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山丹

2024-06-05

甘肃山丹(精选5篇)

甘肃山丹 篇1

2012年, 山丹县按照“抓品种、扩基地、增母畜、强龙头、创品牌”的思路, 加强牛源基地、肉牛标准化养殖小区、良种繁育、示范点建设, 成效显著。

该县依托退耕还林 (草) 后续产业发展, 落实各项扶持政策, 坚持“引繁结合、见母必留”的原则, 稳步推进十万头肉牛基地建设。截止目前, 全县肉牛饲养量达3.5万头, 能繁母牛存栏9 800头, 肉牛出栏6 000头;新建肉牛养殖小区 (场) 2个, 培育肉牛专业合作社1个;新建秸秆饲料化示范点1个。完善已建成的肉牛标准化养殖示范村2个、示范户20户;新建青贮窖5 000 m3、牛人工授精点1个、疫情监测点1个、养殖小区疫情监测室1个和村级动物疫病防疫室5个, 牛口蹄疫免疫率和运输、屠宰场 (点) 、活畜及产品交易3个环节检疫率以及上市肉品检疫率均达100%。

甘肃山丹 篇2

领导机构及成员职责

武山县山丹镇山丹中心小学

2018年3月1日

山丹镇山丹中心小学防震减灾

领导机构及成员职责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教育,特成立防震减灾工作领导组织机构与领导小组。

一、领导小组机构成员: 组长:李春胜(校长)

副组长:令俊平(副校长)、顾保军(后勤主任)成 员:周鹏(教导主任)、李爱琴(副校长)、马成名(副校长)、马虎娃(校监委主任)、郭亚伟(德育室主任)、马银礼(会计)、汪玉洁(语文教研组长)、令丽君(数学教研组长)、谢雅兰(综合教研组长)、陈刚(教导处干事)及各班班主任

二、执行机构成员:

组长:令俊平(分管安全副校长)

副组长:顾保军(办公室主任)

三、领导小组职责:

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创建是学校进一步加强科技教育、普及科普知识的重要途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是学校的核心,是学校科技教育发展方向的引领者。为了充分发挥领导小组的作用,现制订如下职责:

1、掌握学校教育的办学方向和办学宗旨,确定学校的办学目标,坚持学校良好的科教兴国、科技兴校发展理念。

2、制定并不断完善规章制度,管理学校的教学秩序,保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纳入学校科技教育整体,正常运行。

3、协调校内外各部门之间关系,争取社会各部门的支持,努力创造科普教育内部和外部的良好环境。

4、合理安排校内外各在职人员工作,明确分工和职责,并有权督促其工作。

5、制定每年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宣传活动计划,并指导好教师开展好科普教育宣传活动。

6、聘请有关辅导员,向各部门争取办学经费,及时解决办学中的困难。

7、加强各类值班值勤,保持通信畅通,及时掌握情况,全力维护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

8、按预案落实各项物资准备。

9、无论是否有预报、警报,在辖区内或邻近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后,领导小组立即赶赴本级指挥所,各抢险救灾队伍必须在地震后10分钟内到本单位集结待命。

10、领导小组在上级统一组织指挥下,迅速组织校内抢险救灾。

(1)迅速发出紧急警报(连续的急促铃声和呼喊声),组织仍滞留在各种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撤离到指定的避险场地。

(2)迅速关闭、切断输电、供水系统(应急照明系统除外)和各种明火,防止震后滋生其它灾害。

(3)迅速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并送至附近救护站抢救。

(4)加强对重要设备、重要物品和历史文物的救护和保护,加强校园值班值勤和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

11、积极协助当地党委、政府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消除恐慌心理,稳定人心,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12、迅速了解和掌握本校受灾情况,及时汇总上报市教育局及当地党委政府。

13、在抗震减灾应急行动中,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落实。

四、成员分工:

漆瑞芳:负责三楼西面楼口

包晓瑞:负责三楼东面楼口

许金萍:负责二楼东面楼口

李向丽:负责二楼西面楼口 车晓雯:负责一楼西面楼口 侯文华:负责一楼东面楼口 周鹏:负责鸣哨、打罗 郭亚伟、陈刚、负责相片采集 顾保军:负责校园区域

武山县山丹镇山丹中心小学

甘肃山丹 篇3

牧草机械作为纽荷兰的核心产品之一, 其最为齐全的产品线为用户提供了各种牧草作业所需的解决方案, 在世界各地畜牧业发达地区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深受用户欢迎。本次演示会展示的产品包括SR200自走式割草机、PT3417摊晒机、HT152搂草机、BB9080大方捆打捆机 (配套T2104拖拉机) 、P6810大方捆捡拾车及LM5040伸缩臂叉车, 涵盖牧草收获、打捆、运输的全过程。

