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2024-10-17

扬州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精选9篇)

扬州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篇1

一、引言

旅游国际化主要是目的地旅游供应体系的横向完善,但如果从旅游业的发展角度来看,它是当地旅游业的纵深发展与提高。简言之,旅游国际化要求旅游业的发展要面向国际市场,结合自身条件,从各个方面努力提高与完善服务能力来满足市场需求。

扬州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在开发休闲、度假、寻根等旅游产品方面有着良好的开发潜力。但由于多种原因,扬州旅游国际化的进程相对缓慢。

二、扬州旅游国际化发展条件及制约因素

(一)扬州旅游国际化发展条件

首先,丰富的自然资源。扬州既有绮丽的运河风光带,又有自然秀美的瘦西湖、茱萸湾等风景区,还有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江南园林,具备良好的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开发条件。

其次,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扬州是国家首批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又是“2006年联合国最佳人居奖”的获得者。在历史上,扬州曾是江淮经济文化中心,现今,古运河、大明寺等历史遗迹及“扬州八怪”等名人为扬州社会文化旅游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源[1]。

(二)扬州旅游国际化制约因素

1、资源分散、参与性不强

尽管扬州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历史原因,旅游景点分散在旅游、宗教、文物等多个部门,不仅加大了旅游开发的难度,也严重制约了旅游国际化的发展。同时,旅游资源多属于静态和观赏性类型,参与性特征较差,对欧美等国际游客吸引力较低。

2、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水平低

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扬州旅游业发展的一大优势,但有形历史资源留存率较低给旅游产品的开发带来较大挑战,再加上文化旅游资源的有形展示难度大、投资高等原因,导致目前扬州的诸多历史资源开发水平不高或处于待开发状态。

3、整体形象不突出,宣传口号代表性不强

当前扬州的“烟花三月”、“二分明月”等形象尽管有很强的独特性,但它不足以承载厚重的“历史文化名城”,尽管鲜明,但过于单一,而且会加剧旅游业季节发展的非均衡性,不能够代表城市的整体内涵。

4、可进入性相对较低

尽管扬州的交通条件有不小改善,但由于地处江北,现有的交通与设施条件对于以江南和其它国际游客为主要客源市场的扬州来说,可进入性相对较低。因而,相对的地缘劣势仍然是制约扬州旅游国际化发展的瓶颈之一。

三、扬州旅游国际化的发展策略

(一)制定扬州旅游国际化的发展战略

依据扬州休闲、寻根等资源特征以及发展重点,结合市场特征(比如:欧美客人倾向异质性,亚洲客人注重同根性)进行市场定位。根据市场需求,从产品的开发到服务水平提高,从政策的完善到管理的更加科学化,从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到环境的改造与提升,从宣传能力的提升到整体形象的提高等等制定一系列的规划目标,并将其转化为明确的各种定量指标。同时,建立旅游国际化发展的指标监测和评估体系,依据相应的质量标准和指标体系分阶段和分步骤来实现整体发展规划。

(二)准确的市场定位

扬州旅游最大的资源特征就在于休闲、度假、寻根与追梦。因此如果用富有诗意的“梦”来唤起人们对历史扬州的“追忆”或许更加有吸引力,追忆的可以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休闲与度假,也可以是历史与文化中的梦幻。对“梦回扬州(路)”等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树立扬州独特的、“唯一性”城市形象,而将“烟花三月”等作为对“梦”的注解,可使“梦”的内涵更加丰富。

(三)产品的国际化

1、完善产品体系,加快创新力度

站在市场的角度完善旅游产品的六大要素体系,加快旅游产品的创新,丰富产品种类,满足多类型游客的不同需求,开发出具有扬州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新产品。

2、完善产品功能,打造品牌产品

扬州的诸多景点或产品多为观赏性项目,隐含的诸多历史文化严重依赖于导游的讲解,尤其对于入境游客而言吸引力不强,如将其中的某些资源通过动态形式表现,不仅丰富了产品内涵,而且可以提高产品的动态性和参与性。其次,从历史文化资源(传统语言、服饰、艺术、习俗等等)中挖掘旅游产品,利用现代电子虚拟技术让游客“回到”扬州的历史中去。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对优势资源的开发,打造有特色的品牌产品,提升在旅游市场中的竞争水平。

3、善于运用市场手段,优化产品组合

对旅游景点进行资源整合,建立营销联动机制,根据游客特点,将产品动静组合、热冷组合,这不仅能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优化旅游资源功能、提升景点接待能力,另外也能分散热点景区的压力,增强对冷景点的宣传。

(四)服务的国际化

旅游国际化实质上是城市国际化的一部分,因此旅游国际化也不是一个或几个部门的事情,而应将旅游国际化发展战略置于《扬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扬州市城市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框架之下。在城市国际化发展进程中,需要多部门的共同协作,多站在游客需求的视角考虑问题。

1、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

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尤其是发达的国际性旅游城市在旅游的融资、产品的开发、市场的管理与服务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是扬州旅游业快速国际化的“捷径”。其次,科学借鉴舶来品。借鉴成功的国际案例能够加快旅游国际化的发展,避免走弯路,但在借鉴时应结合自身条件,合理吸收。

2、优化旅游管理部门的功能

政府部门应以满足市场需求为标准,优化管理部门的功能,变管理为服务。通过建立健全旅游信息服务等体系,逐步提高信息服务质量,如建立多语种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利用语音、视频、网络等为双方提供供求信息服务;另一方面,增强社会与游客监督的作用,完善旅游监督体系;同时,还要建立旅游服务危机应急机制,在出现重大不良旅游事件时,具备较高的危机公关处理能力。

3、加快旅游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旅游企业除了加强对现有人力的培养,还应加快对高级旅游人才引进,提高企业对旅游产品与服务的开发与创新能力,提高市场开发与服务水平,健全企业的管理体系,提高经营管理能力以及对旅游产品的深层次开发水平。

(五)环境的国际化

1、改善城市可进入性环境

首先,增强扬州与主要城市间运营能力,改善城市间交通水平,提高扬州旅游业的可进入性;其次,对市内交通加强管理,依据市场需要利用多语种语言导示牌、多语音报站等手段提高城市环境的服务水平;再者,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强对道路的改造及基础设施的维护与提高,从而保持一个外部可进入性高,内部交通流畅,环境卫生水平较高的城市,这是打造扬州国际性旅游城市的基础。

2、加强文明与文化教育,提高市民素质

居民的文化素质以及与游客的交流水平会影响游客对目的地旅游的感知水平,因而市民的文明程度以及文化素质水平是旅游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加强文明与文化教育,提高市民素质是加快旅游国际化进程的必要措施。

(六)营销的国际化

宣传国际化的原则是多种宣传策略相结合。首先,与目标市场相似、产品相异的知名城市或同一组合线的区域城市一起宣传;其次,联合苏北重要旅游城市共同宣传;再次,与目标市场相同的国外发达旅游城市建立姊妹城市,互宣互传。同时,建立重要游客信息数据库,让游客成为重要宣传员。

此外,利用网络宣传、大型的国际性活动、体育赛事或参与影视制作来扩大扬州的知名度,提升城市形象。并通过与传媒合作,挖掘扬州的历史文化资源,宣传扬州。

扬州旅游的国际化,不仅仅是市场的国际化,更是产品创新、政策完善、人才引进与培养等全方位的国际化。扬州凭借自身的历史文化与自然资源,科学地发展旅游业,一定会成为全国及至世界性的知名休闲文化胜地,到那时,扬州的旅游业,也就自然地“国际化”了。

参考文献

[1]李芸.扬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探讨[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 (6) :125-128.

