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可持续性

2024-05-16

人口可持续性(共12篇)

人口可持续性 篇1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我国对可持续发展一直给予高度重视, 因为可持续发展是有效解决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根本保障, 是保持生态平衡的唯一有效办法。

二、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在可持续发展中, 人口是首要的因素, 是占有资源的主要形式, 人口本身与可持续发展就构成促进与制约关系, 人口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变动、分布状况直接作用于资源与环境, 人口越多, 对环境的压力越大, 消耗的资源越多。人口的快速增加必然导致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 加重生态和环境的负担。良好的资源和环境状况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恶化的环境和短缺的资源会对经济的发展起反作用。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就是要协调好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与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关系, 因此, 人口、资源与环境是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键环节所在。

三、西部地区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现状

1西部地区人口现状

我国西部现有人口约3.67亿人, 占全国的29%, 人口总量大, 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特别实在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素质低下, 生态意识薄弱。西部整体的人口素质和受教育程度东部存在很大差距, 并且人口结构逐步呈现老龄化。

2西部地区资源现状

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 各类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都超过东、中部地区, 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 水资源以及森林资源也较为丰富。但是在传统模式影响下, 西部一些地区急于求成, 追求短期产值增长, 造成一些项目盲目上马, 遍地开花, 大肆开发能耗高、浪费资源的项目, 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不利于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3西部地区环境现状

近年来西部生态和环境不断恶化, 一方面由于大部分西部地区干旱少雨, 自然生态环境自身比较脆弱, 容易出现环境和生态问题;另一方面, 受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和以GDP为中心的政绩考核制度的影响, 加之人们环境保护意识不强, 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不重视对资源、环境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 造成严重的生态和环境问题。西部地区主要以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加工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 这些行业属于高污染高排放的行业, 目前, 西部地区GDP占全国的20%左右, 但工业废气、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却占全国的30%左右, 万元产值的污染物排放量比东部地区高1~5倍, 污染结构由工业污染过渡到工业和生活污染并存, 并且从西部地区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 第二产业为未来西部的支柱产业, 是典型的资源型经济结构, 未来长期对资源的需求量大, 环境污染严重。此外, 西部还存在着水体污染、水生态平衡、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盐碱化, 草场退化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并且西部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影响到自身的发展, 而其也影响到全国的发展,

四、西部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

1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人口的增长是造成资源、环境压力的主要因素, 正确处理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资源环境的关系,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人口的生态文明意识决定着人们对资源和环境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程度, 决定着人们采用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方式, 人口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推进。因此,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是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策略。

2建立综合考评指标体系, 摒弃唯经济效益观, 树立全面效益观。抛弃片面追求GDP增长并以此作为政绩考核指标, 树立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全面经济发展观念, 探索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 扣除经济发展中的生态损失、环境损失, 以反映真实的经济增长率。

3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循环经济是按生态物质循环方式运行的经济发展模式, 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 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 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过程, 使物质和能量在经济话动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循环经济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运作途径, 从而有可能从根本上化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发展循环经济可以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循环利用, 使原材料最大限度地转化产品, 最终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因此, 只有用循环经济模式改造传统经济, 才能使西部地区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陈孝胜:《中国西部地区人口、环境、资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 《生态经济》, 2007年第8期;[1]陈孝胜:《中国西部地区人口、环境、资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 《生态经济》, 2007年第8期;

[2]周鑫等:《关于西部地区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年第1期。[2]周鑫等:《关于西部地区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年第1期。

人口可持续性 篇2

本文立于人口计划生育视角从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总结我国目前人口状况,分析这些状况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齐抓共管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以及加强政策措施解决当前迫切需解决的人口问题以促人口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作 者:刘冬华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刊 名:管理观察 英文刊名:MANAGEMENT OBSERVER 年,卷(期): “”(29) 分类号: 关键词:人口现状   影响   思路  

人口可持续性 篇3

摘 要 中国经济增长迅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口红利因素。人口红利因素主要表现为高的劳动力供给、高的劳动参与率和低的人口抚养比,但是它并不具有时间上的持续性。目前我国正面临这一增长要素的渐渐流失,依靠这一要素发展的中国经济如何延缓这种流失带来的影响、如何继续保持高的增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大化促进就业、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三种方式。

关键词 人口红利 经济增长 可持续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由此创造了“中国奇迹”。这一现象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也成为国际社会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摩根斯坦利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2006)指出,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一种以工业生产为主导的“重消耗大宗商品”模式,这一模式主要由固定投资和出口推动的。美国经济学家艾尔文•杨格(Young,1995)对东亚新型工业化国家研究发现,它们比世界其他国家增长迅速的原因,几乎完全可归因于投资增加、劳动力参与的提高和劳动力质量的改善。保罗•克鲁格曼(Krugman,1994)在其著作《亚洲奇迹的神话》中着重指出中国的经济增长问题主要是由于资源投入的结果,而不是效率的提升。蔡昉(1999)等人对1978—1998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进行了分解分析,发现我国经济增长的69%是由劳动力因素贡献的。世界银行(1998)的一项类似研究表明,我国改革期间经济增长的70%可以由人口红利因素来进行解释。

一、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人口红利是促进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所谓的“人口红利”是指人口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人口年龄结构优势导致的高劳动参与率(即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大),从而会对该国经济增长产生正的积极效应。人口转型过程中,往往经历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的高人口增长率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低人口增长率的历程,由于这种历程具有时间上的继起性,从而形成年龄结构变化上的三个层次。这三个阶段分别具有高少年儿童抚养比、高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和高老年抚养比的特征(Williamson,1997)。

不同年龄的人群对经济的作用亦不相同。劳动人口占总人口多数的情况下,会提供大量的劳动力和个人储蓄,从而会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地效应。若老年儿童比率占据总人口较大份额时,社会负担较高,生产性较小,则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效应。处于人口红利期的国家或地区,如果能够提供相配套的设施和措施,合理利用人口红利,就能给经济增长一个额外的推动力,从而创造经济增长的奇迹。

在索洛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经济最终会收敛于一条平衡增长路径。在这条路径上,模型的每个变量都会以一个不变速率增长,最终经济也会保持一个固定速率进行增长。若一个国家或地区恰好处于人口红利期,并能够加以利用的话,这个平衡增长路径可能会被打破,经济增速也会超过平衡路径上的增速。此时,由于少年儿童和老年人比重较低,社会负担较轻,创造的社会财富就相对较多,进而社会储蓄较高,表现在下图中就是实际投资线 的向上移动。横轴表示资本—劳动比,反映的是储蓄(投资)水平;纵轴表示产出—劳动比,反映的是产出水平, 代表储蓄率, 是人口。 的向上移动会带动单位有效劳动资本量向右移动到 ,单位有效劳动的产出也会增加到 ,经济会移动到新的稳态水平。此时的产出水平 明显大于旧稳态水平时的产出 ,这就是人口红利所带来的经济增长贡献。

二、中国人口转型中的人口红利因素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的降低,而出生率下降幅度却很缓慢,因此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后来我国实施了计划生育等限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才大幅度的降低了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人口转型的过程中,自然伴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即少年儿童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渐降低,劳动力人口逐渐加大,而且长期内老龄化人口的比重并不会有太大变化,仍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因此,就对我国经济增长创造了一个额外的推动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这种人口结构也渐渐发生了变化,人口红利优势也随之流失。据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中国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后,青年人比例逐年下降,改革初期的1979年,0-14岁的少儿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3,而2009年,比例竟然不足1/5,下降速度甚是惊人。而且未来10年中国18-22岁的人口将减少4000万,而20-40岁更是减少1-3亿。联合国对于中国人口的预测也不容乐观:

