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论文

2024-08-02

甘肃农业论文(精选11篇)

甘肃农业论文 篇1

《甘肃农业》是由甘肃省农牧厅主管, 甘肃农业杂志社主办, 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农业综合类省级学术期刊。本刊获“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北方优秀期刊称号, 被《中国核心期刊 (遴选) 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和天元数据-重庆 (维普资讯) 全文收录并上网。2014年, 为提升刊物影响力, 更好地为广大作者、读者服务, 本刊特对栏目进行调整, 欢迎广大作者、读者朋友踊跃投稿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主要栏目介绍

农业经济、农村金融、农业产业、农产品监管、基层组织建设、土地问题研究、公共管理、城镇化建设、培训与教育、水利水电建设、硕博论文等。

二、稿件要求

1.文章结构包括标题、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内容, 中文各级标题按如下顺序编号:如一、㈠、1.⑴……

2.学术论文稿件务必立论正确、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谨、数据准确、语言通顺、文字精练, 应具有创新性、学术性、规范性和可读性。采用第三人称撰写, 字数控制在2000~4000字为宜。

3.来稿请附第一作者简介, 格式为:姓名 (出生年份) , 性别, 籍贯,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的工作或研究方向。文章应注明工作单位、邮编、联系电话以及详细的通讯地址, 以方便联系和杂志投递。

4.凡属国家重点项目、省部级以上各类基金资助项目和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目、专利的论文, 请在来稿中注明并列于文章末尾。

5.杂志社已开通稿件在线处理系统及专家审稿系统, 请登录甘肃农业期刊网http://www.nysnet.com.cn进行网上投稿。稿件请注明所投栏目名称, 切勿一稿多投。

6.对未采用稿件均不退稿, 请作者自留底稿;对采用的稿件, 编辑部有权对录用稿件做适当删改。若作者投稿一周后仍未收到本刊处理通知, 请即来电来函查询。

欢迎广大读者、作者赐稿

编辑部热线:0931-4560928

投稿热线:0931-4560995

投稿邮箱:gsny@21cn.com

甘肃农业论文 篇2

提起甘肃或甘肃的产业,人们容易同“劣势”、“欠发达”等概念相联系,细一梳理,则发现经过几十年的积累,甘肃还是培育了许多特色和优势产业的。具体分析,又发现有的产业有优势但缺乏特色,如石化、冶金、有色;有的产业有特色却无优势,如医药、旅游、文化产业;既有特色又有优势的产业就屈指可数了。总的思路和正确做法是:在劣势中找出特色,把特色发展成优势,用优势去占领市场。这是既适用于工业发展,也适用于农业发展的宝贵经验。

就甘肃农业发展而言,起点仍在特色,出路仍在市场,而把特色培育成优势离不开产业化路。甘肃农业的真正特色何在?在“有机”。有机农业以“纯自然、无污染、高安全、高品质、高营养”等为其核心内涵。发展有机农业在甘肃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和气候条件。其一,甘肃地处青藏、黄土、蒙新高原交汇地带,多样化气候类型为多样化生态类型和生物种类创造了条件,发展有机农业潜力巨大;其二,四季分明、旱寒交替的气候,形成了发展有机农业的天然屏障和生产条件;同时,甘肃具有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和一定的有机耕作和种植基础,有机蔬菜、水果、杂粮、畜产品、良种、药材、茶叶等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实力,这些都是发展有机农业的有利条件。

如何将特色农产品做成农业特色产业、做成知名品牌、做成区域产业优势,需要从内外两大方面创造产业成长的环境和条件。外部环境除了客观存在的自然条件外,甘肃省从“十五”期间就开始发展有机农业的研究、宣传、试点和推广,可以说政策环境日趋成熟。从产业内部来看,农户+公司+基地+协会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已不陌生,供产销一体化的产业链条也逐步形成,现在的问题就是通过强化技术与管理,对产业成长的要素进行整合,使特色尽快转化成优势,使优势尽快变成在市场上知名度和美誉度俱佳的品牌和实力。例如,要充分利用省内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专业机构的力量,研发一批关键技术,开发一批实用产品,建设一批重点项目,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力争把甘肃省建设成为全国有名的有机农产品研发、生产基地。

甘肃农业论文 篇3

关键词: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

农业继续教育是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简称。其任务是使受教育者的知识、技能不断得到补充、更新、拓宽和加深,以保持其先进性,更好地满足岗位职务的需要,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人才成长、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

一、甘肃农业继续教育面临的发展机遇

(一)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为农业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甘肃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将人力资源开发作为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撑”之一,并将“劳动者技能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确定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教育法》规定,接受继续教育是所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农业部《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关于加强乡镇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意见》和《西部农业人才培训计划》为深入开展农业继续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指导依据。

2006年8月,《甘肃省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办法》颁布实施,《办法》对全省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的目标任务、实施原则、主要内容、培训方式、实施步骤、保障措施做了明确的部署和安排。2007年8月《甘肃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颁布实施。这是甘肃省人才法制建设的重要成果,标志着甘肃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进入了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新阶段。继续教育受到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农业继续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的社会氛围、舆论环境和发展前景,这对推进农业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农业生产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业科技的需求为农业继续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发展农业生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科技进步的关键是人才,必须不断提高农业专业技术人员自身素质和创新能力,加强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21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的时代,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只有不断学习高新技术,掌握并应用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才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把握行业发展动态。这一切,对农业继续教育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

二、甘肃农业继续教育必须应对的挑战

(一)投入不足是农业继续教育发展的瓶颈

甘肃省对像农科院这样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实行财政综合定额预算,没有设立继续教育专项经费。定额预算资金全部用于保障职工工资的发放。甘肃省农科院虽然自筹了一定经费,但由于创收能力较弱,资金数量非常有限,只能维持公修课培训。投入不足,严重制约着农业继续教育的开展。

(二)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不高制约着农业继续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继续教育与知识普及型的基础教育和学历教育有所区别,农业继续教育是应用性较强的能力素质教育,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然而,目前农业继续教育机构的培训内容并不完全适合市场需求,资金、设备、师资短缺与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效益低下、封闭垄断现象同时存在,成为农业继续教育事业发展的又一障碍。

三、加强组织,规范管理,务求实效,努力开创甘肃农业继续教育工作新局面

(一)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依法开展继续教育

《甘肃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是甘肃省人事人才法制化建设的重要成果,为依法开展继续教育提供了法律支撑。对于规范继续教育行为,提升继续教育水平,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有效维护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合法权益,促进继续教育法制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此,要高度重视,狠抓落实,切实将各项精神贯穿于整个继续教育工作。

(二)进一步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要充分认识继续教育在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更新知识、提高能力素质方面的关键性作用,充分认识继续教育在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和人才资源开发中的基础和核心作用。按照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的要求,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把农业继续教育工作大踏步地推向前进。

(三)精心组织,加强农业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建设

继续教育的主体是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方法以及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新技术、新理念、新信息。要紧密围绕提高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创新思维和能力建设这个中心,不断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的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进一步优化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努力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业务能力,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确保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整体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四)继续实施按岗位分层次的培训模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采取公修课和专业课相结合的方式,在确保公修课培训的前提下,重点抓好专业课的教育培训。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和行业发展动态确定培训内容和方式,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要以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的最新科技理论和方法,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的科技现状与发展趋势为目标;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要以学习与本专业有关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了解相关专业的发展动态为目标,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要以进一步巩固和拓宽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实际技能和提升专业技术为目标。

(五)依托优势学科,办好各类特色研修班

在开展大规模培训的同时,要依托优势学科的学术、技术力量,面向全省乃至全国举办各类具有示范意义的研修班,积极探索继续教育施教模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积极促进各种形式的农业继续教育。

(六)加大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

为了促进全省农业科技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不断加大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要结合工作需要,扩大学术交流与合作,重点选派青年科技人员在国内外,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高学历培训,也可选派骨干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或出国研修,积极营造科技人员精业务、求创新、谋发展的良好氛围,为全省农业科技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七)进一步推进农业继续教育社会化、市场化进程

社会化、市场化是继续教育发展的普遍趋势,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农业继续教育工作要适应市场需求,引入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高效配置资源。按照社会化、市场化的要求,引导继续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实现继续教育资源的社会共享,发挥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八)不断创新农业继续教育的经费投入机制

继续教育工作离不开必要的经费保障。要采取有效措施,一方面要积极争得政府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加大对农业继续教育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更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国家、单位、个人共同出资的多层次,多渠道的继续教育投入机制。

