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精神与生态环境

2024-11-04

大学精神与生态环境(精选12篇)

大学精神与生态环境 篇1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提出,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胡锦涛同志说, 建设生态文明, 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一、生态文明的含义

关于生态文明的内涵, 当前一般观点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文明是人类多种文明形态中的一种, 它以尊重和保护自然作为前提条件, 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存作为宗旨, 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作为内涵, 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

二、生态文明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

(1) 生态文明这一说法的提出是我国在展发道路上的一次重大飞跃, 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正式写入了党章, 并且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这彰显出我国国力的增强、国际威望的攀升和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2) 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中国未来发展及建设的战略基础。生态文明观将有效地指导中国未来的长效发展, 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特别是在城市化过程中, 生态文明将起到重要的作用。生态文明建设中蕴含的生态生产力观、价值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将为城镇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

同时, 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促进一个舒适、便捷、安全、和谐、美丽的城市人居环境的形成, 使城市真正成为社会安定文明、生态环境优美、文化生活繁荣、市民风尚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的现代生态城市。

(3) 生态文明的提出有利于解决中国发展新阶段中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在现代社会中,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形态的一种, 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 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 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 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三、高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

1. 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需求

建设生态文明, 加强环境保护, 不仅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 也是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生态文明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 它需要全社会的鼎力合作, 是需要几代人不断努力推动向前发展的。

大学生作为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加强其生态文明教育, 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 不只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 也是实现小康社会、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2. 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德育的时代要求

大学生是传承人类文明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 他们的思想意识应该符合未来社会的发展, 生态文明的理念应该融入他们的思想意识, 成为其道德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道德不同于传统的以人和社会为中心的道德理念, 它要求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同时也要保护自然的利益, 这种对自然的保护要上升到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的层面, 不只主张人与人在生存和发展上的平等, 更主张人与自然的生存平等、利用平等和发展平等。开展对高校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加强其生态道德观念和意识的养成是当代高校德育的重要任务。

3. 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当前的环境危机进行深刻反思后所形成的人类文明的新形式, 是对工业文明的一种超越, 它代表了人类文明的更为高级的形态。

生态道德, 生态思维方式以及生态实践能力是建设生态文明新现代的人才所必备的素质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提升大学生的整体道德素养, 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建设, 加大生态文明力度, 以提高全体师生的生态文明素质。

四、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1. 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

近年来, 随着高校扩张步伐的加快, 导致高校需要兴建更多的硬件设施, 如教学楼、宿舍楼、图书馆、办公楼, 等等。为了建设基础设施, 高校不得不大搞建设, 校园的面积也在不断地扩大。受到面积的限制, 有的高校不得不在校园内见缝插针, 建筑物的排列和放置变得愈发不合理, 楼间距变小, 采光度大大降低;校园内的绿化被大量的破坏, 取而代之的是坚硬的水泥地。过度的扩张最终带来的是一系列的环境和资源紧张问题。同时, 高校的迅速发展也使高校周边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差。高校的大量学生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 这吸引了很多的经营者在学校的周边扎根, 其中就包括很多非法经营的商户, 各种违法违规现象现象屡禁不止, 这不仅严重地侵害了学生的利益, 而且造成了很多食品安全和人身安全的隐患。

2. 大学生的生态意识、责任意识还不够强

高校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理解还有待于进一步加深, 很多同学对于很多观念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字面上, 并不知道其中的含义。比如, 大多数学生都知道自身需要树立绿色消费观念, 但是具体到绿色消费观念需要如何实际操作, 如何正确树立绿色消费理念, 却非常模糊。绝大多数学生对“情人节”“圣诞节”这类节日如数家珍, 但是对于“世界无车日”“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等却知之甚少。

3. 生态环保的政策与法律有待完善

健全的法律法规是生态文明实现的制度保证。目前, 在生态方面, 我们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以有效地保护生态资源。比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实施二十多年来在司法实践中确实发挥了保护环境的作用, 随后以《刑法》为后盾建立的一系列相关法律;《森林法》《土地法》《自然保护区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法》, 等等在内的保护生态资源的法律体系。但是, 仍然解决不了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所以, 我们还要加大立法力度, 保证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与此形成对照的就是高校的生态文明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严重滞后, 所以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缺乏有力的法律制度支撑。并且, 在高校的生态文明建设领域, 国家相关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关注和互动, 没有形成一致的规范性的文件, 这些都制约着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五、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1. 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

(1) 合理利用和配置资源。使高校的闲置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比如, 每到寒暑假, 高校学生离校的时候, 可以将高校的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 更好地服务社会。有很多高校需要的资源存在重叠性, 可以尝试在相同区域内的几所高校进行联合互助, 形成对如图书馆等某些特定资源的共享。倒不是说几所高校共用一间图书馆, 而是在方便学生的前提下, 对于图书馆、实验室等设施中的资源共享。

(2) 美化校园环境, 为高校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氛围。学校作为一个小型生态系统, 应充分展现科学发展的理念, 其从宿舍、食堂、绿地的规划和周边街道环境的建设以及校内各项设施的安装都应该具备“生态”的内涵, 给学生营造一个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并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的生态环境, 使置身其中的大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生态”的陶冶, 激发高尚的环境道德情操, 养成良好的环境文明行为习惯。

2. 加快高校教育体制改革, 构建生态教育体系

(1) 高校应该把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纳入学校工作的重点。高校要将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贯穿于学生的培养方案之中, 加快生态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鼓励学生将生态意识融入生活并用生态思维解决问题。

(2) 高校教师要把生态价值观渗透入日常教学中, 努力培养学生的生态思维模式。在高校的生态文明建设中, 教师是重要载体, 他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 把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融入到日常教学中, 以身作则, 培养着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思维的习惯。

(3) 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提高生态文明的知行转化能力。高校中学生是主体, 是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最大受益者, 也是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力军, 他们良好的生态素养, 更是我国逐歩走上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之路的关键因素。

3.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支撑

高校的生态文明建设也需要制订完备的、有实效性的制度去落实各项具体要求, 通过制度来规范行为, 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

(1) 建立科学的决策制度, 明确决策结构;建立科学的决策程序, 引进人才, 发扬民主;组织高效的管理队伍, 负责全校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组织安排、监督执行、考核评价工作, 将高校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具体落实到人, 责任到人。

(2) 制订绿色环保的人才培养方案, 把培养具有生态素养的“大学生”作为高校发展的目标。

(3) 建立完善的生态评价考核体系。制订考核指标, 将校园的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人, 将生态效益作为对二级学院或部门考核的重要指标, 建立市场化的资源使用标准, “多消费多支出”, 培养大学生的节约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刘丽娟.论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高效生态文明建设[D].合肥:安徽大学, 2012.

[2]高青.浅谈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及其主要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 2012 (24) .

[3]范玲俐, 焦锡岩.浅谈生态文明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科技信息, 2011 (26) .

[4]姜春云.偿还生态欠债——人与自然的和谐探索[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7.

[5]李朝源.生态文明建设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D].济南:山东大学, 2010.

大学精神与生态环境 篇2

一流大学与大学精神

作者:王 勤 韩 艳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06期

[摘 要]一流大学都具有令人尊重的精神气质,独特的大学精神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然而,我国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较多地关注了各种硬指标的建设,忽视了对大学精神的培育,出现了一些误区。历史表明,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是一所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广大师生员工所认同的价值追求与群体意识,在学校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缺乏大学精神的大学,永远不可能成为一流大学。

[关键词]一流大学;大学精神;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0

生态赤字与右玉精神 篇3

可是今年的夏天却有些不同,中国多地持续进入了高温酷暑,南方地区最高气温达四十摄氏度,遭遇“高温50年之最”。而国人在“烧烤模式”的作用下,消暑的想象力也疯狂的滋长起来——西瓜不仅可以用来解渴,还可以雕出惟妙惟肖的玫瑰花、美人鱼造型;好事者在大马路上煎蛋、烤肉,竟然也熟了;更有玩得high的,4个男子背着氧气罐潜到水底打起了麻将……

调侃娱乐之余,我们也不得不思考一个严肃的问题,那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正在一点点变暖,冰川正在融化萎缩、海平面在上升、台风飓风频繁登陆、山林野火增加……全球气候变暖正日渐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计算,8月20日为2013年生态超载日。这意味着,人类已经用完地球本年度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总量,8月以后,便进入了生态超载阶段,在生态赤字的状态下,人类将开始透支自然产品和生态资源。

如是往复,愈演愈烈……我们将何以自处?百年之后,我们的子孙后辈又能从我们手里继承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笔至此处,让我有感于此次自驾山西朔州的所见所闻。当我站在曾经的险塞,也是蒙晋交界——杀虎口的长城上看到一片葱郁茂密的青山绿水时,当地一位同行告诉我,在他小时候,这里生态环境极其恶劣,是朔州人口中“狼都不拉屎的地方”;这里紧挨毛乌素沙漠,所以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白天点油灯,黑夜土堵门。

然而,有一种叫右玉精神的东西居然征服了大漠和风沙……在60年里,右玉县的19位县委书记都在做着同样的一件事情:植树造林。

就是这场绿色马拉松的持续坚持,成就了如今右玉的满目苍翠。全县森林覆盖率由一开始不到0.3%提高到53%,现有森林150多万亩,沙化土地得到有效的治理。几代右玉人的不懈努力终让右玉这个“不毛之地”成为了绿色右玉、塞上绿洲。

“右玉精神”再一次证明了愚公移山式的绿化保护,才是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模式,人类是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的,小则右玉,大则整个地球,你爱她,好好保护她,她便也会善待你。

中国有句古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其实,爱护地球也都是从一些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少开一天车、离开办公室随手关上空调、不践踏草地……看似这些小小的举动,也都是节约资源、绿色环保的开始。期盼着人人都能做到这么一点点,再多坚持一点点,那么战胜这酷暑还有生态负债,也便会指日可待。

大学生创业精神的生存环境研究 篇4

一、创业环境研究综述

1997年, 英国伦敦商学院和美国百森学院发起了全球创业观察项目GEM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 , 主张创业环境应从政策法律、培训、金融、商业及网络环境等方面进行支持。国内众多学者侧重于软条件维度的影响分析, 从政策、经济、文化、教育等比较一致的创业环境供给优劣的指标 (郭元源、陈瑶瑶、池仁勇, 2006;周丽, 2006;朱燕空、赵磊, 2008) 。

(一) 政府政策供给侧现状

现有的创业研究普遍认同政策法规和网络关系的互动行为对创业精神有影响作用。Jennifer W.Spencer, Thomas P.Murtha和Stefanie Ann Lenway (2005) 从社团与个人两个方面对社会组织进行结构分析, 认为政府要针对不同的社会形态进行针对性、差异化的角色履行。Kay Harman (2004) , Friederike Welte和David Smallbone (2011) 在对澳大利亚大学科学技术转移的过程进行分析时总结出, 制度与创业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 政府是创业环境的主要推动者之一。Tatiana S.Manolva, Aimin Ya (2002) 以及Heike Grimm (2006) 、宁亮 (2009) 等学者以多国国内经济转型时期为例, 剖析了制度环境在经济转型期所扮演的角色, 并得出政策制度环境对创业有着显著影响, 认为金融政策等公共政策倾向会积极改善创业环境, 认为政府行为是改善创业环境的关键。

(二) 网络资源供给侧现状

S.P.Premaratne (2001) 提出初创企业更多的依赖于外部宏观环境, 其中, 社会网络环境是初创企业最主要的信息来源, 组织网络环境则成为经济支持的重要资源。Peter Witt (2004) 通过建立商业网络与新兴企业发展的复合关系模型对商业网络在初创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评价, 认为商业网络将贯穿初创企业始终。而初创企业在创业者个人网络环境中所得到的发现, 从创业者个人网络中得到的交互关系、技术交流等方面对初创企业的成长都有显著影响 (Peter Witt, Andreas Schroeter, Christin Merz, 2008) 。

(三) 创业氛围供给侧

创业氛围是一种主观精神状态, 与创业的心智能力、价值观念和习俗惯例相关 (James&Jones, 1994) 。也有学者认为创业氛围是社会关于创业一种正面和肯定的价值判断, 取决于公众的态度 (Mokry, 1988;Vesper, 1983;Samit, 2005) 。Rondinelli (1991) 和Belussi&Pilotti (2000) 通过实证研究提出创业氛围是区域价值观念和精神模式的反映。有的学者主张将创业氛围视为创业意识对陌生环境迅速适应的能力 (Wood&Bandura, 1989;Keebleet al, 1999;Capello&Faggian, 2005;Holcomb, 2009) 。有的学者从习俗惯例的角度提出创业氛围将同时反映群体创业价值观念、习俗或惯例 (Hodgson, 1998;鲍尔斯, 2003) 。也有学者认为创业氛围同样代表着一种创业习俗惯例 (North, 1990;Roxas, 2007) 。Gnyawali (1994) 、蔡莉 (2007) 等学者则将创业氛围归于社会文化氛围、区域经济和政治因素影响下的创业意愿、能力和文化差异。

(四) 创业教育供给侧

Mc Mullan和Long (1990) 认为创业课程体系的强化有助于凸显其交叉性, 实现多种学科的相辅相成。有些研究结果显示对创业教育与创业行为、创业教育与创业意向、创业教育与机会识别等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考察 (Mc Larty, 2005;Heinomen, Hudd, &Passio, 2005;Wennberg&Berglund, 2008;Duval-Couetil, Nathalie, 2012) 。我国的创业教育经历了理论探讨, 但在实践阶段显示大学生接受的创业教育机会较少, 创业意愿偏低, 政府资源分配不均 (席升阳, 2008;黄敬宝, 2010;刘建中, 2011) 。

二、大学生创业环境的状况梳理

(一) 培养机构因素

目前, 我国高等学校的创业精神培育, 主要围绕创业课程的设立以及实践活动, 有的学校通过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创业孵化体系, 通过创业教育氛围、家庭、社会因素给学生提供从课堂到实验的系统性实践机会。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离不开培养机构给予有效的教学计划、内容和方法, 为大学生创业活动创造的硬件 (实践设施和优质导师) 和软件环境 (实践机会等) 是营造和维系创业氛围的手段。同时, 通过成功案例的激励作用, 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业动机, 在强调客观、科学手段的基础上, 对学生进行正向激励和必要的挫折教育。

(二) 家庭因素

英国Mori (2000) 的一项研究表明, 在创业的职业选择上, 父母对青年的影响最大, 其他的人, 如家庭成员、亲密的亲属等在鼓励和支持青年创业雄心上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 家庭的情感支持、经济支持及期望支持成为家庭激励的主要因素。

(三) 社会因素

对于大学生创业的社会性影响因素主要围绕大学生创业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开展。主要体现在:宏观整体经济环境、就业形势怎样、相应的政策以及社会性的文化意识支持等方面。对于创业的认知, 社会文化中还是表现出保守和质疑的态度, 将其归为就业失败的另一个选择。并未把创业视为一种人生挑战, 并得以体现人生价值的机会;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创业机会最终要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和媒体传递至大学生, 让大学生有充分的了解方能产生效果。因此, 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还需要通过媒体广泛宣传, 众多创业成功人士也能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三、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径

