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服务

2024-07-03

农村文化服务(通用12篇)

农村文化服务 篇1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惠及亿万农民的一项伟大事业。农村学校作为农村地区的文化中心,在传承和创新农村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参与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自身的社会服务功能,担当起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历史使命,应成为农村学校的自主选择。但目前我国农村学校还普遍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和行动。文化建设实践表明:在先进文化的传播及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方面,带有情感因素和非对抗性的“文化反哺”容易被广大农民接受,在改变农民思想观念方面能取得事半功倍甚至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为探讨农村学校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新途径,笔者试图从“文化反哺”的视角,通过组织农村学校的学生对家长进行“反哺”来提高农民素质修养,探寻进一步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文化反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实需要

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发生了广泛的变化,面对层出不穷的新事物,广大农民许多原有的知识、经验甚至价值判断丧失传承力和判断价值,加之受自身旧有传统和经验的束缚,他们很难适应这种变化。因此一个突出的问题呈现在我们面前,即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并由此导致诸如拜金主义盛行、道德滑坡、精神世界荒芜、文化生活空虚等问题,因此新农村文化的重建迫在眉睫。农村学生对新文化的敏感性强,他们头脑里鲜有旧框框,能够以他们理解的方式对最新发展现象做出迅速的反映,从而使得他们能成为长辈的文化解释者。因此通过组织农村学校的学生对长辈进行“文化反哺”提高农民素质修养,进而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也就得以凸显。

“文化反哺”是由周晓虹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首次提出并使用的,他借用生物学意义上的概念,十分恰当形象地描绘出发生于人类社会文化传承中的一种特别现象,即指在急速的社会变迁时代所发生的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过程。[1]在这里,“文化反哺”是指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农村学生对长辈产生的积极的正面的全方位的影响。

二、文化反哺: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价值诉求

在新农村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农村学生不仅仅是文化的承接者,也承载着传播文化、创新文化的责任。在“反哺”的过程中,对于农村学生和学校而言,其意义超越文化传承、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还是一条促进学校发展和自身成长的有效途径。

(一)“文化反哺”是提升农民素质的有效途径。

农民是新农村文化建设力量源泉,然而农民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首先,在我国广大农村,农民受教育的程度相对较低,加之受传统小农思想的束缚,一些农民在思想上抵制新生事物;其次,受体制、经费、师资等诸多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农村学校无力承担农民继续教育的重任,而本应发挥主导作用的社会教育,由于本身就十分薄弱,对广大农民的文化提升未能产生足够的影响。

新生代的农村学生对新文化接受能力较强,每天都会从老师、同伴、网络等广泛的渠道获取最新的知识、信息,在与长辈相处的过程中,他们的言行举止又在潜移默化中对家长有示范、辐射的“反哺”作用,从而帮助长辈打破僵化思维,走出发展的凹地,更好地接受新知识、新文化,成为懂文化的新型农民,进而提升新农村文化建设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文化反哺”也是农村学生形成文化自觉,实现自我教育的过程。

现代社会城市化的时代趋势使得许多农村学生对自己的生活方式低度地自我认同。“文化反哺”能使学生在与家长的互动中认识到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并无优劣高低贵贱之分。单纯以城市为导向的农村教育在农民的现实生活中是没有文化根基的,这样的农村教育只能是城市教育的附属产品。[2]“文化反哺”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乡土情怀。它能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碰撞、弥补,共同为农村学生的成长输送“营养”。此外,“文化反哺”认同农村学生对长辈的贡献,使学生在“反哺”的过程中为自身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而且,“文化反哺”能缓和代际隔阂的问题,提高子女在家庭文化生活中的地位,这有利于形成民主的家庭氛围,而家庭和谐又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三)“文化反哺”有利于农村学校的内涵发展,密切校村联系。

当今社会,农村学校逐渐沦为文化孤岛,并与农村生活日益脱离。“文化反哺”架设起了学校与家庭的新平台,使学校与家庭相互融合、弥补,实现双赢。通过“文化反哺”,学生可以激发家长的自豪感,并与家长一起发掘、培植、提升目前还存留的或者可能恢复的农村文化种子,整合农村传统文化,扩大其生存空间。此外,在这一过程中,学校与农村家庭的互动增多,这一方面能促使农村的传统文化与城市的现代文化融为一体,使学生不再是游离于农村生活和家庭之外的、被变相“隔离”的人群。另一方面,农村家长能重新意识到学生和学校在农村发展的进程中所发挥的无可替代和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有利于农村学校重新发挥文化引领的作用,成为当地的文化、人才培养和信息传播中心。

三、文化反哺: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路径

(一)学校方面。

1. 农村教师帮助农村学生形成“文化反哺”的意识。

农村教师是农村教育中的主力军,因此应该尽可能多方面地帮助农村学生形成“文化反哺”的意识。首先,农村教师应尽可能多地给学生讲授一些“文化反哺”的例子,让学生无意识地学习和模仿;其次,教师应该主动要求学生与家长分享所学的一些知识,鼓励学生每天多跟父母交流。

2. 农村教师通过课程与教学给学生知识和能力上的准备。

农村教师在合理利用国家课程的情况下,应多多引用具有乡土气息的内容对学生因材施教,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使他们的知识水平得到提升,能力结构日益丰富。

3. 学校形成一个有效的支持系统,帮助学生做家长的工作。

农村教师是广大农民心目中的“文化人”,应该利用自身优势,开导家长让其主动接受来自子女的优质资源,给学生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支持后盾。

4. 学校组织各种类型的活动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参加。

(1)通过家庭作业的形式对家长进行必要的知识传授。

在农村,家长忙于农活及家务,加之许多农民缺少相应的知识储备,能对孩子作业进行辅导的家长凤毛麟角。针对这些情况,开展“考爸爸,问妈妈,让爷爷、奶奶都知道”的“反哺”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

(2)学校邀请家长与学生一起参加有意义的活动。

学校可以确定一些对于学生及家长都具有实际意义的项目,组织学生与家长一道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比如普法宣传教育活动、科技知识宣传活动,等等。

(二)学生方面。

1.形成向家长“反哺”的意识。

学生们应该摆脱传统思想的桎梏,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家庭中主动向父母传授自己所学的知识。

2.认真学习,具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

农村学生应该努力学习,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和能力结构,为优质资源的传承与发展服务。

3.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通过自己的行为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父母。

学生应该尽可能多地向父母宣传新文化、新思想,解除落后的传统思想观念对父母的束缚,帮助他们更好地接受新知识、新文化。

4.学生应该积极配合学校组织的有利于“文化反哺”的活动。

对于学校组织的各项有利于“反哺”的活动,首先学生自己应该积极地响应;其次学生应该鼓励和带动家庭成员一起参加。

(三)家长方面。

家长必须努力脱离传统的权威束缚,跳出为人长的桎梏窠臼,找到自己的心理位置,调整好心态去适应新文化。

1.在思想上接受“文化反哺”。

家长应该听从学校老师的建议,正确看待“文化反哺”,以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接受、适应子女的“反哺”。

2.和子女一起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

农村家长应该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这样一方面自己的素质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使自己融入到子女的群体中并与学校和子女建立更为和谐的关系,同时这对督促子女的学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农村文化建设已经取得很大的成效,而作为社会变迁的产物“文化反哺”,使得农村学校通过“反哺”形式开展农民教育成为可能,同时基础教育改革也为农村学校“文化反哺”的推广提供了契机。因此农村学校应该充分挖掘其内在潜力,提升其作为农村文化中心在传递和创生文化过程中的应然使命,引领农村学生对其家长的“反哺”,从而激发构建新农村文化的内在张力。

参考文献

[1]周晓虹.试论当代中国青年文化反哺的意义[J].青年界, 1988年创刊号.

[2]陈旭峰, 田志锋.费孝通的文化自觉理论对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启示[J].教育学术月刊, 2011 (12) :31-33.

农村文化服务 篇2

工作总结

xx县加强农村文化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汇报

近年来,我县各级党委、政府致力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加大对农村文化工作的投资和关注,通过置换、购置和改扩建等多种方式,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乡镇文化站建设工作,农村文化事业有了新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有所改善,全县农村文化建设走上了

一个新台阶,农村文化建设呈现出可喜的局面。

一、农村文化建设受到应有重视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按照中央和自

治区、地区关于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要求,切实提高对文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坚持把文化工作摆在全县工作的重要位置。二是充分考虑、科学规划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采取政府投入、资产置换、资源整合等办法,新建、改建和扩建公益性文化设施。三是纳入干部考核指标,建立健全农村文化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四是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严格市场准入,健全监控网络,开展经常性的巡查活动,加强对农村文艺活动的监管,引导农村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二、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新的进展

各乡(镇)在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借助县政府文化惠民政策,积极争取专项资金,不断加大对乡镇文广站建设的投入和“农家书屋”建设的扶持力度。2008年1月12日下午,xx县文体局“农家书屋”揭牌仪式在叶尔特斯村隆重举行,此次全县共开设两家“农家书

屋”,捐赠图书1500余册。乡镇文广站和“农家书屋”成为了农民群众休闲娱乐、文艺活动和汲取农业科技知识的好去处,有效解决了农村实用科技图书少、致富信息匮乏的难题,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了一定的文化支撑。

三、农村主体文化活动影响不断扩大

一是积极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图书配送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重点文化项目,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文化建设。二是按照“文化主导、部门联姻、广泛参与”的原则,开展丰富多彩的广场文化活动。仅2008年就精心组织广场文化活动80多场次,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三是从满足广大群众精神需求出发,开展好送戏、送图书、送电影的“三送”活动,精心编排形式活泼、贴近实际的节目,让农民群众在欣赏、娱乐的过程中懂政策、受教育、学知识,寓教于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8年,县文

化部门共组织县艺术团深入学校、社区和农村开展“送戏”演出230场次。立足服务“三农”和群众脱贫致富,与地区、县相关部门一同累计送科普书籍、实用技术图书?余册。开展进社区、下乡村、到学校“送电影”356场次。四是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抢救得到加强。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指示精神,结合实际,采取有力措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综合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建立县级和乡镇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征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认真核对登记保存,并设立专题博物馆妥善保管;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采取命名、授予称号、表彰奖励等方式,鼓励其传承人(单位)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在民族聚集村落和特定区域,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合理有度开发利用非

