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精选12篇)
贵州乡村旅游发展 篇1
摘要:贵州省近几年通过发展乡村旅游, 促进了劳动力的就地就业, 对农民的增收也起到了非常显著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贵州乡村旅游业现状的分析, 指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以促进贵州乡村旅游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乡村旅游,问题,对策,贵州
一、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
1.1乡村旅游资源概况
贵州是中国乡村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的省份, 目前集观光、度假和深度文化体验为一体的新型和谐旅游目的地正在悄然形成。正如世界旅游组织所称赞的贵州是“生态之州、文化之州、歌舞之州、美酒之州”。概括起来讲, 有三大特点:
第一, 由特殊地质地貌构建的自然景观的奇特性。贵州地处云贵高原, 全省土地总面积约17.62平方千米, 占全国总面积的1.8%。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92.5%, 其中岩溶面积约10.9万平方公里, 占61.9%, 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贵州的岩溶面积由于岩溶发育三维空间的不断扩展, 导致地形演进过程的变化十分复杂, 发育于地表的石芽、漏斗落水洞、竖井、洼地、峰林、峰丛、天生桥、岩溶湖、瀑布、跌水, 与发育于地下的溶洞、暗河、暗湖、伏流等纵横迭置, 形成了一个极富地域特色的自然“岩溶博物馆”。漫长而奇妙的地质结构过程, 孕育了全省千姿百态的奇山秀水、飞瀑异洞, 形成了无数地上地下贯通, 动态静态结合的自然奇观。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龙宫、织金洞、马岭河、小七孔等, 就是这个喀斯特王国的典型代表。
第二, 多民族构建的文化原生性。贵州省的常住总人口3975.48万人, 其中少数民族占38.9%, 世居少数民族18种。多种族群和不同地域的文化因子经反复对撞和相互涵化, 逐渐积淀在贵州文化的各个层面中, 各民族的建筑、服饰、饮食、婚俗、祭祀、节庆、艺术等等, 无不富含着异彩纷呈的人文底蕴。正所谓“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 “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走进民族村寨, 人们会发现, 汉晋遗风, 唐代发型、宋代服饰、明清建筑等古老的文化模式, 在这里仍被原汁原味地保存着, 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一笔文化遗产。
第三, 天然避暑型气候的独特性。贵州的避暑型气候资源已属于越来越稀缺和珍贵的生态环境资源。贵州地势西部高, 向北部、东部和南部逐渐降低, 平均海拔1100米。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温变化小, 冬暖夏凉, 气候宜人。从全省看, 通常最冷月 (1月) 平均气温多在3℃~6℃, 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最热月份 (7月) 平均气温一般是22℃~25℃, 为典型夏凉地区。降水较多, 雨季明显, 阴天多, 日照少。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0%, 且以每年超过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
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为贵州乡村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的状况
贵州乡村旅游的兴起是伴随着国内旅游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其乡村旅游从上世纪80年代初已经初露头角, 90年代中后期得到较快发展。双休日和黄金周休假制度的推行、乡村地区交通设施的改善等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1998年以来国家相继推出“中国城乡游”、“中国百姓生活游”、“中国乡村旅游年”、“中国和谐城乡游”、“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等, 在旅游局推出的乡村旅游线跨20个省, 1万多个村的同时, 乡村旅游在贵州也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2008年, 贵州省接待乡村旅游人数达到2900多万人次, 全省乡村旅游收入达到105.18亿元, 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16.1%。事实上, 乡村旅游早已在贵州省展开, 各地在发展过程中, 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旅游。其中, 贵阳市花溪生态农业示范园、安顺黄果树石头寨、遵义市新蒲镇农业观光园、黔西南州共青林场怡心园、贵阳市乌当情人谷—阿栗杨梅园、兴义下伍屯万峰林、黔东南州巴拉河流域农业旅游区、修文县谷堡乡等被列入全国乡村旅游示范点。由此看出, 乡村旅游在贵州省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二、贵州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贵州省风光优美, 民族风情独特, 乡村旅游资源丰富, 这几乎是到过贵州所有游客的共识, 然而贵州旅游状况与西南周边的云南、重庆等省相比仍存在相当的差距, 这与贵州省的旅游资源状况极不协调, 究其原因, 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基础设施落后
旅游区和旅游项目的硬件开发, 是不得不普遍重视的开发内容, 贵州省进行硬件开发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 道路交通设施方面。从公路运输来看, 很多乡村的公路等级低、质量差, 不少地方公路面窄、陡坡、急弯, 使得很多游客不得不放弃旅游的想法;从铁路运输来看, 虽有湘黔铁路、渝怀铁路等, 但火车站预留的卧辅车票有限, 旅游团队无法经过铁路顺利进出;从航空运输来看, 有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黎平机场, 但机票价格贵、附加费用多且在出行上具有制约性。第二, 餐馆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低, 饭菜不符合游客口味, 民寨旅馆饮食条件差、没有洗手间、房间有异味的情况很多;酒店的数量不足, 星级酒店少, 档次和标准化程度低, 接待服务质量差。
2.2民族文化逐步衰退
民族文化是贵州省主要旅游资源和产品品牌, 其开发利用是贵州旅游开发的核心内容。可是由于种种原因, 其民族文化正逐步衰退。主要表现在:第一, 乡土特色和民族文化的舞台化和商品化。在旅游开发中, 为了获取眼前的经济效益, 迎合旅游者猎奇的需要, 一些地道的田园风光、民风民俗和民族歌舞在纯粹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变味走形, 从而导致民族文化在旅游过程中被不正当地舞台化和商品化。如一些村民生活、展示和演出时上身着民族服装, 下身穿西裤、紧身裤或牛仔裤, 或全身民族服装却脚穿皮鞋、运动鞋甚至塑料拖鞋等。一些民族村、民俗村的传统民间民俗、庆典活动如火把节、泼水节、苗王祭神仪式、婚嫁风俗等也不按原有的特定时间、地点、方式进行, 而是因“旅游需求”随时随地随意地开展, 已非民族风情的真实展现。同时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工艺品如傩具、蜡染、织锦等制作也转向面对大众市场, 机械化批量生产而逐渐走向粗制滥造, 从而失去了传统的艺术形象和价值。第二, 在原有的村寨出现很多的现代建筑样式 (包括砖瓦、砖混、水泥) , 显得与传统古朴的村寨和民族建筑极为不对称。如雷山县郎德苗寨的清代居民古建筑群, 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是中国著名的民俗博物馆。近20年来, 寨上的建筑已受到污染侵袭, 砖木结构、钢筋水泥的建筑补缀在苗家吊角楼的村寨里。
2.3人才缺乏, 特别是缺乏管理和服务人员
旅游的开发和管理都需要高级别的人才, 需要懂旅游、懂管理的双重人才。当前开发乡村旅游的人才奇缺, 加上资金的短缺和部分政府主管人员的不重视, 直接影响了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乡村旅游地的管理人员主要是政府官员和村干部, 且分工不到位, 职责不清, 管理混乱;从业人员主要是当地农户, 真正懂得旅游开发和经营管理的人才极其缺乏。如施秉, 其旅游企业高、中、低层管理人员和专业人才都是一片空白, 持有“总经理资格证”仅4人, 持“导游证”的5人, 没有一名旅游院校毕业的人员, 其他的人员均未参加系统的培训学习。
2.4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混乱
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混乱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欠缺统一, 经营管理者各自为政;经营管理方法思路滞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导致出了问题往往没法解决。如贵州黔东南雷公山等景区由建设局风景管理处独立行使管理权;民族文化村寨的开发与保护由文化局、民政局等单位进行管理;雷公山森林公园由林业部门直接管理;旅游商品由经贸局管理;食品卫生由卫生局管理等。
三、发展贵州乡村旅游的对策建议
3.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创造有利的旅游环境
基础设施的落后是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基础设施的落后, 乡村社区无法承受和处理由于游客过量带来的环境污染, 使得乡村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 所以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改善交通状况, 增强旅游交通服务能力。包括旅游区公路的升级改造和建设, 火车站、汽车站等交通服务枢纽的改造, 出租车、省内公共汽车及通往主要旅游区的长途汽车、旅游专线车和观光巴士的发展、管理;提高旅游区餐馆、饭店饮食卫生条件;提高宾馆的等级, 对于民寨旅馆, 必需注意其餐饮卫生安全和环境气氛, 应对餐馆进行定期卫生质量检查。
3.2加强民族文化的保护
在贵州民族文化、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三大主体旅游资源中, 原生的民族文化最具特色和市场竞争力, 而这类资源主要是以人作为基本载体, 不同于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资源的存在形式。为切实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力度, 省委、省政府应采取一系列措施:第一, 引导和劝服村民尽可能穿着民族服饰 (特别是少数民族居民在重大节庆活动中, 应力求着民族服饰) , 跳本民族舞蹈, 崇尚民族习俗, 保持民族风格。第二, 基本保持原来的旅游民族村等。不进行包装和修饰, 仅仅对污水排放、垃圾处理、环境卫生和游览道路进行一些改进;重点村寨实行居民房屋建设的新老分区, 在原有村寨附近规划建设新的居民区, 让居民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样式。在老居民区新建、改建、整修、装饰的住宅, 必须严格按照规划建设要求选择样式、材料, 不得采用现代房屋的样式, 不得修建砖瓦、水泥建筑。然而, 对于这种以人作为基本载体的旅游资源, 最有效的保护手段就是要少数民族人民继续传承、整理、弘扬其原生的民族文化。
3.3加大从业人员的培训和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提高当地居民的参与度
人才是贵州省开发和发展最主要的制约性因素, 广开渠道吸引、利用区域外的人才资源, 无疑是西部大开发的头等大事。贵州省在制定和实施人才政策, 规范管理体制方面有不少成功的经验, 应该继续坚持和不断强化的主要是:一是加强旅游从业人员旅游知识、经济知识、管理知识的培训, 帮助从业人员更好地了解当前旅游业发展的趋势, 掌握日常管理和经营的技能;二是加强接待服务方面的培训, 不断提高接待水平和服务质量, 提高游客的满意度;三是加强对本地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方面的培训, 使乡村旅游与当地民俗风情和乡土文化有机结合, 提高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和服务档次。建立社区参与机制, 使农民真正参与乡村旅游的发展中去、使农民能够成为旅游业的真正受益者。
3.4健全管理体制
要使乡村旅游持续、协调和健康的发展, 必须采用政府主导, 行政、经济、法律等相配套的宏观指导、监督、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一是要把乡村旅游的管理纳入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 制定乡村旅游相关管理办法或条例, 对乡村旅游的规划审批、经营管理、安全管理、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规范与监督, 引导其逐步走向行业协会自律管理。二是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使乡村旅游的经营运作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 使乡村旅游向法制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发展乡村旅游是推进贵州省经济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 其最大优势就是旅游发展结合农村实际, 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既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又提高了农民的文明程度, 真正实现了乡村旅游和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然而, 由于开发经验的不足, 相关制度的欠完善, 具体开发过程中必然会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因此, 必须正确对待这些问题, 给予足够的重视, 才能保证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叶红.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J].博士硕士论坛, 2007 (10)
[2] (英) 史蒂芬·佩吉.现代旅游管理导论:第2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 (6)
[3]邹统钎, 马欣, 张昕玲, 黄海辉.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政府规制[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2)
[4]唐召英, 阳宁光.论城郊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可持续发展, 2007 (6)
[5]蔡家成.西部旅游开发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3
贵州乡村旅游发展 篇2
——以西江苗寨乡村旅游为例
摘要:通过对西江苗寨乡村旅游发展的个案分析,作者从表面与深层两个层面对影响贵州民族村寨乡村旅游业发展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论。
关键词:乡村旅游;旅游;发展状况;组织;机构;问题
西江苗寨介绍
