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乡村经济问题建议论文

2024-05-13

甘肃乡村经济问题建议论文(精选8篇)

甘肃乡村经济问题建议论文 篇1

1、发展现状及主要特点

甘肃是内陆大省,地处三大自然区交汇处,水资源分布极为不均,干旱多风,土壤侵蚀严重,仅中低产田面积就占90.1%,盐渍化耕地和退化草地比重极大[1]。受地域、交通、人文、经济基础等因素的影响,农业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十一五”期间,全省上下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落实惠农政策,不断开辟拓展农民增收新途径,使农民收入得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1980元增加到了2010年的3425元。2010年,全省农业增加值达到了572亿元,粮食总产958.3万t,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34.7%[2]。特色优势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优化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形成了马铃薯、杂交玉米和瓜菜制种、高原夏菜、苹果等为特色的优势生产基地,草食畜牧业也得到极大的发展,尤其是以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代表的旱作农业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有效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2、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甘肃农业经济虽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解决了农民吃饭问题,农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三农”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但依然存在不少制约甘肃农业经济发展问题。

2.1农业基础条件薄弱

甘肃降水稀少且时空分布极为不均,水资源严重短缺[3],70%的耕地为山旱地,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多发,农业生产水平低下且极不稳定。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加速了草原生态退化、水土流失、荒漠化等。

2.2农业区域发展不平衡

在政府推动下,“十一五”期间甘肃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较好的调整,形成了区域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布局,有效地提高了河西走廊绿洲灌溉农业的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加快了局部地方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但中东部地区发展仍较为缓慢,依然以传统农业为主,发掘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和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仍有较大难度。

2.3农村空心化,青壮年劳动力外流

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基础条件差,农业生产难以达到规模效应,而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能接纳的劳动力极为有限,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因此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全省农业出现季节性、结构性劳动力短缺现象,老人、妇女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力量,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结构性下降,农业科技知识推广难度加大,难以适应新型农业发展需要。

2.4持续发展乏力

虽然“十一五”期间全省农民收入得到了较快的增长,但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依然有着巨大的差距,人均纯收入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3.8%,且由于缺少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机制,全省农业未来增收后续发展乏力。

3、建议

3.1转变方式,发展现代农业

一是要从粮食生产入手,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投入。通过技术投入提升甘肃粮食生产的现代化水平[4]。二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在“十一五”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集约化发展,构建优势特色农业发展格局和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和物流园区,引进农产品深加工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三是加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包括现代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等,通过引进培养现代农业人才,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撑。四是要加大农民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加强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现代农业意识和从事现代农业生产能力。如临夏州、兰州市、白银市等沿黄河灌溉区,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交通条件便利等优越条件,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城郊农业,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河西走廊绿洲农业区可充分利用资源条件好,农业经济发展较快,农业水平较高的优势,充分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建设,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引领全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陇东和陇南地区如平凉市、庆阳市、陇南市可以充分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建立名优农产品生产基地。

3.2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新技术推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首先要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兴建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水利工程,修复病险水利设施,完善农田排灌体系,增加灌溉面积,对中低产田进行大规模改造,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农田生产能力[5]。其次要加强农业新技术的推广范围。通过推广节水技术、新型施肥技术,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等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如在旱作农业区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全膜覆土技术;在河西灌区推广垄膜沟播技术;在全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于一些机械化难度稍大的丘陵山地地区,研究推广适用于当地情况的小机械化、半机械化等,大力推广复式作业机械,推进农机合作机制,避免农机重复投资,使农机服务走向市场化、专业化。第三,建立和完善灾害预警体系,提高地质灾害监测能力,从而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

3.3拓展增收渠道

一是针对甘肃农业家庭式经营的特点,进一步挖掘潜力,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优化种养结构。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和优质特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并建立多途径、多形式的产销机制。二是基于现有劳务结构,进一步转变劳务经济模式。开发全省劳务产业,如通过吸纳就业能力强、市场容量大的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等,结合地方实际情况进行重点项目培育,优化现有培训体系,提高农民工的专业技能,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能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工工资正常增长。三是发挥区域特色优势。发展蔬菜、花卉制种,中药材,水果,酿酒原料等生产业;发展黑白瓜籽、食用菌、黄花菜等特色产品生产;建立天祝白耗牛、早胜牛、河曲马、陇东黑山羊、河西绒羊等地方畜种资源标准化、规模化繁育体系;加快发展鲑鳟鱼、鲟鱼等特色渔业。四是依托特色产业建设,建立农产品现代精加工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创建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

3.4推进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甘肃农业经济发展必须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在产业发展方面要加强专项规划,统筹发展,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对于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尤其要把新农村建设摆在优先和重要位置,充分考虑利用城镇化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生活服务设施等,实现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周边地区的生产生活水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根据城乡一体化的要求,要不断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提高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并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提高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甘肃乡村经济问题建议论文 篇2

1 甘肃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现状

早在1984年, 甘肃临夏就诞生了全国首家私人银行。1984年6月, 临夏马占良挂起了“便民银行”的招牌, 同年9月, 临夏喇依礼信贷部挂牌, 这两家民间金融机构虽然没能持续存在, 但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甘肃乃至全国最早的民间金融机构。自2008年以来, 甘肃省人民政府金融办和甘肃省工商局分别下发《关于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和《甘肃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登记管理暂行办法》, 甘肃省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突飞猛进, 逐渐覆盖全省各地、州市, 实现了“从无到有、由点到面”的发展。

1.1 小额贷款与市场需求高度契合, 成为金融服务于“三农”和小微企业的中坚力量

统计数据显示, 至2013年初, 甘肃省已批准设立了312家小额贷款公司, 注册资金118亿元, 分布在14个市州的68个县区。截至2011年底, 全省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贷款17 998笔, 涉及金额53.52亿元。预计2013年末各项贷款余额将突破100亿元, 为省内“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2 贷款手续快捷简便, 小额贷款周转效率较高