如上表所示,我国总人口在2035年左右达到峰值14.91亿。但是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逐渐增加,育龄妇女比重却是逐年降低。即我国会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社会抚养比较高,而劳动人口会持续减少,这样,就加重了社会负担,降低了储蓄和劳动力的供给,对经济持续增长不利。

三、保障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的措施

尽管我国人口红利优势会随着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劳动参与率的降低而渐渐消失,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延缓这种趋势,并且最大化人口红利期时的经济增长。

首先,促进人口红利的顺利收割,需要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条件和政策机制。其中,最大化促进就业是保障人口红利收割的关键因素。人口红利源自于就业的前提,充分就业更能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的红利因素。

其次,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我国农村人口红利在经济发展中一直占据着大部分的份额,通过促进农民进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差异等措施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条件。

最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社会保险与社会救济方面,应该提供一系列制度保障,解决就业人口的后顾之忧,将寻求社会保障的压力变成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David Romer.Advanced Macroeconomics.Shanghai: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Press.2001.

[2]蔡昉.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兼论充分就业如何促进经济增长.人口研究.2004.3.

[3]汪小琴,汪红梅."人口红利"效应与中国经济增长.经济学家.2007.1.

[4]蔡昉,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经济研究.1991.10.

区域可持续发展下的林芝人口研究 篇4

1 林芝人口:总量与素质的双重压力

林芝农牧区人口面临的增长速度快、素质较低的局面, 使得人口增长与物质资料生产不相协调, 严重制约了区域可持续发展, 延缓了林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新农牧区建设的进程。特别是青藏铁路正式运行以来, 大量流动人口的进入, 既促进了西藏的区域经济, 同时也给西藏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很大压力。林芝地区人口历年人口数量 (见图1) 。

受特殊的地域及文化因素影响, 西藏人口素质相对偏低。截止1999年底, 西藏农区基本完成了普及小学六年义务教育, 牧区基本完成了普及小学三年义务教育, 教育的时间短暂, 使西藏人口整体素质不高[1]。当然, 经过不断努力, 林芝地区在校学生数也正呈现出一定的逐年上升态势 (见图2) 。

2 林芝经济:低水平与结构失衡

近几年林芝地区经济快速增长 (见图3) , 地区生产总值从2001年的12.9464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33.71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也呈快速增长态势 (见图4) 。但与全国相比, 林芝经济总量的绝对额偏小, 在全国仍处于较低的层次, 自身的经济实力也十分有限。以2007年为例, 2007年林芝的国内生产总值 (GDP) 33.71亿元, 只占全国总量249529.9亿元的0.135‰, 不仅经济总体水平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而且经济结构扭曲失衡状态也非常严重。

3 林芝可持续发展:人口带来的问题或制约

林芝可持续发展面临来自自然、经济、社会等的多重问题或制约。

3.1 脆弱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硬约束

林芝拥有11.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 从2001年以来年末实有耕地面积呈减少态势 (见图5) 。全地区具有典型的高山峡谷与山地河谷地貌, 可耕种的土地面积只有18585.13公顷左右, 仅占地区土地面积的0.16%, 人均拥有的耕地面积仅1.56亩, 略高于全国人均1.4亩的水平, 而且林芝地区地理环境特殊, 气候条件恶劣且生态环境极为脆弱, 自然灾害频发。可见, 林芝自然资源的承载力并不如想象的那么高。

3.2 快增长与低素质的人口构成可持续发展的强压力

人口经济学家认为, 人口增长1%, 就需要国民生产总值增长3%或4%, 才能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平[2]。

近年来, 林芝农村人口和优生优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 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人口的稳定、健康发展, 大大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但由于林芝农村人口方面的问题具有历史因素, 起步也较晚, 同样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人口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首先, 林芝农村生育水平高意味着区域人口还会有较长的增长期, 当人口增长的速度超过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水平时, 人口与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生态平衡之间的矛盾则日益凸显。其次, 农村人口素质较低, 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于经济比较落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低下的林芝而言, 人口快速增长, 会从多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制约人口素质的提高。

3.3 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和价值观念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威胁

林芝经济发展水平低与其特殊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背景有关。西藏脱胎于“政教合一”的奴隶制社会, 生产经营粗放, 经济增长方式落后, 市场发育程度低。林芝的农业从整体上还处于极为落后的手工劳动阶段, 在某些偏远的农牧区, 特别在察隅、墨脱等县, 二牛抬杠、刀耕火种等原始耕种方法还不同程度的存在。虽然近几年林芝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经济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但是, 由于林芝的经济总量小, 绝对额增加少, 经济基础极其脆弱, 加激了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威胁。

林芝不仅有极为特殊的、复杂的社会经济和历史文化, 而且藏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与汉族有很大的不同, 民族意识普遍“重农牧、轻商贸”, 对土地和牲畜有强烈的依恋感, 具有浓郁的存储粮食和牲畜的传统“实物财富观”, 致使传统农牧业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状态;而在西藏广泛存在且影响深远的宗教文化, 渗透到藏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 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整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因此, 林芝农牧业发展要形成规模经营还需突破思想观念的束缚。

4 实现林芝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政策

国内外历史经验表明, 治理人口问题的代价是昂贵的, 不但有经济上的代价, 也有社会、文化和政治的代价。因此, 对待人口问题必须具有超前性和前瞻性。林芝地区人口的较快增长, 对区域经济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十分显著的, 不容忽视, 要做到经济社会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共进。

4.1 积极控制人口规模。

坚持农村人口和优生优育工作, 制订一个合理增长、提高质量、优化年龄结构的综合人口方案, 合理有序地发展人口, 优先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和优生优育三大事业, 共同对改造社会生产力, 提高人口健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产生影响, 着力满足农村育龄群众对优生优育、生殖健康服务的需求, 促进农村人口科学、健康发展。

4.2 全面提高素质教育, 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针对林芝农村社会发育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低, 教育资源不足, 接受教育的观念落后等客观现实, 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普及仍然是全地区教育工作的重点。同时加快农村职业教育, 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提高进城务工农牧民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掌握农业技术和懂得现代农业经营的新型农民, 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的流动和农牧民脱贫致富。

4.3 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人口居住分散、城镇化水平低是制约林芝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它既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也不利于农村产业化进程的推进。加快小城镇建设是发展林芝农业经济重要途径之一。首先, 农村城镇化必然导致城镇人口的数量的增加, 扩大城镇的规模, 增加农产品需求的数量, 有利于农业生产能力的持续上升。其次, 农村城镇化的发展, 逐步转移农村的富余劳动力, 有利于减少农业内部的人口压力。同时, 也为农业生产成本的降低和规模效益的提高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前提。再次, 农村城镇化可以为农民收入的持续提高莫定坚实的基础。

4.4 强化社会服务, 提高生存质量。

通过宏观政策诱导促进社会资源向贫困乡村社会服务项目流动, 将社会援助的重点放在改善贫困人口基本卫生基础设施, 逐步建立和完善以社会保险制度为核心的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公共医疗卫生和优扶安置制度, 建立区域性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把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贫困人口纳入低保救济范畴。

