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灵台(精选5篇)
甘肃灵台 篇1
在陇东地区, 有一个灵台县, 这里虽然相对落后闭塞, 但却孕育了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更因诞生针灸鼻祖皇甫谧而闻名于世。在灵台县医院, 有这样一个人, 20年来, 在平凡的护理岗位上, 她用执着的情怀和无华的语言谱写出了厚重而亮丽的篇章, 在临床护理、护理教学、护理科研及护理文化等方面成绩突出, 是医院, 乃至护理战线上不可多得的一专多能型人才。
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用情对待每一个人
徐红霞有句“格言”: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用情对待每一个人。她是这样说的, 也是这样做的, 对自己这样要求, 对别人也这样管理。
1993年, 徐红霞卫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一个偏远山区的乡卫生院, 这对一个年仅18岁的外地女孩来说不啻沉重的打击, 当时有人劝她离开这个穷乡僻壤, 她也曾失望过, 哭泣过, 但犹豫过后她选择了坚守, 这一守, 就是3年。在那个只有8名职工的卫生院里, 徐红霞是有史以来第一个, 也是唯一一个经过专业培训的护士。那个年代, 乡镇卫生院条件十分简陋, 医院缺医少药, 没有电视电话, 街道不通班车, 没有食堂, 没有集市, 吃水要到沟里去挑, 日子的艰辛可想而知。一个女孩子在那样的环境中能待下去已属不易, 然而她却以超人的毅力完成了单位分配的一切工作, 哪里需要, 她就到哪里去。三年中, 她不只是干护理工作, 还搞过计划生育、卫生防疫, 兼过助产士、药剂士、财务员等职。她的足迹踏遍了山区的村村落落, 家家户户, 她的吃苦耐劳精神, 感动了山乡的群众, 感动了卫生院的职工, 也感动了视察工作的卫生局领导。
初涉社会生活的艰辛练就了她坚韧的性格, 也使她养成了勤奋敬业的工作作风。她曾辗转在乡镇卫生院工作14年, 但无论在乡镇卫生院还是在县医院, 无论在什么岗位上, 她都始终如一, 以执着的信念恪守着自己的诺言。2007年大年初一早上11点, 徐红霞正在家做饭, 接到了科室的电话, 说距县城60公里处一面包车翻入沟底, 车上载有11人, 情况不明, 一组值班人员已出发前往现场。伤情就是命令, 来不及犹豫, 她一边打电话向值班领导汇报, 一边飞奔到科室安排人员做好后续救援。当时正值春节, 气候寒冷, 路面结冰, 交通不畅, 徐红霞二话没说, 带领两组人员果断地踏上救护车。途中, 她不停地用手机和报警者取得联系, 指导现场人员采取初步急救措施, 等待救援。现场的情况比想象中的还要悲惨, 一男子酒后驾驶, 超载11人, 行至途中不省人事, 疾行的车辆一时失控, 冲过行道树, 翻入100多米深的沟底。徐红霞他们到达事发地点时, 现场一片混乱。凭借院前急救的经验, 她意识到这是一桩严重的交通事故。果然, 三死九伤!在交警和群众的协助下, 她们很快对伤员进行了检伤分类, 现场急救, 紧急转运。返回医院后, 她又组织大家开展院内急救, 送病人入院, 做家属的安抚工作。等到她安顿好一切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时, 才感到又冷又饿, 而此时, 已经是下午三点多, 厨房里, 锅里炖的鸡肉早已干成一块!当丈夫和儿子嗔怪她时, 她说:人命关天呐, 我们早一分钟赶到, 就有可能挽救一条生命!