小额贷款公司主要由当地民营企业作为股东发起设立, 股东对当地经济情况、市场情况清楚, 信息来源对称, 从申请到放款一般在3个工作日内即可办理完毕, 不少贷款可以在一个工作日办成, 有些贷款只要企业信用良好负责人签字就马上放款。据统计, 全省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金年周转次数可达6.18次, 小额贷款公司资金运行效率较高。

1.3 小额贷款公司运营情况良好, 贷款主体诚信度较高

2012年, 甘肃省各类小额贷款公司已累计实现经营收入1.35亿元, 利润0.81亿元, 缴纳税金1 187.39万元, 呈现出运营良好的局面。同时, 全省累计发放小额贷款92.34亿元, 但逾期未收回贷款仅7万元, 逾期率很低, 可见大部分小业主和农户还是很讲诚信的。

1.4 从正面引导民间借贷市场发展, 降低民间融资成本

根据规定, 小额贷款公司发放小额贷款的利率区间为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的0.9~4倍。据统计, 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年利率为8.60%~22.44%, 其中农业贷款利率11%~14%、个体工商业贷款利率15%~17%, 小额贷款公司的出现也直接影响了民间的融资利率。

2 甘肃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中的问题

甘肃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不仅存在着发展规模小、监管薄弱、缺少专业人才、风险意识不强、自我约束能力差、经营风险增多等问题, 还存在着身份尴尬、融资难、税负重等诸多问题。

2.1 资金来源匮乏, 再融资能力受限

根据《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 小额贷款公司是“只贷不存”非银行金融机构, 资金来源限定在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 以及来自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按照相关规定, 小贷公司可以从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融资, 融资额不超过资本净额的50%。但现实情况是, 小贷公司从银行贷款比较困难。甘肃省还规定, “小额贷款公司在良好运行一年之后可以增资扩股”, 这让许多小贷公司等不起。

2.2 市场定位狭窄, 拓展发展能力受限

小额贷款公司不能吸收存款, 公司注册资本金和融资比例又有上限限制。如甘肃省规定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金上限为2亿元、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融入资金比例不得超过公司资本净额的50%, 这些限制条件, 放大了小额贷款公司作为非金融机构从事金融业务的尴尬问题, 目前, 其市场定位也只能是有多少米做多少饭。

2.3 政策保障不到位, 小贷公司经营成本加大

中央有关政策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小额信贷组织, 对服务“三农”的信贷机构给予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 小额贷款公司扶持对象主要是小企业和“三农”, 但对小额贷款公司是否享受国家给予金融业的支农优惠、税收优惠等相关政策未有明确规定, 而且小额贷款公司不是按金融机构利差收入来交税, 也享受不到类似农信社的税收优惠政策, 而是按一般的工商企业纳税, 对于依靠贷款利息收入盈利的小额贷款公司来说, 面临的税收压力是非常大的。同时, 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杠杆率只有0.5, 与担保公司的10倍、银行平均的12.5倍相差很大。

2.4 内部管理与外部监管问题并存

目前小额贷款公司, 主要由1个非金融法人企业和多个自然人出资成立, 缺少现代银行商业化的运作模式, 处理业务的经验不足容易造成风险失衡。另外, 缺少专业人员导致大部分小额贷款公司经营方向不明确, 内部管理混乱, 加之资金实力薄弱, 导致盈利水平较低或亏损, 影响企业发展。

目前, 小额贷款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尚未纳入人民银行的信贷征信系统, 小额贷款公司难以掌握客户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用情况, 小额贷款公司的特点决定了其对单个客户的贷款额是小额, 经营的多为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愿意放贷或不敢放贷的业务, 放贷对象多为信用等级较低、风险评估较难的“三农”和小企业, 有效抵押物少, 小额分散, 不良贷款率的控制难度较大, 在贷款规模相对有限的情况下, 风险控制上缺乏规模分散优势。

3 甘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的对策建议

2013年7月, 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进一步拓宽了新型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空间, 小额贷款公司将在形式、规模、发展实力等方面获得更大、更强的发展动力。因此, 需要从战略上重新审视小额贷款公司在经济体系中的战略意义,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 提升甘肃民间投资水平。

3.1 进一步放宽对新型小微金融组织的政策限制和完善服务体系

目前, 甘肃省正在研究出台《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意见》, 将对小额贷款公司给予多项政策支持, 其中包括简化审批程序、取消注册资本上限限制、放宽融资比例、拓宽融资渠道、扩大持股比例、开展跨区域经营试点、缩短增资扩股年限等。

(1) 要着力拓宽新型小微金融组织资金来源渠道。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瓶颈关键在于其后续资金问题。国外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比例规定是最高达到资本金的8倍, 而国内规定是不能超过资本金的50%, 仅仅为0.5倍。未来的政策选择可以是采取灵活政策, 对经营良好的小额贷款公司逐步增加外部融资比例, 适当将该比例放宽至100%、200%, 并将其外部融资的对象由商业银行逐步转变为一些大型的企业, 如果经营良好, 最终可以转变为村镇银行, 向公众和个人融资。建议省工信委等主管部门出台有关扶持政策, 适当增加银行融资比例, 放大资金杠杆效应。在这方面, 有些省份已经做了有益尝试。如浙江省规定, 辖内小额贷款公司可按注册资本进行1∶1比例融资;广东省则采取弹性化试点, 对持续经营1年以上的小额贷款公司, 再融资额度扩至资本净额的100%。

