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文化工作的情况汇报

2024-08-07

加强农村文化工作的情况汇报(精选10篇)

加强农村文化工作的情况汇报 篇1

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工作的情况汇报

为了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现就我市贯彻全国基层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和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工作的决定》的情况进行全面认真的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市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措施

把文化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1997年以来,我市以争创“全国文化先进市”为目标,把文化建设作为提高全民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全力以赴加以推动,并在领导、机构、制度、设施、经费、活动、管理、产业等几个方面予以重点保证和扶持,并紧紧抓住文化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文化设施,尤其是镇级文化设施滞后的问题。市委书记、市长在各种会议上多次强调要加快对镇级文化设施的建设,要求镇一级政府在对城镇进行规划和旧村改造时,同时考虑文化设施的用地规划和建设,并抓紧市文化广场的规划建设,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推进文化设施建设进程。

今年,经文化部表彰,我市被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县”的荣誉称号。

文化工作摆上市、镇两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明确文化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加强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本届市委有丁聪枝副书记、陈建倩常委,市政府有颜子鸿副市长分管 文化工作。各镇党委、政府都有分管文化工作领导。市委常委会和市长办公会每年专门召开听取文化工作的汇报或专题研究文化工作的会议分别不少于二次或三次。市人大、政协每年都召开专门会议听取文化工作汇报,并经常性地组织文化工作调研、考察活动。在这些会议上,都能确实为文化工作解决实际问题。

把文化工作列入市、镇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任期责任目标,并作为其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组织部门每年均进行考核,都取得合格。

市财政加强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平均达到当年财政总支出的1.1%以上。正常经费逐年增加,增长幅度大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对政府兴办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如市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实行全额拨款,经予经费上的保障。此外,还积极动员社会、集体、个人和华侨、海外同胞等社会各方面力量,运用各种形式投资、捐资文化建设,兴办文化事业,建成了延奎图书楼、祖昌体育馆、溜江儿童文化园、深沪文化中心、高

湖文化中心、深沪御宾南音楼等一大批文化设施。

二、我市基层文化的现状

加强设施建设,夯实农村文化基础,四级文化网络初步形成。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将农村文化工作作为农村精 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载体,把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村奔小康建新村工作,与宣传文化中心建设相结合,不断加强和改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青阳镇、陈埭镇、英林镇、深沪镇均建成面积达3000—4000平方米以上的多功能文化中心大楼。东石、永和、金井、龙湖、池店、安海等镇新的文化活动中心已确定用地并投入设计。村一级利用侨资建成溜江儿童文化园、岭畔文化活动中心、深沪御宾南音楼等一批村级文化设施。据统计,近年来我市新建的文化活动中心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投资近亿元。新建县级公共图书馆4700多平方米、大剧院1.3万平方米、博物馆1.6万平方米,投资逾亿元。我市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仅仅短短的4—5年时间,就超过了建国

50周年的发展速度。目前,全市共有文化馆、图

书馆,大剧院、博物馆各一座,纪念馆5座,3个县级专业艺术剧团,22个民间职业剧团,15支乡镇电影放映队;全市15个镇都有文化站;74%以上的行政村建立了文化室或文化活动中心,有的还颇具规模,活动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全市还根据文化

水平、家藏书量等评选出了一批文化示范户。初步形成了市、镇、村、家庭四级文化网络,基本适应我市农村文化的发展需要。

文艺创作繁荣活跃。晋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首 邑,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给文化事业的繁荣提供了厚实的人文基础和发展资源。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深入发掘传统文化,热情讴歌现代生活,整理、创作了一批文艺精品,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获各级各类比赛的大奖。如高甲戏《金魁星》、木偶剧《五里长虹》获文化部文华奖,舞蹈《风采侨乡女》、歌词《春暖闽南》、论文《文化馆学论稿》、小品《看家》获全国群众文化最高奖群星奖的金、银奖。另外,全市农民绘画成名作者有20多人,创作了几百幅作品,多次获全省农民画一等奖,还参加全国展出;农民书法家有上百人,多次晋京展出,有的作品还被中国书法协会收藏。目前,我市被国家文化部

命名为民间绘画之乡,磁灶钱坡村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特

色艺术之乡”。以民间艺术之乡为龙头的特色文化已在我市形成,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文化的发展。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促进农村文化繁荣,不断提高农民素质。文化活动是群众文化的生命所在,是农村文化繁荣的直接体现,我市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社会各界参与文化事业的积极性空前空涨,长期坚持举办戏剧展演节、南音会唱、灯谜展猜、广场文化艺术节、诗词吟

唱会、书画展览、文学笔会、文艺晚会、卡拉OK比赛 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校园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活动,以及各种文化与经贸结合的活动,大大丰富了城乡群众文化生活,促进了群众性精神文明的深入开展。尤其是大力实施“芳草计划”和“福建文化信息网络”工程规划以来,扩大了芳草计划示范点,壮大了民间社团。目前,全市有各类芳草示范点10多处,文化信息网点3处,为农民群众提供了不受地域、时空限制的新的文化传播渠道,为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增强农村文化工作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使农村文化工作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农村工作和农民思想生活的实际,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旗帜鲜明地反对封建迷信,腐朽思想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提高了广大农民的

思想道德素质。

当前农村文化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首先,由于受经济等因素的制约,加上有些镇领导对农村文化工作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的推动作用的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思想,忽视了文化建设,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有的镇文体站阵地流失,常规性有组织的文化活动无法正常开展。一些全国、全省的农村文化典型,也失去昔日的辉煌,严重影响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其次,由于体制等原因,农村文化队伍人才流失严重。一些 基层文化站干部和民间艺术工

作者学历偏低、知识结构单一,思想观念落后,影响了农村文化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再次,在农村,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愚昧落后的封建文化鱼龙混杂、相互并存。一些乡村群众生活富裕了,却花巨资修缮或重建各类宫堂庙宇,导致负面文化抬头,一些封建迷信活动乘虚而入,给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蒙上了一层阴影。

三、今后我市基层文化建设的发展思路、目标、对策和措施。

党的十六大的召开,极大的鼓舞了我市文化工作者的热情和干劲。我们要以十六大精神为指针,紧密联系基层文化建设的实

际,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创造

性地开展工作。

多管齐下,抓好基层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基层文化建设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而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因此,要抓住当前文化发展的有利时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再一次掀起基层文化建设的新高潮。要对照李岚 清同志在全国基层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的XX年实现“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每个乡镇有文化站”的目标基础上再迈一大步。

立足长远、抓好基层文化队伍建设。要认真研究小康社会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需要 的基层文艺工作者。要通过进修、培训等方式,尽快提高现有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要制定吸引人才、稳定队伍的政策。适当提高基层文化单位工作人员特别是专业人员的工资福利等生活待遇,解决各种影响基层文化工作队伍稳定的问题。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和岗位培训,持证上岗,严把进人关,对进入文化部门工作的人员要有严格的素质要求。

