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发展农村能源对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2024-05-29

论发展农村能源对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精选4篇)

论发展农村能源对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篇1

论发展农村能源对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摘要]随着生态、绿色、环保、可持续理念的深入,为了全面落实这一理念,发展农村能源成为重要内容,进而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只有生态环境得到了保护,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并且经过实践证明,能源建设对生态环境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对此,笔者以农村地区为背景,就能源建设对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农村能源生态环境重要意义建设发展

中图分类号:F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1-0224-01

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能源消耗也随之提升。其中,农村能源消费占据2/3;但是农村能源消耗呈现利用率差、粗放等问题,使得大量能源被浪费,使得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因此,想要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通过能源建设维护生态环境,这对农村环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能源定义与构成

农村能源主要针对的是城市、农村发展差距较大国家,而像发达国家,城市与农村没有较大差距。因此,他们并没有农村能源这一理念。其中能源主要包含:生活、农业生产、工业加工、消费等内容。现阶段,农村能源包含:生物质能、矿物质能、水能、太阳能等。其中生物质能主要植物在光合作用下形成的生物质,能够燃烧的固体、液体燃料。例如:煤炭、薪柴等。生物质能源也是现阶段农村地区重要的辅助能源之一,但是这种能源燃烧对环境具有一定破坏。

二、发展农村能源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生物质能源如果消耗量较大,将导致大气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一旦环境受到污染,不仅对人们身体健康不利,更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经济进步。现阶段,农村主要通过燃烧农作物秸秆、薪柴等搜集能源。但是这种方法使用率较差、造成能源消耗大,不利于环境保护。对此,发展农村能源,优化农村结构,提高沼气使用效率,增加比重进而取缔生物质能源利用,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经济发展成为重要内容。

目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难题。在这种形势下,寻找可再生资源成为农村建设当务之急。因此,各级政府需要给予高度重视,将发展农村能源列入工作内容中,构建可行性能源开发、利用措施,进而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确保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好能源规划,有利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

三、农村能源发展够构建方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

(一)确定任务目标

想要实现农村能源建设、保护生态环境这一根本目标,首先需要通过典型示范引导进行带动整个区域发展。在典型示范引导上分为:第一,高质量目标规划典型。基于不同区域农村建设情况进行全面规划,例如:绿化程度、水电等方面,明确发展导向,进入实现技术创新。第二,精细化培养。结合资金投入、政策方针、技术完善等方法为培养典型奠定基础。第三,分层完善典型。通过县乡两级进行分层抓典型方法,一年奠定基础,两年优化,三年走向高领域为目标,进而完成目标。例如:屏边在建设生态小康示范村过程中,将主要内容放在该圈、改厕上,统一目标、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区域城市化发展。

在方案设计、材料购买、施工工艺上,全部实行高标准、高质量、严要求进行,以生态小康示范村为榜样进行建设。使人们走进村时,能够脚踩柏油马路、路旁两侧绿植环绕、呼吸这新鲜空气,白墙红砖,宽敞明亮。每家每户养殖、种植实行规范化管理。此外,修建广场、公园、花园等生态绿色景观,实现能源资源的有效利用,营造和谐的生态小康示范村。

(二)科学创新方案

各区域管理单位重视农村能源发展,将其列入工作计划中、列入新农村建设发展中。将其作为工作考核标准,由农业副县长、政府管理人员为负责人,充分凸显农村能源发展的重要性。乡政府与县领导在日常工作检查过程中,将农村能源建设列入检查内容中,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并做出指导。

实行动态跟踪和服。主要集中与:第一,注重技术服务,加大农村沼气技术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扩大团队建设。可以通过培训班、实践活动等形式加强能源技术人员专业水平,培养骨干人员,完善队伍。第二,注重新产品推广、服务。做好林业、畜牧业、农业协调发展,推广绿色无公害蔬菜;将种植技术与能源生态相融合,提供人性化服务,实现生态农业发展。第三,注重产品销售。想要使农民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农产品得到推广销售,不仅需要借助媒体的力量,也可以与一些大型商场、果蔬销售市场合作,扩大销售,进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

做好宣传。构建舆论环境,注重各级宣传工作。主动向领导宣传,如实汇报、积极交流,使领导人员能够全面掌握农村发展状态,进而给予实质性的帮助。做好临近区域宣传,协调配合。做好农民宣传,使村民都能够主动配合,积极参与,从根本上做好协调发展,实现能源生态发展。