物质文化遗产。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发挥优秀民间文化艺术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和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继承优良的传统美德。

全面部署民族民间艺术普查工作,举办多期培训班,聘请自治区、地区有关专家讲课。经全面普查,全县各乡(镇)共查明民间艺术30多项,经甄别后整理上报 3项,纳吾尔孜节,转场,花毡子制做。这些民间艺术以其独特的工艺和制作手法,以及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广泛流传。

四、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发展和管理情况

为加强文化市场管理,xx县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始建于1992年4月,股级事业单位,核编人员3人,隶属于县文化行政管理部门。随着法规的进一步健全,管理和执法职能逐步明确,原办公室的具体职能得到调整,到了2002年5

月,我县又增设了文化市场稽查队,配大队长1人,与文管办合属办公,属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也同样隶属于县文化行政管理部门。

农村文化服务 篇3

1.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实现较快发展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农村文化建设主动适应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和新农村建设进程加快的要求,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显著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空前繁荣并呈现出可喜的发展势头。

1.1文化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 “十一五”时期,各地区各部门对文化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文化事业经费大幅度增加,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中央财政设立了专项扶持资金,加大对农村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等惠民工程持续推进,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得到了明显改善。

1.2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实施 “十一五”时期,通过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服务农民群众的文化资源更加丰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已完成覆盖全部已通电行政村;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十一五”时期建成各级服务点83万个,覆盖90%的行政村;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基本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十一五”时期实现了数字化,年放映达800万场,基本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公益服务目标;农家书屋工程“十一五”时期从无到有,建成近40万家,覆盖50%的行政村。在农村基层看书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明显改善。

1.3文化服务方式方法日显多样 通过创新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实现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资源共享、综合利用和社会化、多元化。2010年,我国电影故事片产量达到526部,影视动画产量、电视剧产量大幅增长,大大丰富了农村文化服务的影视资源。手机电视、网络电视、IP电视正在成为农民群众收看影视的新途径。“十一五”时期,通过实施送书下乡工程,改进报刊订阅发行工作,缩短发行时间,使农民群众及时看到报刊,为农民群众读书看报提供了方便;农民群众自办文化活动逐渐兴起,成为新时期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

同时也要看到,虽然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实现了较快发展,但总体发展仍然滞后,农村文化经费投入不足,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文化服务体制不健全,提供农民群众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总量偏少,还不能较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农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仍属于我国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

2. 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意义重大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时期。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繁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对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满足廣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1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都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密切相关。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健康丰富的文化具有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功能。只有加快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文化需求,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2.2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农村公共文化相配套的农村经济将是脆弱的。文化软实力是经济发展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既可以帮助农民群众掌握新知识、新经验、新技术,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思想观念,在人才培养、信息传递、科技普及、市场开拓等方面发挥作用,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也能为广大农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修养、知识文化素质和精神文明素养,为深化农村改革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2.3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经验表明,优秀文化服务在调节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农村中能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广泛开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把美好的精神食粮提供给亿万农民群众,让农民群众在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中陶冶情操、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凝聚力量。

3. 全面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十二五”时期,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将迎来一个大好时期,各地部门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大力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到重要位置,将其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提升服务质量,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程中,不断开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局面。

3.1不断加强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组织领导 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也是民生幸福的重要内容。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文化服务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农村文化服务工作,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确保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各项工作任务贯彻落实。要明确各有关部门职责,密切协作、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逐步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

3.2大力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快构建覆盖广泛的文化服务网络 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既是农民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场所和载体,也是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条件。要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合理布局,努力形成覆盖到位、便捷高效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面向基层,把更多的资源向偏远农村倾斜、向贫困地区倾斜、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优先安排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项目,实现农村基层文化设施网点化,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机制,加大文化设施投入,进一步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乡镇文化站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领域。要完善各种文化设施管理措施,保障正常运行,确保各类文化设施发挥更大作用。

3.3切实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不断丰富农村文化服务内容 优质的文化服务,需要有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因此,要努力创作出热情歌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深刻反映农民群众现实生活和时代要求、深受广大农民群众喜爱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要始终坚持贴近农村实际、贴近农民生活、貼近群众的要求,创作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结合的精神文化产品,增强对农民群众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鼓励探索,扶持原创,宽容失败,着力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环境氛围,最大限度地焕发广大文化工作者的创造活力。要加强规划、统筹协调,加大对“三农”题材文化产品的扶持力度,激励文化工作者深入到农村生产生活中挖掘创作素材,在农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汲取创作营养,写百姓故事、抒百姓情怀。

3.4大力创新文化服务的方式方法,不断开拓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新渠道 提高文化服务水平,不仅需要丰富的文化产品,也要有完善的服务渠道。要积极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农民群众接受习惯的新特点,运用多种资源、多种手段,通过政府资助、市场调节、志愿服务等各种形式,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方法的多样化、社会化。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主导作用,推动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文化馆、图书馆和青少年宫、科技馆、群艺馆以及基层文化活动中心免费开放,推动“三下乡”、“心连心”、“送欢乐下基层”等文化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培育大众性文化消费市场,加快建设文化产品物流中心,扶持农村文化产品连锁网点,形成贯通城乡的文化产品流通网络。要不断发挥现代高新技术在提升文化服务品质中的作用,积极探索建立全国联网的农村电影放映平台,发展新兴文化业态,推动优秀文化产品数字化、网络化传播,用新技术拓展文化服务空间、增强文化服务效果。

农村文化服务 篇4

一、构建新农村文化中公共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建设新农村文化方面的一个重要内容, 而发展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提高农民素质, 发展农村生产力的有效途径。现代的三农问题仍然是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农村生产力落后, 发展缓慢, 农民知识技能有限, 农村条件落后, 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等成为了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种种因素。生产者作为发展生产力的主导者, 应全面提高生产者的素质和意识, 带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通过在农村中实施政策文化的引导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加强了农民的素质意识, 增强农民的生产力发展知识, 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源动力, 直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构建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促进新农村文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文化发展以经济为基础, 经济发展促进文化的先进性发展。要想构建新农村文化, 就得从经济抓起, 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随着服务性质的公益体系日益完善和先进文化的传播普及, 农村的文化得以洗礼, 先进文化氛围得以提升, 营造了和谐发展的文化氛围, 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搭建了理想之屋。

构建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强政府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 农民对精神需求表现更为明显, 加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 农民的生产生活不再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形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下, 农民日益萌发了想享受健康科学的新生活理念, 文化需求不断提升。况且, 公共文化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性, 通过它的实施能反映政策方向和党的执政方针, 它的实施情况如何直接影响到我党执政能力的高低。因此, 构建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不仅满足了农民的心理需求, 也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提高了政府的执政能力。

二、目前构建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困难

首先, 落后的农村文化服务资源是阻碍新农村服务体系构建的一大难题。不仅如此, 农村的现有文化设施少之又少, 陈旧落后, 难以发挥其文化功效。特别在乡镇和村寨地区, 文化设备简陋甚至缺乏, 教学教学用具落后, 服务设置系统低级, 缺乏群众文化培训等现象较为严重。

区的文化建设, 实现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 发展并完善农村文化建设。

(五) 建立健全农村文化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机制, 建立和组织一部分专业文化骨干, 并对农村有着深厚感情, 愿意为

其次, 农村人才资源匮乏, 且素质不高。在服务性质的公共服务体系中, 人才是至关重要的一块。公共性文化服务人员不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知识系统, 且素质偏低, 年龄较大, 专业知识不适应现代科技的要求, 且没有专业的骨干培训等等原因是造成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过程中的一大瓶颈。

再次, 经费投入不足, 文化发展滞后。农村的有些地方物质生活仍然存在困难, 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在文化服务体系上原本就苦难重重, 加上投入文化服务经费偏低, 公共服务系统就严重滞后了。这不仅造成了农村地方的文化落后, 还造成了城乡文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扩大。

最后, 公共文化管理体制、机制不适合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从体制上来讲, 由于农村乡镇是全国的基层单位, 资金较少, 经济落后, 乡镇文化发展的目标定位于求生存而不谋发展, 对服务体系不重视。从机制上来讲, 乡镇由于落后的人才资源、陈旧的服务设施等因素造成服务人员的积极性不高。

三、构建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议

加大经费投入, 发展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充足的经费投入是建设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和前提, 然而目前的农村服务性质经费投入远远不足, 制约了我国农村的公共文化建设。加大投入, 是政策支持, 基层政府重视, 农民共同参与的大工程。只有落实好文化资源流向农村, 基础设施健全先进, 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才能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弘扬起来, 受农民受益。

加强服务设施的建设, 形成完善的农村公共服务系统。目前, 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城市居民的社会生活也呈丰富化趋势发展, 而农村的文化生活显得更为难得。只有将经费投入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上来, 才能建设完善的服务性质的公共服务体系, 减少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 创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氛围, 丰富农民的生活。

加强人才培养, 提高服务人员专业知识和农民的参与意识。新型的服务设施需要专业的服务型人才进行管理和运用, 健全的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也需要专业人才参与和支持。人才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培育一支优秀而实干的干部队伍, 置身于新农村的公共服务体系中去, 是新农村文化与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途径。

此外, 还要提高农村服务人员和村民的意识,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形式, 将科学的管理方式和技能知识投身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 切实为农民服务, 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只有全民达成共识, 将精神文化放在重要位置, 重视其发展, 才能为共同构建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添砖加瓦。

摘要:自古以来, 三农问题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重中之重。建设新农村文化与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密不可分, 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和使命。本文从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出发, 分析了其重要性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并提出了建议措施。

关键词: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李颖.新农村文化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J].大众文艺, 2011. (06)

[2]张翠英.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我见[J].文化月刊, 2009, (07) .

[3]郭丽君.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J].大众文艺 (理论) , 2009, (12) .