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与时代相适应的文化活动方式。

要在文化活动方式的普遍性和文化功能的扩展,延伸上下功能。

要主动面向社会,搞好服务。围绕服务,加强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及家庭文化建设。不断创新基层文化活动方式,倡导和开展全民读书活动,结合节日庆典和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配合各部门、各行业的工作任务进行文艺宣传,送戏、送书、送电影下乡,开展各种形式的广场文化和老年文化活动,以 及以文化活动的形式传播科学知识、推广实用技术、宣传计划生育、开展文体活动等。要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活动方式。寻求文化与企业联营、文化与其他行业和部门共建以及社会甚至个体对经营性文化投资的路子,使基层文化活动方式更灵活,道路更宽广。

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基层文化活动内容。要着眼于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着眼于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着眼于活跃和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着眼于为改

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服务。加强对基层文化活动的管理,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使基层文化工作真正成为促进广大城镇和乡村移风易俗、铲除封建迷信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文明奔小康的助推器。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

关系。继承和发扬民间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反映当代的内容,反

映当代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和新风尚、新生活。要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扎扎实实地抓好群众文艺作品的创作。要关注时代,积极创新,在注重实效的基础上,突出特色,扩大影响,打造晋江的文化品 牌。要通过创作符合当代人审美需求和反映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来引导和促进基层文化活动水平和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

加强农村文化工作的情况汇报 篇2

一、宗教信仰与邪教组织

所谓宗教信仰, 是指信奉某种特定宗教的人们对所信仰的神圣对象 (包括特定的教理教义等) , 由崇拜认同而产生的坚定坚定不移的信念及全身心的皈依。这种思想信念和全身心的皈依表现和贯穿于特定的宗教仪式和宗教活动中, 并用来指导和规范自己在世俗社会中的行为。它属于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列宁曾说:“每个人不仅应该有相信随便哪种宗教的完全自由, 而且应该有传布随便哪种宗教和改信宗教的完全自由。哪一个当官的都管不着谁信的是什么教:这是个人信仰问题, 谁也管不着。”[2]《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但是, 一些打着宗教幌子而传播反社会思想、反人类思想、反科学思想的邪教组织也在暗中滋长。典型表现在以“法轮功”为代表的一些非法反动组织还在企图死灰复燃。据有关信息通报和调研报告, 目前一些农村出现了“呼喊派”、“黑帽教”等新邪教组织非法活动现象。这些非法宗教的活动, 破坏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 给社会造成很大危害;而其隐蔽和多变的活动方式, 给政府部门对他们的干涉和取缔带来不少困难。

二、邪教组织在农村的危害

对于“邪教”的界定, 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一般认为, 邪教是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威胁和破坏, 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具有反科学、反社会、反人类、反政府性质的犯罪组织。1999年10月,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将我国的邪教组织界定为:邪教组织是指冒用宗教、气功或者其他名义建立, 神化首要分子, 利用制造、散布迷信邪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 发展、控制成员, 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3]。随着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 各种社会问题凸现, 诸多矛盾激化, 邪教组织如门徒会等在农村加大了传播和渗透, 利用部分农民文化水平较低, 城乡差异较大等矛盾, 不断对社会进行危害, 极大地阻碍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 邪教以其迷信邪说蛊惑、蒙骗农民, 使之丧失社会主义信念, 落入迷信、痛苦的深渊, 对农村和农民造成许多危害。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对广大农民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危害

邪教对部分农民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和伤害。许多邪教号令信徒生病不要去医院, 认为生病是“上帝”或“神”对其躯体的考验, 生病时只有依靠祈祷“神”的原谅和庇护, 身体才能康复。邪教的歪理邪说促使了农民有病不就医, 严重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些信徒中, 原本多数是淳朴善良的农民, 由于文化水平低, 误入邪教, 当想要脱离的时候, 则被邪教组织施以严刑, 受到不同程度的躯体伤害。另外, 不同的教派之间经常发生争夺教徒的斗争, 许多邪教信徒成为了教派之争的牺牲品。邪教所鼓吹的歪理邪说对农民精神上损害也非常大。邪教组织为达到其控制信徒的目的, 通过恐吓、威胁、利诱, 将农民绑缚在其组织核心精神之上, 使信徒在思想上追求虚幻, 在心理上产生恐惧和依赖, 从而利用教徒达到其获得政治和物质利益的目的。

(二) 对农村社会环境造成危害

邪教组织具有反动的政治本质和严重的社会危害, 它不仅在思想上欺骗、毒害和控制练习者, 而且违法犯罪活动突出, 不断制造社会动乱, 对抗政府, 是社会的毒瘤、人民的祸害。一些邪教组织利用农民文化教育水平较低, 农村封建残余思想依然存在的状况, 对一些天灾进行歪曲, 将之嫁祸于政府, 宣扬自然灾害是“神”为消除旧世界而采取的措施, 给部分农民群众造成心理阴影, 对生活、社会、党和政府的领导丧失信心, 甚至号令信徒做出违法的行为来达到他们的目的, 给农村社会安定团结造成了恶劣后果。

三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反邪教工作的影响

目前, 新农村文化建设出现的问题大致可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资金投入不足

随着农业税的减免, 乡、村两级财政紧张, 不能满足农村思想文化建设, 特别是文化设施建设的要求。

(二) 思想认识不到位

农村干部由于受经济思想的冲击, 绝大多数对于加强村民的政治思想文化建设的认识程度不足, 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导致思想文化建设的精力投入不足, 发展滞后。这些现象对于从长远上做好反邪教工作是极其不利的, 对于反邪教, 以往的经验是头疼医头, 脚疼医脚的, 而没有从长远利益出发来遏制邪教的产生, 清除邪教产生和蔓延的土壤。

(三) 思想文化建设的发展不均衡

凡是村干部整体素质、文化基础厚的村, 思想文化建设水平高, 效果明显, 而对于那些村干部思想保守落后、基础薄弱的村, 思想文化建设发展缓慢。思想文化建设的发展不均衡, 势必会到影响到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推进, 也会给邪教的滋生提供机会。

四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 抵御邪教对广大农村群众的侵袭

先进文化引导着人们的实践认识活动, 是我们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精神法宝。加强先进文化建设, 普及科学知识、培育科学精神, 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使大多数农村居民自觉抵制邪教传播, 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任务。

(一) 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 引领良好的精神风尚

鼓励和引导农民群众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 深入开展“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系列活动, 用健康向上的文化去吸引人、影响人、熏陶人。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活动, 引导广大农民划清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味的界限, 树立正确的婚育观、消费观, 革除养儿防老、烧香拜佛、婚丧事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通过开展“文明村”、“文明户”、“好媳妇”、“好妯娌”等“树立新风尚、建设新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动员村民争当崇尚科学、移风易俗的模范, 发展生产、科技致富的模范, 家庭和睦、乐于助人的模范, 勤奋学习、与时俱进的模范,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 加强文化科普知识教育, 提高农民思想文化素质

