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精神建设

2024-05-24

大学精神建设(共12篇)

大学精神建设 篇1

大学精神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软实力, 是大学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精神推动力, 也是大学整体校园文化的反映。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尤其是精神文化建设对大学精神的养成有着重要意义。理清大学精神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关系, 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对于当前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更是意义重大。

一、大学精神的涵义

中文“大学”一词源于拉丁文universitas的翻译, universitas涵义等同于古希腊文Academia, 其最初意为“学生集会”或“教师集会”。大学在初期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很大程度上是民间和自发的:众多“爱智慧” (philo sophia (1) ) 之人聚集在城邦, 聘请智者为他们传授知识, 传授知识和接受知识的双方为获得各自所需而组织成一种社团, 即universitas。现代大学制度是在德国洪堡、英国纽曼等教育哲学家的深入参与下建立起来的, 他们认为有形的文化和社会建制都是无形理念、精神的外在表现, 文化和制度离开了其内在的精神, 无异于一具行尸走肉, 因此大学精神就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生命。唯在长期办学历史过程中, 通过践行自身办学理念, 形成独特价值理念和理性追求那样一种具备凝聚力、向心力的大学精神, 才是一所大学的魅力之处, 更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关于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涵, 学界存在多种表述, 我们较倾向于此一定义:大学精神是大学独有的价值取向和发展取向, 是给大学行为提供指导, 使大学采取这样而非那样行动的基本信念、基本态度和基本准则。从大学最初的发展来看, 其一开始就是爱智慧之人聚集一起学习关乎宇宙自然人性之事的场所, 他们深具对宇宙奥秘的惊诧探索之精神和对人类命运、人性问题的深切关怀, 因而我们认为大学精神主要涵盖以下两方面。

1. 人文精神。

文艺复兴时期正是近代大学兴起之时, 对人性的解放、人类的深切关怀是当时一个主旋律, 大学是人文精神的代表。人文精神, 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 是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注, 是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塑造。从古至今, 大学这种“以人为本、健全人格”和“自由、民主”的人文精神从未变更, 大学如果缺乏人文精神, 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是只有躯壳没有灵魂的畸形发展的人。正如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实施完全人格教育”之主张:“国民而无完全人格, 欲国家之隆盛, 非但不可得, 且有衰之之虑焉。”还有梅贻琦先生坚持《大学》之基调:“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新民, 在止于至善。”大学, 不仅要培养学生求生存发展之技能, 而且要培养其为人处世之道, 正是这些“不太实用”的人文学科能给予学生广博的视野、宽阔的胸怀、坚毅的意志, 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历史责任感, 最终使那些“实用”之学免于流入庸俗和浮泛;而“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和“兼涵并容, 学术自由”的学术独立精神更是21世纪大学必须坚守的人文精神品格, 大学与社会之间一个保持清净思维的距离应始终被保持, 大学不应单纯是“象牙塔”又或“社会服务站”, 大学不能外于人群, 但却不能随外界社会风尚而盲转、乱转, 大学应是风向的定针, 有所守, 有所执著, 以烛照社会之方向。

2. 科学精神。

大学要坚守自己的品行, 亦要履行引领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使命, 在探求真理过程中就必须始终高扬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在探索科学真理和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化过程中, 形成的价值观念和心理取向, 是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教育凝聚的精华。它主要包含求实精神、求真精神、协作精神、批判精神和献身精神等, 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独立思考, 不唯书、不唯上, 不为名利所累, 能勇于创新, 不断开拓认识, 一所大学方能具备活泼的生命力, 才能肩负起引领社会方向、推动现代文明发展的重任。

二、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存在之问题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生命, 但它又是无形的, 因此需一些外在建制呈现出来, 尤体现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上, 而精神文化的建构主要是通过大学的使命、校训、校风, 以及名师文化等文化要素的形成和成熟而起作用。目前, 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 网络信息时代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 均给大学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不少高校均受着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社会价值的影响, 校园文化建设存在世俗化、实用化的倾向, 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存在一些问题。

1. 对其地位把握有误。

在校区不断的扩展建设中, 陷于追求规模和现代气息, 使得新建校园建筑与整个校院的文化积淀相脱节。大学文化独特魅力的缺失, 往往造成部分院校失去了自身固有特色和竞争力。很多学校在评价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就时, 对单纯的物质文化建设津津乐道, 其实, 校园文化从内在看是一种精神, 优秀的校园文化必然需要有一种独特的精神指导, 它是校园人格风貌和群体意识的集中表现。离开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单纯的物质文化建设就会失去了文化建设的意义。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却普遍偏离了这一宗旨, 校园文化存在的价值意义、功能作用无法充分彰显, 使得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流于形式。

2. 低估网络时代带来的负面影响。

21世纪是网络信息化时代, 网络已成为高校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领域, 享有“第四媒体”之誉的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已远超过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强调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而网络媒体的出现令这种稳定格局发生了变化。网络这种新型文化媒体所表现出的自由、开放、互动使得更多人都可以最大限度参与文化的制造、传播, 这种自由在带来平等、民主的同时, 也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带来无序混乱。由于网络信息基本上难以控制和过滤, 一些非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趁机欲占领思想阵地, 造成严重的信息污染。目前对于网络带来的强烈冲击研究仍不够, 在如何应对网络文化, 做好精神文化建设上仍缺乏足够的思想和技术准备。

3. 未充分调动其主力军力量, 建设力度和效果不明显。

精神文化是一种内隐文化, 它作用于教学、科研、管理、校园生活各环节, 是大学文化建设及其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从参与建设的主体而言, 是全校师生员工所共同创造形成的, 但由于受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冲击, 目前高校中也弥漫着一种不健康的风气, 师生员工中呈现的个人主义、实用主义等占据一定位置。教师本应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尤其是精神文化建设的引路人和主力军, 但市场经济的影响使一些教师缺失了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岗位考核的压力又使教师单纯忙于完成工作量和撰写论文, 与学生的思想交流越来越少, 从而使他们成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边缘人和旁观者。

4. 社会辐射作用不够突出。

大部分高校并未能形成自己独特精神风貌, 其精神文化建设的社会辐射功能并未发挥出来, 只局限于校园范围内, 未起到引领社会风向作用。高校既是传承文化之所, 更是接触异质文化的触角和通道, 大学应是倡导正确道德规范、价值取向之重要场所, 通过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营造的独具自身精神风貌和魅力的品格应能在社会中起到良好辐射作用, “让大学精神之光穿透围墙”。

三、加强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之途径

1. 明确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 有的放矢地做好文化建设工作。

精神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 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应围绕精神文化这一主轴旋转。精神文化渗透于校园文化建设方方面面, 不单学生文化活动、校园自然景观建设或规章制度的建设, 因而可从高校自身的校训、发展定位等基础出发, 切实将本校的办学理念、精神潜移默化地渗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中, 如:学校的建筑物和校园规划, 其风格要体现本校文化精神;一些规章制度也可以本校办学理念、校训为精神支柱;对学生的文化活动做好系统指导, 形成品牌特色;校风、教风、学风等均围绕自身大学精神为指南针, 务求把学校的精神文化内化成每位师生员工的行为准则, 打造独具本校魅力的精神文化。

2. 占领网络这一重要思想教育重地, 充分发挥其优势面。

充分发挥网络优势, 抢占校园网络文化阵地, 是当前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校园网络文化建立要以形成良好校风为目的,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重点, 要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规范上网行为, 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要健全网络管理的制度建设和技术设备的投入建设, 加强校园网及论坛的监管工作, 加入网络道德教育的宣传力度, 及时对不良网络信息进行分析、鉴别和筛选, 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

3. 探索激励、评价机制, 发挥精神文化建设主力军作用。

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主体是生活在大学里的人, 包括以校长为代表的管理群体、以教授为代表的教师群体和以优秀大学生为代表的大学生群体, 其中教师群体在其中处于践行办学、管理理念的地位上, 对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导功能, 是大学精神在“可见领域”的无形力量, 因此探索相应的激励及评价机制,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至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来, 比如将对教师指导学生文化活动、科研项目纳入相应的奖励或考核制度, 鼓励教师发挥其敏锐思想触角、广博的知识视野和人格魅力, 积极参与至校园文化建设中来, 与广大学生一起为践行自身大学精神而共同努力。

4. 注重精神文化的社会辐射作用。

被称为“社会亚文化”的校园文化, 在更深层次上影响着社会发展轨迹, 这对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提出一系列新问题:怎样把大学精神文化进一步推向社会, 与整个社会文化同呼吸;怎样进一步发挥大学精神先进作用, 以带动整个社会文化向高层次、高文明发展。我们既要让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大胆地走向社会, 与整个社会文化融为一体, 又要注意保持大学某些须持有的“象牙塔”特性, 进而推动整个社会文化向着健康、文明、民主的方向发展。

科学精神、功利主义或实用主义在今天或许已逐渐成为主导社会价值, 很多大学也受到这种社会价值的冲击, 教育也开始过度地实用化和工具化。但回顾大学发展历程, 不难发现牛津、剑桥、耶鲁、哈佛等名校能经历多个世纪仍是世界创新思想之源, 帝国理工大学、东京大学等兴起只有百余年的大学能够在世界如此多的大学中出类拔萃, 关键在于其坚守非功利的文化来应对时代的挑战。因此, 无论在什么时代, 社会如何变迁, 现代大学应该要做到在两种方向上的平衡, 既保持大学作为追求理想、追求真理、追求知识的象牙塔圣地, 又要与现代社会现实紧密结合, 保持大学的时代性。正如鲍罗·舒尔所言, 大学的神话是关于现实和愿望的思考, 是实用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混合体, “大学不能无象牙塔精神的恪守者, 也不能缺乏经世致用之术专攻者……如果真的完全丧失了象牙塔精神, 大学求真、求知精神以及俯视众生的情怀, 为尘世的名利、权势所湮没, 大学就不过仅仅是一个抽离了精神的躯壳而已;当然, 如果没有务实的入世求存策略, 大学也会丧失自身。这是现代大学所面临的‘两难’困境, 一个择其两端都无出路的两难抉择”。

注释:

(1) 英文Philosophy (哲学) 由古希腊文philo (动词, 意为“喜爱、追求”, 现在时直陈式第一人称单数) 和sophia (阴性名词, 意为“智慧”) 构成的动宾词组, 含意是“爱智慧”。

摘要:大学精神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软实力, 是大学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精神推动力, 也是大学整体校园文化的反映。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尤其是精神文化建设对大学精神的养成有着重要意义。理清大学精神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关系, 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对于当前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更是意义重大。

关键词:大学精神,精神文化建设,问题,途径

参考文献

[1]金耀基.大学之理念 (增订版) [M].北京:三联书店, 2008.

[2]杨东平.大学精神[M].沈阳:辽海出版社, 2000.

[3]杨寅平.现代大学理念构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8.

[4]刘新生.大学文化建设[M].济南:泰州出版社, 2010.

