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论文(精选12篇)
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论文 篇1
摘要: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对于改善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丰富旅游内容、增强旅游竞争力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明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意义, 提出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三种经营模式, 为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提供有效的思路。
关键词:乡村,生态旅游,经营模式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 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等为对象, 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 集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和购物为一体的一种旅游形式。乡村生态旅游强调生态文明的理念, 更为注重乡村生态系统的保护, 这恰恰与我国乡村广为分布、乡村自然资源多样以及乡村民俗文化丰富的现实条件下发展旅游的要求相一致。
一、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意义
(一) 改善生态环境, 实现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举措。
乡村生态旅游需要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基础, 它是一种与生态环境保护冲突最小、目标最为接近的“农业产业”和“生态产业”。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将促进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利用, 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 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 转移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 促使农民转而利用农村现有的空间资源和绿色资源, 就地发展第三产业, 拓宽了劳动力转移渠道。
(三)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乡村旅游区是城乡文化的一个交汇点, 乡村生态旅游可以加深城乡相互的理解与认同, 扩大农产品销售市场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乡村旅游区集中在城郊和旅游景区周边, 都是在未来城镇发展的方向, 因此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对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和谐社会具有特别的意义。
(四) 丰富旅游内容, 增强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乡村生态旅游是现代旅游的一种新形式, 乡村旅游区不仅丰富了旅游内容, 还增强了旅游的吸引力。优越的区位和交通, 较好的农业产业基础, 原生态乡村环境, 乡村旅游将会成为旅游产业的一个主打产品。
二、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经营模式
乡村相比城市而言比较落后, 无法独立进行区域旅游开发, 需要引进外部资源。由此, 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 依据各种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关系, 就构成了不同的乡村生态旅游区的经营模式。根据各参与方的职能、利益以及合作方式, 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可采取以下几种不同的经营模式:
(一) 分散自主经营模式。
分散自主经营模式, 是以乡村社区居民为主体的产业组织模式。根据自愿互利、民主管理的原则, 以各个单位业户为经营单位, 自发组建。该经营模式的经营主体是乡村旅游资源的所有者, 而不再通过委托或者租赁等方式交给外来企业经营, 这就实现了旅游开发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从经营规模上看, 采用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 即提供“农户型”乡村旅游产品。
这种分散自主的经营方式最容易为广大农户所接受和选择, 但是对于乡村旅游产业规模的扩大和规范发展而言, 它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农户从事旅游开发和经营的职业素质不高, 追求短期利益, 由于简单效仿产生旅游活动单一、旅游项目过于重复的问题, 逐渐使乡村旅游失去趣味性和乡村性;由于乡村旅游经营者自身在经营观念和经济实力等方面的限制, 在市场推广和服务管理方面存在很大弱势。因此, 需要成立乡村旅游协会, 通过制定共同的发展目标和管理制度, 规范约束了农户的经营行为, 在民主意识的指导下更有效地发挥这种经营模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 公司+农户经营模式。
“公司十农户”经营模式, 在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乡村地区, 通过引进有经济实力和市场运营能力的旅游企业, 对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环境改善进行经营管理, 与乡村农户合作开发乡村住宿、餐饮等接待设施, 带动并组织村民参与开展乡村民俗观光旅游活动, 通过市场营销招徕众多旅游者, 建设具有特色吸引力的乡村生态旅游目的地。
在这种经营模式下, 公司通过资本投入和技术输出, 对乡村旅游地拥有经营权, 同时对各农户的餐饮和接待服务产品, 在一定程度上由公司负责, 进行统一定价和规范管理, 控制农户的分散经营, 二者优势互补, 在经营层面而非产权层面上实现了一体化。
但由于资本和组织上的强势, 公司通常处于优势地位, 农户处于弱势地位, 在制定合约方面处于不利地位, 因此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在推广该模式时, 需注意公司和农户都是乡村旅游开发的经营主体, 必须坚持以公司为龙头、以农户参与为基础的乡村旅游地内部产业组织合作机制, 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同时, 不可忽视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协调机能, 确保乡村社区旅游一体化发展。
(三) 社区+公司+农户经营模式。
在“社区+公司+农户”的模式中, 公司与当地社区 (如村委会) 进行合作, 通过基层政府组织发动农户参与乡村旅游, 同时对农户接待服务、参与旅游开发进行专业培训, 并制定相关的运营标准, 以规范农户的经营行为, 保证接待服务水平和乡村特色, 从而全面保障公司、农户和游客的利益, 促进乡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多主体参与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中, “社区”是指作为社区代表的乡村旅游协会或代表基层利益的村委会等机构, 主要负责组织农户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 规范农户经营行为以及乡村旅游市场秩序, 并且监督公司的管理人员以及财务状况;公司着重于乡村旅游地的投资、开发、经营与管理;农户是提供旅游产品和接待服务的基本单元, 是保证社区参与的基本力量。
社区+公司+农户经营模式的特点是便于发挥旅游产业链中各环节的优势, 充分保障各利益主体的开发成本和利益均衡分配;同时, 有利于社区居民实现经济和社会增权, 使社区居民全面参与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活动, 保证乡村旅游长期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钟凤, 李秀霞.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林业经济, 2010.6.
[2]王德刚.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M].山东大学出版社, 2010.
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论文 篇2
最近乡村旅游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在理论界出现了一系列研究乡村旅游的论文;旅游实践界出台了不少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及产品的规划方案和广告型介绍材料。我国在乡村旅游方面能形成这种快速发展的火热局面,其原因主要是与国家的提倡、旅行社的推广、政府的政策与资金扶持以及各开发商的积极响应分不开的。刘德谦教授2006年1月20日在《中国旅游报》发表的《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一文中对乡村旅游概念及分类作了精辟的论述,其中许多观点笔者都非常赞成,特别是从游客需求方面,将乡村旅游分成传统乡村旅游和现代乡村旅游两大部分。本文拟从其划分的传统与现代两大类乡村旅游作进一步细分和发展趋势的探讨。
一、传统乡村旅游
以其体现出的特点作依据,可细分为以下8类:
1.乡村民俗型。指以乡村民俗风情为载体,所开展的旅游活动,其内容包括地方特有的风俗和风物。乡村民俗又分岁时、节日、婚姻、生育、寿诞、民间医药、丧葬、交际、礼仪、服饰、饮食、居住、器用、交通、生产、职业、民间工艺、宗教、社会、娱乐、信仰、祭祀、巫卜、禁忌等近20类。拥有这些民俗资源的乡村,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发展民俗旅游。
2.乡村传统农业类。乡村旅游的限定范围主要是在农村,因此这种旅游与农业生产、农业发展过程等密不可分。但农业类旅游有传统与现代农业两大类,故作为传统乡村旅游模式之一,其类型则特指旧式的农业生产观光活动,如旧式的农业生产过程、农耕文化、农民劳动生活场景等。
3.古村古镇类。这一类指以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古乡村环境氛围为观赏、观光、观看、观览、观展、观研载体的旅游活动。
4.乡村风水或风土类。旧时许多乡村是以特有的地理环境和风水结构发展起来的,有的是依据风水理论经过精心设计选址和建设的,有的是依据真山真水环境自发形成的,如利用不同的地形、水道形成多种排水、给水、避寒、避风、采光、交通等合理的村落空间布局形式。这对发展乡村环境旅游、科学旅游、体验旅游、文化考察和研究活动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乡村土特产类。品尝、购买乡村土特产是城市或外地游客进入乡村旅游的重要目的之一。土特产包括乡村生产、生活用品、乡村风味食品、乡村手工艺品、乡村名特产等。这些物品大多都有广泛的销售市场和固有的品牌形象,历史形成时间长,产品有较固定的风格和工艺水准,因此其信誉度、特色度、知名度比较大,旅游者对土特产品的认知是发展这类乡村旅游的重要驱动力。
6.乡村休闲娱乐类。从需求供给角度,大多离城市较近的乡村为城市居民在假日或闲暇时间提供了优良的休闲、度假、娱乐等场所设施,如农家乐、渔家乐、牧家乐、家庭旅馆、乡村旅店等。
7.乡村名胜类。指依托本村或与之相邻的历史文化或山水名胜资源开发的乡村旅游模式。这类旅游的特点是“借景”,即借老祖宗和大自然给后代留下的古迹和名胜,其功能主要是观光,通过其他特色景观来带动当地乡村旅游。北京的门头沟潭柘寺村、怀柔慕田峪村、房山周口店村等就是借助附近的名胜古迹和自然风光发展为乡村旅游目的地的。
8.乡村红色旅游类。此类指拥有红色旅游资源,并利用此优势发展以红色旅游为主题、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的乡村旅游活动。这类旅游是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现在已有大量乡村旅游点正在全力开发这类旅游产品,并形成乡村旅游的一大热点。
二、现代乡村旅游
以其提供的旅游景观和产品内容,可细分为以下6类:
1.现代新农村类。我国各省区都有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它们以“新”为特点,在住宅、街巷、道路和生态环境、产业设施、服务设施以及各种配套设施方面,都发生了全新的改变,成为乡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典范。如北京的韩村河、江苏江阴的华西村等。
