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人口环境可持续发展

2024-10-02

土地人口环境可持续发展(精选11篇)

土地人口环境可持续发展 篇1

土地、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一、土地与人口的辩证关系

 土地的供给分自然供给和经济供给

 人类对土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所以,土地与人口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土地的供求关系。

二、人地比例关系的变化与环境问题

 人口剧增,耕地锐减是造成粮食和环境两个问题的直接原因。

 大量事实说明,人均耕地数直接影响人均粮食占有量。

 粮食问题与耕地关系密切

为弥补粮食不足,毁林开荒、滥垦草原、围湖造田„„盲目增加耕地面积

大量施用化肥农药

 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荒漠化、土地污染,破坏了生态系统,生态环境恶化反过来

又危机粮食生产,形成恶性循环

三、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18亿亩耕地红线岌岌可危,所以我们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定义“满足当前需要又不消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经济、社会发展赖以支撑的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促进可持续发展

 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 实现土地、人口、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

 选择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土地、人口、环境、经济组合运作模式

1使经济增长与恶化环境的土地投入脱钩 2实行以预防为主的环境政策 3将土地资源利用的外部性内在化 4实行有控制的人口转变 5消除贫困

可持续发展: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土地利用管理是国家按照预定的目标和土地系统运行的自然、经济规律,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等工作的总称。

 指导思想

 可持续发展: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

基础。

 保障土地资源安全和有效供给

 前瞻性和科学性

土地人口环境可持续发展 篇2

本研究以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为例,采用复合指标体系表征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就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关系建立协调发展模型进行测度,意在通过分析其过去10年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协调性,探寻其协调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地提出促进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从而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中小城市的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和人口的协调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2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性研究

2.1 协调发展

所谓协调是指若干个变量按比例达到均衡,而发展是指系统或系统组成要素本身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变过程,二者相辅相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手段。在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发展是系统运动的指向,而协调则是对这种指向行为的有益约束和规定。因此,协调发展是一种强调整体性、综合性和内生性的发展聚合,它并非单个系统或要素的“增长”,而是多系统或多要素在协调这一有益约束和规定之下的综合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其“速成”模式也产生了城镇化质量不高、城镇化不够协调的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是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发展失衡,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并导致城市的土地利用率低下、经济发展模式粗放、城市交通成本高昂等一系列问题。城镇化内涵本身包括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两方面,在城镇化的进程中由于科技不断进步,社会不断发展,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引起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发展。这种产业集聚效应引起的人口集聚必然会使城市土地向外围扩张以满足生产与发展的需要。但这些由农村涌向城市工作的人口,他们中的大多数并不能真正享受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各种权利与社会福利,使他们很难在城市生活、定居,这些人口也很难被真正城镇化。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失调,是指在城镇化过程中出现城市用地拓展与城市人口增长的不一致,致使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与之间的不匹配、不协调,其实质是城市建设用地与城市人口的动态增长出现了偏差。

2.2 协调性模型构建

2.2.1指标体系的建立

根据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内涵,遵循层次性、动态性、完备性等原则,并结合数据的可获取性和便于量化的角度,本文建立了评价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指标体系(见表1)。指标体系分为4个层次,分别是目标层、系统层、控制层、指标层。系统层包括人口城镇化指数和土地城镇化指数两个目标,控制层包括5个因素,指标层包括12个指标。

2.2.2 研究方法

为消除不同量纲的影响,对各指标数据进行级差标准化处理:

i为指标数,取值范围从1到12,j为年份,取值范围为2001-2012。xij为指标的实际数值,而x'ij为标准化处理后的数值, ximx为第i个指标中的最大值, ximin为第i个指标中的最小值。所有指标中除了恩格尔系数为负向指标,其余均为正向指标。

2.2.3 指标权重的确定

运用Matlab数据分析软件对人口城镇化指数和土地城镇化指数评价指标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特征根大于1的主成分。人口城镇化指数和土地城镇化指数评价指标经主成分分析后,均可得到主成分,因此,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各指标的最终系数:

其中,ai即为人口城镇化指数各指标的系数;Ai为人口城镇化指数各指标的因子载荷;bj为土地城镇化指数各指标的系数;Bj为土地城镇化指数各指标的因子载荷;i为人口城镇化指数指标编号,取值范围是1-7 ;j为土地城镇化指数指标编号,取值范围为1-5。

2.3 协调发展水平的计算

为衡量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状况,本文采用协调发展度作为度量尺度,具体公式如下:

式中:D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C为协调度;T为发展度; α和β是待定权数,k≥2。PU为人口城镇化函数, LU为土地城镇化函数。αibj、为权重,已通过上述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x' 、y'分别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各指标标准化处理后的标准值。

2.4 协调类型的判定

参考已有关于协调度的研究成果,拟定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类型评价标准(见表2)。

3 实证分析

3.1 研究数据来源

研究对象为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的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的特征。研究数据主要来自2001-2012年的《菏泽市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及其他相关年鉴,对于部分无法从年鉴直接获取的指标数据,由年鉴数据经简单计算得到。

3.2 评价结果

运用Matlab数据分析软件得出各指标的权重,然后计算出菏泽市牡丹区(2001-2011年)人口城镇化指数和土地城镇化指数,结果见表3。

由于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因而二者权重相等,即α和β均为0.5。由人口城镇化指数PU与土地城镇化指数LU计算得出各年的协调度C、发展度T、协调发展度D,并根据表2划分的判断标准对各年份发展类型进行耦合判断,结果见表4。

3.3 结果分析

3.3.1 演变特征分析

从图1人口城镇化指数与土地城镇化指数变化曲线可以看出,牡丹区从2001-2011年人口城镇化指数与土地城镇化指数均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但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内部结构中的各个因素贡献不同。从人口城镇化方面看,人口构成、产业结构、生活水平均有提高,但是产业结构和生活水平两方面增长幅度不大,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如图2所示;同时也反映出CHINA REAL ESTATE牡丹区农村地区广大,且大部分农村地区还主要以农业为主,二三产业不发达,产业结构调整难度较大。从土地城镇化方面看,牡丹区注重加快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虽然经济因素对投入、产出曲线有小幅影响,但整体呈现上涨态势;投入水平增长幅度远远快于产出水平,说明科技水平和产业人员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从人口城镇化指数与土地城镇化指数变化曲线可看出,在2008年之前,人口城镇化快于土地城镇化,2008年之后土地城镇化速度加快,超过人口城镇化指数的增速,如图3所示。

数据来源:2001-2012年《菏泽市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3.3.2 协调发展分析

从时间维度来看,在2001到2011年间,所选样本的牡丹区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都呈现上升趋势,期间的协调发展度也逐步提高。在总体水平提升的进程中,人口和土地城镇化在不同时期呈现差异化发展趋势。纵观样本10年间的发展态势,可以分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失调阶段(2001-2003);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过渡阶段(2004-2005);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阶段(2006-2011)。