时刻不忘自己是领头雁
2006年, 徐红霞被破格任命为急诊科护士长, 三年后, 内二科成立时, 她又被委以重任, 作为内二科护士长负责新科室的筹备。仅用三天时间, 她独自一人完成了一切准备工作, 当新抽调的医生护士到科室上班时, 大家都无法相信, 诸多繁杂琐碎的筹备工作竟是由她一个人完成的, 而且做得井井有条, 面面俱到。可是谁又知道, 为了科室如期顺利运转, 她付出了多少辛劳与心血。
万事开头难。由于是新成立的科室, 医生护士都是从各科抽调和新招聘的, 人员结构复杂, 环境陌生, 业务生疏, 协作不畅, 给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工作局面一时难以打开。针对这种情况, 徐红霞及时分析形势, 找准问题, 并注意因势利导, 从主要问题入手, 制定了切实的工作计划, 阶段性开展工作。她首先对全科护士分类进行业务培训, 并把新入护士作为重点培训对象。白天没时间, 她就在晚上加班加点, 有的年轻护士一时无法适应, 她就一遍遍地讲解理论知识, 手把手示范操作技术, 轮流带她们上班。功夫不负有心人, 就在医院很多人担心和观望时, 徐红霞却已在短短的一个月内, 带领科室护理工作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在此后的几年中, 内二科护理团队在每次活动中均名列前茅, 成为医院的重点科室。她一手培养起来的李晓萍、仇晓娟等护理骨干, 代表医院在省市级护理大赛中获奖, 是医院护士中获此殊荣第一人。
徐红霞的工作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也给她带来了压力。2010年全国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 内二科又被确定为医院唯一一个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由于信息传递不畅, 徐红霞接到任务时已是7月份, 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之初, 困难重重, 当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 又缺乏保障和支持。作为一名二级医院的科护士长, 她意识到肩头责任之重。但她没有退却, 手下的护士不理解, 她就反复做她们的思想工作;病人不信任, 她就耐心解释, 以实际行动取得合作;保障不到位, 她就多方协调, 积极争取。她向医院和病人承诺, 坚决不搞形式主义。为了切实落实基础护理, 她带领护士从晨间护理做起, 悉心指导, 耐心示范。2010年9月, 一位78岁的老人患慢性肾衰, 入住内二科, 唯一的女儿家中脱不开身, 身边无人照顾, 徐红霞就安排科室的护士轮流看护, 老人没有换洗的衣服, 她就从家里带, 出院时怕老人卧床出现褥疮, 她特地缝制了褥疮垫送给家属。在她的影响下, 大家的观念转变了, 而且体现在了行动上。
灵台县属于农业大县, 内科服务对象多是农村老年患者, 徐红霞坚持把健康教育作为重点, 以解决这一群体疾病预防保健知识缺乏的问题。为了让年轻护士掌握与农村老年患者沟通的技巧, 她不厌其烦地带领护士到病人床前现身说法。她说, 作为护士长, 时刻不能忘记自己是领头雁。护士长的作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科室的护理行风, 要求护士怎么做, 护士长就要身先士卒, 为护士做出表率。
误人子弟, 如欺人父兄
作为一家教学医院的护士长, 徐红霞还兼任县职业中专的护理学教师, 六年来, 她教授过《基础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等课程, 毕业学生300多人, 为社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护理人才, 为护理职业教育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由于临床工作脱不开身, 上课时间都安排在晚上, 但无论多忙多累, 无论冬夏寒暑, 她都一如既往, 坚持不懈。2011年和2012年, 在全市护理技能大赛中, 徐红霞指导的选手, 几乎囊括了所有前三名的奖项, 她也因此被县职业中专评为“优秀教师”, 被市教育局授予“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当领导师生赞叹她为人师表的敬业和执着时, 她只是淡淡地说, 我是教师, 就要负起责任, 误人子弟, 如欺人父兄啊!
护理事业需要发展和创新
在灵台县医院, 人人都知道徐红霞是个热爱学习的人。熟知护理理论, 熟练护理技能, 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均获佳绩自不必说。她还十分重视总结工作经验, 并进行发展创新。她先后发表论文4篇, 主持和参与护理科研4项。在护理管理中, 她善于学习新知识, 探索新思路, 掌握新技术。在医院, 她积极建言献策, 倡导“尊护重教”, 为年轻护士制定职业规划, 帮助新入护士尽快成长, 促进护理行业持续发展。
在文字中放飞心灵
“我是风中的一朵飞絮, 飘然而来;我是一朵圣洁的白花, 流溢着芬芳;我是一滴春天的雨露, 滋润患者干枯的心田......”这是来自徐红霞诗歌中的几句话。徐红霞热爱文学, 繁忙的工作之余, 她喜欢“在文字中放飞心灵”。多年来, 她创作的散文、小说、评论、新闻报道等二十多篇, 逾10万字, 发表在《当代护士》、《现代护理报》、《甘肃卫生》、《平凉日报》等报刊杂志。她的视野, 她的思想, 已不再局限于护理和自我这个狭小的空间里。她的作品, 多是以护理为题材, 以弘扬医院文化为主旋律, 因为她在用心做护理。她的文字是质朴的, 简单的, 因为她的心灵是沉静的;她的业余生活是忙碌的, 充实的, 因为她的人生是厚重的。
这就是徐红霞, 一个凡事都在用心的人;这就是徐红霞的风格, 一个在平凡的护理岗位上而又不甘平庸的人。她没有豪言壮语, 也从不随波逐流;她恪守信念, 勤奋刻苦;她立足本职, 全面发展。一路走来, 她注定趟过风雨, 但她无怨无悔, 一往无前。
甘肃灵台 篇2
灵台家兄古镜歌
作者:薛逢朝代:唐体裁:七古 一尺圆潭深黑色,篆文如丝人不识。耕夫云住赫连城,
赫连城下亲耕得。镜上磨莹一月余,日中渐见菱花舒。
金膏洗拭H涩尽,黑云吐出新蟾蜍。人言此是千年物,
百鬼闻之形暗栗,玉匣曾经龙照来,岂宜更鉴农夫质。
有时霹雳半夜惊,窗中飞电如晦明。盘龙鳞胀玉匣溢,
牙爪触风时有声。耕夫不解珍灵异,翻惧赫连神作祟。