2.乡村农业高新科技类。指与传统农业相对应的在高新技术驱动下发展起来的现代农业型乡村旅游。这类旅游的特点是在产业上的高度科技化,一是农业生产过程采用最新的科学技术,二是组织结构实现了工厂化管理,三是产品形成全新的独特性和市场卖点。游人进入这些农业高新技术旅游地,既可观赏其全新的高技术生产过程、面貌和景观,又可购买品尝其高新农业产品。还可与现代农业工人接触,了解和体验他们的生活方式。如新加坡建立的10个农业科技公园。
3.乡村生态环境类。指运用现代环境技术,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使之成为全国和省区旅游生态村。这类乡村主要以生态农业为特点,采用循环经济和节约型农业经济为理念,对农村使用的燃料和动力进行更新,如建立沼气发电、日光能发电等节能、清洁设施,以“生态村”这一形象和旅游品牌,吸引那些对农村环境特别关注的旅游者和生态农业旅游者。
4.乡村园林旅游类。我国有一些乡村,运用园林技术,把自身改建为环境优美的园林新村,并利用乡村园林化这一品牌,招徕旅游者前来观光。如广东湛江市徐闻县包宅村。
5.乡村康体疗养类。这类旅游主要迎合人们的养生需要,重点加强产品的医疗保健功能,开发诸如体验按摩、理疗等与健康相关的乡村旅游项目。
6.乡村自我发展类。自我发展是现代社会出现的市场新需求,在乡村旅游中,为满足这种心态愿望,可专门设计一些为游客提供某种轻松舒适的环境,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自主探索学习知识,熟悉新技能的乡村旅游活动。如日本乡村观鸟旅游、美国的农牧场旅游等。
三、乡村旅游发展趋势
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很猛,数量和类型都在逐渐增多,是21世纪旅游发展的一大时尚。但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产品和项目的雷同化,吸引物的单调化,市场竞争的激烈化,社区管理的复杂化等。为了使乡村旅游保持健康、持续的发展,各地都在寻求新的思路和理念,开发出具有独特性、多元性、精品性的乡村旅游产品。笔者认为今后乡村旅游将会出现5大发展趋势:
1.突出重点、亮点和示范点。乡村旅游在同一个地区不能一哄而上,以数量增长代替质量增长。这样会导致乡村旅游迅速泛化,产品同质化。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制定发展规划,筛选出本区、本省的重点、亮点和示范点。
2.发展个性化乡村旅游产品。乡村旅游之所以会向个性化方向发展,主要原因是市场选择和需求在趋向个性化。到乡村旅游的人,大部分是以家庭、情侣或自驾车为出游方式,他们要求看到的乡村旅游点应有个性和独特性。几年前去过的“农家乐”、“渔家乐”、“牧家乐”,在几年以后如果还是依然故我,旅游者就不会再选择它,乡村旅游必须适应市场的变化,策划出自己的特色项目,使景观、产品、接待、管理都实现个性目标。
3.与实现“三农”目标相结合,是今后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方向。解决农村、农民、农业问题,推动社会小康目标,发展乡村旅游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我国许多地区都在强化乡村旅游的这种功能。如成都市近期重点打造乡村旅游“五朵金花”:幸福梅林、花香农居、江家菜地、东篱菊园、荷塘月色,通过发展观梅、观花、观菊,发展菜园、荷池等手段,吸引城市居民前往观光、休闲、娱乐,使“五朵金花”成为该地区乡村旅游的重要示范点。农民通过租金、薪金、股金、保障金四重收入,获得较大的利益。
4.乡村旅游开发要注重保持乡村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原真性。乡村原生自然和人文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个性特征,是城市居民前往游览的追寻目标。特别是作为乡村原真性的景物、景观,更不能改变其原真形貌。但保持原真性,绝不是在保护乡村环境的落后面。
浅谈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分析 篇3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发展模式分析
乡村旅游规划,是旅游规划的一种。从资源的角度而言,是以村落、郊野、田园等环境为依托,通过对资源的分析、对比,形成一种具有特色的发展方向。近期,乡村旅游往往和新农村建设联系在一起。乡村旅游发展是乡村创新经济学理论下的一个成功实践。在我国广大的乡村地区存在着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和生态自然资源,乡村旅游开发和发展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和市场。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依据特有的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是乡村发展的有效模式之一,因此乡村是比较容易培养出特色经济的。对于提升和带动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1.乡村旅游目前发展模式
1.1传统农家乐模式
农家乐是一种乡村休闲形式,是农民向城市现代人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从而获得身心放松、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方式。一般来说,农家乐的业主利用当地的农产品进行加工,满足客人的需要,而且农家乐周围一般都是美丽的自然或田园风光,可以满足舒缓现代人的精神。
1.2休闲农庄模式
休闲农庄模式是以休闲农庄作为经营单位的发展一种乡村旅游的模式,休闲农庄是指占地有一定的规模,以农业生产和乡村生活为依托,以农耕文化为核心,利用田园景观为游客提供乡村生产生活休闲体验以及住宿、餐饮等基本服务设施的经营为主
1.3民俗风情模式
民族风情模式是指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以独特的民族风情为基础,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设施,引导少数民族农民参与旅游开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一种模式。
1.4 品牌餐饮模式
品牌餐饮模式是指某一特定乡村旅游地以品牌化的特色餐饮作为吸引游客的主要手段,从而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一种模式。游客对旅游地的深层体验,“从味蕾开始”。特色餐饮,是乡村基于饮食传统文化,投入最少,最易于经营的旅游服务。比如:生态渔村
1.5创意产业模式
创意产业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创意产业模式是指依托乡村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发展创意产业所形成的氛围,开发艺术家社区等具有鲜明创意产业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并带动当地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一种模式。
2.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乡村旅游的发展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经营与管理问题、规划问题、基础设施问题、发展观念问题、品牌问题等,其中这几个问题又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中之重。
2.1缺乏经营与管理能力
由于乡村旅游是在乡村或乡镇开展,乡村旅游的发展是建立在村民参与的基础之上,这样一来,村干部和乡镇领导就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领导者,这些领导者缺乏现代旅游管理的理念和经营能力。加上村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更是缺乏旅游经营与管理的相关知识,经营观念尚未形成,缺乏旅游服务意识,不懂得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一系列经营与管理。管理人员和村民都缺乏管理能力的时候,造成服务不到位和管理工作的混乱,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影响了乡村旅游效益的提高。
2.2 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
制定乡村旅游的合理规划是发展好乡村旅游的基本条件,然而有许多的乡村在发展旅游的时候,严重地破坏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不顾客观实际和旅游市场规律,盲目上、跟着上,各自为阵、重复建设。有的旅游开发者只注重规划,根本没有考虑原生态的旅游资源具有的价值,如恬静乡间小路、夕阳西下的田园风光等,就需要我们旅游开发的东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许多乡村就缺乏这样的观念,去效仿其他乡村旅游开发好村落。没有清醒的认识到乡村旅游规划重要的是不仅要保护自身的资源,而且是要开发好自身的资源优势
2.2.1管理不够规范,服务水平不高 ,乡村旅游服务的提供者大多是当地的农民,他们往往没有经过严格的培训,服务水平偏低,并且观念比较落后,没有统筹安排,提高服务质量的意识,致使管理比较混乱。
2.2.2缺乏商品意识,产品单一 ,乡村旅游仍然处在“吃农家、住农家”这样一个基础的接待服务阶段,真正农村的本地文化没有得到挖掘,有的已经在开发乡村文化,但也没有上升到商品的层次,使乡村提供给旅游者的服务形式单一,旅游产业链条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没有真正实现旅游对乡村发展的拉动作用。
3. 乡村旅游的模式发展出现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是农村经济的一种转型,通过乡村旅游发展拉动农村建设,三产带一产,一产三产化,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势必会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另外, 乡村旅游从单一观光采摘农业型向休闲、度假、体验乡村型发展乡村旅游有待产业的升级,随着大旅游休闲时代的到来和旅游者消费心理的成熟,单一的观光采摘已经不再能够满足乡村旅游者,旅游者到乡村希望得到乡村的生活体验和心灵的安宁,那么乡村旅游必定也应该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体验旅游转型。
3.2加强管理制度,法律法规建设,规范经营管理
为了实现乡村旅游持续、健康的发展,应制定有关法令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乡村旅游的发展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加强科学的管理制度,依据法律法规,制定相关的经营管理条理,提高村民的法制意识,使乡村旅游的发展得以健康的发展。提高乡村旅游管理人员的素质,对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进行短期的培训,解决人才匮乏的难题。
3.3 乡村旅游从依托城市向依托景区发展
乡村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不再以出游距离作为第一选择,而更多考虑的是旅游过程中的得到的服务和体验。乡村发展旅游要么依托自身資源的吸引力,自身没有资源的只有依靠附近的景区进行联合品牌,打造特有的服务接待。借助景区的客源。
结束语
总之,乡村旅游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前景广阔,面对着这样的有利条件,再加上现在的旅游热潮,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时要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如天龙屯堡模式。但不能一味的模仿别人的东西,开发乡村旅游的时候,我们要认识自身的资源优势与弱势,对旅游市场认真的做调查分析,毕竟资源是旅游发展的基础,市场是现代旅游发展的手段,效益最终才是旅游开发的目的。
※项目来源: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长吉图参与体验式乡村旅游开发研究》中期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卢世菊.《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考》,《理论与实践理论月刊》2005年第2期.