大学精神建设 篇2

【摘要】:雷锋精神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雷锋生活的时代不先进文化的表征。作为当代大学生,继承和发扬雷锋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今后更好地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服务的保证。虽然我们当代大学生与同,但我们当代大学生却与雷锋同步,我们的价值取向与雷锋精神同步。当代大学生肩负祖国兴盛大计,是匡扶社会风气的主要承担者,因此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雷锋精神 大学生 精神文明学习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得到大发展,但文化的发展却不尽人意。社会越来越物欲横流,利益至上,人民信仰流失。社会迫切的需要一种精神的引导,更需要英雄模范作为信仰。郁达夫说过:“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怜的,但一个有英雄却不知道爱惜的民族是可怜的。”雷锋便是我们这个时代应该学习的英雄。但人们也觉得雷锋精神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雷锋精神已经过时了。那么到底什么是雷锋精神?雷锋精神到底过时了吗?学习雷锋精神有什么样的意义?雷锋精神与当代大学生有何关系呢?我们应该怎样学习雷锋精神?这就是本文主要讨论的内容。

【正文】:

一、什么是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他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先进文化的表征。周总理把雷锋精神全面而精辟地概括为“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随着时代的发展,雷锋精神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条:

1、助人为乐

2、爱国精神

3、热情似火

4、默默无闻

5、勤俭节约

6、无私奉献

7、爱岗敬业

8、热爱劳动

9、忠于革命,忠于党

10、钉子精神

二、学习雷锋精神的时代意义

多年来几乎所有社会阶层都有人发问:为什么今天有这么多困惑?我们的价值观到底在哪里?有人早就指出:70年代,人们从小被教育的是“勤奋、努力、拼搏”;80年代,是要“挣钱、富裕”;90年代教育又变成“自由、想干嘛干嘛”。究竟什么是标准?我们为什么活着?幸福是什么?人的精神家园在哪里?在内心中,人们找不到答案。有的人是很富裕了,可同时,幸福感又很低。人们追到了物质,却没有感到精神的快乐。

一些评论说,由于现在是多元化和自由社会,人们已不把国家未来、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特别是消除贫困悬殊等,作为自己的理想与信念;这些都已不是问题或根本没有作为问题的可能性。

我们学习雷锋精神,本身是一场增强传统价值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意识的举措,是强调人是互相联系性的,是符合人生普遍精神意识的需求,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我们学习雷锋精神,有助于激发人们思想道德建设热情,激扬人们心中蕴藏的美好思想品德,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匡正道德失范,矫正诚信缺失,提升社会道德水平,引导人们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实践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创造者。

我们学习雷锋精神,有助于凝聚全社会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道德取向,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全社会共同的价值理想和价值遵循,打牢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我们学习雷锋精神,是加强中华传统价值和社会主义价值凝聚力的要求。践行雷锋精神,其实是正本求源,将中华价值找回来,把人的精神家园找回来,发挥中国人民的精神高地的凝聚作用。让人固本发新,安身立命于一种清新向上的心境,让个人的命运与天下世界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有“定住”自己的东西,不要再找不着北。

三、雷锋精神过时了吗?

有人说:“雷锋已经离开了我们半个世纪了,我们今天的社会环境和雷锋精神产生的那个时代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现在的社会物欲横流,人人利益至上,事不关己方为做人之道,早已不是那个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年代了。谁还会发扬雷锋精神去帮助别人呢?雷锋如果还在世的话,一定会吃不少苦头„„”、“雷锋精神早就过时了,要不然怎么彭宇下车救助跌倒老太太却吃官司,怎么小悦悦遭车碾轧数次18路人经过却视而不见因此惨死,怎么货车侧翻,水果散落一地却遭人疯抢?”

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还有郭明义,还有白守礼,还有青岛的微尘,爱心伞,还有许许多多像雷锋一样的人们在默默地为人们奉献着。

雷锋精神是永远不过时的,因为它反映人与人互相善待的要求,是人的一种无法否认的共有普遍性。今天再提雷锋精神,是再适逢其时不过的自然与必然性的历史与社会需求。中华民族经历了几十年商品经济大潮,社会在整体物质方面有很大改善,但这并不等于说,雷锋精神与时代不符了、过时了。

相反,需要理解的是,市场经济是在夸大个人自私性上建立的理论,它对人与人互相善待的共性追求是起制约作用的。市场经济社会出现道德滑坡,“雷人之语”及怪现象频发、人心惶惶,危及社会稳定,是逻辑使然。市场经济是中国历史性地采用的发展自己的手段,这是改革开放的初衷。这个初衷是没有

改变的。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对资本主义条件下市场机制对人与人和谐关系消极影响和制约人与人互相善待共性追求的现象,要起到随时调整作用,要使经济发展不致以牺牲人在和谐关系中得到的精神安全感、满足感和幸福感作为代价。

因此,雷锋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现代性的文化价值,反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人与人互相善待追求的本源精神,再提雷锋精神不仅不是过时,而是强烈时代感的。

正是因为社会有些令人心寒、心伤、心痛的事情存在,所以我们的社会才更加迫切的需要雷锋精神,毫无疑问,雷锋精神从未过时,我们这个时代需要雷锋!

四、雷锋精神与当代大学生的关系

新时代的雷锋精神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主要包括:刻苦学习,善于钻研,乐于助人,做好事不求扬名,有创新精神,有“螺丝钉”精神,爱岗敬业,勤俭节约,能勇敢面对挫折,孝敬长辈和师长,实事求是,踏踏实实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

(1)热爱祖国,服务人民。

祖国就是我们的母亲,热爱祖国是任何人任何集体都必须摆在第一位的事情。我们要自觉地把个人的追求和奋斗同党的事业、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联系起来,为人民的幸福,为社会的和谐,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刻苦学习,善于钻研。

虽然大学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但绝不可以虚度光阴,沉溺于虚拟世界。要认清大学生根本任务,要抓住这黄金的最宝贵的学习时间,努力用知识充实自己的内心。不可以遇到问题就放弃或绕过去,要有钉子精神,提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3)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这是大学生非常现实的问题,不少同学过生日好面子、讲排场,动辄几百、上千元,吃不完也不打包,直接倒掉。有的娇生惯养,肩不能扛手不能提,逃避体育课、军训、课外劳动。当年陈毅元帅说过:“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要知道,虽然我们的生活变好了,但仍然需要我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只有这样才能锻炼我们的品格,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4)直面挫折,踏实求是。

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就需要我们直面挫折,不畏不惧;冷静分析,从容面对;乐观向上,积极进取;自我疏导,自我排解。从挫折中吸取教训,迎难而上,成为生活的强者。大学生在面对问题时一定要踏实求是,不能弄虚作假,人云亦云。毛主席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就告诉我们要在实践中得到真知。

(5)尊老爱幼,乐于助人。

雷锋是以服务人民为最大幸福,以帮助他人为最大快乐,这是雷锋精神的一个典型的标识,也是我们今天仍然要弘扬的一个崇高品德。我们绝不可以以冷漠的态度面对社会上的冷漠事件,要用自己的真心和热情融化社会的寒冷。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绝不可以忽略个人的力量,要以自己的微薄力量带动社会的正向发展。

五、当代大学生如何学习雷锋精神?

我们学习雷锋精神,从微观说就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刻苦学习,不迟到早退,不旷课逃课,认真完成作业,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比如不浪费粮食,不铺张浪费,不攀比炫耀,严格要求自己;比如不弄虚作假,抄袭论文;比如在公交车上主动为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的乘客让座,帮助在路边跌倒的老人,拾金不昧等等。从广义来说就是践行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内容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中华民族共同理想贡献自己的知识和力量。

【总结】:

总之,雷锋精神从未过时,只要我们可以在生活中从小处做起,时时学雷锋,处处做雷锋,就一定可以让雷锋精神充满我们的校园,当代大学生也一定能承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铸造大学精神与建设和谐校园文化 篇3

关键词:大学精神 校园文化 培育

一、大学精神·校园文化的内涵和主要内容

(一)大学精神的内涵和主要内容

大学是培养人才、发展知识、传承文化,以智力资源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服务的重要基地。大学精神则是赋予大学以生命活力的一种非实体性的精神文化形态,是大学的灵魂,它是学校成员共同的实践活动,经过长期的选择、积聚、凝练、传承发展而成的社会公众所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和学校气氛,它体现着大学的气质,是理想、信念和价值的彰显,是智慧、精深和博大的象征,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其校风的核心所在。大学精神不仅既承袭了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又有着明显的时代变化气息,今天的大学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现代的不断发展的大学精神。它主要包括自由民主精神、科学理性精神、人文关怀精神、批判创新精神的内容,即允许三教九流、各派各家学说在这里竞相自由发展,同时大学要教给学生人类道德和生存智慧。

(二)校园文化的内涵、形态和内容

校园文化是以主要管理层和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核心,以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空间,突出大学精神的一种群体亚文化,它是学校所特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从主体上说校园文化是由教师和学生、管理及服务人员所构成的;从媒介上说校园文化是由思想、知识、人才和生活构成;从过程上说校园文化是由学术、教育和交往构成。这些特点决定了校园文化不同于其他社会文化,其根本性质就是求知文化,师生员工之间最紧密的纽带就是知识,求知是师生之间的交汇点。苏格拉底指出美德即知识,柏拉图也说愈求知愈觉得自己无知。当今时代,学校也转向学习型的高校,由此也决定了求知为主的校园文化是生生不息、永无止境的。

从文化形态上看,高校校园文化表现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它们相互联系、共同发展,其核心是精神文化即大学精神。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最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它包括文化设施和技术设备、校园建筑、园林规划等物质形态。制度文化是指对学校组织和全体师生产生规范、约束的行为要求,是使校园文化得以健康正确发展的保障,它包括学校的管理体制、规章制度、组织机构、行为规范、交往方式、习惯风尚等。精神文化是高校长期培育形成的一种特定的精神风貌和文化氛围,体现为校园的学风、校风和教风,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校园人共同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历史传统和生活观念,反映了校园大学生文化的本质。其内容从硬件上具备著名学者、渴望求知的大学生、丰富的图书资料和完备的实验条件、完善的文化环境建设;从软件系统看,校园文化具备大学的办学理念,即大学的办学宗旨和思想、校园规则、校园作风、校园礼仪、校园活动、因此,校园文化是一个以知识为核心的复杂的有机系统,它与大学的教学、科研等互相依存,融为一体。

二、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一)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校园文化的核心层是精神文化,向外依次为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大学精神渗透于校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之中。校园文化的实质是在精神上提升人的内涵与境界,因而校园文化的核心的内容是大学精神。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它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所在,它在学校事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学者A·弗莱克斯纳指出:“在保障大学的高水准方面,大学精神比任何设施、任何组织都更有效。”因为大学精神是全体师生员工认同和信守的理想目标与精神支柱,因此建设和培育现代大学精神,倡导先进的文化观念,营造特有的大学精神和风气是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方面。

(二)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精神的培育和养成的重要载体

大学让每一个学子深受博大精深的文化浸润,特定的校园文化熏陶出特定的群体个性,特定的群体个性中透露和折射出特定的大学精神,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载体,大学精神的塑造和发扬离不开建设自己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因此大学必须拥有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精神的教育目标和为国家与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方针;注重隐性课程的建设,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继承、创新、吸收校内外优秀文化,着力营造培育大学精神的校内文化环境,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并以此为依托着力培育自己独特的大学精神。

三、大学精神的培育

大学精神的培育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特殊内容,是大学整体精神面貌的体现。当前高校的校园文化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出现了缺乏远大理想和信念、崇拜金钱、不注意艰苦奋斗、极端个人主义泛滥、民族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消极浪漫主义泛滥等不良现象在部分师生中存在与蔓延,我们更有必要加强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思维习惯的养成教育,同时要寻找有效的活动载体不断丰富充实大学精神的内涵,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需要。

(一)建设有特色、有内涵的大学校风

校风是学术氛围和人文氛围的结合,是大学精神的外在表现。大学精神的培育是一个传授与习得的过程。大学精神的教育既不是知识传授,也不是理论分析,而是需要人的体悟、发现与践行,需要精神与观念的传导,培育大学精神就必须首先培育追求高深学问和真、善、美的精神氛围,这就需要师生员工共同努力,经常性地灌输和教育,养成良好教风、学风、工作作风,同时模范人物的示范和引导、物质文化的支撑与保证、制度文化的规范与约束同样重要。

(二)充分发挥校训、校歌的作用

校训是学校制定的对全校师生具有指导意义的行为准则,是对学校办学传统与办学目标的高度概括,是大学精神的制度化。而校歌对激励全校师生弘扬传统,增强荣誉感、责任感,继续奋发向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制订校训,征集校歌,广泛宣传,使每位师生熟悉、传唱校训、校歌。

(三)加强校园学生社团文化建设

社团文化能够充分调动大学生自主性,实施无形的、潜在的、广泛的、深刻的影响,使学生增加练习做事的机会,从而有效实施养成教育。社团文化建设要本着融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为一体的原则,充分依靠学生骨干和学生干部队伍,调动他们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四)要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坚持正面教育和榜样教育

在大学精神的培育上,要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坚持正面教育和榜样教育的方法。正如梅贻琦先生所言:“凡一校精神之所在,不仅仅在建筑设备之增加,而实在教授之得人”。教师是大学精神的主要依托或载体,大学精神体现在具有一定大学教育理念的教师的价值准则、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上。而榜样教育的特点就是形象、实际、生动、直接,具有以情感人,以形动人的力量,这种“身教”常常胜过“言教”。在校园内 ,只要有先进的思想,高尚的道德,突出的成绩,感人的事迹,良好的大学精神就能够在有序、积极的校园环境中逐步完善和提升。