(一) 强化创业培养体系, 构建良性的政策环境

创业教育政策是创业教育提升的主要驱动力, 鼓励性的创业制度, 有利于加强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 激发创业热情。创业教育机构应不断完善高校关于创新教育的各项政策,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和优越的政策环境。政府应优先发展创业教育培养行为。同时, 教育机构不应将创业教育设置为兴趣类课程而是应全面开展, 广泛传播创业文化, 活跃校园创业教育的氛围, 鼓励校园内开展各种创业模拟和实战演练活动, 在提供实践、知识技能和政策的支持基础上, 激发师生的挫折生存意识及抗创业风险能力。

(二) 保障创业精神的培养和提升

创业教育有助于推进综合性素质教育, 包括发掘创新意识, 树立正确的创业理念。高校的文化建设是创业精神得到维系的重要支点。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文化氛围能够在实现提升学校整体竞争性的同时, 实现教学和实践的可持续发展。校园内的创业文化将创业文化融入大学文化中, 可以突破固有思想, 形成创新思路, 将人才的培养与时代、社会紧密联系起来, 将教学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将科研与市场联系起来, 将学校与社会进行全方位的对接, 只有这样才能够使高校真正适应社会的需求, 才能培养出来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也才能够真正达到高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 突出实践地位、强调教育的实践效果

通过建立模拟场景, 鼓励学生自发地进行综合性学习, 是将理论认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具体体现。在创业教育设计过程中, 课堂知识向实践的转换是对教育效果的有效检验。通过参加多样化的科研实践活动和比赛:模拟实验、专业实习、与企业合作模拟企业活动等, 可以实现教育与社会相连接, 使学生从真正的实践中体验创业所需要的智商与情商, 强化创造力和创造意愿。

总之, 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存续要接受来自培养机构、整体经济环境、社会文化氛围的挑战。供给侧角度的创业精神培养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与社会发展相契合的切入点, 探索推动大学生创业的改革路径。通过对创业宏观、微观的供给环境分析, 把创业精神和理念贯穿于学校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 从提升创业供给能力的角度开展专门知识的传授, 创业品质的个性化培育, 促进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 帮助其提升创业能力, 实现其创业目标。

参考文献

[1]Devi R.Gnyawali, Daniel S.Fogel, Introduction to statistical mediation analysis.New York:Erlbaum, 1994.

[2]Kay Harman, Idiosyncraticmilieusofentrepreneurshipresearch:the need for comprehensive theories.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4, 7 (18) .

[3]杨康.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1 (10) :53-54.

[4]曾禛, 刘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教育论坛, 2013 (1) :111-115.

[5]Krueger, N.Reilly, M.D., &Carsrud, A.L. (2000) .Competing models of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0, 15 (56) :411-432.

大学精神与生态环境 篇5

李延保

我国现代意义大学发展较晚,但也走过了百年历史,而且一直在向世界先进教育学习,已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尽管各国大学的教育管理模式并不相同,不存在“国际接轨”问题。但是,世界上并不排除对不同国家先进教育的认同。美国、英国、欧洲大陆及日本、俄国等都有一批世界公认的著名大学。他们管理模式不尽相同,并具备各自国家传统文化的特征,但是大学的本质是相通的。中国在21世纪终究要从高等教育的大国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强国。届时,其标志不仅仅是拥有一批排名前列的世界一流大学及高水平大学。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大学教育应当成为世界先进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大学的理念、大学的组织、大学的管理、大学的制度、大学的文化等都应有丰富的内涵而且具有可以与世界同类名校对话和互相借鉴、沟通的平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教育体系。

一、大学的理念

(一)大学、现代大学、中国特色现代大学

1.大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先秦、西方的古希腊与古罗马,但现代大学其直接源头则是欧洲中古世纪的大学。其中,意大利波洛尼亚(Bologna)大学始建于1088年,有“欧洲大学之母”称,巴黎大学建于1100年,其他如牛津、剑桥大学均有800年左右的历史。在欧洲大学早期发展的历程中逐步形成一套教学体系,比较多地讲授数学、天文学及医学等自然科学知识,重视逻辑推理的科学思维训练,并逐步使科学成为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在中国历史上,大学教育从孔子讲学算起也有2500多年,主要讲授人生哲理、修身养性,培养“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本领,培养的大多是文人墨客和官吏。中国现代意义的大学是在19世纪末才逐渐出现的,官方认定的第一所现代意义大学是1895年建立的“北洋公学”(天津大学前身),1896年的“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和1898年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

*清华大学前校长梅珆琦在《大学一解》书中指出:今日中国之大学教育,溯其渊流,实自西洋移植而来,顾制度为一事,而精神又为一事。就制度言,中国教育史中固不见有形式相似之组织,就精神言,则文明人类之经验大致相同,而事有可通者。

*蔡元培先生为《北京大学二十周年纪念册》作序中指出:然往昔太学国学,其性质范围,均与北京大学不可同年而语。而北京大学本体,则不得不认为二十岁之 1

青年也。

2.西方大学经历近千年历史,发展成现代大学。其中,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纽曼),大学要实行“自由的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由科学而达至修养”(洪堡)及“大学教育直接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服务”(威斯康辛),直至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着眼未来,引领社会”建立“前瞻性大学”新理念,使大学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学术的责任、服务社会与引领社会前进的责任”,体现了大学“崇尚学术和适应社会’的认识论和政治论双重哲学基础。

这些基本观点已成为世界大学教育的共识,成为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成为现代大学基本的办学理念。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大会上提出: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作为中国大学的四项任务。从这个角度上讲,当代中国大学和国外大学的理念并无本质区别。

(二)中国现代大学的基本特征

1.中国现代意义大学起步晚,先天发育不足,从一开始就是开放的,重视吸纳各国教育经验,使得中国大学的教育模式成为混合型的,未能形成稳定的现代大学教育传统,中国大学发展还缺乏自信和成熟度。

2.中国现代意义大学是植根在中国文化这块土壤和中国社会环境之中,没有也不可能完全照搬西方大学的一套,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通过大学的制度和大学管理者的文化理念,师生的文化素养始终深刻地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因此,从文化视角来看,中国现代大学仍可看成中国传统教育的延伸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所谓“中国特色”,是指适合现阶段国情,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和现实社会特点。从中国文化传统来看,自古以来就有明确的教育思想、治学理念,如先秦时期《大学》一书中,开宗明义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成为道德完善的人并推已及人,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完美境界。又如,体现东方文化特色的教学传统中包含注重基础,注重课堂教学、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化、注重对全体学生的教育等。同时,师道尊严,忽视学生个性发展;轻视实践,忽视实证调查分析等,又是中国教育传统中难以克服的痼疾。以至于中国大学教育的软肋仍然是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创造力潜质培养不够,还没有形成创新型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

3.中国现代大学组织结构大多是“学校加社区”,具有办学机构和社区管理双重属性,这也是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大学所不具备的基本特征。

学校和社区是两个不同概念的社会群体和组织。“学校”要以学术水平发展为导 2

向,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就必须以“择优”为主,实行“精英政策”,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社区”是稳定要求压倒一切,以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就必须关注“弱势”群体,坚持公平、公正、公道,要兼顾到各个群体的切身利益。

从办现代大学来讲,学校发展以“择优”为基本特征,但要建立和谐社区,“扶弱”往往已成为工作的重心。“办人民满意的大学”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大学领导的双重责任,这也是中国大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特征。

总之,中国的现代大学是年轻的、开放的,本身就是教育国际化的产物;同时又是具备中国独特文化背景和教育模式的办学机构和国家(事业)机构。她有着办学机构的一切需求,也存在着国家机构的许多弊病。这是中国大学的现实,也是所有大学的领导和管理者不能忽视的工作背景和基础。

(三)如何评价当代中国大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世纪之交,中国的高等教育确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和成就,也存在不少社会舆论关注的问题,其中包括:

1.中国的大学还没有真正走进社会中心,起到引领经济社会和科技进步的先导作用。特别是在以自主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能力为标志的国家科技竞争力上,大学能提供的支持与服务和社会对大学的期望相距甚远。

2.中国的大学还没有构建成创新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从整体上看,中国大学教育的软肋仍然是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创造力潜质培养不够。

3.中国大学作为“学术圣殿”、“文明窗口”的公信力受到影响。社会浮躁、急功近利现象已经渗透到大学内部各种政策、制度和管理的文化理念之中,损害了大学的学风和社会的声誉,也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明确了:“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并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因此,明晰大学的办学理念,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包括:公办高校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经,加强章程建设,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等等。因此,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教育体系和让中国的大学成为世界先进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这几代大学领导和管理者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二、大学精神的现代解读

(一)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

大学在其历史发展中,培育了大学的文化传统和传递其中孕育的文化精神,营造了每所大学特有的人文环境。

* 建设一所大学有诸多的因素,能否拥有一批优秀的学者、教授和拥有良好的学校人文环境应该是其中最核心的部分。

1.所谓的“大学文化”主要涵盖以下三点:

(1)由价值观、理想追求、思维模式、道德情感等构成的精神文化;(2)由大学的组织架构及其运行规则等构成的制度文化;(3)由大学的物理空间、设施等构成的环境文化。因此,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包括: 大学精神、人文环境、管理制度。评价大学文化建设的标准主要有:

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制度规范、鲜明的传统特色

2.所谓“大学精神”是大学在办学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办学理念和大学人的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大学文化的精髓、核心,是大学之魂。

*大学精神的核心是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

“教育理念”是建立在对教育规律和时代特征深刻认识基础之上的理想模式,教育理念不等于教育的现实,实现教育理念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办学理念反映了学校领导的教育思想、办学思路,是对理想中的“教育理念”的实践和追求。

大学领导者、管理者的基本素质是既要有明确的教育思想、办学思路,又要有科学的教育理念,高瞻远瞩,把握教育的发展方向,并力求两者之间的协调和统一。

欧洲大学最根本的价值观是自治权和学术自由,人们常把“学术自由、学校自治、教授治校”看成现代大学普适之精神。因为学术自由的气氛是从事研究工作最有效的环境,也是学者从事探索和传授其所认识的真理之工作所必需的。大学在本质上也希望减少来自各方面的干预和影响,给教授的学术研究、教学工作以更多更大的自由空间。“世界高等教育宣言”明确提出: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是21世纪大学发展的永恒原则。

但是,大学和社会是互动的,大学需要社会的支持,培养的人才又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因此,任何时候大学都会受到政治、文化、经济乃至宗教等各方面的影 4

响,现实生活只存在着有条件、有约束的自由和自治。正如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原校长克拉克.克尔所说,大学处在一个神秘的学术天堂和一个相对现实的人间地狱之间,早期世界主义大学在地球上已消失了近500年,如今,“大学不仅要为国家的行政和经济的利益服务,成为国家的一个工具,而且要成为社会的灵魂和人民大众的有机组成部分”。他还指出:“500年前,大学的学者,首先是一个学者,然而现在越来越成为首先是一个公民,铁的事实是,大学首先是国家的机构。”

现代大学精神中理想的价值追求在现实生活中必须找到新的平衡点。客观的现实是,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政府都是讲政治的,都会以社会的主流文化、主流价值观指导和影响大学的发展。只是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所涉及的敏感问题有所不同,干预的形式和程度不同而已。正如T.S.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中指出的那样:“高等教育越卷入社会事务就越有必要用政治观点来看待它。就像战争意义太重大,不能完全交给将军们决定一样,高等教育也相当重要,不(可)能完全交给教授们决定”。

3.我们提倡的“现代大学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在国际交往中及办学实践中吸纳国外大学精神之精髓,结合国情、校情逐步形成具有学校个性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

其中包括:

(1)鼓励学术创新,维护学术尊严和学术研究的自由,同时讲求学术的规范、学术责任和科学道德;

(2)依照法律、法规和学校的社会责任,独立自主办学;(3)坚持学术主导、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

大学精神反映了学校特有的价值取向、理想追求和文化传统,呈现了大学的品格,也是影响和指导大学人的基本信念、基本准则,是学校最本质的特征。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总结凝练了“清华精神”,包含:“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传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以及由校歌、校徽、校花、校色中体现的精神内涵:“明耻图强”的爱国奉献精神;“严谨务实”的科学求真精神;“人文日新”的进取求新精神;“海纳百川”的包容汇通精神等。

中山大学其诞生背景有三个主要因素,一是由孙中山组建黄埔军校、广东大学(中大前身),要用革命的思想和现代科学技术培养“武学生、文学生”,他强调,世界进化,随学问而转移,革命需要学问,建设更需要学问,中华民族“振兴之基 5

础,全在于国民知识之发达”;二是,“五四”运动之后,有大批早年留学国外的学者应聘到校任教,带来了爱国、进步、科学、民主的先进思想和科学知识;三是,学校地处广州,深受岭南“开放、包容和务实”的地域文化影响。

因此,中山大学具有“革命性、科学性和开放性”的办学传统,有体现中山先生亲笔题写的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精神的教学传统,以及长期积淀形成的“开放、包容、务实、民主和求新”的文化精神,特别是不为世俗所干扰,淡泊名利的务实作风,是岭南文化和中大传统文化的结晶,表现尤为突出。但也有缺乏竞争意识之不足。

(二)不断充实和发展的“现代大学精神”

在现当代,网络技术和信息化的发展。使得各国大学之间、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文化沟通在时、空上几乎可以实现“瞬时对接”,大学共享人类现代科技文明的程度极大地提高,传统“学术自由”的内涵也增添了国际间更加开放、自由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成分;经济全球化催生了“地球村”的概念,人类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气象、环境、能源及宗教、民族等问题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大学学者和研究工作的共同探讨的命题;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使大学的使命不仅仅是培养社会的精英,更大程度上是满足社会终身教育的需求,实现人们在受教育层次上更高的追求。如此等等,时代的巨变,给现代大学提出了许多新的使命,也给现代大学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新的活力,形成了大学精神新的时代特征,例如:

(1)培养世界公民,共享人类科技文明的国际化品质。

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校长休·布兰迪讲: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从毕业那天开始,就可以在不同环境下、不同国家中顺利地开展工作。我们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公民。

(2)融合科技、人文,关注人类共同利益,促进世界和谐的学术追求。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在深圳“世界大学校长论坛”上讲到:我们要建立一个世界级的高等教育体系,这个体系要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真正帮助人类解决现在以及未来的难题。

(3)尊重人的价值,满足终身教育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品质。“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将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模式、多类型、多选择,以及分类指导原则等,传统教育的理念和管理模式必然会改变,而且会深刻地影响社会文化的观念。

诸如此类特征是当代各国大学共同追求的品质,也是大学教师、学者共同遵循的价值理念,是传统、经典大学精神在当代的发展。对此,我们能否赋予“后现代大学精神”之名,以示和传统大学精神之区别。