[2]宋 英.《乡村旅游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个关键问题》,《商场现代化》2008年6月总第543期.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篇4
当前,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全球旅游观光模式向着产品多样化,旅游诉求多元化和发展模式不断推陈出新的方向发展。在我国,城市周边的乡村旅游正在日趋火热,城市居民选择旅游目的地时,更倾向于那些贴近自然、远离喧嚣的地方。我国作为一个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可以为农户带来经济效益,同时也为旅游领域开拓了新前景。
1 乡村旅游的概念及特点
1.1 概念
乡村旅游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依托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会务度假、休闲娱乐等项目的新兴旅游方式。乡村旅游是农户利用其自身的地理和环境优势,为游客提供食宿条件,方便其在典型的乡村环境中如农场、牧场等进行休闲娱乐活动的一种旅游。在我国文化界,学者研究认为,乡村旅游是在乡村社区等活动场所,对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进行观光欣赏的旅游类型。由此可见,乡村旅游是将农业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相结合来进行开发的。它的基本形式就是用处于城市周边这一优势,对自然的农村风光、田园景色和资源进行开发,促进城市城市在此进行旅游观光和休闲体验,从而形成一种特殊的农业园区。乡村旅游迎合了新世纪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的大趋势,促进了城乡居民间的情感沟通。这种新型的旅游方式使城市居民能够体验到独特的乡村风情,在获得了美的体验的同时缓解了生活压力,因此具备广阔的开发前景。
1.2 特点
(1)实践性、体验性。乡村旅游是并是单纯的作为一种观光旅游项目而存在。它是一种多功能、复合型旅游活动,包含的内容丰富广泛,如观光、民俗、科考等。游客可以亲力亲为,亲手采摘并品尝农产品,在获得劳动的乐趣的同时,体验当地的民俗民风,并且可以了解到相关的农业生产知识。(2)地方特色。地方特色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主要因素,并不是所有的乡村都能够发展乡村旅游。地方特色主要指那些具有相对突出、明显的自然风貌或者具有人文特性的乡村才有可能发展旅游业。因此,旅游地具有相对浓郁的地方特色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条件。(3)高效益、低风险。乡村旅游是农业生产和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在无需面对大的风险的基础上,获得多重效益。它是是利用原有的资源基础和生产条件,在不破坏原有的生产形态的基础上,用新的经营方式进行调整,使其更有特色,相对而言,开发的难度低,更容易获得回报并且投资报酬率高。(4)消费水平较低。乡村旅游的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城市居民去农村体验较为落后的生活方式,原本就没有很高的消费心理限度,而中低档价位在客观上使得这种消费得以持续并且保证了它的经常性。农村居民的自身资本有限,对于市场前景也没有清晰的认识,更鉴于消费选择的易变性,因此也不会做过多的投入。(5)旅游消费时间相对集中。乡村旅游消费一般集中于周末,这主要是由城市居民共同的休闲时间所决定的。这一时间可以聚集亲朋好友,也可以进行短途旅游。虽然旅游地的季节性会影响人们对出游地点的选择,也会造成一定的旅游消费时间的集中,但无论什么季节,周末时光确是乡村旅游最为集中的时段。
2 乡村旅游的发展意义
2.1 有利于农民脱贫致富
充分利用农村旅游资源,农业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规划设计休闲旅游度假园区,这既可高效地发挥农业生产功能,又可提高农业收益,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较好的经济基础。发展农村旅游服务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利用农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促进农村经济繁荣,树立新型农业生产观点,缩小城乡差别。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巨大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4]。
2.2 有利于乡村文化的保护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挖掘、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可以引起人们重新审视农村文化的价值,以农村文化为吸引物,发展农村特色文化旅游。城市居民对地方特色文化的崇尚和重视,激发了农村居民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了他们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当地居民经济水平的增加,这就为乡村文化的保护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乡村旅游的开发非但没有破坏原本的文化形态,更促进了对历史文化传统的保护以及对乡村文化的发掘。
2.3 为旅游领域拓展新天地
乡村旅游业是现代旅游业向传统农业的有效延伸,在旅游业的带动下,生态农业被推到了前台。旅游业在乡村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天地,而农业也经旅游业的带动有了新的发展,两者相互融合促进,有利于社会的进步。目前,城市旅游业已几近饱和,景区已经不堪重负。通过发展新型旅游业来对外分流,从而分散城市旅游热点,减轻城内压力,是一种必要手段,而发展城市边缘地区的乡村旅游则是最好的选择。这种新型景区已经在我国发达地区的大中型城市兴起。随着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开发,人们的旅游观念将会得到改变,都市游客以追求自然、求新求异的旅游方式为目标,从而缓解生活工作上的压力,这对生态旅游的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利于为旅游领域拓展新天地。
3 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研究
3.1 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紧密结合
乡村旅游业是以生态因素和文化因素为根基而兴起的。乡村旅游与传统旅游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既不是纯粹靠模仿和恢复来再现历史场景,也不是在失去原有自然环境的情况下,在有限的空间中对民族风情进行高度浓缩。它呈现的是一种自然的环境和氛围,是世代伴随人类繁衍、进化的结果,它是一种能够让游客在看到充满生气和兴旺景象的同时,真正融入其中的活动。
3.2 乡村民俗体验与主题文化村落发展模式
随着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民俗文化和人文景观,逐渐具备显著的知名度和高度的吸引力,在此基础上的开发也因此成为乡村旅游开发的中心。主题文化村落是对原有古老村落的改造,进而开发出一系列的复古怀旧产品。经过民居整修的住宿环境,是以古建筑为蓝图进行设计,搭配古董家具进行古朴陈旧的家居设计来呈现故意盎然的景观设计。如在四合院或者石板建筑中,配置古董,或者是古老的农具等。它还可以通过书法、花花、雕塑、古董等来再现古来的室内艺术,在耳目一新之余,让游客感受古老的文化底蕴以及厚重的历史沧桑感。它通过信息搜索、整理、建设、再现已经消失的民俗文化,来加深游客对民俗文化的了解。
3.3 现代商务度假与企业庄园发展模式
企业庄园是农户租赁或转让给企业,供企业员工商务度假或企业会议、商务谈判等功能利用的乡村基地。乡村庄园是以乡村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资源为依托建设的一种具有观光、休闲度假功能的乡村游憩景观综合体;它是以乡村自然景观、农事生产和风俗民情为主体来展示有乡村景观的地方性及其特色,它更多的是展示乡村景观最纯粹的面貌而不死刻意而为的人工景观的汇集。在功能方面,它强调的是参与性和体验性。员工们可以在企业庄园中,进行一些简单的农务劳作,如养殖、耕作、采花、种菜、摘果等,也可以参与一些日常性体力劳动,如推磨、烹饪等,以享受最淳朴自然的田园生活。
3.4 农业产业化与产业庄园发展模式
在传统乡村产业经济发展中,产业的纵向关联发展较弱。以农产品为最终产品的农业生产,农产品的深化加工水平较低。农业产业化可以有效的实现,乡村资源优势向市场优势的转化,促进乡村工业升级,以推动乡村产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产业庄园一种现代化农庄,它集农事生产、农业研发、农产品销售、农业交流、农业教育和乡村旅游为一体,目前已经有葡萄酒庄、香料庄园、草莓庄园、西瓜庄园等比较成熟的产业庄园。它不仅是进行科学化农事生产的基地,也是提供食、宿、行、娱、购、游等旅游六要素的服务性企业。因此产业庄园既要体现生产性农庄的特点,又要满足服务性企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伟,丁贤忠,成升魁.以色列乡村旅游发展迅速[J].世界农业,1998,(7):12-13.
[2]熊凯.乡村意象与乡村旅游开发刍议[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3):70-73.
[3]王琼英,冯学钢.乡村旅游研究综述[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123-125.
中国乡村旅游综合体的发展模式 篇5
近年来,乡村旅游不断地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模式,随着社会经济和旅游产业的飞速发展,诸如民俗旅游、“农家乐、特色村寨、观光农园、农业主题乐园、郊野田园度假村、度假区”等乡村旅游形式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态。它具体体现在三方面。
(一)阐释乡村旅游综合体
乡村综合体有别于城市综合体,它是基于乡村土地资源,以乡村产业为导向对乡村土地进行综合的、合理的开发利用,形成一种集约的乡村聚合空间。
乡村旅游综合体则是基于乡村综合体,把乡村旅游作为乡村综合体外向联系的突破口,合理的开发利用乡村旅游资源和土地资源,以所开发的乡村旅游休闲项目、乡村配套商业项目、乡村休闲地产为核心功能构架,整体服务品质较高的乡村旅游休闲聚集区。
(二)乡村旅游综合体的特征
乡村旅游综合体,是在总结乡村旅游与城乡统筹发展中所形成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它将乡村旅游与城乡统筹发展完美嫁接,其主要特征包含功能复合性,效益综合性,要素系统性,产业规模性等旅游方式。其中乡村农业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是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在城乡统筹发展下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成功转型的重要途径。
(三)乡村旅游综合体运作思路
首先以乡村和乡村土地为资源点,乡村不仅有丰富的土地资源,还有以乡村景观为代表的自然资源、以建筑、文化、民族等为代表的人文资源、以人与人交往、乡村生活方式为代表的社会资源,这些资源构成了乡村旅游综合体的本底资源;其次主要以乡村旅游休闲产品为吸引点,打造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乡村旅游产品,对乡村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引爆乡村旅游综合体目标市场;再次以乡村休闲商业项目为支撑点,为乡村旅游者和居民提供配套商业服务,完善服务体系;最后以乡村休闲地产为核心赢利点,取得相应回报。
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论文 篇6
关键词:农村旅游;经济互动;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特色旅游,越来越受到游客的欢迎,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国外很多学者、专家对乡村旅游与经济互动的发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乡村旅游发展做出了贡献。与此同时,我国乡村旅游业在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主要集中在旅游资源的开发、需求等。因此,为了不断推进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对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互动持续发展模式与对策进行探讨非常有必要。
一、乡村旅游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首先,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旅游业与电力、交通、商业,以及房产等行业息息相关,外地游客除了观光旅游之外,可以享受到娱乐、购物、养生等方面的服务,因此大大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其次,乡村旅游有助于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改善经济发展结构。长期以来,我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比重过大,经济结构不合理。随着乡村旅游的逐步发展,带动饮食文化、旅馆、纪念品加工业的发展,从而在第三行业的发展中起到了推动的作用。最后,增加了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城市旅客在享受旅游的同时,将现代的经济理念、信息知识传播到了农村,增强了农民的市场经济观念,激发了人们求知、创新的欲望。最后,唤醒了农民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当前,乡村旅游受到了中外游客的普遍欢迎,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很多人已经意识到传统景观文化的重要性,因而加强了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互动持续发展的条件