现场观看本次大会, 纽荷兰高端牧草全程机械化收获的理念深入人心。SR200自走式圆盘割草压扁机高效灵活;PT3417摊晒机抛撒面大且均匀, 大大加快了传统搁放的干燥模式, 使与会者感到震撼;HT152搂草机的高速高效集聚草条, 成倍地提高了打捆效率;BB9080大方捆打捆机配T2104四轮驱动大马力拖拉机作业在山丹军马场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吸引了许多媒体的跟踪采访;P6810大方捆捡拾车给许多客户新的启发, 成为用户非常期待的高效转运大方捆设备。

现代化草业运作模式采用牧草机械化收获方式, 比人工及畜力收获方式生产率大幅提高, 作业成本更低, 同时, 牧草营养损失更少, 更有助于畜牧业及奶业的发展。纽荷兰牧草设备以其不断的技术创新和高质量及品种的多样化而享誉全球, 并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为我国牧草机械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可以为用户提供从牧草收割、摊晒、搂集、打捆到草捆捡拾堆垛与运输全过程的多种解决方案。本次现场会演示的高端牧草设备都将为推广现代化草业运作模式带来巨大的积极作用。

甘肃山丹 篇4

一、二十里堡村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主要形式、主要特点

二十里堡村现有5个社, 335户, 1327口人, 耕地总面积12000亩, 人均耕地9.04亩, 机井19眼, 属井水灌区。从2008年开始土地流转, 至2011年流转耕地达9200亩, 占全村有效耕地面积76.7%, 涉及农户335户。流转耕地种植洋葱2000亩、板蓝根1800亩、马铃薯1400亩、孜然1000亩、大豆580亩、玉米310亩、小茴香300亩、防风150亩、胡麻50亩、蔬菜600亩、制种小麦150亩、制种油葵100亩、制种玉米300亩、制种萝卜460亩。该村依托华农农副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瑞丰种植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定西马铃薯种业公司、北京德农种业有限公司张掖分公司, 采取“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支部+专业大户+农农户户””等等形形式式, , 实实施施整整村村土土地地流流转转, , 走走上上了了农农业业增增效效、、土土地地增增值值、、农农民民增增收收的的发发展道路。

(一) 二十里堡村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

1、以转包方式流转。部分承包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给本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大户刘开科、刘宝贤、贺强、赵登文、邸多宏、邸多仕等从事马铃薯、高原夏菜、中药材生产经营。全村以转包形式流转耕地4548.2亩, 占流转耕地总量的49.4%, 涉及农户203户。

2、以出租方式流转。部分承包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给十里堡村专业大户周明、刘伏村专业大户赵振军、民乐县专业大户赵子荣、山丹县粮食收储公司位奇粮管所、定西马铃薯种业公司、北京德农种业有限公司张掖分公司等从事马铃薯、高原夏菜、中药材生产经营。全村以出租形式流转耕地4651.8亩, 占流转耕地总量的50.6%, 涉及农户132户。

(二) 二十里堡村土地流转的主要特点

1、流转方向产业化。农村土地合理流转拓宽了农业生产走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商品化的路子, 通过土地产业化集约经营, 二十里堡村成了远近叫得响的“高原夏菜村”、“马铃薯村”、“中药材村”。

2、流转效益综合化。

一是实现了规模化经营。农村土地流转满足了200亩-500亩、500亩-1000亩、1000亩以上规模经营户发展高效农业的愿望, 促进了马铃薯、高原夏菜、中药材等特色经济作物规模化生产, 促进了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龙头企业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 发挥了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龙头企业在生产、资金、技术、信息、管理、储备、加工、运输、营销等方面的专业特长, 实现了土地资源和劳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提高了现代农业的经济效益。

