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人口发展工作计划”政府工作计划(共10篇)
“本市人口发展工作计划”政府工作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把依法行政与宣传教育、优质服务、利益导向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完善政务公开、有奖举报、评议监督等各项制度,加快群众实行计划生育自治、自主、自觉进程,稳定低生育水平、开辟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新局面,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今后五年人口和计生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新的思想推动工作,以辩证的方法分析形势,把关注民生、履职为民作为根本动身点和落脚点,为全市实现第二个总量翻番的奋斗目标和建设和谐 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人口规划目标
计划出世22%,人口总数控制在483,006人以内;年均出生率为9.14‰。834人;年均自然增长率为4.35‰。
三、工作思路
今后五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1坚持依法行政。
加大人口计生干部法制培训工作,加大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使计生干部对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知识知晓率达到95%以上,育龄群众对实行计划生育基本权利和义务知晓率达到85%以上。建立并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过错追究制,实现执法顺序规范,执法行为文明,无严重违法行政行为,无恶性案件发生,无重大集(群)体上访和越级上访。认真贯彻落实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十条政策”加大对违法生育的治理力度,强化社会抚养费收缴,一律按上限征收。
2强化服务功能。
特别是乡、村两级技术服务网络的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服务网络、技术服务网络建设。不时强化服务功能,使技术服务、药具服务、生殖健康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优质服务成为普遍行动。具体要达到要利用国债资金支持,完成市生殖保健院和四所中心服务站建设,争取 年在 新区建成1200平方米市生殖保健院办公楼,四个乡镇要高标准建成四所中心服务站,其他乡镇服务站要达到技术服务优良、服务优质、管理优秀、环境优美、群众满意”高要求。基本生殖健康服务率达到85%以上;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的村达90%以上;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保持在95%以上;规范的术后和药具随访率达到95%以上,使优质服务活动迈上一个新台阶。
3抓好村民自治。
巩固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成果。要进一步抓好村级计划生育网络建设,要进一步巩固、完善村(居)民自治工作。做到有组织、有人管,分工明确,能够正常开展工作;进一步抓好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制度建设,做到制度健全,使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符合法律、法规,符合民主顺序,符合村情民意,对村委会和群众双互约,真正使村民在计划生育中的民主权、知情权、参与权、评议权和监督权得到充分体现,群众满意水平达到85%以上。
4以政策为动力。
使农村计划生育家庭能普遍享受到两项以上奖励优惠政策;要认真落实农村局部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和城镇计划生育家庭独生子女父母退休奖励制度,要认真组织落实对农村计划生育家庭优惠致富政策。并建立健全奖励扶助制度管理、服务和监督机制,使奖励资金足额到位,发放到户到人;要认真组织落实好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工作,使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生活有所改善;要通过各种途径协助和扶持计划生育家庭脱贫致富,进而逐步建立起有利于计划生育的社会保证制度和利益导向机制。
5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重点是抓好村一级信息化建设,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尽快实现市、乡、村三级联网,使计生统计、流动人口管理等工作达到快速、准确、高效,促进工作水平和管理工作水平不时提高。不时完善组织网络及工作制度、活动阵地,加强基层计划生育协会建设。保证协会活动的经常开展,真正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和“桥梁、纽带”作用。
要把那些热爱计划生育事业,加强乡、村计生干部队伍建设。村计生员公开竞聘上岗工作。基本符合年轻化、女性为主,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人员招聘上来。对村(居)计生员实行动态管理,进行定期培训,定期考核,加强岗位练兵,做到绩效联酬,有效激励,努力建设一支勤政、高效、廉洁、想服务、会服务、服好务的过硬队伍。
6全面落实联动机制。
树立生男生女都一样的生育观念。人口计生、卫生、食品药品监督、公安等部门要密切配合,要加大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严厉打击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使出生人口性别比高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并趋于正常。
四、保证措施
1解放思想。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际行动,推动人口计生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2主动协调。作好协调工作,争取上级领导的重视和相关部门重视,协助解决人口计生工作中遇到困难和问题,为人口计生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健全机制。引入现代管理理念,运用现代科学信息手段,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推进人口计生工作管理规范化、规范化、现代化进程,建立以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为主的工作推进机制,突出重点工作,落实个人责任,明确奖惩措施,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4转变作风。大力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求真务实的作风,团结民主的作风和廉洁的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在实践中不时增强服务身手,提高服务能力,满足广大育龄群众的需求,确保计生工作目标的实现。
【范文网】
“本市人口发展工作计划”政府工作计划 篇2
一、基本情况
我市中心服务户的建设是以自然屯进行设立和配备的。对两个小社形成一个自然屯, 总户数超过100户以上的, 配备两名中心服务户长, 这种情况占全市中心服务户的10.5%;对两个小社形成一个大自然屯, 设立一个中心服务户长, 并且做两个社的工作, 基层为调动户长的积极性给予双份报酬的占中心服务户长总数的1%。调查表明, 我市农村计生宣传教育组织网底建设是健全的。
二、工作经验
1、宣传教育网络健全。
调查显示, 几年来, 我市全面推行“县聘、乡管、村用”干部队伍教育整顿做法, 并坚持“干部竞争机制、强化综合评估、实行动态管理、年度考核末位淘汰”的原则, 保证了基层计生宣传教育网底健全, 中心服务户长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有10.5%的自然屯配备两名中心服务户长, 1%的中心服务户长享受双倍的工资待遇。目前, 我市屯级达到了有阵地、有人员、有活动、有服务, 并形成了一支长年活跃在广大育龄群众之中的计生宣传员队伍。
2、示范带头作用明显。
调查表明, 育龄群众对中心服务工作满意和基本满意率占95%以上, 这说明中心服务户长是贴近实际、贴近育龄群众的, 而最受育龄群众欢迎的中心服务户是能够带领群众勤劳致富, 帮技术、帮项目、帮资金, 为计生家庭排忧解难的户长。
3、密切了计生干部与群众的关系。
调查中我们发现, 自我市成为国家首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市以来, 国家、省、市各项有利于计划生育家庭优惠政策的宣传深入人心, 育龄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解决了农村计划生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后顾之忧, 坚定了广大群众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念。
4、人口控制能力得到提高。
我市作为国家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试点市以来, 农村一个孩子家庭领取独生子女证的比例逐年上升, 仅就2004年试点当年, 申报独生子女家庭就有9400余人, 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率逐年上升。在农村奖励扶助制度的推动下, 农村独女户主动退二胎指标的人数增加了1204人, 当年一孩申报独生子女的人数占一孩总数的51.87%, 农村广大育龄群众的婚育观念得到了转变, 新型生育文化氛围已形成。
三、存在问题
1、工资报酬落实不到位。
在调查中发现, 当年不能兑现中心服务户长工资报酬的有184人, 占户长总数的2.2%;不能足额兑现户长工资报酬的占户长总数的26.7%。当年不能兑现所占比例不高, 但中心服务户长人数不少, 它说明有184个自然屯的工作积极性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调查中我们也了解到, 中心服务户长年工资报酬300元的标准太低, 千条线一根针, 所有的工作落在一个户长的肩上, 压力大, 弄不好还末位淘汰, 加之报酬偏低, 导致有能力年轻同志也不愿意去做中心服务户长工作。
2、阵地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调查中发现, 25.5%的中心服务户育龄群众持基本满意态度, 0.25%的中心服务户有21个, 育龄群众持不满意态度。尤其是群众不满意的中心服务户, 工作差距较大, 阵地设置和要求的内容都不规范。
