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山区

2024-10-20

甘肃山区(精选4篇)

甘肃山区 篇1

甘肃省总耕地面积541万hm2, 其中丘陵和山地面积346.9万hm2, 约占总耕地面积的64%。近年来, 甘肃省农机化发展迅速, 耕、种、收各环节机械化取得重要突破。但从总的发展形势看, 区域发展极其不平衡, 平原地区农机化发展较快, 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步伐缓慢, 与平原地区差距逐渐扩大。平原地区多数已进入农机化中级阶段, 部分进入农机化高级阶段, 但丘陵山区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 甘肃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短板”在丘陵山区, 升级潜力也在丘陵山区。

1 甘肃农机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 甘肃省农机化工作围绕“扩总量拓领域、抓推广调结构、提水平增效益、保安全促发展”的思路, 以贯彻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重点, 以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为主线, 积极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 发展势头强劲。一是农机总量增长、结构优化。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2 418.46万k W, 拖拉机保有量达到70.61万台 (大中型拖拉机13.04万台) , 配套农机具达到139.82万台 (套) , 机具配套比达到1:1.98。二是农机作业水平显著提高。2013年, 甘肃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2.18%, 耕、种、收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64.05%、34.81%和20.38%。全省农业机械化发展进入中级阶段。

但是随着农机化发展速度的提升, 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 平原地区发展较快, 目前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70%, 进入农机化发展高级阶段的酒泉、嘉峪关、金昌3市和处于中级阶段的张掖、武威市, 均位于平原地区;而处于丘陵山区的市州, 农机化水平仍在初级阶段, 且发展步伐缓慢, 与平原地区差距逐步扩大, 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严重阻碍了甘肃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总体进程。

2 丘陵山区农机化的主要制约因素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制约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1) 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制约了农机化发展。丘陵山区耕地资源禀赋较差, 地貌复杂, 地块较小, 且较为分散、细碎, 农业生产机械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工作效率。同时, 丘陵山区山高坡陡, 道路面窄弯多, 缺少机耕道路, 水利、灌溉等农业基础设施落后, 农业生产机械在耕作使用、转移和运输等方面都很不方便, 甚至根本无法行走, 客观上限制了农业机械特别是大中型农业机械开展农田作业的空间, 从而影响了山区农机化的发展。

(2) 经济基础和农民素质制约了农机化发展。甘肃省丘陵山区全是旱作农业区, 种植业效益低, 农民收入水平普遍偏低, 经济来源单一, 经济基础薄弱, 购买农机能力有限, 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客观上制约了农机装备总量的扩充。另外, 山区多属贫困地区, 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 信息闭塞, 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老人和妇女, 对农业生产机械的使用技术不甚了解, 掌握农业机械的操作技巧和维修保养技术难度大, 使农业机械的潜能和效率得不到充分发挥, 主客上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应用。

(3) 种植习惯和协作机制制约了农机化发展。甘肃丘陵山区地形复杂, 作物品种多样且种植分散杂乱, 种植习惯各不相同, 素有“十里不同天, 百里不同俗”之称。耕地结构的多样性和种植习惯的差异性, 加大了机械作业难度。丘陵山区农户购买农机以家庭自用为主, 不能用于开展社会化服务作业, 专业性农机大户或合作组织较少, 造成农机作业量小、使用率低, 协作机制不健全, 农机化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滞后。农机柴油价格的波动及供给短缺、机器故障维修和配件供应等售后服务差也成为当前丘陵山区农机化的重要制约因素。

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认识不足。一是政府对丘陵山区农机化认识重视不足。长期以来, 甘肃省农业机械化思路是“重平原、轻山区”, 项目和扶持政策大多集中在平原区, 山区农机化项目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二是农民对农机化认识不够。单家独户的土地经营方式, 长期以来形成了传统的农作习惯, 一时难以改变, 使得很多农民对农业机械认识不够。

(2) 投入不足。丘陵山区地方财政紧张, 农机化作为大农业的一部分, 财政投入明显不足。安全监管、教育培训、科研推广及维修供应等农机化公共服务经费严重不足;受自然条件和基础限制, 农民对农机的投入不足。农民即使有购买农机的愿望, 又因交通不便、作业量小及投资回收慢而不得不放弃。