失调阶段中,2001年、2002年、2003年牡丹区协调发展度分别为0.0000、0.1465、0.3270远没有达到0.4。2001-2003年发展度T分别为0.0021、0.0437、0.1074明显低于协调度C,因此,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发展度,也就是由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水平低所致。2001-2003年人口城镇化指数f(x)由0.0042增长至0.1020,土地城镇化指数g(y)由0增长至0.1129。从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两个维度看,2001-2003年土地城镇化指数除了2003年出现细微的偏差,均低于人口城镇化指数,因此,牡丹区在2001-2003年属于土地城镇化滞后型。

过渡阶段中,2004牡丹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步入过渡阶段。从发展与协调两个维度看,协调度C2004年和2005年分别为0.9799和0.7828,发展度T2004年和2005年分别为0.2392和0.4427,发展度T依旧是牡丹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偏低的主要原因。2004年和2005年人口城镇化指数f(x)分别为0.2632和0.5930,土地城镇化指数仅为0.2151和0.2924,从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两个维度看,2004-2005年土地城镇化指数低于人口城镇化指数,属于土地城镇化滞后型。

数据来源:2001-2012年《菏泽市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数据来源:2001-2012年《菏泽市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协调阶段中,2006年牡丹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达到0.6486,进入初级协调发展阶段;2009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至0.7667,属于中度协调发展类;2010年进一步上升至良好协调发展阶段。从发展和协调两个维度看,依旧是发展度T低于协调度C。从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两个维度看,2006-2010年,土地城镇化指数低于人口城镇化指数,因此属于土地城镇化滞后型;2011年土地城镇化指数为0.7888略高于人口城镇化指数0.7858,土地城镇化出现超前现象。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从城镇化的系统化角度出发,分析了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概念及内涵,并构建了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对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2001年以来人口与土地协调发展进行了测度,可得出以下结论:

(1)中小城市逐步放宽户口准入政策,有效促进了农村人口向城市和城镇合理有序转移,在城乡共同发展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2008年以来,中小城市土地城镇化推进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存在空间失控现象。

(3)中小城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度偏低主要是由于发展度T较低所致。

基于以上结论,为保障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中小城市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城乡要素流动渠道和相关配套措施,在承接大城市职能转移的过程中,理性利用土地资源,处理好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村要素流转平台,建立健全市场运行体制,完善土地承包关系为基础,重点是优先转让土地承包权,严格遵循依法、自愿、有偿、互惠等原则,采取抵押、租赁、承包等方式,实现土地使用权合理转让;促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逐步完善耕地保护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

第二,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基础设施完善、产业与城市功能的协调发展实现控制人口城镇化,同时又要有效防止“过度城镇化”现象。为此,应增加知识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强调对新一代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以提升劳动力的边际收益;通过有针对性地培训农民工,使外来务工人员进入更多的领域,对此,牡丹区的经验值得全国各中小城镇借鉴。比如牡丹区都司镇、吴店镇、马岭岗镇开展的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及在职培训,并对顺利通过者颁发职业资格证书等做法均有助于切实、有效提高农民工职业技能、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土地人口环境可持续发展 篇3

关键词 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协调发展度;江苏省

中图分类号 F3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02-0141-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02.023

城镇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经济转型现象,是经济发展进程中必然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长期以来,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口学家、城市学家等对城镇化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研究,取得了相当丰富的学术成果,并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加速进展,有大量关于城镇化及其发展机制[1-3]、城镇化与人口的非农化[4-5]、城镇化与工业化[6-8]、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9-11]、就业[12-13]等探讨的研究问世,更加丰富了中国城镇化的研究。也有学者研究结果显示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对于不同地区,由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位置不同,以及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即使在相同的人均GDP条件下,对应的城市化水平也表现出差异性,关键是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以及协调发展度如何[14]。但是由于种种历史或者现实原因,尚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对城镇化的研究往往从单一角度或者两个角度加以认识,不能全面反映城镇化的内涵。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对城镇化的研究从对城镇化影响最为重要的三个因素——人口、土地和经济入手研究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的时间演变规律以及空间格局。

社会经济较为发达的江苏省,城镇化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城镇化的进程也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无论是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还是产业的城镇化都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对其他省市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本研究首先在定量的基础上以我国的发达地区——江苏省作为典型案例,综合分析各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总体水平,然后再进一步的分析发展协调度的综合发展水平。研究三者协调发展的时间演变规律以及空间格局。

1 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以及经济城镇化的内涵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西方学者采用的“urbanization”一词不断为中国学者引用,翻译为“城市化”或者“城镇化”,在本文研究中,获取数据的来源既有城市数据也有集镇数据,采用城镇化更为贴切。关于城镇化的内涵,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纵观各学科对城镇化的不同理解,陈春等人将城镇化的内涵概括为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四个方面[11]。①人口城镇化。这是城镇化的核心,其实质应是人口经济活动的转移过程;②经济城镇化。这是城镇化的动力,主要指经济总量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非农化,其中工业化是直接推动因素,而第三产业的兴起与兴旺则是城镇化程度的表现;③土地城镇化。这是城镇化的载体,主要表现为城镇建成区面积增加;④社会城镇化。伴随着经济、人口、土地的城镇化进程,人们的生产方式、行为习惯、社会组织关系乃至精神与价值观念都会发生转变,是城市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向乡村地域扩散的较为抽象的精神上的变化过程。

本文研究中,主要涉及的三个名词是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没有对社会城镇化单独分析,一方面是由于社会城镇化的部分指标本身就体现在以上三方面之中;另一方面在于对社会城镇化的描述较为抽象,在数据的获取和定量化上有一定的困难。

2 指标体系构建与研究方法

针对前人主要采用的评价方法的不足,本文在评价方法中采用的是组合评价,也就是将不同的评价方法进行适当组合,综合利用各种方法提供的信息,从而尽可能的提高评价水平的精度。本文所采用的构成组合评价的两种基本方法是基于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对于这两种评价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不再赘述,可参阅相应文献[12]。

这两种方法既有客观赋权法,又有主观赋权法,用它们构成组合评价,可以弥补两类方法的缺陷,既尽可能多地保留原始变量的信息又尽量减少了人为因素的主观影响,明显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考虑到两种评价方法各有特色,确定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的权重相等分别为0.5和0.5。

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在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层次性的原则的基础上,从数据可获取性和便于量化的角度,本研究构建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的城镇化的评价体系(表1),其中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核心,其实质是人口经济活动的转移过程,在传统认知上仅用非农业人口比重体现人口城镇化,本研究采用了与人口城镇化密切相关的人口、就业和人民生活三个二级指标;土地城镇化是城镇化的载体,主要表现在土地结构、土地的投入-产出水平上;经济城镇化是城镇化的动力,