扬州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篇2

一、乡村旅游

旅游是个人利用其自由时间并以寻求愉悦为目的而在异地获得的一种短暂的休闲体验。按照旅游目的地的土地利用类型,可以将旅游划分为城市旅游和乡村旅游。乡村旅游社区(以下简称“社区”)是乡村旅游的核心组成要素;乡村旅游必须以乡村性为依托,乡村性的三大载体是田园风光、村落景观与乡土文化。

中国的乡村旅游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现存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国内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就是农村地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国内休假制度的逐步完善进一步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机遇。“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国内乡村旅游发展迅速。

二、大众旅游阶段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威胁

中国已经进入大众旅游的初级阶段,随着游客数量的持续增加,社区将面临持续增加的环境、资源和文化压力;如果不采取积极的措施,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将受到威胁。

1、交通工具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

游客在旅游途中使用的交通工具,如机动车辆,会给社区带来环境污染,如噪音污染和空气污染。随着大众旅游阶段游客数量的增加和国内自驾游的兴起,游客使用的交通工具数量将持续增加,社区面临的环境压力将持续增加。

为了安置游客使用的交通工具,如机动车辆,社区需要投入一定的资源,如土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如建设停车场。随着游客使用的交通工具数量的增加,社区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所面临的资源压力将逐步增加。

2、游客的旅游活动带来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在旅游过程中,游客在社区的旅游活动,会消耗社区的资源,如食物、水和能源,并产生一定的污染源,如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游客离开后,社区居民清理环境卫生,如洗刷餐具、清理垃圾和废水,也需要消耗社区的资源,如水和电,并会产生新的污染源,如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随着大众旅游阶段游客数量的增加,旅游活动在社区消耗的资源和产生的污染源将持续增加。

3、旅游活动给社区带来的文化冲击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商业文化已经成为农村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乡村旅游将加速社区商业文化的发展,并提升其在社区文化中的地位。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依托,乡土文化是乡村性的文化载体;在旅游活动中,如果商业文化掩盖了乡土文化,乡村旅游将失去文化依托。

乡村旅游的过程,也是城乡居民文化交流的过程。如果社区同时接待的游客数量远高于社区的人口数量,社区在文化交流中将处于弱势地位,游客们不恰当的旅游行为将会给社区文化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随着大众旅游阶段游客数量的增加,社区在乡村旅游活动中面临的文化压力将持续增加。

综上所述,随着大众旅游阶段游客数量的增加,社区将面临持续增加的环境、资源和文化压力,对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构成潜在的威胁。我们应该未雨绸缪,采取积极的措施。

三、大众旅游阶段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保证社区在大众旅游阶段的可持续发展。

1、合理控制游客数量

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根据社区的环境、资源、人口等实际情况,科学规划社区的接待能力并动态监控规划的执行情况。在实践过程中,如果规划有误,应该及时修正原有规划;如果社区居民只顾眼前利益,盲目扩大游客的接待数量,则应该引导社区居民合理协调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严格执行原有规划。

合理控制游客数量,有利于降低乡村旅游过程中社区的环境、资源和文化压力,有利于社区居民服务强度的降低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2、科学定位

中国尚处在大众旅游的初级阶段,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户群是有钱、有闲、有乡村旅游需求的城市居民。随着国内城市生活的综合压力和综合成本逐步增加,能满足以上条件的城市居民应该属于中产或精英阶层。因此,目前国内的乡村旅游应该定位于中、高端市场。

将乡村旅游定位于中、高端市场,符合游客的实际情况,有利于提高旅游规划的水平和可行性。游客的旅游需求是变化发展的,现在中、高端游客的需求,可能就是未来大众游客的需求;现在定位于中、高端市场进行旅游规划,有利于满足未来大众旅游的发展需要,具有前瞻性。定位于中、高端市场,还有利于社区拓展目标客户群,如境外游客。

3、科学定价

乡村旅游的价格应该由三部分构成:服务费,资源使用费和环境补偿费。游客的旅游活动需要社区提供相应的服务支持,因此需要支付服务费;由于社区的服务水平较高,游客应该相应支付较高的服务费。游客的旅游活动需要消耗社区的资源并产生污染源,因此需要支付资源使用费和环境补偿费,用于保持社区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中、高端游客的消费能力较高,旅游需求是多层次和多样化的;社区可以根据游客的需求,提供增值服务并收取相应的增值服务费。

对乡村旅游科学定价,有利于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有利于更好地实现社区居民的劳动价值,有利于社区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规范居民的乡村旅游行为

游客负责任的旅游行为有利于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媒体要引导游客以负责任的方式进行乡村旅游;乡村旅游经营者也应该对游客进行必要的宣传,规范游客的旅游行为;在乡村旅游过程中,社区居民应该对游客的旅游行为进行动态监督,及时沟通并纠正游客不恰当的旅游行为。

社区居民是乡村旅游活动的主要接待者和经济受益者。在旅游活动中,社区居民应该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条件,将社区文化中的积极面展现给游客。对于游客提出的合理建议,社区居民应该积极采纳;当游客的期望与社区的利益出现矛盾时,应该向游客进行必要的解释。

乡村旅游过程中,城乡居民规范的旅游行为和城乡居民之间的有效沟通,有利于城乡之间的文化交流,有利于社区环境、资源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5、良性竞争

社区之间应该积极发展自身的特色,进行差异化竞争,以降低质同化的竞争压力;在相邻且旅游吸引力质同化的社区之间,要通过服务水平和种类的竞争来实现客源的市场分流和社区之间的市场分工。在社区之间实现良性竞争的基础上,还应该从实际出发,合理调整本社区乡村旅游经营者的数量,并规范其市场行为,从而实现社区内部的良性竞争。

乡村旅游的良性市场竞争,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市场氛围,有利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社区通过乡村旅游持续获得良好的综合收益。

四、结语

随着国内居民的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乡村旅游的游客数量会持续增加,游客对乡村旅游的要求也将逐步提高。在实践中,如果上述措施都能够得到有效实施,社区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将获得良好的综合收益;在典型社区良好的示范作用下,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数量会稳步增加,总体接待能力会稳步提高,良性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乡村旅游的服务水平将进一步提高。那时,国内大众旅游市场的乡村旅游需求得到有效的满足,乡村旅游将实现在大众旅游阶段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重庆乡村旅游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篇3

1 重庆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重庆乡村旅游起源于农民自发开办的农家乐。经过多年的发展,重庆乡村旅游逐渐衍化形成以农家乐为主,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农场、古镇、民族村寨、新农村为辅的乡村旅游体系。2011年重庆乡村旅游总营业额近27亿元,年接待人次约2 900万人;全市共有乡村旅游景区(点)数2 470个,总接待客房床位75 000张左右;“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单位共12个;农家乐有2万余家,星级农家乐的总数为309家,其中五星6家、四星22家、三星137家、二星和一星共144家[1]。乡村旅游直接吸纳农民就业人数5.3万人,间接提供劳动就业岗位12万人[2]。重庆乡村旅游发展潜力巨大。

1.1 空间区域分布不均衡

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成熟程度、资源禀赋、交通区位、政策环境等因素影响,重庆乡村旅游发展在地理区位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即“一圈”重、“两翼”轻的非对称格局。“一圈”(以大约1 h通勤距离为半径范围的城市经济区,包括主城九区,以及永川区、江津区、合川区、南川区、涪陵区、长寿区、潼南县、铜梁县、大足区、荣昌县、璧山县、綦江区共21个区县)乡村旅游产业发达,特别是主城九区的乡村旅游市场最为发达和成熟;“渝东北翼”(包括万州区、城口县、巫溪县、巫山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梁平县、忠县、垫江县、丰都县共11个区县)和“渝东南翼”(包括黔江区、秀山县、酉阳县、石柱县、彭水县、武隆县共6个区县)的乡村旅游发展则相对落后和缓慢。对2011年重庆市旅游局在“百万市民游乡村”活动中发布2 054家乡村旅游接待设施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一圈”有1 045家,占总数的50.88%;“渝东北翼”有492家,占总数的23.95%;“渝东南翼”有378家,占总数的18.40%。这反映出当前重庆乡村旅游在空间区域分布上呈现出不均衡的特征。

1.2 客源市场集中于城区

由于重庆乡村旅游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乡村旅游产品特色不明显、市场知名度不高,导致重庆乡村旅游对外地游客的吸引力不足;同时,受经济距离、交通条件、消费习惯等因素制约,重庆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主要集中于城区,尤其是主城九区,跨区域客源比重较低。据课题组对446位重庆乡村旅游者的问卷调查显示,在调查样本的居住地分布上重庆主城九区有338人、重庆非主城区的30人、外省市的78人,分别占总样本数的75.8%、6.7%和17.5%。在回答“您认为参加乡村旅游,最合适的乘车时间”问题时,61.2%的被调查者认为2 h车程最适宜;20.6%的被调查者认为1 h以内车程最适宜;15.9%的被调查者认为3~4 h车程最适宜;仅有2.2%的被调查者认为5 h及以上车程也可以接受。上述调研数据显示,乡村旅游者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偏好选择中短距离的旅游目的地,出游半径大多在200 km范围内,这说明重庆乡村旅游市场具有典型的就近消费特征。

1.3 经营业态趋向多样化

随着乡村旅游市场需求的日益升温,重庆乡村旅游迅速发展起来。全市乡村旅游经营业态从过去单一的观光农家乐形式,逐渐形成乡村观光、乡村休闲度假、乡村民俗文化体验、乡村农业科学教育等多样化经营业态并存的格局;而且不同乡村旅游经营业态向纵深化发展,乡村旅游接待能力与水平逐渐提高。