4.5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县城经济,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

充分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 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方向, 把扩大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与经济、技术、教育、劳动力市场等政策目标相衔接, 引导乡镇企业向重点小城镇合理集聚, 重点扶持西藏特色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苏迅帆, 张永青.西藏农业可持续发展初步研究仁[J].陕西农业科学, 2005 (1) :52

人口、可持续发展习题2 篇5

一、跟我来(预习题目)

1、我国资源的国情()

2、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

3、人们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地过程中,不尊重(),造成了()和()的恶果。

4、我国资源和环境的严峻形势,决定了我国必须坚持()和()的基本国策。

5、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二、快乐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2008年中华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启动仪式10月8日在京举行,本次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主题。开展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A、将彻底改善我国的环境形势;B、耗费人力物力,意义不大;

C、是坚持把环保工作放在一切工作首位的表现;

D、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2、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城镇化趋势日益明显。记者在农业大省湖北、江西等地调研发现,农村垃圾乱堆乱放现象随处可见,而目前的垃圾处理方式单一,极易引发严重二次污染,危及农村生态环境。对此,我们应该:()

①增加环保经费的投入;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③努力促进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协调;④献治理环境后发展经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D、②③④3、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出了“绿色奥运”的口号,奥运场馆的建设中,资源节约成为最醒目的绿色理念之一。如果你有幸到北京观看奥运会,你不会采取的行为是:()

A、在观众席上把杂物用自备的塑料袋装好;B、使用太阳能电能;

C、为了节约时间,每次均乘坐自家的私家车;

D、有秩序迅速退场,减少场内电器使用时间。

4、“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这三个“相协调”最能反映的是:()

A、可持续发展

B、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

人口可持续性 篇6

【关键词】人口红利;制造业;可持续发展

一、前言

面对“人口红利”消退的宏观背景与中国经济形势,对于复兴中的中国如何更好的跨过这一道坎,将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重要课题,其中对于吸纳就业人口最多的制造业尤其关键。

二、中国广东佛山制造业现状

1.佛山制造业发展较快,但第一、三产业相对滞后,总体城市化水平较低。产业的不协调必然会产生相互的影响,第一、三产业会拖累第二产业的发展。进入2012年以来,佛山制造业就面临着内需不足,外需压制的行业特点。为了证明2011年前第二产业的超快发展,这里主要以2010年的数据为例:佛山工业总产值1.5亿万元,居全国工业城市第五位,佛山第二产业占广东省GDP64.6%的比重,第三产业占广东省GDP33%的比重。

2.佛山的制造业企业,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更多的是从手工作坊发展起来的,初期发展比较粗放,产业布局不够科学、合理,土地利用不够集约,当前广东佛山市建设用地总量占行政区划面积已经达到34%。土地资源紧张成为佛山最大的瓶颈制约。

3.佛山的第二产业结构体系中,传统产业占比超过70%。第二产业中陶瓷、纺织、有色金属,玻璃制品等高耗能、污染重的行业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高科技、轻污染的行业发展相对的滞后。

4.佛山的行业产业趋同化,各地产业资源出现重复建设的现象。制造业缺乏长远的规划,较为重视眼前的利益结构模式。这里不仅是广大佛山存在这种情况,相应的是广东的其余工业城市更是相互不理性共同形成了这样的局面的。

5.佛山制造业的制造能力强,制造业分布较广,但制造业关键技术水平低,机械化程度并未满足当前的经济结构发展需要。企业自身的创新,技术发展能力有限。制造业本身并未去研究有利于生产、文化的新技术,较多的是传承与发展传统工艺。

6.佛山制造业工资报酬体系不完善,工人工资水平较低,相应的工人福利、权利等保障严重缺失。调查数据显示,以2010年的狮山镇为例,狮山镇工人的平均工资在一千五百元左右,工人一周分为早、晚班制,休息时间不断的被压缩,工人不享受任何福利待遇。其中对于工作在陶瓷行业的工人,他们还得忍受对身体的透支,工厂的安全保护相对较少,有的甚至没有。总体来讲,工人生产,生活环境较差。

三、人口红利消退下的中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1.思想与文化融合,打破传统择、就业观念的束缚。国家应着手对根本上的家庭观念变革,去除其中的隐性金融关系,建立多以亲情为主,从而让年轻人更自立,更趋于进入有创新空间的制造行业;具体在思想建设方面努力,重新定位青年在当前新经济时代应处于什么样的就业地位;大力鼓励人才的创新、流动与行业人才的互补;积极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提高劳动力的水平与素质。对于广大劳动工人来讲,各主体——国家,行业协会、制造业应在工人的工作之外更多的去提高他们的精神生活品质,让基层的工人找到归属感与成就感。近些年来,工人的精神生活出现大的问题,工人无法面对自己的人生,我们知道的他们就是生活水平很低、收入低的一群人;在无能为力下,他们选择了极端——死亡,我们知道的富士康事件,富士康公司工人的跳楼既是对现实的不满,也是对人生价值失去方向的体现,思想空位严重。

2.制造业内部转型。制造业组织、决策“大脑”的转型升级:首先,制造行业管理组织结构的革新,形成有效率、和谐的管理文化:以科层制管理结构为主体,辅以社群化的工作团队建设;同时企业坚持决策民主化,执行一体化。其次,在生产制造中,企业的行动以创新员工为主,领导为辅;领导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命令与控制,取而代之的是合作支持的关系;最后,企业在以上的管理中逐渐的注重培养、形成以“责任、荣誉,精细,博爱”为主体的企业文化。

3.制造业外部转型。多元资本融资方式:制造业改变原有仅主要依靠银行的资本融资方式,更多的合理利用民间资本与外资。具体的融资方式有:制造业的整体上市,制造业的产业分拆项目融资,个人私人贷款,产品效益融资等。构建区域产业互助与兼并破产:制造行业互助机制的建立,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的制造业联合帮助机制。当时机成熟时,制造业还可以联合、形成大型企业集团。对于无力更新与发展的中小制造业,国家宏观引导,制造行业自我的兼并破产,真正的实现制造业的转型。

四、结论

本论文以中国广东佛山制造业为参照,提出了人口红利消退下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之路:以企业为主体,国家宏观调控为辅助。具体方案为:可持续发展改良应让主体制造业通过行业内部转型与外部转型、系统的自救;同时,国家有计划的宏观调控各项有利于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辅助条件,从环境、资源、技术等具体层面调控制造业的长期规划。

参考文献:

[1]中纤财评:人口红利与刘易斯拐点——论中国制造业如何过冬

[2]蔡昉.人口红利消失之后[J]. 财经杂志.2010. 2010(23)

人口可持续性 篇7

一、山东省的人口-耕地-粮食系统分析

(一) 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

建国以来, 山东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波动式下降, 人口总量线性增加。据统计, 2008年底的总人口已达到9400多万。同时, 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早在2006年, 山东有65岁及以上者达到917万人, 总量位居全国第一位, 占人口总数的9.93%。国际上常把65岁以上人口比重达到7%或60岁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0%称为老龄化, 可见, 山东目前早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大, 山东省面临着庞大的人口数量与老龄化结构带来的双重压力。

