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体育大学精神

2024-07-19

北京体育大学精神(共12篇)

北京体育大学精神 篇1

1. 大学精神的渊源

“大学精神”一词的概念最早见于20世纪初一些大学中的几位学者 (如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等) 的文章之中。1923年代理北大校长的蒋梦麟做过题为《北大之精神》的演讲, 将“大度包容”和“思想自由”列举为北大之精神。1927年北大著名教授马寅初在浙江也发表了同为《北大之精神》的演讲, 提出“所谓北大主义者, 即牺牲主义也。服务于国家社会, 不顾一己之私利, 勇往直前, 以达其至高之鹄的。”“Tsing Hua Spirit (清华精神) , 是二三十年代清华人的口头禅”。从1938年起历时八年的西南联大综合了三所不同渊源的大学, 在及其简陋、艰苦的环境中传薪播火, 弘歌不辍, 喊出了“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 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 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 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 违千夫之诺诺, 作一士之谔谔”的口号。这些可看成是“大学精神”一词的语用源头。然而, 自有大学之日起“大学精神”就伴随而生, 虽然最初不会被提出, 但是无法否认“大学精神”的存在。中国最早的高等学府可上溯到西周 (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 的辟雍和泮宫。到19世纪中国大学受西方高等教育的影响日深, 逐渐形成了今日的大学模式和制度。在大学演进的过程之中, 大学精神若隐若现于其中, 虽不象具体科目和专业那般切实可触, 却实为大学建设和发展的灵魂。可以说大学精神是一个古老而悠久的话题, 但是就研究的深度而言它又是一个全新的领域。直到近十余年来才出现了一些有关“大学精神”研究的成果。“大学精神”也逐渐成了在报纸、学术期刊和网络媒体上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汇。

2. 大学精神的实质及研究价值

因为对“大学精神”一词的理解不同, 所以到目前为止, 对大学精神的研究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不同的学者对具体何谓大学精神有着各自独到的见解。笔者通过对众多学者的研究发现依然有一些共识性的东西, 可以作为对大学精神的总体的理解。

大学精神在本质上反映了大学的办学灵魂和理念, 是大学生命力的源泉, 是大学文化风气的精髓所在, 是对大学生存起决定性作用的思想导向。大学精神, 是一所大学所拥有的相对稳定的群体心理定势和精神状态, 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淀的最富典型意义的精神特征, 是一所大学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及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体现。不同的大学具有不同的精神内涵。譬如“北大之创新、清华之严谨、南开之笃实、浙大之坚韧”, 便是人们对国内著名学府所特有精神的概括。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 对大学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而大学的兴衰对国家的兴衰也有直接的关系。一所具有优良传统和独特精神气质的大学才是一所好大学, 能够为国家的强大起到强有力的推进作用。这可以从历史当中找到答案。早在十一至十二世纪, 当现代大学的前身在意大利半岛出现时, 意大利随后就成为文艺复兴的阵地;当近代大学转而在英国兴起的时候, 英国很快就成为全球领导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国家;当十九世纪研究型大学的观念从德国萌发的时候, 德国接着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国家;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美国把欧洲古老大学的好传统综合在一起, 发扬其大学精神, 又配合美国自身的创新精神, 创造了典型的美国高教体系, 成就了今日美国的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回首过去千余年的大学历史, 可见哪里有一流的大学精神, 哪里就会有一流的大学兴起;哪里有一流的大学兴起, 哪里就有民族的兴旺和世界一流国家的崛起。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精神做深入的研究。中国大学若要进入更大规模、更高层次的发展, 若要走在世界教育的前沿的话, 就必须要解决好大学精神的问题。

3. 大学体育的目的意义

虽然时代在进步, 教学体系的结构在发生着变化, 但是大学体育教育却始终在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它力求完美地将教育与体育运动相结合, 成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 因而它的目的不仅应和高等教育的目的相一致, 还应该具有高等教育的精神实质。大学体育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还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质, 提升学生的精神气质, 帮助学生为其实现自我价值打下良好的基础, 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成为祖国建设大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4. 大学体育与大学精神的关联

通过以上的研究我们了解到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的最富典型意义的精神特征, 而大学体育教育则是大学教育实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对大学的风气及学生的性格品质具有积极的建设作用。一所重视体育教育的大学更能够培养出具有坚强意志品质和良好风范的毕业生。应该说大学精神是学生在校期间耳濡目染形成的精神内涵, 它的表现却是在学生毕业之后, 体现在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时所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及工作的态度和能力之中。欧美诸国如英美德等都非常重视大学体育教育, 他们在运动场上培养学生的身体技能和政治风度, 他们评价一个公正的人会说他具有“运动家的气派 (Sportsmanship) ”。因此, 我们不能将大学体育与大学精神割裂来看。而要在大学体育的教育实践中加强对大学精神的培养, 为大学精神的建设起到自身应有的作用。以体育精神丰富大学精神, 以大学精神促进大学体育教育。

5. 大学体育与大学精神中的民族精神的关系

中国近代大学建立的初衷就是本着救亡图存的民族自强精神。清华的成立就直接刺激了国人心中民族精神的神经。清华是个“赔款学校”, 是美国用中国庚子赔款余额建立的, 每一个清华学子的心中都涌动着救国救民的热血。这一点从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就可见一斑。1937年7月, 卢沟桥的炮火虽然逼得清华人泣别平津, 暂住衡水, 但是却没有挡住清华人救亡图存的信念。他们与北大、南开三校合一, 于1938年4月在云南组建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凭着坚强的民族意志, 取得了光辉的学术成果, 成为现代教育史上的一道奇葩。

南开大学的创办人严范孙先生目击当时国势濒危、外侮日急, 认识到中国欲图自强, 非创办教育不可。于是发教育救国之宏愿, 于清光绪三十年十月, 扩严氏家塾为中学。南开大学创立的缘起同样体现了民族精神与大学不可分割的渊源。

即使现在的大学也依然把民族精神放在教育的重要位置。《思想道德修养》、《邓小平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等课程的设置无不紧密结合了民族主义的色彩。可见民族精神是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体育的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对民族自尊的培养。增强国民体质的同时就是在增强国民的民族自豪感。2004年希腊雅典奥运会上刘翔勇夺110米栏冠军的一幕至今都在激励和鼓舞着我们。回望遭遇外侮欺凌的年代, 能够摘掉“东亚病夫”帽子的人, 一定是身心强健的人, 一定是民族气节浓厚的人, 在和平年代为国家做出最多贡献的人, 也一定是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看得高于自身利益的人。

6. 以大学体育教育完善大学精神中的民族精神

从上面的分析中, 我们看到大学体育与大学精神是互为存在的, 大学体育教育中具有大学精神的成分, 大学体育教育反过来又可以促进对学生们大学精神的培养。新时代的大学体育教育不但是健康教育的首要课程, 还是学生身心教育, 精神教育的重中之重和有力武器。

民族精神是大学精神是重要成分, 因此大学体育教育应该把对大学精神中的民族精神的培养放在首要的位置。为了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笔者认为最应该采用的一个渠道就是开设理论课。从历史的角度来讲授体育运动是如何促进民族精神建设的。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乒乓球运动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小球带动大球”的外交理念成了当时最有效的外交手段之一, 国人开始从战争的伤口中恢复过来, 民族士气也随着乒乓球水平在世界上的崛起而强盛起来。后来的“女排精神”更是对一代又一代人最好的民族精神教材。今天, 申奥的成功标志着中国的国力已经逐渐强大, 这对每一个国人来说都是民族精神最好的鼓舞。这些都是很好的教材, 不但如此, 从一些体育明星的身上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到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比如“世界飞人”刘翔, NBA“小巨人”姚明, 都是民族精神立在世界之巅的一杆大旗。因此让我们以历史为骄傲, 以英雄为骄傲, 用理论课的方式撑起民族精神教育的大旗。

另外, 在体育日常的素科课上, 教师也应该时时注意民族精神的培养。在不同的运动项目中, 要不失时机地对该项目中我国优秀选手的突出事迹进行讲解, 这样不但可以增强学生们的民族精神, 还能使同学们加强对该项目的锻炼兴趣, 做到一举两得。

每一名大学体育工作者都要在思想上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上升到精神境界, 这样才能把大学体育教育做得更好, 进而把大学教育的整体水平也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以大学体育教育完善大学精神将是新时代大学体育的一个新的课题, 也是大学体育教育的一个严峻挑战。每一名大学体育工作者都应该主动肩负起这样的责任, 为使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取得辉煌成就尽自己的一份心力。

参考文献

[1].《大学何为》, 陈平原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5月第一版

[2].《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与省思》, 储朝晖著,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5年12月第一版

[3].《大学精神》, 杨东平编, 辽海出版社, 2000年1月第一版

[4].《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 丁学良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12月第一版

北京体育大学精神 篇2

查了很多资料,我知道了,所谓大学精神,就是指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面临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建设 “大学精神”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可是,看着这个定义,身在大学中的我,却不知,究竟什么是大学精神?费了很大的力气,我终于考进了我心仪已久的大学,可是,进去以后,我才发现,这不是我想要的。

我不知,这究竟是不是我自己的原因。小的时候,从小说中,我知道,似乎,故事里的主人公,永远都有一个那么美好的大学生活,学着自己喜欢的课程,听着博学的老师讲课,在美丽的校园里漫步,在晨曦里读书,在灯光下自习、讨论……那是多么美好。可是,在这个大学里,我却没有这种感觉。每天上的课程,索然无味;学的专业,仅仅是为了将来好找工作;感觉部分教师,没有师德,对课程的理解不深,上课,就是念课件;开设的人文素质选修课,不符合绝大同学的兴趣,仅仅是让我们修学分……我想说,在这样的校园里,怎么谈大学精神?什么又是大学精神?

