对音乐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这样描述道:“情是气之本,气是情之身,情动气则生,气动声则响”。对这段文字进行理解可以发现:声乐演唱中,不论是运气行腔,还是发声吐字,始终需要伴随的是情感的表达。声乐演唱者在进行歌唱表演的过程中,要想充分调动声乐技巧,并加强表演手段的利用,演唱者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将“感情”作为依据。这里的“情”不是通常情况下的情感,它是基于演唱者对音乐作品内涵深刻体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出来的“情”,所以,这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情感。对此,演唱者要想进行完美的演唱,就要具备较强的艺术敏感度和艺术感悟力,同时要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因为只有基于这些条件,演唱者才能更好地领会声乐作品的意境和主题,然后在演唱中将作品创作者所蕴育的情感给有力地传达出来。很多情况下,自己被作品感动了,演唱者才能更好地将自己的感受注入到作品的表现中,最大程度地实现“心灵的歌唱”,从而进一步感染声乐欣赏者。

2.以字行腔,“以声传情”

从一定程度上来看,声乐演唱者在表达感情的过程中,运用到的一个重要载体就是语言。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民族语言对音乐语言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针对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而言,“字正腔圆、以字带声”是其基本传统。相对而言,中国传统的声乐唱法与美声有着很大的差异性,从中国声乐演唱的角度来看,其对语言表达的清晰度比较重视,具有很强的语言性。针对字与声的关系来看,北宋的沈括曾经就此作了较为精辟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并将其记录在自己的名著《梦溪笔谈》中,例如其中这样一句话“古之善歌者有语,谓‘当使声中无字,字中有声”。从声乐艺术实际发展的角度来看,“字中有声”只是一个局部的要求,它所指的是:在实际的演唱中,演唱者的发音要做到使每一个字都饱满,并且有悦耳声音的支撑。另外,鉴于声乐演唱的角度,“声中无字”是对其所做的整体性要求,在这种要求的指导下,演唱者在演唱中所发出的声音要婉转、流畅,富有圆润之美,并且以此为基础,还要进一步实现与行腔的对应。在这种形式的声乐唱法中,不是要求演唱者将字给取消,或者是忽略咬字的发音,而是要实现以字套腔,在流畅的歌声传达中,进一步创造出富有感染力和音乐色彩的意境,并将字融入到这个创造的意境之中,

3.声情并举,意蕴深厚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影响中国声乐艺术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例如中国传统的戏曲、经常提到的经典儒家文化。在各种传统文化因子的作用下,中国声乐艺术的美学追求是“达意之情”,而与此相对应,中国声乐艺术的审美核心变为“声情并举的韵味”,简单来说就是“字、声、情”的有效融合。另外,这里的“韵味”具有深刻的内涵,具体来讲,就是演唱者对情感的抒发、声音的表现、语言的应用。同时,这种韵味也是对艺术创造境界的一种追求,并在过程中体现出感情的深刻,意味的深远。从一些文学家的观点来看,例如唐代的白居易,他认为:“诗歌的最高意境在根情、苗言、华声 、实义”,从这句话来审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审美的发展,其中体现的就是其韵味之美的基本准则和基本要求。从其他的角度来看,韵味之美在情韵、字韵、声韵的表现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是仔细探究就会发现,这些不同的表现方面实则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在民族声乐艺术韵味之美的表达中,要想进一步使这种韵味美得以丰富和完善,就要为字韵和声韵注入一定的活力,在对此进行选择的基础上,情韵是最具有活力的源泉。古人作乐喜欢以情感人,这也是中国声乐艺术韵味之美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才有这么一句话:“唱曲之法,不但声宜讲,而得曲之情尤为重。”

四、结语

综合来说,从科学性和民族性的需求角度来看,我国声乐艺术也有着不同层面的美学欣赏意识:基于科学性的民族声乐艺术美学的表现来看,其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体现:声音训练中撷取美声唱法的精髓和彰显民族唱法的优势;基于民族性需求下的民族声乐艺术美学欣赏来看,其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体现:情动于中,“以情带声”、以字行腔,“以声传情”、声情并举,意蕴深厚。此外,研究中国声乐艺术的美学体现,对促进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基于时代发展的要求,中国的声乐艺术发展也应有所借鉴,并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注释:

王亚辉. 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J]. 芒种, 2013(1):199-200.

杨海源. 浅谈民族声乐艺术美学中的特征[J]. 北方音乐, 2014(12):141-141.