(2) 要加快完善风险内部控制机制和外部补偿机制。中国人民银行应尽快完善个人和中小企业征信系统, 并将该系统通过一定的路径向融资性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开放, 使得其能够利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贷款违约信息共享平台等信息系统, 建立内部的风险甄别和控制机制;同时, 地方政府可以建立风险补偿基金构建小额贷款公司的外部风险补偿机制, 鼓励小额贷款公司积极支持“三农”和中小企业的发展, 地方财政根据损失贷款的情况可以按比例共同承担。

(3) 要进一步完善政府扶持体系。政府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扶持可以通过中央银行再贷款和支持小额贷款批发银行等方式扩大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来源, 通过成立相应的批发贷款担保基金, 与小额贷款公司共同承担批发贷款的风险, 通过减免小额贷款公司的营业税、所得税等方式增加小额贷款机构的盈利。政府可以牵头并给予一定比例的财政支持, 设立小额贷款公司人才培训机构或委托职业培训学校定期组织员工开展业务素质培训, 建立长效的人才培训机制。

3.2 加强自身建设, 提高核心竞争力

业务竞争激烈, 经营风险大, 税负重, 专业人才缺少等问题, 成为制约甘肃小额贷款公司经营发展的关键。小额贷款公司应抓住外部环境不断优化的机会, 加快自身建设, 提高企业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1) 要加大培训力度和招揽优秀人才, 提升整体层次和水平。通过自学、专家授课以及同行交流等方式提升员工经营和管理水平。提升自身的风险控制水平, 健全风险控制制度, 保持新型小微金融组织健康、快速、长久发展。

(2) 要提高业务层级, 完善风险控制技术。小额贷款公司在经营上要有自己的特色和发展目标, 在经营实践中推出有特色的微贷产品和风险控制技术。

(3) 要注重形象建设, 塑造品牌。小额贷款公司加强自身建设, 守法经营, 维护其社会形象, 塑造知名品牌, 提高社会知名度、美誉度, 提升在资本市场的影响力与渗透力。

摘要:小额贷款公司已发展成为地方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小额贷款公司要发展, 需要从制度保障、完善服务体系、加强自身建设, 提高核心竞争力等方面采取措施。

关键词:甘肃,小额贷款,金融体系

参考文献

[1]张锐, 夏学良.五点行动:破解民营企业的融资格局[J].企业文化, 2012 (8) .

[2]复旦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日本韩国模式启示:银行改革战略再定位[N].21世纪经济报道, 2013-02-17.

甘肃乡村经济问题建议论文 篇3

关键词:甘肃;农村;区域经济;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C91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048-2

1 引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为了支持西部地区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務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意见的通知》《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和《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计划》的出台、《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的通知》等文件均对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规划与支持,可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近年来,甘肃省围绕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使得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甘肃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经济发展一直是影响全省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如何进一步促进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2 甘肃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

2.1甘肃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

2.1.1 甘肃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

2.1.1.1 土地资源丰富

甘肃的土地资源丰富。全省土地总面积42.58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七位,人均占有土地量居全国第五位。

2.1.1.2 水利资源丰富

无论发展农业还是工业,水资源都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水资源分布决定着土地开发整理的模式及工业的发展。甘肃省水能理论总蕴藏量为1724万千瓦,居全国第十位,可装机总容量为1069万千瓦(已装机265.2万千瓦)。

2.1.1.3动植物资源丰富

甘肃省地形狭长,省域跨度大,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其动植物资源的多样性。省内现有森林总面积382.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3.42%。树种繁多,主要有冷杉、云杉、栎类以及华山松、桦类等。甘肃省草场以天然草场为主,主要分布在海拔2400---4200米之间气候高寒阴湿的甘南草原、马衔山、祁连山等地。

甘肃境内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共有650多种,其中有90多种属于国家级珍稀动物,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地包括成县、文县、康县、武都、两当、天水等。文县让水河、丹堡一带,已列为全国第十三号自然保护区。甘肃是全国药材主产区之一,现有药材品种9500多种,居全国第二位。马铃薯、啤酒大麦等产量位居全国第一位,肉用羊、食用百合、酿酒葡萄、啤酒花等产量位居全国前五位。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全国首屈一指的马铃薯生加工基地、中药材生产加工基地、啤酒大麦啤酒花生产加工基地、肉用羔羊基地、高原夏菜基地等,为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1.1.4 气候条件

甘肃省气候干燥,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年日照时数为1700-3300小时,自东南向西北增多。

甘肃省气象灾害的种类繁多,灾情也比较严重。可以根据甘肃省气候资源的分布状况,开展气候资源的分区规划,并根据各区的气候特点,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为甘肃省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2.1.1.5 财政投入

甘肃省实际利用内资也由第三产业不断向第二产业集中,就固定资产投资来讲,第一产业实际利用内资占全部实际利用内资的比重由2005年的3.2%上升为2010年的5.21%,占固定资产投资比率非常低。

2.1.2 甘肃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最常用的一种企业内外部环境条件战略因素综合分析方法,他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教授安德鲁斯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他把战略构成分为制定与实施两大部分,在战略制定过程中,要用SWOT分析法全面分析组织内部的优势与劣势、外部的机会与威胁的相互制约因素,并主张利用自己的优势和机遇来克服自身的劣势和威胁,从而实现组织的发展。虽然SWOT分析法经常应用于营销学领域,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专家开始把他应用于社会领域。因为农业是一个独立行业,可以与其他行业进行比较分析,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也自成系统,因此,SWOT分析法也适用于甘肃省农业发展的研究。

2.2 制约甘肃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

2.2.1 自主创新意识薄弱。作为欠发达省份,农村的体制和机制与发达农业省份趋同化的现象比较突出。学习和借鉴农业发达省份成功经验的深度不够,自我探索的能力不足,自主创新意识不够,等政策、等财力支持的现象比较突出。

2.2.2 人力资源支撑体系不够完善。甘肃省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源支撑体系的不完善,造成在农业技术普及过程中的技术吸收能力、学习能力、操作能力等能力明显不足。引进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难以与相关产业技术和劳动力进行合力匹配,使一些技术密集型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在本省难以实现其市场扩张的目标,弱化了技术的驱动效应。