作者单位: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人事处

甘肃农业征稿启事 篇4

征挪事《甘肃农业》是由甘肃省农牧厅主管, 甘肃农业杂志社主办, 面向全国公幵发行的农业综合类省级学术期刊。本刊获“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北方优秀期刊称号, 被《中国核心期刊 (遴选) 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和天元数据-重庆 (维普资讯) 全文收录并上网。2014年, 为提升刊物影响力, 更好地为广大作者、读者服务, 本刊特对栏目进行调整, 欢迎广大作者、读者朋友踊跃投稿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一、主要栏目介绍经济问题研究、财政与金融、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农村资产管理、粮食安全与扶贫幵发、经聋体制改革、“双联”行动、公共管理与服务、基层组织建设、敎育与培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装备与机械化、水利水电建设、水土保持、旱作农业、农业科技、园林园艺、畜牧水产、动物医学、林业科伎、草业科学、资源与生态环境、社科纵论、农业法制建设等栏目。二、稿件要求1.文章结构包括标题、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內容, 中文各级标题按如下顺序编号:如一、 (一) 、1.⑴2.学术论文稿件务必立论正确、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谨、数据准确、语言通顺、文字精练, 应貝有创新性、学术性、规范性和可读性。釆用第三人称撰写, 字数控制在2000字�4000字为宜。3.来稿请附第一作者简介, 格式为:姓名 (出生年份) , 性别, 籍贯,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的工作或研究方向。文章应注明工作单位、邮编、联系电话以及详细的通讯地址, 以方便联系和杂志投递。4.凡属国家重点项目、省部级以上各类基金资助项目和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目、专利的论文, 请在来稿中注明并列于文章末尾。5.杂志社已幵通稿件在线处理系统及专家审稿系统, 请登录甘肃农业期刊网http://www.nysnet.com.cn进行网上投稿。稿件请注明所投栏目名称, 切勿一稿多投。6.对未釆用稿件均不退稿, 请作者自留底稿;对釆用的稿件, 煸辑部有权对录用欢迎广大读者、作者投稿!编辑部热线投稿邮箱投稿网站0931-4560928gsny@21cn.com周后仍未收到本刊处理通知, 请即来电来函查询。ISSN 1673-9019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9019国内统一刊号:CN62—1104/F广告经营许可证:6201004000006邮发代号:54—81定价:10.00元3 9 5>9 7 7 1 6 7 3 9 0 1 1 3 0甘肃农业杂志社编辑甘肃农业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出版

甘肃中部发展生态农业(共) 篇5

一、生态农业的内涵及发展现状

“生态农业”(EcologicalAgriculture)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土壤学家W·Albreche于1970年提出的。Jackson和Benolen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农业在尽量减少人工管理的条件下进行农业生产,保护土壤肥力和生物种群的多样性,控制土壤侵蚀,少用或不用化肥、农药,减少环境压力,实现持久性发展。国外常把生态农业归入可持续农业,是可持续农业中的一种模式或一种生产系统,是一种以完全有机物系统生产,不投入人工合成物的有机农业模式,所生产的食品被称为有机食品或生态食品。

中国生态农业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精耕细作、培肥地力、间套轮作、林粮间作、基塘种养、农牧结合等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化技术相结合,逐步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综合生产体系,是在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指导下,总结各种农业方式的成功经验,按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一种农业体系,它科学地处理了人类、农业、环境和资源之间的关系,目的在于实现农业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同步、持续发展。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1)注意发掘我国精耕细作,用地、养地相结合等优良的农业传统,并将这些传统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相结合;(2)注重节约土地的现代农业技术(特别是良种技术)的应用和推广;(3)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利用生物间的共生关系,实行立体种植、混合喂养,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复种指数;(4)注重以生物之间“相生相克”的生态关系,进行田间农业品种(包括种植、养殖和林业)的合理配置,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单产水平;(5)通过生物间的食物链关系,循环利用废物,使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节约生产成本,既增加单位土地面积的农产品的产出。解决一定数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

我国生态农业经过20年的发展,创造了大量劳动密集的小型生态农业模式,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解决耕地的用养矛盾、提高土地产出率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生态农业形成了蓬勃发展的态势。

二、甘肃中部黄土丘陵区生态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是中国乃至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与新孕育的生态环境脆弱区。甘肃中部黄土丘陵区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这一区域单位面积产出低,为维持高速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从事着广种薄收的落后农业生产。这一生产方式造成的结果是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土地和整个生态系统生产力下降,严重影响了区域农业和经济的发展。正反两方面的实践告诉我们,要改变该地区农业和经济落后的面貌,必须改变广种薄收的农作制度,强化水土保持和生态农业建设。

现在人们已普遍认为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干旱是制约黄土丘陵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两个主要原因。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的原因有自然的和人为的两方面。众所周知,引起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的客观条件(原因)有四个:一是起伏的地形;二是深厚疏松的黄土;三是暴雨;四是地表无有效的植被覆盖。黄土高原丘陵起伏、沟壑纵横的地形既是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之一,又是水土流失的结果。深厚疏松的黄土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是良好而不可再生的农业资源,但如果没有有效的植被覆盖,则成为土壤流失的物质基础。降水是重要的农业资源,但暴雨降在坡面上则易形成径流而成为土壤流失的动力。植被既是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可再生资源,又可保护土地免遭侵蚀。如果对植被资源进行掠夺性利用和破坏,则会造成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和整个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下降。很明显,这4个因素中前

3个一般认为难以进行大的改变。除把部分坡地改为水平梯田外,只有植被是可进行大面积人为调控的因素。事实上,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演变的过程也正是森林草原植被反复破坏的过程。根据很多历史文献的考证,“历史时期黄土高原的大部分地方是森林和草原”,“在秦汉(甚至唐代)以前,黄土高原还是林草茂密,山清水秀的地方。”自秦汉以后开始毁林开荒,明清以来毁林毁草开荒日益加剧,盛行的广种薄收和轮荒制度使原来的森林草原植被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遭到彻底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可见,黄土丘陵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不适于发展以粮为主的农业生产,应是以牧为主的牧农交错区。人为的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对植被的破坏是导致水土流失和干旱加剧的根本原因。乱伐森林,滥垦陡坡,不仅直接破坏了植被,而且缺乏必要的投入,特别是肥料的投入,地越补越薄。土壤肥力的退化导致了农田持水力和抗旱能力的下降,同时使降水生产效率下降。实际结果导致了“愈垦愈穷,愈穷愈垦”的恶性循环。

三、甘肃中部黄土丘陵区必须走生态农业之路

(一)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矛盾要求农业发展遵循资源永续利用的原则,发展生态农业。该区人多地少,同时,由于人口仍在继续增长,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将日益突出。因此,该区农业发展的途径和方式,既要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又要节约、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则可有效地解决这一矛盾。

(二)生态环境的恶化要求农业现代化要走可持续的生态农业之路。

长期以来,由于只重视粮食生产,片面地强调“以粮为纲”,生产结构单一,资源利用不合理,不仅挤掉了多种经营的生产,而且造成地力下降,植被破坏,草原退化,水土流失加剧,自然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影响了农业生产乃至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为实现农业的良性循环,生态农业应从保护环境入手,合理利用资源,促使系统内部能流物流畅通,保证高效运转,利用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三)不断增加的人口压力和相对紧缺的农业资金投入要求大力推进生态农业的发展。该区人口较多,经济落后,财政困难,资金短缺,如何用有限的资金发展农业生产,解决粮食供给,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一方面可以根据各地域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实行科学的立体种养,充分利用当地的物质、能量、土地、劳力等资源优势,实现生产要素和环境资源的合理匹配。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进行整体规划,优化农业系统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同时借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系统的综合生产能力,解决农副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所以,走生态农业之路,是解决人口压力和资金紧缺的有效途径。

(四)地域间的不平衡性要求我们走多种模式并存的生态农业之路。

甘肃中部黄土丘陵区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各地域间的经济、文化、自然地理、交通等条件差异很大,西方式的现代化农业无法适应这种参差不齐的区域条件,而多种模式并存的生态农业可使各地域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各自的区位优势,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和商品优势,推进当地生产的发展。

(五)农业自身的发展需要实施以产业化为动力的生态农业。

由于甘肃中部黄土丘陵区经济基础薄弱,对农业投入不足,农业抗御自然灾害和适应外部市场变化的能力不强,加上农业产品价格低,使农业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农业要发展,就必须要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一种融种、养、加、产、供、销、商、贸为一体的产业化链条,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而可持续的生态农业正是实现农业产业化链条的基础和必然条件。

