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活环境维护

2024-12-07

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活环境维护(精选11篇)

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活环境维护 篇1

庭院设计:对于那些经济较为发达或近郊型乡村而言,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乡村经济得以发展的同时,乡村整体风貌受到了城市化建设的冲击,建筑物以现代风格为主,绿化植物选择上也偏向于运用城市园林植物,对乡土树种的采用越来越少,从而造成了乡村风貌、乡村文化内涵与地方特色的丧失。

有些乡村,由于人们对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活环境维护的忽视,造成多数乡村居住环境恶化,绿化状况、卫生条件差,普通存在有些地方“有人的地方没有树,有树的地方没人”;有些地方缺乏科学规划,大力引进外来树种,庭院绿化效果欠佳,不能很好的体现地域特色;有些地方绿化水平较低,绿化模式单一,生态服务功能降低,景观不和谐: 有些地方村民绿化技术水平不高,缺乏管理,年年栽树不见树等等的问题。

这些问题使得充满乡村风情、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受到威胁,倘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将直接制约乡村各项事业的开展,影响村民的生活质量。乡村庭院是乡村居住环境的重要元素,也是乡村景观的一部分对其进行绿化不仅能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还可以美化乡村,为乡村创造更多的生态效益。因此,注重对乡村庭院的整治与规划,科学指导乡村庭院绿化建设,是改善村民居住环境的重要途径,也符合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

目前,国家关注三农问题,高度重视乡村环境保护工作,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并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乡村庭院绿化作为“村容整洁”的一项实质性的内容,开展乡村庭院绿化意义重大,它不仅能美化家园,改善乡村人居环境,还可以促进乡风文明,农民致富的需要。

开展乡村庭院绿化是实现村容整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措施,也是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z}.对于开展乡村旅游事业的地区而言,乡村景观中的乡村庭院作为乡村旅游的游览项目,可以反映出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还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文明程度。

而且良好的乡村庭院环境,还有助于开展“农家乐”项目,增加当地的经济收入。但目前我国对于乡村庭院的研究主要是在庭院经济、庭院生态等方面,并且对于庭院绿化的研究也多是从别墅庭院绿化、城市居住区绿化等方面进行的,而对乡村庭院绿化的研究则不完善,不够深入,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来指导实践,若一味地照搬城市绿化模式,将会带来产生了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对乡村庭院绿化进行理论研究与技术探索,为今后构建功能完备、景观和谐的乡村庭院绿化体系提供参考。

庭院设计:HTTP:///

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活环境维护 篇2

一、乡村旅游及农村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是立足于农村, 利用乡村自然和人文景观、农耕文化、农家生活、民俗民风等旅游资源, 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 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教育、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它的生命线是乡村性, 表现为乡村性的建筑、服饰、食品、田野、果园、环境等自然物质方面和乡村的民俗传统、乡风乡貌、语言文化、制度规范等精神文化方面, 也即原生态的或乡村性的生态环境, 包括乡村性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性人文生态环境。乡村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刻背景和时代使命, 一是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 人们在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 同时也是城市居民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而渴望远离喧嚣的都市、回归淳朴的自然, 由此形成了对乡村旅游的巨大需求动力;二是农村谋求脱贫致富, 缩小城乡差别, 由此构成了乡村旅游强大的供给动力。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猛, 目前已形成多种模式, 根据《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 (2009~2015年) (征求意见稿) , 我国乡村旅游将“形成领域宽广、规模较大、特色突出、发展规范的大格局”, 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 推动实现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三大目标。由此可见,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充满机遇, 前景广阔。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动关系分析

自乡村旅游产生之时起, 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注定是不可割裂的, 他们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农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根基, 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发展就会受到制约。而作为衍生物的乡村旅游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则是非常深远的, 是二者关系中的最主要方面, 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一) 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促共进

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乡村性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核, 是乡村旅游的拉力源。乡村旅游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就是乡村独有的人居环境、田园风光、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和生产活动等城市所不具备的要素。大凡乡村旅游都是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优越、人文生态景观丰富的地区发展起来的。如笔者所在的湖北省荆州市的桃花村乡村旅游就是发端于曼妙娇艳的遍野桃花;张新场村乡村旅游则因楚国高等级贵族古墓葬熊家冢而插上腾飞的翅膀。全国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得好的地区, 也都因有良好的乡村性生态环境, 如四川郫县友爱乡乡村旅游是在发展园艺、盆栽、林果的基础上嫁接乡村旅游;浙江省淳安县立足于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特色民俗、节庆发展乡村旅游;云南省根据生态性、民族性、地域性的差异,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 打造出乡村旅游的多种不同发展模式。

2、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在要求;同时, 乡村旅游发展增强了农村经济实力, 当地政府和农民有能力对旅游环境资源进行投资, 提高资源环境质量。

(1) 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处于乡村生态环境系统的中心层次, 也是乡村旅游吸引物的最直接表现形式。没有清新和美的田园风光、自然和谐的奇山秀水、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 乡村旅游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 乡村旅游应充分认识到自然生态环境不能被破坏、不能被挪作他用, 通过制定法律法规, 推行绿色生产、保护农田、保护野生动物、关闭土法工厂和采矿厂等, 有效地保护富有价值的乡村旅游资源。

(2) 促使乡村人文生态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和改善。乡村人文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品位提升、内涵延伸的着力点, 乡村旅游开发主要就是对人文资源的开发。乡村人文生态环境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 比如古迹、古镇、古建筑、饮食、语言、服饰、特产、手工艺、民俗、民风等。这些都是乡村文化的魂宝, 是深深吸引乡村旅游者眼球的尤物, 能带给旅游者极大的体验、教育、休闲、娱乐享受。没有开发乡村旅游之前, 这些丰富资源可能会被埋没、不受重视、遭受人为破坏或经历风雨摧残而日益破败、凋毁, 其巨大价值白白闲置或流失。许多乡村旅游地正是认识到这一点, 一些传统的、“土得掉渣”的东西被视如珍宝, 有效地被保护起来, 如对历史古迹、古镇、古建筑进行复古修缮, 对当地传统习俗、特色有意识地加以保护, 对那些濒临淘汰的民族手工艺加以继承和延续。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 祖先遗留下来的这些宝贵财富得以最大程度地被保护起来。

(3) 促进村容改善。一是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发展乡村旅游就有了动力、能力和积极性去翻修或新建住房, 就能主动要求改水、改电、改厨、改厕, 就有了村镇整体规划的愿望, 于是一些村容整洁、各具特色的旅游小城 (村) 镇应运而生, 乡村旅游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二是交通越来越畅通。过去乡村交通的典型特征是“羊肠小道”、“泥泞崎岖”、“坑坑洼洼”, “外面的进不来, 里面的出不去”;开发乡村旅游后, 这种状况得到极大改观, 乡村旅游地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 且基本改道拉直;三是绿化走进乡村人家。过去绿化似乎只是城市的专利, 乡村就是“土里土气”。开发乡村旅游后, 人们在村落道路两旁植树, 在自家庭院种花种草, 美化家园, 努力营造出更加清新、优美的村容村貌, 绿化在乡村愈益受到青睐。

(4) 促进乡村文明程度提高。一是掀起了农民求知热。受乡村旅游的外来影响以及从业素质需要, 学文化、学技术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 许多村民学起了普通话, 甚至外语和电脑, 互联网也已进入一些农民家庭, 成为他们收集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二是农民环境意识大大提高。可观的收益使农民认识到了乡村旅游的重要性, 也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 农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由从前的不感兴趣、不关心发生重大转变, 环境保护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 注重卫生健康也成为农民的一种生活习惯;三是乡村生产生活方式文明化发展。乡村旅游的外来和示范效应明显促进了乡村居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开放, 农民乐意尝试和接受新的生产方式方法, 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也有意识地参照城市模式改掉陋习, 养成卫生习惯, 形成文明化的生活方式;四是农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生活积极性提高, 乐观热情, 热爱家园, 在旅游乡村, 人与自然显得日益和谐。