2.2.3 对外开放的体制和机制不够灵活。一些地方只重视招商引资,而招商引资的后续管理和服务机制不够完善。在产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市场容量小、各类人才缺乏的前提下,甘肃省必须进一步加大政府职能转变的力度,形成足够灵活的对外开放的体制和机制。

2.2.4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心理效应缺失。甘肃省长期处于封闭和半封闭的状态,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和心态仍然存在。对外开放的社会心理效应的缺失,不但制约着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的社会环境的形成,也影响着人们对改革开放的心理预期和参与的积极性。

2.2.5 政府财政投入不能保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财政投入严重不足,不能保证农村的发展需要。农业基础设施、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所需要的财政资金严重缺乏。广大农民充满致富的愿望和信念,但是生产和发展资金严重匮乏已成为一大障碍性因素。

2.2.6 农业结构单一,生产效率低下。甘肃属经济落后地区,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农民依靠土地为生,非农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偏低,农民的非农收入较少。多年来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效果不太明显,以粮为主的单一农业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其收入主渠道仍然来自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使农民不能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

3 甘肃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结合上述分析结果,论文针对不同发展程度的农村经济,分别给出了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我们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开展生态农业、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积极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与旅游业、高新技术产业、物流业的产业融合;全方位提高农民素质等措施,完全可以实现我省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3.1 大力推进产业融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产业融合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产业融合改变了农业产业发展基础、产业之间关联、产业结构演变和产业组织形态。应积极促进科技创新,为农业产业融合提供先决条件和根本保障;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为农业融合构建良好的信息平台;充分利用产业融合的扩散、渗透与诱导作用,推动农业的结构转换和升级;转变政府观念与职能,构建并发展融合型农业体系,同时,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3.1.1 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在农业中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产品的制造流程和空间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农产品价值链的拆分与重组特征明显。高新技术在农产品中的大量应用使得产业技术之间相互渗透和交叉,产品加工环节增多,大大延长了产品价值琏,价值琏的增值环节越来越多。在价值琏重组方面,产业融合的作用更是明显。产业融合导致农业内部各子产业之间渗透交叉与重组,从而形成导致农业价值琏重组,甚至创造出全新的价值琏。生态农庄、生物产业就是明证。

3.1.2 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是带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根据统计,我国目前流通成本占商品价格的50%左右,零售商的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20%以上。产品从生产到销往用户手中,95%的时间损耗在储存、装卸、等待加工和运输方面,而同时物流费用平均占到总成本的50%。因此,将现代物流产业与农业更好的融合起来,对农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通过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农业物流投融资体系;建立和完善农业物流保险体系,对农业物流中的运输、仓储、配送等风险进行承保,并针对不同的标的和风险,开发出多样化的保险合同菜单;进一步发展我国农产品现代物流。

3.1.3 大力推进农家乐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与现代农业,在时代特征、业态特征、功能特征上都具有一致性。从目前而言,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已成为我国新时期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社会和谐的一个新举措。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引导农民就地转移就业,增收致富;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提升产业层次;推进城乡统筹,实现协调发展。

3.2 全方位提高农民素质

加强农民社会主义道德观和荣辱观教育,提高农民的道德素质;用崇高的信仰、远大的理想来教育广大农民群众,用正确的思想、科学的理论来武装他们的头脑,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对农民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技能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加强农村教育投资,改善农村教育结构,为农民素质的提高奠定一个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加强农民操作技能认证制度的创新与建设,为农民素质的提高创造条件。

3.3 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健全农业保障的机制

做大农业龙头企业,以企业集群发展带动区域农业发展;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全力推进标准化生产;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加大国家财政对遭受风险农户的救济力度;树立科技兴农意识,在政策制定上,真正把发展高科技农业摆在重要位置,为高科技农业的发展指出方向。

参考文献

[1] 丁越华.当代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评述[J].开发研究,2012,(2):74—79.

[2] 项继权.当前农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政策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2009,(1):30—35.

[3] 张蕾,蔡志坚,牛利民.低碳经济与我国农村发展[J].生态经济,2010,(9):73—76.

[4] 李忠斌,张婷婷.关于民族地区农村工业化发展问题的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08,(3):116—121.

[5] 李周.改革以来的中国农村发展[J].财贸经济,2008,(11):82—127.

[6] 刘洁.典型农村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农村经济,2007,(專):57—62.

[7] 谢延文.论我国农村发展路径[J].特区经济,2007,(10):142—143.

[8] 闫永,刘志峰,韩玉勇.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新模式)生态农庄[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717—9718.

[9] 刘玉琼,艾大兵.欠发达地区农村发展路径反思[J].农业经济,2010,(9):27—28.

[10] 曾国平,罗航艳,曹跃群.我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计量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9):100—102.

[11] 赵峰.推进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制约及发展方略[J].农村经济,2007,(12):45—47.

[12] 方华,赵海,徐雪高.2009中国农村发展高层论坛综述[J].红旗文稿,2009,(24):8—10.

[13] 陈玉福,刘彦随,龙花楼,王介勇.苏南地区农村发展进程及其动力机制——以苏州市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0,(1):123—128.