四、甘肃中部黄土丘陵区生态农业建设的设想

(一)以水为度,量水而行,节水为本。

水是最大的环境制约因子,严峻的水资源劣势,要求我们在生态农业的建设中,应以水资源的补给特点(降水分布,径流分布)为标准设计生态系统的规模;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结构和生产水平应按量而行;新采用的技术措施应以提高水分生产效率和节约用水为要旨。

(二)建立节水工程,发展节水高效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水资源短缺是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制约因子,所以发展节水高效农业是提高有限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在目前,为加快节水型高效农业发展的步伐,可进行多学科、多部门协作攻关,通过对现有灌区节水技术的改造和在新灌区建设高标准高效益的节水农业体系及在干旱山丘区重点发展喷灌节水技术,实施以提高灌溉水有效性为目标的灌溉农业工程;通过培肥地力,建设土壤水库和调整农作物结构,增强农作物的抗旱性及建立径流节灌农业体系,实施以提高水分生产效率为中心的旱地农业工程;通过对浅层地下咸水和污水灌溉技术的研究,实施以污水、咸水灌溉为中心的开源节流工程;通过制定区域性水价,建立节水高效型种植结构,推行节水灌溉制度和农业适度经营,实施以强化农业水资源管理为中心的管理工程。

(三)保护生态环境,实行效益型的生态种养。

生态环境建设在本区面临的困难,一是在广阔的地域恢复原有的植被困难,需要进行长期的努力;二是建立以森林景观为主的人工环境又面临日益增长的工农业用水压力,当属不易。因此,甘肃中部黄土丘陵区生态环境建设应着力于持续发展和社会效益,以”保护性”为目标,不能急功近利,边建设边破坏。同时,生态环境建设也要与生物措施、耕作措施以及工程措施相结合,特别是在水上流失的易发区域建立防护工程和基本农田,最终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增长。

(四)以经济林(草)建设为中心,人工植树种草,控制土地退化。

提高林草覆盖率与执行保护性土壤耕作制度是控制土壤退化的有效途径。为了进一步防止有限的草地退化,要积极开展草地持续利用的生态机理研究,制定退化草场改良措施。根据立地条件,宜草则草、宜林则林,林草品种应以经济林草为主,不具备成林条件的地方,先通过禁牧使其自然生长或人工播种,逐渐使其植被向森林植被过渡。通过提高植被覆盖度,控制土地退化。

(五)特色种植,绿色加工,特色产品走向国际化。

甘肃中部黄土丘陵地区虽干旱少雨,但光照资源丰富,地形复杂,生态类型区众多,除了可以种植小麦、玉米、水稻、油菜、棉花等大宗作物外,小杂粮更具优势,像荞麦、燕麦、糜子、绿豆、小豆、豌豆、蚕豆、鸡头豆、胡麻等属尚未被充分开发利用的植物资源,这些作物生育期短,适宜范围广,省水耐旱耐瘠薄,既可复种填闲,又可与大宗作物间作套种;既可保持水土又极具地方特色。其中许多作物的特殊营养成分,具有防病健身功能,经过无公害加工,形成绿色食品,使其产品走向国际。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后,小麦、玉米等大宗作物受到冲击,提高我国小杂粮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建立出口生产基地和名牌产品很有必要。生态农业在实现甘肃中部黄土丘陵地区特色作物和国际接轨方面大有可为。

(六)加强民居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甘肃中部黄土丘陵地区植被稀疏,土质疏松,历史上形成了散居方式,一家一户,自给自足,以自我为中心,乱垦乱种,加剧了水土流失进程。通过适度规模的民居建设,把林草边际地带或根本不宜种粮地域的农户迁至条件较好的沟坝川区,既可以从地域距离上退人还林还草,又便于科技信息传递,提高农民素质和改进落后的生产方式,同时也可以集中人力

甘肃农业论文 篇6

会上,农发行负责同志介绍了异地扶贫搬迁项目贷款相关政策,并汇报了工作进展情况。表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扶贫攻坚行动,政策机遇为扶贫攻坚行动提供强力支撑,专项补助资金为扶贫开发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政策性银行为易地扶贫搬迁提供信贷支持。在听取农发行汇报后,黄泽元指出,农发行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对于张掖是一次难得的政策性机遇,能否用好这项政策,关系着全市经济发展的效率和速度,体现着全市把握金融政策机遇的能力和水平。各级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攻坚克难、深入研究、强化措施,尽快制定完善相关工作方案,加快推进全市金融扶贫搬迁项目建设,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快速推进。

黄泽元强调,要立足实际、站位高远、把握特点,结合各县(区)扶贫搬迁工作进度,从四个方面全面深入推进金融扶贫搬迁各项工作。一要全面准确地理解农发行易地扶贫搬迁贷款的各项政策。各县(区)、各部门要深入学习研究相关政策,正确理解,准确把握,结合各县(区)现实条件,尽快制定完善切实有效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方案。二要全面深入的宣传易地扶贫搬迁贷款政策。农发行易地扶贫搬迁贷款政策受益者是广大农民群众。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与农民群众交心、算账,使他们了解政策、响应政策,自觉自愿的加入到易地扶贫搬迁的行列中来。三要全面运用易地扶贫搬迁贷款政策。各县(区)在制定方案时要遵循“应纳尽纳、应搬尽搬”的原则,把过去没有彻底搬迁的贫困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以及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需要搬迁的老百姓、生态极脆弱地区的老百姓等群体整体列入搬迁计划中。将搬迁范围扩大到全县、全区、乃至全市,下决心做到不遗漏、不疏忽,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在全市的快速推行。四要不断探索创新发挥贷款作用的机制和办法。各县(区)应结合各自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情况,结合精准扶贫的相关贷款政策,创新一系列符合农发行贷款政策要求的办法措施,确保贷款回收有保障、使用有效益、农民得实惠。

支持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农发行全力服务扶贫攻坚的重要政治任务,农发行与张掖市政府就金融扶贫搬迁项目专门座谈对接,是为更好地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促进农业政策性银行与地方政府更深层次合作,积极推进全市扶贫搬迁工作的实际行动和重要举措,也对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在金融扶贫中的主导和引领作用具有重要影响。

甘肃休闲农业发展战略思考 篇7

一、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2012年, 甘肃休闲农业经营主体 (含农家乐、农业示范园区、休闲农庄、专业村、民俗村等) 总资产达到了475.38亿元, 固定资产投入40.61亿元, 营业收入17亿多元, 其中, 农副产品销售8亿多元, 实现利润5.48亿元;休闲农业从业人员6.5万多人, 其中农民就业6.2万多人, 带动农户7.81万户;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接待人数超过2000万人 (次) , 休闲农业经营企业占地24万多亩。全省创建了麦积区、敦煌市、金塔县3个全国休闲农业示范县, 敦煌市阳关镇龙勒村等6个休闲农业示范点, 敦煌、永靖、高台3个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皋兰什川古梨园、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入选首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获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大赛各类奖项40个, 其中金奖7个、银奖14个、优秀奖19个。创建了一批休闲农业示范品牌。

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 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城乡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休闲度假旅游已经成为城市居民消费的一个重要渠道。回归田园、亲近自然的愿望更加强烈, 休闲农业面临着难得的大发展的良好机遇和有利条件。

㈠国家重视休闲农业发展

发展休闲农业列入了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 显得越来越重要。2007年, 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积极发展休闲农业, 拓展农村非农就业增收空间;甘肃省委省政府在2008年, 将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 扶持和引导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农家乐和观光休闲农业写入了促进农民增收的“六大”行动。2010年, 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意见》对积极开发农业和农村蕴藏的自然生态、生产生活、民族风情等休闲旅游资源,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 为全省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了政策支持。2012年4月, 省农牧厅、省旅游局签署了《合作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框架协议》, 建立了定期会商和联系机制, 2013年9月, 省农牧厅制定了《甘肃省休闲农业发展实施方案》和《甘肃省休闲农业示范县和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办法》, 提出了全省休闲农业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 根据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对全省休闲农业发展进行了总体布局, 明确了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创建的对象、条件和程序。