经济发展、经济结构以及

经济外向型三方面已经可以充分表现经济城镇化水平。而且其中的三级指标在选取上基本上采用的是人均指标、地均指标和比重形式,使数据更加具有代表性和可信度。

2.2 研究方法

2.2.1 数据来源及处理

研究中的数据主要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1999-2010)、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9-2010)以及其它相关文献。为了排除由于量纲以及数量级大小不同造成的影响,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计算公式为:正相关指标x′i=xi-xminxmax-xmin(1)

负相关指标 x′i=xmax-xixmax-xmin(2)

其中,x′i为标准化的值,xi为原始观测值,xmax为指标最大值,xmin为指标最小值。

采用层次分析法的多指标加权综合评价模型:

W=∑nJ=1ai×rj,j=1,2……,n(3)

公式中ai是第j个指标的量化值,rj就是第j 个指标的权重。W为人口子系统、土地子系统、产业子系统分别的评价分值。最后得到三子系统的得分为Wi( i=1,2,3),最后根据不同子系统的权重确定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分W。

利用SPSS13.0数据处理软件分别对人口子系统、土地子系统、产业子系统的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以后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特征根大于等于1的主成分计算出13个地区的人口子系统、土地子系统、产业子系统各因子得分分别为Xi(i=1,2,3),本文采用相同的权重算出成分分析法得分X,最后基于两种方法的计算公式为:

F=0.5W+0.5X(4)

2.2.2 人口、土地与经济子系统三者之间的协调性计算

参考有关协调度研究的文献[7-9],定义代表三个变量之间的协调发展度水平的协调系数公式为:

CI=x+y+zx2+y2+z2(5)

式中:x为人口子系统综合发展指数,y为土地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z为经济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CI代表人口、土地、经济发展的协调系数,不难证明1≤CI≤1.732,当x=y=z时CI取最大值,此时协调度最高。该指数是指人口、土地、经济应相互协调,即城市的人口城镇化应和土地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相协调,同时最终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其数学内涵为人口、土地、经济应相互均衡,任何一方面的偏颇将使综合效益降低。

2.2.3 协调发展水平的计算

为衡量人口、土地与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状况,本文采用协调发展度作为衡量尺度,具体公式如下[9]:

D=CI×F(6)

式中,D为人口、土地和经济子系统协调发展水平,CI为协调度,F为城镇化发展综合水平。根据前面F和CI的取值范围,不难证明D的取值范围在0到1.732之间。下面对D的分级也是基于这个取值范围确定,这一点目前还没有相关学者的研究,本文是依据科学的数学模型,经过严格的数学推算得出D的取值范围(0~1.732),根据该范围对协调发展度进行初步的分类。

2.2.4 协调类型的确定

很多学者关于协调度的研究大部分是关于两个变量之间的协调度[7-9],本研究中是计算三个变量之间的协调度,相关研究较少,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划分标准,在本研究中,笔者参照了相关的数学方法,计算出0≤D≤1.732,据此将结果加以分类,分类标准见表2。

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篇4

(一)人口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主要由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与此同时我国的人口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在此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国将面临着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老年人口、流动人口四个高峰,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分布以及男女性别比例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凸显,如何更好的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人口就业难,人口老龄化加剧,人口问题带来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资源供应等问题长期恶化,生态环境长期处于不良状态,得不到有效的缓解。

人口的素质低下,人力资源投资少,导致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发挥不出,更严重的是这已经成为中国参与世界竞争的一个重大包袱。

人口的迅速增长对就业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得不到有效的安置,新的劳动力又处于待业状态,数亿失业大军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人口的剧增也带来了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在将步入老龄化严重阶段,到2040年达到峰值年份的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17%。

人口老龄化的提前到来使得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二)资源问题

中国是一个资源大国也是一个资源小国,从资源总量上来说是一个资源大国,具体到平均人口就是一个资源小国。

伴随着人口的增长,资源急剧短缺,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以及资源的.浪费引发的资源结构性短缺。

例如,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大多是一些对经济建设需求小的金属矿,劣质能源占的比例高,贫矿过多导致开采冶炼的成本提高。

人口的持续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的持续减少,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

虽然科学技术能缓解一部分压力,但是某些资源的衰竭是不可避免的。

我国环境资源的主要生物资源承载能力已接近超负荷的状态。

例如农业资源的日益紧张,人口增多,耕地减少,淡水资源紧缺,粮食需求迅速扩张,使中国将长期被严重的粮食紧张所困扰,严重威胁着中国人口的生存和发展。

(三)环境问题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环境污染迅速蔓延,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工业革命带来了经济的腾飞,促进了人类的发展,但是工业革命对环境的破坏是不可估量的。

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必须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人口的发展史,从一定的角度来说就是人口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

一方面人们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环境,环境质量对人口的数量、质量、分布等影响深刻;另一方面人口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变动直接作用于环境,尤其是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造成的环境污染,已经危及到人们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我国正面临着最为严峻的环境考验,生存着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国家,环境承载力已经到达了临界点,但是人口还在持续的增长,这已经侵害到了子孙后代的生存条件。

生态环境的保护已经迫在眉睫,一旦环境政策出现松动,将会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不可磨灭的后果。

二、可持续发展问题

经济的发展固然重要,但是我们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

在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我们的后代需求产生危害的前提下协调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当代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日益问题突出,向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在目前情况下,要想发展国家经济都无法回避人口、资源、环境同社会的协调与整合。

因而详细考察这些要素在国家发展中的功能及适应机制,进而为国家制订和实施可持续发展决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可持续发展事实上与自然辩证法有共通之处,从哲学的意义上来讲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所以我们又有了另一种说法,自然辩证法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逻辑起点和哲学基础。

在唯物主义自然观下,我们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应该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平衡。

因而,想要做到可持续房展,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继续贯彻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的同时大力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高度重视劳动人口就业、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努力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2.鼓励科技创新,优化资源合理配置,开发和使用新能源,保护国家稀缺资源,避免资源浪费。

3.积极倡导并鼓励节约型消费方式,加强环保的宣传,建设生态文明4.减少工业“三废”排放,加强政府对环境保护的财政支出,植树造林,保护濒危物种,逐步改善生态平衡。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节能减排的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人口方面,计划生育政策虽然遏制了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但其带来的负面效果诸如人口老龄化越来越明显,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

土地人口环境可持续发展 篇5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探讨了我国的人口、资源及环境发展的现状,并且论述了三者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协调问题。

关键词: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一、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现状我国人口发展的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人口为12.95亿,其中大陆人口为12.66亿。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大陆人口10年间共增加13215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27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07%。2001年我国年人口出生率为13.38‰,死亡率为6.43‰,自然增长率为6.95‰,总和生育率水平为1,8%。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2000年,我国15岁及以上文盲和半文盲人口为850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72%,比1990年的15.88%下降了9.16个百分点,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由1990年的1422人上升到3611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由8039人上升到11146入。同时,我国入口的年龄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000年,我国15-64岁人口比例为70.15%,比1990年的66.74%上升了3.41个百分点,0-14岁人口比例为22.89%,比1990年下降了4.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为6.96%,比1990年上升了1.39个百分点。

