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人口发展

2024-10-11

民族人口发展(精选11篇)

民族人口发展 篇1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也是新时期、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为全面总结“十一五”时期云南省金融支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方面的做法和成效, 近期, 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货币信贷处对全省涉及到人口较少民族的9个州、市和部分金融机构的金融支持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结果显示:云南省金融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成效显著, 但存在着的一些问题仍然突出。为此, 结合调研情况, 我们就加强和改善云南省金融支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提出四点建议。

一、目前云南省人口较少民族基本情况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山区省份, 全省共有被列入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 (2005~2010年) 》 (以下简称《规划》) 的人口在10万以下的人口较少民族7个, 分别是独龙族、德昂族、基诺族、怒族、阿昌族、普米族和布朗族, 总人口约27万人, 主要分布在怒江、保山、德宏、西双版纳、临沧、普洱、丽江、大理、迪庆9个州市, 31个县 (市、区) 的175个村委会1407个自然村, 民族数和人口数各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十二五”时期云南省人口较少民族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共涉及10个州、市, 35个县 (区、市) 的138个乡 (镇) 3520个自然村, 人口较少民族人口38.3万人, 占全省人口较少民族总人口数的92.2%, 是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任务最重的省份。

二、“十一五”时期, 云南省金融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情况

(一) 人民银行充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 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的政策扶持

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作为云南省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认真履行成员单位的职责, 充分发挥“窗口指导”和货币政策工具的推动作用, 引导辖内各金融机构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有市场、有效益、符合信贷条件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 积极推动信贷扶贫工作。

一是着力强化信贷政策“窗口”指导, 加大信贷投向引导。根据《规划》中的有关要求, 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结合云南省实际每年制定下发《云南省信贷指导意见》、《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意见》 (代省政府拟稿) 等一系列专项指导意见, 引导金融机构坚持“有保有压”的信贷原则, 积极鼓励和支持金融部门对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有市场、有效益、符合信贷条件的项目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积极推进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支柱产业的培育, 对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促进群众增收的种植、养殖、特色农产品及其加工项目, 适当增加扶贫贷款额度, 延长还款期限。

二是执行有区别存款准备金率。目前, 人民银行对涉农比例达到70%或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达标的农村信用社, 执行较一般农村信用社低1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 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31家农村信用社有24家执行优惠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 从而进一步增强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力度。

三是对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生产贷款实行优惠利率。“十一五”以来, 人民银行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限基本上已经放开, 但为了支持民族地区发展, 对于民族地区的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生产贷款, 一直实行优惠利率。截至2010年12月末, 全省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生产优惠贷款余额9.95亿元, “十一五”时期人民银行累计贴息4879.4万元。

四是扎实做好央行票据资金支持工作。截至2010年12月末, 累计对怒江、德宏、临沧、思茅、西双版纳、保山、丽江、大理、迪庆9个人口较少民族州市的55家县级农村信用社发行专项中央银行票据49267.35万元, 占我省全部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兑付金额的30.79%。目前, 9个州市的农村信用社已全部实现兑付, 专项中央银行票据的兑付增强了民族地区农村信用社的支农后劲。

(二) 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入, 支持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全省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9个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贷款总量持续保持增长的态势, 9个人口较少民族州市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由2005年末的671.77亿元增加到2010年末的1658.75亿元, 增长了146.92%, 年均增长19.82%, “十一五”期间累计新增贷款986.98亿元。

一是大力支持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薄弱是制约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 金融部门大力支持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公路建设、农网建设与改造, 农村小城镇建设。截至2010年12月末, 9个人口较少民族主要聚居州市的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177.97亿元, 较2005年末增长244.71%, “十一五”时期新增中长期贷款836.24亿元, 有力地支持了民族地区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大力支持“三农”和中小企业发展。9个人口较少民族主要聚居州市的涉农贷款余额由2005年末的94.75亿元增加到2010年末的888.17亿元, 增长837.38%, “十一五”时期新增涉农贷款793.42亿元。中小企业贷款余额由2005年末的137.18亿元增加到2010年末的667.37亿元, 增长386.49%, “十一五”时期新增中小企业贷款530.19亿元。

三是大力支持就业, 促进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就业平稳发展。9个州市小额担保贷款余额从2005年末的2200万元增加到2010年末的16.2亿元, “十一五”时期新增小额担保贷款15.98亿元, 累计投放小额担保贷款49485笔, 共计金额22.6亿元, 小额担保贷款的发放, 促进了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符合贷款条件的人创业, 带动了14.84万人就业, 有效地促进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就业的平稳发展。

(三) 取得的成效

云南省自2005年实施《规划》以来, 共投入各项扶持资金27.2亿元, 其中, 中央投资7.02亿元、占25.8%, 省级配套及各部门投入资金19.46亿元, 占71.5%, 其他资金0.72亿元 (其中上海对口帮扶资金0.39亿元) , 占2.7%。在中央投资中, 少数民族发展资金4.1亿元、占58.4%, 专项建设资金2.92亿元、占41.6%。资金投向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约占资金总量的88.7%;另一类是群众增收项目, 约占资金总量的11.3%。175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委会中, 2008年有109个村达标, 2009年有65个村达标, 2010年有1个村达标, 三年175个村全部通过考核验收率为100%。“十2011年第7期中旬刊一五”时期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成效明显:

一是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10年, 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175个村委会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265元, 比2005年的845.7元增加1419.3元, 年均增长21.8%;人均有粮435公斤, 比2005年337公斤增加98公斤, 年均增长5.2%;12.9万人摆脱了贫困, 贫困发生率由2005年的56.3%降至2010年的13.6%, 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全部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通过大力实施安居房建设项目, 使近2万户人口较少民族群众告别了危旧房, 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二是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到2010年底, 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指标, 均比规划实施前有了大幅度提升。通乡油路建设里程共1188.5公里, 规划内的81个乡镇, 有77个乡镇通油路, 乡镇通油路率达95%, 高于全省90%的平均水平。通村公路建设里程1605公里, 规划内175个村委会全部实现村村通公路的目标。解决了17个村委会230个自然村不通电的问题, 户通电率达到98%。重点解决了23万人的安全饮用水问题, 饮用安全水的户数占82%。保证了175个村委会所在地全部实现通电话、通邮、通广播电视。

三是特色产业发展初见成效。自2005年实施《规划》以来, 共新增或改造基本农田7.2万亩;新增茶园、桑园、果园20.1万亩;新增经济林28.2万亩。2010年, 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175个村委会年末大牲畜存栏17.3万头/匹, 年末羊存栏12.2万只, 年末猪存栏34.5万头, 175个村粮食总产量14.7万吨, 经济作物总收入7.4亿元, 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183万元。劳务输出16165人, 劳务输出总收入8009万元, 比规划实施前有较大提高, 人口较少民族初步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路子。

四是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在教育方面, 新增或改扩建教育用房4.8万平方米, 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 人口较少民族聚居乡镇基本实现“普九”, 上学难问题基本解决。在卫生方面, 新增或改扩建卫生用房2.3万平方米, 使175个村委会全部都有合格的卫生室,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明显下降。在文化方面, 新增或改扩建文化用房6.9万平方米, 使175个村委会全部都有文化活动室, 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加大对濒危文化遗产抢救、整理和保护的力度, 建设了7个人口较少民族特色村寨, 启动了德昂族、基诺族、普米族、独龙族4个民族特色博物馆建设项目。

五是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高。有针对性地组织种养业、民族手工业、农村旅游服务、妇女当家理财等实用技术培训, 累计组织培训56.4万人次, 让群众掌握1~2门实用技术。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样化的培训, 培养了一大批脱贫致富带头人、农户当家人和实用技术明白人, 人口较少民族的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高。2010年, 有9名人口较少民族企业家当选为云南省首届少数民族优秀民营企业家, 有14名人口较少民族群众当选为云南省首届少数民族农民科技致富带头人。

三、存在的问题

(一) 人口较少民族地区贫困问题仍然突出

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与全省其他地区的发展差距还在拉大, 与全国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水平还有一定差距。2005年, 175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农民人均纯收入845.7元, 比全省少1196.3元;2010年增长到2265元, 比全省少1687元, 差距拉大了490.7元。虽然贫困人口比例大幅下降, 但由于贫困人口基数大, 国家的贫困标准逐年提高, 目前仍有4.43万人还处于贫困线以下, 且返贫困率高, 仅2010年就有7441人因灾或因病返贫。

(二) 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发展相对不平衡

据统计, 2010年底, 175个村委会中, 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村是5136元, 最低的村635元, 相差4501元。即使在同一村委会内, 自然村之间也存在较大差距。另外, 未列入“十一五”扶持规划的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与已列入扶持的村寨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同一民族、不同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逐步扩大, 加剧了发展的不平衡。

(三) 对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资金支持仍显不足

由于云南省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落后, 大项目、优质项目不多, 加上当前国家宏观调控逐步趋紧, 各金融机构加紧收缩信贷规模, 实行更加审慎的经营原则, 提高准入门槛、上收贷款权限, 造成总体投放不足。同时, 部分县域金融机构为了规避信贷风险, 增加资金收益, 将在县域吸收的资金上存总行, 资金流失情况严重。

(四) 人口较少民族地区信用环境建设之后

由于信用体系不完善, 违约惩戒制度不健全, 部分借款人信用观念淡薄, 随意违约、恶意逃债、骗贷的现象时有发生, 导致大量金融债权难以及时收回, 加大了潜在的金融风险, 增加了金融机构的正常经营成本, 严重阻碍了金融业务的健康发展, 进而导致金融机构的业务萎缩, 影响金融机构支持民族经济发展的信心。

四、加强和改善的建议

云南是一个边疆民族省份。虽然多年来全省各族干部群众不断拼搏进取, 推动了全省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但云南发展方式粗放,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 贫困人口多, 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发展仍然滞后, 加强和改善民生任务艰巨, 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为推动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开局, 我们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 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资金支持力度

针对云南省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 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扶贫开发难度更是越来越大, 成本越来越高, 加之云南省财政调控能力不强, 云南是全国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扶贫开发主战场, 请求中央进一步加大对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投入力度, 在财政扶贫资金的安排上, 给予云南省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扶贫开发重点倾斜。

(二)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信贷投放

建议人民银行总行充分考虑西部省区特殊的省情, 从总行层面协调各商业银行总行在信贷规模、资金安排等方面给予西部地区一定倾斜,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西部民族地区的资金支持力度, 鼓励金融机构在民族地区设立网点, 切实提高民族地区的金融服务水平。

(三) 充分发挥财政政策与信贷政策对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支持合力

“十二五”期间国家应增加西部省区民族贸易网点建设和民族用品定点生产企业技术改造贴息贷款, 同时建议取消民贸民品优惠贷款利率一律不得上浮的规定, 即承贷银行按利率市场化定价向民贸民品企业发放贷款, 人民银行通过承贷银行按2.88%的标准予以补贴贷款企业。同时, 也可按照比当地市场利率水平低2.88%的标准予以补贴, 或以同期基准利率标准直补贴贷款企业, 支持边疆民族经济发展。

(四) 人民银行应增强对金融机构信贷投放能力

要灵活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 增加西部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来源, 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民族地区的信贷投放。建议人民银行总行综合考虑西部边疆民族地区农村信用社存贷比较低, “三农”信贷资金需求量大的特点, 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 在计算当年合意贷款时, 可将资本充足率、资本缓冲要求、宏观经济热度参数适当降低, 在现有基础上适当增加合意贷款的资金, 增强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的支农能力。

民族人口发展 篇2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知道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3.了解我国人口增长情况,知道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4.理解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5.了解有关华侨、华人的知识。

能力目标:

1.学会运用人口资料,计算人口密度。

2.学会阅读“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能够使用图例、注记识别图上所表示的 地理事物及其分布,培养阅读人口分布专题地图的能力。

3.能够根据不同地区的面积大小、人口多少和人口密度资料,说明人口分布的状况。

情感目标:

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方面的基本国情,懂得人口的增长要同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从而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建议

