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乡村旅游发展

2024-08-04

汉中乡村旅游发展(共8篇)

汉中乡村旅游发展 篇1

市旅游局关于汉中市旅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草案)

2006-10-

31汉中市旅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草案)

“十一五”期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强市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加速发展期。为明确旅游业“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战略、奋斗目标、工作重点及保障措施,促进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制定本发展规划。

第一章汉中旅游业发展现状与潜力分析

(一)发展现状

“十五”期间是我市旅游业快速发展时期。旅游业的产业地位明显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基础得到加强,旅游形象逐步树立,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1、政府主导旅游业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十五”期间,全市各级党委、政府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大力发展,领导旅游业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关于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的决定》,调动了全市上下发展旅游的积极性,推动了旅游业向产业化、市场化迈进的步伐。

2、旅游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加大。据不完全统计,“十五”期间,我市投入旅游业各类资金近4亿元,开工建设重点旅游项目26个;修建和改造了一批旅游宾馆、饭店;一些重点景区的净化、绿化、畅通工程相继建成并发挥效益。

3、旅游产品开发初见成效。汉中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有关县区、主要景区的规划编制完成。“十五”期间,全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旅游单位依托优势资源,进一步加大产品开发建设力度,现有基本成熟景区(点)

汉中乡村旅游发展 篇2

一、研究区域概况

汉中市地处秦巴山区,人文底蕴深厚,自然环境独特。近几年,汉中旅游不断升温,乡村旅游持续发力。截至2013年,汉中市已建成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2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省级旅游特色名镇8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9个。青木川等2个镇、留坝县河口村等2个村创建省级旅游特色名镇,乡村旅游示范村通过省上验收;有“农家乐”660余户,其中三星级及以下“农家乐”200余家,四星级“农家乐”评定工作正加快推进。相继举办了“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樱桃节”、“柑橘节”等节庆活动。汉中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拉动了三产、刺激了消费。2013年10月,汉中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达10亿元,成为乡村居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2]。

汉中市桔园景区位于城固县桔园村,乡村旅游开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是汉中开展乡村旅游的排头兵,是西北最大的柑橘生产基地、中国柑橘生态观光第一园、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有28个行政村、11 458户、41 132人,柑橘面积35 055亩,年产优质柑桔7万吨,年产值达8 000多万元。随着乡村旅游发展进入快车道,乡村旅游发展所带来的旅游影响也更加突出。认识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影响,并恰当地解决乡村旅游开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变得尤为迫切。

二、研究方法

考虑到受访者大多为农民,参与性不高,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的情况,本次调研采用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访谈法和观察法为辅的方式。对于辨识度高又利于理解的问题采用问卷法,对于难以量化统计的定性指标采取访谈法和观察法为补充。本次调研共计发放问卷70份,以受访者当场填写并提交的方式,回收问卷80份,剔除不合格和无效问卷2份,有效率达97.5%。相关数据是在整理并分析调查问卷、受访者的描述和作者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得出的。

三、调查结果

1.乡村旅游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调查结果显示,桔园村发展乡村旅游十多年来,周边居民的年收入普遍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超过92%的乡村居民对乡村旅游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感知较强。在访问中,约82%的被访问者认为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加工业等相应产业的发展,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契机,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条件[3];有九成被访问者对发展乡村旅游持赞成态度,因为乡村旅游的发展确实给他们带来了实惠。

2.乡村旅游促进了文化素质的提升

文化相互交融,促进了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交流,对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变农民的居住与生活条件、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乡村旅游成为旅游者和当地居民之间文化交流的桥梁。当地居民的交谈能力增强,眼界更加开阔,各地也通过对参与乡村旅游的乡村居民的指导和技能培训提高当地居民的文化素质和服务意识。

3.乡村旅游引发了对环境的关注

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民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更加爱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改善乡村环境卫生条件,以优美的乡村环境给游客以美的享受。提升了生活质量,美化了乡村环境,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光添彩。调查中,有34人认为环境改善了,占调查人数的43.6%;有42人认为环境受到影响,占调查总人数的53.8%;其余的人认为环境与之前没什么差别。

4.乡村旅游使贫富差距不断增大

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都有增长,但由于参与程度、从业水平、经济实力等的不同而导致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并且这一趋势还在进一步加剧。年人均收入低于4 000元的占调查人数的43.6%,年人居收入高于6 000元的占33.3%,当地居民普遍认为这一趋势还在扩大。过度发展乡村旅游也会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大量游客的涌入会引起当地物价的上涨。物价在短期内上下波动,影响物价的稳定,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5.乡村旅游使原有的当地文化受到冲击

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文化交流是不平衡的[4]。由于汉中当地的语言和外地差异很大,外来游客一般都使用普通话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流,而本地居民大都只使用方言,但他们可以听懂普通话。在这一过程中,外来文化为强势文化,本地文化为弱势文化,这就导致了主客双方接受和传播的不对等。久而久之,当地文化会被外来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同化,当地文化可能会有部分逐渐缺失。同时,由于外来旅游者和当地居民之间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容易发生冲突,给当地带来了不安定因素[5]。

6.乡村旅游造成了当地垃圾清理难、环境保护难

旅游者的不断进入留下大量的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给当地垃圾清理造成困难;大量游客对植被的踩踏在短时间内对环境造成很大破坏,难以修复或需要花费很大代价才能修复。与此同时,旅游者驱车前来使得当地空气质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噪声污染问题也更加突出。

四、影响乡村旅游效应的因素分析

1.老年人对旅游效应的感知弱于年轻人

在调查中发现,参与乡村旅游的从业者多为中青年及中老年人,并且大多为留守老人,夫妻二人共同经营的居多。参与者的年龄不同,对旅游效应的感知存在差异。年龄较大的居民对旅游效应的感知较为模糊,总体感知为正面大于负面影响。这可能是由于老年人的价值观念及认知水平相对于年轻人比较陈旧,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弱。年轻居民则对旅游中的负面效应感知较年龄大的居民明显,认为乡村旅游的开展过程中也有环境污染、噪声污染、旅游旺季出行不便等问题需要尽快解决,但总体感知也是正面效应多于负面效应。乡村旅游的开展使得当地居民从中受益,或者获益多于所承受的负面旅游影响时,他们对乡村旅游的感知都会表现为正面。

