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文化的发展(共9篇)
论农村文化的发展 篇1
论农村文化的发展
民族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在我国13亿人口中,其中有9亿多是农村人口,农民文化是农民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文化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农民的自身发展,关系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实现观念转变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的农村文化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由于一系列因素的制约,农村文化的发展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民间非物质文化的萎缩:农村原有的文化正在逐渐消失,特别是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在现代化的车轮挤压下,生存空间日益萎缩,一些民间艺人也随着生活的压力等原因相继转换岗位,一些经典文艺活动和文艺人在人们的生活中渐行渐远。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思想意思的转变,年轻人也变得很难被民间艺术所吸引。
(二)农村文化经费投入不足:在我国文化事业费用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还是偏低的,并且文化费用投入偏重于城市,农村文化的发展得不到财政上的支持,导致城乡文化的差距不断拉大。
(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较落后:我国部分县镇没有图书馆、文化站,有些县镇的图书馆藏书陈旧,种类不全,不能满足农民对文化的需求。
(四)农村文化缺乏专业管理人员:目前在许多地方乡镇文化站
还是“一站一人一章”的局面,甚至在某些地方虽然有编制,但许多人在编不在岗,或在岗不在职,大多是从其他岗位转过来的,不知文化工作怎么开展,加上农村文化工作人员学历偏低,缺乏专业知识,导致农村文化的发展举步维艰。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对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促进农村文化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认识,把发展农村文化纳入发展规划。树立新的理念,真正关心乡村农民的文化生活。切实把发展农村文化摆上日程,将文化建设工作作为考核新农村建设成果的重要指标,确定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责任,量化考核,奖优罚劣。建立文化发展激励机制,鼓励农村文化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多出精品。尽快制定出优秀作品的奖励政策,鼓励文艺团体、民间艺人创作更多体现时代特征和农民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
(二)创新机制,培养农村文化人才队伍。要配齐配强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对乡镇文化站人员建立“准入”机制,设置进入门槛,对新进文化站人员的学历、年龄,特别是业务、特长技能要设置硬性规定,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同时保证文化工作者的待遇,稳定队伍,提高工作积极性。要分期分批对文艺积极分子进行培训,培养一大批热心农村文化的艺人,帮助他们更新知识,提高技能水平。
(三)多元投入,为农村文化发展提供资金保证。文化事业建设费的安排应向基层文化建设项目倾斜,要保证有影响的重大群众文化
活动的经费投入,市县乡财政每年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乡镇文化中心建设,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阅报栏等文化设施的建设,农村文化人才培训,鼓励补贴自办农民文化大院,还要设立专项资金,鼓励扶持农村文化活动的经常性开展。各职能部门要主动与上级部门联系,争取农村文化发展基金。通过政策鼓励、商业化运作,鼓励民间资金投入农村文化发展事业。
(四)立足农村,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从根本上说,要改变农村文化工作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适应的现状,还得立足农村文化的现实土壤,保证农村文化工作有阵地:改造和利用好原有文化阵地,现有的小广场、礼堂、活动室等文化场所要添置设施,更新内容;开辟新的文化阵地,建设一批文化广场、球场以及其他群众文化场所。要培植好的文化品种:传承传统民族文化、特色文化,改良民俗民间文化,引进外来积极健康文化,培育新生优秀文化。举办各种培训班,科技讲座,引导农民兴办文化、参与文化、积极要求文化消费的热情,引导民间文艺人自编自演健康向上的、贴近农民、贴近生活的文艺节目。
我国的农村文化关系着整体文化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大力扶植和发展农村文化,促进农村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
论农村文化的发展 篇2
一、发展农村文化的必要性
1. 发展农村文化,有利于增强凝聚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关注经济的发展,一些人只注重个人利益,对于集体利益变得漠不关心,甚至有人牺牲集体利益去满足个人利益,这种现象大大阻碍了农村的整体发展。发展农村文化,有利于改变农民的小农意识,打破传统的农村思维方式,让农民意识到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从而形成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的发展合力,有利于增强凝聚力,共同发展农村政治、经济、文化,推进农村整体发展。
2. 发展农村文化,有利于城镇化的发展。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关键在于农业比重的下降和农民数量的减少,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在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但是,发展城镇化并不仅限于在硬件设施上进行城市化的改造,正如现代化的实现关键是实现人的现代化一样,实现农村城镇化的本质内涵在于农民具备城镇化思维,具备城镇化的素质、修养和能力。发展农村先进文化,就是要提升农民群体的整体素质,变革传统的思维模式,造就具有城镇化文化理念的现代农民,加速城镇化的进程,促进农村向城镇的转型。
3. 发展农村文化,有利于促进乡风文明。
现阶段的中国农民大多安于现状,茶余饭后打打牌、搓搓麻将,一些乡村还普遍存在着算命、看相、风水等一些迷信活动。发展农村文化,有利于提升农民的素质,打破传统封建迷信的思想,利用农家书屋、远程教育、集体活动室等丰富的文化资源给自己充电,促进乡风文明。
二、目前我国农村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党和政府多次强调加强文化建设,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但是在农村文化发展中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
1. 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
一些乡镇领导文化意识薄弱,不够重视,存在“经济是硬指标,文化是软指标”的模糊概念,只注重跑经济、跑项目,没有意识到文化对经济的推动促进作用,致使文化工作停滞不前,难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2. 基础设施薄弱,投入不够。
我国部分乡镇文化站往往是一间房、一块牌、一张桌、一枚章,开展文化活动经费来源不固定,经费的匮乏造成一些基础设施落后,安全质量也不达标;部分乡镇对于文化建设没有专职专业的人员分管,大多数是一人身兼数职,没有专业的队伍,发展文化事业只是空口言。
3. 内容单调贫乏,吸引不够。
多数农村文化形式单一,内容没有吸引力,大家茶余饭后还是看看电视,串串门子,聊聊天,打打牌,不仅单调,而且导致黄、赌、毒现象出现,封建迷信的不良风气蔓延,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和村民生活质量。
4. 体制改革不严,效果不佳。
虽然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文化体制的改革力度,但是从整体上看效果不明显,甚至形成了“管事的不管人,管人的不管事”的局面。文化体制的改革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挥,一些遗留的老问题仍然存在,一些老现象没有得到解决,如何推动文化事业发展仍需要我们摸索前进。
三、发展农村文化的措施和建议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我们的目标是文化体制的改革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描绘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1. 提高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认识。
只有思想的转变,工作重心、方式方法才能随之改变。加大对建设农村文化的重视度,让领导轻文化的意识得以改变,大力宣传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到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要想推进乡村城镇化的发展,经济是根本,文化是关键。只有通过文化改变农民素质、思想,才能在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2. 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基础的投入。