西江苗寨,全寨苗族占99%。黎平肇兴侗寨有900多户 人家、3800余人,故有“侗乡第一寨”之称。全寨有5个家族,每个家族有一座鼓楼,共5座鼓楼、5座花桥、5座侗戏楼,这些极富侗族建筑特点的建筑物至今保存完好。这是全世界最大的一个苗寨,历史悠久。根据专家的说法,至少有2000年的历史。这里有1200多户苗族人家、5000多人务农为生,苍翠山谷里错落分布着800多栋吊脚楼,溪水从寨中流过,风景优美,苗族风情浓郁。她拥有“歌舞的海洋”、“芦笙的故乡”、“银匠的故乡”、“民族风情博物馆” 等诸多美誉。
西江千户苗寨民族建筑、服饰、饮食等民族文化和田园风光,无疑成为原生态文化的最大卖点和原生态旅游的最大亮点。全国的苗疆圣地,雷山县苗族的建筑、服饰、习俗、歌舞、乐器、工艺等传统而古老,原汁原味,被文化学者称之为“魏晋歌舞,唐宋服饰,明清建筑”。雷山苗族的铜鼓舞、木鼓舞、芦笙舞,吃新节、苗年节、鼓藏节、苗族飞歌、游方歌,斗牛赛、斗鸟赛以及银饰、蜡染、丝绣……等,构成了苗族绚丽的艺术殿堂。西江千户苗寨,似乎引领着黔东南原生态的旅游风潮。来自于海内外的游客兴致勃勃,无不为眼前神奇的苗寨赞叹不已。
西江苗寨乡村旅游的兴起
说到西江苗寨的发展,当地人把契机归结为2008年的“旅发大会”。贵州省每年一次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旅游发展大会当年在西江苗寨举办,为此,贵州省和雷山县政府投入巨资完善西江苗寨的内外部环境。自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西江千户苗寨召开后,到西江等地旅游的省内外游客络绎不绝。抓住这一契机,雷山县在西江、郎德、大塘和县城等各个旅游景点推出了异彩纷呈,独具特色的活动节目,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学者言:中国的五十六个少数民族,就文化的多样性、多层次性、差异性以及复杂性而言,苗族是独一无
二、绝无仅有的。作为全国的苗疆圣地,雷山县苗族的建筑、服饰、习俗、歌舞、乐器、工艺等传统而古老,原汁原味,被文化学者称之为“魏晋歌舞,唐宋服饰,明清建筑”。雷山苗族的铜鼓舞、木鼓舞、芦笙舞,吃新节、苗年节、鼓藏节、苗族飞歌、游方歌,斗牛赛、斗鸟赛以及银饰、蜡染、丝绣……等,构成了苗族绚丽的艺术殿堂。形成了深度文化体验型乡村旅游、民族文化观光、歌舞表演、民族节庆、民俗寻踪、古镇探秘等形式多样的乡村旅游产品。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镇),西江千户苗寨是全省13个保护与建设的民族乡镇之
一、被誉为“苗族民族文化艺术馆”,西江有远近闻名的银匠村,苗族银饰制作具有极高水平。西江苗寨,“鼓藏头家”“阿宝农家”“阿慧农家”“唐守明家”“唐守和家”“李文芬家”“阿娜农家”“世博林农家”已经做出了品牌效应。
影响贵州民族村寨乡村旅游发展的深层次因素分析
在收获发展成果的同时,西江苗寨也遭遇了“成长的烦恼”。“年轻人都去打工了,愿意花力气学苗歌、刺绣的人越来越少”,“村民参与旅游业的模式太单一,就是餐饮住宿、手工艺品、歌舞表演,长期恐怕难以为继”,“村民为开旅馆客栈私搭乱建,破坏苗寨的整体风貌”……文化人士、当地百姓、经营管理部门表达了各自的忧虑。旅游产品结构单一, 单一与浅层次的自然观光型产品对游客缺乏较深的吸引力,景区内各景点不能形成紧密的联系,使其旅游功能减弱,游程过快、过短。
(一)对乡村旅游发展认识不足,缺乏信心
一是村民旅游业相关的专业知识缺乏。
二是缺乏对村民的引导和培训,发展乡村旅游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保护乡村的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为重点,维护乡村性和地方特色,走特色化、规范化、规模化和品牌化一体化的道路,实现乡村旅游产业化的基本目标,最终实现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民族村寨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进程中,往往只注重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引导和培训,而忽视对村民发展旅游业的引导和培训。
(二)利益分配不适于乡村旅游的发展
利益分配的方式与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或者影响企业的发展,乡村旅游是一个较为特殊的产业,其资源和参与经营的人员较为复杂,有的产权不明晰,这给其经营管理带来困难。这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对乡村旅游的利益分配影响较大:一是乡村旅游资源方面。乡村旅游资源是由有形资源(具体的村落自然环境、一草一木、民居服饰等)和无形资源(习俗、文化、民族风情、热情好客、淳朴的民风等)组成的。乡村文化旅游最重要的资源就是无形资——文化(生产生活方式、劳动方式、习俗民风等),无形资源的脆弱性和易变性,使得要保护和延续其生命较为困难,稍有不慎就会对它形成毁灭性的破坏,使其延续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文化毁于一旦,而乡村的文化资源应该是全体村民共同所有的,不是个别或少部分村民的。二是乡村旅游的开发与管理方面,乡村旅游的开发与管理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组织环节,它不像其他度假村那样,有较为明确的投资主体,产权是清晰的,利于管理。而乡村旅游的多数资源产权不明晰,给管理开发带来不便。一些非常重要的文化资源、生活习俗等无形资源是全体村民和他们的祖祖辈辈共同创造和繁衍的,是全体村民共同所有,不可分割的,因此,对村庄无形资源的管理非常困难,往往容易出问题。三是乡村旅游资源的载体方面,乡村旅游资源的载体是当地村民,其主要的吸引力也来至于当地人的生产、生活和习俗等,无论是外显的物质吸引物还是无形的非物质的吸引物,他们的载体就是当地的所有的居民。因此,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仅是单纯的旅游经济方面的增长,还必须要与乡村的社会发展,包括人的能力提高、社区能力的增强和可持续的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使乡村旅游长期而良性地发展下去。
以上三方面的分析说明,乡村旅游资源的特殊性、共有性、不可再生性等诸多因素要求,在进行乡村旅游开发时一定要慎重,在进行乡村旅游收入分配时要有自身的灵活机制,必须要考虑公司、村集体、村民等几个层面的共同利益,否则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会加大。
目前贵州民族村寨的旅游收入分配主要落入公司或是少数人的腰包。几乎没有考虑村民收入的合法性。收入主要集中在旅游开发商,直接从事旅游活动的部分人群,包括从事家庭旅馆、小商店、小吃店、民俗歌舞表演等直接收入和为开发商提供旅游劳务所得收入,而绝大多数村民没有获得他们本应该得到的收入,这导致了多数村民的心理不平衡,影响了乡村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旅游组织机构不健全
贵州少数民族村寨的乡村旅游的开发处于一种自发状态,部分村寨的开发是盲目的,没有战略发展计划和近期行动计划,这主要是其缺乏健全的旅游组织机构。旅游组织机构不健全主要凸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村支两委临时充当协调组织机构,其乡村旅游发展处于一种自然发展现状,没有专门的人员和机构来参与和组织旅游发展,大家都是抱着观望的态度,都以自身的利益为重,个人利益高于一切,每一个人都不愿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承担一点点风险。
二是乡村精英在旅游发展进程中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乡村精英具有较强的资源动员能力,特别是他们拥有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和资源,他们可以通过这些关系网络,为村庄的乡村旅游发展办些事情。在乡村旅游发展进程中需要乡村精英的共同参与,利用乡村精英所具有的优势开展工作,协调旅游发展中公司(企业、个体户)与村民之间的各种关系,使乡村旅游顺利发展。而在贵州民族村寨的乡村旅游中,乡村精英为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没有积极参与到乡村旅游发展中。
三是缺乏战略规划和战略发展计划。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对项目的开发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没有作出系统战略发展规划,没有将乡村旅游资源进行有机的整合,没有认真科学地策划好旅游开发项目。对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建设和挖掘不够,没有将乡村核心资源——乡村文化,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品味和档次。加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挖掘有利于改变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产品结构雷同、档次低的状况。在乡村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和设计中,要在乡村民俗、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上做好文章,使乡村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和较高的艺术格调。
对于以上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要求:
1. 村寨的规划要求:村民搬到村寨外环居住,村寨只供用来进行农事活动和民俗活动。村寨外环规划“民
族生态博物馆”、“民族餐厅”、“民族旅舍”和“民族商品店”。“民族生态博物馆”就是村寨的入口,可建成回廊式,这样游客在进入村寨的过程中就可以了解到该民族的文化和传统。
2. 对村民的要求:每天需要进行农事活动的村民可进入村寨;节庆期间,全村村民都可进入村寨参与或
观看民俗活动;但都必须着本民族服装。村民不准自立门户从事餐饮、住宿和商品买卖等商业活动,村民可以参股“民族生态博物馆”、“民族餐厅”、“民族旅舍”、“民族商品店”和“民族歌舞团”等,并在其中从事相关的服务工作
3. 环境保护的要求:每天进入村寨的游客数量必须有个上限,不准超过村寨环境容量。节庆期间,以停
留时间的长短来决定可以进入村寨参与民俗活动的游客,剩下的游客可以适当安排中远距离的观看。村寨还必须有“生态恢复期”,即一年中要安排几个月不接待游客,使村寨环境有一个良好的恢复,村民也可以修养生息。
4.游客的要求:进入村寨的游客不准有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且必须交一定租金,换上当地服饰,参
与乡村生活。
投资方向
为进一步对民族文化旅游村寨的保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重点民族旅游村寨进行农电网升级改造,努力筑牢当地消防安全保护墙。
雷山县在西江、郎德、大塘和县城等各个旅游景点推出了异彩纷呈,独具特色的活动节目,这里以侗族大歌、百年古榕、参天鼓楼等民族文化和自然遗产而闻名,每年吸引着众多海内外游客前往参观旅游,是国家级风名胜区和省重点旅游景点之一。近年来,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视、冰箱、洗衣机已成为家用必备电器,用电量的日益增加,使得上世纪90年代初改造的变压器和供电线路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地群众的用电需求,加上许多村民居住的房屋还是木质结构,抗火能力差,加上没有必要的消防设施,电线老化,铺设混乱,构成了大量的安全隐患。针对此情况,该县高度重视,县供电部门应该积极采取措施、筹资,对县内部分重点民族旅游村寨实行电网升级改造,对原有电杆进行改造,对所有10千伏及以下线路全部进行绝缘化处理。
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对进一步提高民族旅游村寨供电可靠性,有效地推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一、注重民族村寨建设,打造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风情独到的民族村寨品牌,以点带面,以特有的民族文化和独具魅力的民族风情,促进旅游业的发展。黔西南州各县市区都有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寨,拥有大量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如何让民族文化发扬光大,如何让旅游业走进民族地区带动一方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课题。
二、打造民族村寨品牌,必须抓好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具有较高文化内涵的诗歌谚语、神话史诗、音乐舞蹈、歌曲戏剧、节日庆典、民风民俗、民族服饰、民族古寨等,构成了黔西南极为丰富、独具魅力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讨 篇3
关键词: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在全国上下开展乡村旅游的热潮中,国家旅游局明示:乡村旅游发展要以农为本、以乡为魂,不断创新乡村旅游产品和业态,着力促进乡村旅游提质增效,积极鼓励乡村旅游创业就业,全面提升乡村旅游的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着力打造农家乐升级版。在国家的鼓励下,乡村旅游掀起新浪潮。
一、乡村旅游发展的必备条件
(一)资金。发展乡村旅游要有充足的资金做保障,乡村旅游资源原始、质朴没有经过任何雕琢,同时也因开发不到位而埋没于世。旅游资源要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修路、建设景区、品牌打造、品牌推广、景区维护等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所以,资金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经济命脉。
(二)交通。要致富先修路。从乡村发展角度看,无论通过什么途径在乡村开展项目,首先必须铺好路。有了畅通无阻的道路之后,才能将外界的有志之士引进世外桃源,同时也能将世外桃源的奇珍异宝展现并输送给有需要的人。本溪的旅游开发,平整崎岖的板油路伸展到大山深处,就像一条巨蟒攀附在大山之间。创造良好的交通条件是开展乡村旅游的必经之路。
(三)政府的支持。在乡村旅游热潮中,各政府机关已经开始实施一定的帮扶政策,事实证明,在新农村建设中有效依附于乡村旅游的建设不失为明确之举。在新农村建设中扶持农民扣大棚、种果树、招商引资开发旅游资源等项目中,政府提供无息贷款、免税、物资与人力的大力支持都表明政府的态度,政府为广大农民指明方向,铺好路子,鼓励农民大胆创新,开创乡村美好的明天。政府的支持是开展乡村旅游的坚强后盾。
(四)旅游资源。中国幅员辽阔,各区域旅游资源禀赋不同,发展阶段、旅游环境和旅游产品也千差万别。各地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都立足自身特色,发挥资源优势,突出发展重点,塑造特色品牌,形成独特模式。有些县域旅游甚至已经进入最受世界游客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列。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开展乡村旅游的前提条件。
二、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困难
(一)资金不足。乡村的百姓守着天然的宝贝,卖不出去,只有在政府的扶持与帮助下,通过招商引资引来“钱串子”广泛在乡村播种“摇钱树”,养殖“招财猫”,一改以前贫困潦倒的农村面貌,满足了基本生活需求,才能谈精神享受与需求,才能开展乡村旅游。
(二)品牌不精。早在七八年前就已经有很多地区借助特有的旅游资源开展乡村旅游,但是大部分农村人都特别崇拜城市的生活,所以在开发乡村旅游时就将农村原有的味道都抹灭了,最后总结过就是中不中、西不西,村不村城不城的状态,借鉴别人的而丢了自己本质的。大部分乡村旅游都是大同小異的,没有自己的特色,没有独到之处,没有突出自己的品牌。
三、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几点建议
乡村旅游、休闲旅游、生态旅游——以农业为主导,开启旅游新模式,提升旅游境界。