二是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随着农村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盘活, 国家农业开发项目的资金支持, 村级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 具备了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标准化改造的基本条件, 实现了“生产规模化、灌溉自流化、耕作机械化”目标, 提高了现代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是实施了农业标准化生产。以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龙头企业为农技推广“示范”载体, 依靠县农技中心、镇农综站、龙头企业等科技力量, 推动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和生态农业建设, 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 实施绿色农产品品牌战略。

四是提高了农业经济整体水平。农村土地流转把农村、农民、农业引向了市场, 把农村经济引向了市场经济, 把农业生产引向了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 把农民培养成了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 提高了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 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 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据调查, 2011年, 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马铃薯、洋葱、孜然、板蓝根等特色经济作物, 平均产量分别达2吨/亩、2.5吨/亩、0.15吨/亩、0.20吨/亩, 市场销售价格分别为1120元-1500元/吨、900元-1100元/吨、27000元/吨、10050元/吨, 种子、肥料、水电等综合成本开支分别为1800元-2200元/亩、1800元-2250元/亩、1300元-1500元/亩、1200元-1300元/亩, 平均纯收入分别达440元-800元/亩、450元-500元/亩、2550元-2750元/亩、710元-810元/亩。种植马铃薯1400亩、洋葱2000亩、孜然1000亩、板蓝根1800亩, 年净利润分别达61.6万元-112万元、90万元-100万元、255万元-275万元、127.8万元-145.8万元。土地流转, 可谓“流”出来的是“真金”, “转”出来的是“白银”。

部分农户把耕地转包或者出租后, 从自家承包土地上“解放”了出来, 既获得550元-650元/亩土地转包金, 又“返聘”在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租赁土地上打零工, 日工资收入60元-150元/人/天, 季节性务工收入4000元-10000元左右。“返聘”农户既能在家门口务工, 又能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照顾难问题。部分农户把耕地转包或者出租后外出从事工商、建筑、服务等非农产业, “不稼不穑”既获得550元-650元/亩土地转包金, 又能举家进城灵活就业, 日工资收入120元-200元/人/天, 年打工收入3万-5万余元左右。这种“内外造血”式的务工形式, 实现了农民收入由单一制向多元制转变, 实现了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的互利共赢。

二、土地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 水利设施薄弱影响了土地流转。二十里堡村土地流转的“地利”条件是土地平整, 地力肥沃, 井水灌溉便利, 渠道畅通。而河水灌区的位奇村, 虽也拥有肥沃土地, 但流转耕地受水管部门配水等因素影响, 时有“水荒”发生。譬如位奇村专业大户吴宏, 承包耕地600亩种植了马铃薯, 7月28日还没灌溉第二轮河水, 烈日炎炎下马铃薯旱情问题严重。

第二, 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部分农户法制意识不强, 土地流转合同只委托社长口头约定, 没有与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书面合同, 有些虽签订书面合同, 内容过于简单, 对双方权利义务等规定不具体, 部分流转合同没有通过乡司法所、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站鉴证和备案, 一旦发生“合同毁约”, 调解难度大, 容易引发“坑农”行为。

第三, 土地流转机制不够健全。由于土地流转关系不稳定, 土地流转市场不成熟, “土地银行”等中介组织不健全, 流转信息收集和发布渠道不畅通, 土地流转合同管理不到位, 土地质量评价和土地流转估价标准不完善, 土地流转政策不配套, 容易出现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竞相压低租金损害农户利益, 或者个别农户漫天要价, 对涉及土地流转的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恶意刁难, 影响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第四, 土地流转金融支持不够到位。农业是受自然和市场双重影响的风险产业, 一方面专业大户从事高效农业开发需要较大资金投入, 贷款难问题突出;另一方面种子、农机、农药、化肥、地租等价格不断上涨, 而农副产品价格长期偏低问题突出。农业生产前期资金投入大, 回报周期长, 导致专业大户短期内可能对土地实施“杀鸡取卵”式掠夺经营, “吃干榨净”土地肥力现象初露端倪。

第五, 种子市场监管不到位。种子市场混乱, 部门监管不利, 给专业大户造成经济损失。2011年北京德农种业有限公司张掖分公司在张湾村租种300亩板蓝根, 由于种子质量出了问题, 造成板蓝根春季没出苗, 秋季颗粒无收。

