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南山区(共4篇)
浙西南山区 篇1
青田县位于浙西南部山区,瓯江中下游,东临温州。这里风景优美,素以山水锦秀而称奇,古村落众多,多为明末至民国时期的建筑群,村内民风淳厚,民居古朴。现保存比较完整且具有鲜明特色的村落主要有阜山乡安店村、陈宅村、方山乡龙现村等,它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拟以这三个古村落为例,将青田县的古村落文化特色及其建筑形态做一梳理和探讨。
一、古村落的历史文化及特色
青田县历史悠久,先秦时期属于瓯越地域,自唐睿宗景云二年 (公元711年) 置县以来,至今有1200多年的历史。[1]青田山川秀美,历史文化丰富,人杰地灵,孕育出许多历史文化名人,滔滔瓯江水“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如南宋三朝宰相汤思退,明代国师刘基、七君子之一章乃器、国民党副总裁陈诚还有巾帼领袖陈慕华等。历代文人墨客也纷至沓来,如谢灵运、李白、王安石、沈括、陆游、汤显祖、文天祥、郭沫若等人;[2]更孕育出名闻遐迩的石雕文化、华侨文化、田鱼文化等村落特色文化。
1. 古村落历史。
青田古村落的发展,是中原文化与古越文化的交融结果。由于青田地处浙南山区,地理位置比较封闭,是古代人民避难的理想场所,这也是能够保留原始古村落文化与形态的重要原因。古村落的居民大多是从中原或福建游历,或为避乱等原因到此,见风景优美,物产丰饶,便在此建村居住,繁衍至今。
阜山乡陈宅七星村是青田县最为典型完整的古村落。村民中陈姓居多,占全村村民的90%,是最早来此开村的族人,据陈宅《陈氏宗谱》记载,陈宅陈姓“于赵宋元佑间,跋山涉水,由闽转展入浙,择地落户,驱狼虎伐榛莽,营建家园,辛勤稼穑,艰辛创业,自强不息,代代相承,积今有八百余年,今日陈宅村人口愈千,历年迁居外地的陈姓族人亦达数千人”。“陈宅村风敦厚,族人志行笃诚,崇道敬业,通力团结,虽世代农耕而尤重教化,故历代屡有学优致仕名望显达的贤人”另外,据《陈氏宗谱》之《重修陈氏宗谱简序》记载,陈氏先祖为襄公,原为福州侯官熙宁进士,人仙居御史,其次子名文发,热爱山水,看到这里风景秀美,于赵宋元佑年间(十一世纪末期),定居于此,为陈宅村开族建村人,来时这里还是一片荒野,披荆斩棘,辛勤耕作了1000多年,人口愈千,还有的分支在外地,还有几百华侨散落世界各地。[3]
龙现村又以吴姓为主,占村总人口的95%以上,杨姓、陈姓极少。据《吴氏宗谱》记载,吴氏祖先叔远公,原居浙闽交界的瑞安县境内,宋朝末年,因屡受倭寇骚扰,举家逃乱到此,见山明水秀,地如盘谷,劈山斩棘,开庐造地,定居于此,并取名龙谷村,后改为现在的龙现村,距今有730多年的历史。族众,后又扩展到外地发展,遍布世界各地。[4]也是华侨比较集中的村落,因此本村的建筑和人文历史也都与此紧密相联。村中有吴氏宗祠和乾奎陵祠。
2. 石雕文化。
青田县是著名的“中国石雕之乡”。青田石作为材料雕制而成的艺术品,以秀美的造型、精湛的技艺博得人们喜爱。青田石雕历史悠久,经营石雕也是青田华侨早期在海外的谋生创业之路。在我们走访的一些古村落里,很多家庭都在进行石雕的加工与商业经营,规模集中而庞大。龙现村的吴乾奎是青田最早的华侨之一,也是最早把青田石雕销往欧州,开辟欧洲青田石雕市场的国人。光绪三十一年石雕作品在比利时、罗马赛会,分别获得银牌、上等奖,这是青田石雕第一次获国际大奖。现在,作为青田县主要的产业品牌和出口产品,青田石雕已享誉海内外。
3. 华侨文化。
青田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山区,山多地少,有限的农业经济难以支撑历史上一度剧增的聚落人口之生存需求,因此,青田人便以经商周游天下。其中大部分去国外创业发展。青田人侨居国外已有300多年历史,有22万华侨分布在世界120多个国家,[2]足迹遍及世界各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青田县也是我国著名的侨乡。青田华侨文化历史悠久。如龙现村前后共有700多人在外国,家家户户都有华侨,现在群众的问候语:“欧元今天涨了吗?”。陈宅村侨居海外亦有数百余人,而且侨居国外经商创业兴旺发达者亦后继有人。