(3) 装备不足。适宜丘陵山区的机械化技术装备供给不足, 结构不合理。目前, 甘肃省内外专门从事山区丘陵机械研究部门不多, 能用于此的科研经费也相当有限。对山区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研制开发力度不够, 导致适宜山区的作业性能好的农机具偏少, 且品种单一。特点是动力机械多, 配套农机具少;耕作机械多, 种植机械和收获机械少, 不能满足丘陵山区特色农业生产的需要。

3 发展建议

(1) 提高认识, 加大投入。近年来, 中央1号文件都在“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的条文中, 突出把研发、推广适合丘陵山区的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列为重要内容。这表明推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已上升到重要位置。目前, 甘肃省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处于起步阶段, 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较多, 建议各级政府加大政策、项目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一方面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为农机作业提供有利条件。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深化完善丘陵山区农机推广队伍建设, 为农机服务提供有力保障。

(2) 加大机具研发力度, 提升机具装备水平。一是研发适合丘陵山区发展的多功能中小型农机具。采用产、学、研、推结合的模式, 组织技术人员、推广人员和农机企业人员联合攻关, 着力突破薄弱环节, 解决主要作物的机械化生产问题, 提升机具装备水平。二是加大农机技术示范推广力度。因地制宜选择先进、适用、高效、低耗、环保的农机化新技术和新机具, 建立各具特色的示范基地, 通过试验示范逐步确定适合于山区机械化发展的主推机型。加大农业机械化推广服务与技术培训力度, 强化农机与农艺相结合, 促进丘陵山区新型适用机具及先进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3) 培育农机合作组织, 提高农机作业效率。大力培育农机经营大户或农机合作组织, 引导其开展土地流转, 创新经营方式, 对拥有农业机械数量多、辐射能力强的农机合作组织实行项目扶持和政策倾斜, 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中优先安排或增加补贴比例, 开展农机作业补贴或实行以奖代补, 帮助其协调解决急需的资金贷款等问题, 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以提高机具利用率和购机效益。

甘肃山区 篇2

近年来, 甘肃省农机作业水平已显著提高, 耕、种、收各环节机械化取得了重要突破, 2014年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2 545.7×104k W, 全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5.59%, 进入中级阶段。但区域发展不平衡突出。目前, 酒泉、嘉峪关、金昌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70%, 进入农机化发展高级阶段, 而山区丘陵州市, 农机化基础薄弱, 尤其是陇南市综合机械化水平才为20%, 处于初级阶段。因此, 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在全省是升级潜力最大的, 大力推进该地区农机化, 提高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的机械化作业水平, 是解决制约甘肃省农机化发展的“软肋”, 也是全省建设现代农业,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2 甘肃省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制约因素及存在问题

2.1 制约因素

2.1.1 自然条件及基础设施差

甘肃丘陵山区地形复杂, 地块小, 且分散, 不连片, 客观上限制了农机作业空间和工作效率。田间机耕道建设滞后, 田间道路坑洼不平, 面窄弯多, 地块之间多为田间小径, 地块落差大, 导致农机作业、转移、运输等受到限制, 功效弱化。严重挫伤了农民和合作组织购机、用机的积极性, 影响了农机经营效益的提高。

2.1.2 经济基础及农民素质低

丘陵山区都属贫困地区, 人均收入低, 农机购买力很弱。尤其是大中型农机具, 虽然有购机补贴政策的支持, 但相对农民收入水平, 一次性投入成本仍较大, 而且地块小, 作业效率低, 收费相对低, 投资回收期长, 制约了农业机械保有量的增长。加之, 农业生产效益相对较低, 大量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 老人、妇女便成为从事农业生产的主力, 普遍存在文化素质低, 接受先进农机知识和技术能力差, 制约了新型农机及其机械化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2.1.3 种植模式多、生产规模小

丘陵山区受地理条件制约和环境气候影响, 作物种植品种多、规模小、模式多样, 很难做到成方连片、集中种植, 限制了当地农机的发展。同时, 农民的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生产经营意识薄弱, 一般农户购买农机具只用于自家小范围的农业生产, 造成了农机使用率低和资源的浪费, 严重影响了农机化技术推广。

2.2 存在问题

2.2.1 投入不足, 基础弱化

甘肃省各级财政除购机补贴外, 在农机化管理、推广、科研、试验鉴定、安全监理、教育培训等方面投入较少, 特别是丘陵山区更加紧张, 只有人员工资, 导致基层农机化工作存在“应付干、敷衍干、不愿干、无人干”的现象。同时, 丘陵山区农机基础设施薄弱, 机耕道、农机库棚场、提引水灌溉等建设严重滞后。