三、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几点思考

(一) 坚持农业产业项目带动, 推行土地流转

一是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进一步落实各项优惠政策, 大力发展高原夏菜、马铃薯、中药材等优势产业, 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二是大力引进资金和农业产业项目, 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因地制宜发展现代高效设施农业, 建设马铃薯繁种、高原夏菜、中药材等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三是在农业产业化、组织化、资本化的过程中, 农村土地流转与县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加工业、商业、金融业等相结合, 与农民创业培训相结合, 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相结合, 与推进城镇化建设相结合。四是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灌区末级渠系建设和田间工程配套, 促进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 大力发展节水灌溉, 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技术, 积极发展旱作农业。

(二) 创新工作机制, 推行土地流转

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 宣传党的农村经济政策和土地流转法律法规, 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农民以转包、转让、互换、出租、入股等多种形式对土地进行流转, 变被动流转为主动流转, 变自发流转为依法流转。二是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工作机制。加强县经管局、乡土地流转服务站建设, 设立工作班子, 充实工作人员, 制订土地承包流转登记制度、合同管理制度、法律咨询制度、纠纷调解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土地流转监控制度, 充分发挥规范管理、积极引导和有限服务职能。培育“土地银行”等中介机构, 提供土地流转供求信息、政策咨询、土地评等定级、市场定价、招投标交易、土地流转网站建设等服务。三是制订土地流转管理办法。按照有关法规和政策, 明确规定土地流转的原则、形式、期限、程序、机构、权利、义务, 真正使土地流转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四是建档立卡完善承包。土地流转的方式、过程、效益、合同、违约等, 都要有完整的记录记载。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 做到土地承包面积、地块、合同、经营权证书“四到户”, 给农民吃上“定心丸”。五是充分发挥基层干部的“连心桥”作用。乡村干部要主动牵线搭桥, 做土地流转的“信息员”;要加强组织协调, 解决土地流转实际问题, 做土地流转的“协调员”;要加强监督管理, 维护流转双方利益, 做土地流转的“监督员”。六是制订落实土地流转配套措施。在土地开发、税收、信贷、奖励等方面制订优惠政策, 落实土地规模经营政府奖励办法, 建立土地流转补偿和土地投资补偿机制, 加强农村社保、农业保险, 解决农户对土地流转的“后顾之忧”。七是加强种子质量全方位监管, 规范种子市场管理, 保障种子生产质量安全。

摘要:创新土地流转工作机制,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促进农业产业化集约经营, 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甘肃山丹 篇5

一、益智游戏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

益智游戏材料投放成为益智游戏活动的瓶颈, 根据对幼儿益智游戏表现的追踪观察、记录和分析, 我将幼儿在益智游戏中的困难和教师在指导过程中的问题概括为以下几种:

(一) 源自幼儿

“争抢玩具”现象:活动中有幼儿看见其他幼儿拿着自己喜欢的玩具便想拥有, 益智游戏中常常会发生争抢现象。

“无人问津”现象:有些材料是教师精心设计和投放的, 然而在益智游戏活动中, 幼儿对此却并不感兴趣。

“游离游戏”现象:有些幼儿在益智游戏中, 有时表现得对活动没有兴趣, 有时又想参与到活动中, 有时因为不知道该如何加入, 处于益智游戏区的游离状态中。

“喜新厌旧”现象:幼儿在参与到益智活动中没多久就失去了兴趣, 材料投放的价值得不到进一步体现。

“无序活动”现象:活动中幼儿满足于操作材料时的体验, 但材料摆放混乱, 益智活动的根本价值没有得到体现。

(二) 源自教师

“适时调整”问题:教师在投放材料后缺乏进一步观察与调整的能力, 材料不能及时更新与跟进, 教师也没有适当参与到幼儿的益智游戏活动中。

“取舍材料”问题:教师倾注了大量的时间设计游戏材料, 在益智游戏过程中却出现了幼儿对游戏材料无人问津的问题, 教师对此感到取舍两难。

“无从下手”问题:教师面对游戏中幼儿“一片混乱”的状况, 不知该如何引导和组织。

二、益智游戏材料投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益智游戏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有其背后深刻的原因, 如果找出原因就可以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对策, 从而提高益智游戏活动的质量。我认为, 上述问题的产生跟益智游戏材料的投放不够合理、不够科学有必然的联系。

(一) 从幼儿层面分析出的原因

1.材料投放不够形象生动、情景性不够, 不能激发幼儿活动的愿望;2.材料投放数量不够, 无法开展平行游戏;3.材料投放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简单划一没有层次性, 不能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的幼儿;4.材料投放混乱, 各种材料混合摆放, 造成幼儿游戏活动中的混乱。