4. 田鱼文化。
龙现村有一个特色就是房前屋后建塘养田鱼,田鱼文化特色明显。在稻田中养鱼历史悠久,田鱼养殖历史有700多年,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田鱼养殖能净化水生环境,当地房前屋后建鱼塘,家家户户制田鱼干,故称:“有水就有鱼,田鱼当家禽”。龙现村的稻鱼共生系统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于1999年10月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田鱼村”,并于2005年被列为联合国世界农业文化遗产——稻鱼共生系统保护实施地。同时该村还获得省级生态建设示范点。[6]
5. 传统文化。
儒家思想对于青田古村落的文化影响深刻。青田人在物质富庶的同时,仍然重文化、重功名礼义,所以,在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后,他们又将财富带回家乡,捐置田产、兴建民宅、祠堂等。由于主要发展海外经商,相对本土文化不是很受重视,但是这里也走出众多的庠生和国学生,每个古村落的宗祠前均有很多为庠生立的碑以及古民居中的牌匾,可资为证。青田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但青田本身的商业并没有得到很大的发展。作为社会重心与家庭中心的男性外出经商,而女性在社会中承担着家庭责任,因此,故乡的社会关系需要靠家族的宗法来维系,于是祠堂起到主要作用便为其提供了平台,这一规模最宏大的建筑成为了村落空间形态的核心。如龙现村的吴氏宗祠就是村人举办祭祖、集会、文化娱乐(龙灯舞、唱戏)的活动场所。
二、古村落建筑形态
古村落建筑文化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体现出中华建筑艺术、地域特色等各个方面,以它的载体——古村落建筑表现得最为明显。我国很多地区都存在古村落,但保存得较好的并不太多。青田县的不少古村落以原生态保存了下来,可作为研究古村落建筑文化的实例。本文以浙江南部青田县几处现存的古村落为对象,阐述该地区这种特殊建筑从古代到近代的发展和现状。上述青田县的石雕文化、华侨文化、田鱼文化等蜚声海内外,鲜为人知的是在上述文化影响下孕育并保存至今的古村落具有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中西合璧等特点。
1. 村落环境。
作为一种传统思想观念,风水对中国古村落的选址产生了深刻而普遍的影响,是左右中国古村落格局的最显著的力量。总结古村落的选址,绝大多数都是依山价水,或背山面水,或背山面田,或择水而居,风水学中形容“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贵之地。实则是一个有山势围合形成的有利于藏风纳气的空间,一个有山、有水、有田、有土、有良好自然景观,并在心目中有神灵护佑的理想空间。这种以人地山河为视觉图像,以神灵护佑产生安全感、归宿感的理想图像,形成了古村落特有的环境意象。
陈宅村因村周围分布着七个小山墩,排列酷似七星北斗,又称七星村。山水人文景观秀丽迷人,村落坐南朝北,群山环抱均依山而筑,临水而居,古树相间,环境幽雅。毓秀溪自南向北,穿村而过,与抱朴溪、九龙溪合汇于村头古廊桥处流入玉带溪。三水汇源,风水极好。因三溪集于一村所以古桥特多,竟有二十多条小桥。主道沿溪而建,并设美人靠。水口处左边有一石木拱桥歇山顶,上有亭楼可供休息,桥称“毓秀桥”,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右边是陈氏宗祠,门口立有旗杆石,可见当时的辉煌。桥旁是一排苍翠挺拔的巨杉,桥下是直伸的长堤俗名“扁担墩”,也叫“卧龙坡”。村北古桥亭阁、宗祠、古树,村内古廊桥、石板桥、庭院式民宅,错落分布。
