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乡村论文

2024-06-24

生态乡村论文(精选12篇)

生态乡村论文 篇1

在进行生态文明政区的建筑过程中, 将建设生态乡村作为基础的细胞工程, 这样不仅会为建设生态省、市、县打下坚实的基础, 增加乡村人民保护环境的意识, 还会加大保护乡村环境的工作力度, 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乡村的经济发展。所以说, 建设生态乡村, 既能够增加对乡村环境的保护力度, 又能够推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构建文明社会。

1生态乡村的分布规律

对于生态乡村, 通常人的理解就是气候良好、环境优美的地方。我国的云南、广西民族自治区的风光秀丽、具有民族气息, 生态环境优越, 尽管如此, 建设在这些地区的生态乡村却非常少[1]。而在北京、山东、浙江等经济发展迅速的大省, 则分布多个生态乡村。不仅仅因为这些省市的经济建设迅速, 具有较强的经济优势以及经济保障, 同时可以使相关的环境机构及工作人员能够近距离地观察生态乡村的建设和发展, 为此提供专业的城市规划设施, 增加社会中保护环境的氛围。

由此可以看出, 建设生态乡村, 不仅要满足环境需求, 使环境不受污染、原始生态地貌不受人为侵染, 同时还需要具有较强的经济后盾, 以及完善的管理系统、良好的交通条件, 并能够提供完备的基础设施。

2深入探究生态乡村的建设工作

2.1 增加农村人民的参与度, 创建社会主义友好型社会

在我国开展生态乡村的建设, 应当秉承着环境资源再利用的理念, 将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由“掠夺式”转变为“循环再利用”的方式, 提升资源环境的利用率, 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因此, 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积极宣传保护环境的好处以及可以为居民带来的利益, 举出成功的案例, 对比自身实际的生活状况, 改善生活习惯, 提高环保意识, 创建社会主义友好型社会, 改善农村人民生活环境,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2.2 完善城乡基础设施, 治理城乡环境污染

在进行生态乡村建设的过程中, 极大地改善乡村的基础设施。有很多村镇是以保护环境、完善基础设施为目的, 不断向政府申请相关项目, 但是在项目申请成功以后, 就会因为缺少资金、缺乏专业人才和技术等问题, 而停止或减慢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 严重影响生态乡村的建设工作[3]。因此, 相关的政府领导应当加强监督管理, 确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能够正常进行, 为创建环境优美, 加快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建设生态乡村取得的成绩

3.1 创建生态乡村, 提升了城乡的经济建设

积极创建生态乡村, 不仅能够加快传统城乡经济结构的改革进程, 将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由“掠夺式”转变为“循环再利用”的方式, 将传统的只重视经济发展速度转变为同时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数量[2]。以此同时, 在进行生态乡村建设过程中, 还会改变农村人民的传统生活方式, 改变农民为追求经济利益与保持生活温饱而进行的“围湖造田”“围林造田”“乱砍滥伐”, 修改相关的政府政策, 为农民提供其他工作机会, 开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项目, 不仅可以有效地增加农民的收入, 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 还可以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当地的经济发展。

3.2 加大保护城乡环境的工作力度

在开展生态乡村建设工作之前, 政府的相关政策并没有得到完善, 环境监管力度不强, 也没有专业的保护环境的机构与工作人员, 所以在城乡进行环保工作并未取得有效的成绩。随着相关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政府加大保护环境的监管力度, 提升治理城乡污染的力度, 增加基础设施的建设进程, 从而使城乡的环境有很大的改善。随着保护城乡环境工作的深入, 改善城乡环境, 提升群众的生活环境质量, 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乡容镇貌, 实现创建社会主义绿色农村的目标。

4结论

综上所述, 我国应当加快生态乡村的建设工作, 以实现保护环境, 改善农村人民的生活环境, 增加农民的收入, 提升农村人民的环保意识并加快农村的经济发展的目标。同时, 还要改善农村的污染问题, 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进程, 确保我国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建设社会主义绿色农村。

摘要:改革开放后, 我国的经济建设脚步加快, 政府及地方将重点放在发展经济上, 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导致我国的资源开始短缺、环境污染严重。因此, 从党的十八大召开后, 广泛推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 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蓝图。其中, 建设生态文明政区的细胞工程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绿色农村的核心环节就是建设生态乡村, 同时它也是构建社会主义生态省、市、县的核心标准。

关键词:生态乡村,生态文明,细胞工程

参考文献

[1]曹前满.主体功能区的价值取向与发展路径匡正[J].东南学术, 2015 (2)

[2] 黄昭贤, 谭小琴, 罗勇等.生态县 (市) 建设规划的理论方法研究与实践应用——以达州市生态市建设规划为例[J].西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 (11)

[3] 李万书.关于沐川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探索[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4 (6)

生态乡村论文 篇2

本质上说,美丽乡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提升工程,也是进一步加快推进城乡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那么,美丽乡村建设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我认为当前美丽乡村建设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1、完善工作机制。首先,要坚持党政主导、农民主体、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要探索建立美丽乡村建设评价体系,把美丽乡村建设列入党政干部政绩综合考核之中。其次,要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这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成果的标准,确保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2、提升农户素质。农村村容村貌与农民素质存在紧密相关性,我们要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多种途径大力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内容和政策措施,形成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舆论氛围。同时,还要提升培养农民的文化素养、公民素质,努力培育有文化、有技术、有观念的新型农民,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进一步推进。

3、加强环境整治。农村环境问题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农村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农村环境污染突出表现在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逐年增多,农药、化肥等使用量大幅度增加,畜牧养殖特别是规模化畜禽养殖已成为农村污染的新问题,导致水源、河流污染加剧等。在沿途,我发现很多小溪的河沿上有许多垃圾堆放,显得分外刺眼。

革命叙事与乡村生态 篇3

一个山东家族的革命叙事:“农民要翻身,快去平鹰坟”

《平鹰坟》是一个山东版《白毛女》的故事。

1923年3月2日,莒南大店庄氏家族,中和堂少爷庄善昌和仆人外出放鹰捉兔,不料鹰未驯好,直向农舍里的鸡扑去,前王庄村农民魏学墩正在门前捣粪,忽见一只鹰飞来抓他家的鸡,一锨连鹰带鸡拍死了。这时,庄善昌领着仆人赶到,见此情景暴跳如雷,将魏学墩毒打一顿,不仅让他出钱赔鹰,还逼着魏学墩以葬父之礼给鹰出殡。

魏的母亲卖掉自家仅有的两亩地,找人做了一米多长的棺材,并请了吹鼓手,让魏学墩为鹰出殡、立碑。

抗战时期,在共产党“减租减息,增加雇工工资”的政策下,工作团在大店先后召开了两次万人大会,曾被恶霸地主欺压的乡亲们纷纷控诉地主们的罪行。

佃户张殿忠因为送不起年礼,在腊月三十被“庄阎王”揭锅封门,赶到荒野地里,一家人饿死了三口;佃户王文友因为还不上高利贷,被“庄阎王”夺去了全家仅有的11亩地;佃户慕顺因欠“五柳堂”地主3斗“份子粮”,被抓进监牢,还被霸占了14亩良田……

当魏大娘站出来控诉“出鹰殡”逼死魏大爷,弄得她家破人亡时,泣不成声,晕倒在地。“农民要翻身,快去平鹰坟!”随着一声怒吼,群众像潮水一般呼喊着涌向前王庄子村。六声炮响,镢头铁锨齐飞动,没一会儿工夫就砸碎了鹰碑,刨平了鹰坟。

以上只是“平鹰坟”的第一阶段,接着是艺术加工阶段。

烟台福山紫埠村自上世纪初至二三十年代,逐渐形成了以京剧为主的演唱子弟班,在福山东南一方,相当出名。自1943年以后,紫埠村一带成了解放区,春节文艺节目要加上政治内容,区政府要统一检查。1944年冬,偶然从莒南县得到了一份《平鹰坟》的资料,他们如获至宝,为首的几个人在一起一合计,觉得内容很好,适合编演京剧。可是谁也没听说过京剧怎么演现在的真人真事,酝酿了很长很长时间。经过多次反复讨论,剧本终于写成了,定名为《平鹰坟》。

紫埠村京剧《平鹰坟》的剧情,基本忠于事实,只是在人物上有所选择和调整。魏学墩出场、唱腔,完全套用了《借东风》中诸葛亮的套路。先幕内唱二黄倒板“魏学墩在大街一声长叹”,出场转回龙“可叹我,为兔鹰,头戴麻冠,身穿孝袍,手提丧棒好不惨然”,再转二黄原版“都只为,兔鹰事……”

道具大多是农村日常用的东西。魏学墩用的孝衣、孝帽、白鞋等,有的是现做的。“哭丧棒”做得就有点夸张——大而粗,这能引起观众对魏学墩的同情,对“庄阎王”的愤恨。

当时,不只有京剧,还有绘画作品问世。画家任迁乔在《滨海农村》报社任美术编辑,他抓住“出鹰殡”这个典型事例,编绘了《翻身》连环画,塑造了恶贯满盈庄阎王的艺术形象。

《翻身》连环画像歌剧《白毛女》一样,发挥了文艺教育人民,揭露打击敌人的作用,在全国广为流传,曾三次再版,荣获山东文艺奖。

使“平鹰坟”这一事件轰动全国的是在1978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将这个故事搬上银幕,电影定名为《平鹰坟》。故事被从1923年改到了1937年,恶霸放鹰的目的也成了“企图吞并石匠吕镇山的二亩六分地”。十年后,主人公吕镇山已是共产党员,回到村中发动群众推倒鹰碑,揭开鹰坟中的碑文,使家乡人民获得解放。