[4]赵秀英.论乡镇文化站在农村公益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文化月刊, 2009, (11) .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改革的困境大全 篇5

王列生

虽然有媒体近来声称,惠及全民、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经基本建成,但我们看到的则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正处于效率低下甚至举步维艰的困境,而我们有责任反思和谋划的则是如何走出困境并寻找到未来的出路。

从田野调查的实际情况看,尽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或者地缘文化区位不同,东中西不同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现实状况往往相去甚远,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较之中心城市毗邻而居的乡村情况更是大相径庭,但总体而言,凡是遭遇困境的地方,其困境所在大致都以如下四个方面为最。

一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匹配性文化服务设备采购仍然相对滞后。尽管这种滞后通过“十一五”时期覆盖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配套投入而获得较大改善,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额度未能充分预计到建设成本尤其是土地成本迅速抬高造成预期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大量缩水,又由于财政状况极为困难的省区事实上不可能做的配套资金完全到位甚至会有零配套情况出现,还由于某些地方财政或文化行政环节存在程度不同的挪用、截留或其它执行不充分的现象,从而导致滞后性仍以不同表现形态存在于全国乡镇基础文化服务机构,而从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这种滞后性所产生的比较结构落差将会随着农村地区社会进步提速而更加凸显。必须指出的是,在过去一轮的大规模乡镇基础文化设施的两极财政合力助推过程中,顶层制度设计层面的建设目标定位和投入标准测算均缺乏完全可信的计量理由,非差异性面积达标理想与非差异性成本预算带来一系列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中的操作性困难,极限情况则有种种应付验收而花样诸多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式负面事态,所有这一切都为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和积极建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留下不可低估的硬体隐患。

二是机构残缺,尤其是财政供给事业岗位严重不足。一些地方乡镇文化馆名存实亡甚至连名也不复存在,一些地方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还采取差额拨款模式或者财政供给非完全文化事业岗位配备体制(例如一些乡镇的文化工作者身兼乡镇事务的多重从业身份),还有一些地方以外包补贴的文化专业户形式代替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事业建置和服务职能,诸如此类,都将造成国家文化建设意识中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全面覆盖的履职载体弱化和文化承诺的难以完全实现。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愈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不仅这类体制建设及文化行政治理缺位现象愈是严重,而且不认为这种缺位其实就是政府治理功能部分失灵的文化麻木观念则更加严重。这实际上也就是说,他们认识不到“四位一体”战略部署下文化工作已经上升为政府中心工作,认识不到基层文化服务机构及其相应岗位设置不完善也就意味着基层政府职能的不完善,认识不到农村文化建设滞后以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去功能化将深刻地影响制约和谐社会建设、农民基本文化权益保障和全面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顺利实现。从某种意义上说,观念认识缺位较之体制建设缺位更加令人担忧。

三是运行经费财政保障不力,尤其是公共文化服务增量经费支出缺乏保障稳定性。几乎全国性地普遍存在乡镇文化预算非约束性、乡镇文化机构运行经费测算非规范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非长效性等制度性财政供给保障问题。非约束性的根源在于国家宏观文化政策层面缺乏对文化支出的清晰限定义项,尤其缺乏这些义项在各级政府年度行政绩效考核中的刚性指标设定,当然也就更谈不上建立在限定义项和刚性指标基础上的问责追究制度。因此,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运行经费保障是否有力完全不属各级政府行政运行规则的约束,一旦失去这种约束,其后果必然会是主观随意性支配下的情绪性事实。主要政府首长和财政负责官员的文化情绪决定着所在区域的公共文化服务命运。非规范性的根源在于各级文化行政与文化事业机构在实施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缺乏科学的项目设计、支出测算和绩效标杆,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经费或者地方各级财政的年度预算安排,到了执行环节就程度不同地演绎为“自娱自乐”远远超过“民娱民乐”的行业资源或部门利益。到目前为止,全国各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运行经费究竟如何测值、预算、管理和效率评价,基本上还处于模糊数学的目标定性范畴,这是导致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支出效率低下的主要症结所在。非长效性的根源在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实际上都还没有设计出,当然也就谈不上行政功能给定的制度存在方式,现行所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过是原有诸多公共文化服务工具大杂烩基础上的命题化指令,正因为如此,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也就不可能在一种文化制度运行张力的持续功能发挥中成为制度化事实,只要不是制度化事实,就不仅难以获得现实的长效支撑,而且完全可以在某个时间位置被某种新的命题指涉所置换。

四是准入素质基本达标的服务队伍尚未形成。由于机构、编制、行业福利、农村工作条件等各种复杂原因,我们还无法做到吸引大批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进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并且也无法吸引更多的高素质志愿者义无反顾地投身于火热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实践。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在解决了基础建设和运行经费之后仍然没有全面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高效运行,说到底就是因为服务人才问题始终困扰着这些地区文化服务水平提升,而一旦文化服务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面对人民群众不断增长和不断变化的文化诉求,文化服务机构的去功能化和文化服务体系的逐渐形式化就是谁也阻挡不住的必然逻辑结果。对此,无论是高层的文化制度设计还是基础的文化政策响应,都必须集中精力着手解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解决的满意程度将直接制约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未来命运。

农村文化服务 篇6

一、 农村文化发展的现状

(一)农民落后观念和思想道德状况的制约

在信息时代,广播、电视和电脑等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为农民了解外界信息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但是由于农民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平均主义、保守主义、利己主义以及家族观念、封闭思想的影响和束缚,农民不能大胆接受改革创新的新思想、新观念。特别是个别基层干部在思想观念上仍然保持“重经济、轻文化”的想法,忽视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导致部分农村地区家族、宗教势力兴起。同时,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市场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农村的道德状况普遍受到冲击,集体主义思想、团结互助精神淡化,法律意识淡薄,诚信缺失,不敢创新,发展、竞争意识不浓,一些传统陋习,如坑蒙拐骗、弄虚作假、以富欺贫、以强凌弱等现象在一些地方相当严重。农村淳朴的乡风、民风、村风受到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的侵蚀,既恶化了农村的道德环境,也制约了农村的发展。

(二) 基层文化工作人员待遇不高,文化队伍素质偏低

与农村其他事业相比,文化工作相对清苦,付出的劳动和工作成绩难以得到及时的肯定。农村文化站文化专干不能专起来,资金投入不足,工资待遇不高,既难以评上专业技术职称,又几乎没有提拔晋升的机会,导致广大文化专干工作积极性不高,干劲不足,更难以吸引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人才。我国农村教育发展滞后,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缺少职业培训机会,致使目前基层文化干部的专业理论素质偏低,对各项现代技术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的掌握尤其欠缺。种种原因导致较高素质的文化队伍难以组织和建设,队伍定性也不强,影响了农村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农村文化设施利用率并不高

最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对于农村文化的投入力度都非常大,单从硬件上说,很多地方的农村文化设施还是比较健全。但是很多地方由于各种原因文化设施的使用率并不高,甚至有的并未使用。书屋管理员由村委会成员兼职,而绝大数村委会成员没有特殊情况,很少到村委会。在部分村居,书屋很少开门,常常大门紧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民读书学习的积极性。书屋,几乎关门闲置,导致书屋的使用率很低。也有的书屋管理员由村中有责任心的老人担任,他们缺乏图书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懂得图书馆工作流程和图书管理基本规范,导致书屋管理混乱,服务功能单一,只能满足一般借借还还,谈不上开展各种图书活动,主要是因为他们都是无报酬,致使我们也不好管理

二、 农村文化发展的对策

(一)提高农民素质

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农业科技成果在农村转化为生产力的载体。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在农村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培养新农民是农村经济和文化事业发展的前提。通过扶持农村文体事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从而使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稳定发展,健康繁荣,走出一条发展农村文化的新路子。

(二)用体制激活农村文化

农村文化的落后与农村文化管理体制不科学是分不开的。乡镇文化站一直是农村文化的载体,然而,近年来农村文化站的发展却不容乐观。由于受到财力的限制,农村文化事业严重“贫血”。文化站没有专门的场地,没有专门的人员,不能正常开展活动。有的乡镇文化站甚至一年不开展一项活动,濒临瘫痪。于是有人说,文化站的现状是“阵地犹在”,但“名存实亡”。

(三)文化设施有效利用

农村文化建设要避免成为面子工程,就要特别针对农民的特点,不能急功近利。什么时候能让农民有自由选择文化活动的权利,就有很好的效果了。繁荣发展基层文化必须有阵地、有设施,要按照中央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充分利用国家重大财政项目向农村转移的有利时机,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电视进万家、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努力使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有一个大的改观。要按照综合性、多功能和有阵地、有经费、有人员的要求,优化基层公共文化资源配置,积极探索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新路子,扩展功能、共建共用,形成融宣传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科学普及、体育活动等于一体的文化中心,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效应。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一定要关注农村社会、农民生活,聚焦农村的巨大变化,进一步增进同农民群众的感情,以农民为核心,把农村和农民作为我们的根、本,着眼于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求和文化素质、科技水平等。不断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多提供农民群众看得懂、买得起、用得上的文化产品;多创作反映时代精神、体现农村生活、激励农民斗志的优秀作品;多开展农民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做到为亿万农民服务、为亿万农民歌唱、为亿万农民送欢乐,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中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研究 篇7

农村文化具有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自然也会在其功能中得到充分体现。农村公共文化是以农业生产为客观经济基础,以农村社会人际沟通交往为传播方式,以一定地域和血缘为纽带,以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的一种休闲方式、精神食粮和劳动技能。当然,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农村的某一公共文化活动对农民的影响和产生的功能往往是多方面的。它所具有的功能一方面表现为意识形态的执行功能和个体心理塑造功能,通过鼓励农民消费健康的大众文化产品和服务而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生活态度;通过影响农民的思维方式、生活习俗、价值取向和情感生活从总体上控制社会秩序和既定利益关系,以达到净化农村社会风气、维护农村社会秩序和强化农民凝聚力的目的。另一方面表现为人力资本的提升功能,农业的发展、农村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农民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科技知识文化的发展,文化知识诚然是人力资本的核心组成部分,它通过宣传教育、市场交易和信息技术处理之类的技能培训等嵌入的方式而内化为农民的心智结构并对农民的生产实践活动和人际行为认知产生影响。