龙现村, 地处元宝坳、干坑坳两山谷出口处,原名龙谷村,水口处有深潭,相传宋、元时有龙现形而故名。位于青田县城西南部,背依奇云山。有着730多年的历史,以吴姓为大宗。村落群山环抱,坐南朝北依山而建。大源溪从奇云山顺势而下经村中流过,丁步为沟通村中的桥梁。村落主街为古道,古道旁有龙现宫,水口左为护公庙,右为阮无上帝庙,村口吴氏宗祠,旁挨着吴乾奎祠堂。宗祠是村落的聚谈中心,也是空间序列组织的高潮;小巷通往四面八方,主道沿着主溪流,绿阴抱舍,建筑立面层叠错落。
从村落形态上来说,村落的边界是村落整体景观的重要构成部分,村口作为村落与风景环境的过渡,有桥、树等元素作为标志,古树参天,小桥流水,为乡民提供休憩、聚谈的场所。
2. 村落建筑。
青田民居受中原四合院建筑布局方式的影响,属于合院式民居,这里多山地,布局紧凑的天井式合院有利于节约耕地,适宜于在山地建造。其建筑特点是“四水归堂”,占地面积小、结合山地、布局灵活。南方气候炎热,雨季长,建筑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遮阳、隔热和通风,又因气候炎热,在夏季小天井有利于遮阳,防止阳光直接照射。平面布局典型模式是:以天井为核心,外围封闭,内部开敞,正房多敞向天井的三合院模式。三合院中的中堂都施以门扇,中堂两边正为居室,两侧伙房,开间较小的辅助房间一般为楼梯间。天井左右两侧是厢廊和厢房,整个单元呈“回”字形。两层岩木结构,下层中间是中堂,楼上贮藏粮食、柴草。
其典型如陈宅村,古民居建筑多以二十公分左右的山卵石垒砌成墙体,三合院式民宅为主,屋内简易的雕梁画栋,室外天井鹅卵石构图墁地。村内一座叫“石门楼”的古宅楼院。其建于清康熙九年(1745年),有门楼、天井、正房和伙厢,计12间,两坡双檐悬山顶,建筑形式以木结构穿斗式,这座房子外有围墙,内设明、暗楼室,可防盗防火,传说是当年由刘基设计,经朱元璋亲自钦赐的“宫廷式”院落,惟青田县独有。在中堂,挂有一块书有“守拙园田”的匾额,两旁的栋柱上,写着两幅醒目的对联。“一水环村将绿绕,万山当户送青来”;“门对架山观豹变,室依砚水看飞龙”。它明示这里是门对笔架,室依墨砚,暗喻藏龙卧虎之地,充分显示出主人盼望儿孙功名及第、金榜题名的渴望和追求。[6]
又如安店村,依山傍水而建,沿玉带溪东南岸,长约300米。沿溪南一侧设廊屋店铺,外侧施栏凳,店铺每间面阔2至3米不等,均为二层楼阁木结构建筑,重檐双坡顶。前檐廊作街道,宽约3米多,为卵石墁地。古街店铺均系清末民国时期建筑,建筑形式以木结构穿斗式、鹅卵石砌筑山墙的住宅建筑为主,另有一部分砖混结构建筑,靠老街东面山麓是一批三合院式民宅建筑,鹅卵石铺筑弄巷,纵横交错,建筑布局有序。
青田古村落中现有一大批华侨建造的民国时期的庭院式住宅,设计中西合璧,独具一格,称海归派建筑。如龙现村的“延陵旧家”,为华侨吴乾奎旧居,建于民国19年,五开间二厢楼阁式建筑,占地面积1040平方米,建筑面积1473平方米。[8]门楼为西式新古典风格,材料为青砖灰塑纹样,门楼两翼廊门间铁栅栏围窗。主楼五开间三层楼房。“海外观光、惟善为宝”二块匾就悬挂在延陵旧家正堂中。天井四周檐柱青砖砌,厢房和主楼前梁钢筋水泥结构,内柱内梁木结构,穿斗式,硬山顶。门外布置影壁。据了解,建房屋所需的钢筋、水泥等主要建筑材料都是当时从美国直接运回。
3. 建筑特点。
青田清初时期的民居门楼一般木结构三柱三檩双坡悬山顶,到清末时门楼已是水磨石板和青砖结构门堂上做成砖砌瓦盖跌落式罩头。主楼为七架楼房加一步前檐廊,房屋顶均为双檐二坡顶,檐口置有勾头滴水有装饰性图案。檐廊柱头设栌斗外挑承托檐枋,檐柱木斜撑构件造型简洁。明间大厅前檐设围护格扇门。正房前梁都有坐斗承托因境内温暖湿润,雨量丰富,檐口勾头滴水体积大而拙,墙体也采用二十公分左右的岩石和河卵石垒砌成,既可防范风雨,又可降低成本,减少木柱。
建筑装饰有传统图案及象征性的装饰,也有故事图案及史教传统的装饰。例如:民居的“门楼”多运用传统题材,如狮子、蝙蝠,以及一些富于意义的画面组合起来,门扇,穿枋,月梁,作简易花纹雕刻。石柱础形式多样,有瓜形、鼓形、四边形、六角形等。
三、结语