3、队伍建设还存在不合理配置。
在随机抽查的11个中心服务户中有2个中心服务户长是屯长兼职, 占实际调查的18.2%。全市调查显示, 男性户长占户长总数的7.6%, 这对基层来讲, 做好育龄群众经常性的生育政策宣传、避孕节育知识宣传、生殖健康咨询服务等工作是非常不便于开展的, 更谈不上以人为本, 与育龄群众交心, 说说知心话了。
四、建议对策
1、加强对计生中心服务户建设的领导。
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决定》精神, 加大对计生中心服务户建设的力度, 把中心服务户建设真正纳入新农村建设之中, 摆上重要日程。加大对中心服务户建设和工作上的投入, 确保阵地完善, 活动经常, 服务及时。要加强对中心服务户报酬的落实, 要至下而上的研究解决提高中心服务户长工资标准问题。
2、着力解决中心服务户长队伍建设问题。
要继续落实国家提出的“县聘、乡管、村用”的干部管理原则, 对中心服务户长的岗位要实行竞争上岗, 把有能力的年轻同志选上来, 要注重选拔配备过程, 不要走过场。要加大对中心服务户长队伍的业务培训, 提高服务本领和做好新时期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的能力。
3、加大中心服务户典型的培植和宣传。
“本市人口发展工作计划”政府工作计划 篇3
关键词:计划生育 工作 研究
中图分类号:C92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1(a)-0246-01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自从在我国正式实施以来,对促进人民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经济发展,缓解资源与环境压力等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目前来看,基层政府的计生工作还有诸多不足之处,问题比较突出,基层政府计生工作的现代化、法制化、规范化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1 基层政府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地位
1.1 管理和服务对象直接面向广大群众
与金融管理、税务等部门不同,基层政府计生部门的管理和服务对象直接面对家庭和个人,基层政府在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时是否求真务实、是否依法行政,关系到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彻底有效地贯彻落实,所以说基层政府的工作不容忽视。由于经济体制的变革,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不再由机关单位去管理,而转变为由基层政府面向单个社会人或家庭展开,其重要性与工作难度同时加大。
1.2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
基层政府是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任何计生政策的实施都是由基层政府计生部门具体负责的,说到底必须依靠基层政府和计生干部队伍。基层政府的计生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高与否,组织健全与否、战斗力强与否,工作具体抓得好与不好,都会对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开展产生直接影响。从实践来看,基层政府计生部门直接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优生优育、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为国家计生政策的實施做出了重要贡献。
1.3 正确开展计生工作关系到党群关系改善
基层政府开展计生工作过程中,宣传教育工作能够做到位、行政是否合理合法、能否树立正确的法制观、群众观、服务观,都会对党群、干群关系产生影响。部分基层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缺乏依法行政、为民服务的观念,引发群体性不良事件,影响到党群关系,影响到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基层计生部门必须坚持正确的工作原则,树立正确的工作作风,发挥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树立计生工作的良好社会形象,深入群众、尊重群众,摒弃官僚主义与作风,通过实际工作改善党群干群关系。
2 基层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存在问题
2.1 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与群众生育意愿之间存在矛盾
在群众内部,尤其是农村地区,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与群众生育意愿的矛盾问题非常突出。一方面,国家出于整体利益的考虑,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另一方面,由于受传统“多子多福”、“传宗接代”等观念的影响,群众有生育多个孩子的意愿,矛盾比较突出。基层政府通过思想教育可以打消部分群众违法生育的念头,但对于那些长期不配合政府思想教育工作,违法生育念头坚决的群众,基层政府的工作就无从下手。所以,正确处理这类矛盾是基层政府开展计生工作时所必然面对的问题。
2.2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面临的困难
基层政府针对流动人口开展计生工作的困难主要体现在:第一,基层政府计生部门的机构、人员编制普遍紧张,缺乏专门的流动人口管理队伍,导致兼管流动人口业务的部门和人员的工作量呈超负,完成流动人口计生管理与服务工作比较困难。第二,对流动人口计生管理与服务需要诸多部门的配合,但现在流入地、流出地双向管理、双向考核与信息交流都非常薄弱。第三,经费投入不足、管理与服务设备落后,有些地区的流动人口已经超过户籍人口,导致与计生管理相关的经费不足,辖区内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宣传教育、避孕药具及节育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工作难以正常开展,难以适应计生管理工作的需要。
2.3 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存在困难
社会抚养费是公民因违法生育而必须向国家缴纳的社会补偿金,具有惩罚性质。2000年《人口和计划生育法》确立了社会抚养费制度,随后国务院又颁布了《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规范了社会抚养费的相关内容,如征收标准、管理使用方式等。但是该费用的征收不尽如人意,征收存在困难,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部分群众法制意识淡薄,不能自觉承担缴纳社会抚养费的法律责任;对当事人不及时缴纳社会抚养费缺乏有效制约手段;人口基数大,人员不足或积极性不够导致征收工作存在困难。
2.4 法律配套不完善,基层开展工作存在风险
基层政府在开展计生工作时必须坚持依法行政,目前个别基层计生部门的依法行政状况不达标,表现为:部分领导对计生工作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缺乏认识,执法形式简单粗暴,甚至出现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现象;基层政府计生部门的工作落实不到位或对法定职责不明确;基层政府计生部门有责无权问题突出,权力与责任脱钩;计生工作执法监管不到位造成乱执法等。
3 完善基层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建议
3.1 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
各级政府行政机关开展工作都必须依法行事,不能对公民、法人等实施任何缺乏法律依据的行为。之所以基层政府开展计生工作仍然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就是基层政府没能很好的依法行政。为了加强计生工作依法行政,首先,要加强立法,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制度建设质量;其次,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执法行为;再次,拓宽监督渠道,完善监督机制,加强执法监督;最后,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依法行政观念和能力。
3.2 建立公民信息数据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由于基层政府受条件限制,省级以上计生部门应该及时建立全员人口个案管理信息系统,为基层计生部门开展全员人口个案数据变更与采集,落实计生服务与管理提供技术支撑。计生部门应该积极参与人口基础信息库建设,推动与公安、卫生等部门的人口信息共享和交流,保障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建立人口信息资源共享制度,确保各职能部门共享关于人口和计划生育方面的数据和信息。
3.3 完善社会抚养费征收制度
笔者认为,为完善该制度,首先应修订完善现行法规,合理缩小征收对象范围,湘粤等地对于事实婚姻或者怀孕甚至生育后由补办了结婚证的,不再征收社会抚养费;其次,国家应着手立法解决恶意规避社会抚养费的问题,加大对这类行为的合法惩处力度。
3.4 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机构、队伍建设
首先,国家、省计生部门应该尽快通过立法或者出规范性文件的方式,合理设置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编制和配备工作人员。其次,改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干部待遇,增强计生干部工作的积极性,最后,基层政府要加大培训经费的投入,采取集中脱产培训、跟班培训、学习考察等形式,努力提高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干部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增强为群众服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道明.浅议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规范化管理[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2]江亦曼.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知识读本[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2年2月.