2.2.2 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

丘陵山区农机装备主要存在“五多五少”问题:高能耗低效率低档次的小型机具多, 高效节能环保的大中型农机少;粮食作物机具多, 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需要的新型田间作业机具少;动力机械多, 配套机具少;耕作机具多, 收获机具少;产前、产中作业机械多, 产后深加工机械少。制约了农机化的提升和发展。

2.2.3 科研不足

甘肃省专门从事丘陵山区农机具研究的部门少, 能投入的科研经费也相当有限, 而山区特殊地理条件要求作业机具尺寸小、重量轻、动力大、易操作, 造成研发、生产成本较大, 很多企业不愿意从事研发、生产。因此, 全省对丘陵山区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的研制、开发、试验、示范、推广的力度也不够。

3 甘肃省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建议

3.1 制定完善甘肃省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规划

由于丘陵山区地理、自然、经济条件的制约, 推进农机化的难度较大, 任务艰巨, 完全依靠市场调节和农民自发力量是无法实现的。政府相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 积极做好引导和支持工作, 根据地区农业发展趋势及其对农机化要求, 结合地区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农机化发展现状, 研究制定完善全省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中长期规划。统筹安排不同时期全省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方向、规模和速度以及农机具类型与数量等, 全力推进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 促进农业现代化。

3.2 加大丘陵山区农机投入及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直接影响着全省的粮食生产安全和农村经济水平。应抓住国家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机遇, 努力构建靠政府投入拉动、信贷投入推动、农民投入为主、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 加大对发展农机化的投入, 而且在补贴总量、资助比例上也应相应增加, 加速山区农机化进程, 促进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同时要加强山区农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加大机修梯田、机耕道、农机库棚场的建设, 为农机化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为农机社会化服务提供有力保障, 逐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商品率, 进而形成丘陵山区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新格局。

3.3 加大丘陵山区新型农机具应用、研发力度

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要围绕马铃薯、中药材、果品、小杂粮、牧草等地方特色农业的发展, 联合科研、高校、企业、推广等部门力量, 采用“产学研推”相结合的模式, 强化丘陵山区农机科研创新力度, 研发、引进适合丘陵山区特点的中小型农机具, 解决当前机具结构不合理、类型不足的现状, 完善现有机具和技术, 降低生产成本, 减轻劳动强度, 提高产品品质, 推进特色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 提升当地农机装备水平。针对地方特色不断扩充农副产品加工、包装等多样化的农机发展方向, 扩展发展内涵和外延, 促进丘陵山区农机化向纵深发展。

3.4 加大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扶持力度

明确农机推广机构主导作用, 加强科研、教育、推广三结合。建立与农机企业、农机合作组织、农机大户、科技示范户、农户等多元参与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农机推广体系。引导开展土地流转, 使耕地逐渐向种田能手和专业大户集中, 实现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3.5 加强宣传培训

甘肃山区 篇3

1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山区少数民族家庭健康调查的基本情况

1.1 调查目的

了解临夏州少数民族山区居民健康状况、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及利用现状和患者对卫生服务的反应等,为制定卫生规划、卫生改革政策和评价提供客观依据。

1.2 调查对象

本研究以临夏回族自治州为样本,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临夏州抽取经济发展水平高、中、低的永靖、临夏和康乐3个县,每个县抽取3个乡,每个乡抽取3个村,每个村随机抽取30户,累计540户2 215人进行了入户调查。

1.3 调查内容

调查的内容包括家庭成员人口社会学特征、家庭经济状况、居住条件、农村改水改厕和家庭成员的医疗保障等;两周内患病和慢性病患病情况;前一年内住院情况;患者未就诊的原因、采取自我医疗情况;5岁以下儿童免疫情况、15~64岁妇女保健情况等。

2 调查的主要结果

2.1 5岁以下儿童计划免疫覆盖率达到了较高水平

尽管临夏州少数民族山区居民居住分散,但5岁以下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开展良好,调查地区计划免疫覆盖率达到了99.2%,与非少数民族地区并无很大差别。本次调查现场查看了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卡或手册,询问家长及查看儿童身上计划免疫接种疤痕,卡介苗、百白破、脊髓灰质炎、麻疹疫苗和乙肝疫苗接种率均达到了99.0%以上,5岁以下儿童计划免疫建卡率为99.5%。