2 中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在需求

农民群众通过丰富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特别是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不仅使他们掌握不断更新的致富技术和信息,而且从社会整体上来讲,也充分发挥了文化作为一种教育因素所具有的潜在教育功能。丰富和健康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更好地满足了农民享受和发展的需要,提高消费层次和质量,不仅能促进农民的身心健康和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文学艺术的全面发展,而且能培育优良的社会机体,大大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和社会全面进步,也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忽视的推动力量。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地区原有或者说固有的思想观念不可避免受到冲击而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些以往值得称道的优良传统也逐渐弱化,也或多或少出现了一些公德缺失、信仰危机、封建迷信等导致农村思想文化阵地流失的问题,可想而知,这些问题的忽视或者漠视,不但影响到农村社会秩序的稳定,而且也会威胁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建立完善系统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通过提供丰富健康的文化服务产品、劳动技能培训,就可以使农民更多的闲暇时间让更有意义的文化互动所替代和充实,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就会抵御不断弱化和走向歧途的思想。

3 中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的困境

3.1 支出总量不足

其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民对文化需求的总量和质量日益增加,然而文化运营经费预算严重不足,这给政府文化支出预算带来了巨大压力,这也是造成广大农村地区文化设施强调建设、轻视运营、功能减退的重要原因;二是预算总量增速不足,长期以来,我们仍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仍然强调经济效益,这没有错,但是对于现代社会服务型政府而言,公共服务也是其职能充分发挥与否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但是基于各级政府政绩考核重点的倾向,忽视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支出也在所难免;三是公共文化预算制度的二元体制导致了农村公共文化预算不足,各级政府没有充分考虑城市和农村文化需求差异,没有重视或强调农村公共文化对文化基础设施固有高依赖性的特征,没有对文化预算结构做出倾斜性调整。

3.2 缺少资金使用的考核和问责

资金投入和资金管理的种种问题使绩效考核缺少标准化的流程和系统的制度设计,无法起到激励和约束的作用。管理制度上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和监督的缺失、服务机构及人员竞争意识的淡薄、政府监管体制的不完善,都使得运营资金的管理及考核流于形式。农民群众是农村公共文化活动的主体,但是很少能够通过更多的参与渠道反映他们自身对于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和利益,这也是导致农村文化建设的决策质量较低、服务水平和质量落后、运营机构松散和运营成本不断增加的原因之一。因此,应该加强农民对文化基础设施运营机构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提供者——政府的问责。

3.3 运营资金严重短缺,缺乏保障

全国农村除了一些经济实力较好的区县拥有较完善的文化服务体系之外,大部门经济实力较差的地区运营经费仍然不足,文化站和文化室供暖等基础设施仍然无法保障,根据资料显示,全国农村年文化活动经费在1000元以下的大约占到了64%,还有很多特别贫困但也对文化活动有所需求的乡村根本没有任何活动经费。

3.4 运营模式单一化

社会结构和社会需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日益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元化的趋势,这样要求政府职能随之发生转变,而不直接提供所有社会公共服务,应该按照社会公共服务的分类和政府职责的定位合理确定政府的角色地位,这也要求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运营和管理模式也要多样化,当前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运行低效的核心问题就在于运营模式的单一化。

4 中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保障措施

4.1 建立完善公共财政对农村文化事业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

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离不开充足稳定的资金投入,这种稳定机制的建立需要从以下方面推进。(1)必须建立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从2010年国家财政收入较之1950年增长1000余倍的事实可以看出,国家已经具备了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型财政建立的基础和条件,伴随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人们生活需求结构的变化,应该在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的过程中,重点向公共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就业、卫生、环境等更关乎人民身心的公共服务领域倾斜,从而实现服务型财政对经济建设型财政的转变。(2)必须积极争取财政转移支付。我国各地区由于先天地理、历史和后天体制、政策等原因,经济发展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不平衡,这限制了各地文化事业的顺利开展。

4.2 以政府为主体的公益服务

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体依然是政府,其提供的公益性文化服务不仅是其最不要的文化服务方式,也是服务型政府职能的充分体现。服务型政府的职能体现不仅是制定有助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开展的政策,还应该充当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主体,这一主体所应从事的工作包括文化设施的建设、激励机制的构建、公益性文化活动的规划组织和实施,文化信息资源的提供等。如果这些职能能充分履行和发挥,农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将能得到长足发展。

4.3 深化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

在农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和开展文体活动的主要部门就是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所以,他们组织结构运作是否有序良好、团队活力是否充足饱满、用人机制是否科学完善、业务水平是否完整高质,直接影响着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顺利开展,因此,应该不断优化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组织结构、整合组织内部有效资源、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完善考核和问责机制,顺应市场经济的新要求和新趋势不断深化改革。

4.4 制定农村文化建设政策法规

农村居民基本文化权益的维护必须依靠法律法规的制定、完善和落实,从而真正依靠法律治理文化领域亟须解决的问题。这不仅有效杜绝了农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随意性问题,也使全社会所有领域真正实现了依法治国。这些法律主要包括农村公共文化管理体制的法规政策、农村公共文化经费投入的法规政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资质认定的法规政策、农村公共文化项目招投标的法规政策、鼓励扶持社会力量提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法规政策,等等。

当前中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虽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和重大举措,具有普遍适用性,但现在仍主要由地方政府推动和供给,然而,在具体实践中,其动力和经验主要还是来自农民基层的农民、企业等市场主体。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是一个无法一蹴而就的长期历史进程,必须引入市场机制,开拓投入渠道,建立长效服务机制;必须逐步提供解决农村服务供给能力不足的基础设施和多样化的文化服务;必须改善农村文化建设的宏观管理环境问题,强化政府文化服务绩效评价,最终通过构建更完善的农村公共服务文化体制从根本上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云峰.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5.

[2]王晓峰.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7).

[3]曹爱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制度变迁与协同[J].天府新论,2014(8).

[4]顾金孚.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市场化的途径与模式研究[J].学术论坛,2013(4).

[5]安世绿.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率的制度设计[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

农村文化服务 篇8

一、贵州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贵州农村文化建设虽然在近年来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由于各种原因, 农村文化建设呈现无设施、缺人才、少活动的窘迫不堪的状况。

1. 无设施。

2002年至2005年国家资助我省88个县级文化馆 (图书馆) 建设项目大部分已竣工验收。然作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组织农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的主要阵地的乡镇文化站建设却寥寥无几, 全省有乡镇1451个, 街道办事处98个, 建有文化站并能开展工作的267个, 且所有文化站都是与其他站所合并建设, 平均面积为47平方米。至于村级文化活动室情况, 2006年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 投入4000万元, 分5年建设1000个村级农民文化家园, 至目前已建成430个, 另外由省委组织部负责的村级场所基础设施仅有6080个, 仅占全省19669个行政村的31%;这个比例不是很低, 可对于我省的地形地貌, 交通非常不便, 必然存在死角, 因此我省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仍非常薄弱。

2. 缺人才。

乡镇文化站人员严重不足, 大多由乡镇干部兼职, 如毕节市对乡镇文化站按2—3人定编, 但也未配齐, 即使配有专干的乡镇, 普遍是专干不专, 常年从事其他工作, 况且大多所配专干业务理论素质较低, 不能很好的胜任本职工作。受人员编制和人才结构影响部分文化设施设备形同虚设, 有的闲置、破损, 有的甚至被挪为他用。解决人员编制、守住文化阵地是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3. 少活动。

活动开展不够、活动内容单一。由于受场地、设施、经费人才等诸多因素所限制, 乡镇文化活动很难开展, 长期以来, 大多乡镇常年没有活动, 即使活动开展较好的乡镇, 也只是春节期间搞灯谜、歌舞表演之类, 方式和内容单一。最为上档次受欢迎的便是文化下乡了, 省文化厅为此专门成立了文化下乡演出团, 将送文化下乡纳入目标每年至少20场。然所到的乡镇不多, 节目单一, 远远不能满足农民对文化的需求。

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建议

农村群众文化, 是指农村自己区域的社会成员在生产劳动中形成的一种社会性文化。这种文化同农村、农业、农民紧密相连。农民群众是农村群众文化的主体, 长期以来, 贵州交通闭塞经济落后, 农村群众文化呈现一种自发状态下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封闭落后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逐渐解决温饱和逐渐富裕的农民群众, 对科学技术文化的精神需求也日益增长,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满足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根本举措。

1. 政府行为要到位。

农村文化建设是属于公共文化服务范畴。公共文化服务是指政府为主举办的, 由各种文化机构提供, 以普及文化知识, 传播先进文化和保障大众基本文化需求的服务。这种非盈利形式向农民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基本特征, 这就是说, 要满足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 注重农民的“文化权利”, 政府应提供财力保障。然一直以来, 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单位以养人为主, 在财政包干体制下, 财政对文化事业单位的经费只够用于人头费用支出, 基本上没有业务经费预算, 这已是普遍而不争的事实。以至出现一些新建文化设施因缺设备而无从投入使用、一些文化单位把国家投入的文化设施租借等现象。农村文化建设应落实政府主导责任, 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纳入财政支出预算, 纳入考核指标, 从而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

2. 搞好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我省目前的现状, 除用好、管好已有乡镇文化设施外, 更要抓住中央积极财政政策的大好时机, 完成好“十一五”期间我省1222个中央资助的乡镇文化站建设, 搞好“十二五”规划, 力争使我省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场所得到根本改善, 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3. 建设一支人才队伍。

没有人才, 再漂亮的馆舍也只是景观。一是重视人才培养和培训工作, 对农村文化从业人员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专业培训, 这应纳入干部培训或干部教育规划, 提升农村文化站人员的专业能力, 让在位的人能干事、会干事。二是对新进人员设立专业门槛, 改变过去上岗靠关系, 仅为解决吃财政饭问题的用人观念。三是加强人事制度改革, 对从业人员认真实行以岗定责、竞聘上岗。通过培养农村群众文化工作专业骨干, 变“送”文化为“种”文化, 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动力。