(一)以农家乐为基础。农家乐是休闲农业中最广泛的方法,是以农家乐为主体,也就是说在农家乐范围内能能够体现出农民过日子的现状,以农民过日子的方法、生活习惯、习俗为亮点来吸引那些从城市返归乡村的人们。回归自然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旅游模式,建筑特色、风格不一的民宿,加上不同时间段农村的特有设施设备,体现出当时农民生活的独特面貌。今天所提的农家乐不同于几年前的农家乐,较其有很大的提升,一改以前农城结合的“半路子”状态,绝对的农村火炕;大铁锅、灶台炖菜:无任何农药的蔬菜以及特色旅游纪念品共同打造农家乐新品牌。
(二)以农业观光园、采摘园为依托。农业观赏园、采摘园是以高科技农业养殖业为主体提供观赏和采摘价值来吸引慕名而来的旅游者,这是物质消费与精神享受相结合的一种旅游模式。以养殖农作物、蔬菜、野生特产为卖点,来打造食、住、游、购、娱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提供花卉、蔬菜、水果大棚参观、采摘、售后加工、正品包装等一条龙服务。
(三)以存天然景区为后盾。巧妙借助当地特有的地理优势、山水资源、古建筑、文化遗产、自然风光等特色旅游资源打造出具有地域特点的自然、人文、地理于一体的旅游观光小镇。联合周边乡镇的旅游资源形成固有的旅游景观区域,莲花村主要经营温泉;前屯主要经营大棚采摘(蔬菜、水果、鲜花等);赵家店主要经营养殖观光及旅游产品销售(笨鸡蛋、猪肉、小笨鸡等);塔山乡经营管理文化遗产保护与观光;丁香村经营山野菜、蘑菇、药材等采摘(蕨菜、红蘑、榛蘑、榛子等)和加工厂参观:最富有的就是大片的山地可以开展各项娱乐活动(寻宝、团体扩展训练,cs等);按照各地特点有机结合组成得天独厚的旅游景区。
(四)以精品民宿为特色。当下的民宿热正是代表了一种情怀,一种具有原真性的生活状态,一种追求自由洒脱、纯粹自在、心灵回归的生活方式。近年来以“发展精品民宿,打造民宿小镇。为主要思路,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高标准管理,提升乡村自内而外的品位,将“青山绿水、田园野趣”转化为共富惠民的重要支柱,开启美丽乡村旅游新模式。
引进精品民宿,推进高品质旅游是开展乡村旅游的重点工作。通过借助外资打造民宿小镇,未来可期。各地借助民宿选址精妙,依山傍水,山高水秀,非常适于整体开发的乡村小镇打造独具品味的民宿风情村。
贵州乡村旅游发展 篇4
一、现代服务对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使旅游更规范化
随着现代服务的发展,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的提高和传统服务相比,现代服务更加注重的是旅游者的反馈,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为目的。当今社会是一个讲究服务的社会,特别是发展乡村旅游这一点必须重视,无论是从景区的硬件设施还是从业人员的素质培养,随着现代化服务的深入这两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现代交通设施的完善,扩大了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
要致富,先修路。道路是发展的第一要素,现如今我国的交通正是处于发展的时代,从铁路到高铁,再有海陆,航空,高速公路,国道县道。对乡村旅游来说交通便利是发展的首要条件。一个景区的交通是否便利会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消费心理和目的地的选择,因此,交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大小。
(三)政府政策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在贵州省旅游产业是三大产业中发展比较迅速的。党中央在对发展乡村旅游颁布了政策文件,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更好地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充分利用贵州省丰富的旅游资源,拓展扶贫开发新领域,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努力实现农民收入增加。省委省政府颁布的“脱贫工程”和“帮助农民增加收入”的政策措施来帮助农民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使乡村旅游扶贫政策真正成为利民的民生工程。
(四)吃,住,游,娱服务项目的发展,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最初的乡村旅游在受到传统服务的影响下,经济增长较慢,农民看不到多少希望,所以出现了一些农民宁可出远门务工也不愿意呆在家里。传统服务有很多的局限性,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者希望的是来到一个旅游目的地,这里的一切包括吃,住等最基本的设施和服务带给他们的都是最好的,这样一来就提高了游客的满意度。然而现在随着现代化服务的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发生了变化,经营者了解游客的心理,根据游客的需求再结合自身学习的现代服务模式进行经营。
二、贵州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资金投入不足,服务机制不健全
乡村旅游的发展建设关系到整个农业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状况,所以需要一个具有管理协调能力的政府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制约。对于发展乡村旅游贵州省旅游局目前已经制定了一个总体规划,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乡村旅游得到了重视。由于缺乏政府政策和资金的投入,再加上农民的土地和房屋不能抵押给银行进行贷款,所以在总体的发展规划上和基础硬件设施的配套上会出现很多不足,导致其发展不规范。
(二)缺乏合理有效的科学规划,经济效益不突出
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贵州乡村旅游发展因为缺乏统一的生态合理规划管理,开发模式到目前为止多数处于自发的状态。大多数都还存在于投资规模小,地域分散等情况,因此导致出现开发的不合理性,从而破坏了整个乡村的生态系统。贵州省目前还处于一个欠开发欠发达的省份,乡村旅游的规划管理模式不发生转变,任其经营者盲目的进行开发和投资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更谈不上经济的快速增长了。
(三)基础设施不完善,卫生环境条件差
贵州省经济发展较缓慢,因经济基础不雄厚,因此发展乡村旅游的资金缺口较大,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吃住行游购娱对旅游者来说是最基本的六要素了,然而由于我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住宿、厕所,饮用水等方面的不完善让游客大失所望。
(四)从业人员素质低,专业技能差
贵州乡村旅游发展速度较慢,大多数的乡村旅游区都分布在偏远地区,很多拥有专业知识技能的人才也都不愿意去,尽管交通便利,可能他们更在乎的是薪酬的高低。所以目前乡村旅游经营者及从业人员的素质较低,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训,景区里的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都是由本地的农民来担任。低素质的管理人员会出现很多矛盾冲突,这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进程。
三、发展贵州乡村旅游的建议与对策
(一)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形成推动乡村发展的动力
乡村旅游要发展,除了自身需具备丰富的旅游资源外同时需要国家以及地方政府相关政策支持和资金的投入,两者的结合乡村旅游发展才能更完善。首先应该把乡村旅游纳入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的工作议程上来。政府部门和旅游管理部门要把乡村旅游作为一项新兴发展的产业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扶持力度,进一步落实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优惠政策。重点把乡村旅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整农业产业化综合起来,实施惠农利民的“三农”政策,真正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二)合理规划旅游项目,树立品牌理念
乡村旅游的发展既要注重对景区合理科学的规划,也要注重打造富有景区特色的旅游资源和产品。其发展模式不能一味的采取单一发展模式,应采取合理的环保发展模式结合旅游者的参与性发展。乡村旅游区的经营者要注重乡村旅游特色化的建设发展,结合旅游产品突出打造特色化的品牌理念。
(三)加强建设现代服务设施,提升旅游接待质量
随着现代服务进程的加快发展,乡村旅游区的服务设施有待改善。主要以交通运输,景区设施,综合配套设施,环境建设设施,接待服务设施为重点,加大力度建立与乡村旅游发展相适应的基础设施体系。在乡村旅游业日益发展的今天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旅游者对乡村旅游区环境、吃住条件、交通状况、服务质量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旅游业属于服务行业,旅游者花钱进行消费所得到的体验是在于享受整个服务的过程,所以以上提出的四项服务措施必须得到完善。
(四)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
根据“贵州省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标准”的制定内容要求组织对乡村旅游区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知识的培养训练,以提高当地农民和从业人员的素质。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聘请专业人士为农民和从业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农民和从业人员的素质,从而达到提高整体接待水平以及服务质量的目的。
(五)以良好的环境,卫生来提高产品质量
发展乡村旅游的主要收入来自餐饮业和住宿业,这也是使旅游者花费最多的两个项目。所以为了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应该加强对经营者的宣传教育培训增加环境卫生方面的投资。加大力度改善卫生环境条件,地方政府也需要制定并实施关于乡村旅游接待的安全卫生条例,真正实现使旅游者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的重大举措,这需要开展了一系列的整治活动,切实做到把保护生态环境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乡村旅游结合在一起,建立新农村品牌形象,创造良好的乡村旅游接待环境。
论贵州旅游业发展 篇5
(一)、背景资料简介
贵州素有中国“公园省”之称,山川秀丽,气候宜人,食品丰富具有发展旅游业非常优越的条件。但是,随着贵州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一些阻碍旅游发展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要使得贵州旅游业持续又快又好发展,并把贵州建设成为一个旅游大省,那么,解决旅游发展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是当前贵州旅游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基本情况分析
1、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贵州在2007年全省共接待旅游者6262.89万人次,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12亿元人民币。全年旅游收入净增124亿人民币,比2006年增长47%;相当于全省GDP的18%,相当于第三产业增加值的45%。各项指标均居西部12省区之首。旅游正在成为我省的支柱产业。
目前,全省重点景区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张。数据显示,目前贵州省已开展经营或已进行规划的有477个旅游区(点),其中有世界自然遗产1处,国家5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20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5个;全省旅游星级宾馆
饭店数量达240家、旅行社达194家、旅游定点接待汽车810辆,旅游直接从业人员7万余人。
2、贵州旅游业当前存在的问题(1)、观念滞后、体制创新不足贵州宏观管理部门对全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缺乏统筹规划,对旅游市场需求特点缺乏科学分析和了解,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项目建设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无规划开发、无序开发、低层次开发问题严重,致使贵州旅游资源的优化结构与整体优势较差。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实现贵州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拉动贵州旅游经济必然首先要求观念的转变、体制的创新。贵州面对开放、多元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显然还未完全打破陈旧的发展观念及模式,在旅游市场培育方面并未形成足够的认识和创新的思维,大旅游产业观念还未真正树立。
(2)、旅游形象定位不明且宣传力度不够所谓旅游形象,就是指旅游产品及服务等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的整体印象,正确地确定目的地产品的旅游形象有助于旅游业的成功发展、带动旅游经济提升。许多着名的旅游国家或地区成功之处就在于其鲜明的旅游形象定位。贵州旅游业逐步认识到旅游形象定位的重要性,所以自旅游事业开始起步,就尝试为贵州的旅游形象进行定位,也希望通过这样的定位,为旅游宣传找到一个突破口。于是八十年代中期,贵州提出了探溶洞奇、观瀑布美、享民族情”的宣传口号,旅游定位是“山水风光与民族风情相结合”;大家都说贵州的旅游资源比
起云南、广西毫不失色,但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让广西俨然成为老大;“七彩云南、旅游天堂”、“第一春城”的口号撑起云南热火朝天的旅游事业。但贵州始终没有找到明确的旅游形象定位,打出具有特色的促销口号,许多景点还处在养在深闺人未识阶段。
(3)、缺乏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性众所周知,贵州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拥有神秘壮美的自然景观,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舒适宜人的气候条件以及悠远丰富的历史文化。但可惜的是贵州在发展旅游业,塑造旅游形象过程中更多的是强调丰富的自然资源,却忽视了深层次挖掘资源的文化性。这也是我们和旅游业发达省份产生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昆明举办的“世博园”、杨丽萍领衔主演的“印象·云南”把云南省的旅游文化产业介绍给了全世界。可提到贵州,游客却很难想到贵州代表性的旅游文化
(三)、解决问题的途径与对策
1、在新形势下促进贵州旅游业发展对策
贵州旅游资源的丰富性、特色性,为把贵州旅游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支柱产业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条件。但贵州旅游业还未发挥出应有的产业优势,经济效益的获取也远未达到预想目标。因此,贵州旅游业在新的形势下,应抓住机遇,顺势而为,突破障碍,使贵州的旅游资源优势。