2 重庆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产品同质化竞争,难以凸显特色

当前,重庆市乡村旅游产品整体上仍然处于产品类型同质化、产品功能单一化的粗放型规模扩张阶段。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开发、先进的经营理念,清晰的主题与产品特色定位,重庆乡村旅游在产品类型、产品形式、文化内涵等方面重复度高,没有形成差异化的特色;产品类型单一、互补性差,仅局限在观光、餐饮、采摘、垂钓等初级层次的活动上,而深层次、参与性较强、文化内涵丰富的项目较少,不能凸显重庆的农事农艺、乡土习俗、乡村生活、劳作体验等乡村核心文化内涵[3]。诸多问题直接导致重庆乡村旅游品位低,产品竞争力差。

为了解市场对重庆乡村旅游产品的评价,课题组从整体印象、餐饮、住宿、交通、环境、娱乐活动、设施设备、景区特色、服务质量、经营管理水平、基础设施、价格、热情好客共13个方面对游客进行满意度调查。调研数据显示:重庆乡村旅游者对重庆乡村旅游的评价整体处于中等水平(见图1),除经营管理水平指标以外,整体印象、餐饮、住宿、交通、环境、娱乐活动、设施设备、景区特色、服务质量、基础设施、价格、热情好客共12个指标评价均值都在3.0(5分制)以上;一方面显示重庆乡村旅游发展取得一定的成效,另一方面也暴露出重庆乡村旅游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竞争力不强、特色不明显等问题,与其它省市乡村旅游比较则没有竞争优势。相对而言在经营管理水平、基础设施、设施设备、景区特色等方面评价最差,已经成为制约重庆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障碍,亟待提升与改进。

2.2 自主经营比重高,难以形成规模

目前,重庆乡村旅游的经营模式主要存在农户自主经营、集体经营、合作与合资经营、外部资金经营4种形式。其中,农户自主经营模式在数量上占主导地位,但是粗放式发展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农户自主经营一般以一家一户为单位,利用农家的房屋、庭院、田园、鱼塘等开展观光休闲经营活动,一般规模小、层次低、产品单一、价格便宜。重庆市南岸区农家乐统计情况表明:该区农家乐的投资形式大致为农户自主经营的占1/2,集体经营与合作、合资经营的占1/3,外部资金经营的占到1/6左右[4]。在重庆乡村旅游发展的初期,农户自主经营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有利于脱贫致富。然而,随着旅游市场的逐渐成熟,农户自主经营模式的弊端也逐渐显现:规模小、经营散、实力弱、经营业绩差、经营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低、设施设备不足;缺乏乡村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造成重庆乡村旅游特色不鲜明,产品同质化恶性竞争;家族式管理与经验管理造成乡村旅游企业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低;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管理引导,造成市场秩序混乱。

2.3 产业链尚不完整,难以提高利润

当前,重庆乡村旅游的业务领域主要局限在住宿、餐饮业务,而在旅游娱乐、交通、游览、购物以及农、林、牧、渔业等关联产业方面十分薄弱,甚至是缺失。据对446名重庆乡村旅游者问卷调查显示,62.8%被调查者的旅游消费在300元以下;80.7%的被调查者用于旅游购物的花费在200元以下(见图2,图3)。说明,重庆乡村旅游者人均旅游消费偏低,旅游消费潜力尚未被充分挖掘出来。

各个行业之间没有形成统一乡村旅游产业视角下成熟的经济合作机制与利益分配机制,从而无法形成产业集聚以及发挥规模效应[5]。产业链不完整的问题直接影响重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潜力,它导致乡村旅游收入渠道窄、盈利空间小,加大了经营者的经营风险。

2.4 营销推广力度弱,难以拓展市场

重庆乡村旅游面临着四川、贵州、甘肃、陕西、湖北、湖南等周边省份的强势竞争。重庆乡村旅游在营销推广方面力度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营销宣传影响力小。重庆乡村旅游的宣传广告以及营业推广活动普遍存在着宣传活动规模小、宣传媒体层次低、宣传市场覆盖面窄、宣传推广方式单一等问题,造成重庆乡村旅游的营销宣传效果差、影响力弱,没有形成统一稳定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二是旅游营销资金投入不足。与国内乡村旅游发达省份比较,重庆市在乡村旅游营销投入方面明显不足,而乡村旅游企业则无力进行大规模营销宣传。三是乡村旅游网站建设严重不足。当前重庆乡村旅游网站的建设水平较低,在网站的数量、网站的知名度、网站内容的全面性、网站的更新速度、网站的功能等方面都暴露出严重的不足。特别是重庆市九成以上的乡村旅游企业都没有自己的企业网站,导致重庆乡村旅游宣传的信息化、网络化水平较低。

3 重庆乡村旅游创新发展对策

3.1 创新乡村旅游产品特色

重庆应根据其资源特色和现有的旅游产品基础,优化调整乡村旅游产品结构,深入开发农业体验、游览观光、休闲度假、民俗风情、特色农业和专题旅游等多元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品质,建设高品位、高档次、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乡村旅游精品。重点打造四大乡村旅游主题区,即主城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区、渝东南特色乡村民俗文化体验区、渝东北生态旅游与农业科学教育区、渝西农业观光与体验区等精品品牌[6]。在特色创新方面,重庆乡村旅游应充分利用当地旅游资源的地域优势与巴渝文化、山城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和民俗文化等人文资源,按照先环境后产品的思维方式,将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融入到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中去,以塑造体验性、互动性、文化性的特色乡村旅游精品。例如有温泉资源的乡村旅游地,可以将温泉景观与文化、民俗相结合,让旅游者体验“汤治文化”的独特魅力,用文化特色来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品质与价值。

3.2 创新乡村旅游经营形式

重庆应充分整合政府、企业、个体业主、社区、农户以及其它社会资源,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经营体系。在重庆乡村旅游比较发达的地区,例如九龙坡区、南岸区、渝北区、沙坪坝区等,由政府引导实力强的乡村旅游企业运用资本运营手段进行强强联合,组建乡村旅游企业集团。政府应出台税费、土地利用、金融信贷、财政补助等优惠扶持政策,鼓励乡村旅游企业之间的兼并收购、联合经营;乡村旅游企业集团可以采用政府投资开发经营模式、“政府+公司”经营模式、“政府+公司+社区”经营模式、“政府+社区+农户”以及公司独立经营模式等。

在乡村旅游欠发达的地区,需要由政府主导乡村旅游跨越式发展。从产业链整合的角度出发,政府充分运用行政手段、市场手段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将分散独立经营的乡村旅游企业联合起来,成立松散型的乡村旅游企业联合体。在联合体机制下,成员企业可以定期开展业务合作与经验交流,进行统一的市场开发和营销,共享预订网络、信息服务、集中采购和人员招聘与培训等,实现“1+1>2”的协同效应;联合体实行松散型的契约式管理,成员企业通过对话与协商,减少分歧以增进合作。而乡村旅游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仍是独立的,可以灵活选择“公司+农户”经营模式、“股份合作制企业+社区+农户”经营模式、“村集体经济体+农户”经营模式、“农户+农户”等经营模式。

3.3 创新完整乡村旅游链条

重庆乡村旅游企业应构建以乡村旅游景区(点)为核心,“食、住、行、游、购、娱”多要素为辅助,以“农、林、牧、渔”等关联产业为延伸的产业链条,全方位拓展乡村产业链,拓宽产业链宽度、延伸产业链的深度,以最大限度地拓展乡村旅游的盈利空间。

拓展乡村旅游产业链包括产业链的横向延伸和纵向延伸。横向延伸是在乡村旅游的景点、住宿、餐饮等核心业务的基础上,深度开发相关旅游衍生行业(包括旅游娱乐、交通、游览、购物等),全方位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求。其中,最重要的是创新乡村旅游休闲娱乐项目和创新开发乡村旅游商品。乡村旅游休闲娱乐项目应突出体验性、互动性、文化性、科技性、多样性等。例如高科技农业园区开发“开心农场”项目,提供观光游览、农业生产体验(农业耕种、采摘等)、农副产品加工、工艺纪念品制作、旅游购物等一条龙服务,既给游客以全方位的农业体验,同时又可以刺激旅游消费。乡村旅游商品应凸显乡土性、文化性、特色性、品牌化等。乡村旅游商品的种类应多样化,涵盖乡土特产、特色农副产品、民间工艺品、乡村生产生活用品、怀旧纪念品、DIY手工制品等多种旅游商品。重庆乡村旅游商品应注重CI设计和包装,打造旅游商品精品,提升旅游商品的价值。