前不久,哈佛大学提出改革的四大目标:培养全球性的公民;发展学生适应变化的能力;使学生理解生活的道德取向;让学生意识到他们既是文化传统的产物,又是创造这一传统的参与者。核心课程包括:文化传统与变迁;道德生活;美国;世界上各种社会;理性与信仰;生命科学与自然科学;写作与外语。这也体现了现代大学理念和精神的与时俱进和发展。

三、努力做一名有文化自觉的管理者

做大学的领导者、管理者关键是要善于与人沟通,通过思想沟通达到心灵的沟通,形成共识与和谐。关键是如何搭建彼此心灵沟通的“思想交流平台”,其实质就是要搭建由价值观、理想追求、思维模式、道德情感及对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价值追求等构建起来的“文化交流平台”。

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讲,人的智慧、对自己的理解及认识人和做事的能力是人的一种“文化能力”。大学是学者、智者、能者集聚的地方,从周围的领导、教授、学者乃至普通教工和同学的身上都能发现许多思想的火花、文化的元素,学校的文化传统也会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在大学里,担任学校领导、管理职务,也为我们提供了在实践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和文化能力的机会。尤其是担任大学党委书记后,更多地是和“人”打交道,做“人”的工作,要构筑与各种人交流的“文化平台”,更感到文化自觉的重要,在实践中形成了具有自己个性特征的思想原则和价值观,如:我选择:

*“不说假话,不搞形式主义,决不整人”三条做人的原则 和

*“对人的尊重、对学术的敬畏、对遵守规则的自觉”三条做事的原则,并一以贯之,身体力行。

坚守大学是学术单位,不是行政机关;大学应当成为社会文明的窗口,是先进文化、文明的发源地;大学应当成为法制化、现代化的先行区。

大学管理要坚持:

学术主导、科学决策、民主管理、依法治校

在当前大学管理体制下要努力完善:党委领导、校长主政、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

其中,党委领导是强调集体领导,实行民主集中制下的分工负责的合作机制; 校长主政是充分尊重校长积极主动、独立负责地依法行使学校行政领导职权,保障学校行政部门按照有关规章制度积极顺畅地开展工作;

教授治学是充分尊重教师在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学校管理中的专家主导作用,吸引更多教师关心学校事业的发展;

民主管理是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校务公开、群众参与和群众监督,特别是对各级主要领导和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约束。要逐步完善:

权力的规范、法律的制约、理性的自律、责任的追究。

使每位领导和管理者珍惜手中的权力,为群众做更多有益的工作。

大学管理要提倡人文管理,要把“尊重教师、善待学生、关心教工、直面问题、排忧解难”作为管理工作的文化理念,渗透到学校每一位管理工作者的头脑之中,并作为工作考核的基本要求。

要以“是否有利于教师和同学的根本利益;是否有利于教学、科研和学科发展;是否有利于学校事业的长远发展”作为大学管理工作的价值取向。

对学校管理服务的评价标准是: 服务态度,以效率为准,要能办成事; 服务质量,以师生满意为准,要能办好事;

服务水平,以社会同行认定为准,要能出经验、出成果。

当然,首先还是从服务意识上着手,从“你要干什么?”到“你好!我能为你做什么?”这种语言上的文明也反映管理人员文化素质的提高。学校提供“一站式服务”及利用学校网络信息系统,提供数字化校园服务减少教师“办事难、报销难、填表多”也深受教师欢迎。

大学的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化角度上讲,建立制度、规则的目的是:

保护学校、教工和学生的三方利益,明晰各自的责任; 服从学校价值导向,建立完善的校园文化环境; 建立工作秩序、“游戏规则”,提高办事效率; 确保公平、公正规则,树立良好风尚。

制度建设既要符合依法治校的目的,又要体现人文管理的精神;制度建设的水平也能看出学校的品味和价值取向。

当前,社会上急功近利、形式主义甚至弄虚作假成风,大学也早已不是“世外桃园”。社会问题要相信社会发展会产生净化的力量,这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学校的问题要靠我们自己去解决。我们要认真审视学校有关制度中体现的价值取向,如各种评价制度,人事和分配制度,各种奖励政策及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等。通过制度的创新,让教师适时地脱离名利场,让校内少一些急功近利的行为,少一些浮躁的风气,更不能容忍学术上作假和投机取巧,让大学回归到它应有的矜持和品味上。

总之,大学的管理者要重视人文管理的内涵,大学管理的创新要基于大学理念的更新和价值追求,大学的领导和管理者要注重提升自己的文化理性和文化自觉。

四、相关的几个热点问题

(一)“大学理念”的正本清源

在19世纪以前,大学的主要功能是传授既有的知识。19世纪中叶,纽曼主教在《大学的理念》中仍然强调大学的首要任务还是在于教育。但是,同一时期,由洪堡创立的柏林大学,提出了大学应当从事学术研究,大学不应当仅仅传授已经成为定论的旧知识,学生应当参与知识的研究,从参与创新之中得到学习;在大学里,研究,传授和学习是三位一体的。洪堡的大学理念推动了大学功能的转型,他也被尊为现代大学之父。当今世界各国的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重视科学研究已成为定论。

中国旧式教育讲求修身养性,学习的主要是人文知识,培养“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本领,重文轻理,忽视科学教育,更谈不上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创新。直到蔡元培先生就任北大校长后,明确提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必择其终身研究学问者为之师,而希望学生于研究学问之外,别无何等之目的”。

不仅如此,蔡先生在就任民国教育总长期间,把‘通儒院’改名‘大学院’,在大学中分设各科研究所,并仿德国大学之精神,规定大学高年级必须入所研究,等研究问题解决后,才许毕业。这都是推展‘研究’的举动,可惜这个理想并未实现。[1]

中国现代大学发展的比较晚,又长期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大学科研基础比较薄弱,成规模的研究生教育也是从上世纪80年代之后的事,很长时期,大学教师主要由国内高校本科生毕业后留校任教,科研能力普遍较弱。建设“研究型大学”的提法还是在制定“211工程”规划后才提出来的,开始还引起了教育界内外的很大争 9

议。如何摆正大学教学和科研关系是当时大学领导和教师关注的问题。在大学里教学和科研是否是“两张皮”?“教学和科研两中心”、“教学和科研并重”等提法也是各有各的解释,甚至当涉及到大学内部教师定编及奖励制度时,究竟是教学“养”科研,还是科研“养”教学都在不停地争论。反映了当时教师队伍个人素质上教学和科研能力的脱离,导致不少教学线上的老师缺乏科研能力,而具有较高科研能力的教师又逐步脱离本科教学。

时任南京大学校长曲钦岳提出“大学以学科建设为中心,带动教学和科研同时发展”,并要求博士生必须完成两篇SCI文章才能拿到学位,调动了南京大学学术研究风气,南大连续七年SCI文章名列国内高校第一。东南大学校长韦钰,提出大学必须实现“教学科研并重”,并在校内组建多学科参与的十大科研基地,推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上、中、下游一体化”,对提升东南大学整体科研水平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浙江大学校长路甬祥以研究生教育为抓手,大力发展博士生教育。他认为:有了博士生就有了课题,有了经费,有了文章,就会有学术成果和优秀的师资来源。浙大的基础研究、理科建设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这一时期,重视教师科研,重视研究生教育成了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随着研究生教育的迅速发展,重点学科的建设,大学排名榜和各种“升等”、“升级”及“985工程”创新基地、创新平台的建设;国家又设立“杰青”、“长江学者”、“跨世纪人才”,推进“千人计划”和以国家三大奖为代表的各级各类科技奖励;加之重点扶持的“项目”、“工程”、“中心”使得大学科学研究成为主业,学术水平成为评价教师的主要标准。在建设“研究型大学”进程中,教学与研究似乎相距越来越远。科研能力强,学术水平高的教师也越来越远离本科生的讲台,以至于教育部明令规定教授必须给本科生上课。“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项规定的落实也掺进去不少水分。

其实,国外大学在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也经历过这样“研究与教学”相冲突的时期。如何妥善处理教师潜心研究和认真从教也一度成为国外研究型大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哈佛大学老校长博克在《美国大学教育》书中说道,学者们一般认为研究比教学更有价值。教学与研究相比仅仅是重复已知的事实或重复别人的工作。教学即使有所创新,由于这些创新还没有以不可改变的形式固定下来,因而本质上通常是尝试性、探索性的。更重要的,教学不能马上在本校得到同行的评价,更得不到外校同行的评价。而研究不同,成果一经发表,学术成就就像硬通货一样,能够被校际或国际同行们衡量与评价。因此,研究工作是教育行业地位的主要决定因素。他还说,高等教育的 改革不可能从教授自发努力中产生,学校领导比普通教师对促进 10

教育改革有更大的动机。必须采取主动,明确宣布教育目标,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必要的教学改革。

因此,国内外大学从以教学、传授普遍知识到教学和研究并重,首先经历的是大学教师自身素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大学要由具备科研能力、学术素养和承担教学工作的人来构成教师的队伍。

但是,洪堡的理念是“自由的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由科学而达至修养”。其中,包含的“教学自由”、“学习自由”发展为所谓高等教育三大自由。即,教学和科研的自由,自愿参与研究和教学的自由,为学习目的迁移的自由。[2] 而大学的活动是从事科学,其根本目标则在于促进学生乃至民族的精神和道德修养。在洪堡看来,大学生已在进行研究,教师不过是引导、帮助学生进行研究。这就是所谓“研究与教学统一”原则的基本思想,其重心显然落在研究上,重视研究正是后来德国大学的首要标志。

在历次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国外著名大学校长们阐述了相关概念的现代理念。牛津大学校长卢卡斯认为,如果创新能带来未来发展的繁荣与稳定,我们必须承认创新活动只能源于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人。因此,大学应当是这样一个场所,在这里能够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清晰的头脑、想象力等个人成功所必备的品质,而具有这类品质的人,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保证。

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认为:大学的使命,一是发现和产生各领域的新知识、传承、传播、再阐述、校准已有知识;二是,要提供探寻真理的氛围,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性思考的能力,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毕业后50年都仍能从中受益;要帮助学生学习对复杂世界进行分析和道德判断,使他们对自己、对其他社会成员有更好的理解。

国外著名的研究型大学经过长期发展和磨砺,已形成较为稳定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拥有高水平的师资,完善的大学制度,优良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声誉,功利化痕迹淡薄,真正回归到人才培养本位上来,使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传承和创新文化引领社会进步最终落实到培养优秀、富有创造力的人才上来。具体讲:

1.研究型大学实施研究性教学方法改革,实现研究和教学的协调统一,首先要体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校长的办学思想上。例如:

加州理工学院,其校训是“真理使人自由”,宗旨是“为教育事业、政府及工业发展需要培养富有创造力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学校坚持教学的一流和卓越,“找最好的老师、招最好的学生、提供最好的学习条件,以达到最好的人才培养效果。”学[3] 11

校还拥有世界上最大、性能最好的光学望远镜和喷气推动国家实验室,拥有一批大师级学者、教授。[4]

普林斯顿大学,其校训为“普林斯顿——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学校拥有一流的学者和研究设施,明确规定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无一例外都必须为本科生开课,鼓励学生参加科研,实行“导修制”,建立学生和教师平等交流的平台。爱因斯坦曾在该校工作了22年。[4]

麻省理工学院(MIT)提出:理工与人文相通,博学与专精兼备,教育与实践并重,并以“培养领导者”为目标。到2010年学校教师和校友中有23位获得诺贝尔奖,有61位国家工程院士,78位国家科学院士,学校拥有包括林肯实验室、人工智能实验室在内上百个各类重大科技实验室,在2010年美国高校评估中本科教育第一。正如丁肇中先生讲,该校除他因承担国际重大项目特例批准外,其他任何教授都必须给本科生开课。

其他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及牛津、剑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名校无一不是如此。拥有明确的办学理念,有最好的老师,最前沿的科研设施,有确保优秀教授给本科生开课、指导的制度,才能达到“由科学而达至修养”的目标。这也正是所有研究型大学领导都应当深刻领悟的真谛,并达至领导者的修养。

2.研究型大学实施研究性教学方法改革,关键是要充分调动学校最优秀的学者、教授参与本科生的教学、讨论和沟通、交流活动。

“名师出高徒”是古今之真理,凡是成就大学问者绝大多数出自名门、名师。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杨振宁、李政道无一例外,华罗庚年少时虽然出于自学,但其成材仍是得到国外名校、名师的指教。当今最著名华人数学家丘成桐,其在加州伯克利攻读研究生第一年师从Morrey教授学习偏微分方程,而该教授正是该学科的创始者之一,第二年跟随的导师是著名华人数学家陈省身。名门、名师给学生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视野、思维方法、科学精神,是课本知识以外的东西。

美国《科学》杂志主编艾伯茨讲:科学教育包括学习过去的几百年里科学家对自然世界运转方式的发现。同样重要的是,学习如何像一个科学家那样解决问题,使用数据、运用逻辑,真正理解科学过程是如何进行的。这需要学生们积极探索,靠死记硬背是学不会的。[5]

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罗伯特芝莫尔在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谈到:教育的目的是教会学生思考、创新、发明创造和掌握知识。科学研究要发挥核心作用,通 12

过教学和研究相结合,教会学生如何思考。他还谈到:学校的最高价值观不是尊重权威,而是自由开放、严谨求索。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习惯于去挑战自己和他人的假设,习惯于提出疑问,不怕不正确,也不怕实验和探索。即使别人对自己的观点和分析有异议,也要能够去倾听。芝加哥大学崇尚激烈的学术论战,是学校高产诺贝尔奖得主的“秘诀”。学生和教师团队始终在“充满挑战性”的氛围中做学术,任何研究的成果都必须经受得起来自多方面的激烈的论战才能“站得住”。[6]

我国研究型大学正在开展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研究性教学方法试点都必须让学校最优秀的教授及学术水平、科研能力最强的学者参与其中,必将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果,否则至多取得局部的成效。

著名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先生在回顾他20多年校长经历时,最满意的是用他自己的思想、教育理念办了一所大学,最不满意的是学校教师队伍的素质还达不到他理想的要求。我国研究型大学集中了我国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如果脱离这些优质资源谈论研究性教学方法改革显然是无意义的。

3.研究型大学实施研究性教学方法改革要重视文化理念的转变和文化环境的建设。

研究型大学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宽广的视野,这是创新型人才的知识基础;要具备创新的勇气、想象力和表达的能力,这是创新型人才的文化基础;要有富于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这是创新型人才的方法论基础。因此,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除了要考虑智力性因素外,意志品质、思维模式、文化素养等非智力因素有格外重要的作用。创新或创造的过程实质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释放过程,而大学的教育是积蓄这些潜质,内化成人的基本素养。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的潜质是何等之难。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还真正需要从鼓励学生提问题、发表不同见解开始。正如斯坦福大学校长卡斯帕尔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中讲到,他认为课上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是有学生在课堂上对他说:“卡斯帕尔教授,你错了。”要让本科生、年轻的大学一年级学生经常地、充满好奇地、有强烈的愿望,对老师说:“你错了!”他还认为,一所大学的竞争优势在于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体现在对教师和学生多方面的鼓励和自由上。