庄氏家训的两个归途:不肖子孙与毁家纾难

回过头来,审视一下恶霸庄善昌所在的庄氏家族——山东仕宦家族的典范。

明朝洪武年间,北方地区社会动荡,大店庄氏从江苏东海迁至山东莒州朱陈村(今莒南大店镇)。明朝末年,庄氏出了第一位进士——庄谦。此后,以农耕立业,教育起家,大店庄氏又先后有七人中进士,其中多集中在清朝中后期。

这个家族严格遵守儒家学说,清末进士庄瑶曾提出家训十二则,主要包括:不准玩古董、不准结交官府、不准争打官司、不准贿买科名、不准赌博、不准吃鸦片、不准建造华屋、不准损人利己、不准游手好闲、不准虐待佣工、不准不敬师友等。

庄氏家族不断兼并土地,拥有良田万顷,家财万贯。鼎盛时,有土地近60万亩,佃户2万户,田连阡陌,车驾鼎沸,富甲一方,一时有“人走百里,不宿别家店;马行千里,不食外姓草”之说。

鼎盛时,仅庄氏庄园就占地约四平方公里,有三百多个堂号,每个堂号一个大院子,众多独立的院子凑成了庞大的庄氏庄园。在庄园外,有城墙保护。

堂号的获得需要满足三个条件,首先要有人在朝廷中做官,其次要有经济上的保障,必须有足够的土地,最后家中要有佃户和佣人,满足这三个条件,才能获得堂号,在庄园内建独立的院落。

庄氏家族堂号名目繁多的宅院里,既走出过为政清廉的一批官吏和一些兴办实业的民族企业家,培育出几十位进步知识精英,但也有一些子孙游手好闲不学无术,横行不法。流传甚广的“出鹰殡”事件,就是不肖子弟闹出的荒唐恶作剧。

另外,松柏堂浪荡公子庄平舟试枪打死长工,另一家财主打死烧火丫头等一系列事件,无疑为庄氏庄园蒙上层层阴影,加速了崩溃。

不过,众多庄氏子孙加入到历史的洪流中,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庄瑶的“十二则家训”。庄氏最后一位进士庄陔兰,在赴日留学期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1911年武昌起义后,庄陔兰等人逼迫山东巡抚孙宝琦宣布山东独立,断绝与清政府的关系。

1935年“一二·九”运动中,庄方积极参加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要求“停止内战,团结抗日”。1939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大店沦陷后,许多庄氏子弟自发组成抗日民间武装。民间武装解散后,他们纷纷参加国民党军队和八路军。其中很多人为国捐躯,在老龙腰村北的抗日烈士纪念塔烈士英名录中,庄氏族人14%。

nlc202309011651

庄园后来保护不善,偌大个庄园只剩下两个堂号的旧宅。1940年以后,一一五师司令部、华东局和华东军政大学都驻在庄氏庄园内,1945年8月13日,山东省政府在这里成立,这里成为山东党政军指挥中心。

300万地主,成为土改舞台上的祭品

一篇署名张令仪的文章中曾回忆,1938年6月,他到单县,第一次听说有这样的事:“佃贫农的人新婚之夜,新娘要被地主享有初夜权;地主的狗崽子竟要任意把佃贫农的子弟当马骑着去上学。”这样的地主形象,恰好契合那个时代的“需要”,被放大后成为反面典型。

不过,反过来看,就像庄氏家族中的大多数人一样,地主们青少年时期大都受过严格的教育,是农村中文化素质较高的群体。他们读的是《四书》《五经》、“孔孟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儒家思想,深入骨髓。除了少数地主家奴仰仗财势,鱼肉乡里,大部分的地主怜贫恤老、救济鳏寡孤独、助教兴学、救灾赈灾、修桥补路、兴修水利、调解纠纷、倡导文化活动……举凡农村中一切需要钱、物的公益事业、慈善事业,都是由他们带头发起,热情赞助并充当捐资、献物、出力的主角。

只要一提到“地主”,我们就会不由自主、不约而同地想到刘文彩、黄世仁、南霸天和周扒皮。不过,从现今已披露出来的有限资料来看,这些人物的原形,都有着他们的正反两面。

刘文彩晚年曾巨资办学;“南霸天”出身教师世家,死后4年,红色娘子军才组建;“周扒皮”的原型是今辽宁大连瓦房店的地主周春富,虽然有小地主刻薄、吝啬的通病,但没有半夜鸡叫的事情;“黄世仁”出自艺术创作。

《半夜鸡叫》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印象里,地主乡绅的形象基本可以和“恶霸”画上等号。但仔细一想,地主半夜把长工赶到地里去做什么?摸黑锄苗还是锄草?地主们尖酸刻薄的形象似乎很难站住脚。

1950年,开国大土改,开始了触及“农之根本”,乃至“国之根本”的大动作。当年6月30日,中央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在全国分期分批土改。至1952年底,除西藏等少数地区外,土改成功完成,全国约3亿无地和少地农民分得7亿亩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以暴风骤雨的气势,彻底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

保守估计,300万地主的生命,成为土改舞台上的祭品。

美丽乡村生态景观建设研究 篇4

生态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 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综合相互作用的关系。在欧洲, “景观”一词最早出现在希伯来文的《圣经》 (旧约全书) 中, 用来描绘具有所罗门王国教堂、城堡和宫殿的耶路撒冷城美丽的夜景。在15世纪中西欧艺术家们的风景油画中, 景观成为透视中所见地球表面景色的代称。文艺复兴后, 景观逐渐被引申为包含着“土地”的地理空间概念。尤其在18、19世纪, 这个空间概念获得了一个更为广泛的含义, 即景观是总体环境的空间整体或地面可见景象的综合。著名景观生态学家Forman和Godron (1986) 在总结前人关于景观及景观生态学的论述之后, 将景观定义为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先党构成, 并以类似形式重复出现, 具有高度空间一致性的区域。1995年Forman进一步定义为空间上镶嵌出现和紧密联系的生态系统的组合, 在更大尺度的区域内, 景观是互不重复且对比性强的基本结构单元, 主要特征是可辨性、空间重复性和异质性, 兼具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美学功能。

生态景观建设是将生态环境学科融入空间规划等的综合学科, 创造了一个可持续、自然的设计和建设实践的创新方法。每一块土地都是独特唯一的, 并提供不同的微环境。生态景观建设的目标是设计出与土地和谐的方案, 创造一个环境健康、可持续生产与生活的景观。生态景观建设致力于利用现有的设施和区域, 加入生态元素和绿色基础设施, 提高生态景观的服务功能。

2 美丽乡村生态景观建设相关理论

2.1 绿色基础设施

绿色基础设施是一个区域的生命支撑体系, 是自然环境和位于村镇内外, 由绿色、蓝色空间所构成的网络。它提供了多种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绿色基础设施是由公园、河流、行道树、农田、森林、广场和湿地等构成的网络, 能够调节空气、改善水土质量, 为经济发展提供原材料和投资环境, 促使人们身心舒畅。

2.2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所有益处, 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调节气候和水、净化环境、有害生物的控制等许多方面。乡村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同时也赋予了乡村对城市的多功能性。其包括了景观的价值, 但引入景观概念强调了不同生态系统的相互影响, 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总是会产生一些新的特性, 提高乡村景观的多功能。很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景观层次上的建设, 如拆旧建新、农村土地整治, 其需要研究林渠和农田项目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提高生态景观的服务功能。

在项目实践中, 应从生产性土地尺度提升到乡村景观镶嵌体尺度, 不仅要搞好生态系统的合理布局和优化, 通过合理的物种循环和能量转换提高资源利用率及减少环境污染, 还应重视农业景观层次上的山水林田路形成的景观格局以及水土与生物等生态过程的恢复及重建, 提高农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提升生态景观价值。

2.3 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多样性是指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在基因、物种、生态系统和景观等不同组件层次上的变异性和多样性, 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4个层次。生物多样性是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生态服务功能、景观观赏性的重要指标, 也是评价生态环境、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 它应成为乡村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质量和长远效益的重要指标。乡村建设应重视生活生境的修复, 建立富含生物的工程系统, 也应该从加强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恢复和提升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4 乡村生态景观的特征及实践

随着个体和社会健康发展, 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要素是生态景观的特征和质量。景观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是我们祖辈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生活印记。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自然特征流失、遭遇忽视, 近年来乡村景观受到了严重破坏。乡村景观的特征是地域自然内在要素和当地人改造自然形成的外在特征的综合体, 可以从土地类型、土壤和植物质量、土地利用的方式、人居类型以及给人的感知等方面识别。它创造了一种“记得住乡愁”的场所精神, 如果失去这些特征, 则会出现“千村一面”。关注景观的第一步就是理解并识别景观的特征, 并进行分类, 提出维系、保护、延续、恢复及重建和提升景观特征的原则和方法。

在实践中, 基于景观特征评价和保护的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目标和要求就是:①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应顺应自然山水格局, 保持山体、水系和自然地形地貌空间格局特征, 保护和恢复原生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 延续地域文化景观特征, 实现绿脉、文脉和景观格局的持续传承和发展。②文化遗产是当地具有地域特色和场所精神的景观, 美丽乡村建设应当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 保留重要文化路线和原有乡土、民俗和休闲用地, 修复或再现文化遗产景观, 形成具有地域特征的标志性文化景观。③深入挖掘乡村景观美学和文化价值, 充分利用乡土植物、乡土材料和传统技术与工艺, 修复地域景观, 保护、延续并提升乡村景观风貌。④ 加强乡村景观的特征提升, 运用丰富的乡土植物组成植物群落, 营造季相变化丰富的植被景观, 提升乡村风貌的景观多样性。

3 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景观途径

3.1 构建多样性、空间异质性景观

研究表明, 增加景观异质性有助于提升乡村景观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永续性。增添树林、自然灌木篱、河岸缓冲带、绿道和公园等景观有助于提升景观异质性, 并改善景观基质的质量, 维护生物多样性的水平。因此, 在景观尺度上, 应充分考虑自然、半自然及人工土地利用的分布格局, 分析现有景观要素及相互之间的空间、实践联系或障碍, 然后提出优化方案, 充分利用现有的绿篱、湿地、林地、池塘等景观斑块, 合理规划农田、林地、村落的分布, 在现有景观格局的基础上, 加宽景观元素间的连接廊道, 引入新的景观斑块, 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和异质性, 为多种生物创造适宜的生存条件, 进而达到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