[3]范苏荣.关于全面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的若干理论政策问题[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3年第3期.
“本市人口发展工作计划”政府工作计划 篇4
知
沪府办发〔2011〕34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本市电力需求增长较快。2011年夏季全市最高用电需求预计达到2800—2850万千瓦,而同期最高电力供应能力为2740万千瓦,用电高峰期间存在一定的电力供应缺口,部分区域供需矛盾较为突出。为了实现今年夏季本市电力供应安全有序,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做好2011年本市电力迎峰度夏工作作如下通知:
一、总体目标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节约型社会目标,按照“三个确保、一个坚持”(确保居民生活用电不受影响,确保重要用户的用电需要,确保城市运行和电网的安全有序,坚持限电不拉电)的要求,将电力安全供应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节能降耗相结合,综合运用产业、价格等政策,进一步完善长效机制,确保2011年夏季本市电力运行平稳有序和用电安全。
二、主要措施
今年电力迎峰度夏从6月15日开始到9月23日结束。在此期间,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切实采取各项有效措施,确保电力供应安全有序。
(一)努力稳定并增加电力供应能力
1.各发电企业要加强对发电机组、发电脱硫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确保现有发电机组安全运行,实现稳发、满发;同时,要搞好发电用煤供应保障,确保发电用煤的稳定可靠供应。
2.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积极协调发电用天然气的供应,提高天然气管网的调峰能力,并优化燃气机组运行方式,确保燃气机组在用电高峰时的发电能力。
3.市电力公司要综合全年的电力供需情况,积极争取落实市外来电,努力缓解夏季电力供需矛盾。
4.市电力公司要继续抓紧推进电力迎峰度夏(冬)电网工程建设,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协调和支持,确保工程按期建成投运。
(二)加大节电节能工作力度
1.继续贯彻原市经委等七部门《关于加强本市空调运行管理的通知》(沪经节〔2008〕394号)的要求,落实办公场所夏季空调温度不低于26℃等措施,重点强化对办公和商务楼宇空调使用的管理,加大空调节电和节能监察力度,有效降低电网高峰负荷。
2.加强全社会节电节能宣传和培训,加大节电节能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建立各方协调、社会参与的节电节能机制。
3.积极推进楼宇节电,各级政府机关要带头落实。
4.当本市连续高温并出现38℃以上极端高温时,临时关闭本市主要景观灯光。
(三)合理实施有序用电预案
综合运用产业、能源、环保等政策,以有序用电促进电力安全供应。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布局要求的高能耗、高污染、高危险用电企业,采取夏季让电措施;对非连续性生产企业,通过调整厂休,平衡周用电负荷;对部分线路、变压器超载和局部供电瓶颈区域的企业,增加每周轮停天数;安排部分企业结合检修,实行夏季计划轮休。让电的时间为7月1日至8月31日,调整厂休的时间为6月15日至9月23日,轮休的时间为7月11日至8月26日。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强与电力用户的沟通,保障重要电力用户用电,落实部分热点区域预案的有效可控容量,将季节性、周期性的错峰措施与临时性的应急限电措施合理结合,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四)继续发挥经济杠杆调节作用
继续实施夏季季节性电价政策,通过价格杠杆和经济手段,调节电力供求。
(五)做好应对灾害性天气和事故的预案
要针对临时性的局部电力供需不平衡和可能发生的灾害性天气、事故等,加强电力应急工作,重点搞好涉及重要电力用户和市民基本生活设施的突发停电事故的紧急抢修和应急处置,快速缓解局部区域用电高峰时段的电力供需矛盾。市电力公司要充分预计可能发生的各种电网故障,进一步完善电力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抢修力量,及时处理突发停电事故,尽快恢复供电。
三、具体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今年电力迎峰度夏工作。各区县政府、开发区、控股集团公司要切实加强对本地区、本行业电力迎峰度夏工作的领导和协调,确保有序用电措施落到实处。市电力公司要精心组织,做好服务,尽力满足用电企业的合理要求。
(二)加强宣传教育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强本市今年夏季电力供需形势的宣传,引导社会各方正确认识电力供应特点,加深对各项有序用电措施的理解,共同做好电力迎峰度夏工作。
(三)抓好工作落实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周密布置和落实夏季安全用电的各项预案和措施,做好本部门、本单位的各项工作,努力把今年夏季用电高峰时期将出现的临时性电力供需矛盾可能给社会和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一年六月十四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部署2011年全国电力迎峰度夏工作
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强化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估计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周密制定应对方案,努力增加有效供给,全力保障居民生活等重点用电需求,抑制不合理需求,顺利实现迎峰度夏。
6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有关部门召开2011年全国电力迎峰度夏电视电话会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同志指出,今年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能源企业,认真贯彻中央部署,加强综合协调,增加有效供给,保障了居民生活和抗旱、春耕、三夏等煤电油气运的重点需求,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今年迎峰度夏情况复杂,总体形势不容乐观,一些地区比较严峻。部分高耗能行业生产过快增长,以及大量空调集中使用,都会明显加大夏季电力需求特别是高峰需求。来水偏枯造成水电出力下降、煤炭进口减少、输电能力不足,以及夏季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会给发输供电带来不利影响。
刘铁男强调,各地区、各有关方面要立足今年供需偏紧的形势,坚持增加有效供给与推进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相结合,坚持保障重点与抑制不合理需求、推进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相结合,坚持企业内部挖潜和必要的政策支持相结合,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实现煤电油运供应平稳增长,坚持远近结合、标本兼治。切实保障好居民生活等重点用电,确保建党九十周年庆祝活动和深圳世界大运会等重大活动电力供应万无一失。
刘铁男要求,要从供需两方面入手,统筹安排今年迎峰度夏各项工作。一要充分发挥现有产能,努力增加电力供应,提高能源转化效率;二要增加煤炭有效供给,满足发电需要;三要坚持有保有限,强化需求侧管理,推进节能减排;四要完善应急管理,有效防范应对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损失;五要加强综合协调和监督检查,确保措施落实到位;六要强化宣传引导和舆论监督。同时,还要着眼长远,做好科学规划,深化相关改革,全面提高供应保障能力。
“本市人口发展工作计划”政府工作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坚定不移的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完善人口结构这一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为我镇在全县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三、具体措施:继续抓好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意见》的贯彻落实,认真解决我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快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努力建设高素质的计生干部队伍,积极探索高标准的服务模式,科学规范高效率的运行机制,全面提升高质量的工作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人口环境,以创建优质服务为载体,抓班子、带队伍、抓基础、搞规范、抓特色、出亮点、抓薄弱环节、强优质服务,突出四个重点,七项工作。四个重点是:一深入推进优质服务的开展按照“面向基层、深入乡村、服务上门、方便群众”的工作方针,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开展,搞好面对面“十到户”活动政策法规宣传到户、思想教育深入到户、生殖保健服务到户、知情选择指导到户、受术对象随访到户、避孕药具发放到户、流动人口管理到户、生育节育访问到户、办证签约方便到户、优惠政策落实到户。作好“三宣”、“三调”、“三查”、“三办”工作三宣:宣传政策法规、生殖保健知识和优生优育知识,并将集中培训和入户教育相结合,使计划生育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三调”:上门调查结婚人员、育龄对象情况和流动人口情况;“三查”:查环、查孕、查病,为育龄妇女进行环孕情检查的同时开展妇科病普查服务,并对常见的妇科病进行免费治疗;“三办”:办理生育证、流动人口证明和村民自治与知情选择合同,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优质服务的计生理念,把服务贯穿于农民群众发家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二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为进一步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切实维护流动人口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水平。
1、成立组织①成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办公室,配备6名以上专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本镇辖区内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②村居委会、非公有制企业,要明确专兼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人员,竞聘上岗,择优录取,待遇落实。