十千卖与灵台兄,百丈灵湫坐中至。溢匣水色如玉倾,
儿童不敢窥泓澄。寒光照人近不得,坐愁雷电湫中生。
吾兄吾兄须爱惜,将来慎勿虚抛掷。兴云致雨会有时,
甘肃灵台 篇3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进程,我国对小城镇的发展越来越重视。然而小城镇发展逐步趋同,忽视了其本土特色。我国疆土面积广、地形地貌类型丰富、气候分区种类多、生活方式差异大等特点,不同地区小城镇的发展应该是千差万别。因此,本土文化及环境的差异导致针对不同类型区域小城镇的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应区别对待,本土化的城市空间发展营造显得尤为重要。黄土高原沟壑区作为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典型地貌区之一,特殊的“山 - 川 - 塬”交替的地形地貌导致其城镇可建设用地仅依靠较为平坦的塬面,塬面面积有限导致小城镇规模小、数目多,成为黄土高原沟壑区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同时,该地区小城镇的空间发展有着明显的本土特色。因此,基于黄土高原沟壑区小城镇规模小、数目多的特点,依托其自身独特的地理特征与气候特征、脆弱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资源禀赋以及较为落后的经济水平等本土因素,本文提出黄土高原沟壑区小城镇的空间发展以县域小城镇群为基本单元,形成县域小城镇群树状网络化的空间发展模式,以指导黄土高原沟壑区小城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以位于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的甘肃省灵台县为例,分析灵台县域小城镇的本土环境、空间发展特征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其县域小城镇空间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图片来源:自绘
图片来源:自绘
图片来源:自绘
图片来源:自绘
1 灵台县基础条件
1.1 区位条件
黄土高原沟壑区主要由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陕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三部分组成[1]。按行政界线划分,黄土高原沟壑区辖1区17县212镇,总面积为3.37万平方公里。
灵台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隶属于平凉市,是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典型代表。全县下辖5镇(中台镇、独店镇、什字镇、朝那镇、邵寨镇)8乡(百里乡、梁原乡、龙门乡、蒲窝乡、上良乡、西屯乡、新开乡、星火乡)1个街道办事处。灵台县位于关中—天水经济区辐射范围内、西安辐射的3小时经济圈内、兰州辐射的4小时经济圈内,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途,素有“灵陇屏障”之美誉。
1.2 自然条件
灵台县属大陆性气候,降雨分布不均,呈现出前半年降水较少,气候干燥,后半年降水较多的特点。境内的纬度、海拔、气候和无污染的自然环境,为大规模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提供了较为理想的自然条件。由于地貌划分,县域内形成7个大小不等的塬面,其中以什字塬面积最大。
1.3 资源条件
灵台县境内有达溪河和黑河两条较大河流,均系泾河水系,流向从西向东,全流程223.2公里。全县人均占有地表水量仅591.2立方米,仅占全省人均水量的42.4%,占全国人均水量的21.2%,属水资源缺乏区。同时,灵台县旅游资源和矿产资源储量丰富,是甘肃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华针灸医疗始祖皇甫谧的出生地;矿产资源是鄂尔多斯聚煤盆地南缘的一部分,煤炭资源赋存面积约51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4。
1.4 经济条件
近年来灵台县经济发展得到较快发展,但从人均GDP、农民人均收入等指标与全国、甘肃省、平凉市的平均发展现状指标以及全国小康指标进行比较,灵台县经济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仍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初级阶段。
1.5 生态条件
灵台县位于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地貌复杂多样,生态环境脆弱。境内为典型的“川—山—塬”交替地貌,区内多山脉,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现象严重,地表植被覆盖率低。在生态环境变化速度上、在抵御外界干扰上、保持生态系统稳定以及应对全球生态变化的敏感性上都体现了较大的脆弱性。
2 灵台县小城镇空间发展特征
灵台县小城镇空间发展基本经历了点状积聚、组团格局、城镇群体三个阶段。
点状积聚阶段:灵台经过西魏—唐—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这段时期,城垣、壕沟、官舍、民宅俱已不复存在,但是灵台城区的山水格局得以延续。灵台城区在西魏建城伊始,就位于现县城东边的隐形山麓,明末因战乱焚毁后,清初建于隐形山麓之西的台地上[2]。从清乾隆年间所修的灵台县志中,清晰可见灵台县城依荆山、隐形山及达溪河而建的独特风貌,此时县城规模较小呈点状积聚形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沿故城垣利用河川地开辟了新马路,以此为骨干,逐步向东西方向延伸,灵台城区背枕荆山,南面达溪河,东倚隐形山,城市主要建于山缘台地与河流阶地之上。随着城镇人口的增长,城镇空间扩展是必然,由于北面受到山体限制,南面水的制约,城镇空间东西向扩展,到1986年城镇空间得到扩展,但仍为点状积聚形态。