也许,这不是个别大学的情况,而是当代中国各大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众所周知,近年来高校大楼之气派,装饰之豪华,广场之空

旷,场面之嚣张,令十年前毕业出去的学生目瞪口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学的内在文化是空洞的、虚无的。曾经,有一个人这样评价当代大学:“中国20世纪所有的不幸,所有的悲哀,所有的愚蠢,都在于在平常时期几乎完全没有真正的大学,只有人才培训机构,只有培养工具的地方,只有培养听话的螺丝钉的地方。”是的,当整个社会都在评价大学生素质日趋下滑、高校失职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呢?被称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的陈寅恪先生曾将大学精神概括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因此,独立和自由,是大学的精髓。大学应该是思想的先驱,是自由的旗帜,不应该是任何组织或机构的附庸。可是现在,你看,大学成就了大面积与大家学,官僚风气盛行,人文精神丧失,活脱脱在上演着一部新版的“官场现形记”。大学里功利的气味浓了,思想的元素少了。我们知道,大学教授的身份类似古代中国的“士大夫”,“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其起码之要求。他们应该是一群思想自由,人格独立,不媚权贵,不受左右的有识之士,是时代、思想和文化的创造者和先行者。他们有时候也表现出偏执或狂傲。但他们代表着时代的前沿,引领着社会的方向,是这个社会不可缺少的思想者和智慧者。可是,现在,看着教授副教授争相去当处长科长,这道风景委实让人沉思。现今的大学教授已经沦入世俗,丧失了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思想,成为了权贵和金钱的附庸。大学管理层将教授们当作蓝领工人,硬性规定详细的工作完成指标,全然不顾精神劳动的特殊性。当教授们在科长处长面前唯唯是诺的时候,那种感觉,实在是让人感到酸楚。教者如此,学者奈何?大学官

僚化了,教授奴婢化了,大学还能有什么精神?

我们知道,一个好的管理者是一个大学发展的命脉。可惜的是,目前大部分大学的管理层,上到校长下到处长,多是科学技术出身,难免重技术不重精神,导致大学的功利倾向和商业思维。要说他们的成就还是有的,学校的大楼高了,校园大了,学生多了,经费来了,论文增了,但大学精神没了。我们的大学越来越像是一所高等技术学校,教者学者不再是具有独立人格的“士大夫”而是“锣丝钉”,那来什么“坚定之信仰,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纵观各大学的校训,多数是什么勤奋,攀登,求实,创新等口号,一个学校有成百上千的教授,怎么就想不出几句好点的词句来?面对梁启超先生为清华大学定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其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思想内涵,是不是该让我们感到汗颜?大学里,人文气息越来越淡,大学精神却越去越远。究竟应该怎么做?温家宝总理在访问同济大学的时候,曾就大学精神与其师生展开讨论。温家宝表示,大学建设的原则是要开放办学,要勤俭办学。一所好的大学,不在高楼大厦,也不在权威的讲坛,也不在到处张扬,而在每一个人的灵魂和生命。这就是精神,这就是大学的精神,也是同济的精神。我希望我们的同学能够踏实的做人,刻苦地做学问,要长真本事,不图虚名,不务虚功,更不得来点骄傲虚假,不得来半点弄虚作假。这些话,不只是对同济大学的师生说的,而是对我们所有人说的。我们应该以此为戒。

大学精神的失却是很可怕的。因为,一个大学,如果没了精神作为指引方向,就会迷失方向。现在,很多人都在谈论着,部分高校

举债累累、大兴土木的事情。更有甚者,部分高校不惜巨资,建造大门,装点门面。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之说一直深入人心,大学既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想必更非谓有豪华大门之谓也。对学界前辈的名言,大学中人不可能不知,但大学的决策者们为何纷纷瞄准了豪华大楼乃至豪华大门用力呢?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高校精神的缺失。大学精神沦丧,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成为稀有之物,自然是很难产生大师的。正因为大师难觅,无从在这一层面进行竞争,底蕴缺乏,层次不高,才飞扬浮躁,转而求诸求等而下之的东西,比拼起了大楼乃至大门,俨然大学之高下全在于谁的设施更豪华、谁的配置更齐全,仿佛非此不足以跻身“世界一流大学”之列。但事实上如此进行比拼的结果是,在人们的心目中,我们的大学只是二流三流,甚至不入流,与人们的期待相去甚远。大学是社会的良心,其应该领异标新卓然不群,而不应沾染流俗。但如今的事实却很是不堪,大学常常为社会的不良风气所左右。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为何那些世界上的名校以层出不穷的大师、以人文精神、以创新能力而为人所知,而我们的某些大学却只能以校门豪华而名声大噪呢?是机制的问题,还是什么别的原因?这值得我们去思考。

毋庸置疑,当今大学精神已经濒临危机,正因为大学精神对大学的存在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每所大学都应塑造或发扬符合本身实际的、满足时代及未来需要的精神,从而保持大学的生命之树常青。虽然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大学精神,但在大学精神的塑造或发扬方面,却有着许多共性的条件,表现为:

1、选择校长至关重要。

治校要有校训,校训乃一校精神风貌的体现,且与一校之长的治校理念关系甚密。校长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决断、勇敢、坚韧,校长是集多种社会角色于一身,既是领导者、教育家、创新者、教导者、信息灵通人士;又是官员、管理人、继承人。校长是大学的灵魂人物和神经中枢,好的校长是带起一所好的大学的前提条件。北大没有蔡元培不可能成为新文化的中心,清华没有梅贻琦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声名鹊起,南开没有张伯苓也很难获得长足发展。而这些大学的声望之所以与日俱隆,关键在于拥有一批像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这样的校长,他们有共同的追求,有前承后继的使命感,能够维护并发扬已确立的大学精神。可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大学校长多由本校内部产生或由上级委任,开拓意识不强,对大学的生存与发展缺乏持续性战略思考,对大学精神的内涵理解不深、重视不够。

2、建设校园文化义不容辞。

大学是知识分子思想自由奔放的家园,大学精神就充分体现、弥漫于校园文化中。较之于社会的其他角落,大学校园显得更为纯净。身居其中的大学人也不知不觉地受校园文化的影响和熏陶,而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质。正如,人们总体认为北大人好动、灵活、争强好胜,而清华人好静、踏实、谦虚谨慎一样,特定的校园文化熏染出特定的群体个性,特定的群体个性中透露和折射出特定的大学精神。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载体,大学精神的塑造或发扬应与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同步进行。

3、师生关系有待改造。

教师和学生是大学校园永恒的主人,正由于他们的共同努力,才建设了大学精神,发扬了大学精神,改造了大学精神。由此可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大学精神的形成,而且有利于大学精神的延续。可是,随着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冲击,以及腐朽、落后思想的传播,大学围墙里的师生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越来越远,上完课后,教师夹起讲义就走,平时几乎不和学生交流,上了一学期的课,认不得几个学生的现象司空见惯,教师成为一个地道的“教书匠”。师生之间缺乏基本的沟通,缺乏心与心的交流,深厚的师生情谊自然就无从谈起;有甚者,个别教师师德败坏,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动摇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神圣地位,严重破坏了教师的整体形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生很难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教师也失去了来自学生的敬重。大学精神的塑造是广大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大学精神的发扬,也需要广大师生共同维护。师生关系的确立、巩固与代代相传,不仅是大学精神酝酿与产生的基本条件,也是大学精神长盛不衰的根本保证。

裘盛戎精神与北京京剧院精神 篇3

裘盛戎8岁问艺,12岁入科,北上南下,在40多年的舞台实践中,创立了韵味无穷、醇厚苍劲的裘派艺术,对京剧艺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后代留下了丰富的艺术瑰宝。1955年,北京京剧院前身北京京剧团成立,裘盛戎作为奠基人之一,为北京京剧院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年是裘盛戎大师诞辰100周年,作为北京京剧院纪裘活动之一的大戏《裘盛戎》,从剧本的反复编写、导演的辛苦打磨、演员阵容的精心安排,到排练的细致用心,无不显示着北京京剧院对这位已故的大师充满了深切的怀念之情。

现代京剧《裘盛戎》在表现裘盛戎为戏执着钻研、对后辈无私指导的同时,更提升了作为艺术作品的精神内涵,让传统京剧艺术焕发了新时代的光彩。裘盛戎精神不仅仅是个人献身艺术的精神,更是几代京剧人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治艺态度和勇于担当的开拓精神,及对京剧艺术不断探索追求的真实写照。

京剧《裘盛戎》以新中国成立后,裘盛戎为新编现代戏呕心沥血的故事为线索逐渐展开情节。从这个角度表现一代大师对京剧艺术发展的贡献,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对从小学戏的裘盛戎来说,他并不像一些老一辈京剧工作者那样,对新编现代戏不知从何下手。熟悉裘盛戎大师的老艺术家们谈到他,都会强调他对现代戏的态度——“毫无不适应的感觉”。裘盛戎大师将全部的热情放在现代戏的创作与改编中。在生活中他随时随地想着戏,为体验戏中的生活不顾身体爬上井冈山;为表现雪天行走,不顾寒冷冒雪体验……在裘盛戎大师的心中,京剧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而排出更多更好的新剧目是他努力的目标。传统与时代的结合,才能让京剧这一艺术之花开得更鲜艳。而这一主张,也正是新一代北京京剧院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说:“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而京剧作为国粹,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工作中,责无旁贷地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曾多次谈道:“京剧作为一门传统的艺术,只有在传承精髓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才会有所发展,才会拥有长久的生命力。”如何将京剧传统与时代相结合,创排新编剧目,一直是一个难点,也是继承和发扬京剧这一国粹的重点。在这方面,北京京剧院从未停止过新编剧目的脚步。近些年来编排了不少新编剧,逐渐提升其艺术品质,将新编剧目打磨成经典剧目,为京剧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继承传统,传播文化品位,打造品牌系列,一直是北京京剧院几年来的工作重点。剧院的每一个活动都与整体的品牌系列不可分割。现代京剧《裘盛戎》作为今年重点活动之一的纪念裘盛戎诞辰100周年活动中的一部分,它的意义非常重大。纪念裘盛戎,正是反映了北京京剧院新京剧人尊重传统、发扬传统、改革传统的愿望与决心,更是北京京剧院精神的体现。裘盛戎对青年一代的无私培养,也是一直以来北京京剧院所坚持的发展方向:努力培养、打造青年一代,树立新一代京剧头牌。它将当年北京京剧院的9大头牌,发展到如今的剧院中坚、青年领军和魅力新星人才辈出的火热场面,这也正是裘盛戎精神的传承与发扬,是北京京剧院为中国传统京剧描绘出的最灿烂的未来。