乡村旅游产业链纵向延伸是将经营领域向乡村旅游的前向、后向的关联行业发展,例如农、林、牧、渔业、商贸零售业、信息服务业、房地产、广告、会展等。建立乡村旅游与关联行业紧密的利益纽带合作机制,在科学规划指导下分工协作、协调发展,规范利益分享机制,以实现乡村旅游产业集群的规模经济效益。例如开心农场项目可以延伸经营农副产品销售市场与深加工产业、旅游房地产、节庆会展、旅游信息服务、广告营销等多元业务。

3.4 创新多元旅游营销方式

重庆应创新乡村旅游多元化营销方式,以广泛开拓旅游市场。一是高密度、全方位、多层次的营销宣传,提高重庆乡村旅游的市场知名度。重庆应加大对乡村旅游的宣传推广力度,在主要客源地的电视广播、旅游杂志、旅游展会、户外广告等传统营销媒介上开展高密度、全方位、多层次的营销宣传,扩大乡村旅游的市场影响力。二是创新网络营销、微博营销、手机营销、影视营销等新型营销方式。尤其是加强重庆乡村旅游网站建设。网站不仅要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线路、旅游企业信息,而且还要有即时信息查询、预订、互动交流等功能。在知名网站上建立乡村旅游网站的链接,提升网站的点击率,扩大宣传覆盖面。三是创新节庆营销。重庆应重点打造一批知名度大、影响力高的乡村旅游节庆活动,以节庆为载体扩大重庆乡村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以展示重庆乡村旅游的品牌形象,扩大市场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徐小淇.重庆星级农家乐增至309家逐渐走出无序竞争局面[N].重庆商报,2011-11-15(21).

[2]重庆市旅游局.近千家特色乡村旅游任你品[N].重庆日报,2012-03-14(19).

[3]张玉蓉.统筹城乡背景下重庆乡村旅游发展的理性思考[J].农业经济,2010(10):14-16.

[4]陈雪钧,李莉.重庆与成都农家乐旅游的比较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12):5240-5242.

[5]陈雪钧.对重庆休闲旅游发展的思考[J].集团经济研究,2007(11):157-158.

扬州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篇4

【关键词】金融危机;都市型;乡村旅游;策略

前言

乡村旅游是一种年轻的旅游形式,是十九世纪中后期才出现并在“二战”以后得到蓬勃发展的一种新兴旅游活动类型和旅游产品,主要发生在非城市区域的以乡村文化景观为主的地区,我国现代乡村旅游的发展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乡村旅游有它独特的乡村地域性和年轻旺盛的生命力,所以在金融危机下也有它独特的生存优势。目前乡村旅游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景区边缘地区型,二是老少边贫地区型,三是都市郊区型。在此我们结合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探讨都市型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

1.金融危机下都市型乡村旅游机遇和优势

金融危机让消费者捂紧了钱袋,旅游消费和购买力的下滑也逐渐显现,同时由于就业压力和工作压力增加使得心理压力增大,特别是沿海都市、发达地区等的人口表现非常明显,如何通过引导和设计好的旅游形式和旅游项目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同时不形成很大的消费压力,本文认为乡村旅游就是一种好的形式,需要积极引导,以发挥它最大的作用。

1.1 都市型乡村旅游多是一至三日的城郊短途旅游,或是长线旅游中的低消费配套旅游景点,这些在金融危机下无疑成为了乡村旅游的优势,一些都市居民在经济的压力下会选择短途的乡村旅游点出行,一些都市上班族会选择清新静雅的乡村地区来休闲放松

1.2 全球金融风暴的袭击让沿海地区的一些企业进入“寒冬”,用工市场萎缩,造成大规模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这给农民工就业带来冲击

我们可以利用这一契机,积极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或再就业,其中那些有条件的地方和农民搞活地方乡村旅游。相对于传统农民而言,返乡农民工的投资能力更强,有了一定的眼界、信息、经验,他们的返乡可以有效缓解农村人力资源短缺的现状。

1.3 依托都市区位优势,发展近郊旅游

都市人口数量、都市消费能力、都市短途游周末游的欲望增长都是都市型乡村旅游的源泉,也是都市型乡村旅游的生命力,在金融危机下依然未改变。

1.4 中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老年人口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

有预计称,到203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3.1亿,占总人口的20.4%,进入高度老龄化阶段。老龄化社会的来临,预示着老年旅游业将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而老年旅游多以休闲疗养型为主,许多都市型乡村旅游地天时地利人和,有很大的开展休闲疗养型的潜力。

2.中国都市型乡村旅游的一些不足

2.1 中国很多乡村旅游点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不完善,设施设备的不完善导致了客源的可进入性、安全、供水、农家卫生等方面的问题

一些乡村排污基础设施差,一些“农家乐”缺少必要的消防设施,一些乡村旅游点在—定区域范围内缺少必要的医疗点和医疗设施,一些厨房、厕所的卫生条件得不到有效保障,存在饮用水不达标、餐具缺少严格消毒、食品以次充好、蚊蝇较多、厕所简陋等现象。这样给游客心里上造成不好的影响,回头率较低。

2.2 很多乡村旅游点不能满足游客多元、多层次的消费需求

在餐饮、旅游项目设计上单一、一些乡村旅游项目多以吃食为主,文化元素不足,不对本地农村资源优势和风土人情进行调研,而实行“拿来主义”,不切实际,生搬硬套,搞得不伦不类,竞争力弱而形成近邻的恶性竞争。

2.3 旅游市场拓展不足,多是被动发展型和乡村旅游示范点效仿型,许多乡村旅游点没有挖掘自己的特色,区别出自己的发展之路,缺乏市场调研,市场定位不准确

3.中国都市型乡村旅游深化、发展和提升的措施

3.1 完善旅游设施,增强区位优势

乡村旅游点完善乡村旅游点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改善卫生条件和餐饮条件,在金融危机下旅游低谷中不断提升旅游硬件设施和服务品质,提高游客的舒适度、安全感和满意度,打造亲客友好型乡村地形象,这样才能迅速恢复旅游业市场。都市型乡村旅游中,都市与乡村的衔接和交通通畅度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打造、改善、提升城乡道路,更加凸现都市型乡村旅游地的区位优势。

3.2 开发满足多元需求的乡村旅游产品

随着经济发展,中产阶层人数的扩大,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竞争压力下庞大亚健康人群的存在,使休闲度假旅游的消费需求向多元化、多层次化发展,乡村旅游产品也要应时之需设计多元需求的乡村旅游产品,深层次地开发。

3.3 拓展旅游市场,并争取回头客

我们应积极拓展市场,鼓励乡村旅游点主动与旅行社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有实力的乡村旅游点可以增设英文菜单、韩文菜单等在细节和服务上争取外宾回头客。乡村旅游的内涵要挖掘,要克服季节性,多设计可参与的节目。交通、卫生条件也要改善,加强营销策划。

3.4 挖掘老年市场

我们应为老年人创新以休闲疗养型为主的旅游模式,针对一些身体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群体和病愈后需要调养锻炼的人群设计针对性的休闲疗养旅游项目,在互不相识的老人之间搭起相互交流、健康交友的平台,设计一些老年人互动、展示老年人当年乡村经历的旅游项目和舞台。老年人旅游市场的启动和开拓还可以拉动家庭旅游市场。当老年人决定外出旅游时,家庭成员出于对老人的关心和照顾,会选择随同出游,便于照顾老人,这样就会带动家庭中的其他成员一起前往。

3.5 加大市场研究与宣传力度,拓展客源市场

乡村产品只有适应市场需求才具有生命力,再好的旅游产品必须投入市场,并为市场所接受才能实现其价值,由此可见,市场是旅游产品价值实现的保证。乡村旅游产品要适应市场的需求,首先必须研究市场动态,研究旅游者心理特征和消费趋向,再进行精心规划设计。同时,还需主动出击,把产品投入市场,充分运用各种促销方式,积极引导和激发旅游者的消费行为。

3.6 鼓励农民积极参与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应出台发展乡村旅游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农民采取集资入股或以村组集体经济组织为龙头,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组建乡村旅游开发公司或合作社,投资开发经营乡村旅游景区(点);返乡农民工创办乡村旅游享受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等政策优惠。同时,加快乡村旅游示范项目等重点项目的全面实施,吸纳更多的农民就地就业,减小金融危机对旅游业造成的不利影响。

4.结束语

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都市型乡村旅游由于它价格低、旅途短的优势或可由此获得新商机,形成新的消费热点。但机遇是建立在充分认识不足、积极的乡村旅游开发深化措施、积极的乡村旅游设施完善以及积极的市场调研开拓基础上的,这样都市型乡村旅游才能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尹振华.开发我国乡村旅游的新思路[J].旅游学刊,2004,

(5).