首先,乡村旅游适合选择在郊区或者风景名胜的周边地带。其中,郊区到城市的距离近,交通方便,环境好,人流量比较大,适合开展旅游业。另外,风景名勝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可以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依靠,以便取得持续、长久的发展。其次,乡村旅游要体现出自身独特的文化,比如特色小吃、民俗文化、农业观光等,只有独特的资源才可以激发城镇居民的旅游兴趣。发展乡村旅游事业,需要农民与政府共同的参与。研究表明,乡村旅游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政府要积极扶持乡村旅游的发展,给予政策、制度上的优惠,并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另外,农民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不仅得到了丰厚的经济收入,而且提高了环境保护的意识,为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互动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互动持续发展的模式
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出现了多种乡村娱乐与农村经济互动持续发展的模式,下面进行详细介绍。
1、政府扶持下的驱动模式
该模式主要是以政府力量为主,在政策、资金、人才培养,以及在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针对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给予全方面的指导与支持。由于该模式政府给予全程的帮助与指导,所以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特别是对于处于起步阶段的乡村旅游业来说,具有很大的优势。比如:在云南、安徽等地,很多乡村旅游以政府为主导,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农业与旅游结合的模式
该模式的含义是:农民在发展农业的同时,发展旅游业,又被称为“亦农亦旅”。比如:在旅游时节,有的农民不仅开展划船、骑马、观光、表演等项目,而且出售当地的特产,比如柿子、土鸡蛋、石榴、茶叶等产品。实行农业与旅游结合的方式,扩展了乡村旅游的项目,丰富了乡村旅游的资源,从而起到逐步扩大旅游市场的目的。特别是对经济发展欠缺的地方,更应该积极开展农旅结合的模式。当然,在实施的过程中,要保证第一产业的稳步发展,反之,则会降低农旅结合的效果。
3、股份制合作的收益分配模式
股份制合作模式指的是:在所有制前提下,对不同股东实行的利益分配。其中,利益分配合理与否,是公众参与度高低的重要因素。所以,为了推动乡村旅游的稳定快速发展,必须处理好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该模式的税后收益有3个部分。首先,进行公积金分配。该部分的资金主要用于农业旅游的扩大再生产,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相关设施的维护等。其次,对公益金的分配。该部分收入主要用于对农民旅游知识、环境知识的培养与教育,以及对旅行社、乡村旅馆的管理等。最后,进行股金分红。该模式也就是对股东支付股利。即:按照持股人股份的多少,进行分红,在承担风险的同时,享受利益分配。在分配的过程中,采用多投入多收获的方法,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在乡村旅游业开发中,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从而提高了公众的参与度,并加强了环境保护的意识,所以效果比较好。
4、旅游、工业、农业、贸易联动的发展模式
发展乡村旅游业应该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因此,开展旅游、工业、农业、贸易联动的模式非常有必要。首先,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以乡村旅游为支柱,扩散到衣、食、住、行、游、购等方面。比如:建设商业中心、娱乐设施、文化基地等。其次,大力发展第一产业。建立农副产品基地,培育健康、营养的土特产品,促进农业观光旅游的发展。再次,加大工业发展的力度,对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从包装、设计上下功夫,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与此同时,开发出特色食品、风味小吃,以及旅游纪念品等。最后,充分发挥旅游的优势作用,发挥资金、技术、信息等市场因素,引入优秀的人才、先进的技术,以带动本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该模式在旅游模式相对成熟、经济发展快的地区比较适合,具有发展的前景。
5、公司与农户联合的模式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转型研究 篇7
关键词:农村游玩,休闲娱乐,创造性与开放性,结构搭建
将乡村旅游升级发展为休闲度假, 纵观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状况, 江西婺源就是通过将传统的乡村旅游与现代化的消费理念相结合, 通过开放性思维与创造性举措, 走出了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典型的发展模式。同时, 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的扶持, 统筹城乡发展, 着力打造乡村旅游业的品牌效应, 通过与国家政府部门的合作, 旅游业更加的贴近现代化的市场, 逐渐形成了具有专业化, 产业化, 标准化的一条产业链通过旅游业的发展, 带动地区相关经济的发展, 其所产生的连带效应不仅仅是经济效益, 更是社会效益因此通过最近几年的发展, 不仅是婺源的旅游业的竞争力有了很大提升, 其当地显著的特色, 优质的服务完善的体系, 更加为其在旅游市场的竞争力添加了很重的砝码。
1 旅游业的发展阶段
1.1 发展过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快节奏紧张城市生活已经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为了寻找轻松愉悦的生活, 节假日很多以家庭为单位的旅游模式逐渐回归于城郊的农村地区。大家所体验的就是一种回归自然的放松。于是,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 “ 农家乐”除了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外, 也更加的开始逐步贴近现代化市场化的发展模式, 以迎合人们的精神需求。很多的“ 农家乐”现在不单单是“ 农家乐”, 有的发展为自主采摘园, 垂钓鱼, 农业生产体验基地, 农家酒店等等。形式多种多样, 规模逐步扩大。如何对乡村旅游下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呢? 学术界通过一些资料的对比, 认为乡村旅游应当包含以下三点:一是“ 地地道道的农家乐”, 农家自己的瓜果蔬菜鸡鸭鱼肉;二是农家乐所衍生的附属品, 即农村野游, 回归大自然, 莺歌燕舞鸟语花香, 体验都市所没有的特色;三是娱乐休闲, 包括踏青、采摘、垂钓等活动。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理解为农家乐更高层次发展的具体表现形式。而且这种旅游方式在欧美日韩等过也十分的流行, 都称之为乡村旅游。在我国, 这种乡村旅游结合我国的本土特色, 形成了具有创造性的称呼, 即“ 农家乐”。但是通过婺源近些年来的发展情况来看, “ 农家乐”仅仅是乡村旅游的初级阶段。
1.2 模式
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 其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主要表现为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形成符合具有区别于其他地方而具有自己独到特色的发展模式, 并且衍生了一系列的附属产品, 形成了自然与市场相结合的多样化的发展格局。这种发展模式在我国主要有以下六种:一是大众的“ 农家乐”模式, 这个模式成本低, 规模小, 数量多, 且火爆, 主要以吸引大城市家庭为单位的游客;二是现代农业产业观光园, 它已经形成了一个系列。主要分布在大城市周边, 将现代科技与传统农业相结合, 这种模式一般科技含量高, 规模大, 成本高, 集休闲娱乐与教育为一体。并且能够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三是新农村的开发, 主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 依托国家农村发展政策, 结合当地特色所建立起来的旅游新村;四是历史遗迹与古典村落的综合利用, 也形成了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五是依靠当地的地理环境所形成的具有创造性的美景, 如贵州梯田; 六是农村与景区相结合所形成的新格局此种模式不仅能壮大景区的发展, 而且联动了当地农业、农副产品等的发展。这六种简单地模式还延伸出了三种深层次的模式:一是集观光, 采摘, 踏青于一体的家庭体验式的发展模式:二是集垂钓、放牧具有典型差异化与挑战性的趣味模式:三是构造相关主题为线索的村落, 形成具有一定主题, 集生态, 田园, 文化教育, 娱乐, 休闲, 餐饮等为一体的集中发展模式。
2 乡村旅游升级转型
2.1 市场需求
乡村旅游与乡村休闲的需求模式是不同, 这也就造就了其经营模式不同。 简单说来, 乡村休闲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高级阶段, 任何一个乡村旅游要想更高层次的发展, 必须过度到乡村休闲。因为乡村旅游无非就是去乡村领略一下自然风光人文地理, 主要体现在一个字“ 逛”;而乡村休闲并不单单是“ 逛”, 更多的是“ 品”, 品当地的风土人情, 民俗习惯.而现在各地的乡村旅游发展往往忽略了这一个“ 品”字。所以乡村旅游要想进一步提升, 就要学会发散性思维, 去创造性的提供一些更多的看不到摸不到的精神旅游。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乡村旅游的发展, 才能满足人们所需要的乡村休闲。
2.2 模式的选择
随着科技的进步, 现代工业的发展, 农村社会发展显得相对滞后, 这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而随着工业的发展, 它所带来的城市弊端也就更加显而易见, 这样乡村以往那种被忽略的特性就很明显的显示了出来, 这无形当中加大了乡村的吸引力。特别是交通条件的改善, 更加使乡村的地位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这样就给乡村的重新组合并向着深层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不同国家的工业化发展程度与人文地理环境的不同, 以造就了不同国家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不同。例如:苏格兰的田园式, 西班牙的创新式北海道的优势式, 巴黎的城乡一体式等。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 如何将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升一个新的更高层次的水平, 是大家现在共同的努力的方向。那就是将乡村旅游逐渐发展为乡村休闲。
2.3 具体要求
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传统的农业大国来说, 有着更高更全的需求。各个国家的发展程度不同, 其符合本国国情的乡村旅游发展也就不同。这就决定了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区别于西方国家乡村旅游的发展。我们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 我们必须形成符合自己国情的的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农业的发展核心在农民, 我们要转变农民的观念, 推进农业生产的市场化与专业化, 逐步调成农业生产结构以满足瞬息万变的农业市场需求。 积极推进农业衍生品的发展, 走一条产业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 在农业从传统发展模式向现代发展模式的转变过程中, 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起了一个很关键的作用。 如何引导农民去生产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需要政府部门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以及有效的扶持政策。 很多农民不会去冒险做一件没有把握的事情, 但是一旦有成功的案例, 农民就很容易接受新的生产机制模式。 为什么现在很多城市的人都喜欢来农村游玩, 主要是由于农村与城市的差异化来决定的。一些城市生活久的人群就喜欢去农村接受泥土的气息, 体验大自然的味道。就是这种双方都不具有的差异化的体现, 在使农村显得格外有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形成了农村独特的发展与保护机制。
参考文献
[1]余昌国.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对策思考[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05 (1) :20-27.
[2]郭焕成, 吕明伟.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经济地理, 2008 (4) :640-645.