(编辑·麻雯)

mawen214@163.com

大学精神及大学精神文化建设探析 篇4

一、大学精神的涵义

中文“大学”一词源于拉丁文universitas的翻译, universitas涵义等同于古希腊文Academia, 其最初意为“学生集会”或“教师集会”。大学在初期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很大程度上是民间和自发的:众多“爱智慧” (philo sophia (1) ) 之人聚集在城邦, 聘请智者为他们传授知识, 传授知识和接受知识的双方为获得各自所需而组织成一种社团, 即universitas。现代大学制度是在德国洪堡、英国纽曼等教育哲学家的深入参与下建立起来的, 他们认为有形的文化和社会建制都是无形理念、精神的外在表现, 文化和制度离开了其内在的精神, 无异于一具行尸走肉, 因此大学精神就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生命。唯在长期办学历史过程中, 通过践行自身办学理念, 形成独特价值理念和理性追求那样一种具备凝聚力、向心力的大学精神, 才是一所大学的魅力之处, 更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关于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涵, 学界存在多种表述, 我们较倾向于此一定义:大学精神是大学独有的价值取向和发展取向, 是给大学行为提供指导, 使大学采取这样而非那样行动的基本信念、基本态度和基本准则。从大学最初的发展来看, 其一开始就是爱智慧之人聚集一起学习关乎宇宙自然人性之事的场所, 他们深具对宇宙奥秘的惊诧探索之精神和对人类命运、人性问题的深切关怀, 因而我们认为大学精神主要涵盖以下两方面。

1. 人文精神。

文艺复兴时期正是近代大学兴起之时, 对人性的解放、人类的深切关怀是当时一个主旋律, 大学是人文精神的代表。人文精神, 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 是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注, 是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塑造。从古至今, 大学这种“以人为本、健全人格”和“自由、民主”的人文精神从未变更, 大学如果缺乏人文精神, 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是只有躯壳没有灵魂的畸形发展的人。正如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实施完全人格教育”之主张:“国民而无完全人格, 欲国家之隆盛, 非但不可得, 且有衰之之虑焉。”还有梅贻琦先生坚持《大学》之基调:“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新民, 在止于至善。”大学, 不仅要培养学生求生存发展之技能, 而且要培养其为人处世之道, 正是这些“不太实用”的人文学科能给予学生广博的视野、宽阔的胸怀、坚毅的意志, 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历史责任感, 最终使那些“实用”之学免于流入庸俗和浮泛;而“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和“兼涵并容, 学术自由”的学术独立精神更是21世纪大学必须坚守的人文精神品格, 大学与社会之间一个保持清净思维的距离应始终被保持, 大学不应单纯是“象牙塔”又或“社会服务站”, 大学不能外于人群, 但却不能随外界社会风尚而盲转、乱转, 大学应是风向的定针, 有所守, 有所执著, 以烛照社会之方向。

2. 科学精神。

大学要坚守自己的品行, 亦要履行引领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使命, 在探求真理过程中就必须始终高扬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在探索科学真理和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化过程中, 形成的价值观念和心理取向, 是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教育凝聚的精华。它主要包含求实精神、求真精神、协作精神、批判精神和献身精神等, 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独立思考, 不唯书、不唯上, 不为名利所累, 能勇于创新, 不断开拓认识, 一所大学方能具备活泼的生命力, 才能肩负起引领社会方向、推动现代文明发展的重任。

二、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存在之问题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生命, 但它又是无形的, 因此需一些外在建制呈现出来, 尤体现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上, 而精神文化的建构主要是通过大学的使命、校训、校风, 以及名师文化等文化要素的形成和成熟而起作用。目前, 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 网络信息时代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 均给大学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不少高校均受着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社会价值的影响, 校园文化建设存在世俗化、实用化的倾向, 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存在一些问题。

1. 对其地位把握有误。

在校区不断的扩展建设中, 陷于追求规模和现代气息, 使得新建校园建筑与整个校院的文化积淀相脱节。大学文化独特魅力的缺失, 往往造成部分院校失去了自身固有特色和竞争力。很多学校在评价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就时, 对单纯的物质文化建设津津乐道, 其实, 校园文化从内在看是一种精神, 优秀的校园文化必然需要有一种独特的精神指导, 它是校园人格风貌和群体意识的集中表现。离开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单纯的物质文化建设就会失去了文化建设的意义。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却普遍偏离了这一宗旨, 校园文化存在的价值意义、功能作用无法充分彰显, 使得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流于形式。

2. 低估网络时代带来的负面影响。

21世纪是网络信息化时代, 网络已成为高校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领域, 享有“第四媒体”之誉的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已远超过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强调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而网络媒体的出现令这种稳定格局发生了变化。网络这种新型文化媒体所表现出的自由、开放、互动使得更多人都可以最大限度参与文化的制造、传播, 这种自由在带来平等、民主的同时, 也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带来无序混乱。由于网络信息基本上难以控制和过滤, 一些非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趁机欲占领思想阵地, 造成严重的信息污染。目前对于网络带来的强烈冲击研究仍不够, 在如何应对网络文化, 做好精神文化建设上仍缺乏足够的思想和技术准备。

3. 未充分调动其主力军力量, 建设力度和效果不明显。

精神文化是一种内隐文化, 它作用于教学、科研、管理、校园生活各环节, 是大学文化建设及其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从参与建设的主体而言, 是全校师生员工所共同创造形成的, 但由于受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冲击, 目前高校中也弥漫着一种不健康的风气, 师生员工中呈现的个人主义、实用主义等占据一定位置。教师本应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尤其是精神文化建设的引路人和主力军, 但市场经济的影响使一些教师缺失了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岗位考核的压力又使教师单纯忙于完成工作量和撰写论文, 与学生的思想交流越来越少, 从而使他们成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边缘人和旁观者。

4. 社会辐射作用不够突出。

大部分高校并未能形成自己独特精神风貌, 其精神文化建设的社会辐射功能并未发挥出来, 只局限于校园范围内, 未起到引领社会风向作用。高校既是传承文化之所, 更是接触异质文化的触角和通道, 大学应是倡导正确道德规范、价值取向之重要场所, 通过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营造的独具自身精神风貌和魅力的品格应能在社会中起到良好辐射作用, “让大学精神之光穿透围墙”。

三、加强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之途径

1. 明确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 有的放矢地做好文化建设工作。

精神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 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应围绕精神文化这一主轴旋转。精神文化渗透于校园文化建设方方面面, 不单学生文化活动、校园自然景观建设或规章制度的建设, 因而可从高校自身的校训、发展定位等基础出发, 切实将本校的办学理念、精神潜移默化地渗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中, 如:学校的建筑物和校园规划, 其风格要体现本校文化精神;一些规章制度也可以本校办学理念、校训为精神支柱;对学生的文化活动做好系统指导, 形成品牌特色;校风、教风、学风等均围绕自身大学精神为指南针, 务求把学校的精神文化内化成每位师生员工的行为准则, 打造独具本校魅力的精神文化。

2. 占领网络这一重要思想教育重地, 充分发挥其优势面。

充分发挥网络优势, 抢占校园网络文化阵地, 是当前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校园网络文化建立要以形成良好校风为目的,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重点, 要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规范上网行为, 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要健全网络管理的制度建设和技术设备的投入建设, 加强校园网及论坛的监管工作, 加入网络道德教育的宣传力度, 及时对不良网络信息进行分析、鉴别和筛选, 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

3. 探索激励、评价机制, 发挥精神文化建设主力军作用。

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主体是生活在大学里的人, 包括以校长为代表的管理群体、以教授为代表的教师群体和以优秀大学生为代表的大学生群体, 其中教师群体在其中处于践行办学、管理理念的地位上, 对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导功能, 是大学精神在“可见领域”的无形力量, 因此探索相应的激励及评价机制,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至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来, 比如将对教师指导学生文化活动、科研项目纳入相应的奖励或考核制度, 鼓励教师发挥其敏锐思想触角、广博的知识视野和人格魅力, 积极参与至校园文化建设中来, 与广大学生一起为践行自身大学精神而共同努力。

4. 注重精神文化的社会辐射作用。

被称为“社会亚文化”的校园文化, 在更深层次上影响着社会发展轨迹, 这对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提出一系列新问题:怎样把大学精神文化进一步推向社会, 与整个社会文化同呼吸;怎样进一步发挥大学精神先进作用, 以带动整个社会文化向高层次、高文明发展。我们既要让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大胆地走向社会, 与整个社会文化融为一体, 又要注意保持大学某些须持有的“象牙塔”特性, 进而推动整个社会文化向着健康、文明、民主的方向发展。

科学精神、功利主义或实用主义在今天或许已逐渐成为主导社会价值, 很多大学也受到这种社会价值的冲击, 教育也开始过度地实用化和工具化。但回顾大学发展历程, 不难发现牛津、剑桥、耶鲁、哈佛等名校能经历多个世纪仍是世界创新思想之源, 帝国理工大学、东京大学等兴起只有百余年的大学能够在世界如此多的大学中出类拔萃, 关键在于其坚守非功利的文化来应对时代的挑战。因此, 无论在什么时代, 社会如何变迁, 现代大学应该要做到在两种方向上的平衡, 既保持大学作为追求理想、追求真理、追求知识的象牙塔圣地, 又要与现代社会现实紧密结合, 保持大学的时代性。正如鲍罗·舒尔所言, 大学的神话是关于现实和愿望的思考, 是实用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混合体, “大学不能无象牙塔精神的恪守者, 也不能缺乏经世致用之术专攻者……如果真的完全丧失了象牙塔精神, 大学求真、求知精神以及俯视众生的情怀, 为尘世的名利、权势所湮没, 大学就不过仅仅是一个抽离了精神的躯壳而已;当然, 如果没有务实的入世求存策略, 大学也会丧失自身。这是现代大学所面临的‘两难’困境, 一个择其两端都无出路的两难抉择”。

注释:

(1) 英文Philosophy (哲学) 由古希腊文philo (动词, 意为“喜爱、追求”, 现在时直陈式第一人称单数) 和sophia (阴性名词, 意为“智慧”) 构成的动宾词组, 含意是“爱智慧”。

摘要:大学精神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软实力, 是大学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精神推动力, 也是大学整体校园文化的反映。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尤其是精神文化建设对大学精神的养成有着重要意义。理清大学精神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关系, 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对于当前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更是意义重大。

关键词:大学精神,精神文化建设,问题,途径

参考文献

[1]金耀基.大学之理念 (增订版) [M].北京:三联书店, 2008.

[2]杨东平.大学精神[M].沈阳:辽海出版社, 2000.

[3]杨寅平.现代大学理念构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8.