4.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没有活动, 再美丽的建设也只是摆设, 没有灵魂。我省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但由于农村文化生活贫乏, 给不良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留下了时间和空间, 各种低俗文化也乘虚而入, 侵蚀农村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不少地方, 封建迷信活动仍很猖獗。因此,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确保农民的文化消费需求得到满足, 引导农民群众树立先进的思想观, 提升农村的文明程度和科学文化素养, 是农村文化建设的目的所在。一是继续搞好送文化下乡活动, 改变过去文化下乡只重形式, 不重农民需求, 只重路边乡镇, 忽视边远农村, 只重节庆假日, 不重农民群众农忙农闲等方式, 做到文化常下乡, 在农闲、农民民族节庆活动等时机向农民群众送上“解渴水”和“及时雨”。改变过去排一台演出送所有乡镇的这种有什么文化送什么文化的单一方式, 有针对性的根据地域特色, 乡村特色, 民族特色等不同, 立足于农民群众想什么, 需要什么就送什么文化, 把农民作为服务的主体, 让农民真正体会到文化服务的实惠。二是通过开

安吉采取四大举措推进农村“文化良种”基地建设

黄卫琴 (浙江省安吉县文广新局文艺科浙江安吉313300)

一是加强县城文化品牌建设选好点。近年来, 安吉县不断加大对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逐步形成以县、乡 (镇) 、村 (社区) 三级公共财政投入文化建设的投资体系。县级文化设施不断自2009年浙江省开展“文化良种”培育基地建设以来, 安吉县通过夯实基础、上下联动、激活机制、打响品牌、积极探索一条具有安吉地方特色的“文化良种”基地建设新路子。逐步强化县、乡 (镇) 、村三级“文化良种”基地建设网络体系, 努力打造“一乡一节”, “一村一品”, “一户一韵”, “文化良种”基地建设新品牌, 截止目前, 全县60%以上乡、村形成了较为成熟“文化良种”品牌基地, 全年举办特色文化节活动200多场次。文化惠民30余万人次。“文化良种”品牌基地建设, 进一步提升了文化对农村发展的支撑作用。该县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注重投入, 打好基础“选”文化

得到改善。建成了一批以生态文化广场、驿站文化广场、凤凰文化主题公园等为代表的标志性文化设施, 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总投资1个多亿的中国 (安吉) 生态博物馆也于今年完工。

二是合理选好乡村“文化良种”点。充分开发和利用乡村内文保点、古民居、老会堂和校舍等建筑, 保持传统建设的历史原味。两年来, 15和乡镇建成的30个“文化良种”展示点, 每个点特色鲜明, 内容丰富, 使其“出落”成一个个亮点纷呈的文化展示精品群。兴建农村大舞台120个, 占行政村总数的64%。选一个, 建一个, 带动一片。

二、上下联动, 巧设载体“播”文化

一是加强县级引领。相继出台《安吉县关于推进文化繁荣发展的若干意见》、《安吉县文化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意见》等5个相关政策文件。通过体制创新, 为“文化良种“基地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每年10月举办“中国美丽乡村节”和农民文化艺术周活动。集中展示安吉“文化良种”基地建设工作成果, 不断扩大安吉文化的对外影响力。在节会期间, 鼓励各乡镇、村同步开展地域特色文化展示展演活动, 突出县、乡、村三级联动, 形成“大节拉小节”的浓厚节庆氛围。努力实现以政策引领带动“文化良种”基地建设。

二是夯实村级基础。结合非物质遗产文化普查, 认真做好民间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引导有条件的村组建自己的队伍。目前, 我县共建有昆铜竹叶龙, 梅溪鸳鸯船、渔灯、花鼓戏、女子双龙, 报福貔貅舞、花灯, 皈山尚书花轿、观音莲花、洛四房农耕竹灯, 章村畲家木鼓舞、畲家酿酒乐, 山川乡威风锣鼓、竹鼓、九亩花灯, 孝丰孝子灯等80个农村特色文化团队。同时, 通过县每年组织民间艺术踩街活动, 乡每月举办群众性文化擂台赛, 村每天举办排舞活动余, 努力实现以团队建设深化“文化良种”基地建设。

三、优化机制, 形成合力“育”文化

一是建立文化援助机制。全县各有关部门及时加强联系乡镇地域特色文化建设工作指导, 继续开展部门为行政村送“文化展阵地活动即文化站利用自己的场所举办各种文化活动, 充分发挥农村群众文化自娱性优势, 活跃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提升农民生活质量, 让农民群众以接收者和参与者的双重身份, 参加到各种文化艺术行列中, 让群众自己组织, 自己生产, 自己消费, 以满足自身文化娱乐和精神需求, 这是丰富当地群众文化生活的最佳方法。如大方每年组织农民画培训、创作、展览、评比的做法值得借鉴。三是利用农村丰富的乡村文化及民族文化资源开展活动, 如乡土文化人才培训或通过技艺展示和传承活动的开展, 既满足了农民群众的观赏和娱乐, 又使非物质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

5. 搞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营养餐”活动, 协助其添置文化基础设施, 开展各类文化活动。2010年, 全县各部门各乡镇送出近120多场文化展演, 协助乡镇举办节特色文化节庆活动20余场次。

二是落实财政保障机制。实行两级财政保障机制, 县财政每年投入300余万元对乡村特色文化项目、特色文化活动、特色团队建设进行资金补助, 乡镇财政对专项补助进行配套, 鼓励打造村落文化品牌。对于目前已建成30个乡村“文化良种”基地建设中的地域文化展示馆, 经验收合格后给予5—20万元资金补助奖励。在畲族聚居地的章村镇郎村村, 县、乡、村三级每年保证资金在50万以上, 确保近六年来, 年年举办“三月三”畲族歌会、“九月九”畲族丰收节等系列活动, 在全国畲乡中形成了较大影响, 成为国家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试点村。

三是健全文化考核机制。将文化考核纳入乡镇综合考核重要内容, 对乡镇文化阵地建设、特色文艺团队活动、特色节庆开展纳入年度乡镇考核重要内容, 按考核成绩进行排名。如2010年, 我县皈山乡一年中建立3支特色团队, 成绩显著, 文化站考核从原来的第三梯队位跃居全县前列。

四、做活品牌, 融入产业“养”文化

一是“文化良种”创品牌, 打造“一乡一节”展示品牌。安吉是个移民大县, 多种移民文化的传承和融入, 使安吉各地的乡土文化, 民间习俗呈多样化态势。近年来, 为强化“文化良种”基地建设, 实施“一乡一节”、“一村一品”、“一户一韵”、的乡土文化展示工程。各乡镇、村在美化、优化、绿化新农村各项硬件设施建设的基础上, 非常注重挖掘当地人文资源。积极开展以乡土风情展示为主题的各类文化节庆活动。如溪龙乡的“白茶节”, 章村镇的“九月九畲族丰收节”, 昆铜乡的“龙舞文化节”, 上墅乡的“手工造纸文化节”, 鄣吴镇的“昌硕文化节”, 天荒坪的“影视文化节”、孝丰镇的“孝文化节”、报福镇的“休闲文化节”、皈山乡“尚书文化节”、递铺镇的“驿站文化节”等等。各个节庆活动主题突出, 特色鲜明, 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更提高了“文化良种”基地建设的对外知名度。

二是“文化良种”进市场, “文化良种”基地展示馆积极和产业挂钩。不仅培育了“文化良种”存活, 让“文化良种”基地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弘扬。比如报福镇山民文化展示馆和天荒坪竹子文化展示馆, 整合为一。与景点实行了“一票制”联营, 让游客欣赏优美的风景后再品品地方特色文化, 达到双赢的效果。上墅龙王村的“文化良种”基地的手工造纸, 创造性地提出与河北武强年画联姻, 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同时提升了艺术品位, 提高了经济效益。鄣吴镇“文化良种”基地把特有的人文山水特色融入当地纸扇制作之中, 通过“昌硕文化旅游节”大力推广, 当地40多家扇厂年生产2000多万把扇子俏销世界各地, 鄣吴成了著名的中国扇子之乡。同时, 安吉“文化良种“基地正式被列为中小学校教育实践基地, 如今已成为安吉县中小学课外活动和乡土文化的教育基地。

目前我省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省级中心1个、地级中心2个、县级以下支中心 (点) 18432个;但部分远教点设在学校而且地域分布不均, 因此建议以村级点建设行政村为单位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为农民提供切实有效的科技文化服务。

总之,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民整体文化素质, 强化农民的自主创新能力, 缩小城乡差距,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公共财政预算体制, 以政府为主导、乡镇为依托、村镇为重点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是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文化民生工程、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促进贵州农村文化发展与繁荣的有效途径。

摘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必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而作为欠开发、欠发达的贵州,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尤为重要。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探索 篇9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随着收入增加和生活水平提高, 广大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强烈。现在的农村, 农民的日常文化需求主要依赖电视、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等私人文化设施来满足。与农民的私性文化相比, 农村的公共文化却日渐式微。虽然政府为推动农村公共文化发展采取了一些措施, 但效果并不明显, 政府供给的公共文化资源依旧严重缺乏。另外, 由于广大农民封建迷信抬头, 各种非正式的宗教活动蔓延, 赌博行为猖獗, 挤占公共文化阵地, 使得一些健康、文明的公共文化形式更是走向衰微。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是乡村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其公共产品属性来看, 其供给责任应属于政府, 但单一的政府主导型供给模式存在公共投入不足、文化设施利用率低和输入文化不能满足农民群众需求等问题, 阻碍了农村公共文化的发展。本文基于实际调研, 在分析农民自办文化相对优势及发展障碍的基础上, 从调整政府角色定位, 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充分发掘农村本土文化资源等角度入手, 尝试构建“内生”机制与“外供”机制相结合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新模式, 以期可以起到指导实践的作用。