大庆乡村体验式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篇8
大庆市具有丰富的乡村体验式旅游资源, 在借鉴国内外成功的乡村体验式旅游发展模式的基础上, 探索大庆市的乡村体验式旅游发展模式对于发展大庆旅游业, 对于实现油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 乡村体验式旅游的概念与分类
国外乡村旅游始于1855年的法国, 为一群贵族到巴黎郊外农村度假、学习和参与农村劳作, 并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 20世纪70、80年代西方国家乡村旅游业获得蓬勃发展。国内真正意义上乡村旅游的兴起, 始于20世纪90年代前后, 此后乡村旅游在我国快速发展, 到目前为止, 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中一种重要的旅游方式。乡村旅游产品的核心就是游客的旅游体验, 是一种体验性消费, 服务是一种体验性服务。
乡村旅游资源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 农业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 农业旅游资源开发包括采摘, 农活体验, 租赁耕种, 租赁养殖等。自然旅游资源发展方向一般是乡村美丽景色的观光, 野营, 烧烤等。人文旅游资源的发展方向一般是深入到具有民族风情的农村一起生活, 涉及了餐饮, 房屋出租等。大庆市具有丰富的乡村体验式旅游资源, 其中大庆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 水资源非常丰富, 适合鱼类的生长, 大庆市杜蒙伯特蒙古自治区也是民俗体验式旅游开发的很好的资源, 大庆市发展乡村体验式旅游具有很好的条件。
2 大庆地区乡村体验旅游资源
2.1 大庆农牧业旅游资源
大庆市共有耕地45万公顷, 种植业久负盛名, 为乡村体验旅游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绿色有机食品发展势头好, 绿色产品标示达到218个, 为农作物采摘, 反季节蔬菜水果采摘等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优质的条件。此外优质的黑土地与肥沃的草原也为大庆农村地区发展农活体验, 野菜挖掘, 农副产品销售, 耕地租赁种植, 家畜租赁养殖等农村体验式旅游产品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大庆曾启动建设的四季青温泉果蔬基地、八井子现代农业主题观光园、红骥牧场农业特色风情园等乡村体验旅游项目都获得不小成功。事实证明大庆春雷牧场开发的已获省级无公害蔬菜认证资格的采摘、应季的和反季的水果的采摘均获得很大成功, 大大的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2.2 大庆民族风俗旅游资源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 具有浓郁的蒙古族民族风情, 是发展少数民族民俗风情体验旅游的优质资源, 作为黑龙江唯一以蒙古族为主体的牧业基地县, 杜尔伯特风光秀丽, 民风独特, 被欧盟及国内绿色食品认证组织誉为“绿色净土”。境内不但拥有大草原、大湿地等自然景观, 而且还有众多古文化遗址, 这些都为乡村地区开发民族风情体验产品提供了优质的条件。事实也证明, 杜蒙伯特民俗风景区在体验式旅游方面发展迅速, 获得了不少好评[3]。
2.3 大庆水资源
大庆市有自然水面29.27万公顷, 水源是来自嫩江、松花江和天然降水的优质水源。优质的水源为大庆市发展垂钓、捕捞、游船等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条件。丰富的水面资源, 使上百种鱼类得以繁衍生息, 水产品年产量达5.5万吨。黑鱼湖旅游风景区正是利用了黑鱼湖优质的水源发展了游船体验等旅游产品, 连环湖风景区的渔业体验结合餐饮也获得了广大旅游者的青睐。这些成功的案例也为大庆乡村地区体验式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3 国内外乡村体验式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3.1 国外乡村体验式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乡村体验式旅游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形式, 这也是乡村旅游的定义无法合理确定的原因。在罗马尼亚, 乡村旅游的形式是“农家乐”, 通过吃农家饭, 住农家舍, 体验农家活, 来给游客提供一个乡村生活的体验。日本北海道一带的乡村通过开展“务农”式乡村旅游, 通过务农式旅游产品的打造让城市人口回乡务农, 使乡村旅游成为日本最有影响力的国内旅游项目之一。在芬兰, 它通常意味着乡下地区对游客提供小木屋出租或餐饮服务。在荷兰, 乡村旅游产品意谓在农场上的野营, 而大多数农场服务往往与道路联系在一起, 如骑脚踏车、徒步或骑马等。
3.2 国内乡村体验式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中国乡村体验式旅游首先是从观光农业开始的, 改革开放较早的深圳市首先开办了荔枝园, 并举办荔枝节, 吸引城市人前往观光。四川郫县农科村从花木种植和观赏开始, 开辟了农业观光、游览、休闲等项目, 在郫县农科村农家旅游的启发下, 四川省很多市区城郊乡村体验旅游发展迅速, 旅游产品类型有农家乐、光果园、花乡农居观光休闲旅游等等。目前乡村体验式旅游已经成为成都市旅游业的特色旅游产品, 有利地促进了成都市旅游业的发展[4]。
通过对国内外乡村体验式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与对比, 尝试把国外及国内旅游产品开发的成功案例迁移到大庆本土, 多元化发展乡村体验式旅游产品, 因地制宜地设计大庆乡村体验式旅游发展模式。
4 大庆市乡村体验式旅游发展模式
大庆处于乡村体验式旅游初级发展阶段, 根据大庆市乡村体验式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 大庆市乡村体验式旅游产品应该首先走精品化线路, 着重开发两到三个优秀的产品, 然后逐步推进, 带动周边地区逐步多元化发展, 充分把大庆市多元的旅游资源利用起来, 多元化地开发旅游产品及旅游线路。大庆农村地区具有多种资源类型, 其中农牧业资源优势明显, 通过对大庆农村区域现有的成果看, 采摘、农活体验、耕地出租等体验式旅游产品可以进一步开发, 包括杜蒙的民俗风情旅游可以成为大庆市乡村体验式旅游的精品旅游项目。此外, 大庆地区的地热资源, 水资源也非常丰富, 这就大大增加了开发其他旅游体验产品的可能性, 参考国内外其他乡村体验式旅游城市成功发展模式的案例, 多元化开发大庆农村地区旅游体验产品将会是必由之路, 同时旅游产品线路设计也需要针对游客的需求多样性进行多样化设计, 各条线路上的旅游项目应满足集采摘, 垂钓, 农活体验, 乡村住宿等多种需求。
5 结论
乡村体验式旅游在大庆地区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通过对大庆市农村地区旅游资源的分析, 借鉴国内外乡村体验式旅游发展模式, 挖掘大庆农村区域发展乡村体验式旅游的优势, 提出大庆市乡村体验式旅游的发展模式是多元化发展乡村旅游产品, 多元化开发乡村体验旅游线路组合, 同时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走上精品路线, 根据不同的消费人群确定不同的体验旅游产品线路组合。
摘要:大庆市是以石油工业为主要产业的资源型城市, 发展乡村体验式旅游, 对于大庆市产业结构调整, 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大庆市乡村体验式旅游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大庆,体验式旅游,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郭焕成, 韩非.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12) :1597-1605.
[2]郑辽吉.乡村体验旅游开发探讨—以辽东山区为例[J].生态经济, 2006 (06) :118-225.
[3]孙晓春, 雷鸣, 蔡晶.黑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J].兰州学刊2013 (03) .
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论文 篇9
综合相关文献资料,根据研究者对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考察角度的差异,对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作用和主要特征归纳如下:
二、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选择的意义
(一)维护乡村生态平衡
乡村旅游要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开发乡村资源和维护乡村有限的生态资源之间,找到平衡的“度”。这个“度”首先体现在乡村环境承载能力之内,降低和控制旅游的规模;第二,以形成一个环境宜人卫生整洁的旅游胜地为目标,树立当地住民爱护环境,服务顾客的意识;第三,将项目与乡村环境的建设和谐统一,提升环境整体水平,以美化环境、涵养生态,最终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二)促进乡村文化发展
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乡村性,而乡村风俗民情、乡土文化的继承是乡村性的核心。要想乡村旅游经济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就得凸显乡村性,使原住民的个人价值体系与乡村的风土人情、民风民俗相互适应,提升原住民自身的自我管束能力。社会效益目标,是乡村旅游模式的重中之重。首先,要采取相关的政策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在乡村旅游进行发展和升级的过程中,游客流量带给旅游地与当地居民的不良影响。其次,以对居民产生吸引力为前提,想方设法提高原住民对乡村文化习俗的认同感,着重对居民进行传播教育,使居民对当地文化形成尊重的共识,并踊跃参与维护,最终使当地文化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传承。
(三)拉动乡村经济增长
乡村旅游要保证资源供给,得到长足的发展,就必须要通过其发展产生经济效益。投资乡村旅游的投资者期望通过投资,获得合理的收入回报(经济效益)。获得经济效益也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其中一个目的。合理发展乡村旅游,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以此拉动乡村经济可持续增长,除了要以爱护环境为前提,还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保障经济效益的资金最低额度。发展乡村旅游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的最低值,除了能维持乡村旅游产业的日常运转以外,还必须要有盈利。第二,合理分配产业投资者与乡村居民的经济收入。合理分配经济效益,就能最大程度获取乡村居民对发展乡村旅游的支持,从而为乡村旅游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第三,开发乡村特色资源必须要合理、有度,做到爱护环境与发展经济两不误。
三、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选择的原则
(一)适宜性
乡村旅游模式需根据不同的区域特点制定合适的方案,不同情况不同考虑,以自身独特的乡村文化为基础,结合自身发展条件和优势,将乡村的自然资源、区位因素、人文和生态环境等综合进行考虑后,再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的模式,凸显乡村文化的独特个性。否则将给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而导致乡村发展速度受限,严重的话还会毁坏原生的乡村资源和自然生态。
(二)动态性
以演化经济学理论为依据,经济的发展变化并非静止的,其具有相当丰富的动态流向,这与自然界中的生物适应环境进行进化颇为相似。经济的发展演化依托于创新和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模仿。同样的,乡村旅游也适用于该理论。当乡村旅游选择了一种模式,其都会针对与外界产生的冲突做出一定反应,使得原先的模式在这一互动过程中发生改变,以适应竞争的需求。
(三)可持续性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乡村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的。这要求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尽量降低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维持生态平衡,让乡村经济与之协调,使其在整个时间跨度上,不仅仅满足当代人观光旅游的需求,还保证后代子孙在发展乡村旅游时有足够的资源,最终建立起一条人与自然共生共赢,经济社会稳步共同发展昌盛的康庄大道。
四、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一)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一般而言指的是地理位置上自然资源的分布情况,也包括区位条件、交通运输、人力资源、资本分布等内容。对于一个吸引人的乡村而言,其发展乡村旅游不能仅仅依靠自然资源,还需要乡村独有的个性乡土文化和蕴含的历史底蕴作为支撑。因为有了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不同的乡村旅游区域,才会形成不同的旅游产品、旅游项目等因素,这些都会制约和影响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二)经济发展水平