(二) 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相互制约。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滞后制约乡村旅游的发展。没有优越的乡村性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自然难以启动。启动了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生态环境进行有力保护和建设, 则乡村旅游必定难以持续发展。乡村生态环境是脆弱的, 很多地方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缺少对生态环境的足够重视, 面对急剧膨胀的相对于未开发旅游之前的成倍数增加的人流、物流、车流所带来的各种污染无所作为, 特别是农家乐旅游, 普遍存在污染排放无节制、无处理的情况。如武汉市梁子湖因湖泊周边的旅游宾馆饭店和农家乐的污水, 以及水上游览活动船舶的油类污物直接排入湖中而受到污染, 有旅游经营活动的东侧水域水质明显较无旅游经营活动的西侧水域差, 这样不仅使得人们对旅游地的环境印象大打折扣, 而且还要为“先污染后治理”付出巨大代价, 可能形成被动保护局面。此外, 开发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乡村性生态环境进行深入挖掘、加强建设, 也极易失去吸引力。特别是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如果不突出, 乡村旅游很难持续兴盛。如湖北荆州市桃花村乡村旅游由于缺少深度开发, 只能在桃花盛开的前后若干天形势火暴, 而一年中的其他300多天游客无几, 非常冷清。

(三) 乡村旅游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冲击。乡村旅游往往肩负当地“以旅扶贫”、“以旅促农”的重任, 在经济增长的赶超心态下, 极易短视, 一味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若乡村旅游的开发、发展未经调查研究、科学论证, 忽视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规划, 缺乏科学管理、监控, 将导致生态环境诸多负面效应。

1、乡村自然环境压力增大。主要表现为: (1) 环境承载力超标。每个旅游地具有明显的游览时间集中性, 每个旅游地都有一定的环境承载力。外来人数增加, 意味着环境承载量扩大, 对环境产生负影响, 环境效益逐渐减少。当旅游人数的增长超过环境承载力时, 旅游环境将遭到破坏甚至严重衰退。 (2) 大量污染物产生。乡村旅游带来陡增的人流、物流, 产生大量的污染物, 严重污染水体、土壤、植被、大气。一是固体废弃物污染。主要是指生活垃圾, 包括各类塑料制品及包装物 (塑料袋饮料瓶、快餐饭盒等) , 还有炉渣、煤灰、废纸、口香糖等;旅游区内的饭店、旅馆产生的有机垃圾, 包括剩茶剩饭、瓜果皮核、菜根菜叶、人畜禽粪便、动物尸体等, 这些废弃物如果未经处理而随意堆放, 则对水体、土壤、植被等都将产生严重污染;二是废水污染。生活污水在没有处理设备的情况下直接排入河道或房屋周围, 直接污染水体、土壤和植被。 (3) 能源和水等资源消耗量大, 存在浪费现象。大量客流、车流的进入, 旅游地水、电、燃料、日用品、粮食等用量大增, 而且大多处于无节制状态, 生活资源压力大, 有悖于节约型社会建设精神。

2、环境退化和生态破坏。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饭店、宾馆和旅游设施工程建设会导致旅游区的自然景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退化、水土流失、洪灾频发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生态遭受重创, 建设过程中过多使用推土机、挖掘机, 有的干脆先将现状夷为平地, 再重新挖湖堆山、种树铺草、亭台楼阁一应俱全;或盲目模仿城市园林绿地的造景手法, 追求高档次、大投入, 或南辕北辙, 北方地区模仿江南景致, 南方地区模仿蒙古牧区景观, 对现有地形、植物、池塘、衍生物等进行大肆破坏。旅游者过度地利用脆弱的自然环境, 对自然生态也是一种严重摧残, 如在旅游地过分践踏草地致使野草死亡, 随意拍照、喂食和参观野生动物会极大地改变动物的生活习性。

三、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

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中, 互促共进是我们的根本目标, 要求我们必须正确有效地规避二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关键的是要保护和建设好乡村生态环境, 减少乡村旅游对乡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这需要乡村旅游各方共同努力, 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前提, 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及协调发展。

(一) 地方政府要加强宏观管理。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 政府必须担负起统领者的重任, 发挥好管理协调作用。首先, 要做好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旅游之间的协调发展规划。二者的协调, 要求规划先行, 并在其指导下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政府部门要充分调查和研究, 对交通优势、资源优势、环境承载力和市场潜力进行科学论证, 做好乡村旅游环保评估, 突出环境效益, 加强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 准确进行乡村旅游的功能定位和产品开发。第二, 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 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发展的环保法规体系, 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指导和监管, 以保证乡村旅游发展的正确方向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三, 要加强乡村旅游的有序引导和扶持。要严格项目审批、环评、环保治理等制度, 强化动态监督管理;加大生态环保的宣传和教育;推进环保节能, 支持节能节水减排, 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对乡村旅游环保投入给予必要扶持, 重点是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和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构建行之有效的协调和监督机制, 可成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门工作组, 形成乡村旅游环保工作合力。

(二) 乡村旅游地必须坚持绿色环保、内涵型经营。各乡村旅游地经营者 (包括企业、农村社区和农民) 的作为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 他们是乡村旅游生态环保措施的身体力行者, 肩负着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因此, 乡村旅游经营者要坚持生态环保经营理念, 不断提升自身环保意识和素质, 积极配合当地乡村旅游整体发展规划和环保要求, 不乱排乱放废弃物, 节约用水、节约能源, 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 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创建绿色环保乡村游;要以身作则, 引导和监督游客行为, 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可于旅游地入口、景点及设施边缘等重要场所树立醒目警示标牌, 适时恰当地提醒游客保护生态环境。同时, 乡村旅游地应密切关注景区游客容量, 协调好游客集中期间的各项工作, 使游览活动处于环境承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此外, 乡村旅游不能只向自然环境要效益, 我们必须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 以丰富深厚的文化生态提升乡村游的魅力, 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 乡村游客应加强环保自律。游客作为乡村旅游的消费者, 其行为方式同样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 是外来的重要影响因子。因此, 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更要靠广大旅客支持, 游客应该提高意识, 遵守社会公德和旅游地规章制度, 自觉保护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旅游局就“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公开征求意见.2009.7.2.

[2]蒙睿.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系统观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5.7.

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活环境维护 篇3

摘要: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关键性经济保障之一是营林生产。目前,在营林生产过程中,各部门对林业生态问题考虑欠佳,进而使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发展建设的方向截然相反,这不仅制约了我国林业生态的发展还严重阻碍了我国营林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可持续发展的大体情况,并就我国东北地区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现状提出了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林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2.04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同时对生态环境也有了更高更严苛的要求,这为我国林业的蓬勃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契机。就我国现阶段整体而言,如果林业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能实现生态建设的进一步发展,还能美化自然环境有利生态平衡。因此,各相关部门需重视营林生产工作,并采取快速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提高林业管理水平与质量。

1可持续发展概述

1.1经济可持续发展

即在发展经济时包括的所有内容必须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所有条件。例如资源的储蓄量、资本是否可代替、效益能否持续增长、效益是否持续增长、收入是否持续增长、信息是否被采纳、本钱、资源以及能量等。

1.2 生态可持续发展

即在建设经济时,能够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全面考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承载的最大限度,必须了解发展经济对生态环境的调节最大限度和最基本的还原能力。

1.3 社会可持续发展

即经济建设时,社会有最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社会中的所有可利用资源有可长期加以使用的能力。例如社会是否稳定、社会体制的基本建设、公民的道德素养、基本生活方式、人口基本素质和人口总数等。

