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丽乡村建设中民俗文化保护的几点建议

2024-09-04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中民俗文化保护的几点建议(精选5篇)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中民俗文化保护的几点建议 篇1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中民俗文化保护的几点建议

民俗文化是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地域中逐步形成和发展演变的生活文化,是一个地方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的重要标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多样化、多层次精神文化产品需求的日益增长,民俗文化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对民俗文化进行科学保护,使之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文化财富,是实现农村稳定和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当前,全省许多地方都在积极实施美丽乡村改造工程,为改善人居生活环境做出不懈努力。但是,如何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维持原有民俗文化的生态平衡?如何正确处理美丽乡村建设与民俗文化保护传承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我们调研组就美丽乡村建设中民俗文化保护传承进行调研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美丽乡村建设对民俗文化影响的主要问题

美丽乡村是新农村发展的一次全面提升,其内容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美丽乡村的文化建设在这二十字方针中主要体现在“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上。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乡风文明中的乡风则是民俗文化的主体部分,也应该纳入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范畴。但是,从美丽乡村建设中民俗文化保护传承的现实情况 1 来看,许多不利的因素不断浮出水面,有的甚至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1、传统建筑破坏严重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古村落的整体景观不协调,建设性破坏严重。许多古建筑周围的历史空间环境已被所谓的“现代建筑”空间所取代,以往古老的空间格局和传统风貌荡然无存;在许多古村落的老祠堂、老民居之间,都夹杂着一些新的建筑物;有些农民为改善生活居住条件,随意翻建或修缮古屋古院,把古栈道的路面毁坏铺成水泥路,这在相当程度上减弱和破坏了村落的古朴风貌和历史氛围。

2、民俗实物严重流失

民俗文化的很多内容是依附在传统的民俗实物之中的,但是,在美丽乡村改建、新建中,许多传统木制房屋的构件买卖、交易问题十分突出。一些商人看中了古民居的旅游开发价值,出钱收购这些古民居后迁建别处进行旅游开发。如在嘉兴的西塘古镇、桐乡的乌镇,许多古民居的构件被出售、被偷盗。还有一些外国人不惜出巨资收购古建筑,拆卸其材料后动用飞机运回国内按原型复建。还有些地方商贩在利益驱使下,受雇于外国人向各地古村落的村民收购民俗文化古器具,有的甚至将古民居木制房屋构件一件件拆下来,化整为零的出售。

3、原生态环境遭破坏

许多古村落试图通过发展旅游业来促进美丽乡村建设,而原生态的古村落开发成为游人如织的景点后,大量的游客涌入,停车场、水泥路、旅馆的修建破坏了古村落的原貌及其独有的幽静和美丽。同时,许多古村落景区不限制游客人数,大大的超过了古村落环境人口容量,对古村落的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此外,有的地方在美丽乡村建设时,没有考虑到原居民所特有的文化习俗,只求商业效益,只求地价增值,不去考虑民俗文化的整体保护,无何止地将小桥拆毁、巷道损毁、池塘填埋,这么做的后果是严重地破坏了古村落及其文化生态环境。我们不敢想象,如此过度的拆建,若干年后,曾经的“小桥、流水、人家”是否依旧?

二、民俗文化保护几点对策建议

目前,民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仍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相互依存,既有传统意义的农耕文明,又有现代形式的农耕文化。推进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对于优化文化生态环境、激活传统文化魅力,从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都有其深远的意义。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如何提高保护民俗文化的思想意识,切实科学有序地推进民俗文化保护工作提几点意见。

(一)要科学的认识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是在老百姓当中流传的文化,因此,做好保护工作,首要任务是加强老百姓对民俗文化的认识。而老百姓 3 的认识往往是跟着政府的导向走的,所以要改变老百姓的认识,关键在于地方政府领导和村两委干部对民俗文化的认识。因此,笔者认为,在当前的行政体制下,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将民俗文化搬进党校课堂,搬进乡镇党委、政府的会堂,使他们通过学习教育、讲座会议的形式,充分认识到民俗文化所承载的“三个有利于”。对此,笔者以嘉兴市为例,对民俗文化的“三个有利于”进行阐述。