硬件设施的健全是发展农村文化的物质保障,改革开放的经济建设成就,为加大文化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首先,在不断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前提下,把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进一步加强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形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中,要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村、电影放映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一批满足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文化站、图书室、文体活动中心,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其次,要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引进市场机制,发挥市场机制的利益驱动功能,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乡村文化建设中,为农村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实现经济、社会、文化双向互动长效机制,使双方共赢发展。
3. 加强文化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农村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社会各方面参与其中,这就要求在具体实践中,具有先进文化管理理念的人才协调管理文化工作,提高农村文化的建设水平。乡镇文化人员为推动农村文化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稳定文化队伍,多为他们提供学习机会,学习一些先进的理念、有效的工作管理方式,不断提高文化队伍的素质,为文化建设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还要有计划地培养一批有真才实学的文化工作者,为农村文化建设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
4.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只有丰富多彩才能吸引农民积极参与。一是以群众喜于乐见的方式宣传惠农惠民政策,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进千家万户;二是倡导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坚决扫除黄、赌、毒、封建迷信等社会现象,鼓励农民参加一些文娱活动,利用特殊节日举办有意义的活动,等等。
论农村文化的发展 篇3
关键词:经济发展;乡村文化;复兴
1 案例分析
Z大哥种植三四亩苹果树,主要是秦冠(贱卖)、花冠和少量红富士,前两种主要卖到果汁厂,后一种卖到市场,Z大哥说自己对果园基本上不进行管理,大部分时间外出务工,月工资在2000元到3000元,年收入5万左右,家里有两个小孩在上学,父母也在农村,那他为什么还外出呢?①时间宽裕。Z大哥1月至8月外出务工,8月中旬回来采摘苹果,10月至年底外出务工,外出地点多为外省,如北京、广州等地,在8月中旬到10月初的空闲时间在当地务工,以照顾家庭。②收入。最好的苹果种植管理每亩收入可达一万多元,如不太过关心苹果林,三四亩地可收入三万,夫妻月工资的总和在5000元左右,年收入可达五万,而管理好苹果林,年收入也可达五万,那就丧失了外出务工的收入,即苹果林成了外出务工者的“额外收入”。③家庭。Z大哥的两个孩子还在上小学,而且留宿在学校,每周放假回家一次,家里也有老人可以照顾好小孩,每人都有医保,即解决了Z大哥外出务工的后顾之忧。老人有医保,小孩上学留宿,农业种植空余时间多,貌似外出务工为孩子们挣钱就变成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然而,在市场经济刺激下让人变得对伦理道德的“秩序”不太在意,这种现象放在任何地方都令人堪忧。
2 思维方式决定行为方式
自然习俗。砍柴就像割韭菜,你不砍它就长不好甚至死掉。砍不砍是一种思维方法,怎么砍却是一门技术。在村庄生活的习俗里我们用现代的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代替草、木柴等可再生资源,农村人口要远超于城市人口,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下为农村输送的不可再生资源继续制造了更多的废弃物,这就有违自然习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已不是单一的,可再生的原村庄生产、投资和消费的生活方式,而是多元的,不可再生的,去毁灭、去开山挖石、去冶炼,从而山变得更荒芜,水变得更腐臭。在人与自然的习俗中,人没有贪念,大自然也怀有仁慈之心
社会习俗。以此展开两种习俗的讨论,一种是农耕文化下的自然村庄习俗,另一种是现在市场经济下的自然商业习俗。在农村,人们按照时令来安排生产、生活,农闲时早上六七点吃饭,农忙时六点出发干活,九点回来煮饭吃,下午四点多再回来吃饭,这在接受了现代教育的大学生以及市民来说是理解不了的,在乡村里普遍都有这种习惯,他们做到了“朝九晚五”,并且每天都延续着前一天的工作,从不重复,无论是心情还是果实,每天他们都能满载而归。而对处在城市的人来说,这个结构已经规定了人们每天工作的时间要去做什么,大脑里充斥着短时利益。山的另一头被商业气息笼罩着,任何能被开发的、吸引人眼球的、借自然之物撰写故事的都能被利用殆尽。所以大家都有一种感受,只具其表,而缺乏文化内涵,那么在文化的面具下,旅游开发商意欲何为?无非与金钱有关,有生意时就敲锣打鼓忙一阵,没生意时就偃旗息鼓、凄凄凉凉,所以巴不得次次讲排场,造声势,努力赚腰包。推而广之,旅游业广泛兴起,其他小吃店、专卖店、零售店、大型超市等群体也不断扩大,与打着不是文化的“文化旗帜”的商业一样,这些商业群体在市场准入门槛低的“机遇”下到处滥竽充数,如此,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让国人震惊。
3 村庄的转型发展
那么,为什么在商业繁荣之下问题如此繁多呢?这不仅仅是市场调解,政府监管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这些企业家商人在想些什么,是什么样的“三观”来促使他们这么做?要想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就得归纳出农村与城市存在的个性与共性问题。个性:在农村,生活节奏快慢有序,而城市就一个快节奏;农村中国传统文化节日多,而且逢年过节家人团聚,在城市洋节日多,传统节日少,而且还不一定过或者与亲人团聚;在农村,物质少,但精神充足,大必为生活而担忧,在城市,人们时刻为生活而奔走于命,精神文化很少与自己有关;村庄邻里关系比较融洽,村民互帮互助安全感和幸福指数高,城市居民彼此陌生,充满利益关系,安全感和幸福指数,现在留在村里的人多在45岁以上,而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集中在45岁至65岁之间,在L村尤为明显,就不怎么见到年轻人。我们可以推断出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三种现象:①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不足;②土地抛荒现象严重;③农民的“双重”身份不断强化。第三种现象可分为两个群体,一是,受不了外面世界的苦在家乡承包大量的土地进行农业规模生产;二是,在家务农的同时经营小商业,农闲、农忙两不误。一年三个月种田,三个月过年,还有半年农闲,他们都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
4 农村经济的未来
然而,我们不得解决的一个疑问是:未来的农田谁来种?现代的农村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期,我们在此不谈医保、水利、交通、农机、补贴等,我们只谈一个方面即文化。中国的村庄是一个集生产、生活、人情三位一体的共同体。老人农业在思想上更容易接受政府的政策并且和政府打好交道,他们大多经历了相同的“文革”和改革开放的两个大潮流时期,具有共同的致富心理。所以能够很好的团结到一块搞好集体经济,而合作社是目前较好的一种选择,然而做好老人农业转型需要达到三个标准才能吸引外出的人和留住在村的人更好地建设和谐乡村即①必须建立乡村内部调节机制和对外谈判机制;②让老人生活幸福快乐;③土地在集体中自由流转,充分利用。而要达到这三个标准就一定要做好乡村伦理道德建设,而这一建设必须通过传统文化来完成,如此来说,农村的生活环境好而外出务工的、没有稳定着落的青年就会逐渐返回乡村,继而充实农村劳动力,为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注入生机。
论农村文化的发展 篇4
摘 要:虽然近年来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很快,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由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我国农民严重缺乏民主观念和民主主体意识,并且法律意识淡薄,同时宗法家族力量仍然在农村暗流涌动,这些都成为我国当前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障碍。
关键词:农村;民主政治;政治文化