组团格局阶段:1986年以后县城空间在填充扩展的同时,沿达溪河向外扩散发展,形成组团格局形态,在老城区以西形成西部休闲生活区、以南为仓储商贸服务区、以东为工业园区。由于县城地理条件的制约,其可建设用地在形成现在的组团格局后,没有可继续开发利用的土地,县城的规模达到最大化。各组团内部有较为完善的独立公共服务设施,同时将老城区内的部分城镇职能外迁,以保护老城区的完整格局,使历史得以延续。
城镇群体阶段:灵台县境内的邵寨镇、独店镇、什字镇和朝那镇的可建设用地面积至少是县城所在地中台镇可建设用地的三倍,其中什字镇的可建设用地面积最大。随着城市规划的引导、县乡道路的建设以及产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县城发展受到用地及生态环境容量的限制,沿道路形成点轴发展趋势。县域内需要新的城镇核心来分担县城的职能和人口,由此县域小城镇群形成。随着皇甫谧针灸养生文化产业园的建设和煤炭资源的开采,小城镇群内各城镇间的联系将更加密切。城镇空间由单一的城镇核心开始走向城镇群体的多核心网络发展的阶段。
图片来源:自绘
图片来源:自绘
3黄土高原沟壑区小城镇群空间发展存在的问题
(1)现阶段,黄土高原沟壑区县域小城镇群处于单核心集聚的城镇群演化初级阶段,在城镇职能互补、基础设施共享、资源整合等方面的建设与网络化城镇的差距还比较大,黄土高原沟壑区小城镇发展目前主要还处于自给自足的阶段。
(2)小城镇群内各节点城镇间的经济联系度、交通可达性等联系较弱,整体小城镇群网络联系不健全,相邻的各城镇孤立发展,缺少联系,交通可达性差等因素,导致小城镇群空间结构松散,发展缓慢。
(3)小城镇群内部核心城镇综合实力较弱,中心职能强度低,无论从规模还是经济实力上都限制了其对周边城镇的辐射作用,其核心与主导作用不能有效发挥。
(4)小城镇群内部资源潜质未得到充分的发掘,产业结构单一,核心产业带动作用不突出,区域内资源未得到整合和合理配置。
(5)小城镇群内部城镇空间建构中忽视小城镇的本土特色,未充分考虑城镇自身的自然环境、建筑风貌、空间的尺度以及景观方面、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等,致使城镇本土特色缺失。
4黄土高原沟壑区小城镇树状网络化空间发展模式探析
4.1 适用范围
小城镇群树状网络化空间发展模式是针对黄土高原沟壑区县域小城镇群而言,县域小城镇群包括县城及其中心城镇,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乡镇均可划入小城镇群的范围内。当县城的人口在5万人以下,其可建设用地有限,周边小城镇可分担县城的部分职能的前提下,可采用县域小城镇群的树状网络空间发展模式。
4.2 小城镇群树状网络化空间发展模式
黄土高原沟壑区由于受到地形、地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小城镇发育较好,形成了县域小城镇群。小城镇群内部交通网络是小城镇群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 交通网络系统的发展、完善和优化对城镇群的空间发展影响非常大,区域交通线路沿线的小城镇快速的发展[3]。黄土高原地区内河流均流经深厚的黄土地区,地面切割破碎,沟壑纵横密布占总面积的一半左右。因此,该地区道路网络分布整体呈现树枝状特征,而小城镇群的整体空间发展形成了以交通网络为纽带的树状网络结构的空间发展模式。
黄土高原沟壑区小城镇群由节点、网络、基质三部分构成。节点指各中心城镇及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乡镇;网络为沿黄土高原塬面或水系分布的树状格局的交通网络;基质为小城镇群覆盖的广大农村地区和经济发展较弱的乡镇[4]。
小城镇群内部核心城镇(即县城)由于中心职能强度较弱,无论从规模还是经济实力上都限制了其对周边城镇的辐射作用。因此,小城镇群内部需要突破行政级别的概念,适应其树形肌理条件,进行发展的引导,重新构建核心城镇。同时,加强小城镇群内部交通网络系统的完善,构建树形网络群集,推动县域小城镇群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小城镇群内部各城镇的等级划分,应呈金字塔型,处在一级中心的城镇数量最少,处于塔底作为基础的为数量众多的小城镇、乡。根据这种城镇规模等级分布模型,对小城镇群内发展条件较好的城镇,对其等级进行提升,使小城镇群的空间发展更加合理。最终形成小城镇群内部各中心城镇的辐射范围覆盖整个县域,同时,加强县域小城镇群内各乡、村的发展,提升其中心职能和地位,使其起到地域中心的职能。
由于黄土高原沟壑区内小城镇的不均衡分布,其小城镇群的道路交通不是呈简单的均质的中心地理论的发展,而是呈现以一级中心城镇为核心向外递减的梯度等级发展,最终形成小城镇群的树状网络交通体系。小城镇群内由一条或者多条主要交通连接城镇群内各中心城镇,其余一般乡镇通过次级道路与中心城镇连接,使小城镇群内各城镇间的均有较强的交通可达性,通过方便的交通联系,以促进城镇间的经济往来与社会交流。结合沟壑地貌形态,采取结合有轨道或区域公共交通导向的走廊式发展,建构多中心、网络化、公共交通走廊式的区域网络化小城镇群空间格局,强调区域公交网络与空间布局模式的协调。
5 结语
集灵台·其二(张祜) 篇4
作者:张祜
原文: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峨眉朝至尊。
注解及译文
注解
1、虢国夫人:杨贵妃三姊的封号。
2、平明:天刚亮时。
韵译
虢国夫人受到皇上的宠恩,
大清早就骑马进入了宫门。
只嫌脂粉会玷污她的美艳,
淡描蛾眉就进去朝见至尊。
评析
对灵台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篇5
近年来,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灵台县坚持走“稳定粮食保基础、做大牛果促增收”的发展道路, 农业产业化水平得到了较快提升, 已形成了以优质粮食、畜牧养殖、无公害蔬菜、绿色苹果四驾马车齐头并进的农业发展模式。截至2014年底, 全县新建标准化肉牛养殖场1处、养殖小区8处, 全县牛饲养量达到17.4万头;栽植优质红富士苹果园3 333.3 hm2, 建成标准化幼龄果园2 886.7 hm2;建成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133.3 hm2, 辐射带动全县种植蔬菜2 613.3 hm2;完成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4 873.3 hm2, 建成绿色冬小麦生产基地6 666.7 hm2, 粮食总产达到15.4万t。同时, 通过大力发展龙头企业, 完善中介服务组织, 初步形成了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市场联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但是, 与农业发达的县区相比, 灵台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还处于较低的层次, 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贡献还很有限, 因此, 要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推动灵台科学发展、全面发展、持续发展, 必须推动农业产业化向更高层次攀升。