注:该论文是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体验的异在与缺失: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研究”(立项号:zb200651)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朱永东.解读大学精神[J].现代教育科学,2002,(11).53-55

[2]邴正.孟春.追寻大学的理想——论校园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J].现代教育科学,2002.(1)

论大学精神与大学建设 篇4

何谓“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 是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反映大学特色, 并能激发师生积极性和增强学校活力的群体意识。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精髓, 是大学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精神推动力。大学精神集中地体现着大学的宗旨和学生的成长取向。大学精神对于一所大学来说, 有如一个人对之于自己的灵魂, 没有大学精神的大学, 犹如没有灵魂的躯壳, 至少, 这所大学不会著名。一所具有某种强烈精神的大学, 培育的可能不仅是具有这种精神的学生, 还可能是具有这种精神的民族。世界一流大学应为时代的脉搏, 这不仅是指大学在科学或学术领域的胆识, 在社会正义、良心和道德等领域, 同样是如此。因此, 大学要有精神, 这是历史总结出来的规律。

大学究竟是什么?古今中外都有所探索。《大戴礼保传》中写道:“束发而就大学, 学大艺焉, 履大节焉。”据此, 大学应当是学大艺、履大节的地方。中国古代四书之一《大学》的开篇之语,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可以说是从某个方面体现了中国古代大学的精神。但一般来说,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制度起源于中古时期的欧洲大陆, 意大利的波隆那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是最早的两所中古大学。大学自其出现始, 就因为其在文化传承和社会进步上的特别作用而有别于其它机构, 特别是一些经历近千年风雨仍巍然自立的大学, 因为其独特的风格和对人类的贡献而闪烁光芒。所以, 大学是有精神的, 唯其精神, 使之能经世而独立, 历久而弥新。环视世界, 成功的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大学精神, 藉以振奋、激励和凝聚人心, 使学校声名远播。

比较中美两国的大学, 自然会想到中国的北京大学和美国的哈佛大学。作为百日维新硕果仅存的遗产和中国近代大学, 北大不寻常的身世似乎先天地注定了她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独特地位。北大是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为雄厚、教学质量最为优秀的国立大学, 已有百余年历史。哈佛大学是美国历史最悠久、声名最显赫的私立大学, 已有370余年历史。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 北京大学初步形成了“北大模式”, 哈佛大学形成了“哈佛模式”。“北大模式”最突出的特点是:兼容并包, 学术民主;务实创新, 修德炼能;教研并重, 博专并抓;学以致用, 造福社会。而“哈佛模式”最突出的特点是:注重素质, 培养通才, 讲究名牌效应;崇尚实践, 铸就干才, 突出案例教学;发挥潜能, 塑造雄才, 跨入自由王国。

(一) 北京大学

北大在我国的独特地位, 使人们对她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在赞美她的时候, 人们是从不吝惜笔墨和想象力的。的确, 北大的意义绝不止是一所高等学府, 北大之为北大, 不在其湖光塔影的美丽校园, 甚至也不在其有多少著名的学者和教授, 而在其独特的精神魅力。

1917年, 蔡元培先生对北大进行改制, 奠定了北大“兼容并蓄;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精神, 确立了大学之为大的基本准则和文化精神。蒋梦麟先生认为北大精神是“大度包容”和“思想自由”的精神。关于北大精神, 鲁迅先生说:“北大是常为新的, 改进的运动先锋, 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马寅初先生认为北大的精神就是“牺牲精神”。也有学者认为北大精神是“民主与科学”。北大不仅学术上有很高成就, 而且关心国家大事, 这正是北大精神的体现。北大有自己的校格, 不随波逐流而得到世人的尊重;北大有自己的责任, 不顾一己私利而勇往直前。但是, “一方面由于中国的高等教育源自晚清的洋务教育, 是从发展军事和工业的实际功利出发和主要由政府推动的, 具有浓厚的技术主义、工具主义背景, 30年代又面临抗战救亡的紧迫压力;另一方面, 随着意识形态的变化, 自由主义的教育精神渐为国家主义、权威主义所挤压……使得维系人文主义、学术自由、教授治校、通才教育之类的大学精神、大学制度成为一种艰苦卓绝的坚守。”[1]

北大屡经风潮, 至今犹能巍然独存, 决非偶然。这与北大精神有关。自蔡元培先生掌校以来, 七八年间这个“容”字, 已在北大的沃土之中根深蒂固了。故北大校内各派别均能互相容爱。平时于讲堂之内、会议席之上, 做剧烈的辩驳和争论, 一到患难的时候, 便共力合作。另外, 北大具有思想自由的精神。北大校内, 各种思想能自由发展, 不受一种统一思想所压迫, 故各种思想虽平时互相歧异, 到了有某种思想受外部压迫时, 就共同来御外侮。故北大虽处恶劣政治环境之内, 尚能安然无恙。[2]

然而, 不幸的是, 当人们为北大光荣的自由传统而骄傲并陶醉于其诗意的精神怀抱时, 被冷落的现实正悄悄地实施着自己的报复。而更不幸的是, 在现实快意的报复面前, 堂堂的北大似乎有些束手无策:骄傲的精神在充分施展了自己全部的魅力之后, 终于暴露了她的苍白无力。过分自信, 甚至有些自我崇拜的北大人现在首先应该反躬自问:一直为人们所称道和尊崇的那种北大精神除了人们已充分肯定了的那些伟大的意义之外, 是否还存在着某些必须正视的缺陷呢?

(二) 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成立于1636年。至今, 哈佛大学已经建校374年, 是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典型代表。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以柏拉图为友, 以亚里士多德为友, 更要以真理为友”。许多学者认为, 哈佛精神就是“追求真理、独立思想、注重人文”[3]的自由民主之思想, 大学是一个塑造灵魂, 培养具有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的智者摇篮。哈佛大学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虽历经变革, 但一直固守着寻求真理的办学宗旨, 只是在不同的时期表述及侧重点不同而已。哈佛大学前校长查理斯艾略特把欧洲特别是德国大学的学术自由精神引入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从此形成了学术自由的传统。艾略特认为, “大学是世界上最容不得独裁者的地方”, 学术自由应成为学术研究的基本原则, 也是一所大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阿伯特劳威尔继承了艾略特时代的学术自由传统。他认为大学是学术研究的场所, 应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自由探究、发现和传播真理的环境, 特别是在课堂上应该有绝对自由的权利。在哈佛大学, 不仅教师享有学术自由, 而且学生也享有学术自由。学生有选择学习的自由, 有拒绝参加礼拜的自由, 有平等地竞争学期奖学金的自由, 有选择自己朋友的自由。时至今日, 哈佛大学仍遵循着艾略特的学术自由理念, 着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20世纪80年代, 哈佛拒绝授予前总统里根荣誉博士学位一事便显示了这个看重自由和创造的伟大学府十足的底气。21世纪初, 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 “真正的哈佛”乃是一个“无形的、内在的、精神的哈佛”, 这就是“自由的思想”与“思想的创造”。[4]

中国国内的著名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到底在哪里?难道是硬件设施不够吗?笔者认为主要在学校制度和文化层面。我国大学鲜有自己清晰、稳定、富有特色的办学理念。在大学精神和价值的塑造上, 在大学文化积累、校风学风的建设上, 还缺乏应有的自觉和明确的定位。在大学的制度层面, 大学办学自主权还不够落实, 学术的保障机制还有待加强, 校长、教授的聘任及选拔, 科研和教学评价制度等方面也还存在着与世界一流大学的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

中国现代的大学, 是以欧洲大学为模式的, 是继承西方文化的机构。对大学精神的探讨, 中国大学的责任是与西方大学不同的。由于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发展阶段等的差异, 主要是历史的不同造成了中西方大学观念的不同。探讨中国大学精神的问题要远比西方的更加复杂。西方大学的制度虽然在中国畅通无阻, 但是西方大学的理念 (传统的理念) 却无法在中国扎下根来。[5]我们目前探寻大学精神, 恐怕首先要确认什么大学精神是我国大学所需要的, 我国的大学精神要根据自身历史传统所创, 是独有的。

大学应该如何保持自己独特的精神呢?笔者认为, 一所著名的大学应该有大气。大气主要是指一个学校的学术视野、学术氛围、学术气度、学术胸怀, 就是她的校风、学风。大气不仅是一所学校风貌的反映, 更重要的是会对一所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培养、学术成就产生根本性影响。大气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统一。一所学校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就必须做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统一。[6]大气更是一种兼容并蓄的精神。这种精神, 首先是指要有学术的自由, 没有学术的自由就没有学术创新。这种精神, 在大学与大学之间, 大学与其他社会机构之间, 则体现为一种“和而不同”的胸怀, 即费孝通先生说的“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的理念。大学不能孤芳自赏, 要在竞争的同时善于合作, 取长补短, 才能从各个方面促进自己的发展。正如有大气的学者才能成为真正的大师一样, 有大气的大学才能成为一流大学。

在人类进入21世纪, 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 大学已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 它对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传递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因此, 我们更应该解读大学, 探究现代大学的大学精神。

(一) 大学理念与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实际上就是大学理念的具体化, 大学理念的延伸和深化, 大学精神中凝聚着大学的理想与宗旨, 它必须也必然为大学所独有。从教育的性质来看, 大学理念中相当多的内容是大学之外的其他教育机构无法实现的, 后者虽可能通过某些方面的教育指导使人具备某些素质, 但无法使人全面获得这种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或主要承担者的大学有着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 而其之所以更丰富、更深刻, 关键就在于大学精神。

(二) 大学精神的现代转型

作为社会精神的典型代表, 大学精神必须保持着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前瞻性。时间的步伐已经迈入21世纪, 大学在新的世纪中将逐渐成为历史舞台上的主角、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大学精神的现代转型, 主要是指与高等教育的现代背景相适应的大学精神内容的转变。当前, 社会与人的现代化、知识经济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人的主体性的弘扬、社会主义制度的坚持与改革, 使得我国大学精神的现代转型有着复杂而又极具挑战性的话语背景。[7]

(三) 大学精神与大学品牌

大学精神是大学品牌的灵魂, 并促进大学品牌的形成和提升。大学精神是大学品牌赖以生存的“养料”, 一流的大学精神催生一流的大学品牌。也就是说, 大学品牌的价值更多地源于大学精神, 是大学精神的集中表现。大学品牌是一所大学在创建、发展过程中逐步积淀下来的、凝结在一所大学名称中的、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社会认可程度。[8]一所真正一流的大学, 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蹴就的, 也非改换名号、简单合并所能形成的。大学精神与大学品牌的形成是在大学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经历了“倡导、践行、提炼、再实践、升华、发扬光大”的过程而逐渐浓缩而成的。

构建现代大学精神, 不仅要充分吸收优秀的传统文化理念和先进的外来文化理念, 还要建立和健全科学而广博的文化载体进行承载和传播。而这种载体也不仅仅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态文化载体, 还包括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及舆论氛围等等。只有充分创造出这些载体, 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作用, 才能体现构建现代大学精神的操作性意义。具体来说, 就要建立先进的制度文化、创建优良的校风、营造先进的学校文化舆论氛围、建设一流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优化育人环境有独特的功能, 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倡导和体现大学精神, 因为大学精神在培养人、教育人、鼓舞人方面有特殊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高校要努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校园文化, 使其符合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要求。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 应成为大学精神的有效载体, 突出大学精神的主题, 使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流的现代大学, 必须有现代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作为大学文化的核心, 是大学的灵魂所在, 它在大学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 建设和培育现代大学精神, 不仅可以为一所大学的发展营造适宜的环境, 为其建成一流大学创造条件, 而且可以对社会主流文化建设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使大学成为先进文化的建设者。

参考文献

[1][7]戴锐.大学精神的历史演进与现代转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2, 3 (2) :22.

[2]蒋梦麟.过渡时代之思想与教育[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 1993.

[3]王诺.我所体验的哈佛精神[J].中国高等教育, 2002, (18) :44.

[4]唐耀华, 黄文静.中外名校大学精神略谈[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5, (1) :41.

[5]陈小红.论大学精神的演变:从“理想”到“功用”[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22 (3) :94.