[2]何景明.成都市“农家乐”演变的案例研究——兼论我国城市郊区乡村旅游发展[J].旅游学刊, 2005,(6).

[3]肖佑兴.关于开展云南乡村旅游的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

[4]郭焕成.中国旅游发展笔谈——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的乡村旅游(一):发展乡村旅游业,支援新农村建设[J].旅游学刊,2006,21(3).

[5]郑群明,钟林生.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讨[J].旅游学刊,2004,19(4):33-37.

渝东南乡村旅游业发展策略研究 篇5

关键词:渝东南,乡村旅游,社会经济发展

渝东南地区是指以黔江为核心的民族地区, 包括括黔江区、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所辖区域。地区既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多样的自然生态、原汁原味的民族风情, 又有红色文化、巴渝古老的黔中文化、盐丹文化、土司文化等众多的历史人文遗产。渝东南地区手持重庆众多“旅游名片”;如:酉阳桃花源、石柱黄水森林公园、秀山洪安边城、彭水阿依河等较多景区景点。

渝东南地区一直以来较远离川渝地区的政治经济发展中心, 该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落后于重庆市其他地区。欲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化迈进的道路任重而道远, 为此, 如何通过开辟乡村旅游发展之路, 以促进该地区全面发展, 是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

1重庆旅游业发展趋势研究

据中国国家旅游信息中心报告材料显示:我国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011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达26.4亿人次, 入境过夜旅游人数5730万人次, 旅游业总收入2.25万亿元;旅游产业体系日趋完善, 产业功能不断扩展, 产业素质不断提升, 我国正在从世界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转变。

重庆市旅游局预计到2012年年底, 力争全市年接待旅游过夜游客达6250万人次, 年均增长25%;旅游总收入达1550亿元, 年均增长30%;接待入境旅游人数达196万人次, 旅游外汇收入达10亿美元;就业总量达195万人。到2015年年底, 力争全市年接待旅游过夜游客达1.08亿人次, 年均增长20%;旅游总收入达3000亿元, 年均增长25 %;入境旅游人数达到300万人次, 旅游外汇收入达16亿美元, 入境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外汇收入进入西部各省 (区、市) 前3位、全国主要旅游城市前10位;旅游产业就业总量 (直接与间接就业) 达250万人。但同时《重庆市旅游业“十二五”规划》指出:重庆市乡村旅游发展滞后。主要景区景点和旅游线路向乡村旅游延伸不足, 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欠账大。

通过对上述情况的综合分析, 重庆市市政府在《重庆市旅游业“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突出主城区都市旅游以及精品景区打造, 推进区域旅游纵深发展, 实现旅游产业发展在空间上的拓展和相对均衡, 把“一小时经济圈”建设成为“山水都市旅游区”, 把“两翼”分别打造成为“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和“渝东南民俗生态旅游带”, 构建“一区两带”旅游业发展空间格局。

2区内乡村旅游业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1) 交通通达不高。

随着渝怀铁路、渝湘高速已正式通车, 大大改善了渝东南地区交通不畅的原貌, 但是渝东南地区景区景点主要分布在远离地区中心的偏远山区, 组团分布密度不高, 渝东南地处山区交通网络覆盖尚不全面, 这使交通业成为制约当地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重大瓶颈。

(2) 资金流量短缺。

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景区景点大部分位于偏远山村或革命老区, 黔江、酉阳、秀山、彭水、石柱都是国家级贫困县, 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老、少、边、穷山区, 经济发展水平低, 很难有多余专项资金投入到旅游资源开发。

(3) 项目开发单调。

一般以纯自然旅游观光和“农家乐”餐饮服务为主要类型, 其他的体验型、度假型少。表现为特色不明显, 文化内容相当缺乏, 开发不够成熟, 设施配套不够齐全。旅游产品单一, 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乡村旅游市场需求。

(4) 管理较为滞后。

渝东南地区农家乐基本上是当地农民自主、自发的经营行为, 缺乏一个统一性的管理销售机构, 导致该产业在地区经济链条上很难做大做强。

(5) 系统人才缺乏。

渝东南地区属于边远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受当地社会经济欠发达的客观条件影响, 人们的受教育程度不高, 缺乏专业的旅游业管理性人才, 且由于自身的社会经济欠发达因素, 很难吸引外部人才的流入。

(6) 宣传力度不足。

目的地认知程度不高渝东南乡村旅游缺乏统一的目的地形象与促销口号, 且各自为阵、力度不足。渝东南民族地区在宣传方面力度弱、主题不鲜明, 乡村旅游的营销意识与手段都有待加强。

3区内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意义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对农村人口占绝对比例的渝东南地区来说, 一是有利于提供出众多的就业岗位, 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渠道, 通过为旅客提供吃、住、行、游、玩以及小商品服务, 大大地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二是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城郊贫困地区虽然地处城市近郊, 但由于各种原因, 渝东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落后, 产业结构都比较单一, 一般都是以维持生计之农业为主。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兴起, 极大地促进了渝东南地区农村由单一的农业产业向以旅游和旅游配套服务的第三产业转移。促进该地区向非农业化和城镇化转型发展,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推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乡村旅游促进了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更为重要的是, 促进了农民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的提升。四是促进人和人之间的和谐。旅游使人们开阔眼界, 增长见识, 通过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促进了旅游者与农民之间、旅游者与旅游者之间、农民与农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4区内乡村旅游业发展建议

4.1以点带面, 逐步发展

受交通、地域等条件的制约, 乡村旅游不可能在每个村落都开花结果。应首先在距离城市较近、交通便利、靠近消费市场、自然环境怡人、农业基础较好的乡村发展, 积极探索, 积累经验, 稳步推进。应重视乡村旅游客源市场的调查研究, 认真分析市场的规模、范围和发展方向, 避免盲目上项目、乱撒胡椒面, 避免盲目追求大规模、高数量和“一窝蜂”。乡村旅游开发的初期, 客源市场宜以近程市场为主, 消费群体以相邻城区居民为主, 然后逐步拓展。

4.2推动转型, 优质升级

全面推动乡村旅游产品的改造与升级, 提升观光旅游, 加快发展休闲度假旅游, 积极发展历史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和乡村体验旅游所占比例。充分利用地区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优势, 挖掘传统商业、传统舞蹈、传统音乐等文化资源, 加大整合开发力度, 以民俗旅游发展促进民俗文化保护。积极发展融生态旅游、民俗旅游于一体的乡村旅游, 打造特色化和多元化旅游产品, 推动乡村旅游收入从以餐饮住宿收入为主向以旅游综合收入为主转变, 实现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促进渝东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4.3强化科技, 注重人才

利用区内以重庆旅游职业学院为首的各类高、中职业院校, 为地区旅游业发展解决基础性人才需求;同时注重开展与重庆市内外各大高校进行旅游管理性人才培养专项合作计划, 为地区旅游发展注入全新的管理理念与发展方式。

4.4完善设施, 全面保障

进一步完善区内“村村通”公路网建设, 加大区内“农网改造”项目的推进力度, 提高农村道路网的覆盖率, 保证农村居民用电质量;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 缩小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心理的差距感。使乡村旅游业在农村的发展有着深厚的社会系基础。

4.5加大宣传, 注重营销

树立大旅游理念和公司制概念, 整合地区内各类宣传营销资源, 共同促进旅游宣传营销工作。充分发挥市级宣传营销资金带动作用, 设立渝东南地区旅游宣传专项营销基金, 放大市级宣传营销资金使用效果。按照公司化运作模式, 对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实施公司化管理。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 推进共同营销。

4.6保护传承, 持续发展

正确处理发展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应牢固树立“环境兴游”、“生态兴游”的观念, 坚持科学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的原则, 坚持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间的内在统一规律, 先规划、后开发, 使乡村旅游的发展成为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渠道。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杜绝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开发。

参考文献

[1]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重庆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Z].渝办发〔2011〕306号.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3]杨德伟, 陈友军.旅游非优区的优化开发选择—以岷江上游乡村旅游为例[J].生态学杂志, 2006, (5) .