要提高农民素质, 就要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不仅要重视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各种实用技术的推广, 更要重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的弘扬和传播, 可以通过建设文化大院, 农家书屋、制作科普宣传版面, 书写反邪教标语标语等多种形式, 开展科普知识及反邪教教育宣传活动, 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使他们远离邪教的侵袭。

(三) 与地方高校联合, 加强图书文化建设, 为农民读书学习提供硬件保障

资金问题是困扰农村思想文化建设的瓶颈, 各级部门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远角度出发, 增大对农村思想文化的建设的投入力度。同时可与地方高校、周边城市联合, 争取资金和图书支援, 为村民文化建设提供硬件保障。高校图书馆往往拥有丰富的图书资源及图书管理专业人员, 而农村则拥有高校所需要的广大的社会实践场所, 因此与地方高校开展“文化帮扶”活动, 获得人力物力的支持, 或向周边市区争取资金援助等方法都是非常积极、可取的方法。

总之, 精神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不可低估, 也是反邪教工作的精神堡垒, 各级政府要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工作, 使我们的农民能够有充实的精神文化生活, 从而远离邪教的侵害。

摘要:在农村, 只有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才能促进社会风气不断改善和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以农民的宗教信仰为切入面, 剖析了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邪教的滋生原因及其危害, 指出了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探讨了新农村文化建设与反邪教工作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反邪教

参考文献

[1]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徐文震.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宗教信仰的动态观察思考———上海松江区新浜镇“乡风文明建设”启示录[DB/OL]..http://tzb.songjiang.gov.cn/.

要加强农村的思想和文化建设 篇3

对于新农村建设,各地着力投资于“看得见”和“摸得着”的硬件项目,其最大的心理因素是便于求成绩、出政绩。比较而言,把资源更多地投到思想建设、文化建设等软件项目上,提高农村干部的“能力建设”、农民的文化素质等方面,一些地方则无意甚至有意地忽略。

没有新文化,就没有新农民;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农村改革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越是集中力量发展农村经济,越是加快农村改革开放步伐,就越是要加强思想和文化建设。

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春伊始,《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其中有关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如下:“中央、省、市三级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保证一定数量的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乡镇和村文化建设。”“完善基层优秀人才发现培养机制,配好配齐乡镇、街道党委宣传委员、宣传干事和乡镇综合文化站专职人员,提高队伍建设科学化水平。”“重视发现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鼓励和扶持群众中涌现的各类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发挥积极作用。”

这些部署和安排,当然还有其他诸多内容,都很到位且具体。关键是作为农民文化服务责任主体的地方政府,要结合自身实际扎实落实。今年河南要新建14735个“农家书屋”,这是该省着眼于群众基本文化需求,重点实施的文化惠民工程。新疆更是将今年定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基层建设年”,着力为老百姓构建“最低文化生活保障线”,满足最基层的普通百姓最基本的文化需求,使文化弱势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保障和满足。其中一项,新疆给予承担公益性演出任务的95个地县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每团20万~25万元的补贴,以初步解决多年来地县演出团体缺本子、没活干、转不动、下不去的问题。这些都是很得力的举措!

人是需要文化滋养的,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日益富裕的农民,在物质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后,思想和文化的需求便凸现出来。没有健康的文化去满足,不健康的东西就会乘虚而入。所以,我们要用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从而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文化不是做工程,需要慢慢地“文”,渐渐地“化”,是与人的精神风尚相关的社会演化过程。从文化贫困到文化温饱和文化小康,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趋势,但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我们必须有信心和耐心!

农村廉政文化情况汇报 篇4

——武安市淑村镇白沙村

尊敬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首先,对各位领导光临白沙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我们白沙村位于武安市最南端,隶属于淑村镇,是个三面环山的偏僻村庄。全村720户,2490口人,2280亩岗坡地,全村分10个街道,有40名村民代表,62名党员,支村“两委”班子由12人组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村在各级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现有村办企业30家。到去年年底,村集体固定资产达3.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5.6亿元,集体可支配收入1.2亿元,村民人均收入1.7万元。

我村围绕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实行“广就业、工资制、福利化”模式,村上劳力都在企业上班,月平均工资1850元,村民享受米面、肉菜等生活用品免费,子女上学免费,参加新农合、新农保免费,住楼每户补6万元,60岁以上村民每月领取200元生活补贴共16项福利,人均年福利额3483元,人均住房面积52平方米,66%家庭有汽车,户户有存款。

现就我村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情况汇报如下,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整合资源搭平台。

一是制作了《中华颂》、《伟人颂》、《英雄颂》、《上下五千年》、孔文化等大型仿砂岩浮雕,形成廉政文化一条街。建成了“孝道文化”小广场,还有反映我村干部群众艰苦创业改变家乡面貌的《万清园》和反映古代廉洁为民的《敬贤苑》等作为宣传和建设廉政文化的平台。

二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党员远程教育网、图书馆、阅览室、数字影院和我村农民歌舞团等硬件和实体作为宣传廉政文化的工具,宣传廉政文化。

三是制作了大型毛泽东铜像,缅怀毛主席丰功伟绩,铭记为人民服务教诲。购进一万两千册图书建成廉政书屋,让干部群众明辨荣辱,崇廉憎腐。

二、创新载体求实效

一是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和庆祝建党90周年,对全体党员进行党风廉政教育,学习《廉政准则》,观看专题片。

二是制作一部反映党员干部廉政为民建设新农村的电视片和一部平调剧《情系白沙》。村歌《美丽白沙我的家》荣获“中国十佳村歌奖”,组建老年秧歌队、舞龙舞狮队、威风锣鼓队,让村民在欢乐中受教育、受熏陶、受感染。

三是同争创“文明小区”“十星级文明户”结合起来,把廉洁自律充实到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中,制成争创标准作为争创“十星级文明户”的依据。

三、着眼长效建机制。

主要建立了四项制度:

一是“三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我们坚持实行受到胡锦涛总书记批示的“一制三化”村民自治运行机制这项“三务公开”的民主管理制度,制定了“六个不准”,即不准个人经商办企业,不准在企业中入股分红,不准承包村里工程项目,不准任人唯亲安排子女担任企业一把手,不准利用公车办私事,不准高于标准享受全体村民享受的16项福利。在实际工作中,一是做到了阳光作业,每月25日向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每季向村民大会报告工作。二是规范议事程序。我们把党务、村务、财务工作提交到两委会、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表决通过。三是全程直接参与。在管财方面做到村主任、支部书记、民主理财小组、民主监督小组和开支当事人五方集中办公,同时签字盖章生效。在管事方面,全部实行“一事一议”;在管人方面,制定了严格的村规民约,与享受集体的16项福利挂钩执行。

二是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制度。我们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远程教育课程,外出到西柏坡,一二九师旧址等革命老区重温历史,到山西大寨、河南刘庄、江苏华西等村学习艰苦创业建设新农村的经验。