[6]纪宝成.对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的几点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 2004, (1) :10.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精神文明建设 篇5

简 报

(第6期)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中共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委员会宣传部

2016年6月12日

● 华水积极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 ● 华水召开2016年阅读推广月总结大会 ● 华水成功举办第二届“明理杯”课程辩论赛

华水积极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

主题活动

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节日氛围,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文明办积极组织开展了道德经典诵读、献爱心志愿服务、健身运动等活动,使师生在感受传统文化氛围的同时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

广泛开展道德经典诵读等活动。端午节前夕,水利学院开展了 “品味端午,传承文明”朗诵比赛,弘扬传统文化,陶冶思想情操。国际教育学院开展了制作端午节手抄报活动,使学生对端午节的来源、传说故事、习俗活动都能了如指掌,还举办了“端午节,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为题目的国学讲座、与留学生包粽子、传统艺术表演和师生互动等活动。总务后勤处在两校区各个食堂为学生免费发放了两万多个粽子。

组织开展献爱心志愿服务活动。端午节前夕,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一行5人,带着全院老师的关心和问候,来到生病的雍歌老师家,亲切看望雍歌老师,鼓励他树立信心,好好治病,勇于战胜眼前的困难。水利学院志愿者到金水区中心敬老院向老人们问好,送上诚挚的祝福,并将提前准备好的粽子送给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节日的温馨和快乐,同时志愿者们还帮助老人打扫清洁卫生,介绍一些方便实用生活小窍门和健康知识。土木与交通学院小水滴志愿服务队向坚守在岗位上的宿管、保洁人员带去了节日的祝福和问候,并为他们送上美味的粽子,让他们体会到家的温暖,爱的味道。机械学院志愿者将从食堂领到的粽子与宿管叔叔阿姨们一起分享,热心的阿姨拿来瓜子,和志愿者一起吃粽子,嗑瓜子,拉家常,聊风俗,过了一个温馨的端午节。马克思主义学院为那些远离家乡,不能回家过节的同学,送去了粽子、煮鸡蛋等中原地区端午传统食品,表达了对同学们的节日问候。

开展健身运动。端午节当天,水利学院举办了“端午重温爱国志,阳光体育伴我行”为主题的健身运动会,包括拔河比赛、跳大绳比赛、花样投篮等项目。

华水召开2016年阅读推广月总结大会

近日,华水“2016年阅读推广月系列活动”总结大会在龙子湖校区第四报告厅举行。副校长王天泽出席会议。教务处、校团委、学生处、宣传部以及图书馆全体人员、学生代表共一百四十多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图书馆馆长史鸿文教授主持。

图书馆阅读推广研发中心主任李振龙代表图书馆作了总结报告,报告回顾了本阅读推广活动月的具体过程和重要内容,总结了本阅读推广月系列活动的特点和意义。学生代表、华水读书协会主席郭金,围绕阅读推广月各项活动及个人的心得体会作了发言,从一个参与者的角度归纳了此次活动留给读者之“趣”、“精”、“新”、“美”的印象。

大会宣读了2016年阅读推广月“华水才俊”诗文创作大赛、“阅读与人生”摄影比赛等相关比赛的获奖名单。副校长王天泽等与会嘉宾为各项比赛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并合影留念。

华水成功举办第二届“明理杯”课程辩论赛

为加强华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推动实践教学模式再上新台阶,6月2日下午,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务处和校团委共同主办的第二届“明理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辩论赛决赛在龙子湖校区第一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石品出席并讲话,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嘉宾代表以及华水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师生和来自全校不同学院的400多名师生观看了辩论赛决赛。

辩论赛在执行主席的主持下正式开始,两队参赛选手围绕“知易行难”(正方)还是“知难行易”(反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正反双方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别从立论、质询、攻辩、自由辩论、公众提问和最终陈述六个环节进行了激烈的交锋。辩论赛展现了双方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机智敏捷的思辨能力、反应能力,不仅让在场师生享受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还让师生共同观摩了一场鲜活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教学。赛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晓岗对本场辩论赛进行了精彩点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辩论赛从最初酝酿、课下讨论、课堂选拔到初赛、半决赛和决赛,前后历时两个多月,进行了7场激烈的辩论,决赛诞生了冠亚军。本次活动共评选出1个冠军团队、1个亚军团队、2个季军团队、4个优秀团队、7名最佳辩手。

开展课程辩论赛是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创新教学模式的主要方法,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是从教学工作的实际出发,密切联系该课程实际和学生实际所做出的又一次积极的尝试。

审:景中强

责任编辑:韩江峰

联系电话:69127207

电子信箱:hswmb@ncwu.edu.cn 邮政编码:450011

通讯地址:郑州市北环路36号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文明办

大学精神建设 篇6

关键词: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人文精神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高等职业院校急剧增多。高等职业院校在建设和发展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很多,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学生的职业技能是保证其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性环节;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是高职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关系到高职教育与整个教育体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出现了一种过分重视技能培养,忽视人文修养教育的倾向,大学语文等人文修养课程的课时量一减再减,有些院校甚至已经取消了大学语文。这种重技能,轻理论;重知识培训,轻个人修养的教育理念,虽然能在短期内使职业教育获得快速发展,但从长远来看,将会制约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短视行为。笔者认为,修养课程教育,特别是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注重培养个体的丰富性和创造性,能够将人文精神始终如一地贯穿于教学之中,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所在。

人文教育是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

语文教育具有人文性,已成为语文教育界同仁的共识。然而,人们过多地将目光聚集在技能培养上,很少关注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即使有人关注,也只是从人文性的字源、词源入手加以阐释;从文化学视野理解;从语言学角度剖析。这些阐释大多从外部入手,很少从大学语文人文性内部进行本体及本性的探讨。要使语文教育人文性有理论上的新突破,必须从教学的内在联系上,把握语文教育人文内涵的精髓,进而指导实践。

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决定了人的发展,“以人为本”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共识,也应该成为现代教育最基本的理念。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艺术在于,要让受教育者把周围的东西加以‘人化’——从这些东西中感到人性的东西,人的智慧才干和人对人的爱。”人文性是语文学科活的灵魂,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两者是相统一的。高职教育也应遵循这些规律,既要着眼于学生的技能技术等认知和再认知领域,又要关注学生的精神领域。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对学生具有很大的价值和意义(工具性)。从这种意义上说,人文精神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性、人生、人格、人道为本位的知识意向和价值取向。其主要内涵包括对人的存在意义的思考,对人类真、善、美的永恒追求,以及对自由、超越的希望。可以这样说,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取决于其人文精神的体现程度。

“人文”一词在《易经》中已有记载:“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其中,文化、文明的实质便是人文。在西方,“人文”主要指人文主义思潮,最早起源于古希腊时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重人性发展,培养和谐人格的教育思想。尽管在不同时期,人文主义有不同的哲学思想和表现形式,但其教育的宗旨却始终没有变,即教育的目的和本质是培养使人和动物相区别的人性。“人文”在教育领域中,表现为倡导一种人文精神,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包括以下主张:在教育培养目标上,主张以个人需要為其存在的基础,使人形成完善的人性、获得美好的精神生活;在教育内容上,提倡学习人类传统文化遗产,认为人性的共同要素和理性的永恒价值标准存在于人类文化遗产中;在学校课程的开设上,重视文、史、哲、艺、等人文学科;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提倡非强制的方法观;在教学方法上,侧重情意的发展、创造力的培养、经验的学习和感受的训练。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展露个性、发展个性。

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认为,高职教育中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一方面是指大学语文这门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另一方面要求在大学语文教与学的过程中倡导人文精神,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也就是说,在语文教材中富含的大量思想道德教育以及审美情趣熏陶的文化价值基础上,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自然发展,生命健康的发展,承认个体差异,重视情感熏陶和学生的独特体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具体来看,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有以下几层含义:一是文化中所包含各民族的思想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感情。二是引导学生开掘语文人文价值,注重体验人类所有的文化感受,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三是尊重发展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新时期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不是单纯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加大文学、社会、哲学、历史、艺术等与人文学科内容有关的课文分量,或增加带有人文性质的选修课,而是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而非以工具为本的基本教育观念,帮助学生树立尊重、关怀、爱护人类及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提高其人文素质,树立博大宽容的自然观,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最大限度的自由和发展,塑造身心健康、友爱正直、追求自由、知识丰富,兼具理性的一代新人。

加强人文教育是对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现实需要

长期以来,受语文学科性质单一“工具论”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成为升学的工具,学生忽视了母语的文化特性,对母语缺乏感情。高职大学语文教育也因此产生了思维惯性和教学定势,逐渐走向边缘化。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高职教育的功利性。首先是职业教育的泛技能化。职业教育常常被作为单纯的职业技能教育,一味强调技巧、技能和技艺,各类培训考证成了学生学习的指挥棒。学生在这种教育导向中产生了功利思想,对人文教育毫无兴趣。其次是大学语文教育自身存在问题。语文教学和其他素质教育学科一样受到技能培训导向压力的困扰,教学课时少,教师讲授的内容少,无法走进文化内核;学生学到的内容很少,浅尝辄止,无法接触到文化的精髓,致使原本精彩纷呈的大学语文课变得枯燥乏味。二是职业教育观念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转变。必须从“人”的高度定位大学语文教学,要通过大学语文教学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感知力、想象力和理解力。要使学生通过大学语文所涵盖的人文精神和素质教育,通过阅读、感受和熏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中,要加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高度重视其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现代社会需要既具备人文精神,又具有丰富科学文化知识与高技能的人才。年轻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对他们进行人文教育势在必行。

如何在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加强人文教育

实现高职大学语文课程人文性建设的关键是加强语文教学,强调学生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强调激发学生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过程。笔者认为,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从三个方面开展人文教育,加强人文建设:

第一,要树立以人文为中心的教育观。回顾我国两千多年语文教育的历程,语文教育从一开始就未建立在人文的基点上。从古代到近代,语文教育一直以教化为本体,以思想教育为基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安贫乐道教育,除暴安良、见义勇为、学无止境等思想教育。语文独立设科后,智能培养成为语文教育的主旋律,以智能培养为本体,语文教育立足于对人的智能培养。近代“开启智能”成为当时社会的第一主题,改革开放后,“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成了响彻全国的口号。现在,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语文教育应该是建立在人文基础上、以人为本的教育,应该更加重视人文性建设。

以人为本,要牢固确立语文课程中“人文”的地位,主张教师以学生的需要为其存在的基础,在教育目标和目的上力求使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性和美好的精神生活。语文课程的人文营养应该能够使青年学生茁壮成长,不应将其注意力仅仅集中在知识、技术或技能等内容的学习上,应该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批判力。

第二,建立人文陶冶的大学语文教学观。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课时分配、教法选择、教学方式等都依附于其主要能力培训课程的建设。人们对大学语文的认识只是从加强学生应用、实用等方面加强语文课程建设。若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建立一种以人性、人生、人格、人道为本位的能力教育观。

大学语文课程本身有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这是其成为旨在陶冶课程的重要前提。语文课程学习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门旨在陶冶的课程,是因为其教学活动中的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过程一方面通过训练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通过这些学习活动,陶冶了性情,在提高能力的同时获得了精神上的享受。阅读活动是读者和作者的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内在需要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觉悟。写作活动是一种自觉自悟的过程。在阅读活动中,教师一要引导,二要鼓励。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深层,探得个中滋味;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读出新意,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

第三,创新人文教学方法。早在古希腊苏格拉底就认为教学过程并不是由教师传授现成的结论和知识,而是通过讨论和谈话,唤醒学生的意志,从而发现真理。孔子也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认为应重视启发诱导学生的自悟。这些都反映了创新性的人文教育方法觀。创新性的人文教学方法具体包括:旨在促进情知协调发展的方法;旨在促进道德观念形成的方法;旨在激励创造力开发的方法;旨在培养人际交往技巧的方法等等。若将这些方法应用到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将会使教学变得生机勃勃。

同时,还要注重个性的创新创造。文学作品是人的身份、阅历、职业、文化教养、认识能力、思想意识、性格特征的体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学作品才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文学作品不可能具有绝对的标准答案和终极的理解。那种动辄用标准答案和标准化的理解衡量个体色彩鲜明的作品的做法,是独断的、无效的。个性是创造性的前提,那种僵化地理解文学作品的方法扼杀了人的个性、言语的特色,扼杀了创造的幼芽。学生的人生经历、生活体验、知识水平、思想境界、个性特征不同,阅读课文时自然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但这并非否定标准的科学知识体系,在语文教学中,提倡创新的人文教育方法目的,是让教师在尊重科学知识体系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

教师还必须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做出正确选择。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思想和见解,进行平等的对话。要进行讨论,说明理由,在探讨中解决问题,促使学生的自觉自悟。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世界中,因此,在某些问题上答案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将教师的个人意志强加给学生的行为,会使学生失去想象力、批判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吴秀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3]朱清时.从中外著名科学家身上得到的领悟[J].中国高等教育,1999,(1).