3.2 保持和提高自然、半自然的生境

在高度集约化农业生产区乡村生态景观建设中, 不仅要求生产效益, 也要因地制宜, 充分利用现有的农田林网、田中林地及农田边界带增加高自然价值的生态斑块的比例, 追求生态效益。例如在田间地头通过种植豆科植物或设置缓冲带等, 为害虫天敌提供良好的栖息地, 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3.3 提高农田生物多样性、防止集约化生产

乡村农田不能单一强调规模作业, 应结合土壤质地、肥力、水利、光照等环境条件和农作物生长特性, 因地制宜合理分配, 开展轮作、间作混种等多种模式, 一方面了解自然资源, 另一方面增加景观的多样性。例如在传统果园中培植苜蓿等豆科植物, 不仅抑制害虫, 改善了果园小气候、增加了产量, 同时也为土壤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3.4 保护生物廊道、提高景观功能的连接度

从景观生态学角度看, 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讨论空间异质性管理和维护, 辨识景观的结构连续性和功能连接性, 保护防护林带、河流等生物廊道, 提高景观功能的连接度。就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看, 大多数据研究表明, 通过田地尺度上降低化学药品的投放、采用轮作和保护性耕作, 景观尺度上管理和建设农田边界、沟渠路缓冲带、植物绿廊、缓冲带和小片林地, 增加自然和半自然景观要素面积, 可以有效提高景观空间异质性, 提高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

4 乡村水系生态景观建设

乡村的水系主要包括河道、沟渠池塘、水库和湿地等, 具有重要的生态、生产、景观、美学及社会功能。水体生态景观建设要按照生态和人工防护工程相结合的原则, 尽量建设生态景观化缓冲带。同时, 要将生态网络、绿色廊道、休闲廊道建设相结合。

自然的河岸是健康的生态系统, 对滨水区的管理要尽可能保持其自然状态, 同时还应该创造一定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滨水缓冲带建设是乡村景观建设非常重要的部分, 是最富有活力的生态与景观地区, 可以丰富乡村景观和文化价值, 为乡村提供良好的景观开放空间, 成为乡村中最具魅力和特色的地区。河溪滨水区生态景观的基本原则应为以下几个方面。

4.1 保持原有河流形态和生态系统

依形就势, 遵循自然。尊重原有自然河道, 尽量减少人为改造, 保护自然水道。以保持天然河岸蜿蜒柔顺的岸线特点, 保持河道的形状和形态的自由性, 保持水的循环性和自动调节功能。在满足河道、提防安全的前提下, 研究分析河道特性、水温条件、河滩结构和绿化功能的需要, 确定河流宽度、横面设计、缓冲带建设和绿化植物配置方式等。

4.2 生态优先设计

河溪护岸要尽量保持原有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特别是河岸带原有植被廊道的保护, 并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修复和整治。规划设计应贯彻自然生态优先的原则, 保护河溪及两侧生物多样性, 尽量采用滨水区自然植物群落的生长结构, 增加植物的多样性, 建立多层次、多样复杂的植物群落, 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 提高自我维护、更新和发展的能力。

4.3 提高河岸抗洪能力

生态优先设计。在水流比较急、河岸侵蚀较强烈的地区可采用石头、混凝土护岸, 将工程和生物技术相结合, 综合提升河道生态景观服务功能。在植被选择上, 尽量选择乡土植物, 特别具有柔性茎、深根可固定河岸的植物, 还可以加固土壤。

4.4 突显高滨水带文化特征

尊重地域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过程, 结合当地文化传统、风土人情, 构建滨水区的特色地域景观, 提高景观的历史与地方文化的内涵, 使滨水地带成为自然与文化、历史与现代的和谐共生空间。

5 乡村植被生态景观建设

不同类型地带的生态植被建设工程是实现景观尺度上规划与设计的基础。因此, 应该充分利用草被植物、绿篱植物和乔、灌、木等乡土植物开展植被工程建设, 针对不同的地域及地段条件、功能定位, 结合景观整体规划与设计, 应用具体生态植被营建模式满足特定功能。主要的生态植被工程有农田防护林、山地和丘陵水土保持林、田埂地带、村庄及其沿河地带、绿色开放空间等。乡土植物景观从安全性来看, 具有体验性和亲和感;从景观美学来看, 能够呈现独特的田园风光;从生态角度来看, 多种生物与自然和谐共生;从社会文化角度看, 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从精神角度看, 使人们感受到乡土性, 记得住乡愁。

6 乡村道路生态景观建设

道路, 尤其是硬质道路, 对生态环境具有负面影响。道路廊道的增加是造成景观破碎化、生境损失的原因之一, 也是形成干扰与隔离效应的动因和前提。为减小道路对生态的消极影响, 乡村景观生态道路的建设主要考虑道路建设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发展。美丽乡村道路生态景观设计应该符合地域特征、充分利用乡土植物;设计要充分体现出乡村的独特风情, 营造生态环保型的景观道路;道路绿化建设工作应先保护后绿化, 如保护地标树和乡土林;绿化应乔、灌、草结合, 注意植物的合理搭配, 维护物种多样性;有利于车辆安全通行, 构建开阔化的多样特色空间;生态路面的设计重点在于路面结构层的透水和透气性, 根据道路等级、车流量, 合理确定道路硬化方法;避免田间道路没有硬化或是过多的硬化, 走向两极化。

7 结语

美丽乡村生态景观包括农业生态景观、水系生态景观、乡村植被生态景观及乡村道路生态景观。笔者在文中探讨了美丽乡村建设中生态景观建设的理论和方法。从当下城市化迅速的脚步看, 景观生态建设还是需要根据实际需求, 将生态景观融入到乡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的建设中, 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傅伯杰, 陈利顶, 马克明, 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

[2]宇振荣, 张茜, 肖禾, 等.我国农业/农村生态景观管护对策探讨[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7) .

[3]Chapin F SⅢ, Carpenter S R, Kofinas G P, et al.Ecosystem stewardship:Sustainability strategies for a rapidly changing planet[J].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2010, 25 (4) :241~249.

[4]宇振荣, 郑渝, 张晓彤, 等.乡村生态景观建设:理论和方法[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1:91~97.

[5]郧文聚, 宇振荣.中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策略[J].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4) :1~6.

生态乡村建设工作总结 篇5

一、健全组织,制订创建文明生态村实施方案,按照上级的要求白王庄村连续召开支村委联席会议传达上级关于创建文明生态村的精神,成立了以书记郝来红为组长、村主任王海红为副组长、支村委等12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连续召开党员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制定创建文明生态村的标准和目标并且制定了工作制度。

二、广泛宣传发动 首先利用广播、板报、表演等形式向村民广泛宣传创建文明生态村的意义、内容和步骤,在全村营造创建文明生态村的良好氛围,使全体党员、干部及村民提高对创建文明生态村重大意义的认识。

三、主要做法及成效

投资8万元成立了由5人组成的垃圾清运队并配备专门运输车辆,全村分成16个卫生区,建立了卫生保洁制度,由队长负责全面工作。投资47万元,在进村公路到奶牛场公路两旁及荒山上栽植各种乔灌木4万余株。投资300万元,进行空心村改造,新建商品房20套,高层住宅楼2栋且已全部售完。投资10万元,建进村牌楼一座。投资20万元,硬化道路5000平方投资100万元,改厕、建沼气池318个。既解决了村民们的脏乱差的生活环境又美化了村容村貌为老百姓提供了舒适的生存环境。投资100万元,将村中臭水坑建成集健身、娱乐为一体的文化广场,安装健身器材10套。投资15万元,建设高标准村民活动中心,在这里村民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看的书籍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素质。

乡村精神生态的真实谱绘 篇6

一、乡村小人物的精神困境

《火鲤鱼》中的渔鼓庙乡民没有宏大的理想,主要人物的愿望可以归纳为对爱情、尊严、亲情和城市生活等美好事物的向往,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苦宝追求的是尊严和亲情。看似快活、无忧无虑的苦宝内心充满无人知晓的愁苦。父亲早亡的他渴望父爱,渴望读书的机会。母亲长期被队长克山欺辱使他感到羞耻,在小伙伴有意无意地刺伤中感到痛苦。他唯一的愿望就是变得强壮,让克山畏惧、再也不敢欺负他娘,重获尊严。

伞把追求的是爱情。他对乐器有一种天生的悟性,凭借出色的音乐才能打动了随父亲下放到渔鼓庙的三妹子的芳心。三妹子的香味、走路、说话、笑的样子都与他人不同,她无视城市与乡村的壁垒,勇敢坚定地嫁给了伞把。渔鼓庙人大多只听过关于火鲤鱼的传说,但伞把说他见过好几次,河水映得红艳艳的,情景十分好看。正如他见到火鲤鱼却捉不到一样,爱情和幸福的婚姻就在眼前,却终究失之交臂。三妹子终于在城市与乡村的不断往返中感到了厌烦和无望,离开了伞把。疯掉的伞把每日去河里寻找火鲤鱼,试图兑现对三妹子的承诺,挽回爱情。

水仙追求的是更好的爱情和生活。水仙和银仙是渔鼓庙的一对小姐妹,在一个夜晚悄悄出走去新疆,目的是逃脱家里安排的婚姻,有个工作,可以吃国家粮,摆脱农民的身份和乡村劳作。