2.学历越高对旅游效应的感知越明显

在乡村旅游开展地,参与者普遍为初中及以下学历,读到高中的很少。但可以发现,从业者学历越高,年收入也越高,拥有高中学历者的年收入可以达到小学及以下学历从业者的几倍。同时,学历越高对旅游效应的感知也越明显,整体感知仍为正面。高学历者由于接受教育时间更长、有着更好的接受能力、对旅游效应更加敏感,因此,他们对旅游效应的感知要比较低学历的人更明显。

3.女性参与者对旅游效应的感知比男性强烈

在这些从业者中,总体上女性占比要高于男性。男性往往在家庭中承担支柱性作用,又由于旅游的季节性和不稳定性,难于维持家庭的庞大开销。于是,男性一般要外出打工,到旅游旺季时返乡。有些家庭的子女也是平时外出打工,忙时回家帮忙,从事乡村旅游一直是作为家庭副业。当地人口流量变化明显,呈现出淡季外出打工,旅游旺季返乡经营乡村旅游的趋势。女性参与者投入到乡村旅游中的时间长于男性参与者,从而对乡村旅游效应的感知比男性更明显,更深入。

4.居民参与度和乡村旅游发展度影响居民的旅游效应感知

当地居民在发展旅游事业中所获收益的多少与在乡村旅游中参与程度的高低相关,与乡村旅游发展情况的好坏有直接关系。居民在乡村旅游中的参与程度越高,旅游收入也越高,从而对旅游效应的正面感知也越多。这部分居民由于更加熟悉乡村旅游发展的情况,对乡村旅游开展的目的和意义有着深刻的认识,从而抱有相对较高的发展期待,对旅游效应的感知也比较明显。乡村旅游越发展,居民对旅游效应的正面感知也越多。

五、结论与建议

从研究结果来看,影响当地居民对乡村旅游效应感知的主要因素有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参与程度等。这些因素还影响着他们从事乡村旅游的工作类型、时间长短、收入水平和对乡村旅游的满意度等。当地留守老人和部分旺季返乡的中年夫妻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主力军,其中又以女性居多,而且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不高,参与层次低,没有组织、散兵游勇式的参与,以贩卖当地旅游产品为主,价格低廉、收益微薄。最重要的是,农民的参与性不高,乡村旅游的发展也难以有所突破,起不到应有的带动作用。

乡村旅游的开展过程中,虽然产生了很多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破坏、噪声污染等,但是居民们依旧对乡村旅游持积极的态度。应该重视对居民感知的态度并及早做出回应,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才能使乡村旅游进入良性发展。因此,政府应该对乡村旅游目的地进行政策扶持、财政支持,协调旅游公司和乡村旅游所在地居民的利益和矛盾,在旅游企业发展的同时为农民争取更多福利,让农民享受更多的发展成果。旅游公司应加大对本地区居民的培训力度,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也为旅游企业的壮大奠定基础。本地区居民只有成立自己的团体和组织,才能更好保障自身群体的利益,也才能拥有更多话语权。

摘要:乡村旅游对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以汉中城固县桔园村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分析了乡村居民对旅游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效应的感知问题。研究表明,乡村居民对旅游发展的积极效应感知明显,但也存在乡村旅游发展的消极效应感知。因此,乡村居民的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参与程度等,是影响其对旅游效应感知差异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乡村旅游,效应,影响因素,居民感知,汉中

参考文献

[1]张树民.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与政策保障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4.

[2]小米.汉中市信息办.汉中市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开发[EB/OL].[陕西省人民政府网].http://www.shaanxi.gov.cn/0/1/9/42/162010.htm,2013-10-20/2015-3-15.

[3]任媛媛.中国旅游热点问题[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4]苑晓赫,杨辉.关于旅游效应之——对社会文化正负影响问题的探究[J].长春大学旅游学报,2013,(14):71.

陇南乡村旅游发展刍议 篇3

[关键词]陇南地区;乡村旅游;区域旅游经济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02-0052-02

一、乡村旅游发展的时代背景

乡村旅游是一种给游客以全新体验的旅游模式,虽然兴起时间不长,但是它却具有发展潜力大、关联度高、带动力强、能够拉动内需等发展优势。进入21世纪后,我国各地的乡村旅游开展的如火如荼,主要是因为当前的时代给乡村旅游提供了肥沃的发展土壤。

(一)城镇居民收入提高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近年来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情况较以往有了明显增长。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3979元,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上年增加2701元,增长14.1%。人均工资性收入15412元,增长12.4%。主要是绝大多数地区提高最低工资标准,部分地区继续规范落实津、补贴制度,部分企业提高了职工工资及奖金。人均经营净收入2210元,增长29%。人均财产性收入649元,增长24.7%。

统计发现,我国城镇人口用于旅游的消费占据了不小比例。对于现代的城镇人口来说,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城市生活之后,越来越多的城镇人口人选择回归自然的乡村旅行。

(二)城镇居民生活方式转变

目前,工薪阶层全年享受的节假日已有114天,再加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解决了温饱问题的现代人更加注重健康养生问题,休闲旅游已成为时代潮流下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和消费时尚。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促使了乡村旅游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结构的不断优化、经济质量的稳步提升和生活方式转变对区域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正在显著增强。

(三)国家方针、政策引导

乡村旅游快速发展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家大政方针的指导。在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着重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与此同时,国家旅游局也适时提出了2006年的旅游主题为“中国乡村旅游年”,这一举措使得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参与到整个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去。紧接着,2006年10月,在构建社会主义若干重大问题决定中,国家领导人又明确提出了要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促进城乡协调持续发展。因此国家旅游局再次将2007年的旅游主题指向农村,提出“魅力乡村、活力城市、和谐中国”的口号。乡村旅游在促进城乡和谐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陇南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资源

(一)自然地理资源

地处秦巴山区的陇南,是甘肃境内唯一的长江流域地区,它在地理位置上属于西南地区气候上属于亚热带到暖温带的过渡区。因陇南境内有盆地、丘陵、河谷、高山等,所以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山资水色兼有北国之雄浑奇峻,南疆之灵秀旖旎,浑然一体,相映生辉。所以人们称其既有南国之灵秀,又有北国之雄奇。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独特的自然景观。阴平天池是全国三大天池之一,在它周围有绿山环抱,碧波粼粼,仿佛是一个“翡翠世界”;作为西北最大的溶洞,武都万象洞景观奇幻绚美,万千气象,置身其中俨然是到了世外的仙台琼阁;白水江自然保护区被人们美誉为“甘肃的西双版纳”,属于国家级重点保护区,也是甘肃唯一具有北亚热带生物群落和自然景观的地方;分布于全区各县的大河坝、三滩、红土河、梅园沟、云屏山等,被人们称作“陇上小九寨沟”……这些自然景观满足了人们对大自然的好奇,是开展旅游业的绝佳资源。