(二) 从教师层面分析出的原因

1.材料投放没有及时更新, 致使幼儿没有兴趣参与活动或是活动无法深入开展;2.材料投放从教师考虑的角度出发, 缺乏幼儿角色材料选择的参与度;3.材料投放缺乏隐性指导作用, 不能较好地促进幼儿在益智游戏过程中身心的全面发展。

三、如何正确地投放益智游戏材料

因为幼儿的兴趣需要、认知水平、行为方式存在明显的个别差异, 所以区域活动中益智游戏材料的投放直接影响着幼儿对益智游戏活动的兴趣, 对此我们先从正确地投放益智游戏材料开始。

(一) 注重幼儿角色材料选择的参与度, 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我们根据主题活动的延伸, 根据幼儿的兴趣与需要, 选择形象生动、富有情景性的材料。根据幼儿对游戏项目的了解程度, 分批不断更新, 由易到难, 逐步深入, 观察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需求, 幼儿是否主动参与活动以及幼儿在活动中哪种能力可以得到发展。

(二) 注重材料的层次性、丰富性、结构性, 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的幼儿

在集体教学活动前, 让幼儿先到区域活动中对有关材料进行操作、感知, 目的是让幼儿积累直接经验, 使教师可以更好地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存在的问题。幼儿经过观察、思考、反复操作, 其判断力、智力均得到了充分发展, 激发了幼儿的学习热情, 培养了幼儿的多种能力。

(三) 有目的地投放材料, 重视材料的及时更新

益智区在一个学期内的游戏内容并不是由教师事先规划制定好的, 而是根据活动主题的变化和幼儿的需要, 不断进行更新调整的。教师总是在活动结束后, 通过讨论协商确定下一次游戏活动方案和需要补充的材料, 以便充分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

(四) 幼儿操作过程与教师的指导相结合, 充分挖掘材料的多种教育价值

在操作过程中, 教师强调要让每一个幼儿在其原有水平上都有所发展, 因此, 在投放材料过程中, 要指导不同起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按照不同要求选择材料。材料要追求多功能性, 使之为不同教育目标和内容服务, 正如《纲要》所说, “注重幼儿个体差异, 因人施教, 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1]

(五) 注重益智游戏材料与个人生活相结合,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品格

以前益智区活动的材料大多以教师准备为主, 存在一定的被动性, 现在我们让幼儿从家里自带游戏材料, 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幼儿之间互相切磋、学习, 主动参与活动, 既锻炼了幼儿的语言交际能力和敢于抗压的心理素质, 又为那些羞于表现自我的幼儿起到了先锋表率作用。此外还需要教师适时调整引进“奖励机制”, 也许在教师和家长看来微不足道的小红花或是五角星, 在幼儿的眼中, 却是对他 (她) 行为的极大肯定和莫大的尊重, 这也是激励幼儿不断挑战自己、激发潜能、寓学于乐的巨大动力。

正如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认知的发展不是由内部成熟和外部教学支配的, 它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构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幼儿对事物的认知理解是通过他们自身的感知和活动来形成的。”[2]因此, 益智游戏材料提供适当与否就被提升到了更高的位置, 需引起幼儿教师足够的重视。益智区材料是教育活动的延伸和升华, 将促使幼儿独立、自信、自主等个性品质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主动探索和学习中得以实现。我们将充分挖掘活动材料的多样性, 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努力为幼儿创设“愉快、充实、自主、有序、发展”的区域环境。

摘要:幼儿期是儿童通过益智游戏活动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本文就幼儿在益智游戏过程中的观察记录入手, 发现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益智游戏材料投放存在的潜在问题, 并就存在的问题探索相应的解决对策, 以便教师在益智游戏的教学过程中投放能够激发幼儿创造性行为的、具有探索性的、引导性的游戏材料, 促进幼儿自发学习的同时给予有效的材料支持。

关键词:区域活动,益智游戏材料,投放反思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001.

[2] (瑞士) 让·皮亚杰.发生认识导论[M].1950.

[1]刘洋.幼儿园益智游戏材料的投放[J].阅读与鉴赏, 2005 (17) :72p.

[2]张明红.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J].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12) .

上一篇:数学课堂导入法下一篇:心理作用与考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