1、有利于推进社会协调发展

我国历史悠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关键的就是保护和弘扬我们国家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目前,嘉兴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随着人口的增加、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农村的城市化进程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而村镇不像城市,规模小,一天就有可能被破坏掉。如果对依附其中的民俗文化不加以即时保护,很快就完,很快就会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迅速地消失。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实际上就要求我们将保护工作与社会发展协调起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协调发展。同时,保护民俗文化生存、传承的特定环境,对推动生态文明与社会和谐发展,提高人们文化自觉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2、有利于传承发展传统文化

在数千年的历史积淀中,嘉兴地区发展并形成了别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特别是随着河港浜汊分布,孕育了江南水乡特色的耕读文 4 化、稻桑农业、手工业传统等民俗文化资源,且不少村落名人辈出,古迹丰富。可以说,大量的民俗文化蕴藏在农耕社会中,它承载着嘉兴人民秀慧工巧、崇文好学、进取求新的品德,成为一种特殊的文明标志。而随着农耕社会形态的消失,很多历史文化被割裂、遗忘,甚至变得无迹可寻。加强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把民俗文化资源纳入到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就是将这些文化更深刻地植入村民的生活习惯、生活环境中,这不仅是为了以民俗文化为代表的地域文化的长期传承,也有华夏祖先留给后人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3、有利于探索新思路新方法

浙江的民俗文化保护工作从起步至今已经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道路,各个部门、各级领导、各界人士为推进事业发展煞费苦心,也从中摸索出一条独具浙江特色的民俗文化保护路子。作为长三角地区核心区域的嘉兴市,应该实现借梯登高,借民俗文化之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势必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力求在工作机制和工作载体上有新的突破。如果说,前几年我们的新农村建设是摸着石头过河,那么,现在美丽乡村建设则是一条有模式可以借鉴的路子。目前,在不论是在网络上或者是报纸上,还是在电视上,都有许多关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科学利用民俗文化资源的好例子、好做法。因此,我们应该重新整理我们的思路,争取在原有的基础上,把之前的民俗文化保护传承融合到美丽乡村建设上来,把美丽乡村建设中众多的民俗文化资源,不断地装到民俗文化保护这个“菜蓝子” 5 里来,从而实现民俗文化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整体推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要树立的科学保护理念

有科学的认识,才有科学的理念。有科学的理念才能推进保护事业的有序发展。因此,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不仅要有科学的态度,更要有科学的保护理念和执政理念。

1、要用科学理念编制民俗文化的保护规划

当前,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民俗文化保护工作必须要抓紧做,而且要科学、有效、持续地做。所谓科学地做,就是要以民俗文化生态理念来设计我们的美丽乡村建设。没有一份科学的规划,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就没有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方向,因此,要抓紧制定美丽乡村建设特定的保护规划,内容包括: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对农耕文化的产生和影响);社会环境(人口状况、社会结构、民情风俗、领导和群众的保护意识等);经济形态(农业、渔业、工业、商业等以及经济状况);民俗文化遗产的数量与分布地点、生存状况;保护规划(采取属地管理办法,要定管理单位、定传承人、定项目、定活动规划、定保障措施等),如此方能保证其有效性。

2、要用科学理念处理建设与保护的关系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民俗文化保护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我们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仅要做到统一规划、分期实施、持续发展,而且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和五个方面的结合,即:处理好美丽乡村设与全面保护的关系、处理好居民区与文化区域的关系、处理好群众生活与民俗文化保护的关系、处理好设施建设与自然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坚持将民俗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坚持将民俗文化保护与社会建设相结合、坚持将“民俗文化保护区”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相结合、坚持将民俗文化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合理利用相结合。

3、要用科学理念保护民俗文化外在的氛围

自然村落及田园是农耕社会生活的基本单元,是农耕生产活动的主要基础,也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只有完整地保护了田园风光和自然村落,才能忠实展现农耕文化的社会和文化的基本环境,使人强烈地感受到浓郁的民俗文化外在的文化氛围。一是科学保护田园风貌。要全面保护农田、林木、池塘、水网,保持以稻田为主体的农田结构,保留较古朴的耕作技术,使用水牛耕地、人工劳作、原始加工等传统农耕方式,不使用塑料大棚、大型农机等现代设施,全面体现农耕文化的总体风貌。二是科学保护村落环境。保护区内的村落用地规模要逐步缩小,不可再继续扩大;村庄建筑采用传统民居形式和传统外墙装修,不宜现代化;鼓励居民使用或部分使用农作物秸秆等传统燃料,以产生炊烟的景观效果;鼓励农户使用传统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 7 已不适用的传统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仍可作为装饰性使用。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尽量使用石料或当地传统材料,慎用水泥等现代材料。