(二)历史文化资源

陇南历史悠久,素有“秦陇锁钥”、“巴蜀咽喉”之称,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这里既是秦人的发祥地,又是我国古代西部民族氐人和羌人的核心活动地区。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陇南成为各种政治军事力量激烈争夺的战场,曾经不少中原中央政权与西北少数民族在这里接触交往。这种攻伐消长与民族交往,对陇南社会历史文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陇南一直都是各民族的聚居地,其中,氐、羌、汉等族及先后进入陇南的其他各民族,在这里互相影响、互相融合,共同创造了陇南灿烂的历史文化。这种历史文化在陇南的一些乡村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例如生活在宕昌县境内眠江两岸的人们,是古宕昌羌与吐善长期融合而成的藏族同胞。他们保留着自己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在当地形成了将这些历史文化与娱乐消遣相融合的活动——“陆意定资格”和“朝山神”。这些活动场面非常壮观,当地人们用喧天的锣鼓和连续的舞蹈,表达着他们抗拒自然灾害的勇气和迎接幸福生活的希望。

三、陇南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

(一)民俗式发展模式

陇南乡村旅游民俗式发展模式可以有四种选择:消遣观光型、参与娱乐型、考察型、商品型。

陇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可发展消遣观光型乡村旅游游,如参观三合院、吊脚楼等特色民居,欣赏藏羌服饰,参加观山庙会、岷郡山庙会民俗活动等。

参与娱乐型旅游的意义的就是放松身心,往往亲身参与过的民俗活动的人都能留下深刻的印象。陇南发展乡村旅游可推出参与娱乐型模式,如组织一些娱乐活动,比如踢毽子,观看花儿会、陇南社火、乞巧活动等。

陇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文化的沉淀让这里成为中外考察团的重要考察点。针对这一特点,可开展考察型旅游,组织游客观看一些文艺节目,如《燃烧的绸缎》、《苍山游》;或者组织游客深入乡村,了解陇南乡村独具特色的藏羌信仰等。

陇南的乡村还保留最原生态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但这却最能反映当地村民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精神。因此可选择商品型旅游发展模式,剪纸、药材、手工装饰都可以成为该地乡村旅游发展的选择。

(二)餐饮式发展模式

据统计,87%的人旅行时,都会选择品尝当地的特色小吃,甚至购买一些可携带式的地方特色风味小吃。陇南小吃丰富,但是还未形成系统的旅游餐饮格局,因此总体水平尚不能适应陇南旅游蓬勃发展的需要。为此,应当根据当地情况,在加强餐饮业管理的同时,着重推出地方特色风味小吃,全面提高旅游餐饮的种类和服务水平。

此外,地方政府可进一步深入开发陇南的传统餐饮文化,学习其他旅游景区的成功经验,建成风味小吃一条街,将地方特色风味不突出变为集中经营的区块,吸引游客群。确保陇南地区乡村旅游的餐饮业能够形成特色浓郁、设施先进、服务一流、层次多样、管理规范的体系。

(三)品牌式发展模式

品牌旅游产品的开发制造产业对提升陇南乡村旅游经济有着重要的带动作用,其宣传作用可能要远超过商品本身的价值。容中尔甲的一首《神奇的九寨》,为九寨沟打造了具有世界效应的品牌。

对于陇南,可以参照九寨沟的成功品牌模式,以自身特色为出发点,将“生态、健康、原生态”的旅游发展口号推向市场,加大在乡村旅游景区的宣传上,致力加强游客于对景点的品牌认证。

针对这一问题,地方政府需要做好旅游市场的调研,掌握和了解不同层次游客的经济水平。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的人群进行喜好和需求的市场分析,最终推出有针对性的营销策划和服务型产品。只有这样,才能把陇南地区的乡村本土特色、历史人文与陇南乡村旅游的实际情况统一起来,推动陇南地区的区域旅游经济发展。

四、陇南市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一)注重可持续发展

由于工业开发较少,开发景点较少,陇南地区还保存有未开发的大面积林区及原始森林,因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良好,特别是乡村地区甚至还不存在已经破坏需要修复的问题。陇南发展乡村旅游需要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注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尽快制定和完善《甘肃陇南乡村旅游环境保护与建设条例》;其次,加强景区管理和提高景区管理人员素质;再次,完善景区生态监控体系,对稀有、濒危动植物进行监控;最后,应该提高乡村居民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他们建立薪柴林和蔬果林,逐渐杜绝保护区内偷猎、盗伐等行为,对故意破坏者加大处罚力度。

(二)注重产业化、科学化管理

陇南乡村旅游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如果不遵守规律,违规开发,或者没有系统性杂乱无章的开发,会对陇南原生态资源产生巨大的破坏。因此在开发陇南乡村旅游时,一定要注重产业化、科学化管理模式。

如何才能科学有效地推断陇南乡村旅游的产业化、科学化发展,这需要当地旅游部门和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可以将本地区的信息发布在大型旅游企业或者核心企业的网络平台上,实现陇南乡村旅游产业链各环节的信息能够全方位共享。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强行政管理职能,加快立法进程,做好统一审批规划,招商引资,对外宣传等工作。惟其如此,才能确保陇南地区的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文俊,周志强等.城市居民乡村旅游需求意愿研究——以柳州市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

[2]徐福英,刘涛.新形势下我国乡村旅游转型与升级研究[J].农业经济,2010,(2).