新疆昌吉市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篇6

1 昌吉市乡村旅游资源分析

昌吉市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发展潜力较大。本研究通过实地走访调查,网上查阅等方式分别从昌吉市乡村旅游资源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几个方面对昌吉市乡村旅游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

1.1 昌吉市乡村旅游发展优势

昌吉市乡村旅游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及政府较重视3个方面。昌吉市乡村自然风光有高山、湖泊、大漠、草原、古迹等五大自然景观,种类较多,且保存状态较好。除此之外,昌吉市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景观,在历史上就属于丝绸之路北道上的重镇,居住着汉族、回族、哈萨克和维吾尔族等32个民族,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景观;昌吉市的交通也十分便捷,东面与乌鲁木齐米泉市相邻,北面与五家渠市相邻,312国道从昌吉市横穿而过,交通便利也给昌吉市带来了较大的旅游消费群体;昌吉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和开发相对较早,具有一定的开发基础,形成了农家乐、农业观光,民俗体验等多种形式的旅游模式。当地政府也积极开展旅游推广工作,加大了旅游的知名度及影响力。

1.2 昌吉市乡村旅游发展劣势

昌吉市的乡村旅游劣势主要体现在受季节的影响显著、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强、基础设施不到位、管理混乱等现象。昌吉市乡村旅游接待时期主要集中在夏季,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旅游收入。每年的5-10月为旅游旺季,11月至次年4月为旅游淡季。受气候影响,冬季气候寒冷,旅游的收入不足以支付经营支出,所以冬季都是停止营业的;大多数的旅游工作人员都来自社会闲人员,教育水平普遍不高,没有受过专业的旅游技能培训,缺乏相应的服务技能和服务意识;餐饮、住宿、交通等方面缺乏相应的配套基础设施,景区内的娱乐项目较单一。服务意识不强,旅游消费者难以得到满足;景区在管理上比较混乱,缺乏明确统一的执行标准,旅游从业人员的管理要求松散,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1.3 昌吉市乡村旅游发展机遇

昌吉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受到了国家和自治区的重视与帮助,同时也为昌吉市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2011 年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认定名单公示期已满,全国共评出38 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100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其中就包含有昌吉市杜氏休闲农业庄园。2014 年国务院印发了31号文件,出台了许多鼓励和引领乡村旅游的政策[1]。2015年国务院1 号文件提出要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休闲产品,3 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其中,新疆被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按“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的表述,要发挥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作用,深化与中亚、南亚、西亚等国家交流合作,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同时新疆推出大力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乡村旅游,昌吉市则受到了更多点关注。可以预见,乡村旅游必将对美丽乡村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1.4 昌吉市乡村旅游发展挑战

在国家和新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昌吉市也面临着许多挑战。这些挑战分别体现在乡村旅游的开发规划、生态旅游的建设及与其它周边景区的竞争几个方面。随着国家新政策的出台,及丝绸之路旅游经济带的提出,昌吉市作为新疆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典范,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做好乡村旅游的规划及发展又是一个新的挑战。在景区规划开发时要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协调性,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化发展;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建设好乡村生态旅游业逐渐成为了现在旅游的新常态[2]。乡村旅游的发展在带动经济同时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游客过多带来的噪音污染,垃圾污染,改造游览区时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等。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既要促进旅游开发,又要保持生态平衡也是一个新的挑战[3];昌吉市周边自然环境优良,临近的城市乡村也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除了乡村资源外还有大型的国家级风景区,旅游旺季时会吸引大量游客前往,和昌吉市的乡村旅游形成一定的竞争,因此针对昌吉市特有的旅游资源招揽游客也是一项新的挑战[4]。

2 旅游者意愿分析

2.1 问卷的调查与结果

为了解旅游消费者的旅游偏好,采取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探究。问卷的内容主要从旅游者角度出发,围绕自然风光、治安状况、活动安排、服务水平、餐饮住宿、基础设施、旅行费用这几个方面探究大家的关注程度。昌吉市乡村旅游客源主要来源于乌鲁木齐市、米泉、五家渠、昌吉市及周边,因此问卷的发送也主要在这些地区进行[5]。调研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地点向20岁以上具有旅游决策能力和经济能力的完全行为能力人进行调查。此次共发放问卷328 份,去除无效问卷42份,共收回286份,问卷有效率87%。将旅游者的偏好定义为9个变量(见表1)。

通过结合286 份调查数据,使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的描述性分析(见表2)。

2.2 问卷的分析与结论

通过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变量的均值越大,旅游消费者的关注度越高。在旅游偏好的图表中显示,餐饮住宿的均值最大,为3.85,那么就表示旅游者若前往昌吉市乡村旅游,对餐饮住宿类的关注度最高,因此,餐饮住宿的这一方面也是旅游消费者的最基本的需求。除此之外,依次的关注内容为交通状况、治安状况、自然风光、活动安排、接待能力、基础设施、民族文化及旅行费用。通过以上顺序可知交通、治安及风光也是旅游消费者较为关注的内容。旅行费用上大家的关心度是最低的,这表示乡村旅游的费用较为低廉,大家对于乡村旅游的旅行费用基本都是可接受的。也就是说在旅游的影响因素中,餐饮住宿、交通、治安及风光是决定前往昌吉市乡村旅游最多的几个因素[6]。

3 昌吉市乡村旅游发展建议

乡村旅游资源具有资源潜力大,覆盖面广,收益群众多,市场需求旺盛,综合带动性强等特点,对拉动社会消费,促进农民就业,统筹城乡发展,提升文化传承与文明程度,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7]。从昌吉市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上可以看到昌吉市旅游的发展氛围很好,同时也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但是从昌吉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周边旅游者的旅游偏好分析来看,对昌吉市乡村旅游发展提出建议。

3.1 景区的建设

从景区的建设方面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设施[8]。在景区建设上要健全基础配套设施,尤其是在餐饮住宿等旅游者最基本的旅游服务需求方面。目前昌吉市乡村旅游的资源丰富,但是开发程度不高,受气候影响,旅游时间短暂,因此,在完善硬件基础设施的同时还应该开发多种模式的旅游活动,增加活动安排,促进不同季节的旅游发展,增加旅游活动的娱乐性和互动性。

3.2 景区的规划与管理

从景区的规划与管理方面加强建设。昌吉市乡村旅游分布较广且不均匀,针对此现状建议集中规划,发展当地特色旅游资源建立乡村旅游度假区,由点到面式发展;在旅游规划时要有长远目标,围绕国家生态乡村旅游发展的新目标,建立可持续、绿色、健康的模式发展。管理上一方面要加强旅游行业管理规范,同时还要对旅游从业人员有效管理,可通过技能培训等方式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

3.3 景区的宣传与推广

扬州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篇7

1 环城市乡村旅游开发的市场需求

我国国内旅游客源地域组成中是以城镇居民为主, 平时短暂假期中 (两日以内的假期) 在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以市郊和周边邻近地区为主, 以近程短期为主。由于旅游这种休闲方式在时间、费用、精力等方面提出的特定要求的限制, 从现阶段我国城镇居民在闲暇时间及收入水平方面具备的资源来看, 一段时间内我国大多数城市居民的外出旅游还主要体现了短时、短距离的特征。城市外围的乡村地区正逐渐成为城镇居民节假日出游的首选旅游目的地。城市化进程迅速蚕食城郊区域, 很多城郊原有的乡村旅游地已经沦陷在了城市建筑的包围之中, 钢筋混泥土完全破坏了原有乡村旅游风貌。与此同时, 由于旅游开发商自身素质的不高, 而政府有缺乏有力的管理和引导, 这些近郊的乡村旅游地逐渐变成了城市的一部分, 成为城市内休闲娱乐的场所, 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居民当前的需求。城市居民在这种市场条件下只有向城市外围的乡村旅游地寻求高品位的乡村休闲旅游产品。

该研究为主要采用的数据为2007年的国内大中型城市周边数据, 当时也包括了对南昌市的乡村旅游带的研究分析。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城市不断的发展扩张、交通条件的大幅度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体验旅游需求提高等等多方面的原因, 环城市乡村旅游带的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对于环城市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 我们将确立起环城市乡村旅游带的带状分布范围以及各个区域的发展策略。

2 南昌市乡村旅游带带状范围划分

通过我们对于南昌市乡村旅游地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范围趋势的分析, 笔者从空间上将南昌市的乡村旅游划分为五个具有不同特征的乡村旅游带, 构成我们的环城市乡村旅游带的带状分布范围, 这一规律在其他城市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近郊乡村旅游过渡带, 分布在城市周边30千米以内, 这个区域严格意义上并不是属于环城市乡村旅游带的一部分, 仅仅作为城市到乡村旅游地的一个过渡地带, 在这个区域内不排除有一些特殊的区域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乡村环境, 但是这些区域由于处于城市景观的强辐射范围, 并最终会被城市扩张所蚕食, 所以这个区域仅仅是城市向乡村旅游地的一个过渡地带。

(2) 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带, 分布在城市周边30~50千米的范围内, 作为乡村旅游的第一聚集带, 是整个环城市乡村旅游带体系中的第一个重点区域。将其定义为以发展乡村休闲度假旅游为主打产品的乡村旅游地。