2东北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现状

2.1 林业的不断发展将带来两种社会经济效益

一是林业的生产与制造;二是森林的资源开发与开采。林业资源是实现林业正常生产与经营的基本保障。森林生产所得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来源之一。综上所述,最终的目标是让林业生产在经济和生态效益上得到显著的提高。因此林场工人在工作过程中,需按开采方面的基本原则工作,不得违反规定。如今,我国北方的林业工作生产当中,早已从最初的传统的经典模式过渡到了精细化的先进模式。现在有了这样崭新的发展方向,林场的工作人员们的工作思想也有了全面的改变,由最初盲目的造林转化为现在高科技的管理科学资源,不但生态环境没有遭到破坏,反而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良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所以一定要把极为重要的第一步放在轉变产业结构上。经济条件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一定要夯实经济基础,这是成功最基本的保障。但我国北方的经济比较差,从而导致了林业发展严重落后,最终可能致使林业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无缘,但随着GDP值的攀升,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为该地区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不可摧的基础,应该趁此机会,加快改变产业结构的步伐,进而实现东北各个地区林业可持续发展。改变产业结构有三点必须遵守的规则:一是选择种植苗木品种时,相关林业部门的专业人员必须对市场情况有充分的了解,并结合种植土地的情况选择适宜树苗的生长条件进行种植,这种方法会明显提高树苗成活率;二是林业专业人员必须灵活准确掌握科学的培植技术和方法,并具有相应的改良能力,进而使种植品种更加的丰富多样,同时也要确保其可以在适宜的土质上种植,并能实现健康茁壮的生长。相关的林业工作人员在进行上述工作时,仍需对被种植苗木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做进一步的考量;三是相关林业人员应该具有不断探索,学习新鲜事物的精神,不断研发新型品种也使得林业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回报。

2.2 融入高科技成果

在如今的社会生活中,高科技产品完美的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有效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并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所以,林产部门应该将大量的资本投入到高科技技术的引进和开发当中,在生产时,相关部门要发挥技术优势,专业人员要定期对林业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林业人员懂得相关的理论知识,这样可提高林业的整体质量,并为林业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增加了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同时,我们更应该保护森林资源,切忌乱砍乱伐毁坏森林资源。

3结语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可持续发展也成为了当今世界的主题。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有能力在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两个方面考虑的面面俱到,在保证林业生产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不能破坏环境,这样才能使林业生产与生态建设实现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爱国,韩丽晶.刍议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J].农民致富之友,2014,(14).

[2] 李国红,国木春.探讨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J].农业与技术,2015,(11).

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活环境维护 篇4

农村城市化对乡村环境质量及生态的影响

摘要:通过调查,作者从农村环境监测,农村固体废弃物、工业和生活污水、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监控,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及空气和噪声监管等方面,摸清农村环境的基本情况,找出制约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主要问题,并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正确评估农村环境质量以及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明确工作思路和责任,确定农村环境保护的重点和目标,制定应对措施,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 者:吴百花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大学 期 刊:科园月刊   Journal:KEYUAN MONTHLY PUBLICATION 年,卷(期):2010, “”(1) 分类号:X8 关键词:农村    城市化    乡村环境质量    及    生态    影响   

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活环境维护 篇5

河南省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屈伟杰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 篇6

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

----流动摊点治理工作 【摘要】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实现城市宜居水平提高、实现我国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工作。在以往的城市规划中由于缺乏对生态环境的认识造成了城市生态环境、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进而使得城市生态功能受到影响。作为其中一个方面,流动摊点的治理也成为一项较重大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政府及各地居民。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现代城市建设中必须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中心,实现科学的城市建设与发展。现就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实施,尤其是流动摊点治理等问题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流动摊点治理措施

现代化城市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是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生活环境的关键。通过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生态环境的改善奠定基础,为提高城市宜居水平、促进城市发展奠定基础。而城市中不可避免存在的流动摊点也成为环境保护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让城市更整洁、有序,为人们提供一个宜居的生活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一、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作为现代城市建设与发展中考虑的重要内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建设有着重要的关联。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应将生态与环境保护作为城市建设规划的首位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城市所处地域的气候条件以及自然环境为基础,通过科学的城市规划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效果,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通过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理论的结合应用避免传统城市规划建设方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高城市宜居水平。通过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能够有效缓解城市周边生态环境的恶化,实现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最终目的。

二、我国城市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引发的原因

近年来,在市场经济模式的影响之下,城市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膨胀。这也随之带来了诸多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噪音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水污染等等。总之,城市化进程中的工业生产、市政建设、交通车辆、居民生活等都给城市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破坏,同时也给居民的身心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三、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实施

1、强化生态环境基础调研———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的基础为了实现科学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首先应对城市生态环境基础进行调研。

2、注重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联系———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的重点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中,我国城市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引使得城市扩建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好的影响。随着现代城市规划工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城市规划工作中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中心开展城市的规划与建设。通过这样的方式减少对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城市生态环境改善与保护的目的。

3、完善城市景观与绿化系统,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城市景观与绿化系统是现代城市生态环境构建的重要基础。随着现代城市建设脚步的不断加快,城市景观与绿化系统成为了影响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因素。通过城市景观与绿化系统的科学利用能够极大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宜居水平。

4、加快城市污染治理脚步,促进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在现代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中,城市污染治理是影响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因素。在现代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中,应将城市污染治理放在环保工作的首位,通过对工业园区、工业企业排放监测与管理为生态环境改善提供良好的基础。同时,对于分散于城市周边村镇的企业也应积极规划其建设。

四、下面就流动摊点治理这一具体而紧迫的问题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流动摊点占道经营,影响市容,妨碍交通,损坏城市形象,是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重点,也是城市管理的“通病”。因其流动性、反复性强,加之点多面广,成因复杂,难以根治。因此,研究分析和解决这一问题尤为迫切,十分重要。

1、流动摊点的成因及现状

流动摊点,由来已久,成因复杂。以我市为例,每天活动在城区的流动摊贩在1000人左右,他们多集中在学校、医院、商场、小区门前和交通繁华的路口、街道两旁,这些地方人口较多,人流集中,需求量大,是流动摊贩经营的“风水宝地”。特别在学校放学、机关单位下班、市民出入的高峰期,这些流动摊贩争道抢客,把道路堵得严严实实,叫卖声、吵闹声、汽车喇叭声交织在一起,“马路市场”异常热闹。

这些摊贩主要有五大类。一是下岗职工。经济体制转轨、企业改制后,大批下岗职工推向社会,由于这部分人员年龄偏大,一时找不到工作,家庭负担重,又不能闲置在家,就选择了这种投资少、见效快、风险低的小买卖。二是城中村居民。这部分群众主要靠地理优势做些小买卖,特别是一些中年妇女和老人索性圈地为界,摆摊设点,春夏秋冬,一年到头,照摆不误。三是离城近的农民。这些农民小农意识强,地里种出来的瓜菜,到市场兜售需交各种费用,想卖个高价钱,于是三轮车进城,非常方便,机动性强,管理困难。四是老弱病残人员。这些人大多无正常生活来源,把自己划定为特殊公民,也是真正的弱势群体,低保不能满足生活需求,渴求社会救济心理强。五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和陪读家长。这些人员成分复杂,投亲靠友,拉帮结派,不服从管理,甚至无理取闹,打击报复。

2、流动摊点的危害流动摊贩的存在,虽然暂时缓解了就业压力,对市民来说价格低,购买方便,但从城市管理的角度来讲,却存在更多弊处,主要有:

(一)倾占道路,影响交通安全。流动摊贩主要在热闹路段、工厂门口、学校门口、小区门口等人群多的地方设摊,且摆摊时间又正是车流、人流高峰期,使道路更加拥挤,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二)污染环境,影响居民日常生活。流动摊贩没有固定的经营场所,沿街叫卖,噪音严重超标,油烟飞扬、污水横流、果皮和垃圾等遍地狼籍,严重污染了环境,更有不雅的是食客在草坪、居民楼边随地大小便,臭气熏天,路人为之尴尬,居民为之愤慨。