北京体育大学精神 篇5

精神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2018年北京两会时间安排精神要点解读,北京两会政府报告全文和会议精神》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这里给大家转摘到。2017年北京两会时间安排精神要点解读,北京两会政府报告全文和会议精神 又到了一年中政协委员和职工对话的时候。11月24日下午,北京市政协委员“带着职工心声上两会”热线开通,“12351”职工热线大厅电话铃声不断,煤火费、工伤补助、住房、交通……职工关注的问题传进委员心里。

很重视

顾不上午饭拿着外卖进会场

热线接通时间定为下午一点三十分,十二点四十刚过,市政协委员、双井街道总工会主席张凤敏第一个到达热线等候室,手里拎着一份外卖。“上午朝阳区总工会社会工作者招聘会,整整12点才结束,没来得及吃饭我就直接过来了,怕路上堵耽误了接热线。”

门头沟区总工会主席任继明委员第二个到场,任主席也把午饭的时间留给了路上,提早到达,做好准备。一点十分左右,安排在24日下午接听热线的委员全部到场。

热线接通时间到了,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场外很多职工都已经提前把电话拨进来了,都盼着向政协委员们反映问题。

“喂,您好,我是政协委员张锦,感谢您的来电,您请讲!”今年是“带着职工心声上两会”热线开通的第11个年头,政协委员张锦今年一共连续来了10年,边和职工聊天边做记录,张委员有条不紊。

“今年是我最后一次接听职工热线了,10年了,TOP100范文排行感触特别深,这个热线已经成为政协委员联通一线职工的平台,职工盼着跟委员聊天,其实委员也盼着能跟职工多沟通,多了解民生,这是委员的职责所在。”

热线接听中,张锦委员接到了一名84岁退职职工的电话,老人反映的是自己经历过一次金融诈骗,不希望还有人向他一样受骗,希望通过政协委员传递出去,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融资企业的准入门槛和管理,加大对金融诈骗案件的社会宣传。

“这么大年龄的职工还在期待着委员热线,说明了这个热线能代表职工心声,能发挥社会作用,政协委员一定一直坚持下去。”张锦委员说。

挺兴奋 职工提出好建议回去就弄提案 政协委员、通州区总工会副主席徐淑兰今年第四年接听职工热线,徐委员自称接热线能手,“和我搭档的热线员比较辛苦,因为我接的电话比较多,说的话也多,需要记录的内容也就比较多。”

令徐委员兴奋的是,今年接听的第一个

热线就具备普遍性,涉及的人比较多,她准备形成提案带到会上去。这位姓朱的退休职工反映,他所在的企业有60年的历史,1952年建厂,2002年企业改制,变成无行政主管单位,企业80年有1200人,90年代后主业减少,2006年不再进行生产,以出租为主要盈利方式,现在只有在职员工20人,退休职工500人,企业现在已经不再招新员工了,将来退休职工由哪里管?社保局告知不接收这种改制企业的退休员工,这就意味着近600名退休职工没有人管理,而向这样的改制企业退休员工不在少数,热门思想汇报希望全部实行社会化管理。这位职工还提到,取暖费报销的问题,这对于小企业来说负担很大。4年前开始,北京改制企业全部由单位报销,造成很多职工连单位都找不到,更何况去报销。希望退休职工供暖费也实行社会化,由社保直接发放,减轻企业负担。

“这位职工反映的问题非常具有普遍性,而且他提出来的建议很好,也不难解决,我

准备回去再联系一下这位职工,进行进一步调研,争取形成提案向大会提交。”徐淑兰委员对记者说。

有力度 大事儿小情都妥善处理 市总工会副主席、北京市政协工会界别小组召集人王玉英介绍,”带着职工心声上两会”是政协工会界小组坚持了11年的一个活动,在政协委员在两会前与职工直接对话的一个机会,这之间反映更多的是职工生产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他们希望这些困难能够通过政协委员带到大会上去,反映给相关部门能够得以解决。

王玉英表示,接完热线后都要进行梳理,例如近年来,职工休息、休假问题、住房问题、煤火费的补贴问题比较集中。这些问题经过梳理之后,一些小的、具体的,有明确的诉求就会通过来自各个区县的政协委员反映到相关部门,能够解决就给予解决。而如果是一些政策性的问题,这类是工会界资深委员所不能够解决的,就会形成建议案或团体界别提案,提交给相关部

门督促解决。

“政协工会界一共35位委员,每年全体委员均到场接听过职工热线电话。”王玉英表示,通过委员接听热线,拓宽了政协委员提案线索征集范围,委员们会围绕热线反映的问题展开深入调研,形成委员提案在市政协全会上提交。近年来,工会界别提交的界别提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提案》荣获北京市政协第二届十大最具影响力提案、北京市总工会提交的人民团体提案《关于完善我市最低工资标准确定和调整工作机制的提案》荣获北京市政协2015优秀提案,这些提案的提案线索均从政协委员接听职工群众热线活动中获得,并经承办单位的积极办复,有力地推动了相关问题的解决

昨天下午,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政协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的会务安排等事项。市委书记郭金龙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政协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均是本届最后一次全体会议。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认真贯彻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统一思想认识,为开好大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要想得更细一些、要求更高一些,扎扎实实做好会议的各项筹备工作。个人简历年终岁尾,任务繁重。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夙兴夜寐,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确保干部队伍思想稳定,确保社会和谐安全。

会议听取了“加强老旧小区管理和基础设施改造 改善居民居住条件”议案督办

情况汇报。会议指出,加强老旧小区管理和基础设施改造完善,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民生问题,也是重要的城市治理和社会治理问题。要加强统筹,变专项工作为综合治理,建立长效机制;要坚持深化改革、分类指导,抓主要矛盾,稳健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治理,让市民有更多获得感。会议听取了《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北京市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等法规立法工作汇报。

我说北京精神 篇6

到医院后,老伴儿在门诊大楼急诊室借了一辆轮椅(交了二百元押金),按照护士指引的方向将我推到位于东边平房的发热门诊部治疗。听诊、量血压、验血,值班大夫说我有炎症,决定给我输液。在注射室输完液还须到门诊大楼照X光和化验尿液。因为在我打点滴时轮椅已经送还急诊室,妻子只好扶着我前去,我俩艰难地走到一层诊疗大厅。一打听放射科在二楼,可是我却走不动了,还须去借轮椅,我看妻子已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就是借到轮椅估计她也推不动了,因为她刚刚做完胆囊炎切除手术出院不久,身体虚弱。

我们正在发愁,这时过来一个青年保安员,他问明情况后说:“别着急,你们在这里等着,我去找轮椅。”不一会儿,他就推来一辆轮椅让我坐上,把我推到电梯间上了二楼放射科,拍完胸片后,又把我送到一楼检验科做尿检,等了半个小时,胸片和化验单拿到后,他又把我送回发热门诊部看病、开方、取药。他见我妻子右手掌受伤,特意找来纱布,还送给老伴儿一副鹿皮手套,而且专门到门诊大厅给我打了两次开水。看完病,这位面容质朴的小伙子推着轮椅把我送出医院,并为我们叫来了出租车。他的帮助热情、细心、周到,令我非常感动。虽然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他说:“我叫席树海,河北邯郸人。我看您二老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就过来帮把手。我拿你们当自家的老人看待,今后家里有困难时给我打电话,我尽力帮助你们。”小伙子最后给我留下手机号码,我感动得连声说:“谢谢你,谢谢你!”

还记得那天,值班大夫看过胸片和化验单后对我说:“你患的是支气管炎,幸亏就诊及时,如果再晚来一两天,就有可能转成肺炎,加重病情。”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危难之时得到这么多好心人的帮助。如今人们常说人心不古,老人摔倒在路边,路人都是恝然置之,可那天出门看病的经历告诉我,在北京还是好人多——我一陷入困境,便有好心人伸出援助之手。他们急人所急,助人为乐,为我及时就诊提供了莫大的帮助。至此想对那些未及答谢的好心人说上一句:“谢谢你们,你们就是最好的北京精神!”

论大学精神与大学建设 篇7

何谓“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 是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反映大学特色, 并能激发师生积极性和增强学校活力的群体意识。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精髓, 是大学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精神推动力。大学精神集中地体现着大学的宗旨和学生的成长取向。大学精神对于一所大学来说, 有如一个人对之于自己的灵魂, 没有大学精神的大学, 犹如没有灵魂的躯壳, 至少, 这所大学不会著名。一所具有某种强烈精神的大学, 培育的可能不仅是具有这种精神的学生, 还可能是具有这种精神的民族。世界一流大学应为时代的脉搏, 这不仅是指大学在科学或学术领域的胆识, 在社会正义、良心和道德等领域, 同样是如此。因此, 大学要有精神, 这是历史总结出来的规律。

大学究竟是什么?古今中外都有所探索。《大戴礼保传》中写道:“束发而就大学, 学大艺焉, 履大节焉。”据此, 大学应当是学大艺、履大节的地方。中国古代四书之一《大学》的开篇之语,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可以说是从某个方面体现了中国古代大学的精神。但一般来说,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制度起源于中古时期的欧洲大陆, 意大利的波隆那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是最早的两所中古大学。大学自其出现始, 就因为其在文化传承和社会进步上的特别作用而有别于其它机构, 特别是一些经历近千年风雨仍巍然自立的大学, 因为其独特的风格和对人类的贡献而闪烁光芒。所以, 大学是有精神的, 唯其精神, 使之能经世而独立, 历久而弥新。环视世界, 成功的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大学精神, 藉以振奋、激励和凝聚人心, 使学校声名远播。

比较中美两国的大学, 自然会想到中国的北京大学和美国的哈佛大学。作为百日维新硕果仅存的遗产和中国近代大学, 北大不寻常的身世似乎先天地注定了她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独特地位。北大是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为雄厚、教学质量最为优秀的国立大学, 已有百余年历史。哈佛大学是美国历史最悠久、声名最显赫的私立大学, 已有370余年历史。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 北京大学初步形成了“北大模式”, 哈佛大学形成了“哈佛模式”。“北大模式”最突出的特点是:兼容并包, 学术民主;务实创新, 修德炼能;教研并重, 博专并抓;学以致用, 造福社会。而“哈佛模式”最突出的特点是:注重素质, 培养通才, 讲究名牌效应;崇尚实践, 铸就干才, 突出案例教学;发挥潜能, 塑造雄才, 跨入自由王国。

(一) 北京大学

北大在我国的独特地位, 使人们对她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在赞美她的时候, 人们是从不吝惜笔墨和想象力的。的确, 北大的意义绝不止是一所高等学府, 北大之为北大, 不在其湖光塔影的美丽校园, 甚至也不在其有多少著名的学者和教授, 而在其独特的精神魅力。