关于“中国的人口”的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主要内容是我国人口及其分布概况,是中国 地理的基础知识。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进行经济建设的出发点。

2.“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段中,运用“中国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的比较”示意图,形象地向学生展示了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读一读”中的资料更是体现了中国人口的这个特点。

3.人口分布的知识是从“做一做”引入的。这部分内容即可以使学生学会运用人口资料,计算人口密度,而且还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我国人口的分布很不均匀。“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展示了我国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既是某些自然环境区域的结果,又是形成区域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运用“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本节应学会的读图技能。

4.关于我国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华侨和侨乡的知识不是本节的重点。

人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人口数量的增长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教材通过“我国人口的增长”图、“我国每年新增人口的消耗占当年新增财富的百分比”图、“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在世界的位次”图,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我国人口问题的严峻性和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必要性。这也是本节必须使学生理解的重点知识。

关于“中国的人口”第一课时教法建议

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学生所熟悉的常识。 教师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除

去利用课本中“中国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比较图”和“读一读”的材料之外,还可以联系一年级的世界 地理知识,让学生知道我国人口相当于西半部欧洲30多个国家人口之和的2倍多,比非洲和拉丁美洲两大地区的人口还多,用这些材料进行渲染,使学生对我国人口众多这一国情有深刻的印象。

2.由于学生在初一已经学过人口密度的概念,并接触过人口密度图,在讲“人口分布不平

均”这部分内容时,可先让学生完成课文中的`“做一做”。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数量”图上,读出江苏、山东、新疆、西藏的人口约数(江苏6700万、山东8500万、新疆1500万、西藏200万),计算人口密度(江苏和山东每平方千米分别为670人和560人,新疆和西藏每平方千米分别为9.4人和1.7人),比较东部沿海两省和西部内陆两自治区的人口密度大小(江苏、山东人口密度大,新疆、西藏人口密度小)。通过以上练习,使学生对我国东西部人口分布不均的状况有一个深刻的印象。然后再让学生阅读“中国人口分布”图,结合课文,自己总结出中国人口分布的特征。

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不均状况,是 历史上长期以来形成的,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条件的关系十分密切。 教师不宜把中国人口分布的不平均这一特征作为中国的“人口问题”来讲。最好结合本段课文的内容,联系初中“世界的人口”一章的知识进行 教学,让学生搞清楚中国人口分布同地区经济发展和自然条件的关系,使这部分内容的 教学成为义务 教育 地理教材“人和环境的关系”这条主线的一个部分,为学生初步建立正确的人地观打下基础。

3.在讲授我国“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比重小”这一内容时, 教师可采用列表讲述的方法。

同时,应向学生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不断增加。

今后,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城镇建设的发展,城镇人口的比重还将继续增加。至于我国城市发展的政策这一内容, 教学中可一带而过。

4.“华人与华侨”这一部分内容, 教师应首先帮助学生区别“华侨”和“华人”两个概念,然后说明我国的侨胞遍布世界各地,广大侨胞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同时,也要说明关怀和重视保护海外华侨是我国政府的一贯政策。

关于“中国的人口”第二课时教法建议

1.“人口增长过快及带来的问题”是本节的重点内容之一。

这部分内容可以分三部分讲授:

①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可以结合课文中的“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让学生看看我国人口直线上升的情况。或者让学生简单算算如果人口自然增长率相同,11亿人和100万人所增加的人口有什么不同,以此理解人口基数大对人口增长的影响。但这种计算不要搞得太多、太复杂。

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

我国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比较复杂。这里应主要向学生讲明两个方面。

一是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平均寿命延

长,人口死亡率有大幅度的下降。另一方面,由于我们控制人口的工作做得还不够好,人口出生率长期处于较高水平,这两个方面的共同作用,使人口自然增长率居高不下,即使在70年代后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较低的年代,由于已形成庞大的人口基数,每年的新增人口仍是个惊人的数字。

③“人手”和“人口”、“人的生产”和“物的生产”之间的关系:

要让学生明白人既是物质财富的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生下来就需要衣、食、住、行

各方面的物质资料。人口越多,需要生产的产品、耗用的资源和占用的空间越多,在我们国家这个既定的范围内,每人平均占有的就越少。如果我们不注意控制人口,使人口的增长超过物质资料增长的速度,我们的生活水平不但得不到提高,反而要降低,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不会实现,而且会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恶化,给我们的子孙后代造成困难。

这段课文插有几副图,较为形象地反映了“人的生产”和“物的生产”的关系,突出了人均的观念。 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分析这些插图,谈谈这些关系。

2.在讲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前,可先联系第一册课本中学过的有关人口与经济、资源和环境相适应的知识,让学生对为什么我国把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有所认识。

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人口政策,以及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的具体要求,应让学生牢记。

民族人口发展 篇3

【关键词】杨军昌 《传统与跨越:贵州民族人口文化研究》 贵州 人口学 创新

人口制度研究,有三种经典的研究模式,即从政治形态、经济形态和宗教形态三个维度对人口现象及人口发展作出解释。杨军昌教授著《传统与跨越:贵州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研究》一书,则将文化现象与人口实践结合起来探索人口问题,是中国人口科学研究者所作的第一次尝试。本书提出了文化与人口问题的研究模式,在学术上其新颖性本身就值得一读,而其从少数民族文化视角研究人口文化,在当今以汉民族人口研究汇成恣意汪洋的人口学术领域,则更因其少数民族生活中丰采的人口文化遗产而凭添一份魅力,更值得读者认真阅读与思考。

一、打开一扇贵州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的窗口

《传统与跨越:贵州民族人口文化研究》(以下简称《贵州民族人口文化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12月出版。该书可观之处甚多,其中最基本也是与当下人口学著作最为不同的一个特征,即是发掘潜藏在少数民族民间的各种文化习俗和观念,从人口学视角全面地加以揭示和阐释。研究表明,少数民族人口发展总是与自己的文化传统密不可分,而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本民族人口文化,今天仍然影响着少数民族的家庭制度、生育观念、人口质量等诸方面的人口行为。为此,作者从两个方面指出了这些文化的存在,一是各少数民族生活中的民风民俗,它通过民间社会组织形态、祭祀、群体活动、节庆仪式等方式至今活跃在现实生活中。二是支配民风民俗的观念文化。各少数民族观念文化载体有神话、民间传说故事、谣谚、习惯法等形态。作者长期致力于少数民族地区人口调查与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材。作者整合贵州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影响人口发展的各形态为十一个类型,并将每一形态中的文化事项娓娓道来,从人口发展相关各环节作了精彩展演。

如体现在家庭制度上的人口文化民俗,各少数民族传统婚制上除形成不同民族之间不予以通婚或鲜有通婚习俗处,还都有族内婚禁忌,而识别通婚群体的方式则是其独特的社会组织,如苗族的“鼓社”、瑶族的“油锅”、侗族“款”、彝族的“喽益”(类似于族谱)等。各民族都有敬老礼俗,并形成各式各样的特别节日,如书中介绍的“萨玛节”“隔冬节”“摆骨节”“哈冲节”“千山祭祖节”,老人节、敬祖节、敬老节、女儿节等,在生产、祭祀、宗教等生活方式中自然地形成了各民族的优良传统。恋爱方面,则有苗族的游方、背背带织锦、彝族踩月亮、布依族的榔稍、侗族的行歌坐月等文化行为。人口发展通过婚姻以实现,而结婚的前戏则是恋爱、相亲、提亲等环节,少数民族上述独特的婚前恋爱方式,与婚姻已属私人化的感情、或者家族的包办性、以及儒学所养涵的羞涩性等汉族文化不同,这里体现的是集体性、公开性、开放性的民族文化特征。

本书从观念文化视角展示了各少数民族深厚的文化传统,即是各民族中广泛流传的神话、传说、歌舞、戏剧表演及民族刺绣品中的形象。神话、传说中最深厚的文化表象——图腾崇拜,则反映了少数民族的生育文化观。瑶族的葫芦崇拜,苗族的蝴蝶、葫芦崇拜,侗、苗、水、布等民族共同的鱼、蛙图腾,在观念上的物化行为则是侗、苗、彝、布等祭祀中的竹图腾、苗族祭祀中的“花山节”“敬桥”“跳花”“接龙”,水族的“苏宁喜节”(娘娘节)、瑶族的“搭桥”(“拜谬”),这些都是少数民族性——生殖崇拜在文化上的反映,其特征是“生殖能力”强盛崇尚多子多孙的文化传统观念。

民谣在文化中的强制性。各少数民族在生育文化方面也有控制人口的警世民谣,如占里侗族《劝世歌》中宣讲的“占里是条船,人多要翻船”“一窝树上一窝雀,多了一窝要挨饿”的人际关系观念;苗侗等族姑舅表婚中的“天上雷公最大,地上舅舅最大”的表述;侗族社会中“家有三男不为贵,家有一女似神仙”等子女关系谚语,在少数民族人口发展中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以上所举仅《贵州民族人口文化研究》一书中包罗万象的少数民族人口文化事象的点滴摭要。全书给人的一个深刻印象,便是在展演贵州少数民族人口文化各事象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作者宽阔的视野、丰富的民族知识、深厚的人口学理论与实践经验,为读者打开了一扇贵州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的窗口。更为重要的是,对少数民族各人口文化的展演将读者引入到人口问题的思考上。

二、民族人口文化视野下的贵州少数民族人口问题

显然,各民族丰富的人口文化展演不是本书作者的最终目的,这也是本书区别于其它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研究的地方。对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的成果可谓汗牛充栋,但几乎没有人去关心其中的人口文化,即使有所涉及(如《西南少数民族的生育文化研究》),但仍然以浓重的展演色彩为特征,对传统文化与人口问题关联度不够,展演了少数民族文化而缺失了人口意识与人口实践的总结。《贵州民族人口文化研究》较为全面地展示了贵州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将文化习俗与人口问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揭示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的特征、出现的问题,也探索了传统文化影响人口发展的规律。人口学毕竟是一门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政策性和实践性科学,人口文化不仅是一种民族风俗、风采的展演,研究人口文化是要通过文化背景理解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更重要的是通过传统文化寻找到少数民族人口问题的生成原因。这是《贵州人口文化研究》一书的重心,其可贵之处正在于此。endprint

《贵州民族人口文化研究》一书在传统文化与少数民族人口问题的生成原因分析上多有创举。作者对整合的十一个人口文化类型中每一种类型在人口发展中影响人口而出现的相应问题,都进行深刻剖析,找到传统文化怎么制约着人口发展的内在联系与动因。如在性别文化方面,少数民族有尊重妇女的文化传统。如前所述,女性有相对较高的恋爱自由度,婚姻缔结方式中的性别平等;侗族、苗族一些地方对未嫁女儿也留有部份“姑娘田”“棉花地”;人口法律文化上,民族习惯法有许多对女性权益保护的法规,各民族的习惯法中拐骗妇女儿童皆有重罚。这些说明了少数民族性别文化观念是妇女保持较高社会地位的动因。为此作者强调,发扬少数民族中维护妇女地位的文化传统,对于今天因重男轻女而造成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问题,促进人口性别选择有良好作用。

今天,老年人口的健康普遍通过现代医疗保健发挥重要作用。然而本书作者却发现,当今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在现代医疗制度极不完善甚至满后的条件下,几乎占了贵州省级长寿之乡的全部,原因在于少数民族传统习俗保留下来的敬老文化、敬老行为。敬老行为不仅以节日方式得到重申,而且也实实在在的保留在实际生活中。如让他们“行坐舒适”“起居在正屋”、用新米敬老等善待老人习俗;土家族、侗族、仡佬族都有“养老田”“养老牛”“养老树”等方式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资料和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壮族地区家庭一般父母在世时不能分家;侗族即使分家,父母仍然与最小儿子一同生活(父母傍么儿),以有利于老年人的赡养;还有疾病灾祸时的互助行为,鳏寡孤独的救助,从人口协调法律文化方面发挥着“原始的社会保障机制的作用。”作者还指出,丰富多彩和经常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有益于增进人口身体健康。如苗族人从婴儿开始就有“冷水浴”,儿童游戏也多注重体魄锻炼。上述传统文化无疑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老年人口健康和长寿的动因。