(二) 耕地面积持续下降, 耕地人口密度指数增长

总体来说, 山东省人口密度大, 人均耕地少, 山东的耕地数量在不断减少。截至2007年, 山东耕地面积11572077公顷, 平均递减率0.2102%。从总体上讲, 山东省耕地数量不断减少。由于人口与耕地变化趋势相逆, 导致耕地人口密度呈指数增长趋势。但是山东省已经采取了有力措施来控制耕地持续减少的状况, 并取得了2003、2004年耕地面积大幅增加的可喜成绩。必须把保护耕地和控制有机结合来着手解决问题。

(三) 人均粮食占有量不足, 粮食安全存在隐患

以1949年的数据为基期水平, 计算出1952-2007年人口、粮食、耕地的指数, 公式为:

式中, Ci为i项指标的指数, Cij为项指标的报告期水平, Ci0为i项指标的固定基期水平。

通过计算, 可以从绝对量上看出耕地面积在1978-2007年一直持续下降, 耕地面积大面积减少, 这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 从2003年开始采取措施扭转了下降趋势, 并于同年起耕地面积有所上升。但是粮食播种面积一直在下滑, 这也会影响到山东省粮食供应的安全。另外, 可耕地面积指数总体上呈负增长趋势, 说明耕地持续减少。人口指数平稳增长, 系统的人口压力持续增大。粮食指数总体上波动式增长, 但是2000-2002年, 粮食总产量却连续出现负增长。统计表明, 1990年以来, 粮食总产量增减波动变化, 最近2004-2007年平均粮食总产量较上一个5年平均产量减少620.58万吨。尽管粮食单产增幅很大, 粮食总产增长, 但因人口增长和耕地减少、粮食播种面积比重下降, 人均粮食占有量仍然不足, 尤其最近几年恰好位于人均375kg-400kg的合理范围, 且有波动, 粮食供应安全不容忽视。自2000年以来, 人均粮食占有量呈现快速下滑势头, 到2007年比1996年降低22.74%。但是值得欣慰的是, 由于近几年山东省采取对小麦等农作物种植补贴等支农措施, 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种粮热情, 扭转了粮食种植持续下滑的趋势。

(四) 人口-耕地-粮食系统面临可持续发展的危机

山东省人口数量的增长使得粮食需求量不断增加。而人口增长、城市及工业的发展使耕地不断减少, 耕地的粮食生产压力增大。这种压力的积累效应, 将使农业生态系统濒临系统相悖的边缘。如果说当前状态尚不足以为戒的话, 按传统模式发展下去系统的演进状态将令人触目惊心。山东省为改变现状已经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这并不等于一切问题都解决了。本文以数学模型预测未来该系统的不可持续状态, 以示警戒。

二、人口-耕地-粮食系统因子预测

依据预测理论, 在满足样本需求的数据系列中, 系统因子的数据系列本身隐藏着系统的发展规律;并且, 在某系统的各因子的发展条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 系统各因子的发展趋势是可以预测的。山东省人口-耕地-粮食系统的统计数据满足系统预测需要的小样本需求, 可以构建预测模型。

(一) 预测模型的构建

1、人口增长模型

计算发现, 山东省1953-2007年人口的倒数一阶差分环比近似为1。依据预测理论, 可用logistic曲线模型进行预测。利用三和法初步确定山东省人口增长上限为12090。84万人, 建立山东省人口logistic曲线预测模型为:

式中, t为年份序号 (令1953年为初始年t0, 即t0=0) 。

2、耕地数量变化模型

客观反映经济发展与耕地减少的客观规律的影响, 以1953-2006年的耕地统计资料作为样本数据, 对不同的模型进行比较。最终通过比较分析三次曲线的拟合效果优于其他的模型,

因此, 构建出耕地Ct的三次曲线预测模型为:

式中, t为年份序号, 其中t=-13, -12-11, …, 0, 1, 2, 3, …13, 14, …。

3、粮食单产变化模型

为了适应绿色、有机、环保的要求, 不能过多地使用农药与化肥。粮食增产的限制因素大大增加, 粮食增产理论上存在上限, 因此选择logistic模型进行预测。采用三和法确定粮食单产上限为9472.11千克/公顷。建立粮食单产Gt的logistic曲线预测模型为:Gt=1/ (1/9472.114+0.0011872*0.9418567t) , t年同式 (2) 。

(二) 人口-耕地-粮食系统因子预测结果及分析

如果按照最近两年 (2006-2007) 的现有的发展模式, 依据上述模型, 可以预测山东省2005-2015年人口-耕地-粮食系统的发展态势 (见表1) 。从预测结果来看, 在不久的将来, 山东省耕地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问题将成为将比前几年有所缓和, 但是如果按照1999-2002年的形势发展, 山东耕地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问题存在隐患, 将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1、口数量进一步增加, 人口问题复杂化、多样化

由表1可知, 到2010年, 山东省人口将增长到9809.26人, 2015年10097.08人。尽管人口生育率和自然增长率过高等问题基本得以解决, 但伴随而产生的人口老龄化、性别比失衡、人口迁移等问题将日益突出, 人口问题呈现出复杂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2、耕地安全问题不可小觑, 生态安全问题亦将不可忽视

从预测结果看, 虽然耕地呈现出上升趋势, 但这仅仅是在2003-2004年省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的预测结果。山东人口众多, 人均耕地本来就少, 如果今后几年仍保持2002年以前形势, 耕地安全问题将会愈加严峻。如果耕地不断持续减少, 按现行粮食增产模式, 对耕地的高产出要求高投入, 大量的化肥、农药等的投入将使耕地遭受严重的污染。灌溉面积的增加使得农田需水总量增加, 但由于水资源的稀缺, 必然依靠污水浇灌来满足扩大的需水量, 因此, 农业生态环境, 将会受到更为严重的破坏。进入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物通过食物链、食物网富集, 进一步威胁生态系统健康, 生态安全问题将不可忽视。

3、粮食产需差距进一步加大, 粮食安全问题严重化

人口增加对粮食需求量刚性增长。同时,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粮食的隐形消费需求也持续增长。山东省最近几年粮食总产量出现下滑, 如果按照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提出的基本小康社会 (2010年) 人均粮食占有量391kg、全面小康社会 (2020年) 437kg的食物安全目标计算, 2010年山东省将会出现粮食缺口。可见, 在不久的将来, 粮食安全将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大问题之一。

三、人口-耕地-粮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对于山东省而言, 为了谋求人口-耕地-粮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应当实行控制人口、保护耕地、提高粮食单产、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等多管齐下的方略。

(一) 从人口数量、结构及质量等多方面减轻人口压力

人口问题的本质并不在于人口数量有多大, 而是在于人口的结构、质量与对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是否适应。然而,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会加剧其经济不发达的程度。对山东省而言, 有效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 维持低生育水平依然是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核心内容。在实行严格的人口政策的同时, 需要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 提高人口素质。应充分认识山东省人口老龄化的急迫性、复杂性和严峻性, 积极研究相应的对策, 以期为实现21世纪山东省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 完善耕地保护制度与提高耕地质量并行