2、明确职责①依法为流出人口免费办理国家统一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流出前应为流出已婚育龄妇女提供一次健康检查服务,与其签订一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合同。②督促流出已婚育龄妇女,每三个月寄回一次现居住地的合格有效的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③每月组织一次对本辖区流动人口的清查清理活动,做好信息反馈工作。④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档案,实行微机化管理。⑤为流动人口开展多种形式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⑥为流动人口提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帮助解决其生产、生活、生育方面的实际困难。⑦对违反计划生育的流动人员依法进行社会抚养费征收。通过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全面启动计划生育城镇化管理,达到流出入时间清、办证时间清、签订合同清、婚育状况清、节育情况清、档案资料清、联系方法清、从事职业清。三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开展好“关爱女孩”行动
1、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提高宣传效果,打造新的亮点,把“关爱女孩行动”做大叫响。
2、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大力开展救助贫困女孩活动,设立“关爱女孩人口基金”,确保贫困女孩不失学,受照顾。
3、建立健全有利于女孩健康成长和有利于女孩家庭发展的社会经济政策和保障制度,教育部门对实行计划生育相当困难家庭的女孩免收义务教育学杂费,民政部门在同等条件下对特困条件的女孩户的待遇再提高15%的救助,劳动保障部门优先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女孩家庭给予扶贫开发、劳务输出、进企务工等。
4、在计划生育协会中开展“一帮一”帮扶救助活动。镇有关部门和单位实行对口管理,重点挂钩。发动先富裕起来的计划生育协会会员,同女孩户结成帮扶对子,建立一帮一的挂钩关系。
5、成立“城关镇镇出生人口性别比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对利用超声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人为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或者选择性人工终止妊娠的,非法为他人实施计划生育手术实施假节育手术,进行假医学鉴定,出具假计划生育证明的,进行专项治理。四推行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以扩大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为契机,全面落实奖励扶助制度,深入开展计划生育家庭小康工程,完善计生利益导向机制,做好奖、优、帮、扶。
1、严格落实法定政策,加大奖励力度。严格落实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及晚婚晚育的奖励等,采取多渠道筹集资金足额发放,大力表彰奖励符合二胎生育自愿放弃终生只要一个孩子的夫妇,结合实际实施“重奖”,倡导婚育新风,引导他们自觉实行晚婚晚育,并提供优生优育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坚持以人为本,搞好上门服务。
2、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实行《家庭优惠服务证》制度,积极为独生子女户开“绿灯”,真正使他们经济上得实惠、养老上有保障。
3、落实“三结合”与扶贫救助,把“三结合”帮扶与计划生育“三生”服务融为一体,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为群众提供生产、生育、生活,全方位的服务。
4、积极推进以社会供养为主的发展路子,做到老有所养。七项工作:一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进一步完善计生工作新机制立足长效机制建设,把工作重点放在领导决策,依法管理、优质服务、利益导向、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流动人口管理、行风建设、政府和社会团队合作等机制建设上,推动思想创新、体制创新和方法创新,改进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推进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二利用多种形式,深化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
1、要进一步加大环境宣传力度,在主要街道、交通要道、闹市区等主要地点设立固定宣传标语和公益广告。各行政村都要设立阅报栏,户户都要有宣传品。
2、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搞好文艺宣传,多出精品,努力提升宣传品味。
1、加大计划生育信访案件的查处力度,按照法律程序及时立案,快查、快办、严处、及时足额征收社会抚养费,拒不交纳社会抚养费的,坚决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2、继续狠抓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问题的治理,计生、卫生、药监等部门联合对拥有B超的单位进行监控,对非法进行性别鉴定、非法接生及引流产的个人和单位,依法进行严肃处理。
3、计生、公安、工商、市场发展中心等部门联合对大型市场沿街门店和家属小区的流入人口进行综合治理,提高办证率和管理率。六搞好单月健康检查,做好经常性工作切实加强对单月健康检查的组织领导,落实各项康检制度,通过康检责任制,严格把关,采取漏检责任追究制,做好补检工作,深入清理四术遗留,坚决堵塞漏洞,保证不走过场,防止流于形式,切实解决好漏检、漏管、漏档问题,抓住薄弱环节,认真落实生育、节育政策,坚决制止以罚代管,彻底整顿二胎生育秩序,全面禁止多胎生育。七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素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继续深化基层人事制度改革,优化队伍结构,在村级计生队伍建设上采取举措,完善管理机制,加强教育培训,重视作用发挥,抓好待遇落实。计生办要加强内部管理,严格要求,加快节奏,建立一套科学的制度和机制,强化计生干部全心全意干工作的观念,培养吃苦精神和发扬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努力营造蓬勃向上,富有朝气的工作氛围,为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提供有力的保证。2009年,我们要在镇党委、镇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坚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振奋精神,戒骄戒躁,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干劲,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努力开创全镇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新局面,为全镇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二00五年四月十八日
“本市人口发展工作计划”政府工作计划 篇6
《关于本市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的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O一一年一月三十一日
关于本市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11]1号),坚持以居住为主、以市民消费为主、以普通商品住房为主的原则,采取税收、信贷、行政、土地、住房保障等政策措施,多管齐下,有效遏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逐步解决居民住房问题,进一步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和本市各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切实将房价控制在合理水平。根据本市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等,综合研究确定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并于2011年3月底前向社会公布。
二、进一步完善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动迁安置房“四位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继续放宽廉租住房准入标准,逐步扩大政策受益面,实现“应保尽保”;在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和部分郊区经济适用住房申请供应工作基础上,年内进一步放宽申请准入标准,扩大经济适用住房受益面;研究试行经济适用住房租赁、租售转换新机制。加快保障性住房房源建设和供应,全年开工建设和筹措保障性住房1500万平方米(约22万套)。继续加大旧区改造力度,拆除中心城区二级旧里以下房屋80万平方米(受益家庭约3.2万户),启动郊区城镇危旧房改造。加大保障性房源筹措力度,新出让商品住房地块必须按照不小于5%比例配建保障性住房。按照国家要求,确保完成2011年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任务。
三、个人将购买不足5年的住房转手交易的,全额征收营业税。严格按照《上海市人民政府批转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房地产市场调控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沪府发[2010]34号)规定,根据不同的销售价格确定土地增值税预征率,做好土地增值税征收管理工作。重点对定价明显超过周边房价水平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具体项目由住房保障房屋管理部门提供),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和稽查。严格执行个人转让房地产所得税征收政策。税务、财政、住房保障房屋管理、规划国土资源等部门要加强配合,加大应用房地产价格评估技术强化存量房交易税收征管的试点和推广力度,坚决堵塞通过“阴阳合同”产生的税收漏洞。
四、积极稳妥推进本市房产税试点工作,认真实施《上海市开展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试点的暂行办法》,建立健全市与区(县)房产税试点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全市统一的房地产信息管理平台,加强政策宣传和征收管理。
五、对居民家庭向商业银行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其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6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对为改善居住条件购买第二套住房的,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首付比例不得低于6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
继续加强对执行差别化信贷政策情况的检查,严肃查处违规贷款行为。
六、强化保障性住房和商品住房用地等供地计划管理,优化住房用地供应结构。在计划中,单列保障性住房用地,明确供地规模、供地时序等内容,确保各类保障性住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于住房用地供应总量的70%。对擅自改变保障性住房用地性质的,要坚决及时纠正和严肃查处。同时,今年的商品住房用地供应量原则上不低于前2年平均实际供应量,并根据土地市场情况,合理安排土地供应上市节奏。
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按照国家和本市闲置土地处置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依法处置。严格查处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行为,对房地产开发建设投资达不到25%以上的(不含土地价款),不得以任何方式转让土地及合同约定的土地开发项目。