为追求理想的生活状态,水仙选择出走,三国、小彩、伞把选择忍耐,苦宝不堪忍耐最终出走。结局却都如篇首援引民谣所说:“死的死,走的走,好像灯中一盏油”。水仙、银仙再没有回到渔鼓庙,作者猜想对故乡毫不留恋是不可思议的,那么,唯一的理由就是后来的生活不甚幸福;伞把无力解决进城问题,离婚后疯掉,为寻找火鲤鱼淹死在冬天的河里;三国的父亲、妹妹、妻子先后离家出走,却始终要不到一个理由,没有孩子和家人,晚年眼盲独居;苦宝尝试过以武力恐吓克山,一只一只地杀掉克山家的鸡,但都没有终止克山跟母亲的关系,最终压抑不住仇恨,毒杀克山和母亲后出走,消失在渔鼓庙乡民的记忆中;雪妹子坚持对二哥的爱情,被拒绝后出走新疆,自杀在一片向日葵花之中……他们追求尊严、爱情、城市生活的愿望都破灭了。无论是主动抗争,还是默默承受,结局都是悲凉的。小说充溢着悲凉的气氛,它描绘了乡村小人物对于生存状态的不满,追求理想生活行动的失败,以及其间在精神上的困顿和折磨。

“火鲤鱼”是贯穿小说首尾的核心意象。火鲤鱼是渔鼓庙传说中长满红鳞、遍体透明的生灵,得到它的人就能得到幸福。伞把、苦宝、三国、乐伢子等人都曾仔细地寻觅和遥想过。但小说中除了伞把见过一片艳红,再没有人亲眼见过,它只存在于渔鼓庙老人的传说中。小说以“火鲤鱼”为题具有象征意义,象征着社会底层人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火鲤鱼的不可得手,则象征着人物美好向往的难以实现。小说中人物的痛苦,都来自于美好向往与现实所提供的可能性之间的冲突。

值得注意的是,在姜贻斌想象里的小说人物,都没有通过抗争获得幸福。苦宝、水仙、雪妹子等人的命运,并不是“我”亲眼所见或者听说,而是来自于作者想象。姜贻斌是根据自身生活经验和认知,对乡村小人物命运做出的理解判断。人物命运的悲剧性走向,是有乡村生活经历而后走向城市的知识分子,客观而富有主观情感地对乡村生态进行的反映和反思。姜贻斌没有对造成人物悲剧的原因进行直白的关联、阐释,但其做出悲剧性的猜想和判断的本意,却足以引发读者对乡村世界存在的本质问题进行思考,比如城乡差距、隔阂等问题。围绕着对追求和失落的悲剧性表现,小说以感性的形式反映历史和现实中乡村社会存在的问题,从悲剧命运中提炼和精粹出乡村小人物对理想生活状态求之不得的精神困境,捕捉到乡村底层人物精神世界的本质真实。

小说的悲剧性走向,除归因于对现实的分析和精炼,也体现了作者姜贻斌的悲剧意识。他将发生在乡村小人物身上的悲剧归为宿命:“生活的轨迹是很难预料的,你无法随心所欲地将它挪动。也许,在你受孕的那天起,上苍就把你的命运安排妥当了,你以后被一条无形的绳子牵引着,然后,踏上漫长的甜酸苦辣的生命之路。”小说沿袭了五四以来的中国农民的悲剧形象。小说着重展现的不仅是社会悲剧,更是生存悲剧。

小说结尾有这样一段描述:“她若有所思地望着门外,阳光在静静地照耀,然后,摇头,像是喃喃自语地说,老人们都说有的,还有些老人说他们年轻的时候见过,我是没有见到过的。”“我没有继续问了,突然生出一种深深的失望,还感到一种孤独。”这种失望来自于理想生活的不可企及。然而,正如火鲤鱼一直存在于渔鼓庙的传说中,渔鼓庙乡民所代表的底层人物,对于幸福的追寻也永不停歇。在求之不得的精神困境中仍不放弃追求,并因而有可能解决造成过去和现在不幸的原因。

二、乡村图景和生态的细腻谱绘

《火鲤鱼》塑造了出色的人物群像:天真而悲苦的苦宝、浪漫有才华的伞把、聪慧隐忍的小彩、善良却寂寞孤苦的三国、对爱情执着的雪妹子、刚强勇敢的水仙、自以为是而又粗暴的王一鸣等等。各有特征,细腻动人。小说采用散文笔法,简笔勾勒人物形象和命运,细笔描摹人物在各个阶段丰富的内心活动,展现乡村小人物的痛苦灵魂,并将对于人物的喜爱、悲悯细腻地灌注笔端。

姜贻斌十分熟悉底层人物的神态、语言和动作细节,能够抓住细节真实反复描摹,使人物形象更为细腻和真实。“我”兄弟几人回乡时,眼盲独居、少与人往来的三国扶着墙走到喜伢子家,跻身在人群里。小说在这里对三国有一段细节描写:“三国很少插嘴,微笑地听着。听得高兴时,嘴巴大大地张开,一串串欢乐从嘴里飞出来。他黑黄的牙齿脱落了几颗。” “三国仰天大笑,正是的,正是的。说罢,大声地咳嗽,咳一阵,咳出一坨浓痰,噗一声落到地上,接着又嘿嘿地笑。”黑黄的牙齿脱落几颗的外貌描写,和将浓痰吐到地上的动作描写,刻画出一个极普通的农村老人形象。有老农的沧桑和不甚讲究的生活习惯和素养。而此刻谈话的欢快与三国平时的孤苦形成对照,在反衬三国生活不易的同时,突出三国对“我”一家的友好情感。扶着墙走来的细节描写令人心酸。“我见他抽烟很厉害,拿一条烟塞到他手里,他死活不收,说,老三,这怎么要得呢?我抽烟叶子蛮好的。我却十分固执,他也不拒绝了,不好意思地说,这怎么好呢?将烟小心地放在凳子上。”此处通过语言及将烟小心放在凳子上的动作细节描写,结合小说前篇所描写的三国从不吃别人家的饭、即使眼盲仍然坚持生活自理,写出三国老实本分、自我约束的个性特征,突出三国的善良和自律。让人由衷地对这个不幸的人产生悲悯和尊重的情绪。

姜贻斌在对人物一笔一墨的描绘中,倾注了真挚的情感。苦宝的故事共分为五篇:第一篇描绘苦宝的天真逗趣,第二篇写苦宝因不能读书和克山欺辱母亲而生的痛苦,第三篇回忆苦宝父亲亡故的过程和对父爱的渴望,第四篇进一步写苦宝对克山仇恨的加深和报复,第五篇写苦宝杀人出走和内心的纠结。小说细腻地刻画苦宝对受教育和亲情的渴望,描述极为细腻动人。苦宝独自站在校门口看人玩耍,趴在教室的窗户上听人朗诵,又在学生的眼光中羞惭地离开。他在伙伴读书的时候洗好手等在一旁,然后提出小小的要求说,给我看看书吧。不识字的苦宝一页一页地翻,然后“激动地歪歪斜斜地往家里跑”,欢快地告诉他娘,我刚才看完了一本书嘞。渔鼓庙没有人明白他的欢乐,苦宝娘则回以痛哭。苦宝仰起头问,娘娘娘,我为什么不能够去读书呢?苦宝渴望父爱,他甚至很想拉着别人的父亲喊一声爷,担心生疏了以后喊不出爷来,所以,每晚睡觉前嘴里念着“爷爷爷”练习。这些描写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对苦宝的悲悯,赋予苦宝这一人物形象丰富的情感和灵魂。苦宝是善良的,在“我”一家搬到渔鼓庙的时候,很有责任心地帮忙搬家,带领“我”认识渔鼓庙,介绍各种乡村生活的常识。看似痴傻却总能说出让人无可反驳、啼笑皆非的话来。苦宝的天真、善良、愁苦让人怜惜,因而其愤怒、压抑、仇恨、扭曲更能引起人的痛感,引起读者的极大同情。

其他即使如王一鸣这样的次要人物,姜贻斌也能抓住主要特征描摹入微:高不成低不就,在外不思进取,对内跋扈无理。熟悉乡村世界的人都会发现,这些人物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是真实而丰满的。

以人物群像为重点、以湖南乡村风貌和历史事件为背景,《火鲤鱼》勾勒了几十年社会历史和乡村生态的演变。

小说以富于鲜明地域特征的语言,描绘湖南乡村的自然环境和风俗。渔鼓庙有大片的菜土,蔬菜无比鲜嫩,充满着绿色的湿润的诗意。邵水河清悠悠,一眼可见的砂石和水草,水里有虾米,河边长着羊屎粒树,发洪水时河水会淹过河边的树和房屋。渔夫带着鸬鹚捕鱼,看似悠闲却不怀好意,被孩子用石头惊了鸬鹚,只好改到别的地方去。春天的雷公山上有映山红,飘荡着浓烈的花香和松香,鸟雀欢唱,地上铺就陈年的棕色松叶针,等等。姜贻斌对过去乡村风貌的描写是富有诗意的。

在随后的各种运动中,乡村的恬静和诗意被打破了。“渔鼓庙的人也似乎发疯了,竟然会毁掉赖以生存的菜地,将尚未成熟的瓜菜连根拔起,或者,让它们粉碎于忙碌的脚步之下,然后,在菜地上砌起一座座土炼钢炉,从雷公山砍来松树,塞于炉膛之中。人们像忙碌的蚂蚁,来返于菜地与雷公山之间,菜地上升腾起不灭的火焰,呛人的烟雾,像黑云笼罩的天空。人们将铁锅菜刀,意向上的铁扣,塞进烟火缭绕的炼钢炉,期盼它带来收获的喜悦。火光在夜晚熊熊燃烧,想起柴火的哔叭声,将天空映照得像起了天火,映照出人们疲惫不堪的脸庞,以及充满血丝的眼睛。”小说只在伞把的故事中穿插这一段关于大炼钢铁的描写,却笔调开阔地再现了那个疯狂年代对乡村生态的破坏,写出了大时代里疯狂的人像。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发展,致使乡村自然生态被破坏、年轻劳动力出走、乡村风气败坏。年轻人都去了外面的世界,家里只留下极少的人,田地不复过去的生气。河水脏污,雷公山因过度开发变得光秃秃的。旧的房屋更为破败陈旧,新建的楼房更衬得渔鼓庙陈腐和破败。新房子建起来了,主人的品味却没有提升,仍显露出农村的落后、城乡的差距。与自然生态破坏同步的是民风的嬗变。渔鼓庙被更多人遗弃了,车把抛弃妻子与情人王淑芳去了城里,无法融入城市后又回到渔鼓庙开办茶楼,提供打牌和色情服务场所。离开渔鼓庙的小彩努力生活,但丈夫不思进取,儿女没有正当工作、靠母亲支持生活。这正是当下乡村和城镇生活中常见而缺乏充分认知和挖掘的问题。