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认为,从学生一入学,大学的主要努力方向就是使他们能够成为参与发现、解释和创造知识或形成新思想的人。

这正是研究性教学的最基本的价值观,也是研究型大学在发展学术、开展科研 13

过程中应当营造的学校文化氛围,通过具有这种文化精神的教师传递给学生,熏陶、教育学生达到培养的目的。

(二)“大学精神”在人才培养上的具体体现

大学精神的核心是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大学的发展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大学的精神必须融入社会进步的主流价值体系之中。

当前,中国的大学正在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提高质量的主题,深化改革,走有特色、高水平、内涵式发展道路。

对大学来讲,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高质量,首先就是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我们在深入理解和坚守现代大学传统观念和现代大学精神的同时,应当更加关注当代大学精神必须融入到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之中,落实到人才培养上。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学生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树立为振兴中华、报效国家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具体讲:

1.必须有清晰的办学理念和核心价值观,构建基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价值体系。其中,包括:

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做人第一、修业第二”,把品德教育和专业教育放到同等重要地位。

必须坚持“名师出高徒”的培养路径;找最好的老师,招最好的学生,提供最好的学习和文化环境,达到最好的培养效果;必须坚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重视个性化培养,提供学生选择空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积极探索科学教育人文知识和道德品质教育结合的路径和方法,讲求实效,培养基础扎实、思想开拓、人格健全的优秀人才;必须有开放的、国际化的视野,构建符合价值体系的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考核办法。

(2)大学必须定位准确,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改革方向、改革路径;(3)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必须有科学、严谨的顶层设计,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常态化,要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4)改革要有制度、机制保障,营造现代大学文化氛围,形成具有学校传统和特色的文化精神,要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呈多样化个性化态势,但共同点是给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学 14

资源、最优良的校园文化、最宽松的选择空间、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办法。鼓励个性发展,最大限度地培养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其中,关键和难点是:

(一)如何从制度机制上让最优秀的教授能进入本科生课堂,让学校最优秀的学术资源(国家重点学科、科研基地等)成为本科教育培养基地,让在教学上做出奉献取得显著成果的教师获得应有的尊重。使学校在学术发展和教学工作中找到平衡点,真正回归大学的人才培养本位。

(二)改革教学管理和学籍管理办法,特别是学生学习的考核、评价办法,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更多的立交桥,调动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自信。

(三)改革学生管理办法,调动学生群体自己的管理能力,判断能力,让学生有更多的尊严,培养学生的责任和使命意识。20世纪80年代美国高教协会提出的“良好的本科教学七项原则”,即:鼓励师生互动、鼓励大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及时反馈、强调学习时间的投入、对所有学生寄予较高的期望、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及其不同的学习方式。这七项原则揭示了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一些核心因素,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对学生尊重的人文精神。

(四)在坚持开放、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的同时,要树立自信,逐步建立一套多样化的中国大学优秀拔尖人才的培养模式,所有大学都应承担起这个历史的使命。

在最近深圳召开的“世界大学校长论坛”上,就“教育国际化”形成如下共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为增强国际竞争力,国际化人才培养已成为各国政府和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在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既要学习和借鉴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经验,又要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发展适应本国国情的高等教育。当前,必须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机制,大学培养的学生必须更加注重创造性、综合性、包容性和选择性,为学生创造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变化的能力和适应多元文化的能力。”

前不久,我们对清华大学以及上海、南京等地几所大学和中学开展了关于创新人才培养试点项目的调查,改革试点项目总体设计各具特色。

清华大学从原来“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拔尖人才”的提法,改为“培养领跑人才”。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导向,以学生成才为目标,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学习过程、学习质量、成才质量;给通才拓宽通道,为天才开辟空间;把学校的办学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在试点学院、试点班,尊重学生个性、学科个性、教授个性,逐班量身定做,不搞统一规定。

南京大学人才培养思路是基于“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融通”的理念,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更大的自由发展空间,更强的社会竞争力”,在多年大理科改革“拓宽口径、鼓励交叉、多次选择、逐步到位”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三三制”改革方案,即:分大类培养阶段、专业培养阶段和多元培养阶段;在1.0~1.5年多元培养阶段分专业学术类、交叉复合类和就业创业类三种模式,体现了多元化(专业化、标准化、系统化)和个性化(在全面发展基础上彰显个性与本色)的特点,带动教学方法、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全面改革和建设,实现“四个融通”,即: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人融通、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融通、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融通、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融通。

上海交大、同济大学的改革均体现了“衔接本硕博,开拓校企合作和国际化”的特点;东南大学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具备“贯通性”特点,即:全学程、实践教学的递进、因材施教、课内外和校内外的贯通等。天津大学在改革之际,注重质量评价标准和体系的建设。总之,我国高校在推进研究性教学改革过程中,综合了多年改革之经验和成果,结合学校之定位,正在形成各具特色的改革途径和模式,而且更加注重成效,注重体制和机制的建设。

改革遇到的共性问题,包括如何处理面向全体学生和因材施教培养拔尖人才中的公平与效益关系、提高与普及的矛盾;如何从体制和机制上让学校的学术优势、办学优势落实到本科人才培养上来;如何重构科学合理的教师教学工作评价、学生学业考核评价体系;如何使改革成果常态化、形成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以及如何把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效地融入到人才培养的改革之中等等。

伴随着改革的越发深入,教育理论的研究显得格外的重要。包括对创新人才的界定和成长规律的研究,对拔尖人才的选拔和培养的规律的研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有效地激发潜能的研究,对推进教育国际化有效途径的研究等都需要从理论上探讨、理性上认识才能充实我们的现代办学理念,形成科学合理的改革举措。高校和中学之间的合作和贯通式培养也成为当前关注的重点。

前不久,部分研究型大学在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召开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既要重视模式设计,又要研究创新人才成长规律,防止因缺乏对创新人才成长规律认知而成为束缚创新人才发展的新瓶颈,掉入所谓“范式陷阱”。要在理念上有新的突破,培养模式上有新的探索,体制和机制上有新的创造,评价方式上有新的方法,真正构建体现各高校特色的中国高等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当今中国大学的发展,已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各类学校都可找到自身发展的科学道路,办成和世界同类学校有更多话语权的一流大学。研究型大学承担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历史责任,更要在推进研究性教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实践中,有所作为、有所创新。

参考文献:

女排夺冠与大学精神 篇6

摘 要: 2016年,巴西里约热内卢,时隔12年,中国女排再次站在了奥运会最高领奖台,靠的不单单是运气,更重要的是女排精神——顽强、拼搏,以及良好的心态:不要在乎结果,专注于比赛,打好每一个球,结果该是什么就是什么。大学教与学也应该秉持这种精神、这种心态。于教师,上课踏踏实实备课、讲课,对学生认真负责,不急功近利;科研则专心致志,设计好思路,安排好实验,处理好数据,完善好论文。于学生,课上认真听讲,汲取知识的养分,把握好黄金时期的分分秒秒;课余则丰富自我,充实自己,为自己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唯如此,大学方不辜负其以人才培养为己任的目标。

关键词: 女排夺冠 大学精神 心态 拼搏

第3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圆满结束,时隔12年,中国女排再次站在了奥运会最高领奖台,靠的不单单是运气,更重要的是女排精神——顽强、拼搏,所以才能在场上多次逆转,8进4,4进2,最终战胜塞尔维亚队夺冠。整个比赛过程中,郎平教练常说的一句话给我印象最深刻:不要在乎结果,专注于比赛,打好每一个球,结果该是什么就是什么。这体现的是一种良好的心态,专注于每一个球,才能放开去打,才不会患得患失。正因如此,她们——中国最美姑娘们才一步一个脚印打出了奥运冠军。

做人做事何尝不是如此呢?拿教书育人来说,我身边盐工最优秀的老教师们,他们没有想着要去评优秀教师,要去争什么教师荣誉,而是专注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专注于培养学生的一点一滴。他们课前兢兢业业备课,即使这门课已经上了多年,教材内容早已背得滚瓜烂熟,备课笔记早已被批改过许多次。但是,他们跟我说,每一次备课都有新的体会,都对要讲的内容有新的认识,越深地理解教材就越容易用通俗的语言把它呈现给学生;他们在课堂上争分夺秒,不放弃每一分钟,课堂就是他们最紧要的阵地,在这里,他们时而口若悬河,时而提出疑问,时而引导沉思。他们,就是三尺讲台上的神。看似简单的这些行为,凝聚的是他们精心准备的心血。每次去听老教师的课,都会发现,学生认真听讲,专心做笔记,玩弄手机、窃窃私语、睡大觉的少之又少,这些年轻学子们眼神中满满的是对知识的渴望、对老师的敬佩。这样的画面让刚入行的我油然而生一种阔别已久的教师荣誉感。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才是教师的真谛,才是大学教师的最高境界。

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位优秀的老教师,他对待学生的任何事情都十分认真,毫不马虎。每年全国的金相大赛,他都是带队老师。通过校内决赛选拔出来的学生,暑假留在这里训练,他每每都是在学生到之前先到,学生走之后再离开实验室。手把手地教学生各个操作,从合理选择砂纸、磨制金相,到抛光、腐蚀,从不厌烦。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学校的学生每年都能满载而归,一等奖,二等奖,有时团体一等奖,我想这是对他最好的报答。他把所教课程往年的考研题都整理好,课堂上讲到某一知识点时,考研题目顺手拈来,学生学习的目标性更加明确,效果事半功倍。这样优秀的老教师,不去争荣誉,不去争功利。但是,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杆秤,一级一级的学生都很尊敬他,听他的话。我觉得,教学方面,大学需要有这种精气神的教师。

教学如此,做科研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专注于每一篇文献,每一个idea,进而设计合理的实验步骤,仔仔细细地完成每一步操作,才能步步为营,完成一个实验。一个一个的实验累积起来,才能组织成一篇华美的具有说服力的论文。如果只是一味地苦思冥想,如何在某某杂志发篇文章呢?怎么样才能让文章接收呢:就是本末倒置了。无论是科研阵地里的小蚂蚁还是食蚁兽,都需要用心做好基础工作,打好基本功,才能守护好自己的阵地。申请各种基金项目,也是同样的道理,从选题、撰写到支撑数据的完善,背景论文的发表,把每一步该做的,漂漂亮亮地做完,结果自然差不了。

这是一个浮躁的社会,浮躁之风已蔓延至大学校园。高校里的很多教师一心追功逐利,眼前乱飘的是论文、职称、基金,视课堂教学如儿戏,课前随便应付。现在的大学生,上课玩手机、睡觉,课后打游戏、看电影的比比皆是,考试不及格全然不当回事,更有甚者,几门考试不及格,或者几次重考都不及格,上课再难见埋头做笔记的年轻面孔。每观此景,我都不寒而栗,忍不住问,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还有多少大学生记得?

中国女排的奥运夺冠,我希望是一场甘霖,能够浇灭浮躁,完美诠释奋斗不息,永不放弃,哪怕已经落后,也要有奋起直追的精神;更重新解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做好该做的事情的豁达心态。这是我们——人民教师,以及祖国的未来接班人——大学生急需的精神。

大学精神与图书馆精神 篇7

一、大学精神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大学精神, 譬如哈佛大学的大学精神是:“以真理为友”, 斯坦福大学是一切“指向前方”的求异创新精神, 牛津大学是经历近千年不易的理想主义、博大、宽容、同情失败者的精神特质, 剑桥大学是任凭举世中风狂走, 我自卓然独处的孤傲和镇定的剑桥性格, 耶鲁大学是“书比钱更重要”的“爱真理、追求真理”的精神, 莫斯科大学是“学术为上”, 柏林大学是独立自由之思想, 巴黎大学是争取师生自治的斗争精神和对知识、真理的无私追求精神, 北京大学是民主与自由的思想、为民的使命与牺牲之精神, 清华大学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国奉献的实干精神[1]。大学不同, 大学精神亦不相同。那么到底什么是大学精神呢?

关于大学精神, 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界定。有人认为: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约束大学行为的价值和规范体系, 以及体现这种价值和规范体系的独特气质。大学精神的基本内容包括自由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批判精神、独立精神和创新精神[2]。有人认为大学精神应该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和文明成果;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它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其本质和特征概括为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3]。还有人认为大学精神是指大学的历史传统、观念形态、社会声誉、人际关系、师生心态、校风校貌和学校个性化特色等所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和活力的一种校园精神文化形态。大学精神是大学人的精神, 也是大学文化的精神, 是大学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和凝聚力、感召力和号召力的反映, 是大学人整体心里状态的反映。大学精神的表现形态与内容有自由精神、独立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批判精神[4]。也有人将大学精神分为广义和狭义的, 认为广义的大学精神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 主要体现为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民主精神、开放包容精神、服务社会精神等。狭义的大学精神是指一所特定的大学所独有的最能代表其文化积淀的价值观念和主导意识, 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精心培育、逐步形成的最富有典型意义的精神特征[5]。

总之,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 是这所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过程中, 不断积累、沉淀、修改、体验, 形成的约束大学行为的价值取向和规范体系, 它体现着这所大学的独特气质、办学理念、价值取向、反应着大学的精气神, 是被人们普遍认同、自觉践行的行为指南。大学精神对大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图书馆精神

关于图书馆精神, 依然是见仁见智。早在1988年, 程焕文先生在《论“图书馆精神”》一文中, 对图书馆精神从五个方面阐述:强烈的民族自尊、自信与自强精神;强烈的自爱、自豪与牺牲精神;大胆的吸收、探索、改革与创新精神;读者至上精神;嗜书如命精神[6];

1992年, 他又在《图书馆人与图书馆精神》中, 把图书馆精神进一步提炼为“爱国、爱馆、爱人、爱书”[7]。2005年, 程焕文先生再次谈到《图书馆精神———体系结构与基本内容》, 将图书馆精神大致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图书馆的事业精神 (原则精神) , 这是最基本的, 也是图书馆人必须具备的;二是图书馆的职业精神 (理想精神) , 它是一种崇高精神, 是通过图书馆员的言行举止体现出来的;三是图书馆的科学精神 (学术精神) , 这是一般的、学者的精神。程先生认为, 图书馆精神主要指事业精神和职业精神[8]。

肖希明先生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对应的范畴比较中论述图书馆精神, 他认为图书馆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是21世纪图书馆的发展方向[9]。后来他在《论图书馆职业精神》中, 将图书馆职业精神概括为: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人文精神;尊重理性、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进取精神;敬业乐业、矢志不渝的奉献精神[10]。叶继元先生把中国百年的图书馆精神概括为:敬业精神、爱书精神和利人精神[11]。