(三)坑蒙百姓,危害其身心健康。上面已讲过:流动摊贩所出售的商品虽价格低,但缺斤少两,以次充好,尤其是出售的食品往往未经检疫,从业人员没有健康证,卫生状况之差不言自明,为细菌疾病的传播提供了最佳途径,对市民的身体健康极为不利。更有一些“少数民族”流动摊贩竟然在景观路段席地设摊,兜售假冒伪劣的饰品、刀具等物,他们不仅态度蛮横,还对过路行人纠缠不清,强买强卖,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扰乱正常的经济秩序。流动摊贩不交税,无营业执照,所售商品往往是“三无”商品,且任意定价,严重扰乱了合法经营单位和个人的利益,为假冒伪劣者提供了市场,影响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城管部门经常会收到合法商店的举报电话和投诉。

(五)浪费和摧毁公共设施。流动摊贩占用了本应属于全社会的公共空间和道路,据报载,因占道等原因,一般城市道路的保用期已由过去的10年左右降低为3至5年。

(六)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和品味。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市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城市环境越来越优美。但是无处不在的流动摊贩使原本宽敞、整洁的街道广场拥挤不堪、肮脏不堪,使城市魅力大打折扣。

3、流动摊点难治理的原因

流动摊点为何居高不下、屡治屡乱?在分析其表面现象的同时,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深层次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深思。

其一,流动摊点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其二,专业市场缺乏,导致无场可进;其三,有场不进,影响市场建设进程;其四,缺乏执法保障。

4、建议与对策

综上所述,要从根本上解决无证摊贩,应采取疏导为主、治理为辅、堵疏结合的方针,以城管为主,各个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协调一致,齐抓共管。

(一)加大宣传力度,激发群众共同参与。一是加大报刊、电视、广播等形式的宣传引导,提高群众对城管执法的认同度,进而激发参与度,在扩大群众参与度的基础上做文章,在调动群众积极性上下功夫。二是加大现场教育宣传力度,通过现身说法,摆事实、讲道理,发放宣传单、通知书、提倡议等形式宣传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使群众掌握相应的法律知识,充分认识流动摊贩的危害性和整治的必要性,营造市民自觉守法的良好氛围。三是建立内外便民联系卡,架起与群众之间的友谊沟通桥梁,重视群众反应的意见和问题,及时落实到位,争取群众的支持。四是要借助各街道、社区居委会、物业管理等社会力量开展对群众的宣传,告诫广大市民购买流动摊的食物在安全、卫生等方面得不到保障,不仅使市民认识到城市管理为他们着想,也使流动商贩的经营活动失去民心。

(二)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妥善安置下岗人员。从城市发展内容来看,城市发展可划分为外延和内涵发展两个阶段。当前,在城市发展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的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快城市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要按照城市可持续发展产业需求,在大力发展附加值高、能耗少、排污少、占地少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形成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既拉动了城市经济发展,也为社会创造数以千计的再就业岗位。

(2)、积极推进再就业工程。通过开办家政服务、早点服务、公用电话、自行车管理、清扫队、送报队等新行业,使劳动就业与发展社区服务相结合,走出一条拓展再就业的新路子,安置下待岗人员。

(3)、全面发动,多方挖潜。利用闲置土地,打时间差,采用政府补贴,街道、社会共同投资的方式,实行谁投资谁受益,调动社会力量,加快新市场的建设,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安置适龄就业人员。

(三)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为妥善处理市容与繁荣的关系,有效地改善城市环境,营造良好的经营秩序,在周边集贸市场少、沿街摊贩聚集的路段,应当本着“不影响交通、不影响市容、方便群众生活”的原则,结合居民小区的分布情况,由政府牵头协调有关部门选好场所兴建市场,就近引导零散、无序的流动摊点进入社区“统一规划定位,统一经营设施,统一摊点设置,统一经营时间,统一垃圾存放清理”入场入市,合法经营。

(四)以人为本,变单一执法为“五步法”,即一宣传,二服务,三教育,四管理,五处罚。行使行政执法权是城管部门的职责,而不是特权,执法人员必须端正执法态度,带着感情去处理和纠正违章行为。对少数屡教不改、蓄意闹事、干扰执法的当事人,也要坚持教育在先,提高执法技巧,严格按照执法程序办案,耐心细致地做好调查取证工作,避免激化矛盾。

(五)加大巡查和执法力度,落实长效管理机制。首先根据季节调整工作时间,开展早7时至晚9时的不定时巡查,定人、定时、定岗、定责任,落实高峰岗、错时岗等;其次,通过疏导与服务的结合,仍不服从管理的,严格进行处罚或取缔。

(六)加强法制建设,实行依法管理。依法治市是现代城市管理的内在要求,是社会文明的体现。当前,治理流动摊贩的法律法规主要采用《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特别是外省流动人员对条例不熟悉,在定性上和处罚上不统一,操作性欠强,而且时有干扰、抗法的现象,所以要不断的加强法制建设,最好出台全国性条例,对流动摊贩的处罚都相同,实行依法管理。

结合考察学习,针对实际我们进行了一些思考和研讨,就如何使流动摊点这一市容“顽疾”逐步地能够得到规范和解决,进一步推动城市环境的不断改善。提出如下建议:

1、利用小街巷建临时菜市场。

2、利用城区空闲地建临时摊点群;

3、利用政府收储地块(一年内不动工)上午6:00—8:00临时菜市场,8:00—17:00临时停车场,17:00—24:00夜市排档。

(1)、选点原则:

坚持便民、便于管理的原则,在居民多,市场距离远,流动摊贩集中等地设置,影响交通、市容、消防的路段坚决不设置,临近市场,影响市场经营达不到便民目的的坚决不设置,影响居民生活的坚决不设置。

(2)、建设方式:

①是由市城管局负责选点、规划、建设,委托社区或物业管理,市容支队监管。②是由市城管局负责选点、规划,由社区和物业建设并管理,市容支队监管。

③所有摊点建设按“临时、简易、美观、经济”的原则进行,无论谁建,政府需要取缔的,一律没有补偿。

(3)、入驻条件:

①入驻摊点均为市容支队摸底登记的流动摊点,从事饮食业的摊主必须办理个人健康证。

②有下岗证、退伍证、残疾证的新增摊点,社区出具相关证明材料,市容支队酌情解决,其余新增摊点坚决取缔,严控流动摊点的增量。

(4)、管理要求:

①摊点入驻后,按照“三有三统一”(有摊位定点许可证、有摊群点自制公约、有垃圾收集容器,统一划线定点、统一经营设施、统一经营时间)严格管理。

②在摊点群附近设临时停车点,车辆分类摆放整齐。摊点群入口处设隔离桩,严禁车辆入内。

③凭户口本、身份证办理临时摊点证,避免一户多摊和摊点外租,签订自制公约。④每个临时摊点群设摊群长一名,摊群长由经营户推选或轮流担任。其职责为:配合市容支队日常管理,并督促经营户自觉遵守公约。坚决做到摊在地净,摊撤场清。⑤因城市建设等原因需调整、取缔临时摊点群,经营户必须无条件服从。

⑥收储土地临时使用,随用随交,不提任何补偿要求。

随着我国加入WTO,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已成为共识。作为行政执法部门也非常理解摊主的难处,同样,执法部门也需要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管理好无证流动摊贩,使城市真正成为最适宜人居住和工作的天堂,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早日实现“两个率先”的目标。

五、结语

城市生态环境破坏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作为城市的管理部门,首先应客观地分析其引发原因,进而根据原因进行有步骤、有策略地整改和调整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城市的生态保护工作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作,管理人员应该综合城市发展的多方因素,在不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逐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这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只有城市生态环境得到了妥善的处理,才能提高城市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海涛.《城市环境保护整治措施》,2010,1

2[2]陈静.《浅谈我国城市环境保护的措施与对策》

[3]周云龙.城市规划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分析[J].城建资讯,2010,5.[4]陈俊.以景观绿化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J].园林设计,2010,10.[5]王小群.城市周边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生态环境保护信息,2010.1[6]邹振扬.《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 重庆大学出版社 225-228