总之,浙西南山区青田古村落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特色鲜明;古村落建筑形态依山而建,就水而筑,就地取材,石块垒墙,石木结构的庭院。村落环境可以概括为:自然古朴、隐僻典雅。它不矫饰、不做作,自然而然、顺乎形势,与大自然交融和谐。古民居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华侨文化显示出浙西南山区特有的风格,如民居建筑在形态上具有中原与瓯越、闽越的融合朴实而简洁,海归派建筑的中西合璧隽美而灵气。
在这里,人类不是强制性地征服自然,而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亲切对话,人类向往自然的本能可以得到极大的满足。这些古村落,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朴素的环境观,反映了古人“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
参考文献
[1]处州府志[M].清光绪.
[2][5]青田县志[M].青田县志编篆委员会, 1990.
[3]陈氏宗谱[M].青田陈宅村, 1992年重修版.
[4]吴氏宗谱[M].青田龙现村, 1999年重修版.
[6][7]杜大强, 施龙有.青田龙现村农耕文化令人着迷小田鱼惊动联合国[N].浙江日报2005-06-15.
[8]浙江省旅游协会.浙江美丽乡村旅游手册[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浙西南山区高山番茄栽培技术 篇2
1 地块选择与整理
1.1 地块选择
选择离水源较近、土壤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土层深厚、排灌自如、雨后无积水的东南坡或南坡地块。前茬为非茄科类蔬菜。
1.2 整地施基肥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翻晒土2~3d, 改善耕作性能。整地前施生石灰1 500~2 250kg/hm2 (定植前30d施入) 进行土壤消毒。同时调节土壤p H值至6~7左右。作深沟高畦, 一般畦宽1.2m, 沟宽0.3m、深0.3m, 最好作成南北长畦。施腐熟猪牛粪22.5~30.0t/hm2或农家土杂肥15.0~22.5t/hm2, 加氮磷钾多元复合肥450~750kg/hm2作基肥 (定植前15d施入) 。
2 栽培管理
2.1 品种选择
选用多抗、优质、高产、耐贮运、适应性广、无限生长类型粉红果杂交1代品种浙粉202。
2.2 砧木选择
目前选择浙砧1号作砧木, 其表现为生长势强, 根系发达, 吸肥能力强, 亲和力强, 成活率高, 抗番茄青枯病和番茄根腐枯萎病能力达98% (目前我国番茄最主要的2种根部病害) 。
2.3 种子处理
将选好的种子晾晒1~2d后待用。晾晒后的种子用55℃温水 (即2杯开水加1杯冷水, 3只杯子的大小一致) 浸泡15min, 并不断搅拌, 后置于清水中浸泡6~7h, 将种子捞出用湿纱布包好, 在28℃下催芽, 每天要用30℃左右的温水冲洗种子1~2次, 并翻动种子。当60%的种子出芽, 即可播种。
2.4 床土配制
采用3~4年未种过茄科作物的菜园土或水稻田土、充分发酵的农家肥、腐熟鸡粪各1/3, 充分混匀后过筛。播种前进行床土消毒, 多采用药土下铺上盖的方式, 1m2苗床用8~10g 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 先与1kg细土拌匀, 再与10kg细土拌匀。播种时2/3药土铺底, 1/3药土盖籽。
2.5 播种
嫁接育苗应比正常育苗提前7~10d, 以利于及时定植。一般选择在3月中下旬播种, 4月下旬、5月上旬进行嫁接。播种时用30~40℃的温水浇足底水, 浇水前苗床上铺盖稻草或杂草, 待水渗下后, 揭去稻草或杂草, 撒上1层药土, 再把种子均匀地撒播在苗床上, 覆盖药土厚1cm左右。播种要均匀, 不能过密, 可播种20g/m2。播种后铺上1层地膜保温, 出苗后立即揭掉。
2.6 播种后管理