(1)、强化旅游大管理意识贵州要加快发展旅游业就必须对旅游业实施全面、全方位、权威性的管理,覆盖全行业,对市场的多层次发挥作用,形成调控体系,实现由单一部门管理旅游向相关部门共同管理旅游的方式转变。旅游的综合性 和依托性使行业跨度大、行业界线模糊,旅游市场管理涉及的管理部门多,旅游管理部门不可能包揽其它管理部门的职能,对旅游市场的有效管理必然是一种联合管理,应处理好旅游管理部门与相关部门管理的关 系。相关部门必须把涉及到本部门旅游方面的管理作 为自己份内的事来抓.职责到位.形成有效的旅游管理体制(2)、塑造旅游形象,加强宣传促销力度
尽管贵州在塑造旅游形象的道路上走得很艰难,而且成效甚微。
但笔者认为贵州还是必须坚持塑造出一个鲜明、易记的旅游形象,因为形象树立对于贵州旅游持续发展的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发现几乎所有旅游业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在旅游开发时都是追求一种将整体而非若干景点作为旅游吸引力因素来推动市场,依靠形象吸引旅游者前来旅游。贵州过去塑造的旅游形象、打出的宣传口号变化太多、特色不明。如今贵州旅游形象定位应站在全国这个角度,从旅游者心理感应和市场需求的角度来考虑,贵州旅游形象设计既要符合自己的资源特色和历史文脉,又要对市场有吸引力。在对外进行旅游宣传时,应在建立一个总体旅游形象的基础上再针对客源市场的特征予以区划。如贵州的总体旅游形象可定为“神奇贵州多彩风”,然后针对沿海地区推出“原生态自然风光、五彩民族风情”形象;对中原市场推出“绿色喀斯特王国、秀美山水之乡”形象。诸如此类,让贵州首先在世人心中留下一个深刻旅游形象后,又在不同的客源市场拥有独具特色、不可替代的旅游吸引形象。
(3)、突出旅游文化内涵,打造特色旅游精品
当前在文化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下,旅游经济注入的文化
内涵越多,开发出的旅游产品档次和附加值越高,竞争力就越强。贵州的旅游文化本底是丰富的,拥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特色文化资源。但现在缺乏挖掘、整合及宣传。贵州可在红色文化、古镇文化、夜朗文化、民族民俗文化、屯堡文化、酒文化等方面深度挖掘,让贵州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内涵紧紧缠绕在一起。在挖掘整合基础上,要将贵州旅游文化性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推广出去。其中,举办文化节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文化节是结合地方特有人文资源与文化资产所举办的节庆活动,唤起民众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更成为观光客的主要吸引力,2005年中国·贵州黄果树瀑布节所推出的大型民族歌舞“多彩贵州风”就是一个成功的示例,它为贵州旅游注入了厚重的文化元素,提升了贵州旅游的文化和品位,但该节目在画面精致性、市场运作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提升。要想打造贵州旅游品牌,提高贵州旅游经济效益,仅凭一个黄果树瀑布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我们贵州拥有一批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具有吸引力、竞争力的高品位旅游产品
(四)、总结 为了促进和扩大居民消费,继续增强国内需求增长。要积极创造条件,进一步发挥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潜力,为经济持续平稳发展打下稳固的基础。一是增强中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既要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又要努力增加城镇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完善并严格执行不同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加大对收入再分配的调节力度和对困难群体的扶
试论乡村旅游的发展 篇6
关键词乡村旅游;本质特征;文化旅游
中图分类号F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62-0198-01
在中国,随着政局的稳定,改革与开放的进一步放宽,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赚钱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旅游业在其他行业的带动下,也是得到了绝佳机会,获得了蓬勃发展。乡村旅游更是利用自身优势,异军突起。当然,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因仍处于摸索阶段,故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前景还是可观的。
1乡村旅游的相关认识
1.1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旅游为主,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
1.2乡村旅游本质特征的认识
乡村旅游始于法国,其最初的发展是欧美度假旅游发展的一种空间选择。始于一群贵族到乡村度假,品尝野味,乘坐独木船,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他们重识了自然,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后来,各国相继有了乡村旅游。至20世纪80年代后,欧美乡村旅游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
2乡村旅游的市场开发
开发农业旅游资源,主要是对农事活动、农村部落、农民生活、农业生态、农业收获物等农村事物进行开发。分析各省的发展农业旅游的条件,包括发展农业旅游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农业特色优势和客源优势等,为区域农业旅游开发提供了依据。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多重意義。
2.1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
它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2.2乡村旅游市场特点
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
就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极大依托性。但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古朴、新奇、“乡土味”、“民族味”的呼声越来越强,作为旅游目的地,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必备条件。
2.3乡村旅游需求趋势
单说国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仍表现出明显的需求层次初级阶段的特征,尚停留在观光——休闲娱乐阶段,表现为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产品粗糙,经营粗放。当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旅游正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国内旅游多极化趋势和旅游消费个性化发展趋势正旺,国内乡村旅游也正向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国内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总体来看,当前乡村旅游需求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趋势,游客对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多功能、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日渐旺盛。
就旅游产品而言,乡村旅游是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是系列产品的集合,是一个产品集,它所提供给游客的旅游产品,可以是复合型的,可以是单功能型的,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者。也就是说,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对乡村旅游产品都会有一定的需求,所以乡村旅游开发和建设面对的是整体的旅游消费市场,应根据个性化需求分层次进行开发和建设。
2.4乡村旅游产品的规划与设计:以案例研究为主
有的专家,如王仰麟、祁黄雄,借鉴区域旅游规划的一般流程,结合农业开发实践,对区域观光农业规划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即在对市场、区位、自然、社会经济、农业基础、旅游发展基础等开发条件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确立了规划区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进行总体布局和功能区分,并对观光农园进行了CI形象设计。
而章锦河等专家分析了安徽黑多县宏村古村的情况后,提出了宏村古村落旅游形象定位理念,并就主题口号、视觉形象、行为形象进行了方案设计,另有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就西双版纳胶园农场度假区、南京汤泉农业科技师范园、昆明市呈贡县观光农业、广州市郊满山农庄进行了旅游规划的案例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内容。但这些案例研究的缺点是:大多停留在定性研究和一般的归纳总结水平上,缺乏理论的抽象,研究方法也比较简单。
3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存在的问题
发展策略是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另一热点,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国目前观光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即观光功能、区位功能设计简单、重复,缺乏特色;农业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农村人口过多,客源市场有限;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观光农业园土地使用的非农化倾向突出等。对此,我们既要坚持持续发展,又要根据现实分阶段发展;既进行生态消费,又要注意生态保护;既要促进农业用地的合理流转,又要保证农业土地的正确使用方向等相应的对策和主张。
3.2相应的对策
如以旅游城市为客源市场的乡村旅游开发,我们可以提出面向回城知青、城市离退休职工、周末工薪阶层、城市学生和自城市输出的外国游客等几个富有潜力的市场,开发农业旅游、乡村民俗旅游的策略。就像前面所谈到的,可以把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作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来讲。都市文化属于先进文化,其对传统文化的吸附与冲击可想而知,旧难敌新,现代文化的魅力难以抗拒也不应抗拒,要发展就得接受新事物,乡村旅游也不例外。乡村旅游从业者应有超越农耕文化社会阶段的现代意识,既是农耕文化“戏中人”,又是农耕文化这场戏的“导演”,清醒地抉择两种文化的精华,使其有主宾、分主次地熔铸与乡村旅游大地上。当然,要搞好乡村旅游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其前景还是广阔的。它投资少,风险小,是一项创意到位即可“点石成金”的旅游项目。
作者简介
贵州乡村旅游发展 篇7
一、贵州石漠化环境及文化旅游现状
贵州是中国一个名符其实的“喀斯特省”,喀斯特构成了贵州最重要的省情之一,喀斯特生态环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对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 石漠化环境现状。
花江示范区研究区处于云贵高原面向北盘江倾斜的大缓坡上,主要是峰丛谷地和峰丛洼地,是喀斯特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及石漠化重点防治区域。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水稻、小麦等;经济作物主要有花椒、金银花、砂仁、花生、桃、李、梨等;牧业生产主要以传统的家庭养殖为主,品种有猪、牛、羊、鸡等;主要旅游资源有顶坛花椒生态园、喀斯特奇石,主要矿产资源有大理石板材资源。流域以发展经果林为主,大量销往省内外的“顶坛花椒”,现已成为顶坛流域内农户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近年来,历史学界已指出,石漠化现象在贵州历史时期就已经存在,但没有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石漠化问题的出现总结来说以明清年间为界。此前存在的石漠化现象主要系自然原因,明清时期的文化变迁导致了对环境的过度开发,成为贵州石漠化人文因素介入的起点。这一观点也得到了省政府的认可。
2. 文化旅游现状。
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造就其山高、峡深、水急、壮美的喀斯特景观,并与其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大量神秘久远的海百合以及恐龙化石构成“雄奇、宏大、险峻、神秘”的鲜明特色。花江大峡谷藏于群山之间,其雄俊巍峨的自然风光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才为世人注目,并逐渐声名远扬。现在,花江大峡谷已获得游人的青睐,每年都有众多的游人涌来,欣赏雄奇的峡谷风光,欣赏神秘的岩石壁画。主要的旅游形式有:
(1)观光旅游,以花江大峡谷为主体景观,另外还有《西游记》的外景拍摄地观山海、《绝地缝生》拍摄地花江铁索桥、峡谷瀑布、古驿道、古桥遗址等,在花江峡谷两岸还有多个少数民族聚居村落,古朴的名族风情、远近闻名的花江狗肉吸引了四方游客前去参观游览。
(2)科研旅游,花江大峡谷是喀斯特类型非常齐全的地区之一,以研究喀斯特地貌、治理石漠化为目的的大批省内外专家学者分赴花江示范区进行科研考察,并建立花江石漠化治理示范区。
二、石漠化治理前后的农耕文化变迁研究
1. 种植文化的变迁
传统的种植文化是为了满足当地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对土地的依赖性。随着人口的增加,土地承受的压力增大。石漠化的有效开展从种植文化上改变了传统模式,引进新技术、新方式,使不堪重负的土地焕发新的生机。
(1)种植种类的变化
石漠化治理之前,花江示范区的农产品种植主要以玉米、马铃薯为主,在山旮旯中“见缝插针”是当时种植业的真实写照。由于石漠化程度高,种植效果不佳,又迫于人口压力,往往会加大力度垦荒种植玉米等农作物,大面积地垦荒又会造成水土流失,石漠化程度更深,因此以前的种植模式处于一个恶性循环之中。石漠化治理之战打响之后,经过专家们的调研论证,认为研究区适合种植花椒、火龙果、金银花等作物。并经过10余年的努力,花椒种植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打造了“板贵花椒分外香”、“关岭火龙甜又红”的品牌效应,建成集生产、加工、销售、生态修复为一体的石漠化治理生态修复高效农业示范园区。
(2)种植规模的变化
由于土地不平,山势峻峭,山上无林木,地上不蓄水,山高水低用不上,石漠化严重。由于地表石头裸露面积大,传统农作物种植规模小,效益低,对生态环境破坏大,“春耕一大坡,秋收几小箩”就是当地农民种植生产活动的现状。在石漠化治理思想指导下,大面积种植被称为治理石漠化的“先锋植物”——花椒、火龙果、金银花等特色产品,通过调查研究区现种植规模达2万余亩,以今年的收成及单价估算,每亩收入3000元,全部进入丰产期后预计总收入可达到6千多万元;引进的“红肉型”火龙果在板贵乡试种也已见成效,因其口感和风味均比同类产品好,曾在成都国际农产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3)种植结构的变化