七、自本意见发布之日起,暂定在本市已有1套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能提供自购房之日起算的前2年内在本市累计缴纳1年以上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或社会保险(城镇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对在本市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不能提供2年内在本市累计缴纳1年以上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或社会保险(城镇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本市向其售房。违反规定购房的,不予办理房地产登记。
八、各区县政府和市有关部门要按照2011年本市确定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供应目标,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落实工作责任,积极推进。要将住房保障工作目标纳入区县政府考核,对政策落实不到位、工作不得力、计划目标未完成的,要进行约谈,直至追究责任。
“本市人口发展工作计划”政府工作计划 篇7
但是, 与其他类型的教育特别是与炙手可热的普通高中教育相比, 中等职业教育目前仍然属于“弱势教育”, 面临着许多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招生困难, 生源素质较低, 带来了管理难、留生难、教育教学难;社会“地位”不高、学生就业质量不高、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社会、家长认可度偏低等,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是第一位的原因,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是第二位的原因, 中等职业教育要得到健康发展, 最主要的是要靠学校自身苦练内功, 增强吸引力。但正像年纪尚幼而又身体多病的孩子需要得到父母更多的关爱一样, 起步较晚、目前仍在坡道艰难上行、雨中拼力飞行的中等职业教育, 迫切需要社会、政府给予更多的关心、支持与帮助。
1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真正保证中等职业教育优先发展
在目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里, 中等职业教育都不是可有可无的“鸡肋”, 而是应当大力发展的。因此, 社会各界, 特别是各级党委、政府, 要从战略高度, 像抓经济工作、社会稳定一样, 采取实实在在的措施抓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1.1 加强舆论宣传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广泛宣传正确的人才观, 大力宣传并表彰在生产第一线有突出成绩的劳动模范、能工巧匠、技术尖子, 在全社会形成当高级专家光荣、做一名有成就的普通劳动者同样光荣的良好社会风气, 形成企业重视工人、社会尊敬工人的良好氛围。
1.2 强化考核
将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建设、招生规模、办学效益等作为一项“硬指标”, 按照办学权限列入地方政府主要领导事迹的考核内容。
1.3 加大资金投入
经费投入上, 切实提高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比例, 因为职业学校的办学成本较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等要高的多。
1.4 严格控制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
按照实际参加中考的学生数确定普、职比例, 划定普通高中最低录取分数线, 坚决杜绝学籍在中职、学习在普高的不正常现象, 真正保证普、职招生比例大体相当。
1.5 师资配备采取特殊政策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采取特殊倾斜政策, 如政府适当放宽条件, 采取特殊政策, 将企业、行业出类拔萃而又愿意到中职工作的行家里手、技术专家、能工巧匠吸收到中职战线。
1.6 培育中职新的招生增长点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民政、农业、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发挥各自优势, 动员和组织社会适龄青年、农村青年、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士兵和其他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青年, 到中等职业学校接受职业教育, 有效培育中等职业教育新的招生增长点。建议各级政府投入资金, 实行免费培训。
2 健全法规, 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国家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规范劳动就业市场, 保证从业人员质量, 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两项重要制度, 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 进一步规范就业市场。
2.1 完善就业准入制度法规, 保障就业准入制度有效开展
将就业准入制度列入立法项目, 并制订就业准入执法监察的具体实施细则, 强化劳动监察和争议仲裁的互相支持, 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劳动监察实施网络。
2.2 大力开展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宣传
就业准入, 职业资格证书是关键。要以权威媒体为载体, 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发布职业资格证书相关消息, 向广大劳动者宣传持证上岗的重要性, 使职业资格证书逐渐走进社会各阶层, 走进用人单位。
2.3 规范劳动用工行为
推行就业准入, 确保持证上岗, 规范劳动用工行为是前提。劳动保障部门, 要把好职业培训关, 使在校或即将毕业的学生都能够积极获取职业资格证书走上工作岗位, 同时规范发证行为, 保证对培训合格的学生发放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不合格的不予发放。相关部门以严格、切实有力的措施取缔隐藏的“黑职介”机构;加强对劳动市场、人才市场的监管, 确保每一例职业介绍行为都合规合法, 每一个就业准入职业的推荐上岗人员都持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2.4 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
强力推进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和队伍建设, 强化劳动监察对于用工行为的戒尺作用, 采取定期检查, 全面普查, 或者针对专门问题、某一时期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等方式, 依法依规查处各种违规用人行为, 一旦查实决不姑息纵容, 一律按章处理, 给非法用工单位以强大威慑。
3 多措并举, 切实调动企业参与中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是为各类企业培养技术人才, 企业理应积极参与、支持职业教育。但从现实看, 在校企合作方面, 一直存在着学校热、企业冷的现象。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中职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的人才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譬如学习体系与工作体系之间存在差距, 课程与就业岗位技术要求之间存在差距, 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不紧密等;另一方面就是国家政策层面对于企业积极性的调动不足。无论是“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制度创新, 还是“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都需要企业强有力的配合、支持, 没有企业全方位的参与, 结果要大打折扣。
3.1 研究制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
国家要研究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 依法规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方式方法, 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地方政府要制定出台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等地方区域性的政策法规, 引导企业参与职业教育。
3.2 经济上给予企业补偿
根据企业接受中职学生顶岗实习的人数、效果等, 减免企业一定数额的税收或直接补偿一定数额的资金, 而且减免或补偿的资金数额要不小于企业的实际损失。
3.3 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 促进职校与企业合作
政府牵头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 建立政府、学校、企业3方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 定期召开企业和职校参加的座谈会、联谊会、研讨会, 畅通校企之间的沟通渠道, 推动校企“联姻”。引导校企双方以共同建立实习就业基地、共同参与办学、共同培养技能人才、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开展技术研发等方式, 实行广泛的合作。通过合作, 企业可以从中等职业学校获得急需的技术应用人才, 也可以从学生的定岗实习中获得廉价且具有一定素养的劳动力, 提高产品的质量, 可以获得学校在员工培训、人才引进、产品开发方面的支持, 可以在提高生产能力的同时, 提高企业的社会信誉和威望。
4 健全职业教育体系, 积极架设中职人才成长的“立交桥”
经世济用、敬业乐群的职业教育, 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为何在人才观念多元化的今天吸引力不足, 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不高, 实际上, 学生的发展空间不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追根穷源, 是由于生源差导致育人质量差, 育人质量差导致办学信誉差, 再进一步导致基础好的学生不愿进, 拔尖的人才又培养不出来, 少数专业技能型人才在个性发展上又遭遇瓶颈。初中毕业就基本上定型为某个专业的技工, 这使得许多学生和家长对中等职业学校望而却步。所以, 要从根本上破解中等职业教育的恶性循环, 必须要费大力气、动大脑筋、花大成本, 改革现有人才培养体系, 架设中职学生成才的“立交桥”, 让优秀的学生看到希望, 让高分学生敢报考, 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拥有进一步深造的机会, 从而使生源平均素质上移。中等职业教育也不应该仅仅就是“就业教育”, 升学需求也是一种合理的需求, 中等职业学校应该具有“就业、升学”两大功能。如何架设“立交桥”,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2009年在重庆市教育工作情况汇报会上表示, 上中职中专的学生今后有望继续学到本科甚至专业硕士, 因为国家正在建设这样一个体系, 这给中等职业教育指明了路子。
4.1 适当扩大对口高考中本科的招生比例