出苗到第1片真叶破心, 由于幼苗受光不良、夜间气温偏高, 番茄苗易徒长。因此, 此期应经常擦拭透明覆盖物, 适当拉长苗床受光时间, 间拔过密幼苗, 改善群体受光状况, 以有效防止徒长。出苗后应当降低温度2~3℃, 白天保持气温20~25℃, 夜间10~15℃, 以防徒长。第1片真叶出现后, 白天温度保持25~28℃, 夜间16~18℃。
2.7 嫁接
主要采用劈接法。一般砧木需比接穗早播7~10d。嫁接应选择在晴天或阴天无风天气进行, 晴天应在避光条件下作业。当砧木长到5~6片真叶时进行嫁接。一般是在第2片真叶以上的位置嫁接, 先将砧木苗于第2片真叶上方用刀片切断, 去掉顶端, 用刀片于茎中央劈开, 向下切入深1.0~1.5cm的切口, 再将接穗苗拔下, 保留2~3片真叶, 向下削成楔形, 楔形的斜面长与砧木切口同深, 随即将接穗插入砧木的切口中, 使砧木和接穗的切口紧贴, 用嫁接夹固定。
2.8 嫁接后管理
番茄嫁接苗愈合的适宜温度, 白天控制在20℃以上, 夜间控制在15℃以上, 嫁接后5~7d空气相对湿度要保持在95%以上。5d内尽量不浇水, 湿度低时可喷雾增湿, 否则不利于接口愈合, 影响成活。嫁接后3d内在小拱棚外覆盖草帘或稻草或报纸等全遮光, 以后半遮光, 两侧见光, 逐渐撤掉覆盖物, 成活后转入正常管理。当伤口愈合牢固后要去掉嫁接夹, 去夹时机要适宜, 去夹时间过早, 不利于接口愈合;去夹过晚, 会影响嫁接苗幼茎生长。
2.9 大田种植与管理
2.9.1 合理密植。
定植3.75万株/hm2左右, 一般畦宽120cm、株距40~45cm, 每畦栽2行。定植时最好在穴中施一些焦泥灰, 定植后浇活棵水。定植1周后要经常浇水, 以保证成活。遇到雨期要清沟排水, 做到田内无积水;遇到干旱要及时灌水。
2.9.2 中耕除草。
整个生育期一般进行3~5次, 前期中耕因根群小, 要深一些;后期逐渐变浅。结合中耕要进行培土, 以防倒伏。
2.9.3 施肥管理。
植株封行前一般不追肥, 以免造成徒长。进入盛果期, 要增施肥料, 可施复合肥300kg/hm2。以后每摘1档果, 加施1次速效氮肥, 并不定期喷施根外追肥, 可选用0.2%~0.4%磷酸二氢钾或0.2%~0.3%尿素。
2.9.4 搭架与整枝。
一般在番茄搭架封行前利用山草进行畦面蒲草。架以搭“人”字型架为好, 每隔5~6d绑蔓1次, 进行5~7次左右。采取双杆整枝, 即保留主茎, 再留1条第1花序下叶腋抽生的侧枝, 任其生长形成双杆, 其余侧枝全部摘除。当植株生长到中后期, 枝叶繁茂, 通风透光不良, 易导致病害发生时, 应及时摘除下部老叶、黄叶、病叶、密叶。由于劈接苗易产生不定根, 在种植过程中, 一定要及时清除嫁接口上部的不定根, 并及时摘除砧木腋芽。
2.1 0 保花保果与疏果
为了防止落果, 当第1花序的花开时, 用10~15mg/kg2, 4-D采用毛笔涂法或醮花法进行点花, 点花浓度应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应用2, 4-D处理时需注意4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每朵花只能处理1次, 不能重复;二是未开放的花不能处理;三是2, 4-D的浓度不能过高或过低, 同时药液不能滴在番茄植株生长点及嫩叶上;四是植株第1花序使用2, 4-D必须在秧苗长势健壮的基础上才能使用。在结果盛期, 应做好疏果工作, 摘除裂果和畸形果, 这样既可以提高商品性, 又利于通风透光。
2.1 1 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青枯病 (枯萎病) 、晚疫病等。除了搞好农业综合防治外, 青枯病发病初期用50%敌枯双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粉剂4 000倍液灌根, 每株灌药液0.3~0.5L, 7~10d灌1次, 连灌2~3次。早、晚疫病可喷施扑海因、瑞毒霉等, 1周喷1次, 连喷3次。虫害主要有地老虎、棉铃虫等, 可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杀。
3 采收