可见,我国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同时,人口的年龄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老年人口、流动人口四个高峰相继到来,且相互叠加,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分布以及男女性别比例等问题交织,实现入的全面发展、统筹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我国资源发展的现状

进入21世纪,我国将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资源问题已成为最令人担忧的问题之一。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我国资源消耗的高峰期已经到来。根据中共十六大战略部署,我国将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意味着我国经济将在高速运行20多年的基础上,继续高速运行10多年,年均增长速将达到7.2%。高速发展战略离不开大宗资源的支撑,中国资源需求将急速增长。目前,我国90%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都是来源于矿产资源,30%以上的农业用水和饮用水也都是来自属于矿产资源范畴的地下水,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矿产资源的消耗已呈激增态势,而我国目前在资源的使用上高消耗、高浪费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进一步加剧了资源的紧张形势。

(2)我国资源的自身供给严重不足。我国在资源总量上可称丰裕国,但在人均资源分配量上却是贫乏国,铁,锡、石油、天然气、钾、硫等大宗性矿产资源更为不足。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完全依靠国内资源的局面将难以为继。据测算,按照现有探明储量和消耗速度,我国目前已探明的45种主要矿产中,到2010年可以满足需要的只有21种,到2020年只有6种。其中,供需矛盾最突出的当属石油和铁矿石。一般认为,当一国资源的对外依存度达到20%-30%时,就面临较高的风险。据此判断,我国将在未来5-10年遭遇“资源安全”问题。10-20年,这一问题会变得严重起来。以2000年我国石油实际供应量为基数测算,如果供应量减少1%,使GDP的增长率下降5.83个百分点;如果减少5%,则GDP将负增长。2020年前后,若没有充分准备,“资源问题”将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瓶颈。我国环境发展的现状

30多年来我国的环境问题呈现出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局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环境污染非常严重。我国的环境污染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目前,虽然我国局部地区的污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和治理,但总体上看,污染程度依然居高不下,而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每年以10%的速率增长。不少城市由于垃圾得不到及时处理而受到“垃圾包围城市”的困扰。与此同时,由于农业生产造成的水源污染及土壤污染、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生的生活污染和乡镇企业布局不当、治理不够产生的工业污染等等,使得我国农村的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2)水土流失严重。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水蚀、风蚀、冻融侵蚀广泛分布,局部地区存在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随着城市化和工矿业的发展,地表扰动、植被破坏等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根据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调查,20世纪90年代末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达到356万平方公里,目前水土流失已经成为我国的头号环境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危害。

(3)矿区生态环境恶化,由于开采技术或冶炼技术等原因,我国矿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在矿区,由于废气、粉尘及废渣的排放,使矿区的大气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矿业活动中产生的各种废水,破坏了矿区的水系统,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由于露天开采等粗放的开采方式,造成矿山地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以及采空区的塌陷都极为严重。据对全国1173家大中型矿山调查,由于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遭到破坏的土地分别达到了1706.7公顷和743.5公顷,治理投资的费用高达2393.3万元。采空塌陷区面积达到201.4公顷,占矿山开发破坏土地面积的39.57%。同时,矿山开发占用并破坏了大量土地,并极易造成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4)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和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加之环境污染等原因,我国的生物多样性遭受的损失也非常严重。目前大约有200个物种已经灭绝,估计约有5000种植物处于濒危状态,约占我国高等植物总数的20%,有398种脊椎动物处在濒危状态,约占我国脊椎动物总数的7.7%左右。

二、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发展一直处于不协调发展的状态。目前,这种不协调发展的状况不仅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而且还产生了新的不协调因素,进一步加剧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的严峻性。人口、资源与环境整体发展不协调

当前,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其消极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如人口与经济之间的不协调发展关系,主要表现在人口总规模急剧膨胀和劳动力适龄人口数量庞大对经济发展形成了巨大压力;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协调关系,主要表现在,随着经济产值增加,加大了对资源的大量

消耗和浪费,使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基础不断受到削弱和破坏,已出现了某些重要资源的短缺。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协调关系,主要表现在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日益严重的污染和自然生态持续恶化。从另一方面来看,被污染、破坏的生态环境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人口、资源和环境各个子系统的内部发展不协调

从我国目前人口、资源和环境发展的现状可以看出,人口、资源和环境各子系统内部发展不协调的现象非常普遍。人口方面,计划生育政策虽然有效地抑制了人口自然增长,延缓了高峰期到来的时间,但同时,我国目前人口的发展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1)年龄结构的问题。我国的老年人口增长速度较快,到2020年我国将步入老龄化严重阶段,到2040年达到峰值年龄的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17%;

(2)新生人口的性别比例失调。2004年7月15日,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目前全国男女出生性别比为116.9~100,有的省份竟达到135:100。到2020年,我国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出3000~4000万,这意味着平均五个男性中将有一个找不到配偶,将有数千万的男子无妻可娶,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光棍”,而且这一现象从明年开始将逐渐显现出来。

(3)人口将逐步进入负增长阶段。目前,我国的一些地区,如上海、武汉、浙江的余姚、常德、闽中等都出现了人口的负增长,尤其是上海,已连续十几年出现负增长,这已经拉开了我国人口负增长的序幕。同时,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仍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

随着人口增长,自然资源日趋紧缺,有些资源已接近资源承载极限。我国资源的人均占有量短缺,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3,人均森林面积不足1/6,人均草原面积不足1/2,人均矿产资源也只有1/2。随着人口增长,各种有限资源的人均占有水平还将持续下降,对资源的需求却会大幅度上升。同时,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空心化现象仍将是一个长期面临的问题。尽管科学技术进步将缓解一部分压力,但总体上仍将加重资源负荷,特别是加重了对土地和淡水资源的压力。我国环境资源系统的主要生物资源承载能力已接近超负荷的临界状态,一些有限资源已进入了承载力的临界点,如农业资源日益紧张,已接近资源承载极限。

我国的人口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变动也直接影响着环境,尤其是人口数量长期持续增长,引起不同程度的环境恶化,已经开始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我国的人口增长和快速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压力也超乎寻常的增长。我国正以历史上最严峻的生态环境,担负着最多的人口和最大的人口活动量,生态环境压力超越了大自然许多系统的临界平衡极限。它直接威胁着当代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存条件,并将不断深化成为下个世纪上半叶我国人口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危机之一。

土地人口环境可持续发展 篇6

目前,安徽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确权登记发证率均在90%以上。

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后,将给承包户颁发新证。新证上需登记经营权共有人以及有关情况,如,家庭成员,家庭成员与户主关系等。那么,哪些家庭成员属于共有人,需要登记在证书上呢?出嫁女、新增人口、迁出人口怎么登记? 出嫁女

出嫁女在娘家取得承包地,在婆家未取得,或出嫁女在娘家和婆家均未取得土地承包权,那么,出嫁女应登记在娘家还是婆家的权属证书上呢?