《火鲤鱼》对人物的神情面貌和精神心理把握精准,塑造了一群现实可亲的人物;对诗意的乡村生活、疯狂的年代、颓败的乡村现状进行简笔勾勒,体现一段真实的历史。以感性的形式,记录几十年间中国乡村的风貌和变化,并因此具有真实反映乡村生态、保存乡村社会研究的鲜活材料的特殊意义。

三、打破传统的阅读方式和期待视野

《火鲤鱼》呈现较为新颖的艺术风貌,以散文笔法描摹人物形象,全文充溢着浓厚的情感和诗意的描述,仿若一组写人物的散文共用同一个社会生活背景。主要人物之间没有紧密关系,在故事发展中,没有发生重要关联或影响故事走向的事件,人物故事各有自己的脉络。小说在整体叙事上没有核心故事线索,且不因循主要情节环环相扣地展开故事,因而结构较为松散,连贯性和逻辑性不强。主要人物的故事穿插进行,前后章节分别叙述不同人物的故事,缺乏逻辑关联,打破了传统的叙事顺序。比如三国的故事共有五个章节:第一段写回忆里的三国,简洁地交代三国的经历;第二段写“我”回乡时三国的生活状态,想象三国牵着妻儿的样子;第三段深入描写三国晚年生活的艰难心酸,想象三国妻子离家时的场景;第四段描写幻想中三国寻找妻儿的过程和状态;第五段以想象中的三国与并不存在的儿子的谈话,以及对三国妻子的出走加以解释。叙事顺序并非传统的正序、倒序,将分散的片段细节加以组合才能得出完整的人物形象和命运。

除了在叙事上的创新,《火鲤鱼》还将想象的艺术手法发挥到极致。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事。传统采用第一人称进行创作的小说以 “我”的所见所闻构成小说的全部,而《火鲤鱼》中的“我”对于人物的故事却不完全掌握。在综合回忆和回乡时获得的信息后,仍不足以构成完整丰满的人生故事,因而采用想象的方式完善和丰富对象的命运。比如水仙、雪妹子的经历命运、三国妻子出走的原因和过程等等,都是借助生活经验推断、想象的。除人物命运外,姜贻斌通过想象完善人物的生活细节和心理活动。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便于他直接地表达对人物的情感,而想象的运用,则淋漓尽致地展示人物的内心、赋予人物以情感和灵魂。采用第一人称,“我”才能参与小彩和王一鸣的生活,表达对王一鸣的强烈厌恶和对小彩的怜惜和同情。采用想象,才能描绘三国渴望有个亲人在除夕夜里推开门跟他说“我回来了”,以此来渲染三国的孤苦。采用想象才能在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下,尽情展示苦宝在杀死母亲后纠结痛苦的心理活动。通过幻想情节,表现三国的孤寂和对亲人的怀念渴望、展现苦宝对母亲的愧疚和痛苦,从而更深刻的揭示人物内心、更深切地表达对人物的悲悯。但是,想象手法的运用也导致小说中某些情境与现实混淆不清。比如“我”与满妹子幽会、在新疆偶遇水仙等情节,真假莫辩。“有时候,连我自己也搞不清,那些往事究竟哪是真哪是假,我好想生活在真实与梦幻之间。”

姜贻斌吸纳了西方现代主义和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小说因而具有荒诞和魔幻色彩。但他同时也极力追求本质真实,因而小说体现出细节真实、历史真实和想象虚构相融合的艺术特征。

小说对于人物形象以及乡村自然生态的描绘,展现了细节的真实。对人物语言、动作、外貌和心理的描绘都极为贴近现实。比如水仙出走后,三国与银仙家人对峙的场面:“银仙的父亲不停地咳嗽,将黑色的浓痰毫不客气地吐到三国脚下。银仙的母亲边哭边骂,不给三国一点面子。她抹着泪水,晶莹的泪光,湿亮了那张高颧骨的充满怨恨的脸庞。哭泣声,臭骂声,咳嗽声,包围着可怜的三国。银仙的弟妹们站在旁边,鼓着眼睛仇视地看着,好像要把他一刀杀了。”简短一段话带出多个人物,传神地勾勒出乡下人吵架的场面,和某类型乡村小人物的性格行为。小说对于渔鼓庙自然风貌和语言习俗的描摹,也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通过细节,鲜活细腻地谱绘了湖南小乡村的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建构一个真实饱满的乡村世界。

《火鲤鱼》描述了渔鼓庙乡民几十年的命运,同时,它也是中国农村几十年历史变迁的缩影。造成小说中人物不幸的原因有偶然因素,也与社会历史背景息息相关。二哥与小彩明明情投意合,却因为家庭出身问题遭到小彩父亲的反对,选择了出身工人家庭的王一鸣,导致了小彩不幸的婚姻;二哥因为家庭出身问题在工作和婚姻问题上屡受挫折,因而没有勇气接受雪妹子的爱情,间接导致雪妹子的不幸;“我”的父亲因为城乡身份问题,而反对“我”与满妹子的婚姻;三妹子因为城乡身份带来的困难背弃爱情,离伞把而去。人物的选择和命运,都与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政治运动相关。同时,随着人物命运的发展,小说简笔勾勒了政治运动、大炼钢铁、三年自然灾害、商店倒闭、下岗等历史和社会事件。姜贻斌没有直笔描述特殊历史背景对人物命运的影响,而是对影响人物命运的社会、历史背景采用虚实结合的描写手法,形成国画留白的效果。小说着眼于个体的命运和精神困境,将时代和个人融为一体,从细微处体现时代对个体的影响。因细节和历史的真实,《火鲤鱼》更像是一部回忆性的散文,仿佛渔鼓庙的人和事物都是真实存在的。真实与想象、幻想相结合,小说体现出本质真实与魔幻色彩相融合的艺术特征。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乡村住宅生态设计的思考 篇7

环境、建筑与人的统一。农村住宅从选址开始就考虑融入自然环境, 中国人讲究最大限度地结合自然, 融人于自然之中。农村建筑更是这样。在村落的选址上, 水旁台地, 既便于生活生产用水, 又可避洪水之患;背山向阳, 可以充分利用日照资源, 遮避寒风, 减轻潮湿;农耕地的边缘, 便于农业耕作, 同时也节省可耕地。在村落布局上, 一般没有统一的规划, 但顺山就势, 疏密得当, 街巷尺度合理;不拘泥于一定的规制和模式, 强调人、建筑与环境的对话。

农村住宅建筑材料应强调以地方材料为主, 不能不加分析的套用城市住宅的结构形式。建筑材料能利用当地资源 (如:茅草做屋顶、墙体填充物等) 取暖方面利用、生态利用。如黄土高原的窑洞民居, 则是以削减建筑材料——黄土的方式建造的住居, 不用一草一木即可建成, 可谓“一把镢头的建筑”;以北方草原蒙古包为代表的帐篷式住居, 材料轻便, 易于拆装, 则是“可移动的房屋”;以维吾尔族的“阿以旺”住宅为代表的密肋平顶式住居, 墙体既有围护功能, 又要承负屋顶的载荷, 显然自成一个体系。

生态农业模式, 给农村住宅提出了新的课题。在农村住宅中, 照明、做饭、取暖等所需的能源不再是传统的秸秆、煤炭等, 而是全由环保能源提供, 先进的农村能源环保设施和技术, 将向人们展示生物质、沼气、太阳能三大环保能源的诱人前景。把沼气池、厕所、猪舍、蔬菜生产进行有机组合, 全都置于大棚之内, 形成了一个种植业、养殖业、沼气工程三结合的物质循环利用型生态系统。人畜粪便进入地下沼气池, 经过厌氧发酵后, 生成沼气、沼液、沼肥。沼气为住宅提供生活用热能, 沼液、沼肥为蔬菜生产提供高效有机肥, 沼液又可以作为养殖的优质饲料, 既让人畜粪便得到了合理有效利用, 又改变了农村庭院“脏乱差”的状况, 可谓一举多得。

农村住宅在融入自然的基础上体现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新疆各地的维吾尔族民居尽管各有地方特色, 但共同的民族风格更为突出。房屋为土坯平顶, 以前室和后室相结合。布局不讲究对称统一, 自由而灵活。依地形高低布置, 建筑形体错落多变。为防止风沙而不开外侧窗, 多用天窗通风采光。房前多设外廊, 多边形廊柱, 柱头形式多样, 精雕细刻, 装饰华美。建筑装饰精于内而疏于外, 形成简朴的外观和华丽的内部生活空间。喜用各式壁龛盛放日用物品, 少用家具。装饰流行石膏花饰、雕刻和彩绘。