总之, 众多研究者从图书馆精神、公共图书馆精神、图书馆职业精神等不同角度来进行研究, 从不同的层面对图书馆精神进行阐述, 可谓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这些反映了人们对图书馆精神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 也说明图书馆事业在不断发展, 图书馆精神也在不断建构之中, 与时俱进, 不可能凝固不变,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三、大学精神与图书馆精神之相互关联

“图书馆是大学的地标, 它是大学的象征, 它是大学精神的重要守护者[12]。”每到一所大学, 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除了宽畅明亮的教学大楼外, 就是最能代表大学特色的大学图书馆。大学图书馆体现的是一种大学精神。从图书馆的馆舍、馆藏、以及馆员的精神风貌上, 就可以看出这所大学的办学特色、学术水平。在教育部对大学评估中, “图书馆状况”是测评一所大学的教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的主要观测点之一, 有明确的评估指标, 而且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图书馆系统有三大支柱: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科学研究图书馆。大学图书馆主要为大学教学科研服务, 是以知识教育的效能和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为主要标准, 以协同教学需要和师生需要为主要目标[13]。

2008年中国图书学会发表了《图书馆服务宣言》, 强调现代图书馆秉承对全社会开放的理念, 承担实现和保障公民文化的权利, 缩小社会信息鸿沟的使命。希望图书馆是一个开放知识与信息的中心, 能够向读者提供平等、高效、专业的服务, 体现人文关怀, 开展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促进全民阅读, 愿意与一切关心图书馆事业的组织与个人真诚合作, 真正体现图书馆对社会普遍开放, 平等服务, 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14]。

巴特勒在《图书馆学导论》导言中指出:“图书是保存人类记忆的一种社会装置, 图书馆则是将这种记忆转移到人们意识之中的一种社会机构”。巴特勒对“知识的社会积累”在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上进行研究。从社会学角度来说, 需要把知识传递给每一个社会成员, 这是一个“教育”的过程, 而教育的范围要扩大, 不能局限在学校中, 在这一点上, 图书馆应该承担其重要责任。从个人角度来说, 需要个人取用公共知识储备, 在这一点上, 社会通过阅读和学习联系起来。“图书馆学的基本要素在于社会知识的积累及其对世代人连续不断的传播”[15]。因此图书馆在学习和教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原复旦大学校长杨家福在同济大学做《大学使命与大学精神》的演讲时说, 什么是大学?大学是university, 它的词根是universus, 这个字本身就意味着普遍性、普适性、世界性、宇宙性, 大学就应该体现出这种精神。大学是群英汇聚的殿堂, 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子和老师相聚在一起, 在人类世界的宝库里探索奥秘, 追求真理, 付诸实际, 实现梦想。大学之所以称之为大学, 关键是它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文化是追求真理的文化, 是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负的文化, 是崇尚学术自由的文化, 是严谨求实的文化, 是大度包容的文化, 是具有极强批判精神的文化。大学文化体现一种共性、核心、灵魂[16]。现代大学以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共同构成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 即通过教学传播知识, 培育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通过科学研究, 提高知识水平, 创造学术氛围, 促进学术交流;以人才和知识两方面的优势, 向社会提供各种服务, 满足工农业生产发展要求。大学教育是通过教育目的、教育方式、教育途径来体现大学教育的精神。

图书馆精神, 不仅体现“图书馆权利”, 也体现“图书馆教育”。沈祖荣先生曾说过:“图书馆的使命, 辅助教育, 发扬文化, 以期在今后建国大业中, 尽其重要的责任”。德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在其《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陆衡等译) 中说:“假如世界毁灭了, 图书馆还在, 很容易重建世界。如果图书馆也没有了, 我们就会变成原始人。”黄静先生认为, 现代图书馆教育“不仅为学习者提供广阔的、自由驰骋的知识资源空间和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 也为他们提供了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和自由发展机会。”“致力于启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提供获取评价、利用知识的多种渠道和方式, 放手让他们主动寻找、发现、获取、驾驭知识, 并通过文献流通服务和参考咨询信箱服务以及阅读辅导、读者培训等教育服务, 给他们充分的专业化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现代图书馆具有受众的社会性、时间的全程性、方式的灵活性、内容的全面性等有别于学校教育的特点, 正如刘国钧先生所说:“图书馆在教育上的价值有时竞过于学校”。图书馆教育, 体现在人们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等方面, 是通过图书给人以启迪、帮助、教育教化, 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朱光潜先生在《谈读书》中曾说“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 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 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促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 把过去无数亿万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 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受用。”当人们每一次走进图书馆, 都是在朝拜人类文明的遗产;每一次走进图书馆, 都是为了获得知识和智慧赐予的慰藉;每一次阅读, 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礼, 心灵的净化!今天我们提倡建设一个创新型国家, 构建学习型社会, 就需要人们自主学习, 终身学习, 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在这个过程中, 大学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样, 图书馆教育为人们的终身学习, 社会知识积累提供了便利和帮助。

总之, 大学精神和图书馆精神尽管各有侧重, 不尽相同, 但它们有其关联之处, 它们指导人们通过学习, 接受教育, 提高素质, 掌握技能, 适应社会, 服务社会。同时它们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共同体现传承文明, 公平正义, 扶弱助残, 以人为本, 人文关怀, 积极进取, 提高素质, 奉献社会。图书馆精神与大学精神是彼此相连, 相互彰显。

摘要:学术界对于大学精神和图书馆精神的讨论, 始终没有停止, 大家各抒己见, 众说纷纭, 见仁见智。尽管大学精神和图书馆精神各有侧重, 不尽相同, 但它们共同体现传承文明, 公平正义, 扶弱助残, 以人为本, 人文关怀, 积极进取, 提高素质, 奉献社会。故此图书馆精神与大学精神是彼此相连, 相互彰显的。

大学精神与生态环境 篇8

“大学精神”一词的概念最早见于20世纪初一些大学中的几位学者 (如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等) 的文章之中。1923年代理北大校长的蒋梦麟做过题为《北大之精神》的演讲, 将“大度包容”和“思想自由”列举为北大之精神。1927年北大著名教授马寅初在浙江也发表了同为《北大之精神》的演讲, 提出“所谓北大主义者, 即牺牲主义也。服务于国家社会, 不顾一己之私利, 勇往直前, 以达其至高之鹄的。”“Tsing Hua Spirit (清华精神) , 是二三十年代清华人的口头禅”。从1938年起历时八年的西南联大综合了三所不同渊源的大学, 在及其简陋、艰苦的环境中传薪播火, 弘歌不辍, 喊出了“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 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 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 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 违千夫之诺诺, 作一士之谔谔”的口号。这些可看成是“大学精神”一词的语用源头。然而, 自有大学之日起“大学精神”就伴随而生, 虽然最初不会被提出, 但是无法否认“大学精神”的存在。中国最早的高等学府可上溯到西周 (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 的辟雍和泮宫。到19世纪中国大学受西方高等教育的影响日深, 逐渐形成了今日的大学模式和制度。在大学演进的过程之中, 大学精神若隐若现于其中, 虽不象具体科目和专业那般切实可触, 却实为大学建设和发展的灵魂。可以说大学精神是一个古老而悠久的话题, 但是就研究的深度而言它又是一个全新的领域。直到近十余年来才出现了一些有关“大学精神”研究的成果。“大学精神”也逐渐成了在报纸、学术期刊和网络媒体上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汇。

2. 大学精神的实质及研究价值

因为对“大学精神”一词的理解不同, 所以到目前为止, 对大学精神的研究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不同的学者对具体何谓大学精神有着各自独到的见解。笔者通过对众多学者的研究发现依然有一些共识性的东西, 可以作为对大学精神的总体的理解。

大学精神在本质上反映了大学的办学灵魂和理念, 是大学生命力的源泉, 是大学文化风气的精髓所在, 是对大学生存起决定性作用的思想导向。大学精神, 是一所大学所拥有的相对稳定的群体心理定势和精神状态, 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淀的最富典型意义的精神特征, 是一所大学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及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体现。不同的大学具有不同的精神内涵。譬如“北大之创新、清华之严谨、南开之笃实、浙大之坚韧”, 便是人们对国内著名学府所特有精神的概括。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 对大学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而大学的兴衰对国家的兴衰也有直接的关系。一所具有优良传统和独特精神气质的大学才是一所好大学, 能够为国家的强大起到强有力的推进作用。这可以从历史当中找到答案。早在十一至十二世纪, 当现代大学的前身在意大利半岛出现时, 意大利随后就成为文艺复兴的阵地;当近代大学转而在英国兴起的时候, 英国很快就成为全球领导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国家;当十九世纪研究型大学的观念从德国萌发的时候, 德国接着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国家;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美国把欧洲古老大学的好传统综合在一起, 发扬其大学精神, 又配合美国自身的创新精神, 创造了典型的美国高教体系, 成就了今日美国的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回首过去千余年的大学历史, 可见哪里有一流的大学精神, 哪里就会有一流的大学兴起;哪里有一流的大学兴起, 哪里就有民族的兴旺和世界一流国家的崛起。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精神做深入的研究。中国大学若要进入更大规模、更高层次的发展, 若要走在世界教育的前沿的话, 就必须要解决好大学精神的问题。

3. 大学体育的目的意义

虽然时代在进步, 教学体系的结构在发生着变化, 但是大学体育教育却始终在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它力求完美地将教育与体育运动相结合, 成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 因而它的目的不仅应和高等教育的目的相一致, 还应该具有高等教育的精神实质。大学体育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还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质, 提升学生的精神气质, 帮助学生为其实现自我价值打下良好的基础, 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成为祖国建设大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4. 大学体育与大学精神的关联

通过以上的研究我们了解到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的最富典型意义的精神特征, 而大学体育教育则是大学教育实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对大学的风气及学生的性格品质具有积极的建设作用。一所重视体育教育的大学更能够培养出具有坚强意志品质和良好风范的毕业生。应该说大学精神是学生在校期间耳濡目染形成的精神内涵, 它的表现却是在学生毕业之后, 体现在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时所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及工作的态度和能力之中。欧美诸国如英美德等都非常重视大学体育教育, 他们在运动场上培养学生的身体技能和政治风度, 他们评价一个公正的人会说他具有“运动家的气派 (Sportsmanship) ”。因此, 我们不能将大学体育与大学精神割裂来看。而要在大学体育的教育实践中加强对大学精神的培养, 为大学精神的建设起到自身应有的作用。以体育精神丰富大学精神, 以大学精神促进大学体育教育。

5. 大学体育与大学精神中的民族精神的关系

中国近代大学建立的初衷就是本着救亡图存的民族自强精神。清华的成立就直接刺激了国人心中民族精神的神经。清华是个“赔款学校”, 是美国用中国庚子赔款余额建立的, 每一个清华学子的心中都涌动着救国救民的热血。这一点从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就可见一斑。1937年7月, 卢沟桥的炮火虽然逼得清华人泣别平津, 暂住衡水, 但是却没有挡住清华人救亡图存的信念。他们与北大、南开三校合一, 于1938年4月在云南组建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凭着坚强的民族意志, 取得了光辉的学术成果, 成为现代教育史上的一道奇葩。

南开大学的创办人严范孙先生目击当时国势濒危、外侮日急, 认识到中国欲图自强, 非创办教育不可。于是发教育救国之宏愿, 于清光绪三十年十月, 扩严氏家塾为中学。南开大学创立的缘起同样体现了民族精神与大学不可分割的渊源。

即使现在的大学也依然把民族精神放在教育的重要位置。《思想道德修养》、《邓小平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等课程的设置无不紧密结合了民族主义的色彩。可见民族精神是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体育的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对民族自尊的培养。增强国民体质的同时就是在增强国民的民族自豪感。2004年希腊雅典奥运会上刘翔勇夺110米栏冠军的一幕至今都在激励和鼓舞着我们。回望遭遇外侮欺凌的年代, 能够摘掉“东亚病夫”帽子的人, 一定是身心强健的人, 一定是民族气节浓厚的人, 在和平年代为国家做出最多贡献的人, 也一定是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看得高于自身利益的人。

6. 以大学体育教育完善大学精神中的民族精神

从上面的分析中, 我们看到大学体育与大学精神是互为存在的, 大学体育教育中具有大学精神的成分, 大学体育教育反过来又可以促进对学生们大学精神的培养。新时代的大学体育教育不但是健康教育的首要课程, 还是学生身心教育, 精神教育的重中之重和有力武器。

民族精神是大学精神是重要成分, 因此大学体育教育应该把对大学精神中的民族精神的培养放在首要的位置。为了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笔者认为最应该采用的一个渠道就是开设理论课。从历史的角度来讲授体育运动是如何促进民族精神建设的。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乒乓球运动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小球带动大球”的外交理念成了当时最有效的外交手段之一, 国人开始从战争的伤口中恢复过来, 民族士气也随着乒乓球水平在世界上的崛起而强盛起来。后来的“女排精神”更是对一代又一代人最好的民族精神教材。今天, 申奥的成功标志着中国的国力已经逐渐强大, 这对每一个国人来说都是民族精神最好的鼓舞。这些都是很好的教材, 不但如此, 从一些体育明星的身上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到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比如“世界飞人”刘翔, NBA“小巨人”姚明, 都是民族精神立在世界之巅的一杆大旗。因此让我们以历史为骄傲, 以英雄为骄傲, 用理论课的方式撑起民族精神教育的大旗。

另外, 在体育日常的素科课上, 教师也应该时时注意民族精神的培养。在不同的运动项目中, 要不失时机地对该项目中我国优秀选手的突出事迹进行讲解, 这样不但可以增强学生们的民族精神, 还能使同学们加强对该项目的锻炼兴趣, 做到一举两得。

每一名大学体育工作者都要在思想上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上升到精神境界, 这样才能把大学体育教育做得更好, 进而把大学教育的整体水平也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以大学体育教育完善大学精神将是新时代大学体育的一个新的课题, 也是大学体育教育的一个严峻挑战。每一名大学体育工作者都应该主动肩负起这样的责任, 为使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取得辉煌成就尽自己的一份心力。

参考文献

[1].《大学何为》, 陈平原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5月第一版

[2].《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与省思》, 储朝晖著,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5年12月第一版

[3].《大学精神》, 杨东平编, 辽海出版社, 2000年1月第一版

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 篇9

大学精神出现了危机。教授们热衷于行政, 对教学工作不热心;热衷于做科研项目, 不热心学问。还有一些研究生学历的年轻教师也热衷于做行政。大学教师们急功近利的心态突出, 对科研只求数量, 不求质量, 粗制乱造, 甚至剽窃抄袭他人的研究成果。还有些大学校长在毕业生的毕业典礼上, 对学生灌输媚俗的价值观。高校教师道德滑坡甚至贪污腐败时有发生。高校人际关系也不尽人意, 圈子主义盛行。大学行政化现象严重。

这些问题的产生, 在一定程度上源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和教师待遇偏低, 同时应该看到不纯粹是经济问题, 与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削弱密切相关。没有先进的大学文化和精神, 大学就会迷失方向, 就会向大学生和社会公众传递错误的价值观念。大学肩负塑造人的重任, 处于文化创新和社会进步的前沿, 引领时代精神和主流价值观。因此弄清什么是大学精神, 搞好大学文化建设, 十分必要。