就此问题,省农委农经总站副站长秦仲华给出答案:确权登记人口,以现有家庭人口为准。

如果出嫁女在娘家取得承包地,在婆家未取得的,或娘家婆家都未取得的,出嫁女可选择登记在娘家或婆家权属证书上,但只能登记在一方,不得重复登记。

如果出嫁女在娘家取得承包地,娘家人全家人口均已死亡的,出嫁女可享受承包户权益,娘家的土地应登记在出嫁女名下。

新增人口

我国土地承包法规定,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人口增加了,承包土地不能调整。但作为家庭成员的新出生人员,是否也应登记在这次确权登记的新权属证书上呢?

对此,我省有关文件规定,二轮承包期内的新增家庭成员,虽没有承包地,但也一并作为共有人,登记在新的证书上。

全家迁出

承包期内,承包户全家户口迁入城镇,且户口转为非农业,但目前他们仍有承包地,此次是否要给这部分人群确权登记且颁发证书呢?

土地承包法对此规定,全家户口迁入到未设区的城市,他们仍能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承包地不需要退还给村集体,因此,此次登记,应根据承包方的意愿,给予确权登记颁证。

进城工作子女

农村子女,考上大中专院校,毕业后留在城市,且个人户口迁入城市,他们中有的在小企业打工,有的进入了政府、事业单位工作,但他们在老家仍有承包地,他们应不应该登记在新的权属证书上呢?

对此,秦仲华告诉记者,农民子女大中专院校毕业后,考取了国家机关、事业、国企等单位,他们已不是原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不能再作为共有人登记。如果毕业后在小企业打工或自谋职业,工作收入不稳定,为体现承包土地的基本保障功能,可作为共有人确权登记。

离婚夫妻

双方离婚后,双方达成了承包地分割协议,两人都分到了承包地。之后女方再婚嫁到外地。这种情况,该如何确权登记呢?

秦仲华说,双方离婚后,女方再婚,不论嫁到哪里,只要当初田地分割清楚无争议的,就应按家庭分割后土地协议登记确权,如果双方有争议的,等调处好后再确权登记。

大中专学生

承包户家子女考上大中专院校,且户口转到学校,在校期间一般以集体户性质管理,他们是否也应登记在权属证书上?

有关法规规定,大中专学生仍然以农村家庭经济收入来源为其基本保障,仍然是原家庭承包人口,有家庭成员资格,应登记在原家庭户中,但要在备注栏中予以说明。

现役军人

农村入伍的义务兵和初级士官,复员后回农村,地方政府不负责安置,仍然具有原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应该登记在原家庭户中,但要在备注栏中加以说明。

五保户

土地人口环境可持续发展 篇7

关键词:外来人口,人居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大连

引言

目前关于人口流动的研究呈现理论与实际结合,定性与定量并用的态势。研究的重点多集中在人口流动的特征分析,如外来人口的规模结构、发展过程、流动原因,对城镇的影响(多从经济方面)以及人口政策和管理方面[1~14],而对外来人口与人居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研究还鲜有报道。作为人居环境系统的组成要素和特殊的物质流,外来人口改变着城市人居环境系统状态,它与其他要素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决定了环境系统的总体性质和功能。如果人口(本文只研究外来人口)与其他要素之间处于一种协调、和谐和适配的关系时,人居环境系统就处于稳定状态。反之亦然[15]。本文把外来人口作为系统的干扰因素,首次依据动机和目的把外来人口分为外来学习、旅游、投资、投亲访友和外来打工人口,分别探讨其变动对城市人居环境系统的影响,多层次分析外来人口与大连城市人居环境的规律。希望通过此研究,为政府部门更好引导大连城市人居环境系统健康有序发展,对其他同类城市人居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示范作用。

一、外来人口的界定

“外来人口”是相对于当地人口而言,用中国现存户籍制度来区分,是指户籍不在现居住地的外地人口。而外地人口划分一般以行政区域为单位。对外来人口有几种称呼:(1)农村流动人口;(2)外来居民;(3)新移民;(4)外来农民工;(5)“新某某人”(如新大连人)等。笔者认为,以上称呼是基于不同角度对外来人口作出的认定[14]。本文所说的外来人口是指在大连工作、生活、学习的来自大连以外的不具有大连户籍的人口,是流动人口的一部分。依据他们来大连的目的和动机,本文将外来人口分为外来学习、外来投资、外来旅游、外来打工和投亲访友人口。

二、外来人口对大连城市人居环境系统的影响

人居环境系统一般可以分为物质系统和非物质系统(或社区系统)[15]。它是一个开放系统,系统内外要素间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等方面的联系,外部要素的变化引起系统结构的改变,这种变化的实现是通过输入和输出的物质和能量的动态平衡的反馈控制完成。外来人口作为输入的物质因素改变了大连人居环境系统的结构和状态。

外来人口通过其人居活动与城市人居环境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发生紧密联系。适量的外来人口和适度的人居活动可促进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更加完善,这又会吸引更多外来人口,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当外来人口的数量和人居活动超过系统承受限度,系统就会不稳定,导致外来人口数量下降,从而形成新平衡,但是新的人居环境系统的适居性和价值性可能会有很大降低。从系统观点出发,要求分析系统要素间、要素与系统间、系统与环境间、系统与系统间关系,从而把握其内部联系与规律性。为有效控制与改造系统,外来人口研究要始终着重从整体(城市人居环境系统)与部分(外来人口人居活动)之间、内部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综合考察对象,以最佳处理和研究外来人口问题。

(一)外来人口对城市人居环境系统中的物质系统的影响

物质系统包括住宅、环境生态和公共设施。外来人口通过人居活动影响它们从而影响物质系统。

由于外来人口来源和结构多样性,为住宅建设提供了多样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市场潜力。愈来愈多的外来人口流入,对住宅、环境生态、公共设施带来更大压力,也对其建设提出更高要求。为保证自身稳定性,系统借助自身调节功能从住宅、公共设施的数量和质量上加以改进来缓解外来压力:

1.对大连外来学习人口的调查可知,自2000年以来,其数量逐年增加,相应地,大连各类高校、培训机构和科研机构也呈现这一趋势。

2.外来打工人口中的绝大部分没有能力购房,居住方式以租赁房屋为主,有的住在单位宿舍、工作场所、雇主房屋、亲友房屋等。这些集中住宅区(或是暂住区)主要分布在城郊结合部,如甘井子和沙河口区的机场街、中华路、辛寨子街区已成为“城中村”。

3.外来投资人口中的绝大部分有着良好的经济基础与较高的收入水平,文化层次和社会地位,对住房档次要求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连住宅区分化,例如大连友好广场、中山广场周围、星海湾的高档住宅区的出现。