(三)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法律制度

环境保护,成为当下中国发展的首要任务,但是只凭借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我们公民的参与。因此,公众参与相关制度,也被列入我国法律制度中,让公民能够充分行使环境参与权,进而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2014年,我国环境保护法进行了大修改,而公众参与制度,则成为一项重要内容。

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视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作为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从生态环境入手,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确保环境公平。将其作为农村和谐发展的核心,增加经济投入,从根本上禁止做出不利于环境保护行为。实行政府、企业、社会多样化的投入体系,着重开展林业建设;实行多样化的生态林业保护,实现农业、渔业、林业等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而实现能源资源有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

结合发达国家农村能源发展成功经验得出:完善的法律制度是发展农村能源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方法。健全有关法律制度,从法律角度上规划农村能源发展,进而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例如:丹麦法律制度规定:公用事业用电要从风电场或是可再生能源购进;禁止燃烧农物秸秆等行为,为能源发展埋下希望的种子,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该方面我国可以借鉴成功经验,将其列入法律制度中,加强执法,进而实现能源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四)科学种植,做好化学物质处理

宣?鞑馔潦┓剩?结合本地区土壤特点、温度气候、灌溉情况、光照等情况,进行适量施肥、浇水、光改。有机肥与化肥融合利用,实行液体肥、叶面肥等专用化肥。另一方面,加强病虫害防治,做好化学物质处理,将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相融合,提升防治技术。

三、结语

综合分析,现阶段,我国已开始投入农村能源发展中,并且效果显著。但是从整体上看,仍然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还需要从根本问题入手,充分认识到能源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联系,进而做好能源建设。笔者分别从:农村能源定义与构成、发展农村能源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构建方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对农村能源发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起到帮助性作用,能够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升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项雪峰.发展农村能源对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J].农业工程技术,2016(26).[2] 王秀礼.论发展农村能源对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J].农民致富之友,2015(02).[3] 金小琴.农村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探析――基于四川农村沼气实证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4).[4] 蒙玉杰.论发展农村能源对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J].生物技术世界,2015(09).[5] 陈元.发展可再生能源维护能源和生态安全[J].求是,2015(18).

论发展农村能源对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篇2

进入21世纪, 建德市农村能源办公室根据积聚的农村能源工作基础和技术队伍, 充分发挥农村能源技术优势, 积极参与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市和建设生态市的环境污染治理工作, 主导全市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污水治理工程的规划、实施和监督、验收工作。成为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和新农村生态建设中的中坚技术力量。

由于建德市农村能源工作在不同历史时期均发挥了与时俱进的功能作用, 取得了显著成效, 并获得多项荣誉, 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自然形成其重要地位, 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和群众用户的认同和支持。1991年杭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建德市“杭州市农村能源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1996年5月, 被国家计委、国家农业部等8部委评为“全国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先进县”, 2005年和2006年, 分别被评为“全省农村能源工作先进集体”和“全省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工作先进集体”。

1 农村能源工作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 变革农村炊事燃料结构, 实现省柴节能减排目标, 成为早期农村能源工作的首要任务。通过普及推广省柴节能灶,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推广使用清洁高效能源, 每年可节约并替代薪柴34.93万吨, 相当于封山育林4.67万公顷。其具体措施如下:一是普及推广省柴节能灶, 改造和提升省柴灶热效率。绿色森林资源是山区农村生存环境的重要生态屏障。过度采薪, 使森林资源减少, 森林覆盖率下降, 水土保持功能退化。1982~1987年推广普及省柴节能灶, 建德市共有12万农户使用, 普及率达97.5%, 1991~1995年对省柴灶进行技术改造, 使热效率从24.0%提高到31.6%, 年可节约薪柴32万吨。二是推广清洁高效炊事能源。1992年市政府批准成立建德市能源开发公司, 业务隶属市农村能源办公室管辖, 主要任务是面向农村供应生活能源———石油液化气。此举不仅改善了农村用能结构和农居卫生环境, 最重要的是替代了薪柴能源, 有效保护了森林生态资源。根据2008年统计, 全市12.5万农户使用或补充使用液化气, 户均使用量2.5瓶约37.5kg, 户均年可节约薪柴约210kg, 全市年可节约薪柴2.63万吨。三是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从1984年开始推广太阳能热水器, 至今农村太阳能热水器推广率平均达到30%, 清洁能源村高达49%, 不仅解决了农村居民洗澡难的问题, 而且节约了商品能源, 减少了有害气体排放。1995~2008年, 全市农村建成畜禽养殖业大中型沼气池301座, 总容积2.36万立方米, 每年可制取沼气能源172万立方米, 供给当地农户作炊事燃料, 相当于年可节约薪柴3 000t。