《贵州民族人口文化研究》最为鲜明的特点在于提出了人口研究中应当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生态意识的观点。这来自于作者对贵州少数民族生态观与人口发展关系研究的经验总结。作者发现,贵州各少数民族生产生活中更贴近自然,亲和自然。如今天各少数民族仍然在意识上有天然的“万物有灵”“人与自然共生命”的传统观念。侗、苗民族中保持有“买树秧节”“姑娘林”,苗族的“招龙”、仡佬族的“敬雀节”都是植树和敬树的性质,各民族都有神树不伐的禁忌。苗族还有“封河”习惯法。为此作者指出,各民族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人类生态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富矿,他们的习惯法中贯穿着给自然与灵魂、生存的权利的精神,有生态保护意识和保护生态的具体条规在生产生活中约束人的行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当成为我们治理环境的法宝之一。发掘和吸收其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对于人口与自然和谐发展相得益彰。上世纪80年代末人口学前辈潘纪一教授开始重视人口生态问题,从而有了中国的人口学生态学研究,但主要是从环境科学的思路与人口生存环境揭示两者联系,还未有深入探讨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生态观念与人口发展的成果。本书作者为此提出了“少数民族绿色人口生态文化”概念,在人口问题研究领域内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本书对民族传统文化和人口发展关系的分析,在方法论上显示出其理性特征。作者并不是一味地颂扬传统文化对人口积极影响的一面,也不全面否定传统文化对人口发展的消极作用,而在于辩证思考。其一,作者善于在看似不合理的习俗中找到合理因素。如苗、侗、布等民族都有“不落夫家”(坐家)的习俗。从家庭制度方面看,这一习俗似乎不利于新婚家庭的稳定,然而作者却敏锐地发现,“不落夫家”(坐家)习俗推迟了妇女的初育年龄,缩短了可能生育的时间,对于控制人口能发挥一定作用。其二,今天一般民族传统文化著作,由于展演的浓厚旨趣,在颂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往往掩盖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负面因素。作者理性而精细地分析了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两难。如传统文化对人口素质发挥着积极影响,少数民族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当今也有了突出的进步。但各少数民族仍然有“天上雷公最大,地上舅舅最大”的姑舅表婚习俗,传统内婚近亲文化仍然是提高人口素质的一大障碍。从传统上看,少数民族妇女在家庭中似乎是经济地位的重心,如侗苗地区都有生产劳作中有“女当家”传统。但传统文化男尊女卑观念又将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置于低下地位,无疑又对人口性别选择有着消极影响。再如,作者一方面高度肯定传统生态文化有利于人口寿命延长的价值,认为良好的生态环境得益于民族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智慧;另一方面,也承认青山绿水间的人文生存环境却不理想,尤其是经济贫穷和人口卫生不良,影响了人居环境和人口健康。

由于对传统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两难现象所作的理性分析,作为民族学者的责任,作者清醒地意识到今天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仍然面临着严峻的人口问题,有必要将存在的问题揭示出来并置于现代社会环境下综合思考。如性别文化的关键在于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但在养儿防老观念下,贵州民族地区出生性别比部分地区长期失调,局部内全部失调。各民族崇老习俗为老年人提供了心理与生理上的良性生存环境,但在现代经济发展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冲击下,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的空巢现象较城市更为严重,老龄人口和少年儿童的心理、生理健康有不少问题;传统社会中“高山彝苗水仲家,仡佬住在石旮旯”“苗家住在山头,夷家住在水头,客家住在街头”的居住封闭性格局,为现代社会要求良性的人口流动与迁移设置了障碍;在生态环境保护与人口素质关系方面,贵州长寿之乡多在少数民族民族聚居区,尤其在重视生态环境的黔东南地区,但这里相对于城市而言,因次发达造成的相对贫困、居住条件质劣、环境卫生条件差、医疗保障条件普遍不足等因素带来的生活质量低水准,仍然是困扰提高人口身体素质的重要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贵州民族人口文化研究》所探讨的少数民族文化和人口问题及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是在大量的经验资料基础进行的,不光少数民族文化来自于大量的田野调查,在人口问题上,如对贵州民族人口性别文化及对人口发展的影响、高龄人口分析、生育意愿和性别失调等诸多问题,都有翔实的人口调查资料进行科学论证,因而能切中“时弊”直指要害,对人口制定政策与实施方法都有很强的借鉴性,成为本书的又一大特征。endprint

三、解决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文化问题的贵州经验

《贵州民族人口文化研究》一书是对贵州少数民族人口问题的研究,它总结和提练了认识和解决贵州少数民族人口问题的经验与方法,而其中所探索的问题、经验与方法,在许多方也具有一般人口文化问题的普遍性,这在对中国民族地区人口文化问题的认识与解决方面,具有前瞻性和方法论意义。

首先,涉及到许多人口理论的普遍性重大问题。如作者在充分地论证了贵州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后指出:“文化变迁的滞后性决定了贵州民族传统人口性别文化至今仍然通过影响人们的生育观,进而影响人们的生育行为,影响人口发展。”其实不惟贵州如此,中国各少数民族地区也有相同的现象和问题,因而是一个从文化方面认识人口发展的普遍性问题。再譬如上述所引作者提到人口文化面临的两难问题,不仅是一个文化发展的问题,同样也是人口文化的普遍性问题。为此作者指出:一方面在家庭制度受到农村宗族势力、各种陈规旧习等消极人口文化影响与束缚,另一方面少数民族特有的民间社会组织形态等人口文化,却有利于优化婚姻制度,因此,在对少数民族传统人口文化上,对前者要变陈俗倡新风,而对后者则要发扬光大。这实际上涉及的是,在人口问题上,既要尊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又要塑造新型人口文化观念的普遍性人口理论的重大问题。

第二,书中许多人口发展环节上发人深省的思考,都是当前人口文化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如在书中展演的许多少数民族婚俗和影响人口生育的观念,礼俗上敬老的各种节庆传统,看似是古代婚俗和祭祀仪式的活化石,然而在这种形式上少数民族文化观念、祭祀仪式中体现出的整体划一性,却又包含着变革的内生动力。如在长期实行族内婚的社群中,往往有选择破姓开亲制度的变革,这本身就是一场解决因历史上长期族内婚姻“场域”狭隘、优化婚姻制度的智慧创举。再如,作者注意到汉民族人口进入少数民族地区,对民族文化的触动与促进社会流动和济发展的关系,必然影响到少数民族人口的流动与生存质量,其性质都是现代化、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发展”问题。

第三,在人口生态文化上,作者深感忧虑的是“民族生态意识的失范,就会产生生态空难”。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实际上是已被人类活动带来的恶果所证实的普遍现象。因此,作者反思了自然崇拜与自然保护的关系,认为这种朴素的理念融会在生产生活中,踏实维护着生态环境的平衡。就此意义上来说,朴素的自然崇拜与环境科学理念并不矛盾。因此作者展望,“某种情况下仍然是少数民族自然崇拜观念可转化为一种当代人易于接受的环保意识,实现人口合理增长、资料永续利用、生态良性循环”。因此,从民族文化传统中寻找人口发展的精神资源,以推进人口存在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这不仅仅是贵州少数民族的生态文化,当是中国及至世界各民族人口生态文化面临的普遍性理论与实践的重大问题。

第四,从人口法制问题进行深度思考,认为国家法与民族习惯在许多方面并不矛盾,少数民族传统习惯法与国家法在发展中可担当共同责任。如人口控制法规与少数民族养老依靠家庭的传统习俗与现实间的矛盾,都应当统筹安排。协调不同民族间的人口政策、女性人口流动、性别比失调问题,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在习惯法中都能找到合理的成分。总之,挖掘传统这一软性的文化力量,以补充国家法刚性制度可能带来的挫伤,同样是现代社会发展中一个全局性的命题。

第五,国家人口宣传要与文化传统契合。如书中典型分析道,贵州九寨北侗多元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传统瑶白摆古节,融歌、舞、戏、演说等表演艺术于一体,具有载道、议事、表演的功能,侗族民众的全民参与折射着文化传承与社会教育的意义与价值。利用这种少数民族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作为人口宣传教育的重要方式,不仅实效明显,也易为大家接受。

鉴于上述人口理论的重大问题,作者对少数民族人口文化作了前瞻性深入思考,该书在第十二章中,从理论上提出了少数民族地区有待人口学进一步深化的课题。如生育观念转变、生育行为方面的早婚早育、老年健康文化、人口与环境关系、人口流动与人口素质、人口教育、习惯法与国家人口政策、人口文化建设结合传统民族风习、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等。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解决人口问题不仅是汉民族的问题,也是各少数民族共同的问题。《贵州民族人口文化研究》从少数民族人口文化探索中国解决人口发展的思路,是中国人口研究的一次可贵理论探索。

还要指出的是,贵州少数民族有与汉族不同的生活和文化传统,相应地在人口问题上也有与汉民族在历史、文化发展上自然不同。贵州又是中国少数民族中各民族杂居较多的省份,各少数民族间的文化也不同,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构成各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的内涵。对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研究,理论、政策、实践、文化体验缺一不可。因此,研究贵州少数民族人口文化,既要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又要有丰富的人口实践经验,还要有源自少数民族文化生活本身的感情与知识。作者杨军昌教授可谓是最为理想的人选。他长期致力于中国人口学研究且卓有成就,已出版多部人口研究专著,是中国人口奖的获得者,具备了深厚的人口科学学养;又有长期致力于少数民族人口问题的经验,尤其是对中国西部少数民族的实践经验。作者出身并自幼生活于侗族之家,对少数民族文化有切肤体验和认同。因此,本书在揭示贵州少数民族人口文化方面得心应手,观察表里入微,问题意识强烈,解决问题思路明确具体。是一部可信度高,有政策意识、可为解决实际人口问题作向导的人口学佳作。

参考文献:

[1]田雪原.人口文化通论[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

[2]张纯元,陈胜利.生育文化学[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

[3]杨筑慧.中国西南民族生育文化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民族人口发展 篇4

关键词:云南省,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文化教育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扶持人口较少民族优先发展文化教育,是保障人口较少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采取特殊政策措施,集中力量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对于云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桥头堡建设,推进“中国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一、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教学条件明显改善

由于上到国家、省委,下到州市、县乡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在各人口较少民族聚集区的校舍等基础设施建设上狠下功夫,加大投入,基础设施相对比较完善,得到根本性解决。比如人口较少民族集聚区小学办学条件较好,校舍建设达标,均建有图书室、运动场、医务室等。

(二)加强产业项目扶持,经济基础不断夯实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转变扶持观念,变输血式扶持为造血式扶持,在项目扶持上下功夫。很多地方通过推进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积极扶持产业发展。通过扶持,农村家庭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村民有能力支持子女上学,基本上杜绝了因为贫困而导致辍学的现象发生。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师队伍结构,不断提高教师学历,强化教师队伍培训,有效地促进了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教学质量。在职的中学、小学教师,绝大多数教师都具有本科学历,部分教师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由于政策的倾斜照顾,很多教师通过设置特岗进入到教师队伍中来。教师队伍的优化,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加大奖励扶持力度,教育积极性明显提高

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进行大力奖励,是云南省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文化教育发展的一个鲜明特征。在人口较少民族聚集区,奖励扶持主要通过政府和民间以现金、代缴学费等方式推行。

(五)加强就业招录扶持,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对落后和不平衡,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学生毕业后,在“逢进必考”的政策之下,很难与其他民族或地区的学生竞争。通过对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学生就业实行倾斜,通过特岗、定向、委培等方式,加强就业扶持,使得一批熟悉本地工作、通晓本民族语言、能够留在本民族地区工作的人才得以进入,极大地壮大了本地的人才队伍,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基础教育依然薄弱