“民以食为天”, 粮食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 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先决条件。保护耕地、提高地力, 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山东省应该探索使建设占地与耕地保护的矛盾有效解决的新路子, 切实加强对耕地的管理;建立健全保护耕地的地方法规和制度, 强化公民节约土地的意识;合理利用土地, 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采取土地整治综合措施, 加速中低产田和新垦、复垦土地进行因地制宜地改, 同时大力开发“海上山东”和黄河三角洲地区, 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

(三)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增加农业科技投资, 提高粮食单产

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 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是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升级、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撑力量。要建立和完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加强对农业优质新品种开发技术的研究和资金供给。要营造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政策环境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有赖于各级党委、政府对农业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 并为农业科技发展提供组织保障、政策支持和人才吸引力支持。今后应继续增加农业科技投资, 加快农业科技转化与推广, 如积极推行“种子工程”, 使农业生产实现良种化。

(四) 发展阳光农业,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发展阳光农业就是以物理的技术和方法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促进植物生长, 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从而达到保持作物稳产、增产, 恢复耕地质量, 阻止环境恶化与生态退化, 实现农业的长久持续发展。同时, 加强环境保护, 维护农业生态平衡加强环境教育, 强化公民的环境意识;加强环境法制建设, 健全环境保护政策;积极保护生态环境, 维护农业生态系统平衡。

(五) 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

人口可持续性 篇8

关键词:人口数量,人口质量,可持续发展

一、新疆人口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人口总量增长较快万

从表中可以看出, 从1953年到2000年, 这47年中人口增长了4倍多, 自1978年新疆实行计划生育以来, 人口得到有效遏制, 但是人口增长仍高于全国其他地区, 特别是少数民族人口增长速度更快。

(二) 人口素质低

人口素质通常又称人口质量, 它主要有三个方面构成, 即文化素质, 身体素质, 道德素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质量的高低, 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该国家或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1. 新疆人口身体素质

人口身体素质是指人们的体力和智力状况, 它是人口质量的自然条件和基础。碘缺乏病是我国分布广、危害较为严重的一种地方病, 新疆受缺碘威胁的人大约占1300多万。碘缺乏病可引发严重的人体损害, 尤其是对儿童的危害性更为严重。目前新疆96个县还有35个县未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的国家标准。全疆因碘缺乏造成的儿童甲状腺肿大率达到20%, 智力落后占15%。

2. 新疆人口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是指人口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 劳动技能和实践经验, 以及用来认识客观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智慧力和创造能力。文盲率平均受教育年限和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所占的比重是衡量人口文化素质的重要指标。人口素质与受教育程度有关, 与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数成正比, 与文盲、半文盲人口数成反比。从下表可看出新疆的人口素质正在逐渐提升, 人口素质总体水平得到了改善, 但是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这样不利于新疆的可持续发展。

二、新疆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一) 新疆人口数量对环境的压力

环境问题始终伴随着人类活动而存在, 随着人类活动的拓展和深化, 而不断加剧和复杂化, 特别是在近代人类以空前规模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今天, 环境问题变得更加紧迫, 改善和保护环境的任务更加艰巨, 新疆地区人口, 在新中国建立以前属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类型,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才达到1870万人。增长是缓慢的, 这是当时的历史和环境条件决定的。“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随着经济建设的开展,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人民生活的改善、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事业的发展, 妇幼保健的普及, 人口死亡率迅速下降, 出生率上升, 人口类型变为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型, 51年增长了3519.31万人, ”已超越了新疆地区自然环境的承载力, 给当地人民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压力与冲击。

(二) 新疆人口数量对生态系统的压力

1. 土地沙漠化速度加快

从生态系统退化的社会诱因来看, 主要是人口数量急剧增加极不合理的经济活动造成的。新疆地区虽然人口密度相对较低, 但土地对人口的承载力较小, 所面临的人口压力和生态压力较大。由于新疆地区远离经济中心, 发展经济机会匾乏, 长期以来只能以低下落后的传统农牧业和资源开发产业为主体, 经营方式落后, 生产技术水平低下, 技术进步缓慢, 土地支持人类生存的能力弱, 因此在人口数量多、增长快的情况下, 为了解决温饱和小康问题, 新疆地区开发对土地的压力所引起的土地沙漠化在迅速蔓延。人口数量的过快增长, 许多相关政策、法律的不健全, 造成对土地不合理的利用, 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 以致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最主要的有两个方面:一是毁林毁草、陡坡开荒, 破坏了地面植被;二是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 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 同时将废土弃石随意向河流倾倒, 造成大量的新的水土流失, 再加上暴雨集中, 植被稀疏, 土壤抗蚀性差等自然不利因素, 使新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三) 新疆人口素质同环境保护的矛盾

1. 人口素质对提高环境意识的制约

在人口素质较低的情况下, 人往往只顾眼前, 局部的经济利益, 而不顾长远的、全局的利益, 结果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 人口素质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约

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实现环境与人类和谐发展的根本途径, 是治理环境问题的治本措施。只有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才能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以提高科学水平和科技进步为支撑, 就必须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劳动者的素质是制约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因素, 人口文化素质总体水平低, 会制约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三、新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战略选择

(一) 制定和完善符合新疆民族地区实际和民族特点的人口政策

由于新疆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 不同的民族在社会历史条件、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程度、文化习俗等方面, 具有不同于汉族聚居地区的特点, 所以在控制人口的过程中不能急功近利和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一刀切。要根据当地和少数民族的特点, 对人口增长较快的民族实行较紧的人口政策, 对人口增长较慢的民族实行较松的人口政策。

(二) 加快经济发展,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促进生育观念的转变

为了控制人口增长的长远战略目标, 必须促进新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 促使人民的生育观念的进一步转变。生活水平越高, 人们的生育欲望就越低, 世界各国人口发展的历史都证明了这一点。因此, 只有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推进该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改善人民生活, 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民族的生育观念。

(三) 积极发展卫生事业, 提高人口身体素质

健康的身体素质是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和保证。提高身体素质的途径:一是保证出生人口质量, 二是创造良好的环境, 并做好地方病的防治。

(四) 积极发展教育, 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

发展教育是提高人口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 大力发展教育, 开发人力资源, 既要一批又一批地培养出掌握最新技术的专门人才, 又要把广大工人培养成具有一流技术和现代素质的劳动者。要通过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 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巨大威力, 从而保障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新疆地区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欧阳金芳, 钱振勤, 赵俭.人口.资源环境[M].福州: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3.

[2]蒋正华.人口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995 (5) .