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既包括村民自治,也包括乡镇政权的民主建设。但就目前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的现状来看,村民自治更具有实际性意义,成为当前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村民自治是以《宪法》和《村委会自治法》为法律准绳,以村民委员会为依托组织开展的群众性自治活动,其主要内容就是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渠道和形式,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村委会组织法》实施后的实践证明,村民自治总体上讲是适合乡村社区经济结构和社会发展的有效管理模式,是新时期政府领导、组织和教育农民的新的手段,是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但由于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民主政治实施的时间不长,还处在不断发展的阶段,还有很多不成熟、不完善的地方,决定了它在我国的发展还具有很大的不平衡性。制约农村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仅有经济、制度和组织等因素,还有深层次的文化因素。经济、组织等外在的因素较易被人们认识,而文化等内在的因素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和轻视。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政治意识和政治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沉淀着传统政治文化色素的深层心理因素在农村民主政治实际的运作过程中,仍然深深制约着它的效果,影响农民政治意识的正常发育。“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人的手中变成废纸一堆。”[1](p.4)人们的一只脚已经踏入了现代的门槛,另一只脚却仍然陷在传统的泥沼。可以说,传统政治文化的消极影响还将会随着农村民主政治的逐步发展不断凸显出来,成为村民自治推进过程中的一块暗礁。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建立在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基础之上,是与中国宗法家族制的社会构造、政治伦理化的儒家学说紧密相联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和整个封建社会的大厦相适应的,是黏附在封建社会结构当中的,它的整体性框架已不能适应现时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一无是处。实际上,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有很多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和借鉴的地方,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源泉之一。只要我们认真鉴别和运用,现在甚至将来,中国传统政治文化都可以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在来看,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农村民主政治的消极影响已在很多方面显现出来,成为制约基层民主进一步发展的显性障碍。
一、民主观念和民主主体意识严重缺乏
村民的民主主体意识是指村民对自己在民主政治生活中所扮演角色的认识和态度,主要表现在乡村居民对自身民主、权利和义务的认知。只有拥有良好的民主主体意识和民主观念,民主的发展才能平稳而有序,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才能走出形式化的沼泽。基层民主的发展有赖于村民形成一种政治上长的小农经济中,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农民的民主主体意识和民主观念的塑造是严重缺乏的。虽然自近代社会以来,中国的社会体制和物质条件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传统政治文化所造成的主体意识的缺失仍然是村民自治进一步发展的暗礁。
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政治体制是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体制。它的突出特点就在于等级制和封闭性。封建国家的政治权力主体始终只是一个皇帝,皇帝是所有臣民的主宰,掌握着社会全部的政治、经济和精神资源,以此为起点延伸出代表帝王且又依赖于帝王的庞大的官僚体系。他们按照权力的大小和官位的高低对稀缺的生活资源进行有比例的分割。而处在社会最底部的人数最多的农民却只占有最少的社会资源。而且这种以人身依附为基点,按权力大小划分社会资源的体制必然形成和表现为严格的等级制。上下尊卑、差别有序成为社会关系的主要特点。在这种格局之下,处在社会最底层的平民百姓就不会有独立的主体意识,他们只能是从帝王那个权力中心辐射出来的官僚阶层的受害者。对大部分中国农民来说,政治就意味着交租、纳粮、服劳役等,而且普通人不能随意议论朝政,违者以罪论处。广大农民完全被排斥在权力机构和政治生活之外,被装入一个无知和专制的罐子中。在这样的政治专制的文化等级境遇中,培养的只能是奴仆和附庸的政治人格,更不会有任何民主观念和民主意识的产生。
总之,在小农经济中孕育和成长起来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并不会简单地随着上层建筑层面的革新而自动地退出历史舞台。相反,它会借助各种新的形式去求得生存和发展。因此,只有通过大力发展物质生产力,彻底地改变传统政治文化赖以生存的经济土壤,才能最终消除传统政治文化给中国农村民主政治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培育出农村民主政治发展所必须的主体意识和民主观念。但由于物质生产力发展的长期性决定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束缚的长期性,从而也决定了中国农民主体意识和民主观念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将是一个长期习得和教化的过程。
二、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严重不足
现代社会民主政治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条件作为支撑,法制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要件。法制是民主政治得以正常运行的保障。没有完备的法律,人民大众没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民主政治的发展最终必然会走向异化。而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则缺乏基本的法律意识和观念,而且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虽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变换其形式,但缺乏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的传统道德心理早已占据人们的头脑,并且没有随时间的流失而趋于瓦解。这种缺乏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先天缺陷已在当前农村基层民主的运作中显示出极大的消极作用。农村民主政治的出现虽然说起源于中国当时社会发展的自身需要,但本质上说,是一种从西方引进的新的组织形式。而“一种新的组织形式从外部引入乡村,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移植。因为一种组织要正常地发挥其功能必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原则,要使参与组织的人们理解、掌握、运用并遵守这些制度和原则,必须要有相适应的观念和行为方式,或说一整套该组织赖以生存的文化”[2](p.535)。
因此在原有的瓦解并不充分的政治文化土壤中运作不同于传统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必然受到传统政治文化诸多的束缚,从而对农村民主政治正常的发展产生极大的消解和扭曲,呈现出不同于常规模式发展的一种变体。而且实际的情况是,国家制定的众多的法律、法规并没有深入到广大的农村地区,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熟悉和操作的还是传统的一套,只有在村落内部无法解决的时候才借助于法律的手段。相当多的法律、法规只是停留在农民头脑中的概念,而且时常还被遗忘在道德的角落。正如费正清所指出的,在中国,“法制是政体的一部分,它始终是高高地超越农村日常生活水平的表面上的东西。所以,大部分纠纷是通过法律以外的调停以及根据旧风俗和地方上的意见来解决的”[3](p.88)。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习惯以情代法,注重人情关系、礼俗规范,从而干扰和挤压了农村民主政治的正常发育。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礼俗社会,礼在社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人们可以不懂法,但不能不知礼。孔子说:“民之所由生,礼为大。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礼记·哀公问》)礼确定了中国的等级秩序和差别格局。这些传统的政治文化经过长期的“濡化”和教育,成为人们内在的习惯。所以在传统社会虽然也有大量的法律条文,但是这些法律是在公认的礼俗基础上建立的。也就是说等级秩序是第一位的,法律是第二位的。说的更深一点,我国传统社会的法律是以维护不平等的差别格局为目的的,这种以平等为前提去维护占主导的不平等的秩序决定了法律的制定和实施都将陷入困境。因此,社会的正常运转依靠的是礼俗,法律的作用就是对破坏礼俗者的惩罚和镇压,所以中国的法律就主要表现为刑法,惩罚和镇压“敌人”,中国的法律一直停留在“刑法时代”。