(3) 乡村旅游转型过渡带, 分布在城市周边50~70千米的范围内, 作为环城市乡村旅游带的一个低谷区域, 同时也是不同类型乡村旅游地的一个过渡区域。

(4) 乡村旅游休闲体验带, 分布在城市周边70~90千米的范围内, 环城市乡村旅游带的第二个核心发展区域, 在中远期可以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区域, 其潜力较第一聚集区更大。

(5) 原生态乡村旅游体验带, 分布在距城市100千米以外, 这作为环城市乡村旅游带的外围区域, 是一些深度体验、高品质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后备发展空间。原生态的乡村高品质体验旅游将是这一区域的核心产品。

环城市乡村旅游带的4个区域并不完整而普遍的存在于各个城市的周边, 每个带也不是均匀的分布在城市的周边, 这与城市群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3 南昌市环城市乡村旅游带范围建设重点

在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之后, 我们将城市周边的乡村旅游划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30千米以内乡村旅游过渡带, 第二部分为20~150千米的环城市乡村旅游带, 此次研究的重点主要就在与环城市乡村旅游带的研究。我们认为在环城市乡村旅游带的建设中主要有以下几个重点要把握。

3.1 乡村旅游过渡带 (30千米以内) 的转型发展

在我们的调查中, 发现在20~30千米之间其实有着大量的农家乐形式的乡村旅游地。然而我们认为, 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这些区域将很快失去作为乡村旅游耐力生存和发展的乡村旅游资源基础。因此我们认为在城市和城市周边之间存在这个过渡区域, 在整体上来说并不属于环城市乡村旅游带的一部分, 但是在环城市乡村旅游中起到了一个短时间段上的过渡作用。在这一区域目前存在的大量的乡村旅游地, 我们认为他们的最终发展方向是由乡村旅游向城市休闲度假地转换, 适应城市化进程, 将这些乡村旅游地转型发展成为城市居民日常休闲度假的选择。

3.2 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带 (40千米左右) 的精品化和特色化建设

在距离城市30~50千米的这个范围作为乡村旅游的第一聚集发展区域, 是目前环城市乡村旅游发展重点。在南昌市的乡村旅游地调查中该区域聚集了49%的样本。该区域的乡村旅游地分布广泛, 数量众多, 接下来的发展重点在于对这些乡村旅游地从量向质的转变上, 对这些已有的乡村旅游地进行精品化、特色化的建设。在巩固发展的基础上, 必须重视对这些区域的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 尽可能的减少城市化对于乡村旅游资源的破坏, 延长这些区域乡村旅游地的生命周期。通过景区化的建设管理, 打造具有不同主题的品牌乡村旅游产品, 塑造起同一区域内不同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实现整个区域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良好势头。

3.3 重点逐渐转移至80千米左右, 发展高品质乡村旅游产品

在距离城市70~90千米的这个范围内形成了乡村旅游的第二聚集区域, 就目前来看, 虽然这一区域已经出现了集聚的势态, 但是在乡村旅游地的整体分布上仍然远远的低于第一聚集区域。在南昌市的乡村旅游地调查中该区域聚集20%的样本, 这一数据虽然高于前后区域的乡村旅游地分布, 却在总量上不具备显著优势。我们认为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 乡村旅游层次的不断提高, 该区域将成为环城市乡村旅游带的与第一聚集区域并驾齐驱的乡村旅游发展地, 并最终超越第一聚集区, 成为将来环城市乡村旅游带的核心地带。因此在今后的环城市乡村旅游带开发中, 在巩固发展第一聚集区域的同时要逐渐将重心向80千米左右这一区域转移。在区域发展上, 我们认为, 依托良好的乡村旅游资源, 迎合城市居民对于高品质乡村休闲旅游产品的环境需求, 发展高品质的乡村休闲体验产品是这些乡村旅游地的发展的核心。

3.4 100千米以外的乡村旅游后备发展带的保护性开发建设

在距离城市100千米以外广泛区域, 远离城市的影响, 集聚着大量的良好自然生态环境, 这里的乡村根据有原生态的乡村意象氛围。作为满足城市居民对于更高品质乡村体验的需求的资源储备, 是将来发展时间较长的乡村生活体验发展带的主体依托。在目前的建设重点更多的是保护, 保护好这一区域良好的乡村生态旅游资源为将来发展预留空间。

参考文献

[1]税伟, 陈烈, 王山河.城市化与城市近郊乡村旅游开发研究——以南昌邛崃市鹤鸣村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5, (03) .

[2]何景明.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 2003, (01) .

扬州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篇8

1 乡村旅游的现状

第一, 乡村旅游市场需求不断增加。近年来,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 人们在高楼大厦林立的“水泥森林”中无法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 更多人外出旅行选择乡村旅游。第二, 乡村旅游发展迅速。2005年乡村旅游才开始发展, 并且模式单一, 往往只是农家乐。随着十余年的发展壮大, 我国约65%旅游景点周边已经拥有了乡村旅游项目, 而且模式多种多样, 包括观赏型、娱乐型、生态型、休闲型等。

2 乡村旅游的存在问题

1) 乡村环境遭到威胁。乡村旅游建设大力开展, 乡村环境保护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困难。一些乡村旅游设计规划前期并没有充足准备, 开发建设更是边拆边建, 没有严格规划。例如一些农家乐建筑一味追求亲近大自然, 修建在溪流边上, 日常生活的垃圾污水就排放到溪流中, 对水质造成严重污染。部分乡村旅游在山上修建道路、凉亭等, 破坏原有植被, 生态环境多样性严重受影响。除此之外, 房地产开发商更是把乡村环境当成摇钱树, 在景区大兴土木, 修建大量别墅。不仅原有的树木被砍伐, 环境遭到破坏, 而且更令乡村变得城市化, 失去了本身的核心竞争力。同时, 游客大量增加, 部分游客保护环境意识不高, 对乡村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2) 乡村文化受到冲击。乡村旅游的兴盛给村民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 更多给村民带来了文化意识的冲击。村民平静的生活被打破, 特别是一些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逐渐发生改变。原来的小农意识被拜金主义所替代, 开始最大化地追求利益。一些古香古色的老房子被修改成农家乐, 不仅破坏了原有的乡村文化气息, 而且在修建农家乐中, 村民保护意识不足, 往往在老房子上新建二层木屋。这些举措都加快了房子的老化, 乡村的文化特色受到破坏可以进行修补, 村民的思想发生转变将难以恢复。3) 乡村旅游管理问题。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统一化的管理, 然而现在大部分的乡村旅游并没有具体相关部门进行监督管理, 乡村旅游在建设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宣传营销等方面存在大量问题。第一, 乡村旅游前期缺乏合理设计, 对于开发建设经常是一哄而上、盲目开发。建筑物的修造不仅破坏当地环境, 而且部分建筑物由于设计不合理, 使用时间不长, 造成大量物力、人力、财力的浪费。乡村旅游的门槛低, 许多开发商没有长期发展规划, 对乡村环境进行大规模施工。在对环境造成严重冲击的同时, 也令乡村环境资源迅速枯竭, 失去了竞争力。第二, 乡村基础建设不完善, 成为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大障碍。游客大多来自城市, 无法适应乡村落后的基础设施。例如交通方面, 乡村小路无法承受大量的车流量, 特别是节假日堵车成为乡村旅游急需解决的问题。食宿方面, 乡村的住房环境、卫生情况还不能令游客满意。第三, 乡村旅游宣传营销也存在大量问题。一些优秀的乡村旅游景点, 由于村民的经营意识不足, 缺乏商业宣传, 制约了当地乡村旅游发展。但也有部分乡村旅游进行虚假宣传, 严重高估自身文化价值, 游客数量越来越少, 无法持续发展。

3 策略

1) 提高服务质量。首先, 良好的基础设施是游客外出游玩的基本要求, 乡村旅游一定要对基础设施进行完善。交通方面, 与当地政府进行协商, 在旅游淡期进行道路建设, 保证乡村景区的交通顺畅。食宿设施建设加强, 农家乐要提高住宿和餐饮服务标准, 提供更加洁净的客房、更加干净的饭菜。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也要同时开展, 公共卫生间、垃圾桶以及医疗设施等都要跟上游客需求。其次, 乡村旅游是服务性行业, 当地村民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也要加强服务质量。近年来不断发生出游客与当地居民发生纠纷的事件, 多因村民的服务质量差引起。乡村旅游为村民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给村民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部分村民并不以游客为生, 自己原有的生活习惯被打破, 与游客发生矛盾事件概率大大增加。乡村旅游有关管理者不仅要满足游客需求, 更要照顾好村民本身的生活要求。既要提高游客保护环境意识, 也要让更多的村民在乡村旅游中受益, 尽力维持村民原有生活习惯。第三, 乡村旅游建设前期规划要合理, 突出当地特色, 避免同质化。减少大量别墅等大型建筑物建设, 保持原有的乡土特色, 接近大自然。重视当地文化保护, 特别是民俗文化和历史建筑, 一定要合理开发。2) 政府加强管理。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和日常管理都需要政府方面的严加规划监督, 政府需要在乡村旅游建设中起到主导作用。政府需要制定相关的法令条文, 乡村旅游前期开发建设规划书需要向政府提交审阅, 有关部门进行严格批审, 保证乡村旅游开发合理性。同时针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 改善景区服务质量, 满足游客需求。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也导致了各方面的经济冲突, 政府要依据有关条令依法及时解决利益冲突纠纷。

4 总结

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导致各式各样问题的出现, 原有乡村环境遭到破坏, 乡村文化受到冲击改变,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相关管理不到位等, 这些都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绊脚石。而解决这些问题, 不仅要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提高, 更需要有关政府部门实施管理监督作用, 多方面共同配合, 才能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让乡村旅游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海波, 李少游.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乡村旅游的集约可持续发展之路[J].生态经济, 2013, (4) :138-141.