潘丽. 试论当下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多元化[J]. 民族音乐, 2013(3):8-9.

史洁. 王志信改编的新民歌之声乐艺术美学探究[D]. 兰州大学, 2014:15-38.

民族科学发展观 篇12

2016年新疆迎来了第一个“民族团结进步年”。自1983年起,每年的5月为新疆民族团结教育月,至今已经走过了33年,今年“民族团结进步年”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传递身边的“正能量”,激励各族人民为新疆的发展、为民族团结贡献力量。《新疆农业科学》(汉、维文版)编辑部就在深深地践行着这一切。

20世纪世纪90年代初,一部电视连续剧《编辑部的故事》风靡全国,6个编辑性格各异却都善解人意,忙忙碌碌的人、热热闹闹的书、实实在在的事引起了人们的共鸣。其实编辑部就是一个小社会,从一个侧面集中展示了人间万态和真善美。说到编辑这个词,大家可能并不陌生,从古代的孔子、司马迁到近代的鲁迅等人,都是编辑部出身。现在对于科技期刊的编辑,正如卢嘉锡院士所做的比喻,干着既是科研工作“龙尾”也是“龙头”的工作。

一、两文版是新疆创刊最早的科技期刊

1957年3月20日,《新疆农业科学》出版第1期(内部参考),由新疆农林牧科学研究所编印,当时刊名《新疆农业科学简报》,共出版21期(12月20日)。征稿范围为农、林、水、牧的科研论文、调查报告、译文、通讯等。1958年由新疆农林牧科学研究所、新疆八一农学院合编(内部参考),每月上旬出版,16开本,月刊,每期28页左右,每期约5万字,共出版6期(6月3日)。1958年1月由《新疆农业科学简报》编辑委员会刊登了《启事》,办刊方针为“科研为生产服务”。1958年第4期上,由编辑委员会刊登“《新疆农业科学通报》创刊启事”,于1958年7月正式创刊,办刊方针为“面向群众,为农牧生产大跃进服务”。1958年7月1日创刊号,刊代号58-18,乌鲁木齐市邮局总发行,全国各地邮局订阅,全国各地新华书店代订代销。编辑出版者为《新疆农业科学通报》编辑委员会。首页刊登了“发刊词”。征稿范围为农、林、水、牧业科学技术稿件。1959年更名为《新疆农业科学》,同时创办了维文版,由新疆农业科学研究所与八一农学院联合编辑。1959年1月1日“致读者”中,编辑者为《新疆农业科学》编辑委员会,出版者为新疆人民出版社。征稿范围:为了贯彻“面向群众,为农牧业生产大跃进服务”的方针,刊登各地生产经验、创造发明、对生产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试验和调查报告、对生产和科学研究具有参考意义的资料和通讯报道等。

从20世纪50年代创刊时起,《新疆农业科学》汉文和维文版老一辈的汉族和维吾尔族编辑们艰苦奋斗,勤俭办刊,那个时候流行一句话,“编辑一支笔,一把剪刀,一瓶糨糊,就是全部家当”,怀着一颗“为他人做嫁衣”的心,在爬格子的“孺子牛”精神鼓舞下,默默奉献,这只是《新疆农业科学》老编辑们的真实写照。

正是那段同甘共苦的岁月,两文版的编辑们,在长期的工作中结下了深刻的情谊就像邻里守望的一家人,也为今天《新疆农业科学》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编辑部的条件改善了,但是那个时代的精神却深深扎根在我们的心中。

经过近60年的发展,《新疆农业科学》目前是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2010年主持项目荣获新疆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91—2010年刊物7次荣获新疆科技期刊质量评比一等奖、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1999—2010年荣获五届新疆期刊奖;2008—2010年连续获得新疆科协科技期刊资助项目;2003年获得首批清华大学《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2011年9月刊物在新疆农业自然科学期刊中率先实现了CNKI优先数字出版。2013年在第三届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评选中,入选中国学术核心期刊(A),农业类43种全国核心期刊中排第19位。入选2014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在38种农业综合类核心期刊中排第24位;入选2014年《中国农业核心期刊概览》。荣获2015年度科学出版社“期刊出版质量优秀奖”、第2届中国高校民族类优秀科技期刊奖、2015年中国高校农业期刊先进集体、2015年中国高校技术类优秀科技期刊。