变革农村炊事燃料的农村能源工作措施, 不仅巩固了封山育林成果, 有效保护了森林植被, 提高了森林生态功能, 使全市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70年代的60%提高到2005年的76%, 而且还提高了农村居民生活品质, 改善了农村卫生环境, 起到“改了灶头、绿了山头”的保护生态环境作用。

(2) 厌氧生物膜净化技术成为当前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治理生活污水的主要技术手段。随着农村住房条件改善, 农业生产用肥工业化, 农村粪便和厨房废水等生活污水通过排污管直接向外排放, 成为影响农村生态环境的“三大” (生活污水、畜禽污水、生活垃圾) 污染源之一。从2001年开始, 建德市全面推广应用厌氧生物膜沼气净化池, 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由于该设施适宜小型分散处理, 具有建设成本低、占用土地少、运行不耗能、处理能达标等特点, 成为农村治理生活污水的首选装置。至2008年, 在全市16个乡镇、街道的212个行政村中, 建成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628座, 总容积41 889m3, 年处理生活污水能力达510万吨, 占全市生活污水排放量的25%, 受益农户34 991户, 受益人口11.2万人 (见表1) 。

在工程项目实施中, 严把施工质量关和处理水的达标排放标准。通过沉淀过滤、厌氧发酵、好氧分解、生物膜净化等多级工艺处理过的生活污水, 视不同的环境条件, 设置湿地再过滤处理或作水产养殖、农经作物浇灌水。

(3) 沼气发酵技术和“三沼”综合利用技术, 成为治理畜禽养殖污染, 实现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最实用有效的技术措施。建德市是浙江省畜牧业比较发达的县市之一。据2007年末统计, 生猪存栏量15万头, 家禽存栏量582万羽, 畜禽业年产值达6.5亿元, 占农业总产值的25%。但畜禽粪尿产生量88.3万吨, 粪尿污水产生量212万吨, 对农村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将农业废弃物化害为利、变废为宝, 成为农村能源技术工作的重要任务。从1990年开始, 市农村能源办公室运用生物厌氧消化技术, 在全市范围内, 对规模畜禽养殖场配建大中型沼气工程301座, 总容积2.36万立方米, 年可治理养殖污水86万吨, 制取沼气约172万立方米, 可供养殖场附近农户作炊事燃料和生产能源 (见表2) 。

在沼气工程建设中, 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操作, 实行畜禽粪尿干湿分离, 污水管道实行雨污分流原则, 采取多级厌氧发酵, 好氧分解, 氧化塘处理, 配置湿式贮气柜、沼气—柴油双燃料发电机组及吸污泵, 使沼气、沼液和沼渣达到多元化综合利用, 实现污染零排放, 提高沼气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有效保护了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和江河水体环境, 使农业、环保、生态办等政府部门, 充分支持和密切配合农村能源部门的工作。

2 农村能源工作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是通过项目实施和在技术功能展示中自然形成的

在各个历史时期, 建德市农村能源工作都发挥了与地位相适应的功能作用, 由于农村能源各项技术工程, 均显示出良好的能源环境功能和社会经济效益, 使其在节能、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治理环境污染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1990~2008年, 建德市共13次获得杭州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杭州市农业丰收奖、农村能源项目奖, 其中1等奖4次。1993~1997年5次被评为全省节能管理先进单位, 其中被评为1级先进单位2次。1987~2006年5项科研成果获本市科技进步奖。同时, 由于农村能源项目工程投资小、占地少、不耗能、效果好, 且适合山区农村推广应用, 发挥了其他技术工程无法替代的功能。因此, 农村能源系列技术的推广运用, 不仅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了高效的“猪—沼—作物”生态农业模式, 同时也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创造了条件。

3 政府重视、财政支持, 彰显了农村能源工作在新时期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提升

在重视环境保护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大背景下, 2001年10月25日, 建德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36次会议, 专题讨论通过了《关于推广生活污水处理适用新技术, 加快城镇生活污水治理的决议》, 决议明确要求全市要推广厌氧净化沼气技术, 治理生活污水。市人大常委会还连续4年组织人大代表和市政府各相关部门领导, 检查督促决议执行情况。建德市人民政府在2001年10月成立了市推广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领导小组, 分管副市长兼任组长。在推广工作迟缓时, 市长亲自召集领导小组成员开会, 强调抓好该项工作, 并讨论确定建立推广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专项补助资金。同时出台了《建德市无动力厌氧净化技术处理生活污水实施办法》。强大的行政推动力, 加快农村能源技术在治理环境污染工程中的推广应用, 也提升了农村能源工作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农村推广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补助资金从每年70万元增加到150万元。建造畜禽养殖污水治理沼气工程, 按规模大小进行资金补助, 如单池容积100m3的沼气工程, 建德和杭州市2级财政共补助6万元。2002~2008年, 浙江省、杭州市和建德市3级财政共支持农村能源环境治理项目经费3 418万元 (见表3) 。