为适应当地地形特点, 大理地区的白族民居多背靠苍山, 面向洱海。根据当地风大的特点, 屋顶外出檐用青石板封檐, 以防窝风吹坏屋檐。外墙也不开窗, 营造出“风不进屋”的舒适环境。院内则为木构架的大出檐, 以适应多雨的气候。大理地震多, 房屋结构的防震措施极为严密, 木构架本身和相互间设置纵横穿坊数道, 形成较为完善的纵横拉结连成整体的建筑结构。水多, 是苏杭一带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点。城镇村庄就是在那密布的水网和众多的湖泊之间展开的。城市沿大河, 村镇傍支流, 无水不成村。一般的村镇, 都是沿河带状展开;河网交叉地区, 村镇呈放射状布局, 或呈团状展开;有山丘之地, 村镇则建在山南向阳、靠近水道的平地上。城镇之中, 因水成市, 因水成街, 住宅沿河而建, 相互间往往紧相毗邻, 或仅留窄小的弄道, 形成与水道密不可分的街巷格局和民居布置, 各种形式的临水住宅也应运而生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相结合 (如菜园即花园) 院落是农村住宅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院落中可饲养畜禽, 堆放柴草, 晾晒衣物, 存放农具、杂物等。有的院落还可搭瓜棚、栽葡萄、种植蔬菜或房前屋后植树栽花、改善居住环境的小气候。在菜园里小小的西红柿露出了头, 青的像苹果, 红的像小灯笼;挺着大肚皮的茄子, 紫里透红就像一个大力士, 把枝头压弯了腰;白色的萝卜悄悄地从泥土地里探出了身子。每家的菜园种的东西都有大同小异, 有白菜、萝卜、辣椒等, 四季常青, 各种蔬菜应有尽有当我们徜徉在绿意盎然的菜园、果园、茶园、竹园、花园中, 可以尽情享受其中的快乐。

由于各地区气候条件差异很大, 风俗习惯也不相同, 建筑的地方特色比城镇住宅更为明显。南方地区气候炎热多雨, 空气潮湿, 农村住宅要考虑通风散热及防水防法潮的问题, 应尽量使主要房屋有良好的朝向。乡村生态住宅可以把自然引进室内, 室内外通透或连成一片。可采用半落地大窗以增加采光度, 这样使房间更加敞亮, 也与室外景观更加贴近。在室内环境创造中采用模拟大自然的音声效果、气味效果的手法, 如花香鸟语、风声浪涛等动态环境效果, 让人们在室内就能获得进入大自然的嗅觉、听觉感受。

生态乡村论文 篇8

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指的是黎族、苗族聚居的五指山市、保亭县、白沙县、琼中县四市县,这里相对封闭、经济落后。黎族、苗族是海南世居的少数民族,黎族在海南的历史已有3 000多年,苗族在海南也有400多年的历史。经过长期的繁衍生息,黎族、苗族已成为海南最主要的少数民族。根据2001年的统计数据,中部地区总人口97万,少数民族人口为64.1万(其中,黎族人口53.7万,苗族人口6万,黎苗人口占中部市县总人口的61.5%,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3.1%)。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和相对封闭的生存环境中,黎族、苗族人民创造了独特、灿烂的民族文化,如饮食、服饰、建筑、宗教、制度、伦理、艺术、民俗等。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一些黎族、苗族文化有汉化的现象,但绝大多数仍保持其原生性。在文化旅游盛行的今天,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而原生性民族文化因其稀缺性、神秘性、神奇性更具强烈的吸引力。可以说,黎苗传统文化是中部民族地区核心的旅游吸引物,也是主要卖点。但传统民族文化犹如自然生态一样,显得十分脆弱,在过度开发和外来思想、观念与行为影响下,可能会发生变迁或受到破坏,甚至蒙受灭顶之灾。所以,在开发中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时,必须注重黎苗传统文化及其文化环境的保护,以确保这些人类共同文化瑰宝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事实上,黎苗传统文化和文化环境的保护也是黎苗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由此,考虑到海南中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可能性、可靠性和发展性,笔者认为,海南中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应定位为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

1 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分析

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指的是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及其所依附的自然生态环境为旅游对象,以满足特定旅游需求和实现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为目的的旅游方式,它是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的复合体。由于绝大多数少数民族都聚居在乡村甚至山村,因此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实际上是等同的概念。发展文化生态型乡村旅游对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有深远的影响。云南、贵州、广西、湖南等省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经验表明,以原生性民族文化为核心吸引力的乡村旅游都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本文着重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1.1 经济效益

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可以优化和调整民族地区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能给民族地区居民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能有效辅助性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新农村建设。此外,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可以促进旅游地上下游产品的链条式销售,从而引发乘数效应。研究表明,乘数效应与产品的本土化程度成正相关系。民族地区长期以来的封闭状态导致其各种产品,如农产品、工艺品、生活用品等的本土化程度和民族化程度都很高,因此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会产生良好的乘数效应。还有,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具有产业带动功能。旅游业是关联度强、开放度高的产业,除了其本身的发展以外,还可以带动建筑业、农业、房地产业、商业、轻工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1.2 社会效益

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社会效益主要表现为:其一,可以满足旅游者的利益诉求。民族文化能以其浓厚的民族特质和原生性最大程度地满足旅游者求知、求新、求异、参与体验、放松精神的利益诉求。其二,可以促进民族团结与融合。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改变落后的面貌,实现共同繁荣,这有利于从心理上稳定民族关系。同时,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利用民族地区的优势资源来发展经济,突显了民族特色,这有利于增强少数民族兄弟的自豪感、优越感、民族自尊心和主人翁精神,使他们能以平常、平等、自信的心态与其他民族进行沟通、交流和交往,从而消除民族地区与外界的隔阂,促进各民族的团结与融合。

1.3 环境效益

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环境效益在三个方面得以体现。其一,从居民角度来看,由于外来游客对民族传统文化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浓厚兴趣,使民族地区居民意识到传统文化是其摆脱贫困、发展经济的根本所在,从而产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形成“文化自觉” [1]。“文化自觉”是指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文化自觉”可以促使民族地区居民在开发、经营和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保全和展示其文化精髓和文化特质,而设法阻止其本土文化的异化。其二,从游客角度来看,民族特质文化,例如黎族的“三月三”、“打柴舞”、“黎锦”、“船形屋”等,本身就是“孤本”或“绝唱”,这使得旅游者不忍心去破坏它。另外,民族地区“文化自觉”氛围也会影响旅游者,使其更加尊重这一地区的文化,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并研究、理解和宣传、传播这一特质文化,从而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2]。其三,从政府角度来看,在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受到严重挑战的情况下,科学规划、生态维护、文化保护、环境治理等成为政府的重要职能。这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在开发、经营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得到实质性的保护。另外,政府有关环境与文化保护的宣传和倡导,将进一步促成民族地区居民、游客和其他社会公众的文化保护意识。

从某种意义上讲,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对有资源基础、市场基础和开发条件的地区涉及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泰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尼等国和中国许多地区的案例研究对此予以证实。海南中部民族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无论是经济、社会还是环境状况都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因此,发展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为主旨的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对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2 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开发的可行性研究

一般地,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开发是否可行,主要取决于市场前景、资源特色、公众支持度和基础条件等因素,它们所产生的市场驱动力、资源驱动力、公众驱动力、产业支撑力等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图1所示的是由资源、市场、基础条件、公众支持度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共同构成的旅游业发展的动力模型。在动力模型中,特色资源是吸引力之源,它能吸引旅游者前往,并由此刺激公众来推动基础条件的改善和旅游产品的开发,从而驱动旅游业的发展;市场需求是旅游地利益之源,它能激发公众的兴趣与热情,促使公众支持资源开发与创造及基础条件的建设,从而驱动旅游业的发展;良好的基础条件是旅游业发展强有力的支撑,其本身就可以促进商务、政务、会展等旅游的发展,它对旅游市场有吸引力,并为资源开发提供基础平台;公众支持是从观念层面、政策、法规、投资融资、设施建设、宣传等方面认可和支持旅游业,公众支持能有效促进市场开拓、资源开发和基础条件的完善,从而驱动旅游业的发展。在旅游业发展的初期,不同地区的驱动力结构往往不大一样,有些是以单一驱动力为主体逐渐引发其他驱动力的产生,从而促进旅游业的逐步发展,如先前学者所提及的“市场驱动型”和“资源驱动型”旅游发展模式则属此例;有些是几种驱动力同时发挥作用,共同促进旅游业的快速挺进,在这种情况下,此地旅游业的发展要顺利得多,也要容易得多。但无论是单一还是复合驱动力结构,在发展初期,一个地区旅游业都很难在短期内成熟,只有发展到一定阶段,当这四种驱动力共同构成一个相当稳定、相互协调的系统时,其旅游业才可达到相对成熟的状态。

海南中部民族地区已具备了乡村旅游发展的三种驱动力。其一是公众驱动力。黎苗生态文化乡村旅游将得到政府、社区、金融、顾客等公众的大力支持和积极推进。因为,政府要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来辅助性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少数民族地区居民要依赖乡村旅游来脱贫致富和保护、传承其民族文化。金融体系和投资公司则可以通过投资乡村旅游开发来促进资本增值。旅游者可以通过欣赏和体验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海南黎苗文化来满足其旅游需要。其二是市场驱动力。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乡村旅游是紧扣时代脉搏的旅游方式,它能满足人们回归自然、放松身心、分享乡村风情、体验异质文化、购买生态产品的时尚需求,从业态本身来看,发展乡村旅游受到市场的驱动且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海南中部民族地区原生性的黎苗文化和优美自然环境的水乳交融,则更能吸引广泛的市场。建省办旅游以来,海南已有基本稳定的国内外客源,平均每年为1 500万人次左右,这为中部民族地区提供了中远程客源支持。另外,海南本土城镇居民超过370万,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休闲时代的来临,这些人将是海南中部民族地区重要的近程客源市场。其三是资源驱动力。海南中部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都有其独特性,对市场有强烈的吸引力。一方面,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有丰富的原生态型自然资源。这里属热带海洋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温度为23~25℃,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空气清新。这一地区热带植物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超过70%,有丰富的山野温泉资源和原始森林资源,还有独具特色的山野田园风光。另一方面,黎苗传统文化资源富有特色。首先是内容丰富,黎苗文化涵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方方面面;其次是原生性强,由于黎苗地区长期以来处在近乎隔绝的发展状态,因而其大多数文化仍保持其原汁原味的本色;还有就是海南中部的黎苗文化,特别是黎族文化具有不可替代性,黎族是海南最早的居民,有3 00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其文化是海南的标志性文化,从整个华夏民族的角度来看,海南中部是全国黎族聚居人口最多、文化最有特色且变迁最少的地区,因此其黎文化垄断地位不可动摇。