1917年, 蔡元培先生对北大进行改制, 奠定了北大“兼容并蓄;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精神, 确立了大学之为大的基本准则和文化精神。蒋梦麟先生认为北大精神是“大度包容”和“思想自由”的精神。关于北大精神, 鲁迅先生说:“北大是常为新的, 改进的运动先锋, 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马寅初先生认为北大的精神就是“牺牲精神”。也有学者认为北大精神是“民主与科学”。北大不仅学术上有很高成就, 而且关心国家大事, 这正是北大精神的体现。北大有自己的校格, 不随波逐流而得到世人的尊重;北大有自己的责任, 不顾一己私利而勇往直前。但是, “一方面由于中国的高等教育源自晚清的洋务教育, 是从发展军事和工业的实际功利出发和主要由政府推动的, 具有浓厚的技术主义、工具主义背景, 30年代又面临抗战救亡的紧迫压力;另一方面, 随着意识形态的变化, 自由主义的教育精神渐为国家主义、权威主义所挤压……使得维系人文主义、学术自由、教授治校、通才教育之类的大学精神、大学制度成为一种艰苦卓绝的坚守。”[1]

北大屡经风潮, 至今犹能巍然独存, 决非偶然。这与北大精神有关。自蔡元培先生掌校以来, 七八年间这个“容”字, 已在北大的沃土之中根深蒂固了。故北大校内各派别均能互相容爱。平时于讲堂之内、会议席之上, 做剧烈的辩驳和争论, 一到患难的时候, 便共力合作。另外, 北大具有思想自由的精神。北大校内, 各种思想能自由发展, 不受一种统一思想所压迫, 故各种思想虽平时互相歧异, 到了有某种思想受外部压迫时, 就共同来御外侮。故北大虽处恶劣政治环境之内, 尚能安然无恙。[2]

然而, 不幸的是, 当人们为北大光荣的自由传统而骄傲并陶醉于其诗意的精神怀抱时, 被冷落的现实正悄悄地实施着自己的报复。而更不幸的是, 在现实快意的报复面前, 堂堂的北大似乎有些束手无策:骄傲的精神在充分施展了自己全部的魅力之后, 终于暴露了她的苍白无力。过分自信, 甚至有些自我崇拜的北大人现在首先应该反躬自问:一直为人们所称道和尊崇的那种北大精神除了人们已充分肯定了的那些伟大的意义之外, 是否还存在着某些必须正视的缺陷呢?

(二) 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成立于1636年。至今, 哈佛大学已经建校374年, 是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典型代表。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以柏拉图为友, 以亚里士多德为友, 更要以真理为友”。许多学者认为, 哈佛精神就是“追求真理、独立思想、注重人文”[3]的自由民主之思想, 大学是一个塑造灵魂, 培养具有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的智者摇篮。哈佛大学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虽历经变革, 但一直固守着寻求真理的办学宗旨, 只是在不同的时期表述及侧重点不同而已。哈佛大学前校长查理斯艾略特把欧洲特别是德国大学的学术自由精神引入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从此形成了学术自由的传统。艾略特认为, “大学是世界上最容不得独裁者的地方”, 学术自由应成为学术研究的基本原则, 也是一所大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阿伯特劳威尔继承了艾略特时代的学术自由传统。他认为大学是学术研究的场所, 应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自由探究、发现和传播真理的环境, 特别是在课堂上应该有绝对自由的权利。在哈佛大学, 不仅教师享有学术自由, 而且学生也享有学术自由。学生有选择学习的自由, 有拒绝参加礼拜的自由, 有平等地竞争学期奖学金的自由, 有选择自己朋友的自由。时至今日, 哈佛大学仍遵循着艾略特的学术自由理念, 着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20世纪80年代, 哈佛拒绝授予前总统里根荣誉博士学位一事便显示了这个看重自由和创造的伟大学府十足的底气。21世纪初, 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 “真正的哈佛”乃是一个“无形的、内在的、精神的哈佛”, 这就是“自由的思想”与“思想的创造”。[4]

中国国内的著名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到底在哪里?难道是硬件设施不够吗?笔者认为主要在学校制度和文化层面。我国大学鲜有自己清晰、稳定、富有特色的办学理念。在大学精神和价值的塑造上, 在大学文化积累、校风学风的建设上, 还缺乏应有的自觉和明确的定位。在大学的制度层面, 大学办学自主权还不够落实, 学术的保障机制还有待加强, 校长、教授的聘任及选拔, 科研和教学评价制度等方面也还存在着与世界一流大学的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

中国现代的大学, 是以欧洲大学为模式的, 是继承西方文化的机构。对大学精神的探讨, 中国大学的责任是与西方大学不同的。由于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发展阶段等的差异, 主要是历史的不同造成了中西方大学观念的不同。探讨中国大学精神的问题要远比西方的更加复杂。西方大学的制度虽然在中国畅通无阻, 但是西方大学的理念 (传统的理念) 却无法在中国扎下根来。[5]我们目前探寻大学精神, 恐怕首先要确认什么大学精神是我国大学所需要的, 我国的大学精神要根据自身历史传统所创, 是独有的。

大学应该如何保持自己独特的精神呢?笔者认为, 一所著名的大学应该有大气。大气主要是指一个学校的学术视野、学术氛围、学术气度、学术胸怀, 就是她的校风、学风。大气不仅是一所学校风貌的反映, 更重要的是会对一所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培养、学术成就产生根本性影响。大气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统一。一所学校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就必须做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统一。[6]大气更是一种兼容并蓄的精神。这种精神, 首先是指要有学术的自由, 没有学术的自由就没有学术创新。这种精神, 在大学与大学之间, 大学与其他社会机构之间, 则体现为一种“和而不同”的胸怀, 即费孝通先生说的“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的理念。大学不能孤芳自赏, 要在竞争的同时善于合作, 取长补短, 才能从各个方面促进自己的发展。正如有大气的学者才能成为真正的大师一样, 有大气的大学才能成为一流大学。

在人类进入21世纪, 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 大学已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 它对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传递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因此, 我们更应该解读大学, 探究现代大学的大学精神。

(一) 大学理念与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实际上就是大学理念的具体化, 大学理念的延伸和深化, 大学精神中凝聚着大学的理想与宗旨, 它必须也必然为大学所独有。从教育的性质来看, 大学理念中相当多的内容是大学之外的其他教育机构无法实现的, 后者虽可能通过某些方面的教育指导使人具备某些素质, 但无法使人全面获得这种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或主要承担者的大学有着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 而其之所以更丰富、更深刻, 关键就在于大学精神。

(二) 大学精神的现代转型

作为社会精神的典型代表, 大学精神必须保持着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前瞻性。时间的步伐已经迈入21世纪, 大学在新的世纪中将逐渐成为历史舞台上的主角、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大学精神的现代转型, 主要是指与高等教育的现代背景相适应的大学精神内容的转变。当前, 社会与人的现代化、知识经济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人的主体性的弘扬、社会主义制度的坚持与改革, 使得我国大学精神的现代转型有着复杂而又极具挑战性的话语背景。[7]

(三) 大学精神与大学品牌

大学精神是大学品牌的灵魂, 并促进大学品牌的形成和提升。大学精神是大学品牌赖以生存的“养料”, 一流的大学精神催生一流的大学品牌。也就是说, 大学品牌的价值更多地源于大学精神, 是大学精神的集中表现。大学品牌是一所大学在创建、发展过程中逐步积淀下来的、凝结在一所大学名称中的、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社会认可程度。[8]一所真正一流的大学, 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蹴就的, 也非改换名号、简单合并所能形成的。大学精神与大学品牌的形成是在大学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经历了“倡导、践行、提炼、再实践、升华、发扬光大”的过程而逐渐浓缩而成的。

构建现代大学精神, 不仅要充分吸收优秀的传统文化理念和先进的外来文化理念, 还要建立和健全科学而广博的文化载体进行承载和传播。而这种载体也不仅仅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态文化载体, 还包括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及舆论氛围等等。只有充分创造出这些载体, 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作用, 才能体现构建现代大学精神的操作性意义。具体来说, 就要建立先进的制度文化、创建优良的校风、营造先进的学校文化舆论氛围、建设一流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优化育人环境有独特的功能, 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倡导和体现大学精神, 因为大学精神在培养人、教育人、鼓舞人方面有特殊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高校要努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校园文化, 使其符合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要求。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 应成为大学精神的有效载体, 突出大学精神的主题, 使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流的现代大学, 必须有现代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作为大学文化的核心, 是大学的灵魂所在, 它在大学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 建设和培育现代大学精神, 不仅可以为一所大学的发展营造适宜的环境, 为其建成一流大学创造条件, 而且可以对社会主流文化建设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使大学成为先进文化的建设者。

参考文献

[1][7]戴锐.大学精神的历史演进与现代转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2, 3 (2) :22.

[2]蒋梦麟.过渡时代之思想与教育[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 1993.

[3]王诺.我所体验的哈佛精神[J].中国高等教育, 2002, (18) :44.

[4]唐耀华, 黄文静.中外名校大学精神略谈[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5, (1) :41.

[5]陈小红.论大学精神的演变:从“理想”到“功用”[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22 (3) :94.

[6]纪宝成.对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的几点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 2004, (1) :10.