[3]高嵩.我国农业全产业链模式中政府作用机制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乡村旅游发展思路 篇4

大力推进我县农业与电商物流、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应从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等多个方面着手:

1、“互联网+”的利用。通过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和电商平台,发展“农场云”“体验式农业”“节会农业”等新模式,使生产、经营、商品、交易、贷款、支付、理财等有机连接,实现精准生产、透明生产,降低了中间环节费用,做到了全程网上监管。

2、发展“共享农庄”模式。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资源,尊重农村发展现状与传统民俗风情,形成一房一院一地,改造为市民田园生活、渡假养生等多种模式,通过互联网平台化模式发布信息,形成产品认养、托管代种、自行耕种、房屋租赁等多种私人定制形式,使农民转变成为股民、农房转变成为客房、农产品现货转变成为期货、消费者转变成为投资者。共享之余,让城里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通过“共享”,让城里人、游客也参与到农场的运营中来,更让农民享受到收益,从而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美。

3、发展特色小镇。以“有农村特色、有地域特征、有文化特质、有乡悉愁记忆”的新农居建筑为载体,通过开发、拓展和提升农业的多种功能,赋予农业的科技、文化和环境价值,提升农业或乡村的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传承、科技教育等功能,打造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或打造富有历史、地域和民族特色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推动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电商融合发展。

4、挖掘本土特色农特产品。围绕产品的各类信息透明可见,确保消费者尽可能了解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的全部信息,保障产品安全并改善消费体验,开发产品短链,减少中间生产环节,用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生产出本地化、可持续、替代性农特产品。重视本土生产企业与本地休闲观光农业或乡村旅游的结合,重视本地生产企业与餐饮企业的联系。如农家乐使用的鸡、鸭、蔬菜等原料来自本地化的传统种养或自种自养,是典型的食品短链方式。

5、推介客家小吃。通过已组建的餐饮协会,推动传统客家小吃,在东生围、三百山游客中心打造客家美食一条街,使产业形成品牌,扩大规模,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 篇5

我国休闲农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大体上经历了萌芽起步、初步发展、较快发展和规范提高四个阶段。

这四个发展阶段看,休闲农业发展正在经历五个重大转变。一是在发展上,从农民自发发展,向各级政府规划引导转变;二是从休闲功能上看,从简单的“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摘农家果”,向回归自然、认识农业、怡情生活等方向转变;三是从空间布局上看,从最初的景区周边和个别城市郊区,向更多的适宜发展区域转变;四是从经营规模上看,由一家一户一园的分散状态,向园区和集群发展转变;五是从经营主体上看,从以农户经营为主,向农民合作组织经营、社会资本共同投资经营发展转变。

可以说,我国休闲农业进入了快速发展、规范、提升的新阶段。休闲农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尤其是中央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大量的财政资金伴随着各种优惠政策向农村地区倾斜,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加上休闲农业潜在的巨大市场前景,吸引了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具备了空前的优势条件。

1、各级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休闲农业的发展。不少地方党委政府不仅把发展休闲农业作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而且把它作为为城乡居民创造文明健康的休闲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当成一项公共性、公益性的事业,出台政策,加大扶持,引导其快速发展。山东省东营市为不断拓宽休闲农业的路子,采用创新帮扶机制,仅区、镇已为南二路休闲村投入三网及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200万,休闲观光项目扶持资金300多万元,促进了休闲农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2、国家大规模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休闲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近年来,中央和地方财政新增投资中,主要用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的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特别是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正在发生根本改变,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山东省淄博市梦泉村地处淄川东南山区,位于淄博市最大的饮用水源地——太河水库上游。村内空气清新,水质纯净,昼夜温差大,农业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2006年被命名为淄博市环境教育基地,2007年被命名为“全国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全村87户,人口257人,总面积3000亩,其中种植谷子、绿豆等杂粮面积450亩,杏仁、柿子等林果面积1500亩,全部实现标准化生产。2009年2月,被市政府命名为“文明村”,4月被山东省农业厅命名为“省级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2009

年年底预计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00元,农业生态旅游占全村收入的一半以上。基本实现了家居环境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和农业生产无害化的生态富民目标。

3、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从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来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1000美元后,居民的需求结构开始转变。我国2008年,人均GDP就已经突破3000美元,这意味着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将发生重要改变,休闲消费无疑会成为其中的一大亮点,市场潜力巨大。近几年来,山东省邹城市按照“解放思想、干事创业、比学赶超、加快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全面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加大资源开发力度,狠抓科技兴渔,强化各项管理和服务功能,采取科学实验与示范带动相结合的方法,积极引导渔(农)民开发资源、搞活经济,全市渔业在连续遭受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增长势头仍旧强劲,并展现出两大亮点,即:北宿镇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工程被国家国土资源部定为“全国样板工程”,治理后的成片高标准连片池塘已全部用于渔业生产,并稳步朝着无公害规模化养殖发展;城乡结合部休闲渔业悄然兴起并初具规模,实现了渔业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有机结合,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到2003年8月该市已有初具规模的休闲渔业经营户60余家,年新增产值2000万元,成为整个渔业经济增长的又一亮点,既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非常可观。“休闲渔业”集渔业、休闲、旅游为一体,既是渔业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有机结合,也是第一产业的延伸和发展。邹城市发展休闲渔业有很多有利条件。其一,该市具有发展休闲渔业的丰富资源:境内养殖水域6.35万亩,类型多种多样,山区有水库塘坝,平原有河道池塘,更有别具一格的采煤塌陷水面,城北有明荒山陵古墓地宫,城南有历史名山峄山风景区,城中有“三孟”名胜,此外千泉、北宿、太平、郭里等镇街有渔农数千人从事养殖、捕捞,技术熟练并拥有各种渔业设施;其二,辖区内有兖矿集团、邹县电厂、里能集团等多家国有大型企业(集团),职工、居民收入较高,逐步接近小康水平,“

五、一”“

十、一”长假和双休日,旅游休闲活动逐渐兴起,岚济公路、104国道、津沪铁路、京福高速贯穿全境,交通极为方便,今后渔区休假旅游将是节假日的一个重要去处;其三,在渔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该市把发展休闲渔业作为方向列入水产业“十五”发展规划,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计划,让淡水养殖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并共同发展。

4、原有园区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从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从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需要,各地都建设了一批像城郊农业,科技示范园,后来的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等园区,虽建设理念和重点内容不同,但都为建设休闲农业奠定了基础,发挥了休闲农业的特殊功能。如果在此基础上进行整合、完善、科学规划,会大大

加快休闲农业建设的步伐。山东省济宁市规划建设包括兖州农技园、泗水圣源山庄在内的40个休闲观光示范点区,推出5条精品休闲观光乡村旅游线路,年接待游客可达100万人次,年营业收入可达2亿元。