(三)要科学的强化保护责任

保护民俗文化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是文化部门叫个半死,其他部门置之不理。文化人做个半死,其他人一笑了事。出现这种局面虽然有其客观因素存在,核心则是保护责任的问题。现在的党政领导很多都是在被动地做工作,属于“见令行事”。要想使相关人员能静下心来正确认识民俗文化、安下心来认真树立科学理念,就必须要有过硬的保护责任来进行保障。

1、强化工作职责

近年来,我省的民俗文化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也形成了相应的工作机制和工作体系。但是笔者坦言地讲,在乡镇党委、政府领导干部中,真正认识到民俗文化保护工作重要性的人,并不是很多,而且真正能将民俗文化保护摆上日常工作议程,从而真正从政府层面去做保护工作的并不是很多,甚至可以说是很少。我们过去的计划生育工作这么难做,但是它却能做好,而且做的很出色。其关键原因在于工作的责任问题。谁都知道,计划生育出问题任何领导都担不了责任,而民俗文化保护工作在乡镇日常工作中属于可做可不做的工作,且没有人去追究其工作结果,这样就导致他们对民俗文化的保 8 护工作可以置之不理。这说明,我们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民俗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必须强调保护的责任问题。我们不是一定要像计划生育一样实行一票否决,但至少可以从更上一级的政府层面来强化这项工作的责任主体。比如:实行责任追究制度、目标考核制度、特色工作加分制度等,以此来强化乡镇党政领导干部对民俗文化保护的工作职责。

2、强化责任追究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民俗文化保护必须坚持法制化原则,走依法保护的道路。一是尽快出台《古村落保护条例》,确立古村落的法律地位;各地则结合当地的实际,制定相应的《古村落保护办法》,明确乡镇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的法律责任,为古村落保护提供一个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二是重视乡规民约和民间组织的作用。古村落的古朴纯美和其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乡规民约和民间组织的作用。所以,要实现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除了要充分发挥乡规民约和民间组织的作用外,更为关键一点就是:必须就村民自治组织的保护责任进行明确,并据此实行责任追究,只有这样,才能强化村干部带动村民进行民俗文化保护的责任意识,从而从民俗文化的最底层实现保护传承工作的有序推进。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中民俗文化保护的几点建议 篇2

[关键词]文化生态保护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障机制 市场运作

开展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的一种新思路、新举措、新途径,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2005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首次提出“对文化遗产丰富且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的区域,要有计划地进行动态的整体性保护”,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在“十一五”期间“确定10个国家级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2012年《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新设立20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文化部在对各地文化生态综合调研考察的基础上,于2007年正式批准设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开启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项目,由于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时间短,仍处试验性阶段,所以各保护区暂定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各地也相继展开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下简称保护区)的评选、命名和建设等工作,很多地区结合当地的民族和地域特点,探索新方法、总结新经验、走出新路子。

一、保护区建设中问题浅析

设立保护区是开展非遗区域性整体保护方式的一种探索和创新,可借鉴的国内外经验较少,各保护区建设更无现成模式借鉴,在建设过程中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地方政府存在观望及“等、靠、要”现象,保护区建设进展缓慢。

(一)法制法规不健全,制度机制待完善。虽然国家2011年2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还多次以规划纲要、通知、指导性意见等文件形式要求开展非遗区域性整体保护,各省(市、县、区)制定的文化强省(市、县、区)规划纲要中提出保护区建设等有关表述,还有的省(市、县、区)制定了配套制度和措施。但是,《非遗法》没有关于“文化生态保护区”表述,只提出“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文化生态保护区”概念首次进入中国法律体系是2012年5月《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提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具有重要价值和广泛群众基础的特定区域可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至今没有一部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直接阐述“文化生态保护区”和相关法律解释,没有依法维护或修复文化生态系统、制裁损害非遗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区建设的配套法规制度少。