1.适学儿童不断减少

调研发现,近年来,一些人口较少民族聚集区,人口自然增长极为缓慢,很多地方人口几乎没有增长,一些地方甚至出现负增长,导致适龄入学的儿童极少。

2.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条件相对艰苦,教师队伍出现进来的少于出去的,教师人数出现负增长的怪现象。同时,教师缺乏培训,虽然在县乡两级针对教师的培训较多,但缺少到州市以外的高水平培训。

3.校舍建设缺少后续跟进投资

很多地方的中小学,虽然早期有很大的投入,但缺少后续的追加投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年久失修,一些校舍开始出现问题,个别的变为危房,严重地影响着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4.盲目撤点并校增加负担

一些地方撤点并校后,很多家长要送小孩到比较远的乡镇甚至县城就学,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同时,家长接送小孩多用摩托车,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二)双语教学严重缺失

双语,是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显著特征。国家帮助少数民族发展使用自己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文化教育事业。但绝大多数的人口较少民族聚集区的双语教育严重缺失,有汉化的危险,有关部门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辍学情况依然存在

在各级部门的努力下,人口较少民族聚集区的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辍学情况。比如基础弱,跟不上其他学生;其他民族(小孩)有歧视;也有个别的因贫辍学,比如父母残疾或者常年有病;在一些家长中存在因为就业困难导致的读书无用思想。

(四)外出求学仍有困难

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义务教育的普及,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在义务教育方面已经没有经济负担,但随着孩子逐步通过考试外出求学,现有的家庭经济就很难支撑了。很多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发展农村产业还在“靠天吃饭”,碰到近几年雨水少、干旱多,作物价格低、收入减少。政府扶持的养猪等产业,也随着近年市场价格下跌呈现下降趋势。这就导致一些孩子在外就读高中及其以上教育的家庭难以维续。

(五)特殊情况急需解决

除了以上问题,调研还发现一些特殊情况急需解决。比如跨境民族、境外通婚的政策限制。境外(缅甸)通婚的家庭,小孩无法落户,小学、初中以内可以在境内就读,但到了高中就因为户口限制而无法入学,逐渐成为家长的心病。

三、扶持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1. 贯彻落实《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11—2015年)》和《云南省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

规划明确要求,要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农村寄宿制校舍建设,加强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积极落实人口较少民族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政策,巩固提高“普九”水平和质量。加快普及普通高中教育,支持改善高中学校办学条件,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政策向人口较少民族倾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积极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政策、免学费政策。高校预科班、特有民族本科及大中专班适当提高人口较少民族招录比例[1]。

同时,要停止盲目地撤点并校,方便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彻底解决或克服家长接送学生不方便、负担重、不安全的情况。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对条件符合的建议中学建回乡镇、小学建回村社。

(二)持续跟进经济扶持

要减少和杜绝项目前期扶持力度大,但后期管理跟不上的情况。要继续加强管理,扶持力量要集中,不要撒胡椒面,要有针对性,比如重点扶持产业大户,除种养之外,还有手工业服饰等农村特色产业。要帮助村民把产业做大、做强,要帮助协调解决资金、技术、市场、培训等方面的问题。

(三)坚定推行双语教学

要坚定不移地推行双语教学。不同的民族群体,一方面为着不丢失自己,一方面又不致被时代淘汰,即既要保持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要接受实现现代化所实际需要的知识、技能、观念等教育[2]。

1.建立双语教师的培养、培训制度[3]

在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民族、师范高等学校和民族地区师范院校建立双语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根据民族地区的需要,举办定向双语师资班,学生毕业后择优录用、聘用到当地小学或者幼儿园工作。

2.鼓励在民族地区工作的教师学习使用当地通用的少数民族语言[3]

对熟练掌握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学并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师予以表彰奖励;在同等条件下评优评先、职称评定、岗位聘任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认定时,优先推荐。

(四)多措并举培养干部

加强干部队伍的教育培养,培养熟悉本地情况、通晓本民族语言的领导干部、工作人员。

1.政策倾斜特殊培养干部

人口较少民族干部的培养和使用采取实事求是的特殊政策,对民族干部的学历、年龄和业务水平要求适度放宽。

2.适应需要培养后备干部

加强对人口较少民族干部的再培训及年轻后备力量的培养力度,使民族干部的成长能够适应民族发展、时代发展的要求。加大公务员对口培训力度,加强人口较少民族干部交流和挂职锻炼。

3.委托培养基层干部

要在高中、大学要按一定的比例委培人口较少民族基层干部,定向招录人口较少民族公务员。

4.加强干部教育培养

结合干部教育培训,重点加强对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乡(镇)领导干部、人口较少民族领导干部和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

5.创造条件留住干部

要克服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干部不熟悉环境,语言不通,开展工作比较困难,也很难留住的困难,在经济基础、教育发展、成长进步等方面创造条件,千方百计留住干部。同时,要尽可能减少或杜绝上级部门借调截留基层干部,坚决贯彻执行云南省有关文件(云办法2014[28]号),要求五年内不允许调整,在制度上为基层留住人才。

(五)全面深入开发人才[1]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增强人口较少民族自我发展能力。

1.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进一步扩大人口较少民族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规模,提高创新能力。加大对农业、卫生、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专业技术骨干的培训力度。加快构建分层、分类的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体系,实施人口较少民族专业技术骨干人才培训计划。

2.培养技能人才

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着重培养行业紧缺、产业发展急需的技能人才,实现技能人才总量大幅度增加。加强对农村未能继续升学并准备进入非农产业就业或进城务工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的劳动预备制培训。

3.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大力培养种养殖能手、新型农民、农民技术员、手工艺制作人才、科技明白人、当家理财人、致富带头人、文化传承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使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每个家庭至少有1名种养殖能手,每个村至少有1名致富带头人。

4.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

开展妇幼保健、文明健康生活习惯、扫盲等培训,普及疾病预防知识,使育龄妇女增强妇幼保健意识,掌握基本妇幼保健知识,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移风易俗、崇尚科学、克服陋习,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问题研究 篇5

PQLI=婴儿死亡率指数+1岁平均寿命指数+成人识字率/3

另一位作者则认为上述三指标中的成人识字率应以文化程度综合均值代替,其计算公式为:

PQLI=婴儿死亡率+1岁平均寿命+文化程度综合值数/3

用第二个方法计算出来的PQLI,普遍的比第一个方法的数值要低20多。究竟用哪种方法或者第三种方法更为科学、更有应用价值?不过国际上通用的是第一种方法,所得出的数值可以与世界各国直接进行比较。

国际上通常把PQLI值为65,又把PQLI值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80以上为高生活质量,发达国家的指数平均为92,其中西欧、北美接近95;60以下为低生活质量,最低的为非洲,平均仅为33,亚洲的平均值为58。

1990年中国百万人口以上民族,达到高生活质量的依次为满、朝鲜、汉、蒙古、壮和回6个民族;暂时还属于低生活质量的只有哈尼和藏两个民族。相对最低的哈尼族与相对最高的满族相比,相差达37个数值。

少数民族人口指标赶上和接近汉族水平问题的研究

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在社会、经济等方面都滞后或者大大滞后于汉族。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十分关心和扶持少数民族发展,并提出赶上和接近汉族水平的战略任务。由于人口指标是社会、经济等的综合反映指标,而少数民族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一般要晚于汉族10多年,而且实行的又是适当放宽的生育政策。能不能赶上汉族?何时才能赶上汉族?有哪些民族在哪些方面先期赶上汉族?还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都是国家、民族人士、民族人口研究人员,应该关心和研究的问题。

在开发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进行研究后发现,已有26个民族在人口自然增长比例、标准化出生率、4孩及以上孩次构成、15~19岁妇女早育率、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妇女平均初婚年龄、15~19岁组妇女早婚比率、标准化死亡率、婴儿死亡率、0岁平均预期寿命、成人文盲比率、15~19岁年龄组、每百人中所拥有的大专以上程度人数、每百人中所拥有的小学以上有文化人数、文化教育水平综合均值、少年儿童系数、年龄中位数、少年儿童负担比、城镇化水平、第一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人口生活质量指数22项人口指标中不同程度地赶上汉族水平(张天路1998)。

在26个少数民族中人口生活质量指数(PQLI)得项多少依次为:朝鲜族和满族各18项,锡伯族和俄罗斯族分别为14项和11项,达斡尔族和乌孜别克族各9项,蒙古族、高山族和鄂温克族各占8项,京族、回族、塔塔尔族和裕固族各为7项,赫哲族和裕固族各为6项,哈萨克族5项,土家族和仫佬族各4项,毛南族3项,哈尼、纳西、仫佬、藏和布依4个民族各得1项。但问题是:超过汉族指数的民族已占55个少数民族的47.27%,,其中超过汉族指标的10多个民族的得项还不多。

(十一)人口与民族繁荣的新概念和量化指标问题的探索

由于国家的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而如何科学理解民族繁荣以及人口与民族繁荣的关系?从学术、实践等方面给民族人口学提出了新的课题,因为不仅在50~60年代甚至在90年代,社会上和某些专家、学者认为:“民族繁荣的基础和前提是人口增长快,人口规模大”等,国内某些国家领导人很希望能从学术上、理论上进行研究,以使在民族人口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中有一个比较科学的统一认识。为此,主要在下面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1.关于民族繁荣的新概念。人类历史上的民族繁荣不仅有其针对性和往往被后起之秀所取代,而且还大致存在着传统型和现代型两种类型。传统型民族繁荣存在于传统经济、传统人口再生产时代,人多力量大是其主要表现形式;现代型民族繁荣则存在于现代经济时代,要求人口增长慢、人口文化科学素质高,特别是进入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人口文化科学素质的高低成为一个国家或民族能否立身于世界之林的基础和前提。

中国所追求的确良民族繁荣,无疑是现代型民族繁荣。经过反复探索,设计了现代型民族繁荣(初级阶段)的15项参考性定量指标(张天路19

98),用以检验其发展进程。这些参考性定量指标分别是:(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3500美元以上(根据1990、1991年世界人口数据表中的平均数设计);(2)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2%~15%;(3)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45%以上;(4)农业劳动力在产业部门中占30%以下;(5)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50%以上;(6)成人识字率占同龄人口的95%以上;(7)中学入学率占同龄人口的80%以上;(8)高等教育入学学生占同龄人口的10%~15%(7、8项根据1988年、1989年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数据设计);(9)平均每个医生服务人口数在1000人以下,医生密度能使患者在3小时内就医;(10)婴儿死亡率达到20‰左右;(11)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0岁;(12)实现了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使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1%以下,人口倍增时间延长到70年以上;(13)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达2.0左右;(14)实现了成年型人口,使少年儿童系数达到25%以下,年龄中位数接近30岁;(15)人口生活质量指数(PQLI)达到80以上。

实际上,这些指标一般地都高于当前发展中国家水平,都又低于或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因此,即使某个国家或民族全面实现了这些指标,但还需要更上一层楼。在1990年的中国56个民族中,达到或超过指标项目的为朝鲜族最高,有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倍增长年限、总和生育率、婴儿死亡率、0岁平均寿命、城镇人口比例、少年儿童系数、年龄中倍数和生活质量10项;其次为锡伯族,有总和生育率、婴儿死亡率、0岁平均寿命、成人识字率、年龄中位数和生活质量6项。蒙古、回、满、壮、俄罗斯、高山、裕回、畲、达斡尔、仫佬、毛南、塔塔尔、乌孜别克等族,在1项或几项达到了繁荣指标要求。存在的问题是:第一,达到繁荣指标的民族还不多,而且即使达到了繁荣指标的民族得项也还不高;第二,西部地区的众多民族特别是西南地区的民族,在达标方面还处于待起步状态。2.“人口―教育―经济”的协调发展模式。这是日本和中国的朝鲜族在实施现代型民族繁荣过程中的重要经验和创新:第一,要实行计划生育,减慢人口增长速度,为普及小学、中学教育和发展国民经济,提高人均经济水平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第二,把全民教育置于优先发展地位,由于人口文化素质的极大提高,为控制人口数量,降低人口死? 雎省⒀映て骄?倜?吞峁└咚刂世投?肆Α⑻岣卟?挡棵诺目萍己?坑刖?眯б娴绕鹆嘶??饔茫坏谌???Ψ⒄姑褡寰?茫?罨?谐【?檬敌锌?耪?撸?岣呷司??盟?剑??⒄菇逃?⒖刂迫丝诠ぷ骱蜕缁嵫?系仁乱堤峁┬酆竦奈镏驶? W苤??叭丝凇?逃???谩钡男?鞣⒄鼓J剑?厝坏贾驴刂迫丝谑?俊⑻岣呷丝谒刂省⒄裥嗣褡寰?玫男?饔肓夹匝?罚?梢运凳鞘迪窒执?兔褡宸比俚挠行?揪丁?/P>