作者简介:

浅析大学精神文化评价体系建设 篇7

大学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 承载着为国家培养精英的历史使命。它代表了我国文化发展、科学研究的最新水准。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建设良好的大学文化有助于引导健康社会文化发展。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入, 大学作为社会主义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承载起了更为重要的历史使命。文化是大学的核心和灵魂, 重视大学文化建设是充分发挥高校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也是增强国家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因此, 在当下通过何种路径建立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文化显得尤为迫切, 大学文化建设也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共同关注研究的一项课题。

我国对大学文化的内涵外延之研究, 起步相对较晚, 现有的文献资料显示, 研究人员确实高度重视“大学文化”, 但是大部分研究只是关注与大学文化的基本概念、功能、特征以及它的重要性等方面, 研究都是一些高屋建瓴之论述, 而从细微之处出发, 如何在操作层面解决大学文化建设之困境鲜有论及, 也就是具体实施方案偏少, 缺乏大学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和实践, 更没有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来探讨大学文化建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明确提出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 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因此, 从现有大学文化建设研究与实践中汲取经验, 着力研究大学文化建设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的操作性、实用性, 不失为一种新的先进视角。因此, 建设高等学校大学文化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文化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在这个系统结构中, 通过各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和有机组合, 形成综合建设水平。因此, 高等学校大学文化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子系统、校园行为文化建设子系统、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子系统以及校园精神文化子系统。在各个子系统下面再设置各自的指标群。本文仅就精神文化建设评价子系统的建设予以分析。

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评价子系统的建立

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灵魂, 是一所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积淀的最富典型意义的精神特征, 是大学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源泉。大学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大学使命、办学宗旨、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内容。所以, 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办学理念。包括实施方案、办学宗旨、办学目标、一训三风、学校精神等方面是否齐全。实施方案制定:学校大学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是否有切实可行。办学宗旨建设:办学宗旨是大学对自身定位、存在价值、教育理想、建设目标、办学行为、发展模式、发展路径等重要问题的高度概括, 是指导学校整体行为的特殊精神。办学目标设计:办学目标明确, 育人目标准确, 办学思路清晰。一训三风建设:“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主题词规范、科学、标志醒目, 师生能理解其含义, 并运用在教育实践中、内化为师生的行动。校训是大学对于教师和学生的一种精神引导, 体现者学校的育人目标、办学理念与特色思想, 对师生的言行举止起着综合规范作用。校风指的是高校在日常运行中, 全体师生的道德情操、精神风范与人格品德修养的综合表现。是大学精神的具象化。

2.群体道德观。包括:师生个人修养和师生道德素养两方面。师生个人修养:是指师生个体内心的自我认知, 自我分析, 自我教育与自我提升的过程, 其主要体现在一所学校的师生通过不断主动学习和实践, 有意识地改善自我的言行举止、增强意志品质、树立正确崇高的信念等。师生道德素养:道德素养反映的是全体师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综合水平, 包含了全体师生的道德修为和道德情操。

3.文化符号建设评价。文化符号是大学校园的一种基本形态, 是装载和传达意义的象征物。加强文化符号的设计、提炼、编制、挖掘、充实和创新, 使学校文化得到深刻解读与广泛传播。校徽校歌:校徽设计应当图文并茂、含义深刻, 能够反映出本校特点;校歌的内容应当积极健康, 有朝气。校报校刊应当体现学校特色, 反映师生文化生活现状, 定期刊出。文化用品:学校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 对文化用品的设计创意、文化内涵和工艺水平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把学校的历史文化、物质景观和校名、校徽等多项元素融入大学文化用品 (例如信封、信纸等) 之中, 体现学校文化用品的使用要规范化。

4.校史文化建设。陈列室、荣誉室, 资料齐全, 物品分类摆放, 保存完好, 内容具有保存价值和教育意义, 定期开放。

5.校长个人魅力。主要包含校长的个人品德、管理能力、社会声誉等方面的内容。个人品德:校长个人首先应具备较强的人格魅力, 并有意识地不断提升自身的个人修养和道德素质。管理能力:应掌握学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原则, 正确协调好学校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重大问题, 保障学校具备较高的组织管理效率, 实现师生成长与学校发展的共同进步。社会声誉:指校长的工作和个人形象应受到学生家长、相关部门机构及各界社会人士的一致认可。

三、结语

“钱学森之问”背后反映的是教育之于中国发展所具有的重大作用和重要地位。这样的“问”是对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追问, 本质上是对我国大学教育的反思。对这样的“问”的解答需要一个渐进过程来实现, 大学义不容辞。我国高校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 肩负重任。从大学文化的评价体系建设入手, 从细微处起笔, 只有这样才能把高校培养人才的重任发挥出来, 也只有这样才能以大学文化带社会文化, 以社会文化带经济发展。本位从大学精神文化评价体系建设入手, 希望对相关研究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朴雪涛.大学文化范式的转换与创新人才培养[J].教育研究, 2001, (5) :46-49.

大学精神与高校品牌建设探索 篇8

在当今文化市场化、管理科层化和知识专业化作为时代的主旋律, 在给大学带来巨大的物质利益和条件改善的同时, 也使大学的本性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内在地体现为大学精神的消弭和高校品牌建设的失落。在当前社会转型的过程中, 由于工具理性的膨胀和人文精神的式微;行政本位与学术本位的矛盾冲突;大众文化的负面效应对大学精神的侵蚀等原因, 大学精神的缺失和弱化现象, 以及高校品牌建设的不力变得比较突出, 并已经影响并阻碍了我国大学的发展。有学者甚至指出, 中国的大学精神正处在向前发展还是失落的“十字路口”。大楼多于大师, 设备重于人才, 形象大于内涵, 仍是我国许多高校普遍的现实。在综合前人观点的基础上, 笔者总结出, 当代中国大学精神和高校品牌建设的缺失和弱化, 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 大学中功利主义思想盛行, 人文精神衰落和缺失。

由于近年来, 技术至上、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社会虚荣思想等思潮对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束缚和影响, 高等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严重缺位。大学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失衡, 部分大学生甚至出现道德滑坡的现象。“有百年学府, 无百年精神”的现象, 恰恰说明了当前我国高校的精神文化和教育理念的缺失。高校创新精神的缺失也让大学缺少生机和活力。在现实层面上, 高校往往首先保证理工科的发展, 人文学科丧失了在大学的学科设置和课程中的中心地位, 难以得到最起码的考虑。不少大学生对人文教育价值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高校只是以课程教授知识, 训练技能为主, 人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受到轻视, 导致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历史文化十分陌生。同时, 人文教育的衰落, 也使得学生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这种过分片面追求知识教育, 忽视人性的和谐发展, 使得学生成了“知识的奴隶”。

(二) 自由、独立精神的缺失, 让大学的思想变得束缚。

大学的独立性是现代大学的重要特征和精神之一, 而我国大学对政府有着相当的依附性。显然, 现代大学的独立性要求与对政府依附性的现实是矛盾的, 其实质是官本位与学术本位的矛盾。目前, 在我国高校中, 学术行政化的情况还十分明显, 高校中的学术自由状况不容乐观。大学教师的学术自由没有被真正赋予合理的生存空间, 在从事学术研究时并不能完全自由地探索研究。高校“管理行政化、学者官场化、考核数量化、学术功利化、优秀教师边缘化”现象依然存在, 高校教师不得不沉浸于“表格化生存”中。这削弱了知识分子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往往阻碍大学教师们的学术创造。

(三) 品牌意识淡薄, 忽视形象塑造。

目前, 我国很多高校的办学特色模糊, 缺乏品牌效应, 品牌体系建设尚未健全, 这不利于提升高校的特色化竞争力。一方面, 高校的办学特色被淡化。部分高校由于缺乏对学校条件及办学规律的研究, 没有从学校的实际出发, 脱离了学校的现实条件和实际水平, 提出不合理的品牌定位, 专科学校想上本科, 本科学校想上硕士点, 有了硕士点的学校想上博士点。单科学校想办成多科学校, 多科学校想办成综合性大学, 乃至向世界一流大学转型, 大学都想往研究型大学的行列挤, 这股升级热潮已形成高校一味地追求“大而全”的粗放扩张发展办学导向。袁贵仁曾指出:“无论是世界一流还是国内一流, 都是指它的总体办学水平, 并不意味着它在每一个方面都是一流的”。有相当数量的地方大学一方面定位于研究型大学, 一方面又不顾一切地过度扩大办学规模。这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 很重要的在于办学者不能作出准确的学校角色判断, 从而也无法作出准确的学校发展定位。这种定位缺失现象势必造成人才培养目标过于单一, “千校一面”, 不能有效聚集可利用的资源, 难以形成品牌效应。

(四) 注重规模扩展, 忽视质量提高。

近年来, 许多高校兴建了新校区, 大力兼并扩容, 而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 在高校发展得到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硬件保证的同时, 很多合并院校及高校新建校区的办学, 却往往忽视了大学精神的传承和高校品牌的培育。这种注重硬件建设, 忽视软件建设的做法, 往往会使得大学精神和品牌出现断层和缺位。多数合并高校是由若干所专科院校合并升格而成, 其办学历史较短、师资力量薄弱、生源质量较差、运行欠规范, 而且各分院校大多属于不同的学科专业, 其校园精神各有特点, 在短期内融洽整合的难度较大;而新建校区则一般建于偏远地区, 周围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低, 缺乏历史的积累和积淀, 未能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 与周边环境的融洽也尚需时日。而大学精神与品牌的建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因此出现了大学精神的空白和缺位。合并院校和新建校区缺乏完整的校园文化, 出现断层和龃龉现象, 使得许多大学师生产生了文化心理上的失衡与不适应。

二、大学精神和高校品牌的建设思路

(一) 加强高校制度化建设。

培育现代大学精神和高校品牌, 首先应当完善大学制度。大学如果能真正做到“团结、勤俭、求实、创新”, 大学内部权力争夺, 超大校园、豪华校门现象, 办学成本不透明, 学术研究弄虚作假, 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 就可能得到很好的解决。要将大学精神落实到办学之中, 必须改革大学的内部管理制度, 去“行政化”, 保障大学办学与学术自治。大学精神应写进大学的办学思想, 体现在每个办学者、教育者的行动之中, 成为大学办学的实践。如果大学精神无法在办学实践中落实, 只能显示办学的肤浅, 以及办学者对现代大学理念的悖离。

(二) 突出鲜明特色与个性, 进行合理定位。

作为高校品牌建设的重要战略, 定位正确与否是关键所在。定位准确适当, 高校品牌可成;而定位过高则使品牌目标成为空中楼阁, 在办学过程中也会造成巨大浪费。潘懋元先生曾指出:“当前, 精英学校拼命搞大众化教育, 大众化高等教育机构拼命往研究型、综合性路上挤, 几千万大学生培养出来都是一个模式, 与社会、国家的需要不一致。中国高等教育亟须解决的问题就是定位问题。”大学要塑造品牌, 就不要浪费资源去搞大而全, 没有一所大学可以宣称自己在所有方面都处于绝对优势, 必须对自身实力和市场竞争状态做出客观分析, 从某一点突破, 寻求竞争优势的确立, 不是在资源的分配上平均用力, 而是把更多的资源投放到最有实力、最能体现学术优势的方面。如霍普金斯大学特别厚爱医学学科, 这是它领先世界的优势所在。所以, 合理明确的定位, 形成自己鲜明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 这是品牌形成的基础和前提。