当今世界, 高等教育大众化了, 但是并不意味着世俗化。今天的大学不再是一个象牙塔, 不少大学走上了和企业相结合的路子, 有自己的企业。为提高教师待遇, 提高科研条件和水平, 服务社会, 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高等学校适当的搞经济建设也是必要的, 但是经济建设毕竟不是高校的主要功能。过于偏重于经济建设, 就会偏离办学目标。大学精神和文化研究, 可以促进高等学校健康发展。

大学的功能就是传承和创新文化[1], 培养合格公民和专业技术人才, 发展科学技术和提供社会服务。大学文化的建设就是服务这些功能的。毋庸置疑, 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研究, 对于充分发挥大学功能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高校教师和大学生是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主要载体和创造者, 大学精神和文化的研究可以帮助高校教师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金钱观和职业地位观, 保守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理想, 成为一名“大学人”。这方面的研究对于高等学校良好大学制度和风气的形成也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大学精神和文化滋润着莘莘学子, 对于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翻阅百年高等教育历史文献, 发现对于大学精神和文化的研究并少见, 但是缺乏深入全面系统的研究。不少研究者仅仅研究了一个或者几个方面的问题。本文将梳理以往的研究成果, 形成相对系统和全面的大学精神和文化的理论。

一 大学精神的内涵

1 传道精神

培养合格公民, 培养治国理政的人才, 是大学肩负的使命。我国古籍《四书》中对大学定义是:“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新民, 在止于至善。”意思就是:大学任务就是发扬道德, 教化民众, 使人心向善。我国古代先贤很早就认识到道德教化的重要意义, 给大学正确的定位。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 传道, 授业解惑也。从教师的角度论述了大学的传道功能。我国历史上从汉代确立儒家的正统学说后, 历代的学者都以传播儒学为己任, 建立书院, 讲述儒学, 到宋代理学发展到极盛。近代的中国的大学, 都开设了社会政治理论, 宣传民主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大学, 把传播共产主义, 培养接班人作为首要的任务。当代中国的大学, 要向大学生传授社会主义理论, 培养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 柏拉图还有亚里士多德都重视教育的传道作用, 在他们创立的学园中都要讲伦理学, 政治学等为人治国之道[2]。中世纪的大学, 不管是专门的神学院, 还是设立的神学系, 教授神学, 其实神学不过是披着神秘外衣的伦理学和政治学。我国古代的佛寺和道观, 主持方丈和道长也讲学传道, 培养弟子门生!

2 创新精神

大学所传之道, 要通过学者研究获得的。学者要研究学问, 研究就意味着创新。在研究过程中会有新的感悟, 新的发现和新的发展。同样的文本, 不同的时代显示不同的意义。所以任何一种研究和当时的社会结合起来, 就是创新。如今, 学者们把目光投向社会, 针对社会中出现的新问题, 提出解决方案, 创造新的理论。创新越来越成为大学的前进的动力和活力的源泉。时代的发展, 除了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之外, 还需要迫切的政治社会理论创新。科技革命, 对社会管理提出很多挑战, 只有通过创新才能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占据知识前沿的大学, 对于各种问题给予理论上的解决, 方可引领社会前进。事实上, 大学在知识创新领域越来越重要, 做出的创新成果越来越多。

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 也是大学肩负的使命[3]。大学的创新是有限的, 社会的发展需要全体民众的创新。创新意识和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

3 民主精神

所谓民主, 可以理解为多数人的管理。把民主理解为自治也是可以的。就西方大学而言, 大学的管理, 很多学校不是校长一人说了算, 而是有各种管理委员会来决定大学的重要事务。大学各种制度的设立, 应由管理委员会来决定[4]。

由校长主持日常工作, 重大问题, 提交管理委员会决定。虽然, 管理委员会对于整个大学而言, 仍然是少数, 但是在委员的产生方面有广泛的代表性。

在学术问题上, 也体现民主精神, 以理服人。大学是对话的地方, 不是一言堂, 不能打棍子。学术上可以广泛争论, 不能由哪个权威人物说了算, 研究政治社会问题没有禁区。在教师聘任, 职称晋升方面, 要公平公正, 不能由校长一人决定。

4 独立精神

大学不是政府的附属物, 尽管政府可以扶持大学, 支付办学经费, 甚至可以监督大学, 但是大学还是有其独立的地位[5]。最早的大学都不是政府办的, 古代的人才也不是政府培养的, 往往是私塾和私立书院培养的, 一开始就独立于政府。招什么学生, 讲什么课程, 费用收取, 教师任用都由大学自己决定。孔夫子的私塾, 没有政府的扶持, 据说学徒三千, 培养有名门徒七十二人。大学办学不是政府的行为, 从一定意义上, 大学没有义务接受政府的支配。政府也不宜给大学指定开什么课。

5 批判精神

大学是精英的聚集地, 是创新知识的机构。对社会提出批评和建议, 是学者的任务和使命。学者不能唯政府是从, 做政府的代言人或者傀儡。坚持真理是学者的最基本的品格。对于学者的言论, 不给予政治上的评价, 不用政府的权势来压制。如果该言论不对, 自然会有其他的学者站出来反驳。在论争中谬误和真理自然会显现出来, 谬误得以纠正, 真理得以传播。

批判精神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是不能压制的[6]。学生在教师的感召下, 也会主动树立起社会责任感的。如果教师不敢批评社会, 一味媚俗, 那么学生也会表现出同样的冷漠态度, 成为一名不负责任的公民。可以说, 批判精神是一种书生意气。所谓书生意气就是崇尚理想, 坚持真理, 以天下为己任。一所大学培养不出书生气, 那是很失败的大学。

6 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 就是尊重生命和人格的品质[7]。在人类的历史上, 因为战争和债务产生了奴隶, 作为同类的人, 遭到非人的待遇, 沦落到动物的境地, 这是对人类尊严的亵渎, 是对人类文明的破坏。随着社会的发展, 这种非人道制度被淘汰, 人们获得了一种精神的进步, 这就是人文精神。人类的发展, 向着尊重生命和尊严的方向, 也就是文明的方向发展。

各大学中都把人格尊严放在重要位置, 尊重美德, 弘扬真善美, 爱护环境, 保护生态, 促进公平, 消除贫困, 维护和平, 促进和谐, 发扬平等自由博爱的人道主义精神。即使是军校, 也讲人文精神的, 培养学员不虐待俘虏, 不伤害贫民, 不使用使受伤者十分痛苦的武器等品德。

7 理性和科学精神

大学从创立之初, 就是为了传授知识, 培养人才。知识就是理性的经验。没有理性的知识, 是迷信, 不登大学之堂。伦理道德是理性的东西, 神学也是具有理性的知识。在大学中, 几乎很少有什么神秘的教条, 一切知识都会受到质疑, 受到理性的检阅。从《道德经》到儒家经典, 到《佛经》, 再到《圣经》都渗透着理性精神。在古希腊的学院中, 很早就开始讲几何、逻辑等课程, 随着近代科学的出现, 数学理性和实证主义逐渐发展起来, 渗透到大学的各个角落。现在教师们讲课或者研究, 必须遵循科学的理性, 用科学的方法和思维去工作[8]。

8 自由精神

蔡元培做北大校长时提出, 兼容并包, 容纳不同的学派同时存在, 不搞清一色。表现大学学术自由的精神。大学毕竟不是政治机构, 不能用政治手段来管理大学。因为大学本身的创新, 大学经常是思想革命的地方, 但是不是政治革命的地方。不过历史上的北大, 却独具特色, 从五四运动开始, 涌现出很多爱国大学生, 参与了很多爱国活动。爱国和革命是北大的光荣传统。但是不能由此把北大作为一个政治机构。大学可以容纳不同的学科, 人文、科学和宗教的都可以讲授研究。大学生可以换专业, 也可以选修第二学位, 也是大学自由精神的表现。当然还包括思想自由和表达自由, 大学教师和学生的思想不受官方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压制[9]。

9 殉道精神

在大学产生的思想, 如何实施?这句需要大学师生有种殉道精神。孔夫子的学生毕业后, 周游列国, 把孔夫子的学说传到四方诸侯, 为官辅政, 实施孔子的主张。所谓学而优则仕, 就包含了殉道精神。苏格拉底为自己的学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就拿北大来说吧, 李大钊是一个典型例子, 还有很多北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或者三民主义, 毕业后好多投身革命, 坚持真理和正义, 为理想而奋斗。还有云南大学任教的闻一多先生, 为民主献身。这些都是大学殉道精神的表现。今天世界各国的大学都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一项主要职能, 大学以及师生都要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不能坐而论道, 要置身于社会活动。

二 大学文化建设

大学精神的培养, 需经过大学文化的建设来实现。大学文化是大学精神的载体。搞好大学文化建设, 是弘扬大学精神的重要途径。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建设大学文化:

1 搞好学校基本设施建设和管理

学校的基本设施主要是教学实验楼, 图书馆, 体育场馆, 宿舍楼, 办公楼, 食堂, 澡堂、超市和道路等生活服务设施。

教学楼不要太高, 像个商务大厦似的。以前的教学楼基本在五层左右, 现在有的教学楼建得很高, 上下要乘电梯。这就不利于学生下楼活动。高大的教学楼造成了一种压迫感和隔离感, 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室不能太大, 由于高校扩招, 很多学校都建设了大教室, 能容纳120人以上, 甚至达到200人左右。因为人多, 教师与学生直接沟通的机会相对就少, 教学效果就会受到影响。

图书馆里的图书要体现学术性, 商务印书馆发行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全套一定要有。这些书大都是西学经典著作, 包含十分丰富的人文内容, 是做人和学术研究必须了解的书籍。不能为了别的目的购进一些不具有学术性和知识性的低质量、价格昂贵的书。那些书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腐败。

食堂要卫生, 质量要好, 经济实惠。

学校大门不要搞得太豪华, 培养师生的节俭意识;各种设施坏了要及时维修,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2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校园一草一木都要优美, 环境绿化要赏心悦目, 校园面积足够大, 师生在校园中放松精神, 陶冶情操, 开阔思维。在校园散步时, 就能产生灵感, 启发思想和创新。校园周边最好不要有医院 (医学院校除外) 、工厂。学生宿舍要与外单位隔离, 而且与居民区要有些距离。大学校园称为相对封闭的环境。附属中小学也不要接近大学, 以免产生不好的影响。

3 加强廉洁文化建设

身正为师, 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廉洁自律, 对于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学生在学校都受到腐败的影响, 走到社会也很难廉洁。要坚决反对高校腐败。杜绝招生、工程承包和设备购买等领域的腐败。反对教师学术不端行为, 杜绝学术腐败。对于不具有学术性的著作, 不论是什么层次的项目或者期刊, 都不能作为科研成果, 只能当做一般著作。反对抄袭和粗制滥造, 维护学术的纯洁性、严肃性和科学性。

4 加强诚信文化建设

这与廉洁文化直接相关, 腐败往往利用不诚信的作法来达到目的。学术作弊, 既是学术腐败, 也是违背诚信的。近年来不少高校为了多招生, 往往虚报就业率;为通过评估, 让学生反复地做评估应对演练。为吸引学生, 开设就业率不高, 不具有什么实用价值的专业, 华而不实, 不关心学生前途命运。这样做都降低了大学声望和信誉。导致学生形成双重人格和玩世不恭态度, 不利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有些教师, 平时根本没有搞科研, 但是职称评审时拿出一大推科研成果, 这就要考察一下是本人亲自做的, 还是别人代笔。有些领导自己从来不搞科研或者写论文, 都是别人做的, 签自己的名字, 职称照样过。这些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 做领导的职称比专任教师晋升的快。这直接败坏大学了风气。

5 完善大学人事制度

大学是学术型单位, 不能作为解决就业的机构, 所以政府最好不要把退役军人安排进大学。军人的教育和大学教育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不能用军校的那种管理制度来管理普通大学。教师子弟最好不要进入本校, 避免近亲繁殖, 影响学校的公正。美国大学对此有严格规定。

在对教师的考评中, 要公正合理, 客观的对待每一位教师, 不能凭关系定等次。教师职级工资不要差别太大, 否则一些教师就会为工资去不择手段地晋职称。

6 加强大学的民主管理

目前, 我国大学管理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级领导干部都来自行政部门委任, 教师们没有选择权。这样一来, 教师意愿和利益很难得到表达。学校在很多方面不得不屈从政府, 动摇大学的自主地位。为维护大学的独立, 大学校长最好由大学教师推选后报政府任命。这样既能制约校长的权力, 又能维护校长的权威。当然大学的管理还要成立管理委员会, 和大学校党委一同管理学校。

7 加强创新文化建设

为了防止学术垃圾, 一定要在科研成果结项和晋升职称方面审查论著论文的创新程度, 不具有实质创新的东西, 坚决否定, 杜绝学术腐败。形成下真功夫, 作学问的文化氛围。

8 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儒学文化中有很多超越越时空的精华, 伴随着华夏民族走了几千年, 这份宝贵的遗产, 我们一定不能丢失。实践证明, 儒学文化对于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有积极的意义。对于中国特色的让师生接受完整的儒学教育, 有助于大学精神和文化建设[10]。应该把《四书五经》作为选修课, 如果有中文系的话, 把它作为必修课来开设。

参考文献

[1]张忠华.高等教育专题新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3:109.

[2]雷通群.雷通群西洋教育通史[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2012:1, 33-34

[3]钱学森.钱学森最后一次系统谈话:大学要有创新精神[J].共产党员 (下半月) , 2009 (12) :54.

[4]陈平原.大学何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5) :167.

[5]温翠莲.浅论中国大学的自治精神[J].科技致富向导, 2012 (29) :67.

[6]禹旭才.社会批判:大学必要的职能[J].2007 (6) :20-21.

[7]解丽霞.近二十年人精神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社科人文版) , 2006 (6) :35.

[8]王丰.现代大学理性精神之反思与回归[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 (23) :296.

[9]刘爽, 赵俊芳.论耶鲁大学的自由精神[J].现代教育科学, 2008 (3) , 41.