(十二)西藏人口研究的成效显著

由于西藏位于世界最大、最高的高原腹地秘形成独特自然环境,且长期封闭;封建农奴制度延续了八、九个世纪,且社会经济远远滞后于内地;独有的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广泛流行;特殊的婚俗、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集团和国外一些人歪曲西藏人口事实,不断编造西藏人口谎言。因此,西藏人口问题便具有独特性、神秘性和敏感性,自然受到了国内外某些部门和学者的关注与重视,80年代以来成为研究的热点,其研究成果之多、分析研究的之深、社会经济效益之突出、对人口学科的贡献性等,在中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中名列前茅。据不完全统计,仅专著已有10本:《中国人口.西藏分册》(刘瑞1989)、《西藏人口的变迁》(张天路1989)、《当代中国西藏人口》(孙兢新1992)、《全国生育节育抽样资料调查报告集.西藏卷》(常崇煊1989)、《边区开发论著.西藏居民收入、消费中的城乡差异》(马戎等1993);《中国简况.西藏人口的过去、现状与未来趋势》(中文和多种外文本)(张天路1994);《跨世纪的中国人口.西藏卷》(晋美多吉等1994)年、《中国藏族人口研究系列.西藏藏族人口》(李永胜等1997)、《PopulationDevelopmentinTibetan dRelatedIssues》(张天路1997年)等。此外,还发表了100多篇论文和调查报告。这些专著和论文,对西藏人口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特点、问题与对策等进行了定性、定量的`研究。

1.西藏历史人口问题的严峻性。它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是人口数量问题。在西藏这块12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历史上最多有过多少人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说曾有94.5万人、600万人,也有人说曾经达到1000万人甚至更有3300万人之说。各家之说的根据是什么呢?因为旧西藏既没有户籍制度,又没有进行过人口普查,应该说都是一些估计数或者推算数。如果估计或推算一个地区人数都能考虑到当时的社会、经济发育程度或者它具有养活多少人口的生产水平和经济实力作为依据,彼此的差距不至于大到十几倍,甚至几十倍。总之,这个问题还远没有解决。二是婚姻、生育、死亡等问题十分严重。采用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的高年龄组人口的有关资料(因为他们都是出生在30年代以前,可以代表旧西藏水平):65~69岁妇女的不婚比率达10.8%,分别比全国藏族(9.2%)维吾尔(0.2%)高1.6个和10.2个百分点;60~64岁妇女终身不育高达17.7%,比全国平均水平的1.4%高16.3个百分点;1959年民主改革前的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一直在3.01~3.85之间徘徊,这与国内外的自发性生育在5.0以上的水平反差甚大;和平解放前的婴儿死亡率高达430‰,平均寿命只有35岁(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和西藏计划生育办公室1995)。三是现代文化教育的空白。和平解放前的西藏还处于以宗教寺院教育为主阶段,没有一所现代学校。因此,成人文盲率高达90.6%,其中男性为80.0%,女性为97.6%;乡村成人文盲率高达91.4%,其中男性为81.6%,女性为98.1%。

2.西藏人口的增长与民族构成的变化。1951年和平解放以后特别是1959年民主改革以后,西藏人口增长幅度明显加快。1951~1959年从和平解放至民主改革期间的平均每年增长率较低(0.92%);1959~1965年平均每年增长率最高(3.10%);1965~1985年从自治区成立至城镇少数民族开始计划生育期间,平均每年增长率较高(1.95%)。与此同时,西藏人口的民族构成一直是以藏族人口占绝对优势,并在不断升高,如1982年藏族占全区人口的94.4%,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分别为4.85%和0.75%;1990年则藏族上升为95.5%,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分别为3.68%和0.82%;到1996年藏族、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全区人口的比例分别为96.3%、2.9%和0.8%。

3.西藏人口预测。

以1990年为221.78万人为基数进行预测,三个方案到2000年分别为263.75万人、266.51万人和209.63万人,2050年分别为401.00万人、443.10万人。以第二方案为例,除少儿比例不断下降外(由1990年上午35.5%下降到2050年的29.7%),其他各项数值一直处于上升趋势,这对西藏的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的压力很大(孙兢新1992)。

4.生育率、死亡率水平的变化。首先是妇女未婚比率的下降。1990年时40~49岁的高育龄妇女的未婚比率虽然还高达7.43%(次仁多吉1995)(比全国各民族都高),但比65~69岁终身不婚妇女的10.83%下降了3.4个百分点,这使更多妇女有了健全的家庭和生育的机会,但1995年又反弹为8.26%。其次是降低妇女不育率比例,1990年西藏40~44岁妇女未(或者不)育率为9.4%,虽然比全国的1.1%还高8.3个百分点,但比60~64岁妇女不育率的17.7%降低了将近一半,不过1995年又反弹9.9%。西藏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从民主改革前的中等生育水平,提高到1959~1989年的4.13~5.76的高水平(其中1961年为3.89)。

降低人口死亡率,特别是降低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的任务更为艰巨。为此,积极采取了综合性措施,如提高民族人口的文化素质和经济收入水平,转变某些不利于人口存活的传统习俗,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包括西医、藏医等),实行全民公费医疗(这是中国大陆唯一享受此待遇的地区),发展妇幼卫生事业等。经过努力实施之后,西藏的人口死亡率由1951年的28‰降为1967年的11.6‰,再降为1981年的9.72‰和1990年的7.4‰,1997年为7.9‰;婴儿死亡率则由1951年的430‰,降为1981年的155.2‰和1987年的136.0‰,1990年已降至97.4‰,后者比1951年下降了332.9个百分点,下降幅度之大实为人类史上的罕见奇迹;孕产妇死亡率由1951年的500/万下降为1985年的143/万,再降为1989年和1994年的71/万和57/万,后者比1951年下降了443个百分点,又是一个大幅度下降的奇迹。西藏人口平均寿命,由和平解放前的35岁,延长到1987年的56.95岁和1990年的59.61岁(常崇煊1993)。

5.西藏人口文化素质的变化。随着西藏现代教育事业发展,人口文化素质有所提高,但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1982~1995年间的大学程度人口虽然已由0.42%提高到0.78%,但与全国平均水平(2.03%)相比相差甚远;15岁及以上人口文盲比率降为61.50%,但与全国的16.48%相比,还高45个百分点;文化教育程度综合均值已提高到2.19,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6.30)的34.76。因此,西藏提高人口文化素质及科技兴藏的任务还相当繁重。

四、21世纪的民族人口研究任务

经过本世纪近20年的研究,对中国各民族人口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包括民族人口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因此,发现了各民族的人口特点、问题及其与民族因素间的联系和作用。

虽然有的民族人口再生产已进入现代型行列或者正在向此类型靠近,但有更多的民族人口问题还相当严重或十分严重:人口数量增长过快和人口峰值还未显现;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还较低或者相当的低;人口构成大多数还停留在传统类型;贫困人口比例还相当高;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不仅没有缓解的迹象,而且显现的和潜在的问题正在逐渐地深化和蔓延等。为了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可持续发展,21世纪民族人口研究的任务是十分繁重的:

1.稳定和完善民族人口政策的研究。这包括生育政策、医疗卫生政策、教育政策、扶贫到岗政策等的调查研究,为控制民族人口过快增长势头、提高民族人口素质及改善民族人口结构等提供多方位的服务。

2.坚持和完善民族人口统计工作。在坚持1990年人口普查分民族、分年龄、分性别的登记和汇总项目的同时,进一步完善经常性登记的分民族人口项目。3.进一步重视培养和扩大民族人口科研队伍。本来就十分薄弱的民族人口科研力量,随着年龄老化,进入21世纪的断层问题和持续发展问题更加严峻和更加突出,抓紧培养民族人口科研人才问题时不可待。

4.进一步加强民族人口科研工作。当前已出现民族人口科研课题小、经费少的严重局面,如果有关部门不予以解决,不能不影响到民族人口调查和分析的深入与质量,特别是危机到民族人口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持续发展问题。

5.重视民族人口现代化和繁荣发展的跟踪研究。在进行跟踪研究的同时,及时向有关部门提供民族人口现代化和民族繁荣进程新信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6.重视和加强民族地区的人口与社会、经济的研究。组织相关学科的协同政策,进行规范化的调查研究,为民族地区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7.启动和加强民族地区人口与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民族地区出现的人口与环境、资源问题已经十分严重,过去由于研究力量薄弱、科研经费不多、研究任务很重,很少对这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为了民族地区当前和长远利益以及可持续良性发展,必须及时启动和加强民族地区人口与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常崇煌.1993.全国生育节育抽样调查报告集.中国人口出版社

陈旭光等.1990.云南少数民族人口概况.云南人民出版社

次仁多吉.1996.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西藏分册).中国统计出版社

邓宏碧主编.1997.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政策研究.重庆出版社

范国忠主编.1994.四川藏族人口.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家计生委政法司.1992.中国少数民族计划生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1991.人口普查资料分析技术

黄荣清.1995.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分析与预测.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绩西发编著.1995.中国少数民族计划生育概论.新疆人民出版社

李永胜主编.1997.西藏藏族人口.中国统计出版社

林盛中著.1993.鄂伦春民族人口新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林盛中编著.1989.中国鄂伦春人口.黑龙江人口出版社

刘瑞主编.1989.中国人口.西藏分册.中国财经出版社

中国统计年鉴(1997).中国统计出版社

马正亮.1988.甘肃少数民族人口,甘肃科学技术出版

钱建明等.1991.中国少数

民族健康研究,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沈斌华,高建纲主编.1997.中国达斡尔族人口.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沈斌华,高建纲编著.1989.鄂伦春人口概况.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沈斌华,高建纲编著1991.鄂温克族人口概况.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沈斌华等主编.1997.中国蒙古族人口.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四川少民族人口研究.1991.四川人民出版社

孙兢新主编.1994.中国藏族人口.中国统计出版社

孙兢新主编.1992.当代中国藏族人口.中国藏学出版社

田雪源主编.1997.中国各省区少数民族人口.中国人口出版社

吴士起主编.1994.甘肃藏族人口.中国统计出版社

西藏自治区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第三册).1992.西藏人口出版

肖永孜编著.1988.壮族人口.广西民族出版社

肖自力.1989.八个少数民族妇女婚育情况抽样调查数据汇编.人口动态专刊

新疆游牧民族妇女儿童现状与社会需求研究讨会论文集.1992.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2严天华主编.1995.贵州少数民族人口发展与问题研究.中国人口出版社

杨魁孚主编.1995.中国少数民族人口.中国人口出版社

杨一星,张天路,熊郁.1988.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研究.民族出版社

张传富主编.1994.云南藏族人口.中国统计出版社

张克武著.1995.人口民族学.民族出版社

张人位,石开忠主编.1993.贵州民族人口.贵州民族出版社

张天路.1997.PopulationDevelopmentinTibetRelatedIssues.外文出版社

张天路.1998.民族人口学(第二版).中国人口出版社

张天路,黄荣清主编.1995.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调查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天路,宋传升,马正亮.1994.中国穆斯林人口.宁夏人民出版社