乡村旅游要发展壮大,离不开相配套的的乡村基础设施。不包括自然人文资源在内,乡村旅游还需要诸如地理位置、交通、电信、电力、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都是乡村旅游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对乡村旅游的发展速度起到一定的推动或阻碍作用。中国大多农村非常偏僻,交通不发达,信息也非常滞后,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非常落后。对比东部发达的乡村地区,村民大多有强烈的公民意识和参与感,投资发展旅游产业的现象比比皆是。由此得知,经济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选择,是各种因素中最为突出的。
(三)政策制度
制度有正式与非正式之分,作为人类社会正常运转和发展的保障手段,制度对维护社会稳定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政策作为活动的规范准则和行动的指导方针,是进行国家管理的有力手段,对社会有导向、管理、控制的功效。行之有效的政策有两个适宜点:第一,政策要与现行的乡村旅游发展相适合;第二,实施政策的时机恰当。因此,国家层面的政策法规对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选择,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总体来说,在乡村模式的选择上,旅游资源、经济发展水平、政策制度以及乡村旅游发展特点等,都会对其造成冲击与影响。
五、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选择建议
现存的任何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都离不开当前社会历史背景,其存在必然有其客观原因、现实合理性和历史局限性。上文已经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以此为依据,结合各个区域的实际情况,融合乡村旅游模式选择的意义和原则,下面,本研究将探讨处在不同发展条件和区域特点下,如何进行模式的选择。
(一)根据发展阶段,选择合适模式
处在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的乡村旅游地开发,其各方面条件都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在乡村旅游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时,受到基础设施的制约,加之当地社区与居民缺乏自主参与的意识,政府宏观调控、规划,企业投资经营,政府和企业共同开发的模式应运而生。随着旅游设施的不断完善与开发,加之游客的不断补充,当地居民的意识随之有所提高,在实践中他们对旅游开发、经营管理的理论和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此外,通过与外来游客的沟通交流,吸收了更多外部信息资讯,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因而更加珍惜和懂得争取自己的权利。
同时,旅游产品的特点和其它商品的特点是一样的。只有垄断性的旅游产品不具有时效性,能比较长久地吸引游客。事实上,大部分的旅游产品对游客产生吸引力的时间非常短暂,且吸引力呈不断下降的趋势。所以,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创造必须与乡村旅游发展同步,并且要经营出自己独特的品牌。乡村旅游地如果一直沿用固定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而不考虑不同阶段的需求,必然会产生许多问题,波及乡村旅游地的良性发展,因此乡村旅游开发要敢于创新突破。
(二)根据区域特点,选择合适模式
乡村旅游开发地区各异,其经济发展水平、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也有所差异;这种差异性还体现在当地村民的受教育程度、知识文化水平、个人综合素质、认识世界的方法、对外信息了解程度等。不仅如此,各地交通、电信、电力等基本硬件水平也具有很大的差距。通常来说,一二线城市周边乡村经济发达,受城市增长极扩散效应的辐射带动影响较大,村民的综合素质也相对应有所提升,在更多与外界接触的机会中掌握非常大的信息量,消息灵通;并且,这些村民也会拥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意识,能根据市场信息作出相应的调整,积极进行投资、开发等商业活动。边远地区则截然相反,因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多数为自给自足的小农自然经济,生活长期闭塞,对外界信息的获取和搜集能力弱;综合素质低,没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和商品经济意识,不主动了解市场信息,缺乏抓住瞬息万变的市场的机会和能力。综上所述,以上两类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必然是有所区别的。
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论文 篇10
关键词:乡村旅游,产业集群,产业链
一、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概况
自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人们闲暇时间和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与此同时, 工作的节奏越来越快, 竞争压力也不断加大, 因而人们渴望自然化、生态化、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旅游形式, 尤其希望到农村去欣赏田野风光, 体验乡土人情, 参与田间劳作, 享受农家乐等以摆脱都市的喧嚣, 实现其回归大自然的愿望。
我国的乡村旅游正是在这种市场需求的拉动下, 得到了快速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 对乡村旅游的概念界定还没有统一, 在本文中将乡村旅游定义为:乡村旅游是基于农村的多层次的旅游活动, 包括乡村风光、乡村生活、乡村体验、乡村民俗、乡村活动等。其中, 乡村风光包括欣赏乡村的农田、果园、菜园, 也包括垂钓, 以及乡村的自然风光;乡村生活包括民居餐饮, 民居住宿;乡村体验包括收割庄稼, 如到农田里掰玉米棒, 到果园里采摘各类水果, 到菜园里亲自采摘蔬菜;乡村民俗包括具有民间特色的文娱表演, 如东北的二人转, 舞狮子, 扭秧歌等;乡村活动包括射箭、赛马、荡秋千、踏青等各种活动。
我国的乡村旅游在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存在一些不足, 表现在:
(一) 乡村旅游的旅游产业链不完善。目前, 很多乡村旅游就是到一个独立的农庄, 通常的活动就是在农庄的酒店内吃农家菜, 吃完后到庄内面积不大的菜园里采摘一些蔬菜, 或者是到面积不大的池塘内钓鱼, 然后爱打麻将的就找个房间打牌去了。而农庄内的酒店, 与城市里的酒店在建筑风格上相差无几, 没有体现出民居的建筑景观;菜园内菜的品种也不多, 无法展现乡村自然生态景观。有的乡村旅游是到一个果园里采摘水果, 采完之后再没有其它的活动了;有的为了吃新鲜鱼, 开车到离市区还有一定距离的鱼塘边吃鱼, 吃完后也没有其他的节目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由于乡村旅游的产业链不长、产业链不完善。
(二) 乡村旅游景区所在地基础设施落后。基础设施落后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交通不便。例如, 有的乡村旅游景区通常都不在大路边上, 到景区通常要走一段崎岖不平的道路, 有时连路标也没有, 要有熟人带路才能到达;第二, 配套设施不齐全。乡村旅游景区通常离市区有一定的距离, 如果游客想在景区住上一两个月或更长时间, 与乡村旅游相配套的设施就显得更加重要, 但是目前这些配套设施都还不健全;如景区内无医疗保健站、平价药店、小超市、理发店等配套设施;第三, 景区内的卫生状况较差。参加乡村旅游的旅游者大都来自城市, 他们对住宿、餐饮的卫生要求较高。而我国目前大多数乡村旅游卫生环境不理想, 特别是厨房和厕所环境较差。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 又将随之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和污水。因此, 乡村旅游的发展, 需要建立处理垃圾和改善卫生条件的配套服务体系。
(三) 缺少品牌效应。目前, 全国各地城市的近郊都在花大力气发展乡村旅游, 但大多数乡村旅游景区分散, 规模不大, 旅游产品同质, 争夺客源的竞争空前激烈。加之在经营管理上没有注重宣传自己的品牌, 在业务上, 经常是靠朋友、熟人介绍客源。乡村旅游基本上还是靠一家一户的小打小闹, 靠口碑宣传和散发传单这种原始的宣传模式, 还未形成规模效应和创立品牌。
(四) 产品单一, 重复建设严重。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存在产品开发模式单一, 产品同质现象严重。例如, 乡村旅游的开发多限于果园、林地、鱼塘等类型, 开发项目也多为观光果园、森林公园、垂钓园等, 民俗观光村、民俗农庄开发较少, 耕作、栽培、牧羊、赛马、驾船等农事活动以及民俗资源开发不够。这种乡村旅游产品单一、产品深层次开发不够、产业经济结构不健全等现象, 使旅游产品还不能满足游客多层次、多样化和高文化品位的旅游需求。
二、以产业集群模式发展乡村旅游的可行性分析
目前, 国内学者对旅游业是否存在集群有诸多争议, 这在中国产业集群网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那么, 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产业的一个分支, 是否可以通过产业集群的模式来促进它的发展呢?笔者认为是具有可行性的, 理由如下:
(一) 乡村旅游所依赖旅游资源可以创造, 使实现空间聚集成为可能。旅游资源的状况是决定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开发, 形成旅游吸引物, 从而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同样, 在发展乡村旅游时, 它所依赖的旅游资源也至关重要。但乡村旅游的旅游资源不同于其他旅游所依赖的旅游资源, 如文物古迹旅游必须依托于具有历史文物古迹的旅游资源, 而这样的旅游资源是难已再造的。乡村旅游的旅游资源则不然, 可以创造, 这就使产业集群的空间聚集成为了可能。在一定的空间内, 可以创造出诸如:农田、果园、菜园、垂钓区、民居餐饮、民居住宿、乡村民俗表演、乡村活动例如射箭、赛马、荡秋千、踏青等各种活动的旅游资源。
(二) 乡村旅游的旅游产业链长, 需要通过产业集群的模式来完善产业链。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不应使旅游活动项目千篇一律, 长期停留在吃农家饭、打麻将等这些常规活动中, 而应该注重旅游产品的深层次的开发, 要挖掘民俗、参与性、趣味性等活动项目, 这需要延长产业链, 完善上游企业、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 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从而避免同质产品低水平的集聚。
(三) 乡村旅游的旅游产业关联度高, 需要通过产业集群来建立和完善庞大的网络组织。旅游业是一个产业关联度高的行业, 乡村旅游也如此。乡村旅游在发展初期, 需要政府部门对其支持与管理。例如, 产业集群内的产业环境需要政府来改善, 提高集群内部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建设。产业集群区域往往还存在地方政府机构、行业协会、金融机构、教育培训机构以及中介机构等, 形成产业支撑体系。整个产业集群体构成一个庞大的网络系统。
三、以产业集群模式发展乡村旅游的设想
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在《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一文中提出了产业集群的概念, 指在某个领域内大量关联密切的企业与相关机构在空间上集聚的现象。在以产业集群模式发展乡村旅游时, 需要大量产业关联密切的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 这将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以产业集群方式发展乡村旅游的设想如下:
第一, 在以集群模式发展乡村旅游时, 将区域内分成不同的模块, 分成乡村风光、民俗活动中心、乡村旅游服务企业、乡村旅游支持机构。这四个模块由不同的单位来经营, 同一模块也可以分不同的子模块, 由不同的企业来经营, 同样, 同一子模块可以再细分, 再由不同的企业来经营。例如:农田、果园可以由不同的企业来经营, 而农田也可以由不同的企业来经营。采用这样的经营细分的模式有以下的优点:一是避免垄断, 促进竞争;二是易形成规模效应, 因单个企业往往因资金限制而难以形成规模;三是利于集群内产业链的延长与完善。当然将区域分成不同的模块时, 要注意整体规划和整体布局。
第二, 在景区内成立为景区服务的管理机构。由于在景区内通过企业的聚集, 达到了一定的规模, 使在景区内建立和完善乡村旅游支持机构成为可能。例如, 成立培训部门, 为整个景区内的人员进行培训, 同时也为景区内的企业进行员工的招聘;成立协会, 对园区内的企业进行管理, 例如, 对违规经营、欺骗游客的行为, 以及服务质量不好的企业进行曝光;对经营好的企业给予表扬, 并定期进行公示, 以此来促进企业健康经营。在景区内成立管理机构, 对进驻景区的企业进行审核, 以防止重复建设, 产品单一, 从而造成企业间的恶性竞争。管理机构应对整个景区进行规划与管理, 注重完善景区内产业链, 完善上、下游企业, 延长产业链。
第三, 成立乡村旅游服务企业。在乡村旅游产业链上乡村风光、民俗活动中心在产业链中处于核心位置, 而民居餐饮、民居住宿、交通服务为旅客提供服务, 这是产业集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旅行社可以根据产业集群的旅游产品状况开发设计、组合旅游产品, 并招徕游客。民居餐饮、民居住宿、交通服务以及旅行社要由多家企业来经营, 以促进竞争。
综合以上分析以及图示, 可以设想游客来旅游时可以先观光乡村风光, 到农田、果园、菜园去观光, 可以自己亲自采摘蔬菜, 然后在民居内自己下厨, 吃完饭后可以欣赏到民俗表演, 然后可以参加一些乡村活动, 如射箭、赛马、荡秋千等。
四、以产业集群模式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分析
(一) 外部经济效应。