建国以后,我国的法律制度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其目的是要用法律作为国家、社会和个人共同遵守的秩序,把传统社会主要以礼俗维护等级秩序转变为完全靠法律来维护社会秩序。但由于传统政治文化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还长期存在,决定了单靠制定法律条文和设立法庭并不能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相反,强行地推行实施,还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破坏了原有的礼俗秩序,带来了混乱,却不能建立良好的法制秩序。只有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进行变革,才能最终建立良好的法制秩序,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才会沿着法制化的道路顺利前进。
三、宗法家族力量的暗流涌动
中国社会不同于西方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悠久而又牢固的宗法家族制的历史传统。中国古代社会的各种组织形式虽然随着历史的发展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式,但由氏族公社遗留下来的,以父家长为中心的,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原则的宗族制却能超越历史变迁的轨迹,生生不息,时代接替地留传到现在。可以说,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家族制度是传统中国农村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宗法家族制度成为理解中国社会政治生活的一把钥匙。村落家族力量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基本特质。在很长的时间里,作为乡村社会的一种自在秩序,得到了国家政权的扶植成为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
虽然自上个世纪以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经过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革,宗法家族制遭到了很大的冲击,但由于主要是通过行政强制的手段从外观形态上进行扫除,而不是通过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性的经济手段来进行消解,而且“两千多年来,起源于血统、身份的仪式、宗教、伦理以及法律等自成体系的社会价值观早已成为民族精神,广大农民的宗法思想更是根深蒂固。要改变这种源远流长的文化价值观,并不是几场„运动‟就能奏效的”[4](p.289),因而中国宗法家族制的土壤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瓦解。而且,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家庭重新成为农村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的基本单位,又造成了家族势力一定程度的回潮和反弹。但由于十几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现在的宗法家族制已从根本上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宗法家族制,多数家族的回潮现象只是表现在续编族谱、祭祀祖先、大办婚丧等家族文化的表层现象。因此,宗法家族制对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影响,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具体分析。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我国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传统政治文化的制约,因此,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需要一种区别于传统社会的新型政治文化作为支撑和平台,才能顺应社会和世界发展的潮流。
参考文献:
论农村文化的发展 篇5
关键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理论基础;战略原则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这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作为农村社区庞大系统建设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相对于较为成熟的国外研究来说,在国内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其研究成果主要分散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与公益性文化建设两个方面。但由于各国在社会制度、经济水平和文化传统以及国际环境上的明显差别,我国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应在借鉴其成功经验的同时,依据自身特点,探索出一套符合自身国情、尊重本国文化发展规律的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模式。为此,明确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社会价值、理论基础及战略原则对于我国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社会价值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农民的致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都离不开文化的哺育和支撑。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事关我国广大农民的文化权益和需求,因此,大力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具体说来,其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传承创新民族文化传统,凝聚和提升民族精神的内在需求。公益性文化的精粹必然包含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和提升民族精神,直接关系到国家生存发展的根基,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发端于农耕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文化之根在农村”,其本根就是农业文化。农村传统文化资源极为丰富,民间工艺、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民间舞蹈、地方戏曲、神话传说、史诗民谣、传统建筑等数不胜数,它们经过历史的沉淀,已经扎根于农村的广阔土地,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精神血脉和延续基因。中国最深厚最古老的文化在农村,文化建设的根砥也在农村。“乡土社区文化”乃是“中国现代社区文化建设之根”。如何挖掘、整理、利用和创新农村传统文化资源,赋予农村传统文化以时代特征和崭新面貌,促进其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实现农村文化时代性与民族性的统一,笔者认为,以农村社区为合理切入点,以公益性文化建设为具体内容,让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工程扎实推进,是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二)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引导宣传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我国当前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它通过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对整个社会与文化起到一种引导和教育作用,并对保持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其基本内容包括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公益性文化在宣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主旋律文化、凸显核心价值观念方面的作用是其他文化形式无可替代的。在我国,公益性文化建设是突显社会主义制度特征的重要内容,无论是作为党的重要喉舌的报纸刊物,还是为公众服务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以及从事优秀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事业单位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都是以其特有的方式代表和宣传着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农村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重要舆论阵地,相对于政府的号召、组织的说教灌输来说,在农村社区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化产品和多样化的文化服务,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的舆论引导作用更具广泛性和日常性。因此,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无疑是宣传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途径。