(二)认知理解有偏差,项目建设不理想。目前,许多地方政府没有将文化生态保护建设摆上议事日程,更有许多政府人员不知道、不了解国家在非遗保护、保护区建设等方面出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即使在一些文化生态保护的核心区域,由于尚未开始保护工作,缺乏整体规划,乱建设的问题不断出现和增多,许多文化遗迹周围脏乱差,增加了以后设立保护区的成本和难度。有些被批准开展保护区建设的地方政府受主要领导更替、资金投入等原因,保护区建设事宜被搁置、停滞不前或进展缓慢,出现地方政府“冷淡”对待保护区建设现象。当地政府对非遗保护和保护区建设认知有偏差,保护区建设中项目建设不理想。

(三)偏离生产性保护,旅游开发过度。许多申请保护区的规划中,对保护区的保护措施轻描淡写,以非遗生产性保护理由重点突出文化产业和旅游开发,将保护区建设当做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出现因无人居住、无人管理、无钱修复等原因致使一些有文化符号代表性的老房子逐渐自然毁坏性破坏,地方政府为了支持开发房地产项目将一些著名文化史迹强力拆除破坏,甚至有一些文化史迹在修缮和开发利用时“被变脸”,导致严重“失真”,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景观的历史感、文化性、传统性;有地方政府授意企业开发建设“古建筑一条街”等商业项目,有的将古建筑拆除后用钢筋水泥“复原”,还有地方政府没有经过科学论证便在本域内强力推行几种建筑图纸的乱作为;部分商人、官员、名人等权势者没有经过政府批准,将古建筑购买后大肆拆迁搬运外地等各类现象造成文化保护难以弥补的损失和遗憾。

(四)资金人才缺乏,推广宣传不足。许多开展保护区建设的县市区财政困难,以至于各保护区建设除拟开发作为旅游景区的文化景点外,地方政府极少拨款用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即便有拨款,离资金需求也是“杯水车薪”。还有许多地方几年不公布文物保护单位,原因是一旦公布不仅需要保护经费,还要承担保护责任,不公布则即使倒塌、盗卖、拆建都不会被追究。在上级没有足够的专项经费拨付和资金困难的同时,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人才队伍建设滞后,文化生态保护相关问题研究成果屈指可数,政府、媒体等宣传力度不足,造成部分保护区建设观望等待、裹足不前。

二、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几点建议

(一)强化顶层设计,完善考核考评机制。地方政府面对GDP考核指标的制约和压力,上级部门又无足够资金等实质性投入,只谈保护不开发利用和旅游,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就很难被激发起来。因此,各级政府要以“躲不过、输不起、等不及、坐不住、拖不得、慢不起”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贯彻落实好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乘国家深化体制改革东风,以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考评机制为契机,全力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二)重视统筹发展,处理协调各种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好文化保护与开发。抓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古街区、古建筑、古村落、古城堡等修缮、建设,构建村民主导、政府扶持、专家参与的乡村文化项目运行机制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二是处理好生态保护与有限利用的关系。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生态移民做到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三是设立专项保护资金或基金,建立资金审计监督制度,加强管理、合理使用、专款专用。

nlc202309012218

(三)完善法规制度,建立全面保障机制。一是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地方性政策制度。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应该像自然生态保护区建设那样,建立一系列约束人们行为的法规,建立起一系列执行《非遗法》约束人们行为的若干细则,并建立促使全社会民众自觉参与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有效激励机制。二是建立保护区联席会议制度。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是一项全新的、富有探索性的新事业,迫切需要相互交流和借鉴成功经验,在探索中实现健康快速发展,各保护区要加强沟通和联系,推动建立保护区联席会议制度。三是地方出台配套政策。设立保护区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和保护区工作中心组织机构、工作班子,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实专项保护经费,解决机构设置、职能定位、人员编制、交通工具等具体问题,建立完善的保护区建设体制机制。

(四)调动社会力量,发挥市场运作效率。一是在保护工作中,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发展模式,发挥群众的主体地位并调动群众参与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自觉性,鼓励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开发,引入和各类融资担保资金捆绑注入融资平台, 撬动更多信用担保资金、社会投资为保护区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二是通过实施劳动技能培训和推进非遗项目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等工程, 培育以当地特色非遗为主体的文化产业群体, 带动和吸纳更多群众参与当地特色文化产业, 拓宽增收渠道, 实现增收致富,打造和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的产业支撑体系。