人口可持续性 篇9

人口过剩、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是当代世界的三大社会问题。人口剧增、资源紧缺、环境恶化也是制约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三大障碍。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主要是指中国的发展尚未走出“人口增长、资源紧缺、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困境,中国人口的未来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双重压力。具体来说有这么几点:第一,人口继续增长,人口素质低下,就业负担沉重,年龄结构迅速老化。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工业化时起,就处于有史以来基数最大、增长最快的人口倍增的局面。由于人口基数过大,人口数量还将持续增长,新的人口生育高峰已经来临,降低人口出生率的难度较大。即使严格执行现行人口政策,稍有松懈就会达到13亿。到21世纪20-40年代将相继进入人口三大高峰:总人口在2020-2030年至少达到15亿;劳动年龄人口在2020年达到10亿;老年人口在2040年也将达到3亿以上。中国人口过多所造成的各种社会压力将长期存在,特别是在住房、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资源供应等方面的紧张状况将长期化,生态环境也将长期继续维持现状,难以有较大改善。第二,随着人口增长,自然资源日趋紧缺,有些资源已接近资源承载极限。中国从总体上来说是一个资源短缺的国家。这种短缺主要表现为:一是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短缺。如人均耕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森林面积不足1/6,人均草原面积不足1/2,人均矿产资源也只有1/2。二是严重的结构性短缺。具体来说主要包括总体资源的结构性短缺,如全部资源中除煤炭十分丰富外,其余较丰富的多为经济建设需求量小的金属和非金属矿藏;同类资源的结构性短缺,如在化石能源中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所占比例偏低,煤等劣质能源所占比例过高;开发条件的结构性短缺,如铁、磷等矿产资源也较丰富,但多为贫矿,增加了采炼的成本。随着人口增长,各种有限资源的人均占有水平还将持续下降,对资源的需求水平却会大幅度上升,同时,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空心化现象仍将是一个长期面临的问题。尽管科学技术进步将缓解一部分压力,但总体上仍将加重资源负荷,特别是加重了对较难增加的土地和淡水资源的压力。第三,环境污染迅速蔓延,自然生态日趋恶化。一部人类发展史,从特定的角度来说就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一方面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环境,环境质量对人口的数量、质量、分布等产生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人口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变动直接作用于环境,尤其是人口数量长期持续增长,引起不同程度的环境恶化,已经开始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从全球范围来看是如此,中国的人口增长和快速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压力也超乎寻常的增长。中国正以历史上最严峻的生态环境,负担着中国最多的人口和最大的人口活动量,生态环境压力超越了大自然许多系统的临界平衡极限,已直接威胁着当代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存条件,并将不断深化为下世纪上半叶中国人口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危机之一。

2 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发展战略

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兼顾当前与未来的整体发展战略,实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正确处理与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相互关系的共同发展战略,是人类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途径。从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来看,经济增长方式应该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来看,就是要缓和与解决过剩人口与短缺经济的矛盾,这是中国总体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具体来说,就是要使总体人口与生活资料增长可持续发展;要使人口质量与经济技术进步可持续发展;要使人口结构与经济结构持续发展。

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来看,根据“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最广泛的定义,在中国的具体国情下,这一思想就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保障全体人民的基本要求,既包括吃、穿、用、住、行等基本生存需求,也包括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基本生存权利;(2)迅速发展经济,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加快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的调整,不断提高生产率和经济效益,走集约经营的发展道路;(3)把近期利益与长远目标结合起来,实现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基础之间的长期平衡发展。

显然,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否定那种人口放任、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效益低下、分配不公、教育滞后、闭关锁国、管理落后的传统的发展模式,而要实施对生态环境给以极大关心,强调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促使自然资源不断更新、积累、增殖和永续利用的协调发展的整体战略。这一发展战略主要包括以下十个方面的内容:(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建立从严控制的人口再生产体系;(2)维护资源基础,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资源产业,建立资源得以永续利用的资源利用体系;(3)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健全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4)集约利用资源,不断降低物耗,建立低消耗高产出的物质生产体系;(5)满足人民基本需求,引导社会消费,建立适度消费的生活体系;(6)促进市场发育,改进宏观调控,增强企业活力,建立效益持续提高的经济体系;(7)建立、健全劳务或劳动力市场,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建立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分配体系;(8)促进科技开发和生产结合,建立创新、实用的技术体系;(9)普及初等教育,加强中等教育,发展高等教育,积极扩大职业教育,建立适应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教育体系;(10)发展对外贸易,扩大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建立稳定对外开放的国际贸易体系。

从中国长久的、稳定的持续发展来看,实施整体协调的发展战略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摘要:人口、资源、环境是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基本因素,人口因素之所以对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处理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对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中国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来看,中国首要的任务是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不仅要强调人口文化智力素质的提高和人口资源环境素质的提高,而最根本的是要实现中国人口的现代化。

人口可持续性 篇10

1 林业与人口之间的矛盾

1.1 人口的发展要求林业的发展与之相适应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林业产品需求量也不断增加,特别近几年市场经济的作用,杨木的开发利用较为广泛,家具、装潢、夹芯板和民用建筑日趋增加。据统计,洮南市域内杨树近三年的年均采伐量(出材)15000m3,大径杨木(18cm以上)占53%,比前几年年平均增长62.5%,杨木大径材更为紧俏,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这就造成了发展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而社会需求归根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这就使林业与社会发展和人们需要不相适应。

1.2 人口的发展又制约林业生产发展

从洮南市的统计资料看,1993年到2010年农业人口增加12378人,人均耕地面积减少0.5亩,1993年人均纯收入927元,而2010年人均纯收入1527元。由此看出,人口的增长,使人均占有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尽管人均纯收入有所增加,但是仍是消费水平低、经济贫困,这样由于经济和文化素质等因素的限制,农民收入主要靠种植业,因收入不高,农民想增加收入,大部分靠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实现的,现有耕地有限,农业用地紧张。近几年,许多规划宜林荒山荒地被百姓开荒种地,且有相当大的比重成为百姓的承包地,大多数林地搞林农间种。这样出现了规划的宜林地难以落实。毁林种地现象时有发生。洮南市2010年造林25万亩,保存面积13.6万亩,保存率54.4%,保存面积中苗木遭破坏严重,平均成活率为49.8%。这主要原因是农民想种地而人为破坏。如果从林业出发管理住这一现象,就会影响农业经济、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农业与林业生产就出现了矛盾,随着人口的递增和人均面积的减少,将更为突出。因此人口的发展会制约林业生产的发展。

2 解决办法

2.1 增加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提高林业单产

加强对现有林地的经营管理,走内涵扩大生产的路子。增强后备资源,满足发展需要。为此要加强对现有的中幼龄林的抚育管护,增加生产投入,促进林木生长发育。加快低产林的改造进程,并引进新的速生树种,做到适地适树,严格控制采好留劣,“拔大毛”按需采伐现象,管护上实现依法治林。

2.2 科学制订林业发展规划

制定规划要结合农、林、牧等方面全盘考虑,同时也要考虑到影响林业发展的各因素,如人口、经济、技术、立地条件等,科学合理的规划是林业得以顺利发展的前提。

2.3 营造速生丰产林,缩短主伐利用年限,力争快出材、出好材

主要是在立地条件好的地块,造优良树种,集约经营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林产品的需求。

2.4 坚持走“科技兴农”的道路

通过科学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高农业单产,增加农业收入。要通过走出去学习发达地区的经验,引进优质高产的粮食作物品种,制定科学政策,减轻农民负担。

2.5 发展第三产业和多种经营

人口可持续性 篇11

【关键词】人口;资源;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一、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本质来说其实就是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他们之间是完全互相制约、互相矛盾,又是互相依存、互相作用的一个整体。整个大系统由人类这个子系统和大自然这个子系统构成。当人类一门心思想要自然界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活动场所和生存空间的时候,我们就把它称之为环境;当人们着眼于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生产资料时,一切可以为人类利用的物质要素都成为了资源,二者融为一体,互相影响。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而言,经济发展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和基础。对于一个发展中的城市来说,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是加快社会发展的必备条件,这也为资源环境的维护和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科技条件。进而可以全面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进程。反观,如果离开了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将会面临举步维艰的境地的。