[7]汤茂林.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J].1999, 4,38-41

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活环境维护 篇7

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说明“十二五”期间农民问题仍是重中之重的问题。傅葆琛先生作为上世纪一位爱国的民主教育家,脚踏实地地深入上千个乡村调查研究,了解中国乡村的实际情况,将毕生心血投身于乡村平民教育事业。傅先生的乡村教育思想为当代的农村体育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因此,我们应该吸取前人思想的精髓,以推动当前农村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努力构建良好的农村体育生态环境。

1 傅葆琛生平简介及其乡村教育思想主要内容

1.1 傅葆琛生平简介

傅葆琛先生祖籍四川华阳县永安乡傅家坝,生于1893年,于1984年离世,享年92岁。傅先生1916年毕业于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并被派往美国留学,1918年毕业于俄勒岗州森林学院。在美学习期间,从与旅美华侨相处中,他深刻认识到我国教育的落后,深信开展平民教育才是救国之道,从此将毕生精力用于乡村教育研究工作当中。傅先生1924年回国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他与晏阳初先生一道共同组织并参加了被老百姓称为“博士下乡”的旧中国第一次以教育平民为目的的教育实践,成为中国乡村教育的“里程碑”。解放后,傅葆琛先后执教于西南师范学院、成都体育学院。1955年退休后,他继续担任西城区扫盲学校校长。傅葆琛先生以其毕生的精力与满腔的热情投身于中国乡村教育事业,他脚踏实地进行实地调查,了解中国乡村教育的实际情况,为新中国的农村教育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和宝贵的经验。

1.2 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主要内容

1.2.1 傅葆琛关于研究乡村教育意义的论述

傅葆琛先生在其著作中写到:“中国人民80%以上在乡间,故乡村人民之教育,应较城市人民之教育尤为紧要”[1]。“我国国土面积约为4千万方里,人口的总数约4万万,以土地论,乡村当居90%以上,以人口论,乡村当居80%以上。国家以土地人口为主体,岂可忽视乡村?故论教育,乡村教育实居首位”[2]。他从中国当时作为农业大国的历史背景入手,认为乡村教育的发展更应引起人们的重视。他说:“中国乡村的人既是这样多,他们担负的责任自然也很大。所以中国的前途,还要靠这大多数乡村的人民”[3]。同时傅先生说到:“人民知识程度若不提高,社会经济万难改良,故乡村教育乃改良乡村社会经济状况之先决问题也”[4]。他认为乡村教育是乡村社会经济状况改善的前提条件,只有大力发展乡村教育,国家才能富强。

1.2.2 傅葆琛关于乡村教育历史使命的论述

傅葆琛在他1934年发表的名为《乡村运动中之乡村教育》一文中提出:“乡村教育,可以说是各种乡村建设的综合;乡村运动,可以说就是乡村教育运动”[5]。论述不仅指出乡村教育要为改善乡村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培养乡村人才、发扬乡村传统美德提供智力支持,而且包含着要通过发展乡村教育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差别的思想萌芽。傅先生认为乡村教育是建设、发展农村的中心运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1.2.3 傅葆琛关于乡村教育环境的论述

傅葆琛在他1925年名为《为国立北京师范大学拟改进中国乡村教育计划书》中说到:“吾人既知乡村教育之重要,及中国乡村教育之窳败,不能不速筹补救改进之方,而乡村教育各项问题中,尤以训练乡村师资及改良乡村小学为要”[6]。世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环境,乡村教育生态系统的发展是农村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傅先生从乡村教育中的师资和小学的改良入手,认为只有良好的教育环境才能真正体现乡村教育的良性发展。

2 农村体育生态环境内涵

体育环境是指与体育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作用的一切事物总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7]体育生态环境是一个系统,是处于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和价值生态系统三大亚系统的子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或空间内体育与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与协调的具有能量转化、物质循环代谢和信息传递功能的统一体。[8]农村体育生态环境就是以农村体育作为系统的中心,对农村体育的产生、发展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价值生态环境。体育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和完成的,并受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农村体育的生态环境,是农村体育得以良性发展的基本条件,它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和价值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综合地影响着农村体育的发展。

3 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对农村生态环境构建的启示

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中共中央提出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这体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规划先行,而且指出了要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要求进行,即在城乡统一规划中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育事业的发展和近年来生态环境的建设,农村体育的生态环境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有效的改善。但农村自身的飞速发展又对农村的体育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更紧迫的要求,当新的需求与原有的供给之间出现不适应时,必然引发变革,农村良好体育生态环境的构建便成为农村体育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3.1 加强政府部门和领导的重视程度

傅葆琛认为:“乡村教育,是各种乡村问题的先决问题。”[9]。史振厚说:“在社会变革中,新的社会需求往往通过政府意志的方式得到集中、合法的表述。”[10]各级政府部门和领导要提高对农村体育生态环境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把它作为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增加农村体育人口和解决农村问题的载体抓好抓实。落实发展农村体育的投入资金,即政府要逐步增加农村体育事业经费,体育主管部门调整体育经费支出的结构,逐步增加农村体育事业经费在预算中的比重。

3.2 加强环境法制和生态文化建设

傅葆琛等教育家们在探索乡村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乡村教育中存在的最大弊端,一是脱离农村生活实际;二是空洞无物,不能达到学以致用。他们强调乡村教育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农民自身的需要。文化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文化的保障。在构建农村体育生态环境的过程中要建立适合于农村生态体育发展的规范和法规体系,建立相关的管理方法,并加强政府的监管、评估、检查,将农村体育的生态规范列入村民公约。另外,努力加强生态体育文化建设。环境文化是人类的新文化运动,是人类思想观念领域的又一次深刻变革,是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超越,是在更高层次上对自然法则的尊重与回归。在农村体育生态环境的构建中,只有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保证农村体育生态环境良性发展。

3.3 促进体育知名人士深入民间,加大对农村体育帮扶力度

傅葆琛等乡村教育先驱们深刻洞察国情,高瞻远瞩地提出知识分子下乡走与农民相结合道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由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造成城乡在经济、文化方面差距不断扩大。构建农村体育生态环境面临着许多困难与问题,迫切需要体育工作者工作者甚至知名专家走进农村,做农民的指路人,帮助他们解决在体育生态环境构建方面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这就要求我们优秀的体育工作者学习和弘扬乡村教育先驱们不计报酬,无私奉献的精神,献身农村体育生态环境建设事业中。唯有如此,中国农村体育生态环境构建才有希望。

3.4 重视农村体育人才培养,打造农村体育生态环境构建的坚实根基

傅葆琛说:“做过大学教授的先生们,也未必在平民学校里‘胜任愉快’,……须特别研究教他们的方法,才能收教育上伟大的效率。”[11]重视农村体育人才的培养,也是构建农村体育生态环境的重要问题。由于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农村体育工作者在文化知识学习,接受再教育、信息的获得等方面明显落后于城市。这就要求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他们的培养,使他们成为构建农村体育生态环境的主力军,继而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在农村推广体育生态环境文化建设,促进农村体育生态环境快速发展。

4 结语

以傅葆琛先生为代表的先驱们发动开展的乡村教育运动在中国历经风雨,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其经验仍值得我们回顾和总结。农村体育生态环境作为农村体育乃至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农村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有着重要意义。但其在构建的过程中仍存在很多困难,我们要在不断吸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加强政府部门和领导的重视程度,加强法制和文化建设,加强人才培养,从而加快农村体育生态环境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3]陈侠.傅葆琛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7.

[2][4][5][6][9][11]陈侠.傅葆琛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4、2、310、18、220、31.

[7]陈光华,周志俊.对构建体育生态学几个问题的探讨[J].四川体育科学,2005(2):1-7.

[8]许传宝.体育生态学——绿色体育的理论基础[J].沈阳体育学报,2001(4):87-89.