(三) 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说过:“所谓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 是树立大学精神和高校品牌的当务之急。高校的精神和品牌建设, 离不开品牌教师, “赢得教师, 才能赢得21世纪的教育”。名师就是学校的一块金字招牌, 是学校品牌形成的重要人力资本。历史已经告诉我们, 若干年以后, 人们不会记得一所高校在某个时期曾经有过多少经费, 发表过多少论文, 而只是会记得一所高校某个时期培养的人才和涌现出的著名学者, 教师有责任为自己所在的大学能够成为这样一所成功的大学而共同努力。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 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好老师带来好生源, 好生源带来好品牌。因此, 大学精神和品牌的建设, 离不开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程光泉.哲学视野下的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文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探析大学新区的精神文化建设 篇9

1.1 与老校缺乏交流,文化传承上出现断层

首先,新校区缺少专业教师。很多教师都居住在老校区周围,距离新校区较远,教师下课就忙着赶校车,无法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学生不能形成文化归属感。其次,新校区缺少“成熟”的学生。这里的“成熟”是指那些高年级的师兄师姐以及学术能力强的研究生。这些学生入校较早,对学校的办学历史及校园文化理解更深刻,这些学生大多集中于老校区,因此,造成了新老校区学生的隔离。最后,新校区学生对学校的校风、校史没有形成认同感。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校风、校史。优良的校风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精心培育和凝练而成的,是一个学校生机勃勃的精神面貌的直观反映。校史反映了一个学校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校风的形成与传扬。

1.2 盲目追求“大而美”的校园,忽视文化的特色

校园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它对于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起着推进作用,是校园精神文化的映照。新校区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上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首先,很多学校在建新校区时往往只重视做表面文章而忽视内部精神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其次,新校区建成时间短,缺少历史积淀,我们所能见到的都是新的宿舍、新的图书馆、新的教学楼……从一个学校的新校区到另一个学校的新校区,难以让人们感受到精神文化上的差异。

1.3 犯了“拿来主义”错误,对文化进行简单移植

大学的新校区由于建校时间短,其精神文化建设必须要经历一个借鉴和内化的过程。但现在一些大学在借鉴老校区的精神文化的时候将其等同于把文化进行简单移植,忽视了自身的特点和潜质,没有突出文化的个性。

1.4 新校区“郊区化”使大学与城市社区缺乏精神文化交流

中国大学的郊区化,造成校校间资源的壁垒阻隔、校地间资源共享路径的不畅,影响了大学与城市精神文化的健康发展。“郊区化”引发城市的空间变动,不可避免地给城市精神文化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变迁。第一,各大学新校区校校相连形成“大学城”,与原城市社区生活疏离,直接导致大学的封闭,大学与社区、城市缺乏精神文化交流。第二,大学与城市社区的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制约,造成大学“公共性”的缺失。

2 新时期大学新区精神文化建设的新思路

2.1 新校区精神文化建设要加强与老校的交流与互动

(1)新校区精神文化建设,关键是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的参与。专业教师参与新校区的规划、建设、管理,有利于把老校区优良的精神文化带到新校区,并促进师生对新校区的新物质文化、新制度文化在心理上的认同。

(2)加强新老校区学生的交流。例如,经常组织一些新老学生交流会。由高年级学生向新生介绍学校的办学历史、精神文化、校风校训等,充分发挥高年级学生的“传”“帮”“带”作用,让“新生”更快的了解学校的情况,从而形成对学校精神文化的强烈认同感。

(3)形成优良校风,强化校史教育。建设优良校风,首先要注重宣传教育,充分发挥舆论的作用;其次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充分发挥教师的带头作用;最后要优化育人环境,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强化校史教育,推进精神文化建设应遵循三条基本路径:第一,建设校史馆,为校史教育提供了初步的平台;第二,开设校史选修课和专题讲座,在传播校史的过程中让学生接受教育;第三,组织编写年鉴、校史。学校要积极搭建校史研究平台,鼓励师生从事校史研究,在经费方面加大投入,在课题方面给予支持。

2.2 新校区建筑应凸显人文特色

(1)传承老校建筑的“文脉”。所谓校园“文脉”是一所学校精神文化的精髓和脉络。它是一所大学在较长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积淀和精神特征。传承老校建筑的“文脉”,我们既要借鉴老校区整体格局和校园特点,又要沿袭其组群特征与空间特色。将老校区经典的校园格局、建筑形态应用到新校园的规划建设中。

(2)建设能够反映校园精神文化的标志性建筑。一所大学的图书馆,教学楼等是一所学校的标志性建筑,这些在设计上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在视觉上要形成冲击力。校园建筑要凸显人文性,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3)构建校园文化场景。校园文化场景是包括物质文化在内的一切人文自然景观。它体现了校园精神文化的良好氛围。我们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名人塑像、艺术雕塑等来塑造这种文化氛围,通过“由景入情”至“由情入理”的升华来让师生感受校园的精神文化。

2.3 新校区的精神文化建设要注重创新

在新校区精神文化建设中要“移植”老校区的精神文化,让师生产生文化认同感。但是难以移植的是老校区那种无形的“氛围”,这主要依靠师生的言行传教,在平等交流中“培植”。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大学精神文化建设要吸收借鉴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既要继承传统又要突破创新,既要与时俱进又不能猎奇,形成既具有中国特色又顺应世界文明发展进程的校园文化。

2.4 促进新校区精神文化与城市社区文化的交融与发展

大学精神文化与城市社区文化存在着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关系。前者为社区居民营造了高品位的精神文化氛围造的高品味的精神文化氛围时刻影响着社区居民,后者为大学精神文化提供独特的文化环境,并为大学文化打上自己的文化印记。因此,搞好新校区精神文化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迫切需要建立切实可行的融合与发展的路径。

第一,制定相关的政策与法律。国家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与法律条文,鼓励大学新校区与城市社区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提高大学参与社区文化发展的积极性。国家应该把大学与社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合作作为高等教育评估的一项内容,推动学校和社区的融合与发展。

第二,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持。大学新区和城市社区应建立通畅的资金与技术转化平台,努力实现双赢。国家应通过行政经费划拨、社会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捐助等多种途径建立社区发展基金,以第三方的形式加强和管理大学新区与社区的资金融合和技术转化,积极资助在大学新区与社区合作中成效显著的项目与单位,以确保有效持续开展文化共建工作。

第三,发挥大学的教育与服务功能。大学教师应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科技知识,对社区管理者进行管理培训和先进科技文化知识的普及,提高社区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文化建设能力。大学新区和社区之间可以互派交流观察员,互相体验不同文化环境中的管理与发展策略。高等教育应高度重视大学新区的社区服务工作,鼓励大学生参与社区工作,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赵俊芳.大学郊区化及其对城市文化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10(8).

[2]田双喜.对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初探[J].教育管理,2009(9).

大学精神建设 篇10

“精神”,解释为人的思维活动、思想意识和一般心理状态。在哲学上,“精神”是指过去的事、物的记录的重演,从而形成的一种力量,一种气质,一种价值。而“大学精神”,就是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域和空间里,逐步形成和发展中所展现出的一种特别力量和价值。“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大学的核心和灵魂,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它也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在各高校科技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建设“大学精神”势在必行。

二、加强“大学精神”建设的必要性及方法

“大学精神”开始起于中世纪的欧洲,虽然那时有教会的严格把控,但人们追求独立的精神从未被中断。随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正是对这种精神的一种诠释,人们更加重视人性,尤其是独立的人性。而中国饱受封建思想的禁锢,对这种精神的独立性,对自由和真理的追求起步较晚。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国人追求创新、探索真理、崇尚科学之精神探寻。而大学正是这种精神的集散地,蔡元培时代“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大学精神一再得到弘扬。

如今,我国正处于“发展黄金期”和“矛盾凸显期”,各式各样的外界刺激有时难免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而大学精神的展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所大学的发展程度和学生的人生导向性,因此,加强大学精神建设势在必行。

首先,大学精神有着向内的凝聚力。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大学精神能够凝聚学校内部的各种力量,让师生共荣辱、同进步,增强学校的价值与魅力,使大家更加具有责任心与集体荣誉感。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吸引更多校外的优秀教师来壮大自己的学术队伍与提升学校的综合竞争力。

其次,大学精神具有外向的散射力。每年开学季各学校都会招收很多新生,也许他们在刚进校园的时候是迷茫与懵懂的,但是经过四年的锻炼与成长,当他们走出校门迈向社会时,他们每一位都是各自大学精神的承载者和传播者。与此同时,大学教师参加与外界的学术交流时,也会展露出大学精神的特质。这是一种多方位交流与吸收的过程。

大学精神在对大学的发展起凝聚、拓展、激励和规范作用的过程中,也在对大学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进行着塑造。

正是因为大学精神有着种种的优越性与必要性,所以在大学教学生活的各个环节都不能对存在的问题草率了事。到目前为止,高校办学缺乏个性理念已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一味地追求科研与论文成果,更有甚者在资历和实力不足的情况下,盲目地想成立下属的二级学院或独立学院来成就自身的跳跃。究其原因,终是利益、名声驱使之结果,因而很容易出现头重脚轻、形式与内容扭曲变形的畸形后果。这恰恰说明进一步加强大学精神建设有着相当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因此,如何正确定位自我,如何找准努力的方向来推动大学精神的建设,是各高校的一个迫切而又长远的研究课题。

第一,加强“大学精神”建设是历史积淀的过程。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而学校的发展也是一个积少成多,积流成河的过程。在这个积淀的过程中,大学的精气神就此凸显。大学精神的传播应遵循高校内外的相互反馈原则。大学精神培育得如何,其基本特性体现得怎样,大学内部评价并不是最客观的,需要不断得到外界的评价反馈。只有这样才能看出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

第二,加强大学精神建设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相互配合,相互监督。教师在教导的过程中,要将学校的理念,正确的价值观灌输给学生。不要将教与学分开,在指导学生的同时,这也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在学校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长与特点,因材施教,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动力与保障。而学生也要以身作则,规范自己的行为,在精力充沛的情况下,多参加校内外组织的集体活动,这不仅开阔了自己的视野,获得了更多的经验,更为学校的良好发展提供了鲜活的原动力与广阔的宣传力。大学精神也正是在这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下得到更好的发扬与弘扬。

第三,加强大学精神建设离不开和谐的校园环境,完善的制度保障。大学校园是一座白色的象牙塔,也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学习专业课不仅仅是上大学的唯一任务,而是要在此之余,学会如何为人处世,懂得什么是集体荣誉,树立什么样的人生目标等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象牙塔里学会怎样更好地迈出向社会跨越的第一步。

三、加强大学精神建设的现实意义

英国学者霍尔登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民族之魂是在大学里反映出来的。而这种反映正是大学精神所赋予的。在当今社会中,一所大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名校,在于它有一种坚韧宏大的精神,是这种大学精神使得大学的品格变得崇高而伟大。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其最高表现形式是大学精神。因此,加强大学精神建设对各高校自身的发展及人类文明的进步有着具体而又现实的意义。

1. 加强大学精神建设有利于促进大学自身的建设与发展,有利于推动校园文化的繁荣

大学精神是大学发展的精神支柱。从根本上说,大学的精神乃是大学的目的,大学的内在逻辑,大学存在的最后理由。大学精神赋予各高校深厚的历史底蕴。一方面,大学精神所富有的品质与气质被师生吸收,同时在大学的发展中,他们又相应地发挥着凝聚、激励、导向和保障作用。大学精神能够凝聚力量来更好地建设大学校园文化。它可以凭借自身独特的精神气质,通过学术文化的交流、各种媒体的宣传等向整个人类社会传播与辐射。正是因为这种大学精神的辐射作用,才足以让校园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2. 加强大学精神建设有利于凝聚力量,培养学生民族情结及爱国情结

大学是一个特殊而又相对稳定的社会组织,它重视精神生产活动以及此活动背后所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在大学中搞科研、学术交流与探索,这展现的是一种精神生活的丰富和对自身理想的实现。在学校,师生通过各种平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这是大学精神在学校的具体展现,进而通过活动使学校师生保持昂扬的激情与斗志,对生活充满热爱,对未来充满希望,让爱国主义精神深入大学精神的根脉。

在校园中,通过各种团体活动与主题班会等,一再强调与大学精神一脉相承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具有向心力与凝聚力,让学生在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下更好地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大学精神的建设,从学校实际和特色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各国先进文化,汲取中华之精华,共同努力奋斗,让民族精神伫立于世界之林。