三是村民廉政文化教育制度。双休日放映红色数字电影,元旦、春节、五一、七一、八一、十一等重要节日编排文艺节

目,每月五日召开全村广播大会,全年为村民免费订阅报纸。

四是廉政文化管理制度。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组长,支村委员为成员的廉政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设置了专职电影放映员、广播电视管理员、图书管理员、报纸发放员、文化活动辅导员、党员活动室管理员、档案管理员,规定了职责任务和工作标准,使廉政文化建设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五是全面推行了以加强“三资”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律”机制和“四双机制”。

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的信念更加牢固,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大大增强。十几年来,村里没有赌、毒、黄现象,没有上信上访和违法违纪案件。我村七年投资3亿元进行老村改造,拆旧房580户,分新楼970套,没有引发一起矛盾纠纷。集体经济不断巩固壮大,村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我村先后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中国特色村”、“中国幸福村”、“全国文明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20多项国家、省、部级荣誉称号。

加强农村文化工作的情况汇报 篇5

汇 报

为认真贯彻省、市委组织部关于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我们原阳县领导重视、积极采取得力措施,取得了明显实效。现将整个情况汇报如下:

一、落实村干部待遇方面

1、先后制定了《原阳县农村干部规范化管理试行办法》、《原阳县农村干部季评管理规定》等有关文件,目前原阳县今年第一季度农村党支部书记报酬待遇提高工作已经落实到位,第二季度待乡镇党委上半年村级组织考核结束后根据结果进行发放。此项制度的出台,极大提高农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2、我县农村干部待遇坚持公平合理、绩酬挂钩的原则。村“两委”成员工作报酬实行联席审核制,各乡镇党委根据《原阳县农村干部规范化管理试行办法》、《原阳县农村干部季评管理规定》,把季评结果和半年划类结果上报县委组织部后,县委组织部牵头,由纪检委、政法委、群众工作部、审计局、计生委等有关部门联合办公,对乡镇党委上报的季评、划类结果,根据各部门掌握的农村“两委”班子及村干部违法违纪、信访稳定、重点工作情况共同审核,最后县委组织部汇总审核结果分类造册,交由财政部门实行专户发放。农村党支部书记工作报酬由基础补贴、绩效补贴和奖励补贴三部分组成,共计530元,每季度发放一次基础补贴和绩效补贴,奖励补贴年底综合全年考核结果一次性发放。凡是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的村,党支部书记工资每月增加100元;所需资金主要依靠上级转移支付,市、县两级财政配套资金三部分组成,为建立和落实好农村党支部书记岗位职责和管理考核制度,我们专门制定了《原阳县农村干部规范化管理试行办法》,此办法共分为九章四十四条,对农村干部的选拔任用、职责任务、教育培训、监督管理、工作考核、报酬待遇、后备干部等作出了明确规定,特别是对农村干部的报酬待遇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农村干部的报酬待遇严格村“两委”划类与村干部季评结果及年终“三评”结果相结合,具体规定为:每季度发放村“两委”工作报酬时,凡是上次村“两委”班子划为一类的,村“两委”干部工作报酬按基础补贴加绩效补贴之和的100%发放;划为二类的,村“两委”干部工作报酬按基础补贴加绩效补贴之和的80%发放;划为三类的,村“两委”干部工作报酬按基础补贴加绩效补贴之和的60%发放。年内村“两委”班子连续两次划为三类的,年底村“两委”干部工作报酬中奖励补贴不予发放;每季度发放村“两委”工作报酬时,凡是上季度村“两委”干部评比为优秀和称职的,村“两委”工作报酬按支部划类相对应类别的基础补贴加绩效补贴之和的100%发放;评比为基本称职的,村“两委”工作报酬按支部划类相对应类别的基础补贴加绩效补贴之和的80%发放;评比为不称职的,村“两委”工作报酬只发基础补贴。发放奖励补贴时当年四季度村“两委”干部评比结果四次均为优秀的按100%发放,称职及以上结果三次以上的按80%发放,有两次基本称职及以上结果的按50%发放,有一次不称职的不予发放。

3、存在问题:一是目前上级转移支付中的每个村18000元全部作为农村干部报酬待遇的资金,不足部分由县级财政和市级财政需要匹配部分目前尚未到位,影响部分乡镇落实发放工作的积极性。二是由于农村两委换届时选举结果超编,造成现在个别村干部发放金额达不到标准。

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方面

全市下达的82所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项目建设除3所因涉及属于新型住宅社区土地问题没完工外,其他项目村全部圆满完成。我县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项目建设上采取招投标方式,全县利用剩余资金完成了十余所贫困项目村的附属建设任务、配备了体育健身器材,并为80所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免费安装党徽一个。在资金拨付上,市下拨的中央、省资金全部拨付给建设承包商。另外为全力推进村室建设,我县出台了《关于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要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管理和使用同评选“五个好”乡镇党委、“五个好”村党支部和个人提高工作报酬结合起来。每个乡镇无活动室村达到15%以上的,该乡镇年内不能被评为一类乡镇党委;达到30%以上的,该乡镇年内将被划定为三类乡镇党委,同时取消乡镇党委书记和分管领导的党务工作评先资格。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是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与管理的具体责任人,凡2010年12月底前无活动室的村,该村将被划定为三类村,同时该村党支部书记被认定为不称职;到2011年12月底前仍无活动室的村,该村党支部书记要予以免职;同时还要进一步强化考核机制。每季度对全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使用情况进行考核评比,凡在年内被评为差村的,一次对村党支部书记通报批评、两次村党支部书记将被认定为基本称职、三次将认定为不称职;凡连续两次被评为不称职的村党支部书记将予以免职。今年4月8日我县在太平镇召开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管理现场会,原预计本周在大宾乡召开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推进会,因天气问题下周召开。

加强农村文化工作的情况汇报 篇6

针对上述情况,为了进一步规范校园消费市场加强对学校超市管理,彻底消除学校食品安全隐患,校委会非常重视,召开了校园超市管理专题会议,组织有关人员进一步学习了食品安全管理有关文件和专业知识,进一步修改完善超市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组织专班对超市进行督导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限期整改,实行责任追究。

1、进一步加强对学校超市经营管理工作领导,成立了超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经营人员严格按照上级和学校有关要求进行经营。超市商品有学校统一组织采购、上架、销售。我校无私人承包和变相承包经营的现象。

2、严格手续杜绝无安全保障及有害师生健康的食品进入超市。严格实行食品进货、查货、验货制度,严禁“三无”产品进入超市。严禁出售过期、腐败变质产品,严格落实食品上架、下架制度,杜绝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3、加强索证管理。超市工作人员定期参加体检,身体健康持有卫生防疫部门的健康证方可上岗。食品供货商必须向学校提供食品流通许可证、营业执照复印件,各种食品必须向学校提供食品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检测合格报告复印件。对证件不齐的食品一律下架,不得出售。

4、进一步规范台帐。进入超市的商品,必须建立规范的食品进货台帐,做到帐物相符,进货商品全部登记入台帐,各项要素记录必须详细齐全,台帐背面粘贴对应的食品进货票据,账簿要保管两年以上。