当番茄整果着色、肉质较硬 (即坚熟期) 时, 分期分批进行采收上市。采收一般应在晴天上午气温较低时采收;若在高温下采摘果实, 采收后必须摊晾, 待果实温度与气温接近时再放入木板箱内, 以便运输。
摘要:从地块选择与整理、栽培管理、采收等方面总结了山区高山番茄栽培技术, 以期为浙西南山区番茄栽培提供参考。
浙西山区苦荞高产栽培技术 篇3
1 轮作选地
轮作有利于调节土壤肥力, 防除病虫草害, 实现作物高产稳产。苦荞对地力选择不严格, 但忌连作。连作导致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 更不利于土地的合理利用。为了获得高产, 在轮作中最好选择好茬口, 比较好的茬口是豆类、马铃薯, 这些都是养地作物;其次是玉米、小麦、菜地茬口, 这些都是用地作物, 也是苦荞的主要茬口。
2 整地
抓好耕作整地这一环节是保证荞麦全苗的主要措施。前作收获后应及时浅耕灭茬, 然后深耕。如果时间允许, 深耕最好在地中的杂草出土后进行。深耕一般以20~25 cm为宜, 要做到“上虚下实”。
3 种子处理
播种前的种子处理, 对于提高荞麦齐苗、全苗、壮苗, 奠定丰产基础作用很大。播前必须晒种, 选用高质量成熟饱满的新种子, 用35~40℃温水浸10~15 min效果良好, 能提早成熟。用其他微量元素溶液如钼酸铵 (0.005%) 、高锰酸钾 (0.1%) 、硼砂 (0.03%) 、硫酸镁 (0.05%) 、溴化钾 (3%) 浸种, 也可促进荞麦幼苗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
4 播种
4.1 播种时间
适时播种是荞麦获得高产的关键措施, 播种过早过晚都会影响荞麦的产量。我县春荞适宜播期在3月15~25日, 秋荞适宜播期为8月10~20日。
4.2 播种深度
荞麦是带子叶出土的, 播种不宜太深, 一般以3~4 cm为宜, 春荞宜深些, 秋荞稍浅些。
4.3 播种方式
采用条播, 条播的优点是深浅一致, 落子均匀, 出苗整齐。在秋旱严重、墒情较差时, 条播可探墒播种, 保证全苗。条播还便于田间管理, 如中耕除草和追肥等。条播以南北垄为好。
5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就是充分有效地利用光、水、气、热和养分, 协调群体与个体之间的矛盾, 在群体最大限度发展的前提下保证个体健壮地生长发育, 使单位面积上的株粒数和粒重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而获得高产。在中等肥力土壤, 苦荞每亩播种量3.0~3.5 kg, 条播种植每亩保苗7.5万株。
6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的任务是针对荞麦生产中的关键环节, 采用科学的管理措施, 保证荞麦高产、稳产。
6.1 苗期管理
荞麦播种后要采取积极的保苗措施。播种时遇干旱要及时镇压, 踏实土壤, 减少空隙, 使土壤耕作层上虚下实, 长到3片真叶时要及时定苗。
6.2 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有疏松土壤、增加土壤通透性、蓄水保墒、提高地温、促进幼苗生长的作用, 也有清除杂草危害的效果。中耕除草次数和时间根据土壤、苗情及杂草多少而定, 第一次在幼苗高6~7 cm时结合间苗疏苗进行, 第二次在荞麦封垄前结合追肥培土进行, 中耕深度3~5 cm。
6.3 灌溉浇水
荞麦是典型的抗旱作物, 但其生育过程抗旱能力较弱, 需水较多, 以开花灌浆期需水为最多。因此, 在荞麦开花灌浆期如遇干旱, 应灌水满足荞麦的需水要求, 以提高荞麦产量。
6.4 施肥
苦荞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 要获得高产, 必须施足基肥, 适施苗肥, 增施磷钾肥, 补施根外肥。
基肥:一般以有机肥为主, 可亩施沼液2 000~2 500㎏, 也可配合施用无机肥。基肥可结合秋深耕或早春耕作时施, 也可在播前深施, 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种肥:亩施30kg磷肥作种肥, 一般用过磷酸钙、钙镁磷肥或磷酸二铵, 可与荞麦种子搅拌混合使用。