2.2 改水工作取得明显进展,改厕工作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调查地区自来水或手压机井水普及率达到了90.0%以上,除个别偏远山区散居农户外,绝大多数家庭吃水问题基本解决。但多数家庭使用手压机井水时没有进行任何处理直接作为生活用水。临夏地处干旱地区,年均降水量在537 mm,蒸发量却在1 198~1 745 mm,水源短缺十分严重,有些地区实行限时供应自来水的方法,如上午、下午各限时供应自来水2小时,其余时间不供水。另改厕工作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在入户调查中发现,在离兰州市较近、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永靖县刘家峡镇和盐锅峡镇,95.0%以上家庭使用完整下水道水冲式厕所。而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临夏县黄泥湾乡、麻尼寺沟乡和掌子沟乡,99.0%家庭使用有盖板的坑式厕所或无盖板的坑式厕所。总体上来看,农村安全饮用水、卫生厕所仍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改厕的任务十分艰巨。

2.3 新一代妇女的分娩方式有很大变化,县及县以上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成为分娩妇女的首选地点

在对15~64岁妇女进行“您是在哪是分娩的”,其中2000年以前妇女分娩时,80.0%以上妇女选择的是在家中分娩。“如在家中分娩,接生者是谁”50.0%以上的妇女选择的是家人自接和非专职接生者;而2000年妇女分娩时,无论生第几胎,95.0%以上的妇女分娩时,选择的是县及县以上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说明随着基层卫生条件的改善,妇女的健康意识和思想观念已发生很大变化,县及县以上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成为妇女分娩的首选地点。家中分娩因急救措施缺失,一旦出现意外,母婴均有较高的死亡率。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的提高,农民自负比例下降,新一代的少数民族妇女更多选择了怀孕前B超检查等系统产前检查和在医疗机构分娩。

2.4 穆斯林居民吸烟率、饮酒率总体较低

受伊斯兰教规影响,甘肃省临夏山区回族聚居区,穆斯林居民吸烟率、饮酒率较低。15岁及以上调查人群中,男性吸烟率为10.5%,女性吸烟率为0.1%,远低于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中甘肃省男性和女性吸烟率49.3%和1.4%的平均水平。并且男性吸烟者多数为青年穆斯林,年龄较大者很少吸烟。15岁及以上调查人群中,95.0%女性在近12个月内没有喝过酒。80.0%男性在近12个月内没有喝过酒,另外10.0%男性穆斯林饮酒频率多数为每周不到1次。

2.5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得到有效防治

在被调查的15岁及以上人口中,33%的居民在前一年内测量过血压,10.2%的居民被医生确诊患有高血压病,90.0%高血压病患者在最近一周内测量过血压,其中83.0%的高血压患者在近3个月内接受过医生关于高血压防治的健康指导。所调查村卫生室均建立了慢性病管理档案,村医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定期检测,开展了免费测血压活动,进行健康知识普及和教育,并对其饮食、生活习惯等进行指导。部分慢性病患者申请了慢性病就诊卡,部分药物可以定期免费领取。以上说明少数民族地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基本上得到了有效防治,居民存在较大的慢性病卫生服务需求。

3 临夏山区少数民族家庭健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斋月期间慢性胃炎、胆囊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在当地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本课题组调研时间为2014年7月15—30日,正值临夏回族少数民族大尔德节,即伊斯兰传统的斋月。根据教规,凡成年健康的男女穆斯林,都应全月封斋,即每日从拂晓至日落禁止饮食、娱乐和房事。封斋第29日傍晚如见新月,次日即为开斋节。黄泥湾乡、麻尼寺沟乡和掌子沟乡为典型的回族聚居区,回族人口占85.0%以上。以上三乡的被调查户数均为30户,被调查人数分别为140、120和128人。以上三乡胆囊炎的两周内患病率分别为12.8%、18.2%和13.5%,而慢性胃炎的两周患病率分别为15.8%、12.9%和10.1%,消化系统疾病居两周内患病率之首,其次为感冒和腹泻等,见表1。其中麻尼寺沟乡为少数民族山区,经济发展水平在3个乡中水平最低,居民具有较高两周内患病率。