二、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课题组成员深入到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保定市徐水县、邢台市新和县, 通过发放问卷和访谈的方法进行调研, 其中发放问卷500份, 收回有效问卷463份, 访谈人数100余人, 形成如下结论:

(一) 宣传力度不够。尽管新农村文化建设在党的政策的号召下进行的如火如荼, 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只有10%的人群比较了解新农村文化建设, 大部分人 (87%的人群) 只是听说过, 不太了解, 更有3%的基本不了解, 甚至没听说过。可见, 新农村文化建设在宣传方面要注重实质性的内容。

(二) 村民业余文化生活单调。村民平时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最主要的是打牌、打麻将、下棋, 这类的人群占到29%, 其次是看电视和看电影, 选择这一类的人群分别占到17%和15%, 所占比例最少的是上网和跳舞或健身, 分别只占3%, 可见跳舞健身等时尚运动在农村的市场很小, 网络在农村的覆盖率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对于村民更喜欢哪种文化体育娱乐活动的调查, 选择政府组织的送图书科普知识下乡和政府组织的文化工作者下乡服务较多, 分别为19%, 农民自编自演文艺演出、亲身参与的文体活动、政府组织的乡镇文艺会演、政府组织的送戏 (文艺演出) 下乡以及政府组织的送电影下乡这五类差别不大, 选择最少的是盈利性文艺演出活动, 只占4%。

(三) 文化消费支出较少。2013年农村家庭总收入在2万元以上的占到20%, 在1万元到2万元之间的最多, 占到40%, 在4, 000元至10, 000元的占到32%, 4, 000元以下的占8%, 由此可见, 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还有待提高。另外, 2013年家庭文化消费支出统计中所占比例最多的是201~300元, 占到32%, 其次为301~500元, 所占比例是29%, 500元以上的所占比例为19%, 由此可见农村居民对文化消费支出的比例提升空间还很大。

(四) 村民渴望加强文化建设。相比赠送村级文化活动器材、安装广播电视、建立农家书屋和添加村级体育健身路径而言, 更多的人希望建立乡镇文化活动中心、基层文化资源共享中心、村广播室和村级文化室;对于新农村文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选择发展农村特色文化的最多, 所占比例是25%, 另外加大文化设施建设、指导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加强文化骨干队伍建设和增加政府经费投入的选择比例相差无几。

三、政府文化供给机制及其缺陷

在实际调研中发现, 大多地区有过体育器材下乡活动, 但是各县在农村中的体育器材覆盖率最多不超过1/3。基本每村都有全年开展文艺演出, 主要是“免费送电影下乡”活动, 已基本保证每月一场电影。还有农村书屋活动, 但是农村书屋活动效果很差, 约40%的有屋没书, 40%的有书没屋, 另外的20%既没有书也没有屋。还有的县在农村中有篮球、乒乓球活动, 此类约占50%。另外, 还有个别县在农村中建立广播站, “大喇叭”宣传。对于农村文化建设, 政府给予了一定的财政支持, 但收效甚少。究其原因, 有以下几点:

(一) 重视GDP、忽视文化建设的错误政绩观。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环境下, 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考核多注重于经济发展指标, 以至于对农村的文化建设关注不够。这表现在:地方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资太少、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滞后、政府在农村的文化活动上组织力度不够。

加之农村文化发展很难在短期内彰显政绩, 以至于农村文化发展在基层政府的工作中处于边缘化的状态。农村文化工作的“边缘化”, 以及一些地方乡镇机构改革中乡镇文化站的“虚设化”, 导致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严重匮乏, 难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生活的需要。

(二) 侧重于设施建设, 缺乏人才、技术支持。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制结构, 不仅体现在国家对农村的各种投资少于城市, 还体现在农民进城打工所导致的大量农村文化精英向城市的流入, 使得农村文化精英和农村文化人才匮乏。进一步导致的是优秀的民间文化无人继承发扬, 而且国家免费赠送给农村的诸如电子放映设备、计算机等先进文化设施因无人操作而大量闲置、损失。因此, 无论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还是农村优秀民间文化都得不到有效的建设和保护开发。

(三) 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众多。在一些政府官员眼中, “面子”就是“政绩”, “政绩”就是“升级”的台阶, 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今天, 这些地方领导没在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 却在“面子”上大做文章, 只重“面子”, 不重“里子”。

政府组织的“送电影下乡”、“农村书屋”活动即存在此类问题。据调查, 在农村放映的电影以革命战争题材为主, 影片单一, 难以吸引眼球。由于影片内容、放映场所不适等原因, 让广大留守在家的妇女、孩子和老人与其去看一场电影, 还不如在家。农村书屋的建设, 旨在能为广大农民群众学科学、学技术提供一个有效平台, 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 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但是, 有的村有书没屋, 有的村有屋没书, 且从来没有开放过。“农村书屋”的利用价值没有体现出来。这样就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造成了资源浪费, 与其初衷不符。

四、村民文化内生机制的优势及其发展障碍

农村的传统活动有扭秧歌、敲鼓、踩高跷等, 最近新兴的活动有村民音乐演唱会、打乒乓球、跳广场舞等。据实际调研, 几乎每个村都有广场舞, 但跳出来的视觉效果差别很大。传统的扭秧歌、大鼓队、踩高跷等活动也是每个村的必备活动, 但最近几年有衰落趋势。至于新兴的村民演唱会, 只有极少数的村才会有。这些农民自办文化活动, 在开始的时候是由村民个人爱好自发组织, 在其逐渐发展壮大后收到政府关注并支持, 尤其是这些新兴的活动, 比如政府为村民音乐演唱会和广场舞提供了音响设备和服装, 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了一台乒乓球台案。

(一) 村民自发组织的文化活动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第一, 自办文化由农民自发组织, 调动了农民的自发性、组织性和积极性。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内生机制的自发性和村民理念的內壳理念。只要是农民自己在理念上接受并喜欢的自办公共文化活动, 必然收到村民的关注与参与。

第二, 自办文化由村民当家作主, 由村民承担组织者、管理者, 既让村民有了当家作主的感觉还能挖掘农村中的各方面人才, 提高农村文化的发展效率。

第三, 自办文化满足村民文化娱乐的真正需求, 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只要加以引导必然会走向成熟的发展之路, 早日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代化建设。

(二) 村民自办文化也有着其自身的缺陷和弱点

第一, 自办文化缺乏制度化。村民参与自办文化的随意性很大, 比如广场舞一般没有一定的管理制度, 由大家自行发起, 随意参与, 来去自由, 这样的活动性质决定了它们难于管理, 很难发展壮大。

第二, 传统文化活动的经常性差。扭秧歌、敲鼓、踩高跷等只是在春节前后或某些传统节日上举行而且也没有形成规模。而且由于传统活动的表演者年龄比较大, 而且年轻人对此不感兴趣, 这种活动正在面临失传的危险。

第三, 自办文化缺乏人才、资金来源少。年龄大, 素质低, 缺少高水平的群众文艺创作优秀人才。这些人最高学历往往只是高中, 他们的文艺专长大都是靠自悟形成的, 而且都仅停留在“会”的层面上, 根本谈不上“精”、“专”、“博”。仅停留在自娱自乐的层面上, 根本谈不上“传”、“帮”、“带”。另外, 一些自办文化由农民发起, 大部分是农民自己掏腰包, 并且没有利益收入, 影响其发展壮大。

第四, 主动性弱、影响面小。由于年龄等原因, 演员们参加文化活动不积极, 往往都是在许多爱好者多次邀请下才参加。即使开展一些文化活动, 也仅限于邻里之间、本村之间, 横向辐射面不大, 群众的参与面很小。

五、“内生”与“外供”机制相结合, 推动农村文化繁荣发展

经过对农村文化的调查, 我们对农村自办文化的发展现状有了基本的了解。实现农村公共文化的发展繁荣, 政府要对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 既要提供足够的供给, 又要真正考虑村民的需要, 在村民自办活动的内生机制中, 辅助村民自办活动走向组织化、制度化、纪律化, 从而使村民自办文化更加完善, 达到村民的身心娱乐和农村公共文化的发展,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一) 重视农民自办文化, 给予财政、人才、技术支持。有些地区村民自办文化发展相对滞后, 跟政府的资金投入有很大的关系, 缺少资金投入, 村民自己掏腰包, 并且没有利益收入, 必然不能长久维持, 所以政府要加大财政的投入。当然可能县政府的资金也比较短缺, 可以运用社会的力量, 从社会集资。但是政府必须要完善村民自办文化的机制, 助其进一步发展壮大, 使其能够市场化, 让投资者看到有利可图。

(二) 发掘农村有特长有爱好的突出人才, 专门培养。村民的自办文化要想发展扩大, 必须要有人才的引入和培养。考虑到本身村民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 需要向农村投入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 来引导村民自办文化的发展, 使其制度化、组织化、纪律化。

(三) 政府搭台, 村民唱戏。一定要让村民参与其中, 只有这样才能调动村民的积极性。挖掘那些有能力的带头人, 让他们参与管理发展, 并且要有一定的奖惩制度, 调动村民的积极性。政府给村民提供平台, 展示村民的自办文化。组织比赛、进行商演。比如, 以村民自己的歌舞团代替村里红白喜事花钱请外面的歌舞、戏剧乐团;组织与其他村庄的比赛汇演等。

(四) 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分析现在的农村形势是, 年轻男子一般外出打工, 留在村里的大部分是老人、孩子还有中年家庭妇女。针对不同的人群的喜好, 要发展符合并受人们喜爱的文化活动形式。比如对于小孩, 虽然我们没有城市的经济水平去学习各种比如小提琴、钢琴、舞蹈等才艺。但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大学学生丰富的文化资源, 来满足孩子们的需要。每年的假期组织一批学生到农村中教孩子们笛子、萧等消费较低、入门较快的乐器。在村中成立相关的培训机构, 慢慢发展壮大。对于老人可以帮他们发展一些围棋社、戏剧社。很多大学生志愿者有这方面的才艺, 可以将它广泛传送到农村。

六、总结

依据治理理念,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是乡村治理的一部分, 政府并非单一主体, 集体、社会组织、企业、农民个体都应参与其中。河北省是农业大省, 实现强省的目标, 不仅要经济的强大, 还要文化的强大。鉴于文化的特殊属性, 一般而言其发展应该与经济发展同步或超前于经济发展, 但从目前情况来看, 河北省农村文化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而农村公共文化又是农村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 因此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是推动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抓手。

基于以上分析,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不仅要依靠政府投入, 还要探索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新模式, 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充分发掘农村本土文化资源, 在外部有效的帮助和引导下, 探索将“内生”机制与“外供”结合起来, 才能推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摘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是乡村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实际调研, 结合相关理论, 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进行创新探索, “内生”与“外供”机制相结合, 以推动农村文化繁荣发展。

关键词:农村公共文化,内生机制,政府角色

参考文献

[1]吴理财, 李世敏.农村公共文化的陷落与重构[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9.3.

