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南山区可持续发展中的人口问题探讨(共2篇)
宁南山区可持续发展中的人口问题探讨 篇1
浅谈宁南山区生态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问题
上世纪50年代末期以来,为满足剧烈的人口增长对粮食和燃料的需求,大量垦荒毁林,使草原和林地大幅减少,农业已完全转入以种植业特别是粮食为主的`发展道路,畜牧业片面追求牲畜存栏,超载过牧严重.本来比较脆弱的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草场退化,林地锐减,水土流失加剧,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农业和农村经济陷入与生态互为因果关系的恶性循环之中.因此加快宁南山区生态建设对宁夏山区有重要的意义.
作 者:蔡金升 作者单位:宁夏农业经济研究所,银川,750001刊 名:市场经济研究英文刊名:RESEARCH ON MARKET ECONOMY年,卷(期):”“(2)分类号:F32关键词:宁南山区 生态建设 农村经济
宁南山区可持续发展中的人口问题探讨 篇2
关键词:山区县人口流动城镇化思考
1台阶永定县人口流动特点与城镇化现状
永定县地处福建西部,土地总面积2223平方公里,山多地少,呈现“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格局。全县下辖24个乡镇,户籍人口46.5万人。随着农村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农村劳动力逐渐出现富余,并逐渐向二、三产业转移,特别是一些农村劳动力在进城务工定居下来,促进了流入地城镇化率的提高。永定县人口流动与城镇化呈现如下特点:
1.1农村人口流动规模大据2006年永定县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显示,全县24个乡镇农村人口流动数额较大,本县农村户籍人口流向县外113086人,占户籍人数的27.68%,全县离开户籍所在地行政村全家外出户21715户,外出人口80069人,分别占户籍户数和户籍人数的20.4%和19.6%。
1.2农村人口流动范围广普查资料显示,永定县农村人口流动涉及全国各省,呈现本乡镇内流动人数少于流入乡外县内人数,县内流动人数少于县外流动人数,市内流动人数少于市外流动人数,即经济越发达地区越是农村流动人口的首选地。大多数全家外出人口选择外县,给永定县城镇化带来了负面影响。
1.3贫困乡镇外流人口比重高比较发达的北部矿区六个乡镇(虎岗、高陂、坎市、培丰、抚市、龙潭)全家外出相对较少,普查资料显示,2006年为3452户,12887人,分别占户籍户数人数的9.1%和8.9%,而经济条件最差、基本无工业和第三产业的金丰片8个乡镇(高头、古竹、歧岭、陈东、湖坑、大溪、下洋、湖山)外出人口比重最高,合计10032户、36672人,分别占户籍户数和户籍人口的29.6%和28.3%,而经济发达程度中等以县城为中心的其余10个乡镇,外出户数合计为8231户,人口为30510人,分别占户籍户数和户籍人口数的24.1%和23.2%。
1.4人口流动对永定县城镇化水平作用偏弱2006年永定县建制镇共有10个,统计上划分的城镇人口为12.32万人,城镇化率为28.6%,其中县城凤城镇户籍人口为43110人,比2000年增加4702人,年均增加717人。近年来永定县城镇化率每年仅增一个百分点左右,而永定县8万多人的全家外出人口流动没有给本县城镇化带来多大作用。
2当前外流人口与城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建制镇没有形成有利于城镇化的产业
2.1.1县城区位差,主导产业没有形成,吸纳劳动力能力弱。一方面由于永定县历史原因,县城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没有形成主导产业,体现在工业基础差,产业工人少,无法吸纳流动人口到县城创业和就业。另一方面由于县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盆地小。大规模开发工业用地困难,虽历届政府着力招商引资,发展工业,但最终成效仍不明显,而导致工业短腿,使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机制无法启动。
2.1.2国家重点工程所在地峰市镇由于64平方公里库区开发体制性障碍,第三产业开发落空,集镇所在地人口不增反减。
2.1.3湖坑、下洋两镇十年土楼申遗延误了城镇建设。下洋镇在1996年“8.8”洪灾重建家园后十几年无变化,湖坑因为没有明确产业发展战略和规划,本因迅猛发展的旅游服务业而十年停顿不前,并导致大量人口流出,其中下洋流出2890户为全县绝对数之最,湖坑流出2275户,占户籍户数的34.9%,为比重之最。
2.1.4北部矿区5个建制镇因产业单一,城镇拓展不明显。北部矿区以煤炭采掘、水泥制造等工业为优势,几十年不变的产业结构伴随着污染严重的水和空气,使从业者不敢安家。另外煤炭产业均分散在山野中,水泥制造分散在山坑里,虽有上万产业工人但无法形成人口聚集,对城镇化作用不明显。
2.1.5最大的农业乡镇——湖雷镇因长期以来没有一家规模工业,无从谈起工业化促进城镇化,而当地农民只有外出他乡寻找生机o 2006年全家外出户有2807户,占户籍的25.5%,外出人员1 0999人,外出人数为全县第二。
2.2征用土地难题没有有效破解城镇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当前城市化与征用土地的矛盾相当突出,据测算,每征一亩耕地,就伴随着1.5个农民失业,由于被征用耕地后,农民的后顾之忧没有较好解决,形成“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现象。城镇化的目的与城镇化的过程矛盾十分突出,如何让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使土地能换来失地农民的保障,这是解决失地农民的关键。当前这个问题仍然没有满意的解决,以致征用土地十分困难,制约着城镇化的发展。
2.3城镇规模小,缺乏明显的集聚效应,公共产品效益差永定县城镇建成区面积平均只有2.62平方公里,比全国平均4.15平方公里少1.53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超万人的仅有县城和坎市镇,由于城镇规模小,许多公共产品如公共交通、文化设施等无法发挥效益,第三产业难以发展,城市经济难以提升。
2.4城镇化统一规划滞后一个地方的城镇化规划的确定应该在其更大范围更高层面加以审视,建制镇的发展规划应该在县及县以上有关部门确定,县城的规划应该在设区市及以上有关部门确定,这样有利于进行产业分工,以建立合理的而不是简单低水平重复的又符合产业发展的城镇体系。但是在这方面各地都做得不够,没有把自身城镇的发展体系置身于宏观的区域分工中,上级特别是市以上没有对县城发展定位给予宏观上的指导,统一规划滞后,以致出现产业雷同,招商引资恶性竞争,无法形成集聚效益,导致城镇化建设停滞不前。到2006年止,永定县城镇发展定位仍然迷盲,无法开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产品投入。
2.5特殊的工业结构和分散的厂矿布局对城镇化的推动力较弱2006年永定县实现工业总产值53.3亿元,比2000年增长126%,工业占工农业的比重提升了18.9个百分点,但城镇化水平仅增长4.6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永定县工业结构偏重和工业布局分散。在工业结构中,2006年水力发电、煤炭开采、水泥制造三大行业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70%,重工业不仅工作强度大,而且厂矿分散。因此当地农民在产业转移时没有把它作为非农职业的首选,特别是煤炭开采业点多面广,工作条件、生活条件差,安全系数小,虽然工资水平不低,但难以吸引本地农民就业。另外由于煤炭、水泥行业的产业工人居住地基本上是矿点或厂内,对推动城镇化作用不大。
【宁南山区可持续发展中的人口问题探讨】推荐阅读:
后发展山区07-13
山区现代农业发展10-06
论山区农业发展07-17
山区旅游业发展研究05-26
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06-16
山区职业教育发展研究08-08
山区农村产业发展战略07-16
5山区乡镇经济发展情况06-08
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现状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