经济学家马歇尔把规模经济分为外部规模经济与内部规模经济, 内部规模经济是企业尽可能使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而带来的利益;马歇尔认为产业集群会产生外部规模经济, 表现在集群内企业高度专业化的分工协作, 各企业承担产业链中某一环节的活动, 使无法获得内部规模经济的单个中小企业通过外部合作获得规模经济;也表现为相关企业集聚时, 可通过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联系及时获得客源。例如, 到乡村旅游, 主要动机是采摘水果的游客, 也可能会给经营住宿和经营民俗表演等相关的企业带来客源;同样, 到乡村主要是来赛马的游客, 也可能会给果园、菜园企业以及经营餐饮等相关企业带来客源。因此, 以产业集群模式发展乡村旅游时, 区域内的企业存在相互依存和互利的关系, 将产生外部规模经济。
(二) 获得成本优势。
以产业集群模式发展乡村旅游, 集群内的企业可以共同利用各种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公共信息资源和市场网络, 共同利用某些辅助的服务机构, 从而节约成本;例如, 集群区域内的企业可以共同享用周边的道路, 以及园区内的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园区的旅行社在设计、组合旅游产品时, 可以面对面地与园区的企业, 如生态园、住宿、餐饮、民俗表演等企业交谈, 减少信息搜寻和交易成本, 而长期合作也增进了解和信任, 可大幅度降低包括企业谈判成本及合同执行成本等交易成本。
(三) 创立区域品牌。
产业集群是一种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现象。这种地理位置上的空间集聚有利于形成一种“区域品牌”。如果以产业集群模式发展乡村旅游, 由于相关联的企业在一定区域的集中, 将形成一个巨大的规模, 这样易形成一个品牌, 改变现在乡村旅游景点分散, 知名度不高的这种状况。
(四) 产业集群利于强化乡村景观。
对于乡村旅游, 人们渴望能观赏到乡村景观, 而乡村景观的体现需要有大规模, 以及整体的景观效果, 并非一个企业所能为之。乡村旅游需要形成新的地方文化, 特色鲜明的农村景观, 就如同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一样, 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巨大的吸引力, 这将是一项重要的无形旅游资源, 是乡村旅游得以开展的巨大财富。乡村景观强调的是一种整体氛围, 因此, 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 应有意识的在区域内营造一种整体氛围, 以形成自己鲜明的主题与特色, 而产业集群则有利于这种氛围的构建。
(五) 学习、创新能力和溢出效应。
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之间存在着竞争, 激烈的竞争促使企业往往具有更强的创新意识, 不断进行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由于集群内企业联系频繁, 创新成果扩散更快, 更易为其它企业所学习和吸收, 从而促进整个群体的创新能力的提高。例如, 集群内某一企业进行了制度创新, 提高了企业效益, 这将会很快被集群内的其它企业效仿。所以, 集群在学习与创新的动力、环境、组织等方面具有很高的优势, 可推动旅游产业的进步。
五、以产业集群模式发展乡村旅游应注意的问题
(一)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应该强调产业的空间集聚;强调产业集聚过程中企业的分工与专业化;强调产业群内的企业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协作与结网。这就要求以产业集群模式发展乡村旅游时要进行统筹安排, 全面规划,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表现在:第一, 政府有关部门应该从完善和丰富城市区域旅游的角度, 将其纳入城市区域旅游开发系统, 以打造统一的乡村旅游产品, 形成统一的区域旅游线路, 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区域旅游网络系统;第二, 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扶持, 例如颁布相关的低息优惠信贷和税收减免等政策;第三, 通过完善当地基础设施等手段来鼓励和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二) 园区内成立乡村旅游协会等中介组织。
乡村旅游涉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包括土地、水体、森林在内的各种资源的整合, 以产业集群模式发展乡村旅游, 区域内的各类企业都应到相应的管理部门登记注册, 纳入区域内相应的管理机制, 得到指导和监督, 这是以集群模式发展乡村旅游时有序经营的必要前提和保证。乡村旅游可以有多种形式、多种层次, 但是无论何种形式, 都不应该是完全自发的、放任的。乡村旅游要避免无序竞争, 应纳入到产业结构调整的大框架中, 有序地、健康地发展。集群区域内成立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 通过这些组织, 加强对区域内企业的指导、监督和管理。
(三) 完善产业链。
由于我国的乡村旅游普遍存在着产品单一, 深层次开发不够, 产业结构不合理, 行业之间协作性不强, 难以形成功能互补和群体优势, 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以产业集群模式发展乡村旅游时应该注重加强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联性, 避免企业之间的同质、低水平竞争, 开发挖掘民俗和知识性、参与性、趣味性等方面的旅游产品, 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
(四) 加强集群区域内的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的建设。
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排水、供电、供水、排污、电话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单靠一个企业是难以实现的, 而通过产业集群的模式, 由集群内企业共同出资兴建或政府出资兴建, 使完善区域内的基础设施、服务设施成为可能。此外, 只有当乡村旅游改变小而散的自由发展状态让其走上规模经营, 最终形成规模效应时, 才能更好的促进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的完善。
参考文献
[1]王琼英, 冯学钢.乡村旅游研究综述[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 (1) :115-119.
[2]卢向南, 李洁.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理论研究[J].经济论坛, 2006, (1) :10-12.
[3]尹少华, 邓德胜, 文建林.乡村旅游及其发展对策的探讨[J].林业经济问题, 2002, (5) :264-267.
[4]吴倩妮.我国农家乐旅游的现状和发展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 (自然版) , 2006, (9) :127-131.
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论文 篇11
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中国古村大会主席、中国乡村旅游年度人物。
古村落是农业文明的结晶。清新空气,阡陌交通,草户竹篱,砖墙石瓦是城市人心中对美好乡村生活的向往,是内心深处无处安放的深厚乡愁的寄托。然而,高速的城镇化发展,不可逆的现代化过程,一些过时的法律法规等都在加速古村落的消亡。如何传承与发展、保护与开发中国古村落是每一个致力于乡村发展的人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传统村落为什么快速的消失
中国过去的十几年里,每天有三百多个村落在消失,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现象。为什么会如此?一是现代性的后果,即使没有旅游开发,没有新农村建设,乡村也会消失,这是不可逆的现代化过程。现代性的特征很多,比如说工业社会、城市化、机械化、商品化。将古村变成一个旅游产品、旅游商品,这种商业化的过程有一些专家不能接受,但是它是一个现代性的趋势。二是政治服从,土地管理法和住建部门推行的“一户一宅”“拆旧建新”等政策带来不良的后果。 法律和制度不完善,所以我们村落面临着大量快速的消失,这个是最顶层的问题,必须从完善法律做起。三是地方政府财政的驱动。四是农民的房子和地分开,这种设置所带来的冲突。全国性的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过程,来势凶猛,不可逆转,加上特殊的土地制度,也就是说物权不明确的制度,才是古村面临灭顶之灾的系统原因。
城镇化吸引大量人口移出乡村,强势工业化占用大量农地,城镇数量剧增对应乡村聚落衰落。同时,在土地制度方面,由于一户一宅的规定,农民没有足够的自主权,使得拆旧建新屡见不鲜,最终传统古村落的文化景观遭到破坏。
活化,一种古村保护途径
为什么要保护古村?它有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城里人已经没有文化传统了,一些人进城以后就会“生病”,乡村是城市人吃的药,所以必须把文化基因给保留下来。中国所有的文化景观,文化内涵都必须从乡村中挖掘。农村是中国重要的文化大基因库所在地,它的生态作用和经济作用是它受保护的重要原因。就像冯骥才老师说的那样,保护古村镇,不仅仅为了发展旅游,还有其他社会和文化价值。
乡村应该怎么保护呢?活化,是古村落可持续的一种保护途径。被动的、排他性的保护是无法真正保护乡村的。农民不答应,当地政府不答应。为什么要活化?过去的观念做法已经落后,遇到很多的挑战,很多的问题。活化工作首先面临的是传统观念和现有法规的阻碍。根据现有文物保护法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物是不可以作为商业经营使用的(2015版《文物保护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国有文物场所不得企业化运营,这与目前中央推行的国有资源、资产的高效持有、保值增值、提供国民更多“社会共享”要求背道而驰。只允许文物管理所、国有博物馆、观光游览场所三种利用途径而一味排斥兼容性、多功能的其他使用途径和方式,既不符合历史上文物建筑及其功能空间的真实状态,扼杀其长期以来的丰富多样的使用方式。
乡村旅游,最佳活化式保护模式
中国已经有超过一半以上的人口迁移居住到了城市里。中国人的经济收入水平和可支配收入逐步提高。现在人均GDP已经超过6000美元,达到国际经验所说的休闲度假需求的指标线。中国私家车已经超过一亿辆,自驾游成为乡村旅游巨大的市场客源。“自驾游应该去哪儿”,最好的去处是乡村。 随着大规模、高速度城镇化、现代化,古村镇越来越稀缺,越多保留乡村要素而非现代城市要素的古村,越符合现代都市人的精神需求,通过乡村旅游来保护古村镇是最好的活化方式。过去的乡村旅游不怎么火,因为我们都是观光旅游。而现在城市人乡村度假的需求日渐增长,所以当乡村旅游从观光旅游变成度假旅游的时候,乡村就活了。
其次,公共政策越来越支持乡村旅游的发展,包括把乡村旅游作为政府精准扶贫的方式。中央政府发了很多文件,比如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农业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关于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大力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通知》等。同时,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投资商、当地农民、NGO、媒体,逐步认识到古村镇所具有的广泛的公众价值认同和怀旧消费需求,人们才开始将大规模的、有组织的、法律法规硬性规制的拆旧建新的脚步放慢或停下来。
在古村里面开展旅游,很多人担心保护与建设产生冲突和矛盾。其实只要观念更新、方法得当、投资到位、管理跟上,这个矛盾是可以避免的。正如清华大学罗德胤教授所说:“新农村建设与古村落保护并不矛盾,现代元素进入古村落,对满足村民的基本生活条件来说,是有必要的。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可以通过成熟的技术‘藏着掖着’进入古村落,比如掩在地下、埋在墙里……”。就连一直对旅游开发怀有高度警惕的冯骥才先生也认为:“古村落里面的居民要能过上很好的生活,才能留下他们……村落首先是中国农业社会里一个生产、生活的基本单元,生产是第一位的。所以我们要把保护和发展结合在一起”。
有些人担心旅游会带来古村镇的破坏,恰恰相反,是乡镇旅游阻止了“一户一宅、拆旧建新”法律和政策措施的一刀切带来的扫荡式的古村落大破坏、野蛮拆迁。古村落所具有的乡村观光旅游、乡村度假旅游、乡村文化遗产旅游等经济价值,给了传统村落一线希望。正因为古村镇具有一定的旅游经济功能,使其避免了在高速城镇化过程中的“拆旧”厄运。
实际上,西方各个国家,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建筑空间照样可以商业经营,开旅馆、做餐厅、举办婚礼等,并不影响那里的文物保护。意大利是全球世界文化遗产地最多的国家,它的文保法规十分完整完善,提倡“最好的保护就是使用”,不少保护建筑仍作为办公场所或住宅使用,既要保护古建筑,也要保护生活在里面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它留下的不只是古建筑的躯壳,更是要让古建筑“活着”。
活化是保持和再造乡村现代功能的一种技术和艺术,更是一种特殊的保护哲学和思维方式,乡村旅游可以成为拯救古村的一种可持续途径。让古村变成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城镇化的大趋势下,能够有自己的精神家园。(文章整理自吴必虎老师在首届古村镇大会的演讲)。
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论文 篇12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模式,乡村旅游
一、江苏新农村建设现状
1. 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与实践