[2]李少惠, 崔志磊.论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内生机制的构建[J].经济体制改革, 2007.5.

农村文化服务 篇10

一、文化共享工程对于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义

公共文化服务指的是将公共文化产品展示给公众, 促使公共文化需求得以满足的行为以及相关系统和制度的总称, 在保证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提高了社会公众的文化生活水平以及整体素养。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起到了调动劳动者积极性、丰富社会公众的精神生活以及提高农民自身素质等重要作用, 文化共享工程不仅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体现, 而且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催化剂成效。

长时间以来, 新疆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比较缺乏, 教育水平相对来说也比较低下, 这种现状促使农村的文化信息资源匮乏, 对于文化信息的传播有阻碍的影响, 不能及时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而文化共享工程对于新疆农村风貌的改善、公共文化建设的完善以及农民整体素质的提升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是一项惠民工程。首先, 文化共享工程项目借助于乡镇、各市 (县) 支中心、行政村 (社区) 基层网络点的普及, 开辟出了一条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的文化共享渠道, 在这样的情况下, 基层群众就能够享受到丰富的科技信息资源以及文化教育资源, 在汲取了致富信息的同时开拓了视野, 为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打下了坚实而有力的基础。其次, 文化共享工程一直以来都践行着便利性、公益性、基本性的原则, 其出发点在于促使公民对文化需求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 在促使数字鸿沟消除的前提下缩小城乡差距, 改善了农村的生活质量。所谓的公平性原则就是每个公民在享受文化服务、汲取优秀文化资源的同时, 都拥有对服务内容、服务质量以及机会的享有权利。实施农村文化共享工程, 能够促使更多的文化成果得以普及和推广, 促使更多的人民群众享有文化成果, 乡镇以及基层文化的信息基础设施等服务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完善和改革。

二、新疆农村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现状与主要问题分析

启动于2006年的新疆文化共享工程, 截至2010年底, 已经逐步建立了1016个乡镇基层服务点、17个市级支中心、1个省级分中心以及89个县级支中心, 服务累计数超过了2000万次, 且各类数字资源总量达到了104TB, 所有资源都是借助于光盘拷贝、国家中心网站、移动硬盘、省中心网站等手段共享的, 以这种方式提供给基层服务点以及各级支中心运用。2010年, 全疆形成了县支中心、乡镇基层服务点100%覆盖。2012年, 喀什地区进行文化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设备配送, 2013年全区部分村级服务点进行设施设备的配送和对管理人员的培训, 实现了文化资源信息信息全覆盖。新疆分中心积极探索共享工程的服务模式以提高共享工程利用率。同时为贯彻落实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议精神, 推动新疆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2010年6月22日, 在全国文化文物系统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期间, 由文化部主办、国家图书馆和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联合协办的“县级数字图书馆援疆行动”正式启动。从此以后我区县级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基础上建立了数字图书馆。它标志着新疆县级数字图书馆开始起步。

2011年10月, 新疆分中心全疆范围内启动“农民工买火车票”活动, 鼓励和引导农民走进书屋。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与改革, 完善了长期以来基层群众文化信息资源缺失的现状。但应当看到的是, 基于各地文化共享工程的基层服务点的建设还没有跟上相应的步伐, 专职工作人员以及运行经费的缺失、传播渠道不够丰富以及相关的保障措施没有得到完善等原因, 不少农村还没有享受到文化共享工程所带来的便利。

(一) 共享工程服务点的社会认知度低, 建设不够健全

各地区的信息水平、文化水平都存在差异, 相应的文化室、文化站仅仅是摆设, 而文化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的建设借助的是县级图书馆, 乡村级别的依靠的则是相应的文化站,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 共享服务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不够完善, 相应的软件的安装和调试都要在更大的程度上得以完善。

(二) 网站信息不够完善、资源利用率低

当前共享工程长足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资源建设的形式和内容存在不足, 村、乡镇、县、市和省的资源共享体系仍然不够健全, 这就导致了相关网站的信息更新不够及时, 资源的利用率得不到提高。

(三) 工作人员和运行经费的保障措施缺乏

经过几年的建设目前软硬件建设、资源建设和服务工作已初具规模。还有2011年免费开放资金的落实到位有力的保证了共享工程的建设。然而有些政府不够重视, 相应的经费没有得到及时充足, 共享工程的设备维护经费的来源以及管理人员的编制与经费等问题都没有得到完善和解决。

(四) 管理人员素质低专业人才匮乏

文化共享工程主要依托于各级图书馆和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 而目前县级图书馆和文化馆从事文化共享工程服务人员的专业结构、知识水平差异很大, 了解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专业人员匮乏。大部分南疆县级图书馆甚至没有计算机操作人员, 都是依靠外聘计算机公司人员或区图书馆技术人员来维护。

三、文化共享工程在构建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发展路径分析

共享工程建设长期以来所运用的是传统的管理方式, 相对来说制度比较落后。各级政府的管理职能也比较僵化, 组织机构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应的服务质量和体系都还不够完备, 诸如此类的一系列问题都有待解决。因此文化共享工程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就是如何创新管理体制。所以新疆要结合当地发展特色, 调整好各方面的人员、资源和技术所存在的矛盾, 强化对项目的评估与监督, 并且不断地创新相关的服务项目, 为信息资源共享目标的实现提供活力。

(一) 重视共享工程在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文化共享工程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在于基层群众的认知程度。其一, 政府的支持和重视是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重要保障, 要将该工程融入到地方的经济建设的进程中去, 同时各地方负责单位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等宣传方式引起更广泛的社会关注。其二, 做好文化共享工程, 可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不断地强化公共文化建设, 抓住文化建设的先机。

(二) 加强资源征集和资源数字化工作, 满足群众多层次需求

资源建设始终是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核心。为全面推进资源建设工作, 自治区分中心在“十二五”期间, 每年要完成1TB的资源征集、资源制作任务, 同时还要重点搞好我区特色文化资源尤其是维、哈、柯等少数民族各类适用资源的建设。希望各级支中心和基层服务点要从分发挥地方的各类资源优势利用共享工程平台报送优秀节目丰富我区共享工程资源内容。同时, 继续加强与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整合计划, 实现优势互补, 互惠双赢。

(三) 建设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

文化共享工程能够顺利实施的强力保证就是要建立一支业务熟练、服务优良、管理规范以及技术过硬的专业人员队伍, 首先, 要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 逐步形成一支高素质的人员队伍。通过选拨事业心强、乐于奉献、责任心强的乡镇文化专干、大学生村官、县中心、村级小学校等工作人员, 将其纳入到共享工程的服务体系中去, 不断地提高各个基层网点的服务质量和能力, 以便为当地村民提供更加贴心的帮助和指导。其次, 要充分借助于光盘教学、卫星广播、集中授课和网络互动等手段, 不断地提高基础服务人员的学习能力和业务水平, 为服务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四) 扩大服务覆盖面, 创新服务工作方式

文化共享工程的根本任务就是服务。区地级分中心、各市、县 (区) 支中心和村级基层服务点应当在更大范围内将组织活动、建设内容、服务方式以及宣传活动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 采取以卫星网、互联网、移动存储、光盘、移播宝等多种传输途径, 创新服务模式, 开展服务创新, 努力打造共享工程服务品牌, 结合全民读书月、文化六进、百日文化广场、学习型社会、党组织建设、“双语”教育、农牧民科技培训、农副产品网上营销等活动, 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服务活动, 实现人人共享, 时时共享的新模式、新目标。为群众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服务。借助于便捷、优质的服务让更多的基层群众参与到工程中来, 增强工程的影响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服务的过程中, 将基层群众的需求作为出发点, 运用流动服务和阵地服务相结合的手段, 不断地拓展服务内容, 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增强服务质量。同时开展特色的技能培训、咨询服务、各类知识讲座等, 不断地以提高农民的致富能力和职业技能为出发点, 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让群众了解和掌握更多的信息资源, 让他们熟知相关的工程知识和内容, 让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便捷, 在此进程中促使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在更大的程度上得以满足, 扩大文化共享工程的影响力。发挥文化共享工程的优势。

(五) 建立建设、管理、服务、监督和保障发展机制

文化共享工程是一项弘扬先进文化的基础工程, 惠民工程。积极建立各级组织机构, 政府进行统一领导, 各个部门要密切配合。同时今后在开展工作的进程中, 要不断地强化协调与沟通, 与农业、广电、组织、电信、财政一级教育等部门作好协调工作, 共同做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工作简报:http://www.xjwhgx.cn/

[2]崔建飞.共享工程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和特点[J].图书与情报, 2007 (5) , 17.

[3]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重要文件汇编[Z].