一流大学要有大学精神 篇8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要大师与大楼,更需要大学精神。”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大学校长杨卫强调,大学精神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精神支柱,是指明前进方向的灯塔,是集聚广大师生和校友的磁石。大学精神要体现其基本内涵和终极目标,要具有普适性、引领性、包容性,要体现人文与科学、物质与精神的完美协调,要以一种“大不自多、海纳江河”的气势统领全局。

杨卫说,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不应简单地照搬以“学术自由、院校自治、通识教育”为特征的西方的办学模式。这种模式是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形成的,对中国这样的后发展国家,采取这样的道路却容易限于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新时代的大学精神要体现时代精神和文化特征。单只是回复到传统的儒学理念或国粹,很难在全球引起共鸣。

体育舞蹈的主流体育精神探析 篇9

1 体育是一种身体的表演

体育活动和人的身体有一种内在的联系,从远古时代起,人类对体育运动就有一种游戏身体的本能。投身于体育活动的背后实质上是人类为生存而做的一种准备活动。从猿人直立起来跨出的第一步到当今人类在运动赛场上响起的第一声掌声,在剥离了其文明的外衣之后留下的就是身体的本质。[2]在今天高扬人文主义体育的旗帜下,纵观各项体育运动,让身体立足于体育的核心,无不遵循着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追求,展示着人自身的不断超越。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人类自我的表演。而舞蹈艺术则不同,舞蹈的题材、道具、情镜,还有舞台灯光等外部因素,都是用来提高舞蹈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对舞蹈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舞蹈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活动以彰显民族文化特异性作为追求。

2 体育舞蹈展现追求卓越的体育精神

追求卓越作为体育精神的一部分,成为体育不断发展的文化心理动因。人们在体育实践中不断改造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以追求“优秀”和“杰出”[1]。顾拜旦[3]指出:“希望对运动进行种种限制就如同追求乌托邦的梦想。”同时他还指出技艺高超的运动员所需的是“超越的自由”,这正是向他们提出“更高、更快、更强”口号的原因,也正是那些勇于立志、打破记录的运动员的法宝,体育运动不仅是游戏,不仅是心灵的创造,也同样是一种升华,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恢复。

体育舞蹈同其他体育项目一样,每一个从事这项运动的人都渴望这自己跳的更好。初学者希望自己快点掌握基本功可以尽快的接触成套的舞蹈动作。比赛选手更期望自己在更高级的比赛取得更好的名次。除了在体育舞蹈技艺上的追求之外,能成为世界级的体育舞蹈大师们绝不仅仅体现在技术上的精益求精,还体现在他们不断更新自我,塑造着自我的精神超越上。

3 体育舞蹈展现自由平等的体育精神

体育中自由精神主要体现在体育参与的自由,正是这种广泛的自由权利赋予了不同种族、性别、年龄的人同等参与的机会。由自由而导致的平等的诉求和有平等而保障实现的自由权利是近代体育中自由和平等抑郁精神的重要内涵。[1]自由和平等的体育精神充分调动了人们参与体育的积极性,使人们在享受比赛的同时,也想从中彰显个人的力量和价值,在赛场上发出强烈的竞争欲望。

在体育舞蹈比赛中,不会有年龄、国籍、肤色、种族、宗教等一系列的限制,甚至不会有技术的限制,只要参与者热爱喜欢,愿意参加这项运动,都有机会和世界冠军同场竞技。尤其是体育舞蹈迅速发展的今天,各个国家每年还会举办邀请赛,欢迎不同国家的比赛选手来探讨技巧,切磋舞艺。

4 体育舞蹈展现竞争与合作的体育精神

体育运动中竞争与合作并存,运动场上每一位竞赛参与者都不甘平庸、不断进取、追求卓越,都想在激烈的竞赛中脱颖而出,这对培养每位运动员的竞争合作精神是有很大帮助的,这正是体育运动带来的巨大魅力。不言而喻,体育舞蹈的比赛场上每对选手都是竞争关系,而每对选手舞伴与舞伴之间则都是合作关系。只有在共同的合作中才能发挥每对选手蕴藏的巨大潜力,使他们做到更高水平的发挥。

通过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竞争与合作对立统一,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当两个水平不均的体育舞蹈选手搭在一起的话,会发现两个搭档极为别扭,但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水平较低的一方会有较大的提升,这就是舞伴之间竞争的结果。因为实力较弱的一方会想到必须提高自己的技术才能更好去配合对方,使两个人的舞蹈和谐发展。而竞争性在舞伴之间另一个体现就是双方合力的运用,体育舞蹈舞伴之间所运用的力量多来自于对方的抵抗力。正是这种对抗找到差距和存在的真实,在对抗中体会到身体潜在的爆发和升华,也正是这种对抗,使他们进一步走向完美。[5]

5 体育舞蹈展现出来的其他体育精神

体育是一种特殊的国际语言,人们甚至不需要翻译,不需要解释,就可以自由的用身体的语言去交流,它为世界和平和各国的团结与友谊做出了自己的贡献。[6]体育舞蹈这种竞技运动在人们进行比赛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和平团结的体育精神是世界各国各民族都崇拜的精神。体育舞蹈对比赛制定了严格详细的规则,除对比赛的场地、比赛的组别安排、比赛所用音乐时长、执裁裁判的级别等有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外,对于参赛选手的妆容、服饰也有明确的规定。体育舞蹈的比赛还在组别设置上有详细的规定,宏观上通常会分为职业组和业余组。在此基础上根据年龄段的不同也划分了许多组别,各年龄段的选手谎报年龄跨组比赛是不被允许的。

因为这些自由平等、和平团结的体育精神使得这项运动在比赛规则的约定下顺利进行,这使得体育舞蹈也展现了一种契约精神,在契约为基础的体育文明中,体育参与者严格遵守体育规则, 体会体育参与的自由与快乐,契约精神是造就体育规则和完善体育制度的内在推动力,并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断发展和完善[1]。

除此之外,体育舞蹈还展现了不怕困难,顽强拼搏,运动家等精神。

6 与舞蹈艺术相互融合的体育舞蹈

其实关于体育与艺术的关系,国内学术界就早有研究。例如, 张扬在《浅谈体育与艺术的关系》中谈到:“翻开体育与艺术史就不难发现,体育与艺术几乎是同步起源,只是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立的体系。尽管体育与艺术史各自独立的一种文化现象,但是他们之间的联系毋庸置疑[7]。”郭平在《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中说:“体育活动中,大量而广泛地存在着美的现象,数多项目与艺术发生若干千丝万缕的联系,竞技场成为人们进行审美活动的重要场所,并为艺术创造活动提供了一块独特而富有魅力的沃土。可以说,艺术与体育的交融和渗透,促进二者互相交流与发展[8]。”胡小明等人在《论体育与艺术的关系》中提出:体育可以借助艺术来丰富自身文化内涵,用审美判断来提升伦理评估价值,以审美理想来选择没来发展道路[9]。通过体育艺术话趋势,进入更美好的境界。有百年历史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秉承了体育与艺术的这种传统,在这里,艺术价值不仅仅是一种伴随现象,而是对运动员的成绩产生了直接影响[7]。

虽然体育舞蹈融合了许多舞蹈艺术,但是分别作为体育和艺术的区别还是十分明显的,对于体育运动而言,表现不是目的,其目的是激发潜能,是“更高、更快、更强”;而艺术即表现,它表现人类希望表现的一切,艺术表现不是过程,而是目的。体育舞蹈为了竞技而存在,在体育舞蹈中,虽然有一些艺术因素和艺术形式渗透出来,但从整体看,体育舞蹈的比赛过程并不是艺术创作的过程, 而是人类现实生活中的一种特殊实践过程。在体育竞赛中观众只是一种伴随现象,而舞蹈表演没有观众则失去了它的意义和价值。体育舞蹈作为一种特殊的具有艺术性和表演性的体育运动项目, 无处不透露着追求卓越、自由和平等、竞争和合作的体育精神。

摘要:近些年来体育舞蹈以其独特的魅力发展迅速,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两种格局,即艺术表演方向和体育竞技方向。本文将从体育的本体(即人)出发,对体育舞蹈所展现出来的体育精神进行研究,总结得出体育舞蹈展现了追求卓越、自由和平等、竞争与合作等主流体育精神,从明确对比体育舞蹈作为一项体育运动与舞蹈之间的区别。

北京体育大学精神 篇10

关键词:校园文化,价值观,胡杨精神

文化是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积累而产生的, 精神则直接体现为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部分, 它体现在人才培养上, 可以提升人才整体素质、培养人才的卓越品质。学术界对校园文化有多种不同的界定, 获得较多共识的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四个层面, 而在更多的场合它所特指的是精神文化财富。

“胡杨精神”是塔里木大学和喀什师范学校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 两所学校一直以“胡杨精神”促教风、以“胡杨精神”育学风、以“胡杨精神”兴校风, 把“胡杨精神”文化精髓渗透到大学校园文化中, 彰显大学校园文化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胡杨精神”成为南疆高校共有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体现一所大学在特定历史时期建构起来的体现一定价值取向的精神观念, 塔里木大学和喀什师范学校在其发展历程中, 对“胡杨精神”的解读各具特色。

1.“胡杨精神”的解读

在新疆有一种树木叫胡杨, 它扎根于贫瘠的沙漠边缘, 以金黄的叶片和挺拔的身姿向大自然和人类展示着一种生命的坚强, 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 在南疆各地都可以看见它的影子。胡杨, 是一个普通的植物;胡杨, 是一个生命的奇迹;胡杨, 是新疆南疆高校共同追求的价值观。

(1) 塔里木大学

“塔里木大学作为离首都北京最远, 而离沙漠最近的一所大学, 自建校至今, 始终以顽强的品质和坚韧的行动在诠释并体现着胡杨精神。”——“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是兵团精神在塔河拉玛干沙漠学府的集中表现。

创业之初的老一代兵团人白手起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他们扎根边疆、扎根塔里木, 对兵团事业充满信心, 献青春、献终身、献子孙。坚守家业、勇于开拓的第二代兵团人, 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奉献中, 承受艰苦和寂寞, 努力支撑着兵团的高等教育事业, 子承父业、扎根南疆, 一生都是兵团人。塔大的青年教师80%之多的来源地是内地各大学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 他们大多来自内地农村, 考入大学后刻苦学习、成绩优异, 自愿来到塔大, 献身教育事业。

“胡杨精神”还体现在校园的角角落落, 不仅影响着新疆的学生, 也影响着校园里内地来这学习的学生和即将毕业的本地学生。“到兵团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就业主旋律, 引导着毕业生到兵团、到艰苦环境中建功立业。

“胡杨精神”既是塔大人积淀的引以为自豪的精神财富, 又是激励一批又一批塔大教师情怀的源头活水, 更是他们师德修养的熔炉和敬业精神的灵魂, 坚持这一薪火相传的“胡杨精神”, 塔大教师树立了艰苦奋斗、扎根边疆、献身兵团屯垦伟业、献身边疆教育事业的师德典范, 谱写了平凡而伟大的奉献之歌, 建校以来, 学校为国家培养了3万多名毕业生, 其中84.5%留在新疆, 在南疆工作的占全疆的72.6%, 他们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 为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及民族团结做出了重要贡献。

(2) 喀什师范学校

喀什师范学校是离首都北京最远离沙漠最近的南疆唯一的一所高等师范院校, 喀什师范学院的学校精神叫“胡杨般坚韧, 红烛般奉献”。

红烛, 本意是火红的蜡烛, 喜庆的象征。1923年9月, 闻一多发表诗作《红烛》, 取意红红的, 如同赤子的心。蜡烛,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就算化为灰烬也要发出自己的光亮, 指极有奉献精神的人, 甘愿牺牲自己而为他人着想, 和春蚕的意义相似, 都是用来对优秀老师的比喻。“胡杨精神”在喀什师范人心中, 融入了职业精神的最高赞誉, 将“红烛精神“与“胡杨精神”融为一体, 凝练成“胡杨般坚韧, 红烛般奉献”, 2007年学校征集多方建议进而总结凝练出来, 它是身处偏远、自然条件恶劣环境中的师生员工在办学50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自觉地散发出来的一种东西, 是喀什师范学院校园文化的核心部分, 体现、贯穿于校园文化的方方面面, 最终达到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靠得住的人才培养目标。