生态园林与城市环境保护 篇8

关键词:生态园林 城市环境 主要功能 类型

城市是一个规模庞大、关系复杂的动态生态系统,由社会、经济,自然子系统复合而成,具有开放性、依赖性、脆弱性等特点,极易受到环境条件变动的干扰。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既有自然的组成要素,又有高度人工化的组成要素,而园林绿地系统则是其中唯一具有自净功能的组成成分,在改善环境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美化景观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一、二十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环境问题的加剧,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走生态园林道路、以绿地系统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性,许多国家已将其作为城市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一个衡量标准。

1、生态园林的概念与科学内涵

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如互惠共生、生态位、物种多样性、竞争,化学互感作用等)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能够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空间、养分、水分等,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它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工业化的高度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剧,给人类带来了生存环境的危机,这一严峻的现实,迫使人们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仿造自然环境,以谋求优良的生存环境,把园林绿化作为主要手段,因势利导地利用对城市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有利因素和改造不利的因素,从整治国土,促进生态平衡的高度全面绿化人类的生存环境,将园林绿化事业推向生态园林的新阶段。生态园林的科学内涵在于:

(1)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

(2)充分利用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和生物能的转化率,调节小气候,吸收环境中的有毒有害气体,衰减噪声,调节生态平衡;

(3)美化景观、在绿色环境中提高艺术水平,提高游览观赏价值,提高社会公益效益,提高保健休养功能,为人们提供更高层次的文化、游憩、娱乐需要和人们生存发展的绿色生态环境。

2、生态园林的主要功能

(1)调节小气候植物叶面的蒸腾作用能调节气温、调节湿度、吸收太阳辐射热,对改善城市小气候具有的作用。

(2)具有改善环境质量的作用。

①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维持碳氧平衡;

②吸收有毒有害气体,在一定浓度下,有许多种类的植物对它们具有吸收和净化能力;

③吸滞粉尘植物,特别是树木,对粉尘有明显的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

④杀菌作用由于绿地上空粉尘少,从而减少了粘附其上的细菌。

3、生态学原理在生态园林中的应用

3.1坚持以“生态平衡”为主导,合理布局园林绿地系统

生态平衡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其含意是指处于顶极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此时系统内的结构与功能相互适应与协调,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达到相对平衡,系统的整体效益最佳。在生态园林的建设中,强调绿地系统的结构与布局形式与自然地形地貌和河湖水系的协调以及与城市功能分区的关系,着眼于整个城市生态环境,合理布局,使城市绿地不仅围绕在城市四周,而且把自然引入城市之中,以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近年来,我国不少城市开始了城郊结合、森林园林结合、扩大城市绿地面积、走生态大园林道路的探索。

3.2遵从“生态位”原则,搞好植物配置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选配,实际上取决于生态位的配置,直接关系到园林绿地系统景观审美价值的高低和综合功能的发挥。生态位概念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地位,反映了物种与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以利种间互相补充,既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又能形成优美的景观。在特定的城市生态环科条件下,应将抗污吸污、抗旱耐寒,耐贫瘠、抗病虫害、耐粗放管理等作为植物选择的标准。

在绿化建设中,可以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分异来配置植物。如杭州植物园的槭树、杜鹃园就是这样配置的。槭树树干直立高大、根深叶茂,可吸收群落上层较强的直射光和较深层土壤中的矿质养分;杜鹃是林下灌木,只吸收林下较弱的散射光和较浅层土中的矿质养分,较好地利用槭树林下的荫生环境;两类植物在个体大小、根系深浅、养分需求和物候期方面有效差异较大,按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分异进行配置,既可避免种间竞争,又可充分利用光和养分等环境资源,保证了群落和景观的稳定性。春天杜鹃花争妍斗艳,夏天槭樹与杜鹃乔灌错落有致、绿色浓郁,组成了一个清凉世界;秋天槭树叶片转红,在不同的季节里给人以美的享受。

4、生态园林建设的类型

不同的城市其地形地貌和河湖水系等自然条件布局形式和环境状况都有不同的特点,也就对生态园林的群落类型及其功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近年来,国内外主要生态园林建设类型有以下两种。

4.1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

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是生态园林中植物利用和配置的一个重要类型,它将景观、生态和人的心理、生理感受进行综合研究。一方面,在美学原则的应用上,运用节奏与韵律,统一与微差,对比与协调等美学原则,采用有障有敞、有透有漏,有疏有密、有张有弛等手法造景,富有季相色彩,给人以美的享受。另外,在意与形的统一上,强调意与形的统一,情与景的交融,利用植物寓意联想来创造美的意境,寄托感情。

4.2文化环境型人工植物群落

特定的文化环境如历史遗迹、纪念性园林、风景名胜、宗教寺庙、古典园林等,要求通过各种植物的配置使其具有相应的文化环境氛围,形成不同种类的文化环境型人工植物群落,从而使人们产生各种主观感情与宏观环境之间的景观意识,引起共鸣和联想。

参考文献:

[1] 袁兴中.刘红. 生态园林与城市环境保护[J]. 上海环境科学, 1995,(02)

[2] 刘 伟.刘晓彬.胡学聪 城市规划与环境经济的关系[J].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02,(01)

[3] 秦和镜.制订县级生态市战略与规划的探讨[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1992,(03)

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活环境维护 篇9

着力改善发展环境,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也是广大党员干部的应尽职责。确保着力改善“两个环境”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必须牢牢把握干部队伍建设这个关键,努力强化提升四种意识。

强化干部队伍的认知意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上重视、认知上到位,推动工作的态度才会坚决,行动才会迅速。为此,首先要在提升干部队伍的认知意识上下功夫。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对“两个环境”建设的宣传力度,引导党员干部深刻认识改善“两个环境”对推进科学发展、提升民众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开通热线等方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环境建设的意见、建议,深入查找借机“敲竹杠”、办事“马拉松”、态度“冷横硬”、企业“包袱重”和生态环境差等方面的问题,增强推进“两个环境”建设的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决策部署上来,努力形成“众人划桨开大船,齐心合力优环境”的浓厚氛围。

强化干部队伍的大局意识。改善“两个环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政策制定、效能提升、节能减排、生态建设等各个方面,需要各级各部门的统一行动、共同努力。

因此,必须强化干部队伍的大局意识,教育引导他们摒弃部门私利,跳出“一时一事、一地一己”的思想和利益局限,彻底消除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和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自觉站在推进经济发展、顺应群众期待的高度,正确摆布和处理好整体与局部、集体与个人、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找准自己在服务发展大局中的位置。要以宽广的眼界审时度势,权衡利弊得失,积极主动做好改善“两个环境”的各项工作,以强烈的大局意识和实际行动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大发展、快发展。

强化干部队伍的责任意识。当前“两个环境”中之所以出现思想僵、门槛高、效能低、服务差等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一些部门工作人员责任意识缺失。因此,必须强化干部队伍的责任意识,组织开展好“服务窗口亮起来”、“争做服务标兵”等岗位创建活动,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公开承诺、限时办结等工作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同时,要强化行政效能监察,通过明察暗访、接受举报等形式,加大对玩忽职守、吃拿卡要、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的查处力度,整治“庸懒散慢”,促使广大干部队伍爱岗敬业、履职尽责,服务发展。

强化干部队伍的科学发展意识。发展观念和发展意识决定发展局面及其成果。要通过理论研讨、外出参观等形式,加强干部队伍科学发展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和把

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内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树立“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科学发展意识。同时,要改进和完善干部队伍评价考核办法,加大对生态保护、综合效益等发展“潜绩”的考核力度,引导领导干部正确处理眼前功绩和长远发展的关系,严把项目环保审批关口,培育引进新兴生态产业,降能耗,减污染,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改善水土大气质量,努力营造天蓝水净、地绿山青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健康发展。

清州镇

美国生态环境保护历史与现状 篇10

20世纪50、60年代是美国工业化取得最大成就的时期,也是环境公害最严重的时期,这一时期空气、土地、河流、大海所遭到严重的破坏均超过历史水平.最早意识到这些环境和污染问题的是一些科学家.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著名学者R・卡森(Rachel Carson)在<寂静的`春天>中描绘了一个没有鸟叫没有生机的世界,那是一个死寂的春天.这本书的出版使美国人以及其他国家的人民开始意识到生态危机对人类生存环境构成的威胁.这本书引起了一场关于生态和环境保护的空前大讨论,这场讨论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4月22日地球日的诞生.这一天,占美国十分之一的人口走向街头抗议环境的污染,要求治理环境.地球日标志着美国环境保护运动走向高潮.在这一时期美国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法,美国环保署也相继建立.