4.大连外来旅游人口逐年增加,他们多数以各种档次和类型的酒店和公寓作为休息娱乐场所。为提供优质服务吸引消费者,各种酒店及配套设施在不断完善,酒店及附近的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外来人口对城市人居环境系统中的非物质系统的影响

城市人居环境系统中的非物质系统包括住区安全、住区智能和住区文化。外来人口通过人居活动与当地人居活动相结合共同作用于人系统的非物质系统:

1.外来学习人口的提高了住区的智能和文化交流。例如,大连沙河口区外来学习人口众多,拥有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成为大连市科学教育中心区,住区智能水平高;在校外来大学生大多在课余时间兼职与专业相关的文化产业,提高了住区文教水平和智能。

2.外来投资人口的增加拉动了大连高档公寓和租房市场消费。高档公寓入住率逐年提高,如星海国宝、明泽园、维多利亚庄园。一些短期投资者和外资企业的外籍员工以租房为主,大部分选择住区智能好和居住品质高尚的落脚地。这为住区特别是高档公寓项目提供了稳定而持续的客源,使大连成为东北星级酒店最多的城市,促进了住区的智能的提高。

3.大连拥有多功能全方位的旅游接待网络。酒店宾馆规模、设施、装修均已达到国际水平。优秀的软硬条件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游客,形成特有的大连旅游文化。它们与城市人居环境的物质系统和非物质系统是相互促进的力量。

4.外来打工人员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不确定因素。外来人口在生活习惯等方面和当地居民有一定差异。他们将各自生活习惯带到住区时,可能和当地文化冲突。大部分外来打工人口处于流而不迁的不稳定状态,定居意愿不高,购买力低、教育、医疗卫生条件差,降低了系统的非物质系统功能。

三、外来人口与大连城市人居环境系统

城市人居环境由自然、经济、社会等交织而成,各部分间相互联系、互相制约,任何一个要素发生变化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平衡。只有当人居活动强度小于城市环境承载力时,城市人居系统才会向着结构复杂、能量最优利用、生产力最高的方向演化,城市也才会持续发展。

(一)外来人口对环境系统的影响

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对资源开发的力度和深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自然环境的过度开发导致人地矛盾加剧,生态失衡严重。以水资源为例,根据预测,随着人口的增长及经济发展,大连市缺水量逐渐增加,到2020年缺水量将会达到7.09亿立方米。水资源的供给保障也逐渐降低。从2005年的87.22%降至2020年的66.43%。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大连目前水资源供给能力已经不能满足人口及经济发展需要[16]。相关资料显示,从1998—2006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甚至个别年份负增长。人口增长主要来自外来人口,从1994—2007年每年外来人口增加量都在50000人以上,按照人均生活用水中等程度200升~250升/日进行计算,外来人口平均每年用水总量最少是488万立方米,并且还呈增长趋势,考虑到外来打工人口的节水意识薄弱,每年消耗水量应该还要多。这给大连用水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根据外来人口数据,对大连外来人口进行趋势分析,得到图1,可以看出大连外来人口与总人口的数量关系。

(二)外来人口对大连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

外来人口多从事的是体力劳动和服务业,多是脏累差本地人不愿从事的行业。大连1998年来自然增长率低,外来人口为大连劳动力提供了有力保证;为大连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为大连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作出了贡献;促进了大连商业、旅游、金融的发展;加快了大连城市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多的高文化层次外来人口流入,弥补了大连管理人才和技术不足。随着大连对外交流和合作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外籍外来人口加入使大连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动力更足。从外来人口的年龄结构来看,外来人口延长了大连享受人口红利的时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龄化负面影响。但是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其人居活动给社会和环境带来极大冲击:基础设施不堪重负,城市管理难度加大,住房紧张,能源紧张,就业形势严峻,这对宜居城市大连是个很大考验。

结论及建议

外来人口通过人居活动从正反两个方面影响大连人居环境系统的物质系统和非物质系统,使城市人居环境系统状态发生了改变,它与人居环境系统要素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决定了环境系统的总体性质和功能。如果外来人口与其他要素之间处于一种协调、和谐和适配的关系时,人居环境系统就处于稳定状态。为保证大连人居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研究和管理,提高管理的技术和水平。大连所辖的六区三市一县应加强对口引进,建立外来人口信息库,既对外来人口数量上进行合理控制,又要结合大连“一个中心四个基地”建设对劳动力和人才需求,实行有效合理引进;提高外来人口的文化素质,实现由劳动力输入到人才流入的转变。

2.加强大连人居环境的规划和建设,克服建设的盲目性和重复建设现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包括地铁和轻轨在内的综合交通运输网,落实公交先行原则,抑制私家车迅猛发展局势,通力协作构建智能化公交网络和城市智能管理系统。继续加大外来人口公寓和人才公寓建设,提高外来人口住区环境质量和智能水平。

土地人口环境可持续发展 篇8

一、夯实基础,加强县、乡、村三级网络建设

加强阵地网络建设,是做好新时期计生服务的根本。一是稳定县级人口计生机构和队伍,县成立了“睢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下设二级机构药具站、教育培训中心、计生服务站和康复医院。二是稳定乡级人口计生机构和计生队伍,全县20个乡镇普遍设立了计生办和计生服务中心。三是加强村级计生管理员队伍建设,建立了“市指导、县管理、乡负责、村使用”的村级计生服务人员管理机制。四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县财政投资1600余万元,建成了占地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的新县站,规划出了生育文化宣教区、出生缺陷干预区、健康体检区、知情选择区、计生养老区、医疗服务区六个功能区,建成了优生筛查检验中心、输液中心和产妇康复中心。购置了一批现代化的計生服务医疗设备。各乡镇相继投入950余万元,新建乡级服务中心11个,改建9个。新建村级服务室260个,改建178个。

二、创新机制,加强人口计生队伍建设

我们以提高服务质量为目的,健全六项机制,推进人口计生队伍职业化能力建设。一是健全公开选聘机制,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二是健全教育培训机制,将人口计生工作人员培训纳入全县《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三是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县委在选拔任用干部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计生工作人员。四是健全待遇保障机制,县、乡两级逐年加大投入,认真落实人口计生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五是健全分流辞退机制,对人口计生系统行政管理人员实行末位淘汰制。六是健全创先争优机制,全县人口计生系统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健全定岗位、定职责、定目标、定规程、定考核、定奖惩和人口计生管理服务规范的“六定一规范”机制,全面推进学习型、责任型、服务型、效率型、廉政型的“五型机关”创建活动。

三、开展全程优质服务,争创国家级优质服务先进县

新的历史条件下,传统的“三查一治”服务,已经不能满足广大群众对计划生育多元化、个性化的公共服务需求。我们按照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要求,以县计生服务站为龙头阵地,首创“以站促院、以院哺站、站院合一”的连锁服务管理模式,做精做优宣传教育、技术服务、药具发放、人员培训、信息咨询、优生指导、随访服务、生殖保健八项基本服务。重点突出四个方面:一是免费体检服务;二是宣教咨询服务;三是优生促进服务;四是知情选择服务。