自2005年以来, 关于新农村建设研究是全国各地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内对于新农村建设, 做了很多尝试, 并形成众多建设模式。在农村社区发展模式上, 我国创造了以华西村为代表的苏南模式, 以柳市镇为代表的温州模式, 以深圳万丰村为代表的万丰模式, 以河南南街村为代表的南街村模式, 以遵义市镇隆村为代表的镇隆模式, 以长沟沿村为代表的铁岭模式, 以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为代表的兴十四模式等。江苏新农村建设模式, 不可能是单一的模式, 但不论选择构建何种模式, 都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2. 江苏新农村建设困境
2006年江苏省2.7万进城务工农民返乡创业, 创办各类企业8927个, 带动9.1万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不容置疑, 江苏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 农民持续增收有一定的难度。目前江苏农民增收主要途径:一是劳务输出。在未来劳务输出的空间有限: (1) 劳动力转移, 农村现形成大量留守人员, 以及留守儿童教育等; (2) 科技进步, 企业对于员工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技术水平很难跟上其要求; (3) 随着经济全球化, 竞争加剧, 劳动力成本增加, 使得企业劳动力优势明显降低甚至不复存在, 尤其乡镇企业; (4) 企业发展存在容量及边界的瓶颈。二是支持农民返乡创业致富, 提高经营性收入。其次, 区域发展差距, 南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 缩小差距任务仍很艰巨。目前已达全面小康的县 (市) , 均名列全国百强县的前50强, 而未达小康的县 (市) 中, 不少地区的人均GDP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三, 社会结构失衡、城乡二元化格局、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依然存在。与农业经济问题相比, 农村的社会问题显得更为严峻。一些地方不仅生产靠老人妇女, 而且出现了许多“留守儿童”, 家庭内部的很多矛盾很难协调;再加上一些基层组织松懈、制度涣散、文化生活缺失;农村的治安、社会保障、养老、救助等问题日趋复杂。
二、发展乡村旅游与江苏新农村建设互动
1. 发展乡村旅游, 繁荣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国内外经验证明, 乡村旅游与城市旅游互动, 可以增强旅游吸引力, 增加外来游客的驻留期, 拉动旅游消费, 促进旅游经济发展。据不完全统计, 到目前为止, 全省乡村旅游区 (点) 能够向游客提供的农产品、自制工艺品和深度加工农产品等品种已经多达数百个, 其中一大批已经成为旅游市场上的知名品牌。从2003年~2006年上半年, 仅苏州实现乡村旅游收入25亿元, 接待旅游者2100万人次, 培育了以农家乐、渔家乐和农业旅游示范点为代表的各类乡村旅游区 (点) 300余处, 建成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5家。
2. 能够顺利转移农村劳动力, 缓解社会结构失衡、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
“九五”以来, 我省旅游从业人员总数年均递增8.9%, 比全省服务业从业人员增幅高5.8个百分点。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的兴起, 还转移了大量企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 目前全省间接旅游从业人数已突破325万, 仅苏州市乡村旅游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万人, 间接就业人员5万人。2005年, 江苏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12.5148万人。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之际, 充分利用旅游业的就业优势。通过开展旅游活动, 引进城市资金, 发挥旅游增量资源价值, 增加新的就业渠道,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促进农业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改变农村破旧的面貌、稳定农村社会、缓解或解决留守儿童教育、家庭矛盾、基层组织涣散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促进江苏的新农村建设。
3. 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也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起来,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巨大的驱动作用。同时农民不离乡、不离土, 增加收入, 幸福指数高。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又会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新农村建设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商业环境, 发展空间和政策支持。这样, 形成以乡村旅游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互动机制。
三、江苏发展乡村旅游资源禀赋
2006年度江苏旅游国际旅游接待445.1921万人次, 外汇收入278664万美元, 国内旅游接待19935.79万人次, 旅游收入达2012.15亿元。到2010年, 预计旅游增加值达到2100亿元, 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6%以上。
1. 发展乡村旅游进入壁垒相对较低
江苏乡村旅游依托河湖港汊、山林原野、岛屿滩涂、果林苗圃、乡居民宅以及独特丰厚的乡土文化资源, 深入挖掘和充分整合利用优势自然生态资源、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场景和浓郁的乡风民俗等人文民俗资源, 已经突破初期单一的“农家餐”、“农家乐”模式, 开发出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民俗风情欣赏、自助农庄和农业主题公园等多种旅游项目, 产业规模也越来越大。从江苏旅游业的自身特点看, 旅游行业属于服务贸易业, 不存在产业雷同也不容易被垄断。因此, 旅游业是一个市场准入较为宽松的行业, 贸易壁垒比较少, 同时乡村旅游企业所需要的资金、人才、技术等同其他 (如工业) 企业要求相对较低。
2. 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为其提供条件
收入的增加、休假安排, 为居民出行、购物和休闲提供了便利, 对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期到一定的作用。2000年江苏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6800元,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1.1%;2006年江苏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4084元,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6%。居民家庭文教娱乐支出比重15.24%。1999年, 我国对法定节假日调整, 形成了“春节”、“五一”、“十一”三个连休7天的长假。2007年进一步调整, 总天数不仅有所增加, 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农历除夕等民族传统节日还被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以及职工带薪休假规定, 为居民外出旅游提供了时间和经济上的可能。
3. 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 可进入性强
2003年~2005年, 江苏累计建成通车农村公路4.1万公里, 行政村灰黑化等级公路通达率达到93%, 2006年新改建农村公路1.1万公里, 新改建农村公路大中桥梁1050座, 乡镇卫生院改造、乡村综合文化站室建设和以“三清一绿”为重点的环境整治等工作均取得成效,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十一五”期间, 新改建农村公路4万公里。全面实现县到乡通二级、乡到乡通三级、乡到村通四级的发展目标, 逐步把农村公路延伸到规划的农村居住点, 实现真正的“村村通”。
4. 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其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2006年江苏乡村劳动力2656.80万人。截至2005年6月底我省农村劳动力累计转移人数为1518.19万人 (包括地域转移和产业转移) , 目前还有约560万人需要转移, 可供输出的农村劳动力仅有175万人, 且技能素质, 年龄性别结构、文化层次难以满足劳动力市场日趋专业化、技能化需求。在我省农村发展旅游业, 一方面可以就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旅游接待工作;另一方面, 由于乡村旅游业就业岗位层多面广, 所需技术相对难度不大, 只需短期培训就可上岗工作, 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化。一旦乡村旅游形成一定的规模, 成为江苏农村地区的重要产业后, 就可以实现当地劳动力的长期甚至永久转化。
综上所述,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 按农村实际和旅游经济规律办事, 发挥农业和旅游两个行业的优势, 着力解决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因素。具备资源禀赋的乡村发展旅游, 构建以乡村旅游发展为江苏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 拓展农业、旅游产业发展空间, 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新农村建设的效率与效益。
程丽萍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上海市教委高水平发展项目“金融信用知识创新体系建设”资助
[摘要]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金融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本文以上海为例, 分析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以动态均衡模型分析两者间存在偏差情况下可能出现的发展结果, 并针对上海分析结果探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如何从产业结构调整找到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区域金融经济增长产业结构
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配合存在一定偏差。本文以上海经济和金融发展为例, 分析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以动态均衡模型分析两者间存在偏差情况下可能出现的发展结果, 并针对上海分析结果探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如何从产业结构调整找到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研究区域金融发展问题上, 周立通过对区域金融资产机构的分析得出结论:就区域层面的金融资产而言, 如果不计流通中现金的影响, 全部金融机构存贷款相关指标对金融发展水平的代表性在95%以上, 这也符合长期以来我国以银行存款和贷款的形式存在的金融资产占绝对多数的现实。因此, 研究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 选取金融机构存贷款作为主要指标, 既在理论上得到论证, 同时数据采集可行性和可靠性也相对较大。本文选取上海GDP年增长率作为衡量区域经济增长指标, 选择金融机构存贷款占GDP的比例作为金融相关比率来代表上海金融发展水平。根据表1数据绘出金融相关比率曲线图1, 可以发现上海近十年的金融相关比率呈现较为稳定的增长趋势。
下文把GDP年增长率Y作为被解释变量, 金融机构存贷款占GDP的比例即金融相关比率X作为解释变量, 回归分析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模型如下:
根据表1数据进行分析, 得到结果 (括号内为t值) :
参考文献
[1]王素琴: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模型[J].济论坛, 2007.1:P122~124
[2]江苏省旅游局:统计局.2006年江苏省旅游业发展统计公报, http://www.jssb.gov.cn/sjzl/tjnj/2007/nj00/nj0006.htm
【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论文】推荐阅读:
生态乡村论文06-24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08-19
成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12-17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分析12-29
乡村旅游分类模式及发展趋势07-20
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论文05-29
生态文明乡村07-03
乡村生态旅游规划06-25
乡村生态文化旅游01-04
浅论乡村旅游与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管理论文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