国家应根据实际情况, 在一定时间内, 逐年有计划地扩大对口高考中本科的招生计划, 以吸引部分品学兼优的初中毕业生上中等职业学校, 放大中等职业教育的影响力。
4.2 适当增加部分中等职业学校五年制高职的招生名额
地方政府可出台相关政策, 增加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名额, 让更多的中等学生选择中等职业学校、走进中等职业学校, 做大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
4.3 高职高专主要面向中等职业学校招生
高职高专在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的同时, 主要面向中等职业学校招生, 并且招生考试单独命题, 注重技能考核, 凸显中职业学校学生的优势。
4.4 在高职高专、五年制高职中增加专升本、专接本、专转本名额
在高职高专、五年制高职增加专升本、专接本、专转本名额, 让更多从中职出来的学生进入本科学习、深造。
采取以上措施, 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才完整、才科学, 中等职业教育才能更有吸引力, 也才能迎来新一轮大发展的春天。当然, 中等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就业教育”为主, 以“升学准备”为辅, 升学应该强调职业技能优先而非文化基础优先, 必须明确架设这个“立交桥”, 不是为所有人, 而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为技能拔尖的领军型人才而设。
5 强化措施, 努力扩大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基数
初中毕业生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最主要生源, 但全国不少地方, 尤其是农村, 初中3年流失的学生数量惊人。对辍学个体来说, 没有文化是一种痛苦, 是他们自身发展的羁绊, 他们一踏入社会, 也就自然加入了弱势群体之列, 将成为未来的贫困者 (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 , 其中有一部分学生还可能危害社会、危害他人, 少数学生还可能走上犯罪道路。对初中学校来说, 这些学生的存在是出现校园暴力的重要因素;对社会来说, 这势必严重影响新一代农民素质的提高, 阻碍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对中等职业学校来说, 也意味着大量稳定生源的流失。解决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 除了教育系统要优化教师队伍建设、质量控辍、更新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改革控辍外, 还必须要强化政府行为, 依法控辍。
5.1 加强法制宣传
各有关部门要广泛深入地宣传《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使每一名学生及家长都明确接受义务教育不仅是公民的权利, 也是公民对国家、社会必须履行的义务, 不完成义务教育是违法行为。
5.2 建立让辍学学生返校的管理制度
由政府牵头, 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的手段, 促使群众克服困难, 自觉依法送子女入学接受义务教育。对拒不送子女上学的家长或监护人,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 视其情节给予必要的经济和行政处分, 并责令家长或监护人送其子女返校。要把青少年必须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写进乡规民约, 同时强化责任意识, 要像抓计划生育那样, 把学生读书的事落实到每一个家庭, 每一名学生和每一个责任人身上。
5.3 对用人单位的用工情况进行检查, 禁止招收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
重点检查中小企业和民办企业, 坚决禁止他们招收未完成义务教育的人员和未成年人。
5.4 经常组织人力清查农村文化市场和娱乐场所
加强对初中校内及周边地区的治安整治, 保证青少年学生有一个健康、洁净的生活、学习、成长空间, 消除导致学生辍学的外部诱因。
5.5 捐资助学, 扶贫控辍
“本市人口发展工作计划”政府工作计划 篇8
一、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坚定不移的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完善人口结构这一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为我镇在全县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工作目标: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5‰以内、出生二孩率控制在26%以内、出生统计准确率达到95%以上、政策生育率达到95%以上、出生性别比基本正常、避孕措施落实率达到98%以上、避孕及时率达到90%以上、社会抚养费征收到位率达到70%、独生子女领证率达到10%以上、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落实率达到100%、流出人口办证率达到96%以上、流出已婚育龄妇女寄回康检证明比例达到95%以上、流入人口管理率达到95%以上。
三、具体措施:继续抓好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意见》的贯彻落实,认真解决我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快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努力建设高素质的计生干部队伍,积极探索高标准的服务模式,科学规范高效率的运行机制,全面提升高质量的工作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人口环境,以创建优质服务为载体,抓班子、带队伍、抓基础、搞规范、抓特色、出亮点、抓薄弱环节、强优质服务,突出四个重点,七项工作。四个重点是:
(一)深入推进优质服务的开展按照“面向基层、深入乡村、服务上门、方便群众”的工作方针,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开展,搞好面对面“十到户”活动(政策法规宣传到户、思想教育深入到户、生殖保健服务到户、知情选择指导到户、受术对象随访到户、避孕药具发放到户、流动人口管理到户、生育节育访问到户、办证签约方便到户、优惠政策落实到户)。作好“三宣”、“三调”、“三查”、“三办”工作(三宣:宣传政策法规、生殖保健知识和优生优育知识,并将集中培训和入户教育相结合,使计划生育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三调”:上门调查结婚人员、育龄对象情况和流动人口情况;“三查”:查环、查孕、查病,为育龄妇女进行环孕情检查的同时开展妇科病普查服务,并对常见的妇科病进行免费治疗;“三办”:办理生育证、流动人口证明和村民自治与知情选择合同,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优质服务的计生理念,把服务贯穿于农民群众发家致富奔小康的过程。
(二)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为进一步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切实维护流动人口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水平。
1、成立组织①成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办公室,配备6名以上专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本镇辖区内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②村(居)委会、非公有制企业,要明确专(兼)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人员,竞聘上岗,择优录取,待遇落实。
2、明确职责①依法为流出人口免费办理国家统一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流出前应为流出已婚育龄妇女提供一次健康检查服务,与其签订一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合同。②督促流出已婚育龄妇女,每三个月寄回一次现居住地的合格有效的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③每月组织一次对本辖区流动人口的清查清理活动,做好信息反馈工作。④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档案,实行微机化管理。⑤为流动人口开展多种形式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⑥为流动人口提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帮助解决其生产、生活、生育方面的实际困难。⑦对违反计划生育的流动人员依法进行社会抚养费征收。通过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全面启动计划生育城镇化管理,达到流出(入)时间清、办证时间清、签订合同清、婚育状况清、节育情况清、档案资料清、联系方法清、从事职业清。
(三)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开展好“关爱女孩”行动
1、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提高宣传效果,打造新的亮点,把“关爱女孩行动”做大叫响。
2、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大力开展救助贫困女孩活动,设立“关爱女孩人口基金”,确保贫困女孩不失学,受照顾。
3、建立健全有利于女孩健康成长和有利于女孩家庭发展的社会经济政策和保障制度,教育部门对实行计划生育相当困难家庭的女孩免收义务教育学杂费,民政部门在同等条件下对特困条件的女孩户的待遇再提高15%的救助,劳动保障部门优先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女孩家庭给予扶贫开发、劳务输出、进企务工等。
4、在计划生育协会中开展“一帮一”帮扶救助活动。镇有关部门和单位实行对口管理,重点挂钩。发动先富裕起来的计划生育协会会员,同女孩户结成帮扶对子,建立一帮一的挂钩关系。
5、成立“城关镇镇出生人口性别比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对利用超声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人为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或者选择性 人工终止妊娠的,非法为他人实施计划生育手术(实施假节育手术,进行假医学鉴定,出具假计划生育证明)的,进行专项治理。
(四)推行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以扩大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为契机,全面落实奖励扶助制度,深入开展计划生育家庭小康工程,完善计生利益导向机制,做好奖、优、帮、扶。
1、严格落实法定政策,加大奖励力度。严格落实独生子
女父母奖励费及晚婚晚育的奖励等,采取多渠道筹集资金足额发放,大力表彰奖励符合二胎生育自愿放弃终生只要一个孩子的夫妇,结合实际实施“重奖”,倡导婚育新风,引导他们自觉实行晚婚晚育,并提供优生优育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坚持以人为本,搞好上门服务。
2、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实行《家庭优惠服务证》制度,积极为独生子女户开“绿灯”,真正使他们经济上得实惠、养老上有保障。
3、落实“三结合”与扶贫救助,把“三结合”帮扶与计划生育“三生”服务融为一体,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为群众提供生产、生育、生活,全方位的服务。