(三)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建设文明农村、打造和谐农村的动力需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科学素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公益性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提升人们的审美水平、道德与文化素养,而且有利于净化社会环境与社会风气、规范生产秩序与社会行为,特别是在调节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中能够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独特作用。同时,我们要注重发挥公益性文化软实力在农村社区的作用,使公益性文化建设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支撑,使村民在思想观念、人文素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劳动形式、人际关系等方面得到整体改善或提升,既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又能有效协调农村社会关系,推动农村社区事业健康发展。因此,农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及和谐新农村建设,必然需要其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四)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实现农民人文素养的追求目标。公民虽然职业、地位、身份和收入各不相同,但都有平等地无偿或少量有偿地享有知识,获取审美、文化,享受健康娱乐的基本文化权利。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它可以从一个侧面起到调节社会分配并体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物质层面上的差别容易引起关注,精神文化层面的差别却容易被忽略。特别是在我国,城乡文化发展很不平衡,社会经济发展城市中心化,农村农民的文化权益则边缘化,而且长期以来处于弱势地位。深入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深度聚焦农村社区,深切关注社区农民自身,深情倾注人文关怀,实施以人为本的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工程建设刻不容缓。
(五)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提升农村文化力的迫切需求。综合国力的竞争,根本上是经济实力的竞争,但实质上是文化力的竞争。文化力是指一个国家文化发展和文化积累所形成的现实力量,对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所产生的作用力、影响力和辐射力。公益性文化无论在精神还是在物质方面,都包含着巨大的文化作用力。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可忽视其公益性文化的强大作用力:其一,经济发展的规律是,任何经济发展都是从理论突破开始的,知识经济的产生必须以知识、科技、文化为主要内容作先导。其二,文化从层面上看,包括技术层面、制度层面、观念层面。在技术层面,新的技术在理论上有了飞跃,才有可能引发生产的进步和革新;在制度层面,经济建设离不开社会制度和社会环境,先进的社会制度、先进的生产关系和优良的发展环境能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保障;在观念层面,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更为密切,只有通过文化建设,才能激发生产力中最活跃的人的因素——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从社区公益性文化人手,只有不断提升农村文化力,才能为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长久的内在驱动力。
论农村文化的发展 篇6
1.终结性考试方式
本课程的终结性考试采用课程大作业形式,即学生撰写并提交当地(县、乡镇、村)农村文化产业项目的开发设计方案(或经营管理方案)。
2.课程大作业题目要求
(1)课程大作业题目和内容在本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范围内。
(2)课程大作业题目主要按照本课程教材中农村文化产业开发和经营管理的有关章节的要求,并结合其它章节所学内容进行设定。
(3)课程大作业必须与学习者所在区域(县、乡镇、村)的需求相结合。
(4)课程大作业的题目可以由指导教师自主命题,也可采用如下题目之一:
***县(乡镇、村等)+农村文化产业项目名称+策划方案 ***县(乡镇、村等)+农村文化产业项目名称+设计方案 ***县(乡镇、村等)+农村文化产业项目名称+管理方案 ***县(乡镇、村等)+农村文化产业项目名称+营销方案
例:陕西省富平县陶艺村生态文化产业园项目策划方案
北京市怀柔区富乐村民间手工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设计方案
安徽省广德县甘溪民俗文化村项目管理方案
广西临桂县五通镇农民画文化产业产品营销方案
云南省南涧县跳菜旅游文化村建设项目设计方案
„„
3.课程大作业的评定
(1)字数要求不少于3000字。
(2)课程大作业评定按百分制计分,具体要求如下:
95~85分:
独立完成课程大作业;
课程大作业有创意,规划设计(或经营管理)思路、目标、重点和实施措施等符合当地发展实际,有所在地区、单位的特色;
课程大作业文本规范,中心突出,依据充分,数据可靠,层次分明,逻辑清楚,文字结构严谨;
课程大作业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行性,分析问题正确、全面,具有一定的深度,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或已经实施(实现);
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较好地结合教材相关知识;
原始资料齐全,能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加工整理;投入产出分析透彻。
84~70分:
课程大作业有一定的新颖性,较为符合当地需要;
课程大作业文本较为全面,未缺漏重要内容,中心突出,依据较充分,数据基本可靠,层次比较分明,文句通顺;
分析问题正确、全面,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能够理论联系实际,适当联系教材相关内容;
原始资料基本齐全,能较好地进行加工整理;有投入产出分析。
69~60分:
课程大作业文本不够全面,但未缺漏重要项目,有一定的论据,主要数据基本可靠,文字尚通顺;
课程大作业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一定的原始资料,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整理;
60分以下:
课程大作业文本不规范,缺漏项目严重,原始资料残缺不全,加工整理差;
问题分析有严重错误,层次混淆不清; 4.格式
统一使用A4纸进行文字打印,左侧装订,页面上下边距各2 CM,左边距2.5CM,右边距2 CM。标题为小二号黑体字,顶部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正文为小四号宋体字,行距为1.5倍行距。各级标题序号为“一”、“
(一)”、“1”、“(1)”、“①”。要求插入页码,居中对齐,从正文页开始为第1页。5.上交论文时间
各位学员务必于6月18日前将纸质论文上交给电大班主任。
农村发展概论论文(课程大作业)
1.考试方式
课程结课论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2.题目拟定 结课论文题目从下列范式中选择:
**县**村农业发展与展望——从传统农业改造的视角 **县**村农业发展与展望——从现代农业发展的视角 **县**村农业发展与展望
——从传统农业改造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视角 3.考试时限(论文上交时间)6月18日前 4.论文格式
统一使用A4纸进行文字打印,左侧装订,页面上下边距各2 CM,左边距2.5CM,右边距2 CM。标题为小二号黑体字,顶部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正文为小四号宋体字,行距为1.5倍行距。各级标题序号为“一”、“
(一)”、“1”、“(1)”、“①”。要求插入页码,居中对齐,从正文页开始为第1页。4.特殊说明
结课论文必须由学生按照要求独立完成,严控抄袭、剽窃等不端行为。终结性考试试题、要求及评分标准 【试题内容】:
请结合自己工作或生活所在地实际情况,运用课程学习的相关理论,梳理概括本地传统农业改造,或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特征,并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就本地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论述。【试题要求】:
1.论文要以具体地区为分析对象,不可泛泛地停留在理论综述层面。2.对传统农业改造及现代农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尽量依据调研,或实际工作展开。
3.对国内外相关经验的借鉴可以出自教材内容,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查找相关资料。
论农村文化大院的人才队伍建设 篇7
一、巩固当下队伍,加大培养力度