人口与环境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人口的激增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和污染,而环境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人们从自然中一味的索取各种资源用以生产、生活、学习,从而获得了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真正进步。但是,环境对于人口的承载力来说是有限的,当人口的合理容量超过地球环境的最大承载力的时候,地球生态系统无法完成对每一个人的抚养,致使各种有限的资源人均占有水平不断下降,对资源的需求会不断上升,这样就会带来更多不必要的过度开采,势必会对资源环境造成破坏。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组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整体,只有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才能有效地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二、任丘市人口、资源、环境概况

任丘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属于京津冀经济圈,地处环京津、环渤海、环白洋淀区域,是国务院确定的对外开放城市,2015年被河北省列为第二批省直管试点县市。市区北距北京151公里,东北距天津135公里。京九铁路纵贯全境,106国道和津保公路纵横穿越市区,大广高速公里已经建成通车。全市总面积1012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44.3平方公里。总人口为88.7万人(含华北油田12.9万人),现辖7个街道办事处(含3个油田办事处、9个镇、6个乡、2个升级开发区(工业园区),413个行政村。境内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

(一)任丘市人口状况

近年来政府加强计划生育整治力度,任丘市人口增长速度得到很大控制。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任丘市全是常驻人口为822454万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73709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85356人,增长了11.58%,年平均增长率为0.61%。其中,男性人口为437545人,占总人口的53.2%;女性人口为384909人,占总人口的46.8%。总人口男女性别比由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3.11%上升为104.70%。

(二)任丘市资源环境概况

任丘市地处海河平原,地势低平,呈西北向东南缓斜,海拔约100米。境内河流众多,海岸线绵长达到487公里,耕地面积6万公顷,物产资源丰富,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地下石油和天燃气资源富集,为华北地区重要的石油产地和石化基地。任丘也是国务院确定的对外开放县市和环京津经济圈的主要市县之一。

三、任丘市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要树立生态人理念

我们知道,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大系统中,经纪人决策是一种狭隘的片面价值判断,它会使得系统长期处于不稳定之中,不利于整体利益。因此,要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就要求我们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总览全局,权衡各方利弊,做出最优决策。为此,我们必须树立好生态人的理念。

(二)舍弃经济效益至上观,树立全面效益观

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我们始终都要坚持把控制人口、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放在发展城市的首要战略地位上。要做好文娱宣传工作,强化我国人均资源少、城市人口多、环境保护压力大的意识,要重点强调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要不断告诫世人一定要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资源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河北省任丘市常住人口截止到第六次人口普查时是822454万人,但是人口的整体素质不是很高,一方面导致任丘市甚至是河北省的经济增长呈现出粗放模式,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资源的过度浪费和环境的严重污染。加上因为生产技术进步滞后,设备更新换代较慢,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率较低,这就让本就环保意识不强的人们更加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了。再有就是要控制好人口的过快增长,因为目前任丘市人口低生育水平可不是人民群众自己主动要求不生、少生孩子的,而主要是依靠于政策的限制和行政推动的结果,这就让生育率有了一定的反弹性和伸缩性。所以还是要坚持计划生育的伟大国策。

(四)综合治理环境污染,维持生态环境稳定

我们一定要坚持预防为主强化治理以及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充分调动政府及企业的广大人民群众保护环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好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和表率性,有意识的引导一部分有能力和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参与环保产业,比如联系任丘的华北油田,让其参与到环保产业之中,利用好国有企业的高精尖人才、先进的国内外技术以及科学的管理经验发展拥有广阔前景的环保产业。

参考文献

[1]吕红平,王金营.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思考[J].人口研究,2001(05):28-34.

作者简介

人口可持续性 篇12

可持续发展明确了生态、经济、社会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应该从生态持续性、经济持续性、社会持续性三个方面加以把握。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 人口因素居于核心的地位。研究可持续发展必须先从人口着手, 探寻适合成都的现代化的人口发展模式对成都的可持续发展和发挥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示范效应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述

“既满足当代的需求, 又不危及后代满足需求能力的发展”为目前大多数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标准”定义[1]。一般说来,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在某一或某些区域的细化, 是具体到某一区域的发展。“区域”是指有内聚力和同质性的地区, “根据一定的标准, 区域本身具有同质性, 并以同样的标准而与相邻诸地区或诸区域相区别。区域不同于地区。地区的边界是任意的, 是根据方便划定的。“区域的界限却是由地球表面这部分的同质性和内聚性决定的”[2]。区域可大可小, 大到可以跨国、跨洲, 小到可以是一国之内的若干个省区和省以下的行政区。

人口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 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域内, 由一定社会关系联系起来的, 由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命的个人所组成的不断运动的社会群体。人口是协调发展系统的主体和核心要素, 是协调发展系统中最积极、最活跃的要素。它既是系统主体的承受者, 又是系统作用的施加者。一定数量的人口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重要条件。人口增长数量的多寡可以促进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只有适度的人口总量、优良的人口素质和合理的人口结构, 才能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人口系统涉及人口总量及其增长、人口素质及其变化、人口结构及其变化诸方面。各种关系联系在一起的人的总体构成人类社会, 能被人类认识和利用的自然事物构成资源范畴, 人类谋求福利增长的社会活动和成果形成经济活动, 人类赖以生存的外围事物就是环境的组成部分。[3]

二、成都地区人口问题的基本描述

(一) 成都人口数量的基本描述

成都平原位于四川盆地西部, 土地肥沃、气候温和, 是四川省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全市2006年末总人口1103.4万, 其中非农业人口571.5万, 农业人口531.9万, 市区人口330多万。居民以汉族为主。成都市是全国22个特大城市之一, 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 占四川总人口的12.6%。

(二) 成都人口构成及变动情况的基本描述

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 成都市的人口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性别构成。男性为5774398人, 占51.35%;女性5469874人, 占48.65%.性别比 (以女性为100, 男性对女性的比例) 为105.57。 (2) 年龄构成。全市登记人口中, 0—14岁的人口为1847884人, 占登记人口的16.43%;15—64岁的人口为8501568人, 占登记人口的75.61%;65岁以上的人口为894820人, 占登记人口的7.96%。 (3) 民族构成在全市登记人口中, 汉族人口为11183734人, 占登记人口的比重为99.46%;少数民族人口为60538人, 占登记人口的比重为0.54%。同1990年人口普查数相比, 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增加了0.17个百分点。 (4) 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在全市登记人口中, 接受大学 (指大专以上) 教育的813801人;接受高中 (含中专) 教育的1492550人;接受初中教育的3764595人;接受小学教育的3924265人 (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每10万人中拥有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数有以下变化:具有大学程度的由3193人上升为7237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9350人上升为13274人, 具有初中程度的由26314人上升为33480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40242人下降为34900人。在全市登记人口中, 文盲人口为414058人, 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 文盲率由11.64%下降为3.68%, 下降了7.96个百分点。 (5) 城乡人口全市登记人口中, 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013437人, 占登记总人口的53.4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230835人, 占登记人口的46.52%, 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 城镇人口占登记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4.7个百分点。[4]

(三) 成都未来人口的发展预测

2006年成都市的人口出生率6.70‰, 自然增长率1.31‰, 未来在稳定低生育水平基础上确保全市出生人口控制在9万人以内、出生率控制在8.5‰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