[2]刘孝蓉, 胡明扬.基于产业融合的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模式[J].贵州农业科学, 2013, 41 (3) :219-222.

扬州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篇9

牡丹江市位于中国黑龙江省的东南部, 地处中、俄、朝合围的“金三角”腹地, 是东北东部地区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全市总面积4.06万平方公里, 截止到2011年末, 全市总人口278.6万, 其中市区常住人口96.2万人, 在户籍人口中, 非农业人口146万人, 农业人口121万人。牡丹江市拥有发展乡村旅游的农业资源、生态环境资源及民俗文化资源。牡丹江地处盆地, 四面环山, 四季分明。西部山脉阻挡沙尘暴的入侵, 使得牡丹江地区免受沙尘天气。牡丹江东部濒临日本海, 植物茂盛。空气湿润。全市山地、丘陵占总面积78%, 森林资源丰富。在2008年第二届中国休闲经济发展论坛上, 牡丹江镜泊湖风景名胜区被评为中国十佳休闲旅游胜地, 是黑龙江省唯一入选的景区。同年, 在上海召开的“世界文化旅游论坛”上, 镜泊湖风景名胜区被评为中国文化旅游精品景区。2011年镜泊湖风景名胜区正式升级为国家AAAAA级风景区。牡丹江是多民族融合之地, 现有38个少数民族, 是满族的发祥地, 也是全国第二大朝鲜族聚居地。[1]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景色优美, 民族特色文化气息浓厚。这些地区依托本地拥有的独特自然资源和丰富的人文资源, 借助新农村建设平台深入推进乡村旅游项目, 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东宁县三岔口朝鲜族镇三岔口村是黑龙江省最大的朝鲜族村, 是黑龙江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 也是牡丹江市确定的首批“百村万户山里人家乡村旅游”的农业旅游示范村。全市有65个村被确定为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二、牡丹江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牡丹江市是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较早的城市之一, 2006年起, 牡丹江市乡村游正式启动, 最初是以小规模“农家乐”网点经营模式为主。近年来, 牡丹江乡村旅游实现了“从小到大”、“从点到面”的跨越, 经过几年的发展, 已具有一定的产业规模和基础, 呈现出特色亮点明显、综合效应强等优势。2010年, 全市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33.6万人次, 实现直接营业收入3850万元, 拉动农业、林业等相关收入1.65亿元。[2]

2011年牡丹江开展“百村万户山里人家”乡村游星级师范点创建活动。加快乡村游推进农村建设为中心, 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延长农村产业链, 带动农村餐饮、住宿、商业及其他服务业的发展为目标, 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 以乡村游示范点为基础, 按照《“百村万户山里人家”乡村游示范店星级评定标准》, 推选出旅游者放心和社会各界认可的星级示范店126家。其中:五星级4家、四星级7家、三星级65家、二星级38家和一星级12家。牡丹江市是黑龙江省首个开展乡村游示范点授“星”的城市。[3]

随着牡丹江乡村旅游的发展, 乡村旅游投资、市场、效益呈现出多元化态势, 乡村旅游已形成现代新农村风貌、高新科技农业园区、乡村生态环境、民族村落、花卉和林果种植、水产养殖、观光休闲农园、农业主题公园、农家乐、农俗节庆活动等十种类型。逐渐形成以东安区、西安区、爱民区为先导, 海林市 (县级市) 、宁安市 (县级市) 、东宁县为重点的乡村旅游开发格局。

三、牡丹江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障碍

(一) 客源市场单一, 客源不充足

牡丹江市旅游业起步较早, 但早期仅限于对俄旅游。近年来, 对俄罗斯、韩国、港澳台等传统客源市场的吸引力逐渐下降, 且俄罗斯、韩国、港澳台旅游者对乡村旅游兴趣不大。距京、津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基础雄厚、旅游业发达的城市和地区较远, 导致客源引入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因地理位置限制, 牡丹江地处东端, 从国内旅游经济区的总体格局上看, 哈尔滨周边乡村游对牡丹江旅游市场客源截留严重;难以形成跨区域的大环线。

(二) 乡村游市场定位不准确

牡丹江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经营者多数把城市居民作为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范围, 但实际上, 位于牡丹江市周边2小时汽车路程内的近距离城市和地区大多为发展中城市和地区, 经济实力相对较弱, 居民旅游消费能力较低。这些城市和地区居民乡村旅游欲望不强烈, 经实地调查分析, 多选择“长假”“长线游”, 很少或几乎不选择近郊乡村游。

(三) 受当地气候影响较大

牡丹江市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 冬季长达半年之久。旅游市场也形成了差异巨大的淡、旺两季。以宁安市渤海镇小朱家村为例, 旅游旺季周末游人如织, 须提前预约。但冬天淡季一般都是闭店歇业, 景区、景点经营期过短, 资源大量闲置, 综合效益不高。牡丹江市其他的乡村旅游景区、景点莫不如此。

(四) 旅游基础设施薄弱

牡丹江市很多乡村旅游景区只开发旅游资源而忽视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旅游接待能力严重不足, 接待水平低下。有些景区基础设施远远滞后于景区的“火热”程度, 如停车位不足、用餐住宿条件差、景区公厕紧张等, 严重影响乡村游的长远发展。

牡丹江乡村旅游各景区、景点多数存在交通状况不佳的情况, 路面狭窄、路况差, 甚至有些乡村游路线还是乡村便道, 雨天泥泞不堪, 难以通行, 晴天尘土飞扬。有些景区、景点道路交通的改善虽然已经纳入市政规划, 但是还是需要建设周期。而且各旅游接待地之间距离较大, 各主要景点间距大多超过50公里, 连接各景点的道路建设也需要巨额资金。

四、牡丹江市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一) 制定科学合理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要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促销, 促进牡丹江地区乡村旅游的整体开发。在规划中, 要考虑各乡村实际情况, 避免照搬照抄, 毫无新意。并要在充分考虑乡村可持续发展基础上制定具体思路, 解决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二) 重视乡村旅游发展中保护和再造乡村意象

乡村意象是乡村地区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文化和景观业态, 是人们普遍形成的心理认知, 是乡村区别于城市的主要外在表象与文化内涵。[4]乡村意象是吸引城市居民选择乡村游的核心因素, 因此乡村旅游规划和发展中必须把保护乡村意象放在首位。而且以保护为前提重塑乡村意象中对乡村的“不良”印象, 例如“脏、乱、差”, 牲畜在村子里闲逛等, 树立现代乡村意象。

(三) 加大对牡丹江乡村旅游的宣传和营销

牡丹江乡村旅游目前还没有形成响亮的旅游品牌, 大多数市民认知程度不高。因此要加大对乡村旅游的宣传力度, 使乡村成为市民出行的首选或经常的目的地。建立多种宣传途径和手段, 如电话、网站等多渠道。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化成为旅游产品优势, 全面确立旅游目的地形象。

摘要:牡丹江市自2006年开展乡村旅游, 陆续开展以“百村万户山里人家乡村旅游”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活动, 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极大地推动了牡丹江市新农村建设。但经过近年的发展, 障碍逐渐显现, 发展遇到瓶颈。本文通过对牡丹江市乡村旅游实证分析, 总结障碍, 提出发展策略。

关键词:牡丹江市,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牡丹江城市简介牡丹江市政府网站http://www.mudanjiang.gov.cn/

[2]牡丹江统计信息网http://www.mdjtj.gov.cn/

[3]实施百村万户山里人家乡村游工程http://www.ctnews.com.cn/lybgb/2008-12/15/content_582191.htm

上一篇:视轴测量下一篇:过氧化氢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