5、进一步改进超市店容店貌,提升超市形象。将学校的旧课桌改成货架,保证食品离地上架。严格控制进货数量,杜绝乱堆乱放。学校为超市配备规范的防蝇、防鼠、防尘设施。商品按照文具、生活用品、食品等进行分类、分区上架摆放展示,食品不得与其他商品混放,防止交叉污染,实行价格公示制度,商品价格不高于当地市场同类价格。严禁超市经营人员生活用品与食品交叉混放,彻底消除卫生安全隐患。我校超市无加热、加工食品进行销售。进一步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保持超市内外干净整洁。

熊集中学

加强农村文化工作的情况汇报 篇7

在农村,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往往会形成文化工作的薄弱环节。进入新世纪,就要紧密结合基层文化建设实际,认识特点,找准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大文化”视觉出发,全面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农民的文化需求日益广泛,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综合性的特点,我们把这种为满足农民多层次、多样化、综合性文化需求而开展的农村文化工作叫“大文化”、“大文化”的目的在于提高农民的生存能力和生存质量,内容是“求富、求知、求乐”,它具有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以往的农村文化功能单一是单纯的娱乐文化和部门文化,各部门之让缺少配合,我们把这种文化叫“小文化”是传统的农村文化工作模式。而“大文化”是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各部门的齐抓共建,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是宣传、文化、科技、农业等部门的共同责任,我们要充分认识“大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按照“大文化”思路开展工作,决不能就文化抓文化,而要从当前农村实际情况出发,走“大文化”的路子。要侧重从四个方面强化农村“大文化”建设。

要强化“大文化”观念,转变思维方式。陈旧传统的农村文化观念在广大文化工作者和一些党政领导干部中根深蒂固,成为农村文化工作的桎梏,走“大文化”之路,主要要转变这样一些传统观念:一是文化活动要破除单纯的娱乐观念,树立根据农民需求开展活动的思想,把传递致富信息、普及科技文化知识作为主题,三求并重,在这“三求”之中,求富是第一位的,这是他们文化需求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二是在文化管理体制上要打破部门观,树立起依靠社会齐抓共建的观念,作为文化部门要同农业、科技、财政等部门积极配合,协同作战,共同担负起“大文化”的使命。三是在农村文化投入上要破除由国家统建统管,政府包揽一切的单一投入观,树立起既注重政府投入,又注重市场运作投入的多元投入观,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四是要破除因循守旧思想,树立与时俱进观念,紧跟时代步伐。当前要认真研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农民的文化需求变化。农村文化工作中的一些陈旧观念不破除,新的观念就树立不起来,一切都是空话,都无从谈起。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实际出发,根据当前农民“求富、求知、求乐”的综合文化需求,应把文化体育、科技宣传、集市贸易、信息交流等融为一体来抓,各相关部门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把普及农业科技知识、传播致富信息、改善农民的生存能力和生存质量作为农村文化工作的主题。

要强化机构职能,建立综合性农村文化载体。“大文化”的需求,直接涉及农村文化管理体制问题。传统的单一的、以“小文化”办文化、用部门文化管文化的体制在农村已经不适应了,要确立新的机制,要通过农村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使农村文化机构成为综合型的农村文化载体,成为农民学文化、受教育的业余学校,成为推广农科技术、帮助农民科技致富的示范基地,成为抵制不良文化和丑恶现象的前沿阵地。作为文化主管部门,要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助手,使农村文化机构设置更为科学合理,符合当地实际,没有机构的要迅速建立,有机构的要完善综合机制,要抓住农村机构改革的机遇,扩大综合性文化载体建设规模,并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强化措施,创新活动内容和方式。基本文化活动方式是各地群众在基层文化活动中基本的行为模式,是基本文化活动内容进入操作层面的主要形态。作为“四基之一,它与基本文化活动内容”一起构成了基层文化活动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我们要发挥特色,坚持创新,把握当地群众的文化心理结构和精神文化需求,建立相应的活动方式体系,以此承载丰富多彩、文明向上的文化活动内容。基层文化活动方式的创新,可以不拘一格,自出机杼,但其中又有规律可寻。首先,要立足地方人文地理特色。只有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方式,才会对生于斯长于斯的人民群众产生亲和力。我们要继承优秀民族传统,发挥地域特色,在当地生活的深处不断掘进,在民间文化中不断有所发现,寻找出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方式。第二,要面向最广大群众,从当地群众的工作、生活实际出发,从他们的文化需求出发、开展文化活动,增强针对性和服务性,活动一定要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群众的接受愿望相适应,以小型、多样、分散为主,大型活动切忌铺张浪费。第三、要广泛借鉴、移植各地基层文化活动方式,结合本地的实际有所创新,从而创造出新的基层文化活动手段。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不同区域群众文化活动之间通约性的基础,切忌硬性搬用和盲目攀比。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脑网络等高新技术手段开始进入基层文化工作领域。要加大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力度,以适应新形势下不断发展的基层文化工作的要求。

强化人员素质,建设一支满足群众需要的基层文化队伍。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繁荣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必须有一支基层文化队伍,要采取切实措施,努力建设一支能够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基层文化队伍。一是要加快推进文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基层文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要引入竞争机制,完善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任用制度;要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建立单位与个人之间以合同管理为基础的平等人事关系;要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改革建立和完善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优秀人才能脱颖而出,充满生机活力的用人机制。二是要引导优秀人才投身于基层文化事业。要遵循“三个留人”的原则,一要靠事业,要给文化艺术人才提供一个充分发挥作有,施展才华的空间,为他们提供一个能够为繁荣基层文化事业献身的舞台和事上,也就是说要支持热心于农村文化的业余骨干脱颖而出,充实到农村文化队伍中来,同时要鼓励、倡导、选派城市里的文化工作者到农村文化机构任职,而且要从满足农民群众“大文化”需求和建立农村综合性文化机构出发,要尽量选用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到农村文化机构任职、真正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二要靠感情,要营造一个尊重人才、爱护人才、关心人才的环境,让他们工作起来心情舒畅;三要靠适当待遇,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为基层文化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改善他们的待遇。四是要搞好人员的培训。对现有的农村文化工作者,要有计划地分期分批组织培训,尽快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工作的需要。

加强农村文化工作的情况汇报 篇8

冷水滩区物价局

今年以来,我局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为保持物价稳定,加强市场监管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责任,作了大量有效的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确保了惠民政策的落实。下面,现就我局加强价格监管,稳定市场价格,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1、加强组织领导。稳定市场物价涉及千家万户,我局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民心工程 ”和“安民工程”来抓。为此,成立了以局长许迪智同志为组长,分管检查的副局长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分管检查的副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价格稳定日常工作。

2、加强宣传工作。一是配合市局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的作用,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湖南省价格监督管理条例》等价格法律法规;二是通过召开座谈会、提醒会和发放告诫书等形式告诫各经营者自觉遵守国家价格政策;三是编印价格法规宣传手册(单),把价格政策交给百姓,增强维权意识;四是通过新闻媒体发布价格监督检查工作,曝光典型价格违法案件,营造高压态势,发挥舆论震慑作用。