作者简介:李含宝(1982—),男,汉族,甘肃华池人,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9级农村与区域经济发展专业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与区域经济发展。

网络出版时间:2012-10-17 11:06:38

甘肃乡村经济问题建议论文 篇4

当前美丽乡村建设的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是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协作存在盲点。一方面,各职能部门之间工作缺乏协作。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地区、各部门互相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促进工作开展。但是在工作过程中,各职能部门工作职责划分不清,部门之间互相推诿、扯皮,经常造成工作上的延误。部分地区认为工作业绩不明显,将大量的精力和人财物都投放在美丽乡村建设上是浪费。另一方面,对群众的宣传引导不够,群众对美丽乡村建设不理解、不支持,民风培育滞后,环境问题突出。相当一部分群众认为美丽乡村建设不是民生工程,而是政绩工程,思想上存有顾虑,担心在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不但享受不到服务,还会损害到切身利益,导致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情不高。因此,部门和群众之间均存在很强的懈怠和消极思想,制约了工作的推进。

二是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规划存在痛点。一方面,部分地区在制定建设规划的过程中,没有做到高起点,高标准,没有邀请一些高素质的设计部门进行前提的论证,使规划设计存在很多漏洞,随意性较大;另一方面,部分地区对美丽乡村的规划虽然力求高标准、高档次,但在规划制定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地方实际情况,造成制定的规划假大空,缺乏可操作性。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同时,缺乏长效机制。部分村镇干部追求眼前成果,把环境整治当作“临时性”“应付性”工作,没有建立长效机制常抓不懈,只在建设初期、检查时加强监督,导致卫生管理制度、评比制度、保洁队伍、环卫设施缺失或形同虚设。美丽乡村建设表里不一,成了面子工程。

三是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运作存在难点。一方面,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是资金的问题。目前美丽乡村建设筹措资金的能力和水平不高,很多地区和部门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习惯和依赖政府的投资和专项资金,没有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和优势,没有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来获得资金支持,造成很多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由于缺乏资金保证,进展缓慢,标准不高。另一方面,部分地区产业融合不高。多数乡村的农业生产依然以传统分散的个体经营模式为主体,产业没有组织化,缺乏主导支柱产业,规模效益不明显,且建成的许多项目与镇村产业发展结合不够,产业融合带动力不强,促农增收效果不明显,美丽乡村建设与群众的期望有较大差距。

为此,建议:

1、大力营造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良好氛围。一是形成工作合力。各职能部门之间相互配合,主动作为,坚决克服等靠要和观望思想,克服于己无关的错误观念,从全局的角度和战略高度来看待美丽乡村建设,从本部门的优势和实际出发,主动为美丽乡村建设出谋划策,主动工作,胸怀大局,甘于奉献,形成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强大合力。二是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宣传教育,引导农民正确认识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认识到美丽乡村建设对于自身的巨大益处,并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主动参与对于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作用;发挥宣传、妇联、团委、老干部、老党员等群团体组织作用,引导群众移风易俗,形成健康文化与生活方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千方百计调动和激发农民的参与热情,使他们真正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者、受益者,从而凝聚人心,合力推进美丽乡村持续发展。三是突出干群联动。各级党员干部强化“主角”意识、大局意识,主动靠前,发动群众,当好引路人、服务员;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激发村民参与建设的主动性,引导群众当好主力军、运动员,形成乡镇组织、村为主体、社会参与、部门协作的建设机制,让党委政府成为推动者、监督员。

2、科学谋划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发展。一是高标准规划设计和实施。坚持高起点设计的理念,邀请国内外知名的设计部门进行科学的设计和规划;注重规划设计与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地理特点相结合,推动一村一规划,根据各乡村特色、地理区位、资源特点、产业需求、历史文化、风俗人情、农民实际需要等要素,科学定制规划,使建筑形式、田园风貌和自然景观的相互融合,突出差异性,建设具有特色的美丽乡村,避免千村一面;抓好规划设计的实施工作,对于规划设计中的每一个细节不折不扣的予以实施,定期对项目的进度进行建设,对工程质量进行把关,确保美丽乡村建设切实落到实处;在政策的顶层设计上,从“项目导向”转向“基层需求导向”,逐步建立农村基础设施与环境管理模式的创新机制,克服重建轻管。二是突出长效管理机制。在环境治理和人文建设上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农村环卫队伍,采取部门服务延伸、村里自主管护和社会专业维护相结合,落实保洁员职责,有效实行物业化管理、专业化保洁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完善村规民约、卫生公约,发挥环境改善与素质提升的内在互动,提高村民生态文明素质;建立巡查、通报和媒体监督机制。

甘肃乡村经济问题建议论文 篇5

本学期是我校乡村少年宫活动的第七期,我有幸成为阅读组的辅导员,一学期的工作使我对乡村学校少年宫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校的少年宫于2011年10月成立,经过四年的努力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但身为辅导员的我们并没有沉溺于鲜花与掌声之中,因为我们清楚地知道学校的少年宫建设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只有处理好这些问题,少年宫才能更好地发展,才能使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孩子。

一、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经费方面。根据测算,规模较大的乡村学校少年宫正常开放年运转费用在10万元,规模一般的也要5万元左右。目前,我校的少年宫活动经费主要依靠财政拨款,但费用仍不够充裕,项目建设费用存在缺口,建设规模极其有限。另外,辅导员们牺牲周末的时间参与少年宫活动,但回报不高,大大打击了大家参与的积极性。

2、师资队伍方面。我少年宫辅导员中专业的教师比较少,特别是艺体类项目,需要外聘专业教师,这也限制了我校少年宫的建设规模。

3、安全管理方面。由于少年宫活动遵循自愿参加原则,参加活动途中存在安全隐患;未成年人进入校园参加活动,给校园安全管理造成一定压力。虽然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签订了三方协议,但是孩子毕竟是到校参加活动的,学校很难免责。

4、社会支持方面。社会上对乡村少年宫的认识非常局限,普遍认为乡村学校少年宫是是教育主管部门的工作,亦或是说就是学校的工作。由于升学压力,个别家长对孩子过多参加少年宫活动存有顾虑。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少年宫活动的开展是没有必要的,占用了周末的时间,他们宁可把这些时间用于孩子补习功课。在参与的过程中,有的孩子就因为周末补习功课太忙而中途退出少年宫活动的。