5、休假增多也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目前,我国除“带薪休假”外,工薪阶层每年享有的法定假日114天,这为城乡居民增加休闲消费创造了重要条件。去年国庆、中秋“黄金周”期间,北京市乡村旅游人数达到275万人次,同比增长26%,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35%。

6、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业地域辽阔,自然景观优美,农业经营类型多样,农业文化丰富,乡村民俗风情浓厚多彩,在我国发展休闲农业具有优越的条件、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实践证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可以充分开发农业资源,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农村运输、餐饮、住宿、商业及其他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致富农民,而且可以促进城乡人员、信息、科技、观念的交流,增强城里人对农村、农业的认识和了解,加强城市对农村、农业的支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发展全域旅游 促进乡村旅游提升 篇6

近年来,徽州区在国家、省市旅游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把发展旅游业作为产业富民战略的重点,通过发展全域旅游,推进乡村旅游转型提升,带动农民致富和农村经济发展,乡村旅游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基本情况

徽州区农村集文化、旅游、生态等多重优势于一体,具有发展乡村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发展全域旅游,以美好乡村建设为主线,以打造“一村一品”为抓手,以“徽州绿道”为纽带,不断促进乡村旅游转型提升。通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初步形成了以潜口、呈坎、西溪南、洽舍等乡镇为中心的乡村旅游发展片区。目前,全区从事农家乐旅游经营户112户,拥有省级农家乐示范点(户)27家,市级农家乐示范点(户)37家,其中单一经营餐饮64户,兼营住宿42户,餐位6944个,接待床位1142个,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772人。2014年接待213.47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7173.71万元,平均占家庭经济总收入的71.67%。2015年1-6月份接待150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5098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一)发展全域旅游,提升旅游消费环境

针对旅游业由观光向休闲体验转变、游客由团队向散客转变的趋势,发展全域旅游,把整个行政区域当作一个大景区,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来打造,全面提升旅游消费环境。结合美好乡村建设、5A级景区创建、村庄风貌整治、绿色质量提升、百村千幢、百佳摄影点、亮点项目建设,投入大量资金加快道路改造、旅游线路的环境整治、田园风光的打造、农家乐升级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入2.88 亿元进行5A景区创建工作;投入6800万元对紫霞美食一条街进行硬件改造,对蜀源、坤沙公路沿线、农民新村及周边环境进行风貌整治;投入1.45亿元建设徽州绿道,在改善乡村交通的同时丰富乡村沿线景观内涵;投入300万元用于蜀源村风貌整治,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向日葵基地建设等。

(二)注重政府引导,提供政策扶持

为促进旅游业发展,我区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实施意见》,制定了《徽州区扶持乡村旅游发展奖励办法》。奖励办法中对成立乡村旅游协会并接受协会管理、农家乐评星、招徕游客、建设乡村旅游网站并实施营销等给予奖励,鼓励农户积极发展农家乐旅游。自奖励办法实施后,共兑现了奖励资金100余万余元;同时,颁布了《徽州区关于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美好乡村建设的意见》,一方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另一方面鼓励农村居民进城购房,利用农村闲置住房发展农家乐。

(三)加强协会组织,提升自治管理

鼓励和引导各村成立乡村旅游协会,创新协会+农户、企业+协会+农户等经营模式,建立公开、公平的竞争机制,抓好组织协调、培训交流、宣传推介等工作,特别是在纠纷调处、客源安排、价格规范、行业自律、品牌营销等方面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实现农家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增加效益、增强活力。目前,我区通过协会组织的农家乐共52家,占总户数112户的46%。

(四)鼓励农民参与,提高农民收入

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激励等方式,鼓励农民投身乡村旅游经营。对新评定的每户星级农家乐补贴不少于5000元,按照标准进行房屋改造的住宿经营户则按照500元/床位给予一次性奖励,调动农民参与农家乐的积极性。同时大力宣传,通过公开栏公示和逐户走访,将区、镇发展农家乐致富的优惠政策传达给农户,帮他们算经济账,给他们讲前景,让他们与协会合作。在农家乐示范户的带领下,近年我区的潜口镇和洽舍乡长潭村就有60余户农民志愿加入农家乐旅游经营队伍。

(五)加强统一培训,提高服务水平

走出去,组织镇村干部、农家乐经营户外出考察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请进来,邀请从事旅游服务的资深专业人员授课,积极组织农家乐经营户参加各类业务培训,重点加强旅游服务意识、服务行为、言行举止、卫生保洁、内务整理、餐饮接待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不断提升农家乐接待的服务水平。互相评,通过举办招牌菜和优秀服务员评比,互相评出各农家乐的经典招牌菜和优秀服务员;比一比,积极参加各类农家乐大赛,2012黄山市“徽娘”大赛,我区徽府大院农家乐荣获第一名,2013黄山市“徽姑娘”大赛,我区的徽州农舍、灵山尖、潜口一楼、坤湖山庄农家乐分别获得最佳人气奖、最美徽姑娘称号和最佳风采奖。

(六)创新发展模式,发挥品牌效应

按照“五统一”(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营销、统一收费、统一管理)标准组织实施推广农家乐经营模式。在潜口镇坤沙村和洽舍乡长潭村开展试点,引进旅行社投资开创农旅合作模式,由旅行社对农户房屋统一改造装修并负责组织招徕游客;村里成立乡村旅游协会,负责日常管理和客源分配,形成了“企业+协会+农户”的市场运营模式,盘活农民闲置用房,成功打造“徽州农舍”乡村旅游品牌。

三、初步成效

通过以上探索性的做法,徽州区乡村旅游在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村容村貌提升、农家乐品牌塑造等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增加了农民收入

乡村旅游的发展,直接的效益是农民增收,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一方面实现了经营户的增收。如徽州农舍长潭驿站12家农家乐经营户2014年最低的一户实现收入近5万元,最高的达到20万余元。另一方面也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增收。仍以徽州农舍长潭驿站为例,自2012年4月份长潭驿站自主经营以来,累计接待游客5万人次,2014年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5万余元。

(二)扩大了就业途径

发展乡村旅游改变了村民就业观念。以前基本都是出外打工,房屋闲置。现在随着乡村旅游的逐步发展,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留家参与经营乡村旅游业,目前我区农家乐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772人。