追肥:荞麦吸收氮、磷、钾的比例和数量与土壤质地、栽培条件、气候特点及收获时间有关, 但对于干旱瘠薄地和高寒山地, 增施肥料, 特别是增施氮、磷肥是荞麦丰产的基础。追肥一般宜用尿素等速效氮肥, 用量不宜过多, 每亩以5~8 kg为宜。用硼、锰、锌、钼、铜等微量元素肥料作根外追肥, 有增产效果。
6.5 花期管理
苦荞为自花授粉作物, 花数可达1 500~3 000朵, 结实率一般为40%~60%, 采用人工辅助授粉, 可提高荞麦产量。人工辅助授粉以牵绳赶花或长棒赶花为好, 辅助授粉要避免损坏花器, 在露水大、雨天或清晨雄蕊未开放前或傍晚, 都不宜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在肥水条件好的地区, 花期应采取限制其无限生长的措施, 可进行摘顶, 促进干物质积累, 提高单株粒重, 获得优质高产。
6.6 病虫防治
我县苦荞病害以立枯病和褐斑病为主, 播前按每100㎏种子加40%五氯销基苯粉剂1㎏的比例拌种消毒, 或苗期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洒防治。
荞麦害虫主要是地老虎、黏虫和蚜虫, 地老虎可用50%辛硫磷乳油1 500倍液浇泼于荞麦田中, 黏虫和蚜虫可用25%溴氰菊酯4 000倍液等菊酯类杀虫剂进行喷雾。禁用高毒农药, 以免降低品质。
7 适时收获
浙西南山区 篇4
关键词:水稻,C两优87,种植表现,高产,栽培技术,浙西南山区
2007年2月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C两优87, 其是于2006年以C 815S为母本, 87为父本配组的两系法单季晚稻新组合[1]。两优87的优点在于穗粒大、米质好、长相清秀、抗倒伏、茎秆粗壮、转色好、适应性强, 庆元县于2010年对其引进并进行示范种植, 其表现高产稳定, 深受种植户的喜爱。
1 种植表现
1.1 稻米品质
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试表明, C两优87胶稠度76 mm, 直链淀粉含量13.0%, 蛋白质含量8.4%, 米饭软糯、适口性好;精米率72.4%, 整精米率54.2%, 糙米率80.4%;透明度2级, 碱消值4.2级, 粒长7 mm, 长宽比3.0, 垩白粒率41%, 垩白度9.0%[2]。
1.2 农艺性状
C两优87株型偏松, 一般穗长28 cm, 有效穗数225万~240万穗/hm2, 穗总粒数185~190粒, 结实率约80%, 千粒重26.5~27.0 g[3]。株高121 cm, 叶片长且直立;叶淡绿色, 叶鞘、稃尖紫色, 后期落色好;植株早发性好, 生长繁茂, 分集力强, 茎秆粗壮, 抽穗整齐, 耐肥抗倒。
1.3 产量表现
2010年浙江省庆元县龙溪乡农技站在3个不同海拔高度区进行了C两优87种植理论测产试验, 结果发现3个不同海拔高度下产量均逾8 250 kg/hm2, 其有效穗数分别为222万、228万、234万穗/hm2, 穗实粒数分别为186、189、191粒, 千粒重27 g。C两优87于2010年庆元县龙溪乡作单季晚稻示范种植, 平均产量8 509.5 kg/hm2, 较常规水稻增产646.5 kg/hm2, 达极显著水平。
2011年龙溪乡建立6.67 hm2高产示范方, 平均产量8 361 kg/hm2, 比对照汕优63增产112.5 kg/hm2, 达极显著水平。2011年在各乡镇种植约133.33 hm2, 结果表明其比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主推杂交组合增产7%~8%, 具有超高产潜力[4]。
1.4 生育期
C两优87感温性较强, 生育期因气温变化而变化, 且随播种期推迟而缩短[5]。在庆元县作单季稻种植的生育期为约165 d, 比汕优63短2~4 d。
1.5 抗逆性