二、改进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统一思想认识。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不单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举措,更是惠及民生的一件好事,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全面协调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的重大意义,切实为农村未成年人打造培养兴趣爱好、拓展能力素质、陶冶道德情操的课外乐园,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提升师资水平,调动教师积极性。开发一系列富有学校特色、普及性好、吸引力大的活动项目。同时将少年宫辅导员进行培训,定期组织开展交流研讨活动,提高辅导员队伍的业务技能。要切实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在职教师担任少年宫辅导员的工作量在职称评聘中如何体现,如何纳入教师教育教学业务评估和绩效考评等等问题。同时,提高辅导员待遇,调动辅导员工作积极性。

甘肃乡村经济问题建议论文 篇6

社区

行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城区范围日益扩大,一些农村“村改居”并入城区,由于城乡卫生管理制度的差异,使得原有乡村医生如何执业遇到难题。目前这些乡村医生执业资格普遍已届期满,若无法给予再注册,即马上面临被注销的结局,如此将带来一系列问题:

一是居民就医需求得不到满足。实施“村改居”,农民的身份虽然转变成社区居民,但其生产生活方式尚未发生实质改变,在农村医疗条件落后现状没有根本改观的情况下,村卫生所和乡村医生仍是他们平常看病就医的首选。此时如果彻底撤销村卫生所和乡村医生,将给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带来新的压力。二是公共卫生服务将出现空白。“村改居”后居民基本医疗仍实行农村卫生体制,在基层卫生资源短缺且暂无更高资质医技人员进入的现实条件下,乡村医生仍将在较长时间内发挥“网底”的不可替代作用。乡村医生的退出,将使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出现空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有“破网”危险。三是乡村医生生存问题面临挑战。虽然乡村医生长年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辛劳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村卫生所定位是非营利性机构,收费低廉,加上公共卫生工作未给予合理的补贴,因此乡村医生普遍生活窘迫,养老保障问题得不到解决。一旦他们失去执业资格,就有可能成为新的失业群体,这既使他们的生存面临困难,也会挫伤他们对政府的情感,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但如果他们无证继续行医,就会陷入非法行医的不利境地,也给正常医疗卫生管理工作造成困扰。

甘肃乡村经济问题建议论文 篇7

1 存在的问题

1.1 数量规模增长速度过快

由于从2011年伊始肉羊市场一度看好, 加上各级政府政策资金的投入, 肉羊数量短期内实现了规模扩张, 数量增加之快远远超过了其他养殖业及以往的年份。不但传统的牧区县在大量引种扩繁增加养殖头数, 大幅度提高规模化养殖程度, 以前养殖规模不大的农区和半农半牧区也大量引调以高繁殖率著称的小尾寒羊, 在短期内实现了数量的增长。期间临近我国新疆的中亚伊斯兰国家对我国肉羊需求也很旺盛, 加上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前公款消费的巨额投入, 给广大的肉羊养殖企业、规模养殖场 (户) 造成了肉羊市场需求空间依然很大的错觉;各地大量建修、改扩建规模肉羊养殖企业场 (区) 、增加养殖量成为人们的共识, 直接导致种羊价格一度上扬。由于一味重视数量规模优势, 因而肉羊养殖出现了较高程度的盲目性和无序性, 高价的卖出难以顾及羊肉产品的品质、口感等因素, 这对后续肉羊养殖出现大幅度跌价甚至区域性出现卖难问题埋下了伏笔。

1.2 地域化特色产品市场竞争优势受冲击, 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受到损伤

甘肃省有不少十分优质的地方肉羊品种, 都有十分显著的地域特色。有些品种如天祝县、肃南县的甘肃高山细毛羊历经数十年育成, 品质十分优良, 羊肉产品口感也十分好。在肉羊大量实现规模扩增中, 所有的养殖企业场 (户) 被急红了眼睛, 都以数量为追求的主要目标。历史以来自然形成的现在仍然具有很好地域特色的肉羊品种, 因其繁殖率不高而被大量淘汰, 肉羊品种区域化布局受到冲击, 多胎性高繁殖率的小尾寒羊成为了各地农区和半农半牧区的主推品种及基础能繁母畜, 少数传统牧区也在大量引进。原来在市场上很受欢迎的地域特色羊肉产品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这也为肉羊产品失去市场特色竞争优势造成了隐患。由于单纯追求数量, 忽略了个体生产性能的提高和品质质量的提升, 短期效应蒙蔽了所有养殖场 (户) 的眼睛, 地方品种的保护选育提高工作一度难以有效开展。多品种肉羊品种的大量引调, 经济杂交改良全面推广, 不少县 (区) 原先主推肉羊品种的数量快速下降, 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畜种遗传资源的损失。这在短期而言, 经济效益突显, 但长此以往, 甘肃不少县 (区) 将可能失去最后的竞争优势。因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广大的消费者对羊肉产品不再只是数量的需求, 而是质的全面提升, 地域特色的优势充分发挥;再加上近年来乡村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具有地域特色的畜禽产品更是不可欠缺的佐料, 是一个地区提升旅游品位、旅游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果长此以往的发展模式将可一定程度的损伤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1.3 防 (检) 疫应激能力难以适应

一直以来, 甘肃各地区肉羊养殖数量有限, 规模化程度不高, 重大疫病的发生及流行都在可控的范围内。因为短期内各地区全面开花、规模扩张, 特别一些农区、半农半牧区建成的规模养殖场 (区) 、养殖园区种畜引调没有相关防检疫程序, 场区建设由于受到土地资源局限, 突破了国家农业部及省上规定的建设规范要求, 场区内消毒、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未发挥作用, 本来疫病发生及流行的风险就很高。大多数肉羊养殖场、区、户对肉羊重大疫病发生及流行认识不足、警惕性不高, 县 (区) 政府防检疫应激能力也一时难以适应, 物资储备、人员组织、防疫药品调运的相关工作跟不上;因此, 十分典型的案例就是发生在河西的小反刍兽疫传播流行。