3.2 妇女受教育水平较低,妇科检查存在种种错误认识

在对15~64岁妇女学历调查过程中发现,没上过学(32.5%)、小学(15.2%)、初中(35.0%)、高中及以上学历(17.3%),年龄较大妇女的文盲率几乎为100%。由于9年制义务教育推行,1990年后出生的女性文化程度多为初中,妇女受教育水平整体十分低。由于文化水平等限制,她们对体验、妇科检查重要性认识不足。在访谈中发现,许多妇女认为自我感觉身体健康妇科检查没必要、不好意思、浪费时间、影响做家务和干农活等错误认识。99.0%的妇女在近12月内,未做过妇科检查、宫颈涂片检查和乳腺检查,90.0%的妇女在乡镇卫生院体检希望由女性医生提供。以上说明少数民族妇女对妇科检查重要性认识不足。

3.3 部分山区牧区村卫生室不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只承担公共卫生服务功能

对尕巴山村等少数民族入户调查时发现,许多居民反映,村卫生室药物品种十分稀少,基本药物时常断货缺货,在村卫生室看病自负费用远高于村里的私人诊所,因此,多数村民极少到村卫生室看病,有病通常到村里的私人诊所治疗。时间长了,导致个别村卫生室只开展公共卫生服务,不开展基本医疗服务。我们进一步调查原因,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相关负责人反映,由于少数民族山区地广人稀、人口分散和交通不便。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村卫生室向乡镇卫生院报送基本药物订货单后,再由乡镇卫生院向基本药物配送企业订购。基本药物生产企业部分常用基本药物利润十分有限,他们对将基药配送到村卫生室态度消极甚至抵触。如生理盐水卖不过矿泉水价格。部分基本药物根本不送货上门,村医只能自己上门去取。由于基本药物配送机制不灵活,退换货也不方便,村医计划采购的药品经常被随意掉包、更换,甚至串货。很多配送来的药物临床根本用不上,导致部分药品长期积压甚至过期,而有些基本药物送来后,就已经临近失效期了,这些损失最后都要由村医来买单,最终导致了村卫生室功能严重弱化。

3.4 中医药服务的利用率极低

在对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540户2 215人进行“两周内您是否因该病到过中医医院就诊”、“两周内您是否因该病到过综合医院中医科就诊”和“两周内您是否因该病使用了中药”3个问题的调查中,选择“否”选项分别占到患者总人数95.2%、95.5%和90.3%,见表2。另对“本次住院,您利用中医服务的情况是”,3.1%的居民选择的住院机构是中医医院,2.1%的患者选择的住院机构是综合医院中医科,95.0%以上患者选择的是非中医。说明临夏作为回族自治州,可能受宗教、文化传统的影响,对西医和本民族的传统医学有较高认知,而对中医药服务的利用较少。另外部分县没有县级中医院,如永靖县等,这也是导致少数民族居民对中医药服务利用较低的重要原因。

3.5 住院负担减轻,但小病、常见病和多发病负担较重

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价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但在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只有7 536元的临夏州,多数居民反应“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导致住院负担减轻,但日常看病负担较重。在临夏州康乐县苏集乡和八松乡调研中发现,因头疼感冒等常见病到村卫生室买药无论购买数量多少,必须每次先交5元诊疗费,到乡镇卫生院每次先交9元诊疗费。因少数民族地区地处偏远,居住分散,多数村周围根本没有药店,当地农村买药除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外别无选择。有时即使购买1元药品也必须交5元或9元诊疗费,所以,多数村民反映一个家庭平均花费在日常看病的费用月平均在150~200元,对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来说,负担仍然较重。另据调查,99.0%以上村民加入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无论分娩还是病伤住院,自付部分费用明显下降。

3.6 因病致贫、因疾病损伤劳动力致贫是导致家庭困难的主要原因

甘肃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根据2014年资料,在86个行政县中,43个为国贫县。本次调查的永靖、临夏和康乐3个县均属国贫县。在“若是贫因户,您认为导致经济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中,有30.4%的居民选择因疾病损伤影响劳动能力,有28.5%的居民选择“因治疗疾病”,有20.3%的人选择“劳动力人口少”,有11.6%的人选择“人为因素”,有8.7%的人选择“失业或无业”。5.2%的人选择“自然条件差或灾害”。有2.3%的人选择“其他”。永靖、临夏和康乐三县均为农业县,农牧业和外出打工为家庭的主要收入,无论从事农牧业生产和外出打工,劳动力是致富的主要因素。但因疾病损伤影响劳动能力和因治疗疾病仍为导致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