(五)加强宣传交流,培养储备人才。一是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宣传力度。保护区建设要建立形式多样的研究、宣传、展示平台,增强区域内群众对非遗的赞赏和尊重,提高群众保护非遗的意识。要通过现代传媒、电视专题栏目、报刊专版报道、广播固定节目、非遗网站建设、举办研讨讲座、展馆专题陈列、书籍杂志出版、节会活动等扩大影响力,唤起全民文化自觉意识, 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建设保护区的积极性。二是培养现有人才,储备高素质人才。省市应统筹考虑建立非遗文化大师特殊津贴制度,给当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一定的津贴补贴,鼓励他们潜心授徒传艺和创新发展,联合高校和职业院校实行“订单培养”模式培养人才,利用专家库等形式储备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项目策划、规划编制、文物保护、旅游开发、市场营销、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六)建设非遗数据库,加强调研理论研究。一是高度重视兼具数据存储、查询检索、信息共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数据库建设工作。利用信息化、数字化等现代科技建立技术平台,加强对保护区建设工作的科学指导和宏观管理,运用高新技术建立保护区门户网站,网上三维博物馆等,实现对外宣传和信息共享,从而建立起一个适应社会发展、满足工作需要、提供公共服务的数据库、工作平台和对外展示平台,有效提升保护区建设工作水平。二是要依托专业研究机构,通过设立相关课题组织专家、学者开展专题研究,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生态保护研讨会和论坛,整理出版理论研究成果等方式,促进保护区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参与保护区建设的工作者和专家要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推进保护区建设。

参考文献:

[1]]赵艳喜.整体性保护、区域性整体保护与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2(4):P20-24;

[2]乌力更.内蒙古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理论研究,2012(3):P7-11;

[3]宋俊华.关于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几点思考[J].文化遗产,2011(3):P1-7;

[4]卞利.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例[J] .文化遗产,2010(4):P20-24;

[5]田玉成.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保护的成功之道-----与吴效群教授商榷[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2010(4):P38-40。

作者简介:杨立(1976—),男,公共管理硕士,讲师,现任职广东省文化馆。

关于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篇3

作者:团委李合亮

一、立足学校定位,建设体现大学精神、学术氛围的文化环境

大学是育人场所,更是学术圣地、精神圣地,所以大学校园环境建设必定要围绕富有文化底蕴、学术氛围这一基本理念来开展,而不是单纯地追求富丽堂皇、现代气息。

建设富有聊大特色的环境文化,首先应该明确学校的发展建设定位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学校定位建设与之相符的、体现大学精神的环境文化。

创建校园环境文化必须坚持全校一盘棋、统筹规划、集中实施的原则,确保校园环境文化在风格格调、思想内涵等方面的一致性,避免 “你建设你的,我建设我的”,杂乱无章、良莠不齐,最终造成不伦不类、没有特色。

二、根据学校区域不同创建各具特色的文化环境

学校面积大,场所多,环境文化创建要在统一规划、整体设计基础上,根据校园区域不同,创建各具特色的文化环境,打破千篇一律的状态。这又涉及学校各个区域功能定位问题。例如,西校区南大门广场,其主要职能就是升国旗仪式,那么就把它的功能定位为大学生思想教育,围绕这个定位建设红色主题文化长廊、雕像雕塑等相关文化设施;东校区世纪广场,它的主要功能是文艺演出,那么就把它的功能定位为文化广场,建设高科技的室外LED屏、音响舞台设备等;西校区五四广场是学生举办小型户外活动的场所,既然命名为五四广场就应该承担青年学生教育引导的功能,就应该建设五四火炬等标志建筑和能够播放户外电影、时事新闻等内容的大屏幕;逸夫图书馆前有个孔子圣像,后边有个日晷,那么就把逸夫图书馆周围定位为传统文化广场,建设文化名人雕塑、经典雕刻长廊等相应的文化设施;学生宿舍区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那么就应该建设学生休闲设施和木椅长凳等休读设施;校园道路两侧的导引牌、广告标识牌也应重点突出聊大特色文化,而非干涩的励志名言;等等。

三、大力整顿商业文化

大学校园的商业气息往往与文化气息成反比,杂乱的商业气息会冲淡文化氛围,所以,大学校园的商业文化建设也很重要。现在的情况是,校园能 “无处不商”,不但影响校园环境,而且不便于管理,很多学生对校园的商业环境不满意。

应该有专门的部门来具体负责校园商家和商业活动的管理,可以在学生生活区设置专门的校园商业区,统一建设场所、统一布置装潢、统一管理监督,从整体上淡化校园商业气息。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中民俗文化保护的几点建议 篇4