1.4 饲草料保障水平难以跟进

由于肉羊养殖数量快速递增, 导致全省许多地方饲草料种植及保障水平难以跟进, 饲草料不足的短板效应突显。加上2014年以来肉羊价格大幅度下滑甚至一度出现滞销现象, 存栏量一时难以得到消化, 饲草料需求过盛的局面无法扭转, 肉羊产品价格趋低与饲草料价格继续上扬成为短期不可调和的矛盾, 养殖成本和养殖效益倒挂, 成为各地区肉羊养殖的共性。单就市场玉米价格而言, 2011年2元/kg, 2013年2.2元/kg, 2014年达到了2.4元/kg。而每只全舍饲养殖的肉羊每天成本就达到了2.8~3元之多。而2014年市场售出的肉羔价格在350~500元之间。除草原畜牧业不计草原及放牧人员工资投入可有不高的利润外, 所有的规模养殖企业、养殖场 (区) 全然在赔本养殖。少数养殖企业场区由于得到了国家项目资金扶持勉强运营, 大多数肉羊养殖企业、场 (区) 出现入不敷出的局面。由于肉养殖效益持续低下, 争取得到国家项目资金扶持成为了各养殖企业场 (区) 最大的共识。因此出现了少数肉羊规模养殖企业, 迅速缩减养殖计划规模, 养殖肉羊成为了副业, 争取项目资金成为了其主要目标的畸形发展的现象。

1.5 注重养殖不注重销售的惯性没有形成精细化经营理念

历史以来传统的牧区养殖户, 养殖粗放、不计成本, 对天然草原的高度依赖, 导致长期以来形成的只注重养殖不注重销售的传统养殖生产模式, 在畜产品销售上往往是等待收购者上门, 没有主动走向市场营销的思想。这对大多数农区的养殖场 (户) 而言同样也存在如此惯性思维, 只管埋头养殖, 不直面市场认真核算养殖成本, 闭门造车, 不研究市场需求变化, 市场经济意识淡薄。只将自己单纯的摆在了一个个体生产者的位置, 而没有将自己放在生产经营者的高度。肉羊产品的品牌化、产业化及电子商务的认识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这也为肉羊产品失去价格效益优势人为地制造了门槛。

2 今后发展的建议

2.1 准确定位, 调整结构, 抓好区域化布局打好地域特色仗

甘肃今后在肉羊养殖生产中既要抓住眼前国家政策投资机遇, 也要着眼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 更要有长远发展的眼光。要准确定位发展方向。在继续紧紧抓牢区域化布局这根线不动摇得前提下要注重保护性开发已有的地方优质肉羊品种, 充分发挥特色品牌优势积极走好产业化之路。特别在有地域特色肉羊养殖区开展经济杂交要控制规模, 要做到经济效益和畜种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两手抓, 要有序保护好优质遗传资源, 进一步增强特色肉羊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后发优势。传统的肉羊养殖大县至少要有一到两个主推肉羊地方品种。要继续注重肉毛兼用羊的养殖, 为国家后续优质羊毛生产需求做好战略性布局。传统的牧业大县还要切实考虑县域草原生态承载压力, 不要一味的倡导鼓励数量群体的增加, 去走数量效益型的恶性循环之路, 加剧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农区半农区也要突出地方特色, 转变观念, 有特色才是今后的发展及市场羊肉产品的需求最后的胜利者。要在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推行肉羊产品品牌安全生产的追溯体系。使肉羊产品生产身份化、特色化, 这样才会尽快实现品牌化产业化, 实现效益最大化。

2.2 适度规模化, 提高个体生产性能

打好养殖效益翻身仗, 既有较高的个体生产性能又不失地域特色这应是今后发展的抉择。农区半农半牧区及传统牧区要尽快实现转型发展, 要适度的规模化、全面的良种化, 减少饲养量;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良繁体系建设, 加强本品种选育、新品种培育及杂交改良提高工作;要进一步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和饲草料保障水平, 特别是规模养殖企业 (场、户) 要尽快提高机械化装备水平, 积极推广绵羊人工授精、羔羊早期断奶、短期育肥出栏等实用技术, 最大限度实现集约化经营, 以此提高肉羊个体生产性能, 降低养殖成本, 积极打好养殖效益翻身仗。

2.3 抓好检疫工作, 打好肉羊产品安全生产仗

自始至终抓好防检疫工作, 以制度化、法制化、组织化、程序化的严格的检验检疫和严格市场准入规则确保肉羊养殖营销的全面安全。要从严监督肉羊养殖企业、场户对肉羊养殖饲料及添加剂的使用全过程, 切实确保肉羊产品生产销售的安全。短期的投机行为将贻害无穷的理念, 竭尽全力打好肉羊产品安全生产仗。

2.4 要抓好肉羊产品的加工, 延长产业链

甘肃省县域经济空间分异问题研究 篇8

关键词:甘肃省;县域经济;空间分异

一、县域经济差异的研究现状

区域经济差异是历来学者关注的重点,但是不同研究由于数据来源、研究方法和尺度的差异,对区域经济差异的测算结果也不尽相同。

从研究尺度上看,学者们从不同国家间经济差距、三大地带区域差异、省际差异到县域单位逐渐缩小。许召元,李善同[1]考察了2000年来我国对区域差距变动的趋势,发现2000年以来区域经济差异呈现条件收敛的趋势。杨开忠[2]对我国省区和三大地带区域的差异进行了研究,表明不同的区划体系区域经济差异有不同的变动趋势;胡鞍钢、魏星[3]以县级为单位研究了,发现从1993-2005年县际经济发展差距与省际经济差距并未出现趋同现象。