留得住, 即安心留在南疆、留在本地、留在南疆的教育系统。

下得去就是大部分学生都要下到广大的基层乡村、到需要的地方、到艰苦的的地方去发挥作用。现在南疆的基础教育培训, 百分之七十五以上都是由该校的毕业生承担, 如果他们留不住, 那就会对南疆基础教育产生很大的影响。胡杨般坚韧, 更多的是指我们艰苦奋斗的这样一个精神, 是扎根边疆、艰苦奋斗这样一种精神的诠释。

用得上就是在学校和今后的工作中, 苦练师范技能, 在工作中为人师表。

靠得住就是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都靠得住, 当然首先是政治上要靠得住。

“胡杨般坚韧, 红烛般奉献”的内涵有二层意思:其一, 像沙漠中的胡杨一样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坚韧、顽强地生存, 它主要是体现该校师生扎根边疆扎根艰苦地方的特点。其二, 作为老师要像红色的蜡烛一样甘于奉献, 这既是该校教师的精神, 也是该校学生未来立志成为教师的精神。

2. 胡杨精神的历史演进

(1) 初建期的艰苦创业精神

塔里木大学在50年代末的建校之初, 兵团军垦战士进军塔里木河两岸, 进行开发建设, 王震将军下令专门为垦区培养大批农牧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创办了一所新型的半耕半读大学, 并提出向“抗大和南泥湾”学习, 其间的半耕半读、艰苦奋斗精神成为“胡杨精神”的基石。

喀什师范学校成立于60年代初, 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决定在维吾尔族聚居的南疆重镇喀什市组建喀什师范专科学校, 创建唯一的高等师范学校, 将新疆师范学院和新疆大学合并, 并从中抽调部分教职员工及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 为南疆培养各民族师范类人才, 学生来自天山南北、塔河两岸, 以维吾尔族学生为主。

(2) 发展期的自强不息精神

塔里木大学在艰苦创业、奋力前进的道路上伴随着曲折和艰难, 终于在1965年, 塔农大取得了教育部的承认, 学校正式跨入全国高等院校的行列。

喀什师范学校创立之初, 没有校舍, 借读发展, 到1965年才有了第一座教学楼;没有师资, 自己培养, 1975年在中文、数学、物理三系中开始招收三个专业的汉族学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及时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了以教学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恢复了正常的工作和教学秩序, 少数民族教师能用本民族语言开设全部课程。多年来, 在学科、专业设置方面, 南疆高校能够与新疆、兵团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 设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专业, 增设新学科专业, 以社会的有效需求为向导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拓宽专业面, 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性, 真正体现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 “胡杨般坚韧, 红烛般奉献”的“胡杨精神”。

南疆高校植根于南疆, 以南疆、兵团经济发展为前提, 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坚持立足南疆、面向社会全面发展, 关注教育与城市发展, 关注农业和农村、农牧团场的现代化, 培养应用型、创业型的人才, 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是用人单位对喀什师范学校和塔里木大学毕业生走向社会以后的共同评价。

3.“胡杨精神”的现代传播

“胡杨精神”是在南疆高校教育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精气和一种独有的内在品质, 反映了塔里木大学和喀什师范学校的价值追求, 这种价值观和实践观科学地把党的利益、人民利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以及个人利益统一到了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维护祖国安全、反渗透的重大现实任务和革命斗争实践中。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阶段, 可塑性强, 极易受各种思想的影响, 因此, 南疆高校所凝练出的“胡杨精神”要大力传扬,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承担起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作用, 提高学生对社会思潮的辨析能力, 通过“胡杨精神”实现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 激发师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信念和力量。

塔里木大学和喀什师范学校能够从多方面凝练校园文化的实质, 从多角度展现校园文化风采。

(1) 高层传播:领导带头宣传校园精神。校领导外出开会、学术交流, 多次开设讲座宣传“胡杨精神”, 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核心所在。

(2) 中层传播:团委干部宣讲校园文化精神、开展讲座, 邀请一些军垦老战士来宣讲“胡杨精神”、宣传兵团精神。

(3) 师生演讲:学校定期举行演讲比赛, 主题就是宣讲“胡杨精神”“一腔热血洒边陲, 胡杨精神伴我行”。

(4) 课题研究:学校科研处设立基金研究项目——胡杨精神与大学文化研究。

(5) 主题晚会:学校设有专门的晚会, 主题即《胡杨韵》。

(6) 视觉传播:学校传统的节庆歌舞用胡杨做造型, 显示“胡杨精神”, 在自治区获得二等奖, 在全国也获二等奖。

(7) 校史展示:胡杨故事——“一个名叫钱宗仁的湖南人曾9次报名参加高考, 1961年高考全省第九名, 被清华录取, 1963年哈工大录取, 政审不合格。1983年最后辗转来到塔里木大学任教, 1984年考入北京工学院数学进修, 1985年到《人民日报》工作, 不久查出肝癌。第二年, 在北京逝世时年41岁”用小人物的故事解读“胡杨精神”, 为兴疆固边服务。

(8) 出版图书:《胡杨泪》作为一个重要的档案陈列在校史馆, 形成一个文集, 而作为一个历史的凝结,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人物出现。

(9) 校园展板:“胡杨精神”。

(10) 网页传播:用“胡杨精神”培育师生。

(11) 史馆文字: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 这四句话是根据数十年、众多的人和事在这个地方做出来的不平凡的业绩归纳出来的。

(12) 毕业生业绩:“胡杨精神”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作用非常大。南疆高校的毕业生在南疆四个地州、四个师局就业率比较高。

古人的体育精神 篇11

比马拉松早600多年的长跑比赛

提起长跑,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就是“马拉松”。其实,在中国古代军队中,长跑,或者说负重长跑,一直是很常见的事情。

从战国时期一直到汉代,由于车战改成大规模兵团作战,部队的主要训练方式就是走和跑,于是具有长跑能力的士兵成为重要人才。汉画《车马出行图》中就绘有两个奔跑的武士,当时称“伍伯”。

元代,出现一种叫作“贵由赤”(蒙古语,意为快行者)的长跑比赛,全程大约90公里,是马拉松的两倍多,时间上也比现代马拉松比赛的诞生早了六百多年,在体育史上的意义比马拉松更为重大。

全球最早有记载的长跑者,要算中国古代神话里的夸父了。“夸父逐日”的故事最早见于《山海经·大荒北经》,在中国家喻户晓。中国古代另一位传奇般的善跑人物,当属《水浒传》里的天速星神行太保戴宗,他原是江州两院押牢节级,有道术神行法,将神行甲马拴在腿上,最快能日行八百里,平定方腊后,戴宗作为幸存正将,被授为武节将军、兖州府都统制。

难度系数任凭想象的跳水表演

“水秋千”,是古代一种难度极大的跳水表演。唐代《因话录》中记载了一个在跳水方面有高超技艺的人,“百尺桩上不解衣服投身而下,正坐水面,若在茵席。”宋代的《东京梦华录》则更加确切地记载了这项运动:当时,水殿里停泊着两只彩船,船头立着秋千,船尾有人作各种杂技表演,禁卫军官兵击鼓吹笛助兴;其中一人登上秋千,高高荡起,当身体与秋千的横架接近平行时,突然从秋千上腾空而起,在空中翻筋斗,最后跳入水中……著实是一种别开生面的跳水表演。

说起最著名的“扎猛子”运动员代表,当推公元3世纪的周处。《晋书·周处传》中写道:“(周)处投水搏蛟……”这也是中国古代典籍中关于跳水的最早记载。

周处年少时身材魁梧,武艺高强,纵情肆欲,横行乡里,被乡民与南山猛虎、西沈蛟龙合称为阳羡城“三害”。而后周处幡然醒悟,孤身上山打死了猛虎,又“跳”下水与蛟龙搏斗。这一“跳”究竟是前空翻360°,还是侧空翻180°,抑或是倒立屈体起跳,我们不得而知,但这位古代英雄无疑为跳水运动增加了无限遐想空间。

相扑。力与美的艺术

提到相扑,很多人想到的是身圆体胖的日本相扑士,其实类似的体育运动在中国古已有之。

相扑,古称素舞,起源于中国的汉代,由两名大力士裸露上身,互相角力。据日本最早的书籍《古事记》记载,在允恭天皇的葬礼上(公元453年),中国派遣特使到日本表演素舞致意,被认为是中国相扑首次传入日本,对日本原有的相扑造成一定影响。

20世纪70年代,山东临沂金雀山汉墓出土汉代角抵帛画,画面上的两个角抵者皆手臂大张,怒目逼视,作跃跃欲扑之状,画面左侧有一旁观者,拱袖肃立,当为裁判员或教练员。这幅用于墓葬的帛画,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角抵戏的喜爱。

中国古代,相扑并非由男性独霸天下。南宋《梦粱录》中记载,临安城有女相扑手“赛关索、嚣三娘、黑四姐”及“张椿等十人”,这是关于中国女子相扑艺人最早的记载,而女子相扑早在三国时期就已出现,北宋时,女子单独表演相扑已经比较常见。司马光的《论上元令妇人相扑状》,记载了宋仁宗在宣德门观看各种艺人表演节目的场景,其中就有女子相扑表演。只不過这件事触怒了司马光,他以礼教思想反对女子相扑,迎合了封建统治者的需要,女子相扑运动从此衰落,以至绝迹。

花样百出的举重

举重是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古代已相当普及。不过,古人“举重”并非像现代举重比赛那样按选手的体重来划分级别,其差异主要是表现在“器具”上。

不同朝代,人们热衷的“举重”项目也各不相同,大致可分为翘关(单手握门闩的一端,用力把门闩平端起来)、扛鼎、举石、舞刀等。

“霸王举鼎”如今是江苏宿迁的标志性雕塑之一。西楚霸王是否真的举过鼎,史学界至今众说纷纭,但是,春秋时秦国的秦武王赢荡举鼎的事,却确确实实地记载在史册之中,他大概是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因举重而受伤并因此身亡的人。