㈡休闲农业资源丰富

甘肃境内地形地貌复杂, 气候差异较大, 农产品特色显明, 文化遗存丰富, 农耕文化悠久, 少数民族众多, 因而休闲农业资源类型多, 分布广, 特色明显, 据调查统计, 休闲农业资源有8大类型1176种, 类型多, 分布广, 特色明显。全省乡村具有开发价值, 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自然风光441处;分布在城乡接合部及大型景区周边的农家乐5401户;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251个;浓郁的民族特色活动57个, 其中生产活动12种, 生活方式9种, 民族习俗23种, 民族节日13个。乡土特色的手工艺品及文化艺术品共151种;独特的乡村传统劳作方式34种;各具特色的民俗风情比赛77种;各地的节会、庙会共165项, 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了广阔空间。

㈢市场需求巨大

随着人们健康、养生意识的增强, 回归田园、回归乡村风尚的兴起, 交通运输日趋发达和私家车的广泛普及, 国家经济发展和带薪休假制度的施行, 城乡居民和省内外游客休闲体验农事活动和乡土文化成为市场新宠。

㈣农民积极性高涨

许多地方农民发展休闲农业富裕了, 带动周边农户自发利用自家空闲的房屋、多余的场地、菜园、果园、鱼塘等资源创办农家乐等多种形式的休闲农业经营实体, 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农民发展休闲农业的愿望越来越迫切, 积极性越来越高涨。调查显示, 休闲农业发展好的地方, 农民收入显著提高, 尤其农家乐集聚区的农民, 年均收入比当地农民人均收入普遍高1倍以上。

近年来, 全省休闲农业虽然得到了快速发展, 具备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但面临着一些不利因素的制约, 主要表现以下方面。

1. 政策和资金支持不足。

甘肃省政府2010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意见》, 但大多数市县没有出台扶持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和办法, 政府无投入, 发展无规划, 尚处于自发式、无序化发展状态。发展速度慢、规模小、层次低, 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不相适应。

2. 开发深度不够。

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最常见的是形式是“农家乐”, 而这种形式多以吃农家饭、打牌、喝茶为主, 经营特色不明显, 农家乡土风味不够浓, 与风土人情结合不紧密, 对乡村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延伸产品开发严重不足。

3. 基础设施差。

乡村的道路、饮水、公共厕所、垃圾处理、通讯设施、住宿和饮食卫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4. 管理人才匮乏。

休闲农业经营管理人员, 基本都是原来从事农业生产、加工、营销的农民, 对休闲农业缺乏管理经验, 整体素质偏低。

5. 组织化程度不高。

休闲农业管理机制不健全, 农业部门与工商、税务、国土、金融、卫生、公安、旅游等部门在管理上还不够协调, 餐饮、住宿、娱乐在安全、卫生等方面还不规范。

三、休闲农业发展思路与对策

甘肃休闲农业要紧紧围绕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为核心, 以推动农村繁荣发展, 实现农民文明富裕为目标, 以特色乡土文化传承创新为亮点, 以农业和文化结合为灵魂, 把发展休闲农业与“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相结合, 与“富民兴陇”战略目标相结合, 与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相结合, 整合资源, 创新机制, 完善设施, 打造有机、绿色、健康、安全品牌, 推动全省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㈠发挥区位资源优势, 合理规划布局

依据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农业生产背景等条件, 将甘肃休闲农业发展总体布局为5大区域。

1. 河西走廊绿洲农业区。

主要是酒泉、嘉峪关、张掖、金昌、武威5市。依托河西走廊奇特自然景观、沙漠绿洲和莫高窟、嘉峪关关城、大佛寺等著名景区, 利用油菜花、葡萄、现代制种、啤酒原料等种植业资源和鲑鳟鱼等冷水鱼资源及河西走廊光照充足、积温较大等自然条件, 以敦煌阳关葡萄村、敦煌杨家桥农家乐村、肃州区银达镇新农村景观、玉门市清泉农业示范园、酒钢紫轩葡萄庄园、金塔鸳鸯湖渔业园、张掖湿地公园生态休闲垂钓园、临泽双泉湖垂钓园、甘州二八水库休闲渔业园、永昌金川峡水库鱼乐园、肃南裕固族风情园、石岗墩高科技农业示范园、肃南康乐草原、高台祁连葡萄庄园、凉州区长城乡农家乐、威龙葡萄酒堡、莫高葡萄庄园、天乙生态园、民勤青土湖沙漠生态园、天祝三峡农家乐等为依托, 重点发展生态科技观光、乡村生态庄园及丝路风情体验等休闲农业项目。

2. 黄土高原农耕文化区。

以庆阳市、平凉市及定西市为主。依托黄土风情、农耕文化、特色农业和特色餐饮, 以华夏农耕文化博览园、黄土地农家乐、城市情缘农家乐、西峰窑洞农家乐、崇信龙泉寺农家乐集聚区, 陇西县中药材科技示范园、渭水情休闲娱乐中心、渭源马铃薯博览园、临洮三易花卉园等为重点, 着重开发窑洞农家乐、乡土民俗体验、农耕文化体验等休闲农业项目。

3. 民族风情体验区。

主要是临夏、甘南2个民族自治州及肃南、肃北、阿克塞、天祝、张家川等民族自治县。依托回、蒙、藏、裕固、哈萨克等民族风情特色, 凭借黄河、草原等自然风光和特色乡村景观, 以永靖枣园新村、永靖太极岛休闲垂钓荷花园、刘家峡水库网箱渔业园、东乡族民族风情体验园、康乐人家民俗园和政万亩油菜花、卓尼九甸峡水库网箱渔业园、香巴拉藏族风情园、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文化遗产、桑科草原、碌曲草原牧家乐等为重点, 发掘花儿等特色民俗节庆, 开发“田园牧歌”式的民族风情体验和乡村生态庄园等项目。

4. 山地生态绿色度假区。

以天水市和陇南市为主。以天水高新农业示范园、麦积后川村农家乐集聚区、秦安南苑山庄、甘谷月季园、康县阳坝茶园、武都油橄榄示范园、西和仇池古国渔业风情园、文县白马河民族风情区、文县汉坪咀水库网箱渔业园、张家川秦岭细鳞鲑渔业园为依托, 依靠自然环境、人文环境, 重点开发休闲度假庄园、休闲农业创意精品、绿色特色农产品礼品。

5. 黄河风情休闲区。

以兰州市和白银市为主。以黄风三峡风情线及其永靖枣园、永登玫瑰园、安宁仁寿山桃园、皋兰什川古梨园、白银水川休闲渔业垂钓园、白银四龙农家乐集聚区、兰州南北两山农家乐等为依托, 发展农家乐、现代农业示范园和农业观光博览园。

㈡立足现有基础, 打造休闲农业经营实体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设施基础, 依托各级农业园区、农事景观、农业文化、节庆活动等打造一批休闲农业示范园区、农家乐、休闲农庄和休闲农事体验区等经营实体。

1.休闲农业示范园建设。依托各市、县农业示范园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和林果、蔬菜、渔业等优势农产品种养研发基地, 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 拓展教育示范功能, 打造集农业生产、农耕体验、渔业休闲、文化娱乐、教育展示于一体的休闲农业示范园。

2.农家乐建设。引导有条件的农户, 利用区位便利优势、农业生产条件、水域滩涂和空置房屋等生活资源, 大力发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摘农家果、钓特色鱼”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同时, 挖掘文化内涵, 发展特色经营和参与式体验经营。

3.休闲农庄发展。发展以农民经营为主体, 乡村民俗文化为灵魂, 城市居民为目标的休闲农庄, 打造一批休闲特色突出, 休闲主题多元, 引导标识规范, 建筑物与周围环境协调, 民俗活动、科普场所、特色小吃、客房餐厅齐全, 使用自产无公害农副产品比例达到80%以上的休闲农庄。

4.大型农事景观开发。利用农业生产过程的时空景观, 发展休闲观光, 为农民带来收入, 同时彰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丰收景象。每年评选推介一批环境优美、场面宏大、景色迷人、特色明显、公众喜爱、环境友好的农事景观, 进一步丰富休闲农业类型,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建设“美丽甘肃”。

5.发掘农业文化遗产。要把挖掘农业文化遗产作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充分挖掘甘肃悠久的传统农耕文明和绿洲农业文化, 发掘梯田耕作、淤地坝、间作套种、特色作物栽培、农业复合系统等农业文化遗产, 建立遗产名录, 出台保护政策, 建立保护组织, 做好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要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 把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丰富休闲农业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和景观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以增强休闲农业产业发展后劲, 带动遗产地农民就业增收。