石漠化治理之前种植结构和方式很传统,比较落后,粗放。有坑有土就种,严重者毁林毁草开荒种植,而且种植结构单一,区内都是成片的种植玉米等经济作物。在石漠化治理过程中,采取因地制宜的方法,注重生物措施来调整种植结构,改变原有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单一农业种植结构,采用花椒+金银花模式,花椒+皇竹草模式、桃+李+梨+皇竹草模式、花椒+白花三叶草+黑麦草结构。这种种植结构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
2. 养殖文化的变化
(1)研究区养殖种类的变化
传统的养殖种类主要是家养的鸡、牛和羊,它们的食物主要靠啃食自然环境的草本植物。现代农业石漠化治理要求不要破坏生态坏境,因此在原有养殖种类的基础上,研究区出现了养鹅、养兔,因为鹅不需要新鲜的植物作为食物,只需要干粮和小面积水域即可;兔为虽草食动物,但废弃的作物桔杆(玉米秸秆),即可用为配制兔料的原料,作到废物利用,减少环境污染。石漠化的石缝中,种庄稼不好,种草养兔却不错。新型的圈养模式是割草喂兔,用多少割多少,人为控制,既避免畜量超载,又避免畜禽踩踏而暴露土壤,造成水土流失、加重石漠化。
(2)研究区养殖规模的变化
传统的养殖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散养,养殖规模小,收益低,主要为补贴家用。养鸡、养牛、养羊等都是任其自由在山间地头活动,这样不仅会践踏毁坏农作物,而且影响着生态环境,尤其是山羊很容易破坏草地平衡。通过石漠化治理,研究区现在主要发展中小型畜禽特色养殖,比如花椒林下养鸡、鸭、鹅,这样一方面保证了畜禽的食物供给,也为花椒林地增添了有机化肥。规模化养殖旨在满足农户的经济效益,政府以此来提高农户治理石漠化的积极性,保障其长期经济效益。
(3)研究区养殖方式的变化
随着石漠化治理工程的开展,研究区在养殖方式上发生了变化,从传统的放养到圈养体现了养殖方式更科学更合理,更注重环境的保护意识。另外示范区内“林下养鸡”立体养殖种植结合的方式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三、花江示范区旅游发展优势及展望
石漠化治理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因地制宜种植业核桃、火龙果、花椒等特色产品,形成了颇具规模和影响力自主创新品牌,其旅游发展优势:花江示范区众多富有特色的旅游景点、便利的交通,以及吃、住、购的特色和机遇,为乡村旅游创造了明显得优势:旅游景点众多,集崖、壁、泉、水、桥、渡、林、洞、遗迹、田园风光、民族风情等为一体;地方特色较多,如花江狗肉、花江卷粉、肉沫粉、狗肉粉、老腊肉等;住宿住农户特色建筑,价格便宜;交通方面贵阳至兴义国道途经本区,车可直达;旅游商品特色明显,花椒、砂仁、复合麻辣香粉、花椒酒、奇石、柑橘、布依蜡染等;另外非常适合开展攀援、洞穴探险、果园自助游等旅游项目。综上所述,花江示范区乡村旅游发展综合为一下几点:
1. 以开展“农家乐”为主题乡村旅游:
结合社区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将庭院进行综合利用,结合本地特色菜肴及无污染蔬菜、水果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使其有能力、有精力、有财力注意自己的经济、卫生条件和庭院的美化,体现了发展起来的贵州乡村,又给了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了解乡村,体验农家生活的机会。
2. 以“花椒、火龙果、土鸡”等为品牌的立生态农业旅游:
石漠化治理先锋农作物花椒在示范区的广泛种植,并打造了远近闻名“板贵花椒”品牌。火龙果这种美洲作物也在花江峡谷两岸种植,并为周边省市所熟知。林下养鸡改变了传统随意放养模式,在不破坏环境的同时,保证了土鸡的质量。随着这些具有区域特点的土产品的问世,吸引了一大批周边省市的自驾游旅游爱好者,他们自采自摘,促进了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
3. 以“科研旅游教育”为主题的特色乡村旅游:
以贵州师范大学建立的示范区为基准。在示范区内以科研为主、可以适当开发科技与田园综合的体验游,也可以邀请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等相关的专家学者来此考察游览,介绍石漠化治理成功经验,并有效促进地区乡村旅游的知名度。
4. 以“探险、徒步旅行”为主要旅游活动:
花江峡谷具有绝佳的旅游资源,适合开展骑马、攀岩、爬山、洞穴探险、野营等旅游活动,旅游者全过程参与的体验式旅游,是一种对大自然原生态的感受和领悟,实地的、真实的接触自然,了解自然。
贵州乡村民俗文化旅游浅析 篇8
20世纪80年代开始, 贵州省内安顺布依石头寨、黔东南上朗德、南花、青曼、西江苗寨等8个民族村寨被选中成为旅游扶贫试点。目前, 贵州已有1600多个民族村寨开展了特色村寨游且以民族文化为主要体验项目。形成了农业观光、城郊“农家乐”、歌舞表演、民族节庆、民俗寻踪、古镇探秘等形式多样的旅游产品, 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多元化发展。另外, 贵州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之一当属乡村旅游。据初步统计, 到目前为止, 贵州乡村旅游的年收入已逾550亿元, 解决就业人数多达230万人。按照计划目标, 至2017年, 贵州省将建成100个以上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示范村寨、1000个左右重点村寨, 突出示范和重点经营户建设, 实现农民旅游收入占20%以上的农民的人均纯收入[1]。
贵州乡村民俗文化是以乡村文化和自然环境为依托的, 是具有唯一性的特色旅游产品, 在国内和国际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体系中具有独特竞争优势, 无论是对境内游客还是境外游客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 发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对于贵州旅游产品的建设、旅游发展模式的创新、加强贵州旅游核心竞争力和调整贵州省旅游业结构都具有重大意义。
2 相关概念
2.1 乡村旅游的概念
乡村旅游, 是以乡村山野风光、农业生产活动、农民生活状态以及农村特有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景观为吸引物, 把乡村文化作为内涵, 目标市场针对都市居民, 为了满足旅游者娱乐、学习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从而开展的融观赏、考学、实践、体验、购物、娱乐、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一种旅游活动[2]。
2.2 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概念
我国多数地区的民族村寨的发展都离不开乡村民俗文化, 原因在于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具有使都市旅游者体验到淳朴乡情以及民俗文化的魅力, 带领旅游者了解不同地方民众特有的民风民俗和生活常态。因此可以定义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概念为建立在一定的旅游设施和异域、异族独具个性的民俗文化的独特吸引力基础之上, 充分发挥民俗文化的内涵, 吸引都市居民并满足其购物观光、娱乐休闲、考学体验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 前往旅游地 (某个特定的地域或特定的民族区域) , 消费体验民俗文化的一种旅游活动[3]。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核心内容是乡村民俗风情, 其独特的创造性与民族异域性是吸引旅游者的真正魅力所在。
3 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基本特征
3.1 旅游目的地的乡村民俗文化性
乡村民俗文化旅游活动的发生地是在乡村地区, 乡村的山野风光、生活和生产活动、乡村文化习俗、民族节日等是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吸引力所在[4]。
3.2 旅游资源的原生性
乡村地区无论是生态环境生活方式抑或文化模式都保持相对自然原始状态。
3.3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丰富性
农村生态系统, 具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双重属性, 景观资源丰富 (如农村的民俗文化、婚丧嫁娶习俗、种植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生产生活工具、乡村工艺品等) [5]。
4 贵州省发展乡村民俗文化的意义
4.1 促进居民脱贫致富
如表1所示, 贵州乡村旅游的接待游客数量从2011年4458.35万人次发展到2015年的9800万人次, 乡村旅游总收入从147亿元上升到430亿元, 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也有助于创造就业机会, 扩宽纯收入渠道, 拉长和延伸产业链条。
4.2 调整贵州农村产业结构
贵州省传统农村产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相对单一, 而乡村民俗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当地服务业 (食宿等) 、物流业、特色制造业的发展壮大, 有效的扩展和延伸了产业链条[6]。
4.3 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贵州原有经济条件的落后, 对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缺乏物质支持, 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能够有效解决该问题。同时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的实现也相应提高了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使得许多濒危的传统文化在旅游大潮的冲击下得到复苏, 并整合融入到旅游市场中重构, 得以更新重生。
5 贵州发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优势
5.1 资源多样, 内涵丰富, 分布集中
贵州乡村民俗文化兼收并蓄、内涵丰富, 涵盖巴蜀文化、粤桂文化、楚文化、滇文化, 其核心是少数民族文化。贵州全省分布着49个少数民族, 其中苗族、侗族、彝族、水族、回族、白族、布依族、土家族、讫佬族等人口超过10万人, 故而素有“文化千岛”的美誉。省域内各式各样的民族节庆、民族艺术、民族风俗、饮食习惯、神话传说等文化景观“多元共存, 共生共荣”, 形成了“好歌村村有, 好酒家家有, 好节天天有”的多彩贵州民俗风情[7]。
贵州各少数民族分布相对集中于贵州省东南部和西部地区。形成乡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集中连片的特点, 尤以黔东南州、安顺地区和黔西南州最为集中。这有利于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重点布局和重点突破。
5.2 原始性和神秘性
“地无三里平, 天无三日晴”, 由于特殊的地貌背景, 贵州省在工业化开发上不具备其他省份的自然优势, 工业化程度的落后也使其传统的乡村民俗文化原始风貌保存较好, 神秘感强, 受到现代工业文明的渗透较轻。地理环境的相对闭塞导致的人群沟通困难反而促使形成了不同地区形成了形形色色的民俗文化, 造就了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原生性、稀缺性、独特性和完整性。
5.3 区位优势突出, 旅游市场广, 开发潜力大
当前国际国内乡村旅游风生水起, 旅游业也从传统的观光阶段向体验休闲阶段过度, 独具魅力的乡村民俗更是受到青睐。
从文化的角度看贵州是个大省, 是一块高地, 是不可多得的瑰宝, 对旅游潜在市场的新引力极大。同时伴随着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尤其是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崛起, 入黔旅游的便利性大大提升, 总之, 今天的贵州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处在一个极佳的历史际遇上。
5.4 政府支持力度强
贵州省政府在支持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建设和基础旅游设施的改造提升等方面不论资金投入还是心血的倾注力度都较大, 2016年起, 贵州省旅游局每年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的专项资金多达5000万元, 同时为贫困户提供贷款贴息, 并探索建立旅游投融资平台、担保贷款平台。为了全方面的保护和开发乡村民俗文化, 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促进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8]。
6 贵州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6.1 可持续发展, 开发保护并举
固本培元, 坚持以保护和传承文化为第一要务, 涸泽而渔的旅游发展模式必不长远。开发与保护并举, 实现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 对于一些具有唯一性特点的民俗文化 (民族建筑工艺、悬棺丧葬文化等) 要重点研究保护。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中, 坚持完善政策管理和加强技术支撑二者并举, 实现乡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
6.2 提高认识, 摸清家底, 搞好乡村民俗旅游规划
制定科学的全省乡村民俗旅游开发规划, 在整体规划指导下, 对全省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别特征和地域分布进行调研考察、登记造册, 对重点文化资源做好完善的开发、发展与保护的旅游规划, 同时, 各乡村民俗景区景点根据自身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具体的实施计划[9]。
6.3 整合资源, 挖掘内涵
系统整合资源, 积极开展区域联合, 把贵州乡村民俗旅游区与省内颇具特色的喀斯特自然风景区和邻省一些著名景区联合起来, 形成旅游网络。如贵阳-榕江-从江-黎平-锦屏-隆里-镇远-凯里-西江-广西桂林的黔东南旅游线;建设以喀斯特自然风貌、历史文化遗址与布依族、苗族、汉族等多民族风情相结合的贵阳 (花溪高坡苗寨、天河潭镇山布依文化村、红枫湖景区) -安顺 (龙宫、黄果树、屯堡文化) -安龙、兴义 (苗绣、腊染、贵州乡村龙、马岭河风景区) -云南昆明的黔西南旅游线等。同时, 对民俗旅游的文化内涵进行概括、发掘、升华以致凝聚区域特有的个性化精神, 将民族文化中别具特色的民间节日、生活风俗、饮食习惯、神话传说、民族信仰等文化挖掘出来, 设计和创造出多元化的产品, 形成特色品牌, 强化旅游吸引力。
6.4 改善设施, 提高档次, 创建品牌
多渠道融资集资引资, 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 实施全方位综合开发, 确保乡村民俗旅游过程中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六要素的服务完善、合理衔接, 特别是要加强乡村民俗旅游区的环卫设施、给排水设施、垃圾处理、旅游公共厕所、交通道路、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建设, 完善乡村民俗旅游服务设施, 优化乡村民俗旅游区的大环境, 使游客能够进得来、留得住、游得好, 提高乡村民俗旅游业的层次和综合效益, 进而实现品牌效应[10]。
6.5 培养人才, 提升管理, 完善服务
宏观上引导旅游业人力资源的发展如与地方高校合作, 定向定点培养专业旅游人才, 提高接待能力、接待档次和接待质量, 管理体制实施全方位、多层次、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协同管理制度。
6.6 加大宣传, 提高知名度