1 推进农业产业化对灵台发展的重要性
1.1 推进农业产业化, 是改造传统农业的重要载体
当前, 我国正处在向工业化、城市化较高水平发展的阶段。在全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大背景下, 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把贸工农科教服各个环节有机结合在一起, 可以为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提供有效载体, 从而促进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的合理流动, 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时, 国家对“三农”扶持力度的逐步加大, 使诸多生产要素通过产业化经营渗透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之中, 从而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提供了外在的发展动力。作为处在干旱带腹地的灵台县, 农业即是传统产业, 也是薄弱产业, 用产业化的方式做大做强传统农业, 改造传统农业, 是干旱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1]。
1.2 推进农业产业化, 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
人多地少是灵台县的基本县情。由于农业生产效益较低, 再加上农户的文化、科技、管理、经营水平落后, 导致农业产出比例失衡, 科技含量低, 农业发展尚处于“有数量、无规模”的状态下。只有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把农户纳入贸工农科教服一体化经营的链条之中, 使农业市场主体不断发展壮大, 科技、管理、经营水平不断提高, 才能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
1.3 推进农业产业化, 是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
农业产业化经营, 通过发挥龙头企业和中介服务组织的辐射带动能力, 把家庭分散经营的生产方式与社会化大生产紧密衔接起来, 把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有机统一起来, 既可以充分调动千家万户的生产积极性, 又可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架起农民走向市场的桥梁;既可以促进农业发展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规模化经营, 又可以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加工转化率和综合经济效益, 是推动灵台县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
1.4 推进农业产业化,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新阶段的重要战略任务。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不仅可以带来现代生产方式、经营理念、管理模式的变革, 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加快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 而且可以使富裕起来的农民走上知识化、文明化、城镇化的发展道路, 进而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2 灵台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2.1 农业结构逐步优化
经过多年的发展, 当前灵台已经形成了什字原区1.33万hm2优质小麦生产区, 在百里、梁原川区和龙门、蒲窝等乡镇的水平梯田形成了4 667 hm2全膜玉米生产区, 在灵平、灵千公路沿线形成了3 333 hm2绿色优势苹果经济带, 在中台川区建成了千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以南部山区为中心, 建成了以农户规模养殖为主的17万头黄牛养殖基地, 在朝那郑家什字、星火蔡家原、西屯白草坡等村建成了奶牛养殖标准化示范区, 粮、畜、果、菜生产的区域化、产业化的格局初步形成。
2.2 农业社会化服务不断加强
全县各乡镇、涉农各部门以提高农产品质量为中心, 积极探索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新途径, 落实了一批粮食生产、林果开发、畜牧养殖、蔬菜示范、良种引进、龙头企业建设等农业项目, 对指导农户生产、促进农产品销售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 加强行政推动力度, 按照全县农业总体规划, 通过政策优惠、资金扶持、宣传带动等方式[2], 积极引导群众发展治富产业, 壮大产业经济。此外, 还注重发挥农村信用社服务农村经济金融支持的主渠道作用, 积极拓展企业担保和农户联保贷款市场, 既降低了信贷风险, 又缓解了农民贷款难的矛盾, 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2.3 劳务输出初具规模