(三)改变了村容村貌

近年来,区、乡镇、村三级联动,多方筹措资金,结合美好乡村建设、村容村貌整治、绿色质量提升等全市重大决策部署,围绕道路硬化、安全饮水、沟渠清淤、农村危房改造等方面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环境。农家乐经营户也积极主动提升接待设施建设和庭院美化,为农家乐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培育了文明乡风

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通过挖掘本土民俗文化,不断提升乡风民风和村民素质。聚众打牌喝酒的少了,凑到一起谈心谋发展的多了,组建了农家歌舞队,通过各种形式宣传了徽州文化的仁义诚信,勤奋坚忍等优良传统,既提升了乡风文明,又为游客的夜间生活增添了乐趣。洽舍乡长潭驿站徽州农舍项目启动后,留守家中的多为年均60岁以上的老年人,她们用自己的热情、开朗吸引着每一位到长潭的游客。

(五)探索了经营模式

在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了“企业+农户+协会”、“协会+农户”、农户单独经营等经营模式,按照“五统一”的标准,推动农家乐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潜口镇、呈坎镇积极开展特色种植,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近年来蜀源、灵山的特色种植基地油菜花、向日葵、黄蜀葵相继开放,吸引了各地的摄影爱好者和游客来此参观采风,激发了农户从事乡村旅游的热情。

(六)创新了营销方式

汉中乡村旅游发展 篇7

1 汉中发展生态旅游的资源优势

汉中市是欠发达地区, 2009年GDP416.16亿元, 人均仅12562元, 农民人均收入才3446元, 同年上海市的人均国民收入是2.88万元, 是汉中市的2倍多。尽管错过了“二汽”落户等几次工业化的机会, 但正因为如此, 汉中市保留下了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全市森林覆盖率逾50%。经退耕还林, 水土流失现象得到了有效治理, 汉江水是全国大江河中唯一水质较好的, 因而成为引汉济京、南水北调的水源。境内保有红豆杉等珍稀植物, 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 尤其是世界其他地方已绝迹的朱, 在汉中洋县繁殖近千只。汉中境内秦岭巴山东西走向, 因地壳皱褶、抬升、断裂变化, 山势峭拔, 沟峡壑深, 奇峰俊秀, 以险闻名。石灰岩、花岗岩分布广泛, 在长期溶蚀作用下, 岩溶地貌明显, 各县都有溶洞分布, 以宁强的大禹洞、南郑的大小佛洞为其代表。汉中水资源丰富, 年降水量在700毫米~1800毫米, 以蜿蜒于秦巴山间的汉江水为主, 全市河流纵横, 急流、险滩、瀑布处处,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全民大搞水利, 到今天各县水电工程, 水库湖塘棋布, 南湖、红寺坝、南沙河、天湖、七星湖等, 已成名胜佳境。再加上汉中自然植被覆盖好, 秦巴山地林木葱郁, 到处美景。古树名木, 更添秀色, 城固老庄有相传为扁鹊手植已2300年的银杏树;南郑圣水寺萧何手植汉桂;略阳青泥河有李白手植银杏。古人云: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汉中山水俱佳, 具有良好的生态旅游开发前景。现已开发建设的黎坪、天台山、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 长青、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旅游设施建设上已初成规模, 有了一定的接待能力。汉中年平均气温10~14.9℃, 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 旅游舒适度高, 具有良好的自然气候条件。

汉中有着丰厚的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引起考古界重视的龙岗寺文化和李家村文化, 说明汉中人的先祖早在30万年到70万年前就在此繁衍生息, 城固勉县出土的众多青铜器说明在商周时期汉中已有了经济的繁荣。刘邦为汉中王, 以此奠基四百年汉朝江山, 有了汉人汉族之称。诸葛亮长驻经营汉中, 以此为基地六出祁山, 最后遗命落葬定军山。文同洋州胸有成竹, 陆放翁于汉江南“上马击狂胡, 下马草军书”等成文坛佳话。近代红四方面军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 在城固、西乡、南郑、宁强等地都留下了革命遗迹。抗战时李宗仁驻汉中行营指挥抗战, 建抗战纪念碑, 有黄埔分校、西北联大遗址。

鲜活地存在于人民生活中的民间文化更是汉中生态旅游发展有机组成部分。民间文化涵盖民俗、民居、民歌民谣、民间刺绣、民间艺术、饮食小吃等, 是环境、历史文化在人民生活中的积淀, 是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中地处我国地域文化的南北交汇带, 民间文化有浓郁的楚、蜀、秦文化烙印。民间戏剧既有洋县秦腔又有南郑的汉调桄桄;民歌既有带川味的镇巴民歌, 又有兼具川甘味的宁略勉留坝山歌;古民居既有宽廊大院、门悬木雕家训的明清古居, 青木川有羌藏风情的碉垒式大院, 又有城固原公韩家祠堂周围那独门小院, 青砖波形墙具有苏杭江南风情的建筑群, 还有城固古路坝天主教堂、褒城天主教堂等西洋式建筑;民间工艺有南郑高庄的棕箱, 黄官的藤编竹器, 高家岭的土陶瓦罐, 留坝的龙头拐杖等;民间艺术有洋县的社火芯子、手杖木偶, 城固的高跷, 汉台龙江的女子草龙, 丰富多彩, 异彩纷呈。汉中人口构成以“湖广填陕西、四川填陕西”的移民为主, 因秦巴山地山大沟深, 交通闭塞, 形成了山区“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的风情, 和诸如羌族特点的宁强略阳饮食, 西乡回民特产, 镇巴苗民生活等不同的习俗。

汉中又是一个很时尚的地方。古代“茶马互市”, 明清以来, 汉中凭借汉江水运直通武汉南京上海的便利, 商业发达, 城内管子街、钉子街、伞铺街手工业兴旺, 山西会馆、河南会馆、湖广会馆、江西会馆蔚成街巷, 当时天下客商云集, 是长江流域重要的商埠码头。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三线建设”, 北京上海等东部工厂内迁, 使汉中成为成为国家重要的航空、机械、核工业基地。2007年通车的京昆高速西安到成都段, 汉中与西安、成都这两个大都市十多个小时的车程缩短到三小时左右, 即将开工建设的西城高铁更把时间缩短到一个多小时。正在建设的“十天高速”又会大大缩短汉中到武汉、兰州的车程。届时汉中将与这几个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成为“半日生活圈”。