张天路.1995.PopulationDevelopmentinTibetandRelatedIssues.外文出版社

张天路编著.1989.民族人口学.中国人口出版社

张天路编著.1998.民族人口学(第二版、修订本).中国人口出版社

张天路编著.1989.西藏人口的变迁.中国藏学出版社

张天路编著.1987.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辽宁出版社

张天路编著.1994.西藏人口的过去、现状与未来趋势(中文和多种外文).新星出版社

张天路主编.1993.中华民族人口的演进.海洋出版社

张天路主编.1992.中国少数民族社区人口研究.中国人口出版社

赵恒伦等主编.青海藏族人口.中国统计出版社

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和西藏计划生育办公室.1995.西藏人口发展课题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科学讨论会论文集.1992.内蒙古统计局

民族人口发展 篇6

一、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基本特征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环境下,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在县市各级城市开展务工及经商活动。据不完全数据统计,当前在进城务工经商的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数量达一千万人以上。少数民族人口在各级城市的大量流动,加深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经济沟通,但同时也使城市成为民族关系的敏感地区,如新疆发生暴恐事件后,全国各地人民对新疆人都产生了排斥心理。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得出,当前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达1.1亿人左右,占全国人口总数8.5%,在乡镇街道登记离开居住地半年以上人口相对于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增长了81%,也就是说近十年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数量呈大幅增加的趋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流动方式分为家庭户和集体户两种,当前家庭式流动已成为流动方式主体。来自少数民族地区流动人口语言掌握不熟练、生活习惯、宗教信仰与汉族群众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社会融入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阻碍。

二、浅谈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现状

(一)经济融入

从就业状态分析,当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八成以上人员处于就业状态,另一成左右流动人口在家操持家务。从产业分析,近半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主要从事第三产业,从事制造业人口达四成以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第二、第三产业工作人口比例明显高于汉族流动人口。不同户口性质与受教育水平的不同,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职业性质影响差异较大。从经济收入分析,在我国31个省份地区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月平均收入水平不高,尤其是在西藏、青海等地区,少数民族收入的劣势地位非常显著。少数民族流动群体内部,性别差异、受教育程度,职业差别都和经济收入成正比。从消费方面分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消费支出主要在食品、住房、出行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恩格尔系数要远远高于城市居民平均水平。从居住类型分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住房多以单位及雇主提供的免费住房为主,其次为租房,居住条件非常不稳定。

(二)行为融入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当地人形成有效互动,按照当地行为习俗参与社会活动,才能算行为上的融入。从社会活动参与情况分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社区各项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普遍不高,除选举、评优等活动外,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社会活动的参与度都明显低于汉族流动人口。作为流动人口融入社会的主要途径,人际交往范围的宽度直接影响到社会的融入度。当前,受生活与工作、语言、沟通方式等限制,少数民族人口的人际交往以同乡或同民族群体为主,与本地人及同乡之外的人交往程度偏低,社会融入步伐也相对缓慢。

(三)心理认同

心理认同是流动人口对流入地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流入城市的心理认同程度能看出其在流入地的社会融入情况。当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流入地的心理认同程度相对较高,也愿意融入现居城市之中,但有一小部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受宗教信仰及文化习俗影响,对流入地的社会归属感不高。

三、加速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策略

(一)加大关注力度,提升其综合素质

通过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素质高低、受教育程度,直接影响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社会的融入程度。因此,提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综合素质,是促进其社会融入的有力举措。首先,鼓励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流入地接受再教育,培训其必要的知识与技能,提供就业辅导。其次,加强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沟通与交流,帮助其了解流入地的生活、经济、就业特点,协助其利用公共资源开扩生活空间。再次,加强少数民族的社会交流活动,鼓励其跳出族群活动圈子,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融入社会群体,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最后,关注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规范教育,帮助其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满足生活的实际需求。

(二)加强社会管理与服务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流出地与流入地的管理呈现脱节状态时,致使流动人口社会管理功能缺失,要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务必要加强其社会管理与服务功能。首先,要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动协调机制,如信息的沟通,用工需求等,保证人口流动的有序性,解决流入地与流出地的劳动用工、经济往来问题。其次,建设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信息平台,以实现对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服务的落实,维护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正当权益。再次,关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体系的构建,如社会保障机制的落实,在服务过程中落实管理职能。最后,结合社区化管理,帮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解决就业、医疗、住房、子女上学等实际问题。总而言之,要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提供必要的服务,落实管理职能,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安心工作、生活,在社会融入中无顾之忧。

(三)尊重特性,寻找共性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文化、生活中有其独特的规律,社会做为文化符号汇聚环境,要包容多元文化的碰撞,在特性之中寻找共性。同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之内,民族间、地区间都存在差异,但是在相同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之下,民族之间的文化都应得到尊重。要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就要倡导文化的互动,对各民族文化资源共享,并在其中不断寻找与创造社会共性。

四、结语

民族人口发展 篇7

1 民族地区人口迁移研究述析

1.1 民族地区人口迁移研究的必要性

王德, 叶晖 (2004) 认为, 首先, 从区域角度合理引导人口迁移, 以减少人口盲目迁移对社会和经济发展, 对城市生活带来的冲击, 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其次, 如何在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处理好工业化与人口迁移、经济发展与人口城市化的关系, 在当前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但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的过渡时期, 人口迁移有其特殊之处, 尤其是在我国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时期, 人口迁移与经济建设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 其研究能填补城市规划领域相应理论空白, 并能促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续西发 (1996) 认为, 要正确协调处理好人口迁移、流动中的民族关系, 广泛深入地进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 使各族人民, 尤其是迁移、流动人口中的各民族成员都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人口的迁移和流动是影响民族间社会交往的一个重要因素, 是影响民族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民族地区的人口迁移和流动, 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可以加深民族间的相互理解, 有利于融洽民族关系。

1.2 民族地区人口迁移的现状与主要特点

李红杰 (1995) 认为, 从整体规模上看, 少数民族人口的迁移低于全国水平。不仅绝对数据上低于全国水平, 而且在相对规模上也低于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所占比重。从人口迁移的动向看, 少数民族人口迁移的基本方向是分散, 而不是集中。大部分民族地区, 少数民族人口迁入率普遍低于该地区在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中的比重。

张善余、曾明星 (2005) 基于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 分析了近年中国少数民族的人口分布特点和变动趋势: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人口分布重心继续向西移动;大多数少数民族都高度集中于传统区域内, 但集中程度已趋于减小;农业人口占绝对优势, 城镇化水平很低;人口迁移流动率较低, 人口分布相对凝固化。

陆杰华, 肖周燕 (2007) 通过研究得出: (1) 民族地区人口迁移规模持续增长, 迁移流向主要为乡村向城镇流动。 (2) 少数民族人口迁移在民族地区的省内和省际迁移中所占比例不高。 (3) 民族地区人口迁移仍以省内迁移为主, 距离是影响省际迁移的主要因素。 (4) 省际和省内迁移人口文化程度极大相似, 迁入民族地区的人口文化程度较低。 (5) 经济型迁移人口仍然是民族地区人口迁移的主体。 (6) 青壮年在迁移人口中占绝对优势, 不同省区迁移人口性别差异性大。青壮年在民族地区迁移人口占绝对优势。

1.3 民族地区人口迁移的因素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

李红杰 (1995) 认为, 少数民族人口迁移的主要途径或原因是“婚姻迁人”、“学习培训”和“随迁家属”等, 表明少数民族人口在迁移方面“求稳”的因素较大。

曹菁轶 (2007) 认为影响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 (1)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各地区之间自然生态环境的差异, 往往成为影响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 (2) 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构成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具有重要的意义。 (3) 社会文化因素。人口迁移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作用也不容忽视, 其中文化教育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4) 政治因素。政治因素是造成人口迁移的一种比较特殊的因素。人口迁移的政治动因有很多, 一国的政权性质、国家政策、行政措施等, 都可以影响人口迁移。

陆杰华, 肖周燕 (2007) 认为, (1) 大规模人口迁移导致民族地区内部人口分布不平衡。民族地区的人口主要由乡村向城镇迁移, 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民族地区城镇人口过度增长, 民族地区人口分布不平衡加剧。 (2) 青壮年人口是民族地区人口迁移主体, 造成了迁出地人口老龄化趋势严峻。 (3) 少数民族人口在民族地区人口迁移流量少, 不利于本民族在区域内的发展。少数民族人口的迁移人数少, 长期看, 不仅不利于民族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传播, 而且阻碍了民族地区的深入融合和发展。 (4) 民族地区的民族特殊性加大了人口管理的难度, 处理不好各方关系, 会危及地区的民族关系, 而且一些民族地区流动人口由于种种因素不能很好服从有关部门管理, 从而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 更是加大人口管理的难度。

2 民族地区人口迁移的发展对策

根据已有的研究文献, 通过总结民族地区人口迁移的必要性、现状特点及问题分析, 提出几点发展对策。

2.1 加强对民族地区迁移人口的引导和管理

科学引导民族地区人口的迁移流动活动。要认真处理好迁移和流动人口与迁入地民族的文化传统的差异和经济利益关系, 以防止迁入或流入人口与当地民族产生心理和行为上的冲突。对人口的迁移和流动也要从有利于安定团结出发, 加强管理, 对迁移和流入到民族地区的人员要进行民族政策教育, 搞好民族关系。

2.2 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民族地区一般经济发展较为落后, 环境承载能力较差, 民族地区迁移人口规模应加以限制。民族地区资源开发速度制约着移民量。因此, 为了保持民族地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做到: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使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不致引起人口迁移量的突增或突减, 给社会带来震荡。

2.3 民族地区人口政策

把人口迁移政策与西部大开发紧密结合起来, 在移民结构上尽可能从体力型向智力或科技型移民转变, 上世纪90年代迁入的移民总体素质较低, 职业层次较低, 不利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因此, 未来民族地区移民政策发展的方向应主要着眼于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 为智力或科技型移民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宣传好民族地区人口发展政策和战略, 增强各地各族人民自觉接受和执行人口发展战略、政策的意识。同时, 应该把少数民族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纳入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规划中, 结合民族地区实际情况做出整体规划, 并且利用具体规划来保证人口发展战略的实现。

2.4 降低人口迁移的制度成本, 扩大就业

应当加快民族地区户籍制度改革, 建立居住地管理的新型户籍制度, 降低城乡迁移、省际迁移的门槛;加快就业制度改革, 完善劳动力市场, 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扩大养老基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覆盖面, 提高这些保险的保障能力。通过上述措施, 降低民族地区人口迁移的成本, 提高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效率。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 采取非全日制就业、季节性就业等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 提倡自主就业。全面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严格执行离退休制度。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

3 结束语

人口迁移促进了各地人民的接触交流, 改变了人们狭窄的地域观念。人口的迁移和流动具有突破地理限制和居住形式局限的作用, 它能够影响民族间的社会交往, 而良好的民族关系的建立, 有利于民族间社会交往程度的加深和相互理解, 从而在民族的相互交流过程中建立起融洽的关系。通过人口的迁移和流动, 不同民族的社会交往增加, 经济联系加强, 同时也促进了民族间的文化认同与变迁, 从而共建民族大团结的和谐社会, 促进民族地区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

摘要:通过分析有关民族地区人口迁移问题的文献, 总结民族地区人口迁移的必要性、现状特点、原因及存在问题, 提出了促进民族地区人口迁移的一些发展策略。

关键词:和谐社会,民族地区,人口迁移,研究评述,策略

参考文献

[1]王德, 叶晖, 90年以后的中国人口迁移研究综述[J].人口学刊, 2004 (1) :40-46.

[2]续西发.口迁移问题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 (4) :P23-26.

[3]陆杰, 华肖周.燕新时期民族地区人口迁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人口与计划生育, 2007 (9) :28-29.

[4]李红杰.少数民族人口迁移的几项定量分析[J].民族研究, 1995 (3) :54-59.

[5]张善余、曾明星.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变动与人口迁移形势—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J].民族研究, 2005 (1) :17-25.