3. 加强大学精神建设有利于推动文化创新,展现人文精神,顺应时代潮流

创新是一种突破,是一种超越,是一种重新塑造。高校本身处于文化、学术、科技发展的最前沿,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窗口,是新思想、新知识、新理论的摇篮。因此,加强大学精神建设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支持与保障,促使学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创新校园文化,使校园文化保持活力和先进性,使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感受创新的价值,萌发创新的冲动,增强创新的能力。

重视人格魅力,尊重自我价值是大学精神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大学校园中举办这种文化、学术交流活动,其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因此,要充分考虑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及学生各自的身心特征,要在充分理解和关心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生活、学习、为人能力,这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正如前面所说,人文精神也是展现大学精神的一个方面,教育人、培养人是一切活动发起的初衷和根本目的,而校园文化活动则是大学精神的承载与传输方式。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校园活动得以熏陶和受教育,有利于学生智力和潜能的开发,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文精神的最好诠释。另外,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社会实践能力来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环境。因此,学生要跟紧时代步伐,从理论到实际有一个更加全面的提高与拓展。

四、结束语

大学精神建设 篇11

1.学科建设水平全面提升

学校按照“巩固文理,完善管理,发展工学,拓展医农”的学科建设思路,不断完善学科建设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实施高水平学科建设计划,全力实施学科建设“三五工程”,即打造五大学科高地,建成五大学科集群,培育五大学科新优势,致力于建设一批高水平学科。通过建设,实现微生物学、化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民族学、政治学、生态学、微生物学4个学科进入国家学科评估排名前10。

继续实施基础学科振兴计划,加大基础学科建设投入,引进和培养了一批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团队,产出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实现了在基础学科领域内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的全覆盖。继续推进学科区域建设,形成了“生物学—特色资源利用化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学—农学”“民族学—社会学—民族文化产业管理学”和“中国史—国际关系—中国边疆学”三大学科区域的建设新格局;启动了国际关系大学科群建设,整合校内现有学科资源,文理并进,构建全国体量最大的国际关系学科体系。

2.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学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创新教学机制,稳步提高了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是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形成了涵盖11大学科门类、89个本科专业,新增3个小语种专业,形成“校—省—国家”三级试点专业综合改革体系。二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弹性学制。三是深化通识教育改革,严控教学质量,引进优质教学资源,保持开课数量稳中有升。四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成立了“云南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五是探索拔尖学生培养模式,加大了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创新实验区的建设与改革力度。六是推进了联合培养、协同育人,同国内外高校开展联合培养、协同育人。七是探索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不断扩大自主招生规模。2012年,学校被教育部列入内地63所对港免试招生普通高等学校之一。

全面实施“质量工程”。一是加强专业建设,依托现有的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着力打造具有学校特色、体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特色学科专业群。二是加强课程建设,通过1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33门省级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带动课程建设的全面发展,建设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平台。三是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依托4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和11个省级教学团队,开展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四是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现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国家级野外综合实习基地1个、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269个,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近100项。

3.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长足发展

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取得长足发展,学位授权体系不断优化,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学位授权体系日益优化。与2010年相比,新增1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36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1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4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和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10个一级省级立项建设学位授权学科,实现了基础学科领域内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全覆盖、学术型学位与专业学位全面发展。

研究生培养规模稳步扩大。学校现有博士研究生934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7 103人、在职硕士研究生6 777人、外国留学生160人,博士生、硕士生的比例趋于0.1∶1,研究生与本科生比例趋于1∶1。

“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深入推进。民族学、人类学“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连续4年入选教育部“全国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项目,法律硕士、MBA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圆满完成。立项建设14部研究生优秀教材、15门研究生精品课程,遴选9名博士生进行优秀博士论文培育。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稳步推进。一是修订了研究生培养方案,以学科发展需要和研究生能力提升要求设置专业课程。二是完善了研究生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出台研究生国际交流与合作管理规定,利用区位优势,与红河学院等合作招收留学生。三是制(修)订了一系列研究生奖助学金制度,严把奖助学金评审公示关。四是健全了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严把学位授予关。五是完善了导师管理制度,严格导师遴选与招生。

4.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十二五”期间,学校围绕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建设需求,依托重大项目研究,加大了技术创新力度,学校科技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参与国家科技创新。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研究领域,学校承担了国家“973”、国家基金重大计划及重点科技项目近10项,资助经费1.4亿元;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74项,资助经费2亿元;获省部级科技奖25项,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获各级各类项目865项,立项总经费0.62亿元,其中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8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48项;获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4项,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优秀成果奖9项;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54项。

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研究领域,新建各类科研平台15个。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成立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云南研究中心,非洲研究中心和肯尼亚非洲经济研究所首批入选“中非智库10+10合作伙伴计划”,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建设,3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获准设立。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国家水专项重大项目、阳宗海砷污染治理等一大批科研成果较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共出版5种蓝皮书服务于相关部门决策。累计发表研究咨询报告151份,被教育部相关司(局)采纳2份,评优3份,获省部级领导批示4份。另外,滇西发展研究中心系列成果较好地服务于教育部滇西片区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

5.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

学校以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为重点,抓住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引进、留住、用好”四个重要环节,着力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取得了明显成效。

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在师资规模上,学校现有教职工2 870人,其中在编教学、科研人员1 750人,师生比低于1∶16;在学历结构上,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75.73%,具有博士学历的比例为54.35%;在职称结构上,教授、副教授占教师比例的 53.8%;在学缘结构上,在校外完成半年以上进修或完成研究生学历(学位)教育的教师已达60%,有国外留学、访问和研究经历的教学科研队伍显著增加。

师资队伍建设内容不断深化。大力实施学术领军人物和优秀学科带头人引进和培养计划等师资队伍建设计划,成效明显。新增“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科技领军人才计划2人,新增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人等;引进包括优秀学科带头人、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在内的各类优秀人才35人;1个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4个团队入选省创新团队。

师资队伍建设环境不断改善。把师德建设与“三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完善了学术评价机制和学术惩戒制度,加强了教师学术道德和职业道德。重视教师发展,加大了中青年教师培养力度,不断改善教职工待遇和工作条件,让教师能够潜心治学、专心育人。

6.国际化进程加快

学校发挥多学科优势和区位优势,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质量地推进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了国际化进程。

留学生教育和汉语国际推广继续推进。留学生招收规模在扩大,培养层次在提高,目前有在校留学生1 000余人。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在深化,现有的3所孔子学院(学堂)运行良好,基本实现从汉语教学转向汉语教学与研究并重,多次获得国家汉办表彰。

国际合作与交流领域不断拓宽。国际合作办学进展顺利,与澳门科技大学合作建设“香山大学”项目正在推进,与法国蒙彼利埃高等商学院等数个海外联合培养项目进展顺利。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学生规模不断扩大,有长短期海外交流项目35个,每年派出学生人数达150余人。

教师队伍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利用国家公派出国项目,累计出国境进修学习的教师和管理干部达60余人。做好了引智工作,新增泰语、越南语、缅语外籍专家和教师6人,年均聘请外籍专家70余人次。

区域性国际科学文化交流中心正在形成。承办了教育部援外培训项目,迎接了美国“春晖计划”代表团到校访问,举办了“东盟—中国青年关爱与共享活动”等。

7.优秀大学文化建设持续推进

学校围绕建设优秀大学文化目标,营造人文氛围,建设优良校风,弘扬主旋律,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文化价值建设持续推进。一是传承独具特色的云大文化,出版了《云大老档案》等系列历史文化丛书,在《光明日报》等报刊刊登了100余篇云大历史文化主题文章。二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了“弘扬传统美德、践行当代价值”主题活动,举办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大讲坛,弘扬尊师美德和中华孝道。三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办学育人的全过程。

文化载体不断丰富,文化符号建设得到加强。打造老校区为文化精品校园,做好老校区以及老校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维护、修缮、改造工作,实施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2012年,中央电视台把学校评为中国最美的六所大学之一。

营造校园文化环境,规范师生文化行为。加强了老校区、呈贡校区的绿化、美化工作,实现建筑形体与自然生态环境的融合,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舆论阵地建设加强。举办了“东陆高端学术论坛”“西南论坛”等高水平讲座论坛。加强了校报、网络、校园广播等舆论阵地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

8.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学校多渠道扩大办学资源,推进校区建设和管理,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校区功能布局,强化优质资源共享,办学条件不断得到改善。

校区建设不断加快,功能布局日渐合理。目前,呈贡校区已完成一期建设面积60.75万平方米,其中56万平方米的教学生活设施如期投入使用。加快了校本部的改造工作,出售空置公有住房解决部分教职工住宿问题。

筹资能力和资源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在筹资能力方面,年度办学经费年均增长25%以上,远远高于8%的规划目标,自2012年起即实现年度办学总经费达10亿元的发展目标,保证了学校建设与发展的资金需求。

“数字云大”建设有序推进。建设新一代校园网,加强了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校园网有线无线接入全覆盖和新老校区双核心、双链路,提高了网络和数据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建设绿色数据中心,开展了与复旦跨区域存储系统项目,实现校内软硬件资源共享,提升数据中心服务能力。加强了应用系统和教学科研资源建设,持续改善了师生校园信息化应用系统。

文献资源建设大幅提升。当前,学校馆藏纸质文献总量288.64万册,中外文电子图书73.82万册,有中外文数据库23个,文献总量合计362.46万册,完成馆藏图书350万册的发展目标,与“十一五”末相比,新增纸质文献29万余册、数据库8个、电子图书近20万种/册,较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文献资源保障。

校园安全保障体系和后勤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平安校园”建设取得实效,已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安全工作体系。实施了“师生满意工程”和“质量提升工程”,注重节能和安全,后勤保障服务质量稳步提高,后勤管理效益稳步增长。

9.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日益深化

学校深化了以目标责任制为核心的学院制建设,推进了依法治校,提高了办学绩效,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取得实效。

以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为目标,学校不断深化以目标责任制为核心的学院制建设,改革创新学校的教学、科研、人事分配等制度,不断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和运行体制与机制,全面提高管理水平。

制定了《云南大学章程》,成为学校健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关键举措;完善了学校法律顾问制度,强化了纪检监审部门执法执纪制度,提升了学校知识产权的管理、保护、开发与利用水平。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了统一战线和群团组织的优势和作用。

大学精神建设 篇12

一、大学精神有相对稳定的精神内核

(一)追求真理的永恒目标

追求真理是大学的本源性精神。从大学产生的职能和使命看,追求真理是大学的逻辑起点,追求、发现和发展真理始终是大学的核心职能,大学精神的其他方面均由追求真理的本源性精神所派生。20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大学的理念》一书中指出,大学是一个由学者和学生共同组成的追求真理的社团。4美国一些大学的校训就直接和真理紧密相连,如耶鲁大学的校训是“真理和光明”,加州理工学院的是“真理使人自由”,哈佛大学的校训是“让真理与你为友”。大学要传承文明、创新知识、发展先进文化、引领社会前进,都要以它追求真理的永恒目标为必要前提,追求真理的精神赋予了大学永葆生机的活力和蓬勃向前的动力。

(二)超然社会的自由独立

大学具有自身的特质,要求高校有追求真理所必需的自由。“自由是追求真理的先决条件,还是真理行使自由的先决条件”。5大学的思想自由为学者提供了为追求真理而必须拥有的广阔思维空间。大学的言论自由使学者的思想得以自由表达,为在观点碰撞中检验学者的思想提供机会。大学的学术自由使师生可以在不受限制的探索中向未知领域挺进。大学没有自由,就没有思想的碰撞,思想之树就难以结出智慧之果。除了自由,相对超然的独立地位也是大学的必备要素。相对独立使大学既密切关注社会的发展演变又与政治和社会保持适当的距离,这使大学能够胜任理性思考者的角色。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是探求真理、发展科学的先决条件,相对独立和超然则使大学能够有效对抗非学术力量的入侵,为学术不受干扰地按自身规律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三)超越现实的理性批判

大学的批判精神是指大学以真理为唯一标准所形成的追求真理、批判错误、纠正错误的行为规范和精神气质。大学总是用更高更博大的真理来对当前的真理提出质疑。约瑟夫·熊彼特认为,大学以批判为生,批判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组织的标准之一。6西方科学的发达与西方文化中的怀疑和批判传统、理性主义传统密不可分,中国科学创新意识薄弱也和人们缺乏怀疑和批判精神有莫大的关联。没有怀疑和批判,就没有创造和进步,大学从产生之日起,就不是消极地顺应时代,而是以理性、智慧为武器剖析社会、批判社会、构建社会。正如弗莱克斯纳所指出的:“大学不是风标,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学必须时常给社会一些它需要的东西,而不是社会所想要的东西。”7科学理性的批判精神,可以确保大学人不是盲从者、媚俗者,而是洞悉社会发展的智者,成为社会发展的引领者。