近年来汉中在城市建设和旅游设施建设上成就斐然, 汉中市十公里“一江两岸”景观带建成, 成为汉中最大的无围墙公园。宁强、镇巴在县城河道设水闸, 使山城成为水城, 留坝县倾全县之力建设紫柏山景区, 南郑县花巨资建设了黎坪森林公园, 省上支持建设了洋县华阳长青景区等, 2010年汉中举办了“心连心”艺术团演出和“欢乐中国行”大型演出。汉中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2 汉中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汉中市政府和旅游界的努力下, 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不菲成就, 2009年旅游收入31.60亿元, 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7.3%, 接近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见汉中市统计局《汉中市2009年国民经济统计公报》) 但与旅游资源优势相比, 汉中的旅游业对整体经济发展促进作用还不够明显, 其生态旅游发展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 对汉中旅游资源缺乏一个准确的定位。汉中旅游资源到底是以“两汉三国”文化旅游开发为核心, 还是以生态度假休闲为核心, 一直争论不休举棋不定。以笔者陋见, 汉中虽有一定的“两汉三国”遗存, 但比起西安、成都来讲, 又不具备竞争优势。随着现代社会发展, 人们更多追求的是休闲度假, 瞻仰历史遗迹的观光型旅游已不是旅游主流。因此, 汉中的旅游开发宜以生态旅游为定位。

(2) 对资源开发缺乏集中整合和统一宣传。南郑县建设了黎坪森林公园, 留坝建成了紫柏山高山景区, 洋县建设了华阳生态风光区等, 但缺乏一个集中、统一的景区形象宣传。

(3) 生态旅游发展的同质竞争中处于地缘劣势。汉中几乎处于西安到成都、兰州到武汉重庆等大城市的中线, 看起来的竞争优势在实践中却处于劣势地位。京昆高速西安—成都段通车前, 人们曾对汉中生态旅游发展寄予很高期待, 但除了刚通车时的短暂井喷后, 旅游人流又恢复常态。究其原因, 主要是同处于陕南的商洛和安康都以青山绿水生态休闲见长, 开通秦岭隧道后, 西安距商洛仅一个小时车程, 距安康两小时车程, 到秦岭山中的涝峪口、宁陕等景点更是只有一个多小时车程。所以, 商洛市能在开通秦岭隧道后连续五年实现旅游人数和收入翻番, 2009年实现旅游收入23.1亿元;安康市也在2009年实现旅游收入21.83亿元, 年增长94.5%的高速发展;汉中市在震灾后旅游恢复发展的2009年仅比上年增长37.0%;三个市因距离西安近远出现明显的递减。成都的游客也被同为山水生态资源的绵阳、巴中、广元所“拦截”也很少来到汉中。

3 汉中发展生态旅游的对策

(1)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 对汉中市的旅游资源给予准确定位。旅游行业的领导、导游, 在游览国内著名景区时, 应思考这些景区与汉中市景区的异同之处。尽管说华山的险, 九寨沟的水, 张家界的悬崖、奇洞都是无法克隆的, 但黎坪森林公园的西流河峡谷绝壁、石城绿水, 五龙洞森林公园的天然画岩、奇峰奇洞, 华阳长青自然保护区的珍稀动物也都有其独特性。是否能开发成国家级的景区, 需要见多识广的旅游界人士思考, 可请来著名专家实地考察, 给予准确定位。

(2) 加大统一宣传力度, 开发饮水思源游。汉中市处长江两大支流汉江、嘉陵江之源头, 两江连接武汉、成都、重庆和因南水北调而受惠泽的北京、天津、郑州等大都市, 都应纳入客源地。当年内迁工厂后来又多回迁, 但一两代人在这里出生成长, 已把汉中当成故乡, 还有当年上山下乡的数万知青, 如今都已步入功成退休之年, 正是恋旧思归之时。这都是汉中市进行亲情联络开拓客源的重点。汉中市要学习大连、宁波、洛阳等城市的宣传方式, 在中央传媒上进行集中的城市营销。

(3) 各级政府应把扶持发展旅游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据专家研究, 旅游业每赚一元钱和解决一个就业岗位, 就会带动相关行业赚五元钱和解决五个就业岗位, 产生旅游边际效益。市县应通盘考虑, 加强景区基础建设。

(4) 在本地农家乐旅游中推广参与型、融合型旅游。大力推广城乡“手拉手”、“结亲戚”活动。在政策上允许农民小规模出租或出让土地给城里人做“自留地”, 平时由农户受雇代为施肥、浇水, 假日城里人下乡务作。

(5) 及早着手度假型旅游设施景点的规划建设。据国际旅游组织的研究, 人均GDP800美元产生旅游愿望, 1000美元开始出国游, 人均5000美元或以上度假旅游方式产生。现在西安、成都、武汉等大城市人均收入已跨过了5000美元台阶。旅游逐步会从“白天看庙, 晚上睡觉”式的观光型旅游过渡到享受阳光浴、森林浴、温泉保健浴、避暑避寒、学术著述等长住度假型旅游。汉中市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舒适的气候条件, 是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 应及早规划准备。已在景区修建有木屋宾馆等接待设施的, 应对休假长住游客给以价格优惠, 提前给度假旅游暖场, 培育此类市场。

(6) 给予引入客源的政策优惠。对旅行社并对引进客源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和奖励, 使旅游业形成引入客源的利益需求和动力。

总之, 通过积极吸引大城市游客来汉中和汉中市城镇人口下乡游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使旅游业发展成为汉中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成为促进汉中市经济发展的输血机, 成为缩小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差距、密切城乡人民关系的增强剂。

摘要:我国广大的西部地区因工业基础薄弱, 产业以农、林、牧为主, 国民收入只有沿海城市的五分之一, 处于明显的欠发达状态。发展生态旅游, 吸引发达地区人们旅游休闲, 是缩小城乡差别、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差别的很好途径。汉中地区的青山绿水, 正是开发生态旅游的良好资源基础。

关键词:经济,欠发达,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文汇报, 2010-10-28.

[2]马勇, 李玺, 李娟文.旅游规划与开发[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3]李天元.旅游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4]王民柱.汉中植物名录[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7.