元,村平减债24.47万元。同时,大力推行农村财务、资金“双代管”制度,实行民主监督和民主理财,完善监督检查机制,有效防范了新增乡村债务。7月至10月底,由于旧债生息、乡村道路建设产生应付未付款等原因,致使新增乡级债务300.48万元,村级没有发生新增债务。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防止新增债务的措施及办法及国办发39号文件的精神的传达贯彻情况。一是清理化解历史债务。摸清底数是制止新债、化解旧债的基础性工作。4月,我们制定实施了《应城市化解村级债务、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的实施方案》,全市各乡镇,按照清理核定、公开确认、登记造册的程序,对历史债权债务进行了全面清理锁定,并采取削减利息减债、清理往来冲债、清收债权还债、划转债务销债、增加收入化债、考核奖励促化解等多种办法积极化解村级债务。二是实行新增债务责任追究。要求全市乡村在收支上坚持量入为出、留有余地的原则,严禁为单位和个人提供借款担保、举债用于村级办公支出、借新债还旧债、超标准订阅报刊、施工企业垫支等手段上项目、举债或超定额标准发放干部报酬、补贴、超出农民承受能力举债兴办公益事业。对违反规定者,情节轻微的,对有关单位和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依纪或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限期偿还违纪金额。三是健全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农村财务、资金“双代管”制度,建立健全群众监督、代理会计监督和上级监督三级监督体系,积极创造条件加快推进县、乡镇、村三级财务监管网络建设;进一步深化完善村级财务公开和民主理财制度,逐项逐笔公开收支明细账目;加强对村级财务收支的审计;逐步建立乡村财务预决算、工程项目招投标、资金审批领用、银行账户管理、票据管理、借款审批等各项制度,严把资金收支的审核关,严格控制村级非生产性支出,确保村集体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四是全面制止要求农民出钱出物的达标升级活动,和各种评比验收活动。五是及时传达了国办发39号文件精神。在市级总结会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39号文件的精神的传达贯彻作了专门的安排部署,此后,又召开专题会,认真部署安排今后的乡村化债工作,学习传达了国发21号、国发24号、国办发39号以及省政府相关文件,要求市减负办、税改办常年督办此事。

(二)中央“八项要求”的落实情况。为了认真落实好国办发39号文件的精神,我市严格按照“不得以任何名义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弥补收支缺口、不得为企业贷款提供担保或抵押、不得采取由施工企业垫支等手段上项目、不得举债建工程、不得滞留、挪用对村级组织的补助资金、不得举债发放职工工资、津贴、补贴及解决办公经费不足、不得铺张浪费或随意增加非经常性支出、不得“买税卖税”,虚增或隐瞒财政收入”八项要求,于6月,由市经管局组织了一次对乡村级债权、债务的全面调查摸底活动,及时纠正查处了违规行为,不折不扣地执行了中央的决定。

截止底,全市乡级债务数23529万元,全市村级债务数20280万元。

7月至10月底,全市乡镇发生新增债务300.48万元,具体情况见附表,村级无新增债务。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中民俗文化保护的几点建议 篇5

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是中央和省市文明办领导,为切实优化学校和社区少年儿童生活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做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全国各省市都在全面推进和实施,特别是山东省在推进这项工作上做出了十分突出的成绩。为学习和借鉴山东经验,领悟到乡村学校少年宫建是一项物质投入和人力投入非常大的工程,校长必须亲自挂帅,抓工程设计,抓人员到位,抓管理落实,把中央的资金用好,把省市县三级领导的要求做到位,为此,现就学校校少年宫建设提出以下思考。

一、上认识,转观念,增强信心抓启动。

“学生在学习之余、节假日走进少年宫,学自己喜欢的项目,参与自己喜爱的体育锻炼,身心得到调节,技能也得到提高,建好了少年宫就等于为学生铺就了一条走向成功的阳光大道”,这是我们在山东临沂考察学习,和山东省文明办的刘主任及项目学校的领导在一起交流时,他们多次提到的一句话。从这简短的话语中,我们不难知道,学校少年宫对于孩子身心的发展是多么重要,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又是多么不可缺少。要说提高认识,就要从这平常的话语中去感悟,去领会。我们作为老师,要切身体会学生的心理,我们读书那个年代学得又苦又累,如今,我们做了老师,就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既舒适,又能学到知识和技能的环境和空间,我们的观念该转变了,我们的理念应该更新了。山东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他们办好学校少年宫,充分发挥少年宫设施设备和教师的作用,促进学生自由发展,全面发展,为成才奠基,为成长铺路,为走向成功扬帆远航。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我们别无选择,要增强信心,克服困难,战胜阻力,突出抓好少年宫建设的启动工作,力争把学校少年宫建成提升学生素质的实训基地。