应当说,多年来的农村文化建设发展很快,各地都有文化大院,而文艺骨干队伍也有着可观的局面。当然,这与文化工作者的责任意识、引导工作、精心扶植有关。仅就伊通满族自治县而言,从三级文化网络建设开始,到辐射工程建设“511”工程建设,农民歌手大奖赛,农民文化艺术节等,为农村基层培养和锻炼了一批各方面的文艺骨干,他们成为节假日农村文艺活动的参与者与热心人,有的脱颖而出,成为出色的文化专业户。他们从各自的角度,为繁荣新农村文化和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形势是发展的,情况是变化的,人口的流动与打工的诸多原因,使农村文艺活动骨干队伍发生了明显变动,有的去了他乡,有的进了城,有的转换了条件,或商或工或运或其它多种活动,从而不由自主地放弃了文艺爱好,使得原有的文艺骨干队伍大为减少,从而直接影响了农村文化大院活动的深入开展。就此,笔者提议对现有的文艺骨干进行普查登记,每年进行季节性的业务培训,大力扶植新生力量,使其在文化大院的活动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二、抓好特色大院,因地制宜施教
近年来,吉林省文化部门先后命名诸多特色文化乡镇,这是从区域方面,认定特色文化的一个重要做法。实质上,特色文化小区、特色文化大院,都是以有特色的文艺骨干人员体现的,如演唱二人转的演员居多,就命名为二人转艺术之乡;以农民画作为特色的,就命名为农民画之家;以一人或多人在某个领域有专长而命名。这既是当下的一种文化现象,也是文化繁荣与发展的一种趋势。这是区域性的文化现象,是文化馆工作的重要关注部分。这里除了文化活动的社会性、群众性、业余性等特征外,其区域性的特点以及生活方式、人才结构,显示了它较强的地域性特征。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它与农村群众的社会文化是一种依存的关系。因为这里显现的是群众文化生活形态、群众文化生活、群众文化工作的总和,而群众文化则是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它的活动内涵除了具有群众文化的共性外,不同的表现方式还有其鲜明的个性和优势,这就是它的特殊性。也就是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文化风情,不同文艺人才,而突出表现为特有的魅力和价值。那么,体现这种现象的要素有哪些呢?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地域风情的先天性,二是人才结构的创造性。
三、根据地域特点,壮大文艺队伍
在改革发展的今天,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各地农村的生活富裕起来,其生存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生产力的发展使新农村的人员流动频繁起来,人口居住的不固定性增大了。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下,做为特定人群的文化风情,也由于区域的不同以及所处的历史、地理自然环境的影响,所产生的文化特色也不一样。比如,同是群众文化范畴内的沿海地区、山区、林区及各城市中的不同社区,各自的背景差异很大,有着本身的地理条件、文化渊源及传承背景。就是说,要根据地域特点,壮大文艺队伍,巩固发展农村文艺骨干队伍建设,这是摆在我们基层文化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这就要求我们因势利导,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重新制定新举措,根据地域特点,拟定新的方案,解决新的问题,不断地发展壮大农村文艺骨干队伍。
四、要从娃娃抓起,培养后备力量
新农村有新气象,现在很多农村孩子的家长,也开始侧重于孩子的素质教育,从小培养孩子们的业余爱好,参加各种美术、书法、音乐、演讲等培训班。从群众文化工作的角度看,这无疑是个利好的信息。
我们看到,农村很多家长喜欢让孩子学唱歌、学拉琴、学唱二人转。特别是二人转,其是东北人特有的艺术现象。它以不隔语、不隔音著称,其活泼有趣的唱腔和表演深得群众喜爱。为了将这一地方特色的文艺活动传承下去,很多家长让孩子们去学习二人转技艺。笔者走访了几个二人转培训班,这里的老师精心从教,能够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创编出适合学生表演的二人转动作,将韵律操换成了二人转,孩子们喜滋滋地表演,这里有着二人转艺术传承的现实意义。
浅论山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策略 篇8
1.存在的问题
1.1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
一些干部特别是乡村干部始终认为农村群众文化“一不出粮食,而不产棉花,既当不了饭吃,又不能做衣穿”,没有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农村文化建设。全社会对农村文化工作的作用、地位、价值认识很模糊。
1.2建设不足,发展不快
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不同步。农民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强,求知、求美、求乐、求健康、求参与成为广大农民的共同要求。农民的文化生活仍然比较单调:一是看电视,二是打牌。文化部门组织的送文艺下乡和电影公司免费送电影活动虽然搞得很有特色,深受农民喜爱,但毕竟次数有限,乡、镇政府组织的文化活动也非常有限,有教育意义的娱乐性活动很少,根本满足不了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1.3体制不畅,投入不足
各级财政每年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乡镇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农村文化人才的培训没有达到国家规定要求,建立国家、社会和个人相结合的投资群众文化建设投入体系不健全。
1.4乡镇文化专干人员素质偏低
存在专干不专的问题,文化专干身兼数职,转岗频繁;文化专干的培训非常有限,造成文化专干的后天不足。民间文艺队伍极不稳定,农村传统技艺无人继承,农民喜闻乐见的乡土文化产品很少流行乡野,非物质文化遗产几近流失殆尽,农村特色文化人才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
1.5农村文化市场的管理缺位
乡镇一级没有文物管理类人才,乡村干部缺乏文物管理知识,靠他们管理力不从心,难以管理到位,导致乡村文物资源得不得保护,多处历史人文景观都在野外任凭风吹雨打。乡镇网吧监管出现缺位现象,对未成年人上网控制不严,导致部分未成年人进入网吧。
2.建设的策略
2.1加强领导,提高認识
应加强新农村建设规划,把农村群众文化发展规划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结合起来,将群众文化建设作为考核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指标,确定工作任务、工作职责、量化考核、奖优罚劣。建立文化发展激励机制,鼓励创新,把农村群众文化与生态农庄、庭院经济、村庄休闲旅游结合起来,丰富内容,打造精品。
2.2转变方式,多元投入
加大农业农村投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把休闲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与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结合起来。各级财政每年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乡镇群众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农村文化人才的培训,把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的建设管理和农村的休闲旅游文化结合起来。
2.3群众参与,照顾村社
坚持“三贴近”原则,真正把文化活动办到农村去。纠正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的误区,把开展群众文艺活动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或学校的师生唱主角,转变为群众唱主角;把由活动开展集中在乡镇集镇中心转移到广大村社。要使群众文艺活动得到蓬勃发展,唯一的途径就是把活动办到农村去,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大力扶持,努力创新活动方式,深入挖掘并大力弘扬民间广为流传且为群众所喜爱的内容和方式,让广大的农民朋友组建自己的活动队伍,用他们自己喜爱的方式来满足自己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求,鼓励农民积极参加到活动中来,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争取做到村村有自己的活动队,每队都经常开展活动。久而久之,参加文艺活动便融入到村民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村民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份。
2.4狠抓经常,凸显普及
农村群众文艺活动一定要把功夫花在经常性工作上,要督促各文艺活动队利用好劳动的空余时间,有规律地经常性地开展活动,最终做到每天或每隔几天便开展活动一次。这就要求各项活动要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文化主管部门特别是文化站要积极深入到农村进行组织和引导,组织专业人员不断地对各活动队进行辅导培训,使各活动队能不断提高活动质量,不断更新活动内容,不断创新活动方式,不断增强吸引力。同时要利用各重大节假日庆祝活动和各种文体比赛的大好时机,对各队进行检阅,使其在活动中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相互提高,争取做到集中活动一次便促进各队的活动跃上一个新台阶,使各队的活动越搞越好,越来越具有吸引力,使各队在活动中不断壮大和发展,促进文艺活动在农村的普及和推广。
2.5创新机制,培养人才