睢县在商丘市率先实施了人口计生“健康家庭”工程,采取发放“四册一折”的形式,实现服务对象由个人向家庭、服务时段由育龄期向人生全程的转变,不断满足广大群众婚、孕、产、育、教、养等不同服务对象的服务需求,全力打造具有睢县特色的“全程服务”品牌。

在推进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网络方面:我们一是明确网络职责,实现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网络全覆盖;二是建立早期教育示范点,开展早期教育工作;三是创办计生养老中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四是开展计生特色医疗服务,围绕群众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保健等服务需求开展高质量、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几年来,我们以计生优质服务为内容,促使睢县人口和计生整体工作上水平。“十一五”末,全县政策性生育率达到97.3% ,综合避孕率稳定在88%~90%,节育措施落实率达到98.6%,出生人口性别比趋于正常,群众对计生工作满意率达到98.5%,人口自增率有效地控制在了6‰以内,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十二五”期间,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殖保健服务为服务主体,以提高人口素质为目的,全面做好人口和计生工作,营造更加良好的人口环境,促进睢县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

人口与环境教案 篇9

(一)、知识与技能、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掌握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3、调查和运用本地人口资料,探究本地人口迁移的特点。(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实例的能力。2、通过调查和运用本地人口资料,探究本地人口迁移的特点的学习,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分析探究的能力。

3、通过阅读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人口迁移的实例,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正确理解人口迁移的含义。

2、培养学生关注当地人口迁移的基本情况,形成正确的人口迁移观点。

3、培养学生从全球角度来思考人口迁移的问题,培养学生全球意识。[教学重点] 1、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2、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 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欣赏歌曲。

2、展示资料:在2007年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上,代表及委员对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表示了高度关注。随着广大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流失,我国超过3000万少年儿童面临着令人担忧的成长环境。他们孤独,他们缺乏父母的关爱,他们在家庭教育缺失的环境中成长!

同学们,你身边有没有留守在家的少年儿童?为什么留守在家的少年儿童多达3000多万?本节我们将探讨与此相关的内容。

二、推进新课:

模块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1、创设问题,学生阅读教材第一部分,自主探究:(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有哪些方面?(2)什么是人口迁移?

(3)去桂林旅游、去商店购物是人口迁移吗?(4)人口迁移可分为哪些类型?

2、学生自学教材,思考回答,师生共同归纳。教师作激励性评价。

3、学生练习,分组讨论,看哪些是人口迁移,哪些是国内迁移,哪些是国际迁移,推选代表回答,教师激励性评价。(过渡)人口为什么要迁移? 模块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1、展示图片,结合教材第一、二自然段,学生观察分析,理解人口迁移的 “推拉理论”。

2、通过案例引导学生从自然生态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四方面分析环境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1)、阅读材料“迁移为了旱灾”,学生讨论引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2)学生讨论:自然生态环境因素中哪些是推力,哪些是拉力?

学生合作探究,推选代表回答:拉力为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水源方便,地形平坦,资源丰富。推力为环境恶化,自然灾害。

(3)、启发学生了解主要的自然生态环境因素有--气候、水、土壤和矿产资源等是最重要的。

(4)展示图片:三峡移民是否为环境移民?

学生探究回答。引出主要的影响因素--经济因素。

(5)引导学生阅读材料“贵州省的外出务工农民”和“涌至广东打工的流动人口”的对比,进行对话活动:

甲方--人口迁移对迁入地更有利:乙方--人口迁移对迁出地更有利。学生活动,教师激励评价,师生归纳小结。

(4)引导学生继续探究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5)除以上因素引起了人口迁移外,如:二次世界大战,伊拉克战争等引起人口迁移属于什么因素?

学生回答:战争--政治因素。

指导学生学习:一个国家的政策,特别是人口迁移政策的实施会对人口迁移产生重要影响;此外,政治中心的改革也会引起人口迁移。

(6)人类是具有社会属性的,各种社会文化因素都会引起人口迁移。学生自主学习:

① 社会文化因素表现在哪些方面? ② 下列现象分别属于哪个方面?

A、美国是中国人向海外留学的首选地,在美国就读的中国移民数量非常可观。

B、印巴分治引起的人口迁移 C、老刘到广州去和儿子一起居住 学生回答。

三、课堂小结

人口迁移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社会现象,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很多。既有自然生态环境因素,还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因素。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四、巩固练习,学生抢答。

浅析环境人口容量论文 篇10

人口容量: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它强调的是一个地区的资源环境所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即极限人口。

我国人口容量应该控制在16亿左右,但目前13亿 人口已使我国的许多资源以及一些地方的环境不 堪重负。今后必须继续实行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

人口合理容量: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主要从资源及社会、经济和消费水平等角度,在维持较高生存标准的情况下,确定地球供养的最大人口数。体现人口“发展”层面上的意义。强调人口与资源、环境、社会发展的协调统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小。论文联盟http://考虑现有的生活消费水平,参照可预见的生产、生活的发展,并考虑资源和消费水平的变化来估算未来的人口数,是一个“适宜”数量。其影响因素是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共同作用。强调在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条件下和能促进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适度人口,即最佳人口。

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共同点,由于制约因素不确定,历史时期不确定,因此两者都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都具有相对确定性。

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主要是从自然资源(耕地、淡水等)承载能力的角度,确定地球可供养的最大人口数。强调地球生态系统供养人口的自然基础,体现人口生物学上的“生存”,是一个警戒值。能容纳的人口数最大,仅从自然资源的角度估算,环境承载力是生物生理性的人口容量,把人均消费水平压到最低生存标准,是估算的最大人口数量。其影响因素是自然资源、生态环境。

举例: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

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回答1-2题。

1、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a.8000 b.10000 c.6000 d.45002、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b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a.a﹤b﹤c b.c﹤b﹤a

c.b﹤a﹤c d.a﹤c﹤b

解析:1.d;木桶的短板决定木桶的容量;2.c;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人口总量已经超过了合理的界限,但还未达到我国环境人口容量这个极大值。

土地人口环境可持续发展 篇11

北京市各级政府近些年加大了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但仍不能满足城市规模扩张和人口膨胀所带来的各种压力和服务需求。自2008年至2012年,北京基础设施投资总额从1160.7亿元增长至1789.2亿元,基础设施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均处于20%以上。能源、公共服务业、交通运输、邮政电信等领域的投资也基本呈逐年增长态势。但北京人口增长更快,2012年常住人口规模为2069.3万人,2013年为2114.8万人,比2012年增加45.5万人,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41‰。基础设施人均占有量偏低,特别是交通、公共服务、能源等领域投资难以适应人口增长的速度。综合来看,北京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存在四方面问题:

第一,基础设施建设分布不均匀。从区域分布看,核心城区与远郊区县的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分布不均衡态势。就基础教育设施配套建设而言,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城、东城和海淀,而大兴、房山、通州、顺义、平谷、密云等远郊区县的重点中小学数量非常少。北京市重点小学有33所,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全市70所市级幼儿园示范园中,城六区有52所,远郊区县仅有18所,可见优质小学和学前教育资源严重失衡。从医疗卫生设施来看,全市72家三级医院中,三环以内达到35家;五环以内达到54家,占全市总量的75%。天通苑、回龙观、上地、通州等典型的人口相对密集的郊区县新城的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匮乏。从交通基础设施来看,通州、大兴、房山、昌平、顺义等郊区县的轨道交通不发达,仅有1-2条地铁线,有的区县如平谷、密云、怀柔、门头沟等还没有通地铁。基础设施建设分布不均衡,导致产业和人口过度集中在核心城区,从客观上进一步加大了人口膨胀、产业过度集聚、交通拥堵等压力。因此,尽管北京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但每年50万-60万人口的净流入导致基础设施远不能满足各类承载对象的需求,“超载”现象没有得到根本上的缓解,基本公共服务没有实现均等化。

第二,交通基础设施难以适应强大的公共交通需求。北京产业或企业主要集中在四环或五环以内,特别是10号线周边、国贸CBD等区域写字楼过于密集、产业及人口集中度过高,轨道交通建设不配套、轨道交通密度不够,加上核心城区的房价高涨,租房成本不断攀升,使得更多的人选择到远郊区县居住,结果导致上下班的“潮汐现象”。有限的地铁线路和公交车,难以应对时间性的人口出行需求,排队进地铁压力还将长期存在。由于不能在短时间内增加更多的地铁线路,地铁拥挤、公交拥挤、机动车拥堵等现象短时间内难以得到缓解。

第三,水务基础设施难以解决水资源短缺。2013年,北京继续加大对水务基础设施的投入与建设力度,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较大程度提升,功能不断增强。但从总体上看,北京水资源短缺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缓解,水危机还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以国际标准衡量,国际极度缺水标准是人均500立方米,300立方米是危及人类生存生活底线的灾难性标准,而北京人均水资源量则不到100立方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20,成为全国人均水资源最少的地区。随着城市扩张、产业发展和人口膨胀,北京地表水系不断断流、干涸,地下水严重超采,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北京发展的最大瓶颈。

第四,能源环保设施建设效果不够明显。北京城市规模不断扩张、人口剧增,导致能源消费总量不断攀升,能源环保设施建设速度跟不上北京人口增长速度。一方面,能源消费总量不断攀升,2013年北京能源消费总量达到7354.2万吨标准煤,刷新2012年的7177.7万吨标准煤的历史最高纪录。另一方面,煤炭占能源消费结构的主导地位,天然气、太阳能、风能等低碳绿色能源比重依然较小,导致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依然偏高。北京在低碳绿色能源、环保设施建设上投入力度不够,还没有发挥低碳绿色能源设施转变首都能源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的提升作用。

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北京基础设施建设对策和建议

北京提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转变发展方式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战略要求,因此人口增长、资源能源消耗与环境问题对首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新需求。针对目前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第一,增加核心区轨道交通密度,扩大周边地区的轨道交通覆盖面。因为轨道交通的布局、延伸会影响或引导产业企业布局与发展,进而促进人口的合理流动与分布,减少核心区人口压力、资源压力与环境压力。所以当前要增加核心区轨道交通密度,增加远郊区县的轨道交通建设力度,增加北京与河北省、天津市邻近区县的轨道交通建设,依托轨道交通设施的均衡发展和配套建设,促进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的均衡协调发展。此外,还要加快首都城际铁路网和高铁网、高速公路网建设,促进北京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

第二,多渠道提高节水能力,加强排水系统建设,提高水资源承载力。一是应多渠道提高节水能力,继续推广灌溉节水技术,统筹雨洪利用与城市排水、道路建设与排水需求、管网建设与河道治理;二要充分利用好南水北调的开源条件,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主张和倡导循环利用和多次使用,减少浪费水的现象,从意识、用水方式、技术手段等方面减少水耗;三要加大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厂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扩大再生水使用和推广覆盖面;四是应启动海水淡化和引渤入京工程建设,加强前期技术和政策层面的相关研究,结合产业发展、城市规划、人口均衡布局等战略发展问题,以海水淡化破解首都水资源危机。

第三,加强城市能源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新能源比重。北京能源消费总量近些年来呈现增长态势,能源消费刚性需求压力较大,需要加强城市能源配套设施建设,提高能源供给能力的同时,降低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加大城市绿化建设和低碳新能源开发。一是加快建设大尺度城市森林,完善城市绿化的配套设施建设,推动园林绿化为改善首都城市环境、减缓雾霾天气、构建生态宜居、生态休闲环境服务;二是加强城市绿地、绿色建筑建设,拓展城市绿色空间;三是加强对胡同街巷的绿化设施建设,构建文化遗产与绿色景观相呼应的特色文化街区。此外,基于北京资源能源匮乏的现实,应加强对可再生能源设施的建设力度,充分利用太阳能等低碳新能源,提高低碳新能源的供给比重,促进能源结构转型。

nlc202309031601

第四,重视远郊区县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对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引导作用。一要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各层级、各行业、各领域的建设与发展,提升基础设施整体运行效率,为首都城市运转提供保障;二是在空间层面,要统筹旧城与新城、核心区与远郊区县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质量,从首都城市圈和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高度,加强与河北省、天津市周边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三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重视最新技术、产品、工艺运用于首都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发挥和提升基础设施对首都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引导和支撑作用。

第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人口、资源与环境协同发展的综合评价与管理。一要创新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运行的有效机制,提升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建设、管理、维护水平,构建多样运作机制;二要建立基础设施综合评价机制,加强对现有基础设施情况的统计、评价和监管,及时解决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及时反馈,加快维修和改造,提高基础设施运行的群众满意度;三是建立基础设施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私人企业、社会组织、群众对基础设施投融资、建设、管理等多领域的参与作用,充分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北京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建设与管理的市场化、社会化进程;四是重视基础设施在促进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突出作用,把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理的各个方面,提高基础设施综合承载力与运行绩效。

参考文献:

[1]北京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2]仇保兴.建设绿色基础设施 迈向生态文明时代[J].中国园林,2010(7):1-5.

[3]石莎莎,史安娜,张鑫,张菊梅.可持续视角下的基础设施发展战略[J].湖南社会科学,2009(2):112-114.

[4]张耘,陆小成,刘小明,杨风寿.北京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12-201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5]杨松.北京城市基础设施领域进一步市场化开放范围研究[J].管理观察,2014(33):12-14.

[6]崔烜.北京水危机:人均水量仅极度缺水线1/5[N].时代周报,2012-6-5.

(责任编辑:赵静)

上一篇:学校教研专题讲座下一篇: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