明清两代承袭了唐代的武举制度,只是考试内容略有变更,将翘关的举重方法改变为“掇石”。据记载,所举之石有“二百斤,二百五十斤,三百斤。各以三号、二号、头号,分等试之,”而且,“掇石必去地一尺,上膝或上胸。”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一位出名的举重高人——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左传·襄公十年》记载,一次,叔梁纥随晋、曹、鲁等诸侯联军攻打逼阳国都城,逼阳守军将部分将士诱人城中,欲暗置悬门,围而歼之,危急时刻,叔梁纥用手撑起近千斤重的悬门,挽救了联军将士。有父如此,孔子自然也是有名的大力士。人们常说书生手无缚鸡之力,恐怕是没有继承儒家真正的传统。

射箭。君子的必备技能

射箭在中国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体育运动,早在仰韶文化时期已经有了石镞,说明四五千年前已出现弓箭,中国的射箭高手,更是从神话时代开始便层出不穷。

古代君子,除了要具备“仁、义、礼、智、信”五德,还要通晓“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唐宋时期,射箭运动在民间广泛开展,庙会、社火等集会时常有射箭比赛和表演,多分为步射和骑射,有固定箭靶也有流动箭靶,甚至需要在马上完成各种动作并准确射中靶心,以赢得围观者的喝彩。值得一提的是,唐代宫廷中的女子也能骑射,这既是一项体育运动,也是一项日常娱乐。王建的《宫词》中的“射生宫女宿红妆,请得新弓各自张”,卢纶《宫中乐》中的“行遣才人斗射飞”,都是在描述巾帼不让须眉的宫女才人的射术。

所谓六艺,是在周代就已形成的教育体系,其中就包括射箭。孔子的射艺就很高超。据《礼记·射义》记载:“孔子射于矍相之圃(今山东曲阜孔庙西侧),盖观者如堵墙。”说的是孔子射箭时,围观者众多,如果不是射艺精准,也不可能被载入史册。此外,孔子身材高、力气大,心理素质又稳定,这些都是成为射击高手必不可少的条件。

大学精神漫谈 篇12

提到大学精神, 人们往往会想起巴黎大学的顽强斗争精神, 波隆那大学对理想主义的孜孜以求精神, 以及牛津、剑桥大学不为世风所撼的博大、古典、孤傲和恬静精神。回顾中国的教育发展史, 战国时期齐国的稷下学宫、汉代的太学及后来的国子监、唐朝开始建立的书院等都是中国古代的大学, 它们虽然不具备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之形态, 但都担负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历史使命。[1]鸦片战争后, 在“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思想的指引下, 我国高等教育开始了向西方国家全面地学习与模仿, 中国大学也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中, 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精神。如“北大精神”, 蔡元培把它概括为“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北大精神被认为是爱国主义和学术自由精神。“清华精神”主要是“挽既倒狂澜, 作中流砥柱”的气质和爱国奉献的精神。可以说, 正是“爱国、民主、进步、科学”的北大精神的传承,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的弘扬, 才形成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这些著名的中国大学品牌。[2]大学精神使大学在世界变迁中固守自身的追求, 一方面传承人类文明的遗产, 一方面又不懈地开拓知识和思想的疆域。

笔者认为, 大学精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即共性的大学精神, 是指各类大学普遍具有的、相对稳定的一种精神状态;狭义的即个性的大学精神, 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的最富有典型意义的精神特征, 是在其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色的、稳定的并为大学人所认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大学之大, 在于精神之立。”大学精神之于大学, 犹如人的灵魂之于身体。社会学家帕森斯曾说, 大学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中心结构, 大学教育之良莠足以影响乃至决定一个社会的文化与经济的盛衰。

大学需要精神, 大学有了精神才能够凝聚人心, 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才能引领社会文明不断地发展进步。那么, 大学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概括起来讲, 大学精神主要包括自由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3]

1自由精神

自由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思想自由, 大学要以一种开放的姿态, 鼓励不同观点、不同思想的相互碰撞和吸纳, 展现一种宽松的氛围, 要让各种各样的思想自由地发展, 让大学成为真正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地方。二是学术自由, 它使得大学成为真正的探究真理的地方。在学术问题上, 应该允许有不同的见解, 允许有不同的方法, 还允许人们通过认识的深化不断去修正错误, 这就是学术自由的本质所在。三是言论的自由, 言论自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发表言论以及听取他人陈述意见的权利, 言论自由将会使大学校园具有独特个性和批判精神, 可极大地活跃大学的学术氛围。

2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 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 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 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从某种层面上说, 大学本身就是人文精神的产物。在人文精神的指引下, 大学培养的人才应该是一个有理想、有信念、人格完善、道德崇高、胸怀天下的高素质人才。

3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科学实践、探索和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它既包括从事科学研究的一系列行为规范, 如一些学者提出的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论、实证性、客观性等原则, 也包括从事科学研究的价值追求, 把真、善、美的高度统一作为科学研究的最高价值准则。在现代大学中, 需要大力弘扬的恰恰就是这种追求客观、追求卓越的科学探索精神,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科学实证精神, 用批判的态度审视一切而不盲从权威的怀疑精神。

4创新精神

大学精神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精神是大学存在的价值所在, 是大学在社会有机体中保证自身地位的根本生命力。创新可以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 体现大学的文化气息, 从而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育人环境和学术文化氛围。善于创新是大学精神的灵魂。要想在教育理念、办学思想、培养模式、教学管理等方面塑造自我、具有个性, 没有创新是不行的。

二大学精神缺失的表现

近几年来, 党中央国务院倡导建设创新型国家, 实施创造性人才培育工程, 不少高校在创造性人才培养方面已经迈出了可喜步伐, 有的已取得显著成绩, 健康向上的大学精神正在逐步成长。但是, 应当看到, 全国高校的大学精神建设还不平衡, 现代大学精神缺失、不彰、衰微的现象还广泛存在。目前, 我国高校大学精神缺失的表现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4]

1大学独立地位的缺失

大学独立是现代大学的重要特征之一。而我国大学尚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办学自主权。官本位思想在大学盛行, 一些人即便没有什么学术地位及成就, 但若能够谋得一官半职, 也能在职称评聘、工资福利、提拔任用等方面占得先机;另一方面表现为大学对市场的依附。部分大学成了灌输现成知识的机关和简单技能训练的场所, 大学没有去主导社会潮流, 引导社会发展的方向, 而是陷入对利益的急切追求, 这实际上就意味着大学精神的沦落和大学使命的缺失。

2大学学术精神的缺失

随着社会和物质文化生活的发展, 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呈现多元变化的趋势。近些年来, 我国大学的学术精神问题受到广泛关注, 大学学术腐败现象也常常见于各大媒体, 让人痛心叹息。现在很多大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容易导致教师的学术研究工作缺乏创新精神, 学术成果只重数量不重质量, 出现急功近利、学风浮躁甚至学术腐败等问题。此类现象是对大学精神的背离和亵渎, 其直接后果是教育思想原创性的消失、精神家园的崩塌、道德底线的溃决、教育资源的浪费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滑坡。长此以往, 大学作为研究高深学问之所的地位也会受到冲击, 导致难以承担其应有的学术使命与社会责任。

3大学功利主义思想盛行

当前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充斥着强烈的功利主义思想。对于政府而言, 盲目扩大大学招生规模, 投入大量的资金, 发展学校的硬件设施, 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文凭的大幅贬值、学生就业困难、专业设置不合理等。而学生读大学的目的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功利, 读书就是为了一纸文凭, 最终就是为了谋求一个好的工作。使得大学生学习期间缺乏了对知识和真理的执着追求, 大学教育仅仅是为了生存的目的。大学组织的学术规范趋于失调, 大学内部缺乏竞争、机构膨胀、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局面始终难以改善。这些功利的行为和思想为大学的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

三重建当代的大学精神

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洛韦尔曾说:“大学的存在时间超过了任何形式的政府, 任何传统、法律的变革和科学思想, 因为它们满足了人们的永恒需要。在人类的种种创造中, 没有任何东西比大学更经受得住漫长的吞没一切的时间历程的考验。”[5]大学之为大学, 不仅在于它是一种客观物的存在, 而且它是一种精神存在。正因为大学有不朽的精神存在, 大学才得以绵延不绝、历久常新。从历史和实践发展来看, 当前我国大学精神之缺失, 使我们在研究大学精神之重建时, 应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政府宏观调控, 赋予大学办学自主权

改革大学管理体制, 不断扩大大学的办学自主权。首先, 我们应坚持大学的自治传统, 坚守大学的本质精神, 通过法律赋予大学的法人资格去获取办学自主权, 使大学成为依照社会需求依法自主办学的实体。在自主和控制之间寻求合理尺度, 使政府仅通过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等方式对大学进行指导、服务和协调, 给大学自主办学提供足够的空间, 使大学的自主管理与政府的宏观调控相辅相成。我们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的关键是要把握一个合理的尺度, 在政府调控与大学自主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明确“政府适度调控”与“大学自主办学”相结合的理念, 维护大学自主办学权, 保障大学的发展符合教育的规律和自身的组织特性。

2提高学术权力地位, 协调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

要努力提高学术委员会的权力。在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过程中, 对学术自由的认同与否十分关键。大学内部组织机构的合理分层、内部权力体系的有序构成无不依赖于对学术的尊重。必须在机制层面上充分协调好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关系, 将大学的行政权力控制在应有范围之内, 有效地调整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关系。要体现大学开展学术研究、培育人才的特点, 就必须发挥学术权力的作用, 赋予学术委员会更多的职能和更大的权力。合理规范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各自发挥作用的领域和范围, 使二者在学术管理活动中建立一种有机的分工、合作与制约关系。

3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为大学精神的重建创造良好环境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 时代对大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变化决定着校园文化建设的基调。因此, 在建设高校校园文化时要认真汲取代表人类社会先进文化成果,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全面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增强社会责任感, 培养民族感情、爱国精神。通过加强人文教育,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使学生成为有思想、有道德、有理想的高素质人才。通过打造校园文化精品, 提升校园文化内容的品位。力求推出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的校园文化项目, 形成特色和创造品牌。

总而言之,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 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当今社会, 我国大学精神的失落值得我们每一个大学人深思。在重建大学精神的漫漫长路上, 需要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 才能赢得全社会的支持与认可, 建设高水平大学才能步入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李文山.中国大学精神的内涵及其演变[J].河南大学学报, 2006 (06) .

[2]李云辉.从大学校训现状论我国大学精神[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10 (11) .

[3]王智平.再论大学精神[J].甘肃社会科学, 2006 (4) .

[4]管爱华.论我国大学精神的重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 (7) .

上一篇:合唱课教学下一篇:心力衰竭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