要配强配齐乡镇文化广播服务站工作人员,对乡镇文化专干建立“准入”机制,设置进入门槛,对新进文化站人员的学历、年龄,特别是业务、特长技能要设置硬性规定,经考试合格才能才能持证上岗。各级文化业务部门要以文化馆和各乡镇文化广播服务站为基地,分期分批对文艺积极分子进行培训,培养一大批热心公益事业的文化艺人和“土专家”,扶持一批文化专业户。加强与大专院校的沟通、协作,争取选派文艺特长的大学生到农村实习,搞社会实践活动,为农村文化建设带来新鲜理念,注入新的发展活力。开展“千名干部进农家,服务农民促发展”活动。选派有责任感、有事业心、有专业特长的干部常驻农村,指导发动农民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2.6联系实际,强化阵地
论中国农村发展问题 篇9
-------论中国农业发展问题
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是主要问题,各国为经济发展都做着不同的努力。不可否认,有些国家成功的开辟了自己的发展道路,有许多值得我们中国借鉴和学习,但是是不是经济发展就要一味盲目跟风或者照抄照搬呢?我想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中国这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为何在漫长的历史中从先进走向落后,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从古代农耕文明时期开始,农业一直是我们中国的重点与基础。古老的农耕文明养育了数千中华儿女,也让我们在封建社会中前期领先于世界,然而,当工业文明的号角响起之时,中国固守封建,固步自封,不肯迈出重要的一步。在时代的面前,中国并没有根据当时的历史情况去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而是选择继续闭关锁国,重农抑商。无疑,那是一个错误的决定。诚然,在中国这个人口大国,发展农业必须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但单独发展农业已不符合当时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了。在工业化开始之际,如何将工业化与农业结合起来才是发展的正道。
中国共产党正是这样做的。在中国努力从农业过迈向工业国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的不少理论与做出的实际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伟大领袖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这样写道: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的确,如何处理好农业与工业化的关系是个发展农业的重要问题。中国是一个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农民都是我们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如何协调和处理它们的关系至关重要。而在当时情况下,要想迅速发张生产力,将工业摆在突出位置是十分必要的一个决策。
毛主席说:“在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我们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我们比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作得好些。像苏联的粮食产量长期达不到革命前最高水平的问题,像一些东欧国家由于轻重工业发展太不平衡而产生的严重问题,我们这里是不存在的。他们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因而市场上的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我们对于农业、轻工业是比较注重的。我们一直抓了农业,发展了农业,相当地保证了发展工业所需要的粮食和原料。我们的民生日用商品比较丰富,物价和货币是稳定的。”
毛泽东同志鉴于苏联工业化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刚刚起步的工业化过程就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在《论十大关系》中精辟地指出:“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须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关系必须处理好”。毛泽东强调指出,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保障了人民生活的需要,就会使重工业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嗣后,毛泽东在《农业合作化问题》、《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两文中均进一步强调了这一观点。毛泽东的指导思想很明确,为了发展重工业,必须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这虽然还是以重工业为中心的方针,但已从苏联及东欧一些国家的农业衰退中看
到了农业是工业乃至国民经济基础的重要地位。毛泽东发展我国工业化的这一战略思想是在我国商品经济还很不发达,与国际市场基本隔绝的状态下提出的。当时我国农业正处于稳步上升时期,国民经济各业蓬勃兴旺,协调发展,尚未出现由于农业滑坡而严重影响工业及整个国民经济的。
建国初期,中国农业处于不发达阶段,面临着生产工具简陋,市场化程度低,农业科技和教育水平低下,农民人口多文化落后等局面。中国共产党为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制定、完善和落实了各项政策措施,为农业生产力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成功地恢复国民经济。我国经历了土地改革建国初期,农业因长期的战争破坏,也因几千年来封建土地制度的桎梏,大多数农民没有自己的土地,农民绝大多数积贫积弱,人数占少部分的地主则占有大部分的土地。为满足新解放区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迫切要求,同时也为了解放生产力,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全国已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在我国延续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了。广大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翻身。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土地改革以后,党和政府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开展大规模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到1952年,农业生产超过中国历史上最高水平,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有很大提高。但是在当时,我国封闭式的小农经济,不利于现代生产的社会分工,也不利于兴办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更无法集中力量抵御各种严重的自然灾害,无法满足社会主义工业化对农业提供越来越多的工业原料、资金和市场的需要。
随后开展三大改造即农业合作化,手工业合作化,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努力在发展工业的时候不忘农业发展,在当时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一是因为我国是人口大国,农业是保证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的重要保证,二是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落后的工业无法支撑国家的整体运转。这些现状都限制了中国要单纯发展工业的道路。
在中国工业还是为主,还是投资的重点。但是,农业投资的比例要加重一点。因为一可以更好地供给人民生活的需要,二可以更快地增加资金的积累。
在建国以后,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人民公社建立既是生产关系又是生产力。今天,不少人认为,公社制度阻碍了农业生产力发展,因而应该彻底革除。而实际上,即使在1966-1976的文革中,中国农业机械化(播种机、收割机等)、规模化、现代化(如化肥增长117.7%)取得巨大进展。从中可以看出农业发展对中国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要求过急、变化过快、形式过于单一,束缚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让农民吃了苦头。当然,在这个时期也采取措施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的力度,特别是组织农民兴修水利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很多工程设施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前30年政策取向不仅要推动农业的发展,也要通过农业的发展来积累工业化、城镇化的资金。所以,这个阶段农业对我们工业体系的形成做出了重大贡献。虽然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历史上的作用并不是积极的为主,但可以看出中国人民对农业和发展的探索。
在之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我国创造性的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主要内容是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其基本特点是在保留集体经济必要的统一经营的同时、集体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承包给农户,承包户根据承包合同规定的权限,独立作出经营决策,并在完成国家和集体任务的前提下分享经营成果、一般做法是将土地等按人口或劳动力比例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分给农户经营。承包户和集体经济组织签定承包合同。