作 者:王欢  作者单位:中华女子学院 刊 名: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PKU英文刊名:CHINESE UNIVERSITY TECHNOLOGY TRANSFER 年,卷(期): “”(8) 分类号: 关键词: 

社会资本与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 篇11

关键词:社会资本;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F062.2;F06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39(2008)01-0060-04

Social capital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eservation in rural communities

SONG Yan-qi

(Institute of Sociology,Soochow University,Jiangsu Suzhou 215021,China)

Abstract:Social capital is the basefor preservation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in rural communities and can break Prisoners Dilemmain eclol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o make the people follow the related regulation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can solve the interests disputes of the people i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can resist the shift of foreign pollution. Currently,because of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and capacity of marketand government penetrating into the communities,social capital in rural communities in China is facing the risk of loss,which is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terioration. However,the loss of social capital is a temporary phenomenon,and social capital can be reconstructed and restructured in rural communities,and this reconstruction and restructure follow the path in combination of tool logos with value logos.

Key words:social capital;rural community;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eservation

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中的一个焦点问题。我国目前农村中土地污染、水污染、垃圾问题等均十分严重,甚至出现整村“公害病”的现象。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向我们提出严肃思考:我们究竟依靠什么保护农村社区的生态环境?政府管理必不可少,但完全依赖政府管理也是不现实的。我国目前农村呈面源污染状况,政府管理难以应付。一个基本的事实是,我国最基层的环保机构是县一级的,只有少数乡镇设有环保机构。大多数农村环保管理人力资源奇缺,即使是兼职人员也较少。而且农村社区距离城市越远,政府管理的辐射作用就越弱。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社区而言,环境管理实际上处于“真空”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社区(村民利益共同体)应以社会资本为纽带,充分利用社会资本,“自我组织”与“自我管理”,保护好自己的碧水蓝天。社会资本在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中意义重大,下文就社会资本与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关问题加以缕析。

一、社会资本: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石

社会资本是区别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等的一种资本形式,是当今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许多学者从不同的学科领域进行研究,对社会资本给出的定义各不相同,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较公认的是布迪厄、科尔曼以及布坎南的定义。由于农村社区是一个社会组织,本文采用的是布坎南的定义,即从社会组织角度加以阐释的定义。在《让民主有效运转》一书中,布坎南认为社会资本是社会组织的特征,其中包含信任、规范以及网络等,它们能够推动协调和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张文宏,2003)。运用布坎南的定义分析,可以看出,社会资本在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中,能够起到基石的作用。

(一)社会资本可以打破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囚徒困境”

生态环境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最大难题主要在“囚徒困境”。“囚徒困境”是拓扑论中的范例,用来说明信息不完全条件下放弃通过合作实现最优目标的现象。两个囚徒被分开审讯,选择不认罪是二者的最优选择,每人将得到最轻的惩罚。但由于彼此缺乏信息,加之不信任心理,每人都选择了自己认为的最优选择:认罪,结果放弃了整体最优选择,每个人得到了较重的惩罚。“囚徒困境”常用来解释公共地的生态环境问题,个体的理性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而社会资本是打破“囚徒困境”,促使人们合作的有效工具。首先,信任是人们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合作的纽带,“相信你能遵守规则,我也就会遵守规则”,是社区生态环境保护中人们的普遍心理,而这其中的基础就是信任,缺乏信任,人们之间的合作不是不可能,就是成本很高。其次,规范制约着人们之间的行为,使人们的行为向着有利于社区长远利益的方向演进。尽管社区的规范大都不像国家法律法规那样正式性,但正是一些约定俗成的规范代代相传,沉淀到成员的心理,内化为社区成员的自觉行为。再次,农村社区联系人们的纽带是血缘以及地缘,社区人际网络重叠率很高,人际网络具有全面性与实名性特点,不像城市社会中那样片面性与匿名性,人们之间易于合作,这对社区生态环境保护是有利的。

(二)社会资本可以促使人们遵守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则

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社会资本可以促使人们遵守相关规则。市场机制在这方面就存在缺陷。在我国当前,不少污染企业都和政府管理玩“猫捉老鼠”的游戏,“白天冒白烟,黑天冒黑烟”的情况比比皆是。主要原因就是被发现概率低以及违规成本低,遵守规则的激励不足。与市场机制相比,农村社区中由于饱含社会资本,在促使人们遵守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在农村社区中,人们之间的互动较为频繁,互动频繁本身就是一种监督。很多情况下,监督只是一种“顺便”的事情,就像奥斯特罗姆所引案例那样,在旱年取水,每人分配一定比例的水,当一人在取水时,下一个人就在他后面排队,多取水马上就会被发现,这是工作自身的需要,同时也意味着监督,并且成本极低,而违规被发现的概率极高,促使人们遵守规则(奥斯特罗姆,2000)。其次,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社会资本牵涉其中,违规成本是很重的。在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中,违规者所受到的惩罚很少涉及法律与物质利益层面,大多涉及道德与精神层面,这种成本看起来似乎很轻,实则不然。因为在乡土社会,信用与声望等是“社会货币”,失去了信用与声望,也就失去了社会资源,同时也意味着经济利益受损。在互动性强的乡土社会,违规的成本无疑是巨大的,这也能够促使人们遵守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则。

(三)社会资本可以解决人们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利益冲突

生态环境问题表象上看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但本质特征不在人与自然之间,而在人与人之间,是人与人之间针对自然环境的利益博弈问题。人与人之间关于自然环境利用、分配以及成本摊派等的博弈构成了生态环境问题的主旋律。在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中,冲突与摩擦无处不在,由此需付出巨大的摩擦成本与磨合成本。而社会资本可以有效解决人们在资源环境利用中的利益冲突,降低摩擦成本。与政府管理相比,社会资本体现为身份承诺、信任、关系等非正式调控手段,依赖情感、默契、理解等维系关系。在小规模群体中,依赖社会资本调节,要比依赖正式手段的政府管理更有效率、更人性化与更有灵活性,同时能够减少摩擦成本,协调冲突。

(四)社会资本可以抵御外来污染转嫁

当前在我国农村社区,生态环境问题大部分是外界社会诱发与转嫁的。这里面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农村社区在外来经济诱惑的情况下,急于发展经济,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只要金山银山,不要碧水青山。另外一种情况是,由于城乡之间生态不平等,社区遭受外界污染转移之苦。无论哪种情况,破解的关键都在于社会资本。在第一种情况中,由于社区资源环境是社区所有人共同的“命根子”,而且子孙后代的福利都与此息息相关,同时由于信任、规范以及网络机制的存在,使社区成员从长远角度考虑问题成为可能。这使得不少社区能够抵制市场机制的诱惑,保护好自己的生态环境。我国不少农村社区面临市场经济的冲击,仍然保护好了自身的生态环境,机理正源于此,反之则亦然。在第二种情况中,由于共同的利益,以及固有的信任格局,使社区成员面临外界污染转嫁时保持高度的一致,一呼百应,予以反抗,极少出现机会主义“搭便车”行为。在我国一些农村社区集体反抗外界污染的环境事件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奥尔森“集体行动的困境”,在这里没有发生。