围绕增加农民收入, 立足于打造劳务品牌,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突出抓好农民工输出前培训, 形成了“以培训促输出, 以输出带培训”的良性循环, 并且通过开展适应性培训等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 明显提高了外出务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围绕壮大劳务产业, 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措施, 并且把机构建设与外出务工人员培训作为一项重要考核内容, 与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紧密挂钩, 有力地促进了劳务输出工作的全面开展。建立健全了乡镇劳务输出服务站, 充实配备了村级联络员, 形成了县、乡、村3级劳务输出信息网络。全县2014年劳务输出人员达6万人, 劳务收入达到2.2亿元。
2.4 农业产业化初见端倪
一是大力培植龙头企业, 有效拉长产业链条。通过广泛招商引资活动, 先后建成了中台蔬菜脱水厂、红岩肉食加工厂、大锅大酒厂、皇甫谧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灵谷香面业有限公司、柳家铺肉牛育肥场农业龙头企业, 有效推动了全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步伐。二是健全完善市场体系。目前, 全县已经建成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13个, 涵盖了蔬菜、果品、中药材、瓜类、牛羊活畜交易等各个类别, 其中什字、独店等乡镇的牛羊活畜交易和中台蔬菜批发等专业市场年交易额达到5 000万元。各类农村集贸市场发展到近10处, 年成交额达到2.7亿元。季节性地头市场也成为农产品交易的主要阵地, 其中马铃薯、西瓜、辣椒、西红柿、苹果等产品在大量上市的时候, 吸引了大批客户直接在地头交易。三是培育发展中介组织。各地农村涌现了一大批靠贩运和销售农产品发家致富的能人, 相互联合形成了各种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 如中台蔬菜协会、兴隆药材协会、林果经济合作社等, 这些经济组织以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市场为依托, 以农产品运销经营为重点, 一头连农户, 一头连市场, 提高了农民走向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他们把农产品集中收购起来或自行外出销售, 或联系外地客商前来收购, 在促进农产品销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 全县农民流通队伍已发展到2 000多人。
3 加快灵台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3.1 要在培育优势主导产业上实现新突破
农业是灵台县的传统产业, 长期以来, 受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 经营粗放, 管理落后, 农业产业化发展还处于较低的水平。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 今后要进一步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步伐, 以产业化、集约化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突出抓好以下农业经济:一是建成优质粮食生产区。本着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的相对一致性,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规划全县农业发展布局。什字原面以发展优质玉米、优质小麦、优质蔬菜为主, 实施规模生产、集约经营, 并以灵台云翔面业公司为依托, 积极种植专用型冬小麦品种。东部以发展优质中筋小麦和饲用玉米生产为主, 建成小麦—玉米带田产粮区, 力求实现粮食双季丰收。中部原面以发展面包型优质小麦为主, 建成小麦—蔬菜粮经间作区, 蔬菜种植依托目前已取得的番茄产地和产品认证的优势条件, 大力发展无公害番茄、辣椒等, 迅速扩大规模, 实现粮食经济双丰收。西部原区以种植硬粒小麦为主, 建成高强筋小麦生产区。二是建成小麦、玉米良种繁育基地。以县内已注册登记的2家民营种子企业为龙头, 以县农技中心和种子管理站为技术支撑, 指导开展“两杂”制种, 实施以抗旱优质冬小麦良种繁育和玉米杂交种制种为主的“种子工程”。以上良乡为中心, 向南北两河流域的梁原川区和百里川区扩展 (其中百里川区以制种粮饲兼用玉米为主, 塬区以制种农大108等为主, 黑河川区以制种豫玉22等生育期较长的品种为主) , 建成甘肃省玉米杂交种制种基地, 规模达到3 333 hm2, 年产玉米优质杂交种1.8万t;以独店镇姚景项目区为中心, 向四围扩展, 建成陇东最大的冬小麦良种繁育基地, 面积达到2 667 hm2, 年产优质小麦良种1.2万t, 将灵台县建成继张掖之后的又一大种子产业基地。三是建成种草养畜区。在南部山区, 整修水平梯田, 兴修生产道路, 重点推广紫花苜蓿和粮饲兼用玉米种植, 推广全部生产过程的机械化操作, 发展畜牧业。目前“十万亩草、十万头牛”目标已基本完成, 下一步在以产业化经营化发展的同时, 必须解决“大规模、小产业”的问题。要突出抓好规模养殖、科学饲养、品种改良等关键环节, 深入推进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 扶持引导平凉红牛繁育中心、百里金暘畜牧发展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扩大养殖规模, 打造种草养畜“龙头企业”, 用工业化的理念经营畜牧业, 为工而牧, 为牧而工, 通过提高畜产品的深加工, 拉长产业链条,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解决产业要素整合度低的问题, 赋予种草养畜主导产业新的发展内容。