具体形式有。(1)包干到户。各承包户向国家交纳农业税,交售合同定购产品以及向集体上交公积金、公益金等公共提留。其余产品全部归农民自己所有。(2)包产到户。实行定产量、定投资、定工分,超产归自己,减产赔偿。目前,绝大部分地区采用的是包干到户的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主要生产资料仍归集体所有;在分配方面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集体和家庭有分有合。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中央的积极支持和大力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初,全国农村已有93%的生产队实行了这种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取消了人民公社,又没有走土地私有化的道路,而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生,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是适应我国农业特点和当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一种较好的经济形式。
这也是目前我国农业所实行的现行政策。它既保证了农业的有效高质发展,有时许多劳动力能投身到工业建设中去。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又为农业提供了资金和技术支持。两者相互支持相互补充,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重点。两者相互促进,共同促进中国经济现代化和发展。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后,我们党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判断,就是目前已经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所以,整个农村政策的取向就是要推动城乡统筹。才有了全面取消农业税,实行对农民的补贴,免费实行农村义务教育,推行新型的合作医疗和逐步建立农村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
在中国发展的这一时期,取得了重大成就。第一,农业总产出持续增长,内部结构不断优化,粮食总产先后迈上4亿吨和5亿吨台阶。第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第三,乡镇企业崛起,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革。第四,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
从新中国农业的发展变革历程之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农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不仅从产量上,还有产业结构,农民和农村的生活条件等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随着农村医疗合作社等社会保障方面的逐步完善,相信我国的农业还会在一个稳定健康的大环境下继续快速持续的发展。
虽然,中国目前现行政策是有很大积极作用的,但从另一方面上,这种发展方式又使中国农业产生了许多问题。
从农业劳动主体上看,由于利益驱使,许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放弃收入较低的农业生产活动,这就导致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素质下降,大大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其次,在农村城市化背景下和农民工进城的现状下,农村留守儿童与老人的生活问题也成了社会的一个重大负担和问题。农村儿童及农民子弟教育问题也成了社会的难题。要分出许多社会财富和社会关注。虽然这已经得到了社会和相关部门高度的重视,但这是需要长期漫长的过程,需要许多人和时间去实现。
从农业生产品本身讲,这种生产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产品质量,许多农民为提高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等对人体有害物质。许多农产品安全事件也应该给大家警示。
从农村的大环境看,这使农村人口减少,降低农村土地的使用效率,而城市流动人口猛增,不安定因素增加。社会问题更加严重。
这些问题汇集起来就是今天的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要促进农村的健康持续发展就要解决好三农问题。还有到底如何将工业与农业有机结合也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在解决三农问题上,政府要继续发挥其协调作用,中共要起到指导带头作用,广大人民也要紧紧跟随当前政策的指导。
具体来讲,一是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产业技术支撑。用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进行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能够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是促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改善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条件。应用信息技术建设农村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指挥和卫生监督信息系统,是现阶段优化公共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医保水平的重要环节,能惠及最广大农民。三是加强信息沟通,促进农民增收。信息网络的建设和应用可以增强广大农户和企业获取信息与应用信息的能力,有效化解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帮助农民规避和减少市场风险、自然风险,提高生产效益,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还有助于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四是影响和改变农民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村文化社会事业发展,推动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总之,信息化在促进农业生产经营、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缩小和消除“数字鸿沟”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有效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加快农村信息化发展。
而在协调工农业的问题上,一定要继续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重点的基本方针政策。在继续发展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紧抓农业。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基本方针政策。
要走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它的核心是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在重点发展信息化、高科技、资本技术集约型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能够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由于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客观存在一种相互联动的发展关系,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在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同时,也势必给农业开辟广阔的发展前景,农业部门应充分利用这一发展机遇,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
【论农村文化的发展】推荐阅读:
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05-18
农村群众文化发展论文05-1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拓展农村文化阵地08-13
论发展农村能源对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05-29
浅论乡村旅游与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管理论文10-15
论我国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10-20
加强农村文化工作的情况汇报08-29
农村法治文化建设的思考10-25
论辽宁省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5-15
论先进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