4 讨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以来,随着报销比例不断提高,甘肃省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得到快速提升,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矛盾得到了缓解,家庭健康状况得到了改善。但对地处边远地带的少数民族山区,仍存在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不完善、政策执行不彻底、基本医疗可及性和可得性较差、服务水平低下、地方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贫困人群基本医疗服务得不到满足和患者由于经济困难未就诊未住院率较高等问题。为此,建议以下4点:

第一,政府应特别重视少数民族偏远山区小病、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和慢性病诊治工作。加强对少数民族基层医疗机构领导和完善新农合方案设计,根据少数民族客观情况进行适当修订和增补。如根据当地前10种疾病确定分别应保障的药品,在财政可承受的范围内尽量多选择村民、村医均认可的药品[1]。

第二,加强对农村患者特别是女性患者的健康教育,宣传相关保健知识。提高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的疾病诊断能力,引导更多的患者去基层机构诊疗[1]。及时解决少数民族乡镇卫生院专业人才和专业设备不配备问题,尽快解决医用设备因人才短缺长期闲置现象。

第三,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采取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共同发展政策。加强县中医院和民族医院建设,大力推广中医药和民族医适宜技术。中医药渗透健康教育和慢性病管理全过程,制订针对慢性病人群的中医保健方案,开展中医干预。形成地方政府、医疗机构和患者支持中医药和民族医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四,针对村卫生室药品配送不及时,建议加强对药品配送单位的督促和监管,加强对药品配送单位信誉的考核。根据国家和甘肃省基本药物制度,对基本药品进行筛选,增加药品剂型,提高配送效率,更好地满足居民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摘要:采用自编问卷和深度访谈方法,对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山区少数民族家庭健康状况进行入户调查。调查发现临夏少数民族山区地广人稀,村卫生室基本药品配送不及时,断货缺货时常发生,部分村卫生室已不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胆囊炎、慢性胃炎在当地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妇女对妇科检查存在种种错误认识等。建议加强对药品配送单位考核、加强妇女健康教育、推广民族医和中医药适用技术等。

关键词:少数民族,山区,家庭健康调查,卫生服务需求,甘肃

参考文献

甘肃山区 篇4

甘肃省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处, 地形复杂多样, 自然条件严酷, 是我国生态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受严酷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对经济发展的制约, 甘肃省目前仍然是全国最贫困的省份之一, 贫困地区自然条件严酷, 生产设施滞后, 人口素质不高, 大部分地区十年九旱, 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南部山区高寒阴湿, 多石少土, 人均占有耕地少。河西地区生态问题日趋严重, 水资源日益短缺, 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2]。近几年, 甘肃省加大了扶贫工作力度, 扶贫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但贫困程度深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按照国家新的扶贫标准, 2011年底甘肃省贫困人口为842.19万人, 贫困发生率高达40.3%, 居全国第二。由于甘肃多山地高原、少平原川地, 居住在高寒阴湿区的贫困人口占23%、半山干旱区占41%、深山林缘区占22%、河谷川坝区为14%, 分布在山区的贫困人口占到贫困人口总数的绝大多数[3]。

甘肃省贫困山区大多山大沟深、生态环境脆弱, 自然灾害频发, 地处该区域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严重滞后, 是甘肃省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自然环境严酷、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思想观念落后等是制约甘肃省贫困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4]。研究甘肃省贫困山区农村经济现状及发展面临的问题, 提出该区经济发展策略, 对加快甘肃省贫困山区脱贫致富, 实现甘肃省与全国一道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意义重大。

1 甘肃省贫困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1.1 自然条件严酷, 经济发展水平低

甘肃省贫困地区山大沟深, 生态环境脆弱, 干旱、洪涝、泥石流、冰雪、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发, 导致返贫率居高不下;信息闭塞, 交通不便, 生产方式落后, 扶贫成本高, 脱贫难度大[4]。以榆中县北山地区为例, 当地农村经济仍以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为主, 劳务输出、养殖业和特色种植业成为了近年来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但对农村经济整体带动能力有限。2012年, 榆中县北山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2600元, 同期甘肃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507元。恶劣的自然条件严重制约了贫困山区农村经济的发展, 贫困山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