(四)浸润社会的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人文精神的精髓,其关注的是人对人的价值、人对社会的价值和人对自然的价值,其核心价值是修正人的价值取向,体现的是对人类社会的终极关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文关怀培养人的道德意志和价值取向,使大学关注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化解现实社会的各种危机和矛盾冲突:如化解激烈竞争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消除社会不均衡发展带来的人与社会的对峙、缓和过度开发带来的人与自然的矛盾等等。大学的人文关怀可以照亮社会发展中被遗忘的角落,避免在人赋予机器更多智能的今天把人变成社会的机器,凸显人的主体价值,促进着大学人、大学乃至社会的和谐发展。

由此可知,自洪堡大学诞生以来,千百年来所积淀而成的大学精神对大学的持续发展、对大学品位的提升、对大学品牌和信誉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学精神的培育应该在大学发展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大学精神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被内化为学人的学术良心和道德规范后,就会产生激发他们探求知识、追求真理的动力和勇气。充溢于大学之中神圣的“真理至上”的精神,强烈地涤荡着人的心灵,激励着人们进步,让自己变得更加卓越。梁漱溟在论述北大精神时,动情地说:“彼此质疑,相互问难,兼容并包,追求真理。在这种气氛中,怎能不奋力向上!”8大学精神是一种向往、一种理念、一种追求,大学在这种持续不断的精神滋养下能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汇聚成为对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二、美国大学精神的特点

美国大学相对于欧洲大学而言是后起的,和欧洲早期的大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继承了欧洲大学价值的精髓,同时也在自身的快速崛起中形成了鲜明的特点。

(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

人文精神主要指的是作为主体的人在各种文化活动中表现出的对社会终极关怀和人类永恒发展的自觉意识和不懈追求。美国大学继承欧洲了大学人文精神的传统,有着浓厚的人文情怀。但随着科学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在进入20世纪后,人文精神有所淡化,在一定程度上滑向了极端的科学理性主义。在科学主义的狂潮中,学者们逐渐意识到了这种倾向的弊端,大学也为校正这种弊端做出了努力,对人的核心地位又重新得到了重视,人文精神和大学精神得到了调和。二者总体上的和谐共存使美国大学保持了持续的旺盛生命力。

(二)美国大学对学术自由的珍视

学术研究是大学的使命,学术自由是大学研究的条件。约翰·S·布鲁贝克认为,学者的活动必须只服从真理的标准,而不受任何外界的压力。9德里克·博克认为,学术自由是大学的基本学术价值,大学的学术自由直接关系到大学功能的作用及其智力活动的潜在价值,是实现大学目的的基础,是捍卫教职工利益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10大学对外界可能对自身的相对独立产生影响的因素非常警惕,在2002年由我国教育部主办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美国加州大学理事李信麟博士在发言中就提到,“如果有人提出以照顾子女入学作为捐款的附带条件,加州大学是不会接受的”。美国大学营造的宽松空间与环境,为学者自由地探索真理提供了良好条件。

(三)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形成了有效的制度保障

为了确保美国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美国建立了美国大学联合会,联合会由几十所一流大学组成,研究自己面对的共同问题,维护一流大学的学术标准,捍卫大学的学术自治。另外,基于对学术自由的认识,还建立了终身聘用制与教师投诉听证制等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了教师的学术自由。11可靠的制度保障,为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

(四)对承担社会责任使命的追求

从大学的三大职能来看,大学第三职能——服务社会即始自美国的威斯康星大学。1904年,威斯康星大学在查理斯·范海斯校长的领导下提出了“威斯康星理念”(Wisconsin Idea),明确提出了社会服务的思想。他形象地指出,威斯康星大学要在一个农业大国——美国的奶牛场中生存和发展,教授的皮靴上不能不带有牛粪。这样,大学一方面保留了学术自由,一方面又为政府工作,让公民享受到政府资助大学研究的好处,其富有成果的实验和成功实践吸引了整个美国和欧洲的注意。“学者的使命主要是为社会服务,因为他是学者,所以他比任何一个阶层都更能真正通过社会而存在,为社会而存在。”12美国大学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获得了很多新的研究对象,不断开拓新的、具有实际意义的研究领域,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经济上的支持,使其自身的研究更富有生命力。

三、中国大学精神的现状

中国大学精神有内生性的元素,随着现代大学制度的引入而发展,蔡元培先生倡导的兼容并包、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梅贻琦先生提出的通才教育、教授治校和学术自由,是中国大学精神与大学理念相结合的典范。他们秉承着这种精神,实践着大学理想,使大学成为新思想、新文化的策源地。然而,中国大学精神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几乎使大学精神赖以涵养的土壤荡然无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高等教育思想的解放,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大学精神重获生机。但现实中,我国大学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明显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是人们关注的所谓“大学失去了魂”,即大学精神的失落。

(一)大学的政治化倾向

大学具有相对严格的层级制,成为具有“准政府”特征的官僚机构,缺乏大学应有的灵活性。大学按照政府部门的行政级别设置,大学行政官员的任命依照政府部门运作模式运转。大学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上的集权倾向使大学变成了政府机构的延伸,变成了追逐官位的场所,缺乏追求学术的内在动能。大学行政管理权力过大,而学术管理则被淡化。由于这种独特的管理体制,大学的教授在治校中的作用远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行政管理压制甚至替代了学术管理,学术自由缺乏制度上的保障。

(二)大学的经济化倾向

中国大学在某种程度上沦为经济的附庸,追求经济利益的冲动削弱了对学术的追求。这一方面是源于中国大学管理体制的僵化,大学的经费主要来源政府,而政府又不能为大学自由的学术追求提供足够的经费,大学为维持生存而不得不更深地介入社会的经济生活以获取更多的办学经费,为维护学术尊严又不可能放弃对学术的追求,徘徊在二者之间的大学缺乏必要的追求学术的自由环境。另一方面,政府希望大学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要求大学直面经济建设主战场,大学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职能被片面地强化。大学与生具有“象牙塔”的属性,大学在各种原因的综合作用下“拆墙办学”,实际上也拆除了大学用精神筑成的无形之墙,其自主性受到市场的侵蚀,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工具性存在。更有甚者,一些大学还沦为职前培训机构,只关注学生就业,而不是在人的全面发展上下功夫。这也是经济化的一种变异与后果。

(三)大学的庸俗化倾向

学术是一个神圣的概念,然而在中国的大学,学术在很多方面已经被庸俗化。首先,由于学者自身的原因以及学术评价的量化,导致学术的低水平重复、粗制滥造现象比较普遍,对学术“量”的追求超过了对学术“质”的追求,庄严的学术殿堂面临着失衡甚至坍塌的危险。其次,学术成为了变相追求官位的“捷径”。由于大学行政色彩浓厚,有限的资源明显和行政层级相关联,因此,部分有了一定学术成就的学者,总是竭力谋取职位以为自己的学术研究谋取更多便利。更严重的是,一些学者直接任职于政府机构,“学而优则仕”的学者不在少数。而且,这些学者一旦步入政府机构,他们的学术追求便明显淡化,甚至为迎合行政体制的要求而放弃一贯坚持的学术观点。再次,“千校一面”,缺乏特色。中国大学缺乏应有的相对独立,政府集权管理的色彩比较浓厚。这种管理方式带来的后果之一,就是各高校为了向政府争取有限的资源,想方设法迎合政府的要求,追求自身特色被放在了次要的地位。

大学精神的失落使大学人陷入了精神的迷惘,也使社会发展丧失了理性的指引。振兴大学首要的任务是振奋大学精神,有了精神和灵魂,大学才能继续扮演引领社会前进的理性角色。

四、美国大学精神对我国大学建设的启示

(一)中国大学精神应更凸显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人文精神的核心内涵,其核心价值是修正人的价值取向,体现出对人本身的关注。华中理工大学前校长杨叔子曾说:“人文教育涉及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未来,是关乎未来的事业,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会一打就垮。没有人文文化、民族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会不打自垮。”13人文的关怀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其确立了把人作为问题的核心,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它既强调了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又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三者关系的协调,从而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人的尊严。从宏观的角度讲,通过对人文精神的弘扬,思考生命的意义,追寻普适的价值,从而形成民族的共同体认,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此外,人文精神对于科学开道的人类发展也必不可少,任何科学精神离开了人文精神,总容易流于偏激,酿成灾难。哥伦比亚大学道格拉斯·斯朗教授说,大学教育已经忽略了人的心灵需求、人生目标、人生意义和价值观等领域的东西,这样的大学教育培养的人在角逐利益时,就会不受理性、良心、正义和道德的制约而沦为经济动物。14从个体的角度讲,人文精神则有助于人形成一种内省的习惯,思考生活的目的,渴望心灵的满足,追求灵魂的圆满,从而使每个生命的个体达到温润成熟的生命境界,从而也增加每一个生命的分量。人文关怀注重于使大学形成一种有利于个性与人格完善的氛围,有利于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塑造全面发展的人,促使受教育者在人格方面得到最充分的完善。

(二)中国大学精神应更强调独立自治

大学的独立自治主要体现在学术的自由中立、办学的独立自治上。只有坚持学术独立,人们才有可能在探究真理的道路上,不被政治或经济所左右,更不至于丧失其价值中立的本质和探求真理的神圣使命。大学自治又是学术自由独立的保障,是一所大学形成、保持、发扬鲜明个性和特色的前提条件。凸显独立自治精神,并不意味着大学游离于社会之外,而是强调大学作为自治机构更应遵循自身发展的内部规律处理办学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大学有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特性赋予了这种独立自治的特性。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以说正是这种独立自治精神赋予大学有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特性。在大学的发展历程中,在这种独立自治精神的旗帜下,繁荣学术、发展科学、提升人性、培养人才、批判社会、关怀人类,使大学始终保持着前瞻性和先进性。美国高等教育的“三A原则”,即学术自由(Academic freedom)、学术自治(Academic Autonomy)、学术中立(Academic Neutrality),就充分体现了大学独立自治精神的深刻内涵。21世纪的中国社会更加需要大学保持“特然独立”的精神品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办学自主权”的七条规定则是从法的角度肯定了大学办学自由与独立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应该在机制上为大学的独立自治提供保障,真正落实到大学的办学实践中。

(三)中国大学精神的培育和提升需要现代大学制度的保障

在大学自身的建设过程中,也要处理好大学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以实现大学作为学术组织的民主管理。现代大学制度与大学的发展密切相关,以确保学术自由,形成大学的内部良性循环与互动,使大学赢得好的声誉来吸引好学生和好教师。大学人对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的追求,从更为深刻的层次呼唤现代大学制度的创建与创新,大学的进步与发展也需要现代大学制度的有力保障。现代大学制度的创建不仅要依赖外部力量一政府和社会,更应该依靠自身的力量,建设“精简、高效”的学校管理机构,强化校长治校、学者治学的内部合理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协调,逐步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为大学精神的涵养提供相适应的制度和文化的土壤。

(四)中国大学精神应更凸显社会导向功能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逐渐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活动的中心,其社会导向功能日益突出。大学导向功能如果得到充分的发挥,将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大学应当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追求真理,造福人类,以自身的卓越示范于社会,肩负起教化社会的责任。大学要具有批判精神,理智地保持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和特有的理性,自觉与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大学不能遗世独立,但却应该有他的独立与自主;大学不能自外于人群,但却不能随外界政治风向或社会风尚而盲转、乱转。大学应该是时代之表征,它应该反映一个时代之精神,但大学也应该是风向的定针,有所守,有所执着,以烛照社会之方向”。15大学还应该坚持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结合,以探求真理,完善人格为宗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独立意识和人格、高度社会责任心和民族正义感的社会公民。正如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所言,要想使我们的社会更好地朝着全人类谋幸福的方向发展,大学不仅要提供科学技术应用的知识,而且应该提供精神动力和道德引导,健全的人文精神是大学的灵魂。16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强调大学的导向功能有着更重要的现实作用。

上一篇:基层井控管理下一篇:填海造地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