(万元)

由于政府的广泛重视和财政的资金补助, 极大地调动了农村基层政府和农民群众治理污水的积极性, 使建德市农村污水治理工程进度加快, 治理效果日益显现。从而使农村能源工作的重要性也更加深入人心, 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和认可, 促进了建德市农村能源事业的顺利发展。

摘要:以建德市为例, 论述了农村能源工作在农村普及推广省柴节能灶、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推广使用高效清洁炊事能源方面对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取得的显著成效, 以及在新时期治理环境污染、生态环境建设中做出的实绩和产生的环境效益, 从而得到各级政府对农村能源工作重要性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 使农村能源工作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并提升了该项工作的社会地位, 推动了农村能源事业的发展。

论发展农村能源对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篇3

关键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和谐社会

在我国农村地区,农村经济获得了普遍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有限的耕地资源与建设用地之间的矛盾越渐突出。伴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大量劳动力向城镇发生转移,耕地荒废与耕地过于零散问题突出,耕地资源浪费严重,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参考。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农户之间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流转的行为日渐增多,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获取一定发展的同时,土地流转市场不健全、程序不规范、流转范围狭窄和土地纠纷难处理等问题也是时常发生[1],从制度层面观照和规范农村土地流转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显得尤其必要和适时。因此,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对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存在的问题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又称农村土地使用权,是指按照约定的承包合同协议,农民对土地所享有的耕种等各方面的权益,包括土地占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收益权和部分土地处分权[2]。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所有者依法将自己承包经营的土地转让给他人经营的行为,包括土地所有权的流转和土地使用权的变动。土地的转让、入股、出卖、出租和互换等是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要形式。国家依法保护约定双方的合法权益,并通过法律形式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做出了相关制度规定。但是,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仍存在以下若干问题亟待解决。

(一)土地产权制度不健全。土地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所在,农业进步与农村富裕必须制定一套有效的土地产权制度。现实中,法律法规与制度建设往往具有滞后性,无法跟上政策实施步伐。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期限为三十年,但土地的实际流转过程中并非如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农户并不了解,村委对此也没有明确的要求与规定。另外,我国法律规定,农地的土地所有权归农民集体所有,但同时又规定国家有权根据规划征收与征用土地。不明晰的土地产权与不确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期限,极大的限制了土地的流转。

(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长期无法改变,严重阻碍农村社会的进步。与城市市民相比,村民既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也没有健全的医疗保险保障。在大多数的农村,大批农民工迫于生活压力背井离乡去城市务工,除去基本工资,根本没有任何保障,使他们不得不有后顾之忧。在农村,土地对于农民而言,具有较强的社会保障功能,农民多是依赖农地养老。对于新生事物,即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缺乏信任,普遍存在不安全感。若是没有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农民就会担心一旦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出去就会失去生活保障,出于养老的顾虑,即使是外出务工,也会把土地留给家中老人和妇女来耕种。在非农收入不稳定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可以说是举步维艰。

(三)户籍管理制度不健全。我国早在计划经济时代就设立了严格的户籍制度,在我国城乡户籍制度中,更多的是保护了城市居民的利益,而对农民进城设置了多道关卡。如今,随着城市与农村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很多原来属于农村范围都被规划到城市中去,部分农民可能变成城市居民。但是,在户籍制度的局限下,农民脱离土地来到城市,却得不到与城镇居民相同的待遇,不能真正赋予其城市人的身份。因此,在当前,户籍制度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农民无法解除与土地的依附关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一度陷入僵局。

(四)土地流转具体实施细则模糊不清。在农村,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行为较为随意。多数农民在流转土地时不签订合同,只是简单地做口头约定,既没有法律效力,得不到国家的保护,又为日后发生土地纠纷埋下了祸根。不仅如此,很多村民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操作过程中,程序不规范,既不向上级部门上报,也不在本村委备案,造成土地经营权归属不清。不规范的土地流转行为会导致流转双方责任不明确,在纠纷中难以维护当事人的正当权益,破坏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正常流转与农业生产的稳定性。