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海南中部民族地区基础条件(包括基础设施条件、接待设施条件、融资投资环境、人力资源状况、经营管理能力、文化保护意识等),特别是基础设施、接待设施、人力资源状况等方面还有很多欠缺。但长远来说,在其他三种驱动力的推动下,又得益于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优惠政策和国家旨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这些问题都可以得到有效解决。

综上所述,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坚实的资源基础和强有力的公众支持。这形成了一种有效的驱动力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基础条件的尽快完善、资源的快速开发和市场的迅速开拓。由此可见,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文化生态乡村旅游的发展是完全可行的。

3 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管理学家史提勒将环境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组合成模型,称之为SWOT模型。SWOT模型最初是一种战略分析工具。后来,国际旅游业运用这一模型对旅游发展规划、发展战略和项目开发等进行分析论证。本文运用SWOT模型来分析海南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发展的环境因素及应采取的发展对策。海南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如表1所示。

表1列举了影响海南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并对其进行量化评分和影响性质确定。表中环境分值标准为(-2,-1,0,1,2),其中,“-2”表示很不利或威胁很大,“-1”表示较不利或威胁较大,“0”表示一般,“1” 表示较有利或机会较大,“2” 表示很有利或机会很大。由表可知,环境优势的合计分值为13分,环境劣势的为2分,环境机会的为13分,环境威胁的为2分,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项累计积分为22分。由于表中所列举的环境因素为22项,因此总平均分值为1,由此可以判断海南发展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的环境状况是较有利和机会较大。结合SWOT的象限分析法可知,海南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发展的机会远大于威胁,优势明显强于劣势,则其环境状况的象限位置处于第一象限。针对这一种环境状况,海南中部民族地区应采取发展型战略,应发挥优势,利用机会,规避威胁,改进不足,积极推进黎苗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

4 结语

在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纵深发展和整合发展的潮流下,海南中部民族地区针对其现实经济社会背景和依托其优势传统文化与生态资源发展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显得必要而可行。由于优势大于劣势,机会大于威胁,因此海南应采取发展型战略,积极推进黎苗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指出的是,海南中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开发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除了定位问题以外,还有许多课题需要探讨与研究,如发展战略、发展模式、资金筹措、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开发、市场营销、质量管理、市场规范、可持续发展、社区地位、利益分配等。这些问题将会对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的实质性开发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应予以广泛关注。

摘要:乡村旅游的发展,在推动农村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以乡村旅游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一种呼声。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是黎族、苗族主要聚居的区域,长期封闭,经济落后,但黎苗文化及其原生环境却独具特色,在这一地区发展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十分必要和可行。文章首先提出海南中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定位——黎苗文化生态,然后进行发展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的必要性、可行性和SWOT分析。

关键词:海南中部,民族地区,黎族苗族,文化生态,乡村旅游

参考文献

[1]费孝通.百年中国社会变迁与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自觉”[J].厦门大学学报,2005[4]:10-11.

[2]邓小艳.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多维价值探析[N].中国旅游报,2008-05-16(011).

以生态文明视角发现乡村的价值 篇9

然而,当我们换个评价体系,以生态文明视角看待乡村时,就会发现它在现代社会的独特价值。

事实上,乡村文明以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为基础,无论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是信仰与习俗,都维系着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跳出依附视角就能发现,乡村完全可以发展可循环利用的智慧农业,而不是依靠化肥、农药、除草剂伤害环境或“有水快流”的掠夺性农业。乡村生活,也可以相对超脱“时间就是金钱”的经济属性,寻求与大自然更合拍的生活节奏,缔造有利于生态、生活和生命健康的生活状态。更重要的是,乡村具有传统文化的保存功能,可以成为刻板都市生活的精神后花园。

如果说,工业文明理念让人们更注重生产结果,更追求财富,生态文明理念则给予生产和生活过程同等重视,因而更能发掘生命的意义,洞察生活的幸福。

现在乡村建设的问题,不少是因为人们习惯于把城市文明机械地移植到乡村,诸如“用城市建设的思路改造乡村”“就地城市化”等想法,其实是把城市问题复制到了乡村,甚至用一个存在问题的模式替代了乡村最美好的东西。比如,把城市的垃圾处置方式移植到乡村后,乡村生产与生活之间的有机循环被消灭了。在乡村,农民生产的绝大多数东西都可以得到有效的综合利用,生活垃圾以及动物的粪便,更可以变成有机肥回到农田。可惜,这一有机循环文化在错误的理念支配下被消灭了,于是出现了秸秆焚烧、动物粪便污染以及垃圾收集、运输、填埋等问题。

乡村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去理解,乡村像是一座尘封的宝库,又像是一块精雕细琢的工艺品。怀着一颗敬畏的心去对待它、体会它,就会发现其中不可替代的价值。1992年,1575名科学家曾发表了一份《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开头就说:“人类和自然正走上一条相互抵触的道路”,这正是与工业时代的过度索取有关。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乡村,承载了中国传统中“天人合一”的生活哲学,始终哺育着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理想。农民的明哲适度,似乎是永恒的。乡村的自然、自足、自养、自乐,是乡村生活的最大魅力;顺应自然、有限利用资源、可持续发展以及智慧产业,则是乡村的最大财富。因此,新型的城乡关系,一定是尊重城乡差异基础上的互补。而美丽乡村建设,也是要把乡村建设得更像乡村,而不是用城市替代乡村,或在乡村复制城市。

浅谈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篇10

关键词:乡村,生态旅游,经营模式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 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等为对象, 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 集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和购物为一体的一种旅游形式。乡村生态旅游强调生态文明的理念, 更为注重乡村生态系统的保护, 这恰恰与我国乡村广为分布、乡村自然资源多样以及乡村民俗文化丰富的现实条件下发展旅游的要求相一致。

一、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意义

(一) 改善生态环境, 实现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举措。

乡村生态旅游需要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基础, 它是一种与生态环境保护冲突最小、目标最为接近的“农业产业”和“生态产业”。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将促进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利用, 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 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 转移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 促使农民转而利用农村现有的空间资源和绿色资源, 就地发展第三产业, 拓宽了劳动力转移渠道。

(三)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乡村旅游区是城乡文化的一个交汇点, 乡村生态旅游可以加深城乡相互的理解与认同, 扩大农产品销售市场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乡村旅游区集中在城郊和旅游景区周边, 都是在未来城镇发展的方向, 因此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对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和谐社会具有特别的意义。

(四) 丰富旅游内容, 增强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乡村生态旅游是现代旅游的一种新形式, 乡村旅游区不仅丰富了旅游内容, 还增强了旅游的吸引力。优越的区位和交通, 较好的农业产业基础, 原生态乡村环境, 乡村旅游将会成为旅游产业的一个主打产品。

二、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经营模式

乡村相比城市而言比较落后, 无法独立进行区域旅游开发, 需要引进外部资源。由此, 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 依据各种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关系, 就构成了不同的乡村生态旅游区的经营模式。根据各参与方的职能、利益以及合作方式, 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可采取以下几种不同的经营模式:

(一) 分散自主经营模式。

分散自主经营模式, 是以乡村社区居民为主体的产业组织模式。根据自愿互利、民主管理的原则, 以各个单位业户为经营单位, 自发组建。该经营模式的经营主体是乡村旅游资源的所有者, 而不再通过委托或者租赁等方式交给外来企业经营, 这就实现了旅游开发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从经营规模上看, 采用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 即提供“农户型”乡村旅游产品。

这种分散自主的经营方式最容易为广大农户所接受和选择, 但是对于乡村旅游产业规模的扩大和规范发展而言, 它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农户从事旅游开发和经营的职业素质不高, 追求短期利益, 由于简单效仿产生旅游活动单一、旅游项目过于重复的问题, 逐渐使乡村旅游失去趣味性和乡村性;由于乡村旅游经营者自身在经营观念和经济实力等方面的限制, 在市场推广和服务管理方面存在很大弱势。因此, 需要成立乡村旅游协会, 通过制定共同的发展目标和管理制度, 规范约束了农户的经营行为, 在民主意识的指导下更有效地发挥这种经营模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 公司+农户经营模式。

“公司十农户”经营模式, 在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乡村地区, 通过引进有经济实力和市场运营能力的旅游企业, 对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环境改善进行经营管理, 与乡村农户合作开发乡村住宿、餐饮等接待设施, 带动并组织村民参与开展乡村民俗观光旅游活动, 通过市场营销招徕众多旅游者, 建设具有特色吸引力的乡村生态旅游目的地。

在这种经营模式下, 公司通过资本投入和技术输出, 对乡村旅游地拥有经营权, 同时对各农户的餐饮和接待服务产品, 在一定程度上由公司负责, 进行统一定价和规范管理, 控制农户的分散经营, 二者优势互补, 在经营层面而非产权层面上实现了一体化。

但由于资本和组织上的强势, 公司通常处于优势地位, 农户处于弱势地位, 在制定合约方面处于不利地位, 因此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在推广该模式时, 需注意公司和农户都是乡村旅游开发的经营主体, 必须坚持以公司为龙头、以农户参与为基础的乡村旅游地内部产业组织合作机制, 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同时, 不可忽视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协调机能, 确保乡村社区旅游一体化发展。

(三) 社区+公司+农户经营模式。

在“社区+公司+农户”的模式中, 公司与当地社区 (如村委会) 进行合作, 通过基层政府组织发动农户参与乡村旅游, 同时对农户接待服务、参与旅游开发进行专业培训, 并制定相关的运营标准, 以规范农户的经营行为, 保证接待服务水平和乡村特色, 从而全面保障公司、农户和游客的利益, 促进乡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多主体参与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中, “社区”是指作为社区代表的乡村旅游协会或代表基层利益的村委会等机构, 主要负责组织农户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 规范农户经营行为以及乡村旅游市场秩序, 并且监督公司的管理人员以及财务状况;公司着重于乡村旅游地的投资、开发、经营与管理;农户是提供旅游产品和接待服务的基本单元, 是保证社区参与的基本力量。

社区+公司+农户经营模式的特点是便于发挥旅游产业链中各环节的优势, 充分保障各利益主体的开发成本和利益均衡分配;同时, 有利于社区居民实现经济和社会增权, 使社区居民全面参与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活动, 保证乡村旅游长期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钟凤, 李秀霞.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林业经济, 2010.6.