论大学之道与大学精神 篇10

一、对中国古人“大学之道”的解析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这是中国古代经典著作——“四书”之一的《大学》中的一段话, 它论述了“大学”的根本宗旨, 后人也将它归结为“大学”的“三纲领”。在其中, “止于至善”这个词流传最广, 也是今天许多大学的校训内容, 因为它代表了一种人生精神和境界, 不单是一种学术的追求。事实上也如此, 直到今天, 中国人一般都认为学问和人生是统一的, 为学与为人是一体的。无论做学与做人, 似乎都应当追求“止于至善”, 似乎除此之外别无选择。仅从这句话, 也可以体现出中国老祖宗的智慧。这说明, 大学的根本目标就是追求至善, 学问的境界与做人的境界是一致的。而“至善”的本质是获得天下大治, 这显然是一种学以致用的理想, 并非一种纯粹的知识追求。从这个角度看, 中国的大学追求是一种实用取向, 而非理智取向, 换言之, 这与以探求真理为志向的西方大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在“三纲领”中, 关于“亲民”常有两种不同解释, 一是朱熹在《大学章句》中解读为“新民”。而王阳明在《大学问》中则认为就应该是“亲民”。[1]从表面上看, “亲民”的境界似乎比“新民”低, 其实不然。想一想, 能够亲近百姓的话不就是仁的表现吗?“新民”则有教化的意思。因为“新民”的含义中就把自己当成启蒙者了, 民众当然是需要开化的。显然, 这是站在一种精英的立场上而言的。当然, 在“亲民”中也有一种精英的意味, 但似乎没那么强烈, 因为在“新民”中有一种强迫改变的意思, 这其中隐含了一种高高在上的意识。所以, “亲民”似乎比“新民”更胜一筹。

从“亲民”到“新民”, 体现了不同的治理思想, “亲民”体现了一种“以民为本”的思想, 这意味着, 统治者需要主动了解百姓的需求和疾苦, 这样才能采取顺民之策, 从而得到天下大治。“新民”则体现了以统治者意志为本的思想, 也体现了统治者的道德优越感, 甚至表达了一种理智优越感和精神优越感甚至是一种出身优越感。不难发现, 在“新民”中更具有一种客观主义的意味, 认为真理是客观存在的, 统治者把自己打扮成先知先觉者, 从而具有一种教化百姓的责任。而在“亲民”中则弥散着一种民本主义味道, 强调真理存在于人心, 统治者应该了解人民的需要。可见, “新民”和“亲民”虽然是有不同意味, 但都表现出一种实用主义态度, 都是为了实现治理或天下和顺。“亲民”更代表了统治者自我修养的提高问题, 而新民代表了统治者具有一种责任感。

关于“在明明德”的理解也存在分歧, 一般第一个“明”理解为“宣示”或“晓谕”的意思, 但这个“明”是“自明”还是“他明”?换言之, 是依靠别人的教导还是依靠自己的感悟?如果依靠“自明”, 则必须承认个体具有良知良能;否则就只能依靠外界教导, 显然陆王心学是主张良知良能, 而朱熹则偏重外在的教导;第二个“明”与德是联系在一起的, “明德”可以指光明正大的德行也可以指个体的“良知良能”。第一种理解可以以孔子的克己复礼作注, 即先贤所规定的各种礼仪规范。第二种解释则是使自身被蒙蔽的良知复明。这样, 大学之道就可以理解为:大学的根本目的在于让人们明白自身的德性, 从而新民或亲民, 最终追求至善。关于“大学”, 一般理解为“大人之学”, 与“小学”的“小人之学”相对。[2]这里的“大人”与“小人”显然不是从道德角度而言的, 而是指年龄意思, 所以“大学”就是真正学问的意思。“道”, 可以理解为原理, 也可以理解成根本目的。

从上一段表述中可以看出, 中国古代圣贤对大学目标的追求不是为了获得一种理论知识, 而是为了践行自己的道德理想。他们虽然承认有真正学问存在, 但认为学问的根本在于践行, 目的是为了达到至善。也可以说, 学问本质就是一种道德完善过程或完成德行的过程。

关于“明德”内容经过后世儒生不断阐释, 最终形成了三纲五常体系, 成为维护统治阶级长治久安的统治工具, 似乎这就是至善所追求的目标。如此, 大学之道的开放追求最终获得了一个封闭性结果, 最后变成了一个落后的保守的统治哲学。

二、对西方舶来的大学精神阐发

大学精神则是一个从西方传输过来的概念, 国内学界对大学精神一直没有一个比较系统的统一的解释, 对它的理解也因人而异。如在民国时期蔡元培的理解是“大学者, 高深学问者也”。梅贻琦的理解是“大学非大楼之谓也, 大师之谓也”。这些阐释都是关于大学理念或大学精神的阐释。陈寅恪在纪念王国维时提出“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虽然是对王国维的追求理想的概括, 但也在某种程度上是关于大学精神的概括。这可以看出个人的追求与大学精神旨趣可以是统一的, 或者说大学精神可以成为著名学者的人格品质。

在今天我们讲大学精神时经常与大学理念、大学传统等同。大学理念就是关于大学使命的论述, 核心含义就是在解释大学应该干什么和不应该干什么。大学传统则是关于大学精神的传承, 成为基本的大学理念。就大学传统而言, 中世纪大学留下的传统是大学自治, 或者大学自治是大学精神得以延续的根据。显然, 认为中世纪大学就已经确立了学术自由精神是不可想象的, 因为中世纪大学奉神学为灌顶石, 换言之, 一切阐释不可能超越神学解释范围。而且大学在各种制度设计中无不需要得到教会的批准, 包括学位证书的授予, 任教资格的获得, 以及大学章程的批准等。只有到洪堡大学兴起后, 学术自由风气才开始真正昌盛起来, 因为大学已经获得国家的保护, 国家不仅不干预大学并且为大学提供物质支持, 从而使大学可以追求无用之学即纯科学。没有功利主义驱动的大学当然是自由的。但国家对大学不可能始终都持非常超脱的态度, 因此国立大学的学术自由也是有限的。

近代以来, 大学在与外界交流过程中逐渐形成了“3A”原则, 即学术自由、大学自治、学术中立。学术自由是为了探求真理的使命, 大学自治是为了摆脱外部控制, 尤其是外行控制, 学术中立是为了避免利益纠葛。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的, 当然学术自由是根本, 大学自治和学术中立是实现学术自由的必要条件。之后又增加学术责任变成“4A”。[3]学术责任在某种程度上挑战学术中立原则。但无一例外, 均把学术自由视为大学内在精神, 这意味着, 作为学者必须能够坚持自己的独立判断, 不受外界影响左右, 这种判断基于自己对学术的忠诚。

如果说中世纪大学精神是为了获得上帝的启迪、论证上帝的完美, 近代西方大学则是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 现代西方大学则开始追求知识和实践的统一, 创业型大学的崛起似乎也说明了这一趋向。这意味着大学精神在历史上是有演变的。大学精神是与时俱进的, 它应该是国家需要、社会需要、大众需要的反映。

三、大学之道与大学精神的差异

如上所述, 在中国, “大学之道”中的“大学”不是一个专门的学术机构称谓, 而是一种学问称呼, 即“大人之学”, 从本质上讲它也可以称为做人之学。虽然存在着个体修养路线的不同, 但根本上都是一样的, 都是为了实现社会大治, 其核心是如何使个体融于社会, 所走的是一条“内圣外王”路线。[4]

而在西方, 大学首先是指一种学术共同体, 是由学者行会组织演变而来, 进而演变成一种自由探求真理的机构并形成了一种自治精神, 所以, 说到底, 大学精神是一种追求真理的精神, 是一种为了追求真理而要求思想自由的精神, 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一种平等的真理探索权, 这种权利就赋予个体摆脱世俗限制而探求真理的能力, 它必然要求大学走向自治, 这样才能摆脱世俗干预, 因此它尊奉的是一种普遍主义的知识原理。

对于“大学之道”中国历史上已经有多种解释方式, 这些解释虽然在具体解释上存在差异, 但在根本解释上却是一致的, 即都是为了传播真理 (尽管中西方对真理的理解不同, 比如中国的真理一般指人生智慧, 而西方一般指绝对理性) , 提升个人觉悟, 培养一种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中国古人学问的根本在于加强自我修养。所以就有了“三纲领”“八条目”的称谓。“八条目”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内求的路向奠定了中国学术的基本品格, 这样学术的根本志向在于认识善, 这个善是来自于个人的体悟。虽然需要通过格物致知的途径, 但这只是个基本功, 不是最终目的。非常有意思的是, 古人把《大学》《论语》《孟子》和《中庸》作为终身学习内容, 而且作为科举取士的依据。

大学精神则来源于西方, 它是一种追求绝对知识的理念, 即认为大学的目的在于追求纯粹的知识或绝对的知识。这种追求的路向总体而言不是向内而是向外。为什么是向外的?因为他们坚信任何人都不可能认识绝对的善, 而只有共同努力才可能达到更高的善。这从柏拉图的“共相说”中已经表露出这种思想。柏拉图对“知识”和“意见”的区别对西方学术发展具有经典的指导意义, 他认为不经过理性思考的话个体感受是不可靠的, 换言之, 即不相信个体能够根据自己的感觉来获得真正知识, 这与中国古人相信“人性本善”或“良知良能”具有本质差异。这也意味着, 在西方, 求知的路线必须走向集体共同努力而不能依靠自己或个别权威, 而在中国认为只要个体努力, 获得真知是完全可能的, “人人皆可为尧舜”就是这种思想的表达。这样, 在西方摆脱个体直觉的路线后只能走向理性主义, 而中国的学术路线则走向直觉主义和神秘主义。在西方, 他们认为每个人的感受不同, 这些感受不能代表真知, 真知隐藏在这些感受背后, 而个体无法直接获得这种真知, 要获得这种真知就需要通过辩论, 要参加辩论, 就必须学习基本的修辞和文法, 于是文法、修辞、辩证法就构成了最早的“三艺”。为了避免辩论陷于空洞的诡辩, 就必须学习一些基本知识, 这样柏拉图就在“三艺”基础上增加了“天文、数学、几何、音乐”四艺, 这样就构成了影响西方社会甚久的文科“七艺”, 也称为“自由七艺”。[5]但就柏拉图看来, 最高的知识是辩证法, 而且这种知识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之后才能获得, 这说明这种知识获得需要实践的体会, 是个体对实践知识的总结。

西方中世纪大学, 最初是学者行会, 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追求普遍学问的场所, 这种普遍学问就是高深学问或绝对真理。但西方的大学学问主体是追求一种专业知识, 如医学、法学和神学, 而神学则是最高的知识, 因为它是关于绝对或神的知识。绝对的知识实际上就是论证一种绝对的精神存在, 即它是无所不在的, 无所不能的, 也是无所不知的, 其本质就是全知全能。他们把这个追求作为学问的终极, 在某种意义上与中国的止于至善是同一意思, 只不过, 中国的止于至善是一种个人修为境界, 而西方的追求则是证明它的客观存在, 即外在于个体的存在, 从而是一种真理。这种探求无疑就是一种形而上学追求。显然, 这种学问探求首先必须符合逻辑要求, 即它必须保持内在的一致性, 是一种系统知识, 否则就无法自圆其说。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宗教哲学研究, 大概阿奎那的神学大全能够概括这个学问的特征。

实事求是地说, 西方大学这种形而上学追求一方面使学术走进了象牙塔, 另一方面则促进了学术的系统化, 这为之后的科学分化奠定很好的学术基础。

这样就出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西方学问总体上是一种向外追求, 而中国学问则是一种向内追求?其决定性因素是什么?究竟各有什么利弊?

四、中西大学精神差异的根源

中西大学精神差异, 表面上看是源于其认识论的不同, 但更深刻的原因则是本体论的不同。西方学问之所以向外追求, 第一个原因是他们认为个体认识是有限的, 是无法达到绝对真理的, 而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认识目标是探求绝对的存在, 那么, 这样的知识就必须是客观的, 符合逻辑的, 否则就是不可理解的。探求绝对的存在是与其宗教信仰密切相关的, 这就形成了一种宇宙观或本体论。在宗教观念中, 一切都是神创造的, 那么宗教哲学就需要证明神的存在, 从而证明传统的宗教信条是合理的正确的。他们对个体认识能力的判断, 显然是基于经验基础上的, 因为没有一个人可以证明自己是全能的或能够彻底解释世界存在的奥秘, 只有依靠共同认识才能确认真理。他们始终感到自然是诡秘的、神奇的、变化无穷的, 但都受神的意志主宰, 所以, 人生价值和学问的目的就是了解神的旨意。后来这个神变成了自然神, 但那已经是启蒙运动之后的事情了。不过相信神的存在是西方文化的一大特色。

中国学问为什么是一种内向的品格呢?就在于人们一贯对世界采取神秘的不可知的态度, 从而非常相信神启。而接受这种神启的能力就依靠个体的良知良能。这种良知良能当然也是一种神的恩赐, 是不能对外人显示的, 这就是中国直觉主义方法论的源泉。而且中国人相信, 这种良知良能与个体的道德修为直接联系在一起, 如果不注重个体修为就无法获得这种能力。这样, 在中国为人与为学就统一了起来。进而, 中国人一般不认为存在一种公共知识, 认为知识都是个体的、神秘的, 一旦向外宣布就是亵渎神圣。既然对于神启是不能言说的, 那么个人只能保守这个秘密, 要保守这个秘密就考验个人的私德, 而且他必须按照神的指示行动, 这就出现了修身、养性的一套规则。格物致知, 这个看似浅显的事情中蕴含了不同的哲学。格就是衡量, 观察、看, 每个人所看的不同, 这个不同在今天看来是个体观察能力的不同或天赋的不同所致, 而古人则采取神秘主义方式解释, 即神给予的启示不同。如此, 所获得的知就是一种内在体验, 就是一种内在的感受, 这个感受中要表现出充分的敬意, 因为这是对待神的恩赐物。所以在学问的“八条目”中提出要“诚意”“正心”。这里的一个潜在假设是如果个体是诚意、正心的, 那么上帝就会给予更多的启示, 也即个人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当个体有了这些知识后, 就要把它表现在行动中, 也即表现在个体的品行中, 从而感化其他人特别是自己身边的人, 成为人们的楷模, 这个功夫就达到了齐家的水平。进一步则可以把这种品行转化为一种规范约束, 成为教化人民的工具, 这就达到了新民的目的。最终使天下人都追随善行, 达到一种至善境地, 从而实现社会治理。这意味着, 治理是人为的, 不像西方所认为的是一种预设的。这也造成了西方追求法制, 而中国追求德治或人治的分野。

五、中西大学精神的启示

大学之道与大学精神是两种不同的大学使命回答方式, 两种回答方式迥异, 导致了两种不同的学术发展前途。“大学之道”的回答是中国式的, 它认为学术的本质在于追求内在洞明, 不需要外在实证, 这就导致了中国的内省式学术传统的发展, 也形成一种内敛式的中国文化传统, 因此, 在中国实践大学使命的策略是增加个人修养;而西方的大学使命则重在发现真理, 而真理应该是普遍有效的, 因此它是一种共同知识, 必须获得公认。要获得公认, 就需要经过论辩, 就必须遵循逻辑, 逻辑就是建立一个辩论规则, 不然就变成了诡辩。因此, 它呼唤一个共同体精神, 呼唤为知识而献身, 认为知识具有至上的价值, 这正是西方大学精神的实质。