6. 提升农事节庆活动内涵。挖掘民间节庆节会文化, 繁荣民俗文化, 实现“以节会友、以节拓市、以节富民”, 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新成果, 不断开发新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节会节庆。

㈢开展示范创建, 培育知名品牌

在全省开展示范创建活动, 打造一批明星品牌, 引领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规范发展。一是根据农家乐接待能力、就业人数、经营收入等规模, 食品卫生、规范操作等内部管理及经营特色、文化挖掘等因素, 制定评价指标体系, 评选一批明星农家乐;二是以自然生态、田园文化、农耕文明为基础, 以诚信经营、提升内涵、保障质量为重点, 根据基层党委政府重视休闲农业发展程度, 休闲农业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状况, 综合考虑区位、经济发展、自然生态等要素, 创建一批休闲农业示范县和休闲农业示范点 (含农家乐、农业示范园、渔乐园、休闲农庄、专业村、民俗村等) ;三是开展省级星级休闲农业经营主体 (企业) 评定, 着力打造一批优势产业突出、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 经营特色化、管理规范化、服务标准化的休闲农业示范品牌。

㈣完善保障措施, 促进产业发展

1.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各级政府加大相关优惠政策衔接力度, 在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土地使用、税收减免、融资信贷及用水用电等方面实行优惠;出台专门政策, 以市场导向配置资源, 鼓励工商企业、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户和个人等投资开发休闲农业;建立财政专项资金, 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发展休闲农业, 开展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住宿、餐饮、娱乐、信息网络、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 引导休闲农业快速发展。

2.加强规范管理。按照边发展、边规范的原则, 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要加强指导、服务和监督管理, 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 做好休闲农业统计调研等基础性工作, 及时发现和总结推广发展休闲农业的好模式、好经验。

3.强化宣传推介。加大开展休闲农业宣传推介力度, 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报刊、路牌等各种媒体和渠道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推广, 进一步宣传推介甘肃农耕文明、乡土文化, 普及休闲农业知识, 让城市居民方便、及时、准确地获得休闲农业消费信息;通过举办研讨会、节会, 组织休闲农业产品参加大型展示展销活动等形式, 促进休闲农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业主进行交流探讨和合作, 互通有无, 借鉴经验, 实现休闲农业良性发展。

4.加强队伍建设。围绕休闲农业产业发展要求, 依托职业院校、行业协会和产业基地等, 分类、分层开展休闲农业管理和服务人员培训,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对休闲农业管理人员重点开展政策法规、发展理念、安全生产、综合服务等知识培训。对一线员工开展专业知识、服务技能和服务礼仪培训, 重点培训职业道德、操作规程、工作方法等专业知识, 增强服务意识, 提升管理水平。

摘要:甘肃休闲农业资源丰富, 农民开展休闲农业经营积极性高, 但受投入少、条件差、人才匮乏等条件的制约, 严重影响了全省休闲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充分开发甘肃农村蕴藏的休闲农业资源, 依托农业示范园、农家乐、休闲农庄、大型农事景观、农业文化遗产和农村节会节庆活动等载体, 打造休闲农业知名示范品牌, 完善休闲农业基础设施, 挖掘乡村农业文化, 搞好顶层设计, 科学规划布局, 是立足现有条件、引导甘肃休闲农业快速规范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系统分析了目前甘肃休闲农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甘肃休闲农业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

甘肃旱作农业主要推广的九大技术 篇8

甘肃省顶凌覆膜暨春耕备耕工作视频会议

甘肃旱作农业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地膜覆盖显著的增温保墒作用, 明显地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 从而可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突出效果。

大幅度增加作物产量——可实现增产30%~80%。

作物种植区域扩大———可使作物适宜种植区的临界纬度向北推移2~4°, 过去不能成熟的作物不仅能够成熟、而且可达到高产。

品种布局明显扩大———部分高海拔山区, 过去只能种植生育期短的早熟品种, 种中晚熟品种不能成熟, 而覆膜后中晚熟品种也可成熟了。

提高了复种指数——北方一些地区过去一年一季有余、两季不足, 应用地膜覆膜后可达到两季, 有些地区还推动了间套作的发展。

技术一:全膜双垄沟播技术

该项技术是在总结膜侧沟播、全膜平铺及双垄沟播等技术的基础上创新而成的一项旱作农业综合集成技术。它是在田间起大小双垄, 大垄宽70厘米, 高15厘米, 小垄宽40厘米, 高10厘米, 用宽120厘米, 厚0.008毫米的地膜全覆盖, 在沟内播种作物。在覆盖方式上由半膜覆盖变为全膜覆盖, 在覆盖时间上由播种时覆膜变为秋覆膜和顶凌覆膜, 在种植方式上由平铺播种变为起垄沟播, 保墒集雨抗旱增产效果十分显著。实现了粮食生产从低产不稳到高产稳产, 生产过程从不可控到可控, 从“三跑田”到“三保田”, 从人畜力低效率作业到全程机械化的突破。一般较半膜平铺玉米增产25%, 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1.7%, 耕层土壤水分含量提高39.9%, 旱地玉米平均亩产都在550公斤左右, 最高可达1000公斤以上, 亩纯收入是种小麦的2~3倍, 一般亩产秸秆3000公斤左右。累计推广面积5781万亩, 平均亩产573公斤, 较对照平均亩增产118公斤, 累计增产粮食680万吨。通过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 旱作区已成为全省粮食生产新的增长点和粮食主产区, 为确保全省粮食供需平衡、有效保障甘肃2600万人吃饭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已在全省50个县区大面积推广, 受益农户达到164万户。其中, 34个县 (区) 推广面积超过10万亩, 12个县 (区) 推广面积超过30万亩, 8个县 (区) 推广面积超过50万亩, 环县、会宁、通渭、安定、镇原5个县 (区) 推广面积超过100万亩, 这些过去粮食生产长期不能自给的严重干旱区, 如今已成为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和先进县, 旱作农业区已经成为甘肃商品粮基地和粮食主产区。

技术二: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一膜两年用技术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一膜两年用技术是在前茬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收获后, 不揭膜、不耕作, 保护好地膜, 翌年在地膜上直接播种下茬作物的栽培技术。其主要特点, 一是有效解决秋、冬、春三季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 保蓄了农田水分, 改善了春季农田水分的供给状况;二是减少地膜和劳力投入, 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节本增效, 解决了发展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投入高和农忙季节劳力缺乏的问题;三是由种植玉米一种作物改为种植玉米、马铃薯、冬油菜、冬小麦、胡麻、向日葵等多种作物, 解决了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倒茬困难的问题, 拓展了作物种植范围, 提高了经济效益。累计示范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一膜两年用技术790万亩, 平均亩产543.3公斤, 比对照增产30%。

技术三:全膜垄作侧播马铃薯栽培技术

该项技术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在马铃薯上的应用, 起垄全膜覆盖后在田间形成了较大的集雨面, 使垄面上的降水向垄沟内聚集叠加, 特别是在干旱情况下, 对春季一次保全苗的作用非常突出, 确保了马铃薯的苗全、苗壮, 使马铃薯提前上市20~25天, 销售价格提高0.2元/公斤。马铃薯种植在大垄垄侧, 播深10~15厘米, 株距25~37厘米, 亩保苗3000~4500株。累计推广987.9万亩, 平均亩产1880.3公斤, 较露地对照亩增产375.7公斤, 增产24.9%。

技术四:小麦全膜覆土穴播多茬技术

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 由甘肃省农技推广总站与各地农技推广部门在小麦地膜穴播栽培技术基础上经过改造创新而成的一项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新技术。该技术是用70厘米宽的或120厘米宽的地膜全地面覆盖后, 在地膜上覆一层薄土 (3毫米左右) , 用穴播机在地膜上穴播小麦。适合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上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川台、塬地、梯田, 适宜作物为小麦。其特点, 一是由常规半膜覆盖变为全地面覆盖, 二是膜上覆土, 防止种植过程中穴膜错位, 同时也对地膜起到保护作用, 延长了地膜的使用寿命;三是留膜免耕、多茬种植。以甘谷县推广面积最大, 发展到现在的近20多万亩。根据全省多点测产, 全膜覆土小麦较露地小麦平均亩增产66.1公斤, 增产33.1%, 较对照 (露地条播小麦) 亩平均节约生产成本74.5元。