民族人口发展 篇8

一、布郎山布郎族乡基本情况

1、人口和居住情况。

据2006年末统计, 布郎山布郎族乡总户数3 685户, 17233人, 其中, 布朗族11220人, 占总人口的65.1%;哈尼族3170人, 占18.4%;拉祜族2492人, 占14.5%。这是全国唯一集“边、山、少、穷”为一体的布朗族乡。云南省七个人口较少民族一般居住在边疆地区, 交通不便, 自然条件恶劣, 各聚居区均紧邻国境边境, 多为高山峡谷, 群山环抱, 沟壑纵横, 环境恶劣, 通行困难, 历史上长期处于近乎封闭的状态, 人口和文化素质偏低。如布朗族乡, 根据2006年统人口统计文盲率为23.50%, 远远高于云南5%以下的平均数水平。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3.95年, 也比全省的6.32年低得多。该乡至2006年才通过普六验收, 为云南省最后一个通过“两基”验收的自然乡。

2、文化情况。

布郎族有本民族的独特文化, 有着较丰富的口头文学, 民间流传着许多故事诗、抒情诗、叙事诗, 题材广泛, 优美动人。由于长期与傣族杂居, 深受傣族文化影响, 布朗族喜好傣族的“赞哈”, 歌舞时多以象脚鼓、钱、小三弦等乐器伴奏。布朗族的“刀舞”, 动作舒展大方, 刚柔相济, 舞姿矫健。为青年男女所喜爱的“圈圈舞”, 热烈欢快, 是情感交流, 传播爱情的最佳方式。每逢佳节盛行“跳歌”, 往往通宵达旦。布朗族民间曲调分为四种:索调, 一人自弹自唱的曲调, 多用来歌唱爱情、新人新事和美好幸福的生活等广泛的内容;宰调, 在劳动中独唱或合唱的曲调;甩调, 喜庆节日用的曲调;甚调, 跳舞时伴唱的曲调。多数布郎族人民族信仰佛教, 有本民族的图腾信仰;青少年有当僧侣的传统, 有自己独特的节日, 如布朗族在开门节和关门节, 均应到寺庙祈福。

3、经济发展情况。

布朗族乡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由于封闭的自然环境, 各族文化受外来文明的撞击较少, 旧观念和习俗仍然束缚着他们, 他们长期保持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 劳动工具简单粗糙, 耕作技术原始落后, 一般采用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 且作物结构单一, 主要以种植水稻、包谷为主, 兼种荞麦、洋芋等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以茶和热带水果为主。布郎山乡耕地中坡度平均小于8°的仅占0.27%, 8°-15°的占0.48%, 15°-25°的占1.69%, 26°-35°的占12.01%, 大于35°的占85.55%。由于恶劣的气候条件和土地条件, 粮食产量极低, 农业经济发展非常滞后。2006年布郎族乡农民人均收入1333元, 仅相当于西双版纳州另一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基诺山基诺族农民人均收入的60.84%, 云南省农民人均收入的50.61% (见图1) ;而人均有粮319公斤, 也仅相当于基诺山基诺族的61.35%, 云南省平均水平的92.46%。布郎族能基本解决温饱问题, 但整体情况非常贫困。

二、贫困原因分析

1、自然地理、气候等条件差。

布朗山布郎族乡均分布于高山峡谷和边境一线, 境内多为高山峡谷, 群山环抱, 沟壑纵横, 环境恶劣, 通行困难, 历史上长期处于近乎封闭的状态。受气候的影响, 多数聚居区洪灾、泥石流以及各处病虫草鼠害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严重影响群众的衣食住行等正常的生产生活活动。

2、交通、农业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交通不畅和严重封闭是自古以来制约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 这对于一个山地占全省面积94%的省份来说, 交通的不便, 给各少数民族聚居乡的市场培育, 社会经济发展会带来多大的阻碍, 不仅如此, 各少数民族聚居乡内路况极差且多数为土路, 乡内村寨至乡政府驻地及村寨之间路途遥远, 道路狭窄泥泞。恶劣的交通条件, 使聚居区内的商品运出不畅通, 也使外面的商品和信息难于到达, 市场相对狭小。聚居区内山高坡陡, 土地贫瘠, 保水保肥的可耕地极少, 加之种植粗放, 缺乏水利灌溉设施, 无水利沟渠, 粮食产量低得可怜, 更谈不上科学种田。

3、农业产业结构单一, 缺乏优势产业。

近年来国家及云南省针对布朗族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 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农民增收, 但受多种因素制约, 各聚居区农业产业结构单一, 缺乏优势产业。传统产业“粮、茶、蔗”仍占主导地位。由于产业结构技术层次低、规模小, 经济效益低, 缺乏优势产业, 当前能使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还未形成。

4、人口受教育程度低。

布郎族聚居区受历史、宗教和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的影响, 加之村寨分散, 难以集中, 导致村寨办学难, 控辍保学的工作难度大, 学生流失的现象比较突出。一些家长盲目信教, 不愿让子女读书。布朗山乡2006年才完成了“基本普及六年义务教育, 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验收, 为全省最后一个完成“两基”验收的乡。该乡2001年9月一年级招生时有557人, 到2007年7月六年级毕业时只有136人, 六年完学率只有24.42%。

三、云南省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对策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扶贫开发。

由于受自然、地理、社会历史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和生产生活环境条件的限制, 目前云南省七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各族人民的生活仍然十分困难, 贫困面很大, 经济发展极为缓慢, 文化科技水平仍处于低层次, 大部分群众的温饱问题未能得到解决。根据国家四部委《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 (2005-2010年) 》和云南省政府《云南省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 (2006-2010) 》, 对人口较少民族应该强化政策和资金倾斜, 结合新农村建设和云岭新村建设, 加快以交通、信息、基本农田、饮水安全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产业扶贫和开发式扶贫, 突出抓好易地搬迁开发扶贫工作, 实施好整村推进, 切实帮助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生产, 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

2、结合民族文化, 发展可持续的旅游业。

云南省七个人口较少民族均具有历史悠久的灿烂文化, 由于与外界的联系和沟通不畅, 被“汉化”的痕迹很轻。如独龙族的“纹面”, 布朗族的“开门节”和“关门节”等。各聚居区内自然风光十分优美, 原始森林密布, 是天然的大氧吧。目前可以结合各聚居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引导文化产业的发展, 同时依托聚居区独特的民族风俗、神秘的自然景观、良好的生态环境、多样性的生物资源, 逐步发挥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优化配置功能, 以良好的投资软环境鼓励企业参与各聚居区的文化产业开发, 大力宣传民族文化和自然风光, 吸引外地观光游客, 发展可持续的民族文化和自然风光相结合的旅游业。

3、发展边境贸易, 提高市场活力。

云南省七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均比邻边境, 多与缅甸一衣带水, 边民之间生活习性相同、语言相通, 相互通婚、边民互市由来已久。可以在交通方便、通畅的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设置州级口岸 (必要时升级为省级或国家级口岸) , 各级政府部门给予政策及资金扶持, 加快进出口贸易, 发展边境贸易, 拉动经济发展。

4、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提高人口较少民族群众的收入。

云南省七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地区偏僻、贫困、落后和通行困难, 生产生活环境封闭, 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且低下。实现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群众全面脱贫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可以因地制宜, 围绕经济林果业和茶产业这一中心, 适度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把群众从粮食生产中转移出来, 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转移。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提高群众收入。

5、实施政策倾斜, 提高文化教育素质。

可以加大中小学生的免费教育力度, 对云南省七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的学生高中至大学阶段教育予以减免费优惠;加大教育的宣传, 对学生考上一级学校的家庭予以表彰;降低录取分数线培育人口较少民族大学生;在录用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方面采取特殊照顾政策;适当安排人口较少民族教育脱贫发展专项资金。

参考文献

[1]姜洪波:人本理念与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J].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6 (4) .

[2]黄玉兰:关爱弱势群体: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突破口[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 (4) .

[3]赵兴倬:对阿昌族聚居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J].云南农业, 2007 (6) .

[4]任玉岭:构建和谐社会需着力加快民族地区发展[J].中国民族, 2005 (11) .

[5]朱玉福: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的意义[J].广西民族研究, 2008 (1) .

[6]王铁志:德昂族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M].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7.

[7]郭翔宇、刘宏曼:比较优势与农业结构优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8]农业部发展计划司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理论政策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9]罗勇、徐平:西双版纳勐海县普洱茶产业发展现状初探[J].云南科技管理, 2008 (1) .

包头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研究 篇9

自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 人口流动浪潮的出现, 少数民族人口也出现了较大范围的流动。据统计, 目前我国每年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约1000万,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 今后还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工作是城市少数民族工作的一部分, 做好城市少数民族工作必须优先发展民族经济, 不断改善民生。做好新形势下的城市民族工作, 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 牢牢把握两个共同的主题, 充分调动和发挥少数民族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 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为持续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水平奠定物质基础。一些城市少数民族群众在生产、生活等方面面临困难, 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 择优发展民族经济特色产业, 采取保护性措施, 提供优惠条件, 为优势企业发展生产和拓展市场排忧解难, 增加少数民族劳动力在优势企业的就业比例, 帮助少数民族加快发展, 提高收入水平, 不断改善生活质量。

二、包头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情况分析

少数民族人口进入包头市后, 其原有的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与本地市民形成很大差异, 这要求少数民族人员积极适应新的环境, 他们也积极地为融入整个社会群体中去而努力。民族文化在适应包头市城市化的同时, 已经成为包头市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少数民族服饰、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少数民族风味饮食等, 构成了包头市一条亮丽的风景线。各民族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已经形成了共同建设包头市的共识。合理的少数民族人口流动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是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的有效途径, 对促进城市和人口流出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对维护民族团结产生了积极影响。

(一) 就业问题

受各自受教育程度、成长环境与生活经历的影响,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从事的职业和经济收入的差异是非常悬殊的, 呈现出明显的阶梯形结构。总的来说, 大多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第三产业就业, 如饮食服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行业、卫生行业、修理和搬运行业、运输行业、家庭服务行业等。一部分也在建筑业, 制造业等第二产业部门就业。不同职业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收入呈现出较大差别。他们中一部分由于文化程度较高或具备一定技术或特长的人, 收入较高。

(二) 子女教育问题

目前, 包头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接受教育有三种情况:一部分就读于公立学校, 由于较高的借读费和城市教学资源有限等原因, 在公立学校就读的只占少数民族流动少年儿童人口总数的小部分;一部分在民办、私立学校和农民工子弟学校就读, 由于这些学校办学条件简陋、师资力量薄弱、师生流动性强, 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三) 由于文化差异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包头市处于少数民族地区, 新中国成立后包头市成为西部地区典型的工业化城市。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包头城市化程度已经非常高, 与当年“有鹿的地方”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区别,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适应城市方面面临的压力很大。他们不仅要面临城乡文化冲突和融合问题, 而且也要面临与其他民族的冲突和融合问题;不仅要突破城市户籍制度、单位制度等障碍, 还要突破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和语言等障碍。

(四) 社会保障问题

由于不具有工作地的城市户口, 没有城市居民身份, 越来越多进城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除小商小贩的个体经营者外) , 为了能够迅速地就业, 他们不得不答应雇主一些苛刻条件, 这为他们将来的劳动权益被侵犯埋下了隐患。同时, 针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相关政策缺乏和贯彻落实难度较大等原因, 很多雇主利用外来少数民族迫切的就业心理以及他们对相关法律政策缺乏了解, 采用牺牲雇工多种保障为手段替自己牟取暴利。再加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观念意识淡薄, 即使是大多数自主就业的小商贩也没有购买各种社会保险的意识。

三、对策及建议

(一) 加强技能培训学习, 解决就业难题

1. 提高职业技能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从农村、牧区走进城市, 必然遇到自己不熟悉的职业和工作, 面临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 提高新技能尤为紧迫。首先是加强文化学习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可利用现有的职业学校作为培训基地, 在这里较短时间的培训他们既可以学到系统的知识, 也可以短时间内掌握一门实用技术, 迅速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2.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渠道。目前包头市多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依托自身具备的民族文化优势集中在民族特色业, 行业的复制性成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与创业的突出特点。行业的雷同, 造成了过度竞争而利润减少。所以, 可以通过增加其它行业上的少数民族劳动力来扩大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就业岗位。