3、加强市场监测。建立健全价格监测预警制,落实专人负责监

测工作。加强了对主要农产品、农资、猪肉、食品等居民生活必需品的监测分析和走势预测,并及时写出了相应的分析材料。加强与涉农

骨干企业、农资经销户和农产品销售大户的沟通联系,准确掌握市场

和价格变动情况,做到常规情况定期报,动态情况及时报,突发情况

紧急报,为领导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把握了工作主动权

4、慎重审批价费。对本级管理的价格,凡涉及增加群众生活支

出的价费调整,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并拟定低收入群体补贴

等相关配套措施,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慎重出台,将价格调整

对市场和群众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列入听证目录和成本监审目录的,依法听证和开展定价成本监审。

5、强化价格监管。

一是开展市场价格检(巡)查。我局成立了市场价格检(巡)查

组,定期或不定期对城区内的大型超市(商场)、农贸市场、车站等

价格进行检(巡)查,巡查的品种主要涉及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粮

食、食用植物油、猪肉、蔬菜、液化气、客运票价等。对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垄断价格、掺杂使假、短斤少两、变相涨价的价格违法行

为及时制止,坚决打击,较好地规范了经营者的价格行为。

今年3月17日上午,我区出现食盐抢购现象,个别商家乘机进

行囤货,并哄抬食盐销售价格,谋取暴利。针对该突发事件,我局紧

急行动:(1)及时召开了党组会和全体干部职工会,传达了区委、区

政府紧急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增强全局意识,增强责任

感和紧迫感。(2)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局长许迪智同

志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股、所、室、中心主要负责人为

成员,分成四个小组,由副局长带队深入超市、商场,宣传解释,正

确引导消费者,制止盲目抢购现象。(3)加强协调,局长许迪智陪同

常务区长齐爱社深入市盐业公司,进行衔接,确保食盐供应。(4)启

动应急预案,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和巡查,严肃查处乱涨价行为,较好

地稳定了市场食盐价格,对全区经营企业、经营业主发放《提醒告诫

执行价格政策通知书》200余份,并在政府网站进行公告。

二是进一步强化医药价格监管。我区是2009年全省第一批基本

药物制度试点县(区),13个乡镇卫生院和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去年已全面落实基本药物价格政策,严格执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

售。按照省市物价局的要求,对市三医院门诊人均费用,住院人均费

用,单病种费用实行监测,及时核实上报,督促三医院加强价格管理,防止乱收费,切实减轻人民群众用药负担。

三是清理、取消和规范各种不合理收费。从4月份开始,根据

上级的统一部署,我局对全区行政、事业收费单位2010年的收费项

目、收费标准、收费票据使用等情况,依照湘政发[2010]30号文件和

有关规定进行认真的审验。全面清理经营服务性收费,重点治理和规

范行政事业单位凭借行政权力或垄断地位向企业提供服务的各项收

费,针对检审中存在的问题,除教育和纠正外,还对违规单位按执法

程序进行处罚,规范了各部门的收费行为,取得了明显效果。

四是强化农资价格监管。农资价格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切身利益,也是我们监督检查的重点之一,我局检查组对区内销售主要农作物种子的2家批发企业和农村零售点进行了抽查,看是否突破政府指导价,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同时,对区内化肥销售价格及时跟踪监测,确保我区农资市场价格稳定。

五是开展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工作。着力解决当前商品房销售中存在的标价混乱、信息不透明、价格欺诈等问题。对不执行明码标价规定、明码标价不规范或利用标价进行商品房销售价格欺诈等价格违法行为,依法严肃查处,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6、加大行政处罚力度。一是根据国家和省关于实行价格干预措施的规定,加大对纳入申报和提价备案的企业和经销商的监管力度,详细记录原始价格,密切关注价格的变化,对未在规定时间履行价格申报和提价备案的行为,及时介入,认真调查取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二是根据《价格法》和新修订的《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以及《湖南省价格监督管理条例》规定,从严处理哄抬物价、趁机涨价、囤积居奇、散布涨价信息等价格违法案件。三是根据禁止价格欺诈和商品实行明码标价等规定,严查虚构原价、诱导消费等价格欺诈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根据省市的安排,结合年检年审工作,今年以来,我局开展了基本药物价格和医疗服务收费专项检查、涉农价格和收费重点检查。我局分4个检查组,对全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进行了医疗执法专项检

查,特别是加强了基层基本药物价格执行情况监管。在涉农收费检查方面,我们重点开展了农村建房、殡葬、教育、国土等部门的收费专项检查,落实涉农价费公示制度。全年查处违法金额72.93万元,没收违法金额20.89万元,退还消费者52.04万元。通过专项检查,规范了涉农收费和全区医疗服务收费及药品价格秩序,减轻了群众负担。

7、落实举报,力求价格诚信。价格举报是物价部门与群众联系最为直接的桥梁和纽带,也是我们了解民情的“警示器”。我局举报电话24小时值班,举报渠道畅通,对落实价格举报,我们用真心、显真情、动真神,按照“热情接待、认真核实、及时答复、严格保密”的工作原则严肃处理,对来电、来访、来信及时办结,对群众的咨询、投诉无论大小,做到有问必答、有果必复,让群众满意,力求价格诚信。

8、及时汇报,加强协作。制定价格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对突发事件和重大价格问题,及时报告区委、区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积极主动加强与工商、质监、商务、交通、新闻媒体等部门的联系,及时沟通信息,形成部门合力,强化执法力度,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镇农业农村重点工作情况的汇报 篇9

镇农业农村重点工作情况的汇报

镇人民政府

今年以来,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贯彻县委十三届五次全委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坚持把工作重心放在新农村建设、畜牧业发展、招商引资等重项工作上,把工作的立足点、着眼点放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把工作方式转移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主的服务型政府上。突出实施通村公路整镇建设,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加快构建农牧产品基地建设,全力建设肉牛专业小区。下面就我镇今年的农业农村重点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试点村为重点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

2006年,在党中央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方向后,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我镇把新农村建设列为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与招商引资、畜牧业发展、社会安全稳定同等重要的重中之重的工作。根据“一年试点起步、二年重点推进、三年全面铺开、四年初见成效、五年巩固提高”的总体设想,坚持统筹发展、科学规划、试点先行、注重实效、体现民意的原则,结合我镇发展现状,我们以试点村为重点,广泛动员,全面发动,在新农村建设中以“调”字谋篇,以“建”字破题,全力作好“调、建、改、提”四字文章,推进新农村建设。

“调”就是调整产业结构。我们紧紧抓住生产发展主线,大力调整种植业、养殖业结构,促农增收。今年,我镇引导农户种植烤烟、两瓜等经济作物7000亩,种植油豆角等特、绿色作物6900亩;下摆贷款600万元,建设砖场小区、永发水库小区、陈家屯小区、民安小区四个肉牛养殖小区。其中,试点村民安村建立粮豆、瓜菜、肉牛、烤烟、加工业、建筑业、运输、劳动力转移等八个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而且这些经济组织的作用已经初步显现,栽培露地菜1500亩,种植烤烟1022亩,新增肉牛养殖户35户,全村肉牛存栏4000头。试点屯孙家屯种植烤烟120亩,种植露地菜240亩。