技术五:小麦膜侧沟播技术

该项技术是集起垄覆膜、施肥、精量播种、集雨节水等多项先进实用技术为一体的综合增产技术。主要优点是覆膜和播种一次完成, 生产效率高, 不存在苗与孔错位问题, 并且通过地膜微集水面能将生育期降雨汇聚到作物根部, 达到雨量增值效应, 缺点是地膜的增温保墒作用不如膜上穴播的强, 一般较露地栽培增产30%~40%。适宜作物以小麦、马铃薯、谷子为主。具体操作是垄、沟各宽25厘米, 垄高10~15厘米, 地膜覆盖垄面, 垄沟相间排列, 沟内贴近每一个膜边种植一行小麦 (即每一垄沟内种两行小麦) , 地膜覆盖面积50%。甘肃省农技推广部门于1998年从山西引进该技术后, 大胆进行技术改进和创新, 初步探索出了适合本省气候、土壤和耕作特点的膜侧沟播栽培技术。1997~1998年全省共布点示范膜侧沟播冬小麦3.26万亩, 平均亩产324.6公斤, 较露地平播冬小麦亩增产74.2公斤, 增产率29.6%;示范膜侧沟播春小麦1.24万亩, 平均亩产302.9公斤, 较露地平播春小麦亩增产77.3公斤, 增产率34.3%。2000年全省膜侧沟播面积由1999年的25.77万亩猛增到96.92万亩, 2001年达到160.15万亩, 此后面积稳定在70万亩左右,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技术六:土壤深松耕技术

利用深松机对土壤进行深松, 可以达到疏松土壤, 完全打破犁底层, 降低土壤容重, 增加土壤蓄水能力, 充分接纳天然降雨, 制造人工地下水库, 实现秋雨春用;同时还能起到抑制地表蒸发的作用, 是一种先进的蓄水、保土保肥耕作技术。据省农技站在甘谷县测定, 采用1SQ~240型全方位深松机深松比机耕0~40厘米耕层内土壤绝对含水率平均提高9.4%, 土壤容重平均降低5.6%, 亩平均增产38.2千克, 增产幅度为17.1%。

技术七:少免耕技术

是指不耕或尽量减少土壤耕作 (深松或浅耙) 、并通过增加地表覆盖度等措施, 减少土壤蒸发和地表径流, 增强土壤水分渗透性和提高水分含量, 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 降低生产成本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现代土壤耕作技术。目前, 适宜甘肃省推广应用的少免耕技术主要有地膜覆盖少免耕和秸秆覆盖少免耕。据测定, 覆盖少免耕较平作不覆盖多蓄水77.5毫米, 蓄水率达64%, 蓄水率提高1倍以上, 且主要表现为深层贮水量的显著增加, 即在2米的土层内, 所蓄积的降水在60~200厘米土层内占80%以上。这两种模式是目前甘肃省能够大面积推广的先进少免耕技术。庆阳市西峰区冬小麦采用少免耕技术后, 与传统的耕作种植技术相比, 亩产量增加17.5~34.8公斤, 增长幅度为7.1%~14.8%;甘谷县冬小麦采用少免耕技术后, 与传统的耕作种植技术相比, 亩产量增加5.8~14.8公斤, 增长幅度为7.2%~8.1%。

技术八:培肥地力技术

推广了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合理轮作、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施用专用肥等技术, 年配方施肥2500万亩, 秸秆还田1200万亩, 化肥深施2300万亩, 秸秆覆盖150万亩, 耕地质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技术九:抗旱作物新品种选育技术

浅谈转变甘肃农业发展方式 篇9

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性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应对国际市场挑战、增强农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根本要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选择;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举措;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2]。

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

制约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主要是制度因素, 包括土地制度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科技因素, 目前甘肃农业科技水平主要表现为“三低” (资源利用效率低、成果转化低、单产增速低) ;资本因素, 包括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

㈠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不高, 农业生产生活条件落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 工程老化、功能弱化、效益退化现象严重, 农业防灾减灾抗灾能力不强。农业劳动者总体素质偏低,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较弱, 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 科技成果应用水平不高。

㈡农业发展后劲不足公共财政支农力度不大, 金融对农业发展支持不足。农村金融机构少、资金投入少、服务网点少、抵押手段少。

㈢产业结构调整尚未到位, 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小生产与大市场、大流通的矛盾突出。

㈣农业资源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农业资源日趋减少、退化, 生态平衡失调, 耕地面积减少。农业环境污染日益加剧, 遭受着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污染, 畜禽粪便污染, 农业固体废弃物污染, 以及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物质的污染[3]。

㈤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政策体系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农业发展政策缺失、功能弱化、制度设计缺位等问题明显暴露, 资源与环境、教育与素质、体制与组织、结构与规模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再加上工业化、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空间的挤压, 已成为制约甘肃省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㈥城乡“二元”体制尚未彻底打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 城乡差距有拉大之势。城乡收入差距较大, 受收入水平影响, 农村消费水平与城市之间也存在较大差距。同时, 对城乡之间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公益事业的投入也不平衡, 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4]。

三、转变甘肃农业发展方式的对策建议

㈠转变发展理念发展理念由传统转向现代, 跳出传统农业定位看农业, 充分认识农业在确保人类生存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经济持续繁荣中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 以农为基、以农为先, 始终把农业当做头等大事、全局要事、当前急事来抓。跳出农业看农业, 深刻认识现代农业内涵。努力形成包括“种养+农机制造”、农产品物流业、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等内容的“大农业”概念, 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开发集生产、生活和生态于一体的多功能农业。跳出农业抓农业, 用现代工业理念组织农业生产经营活动[5]。把企业化经营管理模式和“规模、标准、质量、品牌”等理念引入农业生产领域, 大力推进标准化、机械化生产, 建立与农业生产相适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和经营机制, 提高农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4]。

㈡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农业生产条件由靠天吃饭转向提高现代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抓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积极发展节水灌溉设施, 健全机电、机井、河渠等配套体系, 用现代化的物质技术装备农业, 建立自然灾害预测预警机制, 提高防灾减灾抗灾能力。积极发展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等设施农业, 进行农田施肥、病虫害防治、农产品收获和储藏等方面的配套体系建设, 改进农业生产方式, 提高农业产出效率和效益。搞好新机具的选型引进和技术服务, 建设农机化示范基地, 推进农业机械化。推进农机体制改革, 加强基层农机服务组织建设, 大力培植农机协会、农机合作组织和农机大户, 鼓励农业生产经营者共同使用、合作经营农业机械。重点搞好农村公路、人畜饮水工程、电网和信息网络建设, 为发展农村经济和现代农业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㈢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促进农业发展由主要依靠物质投入转向依靠科技进步。科学技术进步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源泉。研究显示, 在农业GDP增长的贡献中, 每1元投入, 教育、道路、通讯、灌溉、电力的回报分别为3.71元、2.12元、1.91元、1.88元和0.54元, 而科技的回报高达9.59元;在对粮食生产能力的贡献中, 每1元投入, 灌溉、教育、道路、通讯、电力的回报分别为5.56元、2.02元、1.95元、1.84元和1.37元, 科技的回报则高达4.41元, 仅次于灌溉。以上数据表明, 科技进步是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 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因此, 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加快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体系, 形成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 大幅增加农业科研投入。着力打造由政府引导、农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农业企业共同参与, 集研发、孵化、产业化于一体的农业科技创新载体和技术推广应用平台,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 加快农业关键技术创新步伐。按照产业化的思路组建各市、县 (区) 的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农业科研试验站, 加强农业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普及。加强包括科技基础设施、实验基地、野外台站、信息服务中心和网络科技环境等在内的农业科研基础建设。加快高素质的农业科研人才队伍建设, 培养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农民,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应用能力, 逐步形成“专家团队+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的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和转化机制。

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向集约化积极探索农业生产经营的内在规律, 掌握农业生产经营的科学管理方法, 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农业要素投入使用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单位面积产出率, 力争用最小的投入, 获得最大的收益, 实现最佳效果, 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由经验型转向科技型。积极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有序流转, 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农村居民向社区和新村集中、农村土地向“能手”和“大户”集中, 促进农业资源由分散配置转向集中配置。鼓励农民自愿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化经营, 通过专业合作、土地股份合作等形式, 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和集约化, 克服小生产与大市场、大流通的矛盾, 切实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大耕地、水域、森林、湿地等自然资源保护和农业物种资源培育的力度, 通过化肥和农药研发、节水节地、测土配方施肥等方面技术的突破, 合理高效地利用林地、淡水、生物等资源, 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益。通过生物技术育种、耕作方法和制度的创新, 把传统的精耕细作科学化、高效化, 实现农业发展由消耗型转向可持续型[4]。