酒香也怕巷子深, 贵州由于受自然、社会、经济、历史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知名度不够响亮, 故而应重点利用港澳及沿海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作为促销窗口, 充分利用各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如电视、报刊、展览、互联网等进行宣传介绍, 提高乡村民俗景源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增大吸引力[11]。
摘要:指出了贵州省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包括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原生的自然环境、绚丽多姿的神秘民族文化, 为农村反贫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开辟了一条现实可行的道路。通过分析贵州省发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优劣势, 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意见, 以期促使贵州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推进农村经济活跃发展。
贵州乡村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 篇9
关键词:贵州,乡村旅游开发,新农村建设
国发二号文件为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赵克志省长指出“旅游业已经成为贵州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产业。”[1]旅游促发展, 开发高端旅游产品、创建特色、优质的旅游景区、完善基础旅游设施等是新时期对贵州旅游业所提出的新要求。其中具有贵州特色的乡村旅游开发成为新时期贵州旅游发展的亮点, 积极推动了我省的新农村建设。
一、乡村旅游在贵州的迅猛发展
80年代乡村旅游兴起, 农家乐、渔家乐等一系列的乡村旅游产品为我们所熟知。在全国范围内, 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我省是最早省份之一, 尔后乡村旅游在我省迅猛的发展起来。当前, 有许多乡村旅游产品已经成为了贵州特色旅游品牌, 如西江千户苗寨, 安顺屯堡, 贵定音寨等。以2011年为例, 全省旅游总人数为17019.36万人次, 其中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5605.5万人次, 占旅游总人数的32.9%;旅游总收入1429.48亿元, 乡村旅游总收入为221.4亿元, 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15.5%[2]。具有贵州特色乡村旅游品牌的再开发建也成为贵州旅游业发展的必然态势。
二、乡村旅游开发以“乡村”为依托
乡村旅游开发, 乡村是根基。从概念上来说, 乡村旅游指“在乡村地区 (乡村或其周边) 以乡村文化为主要旅游资源, 能为当地居 (村) 民带来利益的一种旅游活动。”[3]其以“乡村”为依托, 乡村包含生态、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内容。我国长期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 城市和乡村发展程度、生活方式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相对于工业文明的喧嚣, 今日的乡村更多的保存了我国传统社会的农业文明, 具有农业特点、生态性以及传统文化保存性等特征, 乡村旅游也就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乡村成为一种旅游资源, 生态观光、文化参观、农事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族习俗等等为旅游者提供了异于城市快节奏生活返璞归真的旅游体验。今天“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成为一个划时代的标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提供了更完善础设施, 更文明的旅游环境同时开发乡村旅游为新农村建设带来了资金、增加了农民收入, 带来了更多新鲜的视野多方面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三、贵州乡村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的SWOT分析
首先, 贵州乡村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的优势条件分析。贵州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秀丽的自然风景、气候宜人、资源富集、民族众多、原始古朴。深厚的历史底蕴, 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 古朴的农耕生产生活方式的保存等等都为贵州开发乡村旅游提供优越的条件。从80年代至今, 几十年来的贵州乡村旅游开发已经有了许多脍炙人口、极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贵州乡村旅游的再开发更容易得到认可和推广。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发二号文件为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其中更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全面推广“富在农家、学在农家、美在农家、乐在农家”创建活动等。国家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新农村建设在贵州的蓬勃发展, 势必给贵州乡村旅游开发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和更广阔的发展的平台。
其次, 贵州乡村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的劣势条件分析。贵州总的来说, 基础设施落后。交通条件差, 乡村公路级别低、质量差。铁路覆盖面还不够广, 航空方面机场少成本高。农村居住条件、卫生方面还有许多达不到标准。乡村旅游开发形式较为单一, 缺少特色等。同时, 城镇化进程也严重导致了趋同, 乡村旅游文化退化等多种问题这些都严重制约了贵州乡村旅游开发和发展。
四、促进贵州乡村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的对策
1. 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贵州省农村发展的瓶颈问题是基础设施的欠缺, 如交通、环境的排污能力、紧急救援能力等。虽然我省的交通条件日益改善, 据统计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相关的公路建设计2011年贵州公路交通的发展就达到了373.83亿吨公里, 2012年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 年末公路通车里程16.45万公里, 其中高速公路2630公里, 比上年增长30.1%。旅客周转量687.27亿人公里, 旅客吞吐量890.99万人次, 增长19.4%。但面对日益发展的社会经济形势我们基层设施建设还很薄弱。公路修好了、基础设施完善了, 就可以有实力更充分的挖掘乡村旅游资源, 精细开发, 多打造乡村旅游精品路线。
2. 必需要在管理上下功夫:
以行政、经济、法律等来规范乡村旅游市场, 同时还要建立起科学的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 培养当地村民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养当地村民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就业素质是乡村旅游开发的必备要素, 使之具有服务意识才能提高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贵州乡村旅游开发需要政府、村委会、村民多方面参与进来, 因地制宜, 共同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本地乡村传统的、民族的特色文化。确保乡村旅游开发产业不走弯路。
3. 深层开发贵州特色民族文化、乡土文化:
贵州是少数民族聚居地, 其民族文化丰富, 偏远的地理条件保存了许多难得可贵的特色民族文化、乡土文化。促进新农村的发展不能够一刀切要注重贵州特色民族文化、乡土文化的保护。开发贵州特色民族文化、乡土文化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用以原汁原味的民族风情来感染旅游者, 合理利用深度开发, 增加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底蕴, 提升贵州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
综上所述, 贵州乡村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发展必然带来双赢, 结合自身优势条件, 深度挖掘、积极开发特色乡村旅游, 是贵州旅游发展的有效路径, 亦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有力杠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第七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23日在毕节市举行[EB/OL]http://www.gov.cn/gzdt/2012-04/25/content_2122955.htm.
[2]贵州统计局.2011年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贵州乡村旅游发展 篇10
旅游扶贫是新时期扶贫开发中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 发展乡村旅游扶贫, 是实现贵州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选择, 经过努力探索和大胆实践, 截止目前, 贵州在开展旅游扶贫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全省共有496765人依托旅游业摆脱了贫困, 走上了致富之路。据贵州省旅游局统计, 到“十一五”末, 贵州省累计有近100万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摆脱贫困;抽样调查的30个乡村旅游村寨的人均收入增长一倍多, 几乎所有的旅游经营户脱贫, 乡村旅游作为贵州省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兴业态, 已成为帮助农村群众增收致富脱贫的有效手段。可见, 乡村旅游是一项重大的富民工程, 随着乡村旅游与扶贫项目的结合, 贵州很多贫困山区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 较好地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增长, 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
2 贵州旅游扶贫存在的问题
由于贵州省3万多个村寨地处边远, 发展工业和农业条件较差, 一直是扶贫的难点, 现阶段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个很明显的目的就是反贫困, 为助力乡村旅游扶贫, 让更多人通过乡村旅游扶贫脱贫, “十二五”期间, 贵州省计划每年安排不低于1亿元扶贫资金, 以“开发乡村旅游扶贫富民, 实现特色资源整合强省”为目标, 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在300个贫困村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倍增计划, 每年打造2至3个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 到2015年形成10个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和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扶贫品牌, 建成一批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 打造一批乡村旅游扶贫品牌, 发展一批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县, 培育一批乡村旅游扶贫龙头企业;乡村旅游扶贫总收入达20亿元。但同时, 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许多专家和学者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3 乡村旅游扶贫中高职教育对策
贵州现阶段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个很明显的目的就是反贫困, 而乡村旅游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 其关键点在于政府主导、村民参与、智力扶持。作为职业教育一个种类的高职教育, 与本地区乡村旅游发展, 甚至旅游业的发展有很多结合点。比如, 对于从事乡村旅游的人员, 相关单位可以采取在旅游院校, 特别是在本地方的旅游高校中开设旅游培训班, 或者是实行城乡旅游行业对口支援以及组织旅游专家学者“送教上门”等有效形式, 帮助景点加快培养和培训旅游人才。同时, 也可采用干部挂职锻炼、“结穷亲”等帮扶措施帮助提升贫困人口参与旅游开发建设的能力, 切实提高贫困群众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服务水平。
首先, 旅游行业与职业教育在人才供求上联系紧密。职业教育的职能之一是为地方培养一线技能人才, 其培养的人才具有地域特征。除行业职业院校外, 贵州的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基本去向是基层。
其次,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需要相关单位的支持。教育部的相关文件规定,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众所周知, 由于贵州经济发展水平有限, 大面积从财政上支持高职院校实训设施、实习基地的建设几乎不可能, 部分高职院校的基础本来就薄弱, 难于支撑实训实习所需的基地和设施, 同时, 高职教育必须为地方经济服务。这些为乡村旅游提供了人才的来源渠道。但遗憾的是, 由于相关政策的缺失、部分地方领导观念所限等各种原因, 至今高职院校与相关企业、景点的联系未能实现深度联合。比如, 贵州所有的高职院校几乎都开设有旅游管理类专业, 但在课程设计和安排上不能与行业对接, 至于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课程更是严重缺失。
最后, 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高职教育提供系统而有深度的跟进。应该说贵州乡村旅游发展到今天, 对于乡村旅游的概念和重要性认识、扶持政策的完善和落实措施、乡村旅游扶贫机制与理论研究、部门协调与资源整合、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和产品开发等方面应该有相关的理论支持、系统性的研究, 科学的规划。
总之, 作为旅游扶贫项目, 贵州乡村旅游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实践道路, 从实施旅游业反贫困战略新的高度来看, 将乡村旅游发展成为贵州旅游新的亮点还需要在许多方面做探讨研究。
摘要:发展乡村旅游是贵州新时期扶贫工作的重大举措之一, 经过近20年的努力探索, 乡村旅游扶贫已经取得了极大的成绩。通过分析乡村旅游扶贫的若干问题, 从二者的相互需求的角度探讨了乡村旅游扶贫与高职教育扶贫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乡村旅游,扶贫,高职教育
参考文献
[1]王飞跃, 樊黔江等.职业教育保障与反贫困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1.