四是建成经济林果产业带。把发展经济林果业作为深化农村产业调整, 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改善生态的重要内容, 在现有3 333hm2果园的基础上, 紧盯适宜区全覆盖的目标, 以土地集约流转为突破口, 继续扩大规模, 沿县内灵千、灵泾等重点二级公路两边, 纵深500 m, 引导发展以苹果为主的经济林, 加强果树规范化生产管理, 提高管理技能, 突出绿色无公害, 建成经济林产业带, 使果品总产量达到5万t。五是建成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以中台西川区为中心, 建成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200 hm2, 以什字中永示范园区为中心, 扩大规模, 建成无公害番茄生产基地666.7 hm2, 并与康师傅集团公司达成协议, 建成蔬菜快速脱水厂一处, 年生产脱水番茄0.2万t, 同时, 积极注册绿色农产品商标, 争取脱水番茄出口创汇。六是建成特色种植区。仁用杏、荏籽、接杏、大枣是灵台县十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作物, 并且创造了总产值近亿元的种植效益, 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但仍处于有规模无产业的阶段, 产业链条短, 深加工落后, 限制了这些特色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为了保证这些特色更特, 产业更大, 今后一定要注重在产、加、销各个环节做文章, 形成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路子, 稳定中台东川的灵台接杏栽植基地, 保护全县山台地嫁接的百万棵大枣树苗, 确保挂果, 形成效益, 继续扩大麦茬地移栽荏籽面积, 建立信息服务平台, 争取出口创汇。实行品牌战略, 打造特色产品优势地方品牌, 提高灵台特色种植业知名度。
3.2 要在加快龙头企业集群化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要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 必须摒弃传统农业发展模式, 大力改造传统产业, 充分利用新的发展条件,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致力于发展4种经济。一是主攻非农经济。用工业来改造传统农业, 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是灵台县发展工业的突破口。草、畜、果、菜是灵台县农业生产的优势品种, 规模大, 产量高, 单纯以自产自销的方式不会使优势行业走的更远, 只有通过深加工、精包装、找市场, 才能赋予优势产业更加广阔的现代内容, 才能使其后续产业形势看好。因此, 灵台县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 发展苜蓿草制品、清真牛羊肉产品、专用小麦产品等这些既有原料基础、又有市场空间的行业, 应该是启动非农产业发展的首选内容。二是打造开放经济。县域经济发展受制于资金、人才、信息等紧缺资源, 而扩大开放、招商引资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发达地区的经验告诉我们, 凡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 都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和借助了外力。灵台县作为生产要素十分贫乏的地区, 更要借助外力发展自己。要有集天下之智、集天下之士、集天下之财为我所用的视野和胸襟, 达到“你发财, 我发展”的双赢效果, 形成开放型的经济格局, 全面推动农业产业化向更高层次发展。充分利用皇甫谧文化品牌建设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招大商、大招商, 建设成以皮草工业、肉食加工、粮食加工为主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用工业化的理念经营农业, 拉长产业链条, 提高附加值, 带动一方产业, 致富一方百姓。三是培育特色经济。特色就是优势, 有特色才有竞争力。近些年来, 灵台县特色经济虽有所发展, 但仍未走出小规模又无竞争优势的困境, 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产业化的发展方向, 要求必须走出分散经营和经营层次低的现状, 将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传统农业转变成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农业, 建成全县特色农畜产品集散地, 拉长产业链条, 提高附加值。依托灵台县特色作物、蔬菜、林果、草畜等农产品资源, 大力发展特色经济, 做大做强专用小麦深加工、肉食品加工、皮草加工等经济, 努力打造“一乡一业, 一村一品, 一路一色”的发展格局, 建设一批专业乡、专业村、专业街、专业园。四是提升劳务经济。农村人口多是灵台县的一大包袱, 如何变人口压力为发展优势, 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要大搞劳务输出, 实行“走出去”战略, 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移。只有减少农民, 才能富裕农民。年收入2亿元的规模已使劳务输出成为灵台县的一个大产业。当前在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过程中, 第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 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技能, 已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事情, 打造实力强劲的灵台劳务大军, 除了拓宽就业渠道之外, 加强培训是当务之急。