4、积极推进以社会供养为主的发展路子,做到老有所养。七项工作:
(一)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进一步完善计生工作新机制立足长效机制建设,把工作重点放在领导决策,依法管理、优质服务、利益导向、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流动人口管理、行风建设、政府和社会团队合作等机制建设上,推动思想创新、体制创新和方法创新,改进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推进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
(二)利用多种形式,深化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
1、要进一步加大环境宣传力度,在主要街道、交通要道、闹市区等主要地点设立固定宣传标语和公益广告。各行政村都要设立阅报栏,户户都要有宣传品。
2、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搞好文艺宣传,多出精品,努力提升宣传品味。
3、要进一步完善文化大院建设,注入新内容,增添新活力,发挥示范村带动作用。
(三)加快人口与计生电子信息化管理应用水平,提高人口计生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坚持走以信息化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道路,加快信息化电子政务建设,充分利用我镇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网点这一良好基础,加强培训、开发管理和应用,提高综合服务能力,促进工作方式、管理方法和领导决策方式更加科学化,发挥网络优势,整合信息资源,抓好信息系统培训开发应用工作,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水平,充分利用网络,加强上下之间的信息交流,并通过完善的制度,强化保障,确保网络信息安全。
(四)狠抓网底工程,促进基层计生工作规范化建设严格按照省级文件要求,全面规范建立村级17种台帐资料,11项工作制度及2块工作版面和1个政务公开栏,强化村组计生干部的工作职责,加强管理,建立业绩档案,兑现工资和奖惩,采取综合措施,调动村级计生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身处前沿阵地的优势,推动全镇计生工作管理水平的提高。
(五)通过依法行政,进一步落实计划生育“一法、三规、一条例”
1、加大计划生育信访案件的查处力度,按照法律程序及时立案,快查、快办、严处、及时足额征收社会抚养费,拒不交纳社会抚养费的,坚决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2、继续狠抓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问题的治理,计生、卫生、药监等部门联合对拥有B超的单位进行监控,对非法进行性别鉴定、非法接生及引流产的个人和单位,依法进行严肃处理。
3、计生、公安、工商、市场发展中心等部门联合对大型市场沿街门店和家属小区的流入人口进行综合治理,提高办证率和管理率。
(六)搞好单月健康检查,做好经常性工作切实加强对单月健康检查的组织领导,落实各项康检制度,通过康检责任制,严格把关,采取漏检责任追究制,做好补检工作,深入清理四术遗留,坚决堵塞漏洞,保证不走过场,防止流于形式,切实解决好漏检、漏管、漏档问题,抓住薄弱环节,认真落实生育、节育政策,坚决制止以罚代管,彻底整顿二胎生育秩序,全面禁止多胎生育。
“本市人口发展工作计划”政府工作计划 篇9
发文文号: 京发改[2011]474号
发文部门: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文时间: 2011-4-14
编辑时间: 2011-4-19
实施时间: 2011-4-14
失效时间:
法规类型: 价格管理
所属行业: 所有行业
所属区域: 北京
发文内容:
各区、县发展改革委:
2011年4月1日本市停车收费标准调整以来,各区、县发展改革委积极落实区县属地责任,周密部署实施工作,持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处罚曝光“私自打折”违法行为,规范停车收费秩序,对保障停车收费政策平稳有效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按照市政府要求,为确保缓堵政策效果落到实处,确保广大市民利益得到维护,确保停车新政有力、有序、有效,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立停车收费长效监管机制。各区、县要继续开展好停车收费专项检查及日常巡查工作,加大停车收费“私自打折”问题的检查力度,做到举报检查和主动巡查相结合,事前提醒和事后查处相结合,专项检查和常规检查相结合。要充分发挥媒体、市民等社会监督力量,鼓励社会积极提供“私自打折”线索。要加大查处力度,逐一核实查证举报线索,并对查实的“私自打折”价格违法行为,按照《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85号),从严从快,公开处理。要加强与辖区内交通、城管、公安交管等部门的沟通,搭建部门联动平台,定期通报检查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未备案停车场擅自经营的,及时移交城管执法部门处理,发挥部门联动效应。市价格监督检查部门将加大执法力度,定期通报相关情况,指导协调全市疑难案件的检查处理。
二、协助做好居民停车优惠政策落实工作。各区、县发展改革委要认真落实区县属地管理责任,积极配合辖区交通等部门抓紧落实居民停车优惠政策,解决小区居民停车问题。对区县有关部门在居住区外周边区域内划定的各类停车场,小区居民凭有效证明停车时,其临时停放或按月、按年租用停车位收费标准均可按照居住区露天停车场收费标准执行。
三、切实保持居住区停车收费水平稳定。各区、县发展改革委要配合辖区交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及街道、社区等单位,通过约谈居住区停车场经营单位负责人等方式,防止居住区停车场“跟风涨价”和“哄抬价格”。要积极配合辖区有关部门,结合辖区内居住区停车资源状况,研究居住区地下停车场收费政策,加强价格监测和监管,切实稳定居住区停车场收费水平。
四、进一步规范停车场明码标价行为,加强停车收费管理信息公
开。各区、县发展改革委要严格按照《关于加强本市机动车停放收费管理的通知》(京发改〔2009〕1707号)要求,认真做好辖区内经营性停车场明码标价牌统一编号工作,依法查处停车场不按规定明码标价或明码标价不规范行为。要定期在政务网站公示本辖区各经营性停车场相关信息,方便社会查询和监督。
特此通知。
“本市人口发展工作计划”政府工作计划 篇10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
(川府发〔2009〕34号)
为认真贯彻《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国务院令第555号),提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维护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合法权益,稳定低生育水平,现就进一步加强全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重大意义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是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事关低生育水平的持续稳定,事关人口问题的统筹解决。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中发〔2006〕22号),要求各级、各部门把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作为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任务来抓。今年5月,国务院令第555号颁布,为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我省是流动人口大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省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达2000余万人,约占全国流动人口的1/
10、全省总人口的1/4。他们大都处在生育旺盛期,且长期人户分离,原依附于户籍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手段难以发挥有效作用,而适应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新特点和新形势的体制、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全省低生育水平长期稳定的重要因素。
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中发〔2006〕22号和国务院令第555号文件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工作部署上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目标,站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实现“两个加快”的高度,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求实创新,不断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体系,加快建立“统筹管理、服务均等、区域协作、信息共享、双向考核”的工作新机制,积极构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一盘棋”新格局,推动全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不断创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机制
(一)服务均等。按照“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原则,积极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和生殖健康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同宣传、同服务、同管理,积极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技术服务、药具发放等工作。现居住地要建立流动人口登记建档制度,完善育龄妇女定点服务制度,免费为育龄夫妻提供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依法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奖励优待政策,对实行计划生育的流动人口,在生产经营等方面给予优惠,在社会救济等方面优先照顾,晚婚晚育或在现居住地实行计划生育手术的,依法享受休假。现居住地要充分利用城镇社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平台,采取联合办公、一站式服务的方式,协调解决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家庭在就业、就医、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户籍地要发挥源头管理的优势,做好外出人员的登记、宣传、教育,落实避孕节育措施,免费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积极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便民维权活动,严禁户籍地跨区域设立管理站,严禁强迫已婚育龄妇女返乡孕检,严禁在签订合同和办理证件时搭车收费,严禁以各种名义收取押金、保证金。畅通“12356”阳光计生热线,拓宽信访渠道,及时妥善处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来信、来访,严肃查处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有关的侵权行为,切实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