[2]李玉芝.游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
浅析阳朔乡村旅游与“三农”发展 篇11
【关键词】乡村旅游;城镇建设;“三农”
乡村旅游最早出现于欧洲19世纪的英国和法国,至80年代后,欧美发达国家即开始大规模开展。在我国,乡村旅游活动的出现相对稍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但发展的速度非常的快。1998年,国家旅游局确定的旅游活动主题即为“华夏城乡游”,宣传的口号是“现代城乡,多彩生活”,第一次以主题年的形式,把旅游与城乡联系起来,有效地推进了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接着,到2006年,国家旅游局又将旅游宣传主题确定为“2006中国乡村游”,宣传口号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同时,国家旅游局要求各地将“旅游产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本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措施,进一步加强旅游宣传和产品开发,推动乡村旅游更快更好发展。这一主题和措施,使乡村旅游如虎添翼。近几年来,全国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密切结合、同步发展后,收获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阳朔县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发展的速度极快,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非常突出,这得益于阳朔良好的旅游资源、广阔的旅游市场和良好的旅游创业政策。1988年,阳朔县还没有旅游局,也没有旅行社,仅有一家不足100问客房的旅游接待饭店,更不用说乡村旅游了。可发展到2010年,民居旅游示范村就发展了12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区级农业旅游示范点4个,全区特色旅游景观名镇1个。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企业63家,现代农业科技园2家,农业观光采摘园点130多个,休闲农庄16个,从事餐饮的居民300多户,农家旅馆200多家,有床位6000多张,以农民为主的乡村旅游从业人员5万多人。乡村旅游年收入19.5亿元,占全县旅游收入的55%;平均年接待游客570万人次,占全县年接待总人数的70%,从业农民平均收入为6000多元。乡村旅游已成为阳朔县旅游业中极具魅力、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农村富民项目的重要内容。
从阳朔县快速发展的乡村旅游业,可以看到,乡村旅游业促进了社会多元化发展,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使城乡经济结构得到恰当地调整,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城镇和农村就业途径变得更加的广泛,村容村貌大为改观,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下面,我就乡村旅游给当地农村所带来的社会变化做浅显的阐述:
一、乡村旅游业,加快了城镇化的进程
推进城镇化建设,是“十二五”的一项重要的内容。近年来,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加快城镇化建设的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特别是在城乡结合部位和在远郊连片农地上开展的乡村旅游活动,城镇化的发展比较明显。在城中、城乡结合部地区,农户的商品意识强,街道整齐,交通便利,基础设施齐全,自然生态系统范围较大,注重环保,乡村旅游的发展使这些农家田园在功能上向城镇靠拢,在空间上成为城市扩张的绿色屏障。随着城市远郊乡村旅游的开发,乡村道路、通讯、用电设施、居住环境等配套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农户的城镇意识进一步增强,非农收入比重增大,农村经济向二元、三元甚至多元经济转变,使城镇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向城镇靠拢。
一些依托风景名胜区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业,随着绿色旅游的盛行、旅游区域的整合及旅游者的多元化需求,发展的速度也日益壮大。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元素的关联行业,随着风景区向四周辐射,形成了以风景区为旅游资源,发展乡村农家乐住宿、餐馆、工艺、导游等多元化的行业。阳朔的高田历村,原来是一个以农业种养为主的村庄,在发展乡村旅游当中,依托大榕树、月亮山景区的知名度,大力发展旅游餐馆业,目前该村从事民居旅游有390多人,占总人数85%,每天接待游客近2000人。户均收入达3万多元,有的高达几十万元,该村农户人均收入是未开发农家乐之前的近10倍。走进历村,一座座漂亮的农家旅馆整齐的林立着,环境和条件不但可与星级酒店不相上下,而且农家旅馆更有地方特色,浓厚的地方人情和风俗,是许多游客青睐的理由。再加上干净整洁的水泥道路,畅通的电讯网络,热闹的工艺品市场,优美的生活环境和条件,短短几年,历村即步入了“城镇”之列,这是乡村旅游在该村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乡村旅游,促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乡村旅游的经济核心在于其改变了传统农业仅专注于土地本身耕作、生产目标单一的经营思想,把发展思路拓展到“人地共生”的旅游业与农业结合的理想模式,从而逐渐从传统农业经济“母体”中剥离出来,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形式。由于乡村旅游是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利用农业和农村景观及民俗文化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购物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式,所以其运作的空间是农村,运作的主体是农民,运作的资源是生态景观和民俗文化,乡村旅游的发展赋予了传统农业新的内涵。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并向休闲农业、特色产业的规模化发展。阳朔县白沙、兴坪部分村委,依托本地资源,发展种植金桔,目前,已带动全镇、全县金桔产业的发展,并向周边县市辐射。如:白沙龙潭门,全村33户,人口153人,村民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用科技开路,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将全村百分之八十的耕地种上沙田柚和金桔,通过农业促旅游,旅游反哺农业,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全村人均纯收入增加20倍,年人均纯收入过20000元,从过去的贫困村一跃成为阳朔县的小康示范村。
受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大量游客涌入县、镇、村(屯)和周边的景区,对农产品和旅游工艺品的需求量日益增长。于是,一些边远的村子因地制宜,转变农业结构,就地取材,搞起了农业副产品的加工。阳朔县的画扇镇、绣球村、刺绣村、竹木雕村、滑石制品村,比比皆是,从事旅游工艺品销售的农民有上万人。全县画扇制作有300多家,年产画扇150万把,产值2200多万元,福利镇被誉“画扇镇”的美称;高田镇的访石村,村民从事竹木雕生产加工,年生产1.1万多件,产值31万元。这些因乡村旅游应运而生的产业,为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力量,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农业结构的调整,也为旅游的发展注入了丰富的内容。如今,在阳朔县,遇龙河两岸油菜花、桃花基地,漓江两岸绿化、美化、花化、果化基地,十里画廊特色产业基地,国道321线桂阳公路绿色通道产业基地,等等,农业休闲旅游示范带正是遍地开花。乡村旅游的领域不断拓展,特色成效显著。乡村旅游产业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首选的特色和优势产业,实现了农业发展与旅游发展的双赢。
nlc202309030620
三、乡村旅游,促进村容改善
一是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发展乡村旅游后,村民有了动力、能力和积极性去翻修或新建住房,主动要求改水、改电、改厨、改厕,也有了村镇整体规划的愿望,于是一些村容整洁、各具特色的旅游小城(村)镇应运而生,乡村旅游地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二是交通越来越畅通。过去乡村交通的典型特征是“羊肠小道”、“泥泞崎岖”、“坑坑洼洼”,“外面的进不来,里面的出不去”;开发乡村旅游后,这种状况得到极大改观,乡村旅游地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有的村还实现了水泥路硬化。
三是绿化走进乡村人家。过去,绿化似乎只是城市的专利,乡村的绿化基本上是空白。开发乡村旅游后,人們在村落道路两旁植树,在自家庭院种花种草,美化家园,努力营造出更加清新、优美的村容村貌,绿化在乡村愈益受到青睐。
阳朔县的白沙凉水井自然村,共有村民46户,178人,以前道路狭窄,屋舍破旧,外出销售农产品,只能靠肩挑手扛。近几年,通过发展金桔产业,建设度假村,2010年人均收入达2万多元。2006年以来,全村投入260万元,硬化村道1100米,新建石栏杆1000多米,建成文化室1个,篮球场1个,对整个村庄进行绿化美化,建设废水回收利用项目,电力扩容改造项目等。全村46户村民都按照“小青瓦、白粉墙、坡屋面、青石墙裙、木花格窗”的桂北民居风格建起了小洋楼,人均砖混住房面积超过了50平方米。农户改厕率达98%以上;100%的农户用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电话入户率达10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100%;全村拥有摩托车46辆,小型农用车25辆,小车12辆。村容村貌大为改观,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和提升。
四、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文明程度提高。
一是掀起了农民求知热。受乡村旅游的外来影响以及从业素质需要,学文化、学技术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许多村民不仅说起了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还学会了一口流利的外语。电脑,互联网也已进入了普通的农民家庭,成为他們收集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高田镇历村自开展乡村旅游以来,无论大人小孩都学会了一口流利的英语,65岁的农民徐秀珍,只有相当于小学三年级的文化水平,自开展乡村旅游、从事导游工作以来,却学会了英语、法语、西班牙语、日语等八个国家的语言,这不得不归功于旅游业在村里的快速发展。
二是农民环保意识大大提高。可观的收益使农民认识到了乡村旅游的重要性,也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农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由从前的不感兴趣、不关心发生重大转变,环境保护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注重卫生健康也成为农民的一种生活习惯。又以高田镇历村为例,为了做好村里的保洁工作,村里除了制定有具体的卫生保洁制度之外
,还成立了专职的保洁队伍,定时或不定时的对村道及其他公共场所进行清洁和保洁,同时还提醒游客讲究卫生,不乱扔垃圾,向游客宣传环保知识,不但维护了村容村貌,而且向游客表达了健康、文明的理念。
三是乡村生产生活方式文明化发展。乡村旅游的外来和示范效应明显促进了乡村居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开放,农民乐意尝试和接受新的生产方式方法,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也有意识地参照城市模式改掉陋习,学习健康向上的文化知识,形成文明的生活方式。如今,许多开展乡村旅游的村镇,村民的思想开阔:以前是看别人出去旅游,现在是自己从事旅游,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还经常到世界各地去旅游。闲暇之时,农村还开展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这一系列的活动,营造了农村良好的文明氛围,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长足发展。
四是农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积极性提高,乐观热情,热爱家园,人与自然显得日益和谐。开放的旅游环境,促进了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村民們也越来越关心政治、经济、文化、体育,谈笑风生中,与城市人没有什么区别,甚至于因为与世界各地的游客做长期的交流,他們的谈资显得更加的广泛而有深度。
五、乡村旅游,扩大了农村就业途径
农民增收的困难在于有效就业不足,乡村旅游有助于促进农民充分就业,可以促进农民增收。乡村旅游有助于农民从农业中获得更多收入。当前、农村发展观光农业,以吸引城市人来农村直接采摘农产品,使农民可将更多的农产品顺利的出售,避免农产品销路不畅通造成损失。同时,将农产品直接出售给最终消费者,也可获得更好的价格,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此外,来参加乡村旅游的游客会在乡村进行多种消费,如购买名族风情或乡土特色的手工艺品,在农村享受农家饭和农庄住宿等,这些都将使农民获得新的收入,农民可以从提供乡村旅游服务中得到更多的收益。
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可以提供大量的直接就业岗位,而且还可以通过促进建筑、道路交通、农产品加工等相关产业发展而提供间接的就业机会,从而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如今,阳朔县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给农民带来了广阔的就业机会。有1万多农民改行当了酒店经理、饭店老板、工艺品摊主、景点员工和导游。《印象-刘三姐》,参演人员600多人,其中阳朔农民有300多人。阳朔县内地方导游人员600多人,直接从事乡村旅游的从业人员5万多人。
总之,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可以有效促进农村就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阳朔县通过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突出特色,科学引导,把乡村打造成了旅游者的家园,大大加快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带动了农副产品向旅游产品的转化,促进了传统农业向旅游农业、传统农民向旅游从业者、传统居住型乡村向旅游接待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转变,让我們看到了乡村旅游发展的辉煌。但是,在发展乡村旅游当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乡村旅游发展不均衡,旅游收入分配不均衡等,这是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通过政府合理的引导,制定相应的政策,继续加大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投入,乡村旅游对“三农”的贡献将得到进一步的凸显。
责任编辑:彭康生
贵州省旅游扶贫发展浅析 篇12
关键词:贵州省,旅游扶贫,旅游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扶贫工作, 采取多种方式消除贫困[1],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其中旅游扶贫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旅游扶贫能大大激活山区的造血功能, 许多山区由于调整了传统的产业结构, 使旅游观光、特色农业等蓬勃发展起来[2]。实践证明, 发展乡村旅游是增加农民收入最现实、最直接、最快速、增收最多的途径[3]。在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业, 农民可通过劳务投入、旅游服务和直接就业增加收入, 如遵义板桥镇娄山关村发展乡村旅游给当地部分村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4]。因此在贵州大力发展扶贫旅游, 对旅游产业和扶贫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旅游业与旅游扶贫