㈤农业产业结构向科学布局、集群发展大力发展各地专业化、特色化农业, 搞好农业产业布局。大力发展龙头企业, 提升农业内部结构的高度。

㈥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以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为核心, 促进农产品供给由注重数量增长向总量平衡、结构优化、质量安全和效益提高转变。短期收益与长期效益有机统一, 既考虑当前的市场需求和经济利益, 又放眼长远, 提高农产品的供给能力、保障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总量增长与产品质量有机结合, 走“质量农业”之路, 切实提高农产品的良种覆盖率、产业率、优质率、加工转化率和市场占有率。健全和完善农产品的质量认证体系、质量监管体系、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质量全程追溯体系, 逐步健全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兼顾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走低碳农业之路, 大力发展有利于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大力发展有利于生态环境、有利于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生态农业、节约农业、循环农业, 力求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6]。

㈦发挥政府职能作用转变政府职能, 充分发挥政府在推进体制创新、加强支持保护和构建服务体系等方面的职能作用, 优化城乡资源配置, 缩小城乡差距,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建立城乡一体的财政、金融、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劳动保障等公共政策, 完善农业的政策支持体系。完善农民素质教育培训机制, 积极推进新型农民培训工程, 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科技水平, 实现农民从经验型转向知识型、从单干型转向组织型、从被动型转向能动型。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工农业发展。积极探索以城带乡的新路径,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努力构建以工促农发展的新机制[4]。

摘要:作者结合甘肃农业发展的实际, 对甘肃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针对如何解决农业发展过程中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农业,发展方式,对策

参考文献

[1]胡德锌.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J].重庆行政 (公共论坛) , 2010, ⑷.

[2]韩长赋.毫不动摇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J], 求是, 2010, ⑽.

[3]李静, 刘英基.制约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科技障碍与对策[J].当代经济, 2009, (23) .

[4]胡正扬.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努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EB/OL].http://skl.hunan.gov.cn/rdjj/201207/t20120723_489313.html.

[5]王曰营.加快我市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之我见[EB/OL].http://www.ycs.gov.cn/html/news/ycgz/164300708.html.

甘肃省农业信息服务对策研究 篇10

甘肃是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省份, 农村人口1578.75万人, 占全省总人口的61.25%, 农村人均纯收入4506.7元。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的不断推进, 传统农业的发展也出现了瓶颈, 急需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来不断增强农产品和农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扩大就业, 增加农民收入, 改善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加强农业信息服务, 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 优化农村的产业结构和布局, 建立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机制, 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已成为摆在我省党和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甘肃省农业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

甘肃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实践, 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和发展环境, 覆盖全省的服务网络已经初步建成, 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农业信息服务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也应看到, 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㈠服务主体存在的问题

1.对农业信息服务认识不足, 重硬件条件轻资源开发利用。虽然近年来各级领导、部门对信息服务工作越来越重视, 但仍未从职能和信息服务体系的高度给予重视和投入。在信息化建设中, 往往将乡镇网站、信息服务网站、信息服务站、农村综合示范点、乡镇文化站、村级活动场所、农家书屋等建设作为政府工作亮点和重心, 基本都有明确的建设标准与管理要求, 制定了硬件建设投资计划, 大力开发建设, 但对信息资源的重要程度认识不到位, 开发利用不够深入。大部分地区都没有明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经费, 存在重硬件条件建设, 轻信息服务实效的现象。

2.农业信息服务人才缺乏, 信息服务水平较低。一是基层信息服务队伍大多未得到及时补充和更新, 从数量上, 信息工作人员与所需服务的农村劳动力人数相比, 基本上是1人对数千人的比例;二是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 农村种养品种向精、细、杂方向发展, 对农业技术提出了多样化的需求, 而现有农业技术人员知识已显陈旧、过时, 难以适应新的、复杂的需求;三是农村信息服务人员不仅要熟悉农业专业技术知识, 还要懂得计算机操作、网络应用知识, 掌握市场经济运行规律, 精通市场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预测、发布等。目前, 农村这类复合型的人才十分匮乏, 尤其是乡镇、村更为明显, 在这一层次上信息服务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是兼职人员, 很难保证其在信息服务上投入全部精力。四是部分基层农技服务部门对信息的利用意识有待提高, 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工作重点不明、工作切入点不准、信息定位模糊等的问题, 信息工作还没有真正入户。

3.农业信息化投入不足, 信息服务体系不够健全。一些市、县虽然建立了局域网和信息服务平台, 但存在着设备陈旧和应用软件缺乏或无力升级换代的问题, 特别是在乡、村一级, 存在着运行和维护经费短缺, 制约信息资源深度开发、信息服务广泛开展和技术设备充分利用的问题。另外, 目前14个市州农牧部门中, 独立或合并设立市场信息科 (处) 的有11家, 独立或合并成立信息中心的只有7家;86个县 (区) 农业部门中, 独立或合并设立市场信息科室的只有12家, 独立或合并成立信息中心的也只有36家。大部分都是内部挂靠, 并无独立机构, 乡、村级信息服务站点更少, 工作人员也多为兼职, 制约了农业信息服务的有序开展。

4.农业信息服务主体规模偏小数量偏少, 多元化、社会化服务能力不足。政府对涉农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等社会力量的引导和扶持力度不够, 无法快速发展壮大, 进行信息服务的范围和规模有限, 造成了这些社会力量仅凭市场竞争及利益驱使参与信息服务, 对公益性信息服务参与的主观能动性不强, 参与积极性不高, 没有真正形成政府主导, 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社会化服务体系。

㈡服务对象存在的问题广大农民群众受经济条件、文化水平制约, 获取有用信息困难。由于农民消费水平低, 商业化运作的媒体及信息服务组织无法青睐农民, 造成农民被忽视, 信息发布、传播的覆盖面过窄。低收入的农民也缺少访问信息网络所需的计算机、网络等硬件, 农村中青壮年劳动力有的在当地企业务工, 有的外出打工, 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老人、妇女, 年龄偏大、文化素质较低。农民市场意识、信息意识相对薄弱, 接受信息和技术服务的基础也较差, 不适应信息技术、农业种养新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很多用户对信息设备及网络都“无从下手”, 不会使用或者不能有效的使用, 获取信息、交换信息的能力较差, 不能适应规范化、标准化生产的要求。

㈢服务内容存在的问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足。集中表现为:一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滞后。数据库维护、内容更新、市场开发工作比较滞后, 数据库大多是文本型的, 以文献为主, “死库”现象比较普遍。一些战略性、公益性、基础性的信息资源库建设刚刚起步, 商业性的信息资源开发严重不足。二是网站重建设轻服务, 缺乏及时性、准确性、权威性。信息内容重复, 特色不明显, 横向“信息孤岛”和纵向“网站雷同”问题交叉存在。在内容上指导本地经营者生产营销、适用于本土农业的信息较少, 有分析、协助领导宏观决策和经营者微观决策的信息较少。三是信息时效性差。目前农业网站过时的信息较多, 缺乏第一手信息和第一时刻发布的信息, 不能实现信息的及时更新, 网站提供的信息使用价值和实用价值低, 用户得不到有效的信息。四是一些政府部门所掌握的农业信息不公开、不主动发布。一些部门存在信息私有思想, 政务公开、信息共享的观念还没有建立起来。各自为战, 一盘散沙, 资源分散, 联合不力, 有效整合不够, 没有资源共享, 制约了信息资源的利用和进一步的开发。

㈣服务手段存在的问题

1.对现代信息技术服务手段出现认识偏颇。各级涉农部门对现代信息技术服务手段都很重视, 纷纷加强与通信营运商的沟通合作, 通过省、市、县联动, 不断拓展信息渠道。这些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信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但也存在覆盖面过窄, 忽视了广大农民群众获取这些服务的网络基础设施还不是很完善, 计算机、移动通信等设备毕竟有限, 而且缺少与农民进行双向信息交流、沟通的信息支撑系统, 往往通过传统的、落后的方式传递反馈信息, 导致传播农村问题的主要报道、主要信息不是来自农民, 无法满足农民的微观农业信息资源个性需求, 造成广大农民群众不能都得到有用的信息。