3.3 要在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上实现新的突破
一是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 以县城为中心, 城乡互动, 通过不断的改造建设, 使城市功能更加齐全, 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市场服务体系, 扩大就业, 吸引人口。积极兴办劳动就业、房地产、技术、信息、金融等服务业, 形成联结城乡、辐射周边发达市场网络体系, 进而推动农业产业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突破农业产业化发展难题。树立灵台小城镇建设的品牌, 如在什字镇打造“农产品批发大镇”品牌, 独店镇打造“陇东畜产品交易第一镇”品牌等, 让农业借船出海, 走上产业化发展的良性轨道。二是大力提高各种专业市场的交易规模, 如什字镇的果品市场、独店镇的肉牛市场、朝那镇的野生药材市场、中台镇的蔬菜市场等, 让这些专业市场的生产交易能力集生产、加工、储藏、运销为一体, 提高产加销的效益。三是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 拓展农产品流通发展空间。灵台县北靠泾川, 南联陕西, 交通便利, 县内汽车交通运输户积聚, 是发展现代物流优势明显。基于以上发展条件, 在灵台发展集商品运输、仓储、包装、配送于一体的综合性物流中心, 建成承接南北、商品集散的物流走廊是一个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由政府引导和参与物流园区建设, 通过市场动作, 让运输、仓储企业、大型货运代理、联运公司落户, 促成物流企业经营地点集中化、运输组织集约化, 使其为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更大的外向空间。
3.4 要在优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环境上实现新的突破
一是从农业招商引资、特色产业发展、农技体系建设、产地环境治理4个方面着力优化农业发展环境, 构建了招商引资“洼地”, 清洁农业产地环境, 提升农技服务水平, 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二是营造农业招商高效平台。创新招商引资方式, 大力开展项目招商、网络招商、能人招商, 优化投资环境, 争项引资做到“统一政策、统一规划、统一配套”, 给予土地、工商、税收优惠政策, 实现“筑巢引凤”[3]。三是健全产业政策支撑体系。围绕农业产业开发, 从土地流转、资金投入、激励机制等方面制定土地入股、出租、转让等有偿流转政策, 形成产业规模开发效应。四是完善农业科技服务网络。以人为本, 着力推进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健全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定期培训机制, 加快培育复合型农技人才, 加强农业科技推广, 完善病虫鉴定、农产品质量检测等农业检验检测设备, 实现农业产业化向科技要产量, 向科技要效益。五是强化农业产地环境监测。设立农业环境、土壤养分定位监测点, 定期监测, 动态发布农业生产指导数据, 加强以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理为主的产地环境污染治理。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络, 创办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同时,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提升农业抗灾避灾能力。
4 结语
总之, 因为灵台县地理位置较为偏僻, 自然条件优势不是很明显, 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 人口素质普遍偏低, 让农民单凭自身努力, 要彻底摆脱贫困, 走向富裕和文明, 道路还很漫长。因此, 政府机构应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给予高度重视和项目、资金倾斜, 通过全县上下的凝心聚力, 务实苦干, 全力发展, 灵台县必将成为陇东山区最具特色、最具潜力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县[4]。
摘要:介绍灵台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性及发展现状, 提出加快灵台县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建议,甘肃灵台
参考文献
[1]牛若峰.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观察和评论[J].农业经济问题, 2006 (3) :8-15.
[2]黄祖辉, 王祖锁.从不完全合约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方式[J].农业经济问题, 2002 (3) :28-31.
[3]牛若峰.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特点与方向[J].中国农村经济, 2002 (5) :4-8.
【甘肃灵台】推荐阅读:
灵台06-07
灵台县超限治理11-16
灵台县教育局召开教育系统12-13
古灵台荆山森林公园导游词09-10
灵台县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实践与思考06-10
灵台县政法系统全力推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11-23
在灵台一中第八届体育节开幕式上讲话06-13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网站-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分数线范文06-06
甘肃礼县07-15
甘肃山区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