1.人口自然变动预测

根据各区域人口再生产特征, 以2000年成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 设定人口死亡率水平维持现行的模式, 成都三个层圈人口总和生育率 (TFR) 高、中、低三个预测方案 (见表1)

(数据来源:成都市政府网站)

根据上述分析和假定的参数, 采用人口发展方程模型, 对成都市中心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未来至2020年人口发展态势做预测研究 (见表2) 。

(数据来源:成都市政府网站)

2.迁移人口增长预测

作为一个中心城市, 具有较强的集聚和辐射能力, 迁移人口必然是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综合多方因素考虑, 以现阶段的户籍迁移人口变化态势为基础, 对未来15年成都户籍迁入人口的变化进行预测 (见表2) 。

根据对人口自然增长和迁移增长的预测结果, 可得出全市户籍总人口变化的结果 (见表3) 。2010年, 总人口数将达到1190万人左右, 到2015年将超过1300人, 2020年将超过1400万人, 基本上都源于迁移人口的增长。

3.城乡人口结构变化预测

根据城市化和经济增长之间的规律, 对成都市1978至2004年人口城市化水平和GDP发展水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测算出全市城乡人口结构的变化态势, 其中重点如下:

①全市城乡人口总体结构的变化

随着成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人口城市化水平的逐步提高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预计到2020年, 成都城市人口比重将达到64%。这也就意味着, 未来15年是全市城市化发展的高速增长时期, 预计将有200万到400万新增城市人口, 农业人口则会减少100万到200万。[4]

②区域人口城市结构的变化

从成都市各区域经济增长的情况来看, 各区域层次间的发展差距还在不断地拉大。预计在新的发展阶段, 由于经济结构布局的调整, 第二圈层的发展速度会逐步提升, 与第一圈层差距会有所缩小, 但第三圈层受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 与第一、第二圈层的发展差距会进一步扩大。结合当前各圈层经济增长态势, 测算出各区域人口结构的变化态势 (见表3) 。

(数据来源:成都市统计局网站)

三、成都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 存在的问题

1.人口数量、素质及结构问题将依然存在

如上所述, 成都市虽已实现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 但仍存在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等问题。全市人口总规模达1082万, 并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矛盾依然突出, 控制人口数量增长的战略任务将长期存在。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与人口素质偏低之间的差距, 已成为影响成都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也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构成了威胁。“十一五”期间全市65岁及以上的人口数占总人口比例将超过10%, 人口老龄化压力也开始显现, 并将随着老龄化的发展而不断加重。人口总量过多、人口素质问题和老龄化的多重压力将始终交织在一起, 给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带来严峻挑战。

2.低生育水平仍不牢固, 稳定低生育水平任务更加艰巨

成都市生育旺盛期妇女 (20-29岁) 总量约100万, 生育的潜在能力很强。全市已进入第四次生育高峰, 强大的人口增长势能将形成一个新的出生高峰。按政策, 独生子与独生女结婚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 据调查, 农村育龄夫妇中愿意生育2个子女的占47%, 受此影响, 生育水平将有所提高。由于群众婚育观念与现行生育政策之间的矛盾, 计划生育家庭的后顾之忧与社会保障能力之间的矛盾都使低生育水平的基础还不十分牢固, 低生育水平面临反弹风险。

3.计划生育的工作机制和综合服务能力还不能较好地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人口和计划生育原有的工作机制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需要, “单位负责、社区自治、以块为主、综合治理”的城市计划生育管理模式还未真正形成。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能力还不能满足群众需求。全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基础设施较差, 设备配置滞后, 特别是技术服务人员结构尚不合理, 质量保障体系不够健全, 县、乡 (街道) 、村 (社区) 技术服务网络建设和管理还亟待加强, 技术服务能力与群众日益增长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 大量失地农民转为居民, 管理服务滞后, 部分地方造成“真空区”和“盲区”。

4.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增加了管理服务难度

全市流出和流入人口规模呈不断增长趋势, 流动人口的生育、就业、子女受教育、社会保障以及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等一系列问题, 都将对今后的城市管理和发展带来新问题和新要求, 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齐抓共管的综合治理机制尚未完全形成, 一些部门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上配合程度较低, 难以形成整体合力。同时, 流入地和流出地双向管理、双向考核与信息交流等工作机制还不完善, 工作基础薄弱, 已成为制约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的“瓶颈”。

(二) 解决的对策

1.指导思想理念的界定

以建设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针对成都人口存在的实际情况, 紧紧围绕建设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目标, 认真贯彻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三为主”方针, 动员全市力量综合治理人口问题。坚持稳定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 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不动摇, 坚持稳定计划生育工作机构、队伍不动摇, 坚持不断创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思路、机制和方法不动摇。引导群众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 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生殖健康和计划生育需求,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综合改革, 稳定低生育水平, 减少出生缺陷发生, 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努力改善人口结构, 为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2.保持低生育水平继续稳定。

2010年末总人口控制在1180万人以内, 妇女总和生育率控制在1.4左右, 出生率控制在10‰以内, 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 符合政策生育率保持在90%以上。

3.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

全面落实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兑现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 初步建立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困难扶助制度。积极探索建立城乡统筹协调、有利于计划生育的社会保障体系。

4.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力争在未来几年各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达到国家建设标准;村计划生育服务室规范化建设面达95%以上;育龄群众享有基本的计划生育、生殖保健服务, 免费技术服务面达100%。

5.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 探索新型管理服务模式

坚持属地管理原则, 明确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与已婚育龄流动人口、用工单位、个人、房屋出租户之间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中的权利和义务, 加快以流入地为主、流入地与流出地协调配合的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体制建设。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 落实相关职责, 健全、完善部门联席会议和联合执法等制度。以计划生育村 (居) 民自治、便民维权活动为平台, 围绕生育、节育、办证、租房、用工等环节, 进一步优化服务, 依法管理, 将政府要求与群众需求有机结合, 实现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发挥劳动就业、中小企业等计划生育“三结合”帮扶部门职能作用, 实施以失地劳动力为主要帮扶对象的职业技能培训, 提供用工信息, 大力推广“订单式”就业, 为流动人口源头式管理服务奠定基础。继续围绕群众生殖健康需求、管理与服务现状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年度抽样调查, 依托育龄妇女信息系统和流动人口信息平台建立数据库, 及时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掌握人口流动规律和婚育变动规律, 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总结:综上所述, 目前成都的人口发展正处于“传统人口”向“现代人口”转变的初级阶段, 而实现“人口现代化”是今后成都人口事业发展的目标和最终归宿, 问题和困难会长期存在, 只有迎难而上, 实事求是, 以建设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契机, 充分发挥成都的现有资源, 解决好成都目前的人口问题, 为建设好试验区和构建和谐成都提供良好的人口支撑, 使区域可持续发展中最有活力的系统因素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而促进成都更好、更快、可持续的发展。

摘要:人口在可持续发展的子系统中处于核心的地位, 其他子系统与人口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并最终为人口服务的。本文在分析了成都人口的现状后, 认为优化人口结构, 实现人口现代化是成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最终归宿, 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必由之路, 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成都,人口现代化

参考文献

[1]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9.

[2]詹锋.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估与分析—兼对江西省的实证研究.中国优秀硕士论文网.

[3][英]范里安著, 费方域译.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上海三联书店, 1994.

上一篇:政治批判下一篇:成就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