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风险的研究 篇11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生态风险;负面效应;对策

一、乡村旅游的含义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

西班牙学者Rosa Marý;´;a Yagu¨e Perales (2001)将乡村旅游分为传统乡村旅游和现代乡村旅游两种。

工业革命以后出现了乡村旅游,主要源于一些城市居民以探亲度假的形式出现。现在我们讨论的乡村旅游一般指现代乡村旅游。

现代乡村旅游指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依托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会务度假、休闲娱乐等项目的新兴旅游方式。

二、乡村旅游的消极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越来越向往环保健康的大自然环境。但是,随着乡村旅游的出现与发展,使得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产生了矛盾。因为目的地对旅游资源转化成经济价值的期望值太高,本应是“旅游”促进“乡村”却成了“乡村”为“旅游”服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乡村旅游潜在影响农村文化

随着城市居民涌向农村,这种流动已经无形中强烈的冲击着我们的传统乡村文化。一些浓郁的乡村节庆、传统歌舞、工艺等传统文化活动慢慢被遗忘或改变,例如湘西的民间杂技上刀山下火海由于传承较难,艺人的年事已高,后继乏人,如不加以好好保护与传承,若干年后将消亡;除此之外,一些乡村居民的语言、服装、风俗习惯随着乡村旅游的开发而被城市化,例如一些乡村民间的神圣仪式本是相当严肃神圣的活动,确为了迎合游客的口味正逐步趋于表演化,从服装、歌舞一直到生活形式都是。

2.乡村旅游直接影响农村资源

为了迎合游客的需要,大部分的乡村旅游点将原有的文物古迹拆除或改建,因为开发需要而惨遭破坏,传统的建筑景观被拆的荡然无存,乡村建筑城市化,小洋楼、农家餐馆遍地而起。

3.乡村旅游直接破坏生态环境

为了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追求利润的最高化,一些乡村及开发商无视规定,强化开发力度随意设置景点,由此带来设施过多过滥、游客蜂拥而至的局面,这样旅游区植物的生存环境严重受到了影响。

4.乡村旅游不断加速环境污染

大量的游客涌进农村,汽车排放的尾气对农村的大气环境造成了较大的污染;同时由于污水排放设施跟不上,增加了河渠的负荷,造成对地表水体的污染;另外旅游垃圾对土壤环境的污染也很严重。

三、规避农村生态风险的对策

当前,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因素受到现代文明的强烈冲击,面临着退化、变异、消失的危险,要保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采取应对措施。

1.建立乡村旅游缓冲区

在开发乡村生态旅游时注意生态保护和保持自然的原真性,强调生态旅游容量在旅游接待中的控制作用,沃尔伍德(Nigel Walford,2001)利用GIS缓冲区分析技术,在相应的区域和范围划出乡村旅游活动的密集区和缓冲区,注意生态环境容量的监测和评估,建立反应迅速、运行高效的预警机制。

2.寻求传统文化的复兴

乡村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发展手段,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途径。例如各乡镇可以成立专门的机构,进行音乐、传统手工艺、绘画、建筑风格等的抢救、整理和恢复,如恢复村落广场、收集和整理传统的食谱,发展民间歌舞、传统手工艺、音乐等等。

3.政府主导管理规制

政府在乡村旅游引导、规范、推广等方面作用独特。政府建立一个针对农业旅游的综合性法则,同时各个地区也结合实际情况有独自的附加条款,包括建筑标准、是否可以重建等。例如在某个乡村不准在农场上建新建筑物,农业旅游必须在古老而保存完好的建筑中进行,但是内部的标准是现代的。农场想出售饭菜和手工艺品的话,必须拥有特殊的许可证书。

4.制定景区发展计划

景区可以从全局出发,在保护景区的前提下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计划,即金融刺激措施与文化复兴计划同时进行。例如政府可以投资保存村庄的建筑,让这些建筑转换成旅游接待设施,它可以使自助式旅馆、小旅店、出租的小型别墅等等,并且资助设计和完成了一些项目。

5.强化发展政策工具

国际上通用的乡村旅游政策主要体现在乡村旅游的宏观管理、行业管理、组织机构与收益等领域,通过政策制定市场准入、市场规范、经营自律机制、市场监督与评价、投资与借贷促进、补助与税收刺激等政策工具体系,形成促进乡村旅游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政策保障。

随着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我们应居安思危,要清楚地认识到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的负面效应。因此,要通过强化可持续旅游发展理念、健全法律法规等措施来规避问题的发生。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开发商、经营者及游客的旅游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加强社会监督,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艳,黄震方.南京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5):205.

[2]邵琪伟.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

[3]孙艳红. 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诌议[J].北京第 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4):59-64.

[4]魏文波.王海峰 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规划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OO9,(24)

[5]张玉钧,王冠冠,邹国辉.论风土与旅游的关系.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l41

生态乡村论文 篇12

1生态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理念

景观规划设计是指在保证当地风土人情的条件下, 以生态学的理论为基础, 创造出一种更加具有人文气息的居住环境。在生态型乡村景观的规划中要综合考虑生态、经济、视觉享受等因素, 突出当地特色文化。其设计的目标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品得出味、忆得起情、解得了乡愁。生态型乡村景观设计就是通过对乡村的建设, 深入挖掘地域文化, 为乡村面貌锦上添花, 创造出生活更加舒适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景观。

2具体的提升途径

2.1建筑立面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 首先要提炼村落传统民居元素, 保留传统民居风格。即根据现有民居布局, 结合民居风格, 营造特有的民居风格, 保留黔北民居特有的坡顶青瓦白灰墙, 穿斗花窗青砖柱, 石础石院微田园的风格风貌, 结合各带主题营造民居景观。其次, 要增加文化元素和特色元素, 避免乡村景观设计过程中出现千村一面的现象。如景观设计过程中可以选择红色或者陶瓷手工艺, 为景观的设计赋予浓厚的文化内涵。最后, 利用新技术和新材料, 实现建筑立面的美化。

2.2庭院改造

乡村庭院景观的设计可以根据其需求情况, 选择组合菜圃槽式、镂空围墙式、乡土材质围合式以及景观式4 种不同的方式。但是无论选择哪种类型的改造形式, 其设计过程中尽量选用乡土材质, 利用当地的石材、木材、竹条、藤编或者环保型材料, 目前材质上非常流行采用新型材质, 它是经过特殊处理的环保型材料, 可以仿真很多形式的材质, 造价比较高, 但是经久耐用。

2.3 房前屋后景观设计

在乡村调查过程中, 发现房屋前后的空地基本都被闲置荒废, 美丽乡村设计时可以将这些绿块全部进行绿化处理。一方面可以选择季节性的植物, 采用不同的种植手法, 营造具有丰富层次感的植物景观;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其位置进行景观小品或者休闲座椅的设计, 为人们的业余活动提供空间。

2.4 景观村标

村标是一个村庄的主要标志, 一般将其放置在村庄的入口位置, 设计时可结合村庄的整体景观设计进行, 也可以将其放置在村庄中比较典型的节点位置。村标景观设计完成后要能够凸显村庄的文化特色,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设计过程中要避免采用过于现代的风格, 以突出村庄的历史文化特色。

2.5 小品设计

景观小品是景观中的点睛之笔, 在沿线中运用一般体量较小、色彩单纯, 对空间起点缀作用, 取材和内容来源于生活。

2.6 绿化设计

村庄的绿化包括了道路绿化、河道绿化和庭院绿化3 个方面, 道路绿化规划过程中根据道路周边情况的不同, 进行区别对待。如对城郊区或集镇区等建筑密集的地方宜采用规则式的道路绿化, 种植行道树, 配置灌木带等设计手法。对乡村道路两侧的道路绿化应尽量采用自然式的设计手法, 如铺植野花野草, 行道树种植也应通过加大间距等措施, 弱化人工印记。

河道两侧绿化应尽量保持原生态, 通过驳岸整治工程对周边植物进行整理, 补充修复沿线景观视线范围内河道绿化, 提高其景观观赏性, 如增加部分乡土性水生植物慈姑、芦苇、荷花等。

庭院绿化应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 同时要考虑到农户改造意愿的不同, 可提供多种庭院绿化样式。如面积大的庭院可考虑将其做成精致化的微田园, 面积小的庭院则对其进行点缀式的绿化装饰, 如景观盆景、观赏树等。

2.7 基础设施

村庄道路系统应主次分明, 环线连通。村内主干道宽5m, 次路宽2m。主干道应全部硬化, 有条件的可黑化。次路可根据旅游需要铺设成卵石路、碎石板嵌草路、青石板路等不同形式。并且在村庄中设置污水处理系统和垃圾收集系统。

2.8 旅游设施

为了增加乡村的旅游收入, 景观设计过程中要设计相应的标识系统, 为游客出行提供指引。还要鼓励村民进行农家乐项目建设, 提升旅游住宿条件。另外, 在村庄景观设计过程中还要增加公厕和公共停车场的设计, 为游客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王伟, 杨豪中, 陈媛, 李子墨.乡村生态景观的构建与评价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5

上一篇:双腔留置导管下一篇: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