1.1 旅游业概念
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为基础, 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6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5]。旅游产业不是一个单一产业, 而是由多种产业组成, 具有多样性和分散性。
1.2 旅游扶贫
旅游扶贫就是把旅游和扶贫结合起来, 以扶贫带旅游, 以旅游促扶贫, 最终达到旅游、扶贫双丰收的目的[2]。国际社会一直在挖掘和探索旅游在消除贫困方面的潜力[2], 2002年世界旅游组织提出了消除贫困的可持续旅游, 2003年提出了“旅游:消除贫困、创造就业与社会和谐的动力”成为世界旅游日的活动主题[2]。旅游扶贫立足于本地资源优势, 重点是提高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提出旅游扶贫, 2002年国家旅游局提出“试办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的工作意见[2], 目的是通过以扶贫带旅游, 以旅游促扶贫, 全方位实现旅游资源所在地的旅游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 最终带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使旅游资源所在地区的群众尽快走上脱贫致富道路。旅游扶贫的宗旨是:保护一方山水, 传承一方文化, 促进一方发展, 致富一方百姓, 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
2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2.1 贵州省旅游资源概况
贵州省被誉为天然“大公园”, 其特殊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原生的自然环境、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 形成了以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交相辉映的丰富旅游资源。经过20多年的持续发展, 贵州现有“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1个、国家5A级旅游区2个、国家4A级旅游区3个、黄果树等1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梵净山等8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百里杜鹃等21个国家森林公园、织金洞等6个国家地质公园、六枝梭戛等4个国际性民族生态博物馆、青龙洞等39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侗族大歌等31项5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6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和1.8万个民族文化旅游村寨[4], 以及4个科普园地——贵州植物园、贵阳药用植物园、贵州省博物馆和贵阳森林野生动物园。此外, 在贵州境内已发现的洞穴达3000个以上, 其中具有开发价值的喀斯特溶洞超过800个[6]。同时,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斜坡, 地势西高东低, 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 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 平均气温在15°C左右。由于纬度较低, 平均海拔1200m左右, 紫外线辐射少, 很多地区的气候冬无严寒, 夏无酷夏, 在最热的7月份, 平均温度为18—26°C[4], 而省会贵阳市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避暑之都”[7]。 贵州省避暑气候在温度、湿度、风速、紫外线、空气和海拔等6个方面与国内外避暑气候的比较优势明显, 是最适宜旅游的目的地之一。
2.2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 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和第四大客源市场[8], 目前全球局部地区局势动荡, 但中国保持着安全旅游目的地的形象, 有利于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可见,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旅游业将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我国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明确提出“要努力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 随着我国加强对东、中、西部交通互联互通的建设, 将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更加便捷的条件。我国扩大内需方针的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迅速推进, 将产生巨大的旅游消费需求, 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将进一步提高。发展好旅游业是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契机。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加大了全球资金的流动, 有利于贵州在旅游开发中引用外资[9]。2011年12月贵州省出台的《关于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倍增计划的意见》, 明确了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目标任务、重点内容和保障措施。通过创新旅游扶贫机制, 引导各类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体工商户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农民旅游协会等乡村旅游中介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整合各分散的乡村旅游点, 提高乡村旅游组织化程度, 形成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同时, 发挥财政扶贫资金的作用, 采取进行招商引资、引进战略联盟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乡村旅游扶贫。这些措施将为贵州省旅游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商机, 贵州省旅游产业的发展, 正面临着更好更多的机遇[12]。
3 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1 增加资金积累和外汇收入
根据资料显示, 近几年贵州省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具体情况见表1[10]。2010年, 贵州省共接待游客1.291亿人次, 旅游总收入1061.23亿元。
3.2 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根据加拿大学者的系统模型理论, 旅游业收入每增加3万美元就将增加1个直接就业机会和2.5个间接就业机会。世界旅游组织研究报告也指出, 旅游业每增加1个从业人员, 相关行业就增加5个就业机会[10]。2001—2009年贵州省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统计见表2。
3.3 实施富民兴黔战略的重要途径
目前, 贵州作为国家的重大扶贫和“三农问题”突出区, 山区农民生活极端贫困[12]。“中国·贵州乡村旅游国际论坛”首届研讨会提出:发展乡村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加强旅游富民, 利用和保护乡村自然生态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的重要途径。2011年12月出台的《关于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倍增计划的意见》提出每年安排不低于1亿元的财政扶贫资金, 以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8]。5年内, 贵州将在300个贫困村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倍增计划, “十二五”期间贵州省将投入5亿元, 形成10个以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省级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20个地级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和100个各具特色的县级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12]。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可以宣传贵州的旅游资源, 促进贵州旅游业发展, 同时还可解决农民就业, 提高农民素质, 增加农民收入, 带动当地建筑、餐饮、住宿、农业产品和手工艺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提高农村整体素质, 从而有效促进贵州农村经济的发展, 实现真正的富民兴黔。
4 贵州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主要表现在:①对旅游扶贫认识不够。虽然国家早就提出了“旅游扶贫”, 已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旅游扶贫战略实施的政策, 但贫困地区的人民思想较保守, 大多数人仍依赖于财政扶贫、民政救济扶贫和物资捐助扶贫等方式, 对旅游扶贫这种“造血”式扶贫认识不足。因此, 老百姓参与旅游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不仅阻碍了旅游业的发展, 也阻碍了旅游扶贫的实现。②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脱离。贵州省现有的旅游开发项目大多数都只是单纯地开发景观资源, 旅游社区建设考虑较少。由于资金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购物场所缺乏, 使旅游业与其相关产业脱离, 没有发挥关联带动作用, 违背了旅游扶贫的初衷。③基础设施不健全、景区形象差。贵州经济发展缓慢, 乡村旅游开发资金匮乏, “吃、住、行、游、购、娱”等相关旅游设施不健全, 有的景区电视信号弱和通讯条件差。相对闭塞的环境使村民们的卫生观念落后, 特别是饮水和厕所等卫生条件差, 很多地区还存在着“人畜共饮、人畜同居”的现象。这些因素导致了景区接待能力低和形象差, 大大降低了对游客的吸引力。④旅游专业人才短缺。旅游扶贫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 这决定了旅游扶贫过程的主体是贫困人口。由于贵州旅游扶贫开发尚处于较低层次, 所以旅游专业人才较少, 大多数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者和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不高, 甚至在旅游服务过程中发生与游客冲突的情况, 因此一些旅游开发者拒绝雇佣贫困人口参与管理与服务, 这是与旅游扶贫宗旨相背离的。⑤宣传不够。旅游是一种服务性商品, 需要借助媒体宣传将其推向市场[12], 否则美景也只能“养在深闺无人识”。
5 贵州省发展旅游扶贫的几点思路
5.1 优化结构, 提升旅游产品素质
打造旅游产品知名品牌, 建设多元产品体系, 是贵州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基础[12]。按照“建立大产业、构筑大市场、发展大旅游”的思路, 改善产品结构, 提升产品素质, 加快推进贵州省山水观光、休闲度假、红色旅游、历史文化、会展商务、体育健身、民俗风情、宗教旅游八大类系列旅游产品建设, 科学指导乡村旅游, 建设10大旅游休闲度假区。针对贵州省旅游资源特点和发展现状, 第一要把精品做强做优;第二要发挥地热资源优势, 开发温泉休闲旅游产品;第三要发展乡村旅游。搞好“大农业”与“大旅游”的结合, 推进旅游小城镇建设, 使之与旅游业共同发展, 以旅助农, 以旅扶贫。
5.2 注重质量, 提升旅游商品吸引力
旅游商品是消费弹性很大的旅游要素, 旅游购物是旅游产业链条中的重要环节, 也是旅游增收、扩大就业的一个重要环节。世界旅游发达国家的购物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40%—60%[11]。贵州省旅游商品开发薄弱、规模小、特色不突出、品种单一、档次不高, 在旅游收入中比重偏低。“十二五”期间, 必须引导旅游企业大力开发更多特色旅游商品, 促进地方系列、民族系列、文化系列、实用系列等旅游商品开发, 建立旅游商品研发中心和交易市场, 形成旅游商品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产业体系, 争取更多的旅游商品成为全国甚至世界知名品牌。
5.3 开发与保护统一, 促进旅游扶贫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扶贫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工程, 因此作为旅游扶贫地区来说, 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地居民达到脱贫致富目标的根本保障[13]。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带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使当地居民长期受益, 从根本摆脱贫困的局面。因此,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坚持开发和保护相统一, 环境的利用和改造相统一, 针对市场需求趋势开发相应的旅游产品, 不断增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5.4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旅游基础设施是发展旅游业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水平会进一步推动贵州旅游业的发展, 增加旅游企业的经济收入。经过“十一五”的发展, 贵州省旅游接待设施突现了质的飞跃, 景区景点接待条件日趋完善, 服务质量大大提高。目前全省已建成涉外星级饭店86家、旅行社133家、旅游定点生产经营企业122家, 见表3[14]。但是, 较好的酒店等旅游接待设施在各地区都集中在城市, 贫困地区旅游的接待水平较低, 基本处于家庭接待模式, 无法吸引有消费能力的旅游人群, 所以必须加大投入, 规范管理。
5.5 因地制宜, 保持特色
西方旅游者喜欢贵州的少数民族文化, 以及体验化、感受化、休闲式的旅游活动, 尤其是对更偏僻、更真实的民族村寨很感兴趣[7]。旅游扶贫地区一般都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旅游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 旅游扶贫开发首先必须立足当地旅游资源, 突出地方特色, 尤其是要避免脱离当地的实际条件大搞人造景点建设, 争取以较低的投入实现较高的效益。同时, 对扶贫地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要尽量保持其原始性和真实性, 避免因开发造成对自然和文化污染, 避免把城市现代化氛围大量移置到原生态的的旅游景区内。
5.6 做好宣传, 提高贵州旅游知名度
贵州省独具特色的多元原生态民族文化、喀斯特风光和原生自然环境完全满足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条件, 让贵州的旅游形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必须充分利用报刊、杂志、电视、网络和会展等各种媒体进行宣传介绍, 塑造旅游品牌, 让更多的旅游者了解贵州、向往贵州、来到贵州、探索贵州。
5.7 发展旅游教育, 加强旅游培训
【贵州乡村旅游发展】推荐阅读:
国培计划贵州省乡村教师访名校心得体会12-01
“国培计划”(2015)—贵州乡村小学语文特岗教师访名校培训日志07-21
贵州省旅游发展委员会05-21
浅谈贵州旅游经济的发展07-30
发展乡村旅游06-10
汉中乡村旅游发展08-26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08-19
成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12-17
扬州乡村旅游发展策略10-17
海南乡村旅游发展分析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