1.2 产业结构单一, 经济发展缓慢

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较为单一, 以传统农业为主。农业以小麦、马铃薯、玉米等农作物种植为主, 农业种植面积大, 亩产低, 自然灾害频繁, 农业收入有限。近几年, 在政府大力扶持和引导下, 劳务输出、养殖业和特色种植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 但由于文化素质较低, 普遍缺乏技能, 以季节性零工为主, 劳务收入有限。养殖业以肉羊养殖为主, 养殖方式以散户养殖为主, 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小。特色种植业面积普遍偏小, 大面积推广难度较大, 规模效应难以发挥。从总体上看, 受产业发展滞后的影响, 甘肃省贫困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缓慢, 与省内其他地区的差距较大。

1.3 经济基础薄弱, 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甘肃省贫困山区农村经济基础薄弱, 产业以传统农业为主, 几乎没有工业, 外出务工和养殖业的大部分收入用于补贴家用、子女教育和盖房等方面, 投入农业发展的资金有限, 农业发展投入严重不足。近几年来, 政府虽然加大了对农村地区的投入, 但作用不够明显, 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仍然不足, 薄弱的经济基础无法支撑贫困山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此外, 由于农业劳动生产率普遍低于二三产业, 贫困山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 农村土地撂荒现象较为突出, 原本劳动力资源富裕的农村地区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贫困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2 甘肃省贫困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生存发展环境差, 经济发展支撑力严重不足

甘肃省贫困人口中有约200万人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 基础设施落后, 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深山区、林缘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 需易地搬迁。截至2012年底, 全省通行政村公路硬化比例仅达48%, 村组间公路网络建设更加滞后, 仍有526万人存在饮水安全问题, 99万户农村群众的危房急需改造[3]。行路难、饮水难、住房难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区域经济增长是一个多因素作用的过程, 需要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资金和技术等多方面的支撑[5]。甘肃省贫困山区农村生存发展环境差, 可供利用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有限, 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较差, 经济发展支撑力严重不足。

2.2 农民收入水平低, 农村资源配置能力弱

甘肃省贫困山区农民收入普遍较低, 有限的收入大多用于自发性消费, 满足日常的生活开支, 投入农业生产的资金极其有限, 从而导致农村生产方式仍然以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为主, 生产效率低下。此外, 甘肃贫困山区农村资源配置能力较弱, 现有的有限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在贫困山区农村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 其中土地撂荒现象尤为突出。

2.3 思想观念落后, 增收致富难度大

由于交通不便, 信息闭塞, 基础设施限制相对较大, 贫困山区农民思想文化观念普遍较为落后[6]。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28年, 比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低0.73年和1.52年[3], 贫困山区的受教育程度更低。受到落后思想观念影响, 贫困人口普遍存在等、靠、要国家扶贫救济的心理, 发展经济的主观意愿不够强烈, 积极性不高。农业经济发展受诸多因素制约, 发展家庭经济缺规划、缺技术、缺经营能力, 加大了增收致富的难度。

3 榆中县北山地区概况

榆中县北山地区包括榆中县贡井、园子、上花、哈岘、中连川和韦营6个乡, 现有47个行政村、281个村民小组、1.13万户, 总人口4.56万人。区内平均海拔2480m, 年降水量300~350mm。耕地面积大, 日照充足, 降水稀少, 气候干燥, 有利于旱作农业发展。受到特殊地域条件的影响, 榆中县北山地区绝对贫困人口2198户8934人, 外出务工14060人, 低收入人口4967户20585人, 五保户151户152人, 是甘肃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地区之一[7]。

4 榆中县北山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策略

4.1 积极开展区域经济规划, 做好扶贫政策对接工作

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11-2020年) 》, 国家扶贫任务从解决温饱为主到“两不愁三保障”, 随着扶贫任务的转变, 国家对贫困地区将加大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方面的支持力度, 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加快区域性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8]。榆中县北山地区作为甘肃省贫困山区之一, 仅靠自身力量难以实现经济发展, 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全方位的投入以及整体的协调配合。当地应做好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确立主导特色产业, 规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形成区域增长极, 做好与国家省上扶贫政策的对接工作。贡井乡地处榆中县北山地区中心, 交通便利、区位条件优越、具备一定发展基础, 应将其打造成为榆中县北山地区的重要增长极, 带动区内农村经济发展。

4.2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实现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根据调研资料, 榆中县北山地区农村产业发展现状是第一产业严重滞后, 二三产业是空白, 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大部分服务业质量不高、种类不全, 整体经济发展极不协调。以榆中县北山地区贡井乡石台村为例, 种植、劳务输出、养殖是村民收入主要来源。农作物种植以马铃薯、玉米、豌豆和小麦为主, 受自然地理条件限制, 农作物产量低, 农业收入少。因此, 贫困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促进产业协调发展。调整优化种植结构, 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 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大力发展规模养殖, 拓宽增收渠道,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为农业发展做好服务工作。