二、建机构,组专班,建好队伍保推进。

少年宫项目建设的启动和推进,涉及到的问题很多,有经济不足的缺陷,有认识不足的阻力,还有来自家长等外力方面的干扰,要排除这些不利因素,建好队伍是关键。有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管理作风硬的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少年宫建设启动和项目训练就有了保障。建好队伍,重点要建好两个专班,一是管理专班,选派有能力的学校领导抓少年宫建设的的启动和管理工作。二是教学专班,通过内选和外聘,组建一支适合少年宫项目教学的教师队伍。建好两个专班,突出解决管的问题,重点落实教的工作,有人管,工作推进就能做到有序,不会出现散或乱的现象;有人教,设备就不会被搁置,并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目前,白石坳小学少年宫两个专班建设正在运筹之中,管理专班由郭建军书记牵头抓组建,郭建军本人任少年宫常务主任,胡晓霞任副主任,黄小花,徐向荣,叶丽萍为成员。教学专班的各学科教师正在选聘,目前学校已有的几位专职教师都被选入,还有“二胡”、“打击乐”等学科缺人,将面向社会选聘。少年宫队伍建好后,重点做好两个方面的事务,一是落实硬件配套,从房屋到相关的设施设备,在11月中旬左右全部配齐,一部分由上级统一购置的,大约在11月底前到位。二是落实制度制订和各室环境布置。两项前期准备工作到位后,整个少年宫的轮廓就基本体现出来。这个过程是我们推进少年工项目建设迈出的第一步。

三、建机制,强责任,突出管理创高效。

少年宫项目启动后,队伍建起来了,设备配好了,我们要把精力放在 “管”与“用”两个方面。“用”体现在开班上课上;“管”落实在包干使用上。目前在少年宫建设上存在两种倾向,一是重管不重用,让设备成摆设,供人看;二是不重管,也不重用,把项目资金骗到手就行。如何克服这些不良倾向,我想除了纠正认识上的偏差外,更重要的是要建章立制,在管理上形成一套机制。这个机制应该包括人文的和刚性的两个特性,一味的刚性,难以服人,一味的人文,难于更好的调动从教者的积极性。刚性上应着重体现制度的严肃性,优胜劣汰,奖优罚劣,不徇私情,不讲关系,公正公平,奖的让人佩服,罚的让人心服;人文性应突出对人的关怀,对有困难者帮助,对受罚者的悉心解释,不高高在上,不讥笑讽刺,不伤他人自尊,让人信服。在管理过程中注重了这两个特性,教师的责任感会自发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会自发调动。在少年宫项目训练的管理上我主张构建三大机制:一是任人唯贤,择优选拔机制,把有能力、有责任的教师聘到少年宫教学岗位上。二是突出过程指导监督,奖优罚劣机制,三是活动推进,搭建平台的展示机制。在强化责任落实上我主张建构三大策略:一是突出学习培训,解除思想障碍,提升技能策略,二是全方位评价,不以单一成绩论胜负策略,三是精神与物质奖励同步实施策略。三大机制和三大策略的构建,奖优罚劣手段的运用,能够有效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实现高效目标。

四、推成果,展实力,彰显个性铸品牌。

国家及省市县文明办的领导通过各种途径筹集资金,辅助学校筹建少年宫,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少年宫全方位开展活动这一有效途径,为社会培养更多且具备多种技能的个性化人才。作为承办少年宫项目的学校,必须紧扣这一目标,通过严格的管理,多元的评价等手段,激励教师高效率地教,鼓励学生有信心地学,通过学与教的真情互动,通过智慧与灵感的对接,凝练出一批有德有才有个性的基础型特长人才,使师生富于成就感,使学校办学个性更张扬,特色更鲜明。

上一篇:扶贫交叉检查工作方案下一篇:少儿英语口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