汉中乡村旅游发展 篇8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农民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农村地区居民的收入远远不及城市居民的收入,要实现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农村地区的富裕。农村的经济的主要来源来自于农业,经济结构单一,发展乡村旅游是发展农村地区经济,促进农村全面综合发展的一个有效的途径。乡村旅游是一个综合性强的产业,包含“食、住、行、游、娱、购”,能带动很多部门的发展,具有一系列的综合效应和作用。2005年10月,中共《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借着这个机遇能够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也能更好更快的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

一、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意义

(一)乡村旅游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村经济活力

乡村经济的主要来源一般来自第一产业,农业,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增加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丰富农村经济的多样性,改变农村单一的产业结构,优化农村的产业结构。乡村旅游涉及到“吃、住、行、游、娱、购”,包括很多部门企业,能带动农副产品、交通运输业、手工业、酒店业、商品服务业、娱乐文化事业等等的发展,具有综合性强的特点,具有广泛的效应,能拉动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乡村旅游能直接提高了农副产品的需求量,水果、蔬菜、禽蛋、肉等农副产品可以实现在当地销售,节约了成本运费。乡村旅游能拓宽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农产品跳过流通环节,直接到达乡村旅游消费者手中,而且因为在旅游区,农副产品价格也有保障和提高。

(二)有利于增加农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农民增收困难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很突出的问题。农民收入低,这不仅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影响制约着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一半以上,农村劳动力过剩,就业不充分是个突出问题。乡村旅游业是个综合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扩大就业方面远超其他行业。旅游业增加一个直接就业岗位,就能带来5个间接就业机会,有很大的乘数效应。乡村旅游会带来个行业的发展,餐饮、住宿、旅游纪念品、特色手工业的发展,农副产品的需求量也会加大,带来了很多的就业机会,实现零距离就业,充分就业,既能保持传统农业的收入,也能增加额外的副业收入。

(三)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利于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基础性要素,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当地农民环保意识的提高,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卫生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是农村中普遍存在的状况,但是乡村旅游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很高,旅游地居民为了吸引游客,保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长久发展,会自发的保护旅游地的生态环境,通过治理排水排污系统,垃圾定点处理,翻新农居,厕所改造等来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环境好了,游客就更加愿意来乡村旅游,旅游地的经济效益提高了,农民收入增加了,当地农民会更加自发的,有意识的保护环境,形成良性循环。

(四)乡村旅游有利于乡村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农民文化素质和修养的提高

乡村传统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内在要素。乡村旅游的发展会使旅游地农民意识到乡村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识到不仅那些有形有体的风景,建筑等是一种资源,同样这无形的乡村文化同样也是一种资源,对旅游者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对乡村旅游具有强大的拉动作用。乡村旅游的发展要求农民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这样必然促使农民要学习很多的知识来更好的发展乡村旅游,提高了素质,同时乡村旅游把大量的旅游者带到农村,实现了城乡互动,乡村旅游者带来了大量的信息,新的观念带到了农村,农民通过和游客交流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农民的整体素质,丰富了业余精神生活,形成文明的乡风。

二、乡村旅游发展的若干思考

(一)科学合理规划乡村旅游发展

在乡村旅游开发前,首先要组织专家、学者、有关人士对当地的旅游资源进行考察、分析、明了当地旅游资源状况,为旅游开发作好准备。要明了当地乡村旅游的优势所在,因地制宜,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避免雷同,避免重复建设。农村各个地区的优势不一样,有的地区有资源优势,有的有区位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时要明白情况,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类指导。乡村旅游开发要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明了当地环境的可承载性,保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要保持乡村的原生态,保持乡土特色,因为乡土特色正是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因素。要保持乡村风土人情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协调,达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树立品牌,打造精品,加速乡村旅游地区的发展。要提高游客的参与性如下地干农活,采摘水果,让游客体会乡村的气息,感受乡村文化。

(二)积极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

乡村旅游的发展,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是关键。政府要对乡村旅游积极宣传,吸引游客和投资者,对乡村旅游的投资者提供政策支持,资金,税收等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如农村信贷、土地流转、税收减免等提供支持。政府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使乡村旅游管理经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维护管理,如保持村容村貌清洁卫生,对房屋和厕所的改造,使乡村旅游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政府人员也要提高自身素质,积极为乡村旅游服务。应当注意的是,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并不是政府包揽一切,而是政府发挥着引导,指导的作用,农民是否参与乡村旅游以及如何参与乡村旅游是农民自己的权利,政府要尊重农民的选择,发挥农民的智慧,积极性,发展乡村旅游。

(三)加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做到科学管理

旅游从业人员是直接面对旅游消费者的,他们的精神面貌,文化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到旅游者的感受和旅游地区的口碑。一般来说,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旅游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旅游地旅游资源基本情况和文化历史内涵,接待流程规范,基本礼仪等内容。除此之外,对旅游地区的接待设施,接待条件,环境卫生条件要进行规范,提高服务的硬件和水平。要加强当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宣传,使旅游服务人员面对旅游者能够把当地的特色生动鲜活的表达展现出来,提升旅游地区的质量和口碑。旅游从业人员中包含了很大部分是当地的村民,通过培训使他们意识到乡村旅游与他们的关系,意识到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只有好的环境才能够吸引游客,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改变不讲卫生的陈规陋习,提升服务意识,改变自由散漫的坏习惯。除了培训之外,要科学管理,建立規范与制度。对当地旅游存在的客观具体问题,可以借鉴其他地区,看看有没有类似的先例经验,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旅游管理经验,借鉴旅游管理的学术研究成果,做好管理工作,进行科学管理。

三、结束语

我国发展乡村旅游具有重大意义,能够促进农村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农村文化的繁荣,农民的文化素质水平得到普遍的提升,农村的村容村貌环境卫生焕然一新,对我过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要进一步推进乡村旅游的发展,保持乡村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政府要大力引导推动,要保护好乡村环境,提高旅游服务者,农民的素质,做好宣传培训,采取种种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邵琪伟.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J],旅游调研,2007(1).

2.王云才.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形态和新模式[J].旅游学刊,2006(4).

3.张建雄.关于乡村旅游若干问题的思考[J].大理学院学报,2003(3).

4.邱云美.乡村旅游发展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关系研究[J].农业经济,2005(12).

上一篇:洛阳教育教研网课程计划下一篇:党员扶助基金管理办法