4.3 科学合理规划项目, 实施项目带动经济发展战略

项目是产业的支撑、投资的载体, 项目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科学合理规划项目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根据榆中县北山地区自然气候条件, 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应重点发展以下项目:一是低产农田改造项目, 通过新修梯田、改造中低产田、修建集雨水窖、发展集雨节灌等措施扩大旱作农业覆盖面, 提高旱作农业生产水平。二是优质马铃薯、玉米、中药材种植项目, 修建集雨水窖、采用节水灌溉技术, 兴修旱涝保收田, 并将其建成优质马铃薯种植基地、双垄沟播玉米种植基地和中药材种植基地, 采用测土施肥技术, 改良土壤肥力, 提高作物品质, 增加亩均产量。三是草食畜产业重点项目, 扶持建设一批规模牛羊养殖大户、养殖小区和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在山顶低产农田种植牧草, 建立牧草种植基地, 为养殖业提供饲料。四是循环农业重点项目, 主要包括节约型农业技术推广工程、废弃物循环利用工程和生物有机肥、生物饲料开发、农膜回收利用等项目工程。

4.4 以农村土地政策改革为契机, 实现农业种植规模化发展

受当前农村土地政策限制, 农民土地分布较为分散, 规模化种植难以实现。榆中县北山地区农村种植业以分散、零星种植为主, 这种种植模式生产效率低下, 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为此, 榆中县北山地区农村应以当前国家土地政策改革为契机, 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 促使承包经营权分离, 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新格局, 推动农村土地有序流转, 为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创造条件。

4.5 加大政府扶持引导力度,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榆中县北山地区农村经济发展靠自身无法实现, 当地政府必须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扶持和政策引导力度, 改变现有农业发展模式。在资金扶持方面为农业发展提供低息贷款, 扶持农村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在政策引导方面, 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建立农民合作社, 传播农业技术、信息。通过加大扶持引导力度, 帮助农村地区摆脱传统农业发展模式,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通过发展特色农业、高附加值农业、品牌农业、规模化农业以及对农业产业进行纵向延伸、横向扩展, 逐步形成农业产业链, 增加产品附加值, 加强中下游企业间协作关系, 降低成本, 提高抗风险能力, 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

4.6 加快特色农业发展, 实现农民脱贫致富

榆中县北山地区由于开发较晚、贫困人口较多、自然条件差、产业层次低等原因, 传统农业发展基础薄弱, 当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缓慢, 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依托资源环境, 结合当地农业发展实际和地方政府扶贫开发政策, 加快特色产业发展,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帮助贫困山区农民摆脱贫困[9]。榆中县北山地区气候环境适宜马铃薯种植, 所产马铃薯品质好, 产量也高;当地海拔较高, 土质疏松、光照充足, 适宜发展抗旱性中药材, 药材种植已经初具规模, 今后要充分发挥当地资源环境优势, 大力发展马铃薯、中药材种植业。此外, 养殖业是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之一, 要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和与之配套的牧草种植业。在实现特色农业产业化的道路上, 建立特色农业发展基地, 不断提高农产品核心竞争力, 引进有实力的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带动特色产业发展, 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实现特色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文甫.贫困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对策[J].农村经济, 2007 (10) :51.

[2]方蕊, 刘元寿.甘肃贫困地区农业新技术示范推广的现状与思考[J].甘肃科技, 2011, 27 (21) :10.

[3]《甘肃省易地扶贫搬迁实施规划 (2013-2018年) 》.http://www.gansu.gov.cn/art/2014/1/20/art_3722_163230.html.

[4]《甘肃省”十二五”农村扶贫开发规划》.http://www.gansu.gov.cn/art/2011/8/12/art_120_137873.html.

[5]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205-208.

[6]唐占艳.贫困地区农村文化建设问题初探-以临夏州贫困农村地区为例[J].甘肃科技, 2013, 29 (16) :1-2.

[7]榆中县贡井乡人民政府.榆中县北山地区中心区贡井经济社会发展规划[Z].

[8]《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11-2020年)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1/content_2020905.htm.

上一篇:区域性产业下一篇:公路冬季除雪防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