二、翻译科技名词

两个文版的编辑尤其是维文编辑,在汉文编辑部的帮助下,都在为一个科技名词、一个语句、一个数据进行推敲,以达到准确和科学,维文版主要以翻译汉文版的论文为主,如何翻译才能更准确地表达词意,才能将科技成果传播得更准确,是翻译工作非常重要的一环。每次遇到不懂的科技名词,汉文版编辑就不厌其烦地讲解,有一次维文编辑在翻译时遇见葡萄的“果刷”,她在已出版的《汉维大词典》《汉维农业大词典》《汉维植物词典》《汉维对照林业词典》《汉维生物词典》等词典中没有查到这个名词,这可把维文编辑老师难倒了,如果按字意翻译是(),这样翻译很容易使人误解为“刷果实的刷子或者是刷主干的刷子”,经与汉文版编辑交流后,才知道“果刷”是指葡萄果实中粘连像刷子一样的部分,最后按实际意思翻译成()。再如“树上干”是杏品种,一直没有维吾尔语名称,这个品种是在树上晒干,杏干在维吾尔语中称(),根据汉文编辑解释的该词的实际意思,把树上晒干的这个品种翻译成()[2],以上的例子不胜枚举。迄今为止,两文版已出版53卷,刊登的科技论文的字数达到数亿。工作互相交流的点点滴滴汇聚成了一本本杂志,传播到全国和世界各地,为新疆农科院科技成果的展示与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生活上互相尊重,互相帮助

工作上互相帮助,生活上互相照顾是编辑部的传统,去年有维文编辑住院,汉文编辑部同事闻讯立刻赶到医院看望,并不断给予她鼓励。出院以后,汉文编辑考虑到她的身体状况,一些重体力活都不让她干,她特别感动。

四、积极参加自治区“访惠聚”活动

2014和2015年,新疆开展了“访惠聚”活动,维文汉文积极响应院里的号召,先后去喀什农科院住村点。两年中,汉文编辑部的全体人员都去库木西力克乡慰问他们,每次一见面,大家就像见了家人一样,并且一起为村民开展科技服务,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受到住村干部和村民的欢迎和好评。不仅如此,2011—2015年由《新疆农业科学》牵头组织的自治区科协百会万人下基层活动,送科技期刊下乡,足迹遍布喀什、和田、玛纳斯、昌吉、塔城、吐鲁番、博乐、哈密等地。下农村进社区和军营为各族群众带去了党的温暖,送去了科技知识,利用自己的优势,在“去宗教极端化”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五、开展“结对子”活动

2014—2015年所里开展了民族团结“结对子”活动,《新疆农业科学》编辑部就结了两个对子,两位老师在工作上积极进步,在生活中关心青年编辑的生长,尤其是在院民族团结演讲活动中两位青年编辑部通过切身体会,声情并茂地演讲,双双荣获院“十佳宣讲员”称号。

六、荣获“巾帼文明岗”

通过小小的杂志可以看出,各民族只有互相合作、互相支持,才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近几年汉文、维文编辑部不断开拓创新,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与两刊编辑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是分不开的。遇见不论编辑还是老师们的子女结婚这样的喜事,编辑部的同志们都悉数到场祝贺,逢年过节,也互相走动,其乐融融。由于工作的成绩突出,民族团结工作搞得好,2010年《新疆农业科学》编辑部荣获院民族团结先进集体,2013年成功创建自治区直属机关“巾帼文明岗”,2016年大家拧成一股绳积极创建更高级别的自治区级“巾帼文明岗”。

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是关系到国家文化持续发展的战略性命题,科技期刊在维持国家科技强国地位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3]。新疆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期刊有多种文字语言出版,数十年来是展示新疆科学技术总体发展水平、开展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新疆农业科学》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新疆农业科学》编辑部充分体现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一个缩影,今后将更加携手共进,让民族思想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精诚团结,才能立于世界,才能谋求进步和发展,我们的国家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和璀璨文明。新疆是我国最大的省份,一曲优美动听的《我们新疆好地方》唱出了两千二百万天山儿女的心声,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新疆大地安定祥和,到处奏响民族团结的凯歌。

参考文献

[1]王琳.科技期刊国际化要凸显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国际地位[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3):358-360.

[2]木巴热克·阿布来,张琼,王芳,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科技名词术语翻译中存在问题与建议——以《新疆农业科学》(维文版)为例[M]//学报编辑论丛(2015).2015:115-118.

上一篇:投资能力预测下一篇:追求生命课堂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