从研究方法上看,起初,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分析前期主要是传统的数据统计模型进行分析,利用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以及泰尔系数的计算对县域经济差异的分异度做一定量的计算。传统的数据统计模型分析了数值之间的相关性却忽视了区域发展的空间特性,因此以空间计量为代表的空间统计技术在对县域经济差异的研究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到目前为止,主要是综合了传统统计方法和空间计量方法对县域经济的分异进行研究。

甘肃省县域经济差异变动研究研究认为:至2006年甘肃省县域经济有拉大的趋势,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上聚集趋势,并呈现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哑铃形空间格局,认为河西地区是经济发达地区,陇东、陇中、陇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4]。区域经济的差异是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分析县域经济分异的驱动机制,有助于形成“靶向”的区域政策,提升区域的核心竞争力。

二、甘肃省县域经济分异的驱动机制

(1)区位条件的差异是县域经济分异的内在动力

不同地区由于资源禀赋和经济区位的不同,其经济发展能力也呈现出很大的差异。兰州是西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工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对诸如榆中县、红古区、皋兰区等周边等地具有明显的辐射带动作用。河西走廊资源充足、光热条件好,再加上地势平坦,因此该区域农业发达,其境内区域有“金张掖银武威”的美名;华亭、嘉峪关、金昌和玉门等地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当地的发展的对资源的依赖性强,经济增长总量大、速度快。而落后地区诸如甘南、临夏等地由于地处山区和高寒地区,主要以小农经济为主,经济发展滞后,市场化程度极低,经济发展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由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一个地区的发展对其资源禀赋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县域经济的发展与资源要素、要素组合方式是紧密相关的,区位条件的差异构成了县域经济分异的内在动力。

(2)政策和投资倾斜是县域经济分异的外在动力

政策环境直接影响到一个区域發展某种行业的条件和约束,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活动的发展,从而成为经济活动聚集的因素之一。首先,政府通过对特定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以及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经济政策的实施,并采取率先投入、提高当地期待收入等手段,促进经济活动向政府鼓励的区域发展,引导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其次,一个地区工业园区和产业园区的个数多寡、质量的高低也决定着区域的工业化程度,城镇化和工业化在交替演进的过程中,不断交互加强,逐渐形成空间网络化。1999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在缩小东西部差距的同时,对投资的倾斜也增大了甘肃省内部不同区域间的发展差异。2013年,国家出台了政策将白银、玉门和红古区列为资源衰退型城市,并颁布一些列措施辅助其进行积极转型,这些优惠政策无疑成为区域发展的引导性因素,也是县域经济分异的外在动力。

(3)产业环境是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

产业集聚、基础设施、生产服务以及自然和人文环境对一个区域的影响是巨大的,以产业集聚为例,相关行业的经济活动是具有强外部经济效果,而这种外部经济效果的作用是具有地区限制的,往往只作用于相关行业的本地区,大量产业活动在一个区域互为相关、互为条件、相互聚集,有利于经济活动的兴起和发展。如河西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好,工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大,市场化程度较高,经济结构趋于合理;而对于落后地区诸如陇南山区、陇东地区、高寒区而言,市场化程度低,主要是依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靠天吃饭”的自然经济,农业灌溉技术落后,抵抗风险的能力弱,因此经济发展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长期以往,发达地区依靠市场机制和良好的产业环境越来越发达,而落后地区因为要素投入不足和风险不确定性而长期陷入贫穷,最后使得两级分化,形成县域经济高度分异的格局。

三、甘肃省提升县域竞争力的对策

针对甘肃省县域经济空间分异的现实,根据引起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的对策建议。

(1)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有区域特色的高效农业和第三产业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应该以市场利益为导向,发展符合市场供求的现代化产业。在河西地区等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在夯实农业基础的条件下,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在高寒地区、干旱区、半干旱区等相对落后的地区,自然条件相对恶劣,应该改善灌溉条件、推广农业技术,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结合不同市县的具体条件,培育牛羊肉加工、皮毛加工等产业集团,大力发展有区域特色的高效农业和生态旅游业。

(2)对发展落后的地区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扶持

一些落后地区缺乏原始的要素积累,尤其是资本的积累。对这些发展起点低、速度慢的地区,应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和适度的投资倾斜,辅助落后市县走上良性发展道路。具体而言,对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甘南、临夏等地,政府应该鼓励积极发展藏医药、民族工艺品、手工制品等具有特色的产业。其次,在这类地区,培育具有投资少、风险低、见效快的轻工业和特色手工业都离不开政策的引导和扶持。

(3)培育新的增长极,建立中心城市,促进区域协调统筹发展

经济发达的地区经济结构层次高,市场化程度高,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点,对周边地区具有明显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原有城市增长点的基础上,要结合区域实情,依托特色产业建立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和精品小城镇,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经济增长极,扩大经济圈的网络,增强其区域辐射能力和带动能力。如平凉、天水、定西等地最为区域增长点,对周边地区的带动能力有限,要依托发展区域特色培育经济外向型的区域增长点。

(4)建立综合交通枢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便捷的交通条件

经济发达的地区往往是有着极为便捷的交通条件,一些落后地区资源丰富,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交通条件,如甘肃陇西和文县等地。交通越是便捷、与发达地区的距离越短,该区域的发展程度就越高,只有拥有了丰富的交通资源,才能切实地实现走出去和引进来,才有条件加大与其他区域信息、人才、技术和原材料等要素的共享,才能缩短经济发展的差距。(作者单位: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许召元,李善同.近年来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J].经济研究,2006(07).

[2]杨开忠.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研究[J].经济研究,1994(12).

[3]胡鞍钢,魏星.地区经济发展的局部不均衡剖解:1993~2005[J].改革,2008 (11 ).

上一篇:单翼天使650字作文下一篇:高老头名著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