C两优87抗逆性分别为:抗倒性、抗寒性、抗旱性较强;白叶枯病5级;穗瘟9级;叶瘟4~5级;纹枯病和稻曲病轻。
2 高产栽培技术
2.1 适时播种, 培育壮秧
在该地区于4月10日左右播种, 播前晒种1~2 d, 并用强氯精药液浸种[6,7]。播种量不超过150 kg/hm2。一叶一心期喷施200~250 mg/kg多效唑, 培育矮壮秧苗, 至5月中旬秧龄达30~35 d时, 按每粒谷带3~4个分蘖进行移栽。水稻插植密度应根据土质有所差异, 具体措施为肥田、泥田宜稀, 瘦、砂田宜密[8,9]。
2.2 合理施肥
氮肥中基肥、分蘖肥、穗肥比例为5∶3∶1;磷肥全部作基肥;钾肥中基肥和穗肥比6∶5。基肥用碳酸氢钾600 kg/hm2, 过磷酸钙750 kg/hm2, 氯化钾120 kg/hm2[10]。于水稻插秧后8~10 d结合化学除草施尿素120 kg/hm2;幼穗分化第2期施氯化钾75 kg/hm2、尿素60 kg/hm2;后期施保花肥。单季稻目标产量8 250 kg/hm2一般应施纯氮180~195 kg/hm2, 控制氮、磷、钾比例为1.0∶0.5∶0.7。
2.3 水分统筹
有水秋秧, 深水活苗, 浅水分蘖。当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80%时开始轻搁田, 一般在插后15~20 d开始晒田。至幼穗分化第3期复水, 生长中后期应常露田, 做到干干湿湿, 以水养根, 以根养叶, 以叶壮籽。收获前7 d断水, 避免早衰。
2.4 病虫害防治
秧田期, 注意防治病虫害, 尤其是传染水稻普通矮缩病的越冬叶蝉。本田期应做好纹枯病、稻曲病等病害以及螟虫、稻飞虱等虫害的防治工作。
参考文献
[1]伍小松.双重机制两用不育系C815S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4, 30 (3) :271.
[2]周柏明, 宋继娟, 崔明元, 等.水稻新品种通科17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16) :65.
[3]廖冬如, 李浩元, 王修慧.优质常规稻外引7号在鄱阳湖平原无公害保优高产栽培技术[J].江西农业学报, 2009 (5) :145-147.
[4]马起超, 袁金盈.水稻盐粳2号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 1992 (5) :38-39.
[5]孙彦常, 赵新明.豫粳6号水稻新品种的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 1996 (5) :8-9.
[6]钱庆红.新两优6号在怀宁县水稻新品种展示中的表现及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13) :81-82.
[7]黄达彪.杂交稻新组合Ⅱ优673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 2009 (9) :31-32, 35.
[8]王书玉, 陈桂月.豫粳8号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河南农业科学, 1999 (11) :9-11.
[9]徐老九, 徐顺辉, 钟家富.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Ⅱ优1308”[J].江西农业学报, 2007 (8) :118, 131.
【浙西南山区】推荐阅读:
浙西古建筑08-12
浙西与玉海楼的导游词07-06
南山区小一学位申请10-01
南山区蛇口学校小学部招生范围05-24
宁南山区可持续发展中的人口问题探讨05-12
南山一作贺朝清诗,南山一作贺朝清诗贺朝,南山一作贺朝清诗的意思,南山一作08-27
题终南山白鹤观,题终南山白鹤观张乔,题终南山白鹤观的意思,题终南山白鹤观07-06
山区推广07-19
山区地区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