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路径选择

(一)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虽从多方面对农村土地的产权和土地流转做出了相关的规定,但仍不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期限不明,土地产权主体不明确问题突出,都为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设置了障碍。因此,为了有效促进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首先就要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加快土地法律法规的建设,对农村土地产权做出明确的规定,明确土地所有权属,使广大农民真正享有集体土地的使用权、收益权、所有权和处分权。除法律规定以外,各级村组织不得擅自更改或调整本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期限。对于擅自调整的村集体或村干部予应以严格的处分,绝不姑息养奸。

(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固守土地,大部分原因在于土地具有保障农民生老病死的社会保障功能。因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灵活流转的真正实现,还需借助建立一套从上到下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救助制度、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险制度的真正落实。村委可以通过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免除农户后顾之忧,增加安全感。首先,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对家有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民给予一定的物质救助,包括慰问金和食品的发放。对生活没有保障收入水平极低的农民,给予最低生活补助。其次,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加快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土地保险制度。改变农民靠地靠儿养老的传统思想,推动养老保险和土地保险进村。再次,完善社会福利制度。村集体通过土地流转,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实现农业专业化,在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给农民发放一定农业福利。最后,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农民的养老看病带来便利,解决农民的生病问题。以上一系列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能够从根本上排除农民脱离土地的不安全感,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化进程,扩大土地流转的比例。

(三)变革户籍管理制度。我国现存户籍管理制度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要想使土地得到合理有序的流转,户籍管理制度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一方面,在户籍管理上,要取消对农民进城的限制,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另一方面,对于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应当赋予其与城市居民同等权利,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障与福利。户籍管理制度应该在这两个方面做出相应变动,从而不断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四)加强监管,规范土地流转。在国家的大力宣传与倡导下,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象已经较为普遍,流转中各种矛盾与利益纠纷也日渐显现出来。为此,村委应加大土地法规的宣传力度,向农民普及有关土地流转的法律知识。告知农民,在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时,不能仅仅达成口头协议,还应依法签订有效的流转合同,明确承包双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认定。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应健全健全相应管理机制,帮助农民规范流转合同,规范土地流转的手续,做好登记、审批和备案工作,使得农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合法有序稳步的推进。

三、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首先,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夯实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马克思主义指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二者是能动的双向互推关系。国富则民安,村民富则国家稳定,而国家稳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性条件。 衣食温饱得不到解决会成为农村和谐的最大隐患,进威胁到社会的安定和谐。在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过程中,通过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体制机制,能够减少农户流转土地时的顾虑和不安、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的一般程序,并且能够为农户流转土地提供制度保证合法律保障。经过村委的正确引导,村民的人均收入普遍得到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一方面,农村的富余劳动力转出务工经商,或者进入当地企业,以此来获取非农性收入。另一方面,部分农户承包成片农地辛勤耕种水稻和小麦等粮食作物或种植草莓、番茄、西瓜等经济作物来获取财富。还有少数务工者和年老体弱者,由于无力耕种农地,便将自己的土地转包出租给其他承包人获取租金。村民在多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势下,收入明显增长,经济条件越来越好,从而为和谐社会的建构夯实了经济基础,增添了和谐的社会因子。其次,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主体条件。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在引导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过程中,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农地的扩大规模经营都要求提升农民在知识、技术和等方面的能力。现代农民要求具有更高的道德素养,以促进农地的合理有序流转和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实现农村土地资源配置的高效化与科学化。而现代农民的形塑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体条件之一。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口,农业人口占据了绝大多数,农民在建设和谐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民素养的提高、知识的丰富和技艺的提高都在很大程度上为建设和谐社会塑造了合格且优秀的主体,而这只主体定将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最后,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为建设和谐社会创造了一定的制度条件。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制度建设是推进和谐社会建构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保障。而“三农”问题一直备受国家与政府的关注,农民生活与农业发展牵挂在党的心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序流转,不仅关系到我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是推动制度建设的需要,农村土地流转只有在法治的保驾护航下才能进行的更加顺利和规范。从而有利于建设和谐农村,进而建设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贺振华.农村土地流转的效率:现实与理论[J].改革,2008(3):11-17.

[2] 陈小君.农杓土地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120-146.

论发展农村能源对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篇4

猪-沼-果能源生态模式对赣州市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分析

本文通过对赣南猪-沼-果工程建设情况的简要分析,阐述猪-沼-果能源生态模式在赣州市农村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作用.

作 者:谢振华 林长生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农村环保能源站,江西,赣州,341000 刊 名:江西能源 英文刊名:JIANGXI ENERGY 年,卷(期): “”(4) 分类号:F3 关键词:猪-沼-果能源生态模式   农村经济   可持续性发展   作用  

上一篇:美在文明爱在礼仪作文下一篇:幼儿教育学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