农村文化服务 篇11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新农村文化建设 服务

农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央高度重视农村工作,把新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连续几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了加强积极推进、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具有信息技术人才、信息技术设备和信息资源集聚等方面的优势。因此,在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进程中,高校图书馆必须发挥其优势,积极探索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的方式和方法,切实为农村信息化建设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应有的努力。

一、当前我国农村基本现状及文化建设的迫切性

1.农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形成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从而在根本上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然而,目前我国农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据相关调查研究,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农村劳动力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0%,初中文化程度占4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2%;农民的文化、科学素质较低,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

2.农业科技信息转化率低,缺乏新农村建设的技术人才

我国科技信息转化率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较低,国外科技信息转化率为80%,而我国不足50%,转化率亟待增强。我国目前通过网络获取农业技术和市场信息的农户比率仅占农户的2%左右,跟不上现代科技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高校图书馆作为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供信息服务的重要机构,必须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人才方面优势和现代网络技术,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职能,加大扶持新农村建设的力度。

3.农业专家指导和科技培训效率低,缺乏新农村建设的经营型人才

由于信息获取不对称,信息资源稀缺,许多致富心切的农民因为缺乏相关技术和市场经验造成经济损失。目前,农业科技培训的效果也不容乐观,经过机构改革,部分纳入财政支持的乡镇农技推广站、农业科技服务站已经名存实亡,难以满足农民对科技培训和信息服务方面的需求。

二、高校图书馆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优势

1.高校图书馆具有文献信息资源优势

图书馆是一个收藏、整理、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专门机构,高校图书馆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具有较大规模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文献资源内容丰富,藏书学科门类齐全,质量高,专业性强。近年来,随着我国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进展,高校图书馆购置了非常丰富的电子文献资源。因此,高校图书馆拥有得天独厚的文献信息资源优势,能够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专业信息服务。

2.高校图书馆具有人力资源优势

高校图书馆服务于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得天独厚的人力资源优势——人数众多的大学生包括农林、水产、畜牧等农业类专业学生。他们作为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具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熟悉农业专业技术,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有深入农村锻炼成才的勇气和毅力;他们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有利于服务的持久开展。大学生可以以农村志愿者或勤工俭学方式参与高校图书馆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服务中,服务成本相对较低,同时能保证服务活动收支平衡,还能根据经营管理情况得到相应的收益。

高校图书馆与县、乡等社会图书馆相比具有更丰富的文献信息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还可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根据需求适当增加文献资源种类与数量丰富高校图书馆馆藏。

三、高校图书馆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的思路

1.积极参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提高农民群众文化信息素质的创新工程。高校图书馆应通过共建、共享、合作、开放等方式,参与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人才和信息资源优势,通过这个工程向农民朋友提供优质的文化信息资源服务,也是提升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途径,让农民朋友方便快捷地享受到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饕餮大餐。

2.发挥专业优势,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高校图书馆可以充分发挥本校的学科专业优势和科技优势,积极投入到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去,结合本校的专业特色,为发展地方农牧业、生态旅游等做出积极贡献,定期与县、乡农业部门合作开办诸如蚕桑养殖、果树栽培、生猪饲养等农业技术培训班,培养更多懂技术的新型农民;高校图书馆可以依靠学科专业优势,辅助教学、科研人员申请农业科技重点科研项目,为农业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3.设立新农村文化建设联络员,开展农业信息数字参考咨询。

高校圖书馆通过选聘农业学科专业馆员担任新农村文化建设联络员,负责相关的农业参考咨询,组织和协调农业科技培训和信息服务工作。学科馆员将农民急需的科技信息需求反馈给相关部门,组织农业专家成立智囊团,编印适合本地农业特点的农业科技资料,免费发送到农民手中。还可以通过网络开展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利用E-mail、电子公告板、网络聊天室、农业专业技术QQ群等方式开展科技兴农服务。广大农民可通过网络直接阐述自己的需求,与科技信息服务人员进行交流,高校图书馆可聘请农业专家、学者担任咨询员,开展信息咨询与服务工作。

4.开发农业特色数据库,共建信息共享平台

高校图书馆可以发挥馆藏资源优势,编制针对农村的馆藏目录索引,将本馆的农业图书、期刊、资料汇编、文摘、技术资料通过与县、乡等地方图书馆互联,实现农业信息资源共享。高校图书馆还可以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为农村开发一批具有实用性、时效性强的农业特色数据库。既要图文并茂、形象逼真,又要方便农民读者学习和操作。网络信息必将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信息来源,高校图书馆可与当地政府共建布局结构合理的资源共享网络平台,拓宽农民获取科技知识和信息的渠道,使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实现互惠双赢。

参考文献:

[1]刘江华.董诗平试论高师院校图书馆为新农村建设服务[J].图书馆论坛,2007,(1):122-123.

[2]何义珠.探究中国农村图书馆发展道路[J].图书馆论坛,2007,(1):31-33.

[3]杨艳萍.图书馆为三农服务若干问题探析[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7,(4):95-96.

[4]朱静.试论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延伸[J].知识经济,2009,(1):141-144.

[5]于良芝,罗润东,郎永清,戈黎华.建立面向新农村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天津农村信息服务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11):6-8.

农村文化服务 篇12

近年来, 在农闲时节、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日积极组织文化馆、图书馆、艺术团、电影公司、书店等文化单位把丰富的文化食粮送到农村、边远山区, 全市每年组织送文艺下乡达700场以上, 送电影下乡8000余场、送书5万余册, 送春联6000余幅, 下乡辅导1000人次以上, 为基层培养艺术骨干1000余人, 培育文化活动基地30多个。文化下乡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活跃了基层文化生活, 满足了农村文化需求。

一、领导重视, 健全机制, 把文化下乡工作落到实处

迁安市文广新局把文化下乡工作作为落实国家文化惠民政策, 保障基层群众文化权益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局成立文化下乡领导小组, 主要领导亲任组长, 主抓领导分工负责, 职能科室具体落实。每年年初, 都要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责任具体到相关单位、科室、基层宣传文体站, “三下乡”工作做到有计划、有特色、有重点、有督导、有落实。年终把文化下乡落实情况、社会效果作为基层文化单位、所站的重要考核内容。为防止文化下乡走过场, 每年在农村文化建设考核调研过程中, 我们都要走访全市30%以上的农村, 了解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 把握农村文化工作的着力点, 做到知道农村需要什么, 农民缺乏什么, 把功夫下在文化下乡之前, 明确文化下乡的重点, 保证文化下乡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使工作落到实处。

二、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创新文化下乡活动方式

我局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根据迁安的发展实际和文化建设重点确定适合本地特点的文化下乡活动方式。近几年推出了一系列活跃农村文化生活、“送”“建”结合的文化下乡措施。根据农村戏剧演出难的问题, 2012年提出了“千场大戏送农村”文化工程, 2012年、2013年该项工程被列入迁安市政府重点工作、实事工程, 2014年逐步实施;根据农村图书室现状, 结合农家书屋工程, 提出到2012年底全市534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全覆盖, 到目前, 全市所有村全部达到了1500册以上图书建设标准, 有效解决了农村看书难问题;根据农村对科技知识需求和基层文化资源共享服务点建设, 到2012年底全市实现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全覆盖, 到目前全市所有行政村都建立了共享工程服务点, 配备了相关设施, 解决了农村文化信息不畅、信息资源缺乏问题;2012年根据我市农村基层建设年文化建设现状, 在全市启动了“农村文艺辅导基地”创建工程, 积极组织群众文化单位和专业艺术团体业务人员建立联系点制度, 深入各农村文艺辅导基地开展文艺需求调研, 并针对各基地的文化需求和文艺活动特点, 安排专业人员经常深入基地开展音乐、舞蹈、美术、戏曲等形式多样的辅导活动, 对每个基地的辅导天数每年30天以上, 通过辅导培训, 指导各基地创作推出一批贴近实际、贴近农村、贴近农民, 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时代新农民新风采的优秀文艺作品, 提高了群众文化活动水平, 丰富了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为使文化下乡工作收到良好社会效果, 我们根据农村实际特点, 适应农时送文化。在两节期间组织开展送春联活动, 为广大农民送去节日的祝福, 农闲时节、节假日组织开展送文艺演出活动, 使农民朋友安下心了欣赏精彩的文艺节目, 农耕时节组织开送科技图书下乡活动, 把农民急需的科技知识送到他们手中, 冬季组织开展基层辅导工作, 帮助农村建立一支不走的文艺表演队伍。

三、务实为民, 文化下乡活动收到实效

配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开展文化下乡。2013年在基层建设年工作中, 我局组织文化单位、乡镇宣传文体站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 全市54个基层建设帮扶点都明确了文化帮扶重点, 市文化馆帮建辅导基地16个, 图书馆组织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技术人员培训并对每个村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 市艺术团及其他演出团体在每个帮扶村组织了两场以上文艺演出, 每个帮扶村安装了卫星农家书屋,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部达标。

宣传主旋律, 精品文艺进农家。市艺术团根据我市农村优秀党支部书记史明星事迹创作了大型评剧《山沟里的明星》, 在全市乡镇进行了巡演, 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讴歌优秀共产党员一心为民, 立党为公的先进事迹, 在全市党员中开展了一次深入的党性教育。开展信息宣传, 做农民致富的好帮手, 图书馆、新华书店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服务, 为农民提供科学技术信息, 把科学技术送到千家万户, 田间地头, 乡镇宣传文体站组织农业、林业、畜牧方面培训, 2013年全市文化部门组织各类农村技术培训120多个班次, 培训6500多人次, 有力的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为农村建立一支不走的文化队伍。文化下乡活动的开展, 培养了农村文化人才, 培育了农村文化队伍, 到目前全市城区有8支秧歌队、1支健身舞队常年坚持活动, 362个村建起了秧歌队, 发展文化传播户500多个, 建立和发展业余文艺团体100多个。秧歌协会、皮影协会、戏剧协会、诗词楹联协会、书法研究会、美术家协会等社会文体活动组织已发展到20余个, 11个单位或个人荣获河北省“农村文化之星”称号。

文化下乡活动的开展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 实现了文化活动的社会广泛参与, 转变了农村文化服务方式, 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深受广大群众喜欢。

摘要:文化下乡是一项落实国家文化惠民政策, 深入农村, 服务农民, 保障基层群众文化权益的基础工作。开展文化下乡活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 实现文化活动的社会广泛参与, 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上一篇:课堂新意下一篇: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