按照“大学之道”的启示, 中国古代学术比较偏重于个体心证, 而不需要经过他人的承认。但作为个体如何进行心证呢?从根本上说主要采用的是墨子的“三表法”, 即一是“有本”, 即征于古者圣王之事迹, 二是“有原”, 即察于百姓耳目之实, 三是“有用”, 即在实行之后对百姓有利。[6]这个方法可以说是一个实用逻辑, 而不是西方的形式逻辑。但在后世流传中一般只重视第一条即“有本”, 因为唯有这一条是最可靠的, 而对于第二、第三则是忽视的, 因为它们存在着潜在的风险。自然而然, 这样的学术风向就容易走向崇古主义。之所以如此, 仍然是个人主义的实用主义思维方式在起作用, 因为古者圣王之事经过反复流传成为了共识是没有争议的, 因而是没有风险的。而百姓耳目之实则容易引起争议, 对百姓的利益评判则争议更大。为了避免这些争议引起个人风险, 那么最好是引用没有争议的事实, 如古者圣王之事, 次之就是权威评述, 这样的结局就是走向古典主义、保守主义、权威主义和个体主义。这一学术风向的背后实际上反映出中国的政治与学术之间始终纠缠不清的关系和学术受意识形态左右的状况, 也反映中国学术很少有一种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 当然也缺乏一种学术共同体意识。

西方对学问的态度则持比较客观的立场, 它首先注重的是当事人的直接感受和体验, 这样就排斥了对他人的和过去的经验过分崇拜;其次注重感受背后的理性, 目的是寻求共同的认识体验, 这种追求有助于形成理论知识;再次是注重逻辑表达, 因而注重辩论, 这有助于形成开放的学术结构;最后是注重自由讨论的氛围, 从而非常注重制度建设, 这样就容易形成一个稳定的学者社区, 有助于培养一种学术共同体精神。这为日后大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大学最初就是一个行会组织, 是一种学者行会, 最终演变成一种有组织无政府的机构, 这种机构是以契约的形式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 这种独立性形成了一种大学传统, 是大学精神的根源, 从而形成了日后的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风气。

中西大学学术风格比较给我们重要的启示是, 大学精神建设既要重视个人的自我修养, 同时也要注重制度建设, 在重视自我修养时不能过分偏重个人心证, 还要更加注重客观逻辑;而大学精神建设的重点应该是加强制度建设, 建立一种鼓励学术讨论的制度, 从而使学术在尊重个体创造性的同时更加注重客观、注重逻辑, 从而形成一种共同体精神。而且只有这种不断的持久的努力, 才能在整个社会形成一种真正尊重知识的文化氛围, 才能从根本上繁荣科学文化。不然的话, 大学精神很容易被正统化、统一化和僵化。

六、结语

中西大学精神不同, 最终导致了学术的风格不同, 最终产生了不同结果, 西方的学术注重形式逻辑, 注重事实求证, 从而导致了西方对知识体系构建非常重视, 这样就使学术向学科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前者使他们注重理论研究, 后者使他们注重实用操作。这两点导致西方科学技术的发达。而中国学术则走向比较重视个体阐释的路线, 这就容易形成一种神秘主义学术传统, 并导致个体修养与学术成就等同的趋向。这种学术趋向容易压抑自然科学发展并催生御用学术。在科举制度推动下, 权威主义、保守主义学风日益强化, 最终形成了人们思想的桎梏, 最后不得不在西方科学技术胁迫下的输入, 这种学术风格面临被颠覆的命运。

注释

1[1][2][4]黄玉顺.论大学精神与大学之道[EB/OL].http://www.confuchina.com/08%20xiandaihua/daxue%20jingshen.htm, 2013-09-29.

2[3]陈学飞.现代大学制度的“四项基本原则”[J].探索与争鸣, 2013, (7) :87.

3[5]王天一, 夏之莲, 朱美玉.外国教育史 (上)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47.

专卖店环境设计与精神文化消费 篇11

关键词:专卖店环境设计;消费空间;精神文化消费

一、消费观念的发展

人的消费源于人的需要。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消费需要也不同。[1]恩格斯曾经把人们的消费需要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三个层次。人对物质需要是最低层次的需要,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而且历史经验表明: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市场需要,而“一切需要的最终调节者是消费者的需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居民用于吃、穿、用等实物性消费比值有所下降,而用于文化教育、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等精神文化消费比值不断上升。精神文化消费在消费内容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说明市场日趋成熟,人们的审美水平也在提高,人们有能力也愿望为精神文化消费内容支付更多,这种物质消费逐渐向精神消费转化的趋势会越来越明显,而且带动了广告业、传播业、设计业等精神消费相关行业的发展。

二、专卖店环境设计与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契合

人们逐步转向精神文化消费的同时,对商业空间——专卖店环境设计的要求也增高,有时甚至超过对商品本身的关注度。但是我们发现,有一些店面设计只为追逐流行款式,整体风格却千篇一律。还有一些店的设计,脱离品牌本身,忽视商品方面的诉求。这些专卖店,撇开了消费环境设计与人们追求的精神文化消费二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影响店面的经营业绩。

绝大部分消费者,在品牌专卖店购物消费不仅代表了消费者在物质消费方面的需要,同时也是消费者微妙心理需求的折射。因为人们在选择消费品牌时也是在选择一种身份、一个特定阶层的消费烙印,进而形成一种由精神消费需求驱动的消费热潮。不同性别、背景、民族的人们通过不同的品牌塑造自己,找到自己的定位,把自己归入到这一类人或是想象中的某一类人中。这样的品牌消费就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而是为了满足社会性、展示性的需要和前文所述的精神文化消费。所以消费者在专卖店消费的不仅是它的产品,而且也是在消费环境,得到消费心理上的满足感,这些通常是店面账目上看不到。

三、专卖店环境设计的展现与协调

专卖店的环境即消费空间环境,是商品所在室内空间的形式、销售方式、室内色彩、家具陈设、照明的配置、广告以及在这一空间中满足人们行为活动所提供的便利。商业空间设计的任务就是对上述这些要素的组合和处理,以提高消费空间环境质量,进而促进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进一步来讲,专卖店环境设计应跟随现代人的生活步骤,充分考虑到专卖店设计思想的转变,提高与经销商、消费者之间的紧密联系。首先设计师应了解业主的经营理念以及商品发展方向。然后确定设计风格,根据其风格来进行环境设计以使其能满足功能与审美的需要。再就是设计师与消费者之间的协调。消费者消费观的变化,在消费过程中都会暴露出来。设计师应该主动地接受新消费观,并能预测未来消费走势,在设计上有超前意识,并引导消费者去浏览、欣赏好的消费环境,使专卖店能拥有较多的固定的消费群体。

四、结束语

总之,专卖店环境设计要从市场中总结设计经验,再反映到我们的设计中。无论表现形式还是表现效果,都应与市场的变动、消费者的消费心里相结合,引导人们消费。同样,人们的消费心理需求也会改变设计。设计师所设计的环境优劣除了设计理念的好坏,精湛的施工工艺和高档先进的装饰材料也是不可或缺的。要使专卖店环境设计上一个新台阶,设计师除了有超前意识,能预示未来设计发展趋势,关键在于发展个性,不断创新,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消费空间。相信未来的专卖店环境设计会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汤跃跃.消费方式变革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J].现代经济探讨,2006,(3):58.

[2]钟虹滨.新消费观与设计思想——专卖店购物环境设计趋势[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2):72.

[3]巫濛.品牌专卖店及其设计研究——消费、展示与体验[D].北京:清华大学,2004.

浅谈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的缺失 篇12

一、大学精神内涵

19世纪20年代, 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期间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思想。他认为高校应该学校自治、学术自由, 因此吸收了德国大学的教育思想制度, 试图以西方的学术思想来改变中国的教育现状。的确, 在20年代, 自由的学术氛围、宽松包容的学校环境创造并聚集了一批思想激进学者, 如鲁迅、陈独秀、李大钊等, 更有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辜负铭等学者思想。相比之下, 几十年后的今天, 物质充裕了, 思想滞后了, 条件更好了, 学习的途径多了, 反而学习的东西却少了。我国的一些高校, 沉浸在一种功利的氛围之中, 浮躁、空虚的精神在很多人身上体现。大学精神缺失了什么?

大学精神是指大学在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能体现大学独特的社会群体思想和行为特征的主导性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行为方式及气质, 它包括自由精神、独立精神、民主精神、人文精神、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宽容精神和启蒙精神。[1]大学的精神体现在器物上, 体现在学生的精神面貌上, 体现在大学的校园文化上。大学不是走向社会的一个培训场, 而是一个文化的场地, 是浸染学生、影响社会的一个机构。张春生认为, 大学里培养的人应是关注人类的人、关注社会的人, 而不是只关注自身的人。[2]

也有人从大学的功能的角度来分析当代的大学应该是什么样的。简而言之, 大学具有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功能, 其根源于1100年至19世纪中叶的英国学者纽曼、德国教育家洪堡以及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范海斯三位教育家主要观点的整合。[1]目前, 人们普遍认可这种说法, 认为大学是一个培养社会精英、引领社会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场所。大学不是一个训练和复制机器的场所, 所以学生不是一个只懂得一门或者几门技术的机器。大学是一个文化的场域, 一个学校的好坏体现在这个学校的文化上, 是一个器物的文化或者是一个机械的、缺乏人性的文化。杨德广先生认为, 大学文化包括大学精神文化、大学物质文化、大学制度文化、大学环境文化。

二、高校大学精神现状

周武君认为, 大学校园里最缺乏一种精神, 一种理念, 一种价值诉求。[3]的确, 当代社会功利主义盛行, 物欲横流, 社会竞争的压力, 生活的快节奏以及当前人们对于物质的要求提高但是精神文化贫乏。大学精神的缺失, 大学文化的缺失, 导致了学生无心恋学, 奔走于考试、考证、考公务员等一些谋生的技术。文化的基本功能是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 即培养人。笔者整合前人的观点结合当前校园生活的实际, 认为当前大学精神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技术主义盛行。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科学技术效率成为当前社会的主导因素, 人们充斥在方便快捷的科技环境中, 不能够安静下来做一些对自己心灵有益的事情。技术主义、工具主义盛行, 不仅仅是在科技领域, 甚至是在人们的生活领域, 使得学习不再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生活意义更不是为了得到内心的幸福。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M·海德格尔认为现代社会的特点是“发达的技术吞噬了人, 使人成为既无历史又无家园的漂泊者。”每一个人都是世界上的孤独者, 甚至是一个工具, 单纯是为了生存而不断的剥夺自己的幸福的工具而已。

2. 功利主义盛行。

物欲横流的社会, 市场经济的竞争, 人们越来越追求物质的享受却忽视了精神生活的提升, 不是为了要让自己过的幸福安宁, 而是为了能够得到更多的外在东西。正如前面所提及的, 人们学习或者生活, 做任何事情之前都是怀着某个目的, 而这个目的是驱使他们行动的前提, 是行动的起点也是终点。曾华认为, 高校过浓的功利性, 使大学把更多的资金与精力放在了如何去研制新型的科研技术、如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实用性成果、如何赶上经济的快速发展上, 却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教师做学问只是为了得到更大的课题和更多的研究经费而不是为了教书育人, 更不是为了引导学生, 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的环境。

3. 官本位主义盛行。

近年来, 国家提出了高校区行政化的口号, 但实际上好像成为一句空的口号, 并没有真正的落实。大学的教师不搞学术, 不引领这个时代的思想潮流却热衷于当官;学生不是在学习文化知识, 不是在进行知识的碰撞和交流, 而是追求物质的享受, 这是不是当前中国教育中最大的缺失呢?

三、大学精神的应然取向

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曾经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要改变当前的大学现状, 首先应该改变的是校园的文化环境, 而改变校园的文化环境则要从教师入手。教师是大学校园的文化生力军, 是学校文化的引领者, 是学生精神的催生者, 教师的文化水平直接影响的是学校的教学水平, 影响的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校的精神文化。根据当前大学校园存在的一些问题, 本人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大学的校园环境, 改变当前的大学精神文化。

1. 营造书香校园。

朱永新教授曾提出了在基础教育中要营造书香校园的概念。在高校之中也应该营造一种学习的氛围、学术的氛围、交流的氛围、文学的氛围, 而不是官本位的氛围, 不是一种浮夸的文化, 不是一味的申请课题经费搞大项目, 做大校园。校园再美也是物质的校园, 而一所校园的人文气息是由它所承载的文化决定的。洪堡曾说, 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之地, 而我们当今的大学却是一个考试的培训机构, 是一个凡俗之地。

2. 精练师资。

教师是文化的生力军, 是校园文化的代表人物, 要改变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就必须要改变教师的精神面貌。高建勋认为要精练教师应该做到:真正提高教师的地位, 在大学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 注重对教师精神激励的同时, 扎扎实实地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 要创造一个宽松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其二, 要把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放到合适的岗位 (不一定是领导岗位) 上, 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和聪明才智;其三,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学术权力, 尤其是要尊重和认可教师在智力上的投入和贡献。建立完善人才的回报机制, 用事业留住人, 用感情留住人, 用良好的环境留住人, 用适当的待遇留住人。蔡元培先生曾说过:“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 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 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教师是学生的教育者、引领者, 是文化的传递者,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 如果教师能够发挥精神上的引领作用而不是教导学生世俗化, 那么我们的校园会有更多的朗朗书声。

3. 重视文化的价值。

走在校园, 经常能够听到学生说:读书无用。学生抱着这样一种学习的态度, 很难想象能够学得有多好。大学精神的缺失很大一部分也是学生精神文化的缺失。表现在对古典传统文化的不重视, 对专业学术的不认可, 只认准找好工作这回事。高校的文化氛围竟然下滑到这样的地步, 又如何来重建我们的大学文化, 如何来传承我们的古典传统文化。曾华认为, 任何一所大学要想获得真正重大辉煌的成就, 产生自己杰出的大师, 就必须具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求知精神;具有一种只追求真理和科学而不问其实际功利的氛围与品格;具有多种学科广泛汇通与交叉的知识底蕴。当前的大学正是因为缺少积极进取的学生, 缺少探索创新的学生, 导致文化的价值不在, 古典传统的精神不复存在。而在高校之中, 学生是国家文化的传递者和接受者, 是文化的创新者, 是科技的创造者, 若学生不再重视文化的价值, 不再认可教育的作用, 很难想象, 中国的教育能够走多远, 中国的学生能够生活的多么快乐。如何提升我们的文化价值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如何来让学生重视我们的传统文化价值更是一个重大的课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 一所学校的好坏不是取决于物质环境, 而是取决于大学的精神文化。要改变当前社会虚荣、浮夸等风气, 校园文化的改变势在必行。大学是国家的未来建设者的培养场所, 是文化产生的源泉, 为了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就必须要改变当前的文化风气。大学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所在, 是一个国家创造力的出发点, 因此需要社会共同改变我们的大学, 改变大学的精神, 提倡一种自由民主, 兼容并包的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刘平昌.大学文化、大学精神及其关系[J].淮海工学院学报, 2011, (1) .

[2]张春男.浅析大学精神的内涵[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0, (4)

上一篇:IOCP模型下一篇:依法治国与依法理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