3. 为自主创业铺设平台

在国家目前大力帮扶中小企业发展的大好政策形势下, 有条件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可以从自身特点出发, 争取合资、股份等多种形式加入、创办一些风险小、投资小的中小型企业, 这样就也可以为其他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就业岗位。在鼓励创业方面, 鄂尔多斯市创建的农牧民创业园区, 带动了一大批包括城市散居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内的群众实现就业, 为少数民族群众就业创业创造良好的渠道和平台, 帮助贫困失业群众再就业, 类似做法值得借鉴。

(二) 学校家庭协同配合, 解决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

1. 建立完整的家庭教育环境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家庭教育方式简单, 多数家长忙于生计, 对子女的教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为此, 学校可以充分运用自身教育优势, 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家庭教育培训, 把监护人请到学校来或送教上门, 向他们宣传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 帮助他们解决家庭教育中的问题, 指导他们搞好家庭教育。

2. 加强亲子教育

父母对子女的亲子教育是家庭教育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缺乏亲子教育的家庭教育是不完整的家庭教育, 作为孩子的父母, 应该担负起对子女抚养和教育的主要责任。因此,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家庭的父母对待孩子教育问题上必须做到相互配合, 协调亲子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形成教育合力, 对孩子实施“合作教育”, 想方设法弥补父母缺乏参与的不完整的家庭教育现象, 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3. 强化学校教育

当学校中的部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在某些方面出现不足与缺陷时, 学校应发挥它的主导作用, 根据他们的现状与特征, 及时主动地进行干预、弥补, 使这些儿童继续向着预期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 当流动人口家庭的孩子出现家庭教育缺失, 学习、生活、情感出现问题时, 学校应及时、主动伸出援助。[周光大, 周劲松.城市社区建设中的民族问题[J].广西民族研究, 2004, 1.]

(三) 促进文化交流, 帮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当地社会

恩格斯说过:“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除流动人口之外, 包头市原本就是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城市。包头市不少部门、单位、社区和居民楼都有多个民族工作、居住、生活。长期在工作和生活上的往来, 使本地民族间的关系逐渐融洽。有研究表明, 许多长期生活在多民族聚居区的汉人或其他民族, 通过耳闻目睹、日积月累的了解, 逐渐理解了当地其他民族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与当地人打成一片, 不再存在文化上的冲突了。因此,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之后, 要多与汉族沟通, 提高汉语表达能力, 通过双语能力扩大职业选择范围。有关部门也应该更多地主动与外来经商和务工的少数民族同胞交朋友, 更多地走出政府机关访问他们, 与他们交谈, 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 尽量在合理的范围内给予解决, 尽量提供优惠的政策和良好的服务。

(四) 完善社保体系, 切实保障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保与政治权利

人口流动是市场经济发展、城市化的必然要求。大量少数民族人口进入城市, 是民族地区迈向现代化的标志之一。由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特殊性, 做好他们的社会保障工作需要坚持平等原则。鉴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 又具有边缘弱势群体的特征, 将他们纳入到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时应该充分考虑到他们在就业和生活方面的特点和其他特殊困难, 要重点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民族人口发展 篇10

目前,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是我国16个人口较少民族自治县之一,位于云南省怒江州,是我国普米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兰坪县辖4乡4镇,101个村委会,7个社区,782个自然村,国土面积4388平方公里,总人口21.4万人,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6%。境内世居有白、普米、傈僳等14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比重达94.8%。兰坪地处高寒山区和干热河谷,山地面积占95%。兰坪县是云南省委、省政府确定的解放战争时期41个革命老区县(市)之一,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人口达13.46万人,占农业人口的75.4%,有2.6万深度贫困人口。

截止到2014年底,兰坪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76所,其中:教师进修学校1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高中3所(普通高中1所,高完中2所),初级中学8所,小学147所(完小55所,教学点92个,全县教学点中:一师一校17个、学生30人以下校点44个、空壳校点12个),幼儿园16所(含民办1所)。全县共有在校学生35094人,其中:职技校学生117人,普通高中3166人(含民办296人),初中在校生7890人(含民办199人),小学在校生18596人,幼儿在园(班)生5325人(其中学前班2412人,民办幼儿生505人)。寄宿生19934人(高中3166人,初中6142人,小学10626人)。全县义务教育阶段享受营养改善计划学生25201人(初中学生7218人,小学17983人)。

兰坪县目前共有教职工2750人(民办学校:海源中学46人、三江幼儿园42人),其中专任教师2505人(普通高中273人,职技校34人,进修学校14人,初中632人,小学1352人,幼儿园200人)。全县小学师生比为1:15,初中为1:12,高中为1:11。

全县小学入学率99.59%,巩固率99.66%;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6.01%,巩固率98.9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65.66%,巩固率100%;学前三年入园率38.13%。

当前,兰坪县教育事业面临很多现实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职业教育发展滞后。一是办学规模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目前兰坪县职技校在校学生92人,办学规模远远不能满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2014年,兰坪县普通高中在校生为3166人,职技校全日制在校生92人,普职比为1:0.03,按照国家、省级关于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办学规模大体相当的要求,与上级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二是办学条件无法满足办学需要。由于县财政困难,对职业教育投入不足,导致职技校建筑面积不足、办学条件简陋,缺少基本的实训实习场所和设施设备,办学条件严重滞后。三是专业设置难以适应市场和社会需求。兰坪县职业教育发展体系不够健全,职技校缺少实训实习基地和“双师型”教师,办学活力不足,目前设置的部分专业与市场需求脱节,难以适应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四是地方配套政策不适应学生就业需求。我县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充分,目前尚未落实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全县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技能人才从培养、使用到管理的规定和制度,企业职工无法实现全员持证上岗要求。

(二)学校软硬件设施建设落后。首先,学校硬件设施建设方面:一是兰坪县中小学危房面积庞大,安全隐患突出。兰坪县中小学现有危房371栋,危房总面积为15.51万平方米,危房率为44.3%;二是学校标准化程度低。目前兰坪县大部分中小学学校无实验室、阅览室和音体美专用教室等功能教室,大部分二类完小及校点“六配套”不达标。三是建设任务繁重,资金需求量大。自2014年起,兰坪县仍需排除中小学危房15.5万平方米。在校舍工程建设中,需建设面积20.2万平方米,加固改造校舍面积11.06万平方米,需投入建设资金8.42亿元。全县校舍建设任务极为繁重,资金需求量极大,仅依靠县级财力,难以完成上述建设任务。

(三)教育信息化发展严重滞后。一是功能教室紧缺。兰坪县由于学校点多面广,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全县80%以上中小学校没有功能教室;二是目前全县农村二类完小及教学点没有计算机教室及多媒体设备,教育信息化推进的速度比较缓慢。

(四)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比较薄弱。一是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由于受岗位制约,外出学习机会少。二是培训质量不高。从目前中小学教师培训形式看,长期培训少,短期培训多,理论培训多,实践性培训少,培训形式与农村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脱节。

二、政策建议

鉴于兰坪县教育事业面临的现实困难,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第一,教育部进要一步加大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按照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全面改薄”建设项目规划中,减小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地方财政的配套投入比例,切实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第二,由于农村幼儿园教师编制未独立核算,挤占了小学教师编制,建议州级相关部门增加兰坪县中小学教师的编制。第三,协调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力度。第四,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制定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后勤保障的相关政策,以减轻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负担,切实提高教育质量。

摘要:通过对兰坪县的调查,课题组发现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总体发展水平仍然是比较低的,面临着职业教育发展滞后、学校软硬件设施建设落后和教师培训工作比较薄弱等现实困难。

民族人口发展 篇11

关键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现状,对策

城市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 也是各个民族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据统计, 我国目前每年有约1000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绝大部分进城从事工商业,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 还会有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涌入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特点的存在及其变化, 对城市民族关系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了解这些特点对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及构建和谐民族关系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是少数民族成员以谋生营利为目的, 自发在社会经济部门从事经济和业务活动的城市暂住人口, 也就是指“非城市户籍, 但又在城市从事各种经济、文化活动的少数民族。

一、郑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现状

河南省会郑州市为典型的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 据2005年11月郑州市民族宗教委员会调查, 全市有42个少数民族, 总人口12.2万, 约占全市总人口的1.8%。郑州市仅管城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4356人, 35种民族成份。其中, 具有大中专及以上学历的人仅占总数的5.2%。郑州市规模少数民族工商企业总数近2000家, 并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少数民族企业。少数民族特色经济已经成为郑州经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大多数集中在第三产业就业。一部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也在制造业等第二产业部门就业。郑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以中小规模商业单位为主, 岗位不太稳定, 劳动密集型单位由于要求素质技能比较低而竞争激烈且收入较低。

二、郑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存在的问题

1、户籍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障碍

由于我国历史造成的以户籍制度为基础而形成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排斥在他们所工作和生活的城市之外, 严重制约着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就业。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缺乏使得进入城镇就业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缺乏生活保障。

2、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素质技能方面的障碍

据2005年11月郑州市民族宗教委员会调查, 42个少数民族的流动人口中具有大中专及以上学历的人仅占总数的5%左右。然而当今社会城市中有限的就业机会基本上是按照受教育程度来配置的, 大多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劳动力素质技能低, 因而难以进入较高行业层次。

3、语言及宗教信仰的障碍

语言成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就业的重要关口, 由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生活圈狭小, 信息闭塞, 加之受教育水平落后, 不少人都不会说汉语, 这样就阻碍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就业。少数民族对自身的宗教信仰有着强烈的归属感, 经常通过本民族的宗教仪式来寄托情感, 由此形成的对故乡的强烈的依赖使很多人最终失去在外就业的愿望。

4、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歧视现象

由于历史原因、宗教习俗的不同及语言不通, 很多市民对周围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具有抵制的心理, 甚至抱有偏见, 认为他们落后、不讲卫生等, 进而导致在生活、就业各方面的歧视行为。

三、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对策分析

1、逐步改革户籍制度

改革户籍制度, 剥离附着在户籍制度之上的社会保障等权益, 实行暂住地登记制, 真正实现少数民族的自由迁徙权, 使之能够在城市获得合法居住权。

2、提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劳动素质技能

政府应该加大对少数民族教育的投入, 积极探索符合少数民族自身特点的职业教育, 大力开展针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各类职业技能培训, 使他们有能力参与到更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层次中。

3、加强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有关环节的管理

所在地政府应该组织专场招聘会, 以便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全面纳入城市的管理体系之中, 使其流动人口能够真正参与城市的政治和社会生活。

4、扩大民族特色企业的规模, 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

所谓民族特色企业是指某些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 与少数民族的服饰、歌舞、饮食等民族特色相关的企业。随着郑州市饮食文化的多元发展, 许多以少数民族特色为依托的餐饮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街头巷尾, 凭借其与众不同的风格, 成为城市居民追求个性消费的重要对象

5、综合运用各种措施, 尽量避免因民族习俗不同而引起的摩擦甚至纠纷

综合运用各种合理措施, 尽量避免因民族习俗不同引起的摩擦甚至纠纷, 引导各民族劳动者求同存异, 达成共识, 减少沟通交流方面的麻烦和不必要的成本。

综上所述,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现状, 通过逐步改革户籍制度;提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劳动素质技能;加强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有关环节的管理;扩大民族特色企业的规模;综合运用各种措施, 尽量避免因民族习俗不同而引起的摩擦甚至纠纷等途径, 切实促进郑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就业。

参考文献

[1]文久富陶斯文刘琳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 (8) )

[2]江曼琦翁羽散杂居城市少数民族就业竞争力与对策研究城市经济[J] (2009 (02)

上一篇:润滑油改进剂下一篇:核工程与核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