2.对信息服务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认识不够。没有意识到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手段在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上的重要作用。甘肃省虽然也建立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采集系统、电子化交易平台、智能化产品质量监控系统等, 但广大农户、涉农企业能灵活利用这些系统、平台, 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进行价格信息的发布、汇集、展示、查询的不多。能够利用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 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鲜活农产品网上批发和网上零售的更少。

3.传统服务手段投入不足, 重视不够, 忽视了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建立农业试验示范基地, 发展专家大院、院县共建、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庄稼医院、专业服务公司加合作社加农户、涉农企业加专家加农户等传统手段、模式的创新。广大农民群众由于文化素质相对较低, 对新技术、新管理方法的接受能力差, 缺少专家、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等的示范、辐射带动的作用, 农民在农业生产生活中遇到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 造成农民应用先进适用技术的积极性被挫伤。

二、甘肃省农业信息服务工作的对策研究

甘肃省农业信息服务经过多年的发展实践, 覆盖全省的服务网络已经初步建成, 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需要从以下一些方面进行解决。

㈠强化信息服务队伍建设各级政府和信息机构应重视信息服务队伍建设, 大力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一是要改革落实人事制度, 向基层吸收引进的人才倾斜, 解决编制, 提高福利待遇, 落实“五险一金”, 让引进的人才有归属感, 帮助他们扎根基层服务基层。二是鼓励和引导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从高等学校校毕业生中选拔优秀毕业生充实基层信息服务队伍, 提高信息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三是从社会中吸收会经营管理、懂信息技术、头脑灵活、经验丰富的本土涉农人才, 优化信息服务队伍结构。四是完善激励机制。将服务绩效纳入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工作考核, 对取得成效、做出贡献的人员, 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鼓励信息服务人员提升自身知识素养, 对通过自学、在职攻读等方式提高学历或取得执业资格的, 依据标准给予奖励。五是完善基层信息服务人员职称评定标准, 注重工作业绩和推广实效, 评聘职数向乡镇和生产一线倾斜。六是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 分层分类定期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信息服务人才培训, 扩大培训规模和范围, 将农村发展带头人、农村技能服务型人才、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也纳入培训对象, 采取现场授课、各产业基地观摩、专家讲座、经验交流、远程视频、多媒体教学培训等多种形式, 培养一批懂技术、懂管理、懂服务的复合型人才, 成为各自岗位上的精英, 带动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㈡改变观念增加投入各级政府及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农业信息服务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手段, 是服务民生, 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必须认识到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为了得到及时性、可用性、准确性、权威性的信息, 以及协助领导宏观决策和经营者微观决策的分析预测信息, 只有这样的信息才能真正入村入户, 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进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时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 设立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开发专项经费, 不断完善全省的信息服务网络, 特别加强县、乡、村一级的信息中心和信息服务站点建设。同时设立专项扶持资金, 对社会力量参与无偿、公益类信息服务给予补贴, 调动全社会参与到信息服务中来。

㈢引导扶持多元化社会力量参与信息服务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和宏观调控职能, 坚持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方向, 积极构建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多元化社会服务。引导和扶持涉农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适合各地农业的经营性服务和公益性服务, 重点参与生产、加工、营销等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服务, 发挥经营性服务组织的生力军作用。对符合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各类农业相关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筹集发展资金创造宽松环境, 同时采取政府订购、定向委托、奖励补助、招投标等方式, 引导经营性服务组织参与公益性服务, 大力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动物疫病防控、农田灌排、地膜覆盖和回收等生产性服务。培育会计审计、资产评估、政策法律咨询等涉农中介服务组织。对符合条件的农业经营性服务业务减免相应税费, 促进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到田到户。

㈣加快新型农民的培养一是利用农闲时间, 将农民组织起来, 利用培训学校、科技下乡、观摩种养大户基地等多种形式, 开展宣传教育培训, 增强他们所从事行业和领域的专业技能, 提高他们对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价值和应用的认识, 培养他们筛选利用自己所需信息的能力。二是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网络、报刊、宣传栏等传媒手段, 将适合当地的现代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经验进行宣传展示, 将当前农业市场信息进行传播, 大力宣传农业信息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巨大影响, 激发农民对农业信息资源的需求, 增强农民的科技信息意识和获取信息技能, 全面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

㈤强化信息资源整合, 加快开发利用一是通过制度化建设, 推动相关涉农部门职能重组、利益调整, 优化工作流程, 改变信息重复采集、分割拥有、重复低效开发的局面, 推行统一的涉农信息数据采集标准, 实现数据的兼容和共享。二是完善信息服务交流平台开发规范, 保证开发的平台是能够进行双向信息交流、沟通的信息支撑系统, 确保信息提供者能够了解用户所需, 真正为使用者提供有用、有价值的信息。同时实现各种涉农信息资源在不同信息服务平台间的顺畅交换, 确保所开发的平台达到真正的信息资源共享。三是打破各行业各部门间信息垄断与分割, 将各涉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涉农信息互联互通, 解决横向上的“信息孤岛”。纵向上整合提供信息服务的上下级部门的涉农信息资源, 实现一站发布, 全系统共享, 彻底打破部门上下间的“数字鸿沟”。四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挖掘技术, 对数据库中的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加工, 使提供的信息更准确、生动、实用、权威。同时加强数据的挖掘分析利用, 特别是对市场信息的挖掘利用, 形成分析和预测报告, 提供给各级领导和农业经营者, 方便他们转变工作思路或改变经营策略。五是整合各涉农服务网站, 开发更友好的展示界面, 增加指导本地经营者生产营销、适用于本土农业的信息资源, 增加有分析性和预测性的研判信息, 以协助领导宏观决策和经营者微观决策。提供搜索引擎等检索服务, 实现一站发布, 各网共享。六是规范信息采集和发布制度, 各地信息采集员要对农业生产经营、市场行情等信息在第一时间采集, 并及时加工发布, 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保证信息能够被再次分析利用。

㈥推动现代信息服务与传统信息服务手段的融合一是充分利用当前农业网站群、“12316”短彩平台、“12316三农”服务热线等平台开展信息服务, 同时对一些市、县开通的温室监控系统手机短信服务平台、农业专家远程视频系统等服务平台给予鼓励扶持, 将其成功经验向有条件的市、县推广。二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手机短彩信、远程教育网、互联网、报刊、书籍等媒体, 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信息服务, 提高信息服务的入户率。三是利用现有的乡村信息服务站、农家书屋、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路等设施, 组织农民学习新知识, 新技术、新经营理念和信息技术, 并组织种养大户、农机大户、经纪人等经营管理实用人才对农民现场授课指导, 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 提升农民的经营理念和科学文化素养, 提高农民获取、应用信息的渴望和能力。四是大力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建设农业电子商务平台, 提供生产、流通、交易、竞价、网上超市等服务, 鼓励基础电信运营商、电信增值业务服务商、内容服务提供商和金融服务机构相互协作, 建设移动农业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积极发展以电子商务为导向的配送物流, 完善农业电子商务体系, 扩大农产品及农资产品的销售和服务半径, 解决农产品流通销售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促进农产品产供销模式变革。五是鼓励搭建区域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平台。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建立农业试验示范基地, 发展专家大院、院县共建、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庄稼医院、专业服务公司加合作社加农户、涉农企业加专家加农户等服务模式, 积极推行技物结合、技术承包、全程托管服务, 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从而激发农户对农业信息的需求, 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摘要:甘肃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实践, 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和发展环境, 覆盖全省的服务网络已初步建成, 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农业信息服务也迈出了比较坚实的步伐, 农业信息服务模式不断创新。但也应看到, 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作者对甘肃省农业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并提出了促进服务质量和成效的对策。

甘肃农业论文 篇11

讲政策“定心”。以宣传解读中央一号文件为重点, 支农服务队员通过召开现场会、上门宣讲、发放资料等形式, 向群众讲解系列惠农、富农、强农政策。目前, 该县已开展政策宣讲120多场次, 受众达8000多人次, 接受咨询1200多人次。

送技术“到位”。支农服务队员深入田间地头、春耕现场, 开展中药材种植指导、双垄沟播技术示范、化肥农药用法讲解等服务活动, 多层次、分类型对农民进行培训, 并对精准扶贫户进行“一对一”讲课, 共组织“科学施肥、慎用农药”等农技集中培训16场次, 发放实用技术手册3.5万余册、科普资料1.2万余份。

上一篇:毕业生的就业新方式论文下一篇:影视音乐的审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