“建”就是建设基础设施。今年我镇建设7条通村公路,全长37.4公里,按照县、乡、村7:4:2匹配比例,我们整体投入匹配资金共计250万元,实施通村公路整镇建设。目前通村公路正在紧张施工中,年内全镇可实现村村通水泥路。自来水入户工程计划年内打6眼机电井,可使10个自然屯吃上自来水,现已打完3眼机电井,正在进行入户配套工作,近期可使4个自然屯吃上自来水。为了进一步发挥烤烟产业富民增收的优势,上半年我镇在先锋村许家屯建设18座烟炉群一处,民安村崔玉屯建15座烟炉群一处,民安村孙家屯建4座烟炉群一处。并且在这三个屯分别打了三眼烤烟专用水井,投入10万元接上动力电,使这三个烟炉群和水井设施投入了正常使用。试点村民安村的1.4公里通屯路,60平方米群众综合活动室、篮球场、公共厕所等文化公共设施当前正在紧张建设中,其中,路面、篮球场已经完成前期工程,公共厕所已经建设完毕。D级危房改造540平方米,目前都在建设中。

“改”就是改环境。今年我镇对9个村的10个屯进行了绿化,共植树25000棵,其中载植柳树11750棵,扬树13250棵。在试点屯栽植柳树、丁香、果树共计1200棵。同时,组织镇村干部和群众对全镇600多条镇村屯道路进行了全面清理,共清理“三大堆”480立方米,使镇村屯环境明显改观。同时建立了“谁门前,谁负责,谁管护”的管护机制,有效地巩固了整治成果。

“提”就是提素质。年初以来,我镇采取系统培训与专业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培训农民15000人次。其中,系统培训9次,培训农民8500人次,专业培训38次,培训农民6500人次。通过培训,提高了农民的素质,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种植业、养殖业技术明白人和致富能人。

二、以专业小区建设为龙头大力发展畜牧业

今年,我镇党委、政府抓住县委、县政府加快畜牧业发展,重新完善修订扶持政策的契机,把建立肉牛专业养殖小区,加快畜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紧紧抓在手上。举全镇之力,为畜牧业发展创造条件。积极申请贷款,全力争取资金以专业小区建设为龙头大力发展畜牧业,为宾西牛业提供充足的优质加工原料,全力打造“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格局。现已发放贷款600万元,建立砖厂小区、永发水库小区、陈家屯小区、民安小区等四个专业肉牛生产小区。已有1800头牛入住小区养殖,年可实现效益100万元以上。砖厂专业肉牛养殖小区总占地面积62000平方米,可建百头标准化牛舍20栋。对于小区建设采取主要领导亲自抓,主管领导一手抓,各级干部同力抓的办法,形成工作合力。经过多次实地考察,上下协调,冲破重重阻力,镇政府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下出资20万元,在原砖厂废弃地上建起了我镇规模最大的肉牛养殖基地。既合理利用了现有资源又创造了规模优势。现已建成6栋,可扶持起百头规模养殖户6户,实现肉牛存栏800头,年出栏肉牛2000头以上,预计可实现效益60万元。逐渐形成以小区带群体,以群体促规模,不断增加规模饲养的比重和份额的良性发展局面。届时将实现百头规模饲养户20户入驻砖厂小区,存栏可达2000头以上,预计年出栏肉牛5000头,实现效益150万元。我们将进一步加快小区建设,改变过去分散饲养的模式,壮大养殖规模,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格局,提高畜牧产业化经营水平。用实际成果坚定养殖户的致富决心,使养殖户看到长远效益。

同时,我们立足现有人力资源,突出养殖技术队伍建设,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重点引导专业技术人员转变传统的经验就是科技,资历就是优势的陈旧观念,树立虚心求学、与时共进的全新观念,切实增强为畜牧业快速发展提供技术服务的科技本领。要加大对业务部门的.培训力度,切实增强业务部门发挥职能、加强防疫的意识,有效提高宏观规划、业务指导、服务基层的能力,为畜牧业生产的平稳运行提供智力支持和服务保障。我们积极筹建**肉牛养殖合作社,现在已有社员8名,投入股金160万元,建立了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正在进一步扩大宣传,通过政策引导和组织协调等途径吸收更多养殖户入社。镇政府暂时担起连接企业与养殖户的职能,积极同肉牛加工企业建立联系,明确养殖方式和标准,大力发展合同养殖,从根本上消除农户的销售顾虑和企业的收购顾虑,真正实现订单畜牧业。

三、以地域优势为依托努力扩大招商引资规模

2002年我镇引进的投资3500万元的水泥生产项目**雄鹰建材工业有限公司第二条水泥生产线在去年成功上马。镇党委、政府积极运作,为企业修路、协调购料、妥善处理环保等问题,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有效地保证了该企业生产健康有序的进行,现日产水泥800-1000吨,水泥销售供不应求。今年上半年,我们在抓住原有项目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以地域优势为依托努力扩大招商引资规模,着力抓重大项目建设。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工作制度,实行领导包干责任制,重大项目调度制,现场办公制,对引进和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沟通协调,特事特办,现场解决。重点立足本地资源,以招商引资工作为载体,全力推进项目招商,以项目优化经济结构,深入开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业,走名、优、新、特、可持续发展之路。今年年末实现引进一个5000万元生产加工型项目落户我镇。

四、以“三到位、两拓展”全力推进劳动力转移工作

今年以来,我镇党委、政府不断总结过去劳动力转移工作的经验,研究制定了我镇2006年劳动转移工作方案,明确了书记亲自抓,主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人员全程服务的工作机制,努力做到“三到位,两拓展”,来推进劳动力转移工作向更好方向发展。即做到任务指标完成到位、工作机制落实到位、服务职能发挥到位,到目前为止,全镇已转移出劳动力9608人,占应转劳动力的90%,其中内转6538人,外转3070人。在大力转移劳动力的同时,我们坚持落实科学工作机制,努力实现两个拓展,一是由单一劳务型向自主经营服务领域拓展,以往输出的劳力多为建筑工地力工、餐饮服务员、小工厂工人,现在通过技能培训,典型引导,利益吸引,一部分人开始大胆的投入资金开商店,购车辆搞运输,经营摊床,有自主性的劳务转移。曹国富04、05年带到大庆市场蹬三轮送货干零活的31人中现在有12人自己购置或租赁摊做起了小业主。**本街前两年给水泥厂外来运输车辆干装卸的工人,如今购置了运输车辆,仅民丰村平家屯就购置了26台自卸农用车为雄鹰水泥厂运送石料和水泥。二是由内转向外转拓展。()由于惠农政策的出台,土地政策的稳定,从今年我镇的劳动力转移走向看,走出镇外的明显多于去年,特别是全家搬迁的多于前两年。2004年外转占计划17.6%;2005年外转占计划23.6%;2006年外转占计划31.3%,全家搬迁的2004年262户、798人,占转移总数的10%;2005年202户、696人,占转移总数的0.748%;2006年327户、1022人,占转移总数的10.4%,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农村向城镇、城市转移有了明显成效。