二、社会资本流失:当前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

社会资本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社会资本能否恒久甚至增值,取决于以下因素:一是群体的规模。群体规模太大,人们之间就形成了匿名性,匿名性使信任丧失,使规范失效,同时也难以保持良好的人际网络,社会资本也就难以形成与维持。反之,群体规模适中,人们之间保持很强的互动性,有利于社会资本恒久甚至增值。关于这一点,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中给出了极好的阐释。他认为,“除非一个集团人数很少,或者除非存在强制或其他某些特殊手段以使个人按照他们的共同利益行事,有理性的、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者集团的利益”(奥尔森,2004)。二是历史沿革。一个群体能否形成良好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能否增值,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历史上形成的路径依赖。由于社会资本需要时间浸润,一个社区在历史上社会资本生成的状况,对以后社会资本的走势也会产生重要影响。三是人员固定性。信任、规范以及网络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才能生成,这其中一个重要前提是社区人员相对固定。人口流动过于频繁,信任、规范以及网络就会失去载体,社会资本将大打折扣。四是社会结构状况。社会资本与社会结构状况是息息相关的。传统农村社区中人口相对同质,导致社会资本雄厚。

从以上可以看出,社会资本的形成与增值需要一定的条件,传统农村社区存在着良好的社会资本,与以上条件关系很大。但是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市场、政府力量等向社区的渗透,农村社区中社会资本正面临流失的危险。仍从以上四个条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以下趋势。其一,农村社区群体的规模正日益增大。传统的社区是自然村,当前农村社区是行政村,甚至一些农村社区已经演变成“超级村庄”,社区群体规模的增大,对社会资本的形成与积累构成一定的威胁。其二,社区历史沿革的影响日见微弱。随着国家政权向社区的渗透,冲击了社区历史沿革的传承性,尤其建国后的几次大的政治运动,如人民公社、文革等,对社区历史沿革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而现代教育造成农村社区中“代沟”的增大,在一定程度上也割裂了社区历史沿革的延续,影响了社会资本的积累。其三,人员流动性加快。目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不少农村人口流动加快,尤其在发达地区更是如此。在一个缺乏人员稳定的社区中,居民对社区公共资源的贴现率是非常高的。“我遵守规则,别人不遵守规则,等于我替别人作了牺牲”,信任机制在这里将大打折扣,而且外来人口不一定认同社区生成的规则,规范开始失效,人际网络也随着人员的变动而松动,社会资本易于丧失。其四,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农村社区社会分化,出现了复杂的社会结构。传统农村社区人们有着利益一致性,这是建立在人口相对同质性的基础之上的。社会结构的复杂,带来了利益需求的复杂性与多元性,削弱了人们对社区的向心力与凝聚力,人们之间的信任与合作都会受到影响。

我国目前农村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与社区社会资本的流失关系很大。这从以下两种情况可以反映出来。一种情况是社区的生态公共地遭到破坏。由于社会资本的流失,人们对生态公共地的心理预期变差,公共资源的贴现率变高,个体争先恐后的透支公共资源,“如果现在不用,等想用的时候,也许就没有了”,在这种心理预期下,于是我们看到,一个一个公共地悲剧被造出来,公共湖泊、公共山林、公共草场,都在演绎着这方面的悲剧。

另外一种情况是外来污染摧毁了社区的生态环境。在这里,社会资本流失的后果可以更清楚地体现出来:某些案例中,社区中一些“精英”通过出卖社区公共资源,从外界污染中获得大量实利。而为此付出的成本,却由社区全体成员买单,成本与收益被严重割裂。如果社会资本雄厚,人与人之间充满信任,社区有着严格的公共地资源使用规范,这方面的悲剧本应当可以避免。另外一些案例中,在面临着外来污染威胁之时,社区没有运用社会资本,进行抗争。尽管抗争不总是有效的,但也不乏成功的例子。在这里,我们运用科塞的冲突理论,可以解释社会资本在抵制外来污染转嫁中的作用——当一个群体面临与外群体冲突中,该群体如果有雄厚的社会资本,已经构建起维护自己结构的核心价值并取得全体成员的认同,群体整合的较好,就有可能动用更多的资源;反之,在外部威胁的情况下,群体要么反映冷漠,要么加快分歧,要么走向解体。

三、社会资本的重构与再生: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结合

综上所述,传统农村社区拥有良好的社会资本,对社区生态环境保护起着重要作用。在历史上,许多农村社区利用社会资本进行“自组织”,较好地保护了社区的生态环境。社会资本的运用,是农村生态环境得以合理保护的关键。但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因素影响,社会资本在农村社区中有日益流失的危险。由于社会历史条件所囿,目前就我国大多农村社区而言,我们难以复制传统的社会资本。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无法利用社会资本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我们认为,当前我国处于传统农村社区与现代农村社区的过渡阶段,社会资本的流失只是一种暂时现象,社会资本在农村社区可以得到重构与再生(当然在一些农村社区中,社会资本并没有失去),并在生态环境保护中起到重要作用。这种重构与再生,沿袭的是一种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结合的路径。我们详细解读与缕析其中的路径,大体归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农村社区阶段,人们之间的合作是基于价值理性的合作,特征是社会资本雄厚。第二阶段是过渡农村社区阶段,价值理性丧失、工具理性尚未成为人们合作的纽带,特征是社会资本衰弱。第三阶段是现代农村社区阶段,人们之间的合作是基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有机结合的合作,特征是社会资本重构。第四阶段是未来农村社区阶段,人们之间的合作是基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有机结合的合作,特征是社会资本得以积累并日益雄厚。

现代农村社区社会资本重构的起点是工具理性,即在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中,人们之间的合作是基于理性选择的。也就是自私的理性人,为了私利得以实现,在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中选择了合作,因为合作要比不合作有利,这是基于理性的判断。基于工具理性的合作是有可能的,即使在“囚徒困境”模式中,人们之间的合作也要比不合作有利。自私的理性人之间,只要满足一些条件,也完全可以打破“囚徒困境”。奥斯特罗姆将这些条件归纳为八点。一是清晰界定边界;二是占用和供应规则和当地条件保持一致;三是集体选择的安排;四是监督;五是分级制裁;六是冲突解决机制;七是对组织权最低限度的认可;八是分权制企业。而阿科瑟尔罗德以及沃塔纳波等人以计算机模拟环境“博弈”,其结论也证实了这一点:自私的理性人之间也可以合作。在重复进行的无数次“博弈”中,首先违规不合作的人总是被淘汰,“一报还一报”(你不合作,我也不合作;你合作,我就合作)的人获利最大。

基于工具理性的合作,应是人们合作的逻辑起点,但并不是终点。在基于工具理性的合作中,社会资本能够得以培育与再生,从而使人们的合作成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结合(即人们在环保中的合作,一是处于私利,二是本身把环境保护当作一种价值理念,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因为在基于工具理性的合作中,人们也会产生情感上的反映(信任与交流),之后这种情感上的反映又固化了原有的合作,社会资本由此得以重生。在之后的合作中,社会资本可以得到不断积累,在社区环保以及其他公共社会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保护生态环境也随之升华为人们的一种价值取向(价值理性)。

当然,以上过程并不是一个自然演变的过程,还离不开一定的条件,如制度设计、组织建设等。良好的制度设计是生成与积累规范不可或缺的条件,同时为社会网络的扩大提供了保障。组织建设是现代社区社会资本重构的土壤与基石。社区中各种组织(尤其是基于共同利益建构起来的组织),为社区居民交流提供了平台,大量的互动与情感付出,孕育了信任、强化了规范以及丰富扩大了人际网络,使社会资本得以积累与增值。

参考文献:

[1]埃利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M].上海:三联书店,2000.

[2]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三联书店,2004.

[3]保罗·R·伯特尼.环境保护的公共政策[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布鲁斯·米切尔.资源与环境管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陶传进.环境治理:以社区为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6]张文宏.社会资本:理论争辩与经验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3(4).

上一篇:名师语文教学设计下一篇:红楼梦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