(二)区域协作。各地要树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一盘棋”意识,积极推动省际、市际、县际协作,不断加强现居住地和户籍地的协调配合,实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双向服务管理。各地要根据流动人口的总量、流向等实际情况,加强和推进两地或多地的区域协作,通过签订区域协作协议、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和召开区域联席会议等形式,积极开展联合执法和综合服务等活动,形成区域协作长效工作机制。突出区域协作的重点,积极与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福建等我省流出人口相对集中的省市开展区域协作,逐步扩大协作范围、丰富协作内涵、提高协作质量。突出区域协作特色,在成渝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区域协作试点。以成都经济圈流动人口协作平台为载体,逐步扩大协作范围,在2011年前建立成熟的区域协作制度,深化省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区域协作,逐步形成全省相互协调、齐抓共管、合作共赢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新格局。现居住地在为育龄夫妻办理《生育服务证》时,要及时向其户籍所在地核实情况和通报办理结果,户籍地要做好登记备案。完善个案协商处理制度,在处理违法生育案件和征收社会抚养费时,发现地或现居住地要与户籍地主动联系、协商处理。两地协作中出现的争议,在双方协商后达不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由上级人口计生部门协调解决。
(三)信息共享。各级、各部门要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纳入地方信息化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全员流动人口统计和重点地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监测制度,不断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管理平台。人口计生、公安、统计、民政等部门要加强协调,建立流动人口信息共享机制,共同做好流动人口全员信息采集、录入、上报和统计分析工作。现居住地要完善村(居)民小组长、住宅小区业主委员、物管人员为主体的信息采集网络。户籍地要依托村组,把流动人口信息采集与关爱留守家庭结合起来,突出重点对象,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流动人口特别是对无固定居所、无固定工作人员的登记工作,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及时掌握流动人口去向、婚育情况和联系方式。
三、切实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基础建设
(一)加强队伍建设。要建立和完善与工作任务、工作要求相适应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机构和服务网络。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在同级人口计生行政管理部门内明确承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职责的机构和人员。乡(镇)、村(居)要根据工作实际配备专(兼)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员,负责本地流动人口信息统计、宣传服务和协助处理违法生育等工作。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建立教育培训机制,定期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队伍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
(二)实施综合治理。严格执行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法定代表人责任制,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部门职责范围,做到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同奖惩。各级、各部门在制定流动人口政策措施时,要搞好调查研究,主动征求人口计生部门意见,使之有利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从根本上消除个别地方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经济诱因。综治办、人口计生委等部门要认真履职尽责,积极指导、协调和支持有关部门共同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努力提高全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公安、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住房和城乡建设、卫生、工商等部门应当结合部门职责,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相关管理制度,及时向所在地同级人口计生部门通报在办理有关登记和证照等工作中了解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办理情况等计划生育信息。国资委、中小企业局等部门要加强对所管理的企业落实法定代表人人口计生工作责任制情况的监督管理。用人单位要认真落实法定代表人人口计生工作责任制,做好本单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接受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和县级以上人口计生部门的监督、检查,在招聘外来人员时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做好登记,加强监管,并定期向人口计生部门通报有关情况。
(三)深化村(居)民自治。充分发挥社区的前置性、基础性作用,以村(居)民自治和协会组织建设为载体,逐步建立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形成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全方位、广覆盖的服务管理体系。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了解本村或者本居住地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情况,及时向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通报相关信息。房屋租赁中介机构、房屋的出租(借)人和物业服务企业等有关组织和个人在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了解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情况时,应当如实提供相关信息。加强村(居)计划生育工作分类指导,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村务公开,把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和措施通过村(居)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的形式固定下来,促进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要把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与计划生育协会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流动人口集中的社区、企业和集贸市场等场所建立计划生育协会组织,通过会员的模范作用,影响带动广大流动人口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四、全面强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实行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人民政府共同负责,以现居住地人民政府为主,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予以配合。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形成政府主导、统筹管理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格局。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日常业务工作,解决具体问题。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议事协调机制,定期召开会议,分析形势,查找问题,研究对策,落实措施。
(二)保障经费投入。各级政府要将流动人口纳入流入地人口总数,按照户籍人口同等的标准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确保工作经费落实。要加强资金监督管理,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强化督促检查。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督促检查,不断完善以现居住地为主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双向考核机制,对各级、各有关部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情况进行考核、监督,实行以奖代补,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要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日常管理,对不认真履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职责,因工作失职造成重大失误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严格按照《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人口和计划生育违法违纪行为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的通知》(川委发〔2008〕3号)的规定实施责任追究,确保责任落实到位,防止违法生育反弹。人口计生部门要加大平时督查力度,及时通报情况、督促整改,不断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质量。
【“本市人口发展工作计划”政府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本市公安事业发展计划”政府工作计划10-20
永德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关于 “十一五”人口发展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中期评估的报告11-20
略论人口、经济发展和计划生育的关系08-12
上海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规定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74号06-07
本市高校外地生源大增?招生结构改变10-28
8类非本市户籍学生可在上海中考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