五、以强化责任为重点合力推进防汛抗灾

加强农村文化工作的情况汇报 篇10

一、农村文化的发展过程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村文化的发展,强调文化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双为”方针。当时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在此方针的指引下,农村文化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景象。农村文化机构从无到有,农村文化从业人员由少到多,活动日益丰富,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文化形式,其中比较常见的有电影放映活动,戏剧演出活动,曲艺说唱活动,田间地头展开的劳动比赛,科技咨询、示范活动,节日文化活动等。这些文化形式丰富了农民的生活,提高了农民的素质,也促进了农民之间的交流与团结,使整个农村体现出欣欣向荣的气象。“文革”开始后,党和国家的事业遭到严重破坏,农村文化也未能辛免于难,机构被砸烂,队伍被解散,整个农村文化活动被引入歧途。“文革”结束后,随着各项工作的拨乱反正,农村文化工作也逐渐走上了正轨。1981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发出了《关于关心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指示》,将文化工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农村文化也由此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广大农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在创造着多种多样的文化形式,农村文化打破了官办的传统体制束缚,农民成为文化创作的主体,农村文化设施与场所也得到了发展,乡镇基本上设立了电影院,文化室,体育场所等。电视、音响、图书、报纸等逐渐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农民了解外界的渠道不断扩大。这个时期的农村文化处于繁荣时期。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的流动性加快,城市给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岗位,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外出打工,融入城市,农村开始出现衰败的景象,农村文化建设由于缺乏人才和资金投入等原因而陷入困境。现在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由于没有资金的注入逐渐消失,农民的文化活动更多表现为看电视,上网,赌博、宗教等形式。农村文化建设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

对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先后出台、颁布了一系列文件来推动、促进农村文化的发展。2005年11月7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2007年6月16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其中主要是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2007年8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颁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以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加强各方面的文化建设。

二、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

目前农村文化建设主要面临以下困境:

(一)农村文化建设硬件设施落后。虽然党和国家在改革开放以后加大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关注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来改善基层文化设施,也曾建设了一批文化设施,如文化站、电影院、图书馆等,但是仍然难以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山区文化设施极为简陋,甚至是空白。目前大多数农村缺乏足够的场所和设施来开展文化活动,很多地方的文化活动场所被占用,农民不能经常开展文化活动。财政部教科文司、华中师范大学、全国农村文化联合调研课题组在《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与战略思考》中指出,农民期待政府能够提供一些文化活动站或服务中心、图书馆(室)、农民技术学校或培训班、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青少年活动中心(馆)。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落后状况,直接影响了农村文化队伍的稳定和农村文化活动网络的形成。

(二)农村文化事业资金投入不足。各级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明显不足,2001年至2005年,全国文化事业经费支出基本上在全国财政总支出的0.40/0左右徘徊,而国家对农村文化的投入仅占其中的20%到25%之间。全国共有720个县级图书馆无购书经费,文化馆、文化站由于经费紧缺不能正常开展业务,多数县级电影公司难以正常运转,许多县级剧团有名无实,无法正常演出。

(三)农村文化人才匮乏。由于农业机械化的逐渐普及,农村产生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与此同时城市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可能,农民特别是有知识有才能的青年农民纷纷涌人城市并期望扎根城市,这一方面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却造成了农村人才的流失,导致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迟缓,也同时给农村文化建设带来主体的缺失,影响了农村文化的发展。很多乡镇缺乏专职的文化工作人员,尤其缺乏专业科班出身的文化工作人员。由于农村文化建设缺乏必要的人才队伍,农村文化的发展举步维艰,缺乏创新,不仅不能开创新的文化形式,而且导致传统文化后继无人。

(四)现行农村文化形式单调。由于农村文化缺乏创新和发展,农民可供选择的文化休闲方式非常单一,大多数农民在进行文化消费时首先选择是看电视,其次是进行一些打麻将、玩扑克等赌博活动,农村的妇女和老年人则是更多的从事一些宗教活动。还有就是一些婚丧文化,尤其在丧葬文化,大有攀比之风,偏离了原来对于逝者的怀念之意,越来越具有低俗之嫌。而政府组织的文化下乡次数较少,难以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传统的露天电影、马戏团表演、说书唱书等形式则难觅踪影,即使偶尔有这些演出,也因为观众太少而不了了之,这些文化形式已经不像原先那样受欢迎,相比于室外,农民更愿意呆在家里看看电视。

(五)传统农村文化不断流失。随着农村人才的不断流失,很多传统文化无法开展,面临失传的境地。如以前颇受欢迎的说书唱书,现在很少有人愿意从事这个行业,年纪轻的农民可能都没有见过。还有一些传统的地方戏曲和手艺,由于经济效益不明显,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境地。农村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很多已经销蚀殆尽,也使得农民无从选择,最终转向了赌博、低俗、封建迷信活动。endprint

三、重建农村文化构建和谐新农村

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经济、政治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农村文化的支持。作为农村发展中的重要力量,文化对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协调稳定发展、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使之走出目前的困境。

(一)增加政府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资力度,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充分调动乡镇、村、农户的积极性,发展农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着力建设乡镇的文化站、村的文化活动室,使之具有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综合性功能。把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作为重要议事日程,并且把农村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注重建设一些老人、妇女、儿童需要的文化活动设施。加强乡村信息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农民提供更快、更好、更全面的农业信息。

(二)加强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创造各种条件尤其是经济条件吸引青年农民回归农村,开展各式各样的培训班,繁荣包括农村文化在内的各项事业。在打造农村本土文化人才的同时可以通过在农村制定一系列政策,吸引城市人才投身农村文化建设。在城市和乡村的共同努力下,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创造出适应农民文化需求的作品,使农村文化能够真正起到开启民智的作用。

(三)丰富农村文化形式。要改变农村文化形式比较单调的问题,将农民从“黄、赌、毒”中解放出来,必须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文化活动。可以组织农民定期进行读书阅报活动,农村图书室要多选择一些符合农民需求的书籍,如有关动植物的养殖、防治、增产等方面的书籍。多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向农民推广科学种田、科学管理方面的知识,也可以利用科技下乡活动,向农民多宣传党关于农村的一系列政策。在农村要推广信息化建设,教农民学会通过网络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四)加强农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要防止农村传统文化过度流失,利用重大纪念日、传统节日等时机在农村大力开展文化活动,通过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文化活动来表现农村生活的新面貌。政府要加强引导,通过制定财政优惠政策来鼓励农民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保护农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改善当前农村文化的现状。另外,还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农民物质文明进步了,才能有更多精力进行文化继承与创作活动,才能产生符合社会进步需求的新文化。

总之,通过政府、社会、农民的三方共同努力,才能改变目前农村文化逐渐衰落的现状,只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才能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

上一篇:坚持思想过硬下一篇:目标任务落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